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委托理財合同無效后果通用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4:21:04
2023年委托理財合同無效后果通用
時間:2023-06-06 14:21:04     小編:文友

在人民愈發(fā)重視法律的社會中,越來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實現(xiàn)專業(yè)化合作的紐帶。那么一般合同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合同范本,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委托理財合同無效后果篇一

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一)

1、返還財產:不能返還或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 ;

2、賠償損失—締約過失責任;

產收歸國有(追繳財產)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5、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一)登記中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或者未經核準登記注冊擅自開業(yè)的;

(五)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六)從事非法經營活動的。

對企業(yè)法人按照上述規(guī)定進行處罰時,應當根據違法行為的情節(jié),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責任、經濟責任;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六條 對有下列行為的企業(yè)和經營單位,登記

主管機關作出如下處罰,可以單處,也可以并處

:

(一)未經核準登記擅自開業(yè)從事經營活動的,責令終

止經營活動,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

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0000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

l0000元以下的罰款。

(二)申請登記時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除責令

提供真實情況外,視其具體情節(jié),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

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0000

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l0000元以下的罰款。經審查

不具備企業(yè)法人條件或者經營條件的,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偽 造證件騙取營業(yè)執(zhí)照的,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 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0000元,沒有非法所得 的,處以l0000元以下的罰款,并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三)擅自改變主要登記事項,不按規(guī)定辦理變更登記

的,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 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0000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 10000元以下的罰款,并限期辦理變更登記;逾期不辦理 的,責令停業(yè)整頓或者扣繳營業(yè)執(zhí)照;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營 業(yè)執(zhí)照。超出經營期限從事經營活動的,視為無照經營, 按照本條第一項規(guī)定處理。

(四)超出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

營活動的,視其情節(jié)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 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0000元,沒 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0000元以下的罰款。同時違反國家 其他有關規(guī)定,從事非法經營的,責令停業(yè)整頓,沒收非法 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 30000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0000元以下的罰款;情 節(jié)嚴重的,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五)侵犯企業(yè)名稱專用權的,依照企業(yè)名稱登記管理 的有關規(guī)定處理。

(六)偽造、涂改、出租、出借、轉讓、出賣營業(yè)執(zhí)照的, 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 不超過30000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0000元以下的罰 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七)擅自復印營業(yè)執(zhí)照的,收繳復印件,予以警告,處 以2000元以下的罰款。不按規(guī)定懸掛營業(yè)執(zhí)照的,予以 警告,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2000元以下的罰款。

(八)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責令補足

(四)超出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

營活動的,視其情節(jié)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 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0000元,沒 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0000元以下的罰款。同時違反國家 其他有關規(guī)定,從事非法經營的,責令停業(yè)整頓,沒收非法 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 30000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0000元以下的罰款;情 節(jié)嚴重的,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五)侵犯企業(yè)名稱專用權的,依照企業(yè)名稱登記

委托理財合同無效后果篇二

由此可見這兩部法律的規(guī)定是基本相同的。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那么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后怎么進行處理以及負有責任的當事人應承擔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呢?筆者認為,過錯方應當依法承擔締約過失責任(有關論述詳見筆者所著“略論締約過失責任”一文。“法律圖書館”網站中的“論文收藏”欄目)。根據我國《民事通則》第61條及《合同法》第58條、第59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應當承擔的責任類型主要有:1、返還財產(包含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時的折價補償這一特殊方式);2、賠償損失;3、收歸國有或返還集體、第三人。特別是第三種責任有時會超出民事責任的范疇,有可能會讓行為人承擔行政甚至是刑事責任。因此,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處理。

另外,根據《民事通則》第60條、《合同法》條56條、第57條的規(guī)定,當合同部分無效而并不影響其它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而且當合同被確認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后,不會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條款的效力。由于這是法律所作出的特別的、強制性的規(guī)定,應當予以足夠的注意。

委托理財合同無效后果篇三

;

摘 要:合同是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達成合意的結果,合同的訂立和履行體現(xiàn)著民法中的誠實守信原則,其也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前提。但《合同法》中有規(guī)定合同存在無效的情形,合同無效則自始無效,應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tài)。《合同法》58條也規(guī)定,認定合同無效后,其中一種后果為返還財產,但理論界一直對合同無效后的返還財產的請求權基礎存在爭議,分別為基于物權的物權請求權和基于占有的不當?shù)美埱髾?。本文基于請求權基礎對合同無效后果中的不當?shù)美M行研究,闡述了返還財產的性質認定以及返還方法,對相關問題予以明確。

關鍵詞:合同無效 請求權 不當?shù)美?/p>

我國《合同法》58條規(guī)定,合同認定無效后,產生的法律后果有返還財產、折價賠償、賠償損失,對于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取得的財產收歸國有或返還集體、第三人。同時,我國對于物權的保護有《物權法》中的返還原物請求權以及基于占有的返還請求權?;谝陨蟽煞N理論對合同認定無效后的法律后果予以分析,對于返還財產的情況存在物上請求權和基于占有的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的競合,合同相對人可以根據情況,選擇適合的請求權請求對方返還財產;
對于折價賠償是基于原物不能返還或者不必返還情況是適用的補救手段,當時已不存在返還財產的可能性。該種情況下,合同相對人只能基于占有的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請求對方將已返還不能的標的物予以折價賠償;
對于賠償損失的情況,《合同法》規(guī)定,賠償損失以過錯為構成要件,同時規(guī)定了締約過失責任,賠償損失轉化為締約過失責任,但同時合同相對人仍可基于合同無效于特定情形下,依據《侵權責任法》提出自身主張;
針對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其取得的財產當屬于無任何法律依據的不當?shù)美瑧斢枰苑颠€。

我國民法中規(guī)定了不當?shù)美?,但沒有詳細予以闡釋。本文基于合同無效后果中的不當?shù)美M行研究,分析合同認定無效后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的主體、返還標的、返還范圍、返還中的風險以及費用負擔問題,對一系列問題予以詳細說明,由此也能更好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二、合同認定無效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的主體

在相對簡單的合同中,合同主體一般為兩方,在合同認定無效后,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的主體也相對簡單,分別為合同相對的兩方。較為復雜的是合同中涉及第三人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實踐中普遍存在,例如:債權債務的轉移,為第三人利益簽訂的合同以及基于委托關系簽訂的合同等等。無論哪種情況,考慮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主體應當首先考慮合同的相對性,針對一個合同,只約束合同雙方當事人,請求權也僅限于無效合同的當事人之間;
對于合同涉及第三人的情況,應當綜合考慮合同簽訂的各種情況,以達到法律體系內部各規(guī)定之間的和諧,例如:分析是否符合民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如符合,應當結合其他法律關系返還基于無效合同所獲得的利益;
另一方面,涉及第三人的兩個合同均為無效合同的情況,請求返還不當?shù)美囊环綉鶕陨韺嶋H情況選擇最合適的主體實現(xiàn)自己的權利,其可以選擇向合同相對方履行義務,也可以向第三人進行主張。針對此情況,法律并未作出強制性規(guī)定,只基于各方利益衡量,盡量實現(xiàn)和諧平衡,因此不強制不當?shù)美颠€一方首先基于合同相對性向對方履行,再由相對方向第三人主張,這也能減少實際工作中的各方的負擔,提高履行的效率。

三、合同認定無效不當?shù)美颠€的內容

(一)合同認定無效不當?shù)美颠€的標的

1、原物之孳息。孳息包括法定孳息和自然孳息。根據我國《物權法》243條的規(guī)定,基于上述情況,甲、乙間合同無效,乙、丙間認定合同有效的法律關系消失,甲有權要求丙返還原物及孳息。針對丙,如果主觀是善意,可以主張發(fā)生的必要支出,如果主觀是惡意則無權主張。但主觀狀態(tài),丙都應承擔返還原物及孳息的責任。

2、原物的使用利益。上述情況中,乙首先基于有效的合同取得某物的所有權,后乙在占有該物期間取得一定的使用利益,在合同被認定無效后,針對該部分使用利益,也應當予以返還。使用利益價值的確定經雙方協(xié)商或者依據一定的方法予以確定。

3、原物的替代。正如上文所說,如果某物滅失,無法返還,應當如何處理。實踐中原物無法返還的情況很多,例如:原物滅失或者合同標的本身性質所限導致無法返還,此種情況,應當由獲得利益一方支付相應的對價。標的物滅失的,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的行使還應當及于標的物毀損滅時的賠償金、補償金或者保險金等。

(二)合同認定無效返還財產的特殊方式—折價補償

我國《合同法》58條中規(guī)定,財產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賠償”。我們可以了解到,合同認定無效后,相對人折價賠償?shù)那闆r為合同所涉財產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相對人以金錢價值彌補對方損失,從而代替返還財產。下面我們具體分析這一返還財產的特殊方式—折價補償。

首先,應當正確區(qū)分折價補償和損害賠償問題以及折價賠償和不當?shù)美碚摗1娝苤?,賠償是以相對人存在過錯為前提,而補償則沒有此條件。合同法中規(guī)定有締約過失責任,損害賠償則是承擔締約過錯責任的方式,其基于合同雙方的信賴利益的損失,且賠償范圍不僅基于合同所涉標的,還包括基于當事人過錯所導致的機會損失。而折價補償則所需條件較少,合同認定無效,財產不能返還或沒必要返還。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正確劃分折價補償和不當?shù)美鶕穹ㄖ袑Σ划數(shù)美囊?guī)定以及相關解釋,基于不當?shù)美颠€需考慮合同相對人的主觀狀態(tài),主觀善意則只需返還現(xiàn)存利益,所以財產滅失不能返還,就不必返還;
主觀惡意,不論何種情形都需返還財產或者其替代物。而折價補償在實踐中實際是消除受領方的不當?shù)美?,其屬于不當?shù)美碚摰囊徊糠?,但不考慮合同相對人的主觀狀態(tài),無論是否屬善意,都應當彌補損失,折價補償。

四、合同認定無效不當?shù)美颠€中的風險負擔

在合同履行實踐中,存在著不可抗力情況,即不能歸于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原因發(fā)生的,無法預見,難以避免的狀況,由此造成合同標的物的滅失,也即使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風險。針對該風險應當由誰承擔的問題,理論界存在爭議,分別為“對立說”與“差額說”。對立說認為,在雙務合同中,合同無效,雙方都應當返還不當?shù)美?,某標的物因不可抗力滅失,一方不當?shù)美埱髾嘞麥绮⒉挥绊憣Ψ叫惺箼嗬?,該風險由標的物給付一方承擔。差額說則主張將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的不當?shù)美埱髾嗫醋饕粋€整體,一方當事人的給付以另一方為前提,如果一方履行的標的物滅失,另一方的主張才得以成立。差額說中不當?shù)美颠€的風險由標的物受領一方承擔。

我國針對此問題,已經有成熟的法律體系予以規(guī)定,解決了不當?shù)美颠€中的風險負擔問題。我國《合同法》142條規(guī)定,風險轉移以“交付主義”為原則,即標的物交付之前,風險由出賣人承擔;
標的物交付之后,風險由買受人承擔。在合同無效的情況下,也予以適用,一方已對不當?shù)美枰苑颠€后,其風險由原出賣人承擔,由于不可抗力標的物滅失的,不當?shù)美颠€的義務并不滅失。

五、合同認定無效不當?shù)美颠€的費用負擔

若合同有效,合同當事人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所發(fā)生的運費、包裝費等一些費用成為履行費用,在合同認定無效后也存在當事雙方返還標的物的情況,不可避免也會發(fā)生費用,被稱為返還費用。返還費用的承擔問題,我國合同法并未有明確規(guī)定,為解決此問題,應當結合基本原則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進行法律解釋。

合同的履行費用和返還費用產生的基礎不同,當事人一般不會對合同無效后所產生的返還費用負擔問題事先進行約定,當然,如果當事人事先對合同無效的后果進行約定,應當依照當事人約定履行。若沒有約定,依照《合同法》62條進行解釋,由履行義務一方承擔,即不當?shù)美颠€費用由受領人承擔,這種解釋在實踐中顯然是不具備合理性,特別針對由于給付一方的過錯導致合同無效的情形,因此,應當結合合同法中的其他規(guī)定予以分析。具體而言,通過《合同法》58條后半句規(guī)定的損害賠償請求權進行解決。

通過分析合同法中的相關規(guī)定,以及結合實踐中的做法,發(fā)現(xiàn)將基于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產生的返還費用定性為合同當事人因合同履行所產生的損失較合適,結合合同法中的締約過失責任的相關規(guī)定,由過錯方承擔返還費用,體現(xiàn)了公平原則。進一步分析,受領人承擔返還費用后,若合同無效是由于給付人過錯導致的,則有權主張損害賠償,充分體現(xiàn)法律對過錯方的懲罰和對受損方的救濟。這一解釋,有效解決了合同認定無效后不當?shù)美颠€費用承擔的問題,體現(xiàn)了公正且公平,而且也能督促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避免由于自身過錯導致合同無效進而產生一系列問題。

六、合同認定無效后不當?shù)美颠€的范圍

合同認定無效,基于合同法中懲罰過錯方的原則,對由于自身原因導致合同無效的受領人規(guī)定了較重的返還責任,對善意的受領人規(guī)定了較輕的返還責任。下面綜合分析合同認定無效后不當?shù)美颠€的范圍,基于上文所述,合同認定無效,善意受領人在合同標的物現(xiàn)存利益的范圍內承擔返還責任,標的物毀損滅失的返還上文已有說明,此處不再贅述。但基于樸素的法學思維,如果只考慮受領人的主觀狀態(tài)予以認定不當?shù)美颠€的范圍,顯然不夠全面,應當結合民法法律體系進行完善。針對合同認定無效后不當?shù)美姆颠€問題,一方面結合受領人的主觀是否為善意,另一方面還應當考慮受領人的“先前行為”,如果是由于受領人的先前原因導致不當?shù)美颠€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不論怎樣,也應當折價賠償或者賠償損失,其不能以受領時不知無法律上原因而抗辯主張免責,針對金錢債務不存在返還不能的情況。

結 語

合同無效,物權回復到初始狀態(tài),通過研究合同無效后的相關理論及司法實踐,對合同認定無效后的后果進行分析,了解返還財產的請求權基礎,進而對合同無效后果中的不當?shù)美M行研究?!逗贤ā?8條規(guī)定了合同認定無效后的一系列法律后果,針對其中的返還財產的請求權基礎并不是單一的,處于獨立狀態(tài)的,而是民法中所涉及的幾種請求權的總結,包括基于物權的請求權、基于債權的請求權、基于占有產生的不當?shù)美埱髾嗟?。合同相對人根據合同所涉財產的性質及狀態(tài),以及自身便利,選擇不同的請求權基礎進而維護自身權益。

合同無效后,相對人對標的物的占有狀態(tài)以及所獲得利益均已無法律上的合法關系,屬于不當?shù)美囊环N。針對不當?shù)美?,雙務合同中,不當?shù)美恼埱髾嘀黧w為合同雙方,涉及第三人的合同,合同相對人有選擇的自由和權利?;诜颠€財產的物權請求權以及基于占有的不當?shù)美埱髾嗑J為,返還財產的內容包括原物及孳息、基于占有關系所獲得的使用利益,當財產已不能返還或沒必要返還時應當折價補償,該種情況不考慮合同相對人的主觀是否為惡意。關于合同無效后返還財產時的風險負擔問題,結合相關法律體系以及民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一般采取交付時轉移風險。此外,針對合同無效后基于不當?shù)美颠€財產的費用問題,其不同于合同的履行費用,合同相對人一般不對其進行約定,所以針對返還費用,應當在尊重當事雙方真實意愿的前提下,進行分析。返還費用應認定為合同相對人的損失,對此,理論界和實務界認為應當結合締約過失責任中的損害賠償制度進行保護具有一定合理性,在保護無過錯方,懲罰有過錯一方的同時,也起到督促合同相對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遵守誠實信用原則,激勵當事人盡可能訂立有效的合同。

參考文獻

[5] 譚啟平主編:《中國民法學》,法律出版社,2015 年版 .

相關熱詞搜索:;

委托理財合同無效后果篇四

擔保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主要是合同所設定的保證、抵押、質押或其他擔保形式不發(fā)生擔保效力,擔保人還可能承擔擔保合同以外的其他民事責任。

這些法律的規(guī)定,確認了無效擔保合同的歸責原則是采取了“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原則,是指以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為承擔民事責任的基本條件的認定責任的準則。按過錯責任原則,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才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就不承擔民事責任。

無效擔保合同的民事責任的性質屬締約過失責任,而締約過失責任也正是以民法上以過錯為原則而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

擔保合同無效時,只能產生締約過失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合同法》、《擔保法》的有關規(guī)定,無效擔保合同當事人的締約過失責任范圍的確定取決于債權人因擔保合同無效所造成的損失、擔保人和債權人對無效合同的過錯程度等因素。

(1)主合同無效致使擔保無效時擔保人的責任,無論主合同的無效應歸責于債權人還是債務人,還是雙方都有過錯,也無論無效的結果導致的是返還原物,還是賠償損失,擔保人無過錯的,擔保人都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2)主合同有效而擔保合同無效時,債權人無過錯的,因擔保人的無效擔保行為造成主合同債權人損失的,擔保人應根據其過錯與債務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該種擔保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情形,主要是指債務人與擔保人違反法律禁止性或強制性規(guī)定以及惡意串通欺騙債權人而締結擔保合同的情形。

委托理財合同無效后果篇五

合同編號:____
貸款方:_________ 借款方:_________
根據國家規(guī)定,借款方為進行基本建設所需貸款,經貸款方審查發(fā)放。為明確雙方責任,恪守信用,特簽訂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條 借款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條 借款金額借款方向貸款方借款人民幣(大寫)_____元。預計用款為___年___元;___年___元;___年___元;___年___元;___年___元;___年___元。
第三條 借款利率自支用貸款之日起,按實際支用數(shù)計算利息,并計算復利。在合同規(guī)定的借款期內,年息為__%。借款方如果不按期歸還貸款,逾期部分加收利率20%。
第四條 借款期限借款方保證從___年___月起至___年___月止,用國家規(guī)定的還款資金償還全部貸款。預定為___年___元;___年___元;___年 ___元;___年___元;___年___元;___年___元,貸款逾期不還的部分,貸款方有權追回貸款,或者商請借款單位的其他開戶銀行代為扣款清償。
第五條 因國家調整計劃、產品價格、稅率,以及修正概算等原因,需要變更合同條款時,由雙方簽訂變更合同的文件,作為本合同的組成部分。
第六條 貸款方保證按照本合同的規(guī)定供應資金。因貸款方責任未按期提供貸款,應按違約數(shù)額和延期天數(shù),付給借款方違約金。違約金的'計算與銀行規(guī)定的加收借款方罰息計算相同。
第七條 貸款方有權檢查、監(jiān)督貸款的使用情況,了解借款方的經營管理、計劃執(zhí)行、財務活動、物資庫存等情況。借款方應提供有關的統(tǒng)計、會計報表及資料。 借款方如果不按合同規(guī)定使用貸款,貸款方有權收回部分貸款,并對違約使用部分按照銀行規(guī)定加收罰息。借款方提前還款的,應按規(guī)定減收利息。
第八條 本合同條款以外的其他事項,雙方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九條 本合同經過簽章后生效,貸款本息全部清償后失效。本合同一式五份,簽章各方各執(zhí)一份,報送主管部門、總行、分行各一份。
借款方:_____(蓋章) 貸款方:_____(蓋章)
負責人:_____(蓋章) 負責人:_____(蓋章)
地 址:_____(蓋章) 地 址:_____(蓋章)
簽約日期:________簽約地點:________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05694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