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普通教育學讀書筆記篇一
閱讀《當代教育學》一書后,我受到了很大啟發(fā),我覺得老師若想把認真準備的課付諸實施,把教學原則成功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還必須達到上好課的一些基本要求: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組織嚴密、課堂氣氛熱烈。
一、目標明確,是指上課時老師明白這堂課要掌握些什么知識和技能,要養(yǎng)成些什么行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樣的態(tài)度,要學會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在一節(jié)課上,師生的活動都應圍繞教學目標展開、進行,教師上課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有時插科打渾,為了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有時把內容引申出去,涉及了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以外的某些知識,甚至有相當廣度,只要是有利于目標的完成,都是可以的。但是,漫無目的地講故事、炫燿知識、東拉西扯,做那些與實現(xiàn)目標無關的事,應予以否定,對學生也同樣,教師要及時發(fā)覺并糾正學生努力完成任務。
二、重點突出,是指在一節(jié)課上教師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點內容的教學上,不要對所有任務和所有內容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對細枝末節(jié)的知識可以蜻蜓點水地一帶而過,對重點知識、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氣教學,對重點要引導學生弄懂、弄清、熟練掌握。
三、內容正確,是指教師教授的知識必須是科學的、確鑿的、符合邏輯的,技能或行為要符合規(guī)范,并且應該要求學生作出的反應同樣是正確的,如果不正確,教師就要及時予以糾正,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往往是崇高的、萬能的,他們會向教師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對待學生的疑問應持謙虛、認真、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不要輕易作出沒有把握的回答。當教師沒有把握回答問題時,教師可以說:“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學能回答?”“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打算查些資料弄明白之后再回答你們”“我對這個問題沒有研究,是否可以請教老師?”“對這個問題恐怕要看看有關材料,我和你們共同學習”,教師的虛心、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能感染學生,使他們潛移默化、逐漸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
四、方法得當,是指教師根據(jù)教學任務、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較佳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要善于選擇方法,創(chuàng)造性加以運用,力求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無所謂好壞,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圍,教師上課運用的方法要與教學情境相適合。譬如,對尚未定論的爭議問題,與芒用講授法,不如用小組討論法;為了讓學生認識一個他們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狀,采用講述來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觀,等等。
五、表達清晰,是指教師上課要用普通話,聲音要響亮,言語表達的速度要適合學生的可接受程度,言語要流暢、生動、明白易懂,板書要規(guī)范、大方、清楚,如果教師的表達富有感情、動人,那么效果就更好,在講到一些重要的內容時,教師表達的速度要放慢,有些字、句不妨重復陳述一遍,表達的不同知識點之間最好有停頓,留些時間讓學生思考、交流。在學生發(fā)言時,教師應同樣要求學生表達清晰,讓全班學生聽清楚,表達要避免自顧自地獨白,要注意與學生交流,抓住學生的思惟和情感,使教師的思想和情感與學生溝通。
六、組織嚴密,是指課的進程次序分明、有條不紊,課的節(jié)奏緊湊,不同任務變換時速度自然,課堂秩序好。教師要有一定的組織才干,取得學生的積極配合,才能做到組織嚴密。
七、氣氛熱烈,是指課應自始至終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是否得到發(fā)揮取決于教師的啟發(fā)和引導,教師在課上要邊教邊觀察學生的反應,根據(jù)學生的反應調節(jié)自己的教學。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發(fā)揮教學機智,通過調整內容、方法、管理三個方面去激起學生的積極狀態(tài),如果內容太深了,就該盡量的淺顯的方式來揭示的本質;如果進程太慢了,就該立刻加快來完成;如果學生太疲勞了,就該改個方法,如改講授為議論或談話,甚至講個與為課題有關的故事。
教學是藝術,是無止境的,教師要把課上得如同藝術創(chuàng)造的精品,實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意識地長期追求和探索。
普通教育學讀書筆記篇二
作為新教師,閱讀教育類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首先選擇了《教育學》這本書,可以說,讀了這本書后,我真是受益匪淺!
赫爾巴特的《教育學》是18發(fā)表的。該書所論述的教學理論,說明了心理學對于教育學的意義,提出了教學的形式階段的原理,論證了教育性的教學這一概念,特別是指出了培養(yǎng)多方面的興趣對于促進學生學習的意義。所有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價值,這就是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在世界各國得到傳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們今天重新研究與評價該書的意義之所在。
全書共分三編,三編之前加有一個“緒論”。
緒論里,赫爾巴特著重說明教師學習教育學的意義與作用。還論述了教學與教育的關系以及教育目的與作用等問題。
第一編的標題是“教育的一般目的”,共分兩章,第一章為“兒童的管理”,第二章為“真正的教育”,本編主要論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目的問題。
第二編的標題是“興趣的多方面性”,共分六章,各章依次為:“多方面性的概念”,“興趣的概念”,“多方面興趣的對象”,“教學”,“教學的過程”,“教學的效果”。本編主要論述了興趣的多方面性問題,并以此為基本原理來解釋學校的教學計劃和學科設置,闡述了教學的過程,環(huán)節(jié)等一系列教學論問題。這一部份是《教育學》一書的核心,也是比較有價值的部份。
管理,教學和訓育,構成了赫爾巴特教育體系的骨干。
一、《教育學》中的主要教育思想
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的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爾巴特還把兒童未來的目的分為兩部分,即希望達到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謂希望達到的目的是一個人有時可以根據(jù)自由選擇而給自己提出的目的,或者說與職業(yè)選擇有關的目的。為達到這一目的,教育就必須發(fā)展人的多樣的,各方面的感受性,培養(yǎng)人的多方面的興趣。所謂必要的目的就是道德的目的,這是一個人在任何活動中都必須達到的目的。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的本質就是以各種觀念來豐富兒童的心靈,把他們培養(yǎng)成具有完美的道德品格的人。
(一)性惡論與管理論
赫爾巴特將對兒童的管理作為實施教育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在赫爾巴特看來,教育過程可分為三大部分:管理,教學,訓育。沒有教學就沒有教育,不進行文化知識的教學,實施道德品格的教育就無從談起。在進行教學之前,必須首先對兒童進行管理,如果不首先通過管理將兒童天生的粗野倔強的性格壓下去,無論是教學還是教育都無法進行。但是,兒童管理既不是教學,也不屬于教育,旨在為順利進行教學和教育創(chuàng)造前提條件,除此之外別無目的,”這種管理并非要在兒童心靈中達到任何目的,而僅僅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秩序“。
主要的管理方法有:威脅,監(jiān)督,權威與愛。
(二)興趣說與教學論
興趣在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興趣的多方面性“構成了兒童意識活動的內在動力?!迸d趣的多方面性“為教學內容的多樣性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由此,赫爾巴特提出了他的范圍廣泛的教學課程論。屬于經(jīng)驗興趣的學科是自然科學,物理,化學,地理;屬于審美興趣的學科是文學,唱歌,圖畫,屬于同情興趣的學科是外國語(古典語與現(xiàn)代語)和本國語,屬于社會興趣的是歷史,政治,法律,屬于宗教興趣的學科則為宗教。
赫爾巴特還進一步對興趣的心理特性和心理過程進行了探討,認為人的興趣是一個由”專心“和”審思“共同組成而又相互矛盾的心理活動。”專心“與”審思“的矛盾運動構成了興趣的四個階段,即注意,期望,要求,行動。赫爾巴特正是依據(jù)興趣的四個階段提出了其極為著名且又影響極為巨大而深遠的”四段教學法“。這就是把教學過程分為明了,聯(lián)想,系統(tǒng)和方法四個階段。明了就是向學生明確地講述新的教材;聯(lián)想就是通過教師和學生談話,使學生把新舊觀念聯(lián)合起來;系統(tǒng)就是學生在新舊觀念聯(lián)系的基礎上,去尋找結論,定義和規(guī)律;方法就是把已學得的知識應用于實際,培養(yǎng)學生有邏輯地,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技能。赫爾巴特所規(guī)定的這些階段,由他的學生齊勒修改為預備,提示,比較,總括,應用五段,稱五段教學法。
(三)性格觀與訓言論
訓言論即道德教育,是整個教育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他認為道德教育不僅直接影響兒童的心靈,而且能指導他們的感情,愿望和行為,形成他們的性格。道德教育的方法應該依靠學生已有的美德。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找到學生的善良特征,甚至學壞了的學生的善良特征。用一個火花燃起另一個火花。道德教育的方法,他認為包括以下幾種:約束學生;限定學生;規(guī)定明確的行為規(guī)則;使兒童心靈保持”寧靜和明朗“;以獎勵和譴責去”鼓舞“兒童的心靈;勸告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家長要保證兒童合理的生活秩序,同時,還要幫助學生分辨是非,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襲。赫爾巴特所建立管理兒童的制度曾經(jīng)廣泛地推行著,這種制度的缺點在壓抑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使他們絕對服從成人的權威。
二、《教育學》的歷史地位及其影響
赫爾巴特的《教育學》是教育理論發(fā)展史上的偉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論走向科學的開山祖和奠基石。
(3)《教育學》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學論。
第一,赫爾巴特從其觀念,興趣,統(tǒng)覺等心理學思想中尋找其教學論的理論依據(jù),試圖將其教學論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之上。這是赫爾巴特的一個極為重大的理論貢獻。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教育性教學“的概念,從而正確地闡明了教學的定義,論述了教學與教育的關系。
第三,”四段教學法“的提出?!彼亩谓虒W法“對于教學的四個階段劃分得很清楚,且比較細致地考慮到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tài),注意到不同教學階段學生的不同興趣,特別考慮到不同的教學階段所應采取的不同教學方法。這對于知識的系統(tǒng)授受和教學過程的規(guī)范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4)在訓育論中,赫爾巴特試圖將道德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統(tǒng)一起來,從而使人歸于“內心自由”。從中我們又可以看到赫爾巴特試圖將人之個性與社會性協(xié)調統(tǒng)一起來的努力。赫爾巴特重視有規(guī)律的生活在兒童的道德性格養(yǎng)成中的作用,將道德性格的養(yǎng)成生活化,重視教育者在形成兒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響和作用,主張?zhí)找?反對強制,所有這些,都是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
三、小結
赫爾巴特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體現(xiàn)在他這本《教育學》里。他所提出的把教育學建設成為一門科學的主張,把道德作為教育的最高目的的見解,多方面興趣的理論,教學形式階段理論以及統(tǒng)覺心理學理論,等等,對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歐美多數(shù)國家以及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產生了非常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其實,赫爾巴特的巨大的歷史功績主要不在于眾人加之于他的“近代教育學之父”或“科學教育學之父”,“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之父”等美譽,而在于他的教育學說成了西方近代教育傳統(tǒng)的有機組成部分。
普通教育學讀書筆記篇三
教育學是師范院校的核心課程,教育學教學是在職教師、教育管理干部和師范院校學生進行現(xiàn)代教育觀念、教育學知識和教育研究意識培訓的基本途徑。所以,教育學課程對提高教師素質很關鍵,而教育學教材是教育學課程的主要依托。
本書主要介紹了教師職業(yè)的專業(yè)化、教育學基本知識和教育的社會功能,以及中外當代教育新理論和新理念,在不脫離傳統(tǒng)教育學基本思想的基礎上,結合當前科學的發(fā)展,尤其是心理科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教育科研新成果,以及當代教育家的教育實踐,力求準確、全面地闡述當代教育學的基本原理。
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承傳社會文化、傳遞生產經(jīng)驗和社會生活經(jīng)驗的基本途徑。學校教育則是教育者根據(jù)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期望他們發(fā)生某種變化的活動。
2、學校教育制度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系統(tǒng),它規(guī)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yè)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學制受到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和科學技術發(fā)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人口發(fā)展狀況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約。
在現(xiàn)代教育制度發(fā)展趨勢的多種特征中,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是各國最重要的特征。
(1)規(guī)模迅速增長教育增長是指教育數(shù)量的增加和規(guī)模的擴大。教育發(fā)展是教育從一個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個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攝數(shù)量、質量,效益的上規(guī)模、上層次、上水平。
(2)體制和結構顯著變化雙軌制即19~20世紀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分別為貴族及資產階級子女與勞動人民子女設立的篩選嚴格、差異懸殊、互相分離、互不溝通的兩個學校系統(tǒng)。單軌制即20世紀后期所形成的統(tǒng)一的、具有多樣職能的、縱橫溝通的單一學校系統(tǒng)。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單軌制逐漸替代雙軌制。
3、內涵逐漸擴大正規(guī)教育是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由專職人員和專門機構承擔的,以影響入學者的身心發(fā)展為直接目標的全面系統(tǒng)的訓練和培養(yǎng)活動。非正規(guī)教育是在正規(guī)教育制度以外所進行的,為成人和兒童有選擇地提供學習形式的有組織、有系統(tǒng)的活動,包括各種崗位培訓、校外教育、繼續(xù)教育等。非正式教育是指每個人從日常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環(huán)境(家庭、工作單位、社會)中學習和積累知識技能,形成態(tài)度和見識的無組織、無系統(tǒng)的終身過程。
不平等嚴重存在教育平等是個體獲得相同的受教育機會、過程和結果的歷史追求,其核心是消除因性別、種族、區(qū)域、社會經(jīng)濟條件、文化狀態(tài)、社會地位等所導致的對不同受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各用其材各展其長的種種歧視和阻礙。
(1)教育全民化全民教育即全體國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并必須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過各種方式滿足基本的學習需求。
(2)教育終身化終身教育是人們充分地開發(fā)和利用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在漫長的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種訓練和培養(yǎng)的總和。
(3)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個體享有越來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機會,并受到越來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斷轉向公正、開放、多樣的演變過程。
4、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基于電腦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教育內容更新和教育形式變革的過程,教育信息化將促進教育從固定的人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學習固定內容向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習任何內容的徹底轉變。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層次結構教育目的是國家培養(yǎng)什么樣人才的總要求,是一定教育價值觀的體現(xiàn)。教育目的具有不同的層次結構。一、個體發(fā)展與教育的主導作用個體發(fā)展呈現(xiàn)歷史性與社會性、順序性與階段性、共同性與差異性等特征。個體發(fā)展既是現(xiàn)實地展開,又具有無限的發(fā)展可能性。遺傳素質與環(huán)境對個體發(fā)展的作用均是與教育分不開的。教育的主導作用既表現(xiàn)為對個體的作用,也表現(xiàn)為對種族遺傳、對環(huán)境形成的重要影響作用。個體的發(fā)展離不開其能動的實踐,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對人的發(fā)展經(jīng)常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2)發(fā)展個性是教育長期追求的目標個性是人性在個體上的具體表現(xiàn)。它既反映人性的共同性,也反映其差別性。從廣義看,個性是由生理、心理、社會性諸方面一系列穩(wěn)定特點所構成的;從狹義看,僅指心理特點而言,它是以世界觀為核心的一系列個性特征的結合。
普通教育學讀書筆記篇四
《當代教育學》讀書筆記
教育與教育學的發(fā)展
第1節(jié)教育的發(fā)展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承傳社會文化、傳遞生產經(jīng)驗和社會生活經(jīng)驗的基本途徑。(教育是人類特有社會現(xiàn)象,與人類幾乎是同時產生的,在有較完善的文字形態(tài)時,就出現(xiàn)了學校。教育為社會發(fā)展、人的發(fā)展提供保證,同時,社會和人的發(fā)展又不斷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廣義上說,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具有教育作用;
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jù)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期望他們發(fā)生某種變化的活動。
2、學校教育制度
非形式化教育:指與生活過程、生產過程渾然一體的教育,沒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沒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形式化教育: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對穩(wěn)定,有穩(wěn)定的教育場所和設施,教育內容相對規(guī)范。
制度化教育:指在時間、內容、方式等方面均有嚴密的制度嚴密制度的教育模式。
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系統(tǒng),它規(guī)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yè)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學制受到1)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2)科學技術發(fā)展水平3)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4)人口發(fā)展狀況5)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約。
現(xiàn)代教育制度發(fā)展趨勢中最重要的特征: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教育發(fā)展的歷史軌跡
等級性、道統(tǒng)性、專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9世紀以后的近代教育,發(fā)展的主要特點是:教育國家化、初等教育義務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二戰(zhàn)后的教育發(fā)展趨勢:1)加強學前教育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2)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fā)展4)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類型日益多樣化5)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用于國際交流。
這些變化既是生產力發(fā)展、政治力量變化、科學技術進步的結果,也是人類的社會理想、人生態(tài)度更新的結果。
義務教育:指國家用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的對一定年齡兒童實施確定年限的學校教育。義務教育被視為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文明的標志之一。
普通教育:以升學為主要目標,以基礎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教育
職業(yè)教育:以就業(yè)為主要目標,以從事現(xiàn)代職業(yè)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教育。二戰(zhàn)后,出現(xiàn)普通教育職業(yè)化、職業(yè)教育普通化的趨勢。
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知識傳授(教學)、知識創(chuàng)新(科研)、知識轉化(社會服務)
知識經(jīng)濟:以知識為基礎的經(jīng)濟,以信息化、網(wǎng)絡化、創(chuàng)新為主要特征。
第2節(jié)教育學的發(fā)展
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xiàn)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探索教育規(guī)律的科學。
1、教育學的思想來源
(1)、孔子的教育思想。a,孔子主張有教無類。b,孔子的最高的教育目的是道德教育?!岸Y”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c,教育內容上孔子主張“六藝”(博學于文,約之于禮)。d,孔子倡導啟發(fā)試的教育方法(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2)、《學記》的教育思想。
《學記》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專著,是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精華。a,《學記》高度重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學)。b,《學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時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有居學)。c,《學記》提出了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師嚴然后道尊)。d,《學記》同樣重視啟發(fā)性教學(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古希臘教育思想的特點:
蘇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問答法。
伯拉圖:一是強調人受教育最終的目的是回到理性;二是重視教育與政治的聯(lián)系。
亞里士多德:一是高度重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主張和諧教育(德智體都得到發(fā)展的教育)。三是他倡導要遵循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進行教育。
文藝復興時期的教育思想特點:
(1)、主張兒童個性的自由發(fā)展。反對封建教會的壓迫和統(tǒng)治,張揚個性(2)、強調滿足兒童的性情和愛好。
夸美紐思的教育思想:
(1)、強調要遵循自然,所以人人都應該受教育。(2)、他用自然法則來解釋教育法則。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發(fā)展。(3)、教育對每個人來講,都是重要的發(fā)展途徑。
英國教育家洛克:
(1)、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說”。(2)、提出了著名的紳士教育思想。
法國教育家盧梭:
倡導自然教育,讓兒童任其天性,自由的發(fā)展。盧梭的教育思想影響了德國的教育家康德,都非常重視教育。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
(1)、主張教育要和諧地發(fā)展兒童的一切天賦。(2)、教育的過程、方法要遵循自然。
《論語》孔子: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教育思想。1)從探討人的本性入手,認為個性的差異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故重視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張“有教無類”2)以“仁”為核心的和最高道理標準,并把仁的思想歸納到服從周禮上,強調忠孝和仁愛3)孔子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上承認人的先天個性差異,但更強調重視因材施教,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以致用。
《墨子》:墨家代表墨翟的著作,以“兼愛”、“非攻”為教,同時注重文史的掌握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還注重應用技術的傳習;認為獲得知識有三種途徑:“親知”、“聞知”、“說知”。
《道德經(jīng)》:道家代表作,主張道法自然,回歸自然,復歸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
《學記》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禮記》中一章,從正反兩面總結了儒家的教育理論和經(jīng)驗,以簡約的語言、生動的比喻、系統(tǒng)地闡發(fā)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務,教育、教學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等,是罕見的世界教育思想遺產。
《學記》提出:1)化民成俗,其必由學、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與政治的關系2)提出嚴密的視導和考試制度,設計了完整的教育體制3)主張課內和課外相結合4)提出了教學相長的辯證關系和“師嚴然后道尊”的教師觀5)反對死記硬背,主張啟發(fā)式教學6)重視學生的學習,對學生提出較高要求但不使其灰心。
《理想國》:作者柏拉圖,認為靈魂是人的本質,靈魂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構成,根據(jù)三種由誰主導,可分成三種集團或等級:哲學家、軍人、勞動者;通過教育,才能從“現(xiàn)實世界”走向“理念世界”;教育與政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以培養(yǎng)未來的統(tǒng)治者為宗旨的教育乃是現(xiàn)實世界中實現(xiàn)這種理想的正義國家的工具。
蘇格拉底問答法:蘇格拉底諷刺、定義、助產術。
《政治學》: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行的代表作,秉承柏拉圖的理性說,認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應該是國家的,所有人都應該受同樣的教育(公共教育),但沒有公民資格的奴隸是不可以受教育的;注意到了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自然特點,主張按照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對兒童進步分階段教育,這也為后來強調-教育中注重人的發(fā)展思想淵源。
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主張教育要遵循自然,教育應該是有機的,應做到人的智育、德育和體育的一體化,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則全面、和諧地發(fā)展兒童的一切天賦力量。
《大教學論》:17中葉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的代表作,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教育理念體系,被認為是教育學形成獨立學科的開始。強調-教育的自然性(指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具有相同的自然性,都應受到同樣的教育);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發(fā)展的原則,尊重人的自由發(fā)展;進行廣泛的自然知識傳授給普通的人的“泛愛教育”,而不強調宗教教育。
《愛彌兒》法.盧梭的著作,強調自然性到了與文明對立的程度。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認為兒童順其自然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遠離社會影響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康德是最早把教育學作為一門課程在大學里講授,他探究道德的本質,充分肯定個人的價值。他認為,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動物,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充分發(fā)展人的自然稟賦,使人人都成為自身,成為本來的自然,都得到自然完善。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以他博大的胸懷和仁愛精神進行了多次產生了世界影響的教育試驗。他主張教育要遵循自然,教育應該是有機的,應做到人的智育、德育和體育的一體化,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則全面、和諧地發(fā)展兒童的一切天賦力量。
《教育漫話》:英國哲學家洛克的代表作。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說”,認為人的心靈如同白板,觀念和知識都來自后天,并且認為天賦的智力人人平等,人有差別是因為教育。主張取消封建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主張紳士教育在家進行,并把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同時他輕視國民教育。
普通教育學讀書筆記篇五
不知不覺工作已將近十年,經(jīng)歷了數(shù)不經(jīng)的,每次考試之后,好的成績給我?guī)砗艽蟮某删透?,不自覺的就認為教師的工作就是讓學生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今天讀了《教育學》,內心竟有深深的不安,多年來在我心中樹立的工作目標竟轟然倒下。原來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教出好的成績,更是教育好每一個學生,成績只是學生的一局部,而大多數(shù)教師卻一葉障目,按照學生的成績帶上了有色眼鏡。
如何擺脫這種態(tài)度,那就需要教師對學生有真摯的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不能按照學生的成績來劃分愛的界限,要一視同仁,教師對學生的愛要成為一種義務。師愛是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的精神雨露,是教師工作的`重要的能源和靈魂。這種愛不能是外表的應付工作,它是發(fā)自內心的喜愛,教師如果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學生。這種愛是無私的、高尚的,對學生的愛是教師高尚職業(yè)道德的自我表達。
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詳?shù)膽B(tài)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他們的快樂,分擔他們的痛苦,排解他們的憂愁,從而在感情上拉近師生的距離,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學生愿意把教師當作益友,從內心深處把教師當做自己排憂解難的朋友。教師以身作則,對學生或示范,或幫助,或促進,使每一堂課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沒有對學生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方法。教師關心學生,把愛分配給每一個學生和學生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不能只愛一局部學生,而對另一局部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不公平的情感。教師有“不偏愛學生的義務”由此我想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老實的公正的長遠的師愛。師愛是包含教育目的愛,而且通過愛以到達教育效果。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于是教育產生效果。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不能憑個人喜好而偏待學生,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視為“朽木”。有的教師口無遮掩,或進行體罰,更是對學生的侮辱。任何一種體罰都是使學生肉體痛苦,它不僅于事無補,反而使學生精神倍受,造成學生破罐子破摔的心里。教育學家陶行知最最體罰,他準確地說明了體罰的危害:“體罰是權威制度的剩余,在時代的意義上說它已成為死去的東西,它非但缺乏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反地,它是將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作為現(xiàn)代的教師,我們要明白我們奮斗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動武,意味著教師自身的失職。其次,對學生的愛還應表現(xiàn)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保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師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們現(xiàn)代教師做學生“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這是當前教育思想的表達,也是教師這個職業(yè)的最根本的道德。
當然,愛不是肆意放縱,愛里有嚴,愛里有教育,當學生犯了錯誤,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出現(xiàn)爭執(zhí)時,教師要以審慎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自尊心,教師的批評可以嚴厲,但絕不能挖苦、挖苦。“恨鐵不成鋼”的思想感情而一時不理智地做出有傷學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這學生也許是一塊特殊的鋼坯,需要更多的愛去熔煉鍛造呢?當我們看到學生出現(xiàn)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就及時送上關心與指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中找到前進的路。總之,作為一名教師在平日的工作中只有對學生充滿愛心,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信任和親近,才能奠定良好的感情根底,營造良好的教育氣氛?!鞍涯愕纳旁趯W生的生命里”,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用師愛引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未來。
普通教育學讀書筆記篇六
近期自學了虞永平教授的〈學前教育學〉一書,書中先進正確的教育思想和觀念進一步豐富了個人知識經(jīng)驗。對提高教育技藝不無裨益。簡要介紹一下虞永平教授,1962年生,江蘇吳縣人。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學前教育學博士。先后講授學前教育管理、學前教育學、幼兒園課程、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等課程;曾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項目、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和教育科學規(guī)劃項目等研究項目;出版《學前教育學》《學前課程價值論》等專著4種,主編教材7種;發(fā)表學前教育研究論文50多篇?,F(xiàn)任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學前教育學》一書從多個方面論述了學前教育發(fā)展。首先論述了學前教育的歷史發(fā)展以及價值,明確了學前教育理論了發(fā)展和形成。在第二章里,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教師觀。在下面幾章中,虞永平教授從學前教育目標開始分析,集中論述了學前教育兒童各個方面發(fā)展以及相應的教育引導。具體分為學前教育兒童體格、體能、智能、社會性和美感發(fā)展。后面幾章介紹了學前教育課程和游戲等。以下從學前教育兒童游戲談談體會。 早期的學前兒童游戲理論在理論界占據(jù)重要的地位,所以也被稱為經(jīng)典的游戲理論。包括精力過剩說、松弛消遣說、預演說、復演論,但是這四種理論有許多缺陷,不是缺乏邏輯,就是與事實不符。而現(xiàn)代理論主要有關于皮亞杰關于兒童認知發(fā)展的游戲理論。皮亞杰根據(jù)兒童智力發(fā)展的不同水平,把游戲分為相繼發(fā)展的三個階段,感覺運動時期(0—2)實踐性游戲,前運算階段(2——7)象征性游戲,具體運算階段(7——12)的規(guī)則性游戲。在西方現(xiàn)代兒童游戲理論中,皮亞杰關于游戲的表述可謂獨樹一幟,他把游戲和認知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考慮,將游戲納入了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將游戲作為情緒表達的理論大異其趣,并列兩大派流。通過學習,我們對有關游戲理論有所了解,知曉學前兒童游戲的'功能和類型,讓我們能科學指導兒童的游戲并能創(chuàng)編科學的、有利于兒童健康的游戲內容。我認真閱讀并學習了《學前教育學》一書,結合自己三年來的工作旅程,我進行了理論與實踐的深刻反思,現(xiàn)拋磚引玉,與大家共同分享!《學前教育學》主要是研究學前教育的現(xiàn)象,揭示學前教育的規(guī)律,以增強學生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職業(yè)素質,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的一門學科。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鞏固學前教育的基本知識和主要理論,掌握學前教育的實踐技能和重要能力,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閱讀本書,我想從“兒童觀”這一點進行兩方面的分析、反思。 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祖國的前途和命運,只有不斷的更新兒童觀,才能進一步完善現(xiàn)有的教育觀點,使之符合新時代對兒童的需要,才能保證我們的教育有效地促進兒童的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一、活動“做中學”。兒童是一個全方位不斷發(fā)展的“整體”的人,應尊重并滿足兒童各種發(fā)展的需要?;顒訉W前兒童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價值,不論是嬰兒期,還是在幼兒期均如此。而操作活動卻是兒童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途徑。所謂操作活動,就是兒童通過與物體的相互作用而獲得發(fā)展。兒童在做中學,做中成長。所以,在針對很多抽象問題的理解時,我們應該放手讓孩子去做,不要怕麻煩,不要省程序,所謂“做中學”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二、活動“游戲化”。兒童期也叫游戲期,游戲既是兒童的一項重要權利,也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幼兒可以通過游戲學習和成長,其能力水平也是在游戲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在幼兒的日?;顒又?,游戲分很多種,如角色游戲、結構游戲、表演游戲、智力游戲、體育游戲、音樂游戲等等,面對多種多樣的特色游戲,作為教師,我們一方面要認識到游戲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將游戲巧妙地貫穿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
閱讀中,我感悟到:成人要多為兒童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條件,不僅要保證身體的正常生長發(fā)育發(fā)展的需要,還要給他們提供自由活動的空間。要注重個別差異,對兒童個性的尊重和自由的發(fā)展是培養(yǎng)兒童創(chuàng)造性的前提。兒童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埽覀儜峁┻m當?shù)沫h(huán)境和教育的條件,應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兒童的潛力。這些潛能必須在適當?shù)沫h(huán)境和教育的條件下才能挖掘出來,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所以,我們對兒童觀應有正確的認識,應樹立科學的兒童觀。
普通教育學讀書筆記篇七
教師跟所有的人一樣,他也要作家務,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就需要時間。
那么,總的來說,能不能使教師的'工作中有一些空閑時間呢?怎樣解決這個時間問題呢?這個問題也像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問題一樣,是涉及整個學校生活的綜合性問題之一,它是完全取決于學校的全部活動是怎么安排的。
自己的每一節(jié)課,都會說是終生都在備這節(jié)課的。
怎樣進行這種準備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應當在你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你的科學知識的大海里,請保留此標記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
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水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關于這一點,還得另外再提幾條建議。
教師的時間和教學各階段的相互依存性
這里想給小學教師提出幾點建議。
親愛的同事,請你記?。核兄心昙壓透吣昙壗處煹臅r間預算表都取決于你,你在教學和教育工作中是創(chuàng)造精神的締造者。
請你記?。褐心昙壓透吣昙墝W生在學業(yè)上落伍,這主要是他們不會學習、不會掌握知識的結果。當然,你應當關心使兒童的一般發(fā)展達到較高的水平,但是,你應當首先教會兒童熟練地讀和寫。
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yè)上落后;而沒有學業(yè)落后的現(xiàn)象,教師的工作就容易了。
普通教育學讀書筆記篇八
這是一本催人淚下的書,這是一本有著千萬呼聲的書,這更是一本有著充分教育意義的書.這就是
愛
的教育。本文是以一個意大利
四年級
小學
生在一年中所發(fā)生的事情,用日記的形式.從與朋友們在同一屋檐下學習
,到因父母工作變更,而不得不轉學.安利柯,這個10歲的小男孩逐漸在生活
中學會堅強,學會努力......他逐漸長大.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系,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讀了這本書的人,無一不為它的內容所震憾,震撼于作者那流暢的文筆,更震撼書中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特別是每周一次的精神講話,通過一個發(fā)生在意大利國土上的小故事來教育孩子們,啟迪孩子們的`心鎖,讓孩子們踏上美好的未來之路.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教育方法.
書中的人物太多,我無法一一列舉,但是總體分為三大類:老師,
同學
,父母.這些人無一不體現(xiàn)出書的主題"愛".這些中,有朋友之間的愛,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有老師對學生的愛......很多很多.且這都是人世間最真摯的愛。但是在如今的社會,這種愛恐怕早已成為泡影了吧,不止一次在電視上,報紙上,網(wǎng)上......看到有一些人嫌父母老了,不中用了,就虐-待他們;有一些人,見到以前的朋友老師,理都不理.這難倒就是所謂的"愛"嗎?我們不得不捫心自問了。用最平實的語言來表達這份愛,我不會用
什么
華麗的詞藻我只想用這人世最平實的語言來表達這份愛。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
"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因為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東西啊!
班級
里有幾個學困生,學習習慣極差,生活習慣更差,我試圖用自己的愛去感化他們。新學期的資料費都是我?guī)退麄兘坏?個別談話,談理想,探討生活中的人很事;探討為人處事,關愛他人;買學習用品如文具盒、筆等為進步的禮物給他,讓他們感覺濃濃的愛包圍他們,讓他們有事干而不總想著做壞事。期待愛能創(chuàng)造出奇跡——當他們回憶自己的童年
,有一位老師曾經(jīng)給他們以關愛,以愛的教育,愛的感化。讀完整本書,不僅明白了如何去給予愛,更明白,原來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很多人的思想,情感,所以更注意一言一行.《愛的教育》,不僅描述了安利柯所受的"愛的教育",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更是受益匪淺。
普通教育學讀書筆記篇九
本文目錄
教育學讀書筆記
《教育學》讀書筆記
《信息技術教育學》讀書筆記
新教師讀書筆記《教育學》
《教育學》是1930年佛學書局出版的圖書。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教育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的社會科學。它廣泛存在于人類生活中。內容如下。
赫爾巴特的《教育學》是18發(fā)表的。該書所論述的教學理論,說明了心理學對于教育學的意義,提出了教學的形式階段的原理,論證了教育性的教學這一概念,特別是指出了培養(yǎng)多方面的興趣對于促進學生學習的意義。所有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價值,這就是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在世界各國得到傳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們今天重新研究與評價該書的意義之所在。
赫爾巴特的《教育學》是教育理論發(fā)展史上的偉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論走向科學的開山祖和奠基石。
(1) 赫爾巴特試圖將人的個性與社會性統(tǒng)一起來,將現(xiàn)實社會的要求與未來社會的召喚統(tǒng)一起來,從而培養(yǎng)既能立足現(xiàn)實,又能面向未來的人才。
(2) 赫爾巴特將其管理論建立在性惡論的基礎之上,這顯然是唯心主義的觀點。但是,即使在赫爾巴特的最專制的管理論之中,我們還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東西:"人們只能理智地把這種服從同兒童本人的意志結合起來,并只能把這種服從作為一種已經(jīng)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真正的教育的結果來期待得到","一個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權,而這種權力既不是從父母那兒得來的,又不是被學生承認的,那么他將完全自毀于此。"
(3)《教育學》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學論。
第一,赫爾巴特從其觀念,興趣,統(tǒng)覺等心理學思想中尋找其教學論的理論依據(jù),試圖將其教學論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之上。這是赫爾巴特的一個極為重大的理論貢獻。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教育性教學"的概念,從而正確地闡明了教學的定義,論述了教學與教育的關系。
第三,"四段教學法"的提出。"四段教學法"對于教學的四個階段劃分得很清楚,且比較細致地考慮到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tài),注意到不同教學階段學生的不同興趣,特別考慮到不同的教學階段所應采取的不同教學方法。這對于知識的系統(tǒng)授受和教學過程的規(guī)范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4)在訓育論中,赫爾巴特試圖將道德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統(tǒng)一起來,從而使人歸于"內心自由"。從中我們又可以看到赫爾巴特試圖將人之個性與社會性協(xié)調統(tǒng)一起來的努力。赫爾巴特重視有規(guī)律的生活在兒童的道德性格養(yǎng)成中的作用,將道德性格的養(yǎng)成生活化,重視教育者在形成兒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響和作用,主張?zhí)找?反對強制,所有這些,都是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
赫爾巴特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體現(xiàn)在他這本《教育學》里。他所提出的把教育學建設成為一門科學的主張,把道德作為教育的最高目的的見解,多方面興趣的理論,教學形式階段理論以及統(tǒng)覺心理學理論,等等,對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歐美多數(shù)國家以及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產生了非常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其實,赫爾巴特的巨大的歷史功績主要不在于眾人加之于他的"近代教育學之父"或"科學教育學之父","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之父"等美譽,而在于他的教育學說成了西方近代教育傳統(tǒng)的有機組成部分。
發(fā)展進程中,赫爾巴特的影響也同樣重要。這不僅是因為他是最早被系統(tǒng)介紹到中國的西方教育家,更主要的是他對20世紀初期中國建立新式學堂和發(fā)展近代師范教育發(fā)揮了無人可及的巨大作用。
教育學讀書筆記(2) |
返回目錄
作為新教師,閱讀教育類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首先選擇了《教育學》這本書,可以說,讀了這本書后,我真是受益匪淺!
赫爾巴特的《教育學》是18xx年發(fā)表的。該書所論述的教學理論,說明了心理學對于教育學的意義,提出了教學的形式階段的原理,論證了教育性的教學這一概念,特別是指出了培養(yǎng)多方面的興趣對于促進學生學習的意義。所有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價值,這就是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在世界各國得到傳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們今天重新研究與評價該書的意義之所在。
赫爾巴特的《教育學》是教育理論發(fā)展史上的偉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論走向科學的開山祖和奠基石。
(1) 赫爾巴特試圖將人的個性與社會性統(tǒng)一起來,將現(xiàn)實社會的要求與未來社會的召喚統(tǒng)一起來,從而培養(yǎng)既能立足現(xiàn)實,又能面向未來的人才。
(2) 赫爾巴特將其管理論建立在性惡論的基礎之上,這顯然是唯心主義的觀點。但是,即使在赫爾巴特的最專制的管理論之中,我們還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東西:"人們只能理智地把這種服從同兒童本人的意志結合起來,并只能把這種服從作為一種已經(jīng)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真正的教育的結果來期待得到","一個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權,而這種權力既不是從父母那兒得來的,又不是被學生承認的,那么他將完全自毀于此。"
(3)《教育學》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學論。
第一,赫爾巴特從其觀念,興趣,統(tǒng)覺等心理學思想中尋找其教學論的理論依據(jù),試圖將其教學論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之上。這是赫爾巴特的一個極為重大的理論貢獻。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教育性教學"的概念,從而正確地闡明了教學的定義,論述了教學與教育的關系。
第三,"四段教學法"的提出。"四段教學法"對于教學的四個階段劃分得很清楚,且比較細致地考慮到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tài),注意到不同教學階段學生的不同興趣,特別考慮到不同的教學階段所應采取的不同教學方法。這對于知識的系統(tǒng)授受和教學過程的規(guī)范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4)在訓育論中,赫爾巴特試圖將道德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統(tǒng)一起來,從而使人歸于"內心自由"。從中我們又可以看到赫爾巴特試圖將人之個性與社會性協(xié)調統(tǒng)一起來的努力。赫爾巴特重視有規(guī)律的生活在兒童的道德性格養(yǎng)成中的作用,將道德性格的養(yǎng)成生活化,重視教育者在形成兒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響和作用,主張?zhí)找?反對強制,所有這些,都是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
赫爾巴特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體現(xiàn)在他這本《教育學》里。他所提出的把教育學建設成為一門科學的主張,把道德作為教育的最高目的的見解,多方面興趣的理論,教學形式階段理論以及統(tǒng)覺心理學理論,等等,對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歐美多數(shù)國家以及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產生了非常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其實,赫爾巴特的巨大的歷史功績主要不在于眾人加之于他的"近代教育學之父"或"科學教育學之父","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之父"等美譽,而在于他的教育學說成了西方近代教育傳統(tǒng)的有機組成部分。
發(fā)展進程中,赫爾巴特的影響也同樣重要。這不僅是因為他是最早被系統(tǒng)介紹到中國的西方教育家,更主要的是他對20世紀初期中國建立新式學堂和發(fā)展近代師范教育發(fā)揮了無人可及的巨大作用。
教育學讀書筆記(3) |
返回目錄
最近我細細品讀了彭紹東教授撰寫的《信息技術教育學》,受益匪淺,的確是一本難得的好書。特別是對處在科技發(fā)展飛速的現(xiàn)代社會的教師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隨著以計算機、多媒體、通訊、網(wǎng)絡、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信息收集、處理、加工、傳輸?shù)燃夹g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不斷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
下面我就針對本人的閱讀情況談談讀完這本書后心中的一些感受和體會。
信息技術是一個很大的領域,然而信息技術學科在小學和中學還只是一個爭議頗多、地位尷尬的小學科。書中彭教授突出了信息技術教師素質培養(yǎng)和專業(yè)發(fā)展,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與基礎性。在研究和繼承國內外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借鑒其他學科相關的課程論、教學論、學習論及現(xiàn)代教學理論,融合新課程改革、信息化教育。
新課程更強調要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各自的能力現(xiàn)實,調動各自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運用有個性的思維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機會?;顒又须m然學生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思維水平的高低不一,但他們人人參與了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充滿自信地學習,平等、主動地交流各自的看法和理解,相互合作解決所面臨的問題也使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得到了不斷的張揚、發(fā)展和提升。
在教師的必要指導和寬松學習環(huán)境條件下,讓學生獲取多種知識的渠道,自主地、創(chuàng)造性地去主動獲取知識。在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一章中從教育主客體關系的角度看,教育還應特別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要素的有效整合,這包括知識與技能的整合,智商與情商的有效整合,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的整合,課程內容和學生學習生活經(jīng)驗、社會文化習俗的整合,以及教師、學生、教材與環(huán)境的整合。尋求課程文化價值就是課程整合的基本工作和主線,其最終目的是要實現(xiàn)課程對共同文化價值的合理表達。
《信息技術教育學》這本書讓我深深體驗了學習的重要性。教師要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效率。教師還要精心設計課堂練習,調節(jié)學習的氣氛,提高學習有效性。設計練習時,形式要多樣,注意學生和知識的覆蓋面,調動學生全身心地參與課堂的學習,體現(xiàn)學習與教學的有效性整合。
教育學讀書筆記(4) |
返回目錄
讀書筆記是讀者將自己在閱讀時獲得的資料或者
心得體會
記錄下來的一種文體。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讀書筆記欄目的小編精心為您準備的新教師讀書筆記《教育學》,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作為新教師,閱讀教育類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首先選擇了《教育學》這本書,可以說,讀了這本書后,我真是受益匪淺!
赫爾巴特的《教育學》是18xx年發(fā)表的。該書所論述的教學理論,說明了心理學對于教育學的意義,提出了教學的形式階段的原理,論證了教育性的教學這一概念,特別是指出了培養(yǎng)多方面的興趣對于促進學生學習的意義。所有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價值,這就是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在世界各國得到傳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們今天重新研究與評價該書的意義之所在。
緒論里,赫爾巴特著重說明教師學習教育學的意義與作用。還論述了教學與教育的關系以及教育目的與作用等問題。
第一編的標題是"教育的一般目的",共分兩章,第一章為"兒童的管理",第二章為"真正的教育",本編主要論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目的問題。
第二編的標題是"興趣的多方面性",共分六章,各章依次為:"多方面性的概念","興趣的概念","多方面興趣的對象","教學","教學的過程","教學的效果"。本編主要論述了興趣的多方面性問題,并以此為基本原理來解釋學校的教學計劃和學科設置,闡述了教學的過程,環(huán)節(jié)等一系列教學論問題。這一部份是《教育學》一書的核心,也是比較有價值的部份。
管理,教學和訓育,構成了赫爾巴特教育體系的骨干。
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的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爾巴特還把兒童未來的目的分為兩部分,即希望達到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謂希望達到的目的是一個人有時可以根據(jù)自由選擇而給自己提出的目的,或者說與職業(yè)選擇有關的目的。為達到這一目的,教育就必須發(fā)展人的多樣的,各方面的感受性,培養(yǎng)人的多方面的興趣。所謂必要的目的就是道德的目的,這是一個人在任何活動中都必須達到的目的。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的本質就是以各種觀念來豐富兒童的心靈,把他們培養(yǎng)成具有完美的道德品格的人。
赫爾巴特稟承了歷史上沿襲的,曾為中世紀神學所極力鼓吹的"性惡論",認為在兒童天性中處處都會表現(xiàn)出不服從的烈性。,"所以為了要使那種在烈性與欲望中成長起來的意志不被他們造成具有反社會的傾向,就有必要經(jīng)常不斷地對它們保持明顯的壓制","而兒童管理就是許多必要的預防措施之一"。 他說:"如果不堅強而溫和地抓住管理的韁繩,任何功課的教學都是不可能的。"
赫爾巴特將對兒童的管理作為實施教育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在赫爾巴特看來,教育過程可分為三大部分:管理,教學,訓育。沒有教學就沒有教育, 不進行文化知識的教學,實施道德品格的教育就無從談起。在進行教學之前,必須首先對兒童進行管理,如果不首先通過管理將兒童天生的粗野倔強的性格壓下去, 無論是教學還是教育都無法進行。但是,兒童管理既不是教學,也不屬于教育,旨在為順利進行教學和教育創(chuàng)造前提條件,除此之外別無目的,"這種管理并非要在兒童心靈中達到任何目的,而僅僅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秩序"。
興趣在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興趣的多方面性"構成了兒童意識活動的內在動力。"興趣的多方面性"為教學內容的多樣性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由此, 赫爾巴特提出了他的范圍廣泛的教學課程論。屬于經(jīng)驗興趣的學科是自然科學,物理,化學,地理;屬于審美興趣的學科是文學,唱歌,圖畫,屬于同情興趣的學科是外國語(古典語與現(xiàn)代語)和本國語,屬于社會興趣的是歷史,政治,法律,屬于宗教興趣的學科則為宗教。
赫爾巴特還進一步對興趣的心理特性和心理過程進行了探討,認為人的興趣是一個由"專心"和"審思"共同組成而又相互矛盾的心理活動。"專心" 與"審思"的矛盾運動構成了興趣的四個階段,即注意,期望,要求,行動。赫爾巴特正是依據(jù)興趣的四個階段提出了其極為著名且又影響極為巨大而深遠的"四段教學法"。 這就是把教學過程分為明了,聯(lián)想,系統(tǒng)和方法四個階段。明了就是向學生明確地講述新的教材;聯(lián)想就是通過教師和學生談話,使學生把新舊觀念聯(lián)合起來;系統(tǒng)就是學生在新舊觀念聯(lián)系的基礎上,去尋找結論,定義和規(guī)律;方法就是把已學得的知識應用于實際,培養(yǎng)學生有邏輯地,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技能。赫爾巴特所規(guī)定的這些階段,由他的學生齊勒修改為預備,提示,比較,總括,應用五段,稱五段教學法。
訓言論即道德教育,是整個教育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他認為道德教育不僅直接影響兒童的心靈,而且能指導他們的感情,愿望和行為,形成他們的性格。道德教育的方法應該依靠學生已有的美德。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找到學生的善良特征,甚至學壞了的學生的善良特征。用一個火花燃起另一個火花。道德教育的方法,他認為包括以下幾種:約束學生;限定學生;規(guī)定明確的行為規(guī)則;使兒童心靈保持"寧靜和明朗";以獎勵和譴責去"鼓舞"兒童的心靈;勸告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家長要保證兒童合理的生活秩序,同時,還要幫助學生分辨是非,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襲。赫爾巴特所建立管理兒童的制度曾經(jīng)廣泛地推行著,這種制度的缺點在壓抑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使他們絕對服從成人的權威。
赫爾巴特的《教育學》是教育理論發(fā)展史上的偉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論走向科學的開山祖和奠基石。
(2) 赫爾巴特將其管理論建立在性惡論的基礎之上,這顯然是唯心主義的觀點。但是,即使在赫爾巴特的最專制的管理論之中,我們還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東西:"人們只能理智地把這種服從同兒童本人的意志結合起來,并只能把這種服從作為一種已經(jīng)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真正的教育的結果來期待得到","一個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權,而這種權力既不是從父母那兒得來的,又不是被學生承認的,那么他將完全自毀于此。"
(3)《教育學》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學論。
第一,赫爾巴特從其觀念,興趣,統(tǒng)覺等心理學思想中尋找其教學論的理論依據(jù),試圖將其教學論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之上。這是赫爾巴特的一個極為重大的理論貢獻。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教育性教學"的概念,從而正確地闡明了教學的定義,論述了教學與教育的關系。
第三,"四段教學法"的提出。"四段教學法"對于教學的四個階段劃分得很清楚,且比較細致地考慮到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tài),注意到不同教學階段學生的不同興趣,特別考慮到不同的教學階段所應采取的不同教學方法。這對于知識的系統(tǒng)授受和教學過程的規(guī)范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4)在訓育論中,赫爾巴特試圖將道德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統(tǒng)一起來,從而使人歸于"內心自由"。從中我們又可以看到赫爾巴特試圖將人之個性與社會性協(xié)調統(tǒng)一起來的努力。赫爾巴特重視有規(guī)律的生活在兒童的道德性格養(yǎng)成中的作用,將道德性格的養(yǎng)成生活化,重視教育者在形成兒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響和作用,主張?zhí)找?反對強制,所有這些,都是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
赫爾巴特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體現(xiàn)在他這本《教育學》里。他所提出的把教育學建設成為一門科學的主張,把道德作為教育的最高目的的見解,多方面興趣的理論,教學形式階段理論以及統(tǒng)覺心理學理論,等等,對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歐美多數(shù)國家以及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產生了非常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其實,赫爾巴特的巨大的歷史功績主要不在于眾人加之于他的"近代教育學之父"或"科學教育學之父","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之父"等美譽, 而在于他的教育學說成了西方近代教育傳統(tǒng)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現(xiàn)代中國教育的發(fā)展進程中,赫爾巴特的影響也同樣重要。這不僅是因為他是最早被系統(tǒng)介紹到中國的西方教育家,更主要的是他對20世紀初期中國建立新式學堂和發(fā)展近代師范教育發(fā)揮了無人可及的巨大作用。
更多精彩的讀書筆記盡在讀書筆記網(wǎng)!
普通教育學讀書筆記篇十
作為新教師,閱讀教育類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首先選擇了《教育學》這本書,可以說,讀了這本書后,我真是受益匪淺!
赫爾巴特的《教育學》是18xx年發(fā)表的。該書所論述的教學理論,說明了心理學對于教育學的意義,提出了教學的形式階段的原理,論證了教育性的教學這一概念,特別是指出了培養(yǎng)多方面的興趣對于促進學生學習的意義。所有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價值,這就是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在世界各國得到傳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們今天重新研究與評價該書的意義之所在。
赫爾巴特的《教育學》是教育理論發(fā)展史上的偉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論走向科學的開山祖和奠基石。
(1) 赫爾巴特試圖將人的個性與社會性統(tǒng)一起來,將現(xiàn)實社會的要求與未來社會的召喚統(tǒng)一起來,從而培養(yǎng)既能立足現(xiàn)實,又能面向未來的人才。
(2) 赫爾巴特將其管理論建立在性惡論的基礎之上,這顯然是唯心主義的觀點。但是,即使在赫爾巴特的最專制的管理論之中,我們還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東西:"人們只能理智地把這種服從同兒童本人的意志結合起來,并只能把這種服從作為一種已經(jīng)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真正的教育的結果來期待得到","一個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權,而這種權力既不是從父母那兒得來的,又不是被學生承認的,那么他將完全自毀于此。"
(3)《教育學》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學論。
第一,赫爾巴特從其觀念,興趣,統(tǒng)覺等心理學思想中尋找其教學論的理論依據(jù),試圖將其教學論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之上。這是赫爾巴特的一個極為重大的理論貢獻。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教育性教學"的概念,從而正確地闡明了教學的定義,論述了教學與教育的關系。
第三,"四段教學法"的提出。"四段教學法"對于教學的四個階段劃分得很清楚,且比較細致地考慮到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tài),注意到不同教學階段學生的不同興趣,特別考慮到不同的教學階段所應采取的不同教學方法。這對于知識的系統(tǒng)授受和教學過程的`規(guī)范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4)在訓育論中,赫爾巴特試圖將道德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統(tǒng)一起來,從而使人歸于"內心自由"。從中我們又可以看到赫爾巴特試圖將人之個性與社會性協(xié)調統(tǒng)一起來的努力。赫爾巴特重視有規(guī)律的生活在兒童的道德性格養(yǎng)成中的作用,將道德性格的養(yǎng)成生活化,重視教育者在形成兒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響和作用,主張?zhí)找保磳娭?,所有這些,都是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
赫爾巴特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體現(xiàn)在他這本《教育學》里。他所提出的把教育學建設成為一門科學的主張,把道德作為教育的最高目的的見解,多方面興趣的理論,教學形式階段理論以及統(tǒng)覺心理學理論,等等,對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歐美多數(shù)國家以及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產生了非常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其實,赫爾巴特的巨大的歷史功績主要不在于眾人加之于他的"近代教育學之父"或"科學教育學之父","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之父"等美譽,而在于他的教育學說成了西方近代教育傳統(tǒng)的有機組成部分。
發(fā)展進程中,赫爾巴特的影響也同樣重要。這不僅是因為他是最早被系統(tǒng)介紹到中國的西方教育家,更主要的是他對20世紀初期中國建立新式學堂和發(fā)展近代師范教育發(fā)揮了無人可及的巨大作用。
普通教育學讀書筆記篇十一
近20年來出版的《教育學》大約不下200部。但有新意的卻不多,都沒有擺脫舊的體系和模式。雖然有的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但體系仍然是舊的,還是因循原來的四大塊,感到與熱火朝天的教育現(xiàn)實不相稱。最近讀到袁振國教授主編的《當代教育學》,頓感面目一新。新在什么地方?我認為主要在立意新、體系新、內容新這三個方面。
首先引起我思考的是,作為一本教科書的《教育學》,想給學生些什么?我想,教科書有兩類:一類是知識性的,主要教給學生知識,讓他們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例如許多自然科學的課本;另一類是觀念性的,主要教給學生該專業(yè)的理論觀點和方法,例如社會科學如哲學、經(jīng)濟學等的許多課本。當然,知識和觀點是不能分開的,沒有知識的觀點是空洞的,沒有觀點的知識是盲目的。但從教學任務來講總有一個側重點。那么《教育學》教科書想教給學生什么呢?過去的《教育學》總想集多種任務于一身:既想給師范生盡多的教育方面的知識,又想給學生建立一種教育觀念,還想教給學生各種教育方法。結果內容龐雜,學生抓不住要領,觀念既建立不起來,方法也沒有學到。《教育學》是教育科學體系中的一門基礎性理論學科。因此,我認為《教育學》教科書的任務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基礎理論的學習建立起正確的教育觀念,具有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而正確的教育觀念也不是通過說教和灌輸而獲得的,而是要在對各種教育問題的探討中建立起來。教育是很復雜的社會活動,葉圣陶老先生曾經(jīng)講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也就是說,教育教學是有許多方法的,但需因事因人,因不同的情境而異,不是固定不變的。但是教育規(guī)律是不變的,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正確的教育觀念是相對穩(wěn)定的。建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念,就能創(chuàng)造出許多新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當然,教育觀念也要隨著時代的變化和教育科學研究的新成果而不斷更新,這是符合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的。
《當代教育學》的新,首先體現(xiàn)在這本書的立意新。該書作者在第一頁的“教學建議”中寫道:“本書編寫的一個基本追求是,不僅告訴學生是什么,怎樣做,更希望啟發(fā)學生為什么和怎樣想。我們相信,沒有一種教育觀點、教育原則或教育方法是惟一的或最好的,對任何一種教育現(xiàn)象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想,從而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不同的教育風格。所以本書的編寫力圖通過不同教育思想、不同教育流派、不同模式的介紹分析,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及自我選擇的能力和習慣。”這就是說,不是把現(xiàn)存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把教育問題的一些理論、思想、方法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思考、討論,掌握解決教育問題的能力,包括教育觀念和方法。這也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的思想。
其次體現(xiàn)在體系新。該書打破了舊的四大塊理論體系,力圖建立新的理論體系。全書分上、下篇,上篇是討論教育內部的問題,包括教育的各種要素:理論要素、人員要素、信息要素(課程內容)、管理要素。下篇是討論教育外部的.關系問題,包括教育的兩大功能,即教育的個體發(fā)展功能和教育的社會發(fā)展功能,由此而引發(fā)的教育與經(jīng)濟、教育與政治、教育與科技、教育與文化的關系。我不能說這個體系是最好的,但可以說它是新穎的、有新意的。舊的教育學體系是先講教育的外部問題,后面講的都是學校具體工作。越講越具體,越講越?jīng)]有理論,學生越學越?jīng)]興趣。1980年我在編中等師范學校用的《教育學》時就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第一版我就把它顛倒過來,先講教育的主體——教師和學生,再講教育目的、內容和方法,最后再講教育的外部問題以及國際教育的新動向。誰知,中師教育學的老師說,這樣的體系不習慣。第二版又只好改過來??梢娏晳T勢力之頑強。這次《當代教育學》打破四大塊的體系,把內容分成兩大塊。第一塊把教育諸要素統(tǒng)一起來,從教育目的到教育評估和管理,形成一個整體。第二塊作為提高部分,再講教育與其他社會活動之間的關系。頗有新意。
最后體現(xiàn)在內容新。正是因為編寫的立意新,所以這本書的內容很新。對于每一個問題,不是列出現(xiàn)存的概念和結論,而且介紹當代教育界對這一問題的新觀點、新認識、新理論。內容新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注意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創(chuàng)新,不是拋開歷史,而是在歷史的基礎上發(fā)展。例如在講“教育學的發(fā)展”時,不僅講到教育學的思想來源,從古代到近代,從中國到西方,而且系統(tǒng)地介紹了赫爾巴特的《教育學》、杜威的《民本主義與教育》、凱洛夫的《教育學》,這是影響中國教育最深的三本教育學著作,然后講到當代教育學的多元化。又如講當代中國教育,不是像一般《教育學》教科書那樣只講中國的教育方針和學制,而是簡要地介紹我國建國以來的經(jīng)驗教訓,再講到今天的教育目的、結構。
重視吸收世界教育發(fā)展的經(jīng)驗和研究成果。教育事業(yè)是未來的事業(yè),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前瞻性。要達到這一點,就要面向世界,了解世界教育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趨勢?!懂敶逃龑W》專門辟一章“當代世界教育”,介紹當代世界教育發(fā)展的概況和各種教育思潮,其他各章中也都介紹了世界各國的教育理論。這對于教師開闊視野,放眼世界,把握未來是很有幫助的。
重視理論和實際的結合。本書不僅介紹了許多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論,而且緊密結合我國的實際,重視總結我們自己的經(jīng)驗。書中有許多案例提供學生思考。特別是道德教育部分,講到道德判斷、兩難問題時舉了一些案例,對學生會有很大的啟發(fā)。書中還專門介紹了上海市青浦縣的教改實驗,這是我國本土最成功的實驗,用它來說明,我們完全能夠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經(jīng)驗和理論。
書中還有許多新的內容,或者是老問題的新解釋。在這篇短文中,不可能一一列舉??梢哉f,該書從標題到內容都用一種新的方式來表述,用現(xiàn)代時髦的說法,作者是企圖建立新的教育學的話語體系。
當然,正如我前面所說的,教育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活動,建立新的教育學絕不是容易的事。書中也還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例如,第一章教育發(fā)展的分期,在古代教育與近代教育之間,隔了一段文藝復興時期的教育,似乎在歷史分期邏輯上不順;又如,把“教學”說成是教師的行為,“而不是學生的行為”,值得商榷。可以這樣說,教學工作是教師的行為,但教學,作為一種活動過程,應該是師生雙邊的活動,也應該是雙方的行為。其他有些章節(jié)在邏輯安排上也還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474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