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著讀后感(優(yōu)質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9-20 05:21:11
最新活著讀后感(優(yōu)質8篇)
時間:2023-09-20 05:21:11     小編:翰墨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活著讀后感篇一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傷的姿勢:一半在塵土里安詳,一半在空中飛揚;一半散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十分沉默十分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三毛

暑假一次在書城轉悠選書,一位剛參加完高考在店內打工的高中生向我推薦了余華的作品《活著》、《第七天》,便買來拜讀。讀完個性感受到作家余華善于對死亡,殘酷,陰暗進行冷靜、細致的描述,“用文字制造疼痛”??此奈淖郑苍S多年以后你已經忘了他的情節(jié),但是他的文字帶來的那種直撮心底的疼痛感是無論多久依然清晰地的!

余華說:“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就是這篇《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潛力,對世界樂觀的態(tài)度。寫作過程讓我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我感到自己寫下了高尚的作品?!?/p>

讀完此書,情緒是沉重的。這本薄薄的題為“活著”的小說,一路走來,卻充滿著死亡,悲傷,苦難。主人公福貴不曾得福,未有富貴。兒子,妻子,女兒,女婿,外孫相繼離去,只留下他,和一只同樣風燭殘年,同樣叫做福貴的老牛,在夕陽下相伴而去的背影。千鈞一發(fā),讓一根頭發(fā)去承受千鈞的重壓,它沒有斷。合上書,回想福貴的一生,不禁慨嘆:人僅僅是與萬物一樣的物質存在,其本身沒有任何好處。

也許,《活著》不是當今最杰出的一部現(xiàn)實主義作品,但薄薄的小冊子一旦翻閱起來卻尤感滯重??傆心敲匆恍┘毠?jié),不經意間就會打動你!福貴雖然歷經苦難,但是他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一個人一生的故事。旁人眼中福貴的苦難一生,而對于自己感受一生的福貴,也許更多感受到的是歸于平靜的幸福。我喜歡微笑著讀福貴與老牛的對話:“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阿?!逼鋵嵾@但是是老人編出來的。多叫出幾個名字去騙牛,老牛聽到還有別的牛也在耕田,就不會不高興,耕田也就起勁啦?!袄先索詈诘哪樤陉柟饫镄Φ檬稚鷦樱樕系陌櫦y歡樂地游動著,里面鑲滿了泥土,就如布滿田間的小道。”

命運,讓災難與痛苦代表了他的一生,讓他的至親至愛,一個個記憶中鮮活的生命,相繼在他毫無防備中離開,徒留悲涼黃昏中,墳冢前,一雙顫抖著的雙手,和一雙空洞的眼眸。命運,也賦予了他一種沉重的職責,讓他在失去至親的巨大悲痛中,放棄了隨之而去的解脫,而選取了留在這個悲傷的世界,去照顧健在的親人,去盡自己活著的職責。

命運,也恩賜了他一路相伴的幸福,他三生有幸,修來一個賢惠能干的好妻子,無怨無悔,傾盡一世溫柔,陪他終老一生,以至于,他能夠在她最后的日子里,背著她,在落日余暉的田野中,靜靜地走著,懷舊地訴說著,欣慰地笑著,悄悄地哭著,陪她走完人生的旅程。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職責,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在苦難中忍耐,在忍耐中堅強,在堅強中重生,在重生中幸福,在幸福中再次迎接新的苦難。朝朝暮暮,不斷輪回。我想,這便是活著吧。

活著讀后感篇二

原諒執(zhí)念的處女座看完書就必須寫讀后感,不作不會死星人的強迫癥。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想想會不會死,會死那 就別搞。不會,那就去他的。

這是sukey的出行宣言。很大氣的可愛。

《我從印度活著了》不得不說,咆哮式的文風真的很吸引人,扶著 下巴獨自凌亂,時不時哈哈發(fā)笑,也是被這個 渾身是膽的姑娘折服到不行,和這一路上各種 奇葩事件搞得微醉。

怎么說呢。能把一個地方講得有趣又搞笑,然 后最后讓你恨不得畫個圈圈寫上禁地倆字的旅 行隨筆,真是不少見。

有時候人真的是很奇怪,在一個地方待久了就 又煩又膩,恨不能馬上逃走,可是,外面就一 定比這里好嗎?答案誰也未知。印度尼泊爾被 一些小清新小文藝們描述成神圣如天堂般的地 方,事實就是,關上門,背起包,走出門,才 感受的到。

關于旅行,總是有些健忘,就是去過之后回來 腦袋里面清空地很快,最后所謂風景蕩然無 存,反而留下一些奇奇怪怪的記憶。比如踩濕 的鞋子,背包的掛件,某人看過來一個眼神。

sukey說,風景從百度里就可以隨意找到,可是人心卻搜不到。

完全同意。關在門外不是多絢爛的照片,而是從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路過,在你的世界留下的,才是風景。

sukey說,人死了都是一樣的,所以一定要活得和別人不一樣。

誠然,生活已經給了太多束縛,應該如何,怎樣合適,活在規(guī)矩里,必須的是責任,并沒有什么應該。

恩。no_dream。心之不安,到哪里都是流浪。心若無塵,在身邊也是靜好。漂泊的人不過是在找一個理由,等待靠岸。

想起一句話,分享:

對生活失望透頂的時候,別忘了,還有遠方和夢想……

活著讀后感篇三

以前看過電影版的《活著》,不得不說電影已經很還原小說了,沒什么刪減的。活著給了我一點靈感,如果從第三人稱來寫這本書寫出來的只是可憐文中主角悲慘的遭遇,只有從第一人稱才能帶入那種感情,仿佛活靈活現(xiàn)。我也有這種瓶頸的感覺,當然第三人稱也有它的好處。

說回重點“活著究竟是為了什么”。人生的確總是會遇到不測之風云,好端端的一個人,說沒就沒了。我們都不能保證我們能活多久,不能保證下一秒我們是否還能活著。那活著的意義呢,照《活著》來說,活著本來就不簡單,茍存于世界就已經了不起了,但這只是最底層生存的需要,到了現(xiàn)代,生存基本都能滿足,滿足了之后就會想要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需求,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也是這么想的,大概需求分五層,像金字塔一樣,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被愛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xiàn)需求?;旧现饘訉崿F(xiàn),但也能跳著來,沒完全實現(xiàn)底層也能實現(xiàn)上層,比如畢加索之類的追求藝術的人。

活著本身就是人生的終極問題,人們也爭論不休,每個人都有它的道理,受個人因素的影響而變化,具有個人獨特性。

看到一種有趣的觀點“人生本來就沒有意義,每多活一天便多一點意義”就是活著的意義是自身每天創(chuàng)造的。我覺得有個例子也許能支持這種觀點:小時候不怎么思考活著的意義,因為思想沒有到那種深度,長大之后,學的東西豐富了,就思考這些了。

能活這么久已經很幸運了。人生短暫,不想浪費時光,不想再頹了。想活得有意義點。多看點書吧,只是做不到,總是不由自主地玩了起來。然后就懊悔。

活著讀后感篇四

活著,是個耐人深思的問題。人為什么活著,為了什么而活著,要怎樣地活著。是茍且偷生,還是功成名就,是尋歡作樂,還是忍受孤獨。誠然,每個人活著的姿態(tài)不盡相同,在忍受中活著,何不為一種樂觀的生活姿態(tài)。

初看《活著》是在高二,再看《活著》是在高三,又看《活著》是在大一,如今大二,又一次忍不住翻開這本書。這本書以時間為線索,以“我”的口吻,以福貴的一生來揭示主題——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偉大文豪余華筆下的主人公福貴,年少之時,虛度光陰,游手好閑,欺瞞父母,欺負妻子;中年之時,豁然醒悟,卻不得不面對至親至愛相繼離開,無奈只求于平淡簡單的生活;老年之時,孤身一人,與牛為伴,將一切看得云淡風輕。

活著,是一個美好的旅程,我們會在這一旅程中明白人生的真諦。在忍受中活著,這是我在這本書中學到的。人生在世,我們不可能事事順心,難免會有狂風暴雨的時候。就如我們許多學生一樣,在接受高考挑戰(zhàn)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失利,最終成績不盡人意,我們難受,我們郁悶,但我們必須去接受,去忍受,再站起來,在另一個起點上努力,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yōu)秀。這不是屈服,是一種忍受現(xiàn)實再重新站起的魄力。

這次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我們真正地過了個“鼠年”,舉國上下每一位人民都選擇了活著的意義。有的人選擇站在抗疫一線,舍己為人,舍小家為大家,每分每秒與死神抗戰(zhàn),也許,這一過程他們會失去自己僅有一次的生命,但他們毅然前行,詮釋著無畏無私活著的姿態(tài),他們是英雄。有的人待在家里,足不出戶,在這場看不見敵人的戰(zhàn)爭里默默忍受著,在不知道明天和病毒哪個先來的恐懼里默默忍受著,他們相信國家,相信奮戰(zhàn)前線的人們,他們相信春暖花開的那天總會來臨。他們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待在家里,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不給國家添亂,這便是他們活著的意義。還有的人,是這場戰(zhàn)爭中的不幸者,盡管這樣,他們依舊勇敢地選擇接受,默默去忍受疾病帶來的痛苦,勇敢地配合醫(yī)護人員與死神斗爭,他們的親人朋友,也忍受著現(xiàn)實帶來的殘酷,承受著親人朋友不幸的悲痛。在忍受痛苦中活著是他們的選擇。這場戰(zhàn)“疫”中的所有正義的人們,都在忍受著各自的疼痛,目標都只有一個——活著。為自己活著,為他人活著,為國家活著!這不是屈服,是一種忍受現(xiàn)實再對癥下藥的無畏。

再如書中的福貴,敗盡家財,父母相繼離世,接著妻兒,甚至女婿,外孫也離自己而去,但他毅然選擇忍受,孤身活著,將死亡看得坦然,這不是茍且,是一種活著的勇氣?;蛟S,正如余華自序中所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一個人所能承受的苦難有多少,那么他活著的意義就有多大。當我們熬過一個苦難時,就會感到“我不棄歲月,歲月終不棄我”的溫情及人之為人應有的力量。人生中大大小小的挫折總是悄無聲息地向我們走來,倘若我們能夠勇敢地面對它,接受它,忍受它,也許,這就是我們活著的意義了,我們也不枉來這一遭。

聽,“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漫漫人生長路,我們終究要學會在忍受中活著。

活著讀后感篇五

一直以為讀一本書會要好長時間,哪知道只是自己不愿開始的借口。生活中好多事情都是這樣,常常想著去戒煙,也清楚吸煙的害處,不過是過了一下嘴癮,便浪費了錢,便傷了身體,說是愁苦太多,無處釋放,在我用了兩個小時看完《活著》之后,感覺都是懦弱的人自找的借口。經常聽各個老師說讓我們多看看書,而且想到自己從小便沒有養(yǎng)成看書的習慣,每當自己要寫點東西時就想到去讀書吧,詞匯實在是太匱乏,無法用恰當的詞匯去表述自己想說的話,每每寫作起來便覺得技巧手法還停留在中學生,所幸五一小假期,在自己的計劃表里面加了每天一小時閱讀的安排,也咬牙堅持了下來,剛剛開始時覺得《活著》這本書應該會看一個星期吧,哪曾想兩個小時多一點就看完了。有些明知道有益的事情卻一直遲遲未做的還是勇敢點吧。

開始看書,覺得有點無聊,劇情看不下去,進不了腦子,自然難受。可是今天看書時,看著看著就入迷了,不覺得難熬??吹接袘c死的時候,終于知道了高三同學是為何也會哽咽落淚,為何向我推薦,看了真的特別難受,喉嚨里如哽著石頭,咽不下吐不出,眼淚卻一直嘀嗒嘀嗒地打在書上。記著語文老師曾經講過悲劇就是將一些美好的事物用各種手段揉碎了給你看,如針扎心。

當然有些情節(jié)只有有過相同經歷的人才能感觸到其中的真情。有慶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卻是那么的淳樸,日日不輟地喂羊,羊是他的孩子一般,自己無法吃飽卻還要趕在吃飯的空當里在城里與茅草屋間奔波,當所有人的財產都要上交公社后,傻孩子有慶卻還堅持著給那兩只羊割草喂食,晚上臨走前還得笨拙抱抱他辛辛苦苦養(yǎng)大的羊,別人想著那羊只為了吃肉,而有慶在得知羊被宰后卻還傷心痛苦,一個自己在跑步贏來糖果后在小石板上分來分去為了給自己那又聾又啞的姐姐虛弱溫柔的娘分出一份,在被他爹嫌他鞋子爛的太快把他大打一頓后,自此便提著鞋子光腳上學,哪怕是踩在泥上、礫石上、雪上、都把鞋子揣在懷里,捧在手里,哪里是他故意將鞋子磨爛呢?日日三趟學校家里兩頭跑,十幾里地??!有慶死在了縣里的醫(yī)院,為的是給縣長那半只腳已經跨入陰曹的女人獻血,孩子們爭先恐后想過節(jié)似的高興,好像即將立上一件大功。那癟頭醫(yī)生將一個運動會上甩大他四五歲的孩子幾圈的五年級學生、一個天天家里學校兩頭跑就為給他的小羊羔割草的`農民的兒子、一個有糖吃還劃拉著給姐姐一份的弟弟生生地抽干了,看著嘴唇變白臉變青直到腦袋一歪栽倒在醫(yī)院的獻血室里,活著從未有什么美事,卻也自足自樂地蹦跳著奔跑著,死了卻只是一個人臉青著,細胳膊細腿地靜靜得躺在那個醫(yī)院盡頭不見日光漆黑的小房子里,一張破損的木板架在半米高的病床上,那里就是他最后的睡著的床。又硬又冷又短,實在是戳心窩子。

多讀書,真的很好、很好。

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就算沒有經受過什么苦難,可是相比起來,對于一些底層人民的心酸還是更加容易落淚。仿佛從別人的故事中看到了自己艱難苦痛的經歷,也是從別人更加悲慘的命運中學會珍惜學會堅強。人尚且活著便有去努力去奮斗的本錢,打拼過了,盡全力去嘗試過了,再不濟還是回到農民而已。

生命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

活著讀后感篇六

初識余華的《活著》是在大概十多歲的時候,那時偶然間翻到了這樣一個悲情的故事,一個重復死亡的故事,十多歲的年紀怎么也無法理解其中平平淡淡敘述出的“活著”的真諦,只是為故事中一家人的遭遇感到無盡的悲傷,悲傷之余也就逐漸淡忘了這個故事。再次與其相遇發(fā)生在“學術人生,書籍共享”活動中,在看到它的一瞬間,福貴和那頭名叫“福貴”的老牛就再次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我迫不及待地找到它,細細品讀。

《活著》是一本薄薄的書,通篇不過五萬余字,故事雖然讓人無盡悲痛,敘述卻是平淡地出奇,余華用平靜的語言講述了一個老人與他命運之間的“友情”,講述了福貴平凡卻坎坷的人生:年輕時的福貴是一個游手好閑的地主家少爺,敗光家產的他氣死了自己的父親,給母親買藥時被抓了壯丁,輾轉兩年經歷了幾番生死終于回到家中,女兒卻因一場病變得聾啞,一家人日子雖然過得窮苦但是總算都在一起。然而命運并不眷顧福貴,小兒子有慶被抽血而死,接著女兒鳳霞難產送命,妻子家珍在病了幾年之后離他而去,偏頭女婿二喜和小外孫苦根成了福貴唯一的依靠,可是不久女婿被水泥板夾死了,苦根跟著福貴艱難過活。噩夢仍然沒有結束,苦根生病時,福貴心疼他煮了一鍋豆給他,結果饑餓的苦根由于吃了過多的豆撐死了。到了這里,所有人都以為福貴活不下去了,七個最親的人都離他而去,剩下他形單影只地活著。但是,福貴埋葬了他摯愛的家人后,又花了一年的時間終于攢夠了答應苦根買牛的錢,買回了一頭即將被屠殺的老牛,村里人都說老牛買虧了,過不了兩三年就要死去,福貴依然把它當作親人,兩個生命默默相守,十幾年過去了,老牛仍然陪伴著福貴。福貴吆喝起來:“二喜,有 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呵?!钡髡呖吹剿锢镏挥幸活^牛,便問這牛究竟有多少名字。老人回答:“這牛叫福貴,就一個名字。”

我相信,是親情給了福貴活著的勇氣,在他敗光家產的時候,在他被困在戰(zhàn)場的時候,在他一次次失去親人的時候,因為他活著,能給活著的親人帶來希望,能給死去的親人以安慰,親情已然內化成福貴堅強活著的信仰。福貴與親人之間樸實無華、溫暖內斂的親情在苦難的折磨下不斷充實和升華,最終成為福貴坦然直面人生變故的精神支柱。福貴最后的親人將是他自己,即使有一天老牛死去,福貴仍然要為自己而活著,而且會好好地活著。對福貴來說,善待生命就是善待死去的親人。

活著是一種幸福,不為別的,就只為活著本身,因為總有一些人,他們或者是我們的親人,或者是陌生人,他們需要我們?yōu)樗麄兌钪?,為了看未來更精彩的世界,為了看世間一切的美好,更為了創(chuàng)造更多的美好。余華透過福貴的眼神告訴我們:“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彼蛭覀冎v述了絕望的不存在,只要活著,任何苦難任何悲痛在鮮活的生命面前都不值一提。是的,“活著”這件事本身就已經是足夠的理由了,有關于生命的所有詞匯在腦海中匯集,在心靈深處極力地搜尋,最終只發(fā)現(xiàn)這兩個字安然于紙上,柔和地帶著微笑。

生命可敬又脆弱,敬畏生命,善待人生,好好地活著,跟自己的命運一起活著,跟親情一起活著,跟自己一起活著。

活著讀后感篇七

命運的碎片總是在不經意間碰撞,然后砸向你。面對人生道路中縱橫交錯的路口,有些人隨意的選擇,或者放棄,而以不認真或退縮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生活就會讓你徹底崩潰。在茫茫人海中,真正為自己本身而活著的并不多。

讀了余華的《活著》,我深有感觸。福貴,書中的主人公,因嗜賭成性,從富裕走向貧窮,從虛幻走向現(xiàn)實,沒有了支柱的家庭瞬間瓦解。他被抓去當壯丁,或許這只是一個平凡的開始,有那么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思念他,那個人就是他的妻子家珍,家珍在他敗光家產時,不離不棄,幫助他還清債務,她心里想的,只是和丈夫白頭到老,可命運卻總是喜歡開玩笑。

書中最讓我忘不掉的片段,是福貴的孩子有慶為了救縣長的妻子,獻血時被活活抽死,“抽著抽著有慶的臉就白了,他還硬挺著不說,后來連嘴唇也白了?!笨吹竭@,我的心被戳了一下,為什么一個孩子要忍受這樣的痛,我仿佛就在那樣的場景中,我想要把有慶推開,可是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死亡。命運不公,現(xiàn)實總是有諸多變數。

我從福貴的經歷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個生活讓人崩潰的影子,我相信很多人也有過這樣的影子,只是影子的“濃厚”程度不同罷了。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很深刻——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讀了《活著》,再想想自己的生活,我懂得了人活著的真正意義。人的一生,無數坎坷如巨浪般涌來,生與死在大海的深處,命運總是在我們認為某些事不會發(fā)生時,突然讓它發(fā)生,給你一份大“驚喜”,而我們活著的真正意義是以強大的承受能力,讓生命更加堅強,以最堅強最樂觀的姿態(tài),期待一次又一次的破繭成蝶,觀賞雨過之后一道又一道的美麗彩虹。

在我們失落時,當我們看到陌生人的一個微笑,看到大街上的盞盞燈火,就應該拾起對生活的希望。樂觀堅強地面對生活吧,這才是真正的活著,也是活著最好的模樣。

活著讀后感篇八

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農民,名字叫福貴,是一個地主的兒子。名字雖然叫福貴,但一生“福貴”并未降臨到他身上。年輕的`時候,福貴是一個敗家子少爺,輸光祖業(yè)之后,先是父親氣急敗壞地從糞缸上掉下來摔死,母親病死;接著兒子有慶在學校里獻血被無情的醫(yī)生抽血過多而死,女兒鳳霞產后大出血而死;原本上天賜個她一個好老婆,可惜不久老婆家珍病死;女婿二喜做工遇難橫死,外孫苦根吃豆子過多被撐死。先從一個地主少爺變成一個貧民,再被國黨抓去當壯丁再跑回來,又經歷土改、大躍進,文革,分田到戶,最后眼睜睜看著一個個親人相繼死去,到晚年孤獨與一頭通人性的老牛相依為命。

然而經歷了種種的他卻有了超然的心境,面對自己的過去可以冷靜的回憶與論述。

他在剩下的日子里與老牛為伴,寄托著自己對親人的懷念,與對生活的感激,盡管不幸發(fā)生在自己身上,但卻慶幸自己曾經有那么好的妻子,懂事的孩子。他的人生了無遺憾!

作者沒有發(fā)泄,沒有控訴或者揭露,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著是我,我會不會繼續(xù)生存下去,但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和對世界的樂觀態(tài)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

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中無疑也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也挫折,有的時候我們確實很難以承受,然而每當我想當福貴他依舊感恩生活的時候我就會自慚形穢,覺得自己與福貴的差距,或許我無法在經歷這些苦難之后得到內心的升華,然而我卻可以通過對福貴經歷的觀察感同身受,活的同樣的感慨!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50601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