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外國哲學論文(案例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9 21:52:03
精選外國哲學論文(案例19篇)
時間:2023-10-29 21:52:03     小編:薇兒

總結是一種思維的整理和歸納,有助于提高我們的思考能力??偨Y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在學習或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進步,增強自信和動力。我們?yōu)槟鷾蕚淞艘恍┫嚓P的總結范文,供您參考和借鑒。

外國哲學論文篇一

摘要:科學與哲學之爭歷來已久,對于二者之關系,牟宗三先生分別從中西方哲學家思想中去找尋。通過辨析,他將哲學與科學做了較為明確的區(qū)分,指出了自近現代以來,人們對哲學概念的錯誤理解。同時,也進一步闡釋了哲學對科學所產生的引導意義,開啟了當代哲學發(fā)展的新方向。

關鍵詞:心思哲學科學

一、“哲學底科學之誤”

1.科學的興盛與哲學的萎靡

用“底”這個助詞來表示所屬,已是一些哲學家的所愛?!罢軐W底科學”,即哲學是依附于科學而誕生、發(fā)展的。這種觀點對于我們學習哲學的人來說,真乃大謬。他們真不知哲學。那么,何為哲學?哲學與科學又有何關系?此間,又回到何為哲學該問題上來。牟宗三認為:“科學是為人之學,哲學是為己之學。己以外即為物,我以外之人也是物。科學在忘己而取物。”此處,他雖沒有很具體、明確的給哲學下定義。然而,卻以比較的方式,將哲學與科學做了細致、明白的劃分。這種區(qū)分就表現在“內外的劃分與物我的合離”。然而,從另一角度來看,科學多是與思(意識)有關,哲學則和“心”同在。依科學而言,對象是思維運行的前提條件,對象不現,思維便無法運行,目的就不可能達到,科學的意義也蕩然無存。但是,從實際生活中來看,思,無不是無時無刻都在運動的。畢竟,在現實生活中,與人們交往最密切的仍是無限量的物(外)或對象。因次,在急需物欲的社會之中,一些人“預言”哲學將會消失。然而,就事實來看,哲學并不因科學的繁華、壓制而退出歷史舞臺。

2.現當代的“玄學”

此處所言之“玄學”并非魏晉時期的玄學,而特指科學之后之對象之學。言科學之后,是指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推論出在目前已發(fā)現的最新之物(對象)之背后必然還“有”(隱藏)著一個“對象”。只是該“對象”在目前之科學的能力下尚不可破解。因此,將其懸起而稱之為“玄”。也即是該“對象”還看不見,摸不著。―――“存而不實有,內而不外現?!北热纾涸谖锢韺W中,已能通過數學方法推出“超旋”的表達公式。然而,就目前物理學的情況來看,其尚無能力憑借實驗、作用以將其找出。因此,超旋也暫時被賦予“至小”的概念。但若僅僅從理論上來推斷,那么,則又可分析出在超旋之下必也有更小之“對象”而將其構成,使其成為可能。由此,這些只可通過理論推出但仍無法科學驗證的“存在”――“科學之后之對象”便成為所謂的“玄學”或“哲學”領域的.分子。依此言說,那么,此處所謂之“哲學”實質與科學無異。這就好比是“已開花但尚未結果之大樹一般”;“開花之樹”為科學,“未結果”則為“哲學”。因此,牟宗三說:“但以為整個哲學即在依附,則不是好事。因為依附科學,從科學的根據上抽繹出道理,這無異于錦上添花,仍是錦耳,于錦之本質并無所增益。同樣,于科學根據上抽繹道理,亦仍是科學耳,于科學本身并無所增益?!?/p>

二、上下合一,一體平鋪

此處言“上下”是指形而上與形而下。《周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蹦敲?,將科學劃歸為形而下,而把哲學歸于形而上則未有不可。目前,人們對“道、器”的解釋不少,取任何一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結合本文,“形”可作為“兩境”之界線?!皟删场报D―即形上之世界與形下之世界,“形”暫定為具體事物。其,上可歸宗于其之所以存在之依據,保障(向內);下可探究為對其他存在所發(fā)揮之功用(向外)。馮友蘭講:“一物之存在是以整個宇宙作為其存在之依據、背景。每一事物之本身功用又反作用于整個宇宙。”正所謂:萬物一體,彼此聯(lián)系,互為因果。猶如亞馬遜“蝴蝶效應”――亞馬遜蝴蝶扇動翅膀,美國西海岸將產生颶風。若依此說法,那么將會陷入一個不可調和之境。先設一命題:你以非你作為你存在之保障;我以非我作為我存在的依據。那么,按照數學原理將“你”與“我”做一個交集,得出的結果即是獨立的“你”與“我”。因為,除你與我之外,其他均為一致。亦即是從“非你”之中抽出“我”之后所剩下的部分完全等同于從“非我”之中抽出“你”所剩余的那部分。這是從形式邏輯上來推的。畢竟“我”與“你”都是所屬于大全宇宙。正如熊十力所言:即體即用,體用不二,不可分而別論之。然,為了便于說明也只能依形式的方式展開。由此,所分離出來的“我’與“你”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性體”,而非生物之我(意識)之你。因為,他們(思)都是科學的產物,不是真我。故而,對真我的感悟則如牟先生所言,須:“主客不離,一體平鋪,物我雙忘,然而,我們不講認識則以,即講認識,則不能不抬高主體,即不能不特顯主體的特殊性能。而且若不顯主體的特殊性能,亦不能達到最后境界的一體平鋪,到處皆是?!?/p>

科學的任務是認識對象的構造以及其變化發(fā)展之規(guī)律。使人們明白,什么是什么。這主要強調的是自然科學的作用。而對于社會科學而言,則往往表現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之中。如:被就業(yè)、被買房等等。然而,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有一個共同的傾向,即是:客體的彰顯,主體的隱退。主體即是作為認識的我,客體就是被認識的“他”。目前,對客體的追溯與主體本身的遺忘,已成為當今人類的現狀,它占據了人們的整個思維空間。同時,也相對的屏蔽了人們本來所固有的“性體”“本心”。使得本來就難得被人們所顯之“主體”被埋藏的更深、更隱秘。因此,對主體的彰顯便成為了當今學科的任務,思想的革命。彰顯主體不僅可以填補空虛的精神世界,更可以調節(jié)、平衡已失衡的客體世界與主體境界的結合,使其回到和諧的狀態(tài)之中。以至人類與自然界能更好的、有序的、健康的發(fā)展。然而,受科學學科本身性質的影響,其在對主體的彰顯方面似乎“無能為力”。哪怕是所屬于其的心理學也只能是做向外的認識,而無法行“自我”的內顯。所以,只能由專注于向內的哲學來予以分解,參悟其中之根本,彰顯主體的自我,最終讓科學與哲學達到高度的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牟宗三.《寂寞中的獨體》[m].北京:新星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

[2]熊十力.《體用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外國哲學論文篇二

人的“生存”與“生活”的矛盾是人類存在的一對根本性矛盾,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類的“生活”方式同動物式的“生存”方式區(qū)別開來。文章將從哲學的角度,探討“生存”與“生活”的基本內涵,分析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二者的相互關系以及人的異化活動下的“生存”與“生活”的轉變與出路。

生存;生活;馬克思主義;異化

哲學不是超乎于人類世界之外的遐想,它總是深切地關注著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們大都對人類社會生活表現出了極大的熱忱,他們苦苦探索著人類的存在方式,尋找著人們生活的意義及價值。人類作為萬物之靈長,是一種最為矛盾性的存在,人類既與其他物種一樣自然而然地生物性地“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又是能夠自我意識、自我改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有人類特殊性的區(qū)別于其他生物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

一、哲學視域下的“生存”與“生活”的基本內涵

“生存”,是指動物(包括人)本能地無意識地去適應環(huán)境來維持其生存的生命活動,是一種純粹性的自然反映。古希臘先哲柏拉圖曾對其門徒說:“人就是沒有羽毛的兩條腿動物?!睆娬{了人的動物性與自然屬性。近代法國哲學家拉美特里在其名著《人是機器》中提出:“人歸根結底卻是一些動物和一些在地面上直立著爬行的機器而已。人的身體是一架鐘表,不過這是一架巨大的極其精細、極其巧妙的鐘表。心臟是什么?心臟是發(fā)條,神經是游絲,關節(jié)是齒輪,人的欲望、快樂、愛情、痛苦等等都是受到機械規(guī)律支配的;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在于多幾個齒輪,多幾根彈簧而已?!敝赋隽巳说膭游镄院蜋C械性。我國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荀子也說道:“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表明了人與動物一樣也具有生理層面的自然反映。動物式的“生存”活動是沒有意識的生命適應行為,它們依據與生俱來的本能維持自己的生存,因此動物可以說是一種“自然性”、“自在性”的存在。“生活”,是指人類有意識地認識自我與世界、改造自我與世界以及能動地從事物質生產的生命活動,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超越本能的反映?!吧睢笔侨祟愄赜械纳嬖诜绞?,同動物的存在是相區(qū)別的,正如馬克思所說:“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qū)別開來?!痹缭诠畔ED時期,哲學家普羅泰戈拉就曾用神話的方式說明了人類之所以不同于動物的根本特征是在于人類擁有技術和智慧,他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存在時萬物存在,不存在時萬物不存在。”該命題雖帶有主觀唯心主義的因素,但卻肯定了人的思維的能動性,有別于動物的本能式反映。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還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表明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區(qū)別,即“人是理性的動物?!眲游锸菦]有理性的,它們對世界的認知是出于本能的感性,人類自身雖并不完全排除了本能的感性,但卻可以能動地發(fā)揮著自己的理性,憑借自己的意識和意志去“生活”。人類特有的“生活”活動是有意識的生命創(chuàng)造行為,人類依據自己的意識與理性從事著社會實踐活動,認識與改造著自己和世界,因此人類可以說是一種“自覺性”、“自為性”的存在。人類的生命是“生存”與“生活”的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存在方式,是自在自為的雙重存在。人類既服從著宇宙的規(guī)律、以大自然所賦予的本能去適應自然,又以后天發(fā)展起來的意識在實踐中去實現著理想、改造著世界、刷新著歷史。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的“生存”與“生活”

馬克思主義哲學使哲學的主題從宇宙本體轉向了人類世界,它尋求著把握人類世界的根據,探索著人類的存在方式。馬克思主義哲學開創(chuàng)性地運用了實踐的觀點去把握人類世界,指出了人類的生命活動是用實踐的方式去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生活”活動,而不單純是動物式的無意義的“生存”活動。近代機械唯物主義代表霍布斯認為人是一種“自然物體”,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而生活,這種本性不僅包括本能,也包括“自然情欲”(如自我保存、趨利避害等);以費爾巴哈為典型代表的人本唯物主義流派雖強調人的作用、人的情感、人的意志、人的精神、人的理性,但強調的卻是抽象的人、非現實的人。馬克思批評這些舊唯物主義只是從純客觀的角度去把握世界,忽視了人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見物不見人”的、忽視人的主體地位的觀點。正如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開篇所說:“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瘪R克思主義哲學摒棄了前人觀點中的錯誤因子,開創(chuàng)性地創(chuàng)立了實踐唯物主義,認為人類和人類世界都需要從實踐活動中去理解和把握。實踐活動使人從自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成為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體,把自然對象成為客體,使之成為“屬人的自然”;另外,人類還通過實踐活動來改變世界以滿足自我發(fā)展的需要,突破本能的“生存”反映,創(chuàng)造有意識、有目的的“生活”方式。首先,“生存”與“生活”是相互聯(lián)系的,人類生命活動同樣具有“生存”的層面,“生存”是“生活”的基礎。我國春秋時期思想家管仲曾提出著名論點:“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睆娬{了本能生存需求對高層次道德意識的基礎性作用。無獨有偶,馬克思主義哲學也認為:“人們?yōu)榱四軌颉畡?chuàng)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東西?!逼浯危吧妗迸c“生活”又有著本質的區(qū)別,而實踐則使人類的生命活動從“生存”上升到了“生活”。動物只是本能地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物種的尺度”來進行生命活動,而人類卻能按照雙重尺度去改變世界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即“任何物種的尺度”和人的“內在固有的尺度”。因此,動物式的“生存”是適應自然的一代又一代的種族復制,是非歷史性的存在,而人類“生活”則是通過自我意識用實踐改變世界的歷史性的存在。

三、人的異化活動下的“生存”與“生活”

有意識的、能動的生命活動把動物單一化的“生存”模式與人類特有的“生活”方式區(qū)分開來,然而伴隨著私有制和社會分工的出現,人的能動性卻遭到了異己力量的的奴役,使人處于一種被壓抑的甚至非人的狀態(tài)之中。馬克思認為,人的異化是人類通過勞動所得的物質生產、精神生產以及其產品變成異己力量反過來支配人的一種社會現象。而后的法蘭克福學派知名哲學家馬爾庫塞也曾提出一個重要命題――“單向度的人”,認為在當代工業(yè)社會的極權下,人們喪失了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在當代工業(yè)社會尤其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分工和生存競爭下,人類不同程度的被“擴大了的生產力”所制約,喪失了其區(qū)別于動物的自由自覺性,人類的種種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得不到機會激發(fā)或生成,其生命活動也逐漸淪為了同動物一般的單一機械式的“生存”。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了五個層次,提出人要在滿足了較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基本要素的基礎之上,才能去實現較高層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我國哲學家馮友蘭則把人的精神分為了四個境界,認為人在超越了本能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之后,才能達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而今,在社會巨大競爭和強制分工的壓力下,人類或多或少地遭到了異己力量的控制,許多人的低層次需求和境界尚得不到滿足,其創(chuàng)造性和能動性無法被激發(fā)出來,陷入了只“生存”、不“生活”的僵局。因此,人類必須消除人的異化狀態(tài),擺脫異己力量的奴役,達到馬恩設想的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共產主義社會,才能最終脫離動物界的“|生存”世界,進入人類的“生活”世界。

[哲學的專題論文]

外國哲學論文篇三

近段時間以來讀了博登海默的《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這本書,并寫下了這篇讀書筆記。這本書對每個學習法律的人很重要,要多重要,讀過才會知道?,F在看了這后有些收益,記錄如下。

首先我來介紹下此書作者。博登海默,1908年出生于德國柏林,在海德堡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1933年移民美國后在華盛頓大學研習美國法律并于1937年獲得ll.b學位。從1951年開始擔任猶他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法律教授,并于1975年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法學榮譽教授,1992年去世。博氏是綜合法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哲學。主要論著有:《法理學》、《法理學:法律哲學法律方法》、《論正義》、《權力、法律和社會》、《責任哲學》和《英癥狀法律體系導論》等。然后再介紹一下本書的主要內容。全書的內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的歷史概論中介紹了自古希臘直至20世紀70年代的各派西方法律哲學的概述(包含作者對法律的哲學思考和作用的哲學思考)。第二部分法律的本質和作用以及第三部分法律的淵源和技術。20世紀的西方法律哲學,一般來說有三大派別:社會學法學、分析法學和新自然法學。作者傾向于所謂“統(tǒng)一法理學”(或“綜合法理學”)觀點,既主張不以任何單一的、絕對的因素來解釋法律;認為法律的制定和實施要受社會、經濟、心理、歷史、文化以及各種價值判斷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全書貫穿了這一思想。該書是作者對法律的基本性質以及法律制度所追求的基本目標和價值進行哲學上的分析。該書的價值不在于面面俱到,而在于它能引起讀者認真而嚴肅的思考。因為時間關系我僅就本書第十一章節(jié)中正義部分的內容進行了比較細致的閱讀,故本讀書筆記也僅就此部分中正義的概念及正義與自然法的關系這兩個部分展開重點闡述。

本書第十一章第四十九節(jié)關于正義的概念部分作者分了四個小部分來進行論述,分別是分配正義、矯正正義、契約正義及個人的非正義觀。同時作者分別從主觀向度和制度的層面進行了分析。而第五十節(jié)分析了正義與自然法的聯(lián)系。以下就此兩節(jié)內容內容進行介紹。

一、正義的概念范圍

(一)歷史上典型的正義概念

第一種是烏爾庇安和西塞羅的觀點。這兩人的定義強調的是爭議的主觀向度?!罢x被認為是人類精神上的某種態(tài)度、一種公平的意愿和一種承認他人的要求和想法的意向”。據此,作者做出了如下發(fā)揮。正義概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給予每個人以其應得的東西的意愿。正義要求關注他人,而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上述定義都著重強調了正義的主觀向度。故正義被認為是人類精神上的某種態(tài)度、一種承認他人的要求和想法的意向。第二種便是圣·托馬斯·阿奎拉和埃米爾·布倫納的觀點。作者進一步指出正義不應僅僅局限于精神層面,還要具體化為實際措施和制度性手段。圣·托馬斯·阿奎拉和埃米爾·布倫納這兩人就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二)博登海默界定的正義之四重含義

第一種是分配正義。“分配正義所主要關注的是在社會成員或群體成員之間進行權利、權力、義務和責任配置的問題”、。然后,作者提出了一連串有關正義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通常是由享有立法權力的當局來處理的。博登海默還列舉了一些分配正義的表現形式,如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一家之長發(fā)布的令和規(guī)定的罰則、采邑的工時、評分制度的公平性和分配獎學金的確當性等等。第二種是矯正正義。習慣法、國際法則、工資水平和矯正正義是指當一條分配正義的規(guī)范被某個社會成員所違反時,該社會成員就應承擔賠償、返還不當得利、接受刑罰等責任。矯正正義通常是由法院或其他被賦予了司法或準司法權利的機關執(zhí)行的。它的主要適用范圍乃是合同、侵權和刑事犯罪等領域。

第三種便是契約正義。即在正常情形下,當事人處于自愿而訂立的合同是不存在不正義的情形的。但如果一方當事人隱瞞或故意錯誤表達相關信息,或一方當事人倚其優(yōu)越的實力地位而將條件強加給對方,或一代表人在毫不考慮他(她)所代表的那些人的利益的情形下就簽定集體協(xié)議,那么,雖然那些合同在形式上是自愿的,“但它卻仍具有不正義的污點”第四種便是個人的非正義觀。即“奉公守法的人和公平的人都是正義的”。最后,作者做了一個精辟的總結,認為上述所有有關正義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一個論式:“個人應得的歸于個人”。

二、正義與自然法的關系

(一)自然法的概念

在法理學思想史中正義觀念往往與自然法的概念聯(lián)系在一起。但自然法概念也并非唯一。主要有以下幾種:亞里士多德認為一條正義規(guī)則“在任何地方都具有同樣的效力”,那么它就是自然的。按照圣·托馬斯·阿奎拉的觀點,自然法視為“人類普遍的和根深蒂固的品性”。而赫伯特·哈特認為自然法是“任何社會組織為了存在下去而必須擁有的”。這幾個人的觀點相似。與此對應的特里斯琴·沃爾夫持絕對論的觀點,認為自然理性永恒不變;魯道夫·斯塔姆勒與卡多佐法官都用相對論的方法,認為自然法是相對的、可變的。而第三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有約翰尼斯·梅斯納,艾爾弗雷德·維德羅斯。作者認為,以上這些自然法哲學家的觀點盡管有分歧與異議,但仍存在一致性的要素,即“自然法是由應當得到承認的原則和準則構成的,而不管它們在一個國家或其他共同體的實在法中是否得到了正式表達”。也就是說自然法是高于國家法令的一種更高的正義原則。

(二)自然法隨著正義觀念的發(fā)展而發(fā)展

把以上的正義要求描述完以后,作者指出,應當根據生物學和心理科學中所取得的進展對人們在立法方面的基本需要進行重新思考和修正。由于人的道德情感會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自然法的寬容標準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在很久以前可能被認為是正當的,而在當代文明社會中則為法律所禁止;在過去,人們對輕微的罪行也適用死刑,但在今天,死刑只被限制適用于少數幾種極為重大的罪行;一個現代國家的成員要求的最低限度的安全都比混亂社會所能期望的安全程度高得多。作者在這里再次贊同了自然法的大多數倡導者所提出的“惡法非法”的觀點。

(三)自然法是正義的最低層次

從書中不難看出正義制度由三個層次組成:第一層次是自然法,它是正義制

度的基礎;第二層次是“被一特定的政治和社會制度認為是正義的規(guī)范和原則”,這些規(guī)范和原則可能得到了明文法的承認,也可能沒得到其承認;第三層次是最高層次,“它是由一個更完美的和更理想的秩序的藍圖規(guī)劃構成的,而這一規(guī)劃則是一個國家的實在法所無力實現的”。據此,正義概念范圍極廣,不僅關注法律有序化的迫切的、即時的目的,而且關注它的遠大的、終極的目的。

綜上,是我對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近乎皮毛的理解。博登海默對正義的闡述是理性而精彩的,整本書是深刻而又有創(chuàng)意的。博登海默的正義論值得學者們深究,就算僅僅細致閱讀了此書的一兩個小節(jié)我也不得不為他那抽象、發(fā)散而豐富的思想而感嘆。正義是法律制度的實質,正義也是法律永恒的主題,而博登海默對正義的這場探討給法學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后人細細品味。

外國哲學論文篇四

馬克思哲學視域的文化自覺

一、文化自覺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和發(fā)展

(一)文化自覺概念的基本特征

1.文化自覺概念的內涵

在邏輯學上所謂外延就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客觀事物,亦即概念的適用范圍。

上面本文已經對“文化自覺”的內涵作了界定,因此“文化自覺”概念的外延應與其內涵相一致包括一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實踐活動。

費老先生用一句話將“文化自覺”的內涵歸納為16個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這16字主要有三層含義:第一,要正確的認識和把握傳統(tǒng)文化,搞清楚它的來龍去脈。

然后去尊重傳統(tǒng)文化,繼而自覺的去傳承傳統(tǒng)文化。

第二,在理解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挖掘和開發(fā),明確其發(fā)展方向。

第三,推動傳統(tǒng)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以上就是“文化自覺”這一概念的主要內容。

2.文化自覺概念的本質屬性

費老先生的16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是對“文化自覺”概念內涵最精準的概括。

文化自覺中“各美其美”,是指每個民族、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質和美感。

文化沒有好壞之分,各個國家和民族都要學會欣賞自己的獨特文化,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

“美人之美”是在欣賞自己文化的同時,借鑒和吸收其他民族和國家文化中的精華部分。

“美美與共”是指不同的文化之間相互交流和借鑒,最后相互融合,和平共處,達到“天下大同”的終極目標。

可以看出“文化自覺”是充分認知本國傳統(tǒng)文化,在此基礎上充分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并且與外來文化交流,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豐富本國文化的內涵,實現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這是“文化自覺”的小目標,不管對本國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還是與外來文化的融合,終極目標是實現文化的和諧發(fā)展,實現“天下大同”這一偉大理想,這一理想是與馬克思主義的共同理想相契合的。

2.文化自覺概念的發(fā)展

中國近代較完整意義上的文化自覺開始于中日甲午海戰(zhàn)之后。

甲午戰(zhàn)敗,中國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使得社會矛盾加深,同時也喚起了民族覺醒。

親身經歷這次事件的梁啟超說:“喚起吾國四千年之大夢,實自甲午役始也。”

民族覺醒是文化自覺的重要表現,甲午海戰(zhàn)這次民族危機激發(fā)了民族覺醒,讓一些知識分子開始審視國內和世界形勢,導致了“公車上書”的出現,這是文化自覺的起點。

“公車上書”是知識分子們對祖國前途理性思考之后采取的重要舉措,這些知識分子正是在甲午戰(zhàn)敗的刺激之下,直接或間接的改變了人生觀和世界觀,開眼看世界,使得他們成長為文化自覺的主力。

從甲午海戰(zhàn)一直到八國聯(lián)軍侵華,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維新派走在時代前列,主張“變法”,向西方學習。

他們一方面從文化上論述政治變革的必要性,猛烈抨擊封建主義舊文化;另一方面大力宣傳西方近代資產階級民主、自由和平等精神,具有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意義。

八國聯(lián)軍侵華之后,更多的有識之士以實際行動自覺承擔時代使命。

其中梁啟超的“新民”說則大力宣揚自由主義的民主自覺。

孫中山則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對西方社會與文化的弊端提出批評。

他們對于中國文化近代化過程中民族性和時代性的辯證思考,是文化自覺的具體表現。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新青年》為主要活動陣地,陳獨秀、李大釗和魯迅等知識分子結成新文化陣營,主動承擔起喚醒國民意識的使命,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主要目的在于改造國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推動國人尤其是知識青年的覺醒,促進了人的解放。

通過新文化運動的推動,國民意識得到極大的解放和覺醒,加速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二、文化自覺的重要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對文化在歷史進步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認識

1.文化的基本特征

要想深刻認識文化的地位,必須對文化的本質屬性有深入的了解,要想了解文化的本質屬性必須要先知道文化的基本特征,首先要討論的是文化三個基本特性:第一,超自然性和超個體性。

文化是與“自然”相對而言的概念。

從文化的內涵中就可以看出文化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它是與人類世界相關聯(lián)的,所謂文化其實就是人化的產物,具有屬人性和社會性,它不屬于自然界的范疇,所以文化具有超自然性。

同時文化是人化的產物,它不是單個人的實踐活動的成果,而是整個人類的實踐活動的成果,文化是相當于人這個類來說的,不是相對于其中的單個人而言。

文化以物質性的和精神性的品質附加在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中,一代代被繼承和發(fā)展。

每一個個體要想在社會中生存,必須學習和繼承前人創(chuàng)造的文化,習得這種習慣,這就是人的“社會化”的過程,只有這樣社會才能進步和發(fā)展,所以文化具有超個體的特征。

第二,文化具有民族性、階級性、時代性。

文化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的現象。

不同的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不同文化,因此很顯然文化具有民族性。

同時,在存在階級對抗的階級社會里,文化不可避免的要打上階級的烙印。

文化是一種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不是僵化、靜止的存在狀態(tài),文化屬于社會意識的范疇,因而必將隨著社會存在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與社會存在的發(fā)展相契合,不同時代擁有屬于自己時代特色的`特定的文化,因此文化具有時代性,文化的時代性則意味著文化依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可促使民族文化推陳出新,避免固步自封,停滯僵化。

2.文化在歷史進步中的作用

文化在歷史進步中的重要作用是由文化的本質屬性決定的。

從宏觀上來說文化在歷史進步中的作用主要有滿足需要的功能、認知的功能、規(guī)范的功能和凝聚的功能。

第一,滿足需要的作用。

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將文化創(chuàng)造出來,文化的作用也就是直接或間接的滿足人類的需要。

正是由于社會的需要是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所以文化的創(chuàng)造也是不斷發(fā)展變化、永無止境的。

第二,認知的功能。

文化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人類本質能力的固化,展示出人類在一定歷史階段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所達到的水平。

通過對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人類文化得以薪火相傳,人類文化知識寶庫越來越豐富,使得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逐步提高。

特別是在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問題上,借助文化,人們日益加深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正確認識,并在科學認識的指導下,人們采取正確的處理與自然關系的實踐活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推動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從這個意義上看,文化是人類生存發(fā)展不可缺少的工具。

第三,規(guī)范的功用。

文化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價值觀和社會規(guī)范的系統(tǒng)化。

它提供人們辨別是非、善惡、美丑的標準,規(guī)范著人們的思想行為,使社會得以在一定秩序中存在和發(fā)展,因此文化具有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習慣,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作用。

第四,凝聚功能。

民族文化是一個地域中的人們,在日常的實踐活動中慢慢形成的共同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這些共同的價值取向凝聚沉積下來就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這種民族文化經過一代代的傳承和發(fā)展,不斷激勵著民族內部成員奮勇前進,推動本民族的發(fā)展。

(一)對文化現象的認識力求全面性....................25

1.對文化現象的認識必須把握其基本方面.............25

2.對文化現象的認識必須把握其聯(lián)系....................27

3.對文化現象的認識必須把握其源泉和中介........28

(二)從文化現象的發(fā)展變化中觀察文化現象....29

2.弄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29

(三)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指導................31

三、培養(yǎng)文化自覺的哲學方法

(一)對文化現象的認識力求全面性

1.對文化現象的認識必須把握其基本方面

文化,是一個外延非常寬泛的詞,涉及的領域和層次十分豐富復雜,有關文化的定義多達上百種。

在中國文化歷史上,“文化”最早來源于《周易》中的賁卦:“文明以止,人文也。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通過禮樂文明教育和感化民眾,使社會達到一種和諧有序的狀態(tài)。

中國古代的“文化”是與“武功”相對的概念,據漢代劉向說:“凡武之興,為不服也。

文化不改,然后加誅。”(《說苑·指武》)可見,“文化”又是與“武功”相輔相成的統(tǒng)治方法和手段。

西方的“文化”一詞則來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是指對農作物的耕作和栽培以及居住、聯(lián)系,后來引申擴大為所有有意識的培養(yǎng)、教育、發(fā)展及其產物。

文化自19世紀以來就受到許多哲學家的關注,西方出現了許多文化哲學的學說,如柏格森的生命沖動的文化哲學,文德爾班、李凱爾特和韋伯的價值的文化哲學,尼采的強力意志的文化哲學,胡塞爾的本質的文化哲學,舍勒的情感的文化哲學,海德格爾和雅斯貝爾斯的存在主義的文化哲學等等。

這些不同的文化哲學流派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對文化的產生、實質、結構和功能等等作了有意義的探索,深化了對人的本質和主體性的認識,但是這些文化哲學又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夸大人的主觀精神、夸大歷史偶然性、夸大文化相對主義的局限性,低估或者否認人類實踐活動在文化形成和發(fā)展中的作用。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類改造自然和自身的實踐活動是文化的源泉和基礎,沒有人的物質資料生產的實踐活動,不僅沒有文化,連人的生存都不可能。

結語

當前激烈的國際競爭,各國紛紛采取措施提高本國文化軟實力,增強國際競爭力,《決定》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做出的,為發(fā)展我國先進文化創(chuàng)造了有力的政策條件,它勢必推動我國文化的繁榮和發(fā)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文化軟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提高文化軟實力對內必須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深度開發(fā)傳統(tǒng)文化資源,促進文化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對外必須處理好本國文化和外來文化的關系,吸收、借鑒外來文化的精華為我所用,為我國文化的發(fā)展增添新的活力。

無論是發(fā)展本國傳統(tǒng)文化,還是借鑒、吸收外來文化,都離不開高度的文化自覺,只有在對文化充分的文化自覺的基礎之上,才能實現文化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文化自覺”這一概念是費孝通老先生首先提出來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范疇,這一概念對于當今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它為我們發(fā)展社會主義文化提供了一個可行性的方法和路徑。

我國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國家,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傳統(tǒng)文化支撐著中華民族不斷向前發(fā)展。

因此,如何更好的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挖掘傳統(tǒng)文化的資源,推動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對于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具有重大的作用。

外國哲學論文篇五

第一章:原始、古代美術(從史前到古代羅馬三萬年)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古羅馬人是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古羅馬人的藝術才能在建筑中得到充分體現.古代希臘和羅馬藝術奠定了西方古典藝術傳統(tǒng)的基礎,也達到了古代美術史的巔峰。

第一節(jié):原始美術

三:新時期時代美術:巨石建筑。英格蘭南部的圓形巨石攔“斯通亨治”。以其雄偉的環(huán)形結構、嘴角的莊嚴肅穆和悲劇性的壯美而引人矚目。

第二節(jié):古代兩河流域美術

指在近伊拉克境內的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希臘人稱之為“美索不達米亞”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fā)祥地之一。直到公元前538年被并入波斯帝國為止。分為四個時期: 蘇美爾--阿卡德時期。古巴比倫時期:漢莫拉比法典 亞述時期。新巴比倫時期。

第三節(jié):古代埃及美術 一:美術特點:

埃及是古代奴隸制專制國家的典型代表金字塔的社會結構。法老、大臣、平民、奴隸。埃及藝術是為法老和少數貴族服務的,作用是歌頌王權,鞏固奴隸主國家的政權,強調等級制度。特點為規(guī)模宏偉。宗教對埃及藝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藝術大多為死者服務。埃及藝術形式在3000年間基本穩(wěn)定不變??偟恼f是壯麗、宏偉、明確、穩(wěn)定、有嚴格的規(guī)范,又具有寫實基礎上的美化————地理位置封閉。與外界隔絕造成了文化發(fā)展上的單一狀況。二:古王國美術:

第四節(jié):愛琴美術,古代希臘美術

一、愛琴美術

二、古代希臘美術

菲迪亞斯:《命運三女神》。他設計了雅典衛(wèi)城建筑。創(chuàng)作了衛(wèi)城中的大量雕刻和裝飾浮雕。發(fā)展了米隆的成就,在寫實方面達到了更高的境地。他追求的是一種理想風格,其作品創(chuàng)造了典雅、肅穆的形象,是古典雕刻的理想典范。

波留克列特斯:《持矛者》

普拉克希特列斯:《赫爾墨斯與小酒神》 4希臘化時期

《薩摩色雷斯的勝利女神》?!独瓓W孔》

第五節(jié):古代羅馬美術

羅馬人是希臘藝術的崇拜者和模仿者 希臘藝術主要用于敬神,圍繞神廟和祭祀、紀念活動進行創(chuàng)作,帶有理想化的色彩。羅馬人的藝術則大多數是以給帝王歌功頌德、滿足羅馬貴族奢侈的生活需要為目的的。

總之,希臘藝術是理想主義的,簡樸的、強調共性的,典雅精致的。羅馬藝術是實用主義的,享樂的,強調個性的、宏偉壯麗的。

羅馬美術的主要成就是建筑。斯洛西姆競技場。代表了羅馬建筑的頂峰。凱旋門是古羅馬的主要建筑。

第二章 :歐洲中世紀美術(自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5世紀文藝復興運動開始的這段時間成為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人為了反對宗教神權統(tǒng)治,推崇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傳統(tǒng),并認為從羅馬帝國覆滅之后到文藝復興之間的歷史是野蠻黑暗的時代,是處于文明與復興之間的時代,故稱”中世紀”?;浇痰挠绊懻加薪y(tǒng)治地位。

第一節(jié):早期基督教美術

第二節(jié):拜占庭美術。(公元5世紀到15世紀)君士坦丁大帝遷都拜占庭

第三節(jié):蠻夷藝術和加洛林美術 第四節(jié):羅馬式美術

第五節(jié):哥特式美術(意大利文藝復興學者把12到15世紀之間的藝術稱為哥特式藝術。)是中世紀藝術發(fā)展的一個頂點。

建筑:最著名的法國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蘭教堂(最大的哥特式教堂)

巴黎圣母院

米蘭教堂

第一節(jié):意大利文藝復興美術 一:開端

溫布里亞畫派

帕都亞畫派

三:興盛期(15世紀末到16世紀中葉)

四:威尼斯畫派:

貝利尼:被認為是威尼斯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喬爾喬涅 提香

五:樣式主義(是16世紀初出現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的藝術風格,后發(fā)展到歐洲其他地區(qū),上承文藝復興下啟17世紀的巴洛克藝術。主要流行于16世紀20年代至16世紀末)藝術特點是技巧十分精湛,但追求的是其一刺激的效果,而不是寧靜與和諧。樣式主義往往采用不符合常理的幻想式構圖,喜歡表現裸體。人比例常常是夸張變形的。畫面人物眾多,但姿勢扭曲,迷戀于是用透視法。色彩往往也像畫面內容一樣光怪陸離,更多地是表現情緒而非只是的自然。主體有時晦澀難明,只有內行的觀眾才能看得懂。

第二節(jié):尼德蘭文藝復興時期美術

一、15世紀尼德蘭繪畫

康賓與楊.凡.艾克是尼德蘭畫派的主要奠基人。

二、15、16世紀之交的尼德蘭繪畫 三:16世紀的尼德蘭繪畫

第三節(jié):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美術

第四節(jié):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美術 一:14至15世紀的西班牙美術

西班牙文藝復興的總的面貌是:不同于意大利,他缺乏雄厚的人文主義思想。人文主義不能再西班牙扎根的原因,在于西班牙的王權、貴族和教會勢力太大,資本主義發(fā)展卻又先天不足。由于宗教裁判所的干預,美術中很少有裸體形象,特別是對女性裸體的描繪。從繪畫方面看,由于受藝術品訂貨人所支配,令創(chuàng)作題材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是歌頌國王、貴族和帝國歷史;二是描繪宗教故事。

第五節(jié):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美術、楓丹白露畫派:卡隆。古贊父子

第四章:

17、18世紀歐洲美術

第一節(jié):17.18世紀意大利美術。

一:17世紀意大利學院派美術

由于過分強調法則,所以學院派的畫家比較保守,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他們的作品的題材也比較狹窄,大都是描繪宗教或者神話,而對世俗生活的題材往往不感興趣。在技法上比較偏重于素描而輕視色彩,以上這些特點都為古典主義美術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二:卡拉瓦喬與地方畫派

卡拉瓦喬把目光對準下層,專門畫那些被侮辱、被損害者的形象。二是他對自己所處的社會抱有批判和懷疑態(tài)度,而他這種懷疑與批判被一些人看做是叛逆的表現,所以人們把他看做是“不合群的人”

三:巴洛克美術的形成與發(fā)展

巴洛克藝術雖然不是教會發(fā)明的,但他是為教會服務,被宗教利用的,教會是他最強力的支柱。特點:

1.他有豪華的特點。服務對象主要是上次人物和貴族。2.他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

3.他具有運動感。運動可以說是巴洛克藝術的靈魂。4.他的表現語言具有綜合性。5.他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巴洛克藝術大師貝尼尼 《阿波羅與達芙妮》

四:意大利18世紀的美術

第二節(jié) 17世紀佛蘭德斯美術

魯本斯《亞馬孫之戰(zhàn)》《強劫留西帕斯的女兒》

他成功的將宏偉豪華的巴洛克風格與尼德蘭傳統(tǒng)的藝術風格融合起來,形成了裝飾性很強的,具有浪漫主義傾向的畫風:造型粗獷豪放,色彩炫麗響亮,筆觸自由奔放,畫面往往有一股澎湃的動勢和熱血運動的激情。

魯本斯是以為宮廷畫家,也繪有許多宗教題材的作品,主要是面向上層社會的。但綜觀其藝術生涯,最為可貴的人文主義思想和世俗精神貫穿始終,作品洋溢著感人的生命力,熱情謳歌了人的偉大力量和壯美永恒的大自然。他的藝術風格和成就對后世好幾代藝術家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第三節(jié) 17世紀荷蘭美術

哈爾斯:是荷蘭現實主義畫派的奠基人《吉普賽女郎》 倫勃朗:《夜巡》

三:荷蘭小畫派

1.作品的畫幅偏小,適宜于市民階層懸掛室內以裝飾之用。

2.不表現重大的社會題材,特別注重對生活細節(jié)的描繪,迎合市民階層的審美趣味。畫面上多表現婦女梳妝打扮、彈琴唱歌、讀書寫信或做輕微的家務勞動,表現荷蘭藝術在蓬勃發(fā)展過程中的局限性。格拉爾德.特鮑赫 皮特。德。霍赫 約翰內斯。維米爾。

四:荷蘭風景畫與靜物畫的藝術成就

米德爾哈尼斯的道路(并木林道)邁因德特?;糌惉?/p>

第四節(jié) 17.18世紀西班牙美術

三、18世紀西班牙繪畫

戈雅的藝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現代性和世紀的歷史感。他的民族性表現在深深扎根在西班牙的土地上,有著西班牙畫家剛毅的氣質。同時,他直接集成了17世紀現實主義藝術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他的現代性表現在畫家總是跟著時代前進,用直接獨特的藝術語言傳達時代的音符。戈雅藝術中的實際歷史感表現在他把事實的歷史展示給人們看。在描繪社會和歷史事件的過程中,他總是愛憎分明,充滿了戰(zhàn)斗的熱情。戈雅是一位戰(zhàn)斗的畫家,正像有人說的那樣:“戈雅他醉心于新的思想,但他又無法逃避這一個病魔的世界?!钡拇_,他的一生都在向這個病魔世界進行斗爭。

雕塑 當時西班牙雕刻分為南北兩派,北派以巴利亞多利德為中心,南派以塞爾維亞為中心。北派代表:喬治。費爾南德斯 《哀悼基督》 南派:胡。馬。蒙塔涅斯。

第五節(jié) 17.18世紀法國美術

普?!对娙说撵`感》《薩賓婦女被掠》《摩西遇救》 勒布倫在造就法國統(tǒng)一藝術風格方面的作用是無人能比的。

18世紀的法國繪畫

被稱為羅可可的艷情藝術主宰了18世紀前半期。華托 布歇 佛拉戈納爾

夏爾丹在萬事崇尚奢華的路易十五時代,他沉穆凝重的靜物畫愈顯純美動人。

第五章 19世紀歐洲及美國美術

第一節(jié) 法國新古典主義美術

安格爾 大衛(wèi)的學生 《大宮女》《泉》《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第二節(jié) 法國浪漫主義美術 籍里科 《梅杜薩之筏》 德拉克羅瓦 《自由領導人民》

第三節(jié)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美術

1848年至1870年是現實主義大放光彩的時候。宗教對于解決當代社會問題的無能無力和科學技術在社會實踐中的應用使人們對進步充滿石刻的信念,渴望在藝術中看到宗教生活的時代。

庫爾貝《奧爾南的葬禮》《畫室》 巴比松畫派

盧梭《橡樹林》為印象派的出現開辟的道路 杜比尼

馬奈 《苦艾酒的嗜好者》《草地上的午餐》

莫奈 《日出印象》《草垛》《魯昂教堂》組畫《睡蓮》 雷若阿 德加 西斯萊 畢沙羅

二 新印象主義(點彩派)修拉 西涅克 三 后印象主義

后印象主義畫家們的藝術探索和追求從本質上說是對印象主義的否定。塞尚 梵高

高更《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什么?我們到哪里去?》

第五節(jié) 19、20世紀初的法國雕塑

呂德《馬賽曲》

羅丹《加萊義民》《地獄之門》《巴爾扎克紀念碑》

第六節(jié) 19世紀德國美術

一、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美術 佛里德里希 拿撒勒派

二、19世紀德國現實主義美術 門采爾

三、19世紀德國其他流派 象征主義 外光派

第七節(jié) 19世紀瑞典丹麥比利時美術

第八節(jié) 18、19世紀英國美術

一、18世紀的英國美術 荷加斯《文明婚姻》 雷諾茲 庚斯博羅

二、英國浪漫主義繪畫 弗賽里 布萊克

三、英國風景畫 四 拉斐爾前派

第九節(jié) 19世紀美國美術

第十節(jié) 18、19世紀俄羅斯美術

三、19世紀下半葉俄羅斯美術 巡回展覽畫派

這是19十九世紀下半葉最主要的進步藝術團體,這是名稱為“巡回藝術展覽協(xié)會”,簡稱巡回畫派。巡回畫派遵循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的美學主張,在俄國各地舉辦了近50次巡回展覽。畫家們站在民主主義的立場上,反映人民生活、歷史事件和俄羅斯美麗的大自然。列賓、蘇里科夫、瓦斯涅佐夫、謝羅夫成為巡回畫派的中堅力量。

第六章 20世紀美術

第一節(jié) 西方美術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的西方現代美術思潮與流派

立體主義是富有理念的藝術流派。他主要追求一種幾何形體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組合所產生的美感。他否定了從一個視點觀察事物和表現事物的傳統(tǒng)方法,把三度空間的畫面歸結成平面的、兩度空間的畫面。明暗、光線、空氣、氛圍表現的趣味讓位于直線、曲線所構成的輪廓、塊面堆積與交錯的趣味和情調。

立體主義被人們看做現代主義的“分水嶺”。他的出現是因為藝術受到了現代哲學、科學和機械工程學的刺激,也受到了塞尚晚期繪畫中抽象視覺分析的影響,還受到非洲面具造型的啟發(fā)。

主將是畢加索、布拉克。畢加索創(chuàng)作于1907年的《亞威農少女》被認為是第一件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

未來主義 意大利 領導者為詩人馬里內蒂發(fā)表《未來主義宣言》,以浮夸的文字宣告?zhèn)鹘y(tǒng)藝術的死亡,號召創(chuàng)造與新的生存條件相適應的藝術形式,宣告未來主義的誕生。

表現主義

主要活動基地在德國。是從后印象主義演變發(fā)展而來。是對印象主義忠實地描繪現實的叛逆。他繼承了中古以來德國藝術中重個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觀表現的特點。在塑造上追求強烈的對比,追去扭曲和變形的美。

成員:基希納、諾爾德、黑克爾、佩希施泰因、米勒

a、他的抽象藝術實踐開辟了西方抽象藝術的先河,把表現主義推向成熟階段。b、他的抽象主義理論集中在著作《關于形式問題》、《點線面》、《論藝術的精神》中。內容涉及到抽象形式的法則和美感、繪畫的音樂性、創(chuàng)作中的偶然性等問題,值得人們思考和研究。

c、強調繪畫的自律性;強調色彩的獨立表現價值;主張畫家的心靈體驗和創(chuàng)造,通過非具象的形式傳達世界的內在聲音。

達達主義 杜尚《泉》《l.h.o.o.q》。達達主義的目的不在于創(chuàng)造,而在于破壞和挑戰(zhàn)。達達主義藝術運動是1916年至1923年間出現于法國、德國和瑞士的一種藝術流派。達達主義是一種無政府主義的藝術運動,它試圖通過廢除傳統(tǒng)的文化和美學形式發(fā)現真正的現實。達達主義由一群年輕的藝術家和反戰(zhàn)人士領導,他們通過反美學的作品和抗議活動表達了他們對資產階級價值觀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絕望。

超現實主義

抽象表現主義

托比受中國書法和藝術影響 德。庫。寧

克蘭也受地方書法影響

波洛克抽象表現主義運動中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

背景: 20世紀50年代初萌發(fā)于英國,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國。是對抽象表現主義傾向的反動。將大眾傳媒和商業(yè)化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主題和動機,將藝術創(chuàng)作和商業(yè)圖像混為一體。在創(chuàng)造中大量運用現成的物品,如熱狗、餡餅、服裝、畫報、公路標志、罐頭等。特點: a、利用在生活環(huán)境中接觸的材料和媒介來制造大眾所能理解的形象,以使藝術和工業(yè)文明相結合,并利用大眾傳媒(廣播電視報紙印刷品)加以普及。

b、這些大眾通俗的藝術中有新奇活潑富有性感的內容來吸引觀眾注意力,刺激消費欲望。

c、波普藝術精神:能準確捕捉大眾文化的內涵,用何種表現形式藝術家有廣泛的自由。d、波普藝術把生活中現有的實物挪動位置、改變環(huán)境賦予新的含義,也被稱為“新達達主義”。

代表人物:漢密爾頓、安迪。沃霍爾、利希騰斯坦

4、后現代主義

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歐美各國繼現代主義之后前衛(wèi)美術思潮的總稱。后現代主義的概念最早出現在建筑領域,后來逐漸擴展到美術等其他領域。后現代主義以藝術的大眾性反對藝術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化反對精雅的藝術趣味;主張藝術各門類、藝術與生活之間界限的消失,藝術品不僅要作用于視覺,而且應該作用于聽覺、觸覺,甚至嗅覺的美學主張,以及藝術的目的是制造“整體情景”等等。較有影響的流派有:環(huán)境藝術派、大地藝術派等。

外國哲學論文篇六

外國文學教學是實現當代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哲學意識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只有理順了外國文學教學與西方哲學思維方法培養(yǎng)之間的關聯(lián)性和統(tǒng)一關系,結合恰當地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哲學思維培養(yǎng)一定能成為外國文學教學內容的增長點,哲學思維培養(yǎng)也將成為外國文學教學的新視角。

文學教學;哲學思維;思辨方法

文學與哲學作為兩種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前者是藝術的、審美的,因而是具體的形象化的;而后者是思辨的、邏輯的、推理的,因而具有抽象的理論色彩。二者各自按照不同的方式來表現特殊與普遍的統(tǒng)一。在文學中,普遍是通過特殊而揭示出來的;相反,在哲學中,特殊是通過普遍而揭示出來的。我們亦承認,文學與哲學同處在社會文化大系統(tǒng)中,兩者關系是密切的。關于文學與哲學的關系,“關聯(lián)說”認為哲學是文學的思想背景,它所建立的完整的思考體系可滿足人類知識上的好奇心,同時又可使人與人之間,人與宇宙之間有所配合。因為人能知道何者為真,善,美,人就能安排自己的生活,亦就能適應人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人的內在自我。在這樣的情況下,文學家在致力于反映人生,描摹人生,提出人生的理想,把自己的情感思想表達出來的時候,顯然會受到哲學的影響。第二,哲學可作為文學批判的工具。因為文學作品是訴諸語言的表達,而用語言表達的食物都有線索及理路可供探尋,有它的內在邏輯,而不是雜亂無章的東西。因此,哲學可用外在的觀點,來分析文學作品的涵義,價值(吳錫民,1994)。

(一)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培養(yǎng)。在西方大部分學者認為批判性思維為一種綜合思維能力,甚至上升為一種較全方位的人文精神,要求一個理性的批判思維者具備諸多人格特質,如好奇性,開放性、系統(tǒng)性、分析性、探理性、批判性、自信性和成熟性。它培養(yǎng)的是一種富于創(chuàng)新意識的批判精神。在外國文學教學中,教師可聯(lián)系西方文化、文學的背景,結合探索型的文學形象的評析和歷代接受者對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造性批評,有意識的讓學生意識到:培養(yǎng)批判思維能力與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是直接相關的。批判思維可以提高一個人的質疑答問能力,更能成為一種解放力量,在不斷的批判中實現不斷的創(chuàng)新。

(二)哲學辯證思維培養(yǎng)。哲學辯證思維具有全面聯(lián)系和系統(tǒng)整體的特性。對外國文學中復雜的文學現象,如何摸準其發(fā)展脈絡。對前景做出準確判斷,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例如,我們只泛泛地講解表現主義、心理分析主義等等,而沒有對這些主義的出現做出分析,不能辯證地看這些主義產生的原因和結果,就會使這些知識單擺浮擱,不能上升到規(guī)律的層面上,也就不可能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因此,外國文學教學中,必須注入辯證法,用辯證法來融會貫通,對其正反兩方面進行準確的剖析。

(三)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是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一個方面。善于進行發(fā)散思維,導致忽發(fā)奇想,超前想象等等,都能激發(fā)出靈感。當然,發(fā)散思維不是憑空想象而是站在堅實的基礎上的。任何一種想象,都是在某一個系統(tǒng)中進行的。以外國文學而言,與其他的學科一樣,是整個學科系統(tǒng)中的一個。因此,在外國文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就是站在外國文學這一層面,向周圍進行思索,或者說,向周圍進行發(fā)散,由內而外,由表及里,在深思中碰撞出火花。

(四)哲學理論思維意識培養(yǎng)。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把思維階段劃分為前運算思維,具體運算思維和形式運算思維。后兩個思維階段就是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階段。抽象邏輯思維又分為兩種形式,一為經驗思維,一為理論思維。經驗思維和理論思維是兩種不同的思維類型,前者是在觀念的基礎上通過對事物的.屬性和特點的比較而形成的,主要表現為形象記憶和機械記憶。后者是通過對事物的各種屬性或特性的關系的分析而進行的思維,大學生在熟記時能抓住主體、標出重點、編擬題綱即為理論思維的表現。

(五)求同求異思維的培養(yǎng)。求同思維是指在兩個或多于兩個的不同的事物之間尋求共同點。在外國文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事物共性和個性的把握。我們所要求學生的是能看出異中之同和同中之異。如對18世紀英、法、德三國文學進行比較就會發(fā)現其共同點和不同點。學生通過觀察、感受、分析判斷的過程中提升了哲學思維能力。

(一)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增強學生的哲學思維能力。我們應該意識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人才素質的定義越來越取決于思維品質的高低,為了適應這樣的要求,作為主干課的外國文學在當前人才培養(yǎng)的格局中應該找到更加適合自身的位置。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首先離不開的是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就對教師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僅傳知識更要傳思維方法。一方面,要能隨時把所教知識的最新成果以及學術界正在爭辯的論題溶進教學內容中去;另一方面,要身體力行地站在批判與創(chuàng)新的最前沿去啟發(fā)學生和開拓學生的思維。要讓學生具有懷疑、挑戰(zhàn)與開拓性,首先教師自己就要具有懷疑、挑戰(zhàn)與開拓氣質。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努力結合自己的科研,采取一些與課本、權威不同的角度、方法,或針對疑點、難點提出一些個人見解。外國文學課程本身充滿審美愉悅,通過教師帶有批判性、創(chuàng)造性的導讀,會更加充滿生氣。

(二)建立民主的寬松氛圍,樹立學生自信心,是培養(yǎng)哲學思維能力的前提。氛圍看似一種無形的元素,其實它蘊含在師生互動與活動之間,體現在課堂的物質存在與精神存在中,使完全可以被師生與觀察者感知的客觀存在,是一種可以影響課堂教學活動效能的關鍵因素。積極的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是學生進行思維活動的前提與保障。具體來說,可通過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組建有利的座次來增進教學效果。在理論上,薩特的“介入文學觀”主要批判了“為藝術而藝術”的唯美主義藝術觀。理論思維培養(yǎng)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西方中心主義”的影響,對于外國文學作品的運用適當的西方文藝理論進行解讀是可行的,但久而久之容易忽視了東方文論乃至中國文論的存在。在外國文學的課堂上,重視學習中國文學、文化,東方文化積淀的養(yǎng)成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此外,布置學生寫讀書筆記或讀書摘要也不失為一種培養(yǎng)理論思維的好辦法。

(三)整合教學內容,建構哲學教學內容體系。知識傳授的有效性和知識體系本身的建構也是密切相關的,傳統(tǒng)的外國文學,教學內容比較純粹,以史為線索,階段性的介紹各個時期的文學思潮、著作、作家,這一模式較為固定,缺乏新鮮感。我們是否可以在外國文學的教學中適當并入比較文學的有關內容,尤其是滲入比較文學的思維方式。其次,除了按思潮進行教學外,是否可以按文學類型的劃分,進行戲劇、小說、詩歌專題的教學,并舉行戲劇表演,小說改編、詩歌朗誦等多種活動,開辟第二課堂,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思維。

(四)梳理課程教法、考法。除了傳統(tǒng)的講授法,談活法、討論法,準直觀教學法外,還應當重視單元教學法、發(fā)現教學法等。列如對戲劇的學習,可以形成專題,并聯(lián)系中國傳統(tǒng)戲曲展開探討。以此類推,還可以構建國別文學專題,如一定時間跨度的美國文學專題、英國文學專題。同時,完善文學哲學思維考核模塊方式。建立多層面的考核體系,包括記憶層面、理解層面、創(chuàng)新層面。其中創(chuàng)新層面主要考核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觀察、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通過這種改革,使學生在重視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比較、融合,更加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4]于春麗.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哲學辯證思維能力培養(yǎng)研究[d].長春師范學院,2012.

外國哲學論文篇七

心靈哲學中的命題態(tài)度研究

緒論

本文雖然在心靈哲學的視角下研究命題態(tài)度的相關問題,但從淵源上來說,對命題態(tài)度這一概念的研究來自于語言哲學,因此必須澄清本文的研究與語言哲學視角下的研究究竟有何不同。

將命題態(tài)度納入哲學中來,其源頭來自于著名的弗雷格疑難,即態(tài)度語境下同一性替換問題。

對弗雷格及羅素關于此問題解決方法的評析促進了情境語義學(situationsemantics)的產生。

情境語義學注重研究命題態(tài)度的關系,即個體對命題的態(tài)度,比如“相信”、“期待”等,這些具有意向性的狀態(tài)能夠表達一個個體的態(tài)度。

該研究將命題態(tài)度形式化,即一個邏輯系統(tǒng)如何表示命題態(tài)度的關系,以及這個系統(tǒng)是如何構造的。

總體來說,語言學或者邏輯學對于命題態(tài)度的研究更偏重于形式化,從命題態(tài)度的結構入手來探討有關語義的問題。

其結構要素包括命題態(tài)度主體(propositionalattitudesubject)、命題態(tài)度謂詞(propositionalattitudepredicate)及命題內容。

其中命題內容指的是命題態(tài)度謂詞指向(directat)或關于(about)的內容。

第1章命題態(tài)度的含義

1.1命題態(tài)度與心理意向性

也就是說,患有這種疾病的人雖然能夠感知一側事物,但并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即“無意識的心理狀態(tài)”。

除了上述情況,還有些無意識狀態(tài)比如慣性。

我們會發(fā)現,當一個人10年不變在同一個地方居住、并且在同一個區(qū)域上班,那么每當他上下班時,即使在路上不費力尋找路標甚至走神,他依然能到達期望的地點。

或者一個人慣用手寫,提起鋼筆就會自發(fā)地尋找紙張進行書寫,那么當有人手持文件等待其簽字,慣用手寫之人可能在找到鋼筆后由于走神而忘掉待簽字文件,進而繼續(xù)翻找紙張。

這些無意識的狀態(tài)是否具有意向性?我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無論主體有沒有對當下狀況的意識,他都在心理意向的驅使下完成了某項工作。

例如某人順應心中對家的期待而在不故意的情況下抵達住所,或者能夠遵循對書寫的渴望而尋找紙張。

關于意識與意向性關系的進一步討論我們將在下一節(jié)完成。

而這種無意識的意向能否稱為命題態(tài)度?顯然不能。

這種無意識的心理意向并沒有指向一個命題表達出來的內容,換言之,潛在的心理意向性并非命題態(tài)度。

1.2意識與意向性

與上述分離主義不同,意向性基本論認為,意識與意向性是不可分離的,但是它們的聯(lián)系體現在,意向性在二者中更為重要、是基本的,意識可以用意向性來解釋。

表征主義是其中一種代表性理論。

表征主義認為,所有心理狀態(tài)都是意向狀態(tài),意向內容可以由心理狀態(tài)對事物或性質進行表征而得來,換言之,本應理解為由意識得來的內容,其實可以由意向(表征)得來。

其解釋有賴于德雷斯克的“移位感知”(displacedperception)理論。

人的經驗有一種透明性,“經驗的透明性指的是這樣一種現象,例如,當我們注視一棵樹,并且將注意力轉向自己的視覺經驗,我們能發(fā)現的性質只是所呈現出來的樹的性質。

這表明,經驗恰如眼鏡的鏡片一樣,可以讓我們投過它知覺到外部事物的性質。

在此意義上,我們說經驗是透明的。

3.1自然主義視角下的分析————命題態(tài)度如何解釋行為........17

3.2監(jiān)視機制理論——命題態(tài)度的自我歸屬.............21

結論.......................24

第3章命題態(tài)度的歸屬過程

3.1自然主義視角下的分析————命題態(tài)度如何解釋行為

也有例外。

比如當這個人害怕火焰,但假設他是一個冷血的人,在看到幾百米外的一座房子失火時,由于他同時相信這個火焰不會傷害到自己,那么他將不會感到害怕,也不會如前所述,驚叫甚至避開。

還有一種例外是,當一個人擁有兩種不同的信念,信念q的影響力遠大于信念p的影響力,那么他會呈現出與我們假設不同的行為傾向,也可能與其他相信p的人表現不同。

例如,一個人雖然害怕火,但是當他獨自迷失在森林中,此時如果不取火,他相信自己將被凍死;或者相信,他手邊的獵物如果不用火烤就無法食用,而他將被餓死,那么此時他會拋開對火的'害怕而選擇生存。

當然如果他相信只要點火他就會害怕到死掉,或者相信生肉也可食用、總比面對火好,結果將不相同。

另外一種情況是,在一個危險的水邊,主體a相信靠近水可能會喪失生命,那么他將遠離水岸,而同樣一個擁有該信念的主體b,由于他尋求刺激,或者有輕生念頭,那么他反而會靠近水岸。

如此種種。

3.2監(jiān)視機制理論——命題態(tài)度的自我歸屬

在上一章提到的fp三種理論中,理論論和模仿論最為流行,但無論是理論論主張的人們對命題態(tài)度的歸屬能力由先天或學習得來,還是模仿論所說的人們虛擬他人視角來理解或預言他人心理狀態(tài),都將研究集中在命題態(tài)度歸屬能力的第三人稱方面,因此,對第一人稱問題進行考慮,mm理論就成了一個好的選擇。

此外,對于解釋自閉癥人群能否理解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該理論也提供了解答。

然而,盡管mm理論作為前兩種fp理論的補充有著不可替代的優(yōu)越性,其中不乏值得考慮的問題。

例如,該理論的提出者并沒能明確解釋監(jiān)視機制在什么情況下完成表達任務,同時,該理論關于信念的上升程式中的問題也沒能給予良好的解答。

所謂信念的上升程式是指,當人們思考類似“是否相信p”的問題時,實際上在心中考慮的是“是否p”,這就將思考一種心理狀態(tài)轉化為思考一個事實。

對于這種現象,mm理論并沒給出合理的解釋。

結論

關于命題態(tài)度歸屬的過程,我們從兩方面進行了討論,一是研究命題態(tài)度在解釋行為時的表現,二是研究命題態(tài)度的自我歸屬,即人如何認知命題態(tài)度對行為的影響。

這個部分的分析主要利用信念這一命題態(tài)度。

對于命題態(tài)度的解釋過程,我們除了沿用理論論及模仿論,即利用理論或者模仿他人的視角來進行解釋或預測行為以外,還參考了自然主義視角下的分析,在行為維度,我們知道命題態(tài)度對行為解釋的表現為,同一命題態(tài)度引發(fā)的行為不唯一,且受所持命題態(tài)度的程度及硬度的影響;通過對神經生理維度分析,我們得出結論:命題態(tài)度的解釋方式是對每一個行動方面的解釋而非行動整體;在社會歷史維度,命題態(tài)度對行為的解釋則受社會、歷史、語言的影響。

命題態(tài)度的自我歸屬則主要參考mm理論,即我們通過認知建構中的監(jiān)視模塊來完成自我認知,對于該理論不詳盡之處,我們也嘗試給出了解決方案。

外國哲學論文篇八

一、論文題目

黑格爾歷史哲學中的自由問題探討

二、專業(yè)

外國哲學

研究意義

十八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在其書《論各民族的風俗與精神》中第一次用了“歷史哲學”這一理論術語。它以哲學思維的方式去研究人類社會歷史,進而研究反思歷史演變規(guī)律和歷史的意義,這也是歷史哲學的重要研究意義。它使人類以一種歷史意識的形態(tài)取代原有自然法的意識。然而,人們?yōu)槭裁匆獙Α皻v史”產生這樣孜孜不倦的興趣呢?就是人們并不滿足于對自己過去經歷過的歷史停留在莫名其妙的感覺中,人們?yōu)榱嗽诋斚碌男袆又姓业礁鶕?,總會去從過去的經歷中找到行動根據的來源。所以說歷史知識的價值就體現在于人的自我認識中:某種程度上說,人類經歷過的歷史能為人類能夠做什么和將要做什么提供了指導和根據。對自我的認識與人性是同一的東西,而人對歷史的認識也正是一個歷史的過程。馬克思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指出:十八世紀的個人是歷史的結果,并非歷史的起點。

史學研究的真正目的是關心那些真實地表現了人們在以往時代中的自我認識的歷史事件,而非是簡單地準確地記起、恢復各種僅僅作為事件的歷史,而歷史學家只有重新思想了那種創(chuàng)造了他們正在研究的事件的思想,他們才能理解那個事件。這就表明了歷史研究與哲學探討的相互促進的關系。一切歷史研究最終都是為了解決當下的問題,過去的永存性就活動在當下之中。處于當代問題的視野中的歷史學家,通過重做人的自我認識在過去曾經做過的事情而使這些過去的事情轉化成作為當代人的精神財富的歷史知識。

四、創(chuàng)新之處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視角對論文進行撰寫:

以黑格爾歷史哲學中自由為研究重點對象,著重對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歷史哲學中的自由問題進行研究,系統(tǒng)梳理哲學史上關于歷史哲學中的自由問題。

就黑格爾的“歷史哲學中的自由問題”研究與當馬克思的歷史為主主義中的自由觀進行結合,淺析以哲學思維對當下世界歷史問題重新進行理解。

本文地撰寫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方法:

文獻方法:

1.把握黑格爾的歷史哲學中的自由思想,需要通過對《歷史哲學》文獻的研究與理解,從而把握其哲學概念的意義。

2.研究其他哲學家原著,與黑格爾歷史哲學思想進行比較研究,進而豐富文章內容。

3.對黑格爾歷史哲學思想研究的二手資料進行吸收理解,了解對黑格爾歷史學思想的研究現狀。

分析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理清黑格爾歷史哲學中的自由思想,并對馬克思的影響。

邏輯方法:理解黑格爾整體哲學的精髓,并以邏輯的方式展開敘述,然后整理出黑格爾其歷史哲學中的自由思想的原貌。

本文將黑格爾歷史哲學中的自由的觀點作為研究重點,在系統(tǒng)地理清黑格爾哲學理論構架的基礎上。著重研究黑格爾思想中歷史哲學中的自由問題,并對后人及其當下的影響。

五、

黑格爾哲學是哲學發(fā)展中的重要階段,其構建的哲學的龐大的體系可以說是德國古典哲學的巔峰,而其哲學思想中所蘊含的龐大的歷史感對后世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的影響起到關鍵作用。

可以看出,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下,歷史哲學在從古希臘,近代啟蒙和德國古典哲學時期不同的哲學時期影響下的歷史哲學的命運,直到黑格爾在其最具特色也是其思想最為成熟時期的作品《歷史哲學》中完整的敘述其歷史哲學思想,黑格爾思想體系的精髓可以總結是其強大的辯證邏輯與歷史的融合性,并且以古典哲學的方式,達到了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于邏輯與歷史的自由之中。

在當代全球一體化的當下,我們不得不重新面對全世界溝通融合的局勢,而如何更好的在全球多元化中去尋找一個真正的契合點,我認為關注世界歷史的發(fā)展,并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去尋找多民族共通點顯得尤為關鍵。那么在西方強大政治文化背景下,更好的理解西方對世界歷史的理解與趨勢,就能更好的在全球化中爭取優(yōu)勢并參與全球化構建。

當今世界格局下,我們應該為世界歷史負責,尤其在世界局勢緊張的地區(qū),中國更應該作為一個大國,肩負自己的使命。而馬克思唯物歷史觀會繼續(xù)指引著我們前進。

六、論文提綱

【本科歷史專業(yè)的論文開題報告】

一、選題依據及研究意義

在當代,判例不是我國法律的淵源,但在司法實踐中,判例卻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社會迅速發(fā)展的過程中,新的法律問題層出不窮,成文法自身的缺陷也表現得比較明顯,對判例法進行研究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中國當代法制建設仍然受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制約,而中國古代法律具有鮮明的判例法傳統(tǒng)。在這種背景下,考察中國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能夠為當代法制建設提供有益借鑒。

研究我國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國古代法律形式的演變,深入了解我國古代判例存在的原因、條件及價值,進而加深對于中國古代法律的'特征的認識,并進一步理解傳統(tǒng)法律文化對當代法制建設的影響,并從判例法角度為當代法制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

二、選題研究現狀

我國法律史學界對中國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的討論與研究是多角度的,學者主要從以下方面對該問題進行了論述:中國古代判例的存在形式、效力及發(fā)展演變情況;判例與制定法的關系;中國法律的判例法特征形成的原因;中國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對當代法制建設的啟示。

總體上看,學術界就該問題進行專項研究的論著較少,往往是在論述其他相關問題時間接有所涉及;研究某一具體朝代中判例的論著比較多,從宏觀的角度把握中國古代法律判例法特征的論著比較少;雖然對中國法律的判例法特征形成的原因作了一定解釋,但切入點比較陳舊,原因分析比較膚淺;研究方法多拘泥于歷史分析法,缺乏將中國古代的判例與英美法系國家的判例進行比較性研究的成果;關于古代判例法對當代法制建設的影響也缺乏辯證的分析,也未能提出更多的建設性意見。

三、研究內容(包括基本思路、框架、主要研究方式、方法等)

1、基本思路

筆者將依據古籍資料,從中國古代法律中所存在的判例入手,闡述其發(fā)展歷程,分析出其存在原因,以及其在中國古代法律體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價值,進而總結出中國古代法律的判例法在其整個發(fā)展過程中所體現出的特征。而后聯(lián)系實際,結合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判例在司法實踐中的作用,分析中國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對當代法制建設的影響及啟示。

2、論文框架

本文將從四個方面進行論文寫作:第一部分分析我國古代法律中所判例的演變過程和存在原因;第二部分分析我國古代法律中判例法的地位與作用;第三部分總結我國古代法律判例法特征的表現;第四部分闡述古代法律的判例法傳統(tǒng)對我國當代法制建設的現實意義。

3、主要研究方式

本文采用層層遞進的方式進行研究,首先從制度層面著手,介紹我國古代法律中的判例,而后理性分析其存在原因,并深入闡述其地位與作用,在前文基礎上,歸納我國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的特征,最后,結合現實,闡述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的現實意義。

4、研究方法

(二)比較分析法。將中國古代法律中所存在的例與律進行比較,將中國古代法律中的例與普通法系中的例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更清晰展示中國古代法律中判例法的特征。

四、論文提綱(含論文選題、論文主體框架)

淺析中國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

一、中國古代法律中的判例

(一)中國古代法律中判例的發(fā)展歷程

從奴隸社會的法制入手,并從封建社會各朝代中擷取代表性法律形式,梳理出古代法律中判例法的演變情況,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礎。

(二)判例在中國古代法律體系中長期存在的原因

從立法技術、立法機關與司法機關的關系、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等角度入手,分析判例在中國古代法律體系中長期存在的原因。

二、中國古代法律的判例的地位與作用

(一)例在中國古代法律體系中的地位

主要從例與制定法的關系入手,分析判例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的變化情況。

(二)例在中國古代法律體系中的作用

在前文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個案分析例在中國古代法律運行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外國哲學論文篇九

中秋佳節(jié),圓月當空。仰望明月,思緒涌上心頭。

月有陰晴圓缺,很多人都為滿月贊嘆不已。他們喜歡滿月的美滿,卻忘了,沒有新月,又哪來的滿月呢?我不同,我喜歡殘月,尤其是上弦月之前下弦月之后的殘月。她總有一種說不出的美感,讓我沉醉,讓我著迷。

缺與全是對立的,從宇宙誕生的那天起,它們就對立至今。世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殘缺不全的,正是因為沒有完美的事物,所以人們都在追求完美,都把完美作為一個目標。在追逐這個目標的同時,人們獲得了功名、獲得了利祿,獲得了所謂的成功,但獲得這些并不代表獲得了完美,此時的你仍然是“殘而不全”的。

“殘”也是相對于自己的完美。德國哲學家尼采曾作詩談“處世之道”:別在平野上停留,也別去爬得太高。打從半高處觀看,世界顯得最美好?!皻垺痹僮非笸昝赖倪^程中,獲得了成功,使自己達到了人生的新境界,雖然還未曾完美,但獲得成功就是屬于自己的完美。所以“殘”其實并不殘,它是留有余地,是一種適度的放棄,是一種知足而長樂、隨遇而安的人生態(tài)度。

把心態(tài)放平常,把心態(tài)放輕松,不要過度追求完美,這只會讓你的人生變得緊張無味。要以“殘”的心態(tài)去追求“全”的人生,你會發(fā)現,人生其實輕松美好,因為你在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人生的每一步都變得更坦然了。人生并不十全十美,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tài),“殘”也會變?yōu)椤叭薄?/p>

外國哲學論文篇十

西方哲學流派迭出,理論豐富,要做好歷史性的研究就必須根據其演變歷程,追根溯源,梳理出脈絡。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受教條主義哲學史觀的影響,我國的西方哲學史研究一直遵循著這一基本模式,即哲學史也就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斗爭的歷史。這極大地阻礙了我國西方哲學史研究的發(fā)展。實際上,西方哲學的演變進程包括許多哲學要素的發(fā)展,常常顯現出一定的脈絡。這些思想的脈絡在歷史上相互交織,成為了西方哲學史特定的研究對象。把握西方哲學史的脈絡可以有許多維度,只有從不同的維度和視角去透視歷史才能從各個側面去把握西方哲學史的整個圖景。這也是追尋西方哲學史線索的意義之所在。本文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和探索。

這個維度強調的是“哲學”,而不是“歷史學”或其他。例如從哲學家的師承、學派、哲學的概念、問題、體系、方法等視角來把握的脈絡就是突出了“哲學”的維度。

首先是以哲學概念、范疇和哲學問題的變化發(fā)展為線索。西方哲學史家們在這一方面早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如梯利的《西方哲學史》就是以哲學家們的種種“問題”為基點來展開對各個哲學體系的闡述的。作者敘述哲學家的哲學體系時,大都先講其“問題”, “探討的問題”、“注意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思考的問題”等等。但是梯利只是以問題作為體系的開始,不是始終以它為線。文德爾班的《哲學史教程》則算是一部經典的問題和概念的歷史。雖然伽達默爾曾以文德爾班沒有針對問題提出新問題為由,判定其哲學史為假問題史,但是從對哲學問題和哲學概念的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性研究上看,我們不能否認《哲學史教程》是一個成功的范例。概念、范疇是哲學的基本元素,研究哲學離不開對概念、范疇的哲學史梳理,而每一個哲學概念、范疇又都與某些哲學問題相關。至于為什么要強調尋找哲學問題的歷史脈絡,筆者認為有必要說明。的確,哲學史常常令人覺得哲學似乎總是在重復著那些永遠也找不到答案的問題,那種無休止的批判和探索在一些人看來根本毫無意義,與其在這里兜圈子,還不如去找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做做。但是,哲學本身就源于驚奇,沒有對世界、對人生的追問,就不會有哲學。為什么從泰勒斯至今這兩千多年的西方哲學史中,總有一些問題是哲學家們無法回避的,這就說明哲學問題看起來雖然玄妙,實際上卻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只要有人類,這些問題就會相伴而生,成為永恒的問題。這些根本的問題在思維的歷史運動中不斷重復出現,隨之而來的是謀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的理論不斷更新,這也就使得尋找問題的主要路線成為哲學史研究的必然。

其次是要理出哲學學派、體系及其相互關聯(lián)和發(fā)展的脈絡。這不是水獺祭魚式地按照編年體的模式羅列哲學派別,而是重在西方哲學史理論、體系發(fā)展的內在邏輯必然性。黑格爾第一次揭示全部哲學史是必然性的有次序的歷史,提出了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原則。但是他夸大了“歷史中的理性”因素,為了解決個人思維的偶然性混亂,以自己哲學上先驗預設的內在邏輯次序為標準,忽略了歷史應該遵循一個基本的時間次序,對歷史進行主觀剪裁和拼湊。歷史本身是經驗的事實,歷史研究雖然加入了主體的因素,但在某種意義上這畢竟是一個融入“創(chuàng)作”與“寫生”的作品,它最終不能脫離經驗歷史,歷史圖景的描繪更不能忽視對“生”的還原的努力。黑格爾把對哲學史發(fā)展的內在理路的尋求當做一種哲學創(chuàng)造。所以,要批判地吸取黑格爾的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原則,首先就要跳出其唯心主義的桎梏。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否定邏輯的、內在聯(lián)系的因素在哲學史脈絡梳理中的重要性而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否則,我們就會像黑格爾所批判的“某些動物”那樣,只聽見音樂中的音調,但這些音調的一致性與和諧性卻沒有透進頭腦。

有了對理論的內在邏輯必然性的梳理,才能理解一種理論是如何發(fā)展的,是什么矛盾使這一理論最終走向困境,同時另一種理論又是如何誕生的。哲學家之間常常產生跨世代的傳承和影響關系,如果缺乏對思想內在必然性的認識,缺乏對事物邏輯的自覺,就無法理解西方哲學史上的幾次轉向,也就不能更深入的了解西方哲學史。從哲學維度來追尋西方哲學史脈絡的'價值和意義也就在這里得以凸現。所以,大多數西方哲學史的編寫都以哲學學派、體系及其相互關聯(lián)和發(fā)展為脈絡。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就是極具代表性的著作。

“做哲學史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歷史科學地’做,一種是‘哲學地’做?!薄?〕哲學史雖然定義了其“哲學”的領域,但它終究還是“史”,所以哲學史的研究始終離不開歷史學的方法。把哲學史還原為歷史而加以考究是必要的。筆者從葛兆光教授的《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方法》一書中獲得了許多啟發(fā)。他作為一個歷史學家,在書中曾以哲學史研究的困境來反思思想史研究的出路,得出了不少新方法。本文又以此為出發(fā)點,回到哲學史研究的層面上去重塑哲學史脈絡。

比如葛教授在書中提到思想史要眼光向“下”,要與社會史、文化史、生活史、宗教史等方面攜手。這頗類似于他介紹的日本歷史學家丸三真男的史學方法。這一方法很值得我們借鑒。丸三真男分別借用了地質學和音樂學的兩個概念“古層”和“執(zhí)拗低音”來說明其歷史研究方法。他強調,在古層的上面是儒、佛、自由民主主義等外來思想,但底層也就是日本本身的文化卻一直延續(xù)著。在近代日本,雖然歐美近代思想居于主旋律的位置,但也常常被低音部也就是日本自身的文化思想所修飾。這種低音有時成為背景存在,有時甚至壓倒主旋律,有時又被主旋律掩蓋,但它始終存在。所以在歷史研究中他強調重視“古層”和“低音”。這一方法如果借用在西方哲學史脈絡的重塑上就是要重視每一種哲學思想形成之前的文化積淀。任何一個時代的哲學思想決不僅僅屬于哲學家本人,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它雖然處于古層之上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處于主旋律,但那古層之下和低音部分的東西應該值得哲學史家去探究。比如不研究古希臘的神話、詩歌就不可能更好的了解西方哲學的起源,不研究古希臘晚期的民間猶太教等各種宗教的流傳、融合以及教義的變遷,也就不能把握中世紀的經院哲學。

文德爾班也認為,內在聯(lián)系的線在哲學史上經常被打斷,所以,還有一條線是值得探索的,那就是“來自文明史的因素”。“因此在哲學史中,除開對于對象的基本特性有經常性的依賴性(內在聯(lián)系因素)以外,起作用的還有從文化史中或從當代的文化現狀中產生的一種必然性,此必然性說明了:為什么思維結構本身的歷史存在權利不是持久不變的?!薄?〕這就說明了時代文明背景也限制和影響著哲學問題的提出和解決。這些觀點與哲學觀念史派的觀點如出一轍。哲學觀念史派主張哲學史是文化史、觀念史,而不僅僅是哲學范疇、哲學流派的歷史。

從這一維度來重塑哲學史脈絡,在以往的哲學史研究中曾有過一個范例。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就嘗試過“文化史”的寫作模式,在時代社會政治的廣泛聯(lián)系中去分析、把握哲學論辯的生成條件?!拔业哪康氖且沂?,哲學乃是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個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經有各種體系盛行過的各種社會性格的產物與成因”〔5〕可以說,哲學家們思考的問題以及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都來自他的時代,來自當時社會的需求,任何一個時期的哲學發(fā)展都離不開當時的社會大背景,如科學發(fā)展的程度、社會文化習俗等。哲學家所處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甚至是自然條件的改變都有可能造就富有個性的思想。這些改變不但給哲學發(fā)展以動力,同時也在引導哲學發(fā)展的方向。所以,我們常??梢詮哪骋徽軐W體系中看到它身后的時代烙印,甚至還能從哲學思想的斗爭中看到其他社會矛盾的影子。

又如,葛教授還認為思想史“推陳出新”的模式值得懷疑,它和“道統(tǒng)”的意義一樣了,這不能反映歷史的全貌。因此他首倡思想史研究不應該只做加法,還要注意那些被歷史和歷史學家減去的東西。一些東西是歷史中漸漸減少的,還有一些則是史家們有意識地漸漸少記了的。而后人只能通過史書來了解歷史,這樣的歷史我們的確不能說真正接近了歷史原貌。

從史學的“減法”維度出發(fā)去重塑哲學史的脈絡有特殊的意義。雖然至今還沒有哲學史家從這一維度去開展研究,但是問題卻是明擺著的。西方哲學歷史之豐富毋庸置疑,所以每一個史家都必須用一個篩子去篩選他需要的東西,如果篩子的漏洞越大,那么歷史所剩下的東西就越少。一旦史家們所用的篩子具有了普遍性――就如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為篩子一樣,那么哲學史上的一些思想也許就會人為的消失在后世的史書當中,結果是一些歷史被永遠的漏掉了,余下的漸漸變得單調。如果史家們選擇了形式各異的篩子,別人篩過的我們用不同的篩子重新篩一遍,那么,我們收獲的就是另一種思想。一種思想較之另一種思想與米和米糠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別人篩下的米糠也許我們不屑于理會,而如果這些米糠換作一些思想,那么,這些思想對于恢復歷史全貌而言,它們的價值就不是米糠所能比擬的了。且把這些形式各異的篩子當作不同維度的西哲史脈絡去重塑它們,那么歷史原貌保留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對于那些已經被篩選掉的或者即將被篩選掉的思想,那些在今天看來是過時的、沒落的、甚至反動的哲學觀念,也許應該引起哲學史研究的注意。

西哲史的脈絡除了從以上兩個維度去追尋和重塑之外,還可以從更廣泛的維度來探索。各種脈絡之間并不是對立的,它們可以并行不悖,甚至互相支持,只有這樣,研究西方哲學史的意義才不會落空。從不同的維度去尋找脈絡使哲學史具有無限的重塑性,哲學史研究的創(chuàng)意空間和意義深度才得以大大開拓。我們研究哲學史,除了原著也就只能從史書到史書,有時候,越是通行越是普及的脈絡就越有可能成為我們思想的障礙物。而對西方哲學史脈絡進行開放性重塑就要走出傳統(tǒng)模式的限制,多視角的詮釋西方哲學史,拓寬它的研究視野。歷史不能做成萬花筒,它再好看也是事先設定好了的,就在一個筒子里,這不是歷史。

筆者認為人的維度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方向。這一點在文德爾班看來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哲學歷史進程之所以形形色色,是由于“觀念的發(fā)展以及一般信仰成為抽象的概念,都只有通過個別人物的思維才能完成;而這些個別人物,雖然他們的思想深深地扎在該歷史時期的邏輯聯(lián)系和流行觀念之中,然而他們總用他們自己的個性和生活行為添上某種特殊因素?!薄?〕因而在哲學概念的發(fā)展中會打上個體因素的烙印。他還特別強調在哲學史發(fā)展中占主導作用的人物的獨立特性對他們思想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也是個人因素值得重視的原因。盡管哲學家們的思想受到其所處時代的限制,但他們總有自己的個性,有各自不同的成長歷程,這使得他們的哲學思想又獨樹一幟。哲學史的世界也就是哲學家自己的王國,他們通過思考一些人類無法回避的共同問題來展現自身。沒有一種哲學體系能夠脫離其哲學家來考察,所有的哲學體系都是個性的創(chuàng)造物。大哲學家們畢竟不等于哲學概念、問題或者哲學體系,他們是思想者,不是思想本身。每一位哲學家都是唯一的,在某一無法定義的點上是不可能被超越的。他們通過自身的展現而與時代緊密相連,形成了永恒的客觀形象,他們超越了由他們所塑造的時代精神,他們可以在以后對所有時代都產生影響。

從人的維度來講其實還不夠具體,因為從人的維度還可以有許多取向。不同的取向得出的內容相差很遠。在這一問題的探索上,筆者認為有幾本書頗值一提。一是杜蘭特的《哲學的故事》,以哲學家為線索,并不突出其概念、體系,而是像講故事一樣去闡釋他們的思想,描繪他們鮮活的形象,賦予知識以人情味。二是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這雖然算不上是一部嚴謹的西方哲學史,但它卻做到了將讀者置身于哲學史之中去直接面對哲學家。他像是在講一個偵探故事,實際上他已經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隨著他的脈絡去穿越西方哲學史,與眾多的哲學家們對話。這是許多哲學史家所沒有做到的。三是雅斯貝爾斯的《大哲學家》。在導論里,他很明確地說了,這只是三卷書的第一卷,遺憾的是雅斯貝爾斯生前只完成了他哲學史計劃的第一卷。他把歷史上眾多的哲學家分成許多大組、小組,如思想范式的創(chuàng)造者、思辨的集大成者等等。雅斯貝爾斯從人的維度出發(fā),借用了心理學的方法,承認并尊重每一個個體的無限性,并設法把人的這種無限性從各種理論的踐踏中解放出來。另外,雅斯貝爾斯還研究過從其他角度去把握哲學史脈絡,比如實用的角度、動力學的角度等。

史無定法,但有成例。真正富有啟發(fā)性的哲學史并不在于其沒有缺點,而是以其獨特的視野去理出哲學史的脈絡,去詮釋和描繪歷史。因為任何一部哲學史都有史家的取向,史家們不可能面面俱到,他們只能在眾多的線索中進行選擇。就如文德爾班的“忍痛割愛”――確定了對哲學的歷史發(fā)展作純粹主題的處理,就不能夠對哲學家的品格做同他們的真實價值相稱的深刻描述,就不得不犧牲賦予哲學史更廣泛闡述特殊技巧的藝術魅力;也如羅素的“大刀闊斧的選擇原則”――在他所討論的人物中,他只提到與他們的生平以及社會背景有關的東西,對于那些他認為似乎不值得詳盡處理的人物他就完全掠過不提。這也就意味著沒有一部哲學史是絕對完美的,也正因如此,對西方哲學史脈絡的多維度研究才顯得尤為重要。

外國哲學論文篇十一

摘要

辯證唯物主義在堅持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于物質的同時,又承認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的意識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本文根據在宜賓學院發(fā)生的一件無人售書攤的事件以及廣西柳州市洛維路一個小區(qū)里有個無人看管菜攤,對其所折射的哲學道理和意義進行分析,并得出其所體現的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

關鍵詞

無人售買現象物質意識辯證關系

前言:

本文原理: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會促進客觀事物的發(fā)展,錯誤的意識會阻礙客觀事物的發(fā)展。方法論:我們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使主觀符合客觀,做到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還要重視意識的作用,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反對割裂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一、無人售買現象

1,宜賓學院的無人售書攤

在宜賓學院校園,上學、就餐的路上,師生們都會經過一個獨特的書攤,因為這個書攤沒有攤主值班,全憑自覺,長期以來,已經成為了一塊誠信的試金石。平時無人看管,購書付款全憑學生自覺。學生們都說:“書攤挺有意思的,蠻溫馨,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崩蠋熞埠芟矚g,稱贊其對學生的品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边@一事件曾經還在教育界產生了小小的風暴,并廣受好評,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一年的時間我們學校也增加了不少的'無人售賣攤位,有買發(fā)夾的,有賣文具的,有賣生活用品風扇的?!斑@些小攤不僅無人看管,而且自開攤以來幾乎沒有丟失過一本書一件商品。小小的書攤能得到大家這么呵護,讓大家默默遵守著這份誠信,這樣很美”。“這對學生來說就像是一堂生動的品行課,通過這種氛圍潛移默化地教育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們,要遵守人與人之間那種美好的、起碼的誠信,這也是現在社會所缺失的?!?/p>

2,廣西柳州市的無人售菜攤

廣西柳州市洛維路一個小區(qū)里有個無人看管菜攤,菜價已經有10多年沒有上漲了,在這個無人看管菜攤,買菜者自助選菜自覺付款,這種方式延續(xù)了近30年,菜錢一分未少。

二、意識的作用

1,意識是能動的,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人們在組織無人售賣書攤,無人售賣菜攤的時候,就是圍繞著“觀念地存在著”的目標和藍圖而進行的,其“人之初性本善”的觀念讓之具有相信他人的意識,在意識中,不僅預先規(guī)定了售賣的目標,而且為實現目標又預先規(guī)定了活動的方式與步驟。

2,意識活動具有創(chuàng)造性

人的意識不僅采取感覺,知覺,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形式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制作,選擇構建,從而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

在無人售書攤開始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事,“不知哪位同學用一張殘幣“買”走了主人的一本書。第二天,主人就將這張殘幣張貼了出來,還附上了一張通報,對這名使用殘幣購買書籍的同學進行口誅筆伐。”后來就再也沒有這樣的事件發(fā)生了。

3,意識活動具有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

意識能動性不限于從實踐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動的目地,計劃,方法,等觀念的東西更重要的在于以這樣的觀念東西為指導,通過實踐把“觀念地存在著”模型,藍圖實現出來,變?yōu)榭陀^現實。以創(chuàng)造出沒有人的參與與永遠也不能出現的東西。我們在無人售賣中已經可以淺淺的看到了人類通過意識活動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成果。

4,意識還具有指導,控制人的行為和生理活動的作用

通過無人售書活動,改變了很多人的意識,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宜賓學院里面越來越多的無人售賣現象的出現,以及在廣西柳州市洛維路一個小區(qū)里那個無人看管菜攤,買菜者自助選菜自覺付款,這種方式延續(xù)了近30年,菜錢一分未少。實踐證明:意識是可以指導和控制人的行為的。

三、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

1,唯物主義觀點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意識又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物質載體,意識的內容源于客觀事物。正如無人售賣現象就是在中華五千年的優(yōu)良思想的長期發(fā)展的產物,他是建立在高素質的基礎上的,現在物質世界已經十分豐富,人們的物質需求也很容易就能滿足,所以無人售賣現象檢驗著現在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程度,這種意識就是物質得到滿足的產物。

2,物質、意識關系問題上的辯證法

意識具有能動作用,首先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物質的決定作用和意識的反作用兩個方面不可分割。這兩種不同性質的作用,地位不同,不能把它們并列起來,等量齊觀。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并處在不斷的變化發(fā)展中,因此我們必須用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所以我相信我們身邊的無人售賣現象會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好。

結束語

無論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反作用于物質,都離不開社會實踐,要在實踐中發(fā)生,實踐中實現。

外國哲學論文篇十二

冥冥運古,當第一股充滿活力的氣息注入混沌的海洋,生命由此開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自此生命有了大胸懷;“巍巍呼高山,湯湯呼流水”,自此生命有了知音;“有了鍥而不舍”“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自此生命有了愁緒“所謂伊有,在水一方”,自此生命有了愛情的朝思暮想,生命,源于水。

蘇子貶于黃州,泛舟赤壁,于是他的生命為水所占據,有了水的胸禁,“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上;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边@是水予他的豪邁,“惟江山之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這是水賦他的胸襟〃情懷,他為水所成就。

“既生瑜,何生亮?何生亮?”秋風送去熊火,勝得赤壁戰(zhàn)瑜氣煞,羞終命喪黃泉。滾滾長江東逝水,無私,寬廣,博大蕩漾在江面,周兒你為何不給水一隙之地呢?滌蕩你嫉妒的心。生命,為水所成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水詮釋著李白的深情厚誼,“花白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水詮釋著李清照的相思之痛;“問君能有幾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水詮釋著愁的數量,“水何滲澹,山島竦峙”水詮釋著曹操的雄心壯志,生命,為水所詮釋。

上善若水,感恩似泉。一樹丁香燦爛的紛揚著,香氣氤氳。人們吮吸著清香。拾起一片掉落的花瓣,放在鼻間上嗅嗅,感受生命,感受水的存在,樹安靜的沉睡著,安靜的接納著“從今若許閑來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生命,為水所包容。

水的鼻息,你感觸到了嗎?

水靜靜的流著,帶著它的靈魂,帶著它的氣息緩緩流動。遺留的腳印上,生命聚其精華開始成長。擷一葉草,蒼翠欲滴;拈一片蘚,翠色、欲流,生命,無人不充斥著水的鼻息。

生命,為水所成就。

外國哲學論文篇十三

摘要:在當前高校教育中,無論學生的學習興趣、專業(yè)方向,都在入學支持在學習好基礎性文化課程的同時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教育,在大學乃至研究生階段最為明顯,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成為了我們日常學習的必修課.接受馬克思主義教育,對于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

關鍵詞: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

馬克思主義一經問世,就以其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強大生命力來源于它的科學性、正義性和實踐性,而這些特性歸根到底只能建立在馬克思主義與人民群眾及其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與人民群眾相結合、與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生命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源,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屬性.有了這個結合,馬克思主義被賦予了科學性、正義性和實踐性,也才具有了與時俱進的品質和自覺發(fā)展的不竭動力.離開了這個結合,馬克思主義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那么,如何實現兩者的結合呢?這關鍵在于能否找到將兩者聯(lián)系和對接起來的“中介”.筆者認為,馬克思主義不可能自發(fā)地走進人民群眾內心,成為人民群眾的思想武器,因而,要使馬克思主義與人民群眾及其社會實踐相結合,只能依靠“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教育”――即以馬克思主義本身為內容向人民群眾進行系統(tǒng)的“灌輸”,這就是我們所找的“中介”.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高校開展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教育,是馬克思主義與大學生群眾及其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內在要求.我們要長期不懈地開展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教育,用先進的理論灌輸給大學生群眾,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廣大學生,這不僅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理論品質的內在要求,也是大學生學習運用這一思想武器加速成長成才的有效途徑.

馬克思主義思想作為一門較為高深的學問,涵蓋哲學、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識,同時具有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意義.高校學生正處在人格趨于完善,思想接近成熟的重要時期,能夠有正確的思想來指導自己會使得學生的人格塑造更為完善,對于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發(fā)展都有重要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開放,大學早已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中的象牙塔,經濟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很多學生容易在經濟大潮中迷失自己,馬克思主義思想作為久經檢驗的真理,尤其在思想指導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學好馬克思主義不僅僅是在學習一門學問,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吸取其思想精髓來提升改變自己,讓自己的眼界更加開闊,社會思維更加敏銳,以便學號知識、技能的同時更好的服務社會,服務國家,做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

一、高校開展馬克思主義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當前社會的發(fā)展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在思想領域也有了多元化發(fā)展的趨勢,然而結合中國的基本國情與更方面的實績來看,中國在指導思想領域并不適合多元化發(fā)展,舶來品的合適與否需要經過歷史的檢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之所以能夠被廣泛的接受源于其科學性與真理性,并且都是經歷過實踐與時間檢驗的,引導中國人民走上了富強自主的道路,從宏觀上來看中國適合馬克思主義這條道路,利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中國人民的實踐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必然導致人們實踐方式的多元化,然而中國的今天和平穩(wěn)定,多則生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是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前提.

其次,高校學生處于理解力與辨別能力突飛猛進的階段,也是走向工作崗位前的最后一個階段,什么樣的思想指導能被其接受,對于其在今后的社會發(fā)展中的實踐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單單是貢獻大小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方向路線的正確.堅持在高校開展馬克思主義教育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懂得正確的索取與奉獻,明晰自己肩膀上的責任,學會向著更崇高的理想而邁進,緩解當今實用主義、拜金主義對學生們思想的不良影響.

最后,高校作為大部分學生的學業(yè)終端,是其學習生涯的結束,也是社會角色的開始,不少學生在走向社會前就已經有了形形色色的實踐經歷,在初次接觸這些時很多人會感到迷茫與彷徨,如果沒有正確的思想來對其進行指導,一旦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很有可能使其行為方式產生錯誤,從而影響自身的發(fā)展與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而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后,一旦在其頭腦中形成正確的意識,以此科學的方式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就能更好的保證其健康的發(fā)展,社會的良性循環(huán).

二、當前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的現狀

在高校開展馬克思主義教育已有多年歷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生們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指導性同學生們的專業(yè)知識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學與實踐的良性循環(huán),使得教育成果不斷,教育教學質量不斷邁向更高的臺階,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來自于國內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學環(huán)境的不斷優(yōu)化,指導思想在其中的貢獻尤為突出,正是有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教育才有了當前高校和諧穩(wěn)定的現狀,當然在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還有一些不足也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大的形式是好的,小的方面仍然需要我們不斷的進行微調整.

(一)一定程度的形式化

高校所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相當大的部分是卓有成效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形式主義,存在只灌輸知識,不解釋原理,只照本宣科,不深挖精髓等等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有很多學生從思想上想要學好馬克思主義,但由于自身理解力,社會閱歷的有限對其深層次的理解難以到位,這就需要我們的高校授課老師予以深層次的講解,使馬克思主義能夠為其學、任其用.

(二)理論與實踐的相分離

究,同時重要的還是為了作為指導思想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因此,高校在開展馬克思教育時要重視理論與時間的同步發(fā)展,使得馬克思主義能真正為學生們所用.

三、如何更好的在高校開展馬克思主義教育

高校開展馬克思主義的具體狀況,直接反應到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上,有效而深入的教學與實踐,能夠促進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的開花結果,反之則是一種教育資源的浪費,也是對學生思想進步教育的忽視,認真研究怎樣更好的開展馬克思主義教育,是對學生的負責,更是對社會的負責.

(一)避免形式化教育,重新認識馬克思主義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思想的交流,不以機械化考試為目的對學生進行檢驗,考試的目的是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以便其進行自學研究,提升自己的思想,完善個人人格.能夠避免形式化教育對于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深入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注重理論教育與實踐行為相結合,避免空洞的理論引起學生的迷茫已經學習興趣的缺失,有效的開展實踐活動,哪怕范圍小形式簡單,只要達到讓學生懂得如何利用理論武器來開展實踐活動,就已經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的發(fā)揮馬克思主義教育的實際作用.

參考文獻:

[1]胡海波.馬克思主義哲學課教學存在的問題、深層歸因及可能的出路〔j〕.黑龍江高校研究,,(02).

[2]汪信硯.關于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哲學動態(tài),,(05)

[3]賈松青.馬克思主義永具生命力[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外國哲學論文篇十四

赫拉克利特,辯證法的奠基人,他像20世紀英國的溫莎公爵一樣本可繼承希臘一個城邦的王位,他卻對此毫無興趣,因迷戀哲學而把王位讓給兄弟。溫莎公爵是不愛江山愛美人的代表人物,其美人還是實用的,可是赫拉克利特迷戀的卻是摸不著看不見的東西。

赫拉克利特認為,火是萬物的本源,整個世界,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都是永不停息燃燒著的火焰。由此,他得出了“萬物皆流,無物常住”的結論。河水川流不息,當人們第二次原地踏入這條河時,碰到的水流已不是原來的水流了。比如,你爬山的時候,通往山頂的路和下山的路也已不是同一條路了,因為萬事萬物大到宇宙小到原子都在瞬間即逝地變化著。這條路上肯定有樹葉落下了或者地上的樹葉改變了位置,泥土中間和表面蚯蚓、蟲子、細菌正在穿梭,而泥土自身的一部分也在腐爛,一部分正在化為石頭,只不過人類的肉眼無法明察罷了。

赫拉克利特還認為,人類的智慧僅在于說出真理,其余一切都是不足取的。這就是說,即使你的鼻孔能辨別出任何煙味,你也不會變得優(yōu)秀。在他的眼里,智慧的人極少,多數人是壞的。他既不合群,又蔑視一切。在他的晚年,隱退到一座廢棄的廟宇。野曠人稀,不得不吃草根樹皮。在得了水腫病后,下山回城里找醫(yī)生,竟不同醫(yī)生說話,只是用啞語手勢,以致醫(yī)生不懂何為。他一氣之下獨自躲進牛圈,用牛糞貼身,想用牛糞的熱力逐出體內的水分,約公元前480年與前470年之間,這個高傲的苦行者最終還是復歸于土。

赫拉克利特雖然走了,但他的學說至今還在影響著我們,尤其是那句“人不能同時踏入同一條河流”的名言,我們更是記憶猶新。黑格爾評價赫拉克利特是辯證法的第一奠基人。黑格爾讀到他時,動情地說:我在茫茫大海里航行,看見了新的陸地。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因為萬物皆變,此河流已經不是彼河流了。不錯,一切都在變化,很多事情根本無法回到過去,與其對著逝去的河流空自悲切,還不如珍惜現在,把握現在。

“我們很少想到我們有什么,可是總想到我們缺什么?!笔灞救A的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質。

擁有的想放棄,沒有的想擁有,也許這就是生活。但生活也同時告訴我們,有些東西可能失而復得,如健康、金錢、地位、朋友等,有些東西一旦失去,便不會再有,如青春、生命。

我們總以為生活在別處,其實,生活就在身邊。歲月河水一般在我們的腳下緩緩流過,一去不返。兩千多年前,孔夫子便曾在河川上感嘆:逝者如斯。幾乎在同一時代,赫拉克利特又說出了“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這句格言。先哲們那悠遠的聲音至今仍在耳邊回響,千萬要記?。赫湎闼鶕碛械囊磺?,珍惜值得你珍惜的一切。

外國哲學論文篇十五

我身在機關,本來工作就很忙,最近又要參加單位副職競聘,更無暇抽空去鄉(xiāng)下看望母親。母親并不介意,反為隔三差五地接到我的電話而感到滿足。

參加單位副職競聘的除了我,還有同辦公室的兩位同事。一次,為了完成一項任務,我挑燈夜戰(zhàn)時受涼引發(fā)了急性腸炎,不得不住進了醫(yī)院。母親知道后,風塵仆仆地從鄉(xiāng)下趕到城里照顧我。她了解到病因后,很擔心地說:“這病倒沒事,休養(yǎng)幾天就行,但你的工作壓力會越來越重??!”我滿臉無奈:“這個關鍵時候,不好好表現怎么行啊?”接著我又對她分析了當前的嚴峻形勢,并提及了兩位同事比我優(yōu)越的地方。

母親看我說了半天,問我說:“口干了吧,倒杯水給你!”等水稍涼,我喝了一口,竟然十分的咸。母親微笑著說:“有些事你也不能太看重它,就像這杯鹽開水,你越喝會越渴,真正解渴的還是白開水啊!”

剎那間,我驚呆無語。我渴望的`浮名虛利在母親眼里其實就像是一杯鹽開水——你越渴望得到,你就會越口渴。我回味良久,不由折服于母親的大智慧。她分明是借這杯鹽開水,告訴我一個淺顯而又深奧的人生哲學——在各種誘人的名利面前,只有淡泊相對,才能活出自己的那份安然和從容。

自那以后,我的心平靜了許多,也自然了許多。雖然在副職競聘中最終落選,但我卻活得更加快樂,更加從容。這一切,都應該感謝我那大智若愚的母親!

外國哲學論文篇十六

哲學以理論的方式面對存在世界,以期達到對存在世界本身的理解。它并不預設政治哲學具有絕對的本質,等待著我們發(fā)現并且揭示出來。

哲學畢業(yè)論文篇一

作為第一哲學的政治哲學

我們首先不要誤解了“何為政治哲學”這個問題本身。

它并不預設政治哲學具有絕對的本質,等待著我們發(fā)現并且揭示出來。

恰恰相反,這個問題的提出意味著共識和差異,它要求提供的是我們各自對政治哲學范疇的理解,并且通過對話來明確差異和共識。

在我看來,在今天后形而上學的思想氛圍中,政治哲學應該成為第一哲學。

在這里,政治哲學作為第一哲學這個提法并不是說政治哲學成了哲學的首要部門從而獲得某種統(tǒng)治地位,而是說我們應該充分地認識到哲學存在論的政治性和政治本身具有的存在論意義。

正是這兩個方面的內在統(tǒng)一,使得政治哲學成為哲學存在論的當代形態(tài)。

因此,下面我們將從政治與哲學的當代變遷來闡釋這一命題,并且在這個基礎上闡釋我們對政治哲學這一范疇的基本理解。

我們都知道,哲學有一個耳熟能詳的簡潔定義,也是最高定義,這就是愛智慧,就是對智慧的追求。

但問題在于對智慧本身的理解。

就作為哲學典型發(fā)端的古希臘來說,智慧被明確地規(guī)定為理論知識,其基本的目標就是揭示絕對真理。

不僅哲學的功能被理解為認識,而且認識的目的被把握為揭示真理。

我們把這樣一種發(fā)端于古希臘的西方哲學傳統(tǒng)稱為認識論路線的哲學。

在這條路線上,哲學被理解為一種理性的沉思,追尋不受經驗和現象干擾的自在真理。

哲學以理論的方式面對存在世界,以期達到對存在世界本身的理解。

在這條路線上,不論觀念與對象符合,還是對象與觀念符合,哲學真理只能被理解為符合論的知識。

關于存在是什么并且我們如何知道存在是什么的本體論和認識論成為傳統(tǒng)西方哲學的核心。

在這一哲學傳統(tǒng)中,哲學與政治之間產生必然的二元論劃分和實踐中難以解開的糾結。

既然哲學事關存在的絕對真理,而政治是統(tǒng)治的技藝,政治中的藝術和經驗就只是某種不確定的意見,沒有真理性。

而且權力可能干擾人們認識真理,只有在沒有政治權力的地方才有真理性的認識,因此哲學高于并且遠離政治。

在柏拉圖那里,哲學家管理城邦是從理念世界下降到經驗世界,被理解為一種犧牲和貢獻。

柏拉圖的哲學王,并不是說當上了統(tǒng)治者是哲學家的榮耀,而是說政治只有服從哲學提供的絕對原則才是好的政治。

而近代的康德認為,不能期待著國王哲學化或者哲學家成為國王,而且也不能這樣希望,因為掌握權力就不可避免地會敗壞理性的自由判斷。

很顯然,不論是柏拉圖的哲學王還是康德的哲學家不能為王,都是肯定了哲學優(yōu)先于政治的絕對地位。

在西方認識論哲學傳統(tǒng)中,哲學和政治是兩回事情,并且存在著明顯的等級制。

然而,這個認識論哲學傳統(tǒng)無可挽回地終結了。

關于它的終結,我們已經在不少的地方談論過,核心的問題是自在概念和絕對概念的瓦解。

存在是在實踐與認識中與我們相關聯(lián)的對象性存在,現實是實踐中的生成,而不是自在存在和自在運動。

因此我們只能形成對象性的認識,而不是無時間的絕對真理。

知識是被構成的,而且知識的對象也是在實踐中被構成的。

在這樣一種思想視域中,哲學不是現實之外對現實的理論直觀,而是在實踐中面對現實并且超越實存的那樣一種批判性的思想維度。

它要反思的是人作為存在怎么存在,并且怎么樣去存在,因此是事實性與價值性相統(tǒng)一的存在智慧,是我們應該依循它去生活的、關于世界的看法,即世界觀和方法論,而不再被把握為符合論意義上的真理科學。

哲學從來就在生活世界之中,并且要自覺地立足于生活世界。

洞穴之外的理念世界諸如絕對正義、理想城邦等等只是觀念的幻想,存在的異化。

在自覺地以生存的實踐為基礎和目的的哲學中,不再有關于經驗和現象之外的關于存在的冥思(本體論問題),也不再有內在的意識如何可能抓住外在對象的思辨困境(認識論問題)。

關鍵的是:在物性世界生存的人作為個體和作為類如何面對現實并且超越他的實存。

哲學就是超越性的批判和建構。

諸如正義、平等、自由、至善、良知,乃至于宗教的上帝、天堂、來世等等本質上只是超越實存的觀念建構,雖然對于生活實踐具有根本的導向意義,使存在超越單純的物性成為人的世界,但是,它們本身不是自在存在,也不是絕對的生存原則,而是歷史性的思想建構。

在這個意義上,哲學是一種發(fā)明觀念的活動。

有一本政治哲學導論的書名就叫做《觀念的發(fā)明者》,這一書名恰當地表明了哲學的功能和性質。

實證的真理讓渡給了科學,哲學的任務就是發(fā)明觀念、創(chuàng)造意義、思考價值,自覺地將自己看成超越性實踐內在的構成維度。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指向異常清晰地表明了這一點。

當然,問題在于不要將這樣一種實踐的理論闡釋為脫離時間的絕對真理和抽象教條,而是以實踐思維為基礎,將思想導向生存的世界。

按照馬克思的理解,思想趨向現實的同時,現實也要趨向思想。

這是一種存在的循環(huán)。

在這個循環(huán)中,有哲學,當然有政治。

由此我們能夠理解,“革命”乃是歷史唯物主義作為政治哲學的核心范疇。

隨著哲學從認識論路線向實踐論路線的轉型,哲學與政治的關系發(fā)生了根本變化。

哲學既然不是實踐之外的理論直觀,而是生存的智慧,哲學不在政治之外而是在政治之中發(fā)生。

不是說哲學只有遠離政治才能發(fā)現真理,政治只有遠離哲學才能抓住現實。

正好

相反,哲學在政治權力的運作中形成,政治權力應該在哲學理念的引導下運行。

政治與哲學相互規(guī)定和相互構成。

在這個意義上,哲學的變遷意味著哲學存在論必須具備政治的維度。

今天關于哲學存在論的談論遠離了這一維度,將退回到形而上學的本體論思辨。

只是從哲學形態(tài)和哲學性質的變遷來看政治哲學成為第一哲學,還是一個初步的認識。

它講的還是思想史內部的事情。

真正說來,思想發(fā)展不是思想史內部自我推動的結果,而是思想與現實交匯作用的產物。

今天,政治哲學成為第一哲學不僅是哲學形態(tài)變遷的結果,而且是政治作為社會歷史維度的當代轉型在思想上的一種體現、一種要求。

隨著政治內涵和功能在當代的變化,政治不再是社會歷史的附屬結構,而是人類存在的基本構成維度,日益發(fā)揮著維系人類存在和推動人類發(fā)展的存在論功能,因此迫切需要一種具有哲學高度的政治理解。

關于政治的談論離開了存在論的高度,將變成一種關于統(tǒng)治的技術科學,難以理解政治的現實和意義。

政治哲學成為第一哲學,講的是適應政治變遷的當代趨勢,將對政治的理解提升到社會歷史的存在論高度。

亞里士多德說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說的是人天生地要過一種社會性的生活,并且天生地存在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的關系。

當我們今天來談論人的政治性的時候,其廣度和深度與亞里士多德時代,甚至與啟蒙開啟的現代都不可同日而語了。

政治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首先是政治已經真正地成為了普遍的政治,成為人類存在基本的構成維度。

所以,弗雷德里克·詹姆遜在《政治無意識》中說,事實上一切事物“說到底”都是政治的。

傳統(tǒng)對于政治的理解立足于公共與私人、國家與社會等等二元論結構,好像政治僅只是社會結構中的一塊,可以并且必須劃定自己的邊界。

但是,如今政治具有越來越強勁的滲透力,已經作為一種基本的力量構成生活的內在維度,我們的呼吸、我們的飲食乃至于我們的性愛都在政治中被構成。

在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中都有政治因素的中介。

我們生活在政治之中,政治構成生存的條件。

這種政治的普遍性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tǒng)社會是不可想象的。

在政治成為普遍政治的同時,政治也成為總體政治。

外國哲學論文篇十七

喬斯坦·賈德

豆瓣評分:8.5

(3689人評價)

作家出版社

推薦理由

說到小說體的哲學啟蒙讀物,《蘇菲的世界》肯定榜上有名。而書單狗說的這本,比《蘇菲的世界》更有故事性。它講述的是關于家族、“我是誰”的哲學疑問、虛幻與現實交織的故事。不僅有推理小說的懸念,哲學的思維也在扣人心弦的尋找故事中給人以啟迪。

三句話感受這本書

1、人生是一場規(guī)模龐大的摸彩游戲,只有中獎的彩票展現在我們眼前。

2、他們來人間走一遭,不但是為自己的生命而活。

3、探討萬物固然重要,但時間最值得珍惜的,莫過于跟心愛的親人共處的時光。

2、《你的第一本哲學書》

托馬斯·內格爾

豆瓣評分:7.8

(2019人評價)

當代中國出版社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引導你哲學思考的書,在這本書里,內格爾向我們展現了哲學的真正旨趣所在,他拋出了很多問題讓我們思考,告訴我們如何尋找生活的意義,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三句話感受這本書

1、如果你仔細思考,就會發(fā)現,你唯一可以確信存在的,就是在你自己心靈之內的東西。

3、一個你永遠不可能從中醒來的夢壓根就不是夢:它就是實在——你生活于其中的真實世界。

3、《談談方法》

笛卡爾

豆瓣評分:8.6

(2267人評價)

商務印書館

推薦理由

在許多哲學經典中,笛卡爾的《談談方法》絕對是逆天的存在,它輕巧通俗,篇幅短小,循循善誘,讓人可以毫無負擔地一口氣讀下來。它是理性主義的入門讀物,討論怎么認識這個世界,怎么發(fā)現和重建真理。讀罷此書,你會被笛卡爾那種嚴謹、懷疑的精神深深觸動。

三句話感受這本書

1、我思故我在。

2、征服你自己,而不是去征服世界。

3、越是希望好好利用今后的時間,就越應當精打細算,好好安排。

這個作家了不起

笛卡爾,法國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拔宜脊饰以凇笔堑芽栕钪乃枷?,可精煉地理解為:當我使用理性來思考的時候,我才真正獲得了存在的價值。理性可破除習慣、迷信以及種種所謂的“已成觀念”,讓真正的思考滲透進自己的人生,那么,我的存在才有真正的意義。

笛卡爾與斯賓諾莎、牛頓、萊布尼茨一樣,終身未婚,沒有享受到家庭生活所帶來的快樂。他有一私生女,但不幸夭折,為其終生憾事。

4、《大問題》

羅伯特·所羅門

豆瓣評分:9.3

(2719人評價)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直接面對世界和問題的導論,直接啟發(fā)你去思考和面對那些問題,然后再看各個流派的哲學家是如何思考這個問題的。在書單狗看來,只要你對生活還有好奇,那這本書就值得你放進閱讀清單中!

三句話感受這本書

1、客觀的重音落在說什么,主觀的重音落在如何說。

2、理性總是告訴我,凡是不能完全加以確定的東西,凡是能夠找到懷疑之處的東西,我都應小心翼翼地避免相信,就像避免相信那些顯然虛妄的東西一樣。

3、凡是我沒有明確認識到的東西,我絕不把它當成真的加以接受。

5、《幸福之路》

貝特蘭·羅素

豆瓣評分:8.9

(2323人評價)

華夏出版社

推薦理由

在這本書里,作者討論了各種常見的問題,如疲勞、嫉妒、煩悶等等,制作出一張獻給大家的方子,希望通過這張方子讓無數郁悶的男男女女變得幸福。本汪和小伙伴們都覺得羅素的大智慧讓人很有啟發(fā),各種被戳中。

三句話感受這本書

1、乞丐并不會妒忌百萬富翁,但是他肯定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2、幸福的秘訣是:盡量擴大你的興趣范圍,對感興趣的人和物盡可能友善。

3、需求對象的殘缺不全,正是幸福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6、《人生的智慧》

叔本華

豆瓣評分:9.3

(5058人評價)

上海人民出版社

推薦理由

很少有人這樣直白地跟你講人生智慧,教會你如何理解幸福。許許多多人都能在此書中找到共鳴,書單汪認為如果人生只讀一本“心靈雞湯”,那一定要讀這本。

三句話感受這本書

1、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愛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貧乏成正比。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么選擇孤獨,要么選擇庸俗,除此以外再沒有更多別的選擇了。

3、一個真正老于世故的人,就是一個做事從來不會猶豫不決、舉棋不定的人,也不是匆忙急躁地行動的人。

7、《小邏輯》

黑格爾

豆瓣評分:9.3

(2004人評論)

商務印書館

推薦理由

對邏輯學感興趣的寶寶可以看一看這本經典。黑格爾在此書中,批判了舊式形而上學,創(chuàng)立和發(fā)揮了唯心主義辯證法。雖然這本書比較深奧難懂,但大師睿智的思維,還是能給人以一定的啟發(fā)的。

三句話感受這本書

1、其實哲學的教訓正是要使人從那無窮的有限目的與個人愿望中解放出來,并使他覺得不管那些東西存在或不存在,對他簡直完全無別。

2、認識真理最完善的方式就是思維的純粹形式,人采取純粹思維的時候也就最為自由。

3、事物自身與我們對于事物自身的認識,完全是兩回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外國哲學論文篇十八

本文對目前大學生的德育水平進行分析, 為了警示高校要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并且說明提升大學生德育水平的重要性, 希望高校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鼓勵他們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得到質的飛躍。

馬克思主義哲學,高校,德育工作

大學生是當今社會的特殊群體, 是在高等學府接受教育還沒有進入社會的人, 接受社會最新的信息、技術、思想的教育, 但是由于大學生的年齡集中在20歲左右, 還沒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觀, 又面臨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學習 同時大部分學生在大學期間遠離親人, 不能及時得到關懷, 思想上的波動會比較大。此外, 大學是一個微型社會, 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聚集在同一所學校, 為了能讓學生在學校真正學習到今后在社會生存的本領, 需要提高對他們的德育水平。

在完善高校德育工作之前, 需要對大學生整體的德育水平進行調查研究, 在高校這樣的大家庭中, 學生的德育水平也是良莠不齊。大學生在公共場合的所有行為和舉動都是透明的、公開的, 現在已經是互聯(lián)網時代, 各種各樣的信息通過網絡傳播的速度之快, 在網絡上也不難看到部分高校的學生在食堂用餐浪費極大卻不以為然, 并且就餐后的餐盤也不歸位;寢室關系不融洽、衛(wèi)生習慣不好等現象說明大學生對于環(huán)保、節(jié)約等方面的態(tài)度冷漠。不僅在校園里, 在社會中一個學生的舉動將會代表大學生這個整體, 例如, 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弱的學生, 在公共場合吸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主動為老弱病殘幼讓座等不符合大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行為出現。

(一) 端正教學心態(tài)

(二) 看待學生運用發(fā)展的眼光

(三) 看待問題堅持用聯(lián)系的相關原理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 聯(lián)系的相關原理就是指聯(lián)系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聯(lián)系的客觀性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 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性質, 目前在人們腦海中大學生的德育水平的看法其實就是對聯(lián)系的客觀性的反映, 若是反對聯(lián)系的客觀性, 就是唯心主義。在學校開展德育工作時, 可以借鑒以往的教育經驗, 但是也要遵循聯(lián)系的客觀性。當然, 若沒有如今社會對于學生的成績和能力有高要求, 也不會出現這一類問題, 而且學校在德育工作中遇到的所有問題都具有時代特色, 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完善??偠灾?, 世上不可能單一地存在一個事物, 必定是有聯(lián)系的, 德育工作應該推陳出新, 革故鼎新, 不能流于形式。

(四) 主觀能動性得以發(fā)揮

(五) 由量變到質變

綜上所述, 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下的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 需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 不斷總結經驗, 對學校的德育工作進行完善, 充分調動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通過學校與學生雙方共同努力, 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 協(xié)助他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未來。

外國哲學論文篇十九

——芝諾

芝諾是古希臘的哲學家,是埃利亞派的代表人物,巴門尼德的學生和繼承人。芝諾素有“悖論之父”之稱,他有四個數學悖論一直傳到今天。他曾經講過一個“知識圓圈說”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一次,一位學生問芝諾:“老師,您的知識比我的知識多許多倍,您對問題的回答又十分正確,可是您為什么總是對自己的解答有疑問呢?”芝諾順手在桌上畫了一大一小兩個圓圈,并指著這兩個圓圈說:“大圓圈的面積是我的知識,小圓圈的面積是你們的知識。我的知識比你們多。這兩個圓圈的外面就是你們和我無知的部分。大圓圈的周長比小圓圈長,因此,我接觸的無知的范圍也比你們多。這就是我為什么常常懷疑自己的原因?!痹谶@個故事中,芝諾把知識比做圓圈,生動地揭示了有知與無知的辯證關系。

這個故事表明:一個人有了一定的知識,接觸和思考的問題越多,就越覺得有許多問題不明白,因而就越感到自己知識貧乏;相反,一個人缺乏知識,發(fā)現和思考問題的能力低,就越覺得自己知識充足。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497543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