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家風家教建設的看法和感想(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15 05:02:23
家庭家風家教建設的看法和感想(通用10篇)
時間:2023-10-15 05:02:23     小編:文軒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家庭家風家教建設的看法和感想篇一

在我心里,家是菜園,我是菜苗,是一棵健壯成長的小苗,而陪伴了我十一年的家風則是甘露?雨滴,是家風急躁的歷經春夏秋冬滋潤我,沒家風的滋潤,我就不能夠健壯成長。

家風伴我從懵懂無知走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階梯上踏上腳印,是它塑造我的無形力氣——家庭的生活方式。在模糊的記憶中,媽媽教我懂禮貌,尊老愛幼,誠懇守信,助人為樂,品質方面嚴格把關。時間不緊不慢的消逝,事情一次一次的發(fā)生。我們家的爭議聲又一次直逼耳際:

“你說你都多大了,干什么都干不好。瞧瞧,讓你給阿姨倒杯水,干嘛倒那么滿,灑的處處都是。”一向寵愛我的媽媽一邊擦著桌上的水,一邊又開頭嘮叨了。雖然說,媽媽的“話匣子”有點煩人,但牽強算得上是“音樂”。就聽下去吧。原來今日早上我家來了位做客的阿姨,媽媽命令我去倒一杯水給阿姨喝,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不料,我的手似乎觸電了一樣,不當心抖了一下,水就倒?jié)M了。有點不當心,不過我不是有意的。阿姨走后,媽媽的“低音小喇叭”開頭不停地的播放,做事穩(wěn)重,不要三心二意,以后給別人倒水是不能倒?jié)M的,水倒?jié)M了是對別人的不敬重,我悄悄的記在心里。

媽媽一送走客人,回來就又對我挑毛病了。我怎么這么倒霉,“那么大了,連點法規(guī)都不懂,客人來了也不知道打聲招呼,只顧忙自己的。”你千萬記住了,“要學會敬重別人,別人才會敬重你,得有禮貌?!睆慕褚院?,家里來客人我一刻也不敢怠慢,趕忙左一聲“阿姨好”,右一聲“叔叔好”。

我在媽媽的話匣子里學到懂禮貌,敬重他人,做事用心……伴隨著歲月,年齡不斷增長,媽媽卻毫不松懈。告知我:“這些事情雖然微缺乏道,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可以直接影響你的成長。對你將來在社會上做人處事有特別大的幫忙?!蔽业募绎L由我的媽媽培育出來,從小開頭一步一步,一件一件。

沒有錯,好家風的養(yǎng)成,是正能量的傳遞,也是以后對自己教育的回饋,只有家風好了,國風才會好。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guī)、家風,俗話說得好:無法規(guī)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盼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表達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教育!

家庭家風家教建設的看法和感想篇二

“家風是什么?”這是2014年中央電視臺推出的《新春走基層》系列報道欄目。當時,受訪者的回答是五花八門的。我登錄了互聯網,想了解一下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有說家風是家庭的傳統風尚、規(guī)矩,也有說家風是家庭的風氣、風格、風尚。究竟什么是“家風”,它的內涵是什么?當前我們崇尚好的家風有什么意義?這也是我們廣大休干想搞清的問題。最近我們干休所舉辦了兩期工作人員和休干一起參加的《道德講堂》,播放了由中央電視臺拍攝的以“家風”為標題的上下兩集專題片,影片中詳細介紹了曾國藩的家書、顏真卿的“顏氏家訓”、朱永純的“朱子家訓”、“治家格言”、錢鏐的“錢氏家訓”以及近代譚鑫培的家風、浙江農村的“葉氏家訓”等等,講堂上還播放了歌曲“父子”,集體朗誦了孟子的經典格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后大家一起交流了參加這次活動的感悟。下面,我也談一下我的看法。

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我們的祖先制定了家庭(家族)的規(guī)矩,建立了好的風尚,并用文字記錄下來,代代相傳。這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所沒有的或少見的。例如中國人講尊老愛幼,講父慈子孝。而西方人滿18歲父母就不管了,子女沒有贍養(yǎng)父母的義務,子女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因此,家風是中華民族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家風是無形的,但又是確確實實能夠感覺得到的。

古代中國有人制定了家風的內涵為“五常八德”,五常為:仁義禮智信;八德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還有“三綱五常”“忠君報國”,針對婦女的戒律有“三從四德”等等。這忠就是忠于皇帝,國就是當時的封建帝國。因此傳統的家風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必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另外,那個時候是大家庭、大家族,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家譜可以寫到上百代。現在,都是小家庭,父母和子女多數是分開居住的。大家庭有大家庭的規(guī)矩,小家庭有小家庭的章程。過去講男尊女卑,現在男女平等;過去長輩可以隨意處罰下輩,可以動家法,現在有法律。在現今的時代,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應該建立和弘揚什么樣的家風,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核心價值體系,也適用于我們每個家庭。要教育我們家庭成員熱愛祖國,努力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貢獻,要尊老愛幼,要誠信待人,這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八個大字所涵蓋的內容,是我們家風的核心。中央電視臺每年推出的“感動中國道德人物”,就是我們的表率。近年來我們干休所舉辦的“孝親敬老好兒女”和“鄰里結對子”的評選活動,還組織了為老區(qū)困難學生捐資助學,都有力地推動了家風建設??傊S著社會的進步,家風的形式和內容也要隨著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但它的靈魂必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

婦聯家庭議書

2.

爭創(chuàng)廉潔家庭倡議書

3.

建設廉潔家庭倡議書

4.

推動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5.

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6.

廉潔文明家庭倡議書

7.

創(chuàng)建廉潔家庭倡議書

8.

家庭的助廉倡議書

9.

兩會人大代表呼吁將家庭教育納入大學課程和婚前培訓

10.

關于誠信的總結

家庭家風家教建設的看法和感想篇三

說起家風、家訓、家教,總覺得是一個很嚴峻的話題。就我家的狀況,我分別來簡潔的說一下。

家風就是家規(guī),是一家子的風氣。在我們家,表達在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說,百事孝為先。孝順孝順,孝敬長輩,就是什么事兒盡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里,姥姥姥爺說話,我們都要好好的聽,就算說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承受的方式靜靜的告知他們。不跟長輩頂嘴,也是孝順的表達。長輩們說的話,我們小孩子肯定要聽,讓我們做什么事兒,要立馬行動,不能拖拖拉拉的。我們家的家風還表達在飯桌上。一家子人開飯了,假如長輩們沒有動筷子,我們小孩子肯定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到齊了,大家才開頭一起吃飯。不知不覺中,這都成了一個習慣了。固然,這是一個好習慣。

爸爸媽媽反而不會打我,依據事情的嚴峻程度,要么給我講道理,要么比擬嚴峻的進展教育。還有一點,就是媽媽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說的一個詞是擲地有聲,就是告知我,自己說出來的話要能夠做到。媽媽說,我是個男孩子,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敢于擔當。無論自己做什么事情,而在做之前要先想好后果。就算犯了錯,也要自己去敢于擔當。

家教,我自己覺得跟家風有點相像。詞典上說家教的重點在于道德禮節(jié)方面。我們在生活中,會常常聽到大人說,誰家的孩子真好啊,真有家教啊。我覺得家教就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一種教育。在家長的幫忙和教育下,從孩子身上表達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反映。我的爸爸媽媽教育我講禮貌,主動跟熟悉的長輩和鄰居打招呼。他們不僅這樣教育我,他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當姥姥的朋友來家里作客的時候,都是媽媽在廚房忙活,讓姥姥陪著她的朋友談天啊,吃零食啊。我也聽到姥姥的朋友夸獎媽媽真是個好姑娘,家教真好,每當這時,我就能看到姥姥臉上傲慢的表情,我想怎么人家夸得是媽媽,而姥姥怎么會這么傲慢的樣子呢?后來,我漸漸懂得了,夸獎孩子有家教,其實就是在欣賞家長的教育。每逢過節(jié),家里聚會,親朋好友也是夸我特殊有家教,此刻,爸爸媽媽也是一樣的傲慢的神色。家教,也是爸爸媽媽的一種言傳身教。通常,大人們就是孩子的典范。

家風、家訓、家教有著異曲同工的方面。而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表達。良好的家風、家教、家訓需要家里的每個人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準時改正,好的方面要始終始終連續(xù)下去。

家庭家風家教建設的看法和感想篇四

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及家庭成員:

家庭連社會,家風系黨風。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及中央、省、市紀委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進一步發(fā)揮家庭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的獨特作用,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的教育監(jiān)督,提高家庭成員在反腐倡廉中的自覺性、主動性和責任感,筑起拒腐防變的家庭防線,我們向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及家庭成員發(fā)出如下倡議:

加強學習,知廉倡廉,當好廉政法規(guī)的宣傳員。要把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拒腐防變的第一道防線,認真學習關于反腐倡廉建設的政策法規(guī),做到通事理、曉利害、知榮譽、明得失,主動向家庭成員宣傳黨紀法規(guī),宣傳清正廉潔、勤政愛民的先進典型,引導家庭成員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修為政之德。

嚴于律已,踐廉守廉,當好廉潔之家的守門員。要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堅持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不為人情所擾,自覺做到非分之禮不收、不義之財不取、分外之物不拿。要積極參加家庭助廉活動,時刻提醒家人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一身正氣上班去,兩袖清風回家來,用實際行動把好廉政家門,以自身的模范行為來促進家庭成員的清正廉潔。

防微杜漸,思廉崇廉,當好勤政廉政的監(jiān)督員。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要時刻保持警惕警醒之心,經常吹廉風、念廉經、把廉脈、敲廉鐘,形成父母教育子女、妻子提醒丈夫、丈夫引導妻子的家庭廉政氛圍,及時督促家庭成員思廉、明志、養(yǎng)德、敬業(yè),當好廉內助,把好后院門,監(jiān)督家庭成員自覺抵制社會不正之風,遠離腐敗。

弘揚正氣,促廉助廉,當好反腐倡廉的戰(zhàn)斗員。要勤于揚善,積極參與婦聯開展的五好文明家庭、和睦家庭、最美家庭創(chuàng)建活動,大力弘揚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使家庭成為倡導文明新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本營;積極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摒棄愚昧、奢華、浪費的生活陋習,使家庭成為知禮重德的健康場所,成為家庭成員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的加油站;著力營造和諧幸福的家庭環(huán)境,樹立平等互愛、誠實友善、以和為美、崇尚廉潔的良好家風,使家庭成為溫馨牢固的大后方。

家庭助廉,關聯萬家。讓我們每一個家庭都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廉潔治家、文明立家、和諧興家,用實際行動筑起拒腐防變的家庭防線,把家庭建設成為崇尚廉潔、安定祥和的幸福港灣,為建設和諧商丘、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作出新貢獻!

倡議人:xxx

20xx年x月x日

家庭家風家教建設的看法和感想篇五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家的家風、家訓、家規(guī),如果說到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guī),那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那時我還不懂事呢,大概只有三四歲時,吃飯總要掉許多飯粒,而且從來都沒有把碗里的飯吃干凈過,有時媽媽對我說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所以要珍惜每一粒米飯。雖然那時我還不懂事,但卻按照媽媽的話做了。

自從學了古詩《憫農》才理解媽媽的良苦用心。原來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從此我就養(yǎng)成了不浪費的好習慣。

以前每次我和妹妹洗手都要接一大盆水,媽媽告訴我們不要浪費水源,每一滴水都很珍貴。如果沒有了水源,那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會干枯而死。從那以后我們也學會節(jié)約用水。

我家的孝順之風,父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子欲孝,而親不待。我的父母也是我們最好的榜樣,不論是對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是對待所有的長輩,他們都是恭恭敬敬,從不嫌棄老人,讓所有親朋鄰里都贊不絕口。記得有一次,奶奶病得很厲害,媽媽一連幾個星期都在醫(yī)院悉心照顧奶奶,直到奶奶病好出院?;氐郊矣忠疹櫸覀円淮蠹易拥纳钇鹁?,從不叫苦叫累。有時看到媽媽這么累,我有時間就幫媽媽做點家務,幫著照顧奶奶。奶奶逢人便直念叨我們對她的好呢!而我爸爸為了養(yǎng)我們,也是每天辛苦勞作,早出晚歸,從不叫累。

同時媽媽還經常教我和妹妹要尊老愛幼,見人要有禮貌?,F在左鄰右舍都夸我們懂禮貌、有家教。

父母的言談舉止,一直影響著我。出色的家風,就是從日常的小事中培養(yǎng)起來的。請你也來曬一曬家風吧!

家庭家風家教建設的看法和感想篇六

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征、道德素養(yǎng)、為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家風雖是一家之風范,卻是鑄造子女成才的熔爐。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蔭蔽之下。勤奮問學、艱苦卓絕、言必行行必果、尊老愛幼、問鼎事業(yè)、友善、和睦、民主、敬業(yè)、書香??都可成為家庭或家族應該傳承的必須的家風。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的傳承,在泱泱數千年的華夏文明之中,隨時可現,處處可尋。

據記載,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就是一位注重家庭教育的家長。在家中,包括司馬懿在內的幾個兒子雖然已經成年,但司馬防不召喚他們,兒子們便不敢隨意去見父親;見面時,如果沒有允許他們入座,便不敢坐下;司馬防不向兒子們提問,他們也不能隨便說話。司馬氏父子之間完全按照禮儀相處,秩序井然。這看上去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但卻是在漢末亂世時對傳統禮儀的一種堅守。雖然“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已經成了當時社會與政壇上屢見不鮮的丑聞,但在司馬防家中,仍能保持儒家所倡導的禮儀,這就是家風的影響力——不隨時而變,靠治家者的自覺,維護他們所認同的價值。

待自己時,仍然用仁和的態(tài)度去對待對方。因為畢竟不能以對方的態(tài)度來看待對方,也不能將對方的話反用之。只有以仁對待別人,自己才會在別人的眼中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對方也會被自己所感,便也會以仁對待自己。德行是一個人思想品德好壞的體現,德行的好壞,也就意味著這個人的品行與處事行為是怎樣的,如果自己的德行是良好地,這個人在任何地方都有立足之地。而德行底下的話,不僅會為自己徒增麻煩,在別人的眼里,這便是沒有修養(yǎng)的體現。

優(yōu)秀的家風并不是高深、玄奧,令人感到不著邊際的大道理,嚴格的說,只是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識。關鍵是要把這些常識性的東西變成每個家庭成員的自覺。家訓,該用的時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該時千萬不要用,否則會鑄成大錯。家教,我認為是家人的素質,是深是淺。家人如果不學習,將得不到知識,學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點。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要認真做事,知錯就改?,F在老師教導我們分清黑白,認真做人,踏踏實實。將來,會是社會教育我們堅持不懈,守法牢記。每一天,我們都學到東西,學到知識,學會了文明,懂得了道理。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yōu)秀的家規(guī)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yōu)良家風以打造,那么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

家庭家風家教建設的看法和感想篇七

大家好!今天我講的故事是《好家風伴我成長》。

家風是人們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穩(wěn)定的風格、作風和傳統,包括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和行為準則。它們猶如一種磁場深深地影響著人們。

相反,不良家風給我們帶來十分嚴重的危害!有位初中生小敏,家庭生活非常優(yōu)越,家人從不讓她做家務活,媽媽還說:“做家務活沒出息,這是下人做的事情!”最后,小敏養(yǎng)成了好吃懶做壞習慣,并且從不關心別人。由于她的自私、懶惰、自以為是,因此她沒有朋友,內心孤獨!

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焙玫募绎L才能陪伴我們更好的成長!

小時候,每次上學之前,爸爸總愛叮囑我?guī)拙洌骸昂⒆?,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吵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保“职质莻€政治老師,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媽媽告訴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要從小學會吃苦,否則不能干成什么大事!”她一直對我要求嚴格,雖然日子好了,但也要勤儉節(jié)約。記得一年級那年,在一位高年級學生的教唆下,我經不住校門口燒烤誘惑,幾天之內背著父母把多年“積蓄”一百多元錢壓歲錢都花玩了,結果換來了父母嚴歷的批評及半天的衛(wèi)生間“禁閉”。父母都是教師,工作十分辛苦,但工作態(tài)度認真,愛崗敬業(yè)。在家里,父母把家庭把持得井井有條,干干凈凈,每到周末一家3口齊動手做衛(wèi)生,很小的時候,我就在媽媽的要求下加入了這一行例,手拿一小拖把,屁顛屁顛跟在他們后面。我的父母都愛看書,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在他們榜樣的引導下,我迷上了閱讀。從上小學開始到現在,我讀完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和《西游記》。除名著以外,我還喜歡看兒童小說、科普科幻故事、寓言故事等方面的書籍,如《少年科學博覽》、《草房子》、《魯濱遜漂流記》、《格列弗游記》及雜志《微型小說》、《讀者》等。我還酷愛看史學書,現在我看完了《上下五千年》、《漢光武帝劉秀傳》、《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史記》等。

今天,我已成為一名初中生,早已養(yǎng)成了團結同學、樂于助人、艱苦樸素,學習認真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和諧,嚴謹,勤儉,敬業(yè),向上”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好家風伴我成長。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我的故事講完了,謝謝大家!

家庭家風家教建設的看法和感想篇八

尊敬的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叫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家風》。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家庭的風氣。那么,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呢?

從小,該我寫作業(yè)的時候,電視從不開著,也沒任何雜音打擾我。每次都只能是寫完當天作業(yè),才可以看電視或玩電腦,小學時不管是冬夏,每天晚上9:00是必須睡覺的,想玩門都沒有?,F在初中了,也只能寫過作業(yè)就睡覺,只有周日才可以自由。原來父母想讓我養(yǎng)成:認真做事,規(guī)律科學的好習慣。每次家里來了客人,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他們也是熱情招待;爺爺奶奶來了,媽媽總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而且最好吃的菜總是在爺爺奶奶面前,螃蟹也是給他們最大的,而媽媽只是吃最小的。仔細想想,這不也是我家的家風嗎?尊老愛糼,禮讓待客,謙和做人。

這樣想起來,我仿佛記起了很多,我們全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要么關注國家熱點。要么做些趣味游戲。從來聽不到父母講鄰里是非,也從不爭親朋得失。他們只是認真做事,認真做人。這也是我家的家風。做有益的事,做坦蕩君子,不做戚戚小人。

我想:我家的家風,不正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美德嗎:厚德載物,認真做事,中庸做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也要說: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國家,國家影響世界!

縱觀中華五千年歷史,中國早以禮儀之邦聞名于世界。孔子提倡:“仁者愛人”,以“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用千家萬戶淳正的家風,用我們民族的精神去影響世界,讓世界早日“仁愛”起來吧!

家庭家風家教建設的看法和感想篇九

大家好!

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就經常教育我,做人要正直,而且要樂于助人,要善良……這些出色的品質,他們都用行動詮釋了。記得一次,我聽奶奶說,以前,爺爺在路上撿到一條絲綢圍巾,回到家中后,二姑看到后喜歡的不得了,懇求把圍巾給她,可是他們還是把圍巾還給了失主,盡管二姑哭的很傷心。還有,八年前,奶奶在睢寧觀音醫(yī)院撿了一個棄嬰,本以為他是一個健康的孩子,可兩年后卻發(fā)現他是一個腦癱兒童,家里人都不同意撫養(yǎng)他,心地善良的奶奶卻舍不得丟棄他,直到現在還養(yǎng)在家里。

如今的我已經是一名初二的學生了,我非常樂意幫助同學,尤其是解決學習上的難題,而且周末回家了,我會幫忙做家務,給小弟弟講學校里有趣的故事,還有鄰居家的小孩總喜歡向我請教問題,我會很耐心來幫助他,我會為此感到欣慰和滿足。

記得有一次,有三個事業(yè)有成的人來我們學校,要贊助貧困的學生上學,班主任把這個難得的名額給了我,當時我強烈反對,覺得還有比我更需要幫助的。卻沒拗過老師,心里總覺的過意不去。沒幾天,學校又要我寫貧困申請,我覺得我已經有一份補助了。就把這個機會讓給了別人。老師欣慰的笑了。

看見奶奶這么愛這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弟弟,漸漸地我也學會了去愛他,就像奶奶所說無論如何,他都是一條生命。

今后無論走到哪兒,我都不會忘記,爺爺奶奶的淳淳教誨,我會讓它們一直伴著我成長。

家庭家風家教建設的看法和感想篇十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古老的中華文明世世代代薪火相傳,從未間斷。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中華文化之所以生命力如此頑強,就是因為組成它的千千萬萬個家庭有著良好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再到如今成就大業(yè)的人,都充分彰顯了中華家庭的巨大魅力。今天,就讓我向你們講述一下我家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

我家的家訓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自我小的時候,爸爸就教育我為人處世要與人為善。長大之后,才漸漸體會到小時候耳邊繁瑣的嘮叨才是世上的至理名言。爺爺常說:人在做,天在看。任何人都不能因為惡小而為之,因為善小而不為,這是一個人良心的呼喚,是人心靈的道德底線。它無時無刻不在鼓勵著我做一個正直的人。

我家的家規(guī)是:誠實守信,這是我家一日生活的基本準則,同時,我也認為這是做一個正直人的根本。無信則不立,媽媽常說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秀才,他坐舟渡過一條天河,船上有各種各樣的背囊,里面有智慧、美貌、金錢、榮譽和誠信。忽然,一場暴風雨襲來,船漂泊不定,船夫告訴他必須把一個背囊扔下,他猶豫了一會兒,把誠信扔了下去,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他上岸后,身敗名裂,一敗涂地。

家風沒有一個確切的概念,它體現在長輩的言傳身教中,爺爺常說人在做,天在看,爸爸常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媽媽常說人要誠信。久而久之,我家形成了一種昂揚向上的良好家風。

鳥兒之所以能在空中翱翔,就是因為它的那一雙翅膀;魚兒之所以能在水中暢游,就是因為它的那一對魚鰭;馬兒之所以能在陸地上奔跑,就是因為它的那一雙矯健的雙腿。而今天就讓我們迎著良好的家庭氛圍,向著美好的未來邁進。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733635.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