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所經(jīng)歷的事物的理解和領悟的一種表達方式,是對自身成長和發(fā)展的一種反思和總結。我們?nèi)绾尾拍軐懙靡黄獌?yōu)質(zhì)的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川菜教學第二集心得體會總結篇一
上星期,參加了市組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通過聽竇老師等這些全國知名教師的課,我對高效課堂教學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受益匪淺,但收獲的同時,仍有著不解之處或者說是困惑。下面針對這次學習談談自己的膚淺體會。
一、重視課前有效預習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準備。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準備,又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學生,很多學生是還沒來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別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一種惰性,上課只是坐著等結果,從不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是他們課前沒有預習。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抓好課前預習。使他們熟悉課堂內(nèi)容,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讓學生喜歡預習;積極參與預習,更不等于有效的預習,為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于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并給予適當?shù)募睢2蝗粚W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與自己課前預習不預習無關,從而降低了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好比是點燃火藥的導火索。為此,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方式,一開始上課就把學生的`興趣給調(diào)動起來。如:“設疑引趣”、“懸念引趣”、“謎語引趣”、“故事引趣”、“創(chuàng)設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開端引趣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誰讀得有感情,誰發(fā)言最積極等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采用分組討論、說笑話、分角色表演、做游戲等活動等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在教學中
要多注意學困生的表現(xiàn),教師要用心去幫助和感動他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其優(yōu)點,并及時給予表揚。上課回答問題時,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學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練習的機會。學困生回答問題時,只要比原來有所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隨時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愛護,使他們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四、合理利用多媒體
語文是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寫作、聽話、說話能力為主要內(nèi)容的文化基礎課。有的內(nèi)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僅憑老師的嘴來講和從字面上是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感受到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教學來最大程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寫景的文章,老師在那大講特講有多美多美,甚至讀了一遍又一遍,可學生還是難以感受到,這時采用視頻教學,學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觀的感知教學內(nèi)容,幫助其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而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營造和諧課堂氛圍在課堂教學中
教師要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師生的交往互動才能充分展開,各種智力和非智力創(chuàng)新因素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潛能才會得以開發(fā)。也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川菜教學第二集心得體會總結篇二
11月21日 早自習之后接到去聽省級優(yōu)質(zhì)課競賽的通知,心中興奮不已,來校三年有余,出去學習,還是第一次。時間緊迫,交代好班級上課內(nèi)容,帶上紙筆,輕裝簡行,隨同事乘車向目的地古城荊州進發(fā)。
長途客車中竟然有幸遇到鄖西一中的老師們,寒暄之后,知道他們一行八位,全都是年輕人,談笑風生,好不熱鬧。偶遇之所以非要加上“有幸”一詞絕非似“久仰大名,今日得見,幸何如之”之類的禮貌性客套語,而是實實在在出自內(nèi)心的敬佩,因為就是他們在生源比三所重點中學都差的情況下卻創(chuàng)造了高考語文平均分比我校還要高一分的好成績,可以想見這些老師用心之苦。好成績不是憑空得來的,從此次外出學習的人數(shù)就可窺見鄖西一中對“青藍工程”的不遺余力。
在聽完江陵中學a組十位選手講課之后,“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不然忘卻的救主就要來臨,把我從激昂的清醒中帶到麻木的混沌里去,這是我所不樂意的。
此次競賽的主題是如何培養(yǎng)高中生閱讀文言經(jīng)典的興趣,本著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反思我們?nèi)粘5慕虒W習慣,提高文言教學效率。比賽篇目是早就擬定好的,選手預先選好篇目進行準備,賽場上的成果展示不僅僅是講課老師的心血,還浸透著整個學校語文組的努力。主辦方要求選手提前一天與學生見面,與學生拉近距離的同時預習課文,解決文言字詞句式等基礎知識問題,這就引起聽課老師的質(zhì)疑——文言文被當成現(xiàn)代文來上!
事實上,在講課過程中大部分老師都注意到了字詞句式的處理,主要有兩種形式:1、課前以檢查預習的方式找學生起來讀準字音、注釋字詞、翻譯句子。2、在學生為自己的觀點尋找文本依據(jù)時,老師針對句子中的重點字詞和句式提問。究竟是之前系統(tǒng)解決文言基礎知識好,還是在分析課文的過程中零散地解決好,有待我們在教學的實踐中驗證。評委指出對于字詞的處理,我們應該向前輩錢夢龍老師學習,學習他的典型課例《愚公移山》,教會學生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并把字詞句式的解釋與課文內(nèi)容進行很好的融合。
參與比賽的老師教學基本功扎實:粉筆字漂亮,普通話標準,朗讀聲情并茂。特別耀人眼目,沖擊我聽覺感受的是一位武漢市老師對《項羽之死》的朗誦,完全脫稿在背誦的基礎上進行極富情感地朗誦,朗誦的同時還伴有節(jié)奏感強的手勢,像交響樂指揮。出現(xiàn)不同角色的話語還能自己分角色朗讀,把角色演繹的活靈活現(xiàn)。這感覺就像聽評書,極具藝術美。
重視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在聽學生朗讀的過程中用心細致,能在學生讀完之后指出其每一個錯誤。單個學生朗讀后,讓同學們起來評論,而后不斷改進。如《赤壁賦》中“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教師指導:節(jié)奏先快,凸顯其英雄形象,后緩,情感低沉。
提問是一門藝術。如《項羽之死》關于第一段有老師提問:“哪些動詞表現(xiàn)項羽對弱女子放心不下?”也有從整篇文章著眼提問:“項羽有哪些可歌(歌:歌頌,贊揚)之處?”這些問題能調(diào)動學生的理性思維,迅速思考解決問題,但將學生的思維限制在老師設定的問題框架之中,完全由老師來主宰掌控,學生發(fā)揮空間小。有老師這樣提問:“霸王別姬中項羽最打動你的是什么?”有女生回答:項羽身處危難之中,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愛人,這令我非常感動。評委甚為推崇,指出這樣的問題既調(diào)動了思維,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學生的回答正符合花季少女的情懷。
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就要求提問要有可操作性。如《項羽之死》中老師要求用四字短語概括文中的三個場面,提示用“地點加項羽行為”的方式,學生自然能較準確回答:垓下被圍、東城快戰(zhàn)、烏江自刎。在垓下被圍部分老師指導學生通過細節(jié)體味項羽性格之后,剩下的兩個部分由學生自主鑒賞,提出細致要求:選擇細節(jié),放聲朗讀,抓住具體詞句,體會項羽心理,把握其性格。先引導而后放手,學生能夠知道自己該怎樣做。
對學生的回答評點精準,語言豐富。若學生的回答全面而又精彩,評點可套用:本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不可套用的評點語更能體現(xiàn)教師的素養(yǎng),如在《項羽之死》中老師設計:你想對項羽說什么?學生甲說項羽應該學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卷土重來,尚未可知,不可輕易自刎而死。老師評語:愛之深,責之切。學生乙說項羽被困之時,想到的是美人、名騅,讓人怎能不愛!老師評語:鐵漢柔情。學生丙說項羽少有壯志,力能扛鼎,鉅鹿之戰(zhàn),威震天下,然而他剛愎自用、自矜功伐,最后落得個自殺而死的結局。老師評語:批評中有惋惜,惋惜中有深愛。在《赤壁賦》中理解“物與我皆無盡也”,有學生回答人可以繁衍,引起學生哄堂大笑,老師評點震撼全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世世代代繁衍延續(xù),還有高貴思想在流傳。平時我們僅僅是想到繁衍而已。
鑒賞語言的方法——換字比較法。如《項羽之死》第一段:“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老師讓學生比較泣、哭、嚎的區(qū)別,泣是無聲地流淚,哭是有聲地流淚,嚎是嚎啕大哭,用泣說明項羽忍受痛苦,內(nèi)心壓抑,此時無聲勝有聲。如《赤壁賦》第一段“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中“泛”改為“乘”,“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中“徘徊”改為“掛”,表現(xiàn)效果有何不同?“乘”僅是表明坐船狀態(tài),而“泛”表現(xiàn)出船行自由和作者閑適悠然的心境;“掛”只表明月亮的位置情況,而“徘徊”運用了擬人手法,賦予了它依依不舍的情感。
精巧的構思。在教《寡人之于國也》時老師先分析孟子仁政的兩個階段(王道之始、王道之成)及其采取的措施,想象孟子所描繪理想社會藍圖的美好畫面,再談孟子對梁惠王盡心盡力移民移粟措施的評價,打破了文章本身的順序,卻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評價是先要了解標準的。
教學以細致深入的解讀為基礎。解讀深入,教學就像論文。如《項羽之死》有老師將課堂主題——悲劇的崇高美貫穿課堂始終,對于項羽的烏江自刎,他用朱光潛先生《悲劇心理學》中的觀點來說明:“悲劇正是通過描寫悲劇英雄甚至在被可怕的災難毀滅的情況下,仍然能保持自己的活力與尊嚴,向我們揭示出人的價值?!辈⒂靡字刑臁镀啡虽洝分械脑挶磉_對項羽這一悲劇英雄的敬意:“一只代表著英雄精神和高貴感的虎或豹,在草原上孤獨地死去,而一群代表著權欲和利欲的粗鄙的狼和平庸的羊,則一擁而上,恣意踐踏著那只虎或豹,然后每個人都扯下一塊豹皮或一根虎骨叼在嘴里,準備回去邀功行賞。而在不久之前,他們是根本不敢看那只虎或豹的眼睛的?!痹u委指出大部分老師講《赤壁賦》第一段景物描寫時解讀不夠細致深入,只是分析了景美,還有事美、時間美、感受美。
如何引入古人及當今專家學者的評論?有老師沒有引發(fā)學生思考,就直接展示了前人對項羽的評論,把李清照的《詠項羽》、杜牧的《題烏江亭》、司馬遷的“太史公曰”一股腦兒搬出來,沖淡了學生的思考,受到評委的批評。
歸納還是演繹惹爭議。在《蘇武傳》中老師首先就用一個字“節(jié)”概括出蘇武的品格,然后讓學生討論哪些情節(jié)表現(xiàn)了蘇武堅貞不屈的崇高氣節(jié)?討論結果:兩次自殺、三次拒降、十九年堅守。這是演繹法。聽課中有老師認為歸納法更加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能讓學生自主得出結論,而不是老師將觀點強加給學生。
語文課不是政治課,不是歷史課,須注意語文課本身的特點。在《寡人之于國也》中老師提問:試結合現(xiàn)實談孟子的仁政治國措施與今天的國家政策有何相通之處?老師在總結學生的回答時多次提到,并引出朱镕基的一句話:土地不能動,賦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態(tài)度不能兇。評委提議可更換為討論當今文化對傳統(tǒng)精華的繼承與發(fā)展。
在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活動設計中如何做到點面兼?zhèn)?《赤壁賦》教學中老師讓兩位學生用抒情性語言,像演舞臺劇一樣,分角色演繹主客問答,學生表現(xiàn)非常優(yōu)秀,這顯然是在課下早就準備好的,如何課堂上變得可操作,如何讓更多的孩子活動起來,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當中,而不僅是三兩個精英分子在盡情表現(xiàn),這是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評委指出現(xiàn)在講課太重內(nèi)容概括和人物形象分析,而缺乏對語言美、敘事藝術、文化層面的關注。這說明語文教學還有更多的領域等待著我們?nèi)ネ诰颉?/p>
教學需要研究,沒有研究的精神,語文教學沒有出路,語文教師沒有出路。
川菜教學第二集心得體會總結篇三
11月24日上午,我有幸到南幼兒園參加隆中名師——教學示范研討活動,兩位老師都很優(yōu)秀。能讓幼兒在活動中發(fā)揮主體性作用,讓游戲貫穿于其中,真正體現(xiàn)了寓教于樂。
由唐老師執(zhí)教的《誰的本領大》活動中,老師像媽媽一樣,用溫柔的語言,帶動孩子們的情緒,讓孩子們參與其中,體驗活動的樂趣,整個活動都是以猴子和梅花鹿比本領為主線,最后升華主題:兩人合作本領更大,在活動過程中,情感的教育滲透于整節(jié)活動,看似平淡的活動卻蘊含著很深的寓意。揭示了互相合作,才能達到成功。
由郭老師執(zhí)教的《心情變變變》活動中,老師像大姐姐一樣,用歡快的富有童趣的語言播報心情,心情是重點,首先老師起引導作用,播報小貓的心情為什么不好,把問題留給孩子回答,讓孩子來學會思考原因,從而鍛煉了大腦和語言組合能力,到孩子們幫助了小貓,孩子們的心情也會變好,其次,讓孩子們?nèi)ァ罢故咀约骸比ジ形?。最后結束用《你笑起來真好看》這首歌貫穿整個活動,引導幼兒做一個每天都心情好的孩子,滿滿的正能量,既鼓勵了孩子,又起了小結的作用。
通過這次學習,我想我會更能進一步讀懂孩子,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為了一切的孩子,我也會繼續(xù)努力的。
川菜教學第二集心得體會總結篇四
一、每位教師親和力很強。
愛笑的老師給學生難忘的記憶。每位教師一進入課堂,都面帶微笑,親切自然,雖然是第一次和學生見面,上的是第一次課,可每位教師用笑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親和力融和課堂氣氛,讓課堂正?;?,活躍、跳躍。
二、注重課前談話
德國著名教育家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知識和本領,而是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課前談話是上課的預熱階段,也是為了解學生和教學環(huán)境而有效的師生情感溝通。尤其是借班上課,它可以使學生盡快的投入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求知欲使教學得到實質(zhì)性的效果。從聽這十六位教師的課每位教師都有課前談話,但安徽省馬鞍山師范附小的許靜老師、遼寧省葫蘆島市世紀小學的楊勇老師的課前談話最具藝術性,值得學學。
三、教師評價語很有藝術性
課堂評價語非常重要。它就是激勵學生,使學生獲得精神上、感情上的滿足,還能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其中xx的楊xx老師,xx的肖xx、xx的許xx老師,他們的評價語是那么的確貼、實用、到位,我用我的筆把這些美麗的`語言記下來了:“你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你最聰明,沒關系,會聽就是會學習”,“你真聰明,什么都難不倒你”。這些激勵的語言沒有任何浮夸之氣,聽起來順耳、自然、貼切,連我都覺得內(nèi)心深受鼓舞,激勵,那就別說孩子了。別寧舍你的美語,多夸夸孩子吧!以后我也要像這些老師學習,讓自己的學生感受這樣的語言。
四、小學語文教學必在情景、閱讀中
著名兒童教育家李吉林說:“小學語文必在情景中”。現(xiàn)代教學都提倡情景教學,,特別是小學語文,只有把兒童帶入教材美德情景中,讓兒童感受美,而美能喚醒情。情景教學正是把學生帶到情景中,感受美中,對作品還是作文,必然會產(chǎn)生情切感,所謂“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扒榫啊比缃褚殉蔀槭澜绲脑捳Z,任何知識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時間、空間,文化背景之中。一切知識產(chǎn)生于情景之中。這次學習我不得不承認這一說法和觀點。這次給我印象最深的是xx省州市xx縣城南完小的、年輕、帥氣的肖xx老師的情景體驗作文課。肖老師通過“激趣談話,引出小鳥”——“情境體驗,個性表達”——說寫結合,升華”——發(fā)散思維,自主寫作”這樣四個板塊,課堂尊重真實,現(xiàn)場感強,孩子非常感興趣,課設計得有彈性。課堂設計被大賽組評委評為創(chuàng)新獎和一等獎。xx市城區(qū)史家小學張xx老師上的閱讀課《伯牙絕學》,教學語言十分嚴謹,教態(tài)親切自然,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過度語設計奇妙,特別是他引導學生對“知音”文化的理解,對“志”這個生字的理解和書寫的指導十分到位,還提供豐富的課外“知音”文化的材料,配上古色古香的古典音樂讓學生瀏覽,他那深厚的語文教學功底,打動人心,古文拓展和大量的信息閱讀奪人眼球,上得儒雅。和我縣四小吳顯嬌老師上的《伯牙絕學》各具特色。
五、注重學生自主性學習
從聽這十六節(jié),我總結得出一個教學線條:就是每位教師都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的機會,不像以前一樣教師“滿堂”式教學,而是“課思考——課感受——課交流(匯報、分享)——寫課感受”,如:《小足球賽》、《畫家與牧童》、《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一次抱母親》 等,教學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層層深入,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課后,會務組安排年青、氣質(zhì)獨特、xx省青語中心副主任、全國特級教師研究中心委員、杭州市天地實驗小學校長王xx老師對體育館賽場的16堂課進行了精彩的點評,并對理想課堂、創(chuàng)新課堂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是個才女;杭州師范大學倪xx教授也對這次賽課作了“觀其大略”的點評,給我極大觸動。
參加此次活動可以說是一次知識大餐,更是欣賞我國教學佼佼者精彩的演繹、欣賞青年教師的美才、帥才,欣賞有思想者的課堂,聆聽專家學者高層進領的指導,讓我明白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朝教學目標教學、前進,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zhì)去努力,不斷去學習,學習專家而頓悟,沉淀教學的素質(zhì),不斷探索教學方法,大膽創(chuàng)新,讓自己的課堂更加有魅力、更具實效。
川菜教學第二集心得體會總結篇五
今天我有幸在春意盎然的時節(jié)參加了“三晉之春”全國名師小學語文教師觀摩研討活動,不僅受益匪淺,而且深受感動,這種感動在腦海里揮之不去,深深地震撼著我的心。
參加主講的教師來自祖國各地,今天作課的有來自我們山西的教師,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崔云宏老師,這是一位年齡較大的老教師了。這是一位貌不驚人,卻能語驚四座的人,他的課自然流暢,崔老師多少年來在語文教學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魅力,他就像一個大朋友帶著一群孩子遨游文字的殿堂,大小朋友樂在其中。
崔老師作課的是四年級一篇課文,《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崔老師從課題入手,深入體會,進而走入文本,進入主題。
接著,崔老師讓學生自學,并提出要求:讀課文,讀出聲,讓自己的耳朵聽到;學習生字詞。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老師非常關注學生,有的學生讀完一遍坐好了,老師就說:“這位同學真會學習,讀完之后馬上就坐好了??墒沁€有同學沒讀完,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這點時間再讀幾遍。古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庇谑?,先讀完的學生又開始讀書。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這篇課文常常被眾多老師作為賽課或示范課的選擇對象,之前,我先后也聽過三次,前幾天我們也剛講過這篇課文,可如崔老師的如此設計思路還是鮮見的?!白x”中體悟作者情感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崔老師自然在接地氣的引領中放手給學生,在對比中朗讀,朗讀中升華情感,作為臺下的我來說,已經(jīng)到達了課的高峰,教學目標已經(jīng)圓滿完成,可是沒有想到的是:崔老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卻在“如果你是加利先生,你會怎么給文中的我寫回信呢?”轉入到了本節(jié)課的另外一個環(huán)節(jié)--應用。
崔老師站在小學階段語文課文的高度,通覽十二冊教材,得出書信體格式的文章少之甚少,抓住這一契合點,他將此作為本節(jié)課教學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其一是讓學生了解并能正確運用書信格式,其二是引領學生再次回顧課文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通過翻轉內(nèi)容的方法輕松、自然地呈現(xiàn)出了一封得體的回信。崔老師智慧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牽引著我的情感也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驚嘆的同時,更讓我觸動的是一節(jié)課在名家的手下竟然如此熠熠生輝,富有魅力!
老師不僅是他博大的文學造詣讓人佩服,他謙遜,負責,善于奉獻的精神讓人折服,讓我深受感動,和崔老師相比,我不僅在年齡上年輕的很,在文學造詣上談得上幼稚,有什么理由不讓我去努力,在教學中尋求那份執(zhí)著與感動!
一天的學習也許我領悟得粗淺,但是教學路上,我不再缺少明燈,更不會有曾經(jīng)的惰性與自滿。最后我用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跟大家分享我的感受: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特長,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的引導。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154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