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金華的雙龍洞名師教學實錄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實錄(大全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9 16:20:05
記金華的雙龍洞名師教學實錄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實錄(大全8篇)
時間:2023-10-29 16:20:05     小編:筆塵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記金華的雙龍洞名師教學實錄篇一

把握課標理念精髓學習晤言文字運用――《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實錄及評析

執(zhí)教: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小學甘密

評析: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小學黃筱紅

甘密

曾榮獲全國第九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特等獎,江西省小學語文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江西省首屆“贛教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南昌市小學課堂教學觀摩活動一等獎。課堂教學中形成了“樸實而又激情、扎實而又靈動”的教學特色。

最喜歡的教育格言: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

最崇拜的名師:薛法根。

最喜歡讀的一本書:《做最好的老師》。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這是――

生:(齊)金華的雙龍洞。

師:葉圣陶爺爺曾經(jīng)游覽過這里,還寫下一篇游記。(板書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齊瀆課題。

生:(齊)記金華的雙龍洞。

師: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瀆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瀆通句子,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游覽雙龍洞的。開始吧!

(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大部分同學都讀好了,有的同學甚至還讀了第二遍。好,讀好的同學,我們先看看這個詞。準來讀一讀?請你來。

生:蜿蜒。

師:全班一塊兒讀。

生:(齊)蜿蜒。

師:其實這個詞我們并不陌生,在《長城》這課中見過,請你讀。(出示句子)

生: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師:(出示長城的畫面)你們看,這就是蜿蜒的長城?!膀暄选笔鞘裁匆馑寄??

生:“蜿蜒”以前是比作蛇的,現(xiàn)在比作彎彎曲曲的路。

師:你說得不錯,“蜿蜒”就是形容彎彎曲曲延伸的樣子。在這篇課文中,用蜿蜒寫什么?到書本上去找一找。

生:蜿蜒就是洞頂?shù)碾p龍。

師:從哪兒知道的呢?請讀讀文章中的句子。

生: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shù)碾p龍,一條白龍,一條青龍。

師:哦,正是因為如此,這個洞才得名雙龍洞。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游覽雙龍洞的呢?別著急,在文中圈畫出有關的詞語,并且和同桌合作完成這張游程圖。開始吧。

(生自主學習)

師:完成了嗎?誰來說說你的游程?(生舉手)好,請這位同學。來,說說你倆合作完成的游程圖。(生說,教師指導。)

生:作者首先來到了金華城,出金華城大約5公里來到羅店,過了羅店就漸漸入山,入山大約5公里就來到雙龍洞口,走進去就來到了外洞,過了孔隙,就到了內(nèi)洞,最后作者又仰臥在小船里出了洞。

師:你說的就是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真棒!我們把掌聲送給她。

師:你們瞧,金華、羅店、人山、洞口,這是作者在去雙龍洞的一

生:(齊)途中。

師:外洞、孔隙、內(nèi)洞,這是作者正在――

生:(齊)游洞。

師:最后,原路――

生:(齊)返回。

生:游洞。

師:最后寫了――

生:返回。

師:大家剛才說的就是這篇課文的段落結構。(語文教案)同學們。游記除了交待流程,還要抓住景點的特點寫出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和感受到的。這就是游記文體的特點。

點評:游程圖設計新穎。旨在通過整體感知,幫助學生粗知文章大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并抓住游覽順序,體會寫作順序,了解“游記”文體的特點。

二、精讀課文,學習表達

師:在游雙龍洞的過程中,哪一處景點最讓作者感到好奇,感到刺激,留下的感受最深?

生:孔隙。

師:“孔”是指什么?

生:很小的洞。

師:是的,小洞、窟窿。那“隙”呢?

生:隙是指很小的、很窄的縫隙。

師:縫隙、裂縫,說得不錯。把它們倆合在一起,“孔隙”是什么意思呢?

生:很小的裂縫。

師:那從“孔隙”這個詞中,你知道“孔隙”這處景點的特點是什么嗎?

生:很窄小。

師:作者是怎樣寫出孔隙的窄小呢?請大家用心默讀課文第五自然段,畫出有關的句子,圈出重點詞語。

(生自主學習,教師巡視。)

生: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下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

師:這兩句話主要是寫了什么?

生:講小船很小。

師:是的,請坐。如果老師把這兩句話稍稍改動一點,有什么不一樣?

生:第一句顯得船小一點,第二句顯示不出來。

生:突出了小船小的特點。

師:你還從哪些詞當中看出了小船的小呢?

生:并排仰臥,剛合適。

師:說說你的理解。

生:并排仰臥就是兩個人仰臥在小船上,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

師:你平時乘過船嗎?你乘的船是怎么樣的?

生:能乘坐幾百個人的。

師:是啊,咱們廈門的輪渡船就能容幾百個人,對不對?可這只小船呢?

生:只能容兩個人,而且是并排仰臥的。

師:作者僅僅是在寫小船的小嗎?

生:還寫出了孑l隙的小。

師:你真會讀書,我們來合作讀一讀好不好?

生:好。

師:怎樣小的小船呢?

生: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

師:作者來到孔隙處,看到這兒只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

生:(齊讀)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

師:作者沒有用具體的數(shù)字來寫孔隙的寬窄,而是用小船的小寫出了――

生:(齊)孔隙的窄小。

師:我們繼續(xù)來交流,你還畫了哪個句子?

生: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

師:老師也找到了這句話。(課件出示生字)同學們,你們看,這是本課的生字,一塊兒讀一讀。

生:臀。

師:“臀”是月字旁的字,這里還有幾個字偏旁相同,這些偏旁說明和――

生:身體有關。

師:那你知道“臀”指的是身體的哪個部位嗎?

生:指的是屁股。

師:是的,凡是和船底有接觸的部位都寫出來了,有哪些呢?

生:(齊)后腦。

師:摸摸你的后腦。到――

生:(齊)肩背。

師:到――

生:(齊)臀部。

師:到――

生:(齊)腳跟。

師:沒有一處不――

生:(齊)貼著船底的。

師:這樣具體、細致的描寫,讓我們更直觀地感受到孔隙的特點就是一生:(齊)窄小。師:就請你做文中的“我”,讀讀這句話。生:(讀)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

師:通過你的.朗讀,我感受到了你過孔隙時的好奇和小心。還畫了哪句呢?

生: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師:你找的是這句。這兒有兩個生詞,全班同學一塊兒讀讀這兩個詞。

生:稍微、額角。

師:作者是怎樣寫出孔隙的窄小呢?你圈出了哪些重點的詞語?

生:稍微、一點兒、準會。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師:能把頭抬起來嗎?

生:不能。一點兒都不能抬起來。

師:你是從這些詞語里邊體會到的。誰來讀讀這句話,讀出作者的感覺?

生:(讀)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師:同學們,這兩句話主要寫了什么呢?

生:這兩句話主要寫了作者的感覺。

生:準備好了。

師:你是怎么躺的?

生: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

師:行了,那就開船吧!(音樂起)船慢慢地在孔隙中移動,這個時候你有什么感覺?

生: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

師:是啊,此刻眼前昏暗了,可是我們還是能感覺――

生: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

師:你能不能動?

生:不能。

師:你會不會動?

生:不會。

師:游客們,你們敢不敢動?

生:(齊)不敢。

師:因為,我又感覺――

生:(齊讀)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師:要是把肩背稍微聳起一點兒呢?準會――

生:要是把肩背稍微聳起一點兒,準會擦傷肩膀。

師:那要是把腳稍微翹起一點呢?

生:要是把腳稍微翹起一點,準會擦破褲子,擦傷膝蓋。

師:那要是把臀部稍微拱起一點兒呢?

生:準會劃破衣裳,刺傷肚皮。

師:終于過了孔隙了,游客們,你又有什么感覺?

生:我感覺上帝保佑我。因為我終于出來了,很讓人激動,沒受傷。

師:你的感覺呢?

生:我的感覺是終于出來了,不用再膽戰(zhàn)心驚了!

生:仿佛自己身臨其境。

師:是呀,仿佛就像自己就到了那里似的。

點評:落實中年級學段“段”的訓練,引導學生重點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感悟作者借小船的“小”和過孔隙時的“感覺”,將見聞和感受有機結合,使人身臨其境的表達方式。閱讀教學應是學生、教師、作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為加深學生對文本的體驗,甘老師創(chuàng)設了“乘小船過孔隙”的情境,并讓孩子們展開想象,體會到了作者準確、貼切的語言特色。

三、遷移運用,練筆實踐

生:跟雙龍洞的孔隙一樣,很窄小。

師: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的寫法,寫寫一線天。想想:在一線天,你看到了什么?過一線天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我們可以用上書本上的,也可用上平時積累到的語句,注意書寫規(guī)范、整潔,開始吧!

(音樂起,生練寫,師巡視。)

師:把你寫的說給大家聽,我們交流一下。

生:我走在一線天里,抬頭只看得見一絲天空。我側著身子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兩邊高聳的石壁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心里緊張得都快喘不過氣來。

師:哦,寫得多好啊?。ㄕ坡暎┐蠹野颜坡曀徒o你了,你用自己在一線天里看到的一條絲線似的天空,還有自己被擠壓的感覺,寫出了一線天窄小的特點,真好。還有誰寫好了?說給大家聽。

生:順著山石,我來到了福建武夷山著名的景點一線天。我抬頭向上看,只看得見絲線似的天空,我想:這大概就是它叫一線天的原因吧!我走在狹窄的小路上,感覺左右兩邊的石壁離我越來越近,我又感覺要是自己再稍微胖一點,準會被卡住,過不去。(掌聲)

師:他仿照了課文中的語句,還用上了自己積累到的詞語,把一線天里看到的和感覺到的寫了出來,讓人仿佛身臨其境。

點評:內(nèi)化語言,讀寫遷移,舉一反三。指導學生仿寫“一線天”,在課堂教學中扎實落實“語文課程是一門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的新課標理念。

四、提煉方法,總結延伸

師:同學們,學會這種寫法,寫出自己的見聞和感受,我們不僅能寫好一線天,還能寫好自己游覽過的每一處景點。雙龍洞的其他幾個景點,作者又是怎樣寫出景點的特點呢?下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

總評:

甘老師的這堂課摒棄了以往固有的教學形式,以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為準繩,把握住了新課標理念的精髓,落實了語文課程是一門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的理念。

一、加強識字、寫字

據(jù)教育部近幾年的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日趨減弱,故新修訂的課標中把識字、寫字作為重點內(nèi)容?!队浗鹑A的雙龍洞》雖是四年級下冊的課文,但中年段依然要把識字、寫字作為重點,只是在方法和策略上有所不同。與低年段相比,甘老師的識字教學教的少、扶放多,進一步加強詞語教學的理解、辨析和運用,減少用詞不當?shù)那闆r出現(xiàn)。

二、吃準年段目標

數(shù)百字的課文,教學過程想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第二學段應落實“段”的訓練,本堂課恰到好處地找到切入點,刪繁就簡,長文短教j甘老師選擇孔隙這處景點作為重點學習內(nèi)容,是因為從外洞到達內(nèi)洞并不是簡單地走過去就可以了,而是一個相對比較復雜、比較有特點的過程,給每一個進出雙龍洞的游客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葉圣陶先生也不例外。所以在總結了游記文體特點后,由整體到局部,甘老師讓學生學習最讓作者感到好奇、感到刺激的孔隙部分,由結構段慢慢過渡到自然段,學習段落寫法,做到一課一得。

三、落實語言文字運用的訓練

內(nèi)容人人皆知,表達方式有心人知。在學習過孔隙這個自然段時,甘老師不是簡單讓學生讀句子、談理解、說感受,而是以“作者是怎樣寫出孔隙窄小的”為主線問題,感悟作者借小船的“小”和過孔隙的“感覺”,將見聞和感受有機結合,使人身臨其境的表達方式。

新課標提出,要結合閱讀教學,訓練學生把話說得清楚、通順、連貫,甚至更有趣味。練習讀寫結合,不僅要讓學生知道作者寫得好在哪兒,還要平時給孩子灌輸生活中處處是語文的觀念。在學習段落寫法之后,甘老師根據(jù)主辦地廈門小學生的學情,結合葉老筆下孔隙窄小的特點,找到與之有相同特點、學生也熟悉的福建武夷山一線天景點,將自己游覽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通過感悟,學生了解了作者按游覽順序記敘的表達方式,并體會、運用到了作者將見聞和感受結合,把事物寫得具體形象的表現(xiàn)手法。

四、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過程

閱讀教學應是學生、教師、作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課堂上,甘老師采用了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身份轉化為游客,以讀代講,真切感受作者過孔隙時的感覺。結合重點句來討論: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一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通過設境體驗,學生當場感受作者洗練、準確的語言表達及其令人身臨其境的表達效果。

記金華的雙龍洞名師教學實錄篇二

師:這篇課文的體裁是游記。游記是記敘旅行的見聞和感受的文章。(板書:游記見聞感受)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快速瀏覽課文,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游覽雙龍洞的?拿起你的筆,邊讀邊劃出重點詞句。

(生瀏覽課文,教師巡視)

師: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游覽雙龍洞的?同位討論一下。

(生討論,師指導)

師:誰來說一下?

(師隨機出示課件)

師:游覽的順序,也叫游程,交代游程是游記的一大特點。游記除了交代游程,還要抓住景點的特點,寫出自己的見聞和感受,這就是游記文體的特點。

三、賞析孔隙

師:在這篇游記中,哪個景點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生:孔隙

(教師板書:孔隙)

師:孔隙是什么意思?

師:看到孔隙一詞,你認為孔隙這處景點的特點是什么呢?

生:窄小

(板書:窄小)

師:作者是怎樣透過自己的見聞和感受來表現(xiàn)孔隙窄小的呢?請大家用心閱讀第五自然段,劃出能表現(xiàn)孔隙窄小的句子。邊讀邊劃,邊做出批注。

(生邊讀邊劃,師巡視)

師:好,我們一齊來交流交流。作者是怎樣透過自己的見聞和感受來表現(xiàn)孔隙窄小的呢?結合你劃的句子來談一談。

(一)見聞

生: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適宜,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

(出示課件)

師:這是寫作者看到的,也就是游記中的所見。這句話主要寫了什么?

生:小船很小。

(出示課件)

師:比較一下這兩個句子,你覺得那一句寫的好?

生:第一句寫得好,課文中的句子帶著4個“小”字,一讀就讓人感覺小船很小,第二個句子,去掉了4個“小”字,寫船的小就不很明顯了。

(出示課件)

師:這段話中還有哪些詞寫出了小船的小?請你來說一說。

生:并排仰臥剛適宜沒法容第三個人

生:實際上是寫孔隙的窄小。

師:同學們很會讀書,我們一齊來合作讀一下吧。

(師生合作讀)

師:你們看,作者并沒有用具體的數(shù)字寫孔隙的窄小,而是用看到的小船的小襯托出孔隙的窄小。咱們要學習這種寫作手法。

(二)感受

師:剛才,咱們找出了寫作者見聞的句子,寫作者感受的句子有哪些呢?

生:眼前昏暗了,但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師:作者為什么會有擠壓的感覺?

生:我從“擠壓”一詞明白了小船越往里走越,感覺孔隙越來越窄,又因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離自己太近,所以感覺山石仿佛向自己撲過來一樣。

師:剛才這位同學分析得很好。同學們,平時坐車時,我們會注意到車在往前走時,路邊的樹木好像在往后走。這是物體的相對運動。在本文中,作者乘船往里走時,感覺山石在往后走,又由于距離太近,所以才會有擠壓的感覺。

師:“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睘槭裁茨兀?/p>

生:因為隔得太近太近了,幾乎每有什么間隙,說明了孔隙的窄小。

師:誰能起來讀一下寫作者過孔隙時的感覺的句子。要注意把擠壓、稍微、準會重讀。

(指名一生讀描述感覺的句子)

生:我懷著好奇的情緒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

師: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生:作者乘船的姿勢很低很低,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

師:“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誰能把這個雙重否定句改成陳述句?

生:身體的每一處都貼著船底了。

師:你看,從葉圣陶爺爺乘船的姿勢,也能看出孔隙的窄小。結合上下文來分析,姿勢低的無法再低的狀況下,還會有這樣的感覺,足以說明孔隙的窄小。

(出示課件)

師:同學們,看一下這幅圖片,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過孔隙的感覺?

生:想。

師:咱們找一位同學當導游,來讀一下這段話,其他同學閉上眼睛體會。游客們,準備好了嗎?開始吧。

(指名一生讀課文,其他同學閉上眼睛體會。)

師:睜開眼睛,過孔隙的感覺如何?

生:緊張、刺激、驚險……

師:同學們,第五自然段作者先用看到的小船的小,也就是他的見聞;再用過孔隙的感覺,也就是他的感受。寫出了孔隙的窄小,讀完后,讓人印象深刻,仿佛自己也坐著小船同作者一齊過了一次孔隙,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身臨其境”。

四、賞析內(nèi)洞。

師:欣賞完了空隙這一處景點,你還想到哪一處景點游玩一下?

生:內(nèi)洞

(板書:內(nèi)洞)

師:同學們,來到雙龍洞,如果不去內(nèi)洞看看,那就太遺憾了!此刻就讓我們一齊到內(nèi)洞看看吧。請同學們讀一讀第六自然段,看看內(nèi)洞是什么樣貌。邊讀邊劃出表現(xiàn)內(nèi)洞特點的句子。

(生讀書,師巡視。)

師:內(nèi)洞有什么特點?誰能結合你畫的句子來談一談。

生:“內(nèi)洞一團漆黑,什么都看不見。工人提著汽油燈,也只能照見小小的一塊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明白有多么寬廣?!睆倪@句話我體會到內(nèi)洞的黑、大。

(板書:黑大)

師:很好,第七自然段有一句話,也是描述內(nèi)洞大的特點的,誰能找出來,讀一讀。

生:在洞里走了一轉,覺得內(nèi)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來進房子那么大。

師:進是什么意思?

生:進是量詞,平方的住宅內(nèi)分前后幾排的,一排稱為一進。

(出示課件)

生:第四自然段。

師:誰能起來讀一下能體現(xiàn)外洞大的句子?

生: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必須不覺得擁擠。

師:咱們的階梯教室能容納三百多人,外洞有幾個階梯教室那么大?

生:三個。

師:外洞就夠多大的了,內(nèi)洞比外洞大得多,足以說明內(nèi)洞的大。內(nèi)洞還有哪些景物?之后起來交流一下,你剛才畫出的句子。

生: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shù)碾p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我順著他的指點看,有點兒像。師:這也就是雙龍洞名字的由來。能想象一下兩條龍的形態(tài)嗎?用個詞來形容一下。

生:騰云駕霧、噴云吐霧、雙龍戲珠……

師:內(nèi)洞里還有什么?

生:其次是些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據(jù)形狀想象成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再加上顏色各異,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觀賞。(出示課件)

師:那里用了一組關聯(lián)詞“即使……也……”,突出表現(xiàn)了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顏色各異的特點。下面我們一齊來欣賞一下內(nèi)洞的奇特景觀。(出示課件)

師:看到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太神奇了。

(板書:奇)

師:這些石鐘乳和石筍造型奇特,再加上那搖曳的燈光,忽明忽暗,仿佛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讓我們驚嘆自然的神奇,請大家有感情的讀一讀內(nèi)洞這一部分。

(生讀第六自然段)

五、總結升華,學習寫作手法。

師:同學們,作者在寫這篇游記時,將見聞和感受相結合,把各個景點的特點巧妙地呈此刻我們眼前,仿佛我們也身臨其境。我們要學習這種寫作手法。

(出示課件)

六、布置作業(yè),讀寫結合。

(出示課件)

師:“學了就用處處行,光學不用等于零?!毕旅婢妥屛覀儗W習這種手法,來想一想:你以前到哪里旅游過?選一處仿照本文的寫作方法,按照游覽的順序?qū)懸粚憽?/p>

記金華的雙龍洞名師教學實錄篇三

這是葉圣陶先生早年寫的一篇游記,文章按游覽順序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jīng)過,情融于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賞大自然的情趣.全文結構嚴謹,內(nèi)容安排井然有序,依次寫了游金華雙龍洞時的路上見聞,游外洞,由外洞進入內(nèi)洞,游內(nèi)洞的所見所聞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況.兩條線索有機交融,貫穿始終.同時,作者觀察仔細,描寫形象生動,景物特點鮮明,不失為一篇寫景佳作.

在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初讀全文,在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游覽順序的基礎上,我又引導學生以小組為甘為根據(jù)游覽順序,畫一張游覽示意圖;再根據(jù)示意圖,說說課文主要描寫了哪些景點.然后再小組內(nèi)選出代表,作為導游講解各個景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合作學習的教過也很好.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男同學的朗讀水平還有待提高.

上完了《記金華的雙龍洞》,我才第一次感受到了上好一節(jié)語文課并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么容易。現(xiàn)在,想針對課堂上的幾個問題談談看法:

一、電教手段的運用要適時

我在教學中按游覽路線帶學生學習外洞、孔隙、內(nèi)洞的時候都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圖片、錄象出示的時機沒有把握好。語文學科還重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圖象資料出示過早,學生就會忽略對語言的體會和理解,直接看圖就知道了。所以應該出在學生理解、感悟完文本,用圖象去驗證他們的體驗,此時看過后會對文字有更深的體會。這也讓我意識到了,語文學科中要合理地運用電教手段,這樣才會有實效性。

二、駕馭課堂要靈活,教學中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質(zhì)疑

學習“孔隙”一段時,學生問我:“老師,我怎么感覺不到孔隙象大家說的那樣低矮呢?”為了節(jié)省時間,這時我馬上把孔隙的錄象放給孩子看,然后問他感受到了嗎?學生只好點頭。課后我細細琢磨之后,才覺得當時的處理十分草率,放掉了一個絕好的教學契機。如果我讓他細細讀文章,然后抓住課文中的語言來品味,肯定比直接看要更有收獲。這也同樣犯了我在“反思一”中提到的問題。這種情況說明我在教學中面對突發(fā)的學生提問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除了以上兩點在這節(jié)課我覺得自己做的不夠成功之外,我覺得自己在這節(jié)課做的比較成功之處是:及時抓住教學契機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空間動筆寫一段話。例如,在講解內(nèi)洞墻壁上的一段文字是這樣的:“其次是些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據(jù)形狀想象成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我及時抓住這個能夠讓學生展開想象的機會,讓同學們帶上自己想象的翅膀,想象在內(nèi)洞的石壁上可能還回有什么樣的圖案,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十分驚人的,在短短的6、7分鐘內(nèi),學生都能依據(jù)自己的想象寫出一小段文字,鍛煉了自己的動筆寫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這節(jié)課上完之后,我覺得有得有失,作為一名教師,要想講好自己一節(jié)成功的語文課是不容易的,需要教師在講課之前付出巨大的辛苦,抓住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這節(jié)課,我覺得自己努力的還不夠在今后的課堂上要有意識地針對自身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改進。

五朵金花綠茶上完《記金華的雙龍洞》后說:“心情是復雜的,有著深深的失落,有著縷縷的懊惱,也有著絲絲的坦然。”這是她的感受,其實不必自責,不必懊惱,要多點坦然,多點自信。可能是綠茶聽其他幾位金花的課時,抱著十分虛心的態(tài)度,吸取了別人的許多長處,好像發(fā)現(xiàn)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阿仁提醒五朵金花,你們都是很不錯的,同唱一首歌,同行切磋交流,取長補短,更要看到自己的特色,善使刀的多使刀,千萬別羨慕別人的槍法而丟掉了自己的刀法.如果同唱一首歌后,只剩下一種唱法,那又是一種悲哀。

初讀課題,我問:“作為金華人,讀這個課題你們有什么感受?”原本想來作為金華人,有這么一篇專門介紹雙龍洞的文章,學生應該會多少有點感覺,從而與文本拉近距離,但結果學生似乎根本不明白什么是感受,只有一個同學提了個問題:“雙龍洞是怎么得名的?”看來我是有些想當然了。

走進文本,初讀花了很長時間,至少有五分鐘;因為設計了當導游所以要介紹景點首先自己要解決一些疑問,再讀又花了好久時間,然后解決問題;準備介紹景點就要對自己介紹的景點做準備,然后再讀并各自練習說話又花了很長時間,等真的來介紹時離下課只有九分鐘時間了。當初的設想是希望能通過當導游解說了解游覽線路、訓練口語水平的同時將文本的語言達到內(nèi)化、并一同去感受景色的美,最后整理出游覽圖,了解寫游記的一些技巧,學習體會詞句的精妙。而實際的課堂就讀書都占了大半節(jié)課的時間,而這讀卻不是精讀品讀,設計時忽略了學生的水平與課文的長度。如果在一開始初讀課文后就找準其中的一個點進行范例教學,對這個點充分品味、朗讀、感悟,然后抓住這個點的特色進行導游解說,那么課堂就有了側重點也有了切入點,接著讓學生學著剛才的方法自主選擇另外的景點進行解說,有重有輕有緊有松,效果可能會好很多。另一方面,如果在明知道時間已經(jīng)不允許,而自己的設計完全不可能得到充分展示時,應該學會大膽放棄,干脆順學而進行教,所以在以后的教學設計時應該做充分的設想,同時多做幾種設計以便課堂的靈活處理。

面對這篇反思心情是沉重的,但我不會灰心,失敗是最好的財富,我為擁有它感到欣喜。

記金華的雙龍洞名師教學實錄篇四

1、好,同學們,很高興見到大家。待會兒這節(jié)課將由我給你們上。做個自我介紹,我姓甘,你們可以稱呼我叫?(甘老師)你們好!

2、早就聽說我們廈門是個旅游城市,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瞧,這是哪兒啊?(鼓浪嶼)

昨天,甘老師第一次來到這兒,看到這迷人的景象,不禁想起了“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這句回文聯(lián)寫的就是咱們廈門的鼓浪嶼。

看看,這是老師家鄉(xiāng)的一處美景,江西廬山。

看到這樣的景致你想起了怎樣的詩句呢?(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聽了你的朗讀,我感受到了瀑布的壯美,掌聲送給他。

再瞧,這是?(杭州西湖)

你又想起了怎樣的詩句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景美、詩美,你讀得更美!真讓人心醉呀!

瞧,這是?

你會想起學過的哪篇文章?(我會想起我們學過的第三課《鳥的天堂》)這就是巴金爺爺筆下的美麗的南國的樹。

好,我們先欣賞到這兒。可以上課了嗎?(可以)

二、板書課題,初讀課文

1、我們繼續(xù)來欣賞,這是?(雙龍洞)

葉圣陶爺爺曾經(jīng)游覽過這兒,還寫下了一篇游記——記金華的雙龍洞(老師板書:游記和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齊讀課題!

2、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自由地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游覽雙龍洞的?開始吧!

三、理解“蜿蜒”,弄清寫作順序

1、好,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同學都讀好了,有的同學甚至還讀到了第二遍。好,讀好的同學,我們先看看這個詞。

誰來讀一讀?請你來。(蜿蜒)全班一塊兒讀。(蜿蜒)其實這個詞我們并不陌生,在《長城》這課中見過,請你讀。你們看,這就是蜿蜒的長城。

那么“蜿蜒”是什么意思呢?(“蜿蜒”以前是比作蛇的,現(xiàn)在比作彎彎曲曲的路)你說得不錯,“蜿蜒”就是形容彎彎曲曲延伸的樣子,那在這篇課文中,用“蜿蜒”寫什么?同學們,到書本上去找一找。(在文中“蜿蜒”就是寫洞頂?shù)碾p龍)從哪兒知道的呢?讀讀文中的句子。(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shù)碾p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

哦,正是因為如此,這個洞才得名?(雙龍洞)

2、那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游覽雙龍洞的呢?別著急,在文中圈劃出有關的詞語,并且和同桌合作完成這張游程圖,開始吧!可以和你的同桌說一說,討論討論。

完成了嗎?誰來說說你的游程?請這位同學,說說你倆合作完成的游程圖。看看老師黑板上的屏幕。第一個是?(第一是金華城,羅店,入山,洞口)第五個是?(外洞,孔隙,內(nèi)洞)第八個是哪兒?你看。(出洞)對了,一個都不落。全說對了,真不錯,老師建議我們把掌聲送給他!

要是我們能把這些連起來說,就更清楚了。來,對照課文內(nèi)容,同桌互相說一說。好,誰來試試?(作者首先來到了金華城,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店,過了羅店就漸漸入山,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口,走進去就來到了外洞,過了孔隙就到了內(nèi)洞,最后作者又仰臥在船里出了洞。)你說的就是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真棒!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她。

你們瞧,金華、羅店、入山、洞口,這是作者在去雙龍洞的?(途中)外洞、孔隙、內(nèi)洞,這是作者正在?(游洞)最后原路?(返回)出了洞。

通過游程圖,我們知道了作者的游覽過程(板書:游程)游覽順序也就是作者的寫作順序,看,簡單地說,作者先寫了在途中,再寫了?(游洞)最后寫了?(返回)大家剛才說的就是這篇課文的段落結構。

四、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2、體會孔隙的窄小

(孔隙)同意嗎?(同意)(板書:孔隙)一塊兒讀讀這個詞,“孔”是指什么?想想,你說(很小的洞)小洞,窟窿。是的,那么“隙”呢?你告訴大家。(“隙”是指很小,很窄的縫隙)縫隙,裂縫,不錯。那把它們倆合在一起,“孔隙”是什么意思呢?你說。(很小的裂縫)沒錯,“孔隙”指的就是窟窿眼,狹小的縫。

那從“孔隙”這個詞中,你知道孔隙這處景點的特點是什么嗎?(很窄小)說得好。(板書:窄小)你理解了這個詞。

那作者是怎樣寫出孔隙的窄小呢?請大家用心默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劃出有關的句子,圈出重點詞語。

好,我們一塊兒來交流交流,誰來讀你劃的句子?老師看到你想舉手又不敢,把這個機會給你。(……)你找到的是這個句子對嗎?是這個句子嗎?老師希望你能大聲地勇敢地再讀一遍,來。

這兩句話主要是寫了什么?(板書:小船)

如果老師把這兩句話稍稍改動一點,有什么不一樣?后面的男同學,請你說。

是呀,下面這個句子也是可以的啊,可為什么還要多加兩個“小”呢?就像你說的,突出了(……)說得真好,短短兩句話,竟用了四個“小”字,作者就是為了要突出小船的小。

作者來到孔隙處,看到這兒只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作者沒有用具體的數(shù)字寫出孔隙的寬窄,而是用小船的小寫出了孔隙的窄小。

我們繼續(xù)來交流,你還劃了哪個句子?好,舉手的同學越來越多了,請你讀。

(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好的,老師也找到了這句話,同學們你們看,這是本課的生字,大家一起讀一讀“臀”。“臀”是月字旁的字,這兒還有幾個字偏旁相同,這些偏旁的字說明和?一塊兒告訴我(身體有關)。

那你知道“臀”指的是身體的哪個部位嗎?(指的是屁股)是的,凡是和船底有接觸的部位都寫出來了,有哪些呢?(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這樣具體細致的描寫,讓我們更直觀地感受到孔隙的特點就是?(窄小)就請你讀讀這句話,讀出作者我的感覺吧!好的,通過你的朗讀,我感受到了你過孔隙時的好奇和小心。

還劃了哪句呢?(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好的,你找到的是這一句,這兒有兩個生字,剛才你讀得很準,全班同學一塊讀讀這兩個詞(稍微額角)同學們,這兩句話主要寫了什么?你說。(這兩句話主要寫了作者的感覺)他有什么感覺?你圈出了哪些重點的詞語?(稍微一點兒準會)說說你的理由。(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能抬起來嗎?(不能)一點兒都不能抬起來,你是從這些詞語里體會到的。誰來讀讀這句話,讀出作者的感覺?這兩句話寫的都是作者的感覺。(板書:感覺)作者正是用自己過孔隙的感覺寫出了孔隙的?(窄小)

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著作者一塊兒乘小船過孔隙,游客們,你們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你是怎么躺的?(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游客們,你們都躺好了嗎?(躺好了)那你們是怎么躺的呢?(……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行了,那就開船吧!船慢慢地在孔隙中移動,這個時候你有什么感覺?(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是啊,此刻眼前昏暗了,可是,我們還是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你能不能動?你會不會動?游客們,你們敢不敢動?因為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要是把肩背稍微聳起一點呢?要是把腳稍微翹起一點呢?(要是把腳稍微翹起一點,準會劃破褲子,擦傷膝蓋。)那要是把臀部稍微拱起一點呢?(準會劃破衣裳,刺傷肚皮。)終于過了孔隙了,游客們,你又有什么感覺?從孔隙出來了,你的感覺是?(我感覺上天保佑,終于出來了?!?你的感覺呢?(我的感覺是終于出來了,不用再膽戰(zhàn)心驚了。)

是啊,同學們,作者就是用見到的小船的小,這也就是他的?(見聞)還有自己過孔隙的感覺,這也就是他的?(感受)寫出了孔隙的窄小。讀后讓人印象深刻,仿佛?(覺得自己身臨其境)是啊,感覺自己就像到了那里似的,用上一個成語,你說得很好,這就叫?(身臨其境)

3、遷移學習,拓展練筆

其實在我們福建省,也有多姿多彩的迷人的風光,你們瞧,這是福建武夷山著名的著名的景點。(一線天)誰去過?舉舉手,好,把手放下。

那兒呀,有迷人的景色,看看從一線天這個景點名稱中,你知道它的特點是什么?你說。(跟雙龍洞的孔隙一樣,很小)非常小,而且還很窄,狹窄,窄小。

那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的寫法,寫寫一線天,想想在一線天你看到了什么?過一線天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我們可以用上書本上的語句,也可以用上平時積累到的,注意書寫規(guī)范整潔,開始吧!

好,這樣,把你想寫的說給大家聽。你已經(jīng)想好了是嗎?來。(我走在一線天里,抬頭只看得見一絲天空。我側著身子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兩邊高聳的石壁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心里緊張得都快喘不過氣來。)寫得多好啊!大家都禁不住把掌聲送給你了。你用自己在一線天看到的一條絲線似的天空,還有自己被擠壓的感覺,寫出了一線天窄小的特點,真好。

還有誰想好了,說給大家聽?好,請你來。(順著山勢,我來到了福建武夷山著名的景點——一線天,我抬頭向上看,只看得見絲線似的天空,我想這大概就是它叫一線天的原因吧。我走在狹窄的小路上,感覺左右兩邊的石壁離我越來越近,我又感覺要是自己再胖一點,準會被卡住,過不去。)同學們聽清楚了嗎?他仿照了課文的語句,還用上自己積累到的,把一線天里看到的和感覺到的寫了出來,讓人仿佛身臨其境。

五、總結課堂

同學們,學會了這種寫法,我們不僅能寫好一線天,還能寫出自己游覽過的每一處景點,那雙龍洞的其他幾個景點,作者又是怎樣寫出景點的特點呢?下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

板書:游記記金華的雙龍洞

游程小船小

見聞孔隙窄小

感受感覺

記金華的雙龍洞名師教學實錄篇五

1、好,同學們,很高興見到大家。待會兒這節(jié)課將由我給你們上。做個自我介紹,我姓甘,你們可以稱呼我叫?(甘老師)你們好!

2、早就聽說我們廈門是個旅游城市,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瞧,這是哪兒啊?(鼓浪嶼)

昨天,甘老師第一次來到這兒,看到這迷人的景象,不禁想起了“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這句回文聯(lián)寫的就是咱們廈門的鼓浪嶼。

看看,這是老師家鄉(xiāng)的一處美景,江西廬山。

看到這樣的景致你想起了怎樣的詩句呢?(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聽了你的朗讀,我感受到了瀑布的壯美,掌聲送給他。

再瞧,這是?(杭州西湖)

你又想起了怎樣的詩句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景美、詩美,你讀得更美!真讓人心醉呀!

瞧,這是?

你會想起學過的哪篇文章?(我會想起我們學過的第三課《鳥的天堂》)這就是巴金爺爺筆下的美麗的南國的樹。

好,我們先欣賞到這兒??梢陨险n了嗎?(可以)

記金華的雙龍洞名師教學實錄篇六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篇游記,主要描寫了“外洞、空隙、內(nèi)洞景物”的特點。教學時,我想重點講解“空隙”的部分,引導學生歸納學習方法。然后,要求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習“外洞、內(nèi)洞”部分。最后,學生自學“路上見聞”部分。如此安排,主次分明,體現(xiàn)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分清的主次。教學“空隙”時,努力實現(xiàn)教育民主化,形成師生共同激勵,相互促進的教學新格局。教學“外洞和內(nèi)洞”時力促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精神和自學能力為核心的教學理念的形成。最后的設計“導游講解”部分有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成為學生主動學習,勇于探索的動態(tài)過程。教學設計立足課堂,優(yōu)化教學進程;突出精講點撥,講究藝術提問,從以學生的機械學習為主轉變?yōu)槁牎⒄f、讀、寫的綜合訓練為主。教學時,使用許多自己制作的,形象生動,提高教學效率,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學思想。

記金華的雙龍洞名師教學實錄篇七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3、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式。

4、感受“孔隙”的窄小,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情感。

教學重點:

1、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式。

2、感受“孔隙”的窄小,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都去過哪兒?(指名說)

2、有什么收獲嗎?

3、有一句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出去走走,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見識,陶冶我們的性情,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奇麗壯觀。今天我們隨著葉圣陶老先生的筆觸,一起去游覽浙江金華的雙龍洞。

4、板書課題4 記金華的雙龍洞???? (齊讀)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多媒體顯示)

(1)借助拼音,把生字讀準;

(2)句子讀通,難讀的句子反復讀幾遍;

2、學生自讀,教師巡視。

3、檢查自讀情況。(讀好了?想接受老師的挑戰(zhàn)嗎?)

(1)出示生字詞(多媒體顯示)指名讀,齊讀。

羅甸? 杜鵑? 油桐? 臀部? 石筍? 蜿蜒

(2)記住字形,在寫的時候哪些地方要注意的?這些詞語會寫嗎?

(3)聽寫詞語。

(4)對照屏幕或課本,批改一下。(全對的請舉手)

4、多媒體顯示:

(1)“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p>

師;4月份正是踏青游覽的好季節(jié)。誰來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聯(lián)系前后文字,理解“明艷”的意思。

在這風景如畫的季節(jié)里去游玩,作者的心情會怎樣呢?(愉快)用愉快的語氣齊讀這句話。

(2) “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流聲也時時變換調(diào)子。”

指名讀。

師:“寬、窄、緩、急”多像一首樂曲,多像溪流的歡歌,誰來再讀讀?

“溪流聲也時時變換調(diào)子”誰來模擬一下,變換什么調(diào)子?

師:真是看山山有色,聽水水有聲啊。通過剛才的學習,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自學能力真是強。

過渡:那么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呢?

三、默讀課文,思考上面的題目。

1、交流,(找出一些關鍵句、關鍵詞)同桌可以相互討論一下。指名回答。

2、多媒體顯示:

(1)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甸,過了羅甸就漸漸入山。

(2)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口,……泉水靠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是外洞。

(3)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4)大約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陸了,這就到了內(nèi)洞。

(5)我排隊等候,又仰臥在小船里,出了洞。

指名讀,相機板書: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 ——內(nèi)洞——出洞

(板書)用這樣的方法來寫,文章的條理非常清楚,我們讀起來就好像跟隨作者一起去游歷。我們以后在寫游記的時候,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

齊讀——移步換景

四、學習“孔隙”部分(第5自然段)

1、過渡:在這些景點中,你覺得最驚險的部分是哪一處?指名說。

2、小聲讀一讀第5自然段,想一想“孔隙”有什么特點?

3、交流,板書:窄小

師: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

生: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

師:是怎樣小的小船呢?(指名讀??? 齊讀)

5、作者寫船小,分明讓我們感受到——(生:孔隙的窄?。?/p>

6、誰來讀讀這一句?(多媒體顯示):

(“船兩頭都系著繩子,管理處的工人先進內(nèi)洞,在里邊拉繩子,船就進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頭的繩子,船就出來?!保?/p>

7、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什么?

師:雙龍洞的這種獨特的進洞方式是它的魅力之一。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去游玩。誰能用自己的方式介紹一下怎樣進出?(指名答)

8、為什么不直接劃著進去呢?(交流)再次體會“孔隙”的窄小。

9、師總結:作者寥寥數(shù)語,不僅向我們介紹這種獨特的進洞方式,而且再次告訴我們,孔隙是多么的——(生齊語:窄小)也只有這樣的小船才能安全地進出。同學們,有一句話說得好“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板書?? 齊讀)

同學們,據(jù)說啊,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晚年由于發(fā)福,被卡在中間,沒能進入內(nèi)洞游玩而留下遺憾。看來,游金華雙龍洞,想進入內(nèi)洞,還不能太胖哦。

10、我真不知道,躺在這樣小的小船里,被拉進去的時候是什么感受?讓我們聚焦這一段文字。(多媒體顯示):

(“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擦傷鼻子”)

師:這樣的文字在朗讀時可不能著急,要慢慢地讀,細細地品,哪些詞語讓我們有這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別放過它,劃下來,讀一讀、品一品。???? 交流:

(1)“貼著”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是怎樣說的?指名讀相關句子。

是怎樣“貼” 的?直接說“全身每一處都貼著船底了”就行了,這句話不羅嗦嗎?(具體形象地寫出了作者的姿勢是低得沒法再低了)這說明孔隙是多么的——(生齊:窄小)

(2)還有哪些詞語寫出作者當時的感受?

(“眼前昏暗了……擦傷鼻子”)

11、齊讀第5自然段。

五、總結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初步閱讀了《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課文,了解了作者的游覽順序,感受了孔隙的窄小,還知道了進出孔隙的獨特的方式。

2、另外我們今后在寫游記的時候,有2點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即“移步換景和真實感受”。

3、這篇課文寫作上還有一點值得我們學習,那就是詳略得當。(板書:詳略得當)那作者是如何做到詳略得當?shù)??以及進入內(nèi)洞后又見到了什么呢?留到下節(jié)課我們再討論。

板書:

4、記金華的雙龍洞

移步換景???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nèi)洞——出洞

真實感受?????????????????????????? (窄小)

詳略得當

(此教案為“區(qū)百優(yōu)課”教案)

記金華的雙龍洞名師教學實錄篇八

1、好,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同學都讀好了,有的同學甚至還讀到了第二遍。好,讀好的同學,我們先看看這個詞。

誰來讀一讀?請你來。(蜿蜒)全班一塊兒讀。(蜿蜒)其實這個詞我們并不陌生,在《長城》這課中見過,請你讀。你們看,這就是蜿蜒的長城。

那么“蜿蜒”是什么意思呢?(“蜿蜒”以前是比作蛇的,現(xiàn)在比作彎彎曲曲的路)你說得不錯,“蜿蜒”就是形容彎彎曲曲延伸的樣子,那在這篇課文中,用“蜿蜒”寫什么?同學們,到書本上去找一找。(在文中“蜿蜒”就是寫洞頂?shù)碾p龍)從哪兒知道的呢?讀讀文中的句子。(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shù)碾p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

哦,正是因為如此,這個洞才得名?(雙龍洞)

2、那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游覽雙龍洞的呢?別著急,在文中圈劃出有關的詞語,并且和同桌合作完成這張游程圖,開始吧!可以和你的同桌說一說,討論討論。

完成了嗎?誰來說說你的游程?請這位同學,說說你倆合作完成的游程圖??纯蠢蠋熀诎迳系钠聊弧5谝粋€是?(第一是金華城,羅店,入山,洞口)第五個是?(外洞,孔隙,內(nèi)洞)第八個是哪兒?你看。(出洞)對了,一個都不落。全說對了,真不錯,老師建議我們把掌聲送給他!

要是我們能把這些連起來說,就更清楚了。來,對照課文內(nèi)容,同桌互相說一說。好,誰來試試?(作者首先來到了金華城,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店,過了羅店就漸漸入山,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口,走進去就來到了外洞,過了孔隙就到了內(nèi)洞,最后作者又仰臥在船里出了洞。)你說的就是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真棒!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她。

你們瞧,金華、羅店、入山、洞口,這是作者在去雙龍洞的?(途中)外洞、孔隙、內(nèi)洞,這是作者正在?(游洞)最后原路?(返回)()出了洞。

通過游程圖,我們知道了作者的游覽過程(板書:游程)游覽順序也就是作者的寫作順序,看,簡單地說,作者先寫了在途中,再寫了?(游洞)最后寫了?(返回)大家剛才說的就是這篇課文的段落結構。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486491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