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紅色革命事跡心得體會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8-29 19:36:46
宜昌紅色革命事跡心得體會
時間:2023-08-29 19:36:46     小編:文鋒

學習中的快樂,產(chǎn)生于對學習內(nèi)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nèi)容不同而已。我們應該重視心得體會,將其作為一種寶貴的財富,不斷積累和分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宜昌紅色革命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第一段:引言(100字)

常寧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塊璀璨明珠,許多英勇的革命先烈在這片土地上為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是激勵我們繼續(xù)前行的力量源泉。近期,我有幸參觀了常寧紅色革命事跡紀念館,深刻感受到了那段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對革命先烈的事跡心生敬意。在這次參觀中,我得到了許多啟迪和感悟。

第二段:革命艱難歲月的回顧(200字)

常寧紅色革命事跡紀念館向我們再現(xiàn)了舊時的常寧,一片貧困、落后的景象。長期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剝削壓迫,人民生活貧苦,社會不公。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一批有志青年挺身而出,投身到革命的浪潮中。他們積極參與工農(nóng)運動,分發(fā)宣傳品,組織罷工抗議。然而,革命之路并不平坦,國民黨當局對他們進行大規(guī)模鎮(zhèn)壓。革命者們付出了艱辛努力,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第三段:革命先烈的精神力量(300字)

參觀中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力量。他們的崇高信仰、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的精神,在紀念館中躍然紙上。他們寧死不屈的堅強意志、為正義和真理沖鋒陷陣的英勇勇氣、與命運抗爭的不屈斗志,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靈。面對艱難險阻,他們沒有畏縮,而是義無反顧地邁向前方,用血肉之軀捍衛(wèi)了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第四段: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300字)

常寧紅色革命事跡紀念館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歷史教育平臺,讓我們激發(fā)起對英雄先輩的敬意。通過參觀紀念館,我深刻認識到了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了解到了許多革命先烈不計個人得失、以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部史詩般的華章。他們的事跡是我們傳承紅色基因的源泉。我將銘記歷史,把先烈的精神當作寶貴財富,秉承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第五段:個人成長和展望(300字)

拜訪常寧紅色革命事跡紀念館,對于我個人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激勵著我,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奮斗目標和理想信念。在這個物欲橫流、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不忘初心,明辨是非,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紅色基因的價值。未來,我將繼續(xù)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在各個領域做出自己的貢獻,為更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中國做出自己的努力。我堅信,只要我們牢記先烈們的囑托,勇往直前,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總結:

參觀常寧紅色革命事跡紀念館,讓我深受觸動。革命先烈們的事跡和精神激勵著我們,讓我們明白了紅色基因的寶貴。我們應該通過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每個人都能在普通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只有我們將革命先烈的精神投射到今天的實際生活中,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愿意繼續(xù)努力學習,努力成長,為實現(xiàn)這個夢想而不懈奮斗。

宜昌紅色革命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在這兩場戰(zhàn)斗前,周飛虎早已“身經(jīng)百戰(zhàn)”。其中,最令他難忘的,是十年前汶川特大地震后,在原成都軍區(qū)總醫(yī)院進行傷員救治的那段日子。

2008年5月12日下午,正在北京解放軍總醫(yī)院工作的周飛虎感到地面一陣晃動。之后不久,他接到了上級通知:汶川發(fā)生特大地震,將派出醫(yī)療隊前往災區(qū)進行緊急救援,隨時出發(fā)。第二天一大早,周飛虎隨醫(yī)療隊飛往汶川。到達災區(qū)后,醫(yī)療隊員隨即按專業(yè)被派往不同救治點,周飛虎被派到原成都軍區(qū)成都總醫(yī)院。

震后的第二天,一個來自綿竹的女孩被送到了原成都總醫(yī)院,她叫唐鈺嵐,在地震中受傷嚴重,肌肉腫脹,急性擠壓綜合征導致呼吸、循環(huán)、血液、腎臟系統(tǒng)全部衰竭,處于昏迷狀態(tài)。在一次巡診中,周飛虎看到唐鈺嵐的嘴唇烏紫,立刻意識到她已經(jīng)缺氧了,再上前一摸,女孩的大動脈已經(jīng)停跳了!周飛虎隨即對她進行胸外按壓,脈搏漸漸有了波動,周飛虎這才松了一口氣,如果晚一分鐘,這個年輕的生命很可能就此終結。在鬼門關躲過一劫,唐鈺嵐變得更加虛弱,本應做截肢手術的她被轉到了icu病房。經(jīng)過周飛虎和他的同事們的悉心救治,她的各項機能開始快速恢復,截肢手術也可以照常展開。與此同時,唐鈺嵐從昏迷中蘇醒了過來。而她意識恢復后的第一反應是,絕不截肢。

“是啊,20多歲的年紀,工作還不到半年,哪個女孩愿意截肢呢?”想起當時的情景,周飛虎依然很動容。于是,在盧世璧院士、陳香美院士等專家大力指導下,周飛虎和同事們又展開了一場拉鋸戰(zhàn)。4次大型手術,期間唐鈺嵐又經(jīng)歷了數(shù)次病危,周飛虎和同事一次次把她從生死線上拉回來。地震發(fā)生后的兩個月里,周飛虎日夜陪伴著包括唐鈺嵐在內(nèi)的所有患者。有的患者時常半夜發(fā)高燒,周飛虎就在病床前安慰他:“安心睡,有我在。”有的患者想吃榴蓮,周飛虎就頂著大太陽跑遍人生地不熟的成都買榴蓮;有的患者和家人之間溝通不暢,周飛虎就不厭其煩地兩頭跑……以至于到后來,很多患者見不到周飛虎,就心里著急。

2008年7月,完成救治任務的周飛虎隨醫(yī)療隊離開成都,還不能下床行走的唐鈺嵐躺在床上拉著周飛虎的手大哭。周飛虎連連安慰:“沒事的,要開心,好好鍛煉,來北京找我們玩!”說著,還拿出了手機,給唐鈺嵐看四川熊貓的照片。唐鈺嵐“噗嗤”笑出了聲,說:“周主任,您真像只大熊貓。”周飛虎哈哈笑道:“意思是我和熊貓一樣可愛唄!”離別的傷感被笑聲沖淡?!澳俏乙娺^的最純粹的醫(yī)生!”唐鈺嵐脫口而出。

宜昌紅色革命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近日,我參觀了位于四川省資陽市的紅色革命紀念館。這是我首次接觸到資陽紅色革命事跡,通過參觀展覽和聽取相關講解,我深刻感受到了資陽人民在中國革命歷程中的艱辛奮斗和無私犧牲。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對資陽紅色革命事跡的心得體會。

首先,資陽紅色革命事跡展示了人民的力量。在展覽中,我了解到資陽地區(qū)在解放前遭受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人民生活極為艱辛。然而,正是這種艱難環(huán)境激發(fā)了人民的反抗意識和斗志。在資陽地區(qū),無數(shù)的工農(nóng)群眾積極參與革命斗爭,組織起義、開展游擊戰(zhàn)爭、發(fā)起起義軍等等,展現(xiàn)出了巨大的斗爭力量。資陽革命先烈和人民體現(xiàn)了人民的智慧和勇敢,他們?yōu)閷崿F(xiàn)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其次,資陽紅色革命事跡展示了革命者的信念和奉獻精神。走進展覽館,我看到一張張英勇的面孔和他們的事跡。他們有的是無名的普通打工婦女,有的是寒門出身的知識分子,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國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義無反顧地前行。他們堅守信仰不動搖,他們寧肯犧牲自己也要保護人民。無論他們在革命戰(zhàn)場上還是在地下斗爭中,他們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奉獻,用自身的行動為我們樹立了崇高的榜樣。

第三,資陽紅色革命事跡展示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堅定領導。在參觀過程中,我了解到中國共產(chǎn)黨在資陽地區(qū)的領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在組織起義、組建革命武裝力量、壯大黨組織還是在開展政治宣傳和思想教育,中國共產(chǎn)黨時刻都處于領導的地位。黨的干部在發(fā)動群眾斗爭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們帶領人民奪取勝利,推動了資陽紅色革命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第四,資陽紅色革命事跡展示了中國革命的時代背景和前進方向。展覽內(nèi)容詳細介紹了近代中國的社會背景和政治環(huán)境,使我對中國革命的歷史和現(xiàn)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那個時代,中國正處于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之下,人民生活貧困,社會不公。中國共產(chǎn)黨通過徹底革命獨立地去解決這個問題,給了人民一個希望,為實現(xiàn)社會主義的中國共產(chǎn)主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資陽紅色革命事跡向我展示了中國共產(chǎn)黨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取得的輝煌成就。

最后,通過參觀資陽紅色革命紀念館,我對資陽紅色革命事跡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這次參觀使我深刻領會到了人民的力量、革命者的信念和奉獻精神、中國共產(chǎn)黨的堅定領導以及中國革命的時代背景和前進方向。這些經(jīng)歷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愛國情懷和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我將永遠銘記資陽紅色革命事跡,發(fā)揚其精神,在今后的生活中時刻保持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宜昌紅色革命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懸崖峭壁上的水長城。遠望紅旗渠,就像一條長蛇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蜿蜒盤旋,說紅旗渠是世界第八大水利奇跡,一點都不為怪。漫步在紀念館,聽紅旗渠的兒女講述先輩們的英雄故事,就像在經(jīng)歷一次精神洗禮。60年代初,在中國經(jīng)濟社會環(huán)境極為困苦的時期,一位名叫楊貴的書記帶領林州人展開了一場“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的偉大行動。雖然沒有經(jīng)過充分的論證,但引漳入林從設想到行動,在最短的時間里,得到了林州人高度一致的支持,立下“大戰(zhàn)八十天引來漳河水”的誓言。

我第一次掉了眼淚,沒有強烈的吃水、用水的愿望,怎么能夠凝聚這樣的共識?紅旗渠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延長了工期,用了近十年的時間。但每家每戶的付出,每一個刻在石塊上的名字,都用自己的血汗兌現(xiàn)了承諾。楊貴書記身先士卒戰(zhàn)斗在工地上,直到八十多歲的母親去世才答應離開工地回家奔喪;工程師吳祖太日夜繪制施工圖紙,沒來得及見到新婚妻子的最后一面,就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為了“有臉吃上紅旗渠的水”有人家把十五歲的孩子送上工地,卻再也沒有等到孩子的歸期;……一路淚水漣漣,直到那張萬人歡慶紅旗渠通水的照片浮現(xiàn)在眼前,感動的淚水化作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悅。真希望自己也生在那時,可以為了一個偉大的夢想奉獻和付出,可以在現(xiàn)場分享勝利的喜悅。

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紅旗渠精神被概括為了十六個字“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為后人所傳頌,其中的開拓創(chuàng)新最讓我震撼。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且不說國家財政只占百分之十五,人力、物力、財力都是舉全縣之力,光是這一工程中體現(xiàn)出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就足以讓人震撼。沒有先進的水利測量工具,就發(fā)明了用臉盆、板凳和水組合成的測量工具;為了盡快完成四千多米長的通道,從山頂掘了十三口井把兩個工作面變成了二十六個工作面;紅旗渠長藤結瓜的探索,將這項工程打造成了“引、蓄、提、灌、排、電、景”一體的大型灌區(qū)。除此以外,與山西省政府簽訂的補償協(xié)議被譽為“最早的拆遷補償”,修渠過程中責任到生產(chǎn)隊、到村、到戶的做法,與十多年以后農(nóng)村的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能不由衷地說,紅旗渠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太行山上的五部曲。戰(zhàn)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恐t旗渠精神名揚天下的林縣兒女們并沒有躺在先輩們的成績上睡大覺,而是奏響了與我國時代發(fā)展步伐相一致的五部曲。六十年代,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解決生存問題,七十年代千軍萬馬出太行解決溫飽問題,改革時期千軍萬馬富太行解決發(fā)展問題,新時代千軍萬馬美太行、福太行,一個與時俱進的林州縣向全國人民宣布:紅旗渠精神永不過時、歷久彌新、永放光芒。

青年洞里的回聲。踏著腳下的青石,扶著兩邊的欄桿,一路走到青年洞,仰望石壁上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旗,每一個人都舉起了右拳,氣壯山河的聲音在山谷中回蕩: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zhí)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回程,這次活動已經(jīng)成為過去,紅旗渠卻成了一座精神豐碑。循著紅旗渠精神照耀的大路,心中無比明亮,國運昌盛、四海升平不僅僅是一種愿望,更是鏗鏘有力的回答:這樣的中國夢,算我一份!

宜昌紅色革命事跡心得體會篇五

常寧縣是湖南省的一個小縣城,但卻承載著巨大的歷史負載。常寧的紅色革命事跡讓我深受觸動,也讓我對共產(chǎn)主義信仰更加堅定。在這里,我將分享我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并銘記這段歷史。

首先,常寧紅色革命事跡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人民的力量。紅色革命時期,常寧的廣大農(nóng)民經(jīng)歷著殘酷的壓迫和剝削,日子過得十分艱難。然而,正是在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他們敢于站了出來,勇敢地進行抗爭和反抗。他們用自己的力量推翻了舊世界的統(tǒng)治,幫助建立了新中國。這種人民的力量讓我深感震撼,也讓我明白了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

同時,常寧的紅色革命事跡也讓我深刻認識到革命的勇氣和決心的重要性。在紅色軍團的領導下,常寧人民進行了一系列秘密抗日活動,煽動了地主的反動勢力。面對更加殘酷的敵人追殺,他們沒有退縮,而是勇往直前,堅決地與敵人斗爭到底。這種勇氣和決心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更是為了追求自由和尊嚴。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只有勇敢面對困難和敵人,才能取得真正的勝利。

此外,常寧紅色革命事跡也讓我對團結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認識。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常寧人民沒有得到太多外界的幫助,內(nèi)部力量是他們獨自堅持的重要支撐。常寧的紅色軍團不僅有共產(chǎn)黨員的領導和指揮,還有許多無黨派人士的積極參與。這種團結一致的精神讓我深感敬佩,也讓我明白只有團結在一起,才能共同戰(zhàn)勝困難。

同時,我也深切感受到了黨的領導的重要性。在紅色革命時期,常寧人民并沒有一味地被動地接受壓迫和剝削,而是積極組織起來,成立了紅軍和民兵,與敵人進行了頑強的斗爭。這背后離不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和指揮。在危難時刻,只有共產(chǎn)黨員才能擔負起領導責任,帶領人民走向光明。這讓我明白到了共產(chǎn)黨領導的重要性,也更加堅定了我投身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信念。

最后,常寧的紅色革命事跡讓我明白了個人奉獻的重要性。在紅色革命時期,常寧人民為了信仰和理想,毫不猶豫地投入了革命事業(yè)中。許多革命者英勇犧牲,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yōu)榱舜蠊珶o私的追求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他們的精神讓我深感震撼,也讓我意識到個人的奉獻對歷史進程的推動是不可或缺的。

總而言之,常寧的紅色革命事跡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對我們當代人的深刻啟示。它讓我明白了人民的力量、革命的勇氣和決心、團結的重要性、黨的領導的重要性,以及個人奉獻的重要性。我會將這些體會與我投身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決心相結合,為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社會的偉大理想而不懈努力。

宜昌紅色革命事跡心得體會篇六

為隆重慶祝建黨94周年,進一步加強我校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廣大黨員、教職工深入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的自覺性,激勵廣大教師振奮精神,與時俱進,繼承和弘揚革命先輩光榮傳統(tǒng),在各項工作中積極發(fā)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全體教師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學校黨支部在“七一”前夕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參觀革命圣地,重溫紅色記憶”紅色之旅活動,收到了明顯實效。

6月26日早晨6:30,在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郭冬梅強調(diào)了活動有關要求后,30多名教師意氣風發(fā)地開始了紅色之旅。在前往的路上,被分編成四個組的老師們隨即開始了“紅色之旅、紅歌嘹亮”拉歌比賽?!侗Pl(wèi)黃河》、《南泥灣》、《閃閃的紅星》、《到吳起鎮(zhèn)》、《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解放區(qū)的天》、《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東方紅》、《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唱支山歌給黨聽》等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紅色經(jīng)典歌曲在車廂中嘹亮回響。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聽著導游的介紹,看著一張張珍貴的歷史圖片和一件件革命先輩留下的遺物,革命先烈們拋頭顱、撒熱血的情景又一次浮現(xiàn)在每一個人的腦海中;在楊家?guī)X,在棗園,一間間普通的窯洞,一張張斑駁的桌椅,讓全體老師感受到了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在這里艱苦生活、為黨的事業(yè)出生入死、忘我工作的崇高風范。

在楊家?guī)X革命領袖雕像前,在神圣的黨旗下,我校全體黨員舉行了重溫入黨誓詞活動。全體黨員莊嚴地舉起右拳,跟著黨支部書記郭冬梅共同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zhí)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宣誓完畢后,全體黨員齊唱了《東方紅》,參觀的游客自發(fā)跟唱,全場響起了陣陣掌聲。

6月27日上午,全體教師前往延安創(chuàng)新實驗小學進行了參觀學習。奔放豪壯的腰鼓表演、富有功底的書法繪畫作品、極有陜北特色的民歌演唱和精彩舞蹈,讓我們參觀的老師們不時發(fā)出嘖嘖的贊嘆聲,學生們表演時專注的表情、投入的表演和不俗的功力,贏得了我們熱烈的掌聲。在創(chuàng)新實驗小學孫校長的介紹下,我們了解了該校特色教育的一些成功做法,如“四?六一”工程、陽光體育三個一、十項傳統(tǒng)比賽、十個百人團隊等,讓我們看到了該校深厚的文化底蘊。

這次紅色之旅,讓全體教師既感受到了這片孕育新中國的土地的神奇,又感受到了新中國開創(chuàng)者們的艱辛和無畏,對每一位老師都是一次心靈的震撼與洗滌。大家的心中已悄然樹立起一種信念: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tǒng),實事求是,開拓創(chuàng)新,為開創(chuàng)教育事業(yè)新局面繼續(xù)努力奮斗!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27580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