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那么,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心得體會呢?首先,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所思所感進行有序的整理和歸納,明確所要表達的主題和內容。其次,在寫作過程中,我們要注重細節(jié)的描寫,讓讀者能夠真正感受到我們的思考和感悟。此外,我們還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表達的清晰度,避免出現(xiàn)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表達。最后,我們需要對所表達的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以使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領會我們的觀點和思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一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仡櫴陙碚n程改革的歷程,我認為,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我就談談課改十年來我的一點體會。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數(shù)學教學采取了提出題目——實驗探索——引導觀察——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實驗教學法。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為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具體做法是:
1、確立一個思想,即“為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做預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fā)展,我們主要夸大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fā)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fā)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xù)發(fā)展,而不是限于當前的發(fā)展,教師的每節(jié)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課改中我們要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們往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往做。
3、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
(2)學生地位的轉變;
(3)教學手段的轉變;
4、采取四種方法
(1)激發(fā)學習愛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chuàng)新教育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fā)生變化,教師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啟發(fā)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研究性學習。
2、課堂教學氛圍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把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3、夸大在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tǒng)教材體系著落實“雙基”的主導性作用。
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xié)作、創(chuàng)新、探究、與這些滾燙的字眼牢牢聯(lián)系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著,愿我們的課堂呈現(xiàn)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xiàn),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二
開學初,學校至上而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課堂教學理念改變改革的熱潮,最近我聽了圭峰和福建大田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的課,在網上還觀看了杜郎口中學的幾節(jié)教學視頻,我感受到了杜郎口精神的實質就是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對學習的渴求欲望,實現(xiàn)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個學校形成了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
杜郎口的課堂活了,真正告別了傳統(tǒng)的課堂授課模式,學生當之無愧的成了學習的主人,走進課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滿激情的人,正象杜郎口人說的那樣"主動是學習之本,活躍是課堂之魂"。
我平時還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學生到了游戲廳里不需要任何人教,學生就能很快地學會打游戲,并沉溺于游戲中不能自拔?為什么課本知識在課堂上不能得到很好的掌握?通過觀看杜郎口中學的教學視頻,我發(fā)現(xiàn)我把學生管得太死了,總是規(guī)定學生做我教過的操作,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課堂氣氛不活躍。
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結合自身與學校實際,學其精髓,把握內涵,深刻領會,提高課堂效益。在教學中,我要嘗試讓學生自己來實踐知識的獲得過程,自己對照課本進行自學,并且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找到自我。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們也"學著樂,樂著學",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的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回旋著生命旋律的課堂。
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xiàn)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地快樂,進一步激發(fā)求知的欲望,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以上是我對實施新課改的一點初淺體會,新課改讓教師原有的角色發(fā)生變化,新課改也為教師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機遇。相信我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激發(fā)自身的活力,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創(chuàng)新,一定會使學生向"學會學習"這一最高目標邁進。相信自己也會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成長,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在教學中努力貫徹新課程的理念,不斷進行教育教學上的創(chuàng)新。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三
在過去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老師講解多,學生思考少;一問一答多,研討交流少;操練記憶多,鼓勵創(chuàng)新少;強求一致多,發(fā)展個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動少;顯性內容多,隱性內容少;應付任務多,精神樂趣少等等??傊?,重視傳授系統(tǒng)書本知識,忽視好奇心、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通過對新課改的學習,使我受益非淺。下面把我的幾點體會談一談,與大家共勉: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標準粗線條地確定為五個方面: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shù)學課;學生投入數(shù)學學習的程度;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體現(xiàn)的情況;數(shù)學交流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能力的發(fā)展狀況;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情況。
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shù)學課,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環(huán)境是否形成,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情感是否得到了較好的培養(yǎng)。
學生投入學習的程度,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留有的思維空間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認知需要。
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體現(xiàn)的情況,這一項指標主要是通過學生獨立思考、相互啟發(fā),敢于發(fā)表新想法、新做法的表現(xiàn)情況,評價學生智力潛能是否得到較好的發(fā)揮。
數(shù)學交流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能力的發(fā)展狀況,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學生尊重別人、取長補短,合作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情況和靈活、綜合運用知識的水平,特別是學生獨立構建新知識的能力。
通過對新課改的學習,我逐漸受了新的教學思想,駕馭課堂和管理學生的水平不斷提高,而且對改革很有興趣,因此保證了課改工作的順利進展。
大課堂教學有利于教師為中心的講解,但不利于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要想真正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中心地位,不改變長期延續(xù)的大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很難辦到的。為此,我積極探索班級、小組、個人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的組織形式,重點加強小組研討的學習方式,相對削弱大課堂講解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動的空間和廣泛交流思想的機會,引導學生獨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膽發(fā)表創(chuàng)新見解。
關于教學方法的改革,很重要的問題是觀念的轉變問題。目前不少教師還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接受"書本知識的過程。說得具體一點,就是教師把書本內容講清楚,或一問一答問清楚,學生用心記住,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和應付考試,就算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樣做其實把一種"隱形的"、寶貴的東西,而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別是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統(tǒng)統(tǒng)丟掉了。我通過探索,認識到教學過程應該是這樣的: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問題情景中,緊緊被問題吸引,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一時而高興,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地完成對知識的構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對知識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創(chuàng)造"著獲取知識的方法,體驗著獲取知識的愉悅。同時,在和諧誠懇的交流中,充分展示著自己的個性和才能。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四
20**年10月31日,我校組織第三批老師赴上饒縣三中參加課改培訓聽課,很榮幸我也參加了這次的教師培訓,聽了三中兩位思想品德老師的課,我受益匪淺,特別是一個下午的面對面交流,更讓我感受很深。
三中老師們的熱愛教育事業(yè)、無私奉獻、精益求精的敬業(yè)精神以及那謙虛謹慎、友善寬容的態(tài)度給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三中課改的力度和深度,以及他們那種堅持不懈、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毅力更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首先,我們對這種課改模式進行整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目標引領明確方向。
以往教學中,我們教師就像耕地時牽牛的人一樣,牢牢地拉緊韁繩,生怕牛兒跑了,使自己的教學偏離軌道。
今天的課堂徹底改變了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每位教師都在導入新課伊始,都能引導學生利用學案上的學習目標,或者課件出示目標,確定本課學習的重點。
學生們明確了目標后,有抓手,有方向,學習起來目的明確,目標清楚。
導學案尤如一盞前照燈,引導學生自己看清前方的路。
二、自主學習培養(yǎng)習慣。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對子互學,組內群學,每個學生忙的不亦樂乎。
能在自學提示的幫助下進行圈點勾畫式的學習,能從其他同學身上學到自己所沒有的知識與方法,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得以落實,還培養(yǎng)了良好的助人習慣和不恥下問的學習習慣。
三、課堂展示挖掘潛能。
“展示”部分給我們的觸動很深。
改變了過去教師的“單口相聲”教學法,轉變成師生“三句半”的教學法,由教師主體轉化成以學生為主體。
“展示”是課堂上學生“我參與我快樂”的集中體現(xiàn),只有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中輕松地“說、談、演、寫、吟、唱”,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激情釋放、思維擴散、個性張揚。
在這里,學生不再是整齊劃一舉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識的容器,不再是應試的機器,不再是分數(shù)的奴隸,而是一個朝氣蓬勃的生命體。
在這里,學生活動的時空與老師干預的時空達到了有效融合,找到了一個最佳結合點。
每一個學生的表現(xiàn)都令我們驚訝,原來我們的學生潛能是如此巨大,是我們小看了自己的學生,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
作為教師我們也應該放權,讓學生參與教學。
四、人人參與提高效率。
學生的“展示”“評價”“挑戰(zhàn)”激發(fā)了學生參與意識,每個學生都在學習的舞臺上演繹著自己的節(jié)目,尊重與被尊重使每個學生都樂于進取,心靈得以滿足。
這樣寬松和諧的氛圍何愁學生不學呢?
今天的培訓使我認識到,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應該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轉變自己的角色,將新課改的理念盡快滲透到教學當中,在實踐中不斷成長和進步。
同時,我也得到幾點啟發(fā),那就是:
一、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上,教師的主導作用應該體現(xiàn)在精心的準備上,體現(xiàn)在簡而精、通俗易懂的語言上,體現(xiàn)在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形象化的演示上,體現(xiàn)在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的精銳的目光上,體現(xiàn)在耐心的巡視指導上,體現(xiàn)在及時解決問題的方法上。
二、相信每一個學生
學生在個性上存在差異,但在智商上是絕對沒有差異的,每一個學生都有很大的潛力有待于教師去挖掘。
所以我們應大膽地放開手,讓所有學生去學習,去全力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并通過教師的培養(yǎng)逐漸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三、使學生能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
積極地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從思維到實踐都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提高。
四、因人施教,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學習的能力,要想讓他們學好,就必須給他們提供學習的基本條件,同時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輔以合適的指導方法。
在不失大局的前提下,讓后進生學好,刺激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當后進生的能力提上來之后,又會產生一些所謂的后進生如此循環(huán)下去,后進生在不斷提高,同時整個班級的成績就會進步,而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將會隨之不斷提高。
自20**年參加“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我們一路走得很辛苦。
然而有付出就會有收獲,在學習和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收獲的更多。
除了各級教師培訓中接觸最新觀念和了解學科前沿,觀摩其他老師研究成果外,學校組織的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也為我們的常規(guī)教學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指導著我們每一次的教學活動。
我們也因此能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不斷豐富自身的教育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在此談談自己的幾點感想和收獲,希望能夠引起老師們共鳴。
一、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提高
新課程改革,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但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開發(fā)自身潛力,發(fā)揮自己能力的機遇。
每一位教師在這場改革中都需要重新認識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改進自己的教學。
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老師們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去探索、尋求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
我是學英語的,擔任地理教學,在知識水平以及地理的教學經驗方面有很多不足,但通過每周的教研活動以及自已的不斷學習,地理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很多,感覺已經能基本勝任地理教學了。
二、教師是活動的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
因材施教是一項古老的教育教學原則,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個學生,是實施因材施教,進行有效教學的基礎。
教師需要通過多種多樣的課堂和課外活動,關心關注每一個學生,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
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
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基本忽略了學生的存在,是學生適應教師的過程。
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
課堂教學重在學生怎么學而不是老師怎么教,活動過程要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活動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是否讓學生主動參與了學習的過程,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激發(fā)和調動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
例如,在講解地球公轉時,由于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引起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果教師只是憑空講理論,學生聽得云里霧里,總是認為很難很難。
我在課前準備了一個簡單的道具,就能讓學生直觀地分析出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用兩根細鉛絲綁成垂直狀態(tài),一根表示晨昏線,另一根用紅線繞起來且可上下移動,表示直射光線。
教師演示給學生看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晨昏線的相應移動。
讓所有學生隨意拿兩支筆就可做同樣的演示。
演示過程中學生就能看出:晨昏線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相應移動,而晨昏線的移動引起全球晝夜長短的變化;同時,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如此輕而易舉就能讓學生領悟地球公轉的意義。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動手動嘴動腦,全部精力集中于學習中,一次性就能帶動學生掌握重點難點知識,在迎刃而解的基礎上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三、教師與學生的和諧關系
師生關系的和諧,首先在于教師對學生的愛。
老師對學生的那份愛是溢于言表的,是沒有對學生的隔閡,也沒有偏愛。
這種愛是無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
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民主、合作的。
馬斯洛健康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當滿足了基本需要,一個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現(xiàn)。
當學生滿足了師生間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學生才會因此發(fā)展了自尊、自重。
當學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滿足,在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里,感到自身的價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認,才會輕松地、愉快地投入學習,避免了無謂的爭端、煩惱以及恐懼。
四、團結協(xié)作,培養(yǎng)學生與人相處的能力
“很難想象一個不會與人相處的人在當今的社會將如何生存?!?/p>
美國商界某知名人士的這一感嘆,無疑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題:必須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會交往的人。
有分工、有協(xié)作的合作練習,不僅增長了學生的`技能,提高了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潛意識里教會學生如何與人相處,促進了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
開展合作學習,讓他們并肩作戰(zhàn),一起完成任務,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力量,從而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互助的好品德,讓他們樂于與人交往,善于與人交往。
五、在欣賞中引導學生學習彼此的長處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著以下三層含義:第一,關注每一位學生。
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和牽掛;第二,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
我們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段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第三,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yǎng)成。
我們不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還要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xiàn)和道德發(fā)展,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幫助學生建立愛心、同情心、責任感。
在新課程“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欣賞可以是組織學生看展覽,也可以是同學的優(yōu)秀作業(yè)的相互觀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欣賞同學的優(yōu)秀作業(yè)更有價值。
因為對于初一學生來說,模仿同學更勝于模仿老師。
這是因為他們的水平接近,更易于模仿。
我們在課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賞,讓他們一起討論、評價,取長補短,這樣很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這種欣賞有的是課前的,也有課后的。
我們更多的是在課堂中間組織學生觀摩,因為這樣可以學習到別人的繪制過程和技巧,利于學生及時地對自己的實踐進行調整,從而取百家之長,釀自家特釀。
這對拓寬思路以及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是極有意義的。
總之,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fā)展的課堂。
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yǎng)。
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以后的路還長,我的教學經驗還是很不夠的,為全面提升學生的水平,我會繼續(xù)探索、繼續(xù)努力。
著名教師李鎮(zhèn)西曾經說過,教師“首先是認清自己的教育活動的目標,不是一張張的成績單,不是一堆分數(shù),不是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夠在未來社會中站住腳跟,開創(chuàng)事業(yè)的人才”,我會以此為鑒的。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五
新課程改革是一項深刻的教育領域變革,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并提高他們的自主能力。對于家長而言,新課程的實踐是一次全新的體驗。本文從家長的角度出發(fā),探討新課程改革在實踐中的體驗和心得體會。
第一段:新課程改革淺析
新課程改革是21世紀教育的一個重要現(xiàn)象。新課程強調學生主體性、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能、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不僅僅是課程新方案的實施,更是在教育授課方式和教育觀念方面的改變。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需要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合作,共同推進。
第二段:家長對于新課程的期望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長對于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新課程改革中,家長非常期望孩子能夠通過新課程培養(yǎng)自主意識、創(chuàng)造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實踐能力等細節(jié)。而且,新課程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家長更加期望孩子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和課程,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第三段:家長和孩子在實踐中的體驗
新課程改革,讓家長和孩子一同成為參與者,他們在考試、學習和考核上都有了更大的自主權。這使得家長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興趣,幫助孩子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和發(fā)展。新課程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這激勵孩子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孩子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的才能和特長,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基礎知識。家長在實踐中也漸漸發(fā)現(xiàn),新課程改革為孩子的未來發(fā)展打下了更廣泛的基礎。
第四段:新課程改革的存在問題
新課程的推行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家長們不完全理解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和理念,有些家長對于學科的要求強過學生自身需求,也沒有完全理解新的評價體系和標準。這導致了一些家長將之前指導孩子的方式遷移到了新的課程條目中。同時,新的課程條目帶來的新方案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出現(xiàn)跟不上的問題,也可能會出現(xiàn)推行過程中的困難。
第五段:結論
新課程改革對于家長而言,是一次全新的體驗。家長應該密切關注新課程的發(fā)展成果和目的,了解新的教育方式和評價標準。同時,家長也應該與孩子共同參與,探索新的學習體驗和群體合作體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不僅是教育教學模式的改變,更是社會教育觀和教育理念的升級。相信我們共同的努力,會讓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和理念得到更好的實踐和落地。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六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fā)展,教育領域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其中,新課程改革是近年來教育界備受關注的話題。新課程改革是指以學生為中心,以素質教育為導向,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推進課程改革的行動。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第二段:介紹新課程改革對家長的影響和作用
對于家長來說,新課程改革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過程中,家長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應該主動地關注新課程改革的內容和目標,積極地了解相關政策和規(guī)定,為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提供支持和幫助。
第三段:探討新課程改革對家長的挑戰(zhàn)和難點
雖然新課程改革對家長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難點和挑戰(zhàn)。家長在新課程改革中,往往會出現(xiàn)諸如不了解新課程改革的具體內容、不知道如何指導孩子學習、不了解學校教育教學的變化等問題。這就需要家長們不斷地學習和了解,積極主動地與學校和教師溝通,共同推進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
第四段:分享家長在新課程改革中的心得體會
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許多家長積極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探索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模式和方法。一些家長通過多方面的了解和學習,積極探索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從而讓孩子取得不同尋常的成績。同時,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們也不斷加強孩子的實踐學習,深入思考孩子的教育方式,從而有效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
第五段:總結新課程改革對家長的啟示和建議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于家長來說,不僅是一個挑戰(zhàn),更是一次機遇。家長們應該積極主動地了解新課程改革的內容,探索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方法,同時也要關心孩子的綜合素質和成長,幫助孩子自主發(fā)展。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索,積極參與到孩子教育中去,推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七
誤區(qū)之一:課改是“作秀”,是“趕時髦”
誤區(qū)之二:“穿新鞋走舊路”
課改大潮滾滾而來,沖擊著我們每一個一線的教師,在課改的沖擊下,許多教師奮勇搏擊,爭做弄潮兒,涌現(xiàn)出了許多的名家大師,但也有為數(shù)不少的老師將課改看作是教學手段的變革,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完全拋棄了新的教育理念,只是采用了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將大容量的知識灌輸給學生。不客氣地說,這是穿著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這雙“新鞋”,走的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舊路”。我們必須承認,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是教育現(xiàn)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教育現(xiàn)代化的必然趨勢。但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是起了操作多媒體的“導演”作用,而讓學生“進行活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進行研究性學習,只不過是在應接不暇、眼花潦亂的多種媒體變換使用中,讓學生看到了其實應該是顯而易見卻非要搞得復雜化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這些表現(xiàn)方式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吸引學生的感官,但不能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樣一來,課程改革就是“雷聲大雨點小”,收效甚微。
總之,我們對課程改革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認識,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應毫不猶豫地走出“誤區(qū)”,抓住課改的機遇,迎接新的挑戰(zhàn)。
(一)更新觀念,立志做“研究型與學習型”教師
第一:打破原有的教育教學觀念,建立新的教育理念。
此次課改的中心就是促使學生主體性的全面發(fā)展,課程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都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此,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必須從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出發(fā),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上,建立起立體的目標框架:在完成知識與技能目標的同時,讓學生在探究、體驗、交流、分享、相互激勵與碰撞中發(fā)現(xiàn)知識的來龍去脈,促使學生在頭腦中自動生成知識,完成有意義的建構;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及時引導,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同時積極引導學生的情感走向,促使學生樹立民族認同感、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學生的公民意識,發(fā)展學生自信、自立、自強的優(yōu)秀品質。
第三:注重課程標準的理解與把握,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匯聚集體的智慧,建立集體備課制度。
新課程有許多新內容、新目標、新理念、新教法,同時它也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它整合了歷史、人文地理以及政治、經濟、社會、倫理、道德、文化等其他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的內容,教學內容涉及面廣、時空跨度大。這些都給任課教師的知識結構帶來了挑戰(zhàn)。所以,單靠教師個人的力量實施課程改革難度確實很大,這就需要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匯聚集體的智慧,建立集體備課制度。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在課改過程中,大家通力合作、取長補短、共同促進、攜手進步,在團隊的一致努力下,一齊發(fā)展、一齊提高。
(三)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積極投身課改。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八
新課程改革自2017年開始實施,其中家庭作業(yè)減負、素質教育等方面逐漸成為社會熱點。作為家長,我們如何理解這個新政策和新理念,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新的教學模式,這些問題都曾經讓我不知所措。然而,在實踐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新課程改革帶來的變化,既是一個挑戰(zhàn),也是一個機遇,只要我們跟上節(jié)奏,正確引導孩子,就一定能夠幫助他們積極面對新的改革。
第二段:減負是保障孩子成長的重要方面
新課程實行的減負政策,令許多家長松了一口氣。在原有的基礎上,家庭作業(yè)從原來的90分鐘至3小時,縮減至60分鐘左右,為孩子騰出了更多的時間去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與此同時,縮減家庭作業(yè)也使得孩子更好地適應學校緊張生活節(jié)奏,避免過多的課外負擔。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理解和支持這個政策,在家長會上與老師交流,積極參與家長會活動,也可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成長中去。
第三段:智育與德育并重
新課程改革不僅僅是針對教育方式的變化,更是對教育理念的升華。新課程強調“智育與德育并重”,培養(yǎng)孩子綜合素質,更加注重學生個性化的成長和發(fā)展。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家長可以通過鼓勵孩子參加社會公益、開展校外實踐、參加學術活動等方式,讓孩子拓展視野,增加閱歷,促進其素質的提升。
第四段:主動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
作為家長,我們最應該重視的就是與老師之間的溝通聯(lián)系。我們需要主動地向老師咨詢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xiàn),課堂上的表現(xiàn)等等,而老師在心里也會對家長主動溝通滿懷感激之情。如果有發(fā)現(xiàn)教育里面的問題或者建議,也應該及時溝通反映,共同協(xié)商解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與孩子共同體驗新課程改革,共建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
第五段:結語
總之,新課程改革孕育的機遇和挑戰(zhàn)共存,對于家長而言,我們更應該積極地響應,并為孩子的教育成長負責,維護學校的穩(wěn)定以及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家長需學會正確引導孩子調整教育心理,參與學校的教育活動,與學校的教育師生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吸取歷史教育體制中的優(yōu)秀資源,才能夠伴隨新經濟的發(fā)展,為孩子盡最大的力量,讓其在更加合適的教育體制中茁壯成長。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九
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進取地投人到課程改革之中,認真學習鉆研,不僅僅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進取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改變傳統(tǒng)美術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學本事、合作精神和學習興趣?,F(xiàn)把一年來的實驗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是十分有權威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忽略了學生的存在。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
一堂課能夠有不一樣的教法,但不管怎樣教都必須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于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例如,一年級《摸一摸畫一畫》一課,教師引導學生體驗色彩、點、線條、肌理等造型語言。教師在黑板上畫了兩條彎曲的線條,要求學生想象感覺到了什么。
有的學生說感覺像小河,有的說感覺像小路,有的說感覺像山間飄浮的云,還有的說像媽媽做飯飄出的香味,這時教師讓學生根據想象去練習,不少學生畫出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生動的畫面。這樣為學生供給了獨立的思考空間,尊重了學生的個性。
同時教師對那些積極參與抽象造型游戲的學生以鼓勵和評價。例如:你的想象力真豐富、你的畫法很有創(chuàng)造力等。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自豪感。同時也讓學生參與評價,聽取學生的意見,讓學生在評價和被評價中樹立自信心。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進取性,在教學中注意安排一些選擇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制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現(xiàn)”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中,我在介紹完幾種表現(xiàn)方法之后,并不限定學生用哪一種方法,而是鼓勵學生根據自我的需要和興趣,自主地選擇方法,大膽、自由地表現(xiàn)自我的感受。在整個練習中學生還能夠和小伙伴合作共同運用不一樣的方法進行練習,經過練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愉悅感和滿足感。
“很難想象一個不會與人相處的人在當今的社會將如何生存?!泵绹探缒持耸康倪@一感嘆,無疑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題:必須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會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協(xié)作的合作練習,不僅僅增長了學生的技能,提高了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潛意識里教會學生如何與人相處,促進了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
如今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唯我獨尊。開展合作學習,讓他們并肩作戰(zhàn),一齊完成任務,這樣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體會到團體智慧的力量,從而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互助的好品德,讓他們樂于與人交往,善于與人交往。
如上《花地毯》一課,我把全班分成六個組,每組有一組長,要求全組學生合作繪制花地毯,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評比,選出好的作品拼貼在一張大紙上,構成一張大的花地毯,最終各小組再把自我組的作品貼在一張更大的紙上,這樣全班學生作品自然在黑板前構成更大的地毯,組合壯觀,色彩鮮艷,到達了很強的視覺效果。
全班同學眼前為之一亮,學生不由得在一齊討論,教師適時小結。這樣使學生清晰地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和團體的智慧,從而熱情高漲,一節(jié)課在簡便愉快的氣氛中結束。
兒童最“喜”的莫過于玩了,我抓住他們的這一特性,讓他們玩自我親手制作的東西,在玩中增長知識。如教《會轉的玩具》一課時,我讓同桌兩人分別站到課桌兩頭吹動剛做好的風輪,和前后桌比一比,誰的風輪轉得快,為什么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風輪越圓,轉得越快。于是檢查起自我的風輪,看看是否要改善。同時,他們發(fā)現(xiàn),風的大小與吹風的位置和風輪的轉速也有著極大的關系。學生在簡便愉快的氛圍中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究其根源,大大豐富了教學資料,拓寬了知識面。
在新課程“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欣賞能夠是組織學生看展覽,也能夠是同學的優(yōu)秀作業(yè)的相互觀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欣賞同學的優(yōu)秀作業(yè)更有價值。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模仿同學更勝于模仿教師。這是因為他們的水平接近,更易于模仿。
在課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賞,讓他們一齊討論、評價,取長補短,能很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這種欣賞能夠是課前的,也能夠是課后的。我更多的是在課堂中間組織學生觀摩,因為這樣能夠學習到別人的繪制過程和技巧,利于學生及時地對自我的實踐進行調整,從而取百家之長,釀自家特釀。這對拓寬思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是極有意義的。
總之,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經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fā)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本事的培養(yǎng)。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十
通過對新課程改革的學習,使認識到只有不斷地改革,才能不斷地進步,因此新一輪的課革不僅是教育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時新代發(fā)展的需求。今年我國實行了第八次課改,其根本的目的是促進教育的發(fā)展,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1、改革的特點。
本次教學改革,更為重要的是本次教學改革作為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而進行的,新課程、新教材既在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一個很好的支撐點,同時對教學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可望教學改革有實質性的全方面的推進。
2、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
首先,要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xiàn)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
其次,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先進的教育觀念要通過先進的教育方式體現(xiàn)出來,教育觀念轉變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轉變中進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觀念不轉變,方式轉變就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基礎;方式不轉變,觀念轉變就失去了歸宿,失去了落腳點。所以教學改革要重視觀念改革的先導作用,又要重視方式改革的載體作用。本次教學改革不僅要我們教師改革教育觀念,還要改革我們教學方式、教學行為。
再次,致力于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
教與學是教學過程的重點問題:傳統(tǒng)的,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本是"雙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助,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師生間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也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對教學而言,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平等對話,意味著合作性意義建構,它不僅是一個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教師在教學中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困此教學是師生互助、互惠的關系。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變角色的同時還要求我們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相應的變化。
1、在對待師生關系上,強調尊重、贊賞。
2、在對待教學關系上,強調幫助、引導。
3、對待自我上,強調反思。
而此次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盡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松的氛圍里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窨,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fā)言,積極地表現(xiàn)自我。
變過去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的客體地位為主動學習的主體地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我會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打破過去單一地以“考試”分數(shù)為評價手段的一統(tǒng)天下,建立全方面、多角度,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以往,不管是評價教師的教學能力,還是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以考試作為手段,從而形成了“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的局面。
而今,按照課改的精神,將不再以分數(shù)作為唯一的評價手段。因此,現(xiàn)在我們提倡學期末對學生的評價應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期末評價與平時評價相結合,這樣既能減輕學生的期末考試的負擔,避免出現(xiàn)“臨時抱佛腳”的現(xiàn)象,同時也有助于通過不斷的日常評價更好地促進學生發(fā)展和改進教學。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十一
新一輪教學大綱的出臺,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指明了方向,新一輪課程改革為我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聽取專家對大綱的剖析和解讀,更加明白了職業(yè)教育的目標。就參加“專業(yè)基礎課課程改革培訓”淺談心得體會,并將所得運用于平常教學中,以抓好課堂教學,促進課改實施。
:思維;觀念;創(chuàng)新模式
本人很榮幸參加了由四川省教廳在省教育賓館舉辦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專業(yè)基礎課課程改革省級培訓班”。
電類基礎課教學改革”為題目對新一輪教學大綱制訂的背景、基本情況、特點及指導思想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培訓會后,省教廳還組織我們前往雙流縣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省級重點、成都市電類實訓基地)進行了觀摩、交流。
這次培訓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但是對我來說收獲特別大,心里一下子覺得豁然開朗了,它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同時,我也感覺到需要我們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了,希望今后還能有機會走出去見見世面、開開眼界。下面我就將這次培訓做簡單的匯報,不妥之處,懇請指教。
通過專家講座打開了我的思維,注入了新的活力,對搞好和提升職業(yè)技術教育更加充滿信心。
國家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技術教育,但是,近年來中等職業(yè)學校對社會、對家長的吸引力卻越來越小了,全靠政府補貼來維持,職業(yè)學校的生存發(fā)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所以,深化中等職業(yè)教育改革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這次新一輪教學大綱的出臺,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指明了方向,新一輪課程改革為我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通過專家對《大綱》的剖析和解讀,我更加明白了職業(yè)教育的目標: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實踐為中心、以獲得職業(yè)資格為標志、以促進學生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為目標。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對我們戰(zhàn)斗在第一線的教師和學校領導來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點是“突出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的改革”。首先,教師要改變教學理念“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做中學、做中教”,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是雙師型教師。其次,學校應該逐步改善辦學條件和教學環(huán)境,把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落實到實處,千萬不能讓課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
本次課程改革培訓會上專家和學者提到最多的就是:“以就業(yè)為導向”“做中學,做中教”。
“就業(yè)質量”是中等職業(yè)學校的生存之本。新大綱的制訂和新教材的編寫都是圍繞它們進行的。近年來,生源質量越來越差,面對這些學生要把教材講淺講懂實不容易。所以,新課改對教材及教學模式進行了大膽創(chuàng)新,降低了教學難度和要求;大幅度地刪減了繁瑣性理論知識和驗證性實驗內容;創(chuàng)新教材呈現(xiàn)形式和教學模式(多媒體、資源庫、學科網站、仿真技術、模擬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等),突出“以就業(yè)為導向”“做中學、做中教”的全新職業(yè)教學特色。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程實施,而它的基本途徑就是課堂教學。面對新課程,我們每位教師的思想觀念應有新的轉變,在實踐中,每位的思想觀念應由重“教”不重“學”中解脫出來。新課程《綱要》明確要求,教師應充當幫助學生制訂適當?shù)膶W習目標,并確認和協(xié)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和服務;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氣氛。教師角色的改變,需要教師的膽量和勇氣,只有這樣,新課程改革才能順利進行,取得實效。
同時,還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緊跟時代的步伐,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發(fā)揮電視錄像,甚至網上教學的優(yōu)勢。制作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教學課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這次培訓我也明白了“職業(yè)教育”和“職業(yè)培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職業(yè)教育”是綜合性的,它具有兩種教育功能:一是高中學歷(轉崗時很重要、為今后繼續(xù)學習服務),二是職業(yè)技能?!奥殬I(yè)培訓”是單一的純粹的技能培訓,企業(yè)需要什么培訓什么。同時,我還明白了教師在課堂上不是需要教會學生什么知識以及這些知識是怎么來的。而是應該教會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有什么用途、怎么用這些知識,還要讓學生明白自己能做什么、會做什么。這為我們今后的課堂上到底要講些什么理清了思路。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十二
今年,我們利用假期進行了新課程改革培訓,聽了幾位專家的講座受益匪淺,進一步幫助教師深入理解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及新課程倡導的教學觀和學生觀。在此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學生的學情是推進教師教情的。關注學生的感情、態(tài)度、價值和一般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為其終身持續(xù)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老師的兩堂課要注重學生的思、做、說、聽。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地位,老師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課堂上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必須做到讓學生自由大膽的想象,給他們一片自由的藍天。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進入到教材中去感悟和品味內容。通過引導使學生形成能力并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一切從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合作意識要加強,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探討和交流。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課堂調控能力要加強,很多情況是無法預料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加強學習,不斷的研究課堂調控藝術。
隨著高中課改試驗的深入,廣大教師對課標內涵的理解及教材作用的認識日益成熟,“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如何在教學實踐中,科學、高效地使用教材,恰當處理好“用”與“教”的關系,已成為教師必須研究解決的問題。教材不再束縛學生思維、禁錮教師智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取舍、補充教學內容,變更教學順序,更換呈現(xiàn)方式。依據課標編寫的教材,無論是內容結構的建立、素材與案例的選取、教學內容的組織,還是內容呈現(xiàn)方式的確定,都以貼近學生生活、滿足學生需要、注重學生參與、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為宗旨。教學中應充分領會教材編者的意圖,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表現(xiàn)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轉變、教學方法的改變及評價方法的變化等方面。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等于削弱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降低對教師的要求。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即在老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這種課程形態(tài)的核心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一種開放、主動探究式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梢?只有加強科學方法教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才能正確選定研究課題。
課程改革心得體會篇在過去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老師講解多,學生思考少;一問一答多,研討交流少;操練記憶多,鼓勵創(chuàng)新少;強求一致多,發(fā)展個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動少;顯性內容多,隱性內容少;應付任務多,精神樂趣少等等。總之,重視傳授系統(tǒng)書本知識,忽視好奇心、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通過對新課改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下面把我的幾點體會談一談,與大家共勉: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標準粗線條地確定為五個方面: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shù)學課;學生投入數(shù)學學習的程度;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體現(xiàn)的情況;數(shù)學交流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能力的發(fā)展狀況;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情況。
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shù)學課,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環(huán)境是否形成,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情感是否得到了較好的培養(yǎng)。
學生投入學習的程度,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留有的思維空間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認知需要。
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體現(xiàn)的情況,這一項指標主要是通過學生獨立思考、相互啟發(fā),敢于發(fā)表新想法、新做法的表現(xiàn)情況,評價學生智力潛能是否得到較好的發(fā)揮。
數(shù)學交流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能力的發(fā)展狀況,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學生尊重別人、取長補短,合作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情況和靈活、綜合運用知識的水平,特別是學生獨立構建新知識的能力。
通過對新課改的學習,我逐漸受了新的教學思想,駕馭課堂和管理學生的水平不斷提高,而且對改革很有興趣,因此保證了課改工作的順利進展。
大課堂教學有利于教師為中心的講解,但不利于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要想真正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中心地位,不改變長期延續(xù)的大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很難辦到的。為此,我積極探索班級、小組、個人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的組織形式,重點加強小組研討的學習方式,相對削弱大課堂講解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動的空間和廣泛交流思想的機會,引導學生獨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膽發(fā)表創(chuàng)新見解。
關于教學方法的改革,很重要的問題是觀念的轉變問題。目前不少教師還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接受"書本知識的過程。說得具體一點,就是教師把書本內容講清楚,或一問一答問清楚,學生用心記住,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和應付考試,就算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樣做其實把一種"隱形的"、寶貴的東西,而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別是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統(tǒng)統(tǒng)丟掉了。我通過探索,認識到教學過程應該是這樣的: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問題情景中,緊緊被問題吸引,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一時而高興,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地完成對知識的構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對知識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創(chuàng)造"著獲取知識的方法,體驗著獲取知識的愉悅。同時,在和諧誠懇的交流中,充分展示著自己的個性和才能。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十三
在過去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老師講解多,學生思考少;一問一答多,研討交流少;操練記憶多,鼓勵創(chuàng)新少;強求一致多,發(fā)展個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動少;顯性內容多,隱性內容少;應付任務多,精神樂趣少等等??傊匾晜魇谙到y(tǒng)書本知識,忽視好奇心、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通過對新課改的學習,使我受益非淺.下面把我的幾點體會談一談,與大家共勉:
一、改革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評價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標準粗線條地確定為五個方面: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shù)學課;學生投入數(shù)學學習的程度;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體現(xiàn)的情況;數(shù)學交流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能力的發(fā)展狀況;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情況。
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shù)學課,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環(huán)境是否形成,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情感是否得到了較好的培養(yǎng)。
學生投入學習的程度,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留有的思維空間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認知需要。
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體現(xiàn)的情況,這一項指標主要是通過學生獨立思考、相互啟發(fā),敢于發(fā)表新想法、新做法的表現(xiàn)情況,評價學生智力潛能是否得到較好的發(fā)揮。
數(shù)學交流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能力的發(fā)展狀況,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學生尊重別人、取長補短,合作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情況和靈活、綜合運用知識的水平,特別是學生獨立構建新知識的能力。
通過對新課改的學習,我逐漸受了新的教學思想,駕馭課堂和管理學生的水平不斷提高,而且對改革很有興趣,因此保證了課改工作的順利進展。
二、探索新的課堂組織形式
大課堂教學有利于教師為中心的講解,但不利于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要想真正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中心地位,不改變長期延續(xù)的大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很難辦到的。為此,我積極探索班級、小組、個人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的組織形式,重點加強小組研討的學習方式,相對削弱大課堂講解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動的空間和廣泛交流思想的機會,引導學生獨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膽發(fā)表創(chuàng)新見解。
三、逐步推行探索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
關于教學方法的改革,很重要的問題是觀念的轉變問題。目前不少教師還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接受”書本知識的過程。說得具體一點,就是教師把書本內容講清楚,或一問一答問清楚,學生用心記住,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和應付考試,就算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樣做其實把一種“隱形的”、寶貴的東西,而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別是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統(tǒng)統(tǒng)丟掉了。我通過探索,認識到教學過程應該是這樣的: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問題情景中,緊緊被問題吸引,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一時而高興,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地完成對知識的構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對知識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創(chuàng)造”著獲取知識的方法,體驗著獲取知識的愉悅。同時,在和諧誠懇的交流中,充分展示著自己的個性和才能。
關于課程改革心得體會
我國正面臨著一場轟轟烈烈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過培訓和學習,我對新課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新課程它打傳統(tǒng)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體現(xiàn)了“為了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全新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層次的核心目標,新課程培養(yǎng)出來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發(fā)展的“整體的人”。
新課程改革后,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由課堂主宰者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識的灌輸者轉向人格培育者;從單向傳遞者轉向多向對話交往者;由執(zhí)行者變?yōu)闆Q策者、建構者,由實施者變?yōu)殚_發(fā)者.
新課程對教師給了我們教師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zhàn)。要求教師必須更新知識結構。新課程內容的出現(xiàn)迫使教師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任教學科中學生終身發(fā)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新課程還要求教師必須有開發(fā)課程的能力。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yōu)橐越滩臑檩S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教師還必須發(fā)展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臺”,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為老師獨尊的架勢,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shù)默F(xiàn)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為此,新課程倡導自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十幾年的寒窗苦換來的是一張錄取通知書,沒有朋友,沒有刻骨銘心的體驗,沒有美好的回憶,沒有對生活的熱情,沒有穩(wěn)定而深刻的興趣和愛好,這樣的學生將來怎樣生活在社會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松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松的氛圍里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訓中的一點點收獲和體會,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課堂教學實施上我會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嘗試全新的教學方法,我相信,課程改革后一定會培育出來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社會的全面發(fā)展的人。
課程改革心得體會
現(xiàn)在小學生接觸新事物越來越多元化,在這個教育極速變革的時代,知識的吸收,應該有更合理科學的引導,大膽的嘗試,而不是固守原有的模式,裹足不前。無論對與錯,不嘗識永遠是錯,是對現(xiàn)代教育的一種犯罪。我們肯定一切變革的勇氣和膽識。
通過一段時間的課改,我的感觸頗深,下面談一下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老師真的輕松了嗎?
新課改課上,有時候一節(jié)課下來老師說不了幾句話,有時候也就是一兩句,與以前的課堂相比老師的教學任務輕了,但是老師們真的輕松了嗎?不是的。因為“功夫在課外”,老師的任務更重了。只有充分預習,才會有豐富多彩的課堂展示。要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有意義,一定要加強預習。學生的預習實際上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自學,幫助學生明確目標任務、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式方法,學生用雙色筆作預習筆記,在規(guī)定的課堂時間內完成。預習提綱包括:預習目標、預習重點難點、預習過程、預習方法、拓展提升等由于教師備課充分自覺地把學生帶入了一種想學、能學、搶著學的氛圍之中,使學生們不但能積極參與課堂并且能有效地參與課堂。
二、學生們真的是“瘋”了嗎?
新課改課上的學生們再也不是安分守己、各就各位的小綿羊,他們有的或者站著,或者斜靠在桌子上,有的干脆直接走到黑板前手舞足蹈,滔滔不絕說個不停,這樣的課堂難道不是學生“瘋”了?不是的。學生們上課形態(tài)各異,干什么的都有,好像很散亂,但他們都圍繞著學習目標而動,精力集中,所以神并不散。相信學生,相信我們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讓學生去親自經歷知識,獲取知識,而不要我們教師再一味的去灌輸給孩子們知識。當然這還要先從思想上讓學生認識到,全員充分發(fā)動學生,讓學生們先“動”起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積極參與每個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力爭我們的課堂教學達到“動中學”、“容量大”、“落到實”、“高效率”、“快節(jié)奏”、“收獲多”。
三、創(chuàng)新離不開雙基的落實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展示課上不論是語文課堂上學生自創(chuàng)的詩歌,小品的表演,還是數(shù)學課上體現(xiàn)出來的積極的思維,敏捷的答辯,都離不開扎實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因此夯實基礎是課堂教學的基礎,課堂任何地方都是學習的天地,我們可以利用黑板、地板、墻壁等等讓學生寫、算。有布置就一定要有檢查,有反饋,可以發(fā)動學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來幫助老師檢查,讓學生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學會合作,學會生存。教師不要再只靠自己單干,要相信并培養(yǎng)班干部、課代表和小組長,并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作用。特別是小組長的帶動和管理作用。落實“兵練兵,兵強兵”,使更多學生有提高的機會。
四、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讓每個人都動起來
1、每一個小組中,都有好學生也都有許多較差的學生.其中還有這樣許多學生,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沒問題但是就是不敢或者是不愿意在班內表現(xiàn)自己.針對這種情況可由組長選出最活躍的和最不活躍的學生各一個.幾天下來,效果不錯.因為他們也都意識到,這樣的確能讓自己的精力更加集中,思維更加活躍.
2、善于激勵學生,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出色表現(xiàn)及時的肯定是讓他們動起來的一個最有效的辦法。最可怕的是諷刺挖苦。如果一位同學的發(fā)言與教師的想法不一致,教師當堂予以明確的否定,并表示出對該生的不滿,甚至讓他難堪,那么這位同學將永遠不會在你的課堂上主動提出或回答問題,也就是說因為你的一句話或一種態(tài)度或者是一個表情,都能影響該生的這一節(jié)課或者這一門學科.
3、要有耐心
沒有比學生更堅強的意志,是不能讓他們動起來的。關鍵時刻必須挺得住。當學生不想開口或不習慣開口的時候,當學生停停頓頓、結結巴巴地讀句子和課文時,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之后剩下的就是啟發(fā)和等待了。只要問題適當、時間充分、善于啟發(fā),學生很快就會奮起而參與。這時候教學就開始輕松愉快了。
課改的大潮涌動著,我們也努力去做一個好的弄潮兒吧!盡管比較艱難,我們也要勇往直前.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十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問題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師的培訓、學習、提高,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如何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是當前學校發(fā)展和教師成長的現(xiàn)實要求,也是深化教學改革的方向和重點。如何把學校建構成一個學習型、科研型的組織,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市教育局“關于建立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的意見”明確提出:各級各類學校要確立“學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師是教研員”的新理念,樹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人優(yōu)我特”的辦學發(fā)展意識,確立“教師發(fā)展學?!钡挠^念,不斷引領教師向專業(yè)化、職業(yè)化方向發(fā)展,促進學校辦出典型、辦出特色、創(chuàng)出品牌。
面對新課程,我們碰到了原先估計不到或估計不足的困難和困惑。如課堂教學中,如何處理三維目標的關系?如何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如何開展有意義的探究活動?我們面對的大班教學,如何針對個體的差異進行教學?課堂教學中即時性評價如何進行等等,這些操作層面上的問題,向我們提出挑戰(zhàn),我們的教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面對困惑,西華中學的園丁們緊緊依靠“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和專業(yè)人員的專業(yè)引領”這三種力量。努力學習課程理念,刻苦鉆研課標教材,認真進行教學反思,積極開展集體備課,在課改的征途上留下了一串串扎實的腳印,收到了一份份豐熟的碩果。
課改的實施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為了加強教師之間交往、互動、合作和專業(yè)切磋,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西華中學教科研》應運而生。《教科研》立足于素質教育,堅持“解讀課標、探討理論、交流經驗、指導實踐”的原則,致力于課改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服務于全校教師和學生,為我校教研教改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為大面積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新課程的啟動,呼喚著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師由知識的傳播者轉化為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由學生的管理者轉化為學生發(fā)展的引導者。教研教改,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學校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理念決定意識,理念決定行動。“教是為了不教”、“愛是最好的教育”,《西華中學教科研》問世了,讓我們呵護她、培育她,讓她陪伴我們轉變觀念、更新理念、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去戰(zhàn)勝課改征途上一個又一個險阻,去奪取教育教學中一次又一次勝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十五
在過去的課堂中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老師講解多,學生思考少;一問一答多,研討交流少;操練記憶多,鼓勵創(chuàng)新少;強求一致多,發(fā)展個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動少;顯性內容多,隱性內容少;應付任務多,精神樂趣少等等??傊匾晜魇谙到y(tǒng)書本知識,忽視好奇心、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通過對新課改的學習,使我受益非淺.下面把我的幾點體會談一談,與大家共勉:
一、改革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評價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標準粗線條地確定為五個方面: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shù)學課;學生投入數(shù)學學習的程度;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體現(xiàn)的情況;數(shù)學交流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能力的發(fā)展狀況;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情況。
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shù)學課,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環(huán)境是否形成,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情感是否得到了較好的培養(yǎng)。
學生投入學習的程度,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留有的思維空間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認知需要。
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體現(xiàn)的情況,這一項指標主要是通過學生獨立思考、相互啟發(fā),敢于發(fā)表新想法、新做法的表現(xiàn)情況,評價學生智力潛能是否得到較好的發(fā)揮。
數(shù)學交流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能力的發(fā)展狀況,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學生尊重別人、取長補短,合作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情況和靈活、綜合運用知識的水平,特別是學生獨立構建新知識的能力。
通過對新課改的學習,我逐漸受了新的教學思想,駕馭課堂和管理學生的水平不斷提高,而且對改革很有興趣,因此保證了課改工作的順利進展。
二、探索新的課堂組織形式
大課堂教學有利于教師為中心的講解,但不利于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要想真正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中心地位,不改變長期延續(xù)的大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很難辦到的。為此,我積極探索班級、小組、個人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的組織形式,重點加強小組研討的學習方式,相對削弱大課堂講解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動的空間和廣泛交流思想的機會,引導學生獨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膽發(fā)表創(chuàng)新見解。
逐步推行探索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
關于教學方法的改革,很重要的問題是觀念的轉變問題。目前不少教師還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接受”書本知識的過程。說得具體一點,就是教師把書本內容講清楚,或一問一答問清楚,學生用心記住,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和應付考試,就算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樣做其實把一種“隱形的”、寶貴的東西,而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別是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統(tǒng)統(tǒng)丟掉了。我通過探索,認識到教學過程應該是這樣的: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問題情景中,緊緊被問題吸引,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一時而高興,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地完成對知識的構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對知識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創(chuàng)造”著獲取知識的方法,體驗著獲取知識的愉悅。同時,在和諧誠懇的交流中,充分展示著自己的個性和才能。
關于課程改革心得體會
我國正面臨著一場轟轟烈烈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過培訓和學習,我對新課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新課程它打傳統(tǒng)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體現(xiàn)了“為了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全新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層次的核心目標,新課程培養(yǎng)出來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發(fā)展的“整體的人”。
新課程改革后,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由課堂主宰者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識的灌輸者轉向人格培育者;從單向傳遞者轉向多向對話交往者;由執(zhí)行者變?yōu)闆Q策者、建構者,由實施者變?yōu)殚_發(fā)者.
新課程對教師給了我們教師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zhàn)。要求教師必須更新知識結構。新課程內容的出現(xiàn)迫使教師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任教學科中學生終身發(fā)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新課程還要求教師必須有開發(fā)課程的能力。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yōu)橐越滩臑檩S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教師還必須發(fā)展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臺”,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為老師獨尊的架勢,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shù)默F(xiàn)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為此,新課程倡導自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十幾年的寒窗苦換來的是一張錄取通知書,沒有朋友,沒有刻骨銘心的體驗,沒有美好的回憶,沒有對生活的熱情,沒有穩(wěn)定而深刻的興趣和愛好,這樣的學生將來怎樣生活在社會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松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松的氛圍里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訓中的一點點收獲和體會,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課堂教學實施上我會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嘗試全新的教學方法,我相信,課程改革后一定會培育出來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社會的全面發(fā)展的人。
課程改革心得體會
現(xiàn)在小學生接觸新事物越來越多元化,在這個教育極速變革的時代,知識的吸收,應該有更合理科學的引導,大膽的嘗試,而不是固守原有的模式,裹足不前。無論對與錯,不嘗識永遠是錯,是對現(xiàn)代教育的一種犯罪。我們肯定一切變革的勇氣和膽識。
通過一段時間的課改,我的感觸頗深,下面談一下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老師真的輕松了嗎?
新課改課上,有時候一節(jié)課下來老師說不了幾句話,有時候也就是一兩句,與以前的課堂相比老師的教學任務輕了,但是老師們真的輕松了嗎?不是的。因為“功夫在課外”,老師的任務更重了。只有充分預習,才會有豐富多彩的課堂展示。要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有意義,一定要加強預習。學生的預習實際上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自學,幫助學生明確目標任務、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式方法,學生用雙色筆作預習筆記,在規(guī)定的課堂時間內完成。預習提綱包括:預習目標、預習重點難點、預習過程、預習方法、拓展提升等由于教師備課充分自覺地把學生帶入了一種想學、能學、搶著學的氛圍之中,使學生們不但能積極參與課堂并且能有效地參與課堂。
二、學生們真的是“瘋”了嗎?
新課改課上的學生們再也不是安分守己、各就各位的小綿羊,他們有的或者站著,或者斜靠在桌子上,有的干脆直接走到黑板前手舞足蹈,滔滔不絕說個不停,這樣的課堂難道不是學生“瘋”了?不是的。學生們上課形態(tài)各異,干什么的都有,好像很散亂,但他們都圍繞著學習目標而動,精力集中,所以神并不散。相信學生,相信我們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讓學生去親自經歷知識,獲取知識,而不要我們教師再一味的去灌輸給孩子們知識。當然這還要先從思想上讓學生認識到,全員充分發(fā)動學生,讓學生們先“動”起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積極參與每個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力爭我們的課堂教學達到“動中學”、“容量大”、“落到實”、“高效率”、“快節(jié)奏”、“收獲多”。
三、創(chuàng)新離不開雙基的落實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展示課上不論是語文課堂上學生自創(chuàng)的詩歌,小品的表演,還是數(shù)學課上體現(xiàn)出來的積極的思維,敏捷的答辯,都離不開扎實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因此夯實基礎是課堂教學的基礎,課堂任何地方都是學習的天地,我們可以利用黑板、地板、墻壁等等讓學生寫、算。有布置就一定要有檢查,有反饋,可以發(fā)動學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來幫助老師檢查,讓學生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學會合作,學會生存。教師不要再只靠自己單干,要相信并培養(yǎng)班干部、課代表和小組長,并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作用。特別是小組長的帶動和管理作用。落實“兵練兵,兵強兵”,使更多學生有提高的機會。
四、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讓每個人都動起來
1、每一個小組中,都有好學生也都有許多較差的學生.其中還有這樣許多學生,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沒問題但是就是不敢或者是不愿意在班內表現(xiàn)自己.針對這種情況可由組長選出最活躍的和最不活躍的學生各一個.幾天下來,效果不錯.因為他們也都意識到,這樣的確能讓自己的精力更加集中,思維更加活躍.
2、善于激勵學生,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出色表現(xiàn)及時的肯定是讓他們動起來的一個最有效的辦法。最可怕的是諷刺挖苦。如果一位同學的發(fā)言與教師的想法不一致,教師當堂予以明確的否定,并表示出對該生的不滿,甚至讓他難堪,那么這位同學將永遠不會在你的課堂上主動提出或回答問題,也就是說因為你的一句話或一種態(tài)度或者是一個表情,都能影響該生的這一節(jié)課或者這一門學科.
3、要有耐心
沒有比學生更堅強的意志,是不能讓他們動起來的。關鍵時刻必須挺得住。當學生不想開口或不習慣開口的時候,當學生停停頓頓、結結巴巴地讀句子和課文時,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之后剩下的就是啟發(fā)和等待了。只要問題適當、時間充分、善于啟發(fā),學生很快就會奮起而參與。這時候教學就開始輕松愉快了。
課改的大潮涌動著,我們也努力去做一個好的弄潮兒吧!盡管比較艱難,我們也要勇往直前.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十六
新課程改革讓我體會到了教學的生命過程。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唯一標準。通過教學實驗,慢慢理出一點頭緒,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新課程改革首當其沖的就是一種觀念的轉變,這種轉變不但在于新課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讓任教的老師真的運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去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傳統(tǒng)教育模式是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單向傳輸?shù)倪^程。隨著教育實踐的發(fā)展,這種認識受到了挑戰(zhàn),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還包括學生對學習過程的理解、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熏陶。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選擇和應用教學材料,而不能跟在資源后面跑,受其所困。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學習和探究性學習。學生理解、學會和掌握新的知識并不是像填鴨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種重構,在他已有知識、經驗和觀點上的重構。以上這些變化,必然引起教學評價體系的轉變,而在現(xiàn)行教育體制下對學生的正確全面評價,又能體現(xiàn)教育的客觀性,達到教育的量化標準。因此適時的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是我們面對新課程改革首先必須理清的關鍵。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數(shù)學教學采取了提出問題——實驗探索——引導觀察——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實驗教學法。傳統(tǒng)的教師泛泛而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已被生動活潑的討論式,合作學習的方式所代替,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為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在教學中,還應該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課改:要能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chuàng)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fā),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盡量地搜集,制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fā)生共鳴。數(shù)學學科與日常生活,生產密切相關,要使學生經歷從現(xiàn)實世界中抽象出幾何模型的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xiàn)象出發(fā),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fā)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具體做法是:
1、確立一個思想,即“為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做準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fā)展,我們主要強調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fā)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fā)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xù)發(fā)展,而不是限于當前的發(fā)展,教師的每節(jié)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時把學習到的數(shù)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shù)學,感到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初步體現(xiàn)與現(xiàn)時生活的聯(lián)系。
3、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
(2)、學生地位的轉變;
(3)、教學手段的轉變;
4、采取四種方法
(1)、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chuàng)新教育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fā)生變化,教師認識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啟發(fā)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研究性學習。對于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jié)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yè)追求。
2、教師意識到課改形勢逼人,教師自身知識水平,業(yè)務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等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師的自我學習提高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教師們都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在職進修,業(yè)務培訓或加強教師基本功的自我訓練。教師們能積極地開動腦筋,進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課件,集體備課等,迸發(fā)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熱情。
3、課堂教學氛圍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掌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另外,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xiàn)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讓不同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潛能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把給予學習者取得成功的歡樂看作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金科玉律”。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給他們展示自己,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達到要求時給予肯定和贊揚,并不斷鼓勵他們,要讓學生經常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教師本身應舉止莊重、文雅。提問時,要面帶微笑,語言親切,多用禮貌用語。教師良好的素養(yǎng)、專業(yè)水平和教學方法,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等各方面的言傳身教,直接或間接影響著下一代的成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應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
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xié)作、創(chuàng)新、探究、激情、希望、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著,愿我們的課堂呈現(xiàn)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xiàn),成為情不自禁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課程改革心得體會篇我們在今天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時聽到幾個頻率較高的詞語:新課程意識、評價方式的轉變、要給學生減負增效......
其實,每次一聽到這些詞的時候,我就在思考:我們的做法上符合這些嗎?這里我就講兩個方面的問題,和同行們探討,更懇請大家對我見解的批評與斧正。
1.我們來談談減負增效的問題。
其實減負增效不應該只說是對學生,一定要對教師是一樣的做到才能夠真正做到。我們今天已經進入了新課改,那么,我們是不是已經做到減負增效了呢?對學生來說,首先從課程學科的設置來看:在課改之前,高一的新生只有8個學科,就是沒有生物學科,其實就是在課改前,學生想真正將8個學科都學好已經不容易了。當然我還是發(fā)現(xiàn),高一的學生的確將8個學科都學得較好的,這不僅要學生有較高的智慧,更要有相當好的方法。然而,新課改之后,學生的學科變成了9科。不少的學生真的就是照顧了這科無法照顧其他學科。我所遇到的學生,無論他又多優(yōu)秀,都給我的答案大同小異:總感時間緊,每天就在不斷的趕作業(yè)。其次從每個學科的內容設置來看,我是教數(shù)學的,我這里就以數(shù)學學科為例來加以說明。數(shù)學課改前的第一學期的內容就是三章:《集合》、《函數(shù)》、《數(shù)列》。至少我們作為一個教師,總還感覺到:這些內容能夠在一學期中可以完成的。然而在課改以后,第一學期的數(shù)學內容明顯增加了,內容有:《集合》、《函數(shù)》、《三角函數(shù)》、《平面向量》四章內容,當然還要感謝市教科所的領導們非常了解情況,為大家減輕負擔,把《三角變換》沒有列入全市期末統(tǒng)考的范圍。同時在函數(shù)部分還新增加了《冪函數(shù)》的內容。在其次是四川的高考在命題上怎么命?沒有誰能夠明確的告知的事情。所以老師們在講課的時候就還是新瓶裝老酒、穿新鞋走老路。在課堂上、課后的作業(yè)指導上,沒有真正貫徹課改的理念和意識。從這樣的一些層面分析:所謂課改的減負問題還真成了有的老師說的減負就是加正的了。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們作為老師應該在減負工作中應該做些什么呢?首先,改變自己的理念,當然理念不是說改就改的,這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和時間。正如北京十一學校的特級教師王春易的“講和不講”的問題一樣。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一些調整和改變,我們的學生不能象成七那樣,講不講都沒關系。教師理念要慢慢改。我們面對的學生在初中就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群體。初中教師那一種填鴨式教學沒有改變,就會影響高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換句話說:中學的課程改革是一個整體,只是改變高中教師的理念是不現(xiàn)實的。
其次,高中教師在不能改變更多的現(xiàn)實的情況下,應該做到的,還是要多研究教材和《課程標準解讀》,從中找到改變課堂的要素,尤其要找的是:我們再教學中要如何操作,才能夠體現(xiàn)我們的課改的真正精髓。
再次,教師們要發(fā)揚合作與團結精神。真正做到充分的集體備課活動。在備課活動中不僅要多進行理論的學習,同時還要做到集體認真研究課本,對教學起好引導和指導的作用。
第四,對課改省份的高考試題的研究,教師要洞察高考的方向和趨勢。不僅在備課組內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現(xiàn)出來,同時相互切磋,共同提高,還要不時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相互借鑒的基礎上,指導我們的課堂教學。一定要搞清楚每一堂課中的,講、如何講、講多少等的問題。這就可以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益,在指導學生時,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時間的利用率。
2.談談評價方式。
在教師的教書育人過程中,不要以為教給學生多記得幾個公式,多記得幾個結論,這個老師的水平就要高。對教師的評價能不能看學生的發(fā)展?jié)摿??教師的教書育人中,重點可能還應該是育人。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十七
導學案的組成:學習目標、知識準備、學習內容、學習小結、達標檢測。
學習目標設置的具體要求:
1.數(shù)量以2-3個為宜,不能太多;
2.內容一般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
4.目標內容應明確具體,而且可操作、能達成。
即課前小測,有的老師命名為:前置測評、診斷檢測等。
該環(huán)節(jié)的作用:掃清學習新知識的障礙,為新知學習做好鋪墊。
學習內容是導學案的核心,要體現(xiàn)導學、導思、導練的功能。
學生的自主學習,包括學生自主讀書、獨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練習等在內的由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在探究中加深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
導學案的作用:提出學習要求、劃定學習范圍、指導學習方法、啟發(fā)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理解等等。
編寫導學案的學習內容時應注意的五個原則:課時化原則、問題化原則、參與化原則、方法化原則、層次化原則。
在各級各類的教學觀摩活動上,經??梢钥吹竭@么一種現(xiàn)象,提出一個問題后,馬上進行小組討論,一下子,教室里亂得像一鍋粥,有的小組只有組長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其余同學充當觀眾,有的小組大家爭著發(fā)言,缺少交流。這時,學困生乘機搞小動作。然后學生開始匯報,說自己認為是怎么樣、怎么樣的。
反思:其一,在現(xiàn)行的課堂中,小組合作幾乎每課必不可少,并且不少課上多次安排合作學習,教師對學生合作要達到的目標并不明確,隨意性很大。表面上看,合作學習體現(xiàn)了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但是一味地強調合作,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喪失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缺乏自主性。其二,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在不少的課堂教學中,合作交流的過程表面上熱熱鬧鬧,其實更多的是放任自流,學生之間缺乏交流和互相傾聽。從學生匯報發(fā)言中的“我認為怎么樣”而不是“我們組認為怎么樣”不難看出,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
對策:首先,合作應該建立在個體需要的基礎上,其實小組合作應該是學生個體無法完成,或是受到一定外在條件的限制,需要小組合作才能完成,或是學生對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感到需要與人討論、分享成功喜悅的時候開展,因此,我們在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時要選用合適的內容,提出具有思考性的、有價值的問題。比如在學生意見不同時,學生思考困難時,和答案多樣時,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效果就比較好。其次,開展小組合作應該做到“三合”。一是合理分組,小組成員的劃分上,要注意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差異,體現(xiàn)成員之間的互補性,使每個小組都能均衡開展學習,并使成員定時流動,以保持新鮮感和競爭性。二是合理分工,小組成員之間應該合理分配角色,并且實行輪換制。特別是組長的'角色,應該讓每個成員分別擔當,可以使學生在擔當不同角色的過程中得到鍛煉,最終促進成員間的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共同發(fā)展。三是合作交流,小組內的不同做法,不同意見,應該有交流、溝通、融合并形成一致看法的過程。它是一種生生碰撞,相互交流的互動學習。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要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思想,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產生學習的興趣,都能成為學習的主人,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總之,在合作學習中,只要學生地位平等,可以暢所欲言,自身的才能就能得到充分展示,積極性得到充分提高。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能學會互相傾聽、交流、補充和糾正,達到互相幫助、學生互相合作的目的。真正把小組合作落到實處,讓學生在有效的合作學習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并自覺擔負起學習責任,在交流中學會尊重他人,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十八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在我校的逐步開展,對于新課改的了解在慢慢增加,對新課改的感受也在豐富的活動和全新的授課理念中轉變?yōu)榭释?,同時也感受到了來自于時代的壓力,新課程改革目標向每一位教師都提出了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促成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學習的目標。作為教師在積極地參與這場課程改革之中的同時,應及時地對教育觀念、教學過程進行反思,重新審視自身的教師角色,以適應新課程目標的要求。對此我的體會如下:
一、教師應定位于資源的開發(fā)者;
新課程倡導的是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發(fā)揮主體性作用,不能再只是課程實施的執(zhí)行者,讓多樣性的知識成為學生提高認知能力的途徑;讓學生能從自己所處的周圍社會中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使教師成為課程資源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在教學實踐中,應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揮最佳效果,教師可以嘗試從日常生活入手,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fā),在研究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政治、理解政治,同時把學習到的政治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政治,感到學習政治的快樂,初步體現(xiàn)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二、為學生知識更新、親身體驗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和環(huán)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傳統(tǒng)的課程內容繁、難、偏、舊,主要表現(xiàn)在內容陳舊,以學科經典內容為主,缺乏反映現(xiàn)代性。課程的難度和深度往往造成部分學生成為學習的失敗者。這也是造成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之一。新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xiàn)代社會科技發(fā)展的聯(lián)系,就是說,教師根據學生的發(fā)展要求接合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實際,將課程內容生活化,注重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使課堂教學更富于生活情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學會設計活動,不會設計活動,只會照劇本演戲的教師將難以完成教學任務。而這種設計活動并非意想的,而是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對生活體驗而積累的經驗并加以反思所產生的結果。同時,教師也必須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和行動研究,根據實際情況重新設計與生活以及現(xiàn)代社會科技發(fā)展相聯(lián)系的教學內容。因為,新課程的內容更注重學生的體驗和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要能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chuàng)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核心在于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fā),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對教材熟悉,而且要盡量地搜集,制作與教材有關的教具和材料;又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fā)生共鳴。
三、樹立高層次的目標,追求內容與形式相統(tǒng)一的高效課堂;
新課程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指導學生直到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新課程的教學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習策略的運用,不以掌握知識的多少為目的,而是給學生提供知識平臺,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只是指導和幫助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但,同時,要參與學生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活動中去,與學生交流和溝通,準確地了解學情,及時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或調整教學計劃,從而實現(xiàn)向學習方式的轉變,發(fā)展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自己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這過程中,教師不是統(tǒng)治者或權威者,而是作為學生的指導者、交流者和合作者,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啟發(fā)學生,與學生一道尋求真理,并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最終由學生自己獲得解決問題的答案。這體現(xiàn)了新課程體系下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通過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建立起新的“學習共同體”,倡導合作學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yōu)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總結來看,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唯一標準。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十九
xx月末我隨遼寧省教育廳高中處組織的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典型學校校長赴山東、上海、浙江調研學習。通過聽取校長介紹、座談答疑、聽課及參觀學校的方式,了解普通高中特色發(fā)展和多樣化發(fā)展狀況,尤其是試點省份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學校的發(fā)展設計,包括課程設計、師資調配、選課準備、走班制設計及后勤保障措施等,及其學校對課改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理性反思。通過這次調研學習收獲很大,現(xiàn)總結如下:
1.不再猶豫。把選擇權力還給學生和高校。把選擇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按照學習興趣選擇自己學習的科目。把招生的權利還給高校,高校才能按照了自己的辦學特點,選擇適合自己學校的學生,這樣才能夠把學校辦好,選擇的權利,是未來的方向,也是全世界的主流。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手段。為了落實立德樹人,在三維目標的基礎上升級為核心素養(yǎng)。這次招考改革,教材改革,是為了落實核心素養(yǎng),這是國家的.大政方針。這次改革是世界教育發(fā)展的主流是國家的教育方針,改革必須進行下去,不要再猶豫改不改,而是必須思考和做好怎樣的改革才更有利于教育教學。
2.不再恐懼。通過學習和實地考察,改革確實對學校教學帶來一定的沖擊,但通過和省廳領導及基礎研訊中心同志的交流,發(fā)現(xiàn)遼寧省出臺的文件,已經可能性地規(guī)避了這些問題。作為基層學校的管理者和一線教師,不應該有所恐懼。如果我們有恐懼,肯定會把這種恐懼傳遞給學生和家長,就會帶來整個社會的恐慌。只要我們認真宣傳引導,精心的安排學校的活動,會減少因改革而對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從青島十五中就能看出分層走班教學,并不是因為新高考而進行的。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精確性以及科學性,為了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就得分層走班教學。借著這次改革的機會,可能會從深層次上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改革一定會對學校的發(fā)展帶來機遇和風險,抓住這次機遇,學校就會有新的發(fā)展,沒有抓住這次機遇,學校就可能停滯不前甚至落后。
對于新高考以后,有兩件事情我比較擔心,第一個擔心是,老師對教材不熟悉,還是按照原來的想法進行教學,講必修教材時把選修內容穿插在內,這樣就加深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高一課時就可能出現(xiàn)不足。第二個擔心的是,高一學習任務本來就比較重,一是高一學生不適應高中學習節(jié)奏,二是高一開設的科目較多,三是高中課程難度明顯加大。現(xiàn)在是高一學習之后要進行學業(yè)考試還都想得到的等級。這樣他們就會拼命地進行學習,這樣一些社團活動可能會受到沖擊。
1、建議省里,抓緊時間組建教師培訓隊伍。認真研究課程標準,把內容標準和評價標準吃透,學考要求到什么層面,等級考要求在什么層面。在高一教學的時候要嚴格把握,否則就會對高一教學帶來很大的壓力,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
2、建議以后參加調研的時候,能分層次看學校,學苗素質好的學校和學苗素質相對弱的學校,教學硬件強的學校和教學硬件差的學校,還有農村地區(qū)的學校也要看看,這樣就能聽到不同的聲音。
3、建議依據教學質量高低或者是按照辦學特色,讓他們做出適合自己學校的課程設置作為典型學校,供其它學校進行參考學習。
1、規(guī)劃好適合學校特點的課程設置
2、為分層走班做好硬件的準備
3、做好自己學校分層走班的方案
4、抓緊時間培訓學校教師
總之這次調研學習收獲很多,回來后要認真的消化理解,為我校的新高考做好準備。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二十
9月13--15日,我們洛陽市教育系統(tǒng)一行四十多人在教研室李仲冬主任、賈大慶老師的帶領下對山西省太古縣的課程改革進行了觀摩學習,先后聽取了明星中學、利民學校、太谷二中等學校安排的觀摩課,深入到課堂中去親身經歷太谷真實的課堂教學。我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從實際出發(fā),實地的去感受他們的日常教學。我們得到的答案是,太谷人沒有任何豪言壯語,他們做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作,干的都是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事,課堂上,教師看似講的很少,主要是學生在活動,而課前他們付出的勞動是巨大的。
在13號晚上我們認真聽取了太谷縣教育局教研室張四寶主任的講座,他重點講解了太谷推行的是24字教學模式——“導入目標,自學質疑,合作交流,展示點評,訓練拓展、反思小結”。教師課上講得越多,學生學的東西越少;教師備課的時間越多,課下輔導、批改用的時間越少;教師選得題越精,學生得到的思路、方法越多。14日上午,我們開始走進太谷各所中學,實地的去感受他們的日常教學。從聽到的每一節(jié)公開課,就完全能領略到太谷人銳意進取而又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一堂堂堪稱真實而又具體的公開課,沒有任何作秀的痕跡,無論是教師,無論是學生,完全沉浸在自己營造的學習氛圍當中,似乎對出出進進的參觀者以及身后聽課老師們發(fā)出的聲音毫無感覺。學生只是在老師的引領下合作、探究或交流。身處這樣的環(huán)境,自己便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角色,成為了上課的老師,或者聽課的學生。
14日上午我們去明星中學,一走進校園,耳畔邊聽到的全是的朗朗地讀書聲。一個個教室前后門打開,教室里沒有老師,每個講臺上站著班長,在領讀學生讀書。孩子們讀得是那樣專注,絲毫沒有領會外人的進入。我們走進所要聽課的教室,這里的學生依然在大聲朗讀,準備講課的老師熱情地招呼我們。我悄悄問了一下身邊的一個女同學,從她的嘴里我得知:每天到校上課前這段時間,他們有半小時讀書的時間。這個活動是在班長的組織下有序進行,老師是不過問的。我不禁驚嘆于教師的大膽放手,也驚嘆于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
比如教師說:“我能打斷你一下嗎?”這樣的談話無一不在我們耳邊回響,我們感受并感動著。“就這一部分給提點建議”“我特別欣賞__x寫__的過程”這樣的評價是高水平的,既讓學生明確了優(yōu)點與不足,又提出了改進的方向。
課堂平實,沒有大蓋帽似的導入,沒有華麗的形式。有的只是教師的引,學生與文本的對話,目標的嚴格落實。無論是第一環(huán)節(jié)的溫故互查,還是以后環(huán)節(jié)的設問導讀、應用實踐、拓展延伸,一直是學生在動,是學生在二人合作小組中完成。這樣的小組合作是真真正正的在合作,或校對答案,或交流方法,或幫助后進生,學生的匯報語言流利,聲音響亮,歸納總結條理清楚,敘述完整。
教師學生角色定位準確,主體和主導恰到好處。教師從從容容,沒有一句廢話多余的'話。一直穿行于學生課桌間,巡視檢查學生的情況。學生緊跟學案上的過程,積極探究,或練習,或思考,或動手操作,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動的狀態(tài)中。最終,學生獲得的是實實在在的能力。以前,我們也總是在說“教師是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還有什么“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之類的句子,但背會了都不一定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這回才真正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并不是用來說的,是用來做的。
從太谷的課堂上,看到的是教師為學生準備的導學案,學生一節(jié)課,把新知識的學習融合在習題中,把新知識的鞏固體現(xiàn)在練習中,實現(xiàn)知識習題化,學生在整堂課中,是在練習中學習新知識,在練習中鞏固新知識,使得學習具體化。
參觀太谷的課堂教學,我們可以看到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特別是在基礎知識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很快的完成任務,教師只是起到巡查發(fā)現(xiàn)問題,尤其是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然后讓會做的學生先講,如果都不會,教師抓住重點、難點、易錯點做出點拔。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xiàn)了“知識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理念。無論哪個年級段在課堂教學中都能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打破陳規(guī),敢于異想天開,向書本挑戰(zhàn),向教師挑戰(zhàn),向權威挑戰(zhàn),真正讓課堂成為學堂。
課堂上,溫故互查環(huán)節(jié),小組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幫助組員完成了任務,同時也提高和鞏固了自己所學的知識,遇到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由大組長或者班級里的其他小組幫助解決,這樣,講解問題的組長既鍛煉了自己的思維和口才,又鞏固和理清了自己所學的知識,組員也學會了知識,實現(xiàn)了雙贏。在課堂上學生能學會的,老師一概不講。學生小組能解決的,老師一概不講。小組不能解決的,老師要起到恰到好處的引導。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將整個班級分成多個合作學習小組二人一小組四人一大組,實行小組學導式教學。小組成員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各自擔任不同學科的學科長,負責該學科的工作,承擔相應職責。所有的課堂全部以小組形式出現(xiàn)。這種新的學習形式一下子吸引了我,學生激烈爭論,有時甚至為了某個問題吵的面紅耳赤。課堂充滿了活力。
總之,這次赴太谷學習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導學案規(guī)范了課堂教學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對于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有一定幫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是非常值得而推廣的。但也給我們提出了挑戰(zhàn):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新的教學方法,才能駕馭新的課堂。深入課堂之后,我才更加理解了太谷教研室張四寶主任提出的多與少的關系:教師課上講得越多,學生學的東西越少;教師備課的時間越多,課下輔導、批改用的時間越少;教師選得題越精,學生得到的思路、方法越多。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二十一
20xx年9月13--15日,我們洛陽市教育系統(tǒng)一行四十多人在教研室李仲冬主任、賈大慶老師的帶領下對山西省太古縣的課程改革進行了觀摩學習,先后聽取了明星中學、利民學校、太谷二中等學校安排的觀摩課,深入到課堂中去親身經歷太谷真實的課堂教學。我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從實際出發(fā),實地的去感受他們的日常教學。我們得到的答案是,太谷人沒有任何豪言壯語,他們做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作,干的都是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事,課堂上,教師看似講的很少,主要是學生在活動,而課前他們付出的勞動是巨大的。
在13號晚上我們認真聽取了太谷縣教育局教研室張四寶主任的講座,他重點講解了太谷推行的是24字教學模式――“導入目標,自學質疑,合作交流,展示點評,訓練拓展、反思小結”。教師課上講得越多,學生學的東西越少;教師備課的時間越多,課下輔導、批改用的時間越少;教師選得題越精,學生得到的思路、方法越多。14日上午,我們開始走進太谷各所中學,實地的去感受他們的日常教學。從聽到的每一節(jié)公開課,就完全能領略到太谷人銳意進取而又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一堂堂堪稱真實而又具體的公開課,沒有任何作秀的痕跡,無論是教師,無論是學生,完全沉浸在自己營造的學習氛圍當中,似乎對出出進進的參觀者以及身后聽課老師們發(fā)出的聲音毫無感覺。學生只是在老師的引領下合作、探究或交流。身處這樣的環(huán)境,自己便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角色,成為了上課的老師,或者聽課的學生。
一、教師的大膽放手,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
14日上午我們去明星中學,一走進校園,耳畔邊聽到的全是的朗朗地讀書聲。一個個教室前后門打開,教室里沒有老師,每個講臺上站著班長,在領讀學生讀書。孩子們讀得是那樣專注,絲毫沒有領會外人的進入。我們走進所要聽課的教室,這里的學生依然在大聲朗讀,準備講課的老師熱情地招呼我們。我悄悄問了一下身邊的一個女同學,從她的嘴里我得知:每天到校上課前這段時間,他們有半小時讀書的時間。這個活動是在班長的組織下有序進行,老師是不過問的。我不禁驚嘆于教師的大膽放手,也驚嘆于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
二、教師對學生的尊重。
比如教師說:“我能打斷你一下嗎?”這樣的談話無一不在我們耳邊回響,我們感受并感動著?!熬瓦@一部分給提點建議”“我特別欣賞xxx寫xx的過程”這樣的評價是高水平的,既讓學生明確了優(yōu)點與不足,又提出了改進的方向。
三、預習環(huán)節(jié)做得很扎實,為上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課堂平實,沒有大蓋帽似的導入,沒有華麗的形式。有的只是教師的引,學生與文本的對話,目標的嚴格落實。無論是第一環(huán)節(jié)的溫故互查,還是以后環(huán)節(jié)的.設問導讀、應用實踐、拓展延伸,一直是學生在動,是學生在二人合作小組中完成。這樣的小組合作是真真正正的在合作,或校對答案,或交流方法,或幫助后進生,學生的匯報語言流利,聲音響亮,歸納總結條理清楚,敘述完整。
教師學生角色定位準確,主體和主導恰到好處。教師從從容容,沒有一句廢話多余的話。一直穿行于學生課桌間,巡視檢查學生的情況。學生緊跟學案上的過程,積極探究,或練習,或思考,或動手操作,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動的狀態(tài)中。最終,學生獲得的是實實在在的能力。以前,我們也總是在說“教師是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還有什么“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之類的句子,但背會了都不一定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這回才真正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并不是用來說的,是用來做的。
四、大容量的課堂訓練,鞏固所學知識
從太谷的課堂上,看到的是教師為學生準備的導學案,學生一節(jié)課,把新知識的學習融合在習題中,把新知識的鞏固體現(xiàn)在練習中,實現(xiàn)知識習題化,學生在整堂課中,是在練習中學習新知識,在練習中鞏固新知識,使得學習具體化。
五、學生主動參與,教師精講精練
參觀太谷的課堂教學,我們可以看到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特別是在基礎知識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很快的完成任務,教師只是起到巡查發(fā)現(xiàn)問題,尤其是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然后讓會做的學生先講,如果都不會,教師抓住重點、難點、易錯點做出點拔。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xiàn)了“知識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理念。無論哪個年級段在課堂教學中都能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打破陳規(guī),敢于異想天開,向書本挑戰(zhàn),向教師挑戰(zhàn),向權威挑戰(zhàn),真正讓課堂成為學堂。
六、小組合作,人人參與
課堂上,溫故互查環(huán)節(jié),小組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幫助組員完成了任務,同時也提高和鞏固了自己所學的知識,遇到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由大組長或者班級里的其他小組幫助解決,這樣,講解問題的組長既鍛煉了自己的思維和口才,又鞏固和理清了自己所學的知識,組員也學會了知識,實現(xiàn)了雙贏。在課堂上學生能學會的,老師一概不講。學生小組能解決的,老師一概不講。小組不能解決的,老師要起到恰到好處的引導。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將整個班級分成多個合作學習小組二人一小組四人一大組,實行小組學導式教學。小組成員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各自擔任不同學科的學科長,負責該學科的工作,承擔相應職責。所有的課堂全部以小組形式出現(xiàn)。這種新的學習形式一下子吸引了我,學生激烈爭論,有時甚至為了某個問題吵的面紅耳赤。課堂充滿了活力。
總之,這次赴太谷學習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導學案規(guī)范了課堂教學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對于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有一定幫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是非常值得而推廣的。但也給我們提出了挑戰(zhàn):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新的教學方法,才能駕馭新的課堂。深入課堂之后,我才更加理解了太谷教研室張四寶主任提出的多與少的關系:教師課上講得越多,學生學的東西越少;教師備課的時間越多,課下輔導、批改用的時間越少;教師選得題越精,學生得到的思路、方法越多。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二十二
一說起新課改,就讓我想起大學時的那門《中學思政教學論》,那個時候可以說是接觸新課程改革最多的時候,作為一名大學生的我就在想,如果我成為一名教師,我一定要貫徹新課程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把課堂打造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但是當我真的成為了一名高中政治教師,繁重的工作幾乎讓我無法多花精力在這一方面,現(xiàn)實的狀況也讓我有點點懈怠、一點點倦懶。通過這次的培訓,好像給我敲了一記警鐘,仿佛該真正準備點什么,為學生做些什么。記得在聽講座時,心里有一種莫名的悸動,感覺前面就好像有一扇門,只要我們同心協(xié)力去推開它,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將會是一條康莊大道。對于此次的培訓,我有一些簡單的體會: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在講座過程中,有好幾個專家提到他們小時候的學習生活:早早地放學后,做點農活,然后一群孩子在山野間玩?!拱渍f,這樣的情境,也是我小時候渴望的,放學后不是被關在家里做總也做不完的作業(yè),父母不會緊緊督促我練琴、練字,可以自由地和同學聊天,狂奔在山野間,或者下下棋、看看課外書……但是這些幾乎是可望不可求的夢想。現(xiàn)在的我們,只知道低著頭解著數(shù)學題抑或是背著政史地,很多所謂的優(yōu)等生,厚厚的鏡片下眼睛沒有一絲神采。我希望新課改能真正實施,能夠成功,還孩子們一個燦爛的童年,讓他們過一個真正的充實的花季。
本次深化新課改中提到“把課程的開發(fā)權交給老師”,有時想想,這對老師來說不是權力,更像是一種責任。但是現(xiàn)在的教育狀況又不斷鞭策著更多的老師肩負起這種責任。那么我覺得:首先,新課程要真正實施起來、實施成功,教師的觀念必須轉變,教師不應只熟悉、拘泥于教材,應該盡量利用教材啟發(fā)拓展,活躍學生的思維。我們在給予學生知識的時候,并不是像過去那樣把知識直接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而是要給學生提供案例、問題和情境,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體驗、去選擇、去解決,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判斷是不是、能不能、該不該、值不值,讓學生自己經歷知識的生成過程。這在我們平時的政治課中,我覺得更有條件可以貫徹。選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案例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其次,要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把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盡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松的氛圍里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
在培訓過程中,有位專家提到,在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下,新課程改革猶如“戴著腳鐐跳舞”,但縱使是“戴著腳鐐跳舞”,“也可強身、也可娛樂”。對于每一個參與到新課改的老師來說,你是什么、新課改就是什么,你是怎樣的、新課改就是怎樣的,你有多用心、新課改就會有多成功。我國著名的教育藝術演講家李燕杰先生曾經有過這樣一段富有哲理的論述:教育是科學,它不僅屬于現(xiàn)在,而且屬于未來;教育是藝術,懂得教育藝術的人才能不斷推動教學改革的進程,并不斷推動教育的發(fā)展。在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思維的興趣,讓學生成為探索思維的主人,指導學生掌握思維的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維的有效措施,也是實施新課程改革下,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
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著,愿我們的課堂呈現(xiàn)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xiàn),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新課程改革家長心得體會篇二十三
在20xx年6月16日至19日四天時間內,我參加了由四川省教育局組織的高中新課程改革培訓。作為處于教育一線的教師來說,參加新課程教育改革培訓,意義深遠而重大。對教師搞好教育工作是很有裨益的,對學生自身各方面的良好發(fā)展是具有劃時代的推動作用,為國家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起著積極的作用。那么,我就簡要談談我對新課改的一些認識和體會。
一、認識新課改的內涵和目的
課改具體內容就是從應用教材、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到考核模式所發(fā)生的有目的、有標準、有成果的新嘗試、新變化。課改的目的就是喚起老師的教學熱情、喚醒學生的內在潛力、喚醒本我、塑造人格、構人生發(fā)展體系,讓學生成為適應社會生活和經濟建設的可用人才。
二、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1、研究學生,認識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要求
教育是傳授學生知識、塑造學生性格的過程,因此,如果不尊重人學習知識、心理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一味地按照統(tǒng)一的要求來教育存在個性差異的學生,這會使學生的各方面發(fā)展不適應社會的需要。所以,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就要求優(yōu)化教育觀念,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知識,讓學生不但能學到知識而且具有了自主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2、認識知識認知的規(guī)律,優(yōu)化教學技巧,提高課堂效益
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學習是建立在自己已有的知識能力的前提之上的。因此,在傳統(tǒng)模式下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教授新知識往往有精彩的講解,但學生的反應卻是無動于衷。其根源主要在于教師沒有尊重新知識學習的規(guī)律,因此,教師應該應該引導學生由已學知識或生活經驗、生活常識的回憶慢慢轉向對新知識的學習。
要提高課堂效益,除了以上的需要改進以外,教師還應該加強對專業(yè)知識的進一步學習,拓展自己的知識層面及知識結構體系,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僅備好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學生實際情況,讓你的教學適應學生的需要。
3、轉變教育理念,從培養(yǎng)知識性人才向培養(yǎng)學習型人才轉變
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要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知識性人才,然而,通過30年的教育實踐得出,在此模式下培養(yǎng)的人才對快速發(fā)展的社會是缺乏適應能力的、是短時間內容易被社會淘汰的,因為他們缺少的是終生學習的能力。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就要求教育要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學習型人才,教育不但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成為喜歡終生學習的人。
總之,參與新課改的一線教師應該給自己一個重新的定位。課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師人才的一個平臺?!翱蒲信d?!币阎饾u成為廣大中小學領導和教師的共識。我們的課改也迫切呼喚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以教育現(xiàn)象和教育問題為對象,運用科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探尋教育規(guī)律及有效途徑。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490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