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有助于提高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把握。在編寫教案時,要注重活動的設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以下教案范例中的教學資源和教具可以作為參考,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和優(yōu)化。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一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點?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準備?收集兩首古詩的有關資料;背誦有關春天的古詩。
導??學??過??程?二次備課。
預習提綱???。
1.自由讀詩,自主識字。
2.搜集有關春天的古詩。
3.搜集兩首古詩的有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激趣背詩,導入新課。
1.誰來背背有關春天的古詩?(指名背誦)。
二、板題《詠柳》,解題。
1.看題目,說說“詠”是什么意思?(詠,意思是用詩詞的形式描述。在本課是歌頌、贊美的意思。)。
2.誰能說說“詠柳”的意思。(誰贊美柳樹?要求說完整。)。
3.簡介賀知章。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省蕭山)人。少年就以文詞而出名。公元695年擢進士,做過工部侍郎等官。晚年與李白交友,酒后作詩文,神采飛揚。他工書法,尤善章草隸書。《全唐詩》存其詩一卷,共存詩20首。寫景的詩,較為清新通俗,除本課《詠柳》外,還有《采蓮詩》《回鄉(xiāng)偶書》廣為傳誦。)。
三、自讀古詩,初步釋疑。
1.把古詩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詠、絳”。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絳”“妝”“裁”
3.根據(jù)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
四、讀中理解,體會詩境。
1.指名讀詩句,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碧玉妝成一樹高”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
相機引導學生理解以下詞語:
a.“碧玉”,綠色的玉,這里把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
b.“妝”,打扮。
c.“一樹”,滿樹,“一”字在這里不表示數(shù)量,表示滿、全、整個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扮的一樣。
(2)“綠絲絳”指什么?為什么說柳枝是“綠絲絳”?(想象體會柳枝的綿長和柔軟)”
相機引導學生理解以下詞語:
a.“萬條”,泛指柳樹枝條多。
b.“絳”,一種用絲編成的帶子。
全句的意思是:從樹上垂下來無數(shù)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
相機引導學生理解以下詞語:
a.“細葉”,柳樹新萌發(fā)滋生的又細又嫩的葉子。
b.“裁”,裁剪。
全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
(4)“二月春風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這么比喻?
相機引導學生理解以下詞語:
似,好像。
全句的意思是: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啊!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自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以讀代講,師生合作:老師朗讀散文,學生用恰當?shù)脑娋鋪韺Υ稹?/p>
師:你看那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扮的一樣,真是青翠欲滴??!那垂掛下來的萬千柳條,柔軟綿長,隨風搖曳,多像綠綠的絲帶!
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師:再看那小巧的新長出來的柳葉,細細尖尖的,整整齊齊的,是誰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p>
生: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4.這首詩前兩句主要寫什么?(靜態(tài)中柳樹的色彩美、形態(tài)美。)。
5.這首詩后兩句主要寫什么?這兩句采用了什么樣的形式?(想象并體會春風剪開柳葉的動態(tài)景象,也就是在春風中柳葉翻飛飄動的情景)(自問自答)。
6.指導朗讀古詩,在朗讀中想象春天美麗的畫面。。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1)要求學生把握節(jié)奏、注意停頓,讀出詩的韻律。
(2)前兩句寫柳,后兩句由寫柳過渡到寫春,從整首詩的描寫中,你體會到詩人對柳,對春抱著一種什么樣的感情?(贊美柳樹,歌頌春)。
五、反復朗讀,背誦這首詩。
六、學習本詩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詠、碧、妝、裁、剪。
2.自己觀察,集體交流識字方法。
詠,用口吟誦,與口有關,故口字旁;
泗、濱,與河水有關,左邊是三點水旁;
絳,與絲織有關、左邊是絞絲旁。
裁,與衣服有關,里面是衣字:剪,用刀來剪,下面是刀字;
妝,梳妝,女人常梳妝,右邊是女字旁。
3.先描寫觀察重點筆畫,再集體交流:
“裁”是半包圍結構,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4.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齊背《詠柳》。
二、板《春日》,釋題。
1.“春日”你怎么理解?(詩題的意思是在春天里。全詩講的是作者在春日里游覽,看到無限的春光,從中有所體悟,闡發(fā)了自己的哲理思考。)。
2.簡介作者。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字元晦,號晦庵、晦翁,別稱紫陽、考亭。他博覽群書,廣注典籍,對經(jīng)學、史學、文學、樂律以至自然科學有不同程度的貢獻。朱熹的詩富于哲理性而不乏詩味,寓議論于寫景,別有風格。
三、自讀古詩,初步釋疑。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泗、濱”。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勝”“泗”“濱”。
3.根據(jù)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四、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句,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作者到泗水邊尋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煥然一新”嗎?(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積累具體感知“無邊光景一時新”)。
相機引導學生理解以下詞語:(備課參考)。
a.“勝日”,即晴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b.“尋芳”,游覽、賞玩美好的風景。
c.“泗水”,水名,在山東省中部,源于山東省泗水縣東蒙山南麓,因四源并發(fā)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經(jīng)曲阜,也是孔子講學的地方和死后安葬處的近旁。
d.“濱”,水邊。在泗水邊“尋芳”,實際上說的是追求圣人大道。
e.“光景”,風光景色。
f.“一時”,一個時辰,這里形容時間很短,一時之間。
這前兩句的意思是:在風和日麗的一天,詩人到孔子曾經(jīng)呆過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觀賞風景。那里風光無限,一時之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2)“萬紫千紅”是說春天的什么?能具體說說嗎?(借助圖畫形象感知花兒的繽紛色彩,春天的美麗景象)。
相機引導學生理解以下詞語:(備課參考)。
a.“等閑”,平常、隨便。
b.識得,認識到。
c.“東風面”,春風的面貌,因我國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故稱春風為東風。
d.“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奇斗艷的景色。
e.“總是”,都是。
這后兩句的意思是:人們尋常中都知道有春風,但要是真正認識它,只有在見到萬紫千紅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說,春風徐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有了春風,才有這無邊的美景。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自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以讀代講,師生合作:老師朗讀散文,學生用恰當?shù)脑娧畞韺Υ稹?/p>
師: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邊尋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煥然一新了,全沒了冬日的蒼白和蕭瑟。
生:勝日尋芳漸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師:人們尋常中都知道有春風,但要是真正認識它,只有在見到萬紫千紅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風徐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到處萬紫千紅,百花爭艷,有了春風,才有這無邊的美景。
生: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4.背誦古詩。
五、學習本詩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濱、紫。
2.識記字形,集體交流。
“濱”字第七筆是一筆撇,不是兩筆;“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丟掉一點。
3.學生練寫。
六、作業(yè)。
2.詩配畫。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二
1、識記古代文言實詞,積累常用詞意義。
2、用自己語言賞析詩歌,體會細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發(fā)揮想象力描繪浪漫的愛情場景。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查字典,熟讀課文。
老師查找有關圖畫和輕柔音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對美好的人或物,都會產(chǎn)生愛慕之心?,F(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把心中愛慕之人稱為“夢中情人”?!蛾P雎》這首詩便惟妙惟肖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一場對“夢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過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結果又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走入《關雎》,欣賞一場古人的愛情戲吧。
二、誦讀,熟悉字音,結合注釋掌握文意。
1、范讀正音。老師飽含情感朗誦或播放名家錄音。
2、學生齊讀、男女生分讀、個別誦讀。
3、解釋重點字詞,掌握文意(關關、洲、窈窕、好逑、參差、流、寤寐、思服、優(yōu)哉游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友、芼)。
三、共同研討文意。
1、浪漫的愛情往往離不開浪漫的場景,請找出文中寫景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語言發(fā)揮想象力描繪出來。
明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學生創(chuàng)作并個別演示后,老師做總結示范:展示多媒體畫面,并伴輕柔音樂,深情描繪:“清清的河水,水波蕩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綠洲,綠洲之上一對魚鷹正在伸長脖頸一唱一和地關關鳴叫。河的兩岸長滿了蔥綠的荇菜,隨著微風參差搖擺。要采摘它們需要時左時右地努力。美麗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愛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樣,要想盡辦法去接近!”
2、《關雎》中有一句對心中戀人的贊美已成為贊美女性的現(xiàn)代成語,請找出。
明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人又是如何表現(xiàn)自己的愛慕之情的?請找出相關語句。
明確: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yōu)哉游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老師緊接著翻譯此句)文靜美麗的姑娘啊,醒著夢里追求她。美好的姑娘難追求啊,白天黑夜想念著她。綿長的思念啊,教人翻來覆去難入睡。
明確: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如此煞費苦心先“友之”:親近她,再“樂之”:取悅她。結果大概可以猜到了,自然會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
四、文學常識補充。
1、“興”手法的運用。
一開始我們分析場景,大家也許注意到了,這些場景是分散描繪的,基本是一句場景一句敘事夾雜進行。這也是《詩經(jīng)》中常用的手法叫作“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例如開篇先言他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用一唱一和的雎鳩鳴叫,引起所詠之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八铩迸c“所詠之詞”不是毫無關聯(lián),而恰恰是有共通點的。正如上例雎鳩的相互鳴叫與君子對淑女的愛慕是一致的。試從文中再找?guī)桌⒎治銎涔餐c。
學生四人小組進行合作學習。
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睍r左時右采荇菜的動作和千方百計接近淑女是共通的。
2、重章疊句。
誦讀時能發(fā)現(xiàn),許多句子是重復出現(xiàn)的,這種手法有利于反復吟唱,以充分地表達出詩人細膩的思想感情。例“窈窕淑女”“參差荇菜”等。
五、布置作業(yè)。
2、熟讀、背誦《關雎》,掌握課下字詞注釋。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如果說《關雎》是一支完整的愛情進行曲,那么《蒹葭》就是一場愛情馬拉松。誰能告訴我,馬拉松運動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路途遙遠、艱險,需要耐力和持久的決心、勇氣,不畏艱險、堅持不懈、努力不放棄……)《蒹葭》便是描寫了對愛人不懈的尋找,讓我們來聽聽這場愛情告白吧。
二、誦讀、疏通文意、掌握重點字詞。
1、蒼蒼伊人溯洄。
且溯游萋萋晞湄躋坻采采。
未已涘沚。
2、學生齊讀、男女生分讀、個別誦讀。
三、賞析、思考下列問題組(四人小組合作)。
1、詩人心中的戀人不知在何處,詩人尋找了幾處地方?
明確:三處“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2、這些地方有什么特點?請分別用文中的一個字概括。
明確:“長”、“躋”、“右”。
3、詩人面對如此曲折艱險的路,又是什么態(tài)度?
明確:“溯洄從之”、“溯游從之”。
四、能力拓展。
1、任選《蒹葭》中的一節(jié),用優(yōu)美的語言重現(xiàn)詩歌的意境。
示例:又是一個霜凝霧罩的清晨,我又來到水邊,那蒼蒼的蒹葭在微微曉風中,如一片白色的海。凝霜怠露迷失在白霧之中。我心中的戀人啊!你究竟在哪里啊?我愿付出一生的時光,跋山涉水,來到你的身旁。
2、比較《關雎》與《蒹葭》在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上有何相同之處?(學生四人小組討論)。
(1)都用了“興”的手法:“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2)都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窈窕淑女”、“參差荇菜”;“所謂伊人”、“溯洄從之”、“溯游從之”。
五、布置作業(yè)。
背誦《關雎》和《蒹葭》,或從《詩經(jīng)》中找篇詩歌,要求配樂,為詩歌比賽作準備。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三
1、掌握《詩經(jīng)》的基本情況。
2、分析《關雎》的內(nèi)涵。
3、掌握詩中比興手法的運用。
4、反復朗讀,直至成誦。
學習賦比興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體會其表達效果。體會詩中大量運用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品析語言,體會詩歌的音韻美、意境美、含蓄美。
《中國文學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朱東潤上海古籍出版社。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一,導入【5分鐘】。
有一條河,緩緩流淌了三千年,河畔的每一株草,每一縷清風,每一絲香甜,都被完整的珍藏。歲月的風塵無法將之淹滅,時光的足音無法將之覆蓋,所有的細節(jié)匯聚成一個個富有靈性的文字,輕輕跳躍??這條河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詩經(jīng)》!
《詩經(jīng)》是我國詩歌文學的鼻祖,孔子論詩,必從《詩經(jīng)》開始,古人認為經(jīng)過《詩經(jīng)》教化,能讓人“溫柔敦厚”。今天咱們要學習的《關雎》是“風”之始,也是《詩經(jīng)》第一篇。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其聲、情、文、義俱佳,足以為《風》之始,三百篇之冠。讓我們帶著仰慕之情去聆聽那經(jīng)歷了三千年之久卻依然鮮活美好的吟唱!
1、《詩經(jīng)》的基本情況。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五個世紀的三百零五篇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表現(xiàn)手法包括賦、比、興。
《詩經(jīng)》的形成與修訂,是周王朝經(jīng)過諸侯各國的協(xié)助,進行采集,然后命樂師整理,編纂而形成;漢代學者認為經(jīng)過孔子刪訂而成(如司馬遷就采取這種說法)。
2、《詩經(jīng)》的影響。
民歌中表現(xiàn)出的“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對后世文學影響最大。它推動詩人、作家關心國家命運和人民的疾苦,而不是把文學作為流連光景、消遣閑情的東西。
如:唐朝的古文運動,“古文”這一概念由韓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來講求聲律及辭藻、排偶的駢文視為俗下文字,認為自己的散文繼承了先秦兩漢文章的傳統(tǒng),所以稱“古文”。韓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復古代的儒學道統(tǒng),將改革文風與復興儒學變?yōu)橄噍o相成的運動。在提倡古文時,進一步強調(diào)要以文明道。
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1.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幾幅畫面。
(1)、配樂讀,體會詩歌音韻美感。
(2)、同學全體朗讀,用聲音傳遞出詩歌的美感和韻味。
關雎和鳴圖——以物喻人,烘托氣氛。
少女采荇圖——窈窕淑女,一見傾心。
長夜難眠圖——求之不得,輾轉(zhuǎn)反側(cè)。
盡興狂歡圖——求之既得,琴瑟和諧。
2.解讀詩歌。
雎鳩關關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文靜美好的少女,小伙殷切的追求。長長短短鮮荇菜,順流兩邊去撈取。文靜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追求沒能如心愿,日夜心頭在掛牽。長夜漫漫不到頭,翻來覆去難成眠。長長短短鮮荇菜,兩手左右去采摘。文靜美好的少女,彈琴鼓瑟表愛慕。長長短短鮮荇菜,兩邊仔細來挑選。文靜美好的少女,鐘聲換來她笑顏。
3.品味,欣賞詩歌,賞析美點。
(1)、語言美。
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大多數(shù)句子相同,少數(shù)字詞不同,重復歌詠。這樣反復詠唱,增強了節(jié)奏感,音樂感,形成了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美,帶給人一種余味悠長的感覺。
(2)、人物美。
采荇菜的少女勤勞能干,心靈手巧;文中的“君子”——年輕人對愛情非常執(zhí)著,他愛慕、追求美麗的采荇女,求之不得時,日思夜想,輾轉(zhuǎn)難眠,可見,他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
(3)、情感美。
幸福之情,“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可以為證。因此,這首詩抒發(fā)的情感是生動細膩、健康明朗、質(zhì)樸直率的。
(4)、意境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兩句詩寫了關關鳴叫的雎鳩鳥,碧水悠悠的河流,芳草萋萋的河洲,還有參差的荇菜,美麗的采荇女,多情的君子,有景物,有人物,有故事,有畫面,有情感,交織融合,意境優(yōu)美。
聽著大家深情的朗誦,我們仿佛又聽到了雎鳩鳥在沙洲鳴叫,我們仿佛又看見了采荇女在河邊忙碌,我們仿佛又感受到了男主人公無盡的思念??選擇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情景或一處細節(jié),將其改寫成一段優(yōu)美的散文或幾行意韻悠遠的小詩,擬個題目,甚至可以配上曲子!
1、后妃之德。
《毛詩序》:《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xiāng)人焉,用之邦國焉。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
2、孔子。
《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快樂卻不是沒有節(jié)制,悲哀卻不至于過于悲傷。
我們又似乎夢回了三千年前的那一條河,那一片洲,依然是河水清清,草色油油。三千年的文化,三千年的文明,《關雎》只是其中一扇小窗口,還有許多扇窗等著我們?nèi)ラ_啟,我們當寤寐求之,我們當琴瑟友之!虔誠的破譯祖先文字的原碼,執(zhí)著的探尋民族文化的源頭,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養(yǎng),我們當永不止步!
《詩經(jīng)》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頭清水,開闊、豐盈、簡單、潔凈。孔子也曾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讓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吟誦這優(yōu)美文字,傳唱這古老歌謠,我相信我們都可以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背誦本詩。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四
2、借助音樂創(chuàng)設“意境”:
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很容易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借助音樂語言,再現(xiàn)教材提供的情景,可緊緊抓住他們感情的動情點,以情入手,以情導情,情理兼顧。如教《蒹葭》時,我就配以鄧麗君的《在水一方》。纏綿排惻的旋律,打動了學生,再現(xiàn)了詩歌的朦朧的詩美。
4、誦讀出“美”:
自韓愈開始,古代文學家莫不倡導吟誦,郭沫若也曾說過文學作品要“多讀、熟讀、爛讀”。在不停的誦讀中,反復揣摩、體昧,才能領會其表達的獨到之處。如在教學《關雎》《蒹葭》等詩歌時,老師就應讓學生反復誦讀,在瑯瑯書聲中感悟詩歌的意境,體味詩歌的回環(huán)往復反復詠唱之美,從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語文教學要注重“問題優(yōu)化”〗。
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則多提邏輯性問題。這類問題給予學生深入思考問題、探討本質(zhì)的機會,如“《關雎》和《蒹葭》都選自《詩經(jīng)》,但二者在寫法和內(nèi)容上有什么異同呢?”在熟悉詩歌內(nèi)容和寫法的基礎上,學生進行了求同和求異兩種思維,認識到兩首詩歌都運用了托物起興的寫法,表現(xiàn)了青年男子追求心上人的感想。但是前者反映出男子因相思而苦惱的情狀,后者表現(xiàn)了男子傾心于女子卻又可望而不可及的心情,充滿朦朧之美。
〖閱讀期待: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首要環(huán)節(jié)〗。
2、拓展課內(nèi)閱讀,形成多維度、多層面的“期待視野”:
拓展課內(nèi)閱讀一般以課內(nèi)閱讀篇目為基點,向與課文有關的篇目拓展,通過聯(lián)系、比較,形成多維度、多層面的“期待視野”。方法一:通過作品的節(jié)選拓展至整部作品。選入教材的作品節(jié)大都有相對的獨立性,但整部作品是理解選文的重要背景。教《詩經(jīng)》的《關睢》《蒹葭》之前,就可挑選其中《伐檀》《碩鼠》等篇目讓學生閱讀,領悟“重章疊句、“反復詠嘆”、“賦比興表現(xiàn)手法”、“句式雜齊”等手法的運用。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五
高洪波。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樹枝上。
帶著一串花苞,
牽著萬縷陽光,
悠呀,悠――。
悠出聲聲春的歌唱。
我想把腳丫。
接在柳樹根上。
伸進濕軟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營養(yǎng),
長呀,長――。
長成一座綠色的篷帳。
我想把眼睛。
裝在風箏上。
看白云多柔軟,
瞧太陽多明亮,
望呀,望――。
藍天是我的課堂。
我想把自己。
種在春天的土地上。
變小草,綠得生輝,
變小花,開得漂亮。
成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會飛呀,飛――。
飛到遙遠的地方。
不過,飛向遙遠的地方,
要和爸爸媽媽商量商量……。
《童年的水墨畫》。
張繼樓。
街頭。
聽不見馬路上車輛喧鬧。
哪管它街頭廣播聲高。
書頁在膝蓋上輕輕地翻動。
嘴角漾著絲絲抹不掉的笑。
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
也想看“黑旋風”水戰(zhàn)“浪里白條”
溪邊。
垂柳把溪水當做梳妝的鏡子。
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
人影給溪水染綠了。
釣竿上立著一只紅蜻蜓。
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
江上。
像剛下水的鴨群。
扇動翅膀拍水戲耍。
一雙雙小手撥動著浪花。
你撥我濺笑哈哈。
是哪個“水葫蘆”一下鉆入水中。
出水時只見一陣水花兩對虎牙。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讀準本課出現(xiàn)的生字“丫”,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妝、虎牙、水墨畫”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兒童豐富的想象力,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悟兒童詩的特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fā)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喜歡的兒童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出示童年圖,孩子們回憶童年中的趣事,講給大家聽聽,一起分享快樂。
二、初讀兒童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詩,讀通順,讀流利。
2.找喜歡的伙伴讀詩、互評、互相正音。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三)再讀兒童詩,交流學習。
1.再讀詩,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來。
2.指名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詩。
你最喜歡哪首詩?為什么?
預設:《我想》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想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想把自己種在土地上,童年美好幸福。表示動作的詞既準確又形象,如“安、接、裝、種、悠、長、望、飛”
《童年的水墨畫》使我感受到童年快樂。
3.小組內(nèi)讀詩,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么,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五)感情朗讀,背誦詩。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六)拓展延伸。
1.交流課前搜集的兒童詩。
2.學寫兒童詩。
《兒童詩》的教學反思。
1、本文是略讀課文,所以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獨立的讀書,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要充分注意到課文的體裁特點,讀詩要邊讀邊想象,要重視形象感悟、整體把握。
2、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盡量在學生交流中拓展學生的思路,可以就語言進行交流,可以就感受到的童年生活的快樂進行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如“讀《我想》,你覺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讀《童年的水墨畫》這首詩,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這個畫面給你怎樣的感覺?”等,結合學生的感悟,引導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讀出感情,讀出自己的感悟。
對《我想》一詩的朗讀,要讀出幻想的意味,邊讀邊想象,才能入境;對《童年的水墨畫》一詩,要讀出詩的意境。朗讀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評讀,互相取長補短。
3、要重視語言的積累。對于這樣語言清新、意境優(yōu)美的兒童詩,可鼓勵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把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背誦下來;還可以結合《我想》,讓學生模仿寫出自己美妙的想象。
4、如果學生對兒童詩感興趣,可以舉辦兒童詩朗誦會、辦兒童詩主題手抄報,也可以向?qū)W生推薦幾首兒童詩,拓展閱讀,以豐富他們的語言積累,激發(fā)讀寫兒童詩的興趣。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六
課堂教學亮點重章疊句和反復詠嘆的手法學生很容易理解,學生的朗讀效果好。又用優(yōu)美的《在水一方》設置情境,課堂氣氛好。教師在課堂扮演的是領路人的角色,要引領學生學會品析詩歌,發(fā)掘文本的現(xiàn)實意義也就是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正確引導。遵循學習詩歌的要求,從詩歌的音樂美、繪畫美、及結構美三個層面層層深入剖析,使學生學會鑒賞詩歌。
《蒹葭》代表了《詩經(jīng)》的及高水平,課前準備要充分,不要打無把握之仗,教師的畏首畏尾必定引起學生的拘謹。
再教的設想廣泛借鑒別人的長處,閱讀。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七
《詩經(jīng)兩首》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第一篇課文,也是高中階段接觸的第一篇古典詩歌?!对娊?jīng)》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源頭,開創(chuàng)了賦比興的手法,在教學中要對這兩個方面做一些引導分析,以達到鑒賞的培養(yǎng)目標。《詩經(jīng)》是四言古詩,要指導學生會朗誦四言古詩,使其在誦讀中理解文意、體會感情、感知人物,理解《氓》中體現(xiàn)的古人對愛情的追求,了解當時的社會風俗,理解培養(yǎng)《采薇》中表現(xiàn)的家國之情。
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已經(jīng)接觸過《詩經(jīng)》,對其是有所了解的;況且在必修一中接觸過現(xiàn)代詩歌,應該說對詩歌的學習已有知識與能力的相關儲備。在高中階段再次接觸《詩經(jīng)》,應著力培養(yǎng)其鑒賞與評價的能力,并強化朗誦,擴大閱讀面,加強寫作,重視練習,充分發(fā)揮學習主體的作用。同時教師也要體現(xiàn)主導者的作用,以讀代講,精講精練,落實“兩主雙效”的理念。
教法探究。
本文是詩歌,重在反復吟詠自我體會。因而,教授時首先讓學生誦讀課文,理清思路,體會感情,同時也要對詩歌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在第一課時讓學生梳理《詩經(jīng)》的基礎知識,指導學生結合注釋疏通文字,引導他們經(jīng)由文字再現(xiàn)形象或事件,經(jīng)由形象或事件領略情感,領略詩情。反復吟詠,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細細品味。比興手法是《詩經(jīng)》獨創(chuàng),重章疊句也新穎,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語境,讓學生掌握。運用引進故事,改寫等形式,達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詩經(jīng)》的基本常識,能夠掌握四言詩的誦讀節(jié)拍。
2、結合注釋,能夠掃除字詞障礙,理解文意。
3、理清故事情節(jié),把握人物感情變化發(fā)展脈絡,分析并學習賦、比、興和重章疊唱的表現(xiàn)手法。
過程與方法。
1、提倡美讀,強化背誦。
2、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氓》了解人們對真摯愛情的追求,能探討悲劇產(chǎn)生的社會根源。
2、通過學習《采薇》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1、理清詩歌的敘事情節(jié)。?。
2、分析把握詩歌當中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1、詩歌中心理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的藝術效果。?。
2、理解“賦”“比”“興”的寫作手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第一課時學習《氓》,第二課時學習《采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歌的發(fā)展,從《詩經(jīng)》、《楚辭》、唐詩、宋詞、元曲,到現(xiàn)代的新詩,可謂源遠流長,星漢燦爛。而《詩經(jīng)》中的作品正以其廣泛而深刻的社會內(nèi)涵,新穎而獨特的藝術形式,感情真摯充沛,風格淳樸自然,手法多種多樣,語言生動優(yōu)美,不愧是我國古代詩歌輝煌的開端。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去探一探《詩經(jīng)》這民族詩河的清新的源頭、璀璨的詩空中的耀眼明星吧。
二、檢查預習。
1、完成下列填空。
《詩經(jīng)》是我國第__部的詩歌總集,又稱《??》或《》,搜集了從公元前__世紀西周初年到公元前__世紀春秋中葉的詩歌,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对娊?jīng)》的“六義”是指:__、__、__、__、__、__。
2、完成下列注音。
將(??)子無怒???乘彼垝(??)垣(??)??爾卜爾筮(??)。
隰(???)則有岸???言笑晏晏(???)。
3、指名朗讀或全體齊讀。
(說明:一是強化字音識記,二是明確朗讀節(jié)奏,三是進一步熟悉課文。這可以根據(jù)具體班級而定。)。
三、閱讀文本,初步感知。
再讀課文,并思考下列問題。
1、全詩共六章,請概括每章內(nèi)容。
2、請結合具體詞句,概括每個階段女主人公的性格和心情。
明確:
1、?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許婚(賦);第二章:男女戀人相思、結婚(賦);第三章:勸誡女子不要癡情(比、興);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別戀(比、興);第五章:補敘多年的苦楚和處境(賦);第六章:今昔對比的怨恨和痛苦(賦、比、興)。
2、“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予無怒,秋以為期”——溫言相勸,善解人意。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天真癡情,甜蜜溫馨。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沉痛告白,告誡女子。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忠于愛情,卻遭變心。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勤勞辛苦,無怨無悔,卻遭虐待。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親人誤解,獨自傷心。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認清現(xiàn)實,清醒剛烈。
四、探究與實踐。
1、討論: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劇。
2、找出課文中運用了賦和比興(比、興很多時候難以區(qū)分,因此一般籠統(tǒng)地稱為比興,這也可以降低學生訓練的難度)的例子,請學生借鑒該手法,仿寫三個句子。
(教師可以給一個話題,如“感動”“等待”等,學生也可以自擬話題寫一段話,寫完后交流。)。
五、背誦全詩。
六、布置作業(yè)。
1、完成相關練習,并預習《采薇》,要求能讀準字音,掌握節(jié)奏。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從中國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詩導入。)。
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里,大陸在那頭。
這是中國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長于斯的家園,每個人都擁有融于自己的血脈的故土親情。對故土的情結對一個人的影響常常是終生的,有時甚至讓人魂牽夢繞,蕩氣回腸。為什么?讓我們到《采薇》中去體驗一下這種美好的情感吧!
二、檢查誦讀與疏通。
1、誦讀。
(先指名學生讀,教師可適當指點引導;再鼓勵學生進行誦讀競賽,并由學生去比較和評點,促進提高;也可利用多媒體錄音作示范,供學生比較學習。)。
2、疏通文意。
(教師可以找?guī)讉€句子讓學生疏通,并強調(diào)容易出錯的字詞。)。
三、感知與探究。
1、《采薇》一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表現(xiàn)了普通士兵在離鄉(xiāng)出征的歲月里的艱苦生活和內(nèi)心傷痛,字里行間表達了對戰(zhàn)爭的不滿和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2、你認為哪些詩句最能表現(xiàn)這種情感?
明確:“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憂心孔疚,我行不來?!薄拔粑彝?,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薄拔倚膫?,莫知我哀?!?/p>
3、這首詩共六章,你看分哪幾個層次?
明確:分三個層次:1-3章為一層,敘述難歸原因和軍旅生活的勞苦;4-5章為二層,直接寫戰(zhàn)爭;6章為三層,寫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
4、前三章,據(jù)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點?使用這種手法有什么好處?
明確:前三章,章與章往往句型重復,字面也大體相同,只在關鍵處更換個別字。很明顯,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
使用這種手法的好處是:在內(nèi)容上,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時序的更替,而人物內(nèi)心的焦慮、痛苦也隨之加重,從而突出了主題;在音節(jié)上,反復吟唱,一唱三嘆,音節(jié)和諧,旋律協(xié)調(diào)在鮮明的節(jié)奏中表現(xiàn)出詩歌特有的音樂美。
5、從4-5章來看,你又發(fā)現(xiàn)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明確:這兩章是對戰(zhàn)爭場面的描寫。寫的是戰(zhàn)車、戰(zhàn)馬、象弭、魚服以及士兵的勞累奔波、饑渴難當,通過這些具體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來展現(xiàn)戰(zhàn)爭生活的圖景。而沒有寫戰(zhàn)場上的刀光劍影、廝打拼殺,但戰(zhàn)爭的殘酷已可想見。
6、“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視為情景交融的佳句,談談你的看法。
(資料一: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謝公(謝安)因弟子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遏(謝玄)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資料二: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中評說:“此詩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實景,感時傷事,別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凱奏生還,樂矣,何哀之有耶?”又說:“末乃言歸途景物,并回憶來時風光,不禁黯然傷神,絕世義情,知古常新?!?/p>
資料三:清人王夫之在論《詩經(jīng)?小雅?采薇》這兩句時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p>
(師評:一以往昔之虛襯眼前之實,以凱旋之樂襯內(nèi)心之悲痛;二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尋味;三“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對比,突出不勝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饑渴難當,情境實悲;五語調(diào)低沉,低回往復,氣氛悲愴。)。
7、背誦全詩。
四、交流與延伸。
1、寫一首詩或一段文字表達你對“鄉(xiāng)愁”的新的體驗,并在課堂上交流。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相關練習,鞏固背誦;
2、課后搜集更多的表現(xiàn)鄉(xiāng)情的詩歌散文作品,將你最感動的一篇拿到班上與同學分享感受。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八
2、誦讀課文,理清課文敘事線索,體會感情。
3、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學重點:
2、理清詩歌的敘事情節(jié)是個重點。
3、分析把握詩歌當中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1、詩歌心理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的藝術效果。
2、學會比較分析,理解“賦”“比”“興”寫作手法。
教具方法:多媒體。
誦讀法、講解法、討論點撥、改寫創(chuàng)新。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衛(wèi)風?氓》。
教學內(nèi)容及步驟:
一、導入新課。
2、按體制《詩經(jīng)》分“風”“雅”“頌”三大類。
(2)“雅”分大雅與小雅,是宮廷樂曲歌詞。
(3)“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3、《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
(1)賦者,鋪也,鋪采螭文,體物寫志也?!侁?。
(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扔鳌?/p>
(3)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聯(lián)想。
4、風、雅、頌和賦、比、興合稱為“詩經(jīng)六義”
詩、書、禮、樂、易、春秋合稱“六藝”
春秋賦詩言志,戰(zhàn)國著述引詩。
孔子:“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詩無邪。”
三、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注意正音、句讀和節(jié)奏。(誦讀的節(jié)奏:“二、二”節(jié)拍)。
2、學生自由朗讀后齊讀課文。
3、學生根據(jù)注釋,試翻譯課文,標明疑問。
4、學生質(zhì)疑,教師解答。
5、梳理課文敘事線索。
四、具體研習。
教師提問,學生討論后明確。
1、從第一、二章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明確:女子:純真、熱烈、專一、癡情、溫順遷就。
男子:表面忠厚、殷勤主動、性情暴躁。
明確:不好,這是運用比、興的藝術手法。
重點聚焦:
4、詩三、四、五章刻畫了女主人公是什么樣的形象?
明確:勤勞、忠貞,同時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對負心丈夫的怨恨情緒。
5、結合文章最后一章,全詩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明確:勤勞、溫順、忠貞、堅強、剛烈。
6、結合課后練習二,從全文看,本詩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
五、藝術鑒賞:
板書一:對比的寫法。
《氓》是在女主人公的回憶中敘事抒情的,回憶中運用了對比寫法。
婚前:生活幸福,性格熱情、溫柔、純真。
女主人公。
婚后:受盡屈辱,性格剛烈,認識清醒。
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
氓
婚后:“二三其德”、“至于暴矣”
板書二:結構圖。
情節(jié)????????????????????????感情基調(diào)。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許婚。
(賦)????????????????????戀愛——熱情、幸福。
第二章:男女戀人相思、結婚。
(賦)。
第三章:勸誡女子不要癡情。
(比、興)。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別戀???????婚變——沉痛、怨恨。
(比、興)。
第五章:補敘多年的苦楚和處境。
(賦)。
第六章:今昔對比的怨恨和痛苦——決絕——清醒、剛強。
(賦、比、興)。
六、思考下列問題。
1、應如何看待詩中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悲劇?
2、試分析“氓”的性格特點?
七、作業(yè):翻譯詩歌第六章。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邶風?靜女》。
教學內(nèi)容及步驟:
一、鞏固上節(jié)課內(nèi)容。
1、默寫《氓》的前兩章。
2、描述《氓》中女主人公形象。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注意正音、句讀和節(jié)奏。(誦讀的節(jié)奏:“二、二”節(jié)拍)。
2、學生自由朗讀后齊讀課文。
3、學生根據(jù)注釋,試翻譯課文,標明疑問。
4、學生質(zhì)疑,教師解答。
5、梳理課文敘事線索。
四、熟讀課文,當堂背誦。
五、課后作業(yè):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九
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課題4古詩兩首課時1課時設計人教學目標設計1、認識“古、詩、首、眠”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多、知、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喜愛春天、喜愛大自然之情。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程序設計教材處理設計師生活動設計一、????????????導入揭題。1、激趣導入。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二、????????????學習《春曉》。出示整首詩。
(一)、讀通。
1、作者簡介。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詩。
3、指名背誦。
4、認記漢字。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曉”引入,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讀讀第一句。(也可做做動作幫助理解)。
2、請同學們再把這首詩讀一遍,看看這首詩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討論學習。
(1)、這首詩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鳥、風雨、花)。
(2)、春天,鳥兒怎樣?你從哪兒知道的?(理解“處處”“聞”“啼”)。
(3)詩中所描寫的花怎樣?(理解“知多少”,也可畫畫幫助理解)。
這花與風雨之間有什么關系?
花落了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體會的情感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三)、吟誦。
通過這首詩的學習,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樣的?
朗讀全詩,背誦。
三、再現(xiàn)生字,指導寫字“古、聲、多、處”。
四、出示新課課題《村居》,讀題,學習“村、居”兩字,解題。
二、學習《村居》。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
2、識記生字。
醉春煙散學忙兒童。
(讀準音——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隨機理解詞義,用“醉、忙”各說一句話。)。
3、指名讀全詩。
4、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先認真地讀古詩,看看圖,想想這首詩中又寫了哪些景物?用“——“劃出來。哪些地方讀不懂的用“?”標出。兩分鐘后(小組長記時)在小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討論解決解決?!?、全班匯報交流。
(1)、學習第一、二句。
通過“長、拂堤、醉、春煙”的理解,感悟草、鶯、楊柳的形象。
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誰能來說一說。
指導朗讀。用輕緩的語氣讀,感受春天的美景。
(2)、學習第三、四句。
同桌兩個互相說一說,你見過的風箏有哪些?風箏是怎樣放的?(喚起放風箏的記憶,體味其中的樂趣。)。
指導朗讀,讀出放風箏的快樂之情?!?、吟誦全詩。
三、再現(xiàn)生字。指導寫字“知、忙”。
師:這首詩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詩人孟浩然寫的。生:齊讀詩題。師:很多同學都會背這首詩,請大家看拼音,認真讀一讀,呆會兒我們來比賽背詩,看誰能把每個字音背準。生:自由讀詩。師:誰能起來背誦一下?生:……師:你能用組詞或猜一猜的方法說說這些字的意思嗎?春眠春曉處處聞啼鳥生:交流。師:春曉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請同學們再把這首詩讀一遍,看看這首詩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生:自由朗讀。師:這首詩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生:鳥、風雨、花。
師:春天,鳥兒怎樣?你從哪兒知道的?生:“處處”“聞”“啼”
師:詩中所描寫的花怎樣?生:知多少。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十
2、了解比興手法。
3、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反復朗讀;感知詩歌大意。
2、采用提問質(zhì)疑共同討論等方法分析關鍵句子,理解意境。
3、朗讀背誦,積累名句。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正確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教學重點:朗讀背誦。
教學難點:
1、對每句詩的理解。
2、體會整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課件及音頻資料。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資料共享。
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环?,請同學們先欣賞欣賞(屏顯畫面):一對呱呱鳴叫的水鳥歡樂地嬉戲在青青河洲,長長短短的碧綠水草隨水漂流,看到這幅畫,你會想到什么呢?(學生自由發(fā)言)想像很豐富,那么同學們知道三千年前的人們又是怎樣聯(lián)想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詩經(jīng)》,聆聽三千年前華夏先民的吟唱,感受公元前東方的文明與輝煌。未讀《詩經(jīng)》,先聞其名,《詩經(jīng)》究竟是怎樣一部書,哪位同學為我們介紹介紹?(學生介紹)善于查閱資料,好?!对娊?jīng)》是詩歌的源頭,讀者《詩經(jīng)》,你會覺得不如了浪漫的殿堂。那么,大家知道冠于《詩經(jīng)》三百篇之首的是哪一首嗎?(生答)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關雎》。
二、一唱三嘆吟誦《關雎》。
1、教師質(zhì)問(學習詩歌的方法、朗讀注意問題)。
2、請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對照注釋,讀準字音、節(jié)奏。(老師板書課題)。
3、抽一名學生讀,評價。
4、齊讀一遍,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5、師讀,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nèi)容?試用簡潔語言概括(或播放錄音)。
6、一生說說內(nèi)容。(這首詩寫了一個青年男子對一女子的愛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過程。)。
7、這首詩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優(yōu)美動人的愛情故事,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大聲讀,可以小聲吟誦,還可以閉目沉思,想象故事中一幅幅畫面。老師先給同學們做個示范,起到拋磚引玉——我在讀“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句詩時,眼前不禁浮現(xiàn)出這樣的情景:碧藍如洗的天空下,一條玉帶似的河流靜靜流淌。和中的小島上,芳草如茵,一對對雎鳩鳥在草叢里、河水邊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戲??.你的眼里心里會出現(xiàn)什么情景呢?請同學們邊讀邊想。
8、學生邊讀邊想,然后抽三名學生說說,請全班學生有感情的齊讀這首詩。
三、美不勝收品味《關雎》。
2、最后全班交流。)。
教師根據(jù)學生發(fā)言形成板書(人物美;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3、教師小結(從字里行間,同學們品出了《關雎》的人物美,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其實,它的魅力,它的佳處,遠遠不止這些。這首詩既寫了對愛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限于自拔的低沉哀吟,難怪孔子說它“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看來,被冠于《詩經(jīng)》之首的《關雎》的確名不虛傳。
詩趣盎然美讀《關雎》。
美詩若美讀,定能錦上添花,別有意趣?,F(xiàn)在,分男女生兩大組配樂朗讀《關雎》,比一比,看哪一組的朗讀技高一籌。
1、男生配樂讀,女生配樂讀。
2、教師點評。
3、師生共同演繹《關雎》之美。(師領讀前四句,全班齊讀前四句,第五句開始男生先讀,女生后讀,形成一種錯落之美,最后兩句詩男生讀兩遍,和女生的朗讀合在一起。師輕聲朗讀前四句。)。
4、美詩可美讀,美詩也可以和樂而歌唱,因為詩歌本是可以和樂而歌的。同學們想不想聽今人譜曲的《關雎》?。。。。?,F(xiàn)在,讓我們和著音樂,一起深情吟唱這首傳誦千古、經(jīng)典古樸的愛情歌謠。(課件播放歌曲《關雎》,師生齊唱。)。
結束語。
《詩經(jīng)》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頭活水,開闊、豐盈、簡單、潔凈。課后,讓我們進一步聆聽華夏先民的吟唱,吟誦優(yōu)美文字,傳唱古老歌謠,進一步感受我國古代文明之輝煌。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誦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難點?了解詩的意思,感受詩的內(nèi)涵。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相關圖片、音樂磁帶、學生查找詩人的相關資料。
導??學??過??程?二次備課。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挖掘積累。由學生課前積累的古詩展開背誦競賽,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圖片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觀察到的內(nèi)容。
師: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長,春天的孩子興致高昂。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你們對春天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板書課題)先來學習《草》。
二、自讀古詩、解決字詞。
1、自讀古詩《草》,注意讀準字音。
2、小組內(nèi)互相檢查讀詩情況,教師糾正字音“榮”“燒”。
三、感悟理解。
1、自由讀古詩,思考:自己哪里讀懂了?哪些字詞還不懂?
2、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討論不懂的地方(如離離、歲、枯、榮等詞語的理解)。
3、全班交流討論自己對古詩的感悟,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1)“離離”可以讓學生看看課件,說說草長得怎么樣?從而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長得很茂盛。
(2)“歲”可問學生幾歲了,隨學生回答告訴學生從出生到現(xiàn)在幾年就是幾歲,“一歲”就是一年。
(4)“盡”可用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說出火只能燒光草的葉和莖卻燒不完地下的草根。
四、朗讀詩詞。
1、自由讀:你喜歡小草嗎?為什么?(喜歡小草那種生生不息,頑強的生命力。)。
2、多種形式朗讀:指名讀——配樂讀——競賽讀。
五、背誦古詩。
1、情境背誦:教師創(chuàng)設把《草》背給家人聽的情境,引導學生背誦。
(如“離離原上草”我怎么聽不懂呢?怎么不寫花,只寫草呢?……)。
2、師生共同扮演媽媽、哥哥、爺爺?shù)冉巧M行表演背誦。
六、練習。
1、填空。
離離(??????),一歲一(??????)。野火(??????),春風(??????)。
籬落疏疏一徑深,(??????)。(??????)。飛入無處尋。
2、按結構給字分類。
未?追?店?枯?徐燒?榮菜?宿。
七、書寫生字。
1、學習書寫“枯、榮、燒”三個字。重點指導: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下面的“?!弊謾M要短,豎彎鉤的拐彎處要圓潤。
2、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展示。
第二課時。
一、回顧。
背誦古詩〈草〉。
二、自學。
按照以前的學習步驟自學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1、讀: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順。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讀懂了?哪里還不懂?
3、說:在學習小組內(nèi)說說自己的學習收獲。
三、交流。
1、學生先在組內(nèi)說說自己讀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師相機介紹詩人楊萬里的資料。
2、班級交流,弄懂全詩的大致意思。
四、朗讀。
1、自由讀:你對暮春時節(jié)的景色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2、指導讀:孩子在捉蝴蝶時是什么心情?(高興、喜悅)找不到時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3、競賽讀:小組內(nèi)比賽,推薦一名同學參加班級比賽。
4、評價讀:誰讀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嗎?
五、背誦。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戰(zhàn)背、齊背。
六、拓展。
1、把這首古詩編成一個小故事。
2、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劇。
3、和同學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描寫的關于春天的古詩。
七、寫字。
學習其它幾個生字,重點指導:
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宿——寶蓋不宜太寬。
八、評價。
1、學生練習書寫,自我評價:在自認為寫得滿意的字上做標記。
2、小組內(nèi)展示交流,互相評價:根據(jù)組內(nèi)建議把不滿意的字再寫幾個。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十二
(一)整體感知。
《關雎》是《詩經(jīng)》的第一篇,可以說是一首愛情詩。著重寫了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表達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悅之情。《蒹葭》是《詩經(jīng)》“秦風”中的一首愛情詩。就整首詩而言,幾個章節(jié)結構相同,只是換了幾個詞語而已,增強了詩歌的韻味。就每章而言,前四句都是描寫了一種凄清而蒼涼的景色,這種景色襯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虛、惆悵之情;而后四句寫出詩人對“伊人”的上下尋求,卻又尋而不見,這當中既有詩人的悵惘之情,又有詩人對伊人的深切思念。
(二)學法引導。
詩歌重在體會,可以通過朗讀的方法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如《關雎》的首章是全詩的序,為下文描寫君子追求淑女作鋪墊,朗讀時相對平靜;第二章寫出君子時刻都在思念淑女,因此語句中流露出一種向往的味道;而第三章寫了君子的相思之苦,要讀出男子痛苦相思的情狀;第四章和第五章意思相近,都是運用了反復的手法,刻畫出君子得到淑女的快樂與幸福之情,其中有一種興奮和輕快的語調(diào)?!遁筝纭穭t可采用讀準一個詩節(jié)推及其他的方法進行朗讀,然后采用提問、質(zhì)疑、討論等方法,分析關鍵語句,理解詩歌意境,進而把握全詩的主旨。
(三)審美鑒賞。
含蓄生動的起興美。
起興,是《關雎》一詩反復運用的藝術手法。比如,詩的一開頭就用“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來起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雎鳩鳥雌雄匹配聯(lián)想到君子淑女必成佳偶,由聽到雎鳩鳥清新流轉(zhuǎn)的歌唱而春心蕩漾想到君子對淑女的思念之切。又如以荇菜既得而“采之”“毛之”,興起淑女既得而“友之”“樂之”。使全詩產(chǎn)生了意味深長、回味無窮的藝術魅力。
(四)重點難點突破。
1、誦讀這兩首詩,簡要說說它們各自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
[析]我國遠古時代的詩論就提出“詩言志”說,因此,讀詩應該努力分析、感悟出蘊藏在詩歌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關雎》寫了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表達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悅之情。
[析]本題考查《詩經(jīng)》賦、比、興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所謂“賦”,是鋪陳其事;所謂“比”,是譬喻和比擬;所謂“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朱熹《詩集傳》)。但是,關鍵不只在于識別,更在于體會這些藝術手法的表達效果。
[參考答案]《關雎》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興”的藝術手法。如本詩開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它原是詩人借眼前景物發(fā)端的話,但水鳥和鳴,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間和諧恩愛。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義上發(fā)生關聯(lián)。本詩的起興之妙正在于詩人情趣與自然景物渾然一體的契合,也即一直為人們所樂道的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析]寫景其實是為抒情服務,成功的寫景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傳情。
[參考答案]景語情語。詩開篇便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凄清的畫面:一個晚秋的早晨,天色朦朧,籠罩在晨霧中的是一望無際的沾帶露珠的蘆葦。一條河流,蜿蜒而去。望遠處,是一塊小小的沙洲。這是一幅蕭瑟的晚秋晨光圖,烘托主人公凄惻的情感。
詩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復的方式,反復詠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為霜”,露凝為霜,是拂曉時;二章“白露未唏”,太陽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陽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時間的晚秋晨光圖,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佇立遠望而始終不能見面的惆悵心情,而主人公這種心情隨著晨光畫面的重疊,顯得越來越急切,越來越凄婉。這篇詩在藝術上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4、《關雎》和《蒹葭》兩首詩歌大量運用了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充分表達了詩人細膩的思想感情,請從詩中找出一處,反復朗讀,加以體會。
[析]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詩經(jīng)》中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
[參考答案]重章疊句的形式,即重復的幾章節(jié),意義和字面只有少數(shù)的改變。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變動了十幾個字,不但寫出了蘆葦茂盛的狀態(tài),愛情道路的曲折綿長,伊人雖近在咫尺,但又遙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過不斷重復的旋律,表現(xiàn)出詩人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似乎有一種合唱、輪唱的味道。
二、自學階梯評估。
達標訓練。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雎鳩()()窈窕()()好逑()()。
寤寐()()溯洄()坻()荇菜()。
2、填空題。
(1)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共有__篇,包括__、__、__三部分。
(2)《詩經(jīng)》的句式以四言為主。根據(jù)不同內(nèi)容的表達需要,分別采用、、的藝術手法。
(3)統(tǒng)領《關雎》全篇的詩句是“,”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解說不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板幻虑笾钡摹爸敝复氖恰榜厚皇缗?。
c.“琴瑟友之”的“友”是“親愛”的意思,這里用作動詞,且表使動。
d.“鐘鼓樂之”的“樂”是“快樂”的意思,這里用作動詞,且表使動。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關雌》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采用的是“興”的手法。
b.《蒹葭》“所謂伊人”的“伊人”,與《關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樣的人。
c.《蒹葭》全詩不著一個思字、愁字,讀者卻可以體會到詩人那種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悵。
d.《關雌》是(詩經(jīng))的第一首,選自《詩經(jīng)?周南》。
能力提高。
1、《詩經(jīng)》中,常常大量使用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在古漢語的規(guī)則中,這類詞匯大都是形容詞,所以也有助于表達曲折幽隱的感情,描繪精彩美麗的自然。請從課文中找出例子,并體會其作用。
2、閱讀《蒹葭》一詩,想想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簡要分析這些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3、比較《關雌》和《蒹葭》在寫法上的異同。
4、從兩首詩歌中的任意選取一首,將它改寫為現(xiàn)代詩歌,或者一個散文片段,意境要優(yōu)美,描寫要生動,字數(shù)不限。
開放探究。
閱讀《君子于役》,回答問題。
君子于役,
不知其期。
曷至哉?
雞棲于塒,
日之夕矣,
羊牛下來。
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
曷其有佸?
雞棲于桀,
日之夕矣,
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
茍無饑渴!
1、這首詩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2、下面對《君子于役》上段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開頭兩句點明全篇主旨,陳述了所詠之事。用“不知”來說明丈夫役期之長。這兩句是第一層:婦人直抒胸臆,亟盼丈夫歸來。
b、中間四句勾畫出一幅典型農(nóng)村晚景圖,畫中充滿了恬靜的氣氛,并且以此來反襯主人公的不平靜心境:家畜出入尚且有時,而人卻無歸期。
c、最后兩句極言思念丈夫很深,以致不能自已。
d、“曷至哉”是反問句,女主人公用反問的方式來揭露封建統(tǒng)治苛酷的兵役給千萬個家庭帶來痛苦的罪行。
3、簡述詩歌中所寫的鄉(xiāng)村晚景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三、資料下載。
《詩經(jīng)》,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对娊?jīng)》所錄詩歌多來自民間,據(jù)說,周朝設有專門的采詩官,采集民歌,以體察民俗風情、政治得失?!对娊?jīng)》中大部分詩歌都出于此。另一部分則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現(xiàn)之詩,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其中,部分詩歌曾有人考證其作者,有臆斷者,有有理有據(jù)者,不過不很重要。至于《詩經(jīng)》編撰者,有以為周公者,現(xiàn)在看來無法成立。另有孔子刪詩的說法,也沒有說服力。
《詩經(jīng)》所錄詩歌時間跨度長,從西周初年直至春秋中葉,涵蓋地域廣泛,黃河以北直至江漢流域的都有。漢時,先有魯、齊、韓三家時,立于學官,后有《毛詩》?!睹姟肥⑿泻?,齊、魯韓三家詩先后亡佚。歷代解《詩經(jīng)》者頗多,較好的有宋朱熹《詩集傳》、清王夫之《詩經(jīng)俾疏》、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王先慊《詩三家義集疏》等。
《詩經(jīng)》存三百零五篇,分《風》、《雅》、《頌》三部分?!讹L》有十五國風,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最高,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征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堆拧贩帧洞笱拧?、《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俄灐穭t為宗廟祭祀之詩歌?!堆拧?、《頌》中的詩歌,對于我們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鬃釉爬ā对娊?jīng)》宗旨為“無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讀《詩經(jīng)》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jīng)》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jīng)》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后來,《詩經(jīng)》被儒家奉為經(jīng)典,成為《六經(jīng)》(包括《詩》、《書》、《禮》、《樂》、《易》、《春秋》)及《五經(jīng)》(無《樂》)之一。
自學階梯評估。
達標訓練。
能力提高。
1、《關雎》中“關關”(疊字)形容j、鳥叫聲,“窈窕”(疊韻)表現(xiàn)淑女向美麗,“參差”(雙聲)描繪水草的犬態(tài),“輾轉(zhuǎn)”(疊韻)刻畫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狀,既有和諧的聲音,又有生動的形象。
《蒹葭》中的“蒼蒼”、“萋萋”、‘采采”(疊字)形容蘆葦茂盛的樣子,為下文“溯洄從之”、“溯游從之”作了輔墊,渲染了氣氛。
2、這首詩描寫了深秋清晨,河邊的蒼蒼蘆葦上沾滿霜露的景象,這一景象給人以蕭瑟冷落之感,它既有烘托環(huán)境氣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這首詩還描寫了河邊道路漫長險阻、地勢越來越高、迂回盤曲的景象,突出了主人公對意中人愛情的真摯和執(zhí)著的追求。
3、《關雌》著重于敘事,而《蒹葭》卻沒有明確的故事,《蒹葭》比《關雌》的情感韻味更濃郁些。在藝術手法上,《蒹葭》比《關雌》“興”的特點更加突出?!拜筝纭薄八焙汀耙寥恕钡男蜗蠼幌噍x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境界。4、提示:注意肯定學生作品中的優(yōu)點,指出其中不足,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詩歌內(nèi)容。
開放探究。
1、這首詩著重描寫妻子對丈夫長期服役不能回家的盼望思念之情,反映了徭役給人民帶來的苦難。2、d3、詩中寫了思婦視野中最能觸動她心弦的幾樣景物:棲于塒的雞兒,幽暝的黃昏,歸圈的牛羊。這些景物突出了一個“歸”字,使她產(chǎn)生了人不如畜的思想。于是,詩人借景物之助,把人物感情中最強烈、最集中的一點“等待”突現(xiàn)出來了。這樣的寫景是移情于景,為情造境,其效果是對表達人物感情、渲染環(huán)境氣氛、突出主題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十三
《尋隱者不遇》這首詩歌很有哲學意味."不遇"是一種意味,本身要找的人是隱者;其次,身在此山中,存在也是一種意味.他是隱者,我們看不到,但是,他又是存在的.這恐怕只有從哲學的角度來講解了.
但教給學生不要這么繁雜,讓他們明白這樣一種意境就可以了.
一比:前面的表現(xiàn)與后面的表現(xiàn)進行對比.
二想,孩童想什么呢。
其實,詩歌的最后兩句不妨換一下位置:忽然閉口立,意欲捕鳴蟬,可能更有意味一些.
[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解釋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示題導入.
1.認生字.課題上有4個字,讀一讀:。
尋隱者遇。
2.釋題.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
尋:尋找,尋訪.隱者:獨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見,遇上.
這首詩說的是詩人去訪問隱者卻沒有遇見.
3.質(zhì)疑:讀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導學生圍繞"尋"思考)。
二,自學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畫出生字,讀一讀.
2.看插圖想想:圖上畫的是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三,讀詩句,交流各自的理解.
1.指名朗讀.
檢查課文朗讀.
注意讀準平,翹舌音的字:松,采;師,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讀zhi.
注意認識并理解:言,采,藥,深。
2.提問交流:。
(1)圖上畫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順地回答問題,相機識字:松,童.)。
(2)圖上誰是詩人,誰是童子詩人要找的隱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識字:師。
(3)詩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沒遇上他師父呢。
(4)朗讀課文.
四,指導朗讀。
1.自由讀:。
引導學生假想自己是詩人在松下遇上童子,體會向童子詢問時的心情,自由讀出感情.
2.交流讀:。
先聽錄音朗讀,同學再練習朗讀,并交流讀.
松下/問/童子,(滿懷期望)。
言師/采藥/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處.(無可奈何)。
五,演一演,體驗情感.
1,四人小組自由演,注意詩句內(nèi)容,合理對話.
2.指名表演,相互評價.
六,試背古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背一背《尋隱者不遇》。
2,說說這首詩所描繪的詩境和表達的情感是什么。
二,示題,學習新詩.
1,板書課題:所見.讀題釋題:"見"什么意思。
2,簡介詩人:。
這首詩是清代大詩人袁枚寫的,詩里寫的內(nèi)容都是詩人袁枚親眼所看見的.
指名讀詩,相機指導讀準生字:蟬,振,聲,意,欲。
三,感受情景,領悟詩意.
1,讀詩,感受情境:。
一天,詩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著走著,他停下了腳步,他看到了什么呢。
找出詩句讀,指名你從哪些詞句中知道袁牧看到了什么。
2,出示: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指名讀.
同桌交流一下,牧童工騎牛的情境,用自已的話說一說.
相機指導理解"振","林樾".(林樾就是茂密的樹林)。
3,詩句又給我們描繪了怎樣一個情境。
出示詩句: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指名讀詩句,小組交流一下詩意.
指名來做一做動作.并說說一牧童所做的事是什么。
4,結果怎樣想象交流.
四,課后作業(yè):。
1,背誦《所見》。
2,把《所見》編成一個故事演給家長看,爭取得一個小演員的稱號.
板書:。
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滿懷期望)。
言師/采藥/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處.(無可奈何)。
[課后反思]。
hxw工作室教學設計。
古詩教學采用了"四讀法",即一讀,讀順詩句;二讀,了解大意;三讀,體會情景;四讀,情感流露.這樣朗讀目標明確,感悟要求清楚,大多學生都能按學法在小組合作中完成學習任務,自主學習的效果也較明顯.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十四
《采薇》憂傷的情調(diào)并不降低本篇作為愛國詩篇的價值,恰恰相反是表現(xiàn)了人們的純真樸實,合情合理的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也正是這種純正的真實性,賦予了這首詩強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用,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用。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譯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長大。說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沒有家,為跟玁狁去廝殺。沒有空閑來坐下,為跟玁狁來廝殺。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發(fā)芽。說回家呀道回家,心里憂悶多牽掛。滿腔愁緒火辣辣,又饑又渴真苦煞。防地調(diào)動難定下,書信托誰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發(fā)杈枒。說回家呀道回家,轉(zhuǎn)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沒個罷,想要休息沒閑暇。滿懷憂愁太痛苦,生怕從此不回家。
什么花兒開得盛?棠棣花開密層層。什么車兒高又大?高大戰(zhàn)車將軍乘。駕起兵車要出戰(zhàn),四匹壯馬齊奔騰。邊地怎敢圖安居?一月要爭幾回勝!
駕起四匹大公馬,馬兒雄駿高又大。將軍威武倚車立,兵士掩護也靠它。四匹馬兒多齊整,魚皮箭袋雕弓掛。哪有一天不戒備,軍情緊急不卸甲!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采薇創(chuàng)作背景。
《采薇》是出自《詩經(jīng)·小雅·鹿鳴之什》中的一篇。歷代注者關于它的寫作年代說法不一。但據(jù)它的內(nèi)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獫狁(即后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jīng)常入侵中原,給當時北方人民生活帶來不少災難。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外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獫狁的記載。從《采薇》的內(nèi)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有關《采薇》這一首詩的背景,歷來眾說紛紜。據(jù)毛序為:“《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獫狁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率遣戍役,以守衛(wèi)中國。故歌《采薇》以遣之?!逼鋵崳嬲慕?jīng)典,無一例外都有著穿越時空的魅力。它曾經(jīng)如此真切細微地屬于一個人,但又如此博大深厚地屬于每一個人。所以,縱然這首詩背后的那一場戰(zhàn)爭的烽煙早已在歷史里淡去,而這首由戍邊戰(zhàn)士唱出來的蒼涼的歌謠卻依然能被每一個人編織進自己的生命里,讓人們在這條民歌的`河流里看見時間,也看到自己的身影。所以面對《采薇》,與其觀世,不如觀思;與其感受歷史,不如感受生命。
采薇解讀。
戰(zhàn)爭的策劃和發(fā)動是“肉食者”們的勾當,被迫卷入其中的個人,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猶如隨風飄動的落葉,隨波逐流的小、舢任命運之手隨意擺弄,疲憊憂傷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不由乙只有暗自嗟嘆、仰天長嘯的份兒??峙逻@是普通士兵們剩下的唯一屬于自己的權利和“財產(chǎn)”。
憑了這點權利唱一曲憂傷的歌,總不至于得罪了大人君子們吧!無家無室的憂慮,居無定所的煩悶,頻繁作戰(zhàn)的辛勞和疲憊,思念故鄉(xiāng)的痛苦,對個人命運的感慨,對入侵之敵的仇恨,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向往,觸景生情的感傷,命運無常的恐懼,遙遙無期的等待,這一切無時無刻不沖擊著敏感多思憂患焦慮的心靈。把它們吟唱出來,是一種自我遣懷,自我撫慰,猶如受傷的小動物,只有自己舔吮傷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體驗悲傷。
倘若受傷后連哀叫的欲望和本能都喪失了,那便徹底麻木了,物質(zhì)化了。對于受慣了命運擺弄、痛苦煎熬、憂傷折磨的心靈來說,艱難坎坷辛勞疲憊槍林刀箭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形如搞札,心如死灰,完全喪失了作為一個活的生命個體的靈性和生氣。
對憂傷和痛苦的敏感,不僅表明個體對自己生存處境的真切關注,也表明了個體的自我意識和意志。對憂傷和痛苦的表也不僅僅是一種無助的感嘆和哀傷,而且也是表達不甘于忍受比傷和痛苦、不甘于向命運屈服的一種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訴我們的無我憂傷,我痛苦,我無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
能夠這樣去想、去做的個體,實際上并不“小”。從他無能為力、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角度說,他是弱小的;從他不愿屈服于命運的擺布、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說,他卻是了不起的。正因為這樣,吟唱自己的內(nèi)心憂傷和痛苦,就已經(jīng)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經(jīng)意地這樣做,然而其內(nèi)心深處的動機卻昭然若揭。
整個人生就如一場戰(zhàn)爭?;钪蜁黄染砣脒@場戰(zhàn)爭之中,就會有憂傷、痛苦、煩惱,恐懼、絕望。向往。追求、無助等等生存體驗。表達這些體驗的詩,本身就是動人的生存哲學。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十五
1、識記古代文言實詞,積累常用詞意義。
2、用自己語言賞析詩歌,體會細膩的思想感情。
發(fā)揮想象力描繪浪漫的愛情場景。
兩課時。
學生?查字典,熟讀課文。
老師?查找有關圖畫和輕柔音樂。
第一課時。
一、導入??: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對美好的人或物,都會產(chǎn)生愛慕之心?,F(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把心中愛慕之人稱為“夢中情人”?!蛾P雎》這首詩便惟妙惟肖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一場對“夢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過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結果又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走入《關雎》,欣賞一場古人的愛情戲吧。
二、誦讀,熟悉字音,結合注釋掌握文意。
1、范讀正音。老師飽含情感朗誦或播放名家錄音。
2、學生齊讀、男女生分讀、個別誦讀。
3、解釋重點字詞,掌握文意(關關、洲、窈窕、好逑、參差、流、寤寐、思服、優(yōu)哉游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友、芼)。
三、共同研討文意。
1、浪漫的愛情往往離不開浪漫的場景,請找出文中寫景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語言發(fā)揮想象力描繪出來。
明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學生創(chuàng)作并個別演示后,老師做總結示范:展示多媒體畫面,并伴輕柔音樂,深情描繪:“清清的河水,水波蕩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綠洲,綠洲之上一對魚鷹正在伸長脖頸一唱一和地關關鳴叫。河的兩岸長滿了蔥綠的荇菜,隨著微風參差搖擺。要采摘它們需要時左時右地努力。美麗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愛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樣,要想盡辦法去接近!”
2、《關雎》中有一句對心中戀人的贊美已成為贊美女性的現(xiàn)代成語,請找出。
明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人又是如何表現(xiàn)自己的愛慕之情的?請找出相關語句。
明確: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yōu)哉游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老師緊接著翻譯此句)文靜美麗的姑娘啊,醒著夢里追求她。美好的姑娘難追求啊,白天黑夜想念著她。綿長的思念啊,教人翻來覆去難入睡。
明確: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如此煞費苦心先“友之”:親近她,再“樂之”:取悅她。結果大概可以猜到了,自然會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
四、文學常識補充。
1、“興”手法的運用。
一開始我們分析場景,大家也許注意到了,這些場景是分散描繪的,基本是一句場景一句敘事夾雜進行。這也是《詩經(jīng)》中常用的手法叫作“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例如開篇先言他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用一唱一和的雎鳩鳴叫,引起所詠之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八铩迸c“所詠之詞”不是毫無關聯(lián),而恰恰是有共通點的。正如上例雎鳩的相互鳴叫與君子對淑女的愛慕是一致的。試從文中再找?guī)桌⒎治銎涔餐c。
學生四人小組進行合作學習。
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睍r左時右采荇菜的動作和千方百計接近淑女是共通的。
2、重章疊句。
誦讀時能發(fā)現(xiàn),許多句子是重復出現(xiàn)的,這種手法有利于反復吟唱,以充分地表達出詩人細膩的思想感情。例“窈窕淑女”“參差荇菜”等。
五、布置作業(yè)?。
2、熟讀、背誦《關雎》,掌握課下字詞注釋。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如果說《關雎》是一支完整的愛情進行曲,那么《蒹葭》就是一場愛情馬拉松。誰能告訴我,馬拉松運動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路途遙遠、艱險,需要耐力和持久的決心、勇氣,不畏艱險、堅持不懈、努力不放棄……)《蒹葭》便是描寫了對愛人不懈的尋找,讓我們來聽聽這場愛情告白吧。
二、誦讀、疏通文意、掌握重點字詞。
未已?涘?沚。
2、學生齊讀、男女生分讀、個別誦讀。
三、賞析、思考下列問題組(四人小組合作)。
1、詩人心中的戀人不知在何處,詩人尋找了幾處地方?
明確:三處“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2、這些地方有什么特點?請分別用文中的一個字概括。
明確:“長”、“躋”、“右”。
3、詩人面對如此曲折艱險的路,又是什么態(tài)度?
明確:“溯洄從之”、“溯游從之”。
四、能力拓展。
1、任選《蒹葭》中的一節(jié),用優(yōu)美的語言重現(xiàn)詩歌的意境。
示例:又是一個霜凝霧罩的清晨,我又來到水邊,那蒼蒼的蒹葭在微微曉風中,如一片白色的海。凝霜怠露迷失在白霧之中。我心中的戀人??!你究竟在哪里?。课以父冻鲆簧臅r光,跋山涉水,來到你的身旁。
2、比較《關雎》與《蒹葭》在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上有何相同之處?(學生四人小組討論)。
(1)??????都用了“興”的手法:“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2)??????都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窈窕淑女”、“參差荇菜”;“所謂伊人”、“溯洄從之”、“溯游從之”。
五、布置作業(yè)?。
背誦《關雎》和《蒹葭》,或從《詩經(jīng)》中找篇詩歌,要求配樂,為詩歌比賽作準備。
《關雎》和《蒹葭》在內(nèi)容、表現(xiàn)手法等藝術特色上都有相同之處,所以《關雎》擬重點講授,《蒹葭》則教師設問引導,學生自學領悟為主。在學習《關雎》基礎上進一步熟悉相應文學常識,有利于學生識記古代文言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運用多媒體,有利于課堂上創(chuàng)設優(yōu)美意境,引導學生感受美的氛圍,特別是情景賞析中,對學生理解文章思想感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將學生帶到優(yōu)美的詩境中。所選的圖畫音樂一定要輕柔歡快,讓人充滿憧憬。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的情景尤為重要,有利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撞擊學生情感的火花,陶冶學生的情操。
吳永峰。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十六
課型:講讀??????主備人:施分明???審核:
課時:兩課時???上課時間:
補充材料: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把握詩的節(jié)奏與語感;
2、采用比較閱讀鑒賞的方式,對兩首詩進行解讀。
3、正確的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向往;
學習重點:
1、運用比較朗讀的方式,對文本進行賞析;
2、品味詩的語言,體會詩歌的意境美、節(jié)奏美。
學習難點:品味詩歌的語言,準確把握詩中人物的情感。
第一課時?自主學習。
學習檢測:
2、給加點字注音。
第二課時??合作探究。
一、初讀,感受詩的音樂美。
3.學生試讀。
二、再讀,感受是的繪畫美。
2.教師描繪畫面,讓學生感受畫面之美。(也可以讓學生描述)。
三、探究與研討。
1.《關雎》一詩中寫“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有什么作用?
四、課堂小結。
詩經(jīng)兩首教案篇十七
誦讀提示。
學習《詩經(jīng)》三首,必須強調(diào)朗讀、背誦,在誦讀中理解、鑒賞,使學生逐步培養(yǎng)誦讀文學作品的習慣。
課文三首詩歌都是四言詩。四言詩每句一般讀成“二、二”節(jié)拍。例如: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讀一篇,要讀出篇內(nèi)節(jié)奏、情調(diào)。
教學建議。
本課用三課時教讀和自讀。
一教《氓》和《無衣》,要邊讀邊理解,邊背誦;三課時內(nèi)背誦全篇。文學鑒賞起始,教育學生要養(yǎng)成誦讀的習慣。
教《氓》,按“戀愛”(第一、二章)、“婚變”(第三、四、五章)、“決絕”(第六章)領讀,引導學生按情節(jié)發(fā)展的三個階段背誦全詩。領讀第一、二章后,講解四言詩的讀法,然后背誦。
誦讀第三、四、五章,引導學生理解“興”的詩句同引起下文的關系,鑒賞藝術效果。議議:如果刪去“興”的詩句,效果怎樣?然后背誦。
誦讀第六章后,回顧、比較三個階段的感情基調(diào),再范讀一遍。然后,讓學生分段背誦,或全篇背誦。
在背誦全篇的基礎上重點鑒賞人物形象、興的藝術效果,品味自己所喜愛的詩句。
教《無衣》,也讓學生讀讀,背背。點撥“同袍”“同澤”“同裳”和“同仇”“偕作”“偕行”的遞進層次,指點這首詩的特點,重章疊句,只在第二、四、五句換字,記住在同一詞序上所換的字,這樣有利于背誦。
二教《靜女》,要指導學生課前自讀。引導學生領悟采用第一人稱“我”的抒情特點,體會詩中細節(jié)描寫的藝術效果。
三布置課內(nèi)練習時,說明課文出題意圖,要求學生先誦讀課文再解題。
有關資料。
前人有“六詩”“六義”“四始”的說法?!吨芏Y·春官·大(太)師》中說:“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痹凇睹娦颉防?,把“六詩”叫做“六義”。對這兩個名詞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解釋。其中,以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的解釋較有代表性。他說:“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耳。大小不同,而得并為六義者,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風、雅、頌是詩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稱為義?!彼J為風、雅、頌是詩的不同體制,賦、比、興是詩的不同表現(xiàn)手法,這看法被長期沿用下來。至于《毛詩序》中又把風、小雅、大雅和頌說成是王道興衰之所由始的“四始”,則是出于封建禮教的觀點對《詩經(jīng)》所作的曲解。
《詩經(jīng)》中的“風”是各諸侯國的土風歌謠,大多數(shù)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風”又分為周南、召南、邶、衛(wèi)、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國風,共160篇?!把拧笔俏髦芡蹒艿貐^(qū)的正聲雅樂,共105篇,又分“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用于諸侯朝會;“小雅”74篇,用于貴族宴享。“頌”是統(tǒng)治階級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又分“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对娊?jīng)》各部分的產(chǎn)生時間,一般認為“周頌”和“大雅”的大部分產(chǎn)生于西周前期,“小雅”的大部分和“大雅”的一部分產(chǎn)生于西周后期和周室東遷之初,“國風”中除有一些西周時期的作品外,多數(shù)篇章以及“魯頌”“商頌”的全部都產(chǎn)生于春秋時期。就具體篇章說,產(chǎn)生年代最早的是《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等,它們是周民族的早期史詩,其原始形態(tài)在武王伐紂之前可能就已存在。產(chǎn)生年代最晚的是《陳風·株林》,內(nèi)容是諷刺陳靈公的,當作于魯宣公十年(前599年)之前。
《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前人概括為賦、比、興。朱熹在《詩集傳》中解釋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這種解釋比較通行。賦就是陳述鋪敘的意思,一般多見于《頌》和《大雅》;但像《七月》《氓》《溱》等優(yōu)秀民歌作品,也使用了賦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鮮明突出。如《風·相鼠》《魏風·碩鼠》用令人憎惡的老鼠來比喻統(tǒng)治者的不講禮儀、貪婪可惡;《衛(wèi)風·氓》中用桑樹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變衰。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fā)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nèi)容。興同詩歌內(nèi)容有一定的聯(lián)系。如《周南·桃夭》是一首嫁女詩,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起興,使人從桃花盛開聯(lián)想到新嫁娘的美貌。又如《邶風·燕燕》是一首送別詩,以“燕燕于飛,差池其羽”起興,使人從燕子飛時的差池不齊聯(lián)想到送別時的依戀之情。比興手法的運用,能加強詩歌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加詩的韻味和形象感染力。比興手法對后世詩歌的創(chuàng)作有很大影響。
《詩經(jīng)》善于運用章句的重疊來表達思想感情,使詩歌在音律上和修辭上都收到美的效果。這種情況在《國風》和《小雅》的部分詩篇中尤為突出。有的通篇重疊,各章對應地只換幾個字,如《周南·》;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疊,如《周南·漢廣》;有的隔章重疊,重首重尾,如《周南·關雎》。重疊便于記憶和詠唱,是民歌的特色之一,回旋反復,可以增加詩歌的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更充分地抒發(fā)情懷?!对娊?jīng)》中還運用了疊字、雙聲、疊韻等修辭手段,如“風雨凄凄,雞鳴喈喈”“風雨蕭蕭,雞鳴膠膠”,其中的“凄凄”“喈喈”“蕭蕭”“膠膠”都是疊字;雙聲如“參差”“踟躕”等;疊韻如“窈窕”“崔嵬”等。這些修辭手段的大量運用,不僅增加了詩的音樂美,而且表達出細微曲折的思想感情,描摹出事物的特征和屬性。
(選自《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版)。
(一)《詩經(jīng)》里的作品多方面地描寫了現(xiàn)實生活,表現(xiàn)了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感受。它們真實地反映了現(xiàn)實事物。這是《詩經(jīng)》的一大特色。其中有許多詩密切地聯(lián)系著政治,針砭了社會。有些出于下層的反剝削、反壓迫的詩,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中更本質(zhì)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實主義精神被后人十分重視,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屈原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憂國憂民、反對黑暗勢力的精神就是《詩經(jīng)》精神的繼承。
(二)《詩經(jīng)》里大量運用了比、興的手法,收到顯著的藝術效果,對后代文學產(chǎn)生了不小的影響。
(三)《詩經(jīng)》中民歌還有些結構形式上的特點值得一談,最突出的是重章疊句。重章有時表示事物進展的程度和順序……重復歌唱還有加強抒情的效果……至于《詩經(jīng)》中歌謠本身給予后人的影響,主要還是在于它的真樸、深厚的思想感情與現(xiàn)實主義精神,而不在于它的技巧和結構形式。
(摘自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史編寫組《中國文學史》。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8101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