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白居易圖片(二十六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29 22:31:54
2023年白居易圖片(二十六篇)
時間:2023-05-29 22:31:54     小編:文友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白居易圖片篇二

xxx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xxx我又回到了唐代,江州風景依舊??赡墙菟抉R卻是比我以前見著的時候更為憔悴。

獨上孤舟,我要在這千年之前相遇的地方再次扮演琵琶女的角色。這次,他是獨自一人來的,透過船簾的一絲縫隙,我甘做一個偷窺者。他,應是不介意的吧!

一樣的江,一樣的月,一樣的楓葉荻花秋瑟瑟。不一樣的是,千年以后,我,已識得他。再次撫摸那把琵琶,感慨自是萬千。那么多年,唯有他,才是我唯一的知音啊!江風吹亂了他的頭發(fā),他并沒有在意,憂郁的倒影,連魚兒都不忍擾破,你還是你,香山居士的性格從不曾變。

我撥開船簾,喚道

xxx居士,小女子略備水酒,以答居士贈《琵琶行》之恩。xxx

他欣然上船,卻獨立于船頭,也不曾喝酒,只請我再彈一首曲子。他的請求,我自是不會拒絕??粗谋秤?,忽然感覺渺小的我離他甚遠,他的那份情操,千年之后,我仍是學不來。轉軸撥弦,我能做的,怕僅此而已。

琵琶,有很多年未曾再摸過它了,但熟稔不減當年,我可以很容易地一邊彈奏一邊看著他:月光如流水,靜靜地瀉在他的肩上,他的憂郁融進了同樣憂郁的月光之中。仍是穿著那件青衫,江風吹得他的衣襟亂舞,他的淚,透過月光的折射入我的眼,那是一個詩人所有的情思。

什么時候。你才能看開呢?滅亡,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人民,亦將會有更為明智的統(tǒng)治者,你又何必為這大勢已去的唐朝憂心忡忡呢?

他說:你不懂。

對,我是不懂,一個詩人的情懷,該是怎樣的崇高,我能做的,也只能為你奉上我唯一的音樂。浸著他的淚的江風迎面吹來,涼意霎時傳遍全身。那風也擾得我不禁黯然落淚。這一次,不再是為了自己的韶華不再,而是為他,一個即將在歷史中消逝的才華橫溢的詩人。我把所有的埋怨、回憶、憂傷留在身后,把自己交給這秋江白月,把自己融入這一片亙古的肅穆之中。他眉頭那未解的結給我的黃粱一夢畫上了一個惆悵的句號……

一摸眼角,已濕一片,思想就像徘徊在迷離草莽的孤馬,我總會想起那似乎很是遙遠、被歷史遺忘的夢,心里莫名涌起淡淡的惆悵或憂傷。一個詩人的惋惜在歷史的長河中干裂,他的淚水沾著湓浦口的江風自我的眼中流下。我不禁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自由的時代,并且,我會將他的壯志,他的才華在新時代中寄予新的思想發(fā)揮,我會讓他的靈魂在二十一世紀的.長河中永不干涸。

夢回唐代,卻似乎是真實地重見故人,我相信,香山居士的淚不會再流淌于這個*。

白居易圖片篇四

長恨歌

唐代: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仨恍Π倜纳?,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ㄢ毼責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云??M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花開日 一作:花開夜;南內(nèi) 一作:南苑)

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闌 通:欄;飄飄 一作:飄飖)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易長恨歌賞析

《長恨歌》自產(chǎn)生之日起,對主題的看法、理解就有分歧,時至今日多種主題說仍然存在,綜合看大致有三種說法,即“諷諭說”“愛情說” “雙重主題說”。我們認為這是一首描寫愛情的詩篇。

說《長恨歌》是一首描寫愛情悲劇的長詩.一般不會產(chǎn)生歧義。因為悲劇故事的始末在詩中表達得十分清晰:全詩以“漢皇重色思傾國”為開端,先寫楊玉環(huán)入宮,受專寵;次寫馬嵬兵變及李、楊愛情悲劇結局;再寫唐明皇奔蜀及回宮后對貴妃的篤誠思念;最后借助想象的翅膀,寫貴妃死后成仙,對玄宗一往情深,并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結束整個故事。該詩不僅故事完整,而且情節(jié)波瀾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詩的后半部分想象、虛幻了一個恍惚迷離,“虛無飄渺”的別開生面的仙境,使楊貴妃死后的形象再現(xiàn)于蓬萊,溝通了天上人間永遠不存在的愛情。這使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就不再是簡單的紀實詩,而成了一個經(jīng)過藝術再創(chuàng)造的更帶有典型意義的悲劇。這種仙化式的悲劇結局,是作了喜劇處理的。它不僅寫出了李、楊至死不渝的愛情,而且還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寫出了死而復生、恩愛不絕的奇跡?!堕L恨歌》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最終以悲劇結局,這反映出了詩人對他所認識所描繪的那部分社會生活的基本評價和基本態(tài)度,而且這愛情悲劇是能夠統(tǒng)帥全詩靈魂的;至于縱欲失政等政治因素可作為背景、典型環(huán)境來考慮。這愛情悲劇作為主要線索來分析、評價。那《長恨歌》的愛情說也就好解釋了。從客觀上說,帝妃之間的愛情故事,在我們今天看來與一般人是不一樣的,有其獨特性.這里富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唐明皇“重色”的性格特征可謂淋漓盡致矣。詩的首句“漢皇重色思傾國”就高度概括了他的性格特征。而楊貴妃則著重體現(xiàn)在“傾國”的外貌上,寫她的嫵媚、嬌態(tài)、風姿.“天生麗質”。這形象既富于個性又十分鮮明。

作為一首愛情詩來看待,它不同于一般愛情詩的地方,還在于把政治歷史事件作為背景來處理,作為愛情悲劇的典型環(huán)境。逸樂誤國,甚至導致安史之亂,這只是一個方面,同時它也導致了自身無可挽回的大悲劇??梢晃多笥凇芭鰢眳s 是一種偏見。必須看到,“開元之治”的斷送,絕不僅僅于此,更主要的是唐代各種社會矛盾白熱化的結果。

白居易圖片篇五

唐朝詩歌,或許走過太多太多大名鼎鼎的詩人,就像夜空中明亮的繁星一樣數(shù)也數(shù)不清。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杜甫,雖窮困潦倒,卻一心為人?!疤焐也谋赜杏?,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李白,雖被捕入獄,卻志氣還在。但有一位詩人,他的詩語言生動,他的情酣暢淋漓,他就是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他不是憂國憂民的子美,他不是學富五車的子安,他不是瀟灑浪漫的太白,但是他卻是唱嘆有情的樂天?!坝炙屯鯇O去,萋萋滿別情”的.友誼之情;“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的惻隱之心;“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的故園之思。

白居易,他之所以能被稱為“詩魔”,就是因為他的詩如雷貫耳、響徹云霄?!拔恼潞蠟闀r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白居易之所以能被世人仰慕,就是因為他的詩*實易懂、老少皆知。

我敬佩白居易,是因為他的詩歌扣人心弦;我仰慕白居易,是因為他的情感酣暢生動。這就是我心中的人——白居易。

——白居易《池上》古詩

白居易圖片篇六

[唐]白居易

圣代元和歲,閑居渭水陽。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時康。

朝野分倫序,賢愚定否臧。重文疏卜式,尚少棄馮唐。

由是推天運,從茲樂性場。籠禽放高翥,霧豹得深藏。

世慮休相擾,身謀且自強。猶須務衣食,未免事農(nóng)桑。

薙草通三徑,開田占一坊。晝扉扃白版,夜碓掃黃粱。

隙地治場圃,閑時糞土疆。枳籬編刺夾,薤壟擘科秧。

穡力嫌身病,農(nóng)心愿歲穰。朝衣典杯酒,佩劍博牛羊。

困倚栽松鍤,饑提采蕨筐。引泉來后澗,移竹下前岡。

生計雖勤苦,家資甚渺茫。塵埃常滿甑,錢帛少盈囊。

弟病仍扶杖,妻愁不出房。傳衣念藍縷,舉案笑糟糠。

犬吠村胥鬧,蟬鳴織婦忙。納租看縣帖,輸粟問軍倉。

夕歇攀村樹,秋行繞野塘。云容陰慘澹,月色冷悠揚。

蕎麥鋪花白,棠梨間葉黃。早寒風摵摵,新霽月蒼蒼。

園菜迎霜死,庭蕪過雨荒。檐空愁宿燕,壁暗思啼螀。

眼為看書損,肱因運甓傷。病骸渾似木,老鬢欲成霜。

少睡知年長,端憂覺夜長。舊游多廢忘,往事偶思量。

忽憶煙霄路,常陪劍履行。登朝思檢束,入閣學趨蹌。

命偶風云會,恩覃雨露霶。沾枯發(fā)枝葉,磨鈍起鋒铓。

崔閣連鑣騖,錢兄接翼翔。齊竽混韶夏,燕石廁琳瑯。

同日升金馬,分宵直未央。共詞加寵命,合表謝恩光。

廄馬驕初跨,天廚味始嘗。朝晡頒餅餌,寒暑賜衣裳。

對秉鵝毛筆,俱含雞舌香。青縑衾薄絮,朱里幕高張。

晝食恒連案,宵眠每并床。差肩承詔旨,連署進封章。

起草偏同視,疑文最共詳。滅私容點竄,窮理析毫芒。

便共輸肝膽,何曾異肺腸。慎微參石奮,決密與張湯。

禁闥青交瑣,宮垣紫界墻。井闌排菡萏,檐瓦斗鴛鴦。

樓額題鳷鵲,池心浴鳳凰。風枝萬年動,溫樹四時芳。

宿露凝金掌,晨暉上璧珰。砌筠涂綠粉,庭果滴紅漿。

曉從朝興慶,春陪宴柏梁。傳呼鞭索索,拜舞珮鏘鏘。

仙仗環(huán)雙闕,神兵辟兩廂?;鸱t尾旆,冰卓白竿槍。

滉漾經(jīng)魚藻,深沈近浴堂。分庭皆命婦,對院即儲皇。

貴主冠浮動,親王轡鬧裝。金鈿相照耀,朱紫間熒煌。

球簇桃花綺,歌巡竹葉觴。洼銀中貴帶,昂黛內(nèi)人妝。

賜禊東城下,頒酺曲水傍。尊罍分圣酒,妓樂借仙倡。

淺酌看紅藥,徐吟把綠楊。宴回過御陌,行歇入僧房。

白鹿原東腳,青龍寺北廊。望春花景暖,避暑竹風涼。

下直閑如社,尋芳醉似狂。有時還后到,無處不相將。

雞鶴初雖雜,蕭蘭久乃彰。來燕隗貴重,去魯孔恓惶。

聚散期難定,飛沉勢不常。五年同晝夜,一別似參商。

屈折孤生竹,銷摧百煉鋼。途窮任憔悴,道在肯彷徨。

尚念遺簪折,仍憐病雀瘡。恤寒分賜帛,救餒減馀糧。

藥物來盈裹,書題寄滿箱。殷勤翰林主,珍重禮闈郎。

喣沫誠多謝,摶扶豈所望。提攜勞氣力,吹簸不飛揚。

拙劣才何用,龍鐘分自當。妝嫫徒費黛,磨甋詎成璋。

習隱將時背,干名與道妨。外身宗老氏,齊物學蒙莊。

疏放遺千慮,愚蒙守一方。樂天無怨嘆,倚命不劻勷。

憤懣胸須豁,交加臂莫攘。珠沉猶是寶,金躍未為祥。

泥尾休搖掉,灰心罷激昂。漸閑親道友,因病事醫(yī)王。

息亂歸禪定,存神入坐亡。斷癡求慧劍,濟苦得慈航。

不動為吾志,無何是我鄉(xiāng)??蓱z身與世,從此兩相忘。

白居易圖片篇八

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

何處閑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秀床前。年少的他們對未來是有何等的期盼?他們又是怎樣相約百年,白首不離?然而,門第規(guī)矩卻讓他們緊緊牽起的手硬生生分開。樂天,或許你命該如此,與湘靈只能相知相愛卻不得相守。

淚眼凌寒凍不流,每經(jīng)高處即回頭。遙知別后西樓上,應憑欄干獨自愁。你的離開,她的思念,從此兩個相愛的人夜夜無眠。 為惜影相伴,通宵不滅燈。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哪一個不是你漫漫長夜中對湘靈的思念?哪一種愁沒傾訴出你對她濃濃的愛?你們十七年的相處,八年的相戀。樂天,你本以為此次的分別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逢。然而,當你功成名就之時,你帶著你的一腔美好歸來,你以為有情人可以終成眷屬,但是殘酷的現(xiàn)實卻讓你無奈的發(fā)現(xiàn),愿至比天成,步步比肩行只是你的一個夢。如今,夢醒了,心,也碎了。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你守著你的承諾,不與任何人成親,你想用你的行動與封建教條進行抗衡。暝色無邊際,茫茫盡眼愁。此刻的你是否也曾想抓起湘靈的手一起遠走高飛?至此不問天下事,直到青絲已如霜。可是,你還有無法掙脫的枷鎖。當無奈、責任與愛交織在一起的時候,我仿佛能聽到你日日心碎的聲音。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臨近不惑之年的你始終逃離不了命運的束縛——政治聯(lián)姻。枕邊人不是心上人,心上人只是夢中人。多年的愛情,已經(jīng)滲入血液融進生命,與你一體,不論你成親與否。

應被旁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愛與恨交織著,欣喜與遺憾碰撞著,你與她抱頭痛哭的淚水里沖刷著這四十多年的塵埃。當你的愛與哀愁再次相逢之時,我能想象的到你那雙蒼勁有力的手是怎樣開始顫抖著。一別經(jīng)年,再次歸來,可她,卻杳無音信。生離別,生離別,憂從中來無斷絕。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我想,這不僅是三千寵愛在一身的那個人,更是你心中那個一直揮之不去的湘靈。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你是否也希望她可以出現(xiàn)在你的夢中?此恨綿綿無絕期,玄宗的恨無絕,而你的恨又何時能止!

白居易圖片篇九

閑聊白居易

唐代的文人多半早熟,不僅文思上早熟,生理上也早熟。白居易十六歲寫出來離離原上草的詩句,以致于讓后人長詠不絕。小時候最愛看的老白的另一首就是《錢塘湖春行》,真?zhèn)€是瑯瑯上口了。

白居易在武元衡出事之前還是比較憤世的,寫的篇章里面絕多的是民間的疾苦,這也讓后人把他和老杜歸到了一起來,可是后來的白居易則往獨善其身的路子上邁進,而且,風流文人的領袖的帽子自己都不用人家勸,自動就抓到手里戴上了。這大抵和樂天官越做越大,位置越來越輕閑、手頭越來越寬裕有關吧。

白居易在《琵琶行》的前序里面說什么“年長色衰”之類的話,讓小杜笑個不停,那句“千呼萬喚始出來”能讓人想到白居易雖然身貶江州司馬可是興致還是不錯的,后來白居易在廬山營建草堂,自然醇酒婦人是絕對少不了的。白居易對怨婦的情結描寫的`總是感人至深,即使是他的代表作呼吁正視民間痛楚的如《上陽白發(fā)人》等,也是把女人的癡怨寫的比較入化一些。至于到《長恨歌》那就是他的頂峰極致了,然而,我以為元稹的《連昌宮詞》并不在其下。

白居易晚年不僅是風月方面的領軍人物,也是旦月詩評的頭面號角,比如他給張祜、徐凝的品評竟然成為當時詩壇上的公案之一,徐凝一首《廬山瀑布》“今古長疑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被白居易說成可以和太白并論的佳句,傳到后世,連蘇東坡那樣好涵養(yǎng)的都要寫上幾句來專門罵人,蘇軾詩曰:帝遣銀河一派垂,自古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東坡為人一向寬厚,不是喜歡惡言相加的,這首也算是例外了。關于揚州的競爭則就不能說完全是白樂天偏袒徐凝了,一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在揚州”不見得比張祜的“人生只合揚州死”差多少??墒牵渌司筒桓忻鞍拙右椎脑u價,杜牧公開贊許張祜是:“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p>

有一點白居易比較難得,那就是態(tài)度的老實,劉禹錫《西塞山懷古》一出,白居易就把筆給扔了,說以后不敢和老劉同寫這方面的詩了,這有點和李白與崔顥的故事類似,不過到底比李白說的徹底一些,李白最后還是不服氣崔顥,寫了“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的詩,說好的也有,不過大家還是以為比不了崔某人。樂天在這點上確實是樂天知命。

白居易圖片篇十

白居易《憶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⑵。

日出江花⑶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⑷,

能不憶江南。

【注釋】

⑴ 憶江南——既是標題,也是詞牌名。

⑵ 舊曾諳——從前很熟悉。

⑶ 江花——江邊的花。

⑷ 藍——藍草,葉子青綠,可制染料。

【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題解】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蘇州做官,很受當?shù)厝罕姷膼鄞鳌_@首詞是他回憶江南景物的作品,藝術上很有特色。

詩人早年因避亂來到江南,曾經(jīng)旅居蘇、杭二州。晚年又擔任杭、蘇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他也與那里的人民結下了深摯的`友誼,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戀戀不已?!稇浗显~》就是這種心情下的產(chǎn)物。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對以后文人詞的發(fā)展,也產(chǎn)生了積極的作用。

【賞析】

古語云,言而無文,行而不遠。白居易的憶江南詞從寫成,流傳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還將一直流芳百世,那么這寥寥數(shù)語,文在何處?如何能“行”如此之遠呢?

白居易曾經(jīng)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后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蘇杭,應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shù)牧私?,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后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他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而是別出心裁地從“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xiàn)了鮮艷奪目的江南春景。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在大詩人杜甫的詩里常??梢?,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兩種不同的顏色互相映襯,使詩意明麗如畫。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從他的詩里也可見端倪,“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春草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我們想象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lián)想,江南春景已躍然眼前。

既是“能不憶江南”,那么杭州這個白居易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是什么給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載:“杭州靈隱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種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墮,寺僧亦嘗拾得?!奔热凰律梢允暗?,那么看起來,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時候,很有興趣去拾它幾顆,也似多次去靈隱寺尋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賞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詩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氣質,在八月桂花暗飄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連桂叢,時而舉頭望月,時而俯首細尋,看是否有桂子從月中飛墮于桂花影中。這是何等美麗動人的一副畫面。一個尋字,而情與景合,意與境會,詩情畫意,引人入勝。

白居易圖片篇十一

在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江面上,一位身著官服的人站在畫舫上,看著日出江花紅勝火的美景,完全陶醉在春日江南的婀娜當中我眼中的白居易,這么多情,這般陶醉。

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人間美景的化身。我喜歡他那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細心發(fā)現(xiàn)和對美好春天的悉心欣賞,喜歡他那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的深情感嘆和對人生的黯然神傷。我更喜歡他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離離原上草,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大火無法燒盡那小草的生命,春風吹來,那生命的綠色又重新鋪滿大地,無論是古老的荒路,還是荒廢的古城,在荒路瓦礫間都有它亮麗的身影。讀了白居易的詩,我看見了青春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美麗。

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一朵同情百姓疾苦、憂國憂民的傷感之花。她可憐琵琶女的悲慘身世,同情琵琶女的凄婉人生,于是,用那楓葉荻花秋瑟瑟的筆觸寫出了別時茫茫江浸月的傷感之情,情感的蘆花在秋葉的涼風中瑟瑟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是啊,此時的白居易也是身處被遺忘的角落里的人,處境悲哀,所以江州司馬青衫濕,在官場的伸張正義抵不住小人的讒言獻媚,數(shù)年的心血免不了被貶斥的厄運。讀了白居易的詩,使我多了一份對世事的哀嘆,多了一份同情心。

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一枝熬寒凌雪、不屈于官場腐敗的紅梅。他雖然是朝廷命官,但愛憎分明,敢于直抒己見,利用詩歌直抒胸臆,揭露朝廷的黑暗統(tǒng)治。他痛恨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腐敗官吏欺壓百姓的強買強賣,他同情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饑腸的悲慘、自嘆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的愧疚,他嘲諷三千寵愛在一身,從此君王不早朝的糜爛昏庸。讀了白居易的詩,我看到了一個剛正不阿的人格,使我學會了明辨是非,與一切黑暗勢力作斗爭。

如今,物是人非,千年又一季,而白居易的詩歌及其精神仍然鼓舞著我們。野火春風中的小草,秋江夜中的那輪明月,風雪寒天中的臘梅,這就是我眼中的白居易。

——白居易的作文

白居易圖片篇十二

綴玉聯(lián)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唐玄宗

白居易,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是*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文學家,被譽為“詩魔”。他的詩不僅在*享有聲譽,在朝鮮、日本等國家也有廣泛的影響。我敬佩白居易,更欣賞他詩歌中的人生。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唐貞元三年,年僅十六歲的白居易寫下了這首應考的習作,并從江南入京求仕。古原草沒有牡丹“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的`大氣,也沒有桂花“四時香馥馥”的幽香,更沒有蓮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然而它也有獨特的魅力,它是斬不盡鋤不絕的,即使經(jīng)過野火的焚燒,經(jīng)過冬季的冰封,和煦的春風吹過,它都將生機盎然的出現(xiàn)在大街小巷。古原草中,有著對生命的謳歌,也展現(xiàn)著少年白居易無窮的活力與創(chuàng)造力。新生的力量總要成長起來的,少年,就應像古原草一樣不屈不饒,為夢想奮勇拼搏!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白居易44歲那年,仕途不順,被貶到江州任司馬。人到中年,早期的斗爭銳氣逐漸銷磨,消極情緒日漸增多。元和十一年秋天,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已兩年,在潯陽江頭送別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藝技紅極一時,年老被人拋棄的歌女。琵琶女悲慘的身世與凄婉的人生,令他心生同情。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雖然是個文人,那只是一個琵琶女,可命運不會因為他的角色就能擺脫命運的桎梏。在官場伸張正義抵不住小人的讒言獻媚,數(shù)年的心血免不了被貶謫的命運,那“楓葉荻花秋瑟瑟”中“別時茫茫江浸月”的傷感縈繞著白居易,也縈繞著琵琶女。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提起“酒”,我們會不由自主的想起李白,那個酩酊大醉時仍繡口錦心的酒仙。而白居易的酒,卻是溫馨的。年逾古稀的他,體力和精力都不允許他像年輕時“達則兼濟天下”,于是心思就慢慢的轉移到自己身上來了。閑來無事,與幾位朋友相約在一起飲酒。常言道:“酒不醉人自醉”。白居易的酒,不是單純使人微醺的薄酒,而是醇醪,可以真正使人身心俱醉其間。且避開官場之事不談,單純聚在一起品一杯小酒,聊聊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共敘衷腸,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陣陣芳香便悄然流露。

或許白居易沒有李白的飄逸灑脫,也不及杜甫一般憂國憂民,亦不若王維閑逸蕭散。然而他寫的詩老嫗能解”,語言通俗易懂又不乏清新,如在眼前。星移斗轉、寒暑易節(jié),質樸通俗的語言中,白居易的詩歌及其精神仍然鼓舞著我們。野火春風中的小草,秋江夜中的那輪明月,風雪飄飛中的新酒,這就是我眼中的白居易。

白居易圖片篇十三

朝代:唐代

原文: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賣炭翁》賞析:

開頭四句,寫賣炭翁的炭來之不易?!胺バ健俊?,概括了復雜的工序和漫長的勞動過程?!皾M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活畫出賣炭翁的肖像,寫出勞動的艱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現(xiàn)?!澳仙街小秉c出勞動場所,這“南山”就是王維所寫的“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的終南山,豺狼出沒,荒無人煙。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窯一窯地“燒炭”,好容易燒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滲透著心血,也凝聚著希望。寫出賣炭翁的炭是自己艱苦勞動的成果,這就把他和販賣木炭的.商人區(qū)別了開來。但是,假如這位賣炭翁還有田地,憑自種自收就不至于挨餓受凍,只利用農(nóng)閑時間燒炭賣炭,用以補貼家用的話,那么他的一車炭被掠奪,就還有別的活路。然而情況并非如此。詩人的高明之處在于沒有自己出面向讀者介紹賣炭翁的家庭經(jīng)濟狀況,而是設為問答:“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边@一問一答,不僅化板為活,使文勢跌宕,搖曳生姿,而且擴展了反映民間疾苦的深度與廣度,使我們清楚地看到:這位勞動者已被剝削得貧無立錐,別無衣食來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萬苦燒成的千余斤木炭能賣個好價錢。這就為后面寫宮使掠奪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鋪墊。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边@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吧砩弦抡龁巍保匀幌M炫?。然而這位賣炭翁是把解決衣食問題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賣炭得錢”上的,所以他“心憂炭賤愿天寒”,在凍得發(fā)抖的時候,一心盼望天氣更冷。詩人如此深刻地理解賣炭翁的艱難處境和復雜的內(nèi)心活動,只用十多個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現(xiàn)了出來,又用“可憐”兩字傾注了無限同情,怎能不催人淚下。

這兩句詩,從章法上看,是從前半篇向后半篇過渡的橋梁?!靶膽n炭賤愿天寒”,實際上是期待朔風凜冽,大雪紛飛。“夜來城外一尺雪”,這場大雪總算盼到了!也就不再“心憂炭賤”了!“天子腳下”的達官貴人、富商巨賈們?yōu)榱巳∨?,難道還會在微不足道的炭價上斤斤計較嗎?當賣炭翁“曉駕炭車輾冰轍”的時候,占據(jù)著他的全部心靈的,不是埋怨冰雪的道路多么難走,而是盤算著那“一車炭”能賣多少錢,換來多少衣和食。要是在小說家筆下,是可以用很多筆墨寫賣炭翁一路上的心理活動的,而詩人卻一句也沒有寫,這因為他在前面已經(jīng)給讀者開拓了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

賣炭翁好容易燒出一車炭、盼到一場雪,一路上滿懷希望地盤算著賣炭得錢換衣食。然而結果呢?他卻遇上了“手把文書口稱敕”的“宮使”。在皇宮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書和敕令面前,跟著那“叱?!甭?,賣炭翁在從“伐薪”、“燒炭”、“愿天寒”、“駕炭車”、“輾冰轍”,直到“泥中歇”的漫長過程中所盤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為泡影!

從“南山中”到長安城,路那么遙遠,又那么難行,當賣炭翁“市南門外泥中歇”的時候,已經(jīng)是“牛困人饑”;如今又“回車叱牛牽向北”,把炭送進皇宮,當然牛更困、人更饑了。那么,當賣炭翁餓著肚子,走回終南山的時候,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樣過法呢?這一切,詩人都沒有寫,然而讀者卻不能不想。當想到這一切的時候,就不能不同情賣炭翁的遭遇,不能不憎恨統(tǒng)治者的罪惡,而詩人“苦宮市”的創(chuàng)作意圖,也就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白居易圖片篇十四

白居易 牡丹

《牡丹》

朝代:唐代

原文: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shù)。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巴籬護。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牡丹》賞析:

此詩載于《全唐詩》卷四百二十五。下面是陜西師范大學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霍松林先生對此詩是賞析。

與白居易同時的李肇在《唐國史補》里說:“京城貴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執(zhí)金召鋪宮圍外寺觀,種以求利,一本有值數(shù)萬者。”這首詩,通過對“京城貴游”買牡丹花的描寫,揭露了社會矛盾的某些本質方面,表現(xiàn)了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主題。詩人的高明之處,在于他從買花處所發(fā)現(xiàn)了一位別人視而不見的“田舍翁”,從而觸發(fā)了他的靈感,完成了獨創(chuàng)性的藝術構思。

全詩分兩大段?!叭巳嗣圆晃颉币陨鲜木?,寫京城貴游買花;以下六句,寫田舍翁看買花。

京城的春季將要過去,大街小巷來來往往奔馳著喧鬧不已的車馬。都說是牡丹盛開的時節(jié),呼朋引伴、爭先恐后地趕去買花。一開頭用“帝城”點地點,用“春欲暮”點時間?!按河骸敝畷r,農(nóng)村中青黃不接,農(nóng)事又加倍繁忙,而皇帝及其臣僚所在的長安城中,卻“喧喧車馬度”,忙于“買花”?!靶?,屬于聽覺:“車馬度”,屬于視覺。以“喧喧”狀“車馬度”,其男顛女狂、笑語歡呼的情景與車馬雜沓、填街咽巷的畫面同時展現(xiàn),真可謂聲態(tài)并作。下面的“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是對“喧喧”的補充描寫。借車中馬上人同聲相告的“喧喧”之聲點題,用筆相當靈妙。

這四句寫“買花去”的場面,為下面寫以高價買花與精心移花作好了鋪墊。接著便是這些驅車走馬的富貴閑人為買花、移花而揮金如土?!白谱瓢俣浼t,戔戔五束素?!薄皯鈶狻?,委積貌,形容二十五匹帛堆積起來的龐大體積。古代以五匹為一束?!拔迨亍?,即二十五匹帛?!缎绿茣な池浿尽罚骸白猿醵ā皟啥悺睍r錢輕貨重,······絹匹為錢三千二百?!碑敃r正行“兩稅法”,一匹絹為三千二百,那么“五束素”便為錢八萬。一株開了百朵花的紅牡丹,竟售價八萬,其昂貴的確驚人。那么“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其珍惜無異珠寶,也就不言而喻了。

白居易圖片篇十五

善始善終,平步青云。哪個詩人能有這樣的能耐?一生一帆風順,毫無坎坷。這應該是每一個人的目標吧!

李白的性格高傲瀟灑,可他又當過什么高官呢?晚年的他連酒也買不起……再想一想杜甫,他的生活更是窮苦,能寫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人也只有他了。蘇軾的一生也有很多坎坷,從京城高官到被貶海南島……

白居易的一生就是那么美好,還成為了長壽老人——“75歲終”。他的詩詞淺顯易懂,每一次的詩完工后,他都會第一時間讀給他的奶娘聽。一個不識字的白丁老太婆也能聽懂他的詩。就是這樣,他的詩歌流傳很廣。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在西湖上修建了白堤,成為了一道華麗的風景線。在他的詩《憶江南》三首中,寫出了江南的優(yōu)美景色。第一首《憶江南》寫了整個江南的美麗,第二首《憶江南》寫了杭州的景色宜人,第三首《憶江南》寫出了蘇州的風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的蘇杭也是取自《憶江南》。

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體現(xiàn)了他無限的憂國憂民之情,當然,不是只有他憂國憂民,白居易也同樣。他十分痛恨唐玄宗,《長恨歌》中的第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就可以體現(xiàn)。白居易也很理解民情,《琵琶行》就寫出了他與琵琶女的同感,以及對她的憐憫,“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p>

我最喜歡的詩人,他十分偉大。白居易的一生也將成為我的目標!

白居易圖片篇十六

元和十年,予左遷至江州刺史。后王涯之余《賞花》《新井》凡篇影射家母虛妄,有損孝道,甚傷名教,遂續(xù)遷司馬。途遇及笄鄰女,相對慟哭,使其半抱琵琶,呼搖聲樂,憶之少小歡樂事,感作《逢舊》,聊以自慰。感事過境遷,物是人非,以歌抒懷,以舞言志。

蠻瘴折柳獨斷絕,八百里風卷塵煙。重云鎖目玉盤缺,唯有孤鴻啼子夜。搖船漸度翠銀腰,風起扁行絲鈴飄。忽聞岸邊玲瓏樂,聲轉千百扯舟前。平素熟聞立部伎,堂上堂下無人厭。此曲一聲眾駐耳,立部坐部頓失鮮。凈沙影重忽開焰,律動團云遮素顏。九醞重米曲酒母,八珍玉斝齊瓊筵。赤橙黃綠熒珠變,青藍紫墨旦角臉。忽如細絲勾心韻,又成江河一涌千。再變靈歌藏鉤握,后閃劍雨凝青喧。樂中撥弦切斷破,音里轉口工角徽。玉露滴兔聲靈秀,流水疾隨流音流。曲罷默場口如壺,恰頓半晌聲雷動。漫地煙花彩云歇,臺間歌女羞花月。

安釵鳳卷倭墮髻,錦連團飾玉步搖。啼妝額黃牽牛郎,螺黛掃眉領春風。攜妻共赴看臺前,

樣貌卻得人憔悴。便是秀家幼齡女,青梅竹馬湘靈悅。十五鄰家勝天仙,共度良宵二十年。

無奈湘靈恐出身,未盼求得鏡花緣。我愿至天乃必成,對影步步行比肩??蓱z家母不逢愿,

悲愴離家數(shù)百延。一日不見千度秋,霜月凝白夜花頭。愿為深山作為木,寧成枝枝連理生。

而今隔久重相見,積郁成河怎斷結?雙抱液流紅臺墨,共續(xù)前緣毋相決。

轉隨歌樂重開演,思伴離聲入世間。昔者為官遂民愿,古有堯舜墮淚碑。兼濟怎得天下妒,

獨善豈料其身服?賈生長沙屈賢德,李廣飛將難封侯?;潞8〕林垭y渡,天地蒼茫人何怒?

去他楚王好細腰,何堪莊周彩夢蝶?但作嚴光天子送,毒龍安禪臥林中。綠蟻酪酒竹下住,

青松伴日與民休。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盡是非心。

一曲鏗然律轉悠,良久不行行良久。時雨時落時人醉,人動影動心動徊。荒城心接芳草原,

古道人赴香山岳。淚干性空對相笑,天青色起紅嘆顏。曲罷舒吟步虛詞,東方日白魚肚成。

跋:后傳湘白于元和相見,對視痛哭,后題《逢舊》以記之。人皆側視其良緣,堪比潘楊。

然相聚一夜便匆然分離,而其神態(tài)亦一反其常。二人對笑良久便行若路人,告辭相離,后便再也不見。唯見樂天。

白居易圖片篇十七

評析白居易《長恨歌》

一篇《長恨》有風情!

白樂天 如是說??梢娫娙说膬?nèi)心里,實在給《長恨歌》灌注了太多的情感。

白樂天一生感時傷世,傳世之句多有力陳百姓之苦,苛政之弊,如“一吟悲一事”的《秦中吟 》,就是這樣一位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卻將一段宮闈畸戀寫得凄切婉轉,蕩氣回腸.由此我想到了白居易自己的感情生活.原來他少年時曾與一民女湘靈相知相說,苦于家庭阻力不能結合,這種深深的痛苦寓于《長恨歌》的創(chuàng)作中,正是借詠史感懷自身的際遇。白居易雖然仕途坎坷,郁郁寡歡,甚至借佛道來麻木自己,尋找靈魂上的解脫,痛恨當時的朝政治腐朽朽.但我覺得,在這首詩里,更多的是對愛情的歌頌,或者說對自己曾經(jīng)情感的影射.

而另一方面,自古帝王不愛江山愛美人,聲色犬馬也像是他們的專利。于是一個王朝沒落的身影便隨著一個女人冤屈的腳步,向著一個終點,慢慢地走著?!凹t顏禍水”便是一個絕好的理由,讓帝王在感慨自己的國度走遠之時,給后人一個開脫的借口。女人,只不過是一個悲劇的犧牲品.她們只是用自己的脂粉為了自己的地位利益而去爭得一點點寵愛和一個男人的懷抱.而最終卻被賜死.這也告誡她們,在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的同時,也別忘記過度的開采帶來的后果.

最后的浪漫主義的筆,給我們一點點慰藉,也讓我在時間的端口,始終相信真正愛情的美麗。

《長恨歌》所涉及的安史之亂歷史事件,或許可以寫成正義與邪惡的斗爭,但他卻選擇了另外的主題,這源于詩人儒家知識分子的政治立場。其道德主題并不體現(xiàn)在直接的政治批評中,而是從更一般意義上來規(guī)范人們的倫理關系和社會行為,感情主題與歷史(道德)主題交織在一起。應該說白居易在此問題上并沒有太多的道德禁忌,或者說,他對道德問題的看法比較單純:禮防所不容的事情不能做,人本有的情欲也應有適當宣泄。

白居易圖片篇十八

白居易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注釋】

1.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艇:船。

2.白蓮:白色的蓮花。

3.蹤跡:指被小艇劃開的浮萍。

4.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葉下面有須根,夏季開白花。

【譯文】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鑒賞】

這首詩寫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致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詩人在詩中敘述一個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準確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間的.心情,勾畫出一幅采蓮圖。蓮花盛開的夏日里,天真活潑的兒童,撐著一條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蓮花玩。興高采烈地采到蓮花,早已忘記自己是瞞著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沒想到去隱蔽自己的蹤跡,得意忘形地大搖大擺劃著小船回來,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輕輕蕩開,留下了一道清晰明顯的水路痕跡。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蓯邸⒖捎H,整首詩如同大白話,富有韻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長寫敘事詩的大詩人。他的長篇敘事詩,將所敘事物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飽含著詩人自己的情感。同樣的,他的詩中小品,更通俗平易?!冻厣隙^》就是這樣一組描寫一種平凡生活的小詩。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兩個小景寫得可愛、可親、可信。

【寫作背景】

據(jù)《白居易詩集校注》,這首詩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時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洛陽。一日游于池邊,見山僧下棋、小娃撐船而作此組詩。

白居易圖片篇二十

唐朝那個被貶官謫居的白居易,偶遇琵琶女有感而發(fā)寫了一首詩。你說寫就寫唄,非寫那么長,而又偏偏被“不務正業(yè)”的 于 老師給瞄見了,我們還得背!別告訴他,萬一穿越時空來了,再訛上我咋辦?

于是,在一個萬里有云大雨沒盆的日子,我們在一間不大的屋子里開始了《琵琶行》的背誦比賽。瞧,漂亮女生袁歆閃亮登場了!只見她面向墻壁侃侃而背,好像沒臉見人似的。我們男生對她是恨得入骨三分——她太霸道了,詩背得賊好!只見她臉憋得通紅,紅里透著黑,黑里泛著藍,藍里有點綠……反正不是好色——我瞎掰的。她開口了:“潯言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怎么有點卡呢?就像一個人走路,一會兒撞樹上,一會兒撞墻上,可人家只用了很短的.幾分鐘就順利過關!

第二個上場的是帥得無地自容的程沛田。他搬來一把椅子,側身而坐,沖著另一面的黑板,把他不堅實的后背展現(xiàn)給帥呆了的我們,一字一板慢慢地背,好像一碗大米一粒一粒地吃,得吃好幾十年呢。但必須得承認,老程背得好??!

第三個展現(xiàn)的是賈永航,他一向屬于超緊張的那類人,一上臺,就讓這小屋的緊張氣氛增加了不少。他也搬來一把椅子,不過是站著背——拿椅子不當座位,自己累著去吧。背著背著,子彈不上膛——卡殼了。只見他緊握拳頭,坐下了,背出來了!又卡殼了,站起來了!背了一段,又坐下了!如此反復,我們緊張的眼珠子都要出來了,他也終于磕磕絆絆地過去了。

我是接著賈永航后面的,也是第一個敢于直面“白骨精”們的!我坐在大堂之上,一拍驚堂木,啊不是,是黑板擦!滿屋粉筆灰飛呀!大家那個笑??!我面對堂下眾多黑盈盈的眼睛,毫無懼色!用一分五十六秒的時間背了下來,然后緩步走到自己的桌旁,再也無力站起……

成功需要準備,什么都需要做好準備!磨煉才會成功,現(xiàn)在我倒要感謝白居易了……啊!白爺爺,不要從唐朝回來,不要??!

——贊美白居易的文章-描寫白居易的作文

白居易圖片篇二十一

《憶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前言】

《憶江南》三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組詞。第一首是總寫對江南的回憶;第二首和第三首則是分別寫對杭州和蘇州的憶念、向往。三首詞各自獨立而又互為補充,分別描繪江南的景色美,風物美和女性之美,藝術概括力強,意境奇妙。

【注釋】

⑵諳:熟悉。

⑶江花:江邊的花朵。一說指江中的浪花。紅勝火:顏色鮮紅勝過火焰。

⑷綠如藍:綠得比藍還要綠。如,用法猶“于”,有勝過的.意思。藍,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

【翻譯】

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賞析】

白居易圖片篇二十二

夜晚,滿天的星星在天空中閃爍,就像是文學史上一顆顆閃亮的明星。有浪飲酒舞劍的李白,有憂國憂民的杜甫,有縱情山水的王維,但我覺得其中最閃亮的那一顆應該屬于那位最受歡迎的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少年時期勤奮好學,那首我們最熟悉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就是他在少年時期寫的。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他特地到長安準備拜大名人顧況為師。他拿著自己的詩歌拜見顧況,不過顧況一開始看到白居易的名字就嘲笑他:“長安米貴,白居不易?!彼麑Π拙右渍f:“你要想白白居住在這天子腳下可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當顧況翻到白居易寫的那首詩時卻被深深地震撼了,情不自禁地拍手贊道:“好詩!好詩!”之后,有名師顧況的指導,白居易寫的詩歌更加優(yōu)秀了,白居易的名聲也越來越大了。

白居易雖然不像“詩仙”李白那樣有傳奇的經(jīng)歷,也不像“詩圣”杜甫那樣有沉郁的心情,更不像“詩佛”王維那樣有淡泊的心境,但是他卻有像咒語一樣讓人著魔的魅力,他的“詩魔”之稱當之無愧。他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寫出了小草生命力的頑強;他的“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寫出了對朋友的離別之情;他的“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寫出了賣炭翁生活的艱辛。他的詩句不但寫出了自己生活的樂趣,更寫出百姓生活的苦難。這就是令全民愛戴尊重的白居易,他也是我的偶像,他的勤奮、他的博學、他的善良都是我學習的目標,指引我在求學的路上勤奮前行。

他,不是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白;也不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杜甫;更不是那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王勃。他就是那“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的悲天憫人話蒼生的詩魔——白居易。

少年的他,書香門第,勤奮好學;青年的他,刻苦求學,為民作詩;中年的他,維護正義,受人讒言;老年的他,太子太傅,瀟灑人生。白居易的一生如此不*凡,真不愧為“綴玉聯(lián)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白居易的詩像一幅來自民間的水墨畫,描繪著百姓的心聲,抒發(fā)著民眾的疾苦。“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讓我們看到老婦人的悲慘遭遇以及當時農(nóng)民生活的艱辛和賦稅的繁重,使詩人感到“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不僅《觀刈麥》中描繪了人間疾苦,《賣炭翁》也是這樣,“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中,那位老翁為了生活早早地去賣炭,渴望賣一個好價錢。然而萬萬沒想到,“一車炭,千余斤”,卻只換得幾塊布,可見朝政的昏庸,統(tǒng)治階級的蠻橫和官吏們的霸道行為,只有白居易愿為民控訴世態(tài)炎涼。

白居易的詩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燦爛的明珠,是祖國文化經(jīng)久不衰的瑰寶。那一曲曲動人心弦的詩詞給了我們美好的感受,那一篇篇膾炙人口的佳作給了我們無盡的享受。這就是我心中的白居易。

白居易圖片篇二十三

白居易

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

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1、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艇:船。

2、白蓮:白色的蓮花。

3、蹤跡:指被小艇劃開的浮萍。

4、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葉下面有須根,夏季開白花。

兩個僧人坐著下圍棋,竹樹樹陰遮蓋了棋盤。

再無他人能在竹林外見到他們,人們在竹林外的話可以聽到兩位僧人微小的落子聲。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第一首詩中寫山僧對弈,也是自己心態(tài)的一種反映。深山里的和尚本來就是與世無爭,他們又在竹陰下下棋,那種不染一絲塵埃般的清凈,令白居易向往。“山僧對棋坐”,起碼有兩個和尚;“時聞下子聲”,有人在旁邊聽,那么至少是三個人了。這首詩人物全都隱藏不露,所以雖有三人活動,也覺得清幽無比。尤其最后的那句“時聞下子聲”更如天籟音樂,烘托了真正的寧靜。

第二首詩寫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致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詩人在詩中敘述一個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準確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間的心情,勾畫出一幅采蓮圖。蓮花盛開的夏日里,天真活潑的兒童,撐著一條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蓮花玩。興高采烈地采到蓮花,早已忘記自己是瞞著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沒想到去隱蔽自己的蹤跡,得意忘形地大搖大擺劃著小船回來,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輕輕蕩開,留下了一道清晰明顯的水路痕跡。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常可愛、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富有韻味。

白居易是一位比較擅長寫敘事詩的大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將所敘事物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飽含著詩人自己的情感。同樣的,白居易他的詩中小品,更通俗*易?!冻厣隙^》就是這樣一組描寫一種*凡生活的小詩。詩人白居易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兩個小景寫得可愛、可親、可信。

白居易圖片篇二十四

繁盛的唐朝就像一片波瀾壯闊的大海,而唐朝詩人就是那海水與巖石激起的浪花,在歷史的長河中跳躍翻滾。這里有狂放不羈、浪漫飄逸的李白;這里有悲天憫人、憂國憂民的杜甫;這里有寧靜淡泊、超凡脫俗的王維,但我更喜歡為民所歌、淡泊名利的白居易。

白居易,他少年成名,憑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傳世佳句立足長安;他青壯年時期,渴望建功立業(yè),然而仕途坎坷、宦海沉浮、被貶江州、創(chuàng)作長恨曲與琵琶篇,名聞天下,流傳至今;他晚年閑適,池塘泛舟,雪夜邀友,把酒言歡、享受生活、安度瀟灑人生。

白居易,一生創(chuàng)作詩篇3000余首,那一首首動人心弦的詩歌和一篇篇膾炙人口的的佳作,給了我們美好的享受,引人深思,讓人回味無窮。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描繪了初春明媚的景象;“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北磉_了他對貧苦農(nóng)民悲慘命運的同情;“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蓖闯饬斯倮魪娰I強賣欺壓百姓;“三千寵愛在一身,從此君王不早朝?!苯衣读司醯幕栌篃o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笔惆l(fā)了同病相憐,同聲相應的情懷……如今,物是人非,千年又一季。他的詩歌不知引起了多少人內(nèi)心的共鳴。

在我的心目中,白居易是一個憂國憂民、達濟天下的典范;是一個胸懷大志、不畏強權的志士;更是一個樸實無華、愛憎分明的詩人!

這就是白居易,他為唐朝詩歌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亦是唐代詩歌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白居易圖片篇二十五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注釋:

①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一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為賦得體。

②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③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④遠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遠芳:草香遠播。侵,侵占,長滿。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

⑤晴翠:明麗翠綠。

⑥王孫:本指貴族后代,此指的友人。

⑦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翻譯: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白居易圖片篇二十六

盛唐時期的李白、張九齡,由盛轉衰的杜甫、高適,中唐時期的白居易,由中轉晚時期的杜牧、李商隱,晚唐時期的黃巢等都在詩壇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豪放的李白,以《蜀道》、《行路難》、《早發(fā)白帝城》、《將進酒》和《夢游天姥吟留別》著稱。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震驚了全唐朝,震動了唐玄宗。李白漫游四海,放浪不羈,不愿“摧眉折腰事權貴”,以豪邁著稱。

沉重凄涼的杜甫,以《三吏》、《三別》、《春望》、《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著名?!皣粕胶釉?,城春草木深“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杜甫憂國憂民的衷傷情感。杜甫一生漂流四海,死于舟上。

放蕩的白居易,其詩歌通俗易懂,以《新樂府》為主?!堕L恨歌》、《琵琶行》和《錢塘湖春行》皆是他的得意之作?!盎仨恍Π倜纳焙汀皫滋幵琥L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表現(xiàn)了他詩歌的美,表現(xiàn)了他放浪的性格。他一生高低起伏,從被貶為荊州司馬后,一直悶悶不樂,用佛家的色、空思想來看待一切事物。

愛國的杜牧,以《赤壁》、《秋夕》、《泊秦淮》著名?!皷|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和“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就唱后庭花”表現(xiàn)了他對戰(zhàn)爭偶然性的肯定,進一步表現(xiàn)了他的軍事才能,又表達了他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唐朝的文化十分昌盛,光照千古的詩壇,仍舊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是任何國家所不能達到的。就連日本這樣傲慢的國家都對唐朝給予了肯定與敬佩。所以唐朝永遠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顆珍寶!

白居易圖片篇二十七

唐朝詩歌,或許走過太多太多大名鼎鼎的詩人,就像夜空中明亮的繁星一樣數(shù)也數(shù)不清。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杜甫,雖窮困潦倒,卻一心為人?!疤焐也谋赜杏?,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李白,雖被捕入獄,卻志氣還在。但有一位詩人,他的詩語言生動,他的情酣暢淋漓,他就是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他不是憂國憂民的子美,他不是學富五車的`子安,他不是瀟灑浪漫的太白,但是他卻是唱嘆有情的樂天。“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的友誼之情;“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的惻隱之心;“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的故園之思。

白居易,他之所以能被稱為“詩魔”,就是因為他的詩如雷貫耳、響徹云霄?!拔恼潞蠟闀r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白居易之所以能被世人仰慕,就是因為他的詩*實易懂、老少皆知。

我敬佩白居易,是因為他的詩歌扣人心弦;我仰慕白居易,是因為他的情感酣暢生動。這就是我心中的人——白居易。

——我眼中的詩人白居易作文

白居易圖片篇二十八

《琵琶行》作于唐憲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時白居易四十五歲,任江州司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遺,后又任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鎮(zhèn)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嘩。藩鎮(zhèn)勢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zhèn)的“反側”之心。這時白居易挺身而出,堅決主張討賊,認為否則國將不國。白居易這種主張本來是對的,但因為他*素寫諷喻詩得罪了許多朝廷的權貴,于是有人就說他官小位卑,擅越職分。再加上有人給他羅織罪名,于是貶之為江州司馬。

寫送客只是一個引子,目的在于引出琵琶女;寫琵琶女也不是詩人的目的,只是借寫琵琶女來抒發(fā)自己自己的遷謫之意;其實抒發(fā)自己的遷謫之意也不是最終目的,他只是借抒發(fā)自己的遷謫之意間接的表達自己對朝廷的不滿和對時局的失望。白居易是在借《琵琶行》釋放自己內(nèi)心的怨氣、怒氣、不*之氣。因此,我們在欣賞這首千古絕唱的時候,可以去細心感受描寫音樂的詩句,也可以深入領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可千萬不要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正是這次被貶,讓白居易感受到了切膚之痛,讓他重新審視官場政治斗爭的復雜、險惡;也正是這次被貶,致使他被迫放棄“兼濟天下”的理想,決計避害遠禍,走“獨善其身”之路。在這種“理想”與“現(xiàn)實”,“進”與“退”,“入”與“出”的激烈碰撞中,白居易最終被迫屈服于現(xiàn)實,選擇了“妥協(xié)”“退讓”“出世”??桌戏蜃幽欠N“明知不可而為之”的做法,在白居易面前失去了作用?!叭酥踩崛?,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堅強處下,柔弱處上?!卑拙右拙鸵驗樽约旱膱詮姴旁馐芰舜驌簦栽谒馐艽驌糁?,選擇了遠離官場,保全自己。后來他雖然仍在做官,可心早已與陶淵明一起采菊去了。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深秋的夜晚,清冷的江風呼呼作響,岸邊的楓葉、荻花也在風中瑟瑟發(fā)抖。整個環(huán)境顯得凄涼、冷清、蕭瑟、昏暗。詩人在此描寫這種凄清、蕭瑟的環(huán)境不僅僅是為了渲染送客時的離愁別恨,更重要的是為后文敘述琵琶女的不幸命運和自己不公*的遭遇營造一個悲涼哀婉放的氛圍。

可是詩人正準備在江口送別友人。詩人為何要在此時送客呢?客人又為何到了晚上了還要離開呢?這不能不引起讀者的思考。

白居易被貶江州任司馬,落魄之極,以前在京時的“朋友”們未必有多少人會千里迢迢地來看望他,所以白居易是很孤寂的。這時,有一個文友來了,白居易自然欣喜若狂,飲酒賦詩,游山玩水,自不在話下。但客人終歸是要走的,白居易一而再再而三地挽留,但還是留不住了,只好送別。送別的時間是晚上,說明白居易留客之辛苦,實在是留不住了,一推再推到晚上客人也要走。實在沒辦法,那也只好讓客人走,他就一直送到江邊。但越送自己越覺得孤獨,就送上了客人的船。送上了船還覺不夠,還要再次喝酒。我們可以想像,他們是剛剛在家里喝了酒出來的,在船上還要喝酒這只能說明白居易內(nèi)心真的空虛無聊。

主人下了馬,走進客人的船中;舉起酒杯想痛痛快快地餞別,卻沒有音樂助興。楓葉獲花,在秋風瑟瑟作響,茫茫江面上,寒水中倒映著一輪孤月,冷冷清清,朦朦朧朧,昏昏慘慘,沉寂無聲。詩人再一次借月的朦朧、昏暗、沉寂來渲染離別時濃重黯淡的愁緒和寂寥空虛的情懷。冷風吹葉,寒江浸月,景是凄涼景;送客舟中,舉杯冷落,情是寂寞情?!盁o管弦”三字,既與后面的“終歲不聞絲竹聲”遙相呼應,又為琵琶女的出場作鋪墊。這里也為下文偶遇琵琶女埋下了情感方面的伏筆。

——我心中的白居易作文

白居易圖片篇二十九

元稹 白居易

“元白”情深

俗話說“文人相輕”,但在唐代文壇上,卻有兩個文人給后人留下了文人相親的佳話。他們是白居易和元稹。兩人的友誼,是在共患難中建立起來的。

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與元稹在長安久別重逢,兩人經(jīng)常暢談達旦,吟詩酬和。但事隔不久,元稹因為直言勸諫,觸怒了宦官顯貴,在那年三月被貶為通州司馬。

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鎮(zhèn)軍閥李師道勾結宦官暗殺身亡一案,被權臣嫉恨,憲宗聽信讒言,把他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

兩個好友竟落到同一被貶的命運。白居易在秋風凄凄中離開長安,走的恰好是元稹不久前走過的路。詩人滿腔惆悵,一路上尋找著好友留下的墨跡。一日他行至藍橋驛——這里是長安通往河南、湖北的中途站。一下馬,便在驛站的墻柱上發(fā)現(xiàn)了元稹在正月路過這里時寫的一首《西歸》絕句,詩人百感交集,提筆在邊上寫了一首絕句: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西風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

離了藍橋驛,經(jīng)過商州、襄陽,詩人由漢水乘舟而行。在船上詩人經(jīng)常反復吟詠好友元稹的詩卷,來慰藉孤獨的心情,一直看到眼睛痛為止。途中寫下這樣一首詩: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zhí)煳疵鳌?/p>

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元稹在通州聽說白居易被貶到九江,極度震驚,不顧自己病重在床,提筆給白居易寫信,并賦詩一首《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不久,白居易收到了這首詩,被好友的關切之情深深感動,他在給元稹的信中寫道:“‘垂死病中’這句詩,就是不相干的人看了都會感動得不忍再看,何況是我呢?到現(xiàn)在每次看到它,我心里還凄惻難忍。”

元稹一收到信,知道是白居易寫來的,還未拆開就已淚眼模糊。他的女兒嚇得哭起來,妻子也忙問怎么回事。元稹告訴她們,自己很少這樣動情,只除在接到白居易來信的時候。為此,元稹寄詩給白居易:

得樂天書

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

尋常不省曾如此,應是江州司馬書。

一次,元稹又接到老朋友的詩,詩中寫道:

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好友對自己如此情深,竟在夢中與自己相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自己也整天思念他,為什么就不能夢見呢?元稹十分懊惱,覺得大概是自己一來通州,就染上瘧疾,至今不愈,以致神思混亂的緣故。于是也寫詩一首,《酬樂天頻夢微之》:

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

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閑人不夢君。

休戚相關的命運,把白居易與元稹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他們一生交誼很深,世人稱為“元白”。

白居易圖片篇三十

傍晚,窗外,大自然陷入沉沉酣睡,灰蒙蒙的天空沒有一絲縫子,偶爾也會飄出的幾粒飛雪,若黑夜中的螢火,忽東忽西、捉摸不定?!巴韥硖煊?,我低吟著,“能飲一杯否?”忽然,我有點替白居易擔心,劉十九能應邀嗎?望著窗外虛無飄渺的飛雪,恍惚間,我似乎飄到了遙遠的唐朝,飄到了白居易的世界。

暖酒小火爐,新釀的米酒,青瓷酒杯,都已備好,靜靜的安置在憑幾上。冰涼的手微微靠近火爐,爐火已燃起,爐身雕刻著傲雪梅花,蓮蓬一樣的爐頂,橘色的火光從微黑的小孔中透了出來,暖暖的,通紅的木碳時不時“剝剝”響幾聲。雪“沙沙”打著窗戶,漫天飄灑著細細的粉末,看著院子里那棵褪去綠衣,光禿禿的樹木,在孤零零的獨守空院。已經(jīng)寂寞一冬的我,把耳朵轉向門口,撲捉著屋外的每一絲聲響,“腳步聲,敲門聲怎么還沒傳來?劉十九收到請?zhí)藛??他會冒雪會友嗎??/p>

“樂天兄,”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一個頭戴幞頭,身穿圓領棉袍衫的,腳踏*靴的儒雅男子,帶著一股凜凜寒氣推門而入,黑色長須,片片白雪落滿肩頭。

“已然鵝毛白雪,十九兄,我應改天送去請?zhí)?,抱歉,抱歉,”我雙手抱拳,愧疚,但更多是驚喜。

“樂天兄的好酒片刻不可耽擱,雪中飲酒自是另一番情趣,”劉十九捋著胡須,拍拍浮雪,哈哈大笑。

“十九兄,請榻上座。”

我二人脫靴,盤腿坐在憑幾前,火爐上的米酒已經(jīng)溫熱,徐徐倒出,麥香緩緩飄入鼻中,色澤清瑩如冰清玉石,我輕輕啜飲一小口,在舌頭上打兩個滾,清香帶著溫熱縈繞整個口腔,潤潤過喉,暖暖入心。

“好酒,香甜溫醇,”劉十九夾起一片切膾,“再配上這片薄如雪花的切膾,酒的清香化解了魚腥,酒的溫醇又去除了魚的生冷,樂天兄的釀酒技術已經(jīng)出神入化了?!?/p>

“閑居多時,也就釀釀酒,做做詩了,”遠離官場的我,如今已經(jīng)*靜了不少。

“樂天兄送來的小詩,正如這米酒,需要細細品味,紅泥小火爐,咕嘟咕嘟冒著熱氣,暖暖爐火,映照著浮起的綠色泡沫,陰冷的雪夜,小飲一場,再適合不過了?!?/p>

爐火越燒越旺,橘色的火苗在“噼啪噼啪”的伴奏下歡快的舞動著,飲下的米酒仿佛化成一條溫暖的小蛇在身體里游動,同時也喚起我們作詩的雅興。我們走到書桌旁,揚州紙已經(jīng)鋪好,劉十九緩緩磨著硯臺,飄出縷縷墨香,我提筆懸腕準備書寫,可筆尖怎么又細又硬呢?我揉揉眼睛仔細一看,原來手中緊握一只鋼筆。我茫然地望向窗外,雪越下越大,大片大片的雪花在漫天飛舞著,似蝴蝶、似柳絮、似輕煙,我繼續(xù)回味著剛才的幻境,長舒一口氣,劉十九終究是去了,我抬筆寫下了《問劉十九》。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05744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