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小班教案認識動物范文(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3 07:40:16
優(yōu)質小班教案認識動物范文(14篇)
時間:2023-11-03 07:40:16     小編:QJ墨客

在教學過程中,教案起到了引導學生學習,提供教學內容和方法的作用。教案的編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在教案中,教師還可以借助外部資源和實物展示,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拓展。

小班教案認識動物篇一

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顏色和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認識8以內物體的數量。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

地上畫上圓圈,里面寫上數字。

教具:圖片(數量為8以內的物體,大小、顏色、排列形式不同)。

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張數卡。

探究活動。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目測數群,說出圖片中物體的數量,并給每種物體匹配相應的數字。

幼兒操作練習。

請將表示物體數量的數字涂上顏色,看看是不是一樣多。

游戲活動:站圓圈。

玩法:幼兒人手一張數卡,音樂響,幼兒隨意走動,音樂停,幼兒迅速找到寫有相應數字的圓圈站好。

教具里的圖片可畫:6棵樹(散開擺放)、7朵花、8只蜜蜂(密集擺放)。

在日常活動中請幼兒看數字拍手、跺腳、跳等,復習8以內的數。

小班教案認識動物篇二

1、讓學生認識動物并了解其相關特性。

2、通過調查、閱讀、模仿,培養(yǎng)學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和表演的能力。3、通過對動物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的熱情。

1、相關動物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收集。2、活動小組的安排和調整。課時劃分:2課時活動過程:

1、出師一組圖片學生觀賞。2、你了解這些動物嗎?

1、觀察身邊的動物。

(1)觀察身邊的動物,了解動物的特征和習性,做好觀察紀錄;也可以拍攝它們,將圖片在班級展覽。

觀察地點:花鳥市場。

主要動物:烏龜、鸚鵡、松鼠、熱帶魚、寵物狗等。

觀察地點:主要動物:

觀察地點:主要動物:

小班教案認識動物篇三

1.在猜猜找找游戲中,尋找和發(fā)現動物皮毛花紋的不同。

2.進一步感知動物的外形特征。

ppt、動物圖片、森林布景。

1.活動導入:去森林里找小動物。

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大森林里找動物朋友,想去嗎?森林里都會有些什么小動物呢?森林里有這么多的小動物,可是他們都躲起來啦,我們一起去把他們找出來吧!

1.吹開樹葉,找出動物拼圖(黑白花紋動物:奶牛,斑點狗,斑馬)。

2.拼圖游戲。

提問:這三個動物朋友身上的花紋都是什么顏色的?那花紋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小結:小朋友真厲害,在樹葉里找到奶牛、斑馬和斑點狗,這些動物身上的顏色一樣,都有黑白花紋,但是形狀不一樣,奶牛身上的是一塊一塊的,斑馬是一條一條的,小狗身上是小圓點。

3.翻轉拼圖,發(fā)現相似花紋但顏色不同的動物。(老虎,豹子,長頸鹿)小結:原來,有些動物花紋形狀一樣,但是換了顏色就成了另外一種動物了,真有趣。

2.出示寶貝卡:我這里有個寶貝,這個寶貝能夠很快地幫助你找到小動物。

小結:今天在森林里我們找到了許許多多的小動物,每個動物都長得不一樣,都有自己的特點。

小班教案認識動物篇四

1、動物世界課件,錄音機、音樂磁帶。

2、動物卡片和動物頭飾幼兒人手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幼兒在鳥飛的音樂聲中模仿鳥飛進活動室坐好。

2、播放動物世界課件,直觀形象的畫面一下子把幼兒帶入動物的天地,為后面的教學作好鋪墊。

二、自主探索。

(1)結合導入所提供的動物畫面,引導幼兒觀察,說出畫面內動物名稱,并說出它們是怎樣行走的。

(2)用定格動物畫面,讓幼兒觀察畫面內動物的腿有什么不同,是怎樣行走的。

三、拓展應用。

1、教師以變魔術的行式,出示一種動物的卡片,請幼兒說出該動物的名稱,并模仿其行走方式。

2、讓幼兒分別說出還有那些動物的行走方式是飛、跑、跳、游、爬、蠕動。

四、鞏固深化。

1、每個幼兒一張動物卡片,幼兒之間相互交流,自己卡片上的動物和其它小朋友卡片上的動物行走方式一樣,還是不一樣。

2、按動物的行走方式進行分類,分為飛、跑、跳、游、爬、蠕動。

活動結束。

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種動物頭飾,聽音樂模仿動物飛、跑、跳、游、爬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1、在游戲區(qū)內投放材料,讓幼兒給動物布置家。

2、提供各種各樣的動物玩具,讓幼兒送動物回家。

3、在飼養(yǎng)區(qū)養(yǎng)小動物,讓幼兒觀察記錄。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動物產生好奇和探索欲望。

2、培養(yǎng)幼兒細致的觀察能力。

3、通過觀察與探索活動,了解各種動物行走方式。

小班教案認識動物篇五

1.知道不同動物有不同食性。

2.有探索小動物食性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各種實物:小雞、小鴨、小兔,小米、小魚、小蝦、玉米面、菜葉。

教具:小動物圖片,食物圖片。

1.帶幼兒分別參觀小雞、小鴨、小兔的家,引導幼兒觀察動物的外形、動作,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小動物的外形和動作,模仿幾種動物的叫聲。

2.小動物吃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3.試一試:提供各種食物,幼兒依自已意愿選擇食物喂小動物。

4.交流:我喂小動物吃了什么食物。

5.匯報:將動物愛吃的食物圖片,粘貼在小動物圖片下:小雞愛吃玉米面和菜葉,小鴨愛吃小魚、小蝦和菜葉,小兔愛吃菜葉。

日常生活中,根據幼兒興趣繼續(xù)讓他們探究其他小動物的食性。

小班教案認識動物篇六

1、學會大熊貓的謎語。

2、聽教師講知道大熊貓的習性。

3、通過幻燈片邊看邊說認識大熊貓。

1、謎語卡片。

2、大熊貓幻燈片。

1、老師來出個謎語,看那位小朋友能快速的才出來?

2、是貓不捕鼠,墨鏡不離眼,要問最愛啥,最愛鮮竹葉。(打一動物)。

3、哇!小朋友們太棒了,這么快就猜到了!

4、我們今天就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

1、現在老師給你們放幻燈片,我們邊看邊說說吧!

2、看大熊貓的身體胖嘟嘟的,有黑白兩色的體毛。

3、大熊貓臉上的眼睛像被打了,有黑黑的眼圈。

4、大熊貓行走是八字形,它的爪子看起來好鋒利??!

5、大熊貓后面還有短尾巴。

1、大熊貓看起來懶懶的,很可愛。

2、大熊貓有胖胖的身體,爬起樹來一點也不笨,喜歡嘻嘻玩耍。

3、大熊貓主要吃竹子,有時還吃野花,藤蔓,野草,蜂蜜,甚至是一些肉。

4、大熊貓吃竹子時會手腳并用,一起剝竹竿。

1、在看一遍幻燈片,讓孩子自己描述一下大熊貓。

2、說說謎語,讓孩子學會記住。

小班教案認識動物篇七

1通過游戲激發(fā)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2在游戲過程中逐步認識小雞、小鴨、小貓、小狗的名稱及字寶寶。

3通過兒歌的形式讓幼兒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二、活動建議。

(1)準備小雞、小鴨、小貓、小狗頭飾若干。

(2)小雞、小鴨、小貓、小狗玩具各一個。

(3)小雞、小鴨、小貓、小狗字卡大小各一。

三、組織形式。

(1)教師利用到農場參觀的形式導入活動并讓幼兒演唱歌曲《在農場里》。

(2)逐一出示則四種小動物玩具后,教師請幼兒找出小雞、小鴨的小貓、小狗的字卡請他們認讀,并讓幼兒學出這幾種小動物的叫聲。

(3)看字卡做動作:教師分別出示這四種小動物的字卡,請幼兒作出相應的動作。

小雞叫嘰嘰嘰,叫我經常剪指甲。

小鴨叫嘎嘎嘎,叫我別忘擦鼻涕。

小貓叫喵喵喵,叫我天天把臉洗。

小狗叫汪汪汪,叫我常常換衣裳。

小朋友愛清潔,人人都歡喜。

(5)游戲:到小動物家去做客。

讓每個幼兒分別戴上這四種小動物的頭飾,老師說完兒歌后,戴哪一種動物頭飾,就到哪個小動物家去做客。

3聽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做模仿動作走出教室。

小班教案認識動物篇八

1、通過游戲激發(fā)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2、在游戲過程中逐步認識小雞、小鴨、小貓、小狗的名稱及字寶寶。

3、通過兒歌的形式讓幼兒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1)準備小雞、小鴨、小貓、小狗頭飾若干。

(2)小雞、小鴨、小貓、小狗玩具各一個。

(3)小雞、小鴨、小貓、小狗字卡大小各一。

(1)教師利用到農場參觀的形式導入活動并讓幼兒演唱歌曲《在農場里》。

(2)逐一出示則四種小動物玩具后,教師請幼兒找出小雞、小鴨的小貓、小狗的字卡請他們認讀,并讓幼兒學出這幾種小動物的叫聲。

(3)看字卡做動作:教師分別出示這四種小動物的字卡,請幼兒作出相應的動作。

小雞叫嘰嘰嘰,叫我經常剪指甲。

小鴨叫嘎嘎嘎,叫我別忘擦鼻涕。

小貓叫喵喵喵,叫我天天把臉洗。

小狗叫汪汪汪,叫我常常換衣裳。

小朋友愛清潔,人人都歡喜。

(5)游戲:到小動物家去做客。

讓每個幼兒分別戴上這四種小動物的頭飾,老師說完兒歌后,戴哪一種動物頭飾,就到哪個小動物家去做客。

聽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做模仿動作走出教室。

小班教案認識動物篇九

活動目標:

1、能用各種盒子及輔助材料創(chuàng)造性地建構各種各樣的房子,能根據提供的材料自由分工合作、互相協(xié)作的進行搭建。

2、在游戲中能夠充分的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發(fā)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想象能力。

3、樂于幫助小動物們建造冬日家園,激發(fā)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4、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已有搭建的相關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各種各樣的大小、形狀不一的盒子、各種各樣的動物。

3、環(huán)境準備:空曠安全的場地。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為動物建構家園的興趣。

2、引導孩子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幼兒,從而提高幼兒的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

指導要點:

(1)教師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搭建方法,相互協(xié)作建造小動物家園。

(2)根據游戲主題,嘗試用不同材料拼、搭等形式搭建各種造型。

(3)教師提醒整理余下游戲材料,按類擺放整齊,清理場地。

3、游戲結束。

(1)師生共同參觀為小動物們搭建好的家園,并把小動物送回家。

(2)根據搭建情況進行小結,活動結束。

"小動物"在陽光下、在房子邊愉快地唱歌、跳舞、做游戲。

小班教案認識動物篇十

1、了解動物之最,激發(fā)探究動物本領和特別之處的興趣。

3、說說自己的本領,增強自信心。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與實驗,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課件、大象、袋鼠、長頸鹿、豹子、蜈蚣等圖片。

一、故事導入。

——教師給幼兒講故事《我也有本領》。(內容見“相關鏈接”)。

——小鳥有什么本領?小猴子有什么本領?

——小青蛙有本領嗎?它會做什么?

二、動物本領大。

——師:今天我們請來了另外一些動物,你們來猜猜它們有什么本領?

——教師出示動物圖片,請幼兒說說它們的本領。

——教師小結: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長頸鹿脖子長,它能夠吃到樹上、最鮮嫩的樹葉;袋鼠是動物界的跳高冠軍;大象鼻子長,它可以吸水和卷東西;豹子是跑得最快的.動物,就連我們的汽車跑得也不一定比它快;蜈蚣腿最多,它爬起來比普通的小動物快多了。

——請幼兒模仿動物的動作,感受它的本領。(模仿袋鼠跳、豹子跑、大象鼻子等)。

三、搶答游戲。

教師組織幼兒玩搶答游戲,答對給予鼓勵。

——什么動物跑得快?

——什么動物跳得?

——什么動物鼻子最長?

——什么動物腿最多?

——什么動物脖子最長?

四、交流分享。

——請幼兒說說自己有什么本領,并大膽為大家展示。

活動應變。

可以提供相關視頻,讓幼兒更形象地了解動物的本領。

小班教案認識動物篇十一

1、讓學生認識動物并了解其相關特性。

2、通過調查、閱讀、模仿,培養(yǎng)學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和表演的能力。 3、通過對動物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的熱情。

1、相關動物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收集。 2、活動小組的安排和調整。課時劃分:2課時活動過程:

1、出師一組圖片學生觀賞。 2、你了解這些動物嗎?

1、觀察身邊的動物。

(1)觀察身邊的動物,了解動物的特征和習性,做好觀察紀錄;也可以拍攝它們,將圖片在班級展覽。

觀察地點:花鳥市場

主要動物:烏龜、鸚鵡、松鼠、熱帶魚、寵物狗等

觀察地點:主要動物:

觀察地點:主要動物:

小班教案認識動物篇十二

1.通過游戲激發(fā)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2.在游戲過程中逐步認識小雞、小鴨、小貓、小狗的'名稱及字寶寶。

3.通過兒歌的形式讓幼兒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1.課件:動畫片我愛狗。

2.課件:圖片——小貓,公雞,小鴨,小狗。

3.頭飾:小雞、小鴨、小貓、小狗若干。

1.動畫片導入。

播放動畫片——我愛狗,幼兒觀看。

2.教師:小朋友都很認真的看完了動畫片,你們看到動畫片里都有哪些小動物呀?

請幼兒說一說動畫片里的小動物。

3.逐一出示則四種小動物圖片。

請小朋友認讀小雞、小鴨、小貓、小狗的字卡,并讓幼兒學出這幾種小動物的叫聲。

4.看字卡做動作。

教師分別出示這四種小動物的字卡,請幼兒作出相應的動作。

5.了解四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

知道小雞、小鴨是家禽,小貓小狗是家養(yǎng)寵物。

6.教師給幼兒講解講衛(wèi)生的重要性,利用兒歌的形式教育幼兒逐步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小雞叫嘰嘰嘰,叫我經常剪指甲。

小鴨叫嘎嘎嘎,叫我別忘擦鼻涕。

小貓叫喵喵喵,叫我天天把臉洗。

小狗叫汪汪汪,叫我常常換衣裳。

小朋友愛清潔,人人都歡喜。

7.游戲:到小動物家去做客。

讓每個幼兒分別戴上這四種小動物的頭飾,老師說完兒歌后,戴哪一種動物頭飾,

小動物就到哪個小動物家去做客。

活動自然結束。

小班教案認識動物篇十三

1.認識烏龜的外形特征,簡單了解烏龜的生活習性。

2.愿意飼養(yǎng)小動物。

3.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

【活動準備】。

1.小烏龜四只分別養(yǎng)在四個魚缸里。

2.適合學小烏龜爬的慢節(jié)奏的音樂。

3.喂小烏龜的食物:小魚、小蝦、碎肉等。

【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課題。

教師說:身穿硬甲殼,四角慢慢爬,別人欺負它,快快躲回家。請幼兒猜一猜是什么動物。(烏龜)。

2.觀察小烏龜。

(1)教師組織幼兒分組觀察魚缸中的小烏龜,講一講:小烏龜的頭、腳、殼分別是什么樣的?(重點觀察烏龜殼的花紋)。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烏龜在水里是怎樣游的?啟發(fā)幼兒學學小烏龜游。

3.探索活動。

(1)將小烏龜放在地上,看一看小烏龜在地上是怎樣爬行的?(四肢很短,爬行很慢)。

(2)用手碰碰小烏龜,看它會有什么反應?(會把頭和四肢縮進殼里,周圍沒有危險后再伸出來。)學學小烏龜縮頭縮腦的樣子。給烏龜翻個身,看它怎樣用頭頂地面使自己翻過來。

(3)喂喂小烏龜:教師出示準備好的食物,鼓勵幼兒喂小烏龜,看小烏龜是怎樣吞食的。

4.游戲:學習小烏龜爬。

(1)師幼共同模仿小烏龜爬行的姿勢,一起學學烏龜爬。

(2)放音樂,幼兒聽音樂在活動室中自由模仿烏龜,兩手兩膝著地向前爬。教師用手觸摸小烏龜,被點到的幼兒要把手腳都藏到縮起的身體下。

【活動延伸】。

將小烏龜放在自然角里,由老師和幼兒一起喂養(yǎng)和照顧它。

小班教案認識動物篇十四

活動意圖:

很多孩子對有著相同顏色、不同花紋的一些動物皮毛特征還缺乏仔細判斷能力,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動物花花衣》。旨在讓幼兒發(fā)現幾種常見動物皮毛花紋、顏色的不同,引發(fā)幼兒喜歡、親近各種常見的動物,分辨動物明顯的特征。

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皮毛的主要特征。

2、用對應方法為小動物穿上花花衣。

活動準備:

斑馬、斑點狗、梅花鹿等對應圖案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說說比比。

了解不同的三棟房,幼兒找房子主人。

1、這里有幾棟房子?

2、小動物的房子哪里不一樣?(顏色、大小不一樣)。

3、房子里住著誰?猜一猜。

二、觀察討論。

猜出房子的主人,了解皮毛特征。

1、房子里住著誰,猜一猜。(露出斑馬皮毛的部分)。

這是什么動物?(斑馬)。

小斑馬身上的斑紋是什么樣的?(黑色和白色條紋的)看上去像馬嗎?

2、喜歡汪汪叫,最愛肉骨頭,愛穿斑點衣。

它是什么小動物?(斑點狗)。

斑點狗身上的花紋是什么樣的?(許多黑色的小圓點)像什么?

3、出示梅花鹿的影子,猜動物。

身有一朵朵小花,它是誰呢?(梅花鹿)。

它身上的圖案為什么像梅花?

三、找找貼貼。

加深對動物皮毛花紋的認識和了解。

1、在不同的圖文中找出小動物的花花衣。

2、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動物圖案,將對應的圖案貼在它們的身體上。

活動反思:

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出示了三棟房子,顏色,大小不一樣,根據顏色的不一,孩子進行了大膽地想象。有的說住著斑點狗,有的住著梅花鹿,都大膽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讓孩子了解動物皮毛的主要特征,孩子們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能通過觀察,去猜測這是什么動物,有的幼兒看到斑馬的皮毛說是斑點狗,說明孩子們對于動物的花紋并沒有完全了解,所以我在這里強調了花紋是有塊狀的,有條紋狀的,讓孩子去區(qū)分各種動物。

最后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能通過不同的圖文找出小動物,但我發(fā)現孩子們在最后找出自己喜歡的動物圖案時,他們出現了搶的現象,可能在教具準備上不夠充分,下次可以多找些動物供孩子們選擇。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711588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