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案例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8 20:11:18
精選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案例16篇)
時間:2023-10-28 20:11:18     小編:文軒

經濟是社會資源分配和利益協(xié)調的學科,關系到社會的繁榮和穩(wěn)定。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需要有清晰的結構和邏輯。以下是一些值得參考的閱讀指南,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篇一

寒假時,我讀了《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一書,被書中細致入微的教育經驗和養(yǎng)成教育的妙招所感動,也著實讓我感到身為教師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如果我們的學生在人生的最重要階段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學會用眼睛去觀察,用腦子去思考,用心靈去感受,那么他們一定能夠事半功倍,更快速地走向成功。

書中寫到“習慣”是養(yǎng)成教育的結果,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行為的最高層次。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型的行為。是經過反復練習而養(yǎng)成地語言、思維、行為等生活方式,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新性,具有自動化的作用,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習慣成自然”。良好的習慣能促人進步,誘人發(fā)展,然而良好習慣的形成卻要經歷一個相當漫長、艱難地過程。

“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深思其中所強調的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道理,對整個社會運行包括對教育領域的“教書”“育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fā)和借鑒意義。

教育工作與產品制造截然不同,產品壞了可以報廢,而對人的教育和培養(yǎng)如果失敗了,損失的將是一個人的一生。所以,教育無小事。任何一名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把“教書”和“育人”工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做精做細,落到實處。

那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我認為要尊重兒童的權利和參與性,要重視過程的循序漸進性,還要堅持過程的長期性。

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有一個感受:在兒童的習慣養(yǎng)成過程當中,有一個危險存在,那就是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變成了奴役兒童的過程。大家千萬千萬注意這一條。什么意思呢?就是大人在研究習慣,大人在定規(guī)范,強迫孩子去做、去執(zhí)行,這就很可怕。因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兒童是主人,我們就是要發(fā)揮他們的主人作用。習慣養(yǎng)成的最高機制,是形成學生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強制。這一點特別重要。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應該是要讓孩子們覺得:這是我盼望的,我特別希望有這個好習慣,這對我的幫助很大,對我的發(fā)展很有用,好習慣多了,我才是一個好學生,我才可以多交朋友。這才是積極的,而不是強迫。

從教學方面來看,教師應把教學過程中的小事做細、做全面,真正做到嚴謹細致。在備課中注意細節(jié),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師生互動時間、問題設計、板書設計都要面面俱到,不能忽略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否則,可能導致一堂課的失敗。上課過程要注意細節(jié),學生的一舉一動、課堂反饋都要仔細觀察,適時調整課堂過程,以取得最好的課堂效果。布置和批改作業(yè)要注意細節(jié),不能一味地貪多。要精批細改,針對不同的學生層次,精講多練。作業(yè)反映出的學生學習情況,要引起足夠重視,并制定對策,及時解決。

從育人方面來看,教師應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學生展現(xiàn)自己高尚優(yōu)雅的風度和修養(yǎng),對學生施以正面影響。我們常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言傳不如身教”。央視播出的一則公益廣告表明:小男孩看到忙碌了一天的媽媽還給姥姥打洗腳水,自己也搖搖晃晃地給媽媽打來洗腳水。許多問題不用說教。老師在學生面前灰塵滿面,摳鼻孔,掏耳朵,搔頭皮,隨意亂扔垃圾等,都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親其師”則“信其道”,教師如果“不拘小節(jié)”,不能成為學生的行為楷模,那么,他的形象就難以在同學心目中立起來,學生帶著諸多的心里困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則不易養(yǎng)成。在注重言傳身教的同時,還要注意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細節(jié)。學生的一言一行,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動作和眼神,都是復雜內可能及時制止一場糾紛,會避免一次可能的傷害事故,會阻止一次因年幼無知而誤入歧途的人生悲劇。

習慣是在不斷重復和練習中逐步形成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不能貪多求全,而應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地實施,一個習慣一個習慣的形成。例:剛入學時就要求學生書寫認真,讓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的習慣。隨著學習內容的升級與年齡的增長,要求學生做作業(yè)認真仔細,形成做事嚴謹?shù)牧己昧晳T。要看到學生身上一天一天的進步。進行鼓勵。不要稍有不慎,先劈頭蓋臉一頓批評。逐漸又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思考習慣。不要一遇難題就溜之大吉。這些良好的習慣都是在循序漸進中形成的。當然,學生良好的習慣,不僅僅是包括學習習慣,還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習慣,都是這樣,慢慢培養(yǎng)。

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不能一蹴而就,師生都應作長遠打算。須允許學生習慣形成有個過程;須一步一個腳印,不要圖快。師生密切配合,教師督促,學生認真練,經常練,學生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這樣必有成效。

習慣的養(yǎng)成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積日累月地練,練到非常熟,再也丟不了,也便成了習慣,正所謂習慣成自然,歷練成習,不僅是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必要途徑,也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不可缺少的通道。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什么是教育?簡單地說就是養(yǎng)成習慣?!倍晳T則是日積月累的細節(jié)。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逐漸養(yǎng)成。而良好的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將會成為他們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篇二

在學校掀起閱讀高潮的時候,我很有幸讀了著名教育專家關鴻羽寫的《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這本書,書中那流淌的思想,那細致入微的點點滴滴教育經驗和養(yǎng)成教育的妙招,著實讓人感到身為教師,身為人母肩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真是任重而道遠啊。這本書主要通過列舉一些事例來講述養(yǎng)成教育,整本書共分8個章節(jié)分別從養(yǎng)成教育的基本理論,養(yǎng)成教育內容、途徑、方法及學生道德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和思維習慣的培訓來闡述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如何去實踐養(yǎng)成教育。讀完這本書感到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每個老師去讀的書,更讓我深深地感到習慣的養(yǎng)成必須要從小培養(yǎng),并且要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句話一方面說明培養(yǎng)學習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是我們每個老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不但可以提升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它影響著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關系著他們一生。

對于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性,人們有很多真知灼見:積千累萬,不如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等等。這些都很深刻地揭示了良好的習慣對一個人的成長、成功的重要性。正如這本書封面上這句話“首先我們養(yǎng)成了習慣,隨后習慣養(yǎng)出了我們!”是呀,回想自己的人生經歷,的確是這樣的。我有時經常會這樣說:“如果我從小把字寫好,今天就不回怕寫不好字了;如果我從小就養(yǎng)成認真的習慣,今天在工作中就不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差錯了;如果我……。”諸如此類的話很多,說這樣話的人也很多,為什么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坎坷、挫折,有那么多讓人失意的事情呢?其實仔細想想也就是因為我們身上有很多要改掉的壞毛病、壞習慣,如果我們從小就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那么今天我們肯定不會再有這么多讓我們感到失意的事情了,今天的我們也將都會是優(yōu)秀的,我們的國家也將更加繁榮富強、更加美好。

讀過這本書后,讓我明白了“習慣是養(yǎng)成教育的結果,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行為的最高層次。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的行為,它是經過反復練習而養(yǎng)成的語言、思維、行為等生活方式”。是的,一旦“習慣成了自然”,當然是好習慣,那會使人受益終身!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堅持不懈地、有條不紊地進行練習和強化。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應該從小事做起,從生活中最平凡的點點滴滴做起。小事決定成功,現(xiàn)在我們家長和老師還在一味追求高分,只重視孩子智育的發(fā)展,這樣要培養(yǎng)社會主義“四有”新人也是難事!因為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成長、成功的基礎。

對于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書中給了很多妙招,書中一些問題的提出、分析與解決非常具有實用性。比如:“孩子寫作業(yè)馬虎怎么辦”“孩子浪費東西怎么辦”“孩子任性怎么辦”“孩子學習不專心怎么辦”“孩子有不良的衛(wèi)生習慣怎么辦”……等等這些問題,也是我們平時在議論的學生常有的不良習慣,書中提到的實例以及解決方法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在看書的時候我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有機會再擔主科的話,我一定要用用這種方法,相信一定能有很大的成效。

有句古話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币馑际钦f從兒時的習慣就可以推測一個人未來的成就,所以習慣應該從小培養(yǎng)。小學階段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心理學研究表明: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難有多大的改進,所以盡早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很重要的。學生在年齡小時,習慣既容易養(yǎng)成,也易于鞏固,不良的習慣若被及時發(fā)現(xiàn)也易于糾正。面對學生,我們應該身正為范,學高為師,作為教師我們就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是學生的榜樣。在學校里要求學生講普通話,首先我們老師要講普通話,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我們老師要做到,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很大的影響?,F(xiàn)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特別嬌慣,以為孩子小,吃飯穿衣都要幫著做,一些孩子會做的事情家長也幫著做,這樣久而久之,孩子沒有養(yǎng)成好的習慣,還滋長了他對父母的過分依賴,養(yǎng)成了他們不好的習慣。會造成這種后果其實是因為我們家長、老師的不放手,沒有給孩子創(chuàng)造養(yǎng)成好習慣的條件。一顆小樹,不經歷風雨怎會長大呢!何況這是每一個人應該且必須的行為習慣,所以在生活中應該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來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習慣。

英國作家薩克萊曾說:“播種思想,收割行動;播種行動,收割習慣;播種習慣,收割人格;播種人格,收割命運?!蔽視⑦@本書長伴左右,因為一本好書也如一種好的習慣終身受益。教育無小節(jié)。在學生活動的世界里,教師應約束自己,不要以為是細枝末節(jié)就可以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要知道細枝末節(jié)對學生的影響,是比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話更具吸引力的。每個教師都要用自己美好的思想和行為去影響學生,去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篇三

記得亞里士多德說過:“人的美德有兩類――理智的和道德的,理智的美德由教學產生和發(fā)展,道德的美德由習慣而體現(xiàn)。”“什么是教育?當你把你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睈垡蛩固沟倪@句話道出了教育的實質和內涵。什么是忘不掉的?習慣就是忘不掉的。誠如著名教育專家林格先生所說――《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

這幾天,我細細品讀了《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這本書,書中詳細解釋了養(yǎng)成教育的基本理論,通過闡述養(yǎng)成教育的特點、關鍵期、方法、途徑,并生動地以連續(xù)劇式的小故事串聯(lián)起來,介紹了養(yǎng)成教育的14項內容和操作。讀了這本書,不管是為人父母、還是作為一名班主任,都讓我受益良多。良好的習慣是可以養(yǎng)成的,養(yǎng)成教育,其實就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教育,卻是“管一輩子的教育”。習慣養(yǎng)成之后看上去“自然”,但是養(yǎng)成的過程卻并非如此,養(yǎng)成教育應當是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家長都能掌握的教育藝術。

書中介紹了實施養(yǎng)成教育的最終目的:一是通過養(yǎng)成良好習慣,解放學生的大腦,以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提高學習成績;二是健全人格,以便學生學會做人,健全心理,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這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兩大任務。在現(xiàn)實生活中,教師能夠明顯感受到學習成績好、全方面發(fā)展的學生,一定是學習、生活習慣都好的`學生。在我們的教育生涯中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孩子:老師對他們的評價幾乎眾口一詞:“聰明!”但是他們聰明卻不優(yōu)秀,甚至很糟糕!他們經常忘帶作業(yè);他們不講衛(wèi)生;他們對老師和家長的教導置若罔聞;他們懶惰、拖拉、毫無上進心……是什么原因導致一顆優(yōu)良的種子卻不能開出絢爛的花朵?答案很簡單:習慣不好。正是一些不良習慣,影響并導致了孩子們之間的差異,讓一些天資聰穎的孩子也因此而埋沒。因此需要老師和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引導孩子養(yǎng)成:誠信、遵守規(guī)則、責任、計劃周密、有條理、合作、愛心、追求效率、學用結合、善于思考、掌握終身學習的能力、創(chuàng)新、樂觀自信、頑強毅力、追求成功等十四項好習慣。

培養(yǎng)習慣的方法中有提到這樣的一條: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是的,任何一種習慣的養(yǎng)成,反復訓練,不斷強化,才是實現(xiàn)轉化的關鍵。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也可以堅持這樣去做:一是訓練必須持之以恒,“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二是訓練必須嚴而又嚴。只經過痛苦的磨練,才能養(yǎng)成好習慣;三是訓練必須要求具體。這樣學生才容易掌握要領;四是訓練必須紀律制約與自我要求想結合,只有把內部的意志力與外部的強制力結合起來,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才有保障。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睘閷W生健康、快樂的人生奠基,讓我們謹記: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篇四

讀了關鴻羽教授的《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一書后感想很多,關鴻羽教授是著名教育專家,北京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研究室主任,兼任普教研究所副所長。而他寫的《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是我國第一本養(yǎng)成教育系統(tǒng)的著作。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一書的封底頁中寫道這樣一段話: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呢?”這位白發(fā)蒼蒼的獲獎者回答:“是在幼兒園。”提問者愣住了,又問:“您在幼兒園學到些什么呢?”科學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后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知識就這些?!?/p>

從他的這本書中可以看出,良好的習慣是可以養(yǎng)成的,習慣養(yǎng)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養(yǎng)成的過程卻不是自然的。如果養(yǎng)成了不良習慣,要把它轉化成良好的習慣,就要經過一個痛苦的過程。為了不讓孩子經歷這種痛苦的磨練,我們從一開始就要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因為孩子的眼睛是最敏銳的,而且孩子往往具有“向師性”,他們會模仿你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教師首先要嚴于律己,從我做起,為人師表,言行一致。書中也提到了教師須達到的幾點要求,在此寫下以提醒自己:

1、以德育德

2、以才培才(以學促學)

3、以趣激趣

4、以情動情

5、以意煉意

6、以性養(yǎng)性

7、以行導行

我讀過此書,覺得自己的工作任重而道遠,覺得每個孩子來到學校時都是一塊什么都沒有的土地,教師在上面播種什么都很重要,它關系到田地上將來會是果實累累或是雜草叢生,為了使孩子離開學校時都會是一幅美麗的田園畫,我們教師就應慎重地種下每一顆種子,所以在平時我們就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有良好的修養(yǎng),給孩子起到一個好的模范作用,使他們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篇五

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由于父母或爺爺奶奶的溺愛,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很多,這些都需要通過我們的努力去讓孩子改變。我們的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習慣,這是一項長期的、細致的工作,需要家長和老師一起來完成的工作。我讀完這本書作了如下總結:

(1)我們必須明確告訴孩子的做法是對還是不對,讓他能明辨是非,比如尊敬長輩、節(jié)約、按時起床、上學、寫作業(y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不要打架、破壞班機紀律、不玩火、不做危險性游戲。

(2)家長做孩子的榜樣,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絕對的影響。孩子的可塑性強,給他們樹立什么榜樣十分重要,他們的分辨能力差,“近朱者赤,浸墨者黑”都聽過這個道理。你讓孩子做什么,家長必須首先做到。比如,教育孩子講文明,家長就不能滿嘴臟話。要求孩子學習要專心,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就不能干擾孩子,不能打撲克、看電視等。

教育孩子要認真,家長就不能馬馬虎虎,否則你的教育就不起作用。

(3)孩子犯錯后,正確使用懲罰。家長要明確懲罰不等于體罰,有些家長迷信體罰,認為“不打不成才”,從根本上說只有“興趣成才”“立志成才”沒有“打罵成才”的。“棒打”只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懲罰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如家長強制執(zhí)行罰站、閉門思過。限制孩子自由。剝奪某種權力:不準看電視、玩游戲機。強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如抄課文、掃廁所等、不滿足孩子的正當物質需求:該買的東西不買。

(4)現(xiàn)在有很多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沒有時間觀念,原因主要有:性格問題、缺乏應有的訓練、對學習興趣不濃等??朔ゲ涞霓k法有:通過講故事讓孩子認識時間的價值、讓磨蹭付出代價,有的孩子磨蹭遲到,就讓他磨蹭,到學校挨批評后第二天就會加快速度了。節(jié)約的時間歸自己,每天讓孩子寫完作業(yè)后時間歸自己,他為了多玩一會也會抓緊時間寫作業(yè)的。制定嚴格的制度教孩子學會管理時間。什么時間起床,什么時間洗漱等家長要起模范作用家長凡是磨蹭,就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家長要珍惜時守時,講求效率。

中國的古話有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逼浜x之一就是從兒時的習慣可以推測未來,好習慣能夠造就人。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種各樣的習慣,如果單從表面來看,它是一件小事,不引人注意,但是很多人就失敗在不良習慣上。拿破侖·希爾說:“習慣能夠成就一個人,也能夠摧毀一個人?!边@說明了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抽象地講:習慣養(yǎng)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一個動作,一種行為,多次重復,就能進入人的潛意識,變成習慣性動作。人的知識積累、才能增長、極限突破等,都是習慣性動作、行為不斷重復的結果。由此看來,習慣決定著命運。

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堅持不懈地、有條不紊地進行練習和強化。而抓良好的開端,則是成功的一半。教師應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學生展現(xiàn)自己高尚優(yōu)雅的風度和修養(yǎng),對學生施以正面影響。我們常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言傳不如身教”。央視播出的一則公益廣告表明:小男孩看到忙碌了一天的媽媽還給姥姥打洗腳水,自己也搖搖晃晃地給媽媽打來洗腳水。許多問題不用說教。老師在學生面前灰塵滿面,摳鼻孔,掏耳朵,搔頭皮,隨意亂扔垃圾等,都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坝H其師”則“信其道”,教師如果“不拘小節(jié)”,不能成為學生的`行為楷模,那么,他的形象就難以在同學心目中立起來,學生帶著諸多的心里困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則不易養(yǎng)成。在注重言傳身教的同時,還要注意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細節(jié)。學生的一言一行,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動作和眼神,都是復雜內可能及時制止一場糾紛,會避免一次可能的傷害事故,會阻止一次因年幼無知而誤入歧途的人生悲劇。

習慣是在不斷重復和練習中逐步形成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不能貪多求全,而應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地實施,一個習慣一個習慣的形成。例:剛入學時就要求學生書寫認真,讓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的習慣。隨著學習內容的升級與年齡的增長,要求學生做作業(yè)認真仔細,形成做事嚴謹?shù)牧己昧晳T。要看到學生身上一天一天的進步。進行鼓勵。不要稍有不慎,先劈頭蓋臉一頓批評。逐漸又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思考習慣。不要一遇難題就溜之大吉。這些良好的習慣都是在循序漸進中形成的。當然,學生良好的習慣,不僅僅是包括學習習慣,還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習慣,都是這樣,慢慢培養(yǎng)。

書中的理論需要與我的實踐相磨合,書中的方法需要借鑒并因生而宜作改動,書中的金玉良言還需要細細咀嚼,書中的思想還要不斷地吸納……看來一本好書也如一種好的習慣終身受益??!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篇六

暑假讀了林格的《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這本書,我覺得對我們老師來說很有啟發(fā)。

書中寫到“習慣”是養(yǎng)成教育的結果,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行為的最高層次。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的行為。良好的習慣能促人進步,誘人發(fā)展,然而良好習慣的形成卻要經歷一個相當漫長、艱難地過程。

教育工作與產品制造截然不同,產品壞了可以報廢,而對人的教育和培養(yǎng)如果失敗了,損失的將是一個人的一生。所以,教育無小事。任何一名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把“教書”和“育人”工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做精做細,落到實處。

那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我認為要尊重學生的權利和參與性,要重視過程的循序漸進性,還要堅持過程的長期性。

從教學方面來看,教師應把教學過程中的小事做細、做全面,真正做到嚴謹細致。在備課中注意細節(jié),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師生互動時間、問題設計、板書設計都要面面俱到,不能忽略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否則,可能導致一堂課的失敗。上課過程要注意細節(jié),學生的一舉一動、課堂反饋都要仔細觀察,適時調整課堂過程,以取得最好的課堂效果。布置和批改作業(yè)要注意細節(jié),不能一味地貪多。要精批細改,針對不同的學生層次,精講多練。作業(yè)反映出的學生學習情況,要引起足夠重視,并制定對策,及時解決。

從育人方面來看,教師應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學生展現(xiàn)自己高尚優(yōu)雅的風度和修養(yǎng),對學生施以正面影響。我們常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言傳不如身教”。央視曾播出這樣一則公益廣告,相信大家都看過:小男孩看到忙碌了一天的媽媽還給姥姥打洗腳水,自己也搖搖晃晃地給媽媽打來洗腳水。許多問題不用說教。老師在學生面前言行不注意,隨意亂扔垃圾等,都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教師如果“不拘小節(jié)”,不能成為學生的行為楷模,那么,他的形象就難以在同學心目中立起來,學生帶著諸多的心里困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則不易養(yǎng)成。在注重言傳身教的同時,還要注意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細節(jié)。學生的一言一行,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動作和眼神,都是復雜內可能及時制止一場糾紛,會避免一次可能的傷害事故,會阻止一次因年幼無知而誤入歧途的人生悲劇。習慣是在不斷重復和練習中逐步形成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不能貪多求全,而應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地實施,一個習慣一個習慣的形成。例:剛入學時就要求學生書寫認真,讓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的習慣。隨著學習內容的升級與年齡的增長,要求學生做作業(yè)認真仔細,形成做事嚴謹?shù)牧己昧晳T。要看到學生身上一天一天的進步。進行鼓勵。不要稍有不慎,先劈頭蓋臉一頓批評。逐漸又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思考習慣。不要一遇難題就溜之大吉。這些良好的習慣都是在循序漸進中形成的。當然,學生良好的習慣,不僅僅是包括學習習慣,還包括很多。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什么是教育?簡單地說就是養(yǎng)成習慣。”而習慣則是日積月累的細節(jié)。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逐漸養(yǎng)成。而良好的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將會成為他們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 其他方面的習慣,都是這樣,慢慢培養(yǎng)。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篇七

在學校掀起閱讀高潮的時候,我很有幸讀了著名教育專家關鴻羽寫的《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這本書,書中那流淌的思想,那細致入微的點點滴滴教育經驗和養(yǎng)成教育的妙招,著實讓人感到身為教師,身為人母肩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真是任重而道遠啊。這本書主要通過列舉一些事例來講述養(yǎng)成教育,整本書共分8個章節(jié)分別從養(yǎng)成教育的基本理論,養(yǎng)成教育內容、途徑、方法及學生道德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和思維習慣的培訓來闡述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如何去實踐養(yǎng)成教育。讀完這本書感到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每個老師去讀的書,更讓我深深地感到習慣的養(yǎng)成必須要從小培養(yǎng),并且要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句話一方面說明培養(yǎng)學習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是我們每個老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不但可以提升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它影響著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關系著他們一生。

對于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性,人們有很多真知灼見:積千累萬,不如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等等。這些都很深刻地揭示了良好的習慣對一個人的成長、成功的重要性。正如這本書封面上這句話“首先我們養(yǎng)成了習慣,隨后習慣養(yǎng)出了我們!”是呀,回想自己的人生經歷,的確是這樣的。我有時經常會這樣說:“如果我從小把字寫好,今天就不回怕寫不好字了;如果我從小就養(yǎng)成認真的習慣,今天在工作中就不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差錯了;如果我……。”諸如此類的話很多,說這樣話的人也很多,為什么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坎坷、挫折,有那么多讓人失意的事情呢?其實仔細想想也就是因為我們身上有很多要改掉的壞毛病、壞習慣,如果我們從小就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那么今天我們肯定不會再有這么多讓我們感到失意的事情了,今天的我們也將都會是優(yōu)秀的,我們的國家也將更加繁榮富強、更加美好。

讀過這本書后,讓我明白了“習慣是養(yǎng)成教育的結果,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行為的最高層次。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的行為,它是經過反復練習而養(yǎng)成的語言、思維、行為等生活方式”。是的,一旦“習慣成了自然”,當然是好習慣,那會使人受益終身!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堅持不懈地、有條不紊地進行練習和強化。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應該從小事做起,從生活中最平凡的點點滴滴做起。小事決定成功,現(xiàn)在我們家長和老師還在一味追求高分,只重視孩子智育的發(fā)展,這樣要培養(yǎng)社會主義“四有”新人也是難事!因為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成長、成功的基礎。

對于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書中給了很多妙招,書中一些問題的提出、分析與解決非常具有實用性。比如:“孩子寫作業(yè)馬虎怎么辦”“孩子浪費東西怎么辦”“孩子任性怎么辦”“孩子學習不專心怎么辦”“孩子有不良的衛(wèi)生習慣怎么辦”……等等這些問題,也是我們平時在議論的學生常有的不良習慣,書中提到的實例以及解決方法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在看書的時候我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有機會再擔主科的話,我一定要用用這種方法,相信一定能有很大的`成效。

有句古話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币馑际钦f從兒時的習慣就可以推測一個人未來的成就,所以習慣應該從小培養(yǎng)。小學階段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心理學研究表明: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難有多大的改進,所以盡早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很重要的。學生在年齡小時,習慣既容易養(yǎng)成,也易于鞏固,不良的習慣若被及時發(fā)現(xiàn)也易于糾正。面對學生,我們應該身正為范,學高為師,作為教師我們就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是學生的榜樣。在學校里要求學生講普通話,首先我們老師要講普通話,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我們老師要做到,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很大的影響。現(xiàn)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特別嬌慣,以為孩子小,吃飯穿衣都要幫著做,一些孩子會做的事情家長也幫著做,這樣久而久之,孩子沒有養(yǎng)成好的習慣,還滋長了他對父母的過分依賴,養(yǎng)成了他們不好的習慣。會造成這種后果其實是因為我們家長、老師的不放手,沒有給孩子創(chuàng)造養(yǎng)成好習慣的條件。一顆小樹,不經歷風雨怎會長大呢!何況這是每一個人應該且必須的行為習慣,所以在生活中應該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來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習慣。

英國作家薩克萊曾說:“播種思想,收割行動;播種行動,收割習慣;播種習慣,收割人格;播種人格,收割命運?!蔽視⑦@本書長伴左右,因為一本好書也如一種好的習慣終身受益。教育無小節(jié)。在學生活動的世界里,教師應約束自己,不要以為是細枝末節(jié)就可以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要知道細枝末節(jié)對學生的影響,是比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話更具吸引力的。每個教師都要用自己美好的思想和行為去影響學生,去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篇八

閑暇之余,認真拜讀了張仁賢總主編的《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一書,讓我受益良多。本書共有五個專題,分別是:科學的學習習慣;正確的思維習慣;得體的處事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

本書中闡述了“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yǎng)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習慣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礎”、“培養(yǎng)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等系列教育觀點和教育方法。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生動、典型的教育案例,字里行間處處閃爍著一個教育專家獨到的教育智慧。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他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健康人格,而培養(yǎng)健康人格的最佳選擇,應當從習慣培養(yǎng)開始。而小學是一個人養(yǎng)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價值。

讀了這本書,不但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讀后還會大大提高我們工作的效率。認真閱讀,它會幫助我們走向成功,會激勵我們更加懂得我們教育人生的價值,使我們在教育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書中并不是一味的說教,既有必要的理論,又列舉了很多令人信服的事例。張仁賢老師給我們培養(yǎng)習慣的諸多建議,如:“合作交流”“用心觀察、善于反思”“遇事寬容”,“心懷感恩”“樂觀對待事情”“學會理財”等等這些措施科學合理,又簡單易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能理解習慣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特別對現(xiàn)在的小學生影響更大??墒俏覀兌及l(fā)現(xiàn),學生的不良習慣隨處可見,不做作業(yè),隨地吐痰,對人沒禮貌,打架罵人等。這些壞習慣的養(yǎng)成已經對教育工作者敲響了警鐘,除去家庭教育的原因,作為學校老師們的責任很重大。如果放任自流,那將會毀掉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們必須培養(yǎng)學生各種良好的習慣,即如書中所說包括做人的習慣,做事的習慣。

書中說過這樣一句經典的話:“如果養(yǎng)成好的習慣你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是有了壞習慣,你會一輩子都償還不了它的債務,這就是習慣,我不斷反思”。愿我們將孩子的習慣培養(yǎng)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來,當好孩子成長的引路人。的確培養(yǎng)孩子一個好習慣,給孩子一生財富;糾正孩子一個壞習慣,給孩子一生幸福。

我想: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教師,必須學好這些理念,并能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適時的滲透一點,抓住孩子的每一次教育契機,給予有效的引導。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篇九

閑暇之余,認真拜讀了林格老師的《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一書,讓我受益良多。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生動、典型的小故事,字里行間處處閃爍出一個教育專家的教育智慧,那細致入微的點點滴滴的教育經驗和妙招,既為我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精神食糧,又讓我們感到了肩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任重而道遠!

這本書在詳細解釋了養(yǎng)成教育的基本理論,闡述了養(yǎng)成教育的特點、關鍵期、方法和途徑的同時,又通過很多生動的小故事,介紹了養(yǎng)成教育的14項內容和操作方法,令人感慨不已。我很贊成林格老師提到的養(yǎng)成教育的方法,如“榜樣法“、“體驗法”、“持之以恒法”、“家校合作法”等等,這些方法措施合理,簡單易行。這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方法就是“反復訓練法”。書中說道: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是的,對于習慣而言,反復訓練,不斷強化,才是實現(xiàn)轉化的關鍵。由此我想到了一次家長講座時聽到的:想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嗎,讓他重復33次,想改掉他的壞習慣嗎,讓他重復上百次。在平時的工作中,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我們也可以引導教師們堅持這樣去做:首先保證訓練持之以恒,“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其次訓練必須嚴而又嚴,只經過痛苦的磨練,才能養(yǎng)成好習慣;再次訓練必須要求具體,這樣學生才容易掌握要領;最后訓練必須是紀律制約與自我要求相結合,只有把內部的意志力與外部的強制力結合起來,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才有保障。

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指出:“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笨梢娏晳T的養(yǎng)成有多么重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養(yǎng)成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習慣,往往起緣于一件看似不經意的.小事,但它卻蘊含了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巨大能量。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自信;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享受優(yōu)質生活的能力。尋求最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需要不斷實踐和探索的目標。通過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解放學生的大腦,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提高成績;同時健全人格,學會做人,健全心理,建立良好的自我認知,應該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

讀書真好,即學即用,如獲至寶,我會將這本書常伴左右,因為書中的金玉良言還需要細細咀嚼,因為書中的思想還要不斷地吸納,因為書中的理論還需要與我的實踐相磨合……看來一本好書也如一種好習慣——終身受益!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篇十

《教育就是培養(yǎng)好習慣》是一本好書。作者孫云曉教授在本書中闡述了“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yǎng)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習慣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礎”、“培養(yǎng)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等系列教育觀點和教育方法。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生動、典型的教育案例,字里行間處處閃爍著一個教育專家獨到的教育智慧。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他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健康人格,而培養(yǎng)健康人格的最佳選擇,應當從習慣培養(yǎng)開始。而小學是一個人養(yǎng)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價值。

讀了這本書,不但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讀后還會大大提高我們工作的效率。認真閱讀,它會幫助我們走向成功,會激勵我們更加懂得我們教育人生的價值,使我們在教育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書中并不是一味的說教,既有必要的理論,又列舉了很多令人信服的事例。孫云曉老師給我們培養(yǎng)習慣的諸多建議,如:“一分鐘贊美法”“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原則”“計劃周密有條理的習慣”,“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必須尊重的規(guī)律”等等這些措施科學合理,又簡單易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能理解習慣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特別對現(xiàn)在的小學生影響更大??墒俏覀兌及l(fā)現(xiàn),學生的不良習慣隨處可見,不做作業(yè),隨地吐痰,對人沒禮貌,打架罵人等。這些壞習慣的養(yǎng)成已經對教育工作者敲響了警鐘,除去家庭教育的原因,作為學校老師們的責任很重大。如果放任自流,那將會毀掉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們必須培養(yǎng)學生各種良好的習慣,即如書中所說包括做人的習慣,做事的習慣。

孫老師也曾在書中說過這樣一句經典的話:“如果養(yǎng)成好的習慣你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是有了壞習慣,你會一輩子都償還不了它的債務,這就是習慣,我不斷反思”。愿我們將孩子的習慣培養(yǎng)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來,當好孩子成長的引路人。的確培養(yǎng)孩子一個好習慣,給孩子一生財富;糾正孩子一個壞習慣,給孩子一生幸福。

我想: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教師,必須學好這些理念,并能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適時的滲透一點,抓住孩子的每一次教育契機,給予有效的引導。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篇十一

閑暇之余,認真拜讀了《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一書,讓我受益良多。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生動、典型的小故事,字里行間處處閃爍出一個教育專家的教育智慧,那細致入微的點點滴滴的教育經驗和妙招,既為我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精神食糧,又讓我們感到了肩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任重而道遠!

這本書在詳細解釋了養(yǎng)成教育的基本理論,闡述了養(yǎng)成教育的特點、關鍵期、方法和途徑的同時,又通過很多生動的小故事,介紹了養(yǎng)成教育的14項內容和操作方法,令人感慨不已。我很贊成林格老師提到的養(yǎng)成教育的方法,如“榜樣法“、“體驗法”、“持之以恒法”、“家校合作法”等等,這些方法措施合理,簡單易行。這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方法就是“反復訓練法”。書中說道: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是的,對于習慣而言,反復訓練,不斷強化,才是實現(xiàn)轉化的關鍵。由此我想到了一次家長講座時聽到的:想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嗎,讓他重復33次,想改掉他的壞習慣嗎,讓他重復上百次。在平時的工作中,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我們也可以引導教師們堅持這樣去做:首先保證訓練持之以恒,“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其次訓練必須嚴而又嚴,只經過痛苦的磨練,才能養(yǎng)成好習慣;再次訓練必須要求具體,這樣學生才容易掌握要領;最后訓練必須是紀律制約與自我要求相結合,只有把內部的意志力與外部的強制力結合起來,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才有保障。

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指出:“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笨梢娏晳T的養(yǎng)成有多么重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養(yǎng)成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習慣,往往起緣于一件看似不經意的小事,但它卻蘊含了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巨大能量。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自信;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享受優(yōu)質生活的能力。尋求最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需要不斷實踐和探索的目標。通過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解放學生的大腦,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提高成績;同時健全人格,學會做人,健全心理,建立良好的自我認知,應該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

讀書真好,即學即用,如獲至寶,我會將這本書常伴左右,因為書中的金玉良言還需要細細咀嚼,因為書中的思想還要不斷地吸納,因為書中的理論還需要與我的實踐相磨合……看來一本好書也如一種好習慣——終身受益!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篇十二

記得亞里士多德說過:“人的美德有兩類——理智的和道德的,理智的美德由教學產生和發(fā)展,道德的美德由習慣而體現(xiàn),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讀后感。”“什么是教育?當你把你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睈垡蛩固沟倪@句話道出了教育的實質和內涵。什么是忘不掉的?習慣就是忘不掉的。誠如著名教育專家林格先生所說——《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

這幾天,我細細品讀了《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這本書,書中詳細解釋了養(yǎng)成教育的基本理論,通過闡述養(yǎng)成教育的特點、關鍵期、方法、途徑,并生動地以連續(xù)劇式的小故事串聯(lián)起來,介紹了養(yǎng)成教育的14項內容和操作。讀了這本書,不管是為人父母、還是作為一名班主任,都讓我受益良多。良好的習慣是可以養(yǎng)成的,養(yǎng)成教育,其實就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教育,卻是“管一輩子的教育”。習慣養(yǎng)成之后看上去“自然”,但是養(yǎng)成的過程卻并非如此,養(yǎng)成教育應當是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家長都能掌握的教育藝術。

書中介紹了實施養(yǎng)成教育的最終目的:

一是通過養(yǎng)成良好習慣,解放學生的大腦,以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提高學習成績;

二是健全人格,以便學生學會做人,健全心理,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這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兩大任務。在現(xiàn)實生活中,教師能夠明顯感受到學習成績好、全方面發(fā)展的學生,一定是學習、生活習慣都好的學生。在我們的教育生涯中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孩子:老師對他們的評價幾乎眾口一詞:“聰明!”但是他們聰明卻不優(yōu)秀,甚至很糟糕!他們經常忘帶作業(yè);他們不講衛(wèi)生;他們對老師和家長的教導置若罔聞;他們懶惰、拖拉、毫無上進心……是什么原因導致一顆優(yōu)良的種子卻不能開出絢爛的花朵?答案很簡單:習慣不好,讀后感《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讀后感》。正是一些不良習慣,影響并導致了孩子們之間的差異,讓一些天資聰穎的孩子也因此而埋沒。因此需要老師和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引導孩子養(yǎng)成:誠信、遵守規(guī)則、責任、計劃周密、有條理、合作、愛心、追求效率、學用結合、善于思考、掌握終身學習的能力、創(chuàng)新、樂觀自信、頑強毅力、追求成功等十四項好習慣。

培養(yǎng)習慣的方法中有提到這樣的一條: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是的,任何一種習慣的養(yǎng)成,反復訓練,不斷強化,才是實現(xiàn)轉化的關鍵。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也可以堅持這樣去做:一是訓練必須持之以恒,“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二是訓練必須嚴而又嚴。只經過痛苦的磨練,才能養(yǎng)成好習慣;三是訓練必須要求具體。這樣學生才容易掌握要領;四是訓練必須紀律制約與自我要求想結合,只有把內部的意志力與外部的強制力結合起來,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才有保障。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睘閷W生健康、快樂的人生奠基,讓我們謹記: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篇十三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一書是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全書共分五個專題,32個主題,分別介紹了各種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讀了《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這本書后,感悟頗深。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的,教育就是培養(yǎng)人的習慣,你的習慣好了,你就有可能成功、成才,好習慣決定好未來。良好的習慣是成就事業(yè)的前提,習慣是人一生的必修課。

習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的:“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也說明了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性。

就學習習慣而言,如愛上閱讀、學會寫作、及時記錄、勞逸結合、合作交流、樂于提問及善找方法,這都是學習習慣的范疇。無論是教師的學習,還是學生的學習,都尤為重要。特別是教師的學習習慣,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一個不愛閱讀的老師怎能帶出愛讀書的學生呢?一個不愛讀書的校長又怎能帶出一個學習型的教師團隊呢?這一年多以來,我自己首先加強閱讀,寫讀書筆記,并帶頭在教師會、總結會上進行讀書心得分享,也要求老師們要多讀書,我自己也同大家一起分享。老師們開始都有些反感,特別是老教師,認為自己教了一輩子書,還有什么可讀的。我們的老師、學生幾乎都沒有閱讀的習慣,只有通過剛性要求,每期必須讀幾本書,而且要進行讀書心得分享。還要給老師創(chuàng)造交流發(fā)言的機會,尤其是年輕教師,通過多學習、多鍛煉,才會取得實效。在老師們有了閱讀習慣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多讀書,給孩子們講清讀書的重要性,并規(guī)定時間讓學生讀書,比如晨讀、午讀,晚上下自習后聽故事等。逐漸的,老師和學生們都有了讀書的習慣。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也就是說書讀的次數(shù)多了,意思也就眀了啦。但書讀的再多,如果不加以思考,就不知道怎么運用。所以既要多讀書,也要多思考。我們要養(yǎng)成正確的思維習慣,勤于思考、樂于創(chuàng)造、用心觀察、善與反思和愿意想象。不勤于思考,大腦定會反應遲鈍;不樂于創(chuàng)造,永遠不會有新的改變;不用心觀察,怎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不善與反思,怎么會有進步;不愿意想象,怎么能夠成功。想到的不一定會做得到,但想不到的一定會做不到。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勤思克“懶”。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在做題的時候,老師講一就是一,老師講二就是二,不會主動去問一個“為什么”。同樣,在生活中,在與人交流的時候,也是常常憑借自己的理解,想當然地認為他人表達的意思就是如此。于是,就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一道題,換個問法,他們不知道答案是一樣的;一個結果,他們想當然地找到原因,不去思考為什么,于是學習上出現(xiàn)瓶頸,生活中出現(xiàn)人際交往問題。原因是什么?實際上就是沒有形成勤于思考的思維習慣,養(yǎng)成了懶惰的壞習慣。因此,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的思維習慣,有利于學生克服懶惰的壞習慣。

勤思促進。勤于思考可以讓一個人聰明起來,只有勤動腦、多思考,才能認清問題、抓住根本,總結經驗教訓,找到正確的方法。大量的事實證明,古往今來,許多成功者既不是最勤奮的人,也不是那些知識淵博的人,而是一些善于思考的人。牛頓因為勤于思考,從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這個最平常的現(xiàn)象入手,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成為了著名的科學家;瓦特因為勤于思考,從水開后產生的蒸汽將鍋蓋頂起來這個千百年來天天發(fā)生的事情,發(fā)明了蒸汽機,從而引發(fā)一場工業(yè)革命。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實際上就是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等各種好的習慣。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習慣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睆倪@本書開始,讓我們從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入手,讓好習慣形成新索,讓好習慣引領教育的未來,讓好習慣引導學生走向光明的未來。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篇十四

讀了關鴻羽教授的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一書后感想很多,北京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研究室主任,兼任普教研究所副所長。而他寫的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是我國第一本養(yǎng)成教育系統(tǒng)的著作。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一書的封底頁中寫道這樣一段話: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呢?”這位白發(fā)蒼蒼的獲獎者回答:“是在幼兒園?!碧釂栒咩蹲×?,又問:“您在幼兒園學到些什么呢?”科學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后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知識就這些?!?/p>

從他的這本書中可以看出,良好的習慣是可以養(yǎng)成的,習慣養(yǎng)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養(yǎng)成的過程卻不是自然的。如果養(yǎng)成了不良習慣,要把它轉化成良好的習慣,就要經過一個痛苦的過程。為了不讓孩子經歷這種痛苦的磨練,我們從一開始就要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因為孩子的眼睛是最敏銳的,而且孩子往往具有“向師性”,他們會模仿你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教師首先要嚴于律己,從我做起,為人師表,言行一致。書中也提到了教師須達到的幾點要求,在此寫下以提醒自己:

1、以德育德。

2、以才培才。

3、以趣激趣。

4、以情動情。

5、以意煉意。

6、以性養(yǎng)性。

7、以行導行。

我讀過此書,覺得自己的工作任重而道遠,覺得每個孩子來到學校時都是一塊什么都沒有的土地,教師在上面播種什么都很重要,它關系到田地上將來會是果實累累或是雜草叢生,為了使孩子離開學校時都會是一幅美麗的田園畫,我們教師就應慎重地種下每一顆種子,所以在平時我們就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有良好的修養(yǎng),給孩子起到一個好的模范作用,使他們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篇十五

今年的寒假是我過得最充實的一個寒假,在這個寒假中,我除了輔導兒子功課、干點家務外,我還認認真真地讀了一本書——著名教育專家關鴻羽的《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一書。這本書是我國第一本養(yǎng)成教育的系統(tǒng)著作,科學,嚴謹,新穎,實用,并附有養(yǎng)成教育的序列細目表格,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因而也適合我們小學教師作為教學工作參考書來閱讀。整本書是由八個章節(jié)組成:

一、養(yǎng)成教育的基本理論;

二、養(yǎng)成教育的內容;

三、養(yǎng)成教育的途徑;

四、養(yǎng)成教育的方法;

五、道德習慣的養(yǎng)成;

六、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七、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

八、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

讀完這本書,我感觸頗深,書中不少觀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收益非淺。書中那流淌的思想,那細致入微的點點滴滴教育經驗和養(yǎng)成教育的.妙招,著實讓人感到身為教師的我那份沉甸甸的責任,真是任重道遠啊。讓我深深地懂得習慣的養(yǎng)成必須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的道理。

記得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這樣一段話:“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边@就是說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對于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性,人們有很多真知灼見:積千累萬,不如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些都很深刻地揭示了良好習慣對一個人成人、成功的重要性。

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曾對習慣作了極好的比喻,他說:“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神經系統(tǒng)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蔽覈逃胰~圣陶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敝劣诤⒆訉W習習慣的培養(yǎng),我作為重點看了好多遍,我所任教的班上也有學習磨蹭的孩子,上課不專心的學生,寫作業(yè)馬馬虎虎的學生也不少,特別是我的孩子就是一個學習磨蹭的孩子,每天的家庭作業(yè)不算多,但總要做了三四個小時,一個作文,至少得寫上兩三個小時,要是沒人守在身邊,整整一天也不算多。而文中介紹了防止和克服磨蹭的壞習慣的方法讓我如獲至寶。

1、幫助孩子認識時間的價值;

2、讓磨蹭付出代價;

3、把作業(yè)當考試;

4、發(fā)揮小鬧鐘的作用;

5、節(jié)約時間歸自己;

6、制定嚴格的作息制度,教孩子學會管理時間;

7、家長要起模范作用;

通過讀此書,讓我明白了習慣是養(yǎng)成教育的結果,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行為的最高層次。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性行為,它是經過反復練習而養(yǎng)成的語言、思維、行為等生活方式。它一旦形成,當然是好習慣,那會終生受益。通過本書我們知道了良好的習慣是可以養(yǎng)成的,習慣養(yǎng)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養(yǎng)成的過程卻不是自然的。如果養(yǎng)成了不良習慣,要把它轉化成良好的習慣,就要經過一個痛苦的過程。為了不讓孩子經歷這種痛苦的磨練,我們從一開始就要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因為孩子的眼睛是最敏銳的,而且孩子往往具有“向師性”,他們會模仿你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教師首先要嚴于律己,從我做起,為人師表,言行一致。如果我們的學生在人生的最重要階段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學會用研究去觀察,用腦子去思考,用心靈去感受,那么他們一定能夠事半功倍,更快速地走向成功。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真是一本好書,這本書是關鴻羽教授積20年科研與經驗寫成的,價值甚高,值得稱道,讓人忍不住一讀再讀,一品再品!書中提到的種種妙招都使我忍不住有在我的學生身上試試的沖動。是呀,讀書真好,即學即用,如獲至寶。教育的方法種種,在這本書中可謂包羅萬象,如境教法、身教法、訓練法、言教法、時間鍛煉法、指導自我教育法、疏導法等。相信我會將這本書長伴左右,因為書中的理論需要與我的實踐相摩登,因為書中的方法需要借鑒,因為書中的金玉良言還需要細細咀嚼,因為書中的思想還要不斷地吸納??看來一本好書也如一種好的習慣,真是讓人終身受益??!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小論文篇十六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是教育專家關鴻羽所著,他根據(jù)多年進行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科學實驗的研究成果,寫出了我國第一本養(yǎng)成教育系統(tǒng)著作。全書共分八章:養(yǎng)成教育的基本理論、養(yǎng)成教育的內容、養(yǎng)成教育的途徑、養(yǎng)成教育的方法、道德習慣培養(yǎng)、學習習慣培養(yǎng)、生活習慣培養(yǎng)、思維習慣培養(yǎng)??茖W、嚴謹、新穎、實用,操作性強是這本書的特點,很適合小學教師閱讀,更是低年級班主任推薦給學生家長的好書。

自古以來,很多學者都認為人格與習慣緊密相關。如明代的王廷相認為“凡人之性成于習”,清代王夫之也提出“習成而性與成”。有很多學者研究人格時,也直接使用習慣作為基礎概念對人格的內涵進行界定。習慣所體現(xiàn)出來的人格中自動化的、穩(wěn)定的行為方式和特征,是組成人格特質的重要基礎。習慣是人格特質的重要表征之一。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系研究課題組在北京11所小學的教育實驗也表明,某些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對某些人格特質有促進作用,這些良好習慣的積累、繁華、整合和升華,必將對少年兒童健全人格的發(fā)展和形成產生重大影響,為少年兒童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良好的.習慣,是健康人格的基礎和外在標志;健康的人格,是良好習慣的升華和結晶。而父母養(yǎng)育孩子,不僅僅是為了孩子成才,更是為了孩子成人。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能有效地促進兒童人格結構的優(yōu)化,改變某些不良的人格傾向,使孩子成為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

養(yǎng)成教育是家庭教育核心任務,更是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重點內容。

所謂“養(yǎng)成教育”,就是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它往往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知、情、意、行”,最終形成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人的行為的最高層次,將會使孩子受益終身。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期是幼兒時期和小學階段,而關鍵之關鍵是小學一、二年級。

來,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協(xié)調起來,形成養(yǎng)成教育的合力。

養(yǎng)成教育是一項十分復雜而又非常具體的工作。單靠班主任個人力量在學校班級里抓,肯定勢單力薄。如果家長不了解學校的教育情況,就算家長有意識要配合也不知從何下手,甚至還會有意無意的拆學校的臺,背離學校的教育宗旨,起相反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學會讓家長做教育的助手,要主動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導工作。假如能讓家長配合學校一起抓養(yǎng)成教育,那么,對學生好習慣的形成一定大有裨益。

聯(lián)想到幾位教育得法之家長的經驗介紹,希望對處于養(yǎng)成教育關鍵期的班級的班主任有所啟發(fā):

a家長:我們在孩子三歲后,就非常注意訓練其生活習慣:晚上八點半收拾好自己的用具、玩具,九點前必須睡覺,衣服脫下后疊放整齊。早晨起床,隨手就能拿到衣服穿好。洗漱、早餐后背起書包就可以上學。只有這樣才不會耽誤時間,也不會丟三落四。(生活習慣)

b家長:我們夫妻兩人是雙職工,很晚才能回到家里。我們從孩子第一天上學起,就要求她在我們下班接她之前,在學校把作業(yè)先完成。這樣回家后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培養(yǎng)興趣特長。我的孩子做作業(yè)很認真,發(fā)現(xiàn)做錯題,會拿橡皮擦輕輕擦掉,再將橡皮屑吹干凈,不留痕跡。做完作業(yè)后,她會從頭到尾逐一仔細地檢查一遍,然后將學習用品放回原位,所以從來不會說把學習用品漏在家,要家長給她送。(作業(yè)習慣)

c家長:我們沒什么文化,所以我在開學前要求我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并且告訴她學習是自己的事。我給她買了錄音機,教會她使用。上學后,把孩子接回家就讓她聽錄音讀書。老師要求背書、默寫,我們就讓她先把課文背誦熟練,用錄音機錄下來,檢查無誤后再默寫。不會的、易錯的地方要反復默,達到熟練的程度。所以每次默寫、填充課文都有好成績。(背默習慣)

d家長:我們全家都愛看書、看報,每個人都會在晚上自覺地安靜看書學習。

平時聊天時都會告訴家人我看了什么書,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我們一家很愿意共同分享這種閱讀快樂。我建議大家都要讓孩子喜歡讀書,但家長要費些心思為她挑選好書,因為幼年時讀的書會左右其一生。(閱讀習慣)

e家長:我的孩子成績不是很拔尖,但我的孩子很有自理能力,伍老師也說他很有管理能力。我們從小就注意他的生活習慣,能做的事我們絕不包辦代替,哪怕他做不好,我們也只是在旁邊教他怎樣做會更好!(生活習慣)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告訴各位老師,也請班主任轉告家長:孩子養(yǎng)成的各種習慣決定著他的命運。人的各種習慣之間是互相影響、促進的,一旦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并且趨向穩(wěn)定而形成性格時,孩子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有了良好的習慣,就不愁他不完成作業(yè),也不憂他成績不好。家長愛孩子沒有錯,但家長一定要轉變觀念,一切從教育出發(fā),從孩子的一輩子考慮,千萬不要只為眼前而溺愛孩子。

讀完這本書后,我認為班主任要提醒、指導家長們注意:

一、不要過分督促??偸潜蝗硕酱俨湃W習,孩子就非常被動,慢慢會失去學習主動性。適當?shù)奶嵝押投酱偈潜匾?,但督促是為了讓孩子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要注意講究方法,提醒孩子注意當天的作業(yè)必須在九點前完成,盡早安排能讓自己有更多自主的時間。家長不要按自己的意愿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以免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另外家長應學會長話短說,不必要的話不說。

二、多多表揚,樹立信心。表揚是促進孩子成材的關鍵,家長要善于肯定孩子的成績。如果你的孩子取得了好成績,請給他一個擁抱、祝賀,買一本書或一套衣服作為獎勵。淡忘孩子以前的不足,多看進步,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并且鼓勵他做到信念永存、腳踏實地,這樣,你的孩子一定能獲得成功。

三、家庭教育貴在耐心。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是一個長期、曲折的過程。形成一個觀點,建立一個信念,養(yǎng)成一個習慣,都需要經過反復的教育和訓練;矯正一個不良習慣,糾正一個錯誤觀念,更需要長期的、耐心的教育。所以養(yǎng)成教育是一個長期工程,需要長期抓,切不可“前松后緊”、“一暴十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要有耐性,要不怕反復,要持之以恒?!傲晳T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家庭教育的好辦法很多,但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如果沒有耐心,動不動就發(fā)火,結果只會是功虧一簣。

四、學會學習比考試高分更重要??荚嚥粌H僅是考查知識,更是考查習慣。因此,不能把在考試中出錯簡單的歸結為不認真、不努力。家長應和老師一起給孩子尋找原因:聽課時否認真?不懂能否發(fā)問?平時書寫是否整潔有序?學習方法不當還是不夠用功?孩子上課不認真,請與老師一起分析:是會了?聽不懂?還是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說服教育或補課。只有他想學才能學好,否則,只能是大家痛苦。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告訴班主任要指導家長(父母和祖輩)充分認識到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性,提醒從細微處著手,從小注意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把出現(xiàn)諸多問題的“要我學”變成由良好習慣支撐的“我要學”,即由被動變?yōu)橹鲃印?/p>

培養(yǎng)良好習慣是素質教育的歸宿,素質只有化為習慣,才能成為終生受用不盡的財富!養(yǎng)成教育要讓家長和我們一起抓。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445143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