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水稻的一生》(實用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11 06:04:29
最新《水稻的一生》(實用15篇)
時間:2023-04-11 06:04:29     小編:zdfb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水稻的一生》篇一

我的神奇之旅要從和農(nóng)民伯伯的相遇開始,是他把我灑到一塊田里。我打量四周,田不大,里邊有少量的水。我和我的小伙伴也因為農(nóng)民伯伯而有了不一樣的歸宿,有的小伙伴被灑在岸邊,有的小伙伴浮在水面上,而我和大多數(shù)小伙伴一樣,都沉入了水底。我們?yōu)槭裁磿寥胨啄??難道是因為我們太胖了嗎?因為一直沉浸在水底,我的身體也漸漸地濕透了。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我的身體開始發(fā)脹,這種感覺很奇妙,似乎有一種力量在幫我不斷向上,這種力量讓我發(fā)脹的身體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金色外衣給撐破了,探出我白嫩嫩的芽兒,我的芽兒也由一開始的一個小尖兒變成了兩片三片細長的葉子,也就是你們常說的”禾苗”。

有一天,農(nóng)民伯伯說為了使我們更好的生長,便給我們搬了“新家”,這個“家”比之前的更大,水更豐富了,而且我們每一株禾苗都有了專屬于自己的“房間”。有了新家,我感覺更舒適了……

我們很快適應了這里的環(huán)境,有的小伙伴慢慢地開出了第一朵花,我也不例外,使勁讓自已開出更多更漂亮的花,風一吹來,我的花粉也會隨著被帶給其他的小伙伴們,小伙伴的花粉也會飛到我的身上來,那氣味好聞極了。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正隨著微風在暖陽下跳舞的我感覺到一陣刺痛漫過全身,我大叫一聲“哎喲”,而且不只有我發(fā)出了痛苦地呻吟聲,我的伙伴們也因為疼痛在不斷地呻吟。低頭一看,原來是幾只飛虱正在我身上貪婪的吸著我的汁液。我更加用力地搖擺著我的身體,想把這些可惡的飛虱從身上趕走,卻發(fā)現(xiàn)即使把它們從自己身上趕走后,它們也會飛到其他同伴的身上,真讓我們叫苦連連。正當我們一愁莫展的時候,我們的鄰居——鴨子大哥和青娃兄弟都出來幫忙了,只見鴨子大哥一伸脖、一張嘴“吧唧”一下,就吞下了幾十只蟲子;青娃兄弟更是厲害,它的舌頭可以伸出去老遠,這樣就更容易幫我們消滅高處的蟲子。在大家的幫助下,我們終于戰(zhàn)勝了這些害蟲。

又不知過了多久,我開始抽穗了。最讓我高興的事情,就是我要當“媽媽“了,因為這些穗都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很多,把我的腰都壓彎了,在穗快成熟的時候,就會有小鳥時不時的來偷襲我的“孩子“。這個時候,我們總能感覺到農(nóng)民伯伯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懷:他們會幫我驅趕小鳥;在我渴的時候,幫我們灌水;餓的時候幫我們施肥。

光陰似箭,秋天到了,我的孩子們也由原來的綠衣裳,換成了金色外套,個個精神抖擻地向外張望。一陣微風吹過,我和孩子們歡快地跳起了豐收舞。

轟隆隆、轟隆隆……農(nóng)民伯伯們開始收割了,他們第一個收割的就是我,當我看見我的孩子們蹦蹦跳跳地朝著收割機而去,我發(fā)自內心的笑了。因為我知道他們奔赴的是需要他們的地方,他們能夠帶給需要他們的人們喜悅。

這就是我——一顆平凡卻被需要的水稻一生。

《水稻的一生》篇二

雖然從小生活在農(nóng)村,但基本已和干農(nóng)活絕了緣,這次研學活動中竟然讓我體驗了一回割水稻。

這天上午,老師帶著我們全班來到實踐基地的快樂生產(chǎn)隊這是一片農(nóng)場,天下糧倉四個大字映入眼簾,金黃的稻子在微風中笑彎了腰,似乎在歡迎著我們的到來。老師先給我們講解了大米由種子到收獲的過程,并親自示范了手持鐮刀割稻子的動作。之后就是我們輪流體驗割稻子了。

女生們先上場,男生則在一旁觀看。她們有的將鐮刀當成了柴刀砍了起來,有的將稻子連根拔起從那雜亂無章的動作可以肯定,她們應該都是沒有干過什么農(nóng)活的。

輪到我上場了。我挽起袖子彎下腰,左手抓一把水稻,右手用鐮刀從稻子的根部割去,這樣一把稻子就攥在了手里。繼續(xù)割,不一會兒身旁就疊起了一小堆稻子。我看看旁邊的洋洋同學,可能因為他身體太胖了,雖然沒割下幾根稻子,此時已經(jīng)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了。

我們抱起自己的割下的稻子,來到天下糧倉前的臺階上拍下了一張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的集體照。

因為這次勞動的時間比較短,我并沒有感覺到有多么勞累,但我知道真正的農(nóng)事勞動是很辛苦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糧食。

《水稻的一生》篇三

稻子在我心中有著神圣的地位,千百年來,人、土地和稻子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我從小是吃滋養(yǎng)了人們軀體和生命的稻子長大的。稻子是我家鄉(xiāng)主要的糧食作物,它滋養(yǎng)了我的身體和生命。

春天,農(nóng)民伯伯把二三寸的秧苗到田里,灌足了水,接著除草、施肥,秧苗一天一天的長大了。

到了初夏,正是水稻生長的好時光???,稻花開花了,小的可憐的花兒和谷粒差不多,嫩綠的顏色,沒有香味兒,只有細小的花粉掛在稻穗上,十分不起眼。但它仍舊不動聲色地默默生長。

轉眼間,夏末金秋來到了,水田中的稻子長的已有半人高了,跟春天那二三寸的秧苗已不相同,雖然仍是那纖細的莖,狹長的葉,但卻換上了一身金金色的衣服,長出了一粒粒顆粒飽滿的稻穗。微風一吹,一望無際的稻子,像金濤似的,一浪高過一浪,沉甸甸的谷穗不斷向人們招手致意,它們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一浪高過一浪,歡快地奔向遠方,跟茫茫的藍天相接。

稻子全身都是寶,把谷子碾成白花花的米,那時人們吃的糧食;金黃的莖和葉不僅可以當柴燒,還可以用來做造紙的原料,稻子的作用真大呀!

我愛家鄉(xiāng),更愛稻子那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品格。

《水稻的一生》篇四

春風拂過,它在悠閑的跳舞。我靜靜地欣賞它的舞姿,非常美。

七周前,我種下了它的種子,心想:它一定會長得很好的。現(xiàn)在它比原來長得高很多??粗?,我也不禁想起種的過程。

第一天,我起床的時候,什么也不管,快速地跑到花盆前看了看發(fā)現(xiàn)還沒有發(fā)芽,我拿起了身旁的水壺澆水。希望它快快長大。一復一日,我很奇怪,為什么我種了這么久可就是不發(fā)芽?我上網(wǎng)查了一下,恍然大悟,不是我的方法不對,而是我不夠耐心。原來要過一兩周才發(fā)芽。我希望它長快一點,我就可以看到它那綠油油的芽。

我種的是普通水稻,而它還有很多的兄弟姐妹。要是沒有它們,我們不會有這么好的糧食。

一周后,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發(fā)芽了,他應該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就破土而出了,他那個綠綠的芽就像一塊小綠寶石,也像一個剛出生的小寶寶,我量了一下,他的芽長了3厘米。

又過了幾天看了一下,發(fā)現(xiàn)又長高了2厘米,我很開心,可就在這時,我看見了有幾個小洞,又看了一下旁邊,有幾只小蟲子在啃芽,我把蟲子捏死了,心想:得放到一個沒有蟲的地方。我拿了一個玻璃蓋子蓋住了它,果然沒有蟲子來吃……

我看著它一天天長大。不管付出多少心血,這一切都值得。

《水稻的一生》篇五

我的家鄉(xiāng)是綏濱縣北山鄉(xiāng)戰(zhàn)斗村,在秋天來到的時候,你會看到一片金黃,剛來的人還以為鋪了一地金子呢,其實,這是水稻豐收的季節(jié)。

春天,農(nóng)民伯伯,在忙碌的種水稻,先泡種,泡完了鋪盤,灑土灑種子,弄完了靜靜等待著發(fā)芽,這以后的日子農(nóng)民伯伯,時刻準備著插秧,到了插秧的時候,農(nóng)民伯伯開著插秧機,插秧機過去,后面留下的是一片片綠綠的稻田。

夏天的水稻田,一片茂盛的綠色,就像一望無垠的大草原,青蛙在田里呱呱地唱著歌。

秋天,水稻成熟了,金子似的稻田,讓農(nóng)民伯伯笑的合不攏嘴,他們開著收割機,準備收水稻,農(nóng)民伯伯先是割邊上的,然后邊上割完了再割中間的,等收割機收滿的時候會發(fā)出聲音給提接水稻的車,一車車稻子裝滿了院子。

冬天,稻田里一望無際、白茫茫的一片,大雪像白色的棉被似的蓋在了水稻田的上面,也是為明年的稻田準備充足的水分呢!我們還可以去上面那打雪仗,堆雪人……可以玩的高高興興、開開心心、快快樂樂。

家鄉(xiāng)的水稻田,一年四季都好美呀,合起來像是一位小仙女一樣,可以變身,還可以給人們帶來開心、帶來快樂、帶來希望……我喜歡你家鄉(xiāng)的水稻田!

《水稻的一生》篇六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寅。春天是播種的最好時節(jié),世界萬物,都在這時復蘇了。

春天,我和爸爸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忽然,一大片綠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遠遠望去,像是一大片草地,如同一塊又大又厚的綠毯。走近一看,啊,原來是我的植物朋友——水稻。它可是陪伴著我們的一日三餐哦。

別看這水稻其貌不揚,它可是春天里真正的綠仙子呢!起初它是插在水田里的一株嫩苗,嫩葉子綠油油的,一片嫩葉挨著一片嫩葉,像極了一顆顆小小的蔥。初聞它的氣味,有一股子泥土的腥味,仔細聞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有一點點淡淡的青草香。我想這應該是它為了防止害蟲的叮咬而散發(fā)的體香吧。

到了夏天,水稻就長出了一朵朵小小的稻花,像極了桂花。一串串的稻花長在枝頭如同銀鈴一般,好看極了。

秋天,水稻完全成熟了,金色的麥穗,就是它結出的果實,每粒都結實飽滿,散發(fā)著一股迷人的清香。一陣風吹來,掀起一片金色的麥浪實在太美了。

冬天,稻谷被堆成一座座金色的小山。人們把它們很好的儲藏了起來,以便日后能夠隨時取用。稻谷與我們日日相伴,它奉獻了自己的生命,解決了我們的溫飽。

這就是水稻的一生,我的植物朋友真是沉默而偉大啊!

《水稻的一生》篇七

我的家鄉(xiāng)盛產(chǎn)水稻。如果你秋天來到我的家鄉(xiāng),便會看到眼前一片金黃,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鋪了一地金子呢!其實,這時正是稻子收獲的時節(jié)。農(nóng)民伯伯正在收割稻子呢!看他們笑容滿面的樣子,你可知道,這要經(jīng)過很多道程序呢!

春天,農(nóng)民伯伯要先把種子泡上五至七天,撈上來,開始催芽。然后在黑土地里插上種子。為了能讓稻子籽粒飽滿,農(nóng)民伯伯得給土地施肥,再在上面灑上一層,扣上塑料棚。

過了幾天后。小苗便慢慢地鉆出來了,它四處探探頭,好像在和誰捉迷藏似的。小苗綠油油的,像碧綠的毛毯。農(nóng)民伯伯每隔一周就給它澆一次水,它貪婪地吮吸著,想快點長大。

夏天來臨了,那些在溫室下成長的小苗漸漸長高了,在微風的吹拂下,搖動自己婀娜多姿的身材,開始翩翩起舞。在四月末五月初時,農(nóng)民伯伯開始插秧了???!他們忙的不可開交。大約十至十五天之后,農(nóng)民伯伯插完了秧,接著就是定時灌溉,定時的田間管理,直至等待水稻長大成熟、秋收。

秋天終于到來,稻子也成熟了,由翠綠變成金黃,遠遠望去黃澄澄的,一片豐收的景象。農(nóng)民伯伯開始秋收了,望著那堆積成“小山”的水稻,開心地笑著。

是稻子給家鄉(xiāng)帶來財富,難怪農(nóng)民伯伯會如此高興!

《水稻的一生》篇八

水稻就是他的一生。

種子破殼而出,把頭伸出渾濁的泥水。它的目標從來就很明確:生長,結穗。水稻只能踏實,因為它生在水里,也必須長在水里,這樣沉默而無可懶惰地生長著。終于,在黃葉遍地的季節(jié),金燦燦的稻穗掛滿了水稻,又是成熟,又到收獲。然而,這時的它更深深地彎下了腰,在秋日中更顯崢嶸,它的虔誠總是有增無減。

這個人就是袁隆平,這位“雜交水稻之父”的身上也帶著水稻的秉性:務實,淡泊,正直。

他的追求很簡單:讓所有人遠離饑餓。他的追求又何其困難:世界上還有數(shù)以億計的人中挨餓!

所以袁隆平還沒有停歇,因為他還沒有完成自己的追求。正如水稻,一棵、一叢、一片的水稻又能使多少人飽餐?只有年復一年的收成才會滿足一張張饑餓的嘴。“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币粋€務實的人不會放棄追求。

有許多人把名利作為一生的目標,總幻想著開名車、住別墅的奢侈生活。而真正有遠大理想的人,不會太多地想象成功后的境況,而會盡全力去實現(xiàn)?!胺堑礋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淡泊名利,志向就是指路明燈,指向實現(xiàn)理想的方向。

水稻想要長得筆直,根就得抓得穩(wěn)。袁隆平懂得做事先做人,也就懂得立人先立本。正直無私的人總比欺世有術的人更接近理想,袁隆平的剛正不阿正是他攀向成功的根基。

愛因斯坦說過:“不要希冀做一個成功的人,而要做一個有用的人。”袁隆平的水稻人生,就是奉獻人生。

《水稻的一生》篇九

“哎! 這水稻怎么還不發(fā)芽?”瞅著這浸在一些黃色浮土中的水稻,我嘆了一口氣。

“發(fā)得了芽才怪呢?!毙“厕D過頭來,“你用水把它泡了那么久,估計它的內部都已經(jīng)被泡腐爛了吧!”

面對小安的解說,我竟無言以對。那身上裹滿了泥巴的水稻東倒西歪地散亂在花盆里,很不起眼。我心中慢慢滋生出一絲絲疑惑:小時候看爺爺在田里就是這么種水稻的,為什么我種就不行呢?百思不得其解,隨著日子一天天地過去,我也就漸漸淡忘了那幾顆水稻。

一天早晨,我的目光無意中瞟到了我的花盆——一片片嫩綠的稻葉在花盆的邊緣生長著,在它的葉尖上,一滴露珠悄然滑過那沾著一絲絲黃泥的枝干。這一方裝滿黃色泥土的花盆小天地里,點點滴滴的綠意真是太讓人舒心了。

此情此景,五六天前的困惑又冒出來:為什么剛開始的時候它都沒有長芽呢?我取來了一支竹簽,想一探究竟。

我把竹簽伸進了花盆,輕輕地逐步挑掉了表層的泥土,仔細往下看,在水稻的根部,一根根土灰色的根須互相交錯纏繞,深深扎進了黃色泥土中。那是想吸取養(yǎng)分吧?突然之間,我茅塞頓開,仿佛明白了一切。那五六天它并不是沒有長,而是選擇了為后續(xù)的成長把根須扎深,把根須長好,穩(wěn)固基礎。選擇了虛心示人,默默無聞地生長。

我坐回了座位上,不禁想起了劉易斯的一句話:“一個人必須以謙虛為本”。是啊!人只有謙虛,只有默默無聞地打好根基,努力成長,才可能像水稻那樣嶄露頭角,一鳴驚人。

《水稻的一生》篇十

生活中的趣事多得像沙難上的貝殼,數(shù)也數(shù)不清。今天,我就撿一個給你看看吧!

星期天,爸爸帶我到大義農(nóng)科所參加“小農(nóng)人"活動——割水稻。我們開車來到集合地點,農(nóng)科所的阿姨帶領我們到辦公樓的會議室里,先給我們講解了水稻的發(fā)展歷史和相關知識。

通過講解,我知道了雜交水稻和野生稻是不同的:雜交水稻顆粒飽滿而多,不易脫落,而野生稻顆粒少而小,而且易脫落。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也是最激動人心的環(huán)節(jié)——割水稻了。只見稻田里的水稻金黃金黃的,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陣風吹來,稻田翻起一片片波浪,鳥兒嘰嘰地叫著,好像在唱一曲豐收的歌。

阿姨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把鐮刀,農(nóng)民伯伯們給我們做了一下示范,看完,我就干勁十足地走進田里割了起來。我抓住一人多高的稻子,再用鐮刀勾住,然后往內一割,只聽"咔嚓"一聲,那把水稻就下來了。

沒干一會兒,我就腰酸背痛了,在我想休息會兒時,我一抬頭,卻看見大家都割得熱火朝天。我想:“大家都在割,我也不能落下。”

于是我挽起袖子,繼續(xù)割了起來,經(jīng)過一下午的努力,一塊稻田被我們收割完了。

看著地上一捆捆水稻,我想:“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食物來之不易,我們要進行光盤行動,用這種特別的方式致敬所有的農(nóng)民伯伯們!”

通過這次活動,我收獲了豐收的喜悅和勞動的快樂。

《水稻的一生》篇十一

天稻,天道也——題記

整齊的秧苗排列在水中,淤泥沉在底下,一片叫人安寧的土黃。黃色和我們的皮膚最接近的顏色,因為喂飽我們的稻谷便來自泥土。

水尚清澈,倒映著一棵棵小苗,小苗似乎一下子長長,一直直插云霄。結出希望的稻谷,煮成乳白色的米湯,熱到心里。

是的。那似乎柔弱得快要流淌起來的小苗,不是正驕傲地挺立在天上嗎?

水總是包容萬物。微微波紋中,隱隱露出絲縷白云,小苗長在青天上,白云之間繚繞。

水和泥溶了我的腳。我也站在青天上來。微風吹過,我感覺自己似乎成了仙人,飄然于白云之上。那軟軟的,是白云吧?我陷進去。白云間還有水呢。我是踩在一朵將要洗滌大地的云朵上來吧。

水依舊柔軟,很快和泥混起來,青天隱去。水懂得去隱藏,她用柔軟的外表守護著最堅定的信念。

泥土本就是我的母親,滋養(yǎng)著我,包容著我,我感到她隆起的胸膛和彈性的肌膚,她在撫摸我的雙腳,我感得到她的溫柔和無言的愛。是的,愛本無言。真正的愛,是心靈中流淌出的東西,我們看不見它,但它是真而又真的,也許,看不見的東西才是最真實的。我感到泥土的仁厚,我感到她的心中有力的跳動。她把希望給予水稻,給予我,我們去實現(xiàn)她的愿望,蓬勃向上,直面陽光。

我望向天空,天很明媚,很剛健,陽氣潛藏,自強不息的力量傳遞給我,我頭頂著天,頂著剛。在樹木的簇擁下,天便像一位君王,豪情萬丈。

待低頭,泥又漸漸沉淀下去,地很柔軟,柔軟堅貞,厚德載物的精神托起了我。

頭頂天,腳踏地,剛柔并濟,天行健,地勢坤,天地精華,這是多么強大的力量,亦柔亦剛的水洗滌著我的`心靈。

所謂天道,我在青天水稻中悟到了。

《水稻的一生》篇十二

秋天是一個果實累累的季節(jié),也是水稻收成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采風小組來到玉湖農(nóng)廠體驗農(nóng)村生活割水稻。

來到田野,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水稻在陽光的照耀的下閃閃發(fā)光,隨秋風起伏著金色的稻浪。

水稻的稈是空心的,葉子扁平而又細長,它是分節(jié)的,夏天的水稻是青綠色的稻穗的,秋天的水稻是金黃色的稻穗,把外殼打開就是我們平常食用的“米”。

我看見:農(nóng)民們拿著帶有銳利的鋸齒的鐮刀,穿著膠鞋,正在炎熱的太陽底下賣力地干活,豆大的汗珠從臉上滴下來,可他們不顧這一些,繼續(xù)收割水稻。你瞧!他們那利索的動作:他們半蹲著,一腳在前,一腳在后,左手抓住稻桿,右手飛舞鐮刀,聽“刷刷”聲響,簇簇稻桿應聲倒下,不到三分鐘,兩排水稻就被割完了。

我們脫掉鞋和襪子,赤腳踩在松軟地田地上,像走在沼澤地里。農(nóng)民交我們割水稻:左手拿著鐮刀,右手抓住稻稈下方,左右摩擦,水稻就被割下來了。

懂得了怎么割水稻,我們便熱火朝天地干起來,有的割水稻,有的把水稻放成堆,過了一會兒,有的累得坐在壩埂上休息,有的還在干活……

通過這次割水稻我懂得了:農(nóng)民們整天起早摸黑地到田地里干活,可他們的收入?yún)s很低,但他們從來都沒有嫌棄過,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水稻的一生》篇十三

稻香溢四海,英名千古傳所歌頌的正是袁隆平爺爺,他是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他的青春和汗水全部都撒在雜交水稻的研究事業(yè)上。

袁隆平爺爺說過這樣一句話:

你們年輕人沒有經(jīng)歷過這種饑餓的痛苦。一粒米就能拯救一個國家,一顆米也能戰(zhàn)敗一個國家。

為此,袁隆平爺爺每年都到三亞南江農(nóng)場進行雜交水稻的育種和制種,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試驗,終于在1970年1第一篇月成功研制了雜交水稻敗野。

袁隆平爺爺整天在稻田里研究,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以天下蒼生為己任,雖已年逾九旬,卻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夢想著讓全世界的人不再忍饑挨餓。

不僅如此,袁爺爺還是一個非常積極樂觀的人。每當有記者采訪他時,他總會像個小孩子一樣樂呵呵的,他曾說過:

我80歲時是八零后,90歲時是九零后。

他總是懷揣著一顆年輕的心,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事情。正是他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感染了我。如果樂觀的面對事情,那么一切事情將會變得美好起來。

不幸的是,袁隆平爺爺去世了,他的離世讓人悲痛不已,山河因而變色,草木為之含悲。

一生耕耘忙,萬畝稻花香。

袁隆平爺爺,您一生致力于研究雜交水稻,即使早已碩果累累,也從來沒有停下腳步。您是我心中的英雄,向您致敬!

《水稻的一生》篇十四

他是“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的獲得者。他的功勛攀比最先創(chuàng)造出微軟的比爾·蓋茨。他還曾經(jīng)說過:“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蓖ㄟ^“雜交水稻之父”這個名稱,大家應該知道他是誰。

對,他就是袁隆平老先生。但是他卻在2021年5月22日13:07分帶著夢想的“種子”去了遠方。當他悄然離去的時候,我們正在餐桌上一邊高聲談笑著,一邊吃著袁老先生經(jīng)過60多年研究出來的雜交水稻。

聽到這個消息,我感到非常的悲痛。一位中國的“巨人”過世了。袁隆平在在上大學之前,堅持要學農(nóng),然而他爸媽不同意。但是他們的反對并沒有使袁隆平放棄學農(nóng)的夢想,最終,他說服了他的爸爸媽媽,上了西南大學的農(nóng)學系,他曾經(jīng)說過:“我一點也不對當時學農(nóng)的夢想而后悔。”盡管當時的科學家都對農(nóng)也沒有什么希望。他上完大學之后,一邊教書育人,一邊視察各地的農(nóng)田,開始了“地毯式搜索”,希望能搜出一些雜交水稻。

但是這就像“大海撈針”。但是他在三亞找到了雜交水稻,并命名為“野敗”。就是因為這幾株“野敗”,讓他在全國科研水稻會議上,大聲的宣布: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因為它,使人民不再像以前一樣餓肚子,使袁隆平先生變成了中、美二國的院士。

為了不辜負袁老先生的希望,我們要好好學習,努力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成為國家新一代的“巨人”!另外,我們要好好吃飯,不能浪費糧食,因為這是袁老先生花了大半生研究出來的成果啊。我們要愛護糧食,不要讓它們的“新家”變成臭氣熏天的垃圾桶。

袁隆平先生使我們中國變得更加美好!他那偉大的成就將永遠記在我們心中!我們要永遠記住這位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水稻的一生》篇十五

大家都知道大熊貓是陸地上的稀有動物,但是你知道不知道水稻里也有“大熊貓”呢!

今天,我和媽媽去了動漫農(nóng)場,走過了泥濘的小路。突然,我看見前面有一大片田。走近了一看,前面插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大禹治水”四個字,下面還有一排小字是介紹大禹的。

我心里想:“種水稻為啥要寫這個呢?”

這時候,一位穿著白色衣服的、胖胖的主持人叔叔說:“這個農(nóng)場叫漫畫農(nóng)場,有兩片田是彩色水稻拼成的圖案,大家可以往田里看,像不像呢?”

叔叔剛說完,我就按照他說的方向去看,果真看見了和其他普通水稻顏色不一樣的禾苗。那種禾苗長到我小腿這么高,葉子顏色是暗紫色的,又細又長,就像一把小劍。它中間有一根細細的稻桿,被又粗又大的稻穗壓彎了腰。一陣微風吹來,稻子泛起一陣金色的潮水。媽媽把我抱起來從上面看,我發(fā)現(xiàn)紫色的水稻和明黃色水稻組成了“大禹治水”的圖案,圖案中的大禹穿著一件紫色的衣服,拿著一把黃色的叉子,正急匆匆地去治水呢!

叔叔說,這種稻子的種子是放在類似于宇航飛機的空間里,通過輻射,使稻谷基因突變,再通過研究人員精心培育,就成了彩色的水稻了。彩色水稻和普通水稻不同,它是直接播種,不需要插秧。現(xiàn)在一共培育出黑色、青綠色、紫紅色和黃色四種顏色,一年只收割一次。叔叔還說,這種彩色的水稻非常稀少,畝產(chǎn)量又少,所以他們還沒有全面推廣種植,一般人還吃不到這種水稻。

回來以后,我和媽媽查了資料,發(fā)現(xiàn)彩色水稻在很多地方都有,比杭州彩色水稻的顏色更多,拼成的圖案也更多,不過現(xiàn)在彩色水稻都是當觀賞用的,就像大熊貓一樣。

彩色水稻真神奇!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59232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