經(jīng)歷過艱辛努力的學習階段,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總結心得和經(jīng)驗。切忌拖泥帶水,過多的廢話會讓讀者產生困惑和失去閱讀興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一些案例和經(jīng)驗分享,希望能為大家提供新的思路和創(chuàng)意。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一
對于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我還是和往常一樣利用學生熟悉的情境,上課的時間引入課題,接著問一節(jié)課40分鐘,什么時候下課呢?學生因為是熟悉很快說出來,然后給出兩個時刻,讓學生計算經(jīng)過時間,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計算經(jīng)過時間形成了一定的格式,正確率較高,練習時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和電視節(jié)目播放的時間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通過電視節(jié)目預報表,讓學生指出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以及說出該節(jié)目開始播放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教師按照由易到難的過程分別提出4個關于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計算方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討論有目地的先解決整時段時間計算,可有利用減法計算,也可以推算,對學生的方法給予肯定;接著教學計算幾時幾十分到幾時幾十分經(jīng)過的時間,讓學生同桌討論,最后教師利用實物鐘來幫助學生理解。
但在第一課時教師是否要給出一般的統(tǒng)一的計算方法,我也感到有點困惑,如果停留在只讓學生感悟經(jīng)過時間的推算,不讓學生形成固定的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方法,估計作業(yè)中的錯誤率會很高,特別是差生,缺失了方法會無從下手,特別是碰到分段計算經(jīng)過時間會更棘手,如果在學生初步感知了經(jīng)過時間就是用結束的時間減去開始的時間后,所有的經(jīng)過時間都套用這一公式去算的話又顯得太呆板。如何才能在有限的40分鐘里既能讓學生充分感悟,又能很快的掌握一般的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方法,我想學生的學具應該得到進一步改進,讓學生自己動手撥鐘,感悟出經(jīng)過時間就是分針和時針在鐘面走過的一段時間,然后得出經(jīng)過時間的計算方法,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在天天練中有些題目,如分減分不夠減要向小時借1小時再減,再用這方法比較麻煩,最后還是決定讓學生改過來,列成幾時幾分-幾時幾分的算式,對此我又用了一節(jié)課的時間與學生糾正,發(fā)現(xiàn)這樣列式之后學生容易理解,正確率也有所提高。只是這部分內容對學生來說還是一個難點。教師也只能對這部分內容,特別是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更多的練習,講解。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二
1. 根據(jù)居民身份證號碼,知道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年齡。
2.學習用統(tǒng)籌的思想去思考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4.經(jīng)歷操作、討論、交流等實踐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的實踐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充分感知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shù)學,并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時間與數(shù)學(二)”是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是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的一系列數(shù)學活動情境。這些具有現(xiàn)實性和趣味性的活動材料,讓學生充分感受時間與數(shù)學的密切關系,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能夠用數(shù)學的觀點看時間,使數(shù)學生活化,同時提供了素材以及進行探索研究的機會。
本節(jié)課共設計了三個活動。
1. 活動一是認識身份證,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身份證,但是從身份證上能得到哪些信息,有些學生知道,也可能會有少數(shù)學生不知道。先讓學生把自己家長的身份證復印件拿出來,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有利于學生了解身份證以及身份證的作用。
2.活動二是幫助媽媽做家務,讓學生先在家里把燒開水、洗茶杯、擦地板這些活干一遍(因為可能有些學生這些家務只是見媽媽做過,而自己從來就沒有親身實踐過),然后把自己勞動時所用的時間記錄下來,在小組內交流。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學習用統(tǒng)籌的思想去思考和解決一些簡單的有關時間安排的實際問題。
3.活動三是做實驗。通過做實驗,介紹人類水資源的缺乏,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使學生增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這些活動都充分體現(xiàn)了生活中時間與數(shù)學的關系,可以使學生從中進一步感知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我們的學生多數(shù)來自于城市,生活經(jīng)驗比較豐富,這就為學生學習這一課打下了很好的生活基礎。另外,學生學習了年、月、日之后,對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已經(jīng)有了比較充分的認知和體驗。有了這些基礎之后,讓學生根據(jù)父母的身份證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計算爸爸媽媽的年齡,并說一說身份證的作用;讓學生獨立或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完成課本中的第2、第3、第4題,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但由于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三年級學生年齡最大的不超過9歲,所以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還不是太強。
(一)活動一:認識身份證
同學們,你們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嗎?你愿意把你的爸爸、媽媽介紹給同學們認識嗎?請你把爸爸媽媽的身份證復印件拿出來在小組內說一說,從身份證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能推算出他們的年齡嗎?請你說一說身份證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在小組交流過之后各組選出代表再在全班交流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了解了居民身份證的作用,知道在很多場合都需要出示居民身份證,以提供個人的一些基本情況。把教材略加修改,改為通過身份證向同學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學生會更感興趣,同時,也會有一種自豪感。從而會更喜歡數(shù)學。)
(二)活動二:幫媽媽做家務
我們每個同學在介紹自己的媽媽時,都表現(xiàn)得非常自豪,可見你們是非常愛媽媽的。愛媽媽就要付諸行動,老師讓你們回家?guī)蛬寢専_水、洗茶杯、擦地板。你們做了嗎?在干這些活時至少需要多長時間?把你們各自的活動記錄拿出來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并說一說是如何安排這些工作的,怎樣安排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些工作?(小組交流之后選出代表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鼓勵學生用數(shù)學思考問題,用數(shù)學的思想去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關愛父母和勤勞的良好品質。)
(三)活動三:做實驗
這是預測一個沒有擰緊的水龍頭一天浪費幾杯水的小實驗。
1. 先讓學生進行猜測,漏掉一杯水用幾分?一時漏掉幾杯水?
2.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得出漏掉一杯水用幾分(用整分計算)。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負責,在盛滿水的紙杯底部用大頭針扎一個小孔,把紙杯漏水的部分正對著瓶口,把紙杯坐在瓶子上,并開始記時。注意觀察紙杯里的水滴完所用的時間。
在進行“紙杯滴水”實驗的同時進行下面的內容。
誰愿意告訴大家“你一天至少要喝幾杯水?”,在練習本上算一算你一個月至少要喝多少杯水?半年呢?一年呢?算過之后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然后在全班交流。(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算法,要根據(jù)一個月、半年、一年的具體天數(shù)而定,不同的月份天數(shù)不同,上半年和下半年天數(shù)也不同,平年和閏年的天數(shù)也不同。)
我們每個人一年需要這么大的飲水量,可見水對我們是多么重要。
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從小培養(yǎng)學生關心社會,關心人類居住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的意識。)
3.反饋“紙杯滴水”實驗所用的時間。
(聯(lián)系生活,引導學生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活動,你感觸最深的是什么?今后你將怎樣去做?
本節(jié)課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及由此采取的相應的教學策略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成功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 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師生教與學的中介,但只是提供了學生學習活動的基本材料,它需要每一個教師去實踐、豐富、完善。本著這一認識,我對教材做了大膽的處理。教材中原本是安排了四個練習題,而我把第一題說出郜欣的出生年、月、日和她的年齡改為向同學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和他們的年齡,這樣就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了解父母的欲望,同時對身份證的作用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另外,把第三題小紅幫媽媽做迎客準備改為自己幫媽媽做家務,通過實際操作,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關愛父母和勤勞的良好品質,而且還能使學生從小就學習在時間上統(tǒng)籌兼顧,提高工作效率。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高。
2.尊重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shù)學。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通過親自操作、親自實踐和獨立思考獲得的知識,才是最扎實的。教學中所設計的活動都能讓學生親自參與、親自實踐,體現(xiàn)了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基本理念。
3.注重小組合作,主動探究實踐。
積極參與交流活動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十分必要的。本課注意到了給學生充分的交流合作的機會和時間,這樣不僅可以發(fā)揮團隊合作的作用,還可以達到互相學習、互相補充的目的,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提高。在合作交流過程中,教師利用各種激勵手段,讓小組的每一個成員都參與進去,使學生獲得體驗中的感受、成功后的喜悅。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三
1、通過對做早餐、沏茶、烙餅等家務勞動的分析、研究,體會如何安排節(jié)省時間。
2、了解運籌思想、嘗試用數(shù)學方法實際問題。
使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探究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
多媒體課件、每名學生3張圓片。
1、師:上課之前先做一個小調查,你們早上幾點起床?起床之后做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2、師:小明是早上7:00起床的,他是一個非常有自理能力的孩子,他先洗臉刷牙(10分鐘)(邊說邊出示相應的圖片),然后自己做早餐,小明用鍋煮雞蛋,煮雞蛋時間要長一點,這樣才能預防禽流感,他就耐心地等呀等呀,15分鐘后,雞蛋煮熟了;接著他又用微波爐熱牛奶,花了5分鐘;最后他開始吃早餐,用了15分鐘。
3、師:小明做好這幾件事情一共花了多長時間?
生:45分鐘
師:現(xiàn)在是早上7:45,小明大叫一聲“我遲到了!”
教師根據(jù)學生說,出示改進方案。
師:“為什么要把洗臉刷牙、熱牛奶與煮雞蛋同時進行呢?”
(預設:生:“因為利用等待雞蛋煮熟的時間洗臉刷牙和熱牛奶,就可以節(jié)省15分鐘,現(xiàn)在總共只要30分?!保?/p>
師:從這件事說明,只要我們合理地安排事情,時間是可以節(jié)省的,相信小明以后會合理安排早上的時間,再也不遲到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合理安排時間。揭示并板書課題。
1、教學例2。
(1)課件展示:中午小明家的門鈴響了,原來是李阿姨到小明家來做客,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誰來說給大家聽一聽。(生說)
(2)師:想一想,你平常沏茶的時候,需要做哪些事呢?
(學生說到一點貼相應的圖片)(請2—3名學生說)
(3)師:我們來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課件出示)分別需要多長時間?說給大家聽一聽。
(生:燒水8分鐘、洗水壺1分鐘、洗茶杯2分鐘、接水1分鐘、找茶葉1分鐘、沏茶1分鐘)
(4)師:請你幫小明想一想,他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樣讓客人能盡快地喝上茶,四人小組討論,然后算一算,你們安排的方法需要多長時間。(生討論并計算)
(5)師:誰來說說,你們是怎么安排的?(生在邊說老師邊在黑板上版書)
預設:
如果學生擺出最優(yōu)的方案,即需11分鐘的那種,則直接引入到后面。
如果學生擺出的不是最優(yōu)方案,那么師繼續(xù)問:有沒有比它更快的方法?(學生肯定會找到11分鐘的那個方案)
師:那我們來看看,為什么這一種方案能使客人盡快喝上茶呢?
(生:因為在燒水的時候,在同時干其他事情)
總結:
師: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指著11分鐘的方案)最省時間,他同時做了三件事。所以我們在做一件事時,能同時做的事情越多,所用時間也就越短。
2、教學例1。
(2)(課件出示主題圖)從圖上你能得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每次鍋里只能放兩張餅;每張餅需要烙兩面;每面需要3分鐘)
師:如果媽媽要烙一張餅,最少要幾分鐘?
生:6分鐘(生演示)
(3)師:如果要烙兩張餅,最少要幾分鐘,為什么只需要6分鐘?(演示)
師:為什么烙一張餅和兩張餅的時間一樣?(生:同時開始)
(4)師:如果李阿姨、小明、媽媽每人各吃一張餅,一共需要烙幾張餅呢?
(生:一共要烙3張餅)
師:請你幫小明的媽媽想一想,她怎么樣烙,才能盡快地讓大家吃上餅呢?四人小組,用圓片擺一擺,然后跟小組同學說一說。
師:誰來給大家說一說,你們小組設計的方案是什么?
(投影展示學生方案)
師:有沒有比他們更快的方法?
(直到出現(xiàn)最優(yōu)方法:先烙餅1和餅2的正面,再同時烙餅1的反面和餅3的正面,最后同時烙餅2,餅3的反面。)
師:哪種方案能盡快讓大家吃上餅?(請生回答)
師:為什么呢?你從這個方案當中觀察到了什么?
(鍋里每次都有2張餅)
師:是不是這樣呢?請一個小組來給我們大家演示一下。老師這里準備了一個鍋,三張餅(用3張圓,邊說邊演示烙的過程)
(請同學再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鍋里每次都有2張餅,不浪費時間,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需要……(生:9分鐘)(板書:3張9分鐘)
師:如果要烙4張餅,5張餅,我們該怎么烙呢?請四人小組利用圓片來擺一擺,互相說一說。
反饋:烙4張餅可以2張2張烙,最快需要12分鐘;烙5張餅可以先同時烙2張,再用烙3張的最佳方法烙后3張,最快需要15分鐘。
(5)總結:我們發(fā)現(xiàn),烙餅時我們要盡量使每次鍋里都有2塊餅在烙,這樣最省時間。
2、如何安排炒菜順序?
教材第114頁“做一做”的第1題:怎樣給餐廳里的三位客人安排炒菜順序才合理?
(題略,教科書第114頁“做一做”第一題。)
預設:
生1:“可以安排兩個廚師給1、2號桌分別炒一個菜;再分別給2、3號桌炒一個菜;再分別給1、3號桌炒一個菜。這樣就比較公平,不會讓任何一位客人等待的時間特別長?!?/p>
生2:“我們不同意。因為2號桌是位老人,所以先讓兩個廚師都給2號桌炒菜;再分別給1、3號桌的客人炒菜。這樣對兩位年輕顧客還是公平的?!?/p>
師:剛才我們有的從客人等待時間長短的角度,有的從尊敬老人的角度談了各自的意見,都很有道理。
(1)為了節(jié)省時間,強強在乘車時認真看書。
(2)為了提高學習質量,紅紅邊吃飯邊看《少兒英語電視》節(jié)目。
1、本節(jié)課你學會哪些新本領?
2、教師小結:合理安排時間不但要考慮節(jié)省時間,也要考慮人身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中要做很多事情。如能合理安排,可提高工作效率、節(jié)省時間。希望大家應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合理地安排自己現(xiàn)在的學習和今后的生活、工作,希望你們做一個珍惜時間的人。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四
1、知識與能力:通過活動進一步認識時間,正確讀、寫幾時幾分。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經(jīng)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3、情態(tài)、態(tài)度、與價值觀:進一步感受到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
會正確讀、寫幾時幾分1小時=60分
四人小組合作
鐘表模型
通過師生談話,引出今天的活動主題是“我的一天”。
1、讓學生獨立制作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表。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采用“幾時幾分”的計時方法或電子表的表示方法,在活動紙上寫出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教師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用在鐘面上畫上時針分針的方法表示。
2、小組內交流各自的一天作息時間安排。
3、班內展示、評議。
(1)“我說我撥”形式。即自己邊匯報同學在鐘表模型上撥出時間。
(2)“我撥你說”形式。即匯報同學在鐘表模型上撥出時間,其他同學讀寫是幾時幾分。
(3)“我說你撥”形式。即匯報同學說出時間,其他同學在鐘面上撥出時間。
4、提高性練習。教師撥鐘面讓學生說出幾時幾分。再過幾分是幾時幾分。
5、調整完善自己的作息時間表。
交流收集到的有關時間方面的數(shù)學素材(如火車票、汽車票、飛機票,工廠商店作息時間表等等)挖掘“生活中的數(shù)學”啟發(fā)學生在實際應用方面舉出更多的時間的例子。
解決問題
課本p92,例題3..
1、通過思考,學會找出合適的時間的方法;
2、在學習活動中,掌握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排除法。
星期天,明明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但是還要完成作業(yè),他該怎么安排時間呢?
1、出示例題
觀察主題圖,你知道了什么?
明明做完作業(yè)要去踢球
明明10:30還要去看木偶劇。
要把明明去踢球的時間找出來。
2、解決問題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在這三個時間中找一找,想一想哪些不可能,哪些有可能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檢查一下,解答正確嗎?
4、小結解決問題的方法
要根據(jù)做事的時間來思考,可以先把不可能的時間去掉,剩下的就是有可能的。
1、完成練習二十三第4題
想一想,應該怎樣找出小紅去摘西紅柿的時間?
2、完成練習二十三第4題
幫亮亮找出正在做某項事情的時間。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五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時、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時間有一個更完整更深入的認識,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教育學生珍惜分分秒秒。
數(shù)學教師要善于溝通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創(chuàng)設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把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抽象為數(shù)學問題。我利用學生熟悉的新年聯(lián)歡晚會的場景導入新課,立刻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直觀認識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學生在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中初步感受“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數(shù)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抽象性,而數(shù)學內容的抽象性是通過對生活內容經(jīng)過提煉后最終形成的。一些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體的“原型”。所以,我讓學生說一說在哪里還用到時間單位“秒”?學生紛紛舉手說,如跑步比賽、電子顯示屏上跳動的數(shù)、“神舟六號”上天。于是我在網(wǎng)上搜索到“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的情景,播放給學生看,并進行適當?shù)牡掠逃?/p>
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獲取知識,學會學習,已經(jīng)成為共識。因此,我鼓勵學生在更大自由度的環(huán)境中大膽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讓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鐘表,讓學生四人一小組合作交流有關“秒”的知識。充分地去觀察、猜測,進一步認識秒表、電子表、有秒針的鐘表都是怎樣計量“秒”的。學生們發(fā)現(xiàn)了“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秒針走一圈,分針正好走一小格?!睆亩贸?分鐘=60秒。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操作是自由的,學生始終是主動的。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shù)學知識、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所獲得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有助于學生的進一步學習。
著名數(shù)學家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和聯(lián)系?!倍约禾骄?,就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例如:在體會1秒的長短時,我讓學生通過看秒針走動,聽秒針走動的聲音,猜測1秒鐘你可能會做些什么,親自試驗一下等方式體驗“秒”的實際意義。通過數(shù)數(shù)、拍手、眨眼、回頭……等活動讓學生建立“秒”的概念。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學會建立規(guī)范表格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chuàng)新、團體協(xié)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fā)求知欲,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掌握規(guī)范表格建立的方法和文字格式設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表格的設計和文字格式的設置。
教法闡述:
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滲透基礎知識”,從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處理任務出發(fā),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完成任務,以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從而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為了讓學生掌握本課的內容,我采用了情景導學法與任務驅動法,幫助學生消化本課的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xiàn)教師的主體作用。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輔之以演示法、比賽法,并借用了藝術課的“三位一體(即欣賞、技能、情感)”教學法,以期達到教學效果的化。
學法指導:
根據(jù)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強調的: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yōu)樾畔⒓庸さ闹黧w。在這節(jié)課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欲進行學習與操作,通過自主探索獲取知識與技能。把“自學—嘗試—創(chuàng)新”的思想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發(fā)現(xiàn)方法、解決問題,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環(huán)境:
多媒體電子網(wǎng)絡教室。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學校運轉是有規(guī)律的,同學們按時上下課,按時放學回家。引導同學們找出學校是怎樣有規(guī)律的運轉的。
二、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任務一:創(chuàng)建表格。
老師出示學校的作息時間表(電子版和打印版),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看看我們學校的作息時間表有幾行幾列。老師提問同學回答,一致通過后,由同學們自己來制作12行3列的表格,老師巡視指導。
任務二:在表格中輸入文字。
請同學們參照老師給出的學校作息時間表填寫表格。
任務三:設置表格中的文字格式。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究如何使用“單元格”對齊命令。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提示,讓同學們通過觀察找出不明顯的差異,以此來鍛煉同學們的觀察力并且提高同學們的審美能力。
三、綜合運用,知識拓展。
四、作品展示,知識鞏固。
找出好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看。同一班的同學做出好的作品,對全班同學都是一種激勵,老師就是要以此來激發(fā)所有同學的學習熱情,認真的制作表格,向好的同學看起。
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制作規(guī)范表格的方法,但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你們制作的表格相比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展示給同學們的還不太一樣,是哪不一樣呢?這個問題留作課下討論,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自己動手解決一下,看能不能達到老師的水平。
五、設計理念。
1、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并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自我創(chuàng)新),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2、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創(chuàng)設了許多適當?shù)那榫?,以此讓學生在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3、分層教學的實施。怎樣照顧到學生個體差異性,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都獲得個體的發(fā)展。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1、通過簡單的生活實例烙餅問題去學會怎樣安排事情節(jié)省時間。通過沏茶問題去體會安排事情不但要節(jié)省時間還要合理。
3、培養(yǎng)學生從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法中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shù)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學會怎樣安排事情更合理,更節(jié)省時間。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從優(yōu)化的角度探究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表格。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你們都積累了哪些與時間有關的名言?
師:時間是寶貴的,我們應珍惜時間,不浪費時間。我們要合理的安排才能提高做事效率,節(jié)省出來的時間去干更多有意義的事。那么怎樣做才是合理安排時間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問題。上課(板書課題)。
一、沏茶問題。
師:我們先來研究沏茶問題,請看自學提示。
出示自學提示:113頁。
1、沏茶時要做哪些準備工作,算一算做這些事一共要用多少時間?
學生自學交流匯報。
師點撥:為什么這樣安排節(jié)省時間呢?
師小結:也就是做事情時,首先要明確做事的順序,哪些事必須要先做,像剛才沏茶問題中,我們要先洗水壺,再接水。再考慮還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能同時做的事情盡量同時做,像沏茶問題中在燒水的同時就可以做洗茶杯與找茶葉這兩件事。
跟進訓練:
生思考回答。
二、烙餅問題。
師點撥:烙哪一面就要讓哪一面貼在鍋底。烙2張餅用多長時間?怎么烙的?
2、3張餅怎么烙呢?請同學們拿數(shù)學書當鍋,利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然后填寫手中的表格,同桌之間交流。
學生動手操作,小組交流。(生2填表)。
師點撥:為什么9分鐘也能烙好?關鍵在哪?
(師填表)。
師:烙5張餅怎么烙呢?用多長時間?
3、先用烙3張餅的方法去烙,再用烙兩張餅的方法去烙,用15分鐘。(師填表)要烙6張餅,7張餅,8張餅怎么烙呢?用多長時間?請小組同學研究討論用什么方法烙最省時間,并填寫手里的表格。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4、通過填表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師點撥:烙一張餅用6分鐘,為什么多烙一張餅卻多3分鐘呢?
師:還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三、跟進訓練:
1、書114頁第一題。說說你怎么安排炒菜的順序?
師小結:華羅庚爺爺是我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他就是在研究泡茶、烙餅等問題中最早在我國提出了數(shù)學中的“優(yōu)選法”理論——“合理安排”問題,并宣傳推廣了合理安排的思想和方法,為人們節(jié)約資源,提高效率做出了巨大貢獻。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每個同學都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做一個珍惜時間的人。
板書設計:
洗水壺(1分)---接水(1分)--燒水(8分)---沏茶(1分)。
洗茶杯(2分)。
找茶葉(1分)。
1+1+8+1=11(分)。
餅的張數(shù)×烙一面的時間=所用的最短的時間。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的:
1、能夠正確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jīng)歷的時間。
2、結合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時間觀念和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制定作息時間表和由此引發(fā)的問題探究。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jīng)歷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想一想,我們每天上午幾時開始上課?每節(jié)課多長時間?
二、合作探究。
1、介紹學校的作息時間。
從上午早讀課是8:00開始,讀20分鐘,休息5分鐘,一節(jié)課40分,課間休息10分,課間操是15分,眼保健操5分鐘。根據(jù)這些信息填寫68頁的作息時間表。
2、小組的同學合作制定作息時間表。教師巡視,參與制作過程。
3、學生到展示制作的作息時間表,師生共同修正,并與學校的作息時間對照。對有特色的作息時間表給予表揚鼓勵。
4、提出問題并解答。
(1)第一節(jié)課的下課時間是什么時候?你是怎么想的?
(2)從第二節(jié)課到第三節(jié)課下課,這兩個時刻之間經(jīng)過了多長時間?
(3)從上午7:40到上午放學,經(jīng)過了多長時間?
(4)讓學生根據(jù)作息時間表,在小組內提出問題并指定同學解答。教師巡視并加以引導。
三、鞏固練習。
1、填一填。
(1)從9:00到11:00,經(jīng)過_____時。
(2)從10:00到10:00,經(jīng)過_____分。
2、從3:00到4:30。
(1)經(jīng)過了_____時____分。
(2)昨天這段時間你正在干什么?
3、6:30起床,25分鐘后,6:55用早餐,過了35分鐘,7:30去上學。
4、實踐活動:說一說今天幾時從家出發(fā)上學,幾時到校?算一算路上用了多長時間?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p112—114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可以根據(jù)事件的具體情況,對事情的順序進行合理安排,以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技能目標。
1.學會根據(jù)具體事件的情況,通過調整事件順序,合理安排時間。2.會畫簡單的事件流程圖。
情感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孝敬長輩的思想感情。
2.鍛煉孩子思維的條理性,培養(yǎng)整體考慮決定事件順序的習慣,和綜合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
從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出最優(yōu)方案。
教學難點:
學會根據(jù)具體事件的情況,通過調整事件順序,合理安排時間。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課件出示情境)。
星期六,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他們之間發(fā)生了很多有趣的事,你們想不想去小明家看看?
2、探究新知,掌握規(guī)律:
(1)沏茶問題。
(課件)見了李阿姨,小明怎樣說?小明很有禮貌的請李阿姨坐下,還要給李阿姨沏上一杯熱茶。沏茶的步驟有是這樣的。
(課件出示主題圖)(學生讀時間表)。
師:如果你是小明,怎樣安排這些事,使李阿姨能盡快喝上熱茶?一共要用多少時間?
學生討論。
師:誰來說一說怎樣安排?為什么這樣安排?
學生用卡片在黑板上展示時間安排。
板書:1+1+8+1=11(分)。
指出,這就是流程圖,下面要再寫出時間的計算。
(2)總結方法:有時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多種,我們可以選擇最優(yōu)的方法來做,這就是優(yōu)化。通過剛才解決的問題,你說說怎樣才能節(jié)省時間?做一件事情的同時再做其它事情可以節(jié)省時間。
聯(lián)系生活舉例。聽廣播與刷牙、洗臉、吃飯、讀英語。
(3)烙餅問題。
不知不覺到了中午,媽媽準備作他最拿手的烙餅招待李阿姨。我們來看看媽媽是怎樣烙餅的?(課件出示主題圖)。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一次最多能烙兩張餅。
生:兩面都要烙。
生:每面3分鐘。
師:如果只烙一張餅需要多長時間?怎樣烙?
學生回答演示生:6分鐘。烙一面需要3分鐘,兩面就要6分鐘。
師:烙兩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怎樣烙?
學生回答并演示。
生:6分鐘。因為一口鍋可以烙兩張餅,可以同時烙兩張餅的正面和反面,就和一張餅一樣,也是需要6分鐘。
師:如果烙三張餅呢?最少需要幾分鐘?
師:這么多答案,下面請同學們先思考,操作一下,再以小組為單位,用圓片代表3張餅,在桌子上擺一擺,說一說,然后將你們的方案,填到你們的表格中。
小組活動。
師:哪個小組愿意上來說說你們是怎么烙的.?(兩人合作一人填表,一個操作)。
方法1:
生1:先兩張同時烙好,需要6分,再烙好剩下的一張,需要6分,共烙4次,花了12分。
師:有沒有比他們更快的方案?
方法2。
生2:第一次先烙餅。
1、餅2的正面,需要3分鐘;第二次烙餅2的反面和餅3的正面,需要3分鐘,第三次烙餅1和餅3的反面,也需要3分鐘,總共用了9分鐘,共烙3次。
師:大家明白嗎?誰再來演示演示。
師:課件演示烙3張餅的最優(yōu)方案。
師邊演示邊講解,其他學生一起操作:
我們先烙餅1的正面和餅2的正面,3分鐘后,把餅2拿出來,再同時烙餅1的反面和餅3的正面,3分鐘后,餅1熟了,接下來再同時烙餅2的反面和餅3的反面,3分鐘后餅2和餅3也熟了。
師:這種方法為什么快?
生:鍋里一直都有兩張餅。(課件出示:烙3張餅的兩種方案)。
師小結:從表格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用這種方法時,鍋里每次都有兩張餅,這樣不浪費時間,烙的最快,我們就把這種方法叫做烙3張餅的最佳方案。
(4)拓展提高,總結方法師:烙4張餅怎樣烙最快?
生:2張2張地烙,需要12分鐘。
師:烙5張餅怎樣最快呢?(同位交流)生:先烙2張,再用最佳方法烙3張,用15分鐘。
師:烙6張餅,怎樣烙最節(jié)省時間?
生:用最佳方法烙3張2次,用18分鐘生:2張2張的烙3次,也是用18分鐘。
師:這兩種方法都是用18分鐘,你比較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生:我喜歡3張3張的烙,這種方法比較好玩。
生:我喜歡2張2張的烙,這種方法省勁,3張3張烙太麻煩了。
生搶答:21分鐘。
師:這么快就想出來了,說說你的想法依次說出8張、9張、10張餅的烙法。
師:觀察這張表,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規(guī)律1:用最優(yōu)化的方法烙,餅的張數(shù)乘每面所用的時間,就是所用的最少時間。
板書:每面所用的時間×餅的張數(shù)=所用的最少時間。
師:從餅的張數(shù)和烙餅的方法上,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規(guī)律2:我還發(fā)現(xiàn)了雙數(shù)張時是2張2張的烙,超過3張的單數(shù)張都用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
師:如果烙20xx張餅需要多少時間?
3、實際應用。
(2)師:同樣在美味餐廳里遇到了一些問題,需要大家?guī)兔鉀Q。(課件出示早晨時間安排)。
(課件出示星期天,餐廳里來了3位客人,他們每人點了兩個菜,假設兩個廚師做每個菜的時間都相等,應該按怎樣的順序炒菜?)。
小結:炒菜的時間相等,等候的時間不一樣,哪一種方法能讓客人等候的時間短一些呢?(同時進行尊老愛幼思想的滲透。)。
(3)生活中還有沒有這樣的例子?請你說一說。
4、小結:
師: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大家有什么收獲?
小結:老師也希望大家能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提高效率。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十
1、會寫田字格里的四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初步認識新筆畫“撇點”、“彎鉤”和“臥鉤”。
2、正確認讀十三個生字。
3、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熱愛和平、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材分析。
全世界兒童無論何種膚色,無論來自哪個國家,手和手,拉一起,心和心,永遠貼一起。和平與友愛是這首兒歌的主題,讓生活在各地的兒童都能幸福、安寧地生活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兒歌采用反復的手法,反復吟詠,語言淺顯活潑,讀來瑯瑯上口。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十一
課本第90頁內容。
1、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2、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掛圖、鐘表模型、手表。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探究興趣。
教學開始,先出示一幅學生們正準備上課的情境圖,讓學生猜是第幾節(jié)上課了,并說說自己的想法。這樣既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又激發(fā)起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利用鐘表模型,認識鐘表刻度。
1、四人小組合作:觀察鐘表模型,并完成下表。
鐘面上一共有()大格。
1大格有()小格。
一共有()小格。
2、讓學生觀察推理:分針從刻度12走到刻度1、2、3……各走了幾小格,各是多少分。每一大格的刻度作為分針的單位時各是多少分。
3、同桌一起撥一撥,引導學生觀察時鐘走1大格,分針走了幾小格,從而得出:1小時=60分。
三、加強觀察、實踐、探究幾時幾分。
1、讓學生觀察幾個分鐘正指向每大格的刻度時的鐘面。通過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饋的方式說說鐘面的時間,并歸納看鐘的方法:先看時針,確定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可以用5分5分數(shù)的方法確定是幾分。
2、讓學生觀察一般情況的幾時幾分,通過小組交流得出看分針的方法:可以先確定接近分針的大格刻度是幾分,再用1分1分順數(shù)或倒數(shù)的方法讀出是幾分。
四、讀讀撥撥、初步實踐應用。
1、完成“做一做”。
2、同桌一起撥一撥,每天上學、放學時間。
3、小組一起撥一撥,交流所撥的時間,并說說所發(fā)生的事情。
五、課堂小結:
你今天學到了什么知識?怎么樣學的?
教學反思: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十二
1.知識與技能目標:用5分5分數(shù)的方法,來讀出某些特殊時間,并正確進行書寫。知道1時=60分。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積極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1、掌握讀寫時間的具體方法。
2、知道1時=60分。
準確說出當分針從12走到各個數(shù)字時所表示的時間是幾分。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一個實物鐘表、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每人自帶一個實物鐘表、記錄單。
一、課件導入。
1.引導觀察圖片里。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幾張圖片,(出示課件)請仔細觀察你在上面獲得了那些信息?(每個圖片上都有時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跟時間有關的知識。
2.揭示新課,板書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時間有關的知識,“認識時間。(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1.認識鐘面上的60個小格,及其排列規(guī)律。
師:(課件出示鐘面)誰知道鐘面上都有什么?
生:鐘面上有時針和分針,還有12個數(shù)字把鐘面平均分成了12個大格。
師:下面老師想請大家再來觀察一下鐘面,從刻度12到1這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子?
生:從12到1有5個小格。
師:你的眼睛真亮,觀察的真仔細,那么,究竟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看吧!(鐘表模型演示其中一個大格)。
師:這個大格里真的有5個小格。
師:1小格是1分鐘,5個小格是幾分鐘?
生:5小格是5分鐘。
師:從刻度12到2呢?你是怎樣想的?從12到3呢?……。
看看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鐘面上小格的規(guī)律,給學生時間小組討論,并填上記錄單。)。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組討論的結果。
生:從12到2有10個小格。
生:從12到3有15個小格。
生:從12到4有20個小格。……。
生:一共有60個小格。
師:60個小格是多少分鐘呢?
生:60個小格60分鐘。
師:指名一個同學到黑板添上與12個刻度相對應的分鐘數(shù)。
師:剛才大家用不同的方法了解了鐘面一共有60分鐘。既然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現(xiàn)在老師還要再來考一考你們,看一看這次你們回答的有沒有上次快!(出示課件)。
2.用5分5分數(shù)的方法讀出某些比較特殊的時間。
(1)(課件)請同學們注意看,現(xiàn)在是幾點?
師:先看時針,再看分針。
生:9時5分。
師:哪我們怎樣來記錄呢?
師: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中文表示法(幾時幾分),另一種是電子表表示法。(板書記錄)。
師:注意如果分針數(shù)步到10,就在分鐘前面加0占位。
(2)(課件)這是什么時間。(6時25分)。
師:先根據(jù)時針來確定在哪兩個數(shù)之間。
生:在6和7之間。
師:確定為幾時多。
生:6時多。
師:再看分針在刻度幾,對應是多少分。
生:6時25分。
師:用兩種方法記錄下來。(學生到黑板上書寫)。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認一認課件上三幅圖上的時間,并且用兩種表示方法在記錄單上認真的做好記錄。(匯報時,說一說是怎樣認的)。
3、時與分的關系(出示課件)。
師:仔細觀察現(xiàn)在時針指向幾,分針指向幾(6時)動畫演示。
師:時針和分針是怎樣走動的?
生:是同時,同方向不同速度的走動。
師:時針發(fā)生的怎樣的變化?
生:時針從12走到1。
師:時針從12走到1是幾個大格呢?
生:1個大格。
師:分針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生:分針從刻度12又回到了12。
師:那分針走了多少?
生:分針走了1圈。
師:時針走了1大格,分針走了1圈這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了1時=60分(板書)。
4、用1分1分數(shù)的方法讀出某一時間(課件)。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并小組討論一下,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現(xiàn)在是幾時幾分呢?
生:用1分1分數(shù)出來的。
生:在15分的基礎上1分1分數(shù)到19分。
生:在20分上往回數(shù)1分就是19分。
5、出示課件做練習。
三:總結:你學會什么?
四:課件古詩《明日》。
這是一首關于時間的古詩,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世界上最寶貴的就是時間,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力量。希望同學們珍惜每一分鐘,讀好今日書,成為明日才。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十三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第一冊第六單元《認識鐘表》中的《小芳的上午》一課。結合新課程標準中對本單元提出的相對應的知識技能目標:能認識鐘表,了解24時記時法;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2、數(shù)學能力: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結合學生日常作息時間,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認識幾時剛過和快幾時了;。
用語言準確描述“幾時剛過”和“快幾時了”。
1、教師先出示一幅主題圖(上面是小華睡覺時鬧鐘響了的情景,鐘表顯示時間是6時整)。
師:誰愿意講一講這幅圖的意思呢?
生:早上6時整小華的鬧鐘響了在叫她起床呢。
師:說的真好,那么你是怎么認識6時整的呢?
生: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6,就是6時整。
2、師借機出示其他兩幅圖(一幅圖上是小華熟睡的樣子,鐘表顯示時間是快6時的,放在6時整的圖的前面,另一幅圖上是小華起床刷牙的情景,鐘表顯示時間是6時剛過)。
師:這兩幅圖上小華又在干什么呢?(指名回答)請你們細心觀察這3個鐘面上時針與分針。
的位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第一個鐘面時針指向6,分針沒到12;。
生2:第二個鐘面時針指向6,分針指向12;。
生3:第三個鐘面時針指向6,分針在12過去一點……。
3、觀察比較。
師:這三個鐘面的時針與分針位置有什么不同?(同桌討論在集體交流)。
生:時針都指向6,一個分針指12,一個還沒有到12,一個是12過了一點點;。
4、小結。
5、鞏固練習:觀察書中主題圖,結合圖來認識鞏固時間。
這節(jié)課上下來,整體感覺學生的學習效果還不錯,能夠比較準確的說出幾時剛過或快幾時了,主要是因為我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法讓學生觀察比較三個鐘面時針與分針位置的異同再去表述時間,在完全感知的基礎上總結、概括,便于他們理解與掌握。但是整節(jié)課都是在教師的設問與追問下進行的,學生的學習情緒比較被動,并沒有完全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深思可能是因為我忽略了去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體驗,去建構新知,情境創(chuàng)設缺少“生活味”的緣故。于是我又做了一些改動進行了第二次嘗試。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十四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感受童謠的音韻美;
2、培養(yǎng)學生喜愛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二)知識要點:
1、學習并朗讀這首童謠。
2、能正確認讀本課11個生字。
(三)學法和習慣:
1、學習用指讀的方法聽讀識字。
2、能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漢字。
教學重點:
認讀本課的11個生字;通過朗讀感受童謠的音韻美。
教學難點:
兩、朋、友這三個字學生不常見,掌握起來是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你們數(shù)學學數(shù)字了嗎?(學了)今天這節(jié)語文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和數(shù)字有關的兒歌“數(shù)字歌”(老師板書)。
二、講授新課。
1、這首小兒歌非常有趣,里面藏著好多小動物呢!打開書第11頁看看你能不能很快找出都有哪些小動物。(訓練學生說完整話。)。
2、如果你們能數(shù)出這些動物朋友各有幾只,他們就會從課本中跑出來和你們做游戲。請用數(shù)字標在圖旁邊。(老師把阿拉伯數(shù)字貼在黑板上。)學生匯報動物的只數(shù),(要訓練學生說完整話。)學生每說出一種動物老師就在黑板上貼小動物的圖片,并把它們貼到相對應的數(shù)字下面。
3、自己小聲地讀一讀,把不認識的字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4、聽文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尤其要聽清你不認識字的字音。在聽錄音時要用手指著每一個字,聽到哪,指到哪。(培養(yǎng)學生指讀習慣,滲透聽讀識字的方法。)。
5、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注意:邊讀邊用手指著。讀后,你有什么收獲?
6、自己再讀兒歌,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你可以向同桌請教,也可以問老師。如果認識了,就把記號擦掉。
7、你們學得真努力,課文里的字娃娃想看看你們是否真的認識它們了。瞧,他們偷偷的溜出了門。
(從黑板上的課文中拿出一、兩、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和誰是朋友?(不按順序出示,讓學生把這些漢字與黑板上的數(shù)字一一對應貼。再單獨拿每個漢字數(shù)字卡片讓生讀完返還到課文中。)。
8、孩子們,還有幾個字在跟我們捉謎藏,來看一看(出示卡片“小朋友”“數(shù)字”)每個詞兩生讀,再齊讀。
9、現(xiàn)在更難了,誰還會讀?(出示“小”“朋”“友”“數(shù)”“兩”“只”“個”這幾個字讓生單獨認讀。字為紅色,讀完貼在黑板上課文中的空白處)在讀“只”時,老師把“只’字放在課文中:三小羊、四雞、五鴨,(生讀。)誰還能照樣子說說?再讀“個”時,問生:看看周圍,你還能想到什么?(引導生聯(lián)系生活說出幾個用“個”做量詞的短語)你們不光字記的好,還能在生活中注意積累,真是很了不起。
11、字娃娃都回家了,你們還愿意讀課文嗎?同桌兩個人互相讀:如果都他讀對了,你就用你喜歡的方式,夸夸他。如果他不僅讀對了,而且讀得特別好,你可以獎勵他一顆小星星。如果他還有不認識的字,你就幫幫他。
三、復習鞏固。
1、師生對讀。
2、男女生對讀。
3、做數(shù)字拍手歌。(兩人結成一組,用你拍一,我拍一的方式,填上數(shù)字歌的詞,老師可先和一名同學做個示范。)。
四、誰說說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
你們的收獲課真不小,能用你們的收獲小貓解決問題嗎?出示第14頁小貓釣魚的圖,全班共同作練習。
五、作業(yè)。
我們的生活和數(shù)字密切相關,回家后你可以用數(shù)字畫一幅畫,也可以編一個有關數(shù)字的故事或兒歌;也可以找一找有關數(shù)字的兒歌。
附:板書設計。
數(shù)字歌。
一頭牛兩匹馬三只羊四只雞五只鴨。
(一)(二)(三)(四)(五)。
六只鳥七條魚八只蝦九條蟲。
(六)(七)(八)(九)。
課后反思:
在聽讀識字的過程中,學生會說不會認,應增加漢字出現(xiàn)的幾率,讓學生多看,多認,才能達到認識的目的。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兒歌形式,讓學生通過吟誦兒歌達到識記漢字的目的,這種形式教學效果良好。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十五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時間的意義,激發(fā)珍惜時間的意識,立志養(yǎng)成和時間賽跑、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2、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體驗,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
(一)課前談話。
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分鐘可以做什么事嗎?誰來說一說?
(二)情境導入。
太陽落山了,有再升起的時候;小鳥飛走了,有再來的時候;小樹枯萎了,有再綠的時候;花兒凋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然而時間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有人面對時間一片茫然,而有人卻要和時間賽跑!兩種態(tài)度,結果會一樣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和時間賽跑》。
(三)領悟文章。
1、帶著問題,快速的讀一遍課文,之后思考填空:出示思考題:
(1)通過外祖母去世這件事,“我”懂得了_________,長大后要告訴自己的孩子_________。
(2)文中的“我”是一個_________的孩子。
(3)你是怎么體會出來的?畫一畫,讀一讀,說一說。
2、小組討論之后匯報。
3、結合著學生的匯報問:爸爸看到“我”為失去外祖母哀痛的樣子,對“我”說了什么話?邊讀邊畫在書上。讀出自己的體會感受。
4、指名讀爸爸的話。爸爸想讓孩子明白什么?
爸爸的話樸實,深奧?!拔摇庇惺裁捶磻??指名讀。
5、理解兩句關于時間的諺語。(體會時間的寶貴)。
6、爸爸的話比這些諺語還讓人震動,還讓人心里不是滋味,爸爸的話是什么呢?再讀。
“我”不僅明白了,還非常著急、非常悲傷。想一想:“我急的是什么?”“悲傷的是什么?”“決定的是什么?”
8、文中從哪幾個方面寫“我”和時間賽跑的?他認為和時間賽跑就像在做游戲,多么緊張、多么快樂,贏過時間又是多么自豪。能體會著讀出你的感受嗎?指導讀。
9、因為他時常能夠賽過時間。這種游戲可能就是最好的珍惜時間的方法了。聽了爸爸的話,不僅不為外祖母的去世而傷心了,反而更加懂得了珍惜時間,與時間賽跑。他最想告訴我們的是什么呢?指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受益無窮”你是怎樣理解的?是什么使“我”懂得珍惜時間,與時間賽跑的?再讀爸爸的話?!拔摇崩斫饬税职值脑挘职值脑捯巡皇且粋€謎語。而且還找到了謎底: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我”要把這句話告訴自己的孩子,告訴所有的人。讓我們也牢牢地記住這句話吧:(出示課件)齊讀最后一句: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10、你能用具體事例來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嗎?可以說自己,也可以說別人。
算一算:一小時我們可以讀一萬八千字,7小時呢?(十多萬字?。е銈冃碌母惺茉賮碜x最后兩個自然段。
四、課文拓展。
像作者這樣的人、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就像我們課前說的那些名人名言一樣,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ㄗx資料):
1、礦難救援與時間賽跑,一次次救援工作與時間爭分奪秒。
2、中國的宇宙飛船與時間賽跑,三峽工程和時間賽跑,中國的發(fā)展和時間賽跑。
(學生動筆寫后進行交流。)。
五、總結。
同學們,時間無處不在,它正悄悄地從你身邊流逝,如果你聽到了時光奔走的聲音,請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與時間賽跑吧!
六、布置作業(yè)。
1、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好后貼在自己的床前,時時提醒自己要珍惜時間!
2、發(fā)給每人一個小書簽,繼續(xù)收集關于時間的名言。
板書:
永遠不回――――可怕不是滋味。
過得飛快――――著急悲傷。
贏得時間――――快樂得不知形容。
養(yǎng)成習慣――――受益無窮。
在課前我讓學生通過互相交流了解一分鐘可以做多少事。接著聯(lián)系課文重點詞句,體會時間的寶貴;尤其是抓住“昨天過去了,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薄凹偃裟阋恢焙蜁r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這幾句話,結合“我”的生活經(jīng)驗(看到太陽下山,知道一天就這樣過去了;看到鳥兒飛到天空,想到鳥兒即使明天飛同樣的路線,也永遠不是今天了。)去理解,讓學生從這些生活經(jīng)驗中真切的感受到“時間一去不復返”。
這樣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對平時生活的追憶。語文教學要注重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出發(fā)來理解教材。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中處處都洋溢著語文的氣息。學生是以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體驗去解讀教材的。
在教學課文的重難點時,我也注意了引導學生聯(lián)系“我”和時間賽跑的生活經(jīng)驗,同時牽動自己的生活體驗,來進行理解!
首先,是聯(lián)系“我”和時間賽跑的生活經(jīng)驗,體會“我”跑贏時間的快樂心情;然后,要求學生找出最能表達“我和時間賽跑的深刻體會”的句子,并展開討論,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說明,也可以用自己知道的名人事例來說明。
人們常說生活是最好的教育,但這一課告訴我如果在教育中融入生活的體驗,那么,會使簡單的說教脫離蒼白和無力從而煥發(fā)出無窮的教育力量!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十六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能正確讀“憂傷、哀痛、持續(xù)、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無窮、假若”等詞語。
2、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經(jīng)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4、珍惜時間,不隨便浪費時間,抓緊時間學習。
理解“我”從爸爸的一席話和生活體驗中認識到時間的寶貴,“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不斷取得成功的。
認識到時間的寶貴,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并落實在行動中。
引導、點撥法: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教師適時點撥,理解課文內容。
鼓勵欣賞法:教師適時點評,以欣賞的眼光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
自主、合作與探究:讓學生在探討與交流合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課件、小黑板、卡片。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時間像小馬車〉引入新課。
二、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想想課文講了哪些事?讀后你明白了什么?
2、檢查字詞。
三、重點探究,解決問題。
(一)學習課文第一至七自然段。
可采用自由讀、指名讀、分組來讀這部分內容。在讀中理解句子的意思,同桌之間相互探討句子的意思。
1、“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
這句話是理解的難點,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幫助理解、體會。
讓學生出示搜集到的最疼愛自己而已經(jīng)去世的長輩的照片,。談談疼愛自己的人逝去了你有什么感受。
讀文中父親的話,看看父親是怎么理解的。
引導學生讀讀“我”的生活體驗,看看“我”是怎么理解的:看到太陽下山,知道一天就這么過完了,看到鳥兒飛到天空,想到鳥兒明天即使飛同樣的路線,也永遠不是今天了。
指導朗讀爸爸的話及“我”的生活體驗。
2、同桌合作,交流對第二至四句的理解、體會。并通過朗讀,從中感受到時間的寶貴。
3、播放課件,感受時間的消失。
(二)學習第八自然段。
2、在書中標上序號,并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說內容要點。
3、找出“我”跑贏時間的感受的句子,讀一讀。
4、指導朗讀,體會“我”與時間賽跑取得成功的快樂。朗讀時,力求體現(xiàn)出跑在時間面前的勝利的喜悅和自豪。
(三)學習九、十自然段。
全體朗讀這兩個自然段,感受作者20年里收益無窮的喜悅,把自己的感受融會到讀書中去。
四、了解珍惜時間的格言。(課件)。
五、滲透思想教育。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十七
一、課題:
二、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2頁例2和練習十五4—6題。
三、教學目標:結合已有知識,能準確地讀出鐘面上所。
表示的幾時幾分,建立時間觀念。培養(yǎng)認真觀察事物,善于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四、教學難點:讀準鐘面上所表示的時間。
五、教學重點:能正確讀寫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知道時、分之間的進率。
六、教學方法:講授法、練習法、談話法等。
七、教具:小黑板、掛圖等。
八、教學課時:1課時。
九、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
1、出示(鐘面圖略)。
師:看來同學們對這個時間有不同的讀法,那么怎樣才能正確地讀出這樣的時間呢?
今天,老師繼續(xù)和小朋友們來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這樣的時間。(板書課題:認識時間)。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請小朋友自己認識1分1分地拔出的時間。小組交流、討論,教師檢查同學們討論的結果。
(2)老師在學生小組活動斬基礎上,全班同學一起來讀一讀,用鐘面模型動態(tài)演示,分針從4時15分開始,把分針一分一分地往下拔,讓學生跟著讀出所經(jīng)過的時間,4時16分,4時17分,4時18分,4時19分。
(3)小朋友們,你們還有不同的讀法嗎?
2、感受1分鐘。
(1)電腦計時,1分鐘結束后,提問:1分鐘進行多少口算?1分鐘讀多少詞語?1分鐘讀多少數(shù)?1分鐘寫多少字?每組兩人匯報。
(2)1分鐘可以做這么多事!我們可要珍惜自己每分每秒的時間啊!
3、動手操作,拔一拔。
(1)教師檢查學生的作業(yè),幫助學生解決困難。
(2)師生共同總結讀時間的方法:要讀出一個時間,先看時針走過數(shù)是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從12走到幾就是幾分,特別注意不是整5分、整10分時要看準對應的小格,然后讀準。
(三)、教學效果測評。
1、完成第82頁第2題小朋友通過剛才的學習都能正確地讀出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嗎?做82頁“做一做”的第2題,學生填好后,教師評講。
2、完成練習十五第4題。教師表揚又對又快的小朋友,鼓勵其他小朋友。
3、完成練習十五第5題老師報時間。
4、完成練習十五第6題。
十、課后小結: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十八
一、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字,認識一種筆畫“一”。
二、教學重點:
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三、教學難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字,認識一種筆畫“一”。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六個復韻母、五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和三個三拼音節(jié)。
2、激趣導入:開學到現(xiàn)在,小朋友們在拼音王國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也學會了不少漢字。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字王國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現(xiàn)在,讓我們向漢字王國出發(fā)吧!
(二)、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2、揭示課題:有一首古時候的童謠,說的就是這幅畫,板書課題。
3、指名讀課題:誰能讀課題,你是怎么認識這幾個字的?
4、結合具體實例,引導學生理解“里”。
(三)、圖文結合,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圖文結合,引導學生進一步說說圖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圖上找出“煙村”、“亭臺”、“花”。
3、教師放慢語速范讀,學生輕聲跟讀。
(四)、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用不同的符號分別標出會讀的字和不會讀的字,同桌互幫互學。
3、全班交流:在這篇課文里,你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字?是怎么認識的?(表揚能自主識字的同學)。
4、教學生字。
(1)讀一讀。
出示12個生字(帶拼音),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重點引導學生讀準“四、十、三”。變序抽取12張生字卡(帶拼音),開火車讀,比賽讀。
(2)擺一擺。
人人動手,把12張生字卡分成兩類擺一擺。小組交流:說說為什么這么擺。(“一”至“十”是數(shù)字,“去”與“里”不是)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課文的格式),請小朋友把12個“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即把每一張字卡分別貼到相應的方格里)。
(五)、朗讀感悟:
1、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個人自由讀,同桌互相讀,指名朗讀,全班齊讀。
2、把課文讀得有感情、有韻律。
(2)找好朋友互相讀讀聽聽,互相正音。
(3)男女生競賽讀。課間活動:全班表演唱《數(shù)鴨子》。
(六)、認識田字格,指導書寫“一”:
1、認識田字格。
(1)談話:小朋友,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四線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兒呢?(出示田字格)這就是生字的家。
(2)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小格。
(3)拍手讀兒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p>
2、指導書寫“一”。
(1)教師介紹筆畫名稱“橫”,范寫“一”,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起筆稍重,向右行筆要果斷,稍上斜,收筆梢頓。
(2)學生描一個、寫一個,教師巡視;講述后,學生繼續(xù)練寫。
五、作業(yè)布置:
熟讀課文,會認12個生字。
六、板書設計:
四、十、三。
七、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初步感受課文的意境。
二、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初步感受課文的意境。
四、教學過程:
(一)、鞏固生字:
1、我會認。
(1)變序抽取字卡,學生自由讀。
(2)做找朋友游戲。出示插圖二(圖上的漢字數(shù)字暫不寫)。游戲說明:老師隨意點圖畫,說“我的朋友在哪里”,學生要迅速舉起手中相對應的字卡,并回答,“你的朋友在這里”。教師相機貼上數(shù)字卡。
2、我會記。
(1)小組討論: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2)全班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辨析“幾、九”“云、去”“人、入”來記住“九”“去”“八”。
3、我會用。
(1)摘果子說詞語或句子。
出示梨樹圖(上面掛著12個梨子,每個梨子后面有一個字)。
指名摘果子。摘到果子后,領大家正確地把生字讀兩遍,并把這個字所在的。
詩句讀一遍。
(2)選生字卡填空。
黑板上出示六朵花、三條魚、兩個蘋果、一塊田、九本書等圖片,圖片下為相應的詞語填空題。
指名選卡片填空,并帶大家齊讀。
3、交流:我們周圍還有哪些地方用上這一課的生字?
(二)、指導背誦課文:
1、全班齊讀課文兩遍。
2、限時背誦課文:給五分鐘時間,學生各自試著把課文背誦下來。
3、借助插圖背誦課文。
4、自由配上動作背誦課文:指名背誦,小組齊背,全班齊背。
(三)、指導書寫“二、三”:
1、觀察課本中田字格里的字。
2、說一說:通過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從橫的長短變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變化這兩方面來說)。
3、教師示范寫“二、三”,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
4、學生分別描一個、寫一個,寫完后與示范字對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5、講評:講評后,學生繼續(xù)練寫。
(四)、課堂練習:
1、試背課文。
2、讀一讀,說一說,連一連。
五、作業(yè)布置:
熟讀課文并背誦。
六、板書設計:
黑板上出示六朵花、三條魚、兩個蘋果、一塊田、九本書等圖片。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十九
1.了解時鐘的種類,知道時鐘在生活中的作用。
2.認識時鐘的鐘面,理解時針和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懂得辨認整點。
活動準備。
1.課件準備:謎語音頻,時鐘的實拍圖片,幼兒日常生活情景插圖,時鐘相關圖片。
2.紙面教具:打印老狼、小羊頭飾,打印簡易時鐘制作圖。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頻及圖片,引導幼兒猜謎,并了解鐘的種類和用途。
1.播放謎語音頻。
――大家一起來猜一猜這個謎語的謎底是什么?
2.引導幼兒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說一說在哪里看過鐘?都是哪些形狀的種?
3.讓幼兒知道在生活中時鐘有什么作用(看時間,知道幾點了;還有鬧鐘,叫人們起床等)。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時鐘的鐘面,掌握時針分針的名稱。
1.讓幼兒認真觀察鐘面的結構。
――有什么在鐘面上?(數(shù)字、兩根針),還有哪些數(shù)字?
2.讓幼兒仔細看一看,時鐘上的兩根針有什么不同?
小結:鐘面上有12個數(shù)字,兩根針長度不同,短的叫時針,長的叫分針。
三、播放圖片,讓幼兒反復觀察時鐘運轉的動圖,引導幼兒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看到的。
――大家看看下面的動圖,有什么規(guī)律嗎?
小結:鐘上的分針走得快,時針走得慢。分針跑完一整圈,時針就走一格或者一個數(shù)字,就代表時間過了1小時。
四、播放幼兒日常生活的情景圖及時鐘圖片(7點起床、8點上學、10點上課、11點吃午飯)讓幼兒仔細看一看、辨認整點。
――圖片中的時鐘時針分別指在數(shù)字幾?分針指在數(shù)字幾?表示的時間是幾點?
小結:分針指在12,時針指向數(shù)字幾,就表示幾點整。
五、出示教具,組織幼兒參與“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進一步了解整點。
1.游戲玩法:教師扮演老狼,請全體小朋友當小羊。小羊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給出時鐘圖片,小羊說出對應幾點。當老狼給出6點時,小羊要跑回家,否則就會被老狼抓住。
2.請幾名幼兒和教師先示范游戲。
3.將幼兒分組,依次進行游戲。
活動延伸。
1.區(qū)域活動。
在科學區(qū),放置簡易時鐘,其中包含:鐘面、時針、分針、暗扣(可用牙簽等替換),引導幼兒玩撥鐘的游戲。
2.家園共育。
父母參與制定幼兒的日常作息表,引導幼兒自己看時鐘整點時間來進行作息。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二十
新一輪“課改”要求要有新的教學觀并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過去接受性、機械性學習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思想觀念,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發(fā)展。而且根據(jù)一年級學生好奇、好玩、好動的天性,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讓學生經(jīng)歷多觀察、多動手、多比較等一系列的活動,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拉近學生與數(shù)學的距離,使學生思維可以得到盡情的跳躍,逐漸感受到數(shù)學學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戰(zhàn)性,達到教學的目的。
新課標中編入許多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的操作,《認識鐘表》就是其中之一。本次《認識鐘表》將以前的半時取消了,只認識整時并滲透接近整時的習題,滲透一天有24時、滲透一天有兩個9時。這些屬于準備性知識,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如二年級要學習的時、分、秒,三年級要學習的24時計時法做鋪墊。時間的概念比較抽象,只有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體驗才能把這一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便于掌握這些基本知識。因此,在教學中,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充分運用直觀、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認識時間;
2、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fā),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
3、結合大量的實踐活動來學習,注重讓學生通過動腦、動手、動口等多種感官參加活動,掌握所學內容。
重點。同時還讓學生感知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在認識鐘表的過程我安排了大量活動,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生在看一看、撥一撥、說一說、比一比的活動中經(jīng)歷探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過程,實現(xiàn)認識鐘面,會看整時的教學目標。同時體現(xiàn)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聯(lián)系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參與。
縱觀整節(jié)課,本課嘗試體現(xiàn)出:充分尊重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和升華,在活動中,我只是把握活動方向,適時點撥,總結,盡量避免強加于人的說教,真正促使學生自覺學習,主動探究,從而提高學習實效性。整個一節(jié)課,讓學生在動中觀察、操作、討論,在動中自己去操作、去嘗試、去思考想象,不斷地嘗試錯誤,品嘗成功,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盎然,熱情高漲,使思維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主動完成學習。
本課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由于低年級學生小,所以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不是很聽老師的指揮,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較差,從動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語言文學表達出來,學生都無所適從。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千萬不能“拔苗助長”。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還要注重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景提高學生的興趣。這樣才會使學生學會數(shù)學、熱愛數(shù)學。
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篇二十一
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第一冊第六單元《認識鐘表》中的《小芳的上午》一課。結合新課程標準中對本單元提出的相對應的知識技能目標:能認識鐘表,了解24時記時法;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2、數(shù)學能力: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結合學生日常作息時間,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幾時剛過和快幾時了;。
教學難點:
用語言準確描述“幾時剛過”和“快幾時了”。
教學過程:
1、教師先出示一幅主題圖(上面是小華睡覺時鬧鐘響了的情景,鐘表顯示時間是6時整)。
師:誰愿意講一講這幅圖的意思呢?
生:早上6時整小華的鬧鐘響了在叫她起床呢。
師:說的真好,那么你是怎么認識6時整的呢?
生: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6,就是6時整。
2、師借機出示其他兩幅圖(一幅圖上是小華熟睡的樣子,鐘表顯示時間是快6時的,放在6時整的圖的前面,另一幅圖上是小華起床刷牙的情景,鐘表顯示時間是6時剛過)。
師:這兩幅圖上小華又在干什么呢?(指名回答)請你們細心觀察這3個鐘面上時針與分針。
的位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第一個鐘面時針指向6,分針沒到12;。
生2:第二個鐘面時針指向6,分針指向12;。
生3:第三個鐘面時針指向6,分針在12過去一點……。
3、觀察比較。
師:這三個鐘面的時針與分針位置有什么不同?(同桌討論在集體交流)。
生:時針都指向6,一個分針指12,一個還沒有到12,一個是12過了一點點;。
4、小結。
5、鞏固練習:觀察書中主題圖,結合圖來認識鞏固時間。
這節(jié)課上下來,整體感覺學生的學習效果還不錯,能夠比較準確的說出幾時剛過或快幾時了,主要是因為我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法讓學生觀察比較三個鐘面時針與分針位置的異同再去表述時間,在完全感知的基礎上總結、概括,便于他們理解與掌握。但是整節(jié)課都是在教師的設問與追問下進行的,學生的學習情緒比較被動,并沒有完全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深思可能是因為我忽略了去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體驗,去建構新知,情境創(chuàng)設缺少“生活味”的緣故。于是我又做了一些改動進行了第二次嘗試。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8385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