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華清老師黃河頌教案十四篇(優(yōu)質(zhì))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8 11:29:32
最新華清老師黃河頌教案十四篇(優(yōu)質(zhì))
時間:2023-04-08 11:29:32     小編:zdfb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華清老師黃河頌教案篇一

1、知識與能力: 掌握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詩歌,背誦詩歌,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誦讀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內(nèi)涵。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內(nèi)涵。

聯(lián)系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調(diào)動并強化學生的愛國熱情。

課件:黃河大合唱之――《黃河頌》配樂朗誦及歌曲,壺口瀑布視頻,保衛(wèi)黃河的歌曲。

一、導入新課:

被譽為母親河的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魂之所在,歷來為人們所歌詠。同學們到過黃河沒有? 好,咱們先來看看黃河,好嗎?(播放壺口瀑布的視頻)這黃河以他雄渾的氣魄,高遠的形象,入詩入畫入曲,人們歌詠他,因為他古老,他孕育中華五千年的文明,他厚重,他本身就是一部中華民族歷史。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中華大地,中華民族危在旦夕。黃河以他的雄渾力量激勵他的兒女奔赴抗戰(zhàn)前線。那是在1938年9月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日演出隊來到黃河邊,來到壺口瀑布,濤濤黃河水在詩人胸中掀起萬丈狂瀾,他揮筆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隨后又一氣呵成創(chuàng)作了組詩《黃河大合唱》經(jīng)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唱遍大河上下,激勵中華兒女為祖國尊嚴而戰(zhàn)?!饵S河大合唱》共八個樂章,今天老師跟大家一起來學習《黃河大合唱》的第二樂章《黃河頌》。

二、初讀課文,感知歌詞

現(xiàn)在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感受黃河頌。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誦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停頓、節(jié)奏。揣摩思想感情。邊讀邊思考邊體會,詩歌結構分為幾部分?詩歌飽含什么樣的感情?(要表達的感情是什么樣的?)(自由誦讀)

1、詩歌分為幾部分?

生:分為兩部分,分為朗誦詞和歌詞兩部分。歌詞分為描繪黃河,贊美黃河

2、作品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表達了作者的贊美,歌頌,愛國之情

總結:也就是體現(xiàn)在一個字上的話就是“頌”。黃河頌是對黃河的頌歌,那么我們在讀文章的時候表達的情感基調(diào)是什么樣? (應該是贊美之情激昂,雄健,熱情悲壯 自豪 深沉 贊訟 豪邁之情)

3、如何把握文章這種感情基調(diào)呢?請同學選擇你喜歡的一節(jié)練讀,看你所選的這一節(jié)該怎樣去讀? (練讀)

師:聲音洪亮,讀得很用心,但是情感節(jié)奏把握不到位。

師:那么我們來聽一段配樂朗誦,請同學們仔細揣摩朗誦的語氣語調(diào),及情感的把握(聽讀)

4、聽完誦讀后說說他為什么會讀得那么好呢?

讀得這么好還源于作者對詩歌的深入理解,我們要想讀得更好些,需要把握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句的內(nèi)涵,受到詩句的感染,作者的情感在朗讀中就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那讓我們一 起賞讀課文,品讀歌詞

三、賞讀課文,品味歌詞

師:下面我們以朗誦詞為例一起來揣摩讀詩的方法,拿出你的筆把關鍵的詞句畫一下

師:哦,朗誦詞。在歌詞之前加朗誦詞能起到怎樣的作用呢,我們在影視作品里頭也會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這樣的形式,對吧?這樣,老師來把朗誦詞讀一下,同學們邊聽邊體會、邊思考,看一看朗誦詞在作品當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范讀)

(一)品讀朗誦詞

1、這段朗誦詞擺在歌詞之前你們認為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好,請你說說。

領起下文,領起下文的,是英雄氣魄,民族精神,偉大堅強,贊歌,(齊讀)

2、誦讀詩歌應該注意什么?

(1)理解詩歌內(nèi)容。在朗讀時要通過對文章字詞的分析,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注意朗讀重音和朗讀節(jié)奏,讀好關鍵詞,把握時代背景這樣,才能在朗讀時做到傳情達意。

(2)把握詩歌的情感。朗讀時要讀得熱情悲壯,讀出黃河滾滾奔流的氣勢,讀出中華民族團結抗戰(zhàn),偉大而又堅強的精神。

(3)注意關鍵詞的語氣

(4)把握時代背景。1938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以后。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詩人光對黃河的頌歌,激發(fā)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

(二)品歌詞

運用這種讀詩的方法做一個訓練:下面我們以縱列小組為單位,賞讀歌詞部分,每組讀一節(jié),(這組讀望黃河,這組頌黃河的第一層,這組讀頌黃河的第二層,這組讀頌黃河的第三層。)選擇你喜歡的一個句子或一個詞,用聲音傳遞情感,邊讀邊賞,說說你喜歡的理由,應該怎樣去讀?并作有感情誦讀。

1、品讀 2、賞析 3、交流(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

四、美讀詩歌,升華主題

1、美讀

現(xiàn)在我們一起帶著你對文章的理解,對詩歌飽滿的激情,以及對詩歌中關鍵語的把握。用你喜歡的方式自由組合,可以分角色,可以配樂,可表演,把你的最高水平展示給大家。(練讀),

自己組合,如果要分角色可以采用和同伴互助的形式,在小組中選擇同伴合作,試著練一下,等會請同學們表演

師:選擇一組來讀,你們是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讀的?(展示讀)

師:不錯,看來同學們有合作經(jīng)驗,這樣來全班合作讀,

下面我們來配音朗讀,在畫面、樂曲聲中,進一步感受黃河勇往直前的氣魄、偉大堅強的民族精神。特別要要讀好關鍵詞。讓我們一起投入感情,放聲朗讀吧!老師讀第一段(齊讀)

老師讀第一段 ,一個同學讀英雄氣魄那段 ,女同學讀第一節(jié)啊 ,男同學讀第二節(jié)啊祖 ,剩下后面的一起讀。

要求:讀出關鍵詞的語氣,讀出情感,

師:在你們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黃河滾滾東流的氣勢,感受到了黃河永往直前的氣魄,也感受到了黃河偉大堅強的民族精神,老師想問一下作者在這里只是想贊美黃河嗎?

2、主旨:

作者想借黃河贊美我們的民族,我們的祖國,借此激發(fā)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雄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祖國。

五、課堂延伸 知識反饋

1、你這節(jié)課的最大收獲是什么?(鼓勵學生自由談)我們能不能利用這節(jié)課學到的朗讀方法和技巧,來解決這一類問題呢?

2、下面我播放《保衛(wèi)黃河》視頻,我們邊聽邊看文字,找出要重讀的關鍵詞,聽后我們一起來朗讀。(播放《保衛(wèi)黃河》的音樂,同時展示文字幻燈片)

讓學生找重讀關鍵詞,并說說重讀的理由,鼓勵試著讀一下,然后師生齊讀,在高昂的氣氛中結束歌詞的學習。

華清老師黃河頌教案篇二

1、《黃河頌》是組詩《黃河大合唱》的第二樂章,它以豐富的藝術形象,表現(xiàn)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在《黃河頌》中詩人作為時代的歌手出現(xiàn),他站在高山之巔,代表祖國英勇的兒女,向著黃河唱出了頌歌。

2、新課標要求“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nèi)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在本課學習中要突出“細心揣摩課文的精彩段落和關鍵語句,學會做批注”這個教學重點。

3、七年級下學期,學生之前已學過現(xiàn)代詩歌,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揣摩詩歌精彩詞句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語言運用的技巧還不是很熟稔,因此,要引導學生一步步引導學生細心揣摩,學會品味。

4、《黃河頌》是歌詞,同時也是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它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黃河的形象,語言和抒情方式淺顯易懂,情緒慷慨激昂,可以作為學生接受詩歌教育、領略新詩藝術的優(yōu)秀范本。

1、七年級學生愛朗讀、好模仿,表演欲望也很強烈。教師要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在語音、語調(diào)、停頓、重音、語速的處理上更勝一籌;還要對學生朗讀技巧進行指導,與學生一起邊讀邊品析、揣摩語言,從而更好地把握詩歌情感,讀出自己的獨特體驗。

2、現(xiàn)在的學生生活在和平年代,祖國屈辱的歷史已遠。要引導學生了解這首詩歌的時代背景,通過各種方式朗讀,反復體味詩歌中澎湃激昂的愛國熱情。本課教學應以誦讀為主,不宜過多講解,可以借助音樂的力量,讓學生對詩歌有更深入的理解感悟。

1、積累詞語,掌握“巔、澎湃、狂瀾、屏障、哺育、九曲連環(huán)”等詞語的讀音、詞義、并學會運用。

2、多種形式朗讀歌詞,充分展開想象,體會歌詞中體現(xiàn)出的英雄氣魄,體味詩人的愛國情感。

1、感受詩中的黃河形象,領悟黃河所凝聚著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2、細心揣摩課文的精彩段落和關鍵語句,學會做批注。

揣摩意蘊豐富的語句,理解其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黃河頌》音頻、第三樂章《黃河之水天上來》文字資料。

兩課時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ppt顯示)

導入:“一把黃土成千萬個你我,靜脈是長城,動脈是黃河?!秉S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明。今天,讓我們聆聽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譜曲的《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黃河頌》,來感受黃河的氣勢。播放《黃河頌》(男聲獨唱)音頻,請學生閉上眼睛感受壯美的意境,然后談談對這首曲子的感受由此引入《黃河頌》歌詞。

1.老師板書題目:黃河頌(“頌”字加著重號)

2.出示任務:

(1)題目“頌”的含義是什么?(贊頌、歌頌)

(2)聽《黃河頌》的感受是什么?

3.反饋指導:

(1)指名回答,理解題目含義;全班齊讀課題,在“頌”字上重讀。

(2)《黃河頌》這首歌曲大氣磅礴、動人心魄,給人力量、催人奮進。

過渡語:同學們,讀了題目,從課題中我們知道課文是贊頌黃河的詩歌;聽了歌曲,從歌詞中我們感受到了黃河的磅礴的氣勢。作者在什么情況下,寫了這首詩歌?它蘊含著怎樣的感情呢?相信我們只要美美地讀這首詩歌,就能知道了。

(二)初識作家,了解作品

1.出示任務:

(1)閱讀課本“預習”部分,圈點勾畫作者、作品及創(chuàng)作背景 。

(2)學生補充介紹作者光未然、作品《黃河大合唱》及預習時查閱的背景。

2.反饋指導:

預設(ppt顯示):

光未然,原名張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華縣。1927年在中學年代就參加革命工作。1935年創(chuàng)作了《五月的鮮花》歌詞,1939年到延安后創(chuàng)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jīng)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

《黃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樂作品,共有八個樂章,分別是《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wèi)黃河》《怒吼吧,黃河》。

指導:

(1)強調(diào)《黃河頌》是《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補充其它七個樂章;作者光未然、譜曲冼星海。

(2)學生在補充時不能讀資料,要自己理解后介紹出來。

(3)齊讀課本“預習”部分,補充資料。

(一)聽讀課文,感知詩意

1.出示任務: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音頻,學生聽讀,初步感知詩意。

(2)聽讀時,在課文里把重要字詞圈畫出來,然后借助課下注釋及字典將這些字詞讀準。

2.反饋指導:

(1)學生上黑板板書聽讀時自己圈畫的字詞,并為其他同學強調(diào)重點。

(2)教師提示學生注意以下加紅、加粗字的讀音及釋義(ppt顯示):

注音:

釋義:

狂瀾:大波浪 山巔:山頂

哺育:喂養(yǎng) 滋長:生長

(3)補充課堂筆記,全班齊讀字詞。

(4)全班齊讀詩歌。

(二)個人表情朗讀,讀出詩歌節(jié)奏

1.導語:大家詩歌朗讀時,字詞讀音比較準確,但是缺少停頓、重音、速度、語調(diào)的處理?

出示任務:

(1)請大家聽朗讀水平較好的同學配樂朗讀,注意他在語調(diào)、語速、停頓、重音方面的優(yōu)點。

(2)理解體會,反復練習,提高自己的朗讀技巧。

2.反饋指導:

(1)詩分為朗讀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以示區(qū)別。

(2)“我站在高山之巔,望……”總領下文,停頓要稍長一些。后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奔”“劈”的重讀,且四句應越讀越激昂,表現(xiàn)黃河的氣勢。

(3)“啊!黃河!”重復三次,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4)最后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戰(zhàn)斗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5)全詩應讀出國難當頭,中華民族正處于危機之中的悲壯情懷,讀出熱血沸騰、壯懷激越的情感。

3.自由練習讀準課文并指名反饋指導,重點注意反饋指導語調(diào)、語速、停頓、重音方面。

(三)小組合作朗讀,讀出詩歌情感

1.出示任務:

(1)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朗讀課文,分工合作,取長補短。

(2)小組朗讀評價: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分工合宜,合作默契。

2.反饋指導:

(1)小組合作朗讀展示,提示其他學生集中精神注意聽,在讀錯的字下面點上圓點,在停頓、重音、速度、語調(diào)有問題的地方劃線標記,情感不到位的地方勾畫。

(2)一個小組朗讀后,其他小組指出讀錯或不合宜的地方,并進行全面評價。

(3)小結后自由讀或齊讀該自然段,反復練習。

(四)師生聯(lián)合朗讀,讀出黃河氣勢

1.導語:通過以上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朗讀,我們讀準字音、讀出了詩歌的節(jié)奏、更讀出了作者的感情。讓我們師生合作,再次讀出黃河磅礴的氣勢。

出示任務:

男領“朗誦詞”部分,女領“歌詞”部分的開頭至“劈成南北兩面”,男生齊讀第一節(jié)“啊!黃河!”,女生齊讀第二節(jié)“啊!黃河!”,男生齊讀第三節(jié)“啊!黃河!”,師領最后一部分,全班齊頌“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2.反饋指導:

(1)師生合作朗讀后,教師評價,不足之處再次朗讀。

(2)小結后自由讀,反復練習,讀出黃河磅礴的氣勢。

(五)小結過渡,總結提升

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聽讀、范讀、小組合作讀、師生聯(lián)合讀等形式,讀準了詩歌的語音,讀清了詩歌的停頓、重音、速度、語調(diào),更讀出了詩歌的感情,讓我們感受到了黃河大氣磅礴的氣勢。大家讀得不錯,如果想要讀得再好一些,這就需要同學們下節(jié)課深入品析,深刻領悟詩的內(nèi)涵和意境。

(一)查閱資料:黃河在民族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二)賞析詩歌:抓住詩歌的一個方面,進行賞析。參照課本范例,做好批注。

(一)復習上節(jié)課已經(jīng)會認讀的字詞。

1.導語:在學習新的課文之前,我們先復習上一課已經(jīng)會認讀的字。請兩名同學們上黑板聽寫。

聽寫字詞:濁流 屏障 九曲連環(huán) 澎湃 哺育 狂瀾 山巔

2.反饋指導:教師指名聽寫,當堂批改、糾正。全班齊讀。

3.小結:這些劃紅色著重號的字,我們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掌握字形,確保準確無誤。

(二)激趣導入,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導語:毛澤東同志曾說過一句話“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秉S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請同學們談談黃河在民族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1.出示任務:

(1)小組交流查閱的資料。

(2)請兩組代表分別交流黃河在民族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3)引出《黃河頌》第二課時學習目標。

2.反饋指導:

老師補充相關的資料;明確主要學習目標“細心揣摩課文的精彩段落和關鍵語句,學會做批注”。

過渡語:同學們,交流了資料,我們知道黃河在歷史和地理位置上都非常重要。作者在詩歌中如何詩意地表達黃河在歷史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如何表達熾烈的情感?讓我們在歌詞中去找答案。

(一)自讀詩歌,明確詩歌大意

1.出示任務:

(1)自讀課文,給每節(jié)詩前加上段落序號。

(2)概括每節(jié)詩歌的大意,將概括的語言批注在每節(jié)詩的空白處。(提示:閱讀時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評價或疑難問題,用簡練的語言和相應的符號標注在文章的空白處,這就是做批注。)

2.反饋指導:

教師選兩三個同學概括詩歌大意,請其他同學補充。

預設:這首詩寫得很有氣勢,寫出了黃河在中華兒女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歌頌黃河就是歌頌我們中華民族;歌頌黃河,黃河代表我們的民族精神,英雄的黃河就是英雄的中華民族。

3.小結過渡:詩歌著眼于“歌頌”,詩人作為時代的歌手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他站在高山之巔,代表祖國的英雄兒女,向著黃河唱出了氣勢恢宏的頌歌。那么,詩人怎樣將歌頌的內(nèi)容穿在一起呢?讓我們理一理他的抒情脈絡。

(二)悟讀詩歌,理清抒情脈絡

1.出示任務:

(1)教師設計相關題目指導學生理清詩歌的抒情脈絡,理解詩意。

(ppt顯示):

a.歌詞一般有序曲、主體和尾聲,概括這三部分分別寫了什么?

b.在主體部分,作者剛開始對黃河作了一番描繪,由哪個字引起?從那些角度寫了黃河?

c.頌黃河的外部標志是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啊,黃河!”以此把內(nèi)容劃為幾部分,主要內(nèi)容各是什么?

d.詩人借歌頌黃河表達了什么感情?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各組選代表就其中一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反饋指導:

(1)預設:

a.序曲:黃河偉大堅強 主體:望黃河頌黃河 尾聲:學習黃河精神

b.“望”字引起。四個角度:驚濤狂瀾―特寫 濁流連環(huán)―俯瞰 奔向黃海―縱觀 劈成兩半―橫看

c.養(yǎng)育中華民族 保衛(wèi)中華民族 誓言學習黃河。(這個問題學生概括難度較大,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黃河的自然特點、地理特征、黃河在歷史上對中華民族的貢獻,黃河已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等等)

d.詩人借歌頌黃河歌頌我們的民族,激發(fā)廣大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中國。

(2)反饋指導:

a.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記錄討論要點。

b.各組選代表就其中一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可采用抽簽形式選題)

3.評價:全班評價,評出最佳發(fā)言人,授予“發(fā)言之星”的桂冠。

1.出示任務(ppt顯示):

(1)賞讀課文,交流批注作業(yè)。(提示:觀察書上幾處批注,一處批注應抓住一個方面,全文批注可以多樣化、多角度)

(2)小組交流,每個人以“我欣賞這首詩的_____ _(方面),因為______ _____”的句式說話。

(3)談論交流,選好代表,準備發(fā)言。

2.反饋指導:

預設:

(1)我欣賞這首詩的韻律,因為它有雄渾奔放的旋律、鮮明的節(jié)奏、洪亮的音節(jié)、錯落的句式,引人高歌,催人奮進。

(2)我欣賞這首詩的畫面,因為它為我們呈現(xiàn)了黃河立體的美,近遠結合,縱橫相接,全方位展現(xiàn)了黃河獨特的美。

(3)我欣賞這首詩的語言美,特別是比喻修辭的運用。如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是黃河哺育滋養(yǎng)了世代炎黃子孫;把黃河比喻為“民族的屏障”,既寫出了黃河天險在地理上的戰(zhàn)略意義,也寫出了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已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把黃河比喻為一個巨人,那“千萬條鐵的臂膀”就是黃河的無數(shù)支流。

(4)我欣賞這首詩形象生動的語言,除比喻外,本文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跋啤薄氨肌薄芭钡染渥舆\用了擬人的修辭,將黃河一瀉萬里、勢不可擋、剛健有力的樣子刻畫了出來。

(5)我欣賞這首詩雄渾豪邁的風格。詩歌以明朗的語言塑造了黃河奔騰不息、氣勢宏偉的形象,并且多處以“啊,黃河……”這樣的句式直抒胸臆,充滿了雄渾豪邁之美?!?/p>

3.評價過渡:詩歌的美是多元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學們以個性的眼光發(fā)現(xiàn)詩歌獨特的美。美在旋律,美在語言,美在畫面,美在風格,美在意象,美在情感……真是美不勝收,詩歌解讀個性十足。讓我們合唱式朗誦這首詩歌,再次體驗一下詩歌的美。

1、導入(ppt顯示):

黃河――中華民族的根,這根維系著我們,哺育著我們,它把中華大地串聯(lián)起來。

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它催生了優(yōu)秀的文化,留下了豐富的思想和智慧。

黃河――它經(jīng)歷了最頻繁的戰(zhàn)爭,造就了英雄與史詩。

黃河――永遠值得我們贊揚、學習。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誦讀,唱出心中的贊歌。

1.出示任務:

(1)學生根據(jù)《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

(2)學生分角色朗誦詩歌:

序曲由一女生領誦,主體部分學生齊讀,尾聲由一男生先領誦,再全班齊誦。

(2)分誦、合誦配合默契、銜接自然、感情充沛到位。

2.反饋指導:

(1)學生合作朗讀后,教師評價,不足之處再次朗讀。

(2)反復練習,直至讀出黃河磅礴的氣勢。

3.總結: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偉大的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英雄的兒女,維護了祖國尊嚴,我們?yōu)槊褡遄院?、為祖國歌唱。讓我們以黃河為榜樣,團結奮斗,為使我們的民族躋身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一)資料助讀:下發(fā)資料,閱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

(二)學唱歌曲: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并進行表演唱。

華清老師黃河頌教案篇三

① 知識與技能:

指導同學們把握詩文基調(diào),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yǎng)同學們鑒賞詩歌的能力。

②過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一課時

一、導入

播放音樂《黃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同學們,引起同學們心靈的共鳴。

二、朗讀。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

①教師范讀。

②同學們自由練習朗讀。

③同學們齊讀。

三、內(nèi)容研討

①解題。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抓住頌字。)

②這首歌詞的一、三兩節(jié)很顯然是首尾呼應,但這兩段文字著眼點完全相同嗎?(第一節(jié)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jié)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

③第二節(jié)是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并不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tǒng)領,應該是哪個字?(即望字。)

④頌黃河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有明顯的外部標志,這就是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nèi)容劃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⑤小結文章。

用如下板書總結文章。

序曲主體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望黃河頌黃河學習黃河精神

五、再朗讀

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要求同學們根據(jù)《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教師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安排同學們齊讀、領讀或個別誦讀。

六、課外作業(yè)

①閱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

②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并進行表演唱

教后記:隨著詩人行進在黃河岸邊,感受黃河的氣魄,回想著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的戰(zhàn)士抗擊敵人的氣概,使同學們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饵S河頌》給了同學們一個了解先烈精神的機會。

華清老師黃河頌教案篇四

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培養(yǎng)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是語文教學的目的之一?!饵S河頌》是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文章。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一、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現(xiàn)代國情(如五四運動、九一八事變、抗日戰(zhàn)爭),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山河和語言文化的愛國主義情操。二、要細致分析、細心揣摩課文中的精彩段落和關鍵詞句,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漢語言豐富、優(yōu)美的表現(xiàn)力,饒有興趣地鍛煉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三、本單元的課文都是很好的朗讀課文,教學時應繼續(xù)注重朗讀訓練,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出感情,通過反復朗讀,自行領會文意,培養(yǎng)語感。要引導和鼓勵學生說出對課文的整體感受,通過師生互動、交流,進一步把握課文內(nèi)容。

《黃河頌》是著名的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同時也可當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的現(xiàn)代詩來讀。這首詩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黃河的形象,贊美了黃河的英雄氣概,表達了對黃河的熱愛與歌頌,同時也表達了一個炎黃子孫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文章語言和抒情方式淺顯易懂,情緒慷慨激昂,是初中一年級學生接受詩歌教育、領略新詩藝術的好材料。因此調(diào)動學生情感是上好本課的首要條件,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是深入理解課文的關鍵。

新課程中強調(diào)教師教育理念的變化、教學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師生互動,合作交流,從而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健全的人格。根據(jù)《黃河頌》的特點,設計本課的教學時,可從朗讀訓練,培養(yǎng)語感,整體領會文意的角度出發(fā),激發(fā)并強化學生的樸素的愛國情感。

本案例設計了四個活動層次,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組織教學內(nèi)容。首先以“黃河知識知多少”,調(diào)動學生知識積累,了解黃河歷史,同時可調(diào)動起學習情感;然后以“吟誦黃河詩作”完成本課的朗讀訓練任務,借助音樂的力量,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反復體味詩歌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第三個板塊中,注重從學生的理解感悟入手,讓學生探究黃河精神的實質(zhì)所在,特別是最后一個問題的各抒己見,更是富有時代氣息,學生雖沒有詩人的生活體驗,但仍可從自己所處年代

出發(fā),明確新時代的青年應持一種怎樣的人生觀念;最后以“詠唱黃河歌曲”作結,強化了課文的情感,深入了學生的心靈。

詩歌教學中,應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引導學生在動態(tài)中思維,以多媒體課件作為烘托氣氛,渲染情感,提供感性認識的載體,以讀為主線,從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體味文章的獨特內(nèi)涵,把握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對作者人生經(jīng)歷與寫作經(jīng)歷,以及作者寫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獨立思維,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獨特的閱讀體驗?!饵S河頌》的設計就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契機,來喚起學生的高昂的學習情緒,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增強其探究思考的信心,使其智力得到最好的發(fā)揮和發(fā)展。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注意節(jié)奏,提高朗讀詩歌的能力。

2.記誦自己喜歡的句子,積累詞匯、語句。

3.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4.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的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學方式]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朗讀,探究,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

[教學過程]

一、導入。(多媒體播放黃河照片和錄象)

早在8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黃河流域過著狩獵、采集的生活。黃河以其粗獷、勇敢、勤勞、堅強的風骨,純樸、踏實、熱情而真摯的風度,博大的胸懷,奮進的精神造就了中華民族的性格,黃河就是中華民族的魂。今天我們要體會吟誦的就是一篇贊頌黃河英雄氣概的詩歌――《黃河頌》。

二、話說黃河歷史。

1.課前準備:通過查閱圖書資料、網(wǎng)上資源,收集關于黃河的歷史史實、地理文化、詩詞傳說等等。

2.課堂活動:話說黃河――你對黃河文化知多少。

通過交流,了解黃河與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深遠關系,更好的了解詩人對黃河的“歌頌”是源于深深的愛國情懷,并可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適當聯(lián)系詩句,加深理解詩歌內(nèi)容。

三、吟讀黃河頌歌。

了解黃河歷史能讓我們感受到黃河的雄壯、博大與深厚的文化底蘊。歌頌黃河就是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詩人光未然作為時代的歌手出現(xiàn),站在高山之巔,代表英勇的兒女,向著黃河唱出了頌歌。我們來一起吟誦詩作,感受那澎湃激昂的黃河情、愛國心。

1.教師配樂范讀,學生正音正字。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的朗讀,讀出氣勢,引起學生心靈共鳴。

2.學生練習讀。

要求: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或一節(jié)詩,說一說應怎樣讀。老師指導如何讀出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節(jié)奏層次、氣勢韻味。

3.師生合作配樂朗誦。

要求:老師讀朗誦詞,學生讀歌詞。

四、探究黃河精神。

詩歌的韻味,伴著我們的聲音、我們的情感,敲打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進一步走進詩歌,探究黃河精神。

1.你認為全詩是寫一種氣勢,還是寫一種精神?

2.你認為作者描繪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歌頌它偉大堅強的精神,是要表達什么情感?

3.你能用一個相似的短語來替換詩歌結尾的“偉大堅強”這個詞,發(fā)出自己的誓言嗎?

五、詠唱黃河歌曲。

師生齊唱《黃河大合唱》,強化詩歌情感。

六、結語。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偉大的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英雄的兒女,維持了祖國尊嚴,我們?yōu)槊褡遄院?,為祖國歌唱。今天我們?nèi)匀灰渣S河為榜樣,學習

它的偉大和堅強,團結奮斗,振興中華,為使我們的民族躋身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師:大家知道“中華兒女”又被稱為什么嗎?

生:華夏兒女。

生:炎黃子孫。

師:不錯。我們身上都流著同樣的血。那大家知道我們的祖先最早起源于哪兒呢?

生:我們是炎黃子孫,炎帝、黃帝部落在黃河流域群居,所以應是黃河兩岸。師:你說得非常正確,(多媒體播放黃河照片和錄像)早在8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黃河流域過著狩獵、采集的生活。黃河以其粗獷、勇敢、勤勞、堅強的風骨,純樸、踏實、熱情而真摯的風度,博大的胸懷,奮進的精神造就了中華民族的性格,黃河就是中華民族的魂。今天我們要體會吟誦的就是一篇贊頌黃河英雄氣概的詩歌――《黃河頌》。

師:課前已要求大家通過各種方式查閱黃河的歷史,請同學們盡展才華,讓我們“話說黃河”。說一說你對黃河知識知多少。

生:黃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經(jīng)我國九個省區(qū)。

師:你真是黃河的優(yōu)秀兒女,了解了黃河的概貌,正如詩中所說:“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huán)。”

生:中國現(xiàn)在的黃河中下游的許多城市:咸陽和西安、洛陽和鄭州、安陽和開封、商丘等地都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師:你是從城市的角度來說的,很好,這能體現(xiàn)詩中的哪一句呢?

生(齊說):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fā)源。

生:根據(jù)中國歷史的記載,中國幾代帝王建都均在這黃河流域。平陽(今山西臨汾)是堯的都城,舜之都為蒲坂(今山西省永濟具西蒲州),禹的都城是陽翟(今河南禹縣)。

師:你對歷史頗有研究的。

生:西安的大雁塔、秦始皇的兵馬俑、開封的鐵塔、龍亭,洛陽的龍門石窟、白馬寺,天水的麥積山石窟,銀川的海寶塔,劉家峽的炳靈寺石窟,等等,宏偉壯觀,技藝高超,造型優(yōu)美,不僅當時舉世罕見,也是當今世界之奇作珍品。

師:這都是黃河給我們帶來的寶貴財富??!

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黃河兩岸活躍著廣大軍民,萬山叢中、青紗帳里,到處都有敵后游擊隊英勇斗爭。

師:黃河發(fā)出了怒吼,華夏兒女正在為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祖國而戰(zhàn)。

生:老師,可我從一則資料上看到,黃河經(jīng)常給我們帶來災難和痛苦,如決堤、泥沙淤積等。

師: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生:我還知道一句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師:誰寫的?

生:不知道。

師:著名詩人李白寫的。滾滾黃河東逝水,又怎不令人詩興大發(fā)呢?

師:大家的發(fā)言,讓老師再一次感受到黃河的雄壯、博大與深厚的文化底蘊。歌頌黃河就是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無論在哪個時代,黃河都象征著中華民族偉大的血脈和精神。

師:詩人光未然作為時代的歌手出現(xiàn),站在高山之巔,代表英勇的兒女,向著黃河唱出了頌歌。我們來一起吟誦詩作,感受那澎湃激昂的黃河情、愛國心。

師:首先聽老師讀,同學們將你聽到的語氣旁批到書上。聽完后,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句詩或一節(jié)詩,說一說應怎樣讀。

(師配樂范讀,生作批注)

師:哪位同學將你聽到的感受說出來?

生:我聽出“我站在高山之顛,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币痪渥钣形兜?,這句總領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后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奔”“劈”的重讀,且四句應該越讀越激昂,表現(xiàn)黃河的氣勢。

師:你與老師真是不謀而合。

生:最后的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zhàn)斗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華清老師黃河頌教案篇五

1、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溢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培養(yǎng)同學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掌握詩歌的思想內(nèi)涵。

自主、合作、探究法

多媒體課件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邊傾聽《捍衛(wèi)黃河》的歌曲邊欣賞有關黃河圖片導入課文《黃河頌》。

二、知識積累

1、作者簡介和時代背景

作者簡介

光未然,原名張光年,現(xiàn)代詩人,文學評論家。1936年到延安,創(chuàng)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jīng)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

時代背景

當時,日寇的鐵蹄肆意踐踏著中華大地,抗日戰(zhàn)爭全面迸發(fā),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詩人隨八路軍行進在黃河邊,雄奇壯麗的山河,面對偉大而堅強的抗日軍民,唱出了豪邁的頌歌。

華清老師黃河頌教案篇六

1.搜集有關黃河的資料(文明、文化、災難);了解一些抗日戰(zhàn)爭中中華兒女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

2.通過自主學習,整體感知并把握詩歌內(nèi)容。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理解詩歌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的黃河形象,感受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

4.欣賞《黃河大合唱》這部不朽的音樂作品,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感。

5.綜合探究,做一次黃河文化的巡禮,喚醒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黃河情――保護母親河,了解黃河的現(xiàn)狀,加強環(huán)保意識,以行動保護汕頭的母親河――韓江。

1.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理解歌詞大意。

1.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詩歌象征手法的基礎上,感受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

兩課時。(課內(nèi)一節(jié)時,課外一節(jié)時)

authorware多媒體課件。

自主、合作、探究;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堂練習。(檢查預習:重點字詞的音、形、義)

教師范讀。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學生齊讀。

1.解題。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抓住“頌”字。)

這首歌詞的一、三兩節(jié)很顯然是首尾呼應,但是這兩段文字著眼點完全相同嗎?(第一節(jié)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jié)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

第二節(jié)是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是并不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tǒng)領,應該是哪個字?(即“望”字。)

2.詩人從哪些方面贊美了黃河的英雄氣概?

“頌黃河”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有明顯的外部標志,這就是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nèi)容劃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前文一直在寫黃河,標題也是頌黃河,可詩歌最后四句卻在寫英雄兒女,是離題嗎?

3.請根據(jù)詩歌的內(nèi)容,試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黃河精神。

詩歌中反復出現(xiàn)的“??!黃河!”起了什么作用?

詩人歌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筑成我們民族的屏障”,你是怎樣理解的?

如何理解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如何把握《黃河頌》語言上的特點?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jù)《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

小結。

閱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

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并進行表演唱。

完成《一課一練》。

黃河頌

光未然

序曲 主體 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 望黃河頌黃河 學習黃河精神

第二課時(課外)

一直擔心這種情感豐富的愛國主義詩歌,難上!在圖像、音視頻等感性材料相對缺乏的情況下,僅僅靠“三寸不爛之舌頭”與一個自主學習的課件,學生是否會覺得過于枯燥無味呢?事實上,這種憂慮是多余的。

我借助同學們自己收集的相關背景資料介紹與本課件,尤其是在一次次的朗讀中,激發(fā)起他們的愛國意識,再加上播放、欣賞氣勢雄偉的歌曲《黃河頌》,學習《黃河頌》竟成了一節(jié)莊嚴肅靜的愛國教育課。

沒見過黃河,但是通過詩歌文字描繪及幾張黃河插圖,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同時運用學生潛在的競爭意識與合作精神,讓他們在小組里互讀,然后分批朗讀(1~30;31~60),最后推選男女學生代表來朗讀,課堂的氣氛顯得十分活躍,朗讀的時候聲勢是一浪賽過一浪。

在朗誦中,我們贊美了黃河,歌頌了中華民族偉大而堅強的精神,更讓我體味到了學生本身就是一股如黃河般彭湃的雄偉力量!

課余的時間里,學生利用本課件繼續(xù)自主地深入地拓展學習。

課件設計以《黃河頌》為主體,以“黃河,母親河”為主題,是一堂學生自主學習課、音樂文學欣賞課、探究課,同時,整理相關的學習資源,讓學生通過閱讀大量資源來自主學習了解黃河的文明、文化與“母親河”的災難史以及現(xiàn)狀,是學生課余自主學習、探究的好幫手。

華清老師黃河頌教案篇七

課程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字詞,背誦;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注意節(jié)奏。

過程與方法: :朗讀訓練

情感體驗: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重難疑點解決辦法:

重點:朗讀、背誦

難點: 詩歌的思想內(nèi)涵

疑點: 時代背景與詩歌主題

課時安排 :兩課時

學法指導:教師點撥,由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教具學具準備:錄音機 、電腦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教師指導學法,學生主動討論研究。

教學步驟 :

才華展示

學生范文展示

復習檢查

學生針對上節(jié)的內(nèi)容互測、互評。

導入 新課

放《黃河》歌曲的錄音,導入 新課(導入 的內(nèi)容略)

作者簡介:找兩名學生完成

基礎知識:記憶書后3題詞語

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

2、學生朗讀

3、體會情感 齊讀

4、理解詞意 默讀

分組討論

1、從幾個角度寫黃河

2、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合作探究

1。在你朗讀的過程中,你認為哪節(jié)最有氣勢?

2。你能有感情地與別人合作齊讀一下課文嗎?

研究學習

1、你認為全詩是寫一種氣勢,還是寫一種精神?

拓展延伸

怎樣理解文中的民族精神?

教師小節(jié)

布置作業(yè) 理解背誦

板書設計

黃河頌

序曲------主體------尾聲

教學回顧

華清老師黃河頌教案篇八

1、知識目標:

①努力培養(yǎng)朗讀、感悟和理解能力,培養(yǎng)鑒賞詩歌的能力。

②體味歌詞意境,積累經(jīng)典語言。

2、情感目標:

①深刻感悟黃河的英雄氣概,深入理解中華民族的堅強品格。

②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3、能力目標:

①運用質(zhì)疑、感悟、聯(lián)想和探究的學法。

②通過拓展學習建立對黃河的整體認識。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在理解詩歌的象征手法的基礎上,感受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

1課時

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長城是靜脈,黃河是動脈。黃河,偉大的母親河!自先祖以來炎黃子孫就在黃河流域繁衍生息,黃河以其粗獷、勇敢、堅強的風骨,純樸、踏實、熱情而真摯的風度,博大的胸懷,奮進的精神造就了中華民族的性格,提起黃河誰不為之動容?(放黃河的視頻)這就是奔騰咆哮的黃河!這就是勇往直前的黃河!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華夏文明的黃河。

今天我們要體會吟誦的就是一篇贊頌黃河英雄氣概的詩歌――《黃河頌》。(板書課題)

話說黃河:現(xiàn)在,請同學們盡展才華,說一說你對黃河知多少。大家的發(fā)言,讓老師再一次感受到黃河的雄壯、博大而深厚的文化底蘊。

1、背景介紹。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瘋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殘殺著我們的同胞!我們中國人的鮮血灑在黃土地上,血流成河,哀鴻遍野……這時候,全國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xx。

1939年,詩人光未然跟隨抗日戰(zhàn)士行軍到了黃河岸邊,感慨不已,于是寫下了歌頌黃河母親的大型組詩《黃河大合唱》,共由八個樂章組成,經(jīng)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本文即是第二章。

2、音樂欣賞。

同學們,請欣賞時代的歌手詩人光未然,站在高山之巔,代表英勇的兒女,向著黃河唱出的頌歌。(播放音樂《黃河頌》)欣賞后,老師的胸中也激情澎湃呀!我也要高歌一曲,你們覺得老師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朗讀呢?(激昂、雄健、悲壯?。?/p>

3、范讀課文。

首先聽老師讀,同學們將你聽到的語氣旁批到書上。聽完后,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句或一節(jié),說一說應怎樣讀。(師配樂范讀,生作批注)

4、自由朗讀。

自由朗讀,醞釀情感,體驗情感。

5、朗讀交流。

請一幾個學生選取感興趣的部分在課堂上讀給全班同學聽,并請大家討論如何讀出感情。發(fā)言者也可以通過自己朗讀來表達意見。

提示:

①詩歌分為朗讀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以示區(qū)別。

②“我站在高山之顛,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币痪淇傤I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后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奔”、“掀”、“奔”、“劈”要重讀,且四句應該越讀越激昂,表現(xiàn)黃河的氣勢。

③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④詩人反復吟唱:“啊!黃河!”,我們應該怎樣來讀出這三個小節(jié)的.情感與氣魄呢?第一節(jié),舒緩深沉;第二節(jié),堅強有力;第三節(jié),高亢激昂。

⑤最后的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zhàn)斗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6、美讀課文。

選取幾個片段,美讀體驗。要求:

①讀出感情,氣勢;

②語音清晰,準確。

7、研讀詩歌。

(1)目標提示:

①本課的題目是《黃河頌》,其中哪個字是關鍵,也是題眼?

②開頭點題后,作者并沒有直接去頌而是在描寫黃河,如果在文中找一個字來統(tǒng)領,應該是哪個字?

③詩歌從哪幾個方面來歌頌黃河的?歌詞主體部分反復出現(xiàn)“??!黃河!”起什么作用?

④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合作探究:請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教師巡回指導)同學們回答得很精彩,提出的問題也很關鍵。

①標題中最關鍵的字是“頌”。

②在“望”黃河的驚濤澎湃、磅礴氣勢的基礎上,對黃河進行贊“頌”。

③黃河的歷史貢獻、地理特征、自然特點;“??!黃河!”反復出現(xiàn),把詩歌的主體部分分為三個層次,即黃河是搖籃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黃河是屏障保衛(wèi)了中華民族,黃河是臂膀還將激勵著中華民族,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象征著我們中華的民族魂!反復的修辭手法的運用,強調(diào)了戰(zhàn)斗的決心,表達了對民族精神的贊頌,也表達了必勝的信心。由實到虛,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步深入。

④詩人借歌頌黃河歌頌我們的民族,激發(fā)廣大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中國。

8、師生齊誦。

伴音齊誦,領悟詩意,再現(xiàn)美景,誦出詩情。(配樂誦讀)

1、描繪黃河。

展開想象,學寫誦詩。

例句:??!黃河!

你是xxx

2、意境升華。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偉大的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英雄的兒女,維護了祖國尊嚴,我們?yōu)槊褡遄院?、為祖國歌唱。讓我們以黃河為榜樣,團結奮斗,為使我們的民族躋身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多媒體播放《黃河頌》,師生齊唱)

板書設計:

6、黃河頌

序曲

主體(頌)搖籃屏障臂膀民族魂

尾聲

華清老師黃河頌教案篇九

①有感情地朗讀,培養(yǎng)朗讀詩歌的能力。

②品味語言,體味歌詞意境,積累經(jīng)典語言。

③理解歌詞內(nèi)容,啟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熟讀成誦,感悟歌詞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初步鑒賞歌詞的能力

歌詞是貼近大眾的文化樣式,形式活潑,瑯瑯上口,深得學生的喜愛。課前讓學生再搜集一些與之相關的歌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培養(yǎng)興趣,增加積累。

大家知道“中華兒女”又被稱為什么嗎?(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我們身上都流著同樣的血,那大家知道我們的祖先最早起源于哪兒嗎?早在8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黃河流域過著狩獵、采集的生活。黃河以其勇敢、堅強的風骨,純樸、踏實、熱情而真摯的風度,博大的胸懷,奮進的精神造就了中華民族的性格,黃河就是中華民族的魂。今天我們就是體會吟誦的就是一篇贊頌黃河英雄氣概的詩篇――《黃河頌》

(學生自由暢談)

小結:大家的發(fā)言讓老師再次感受到黃河的雄壯、博大而深厚的文化底蘊,歌頌黃河就是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無論在哪個時代,黃河都象征著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詩人光未然做為時代的歌手出現(xiàn),站在高山之巔,代表英雄兒女,向著黃河唱出頌歌。

1、 師范讀。要求:批注重音字,語氣,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來讀。

2、 探討朗讀語速,語氣及重音。

3、 分小組朗讀、學生評價。

4、 師生聯(lián)讀。(配樂)

1、 河有怎樣的氣勢和精神,你是怎樣體會的?

2、 結合時代背景,你認為作者描寫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歌頌它偉大堅強的精神,是為了表達什么感情?

3、 你能用一個相似的詞來替代詩歌結尾的“偉大堅強”,來發(fā)出你自己的誓言嗎?

(生小組合作探究)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偉大的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英雄的中華兒女,維護的祖國的尊嚴。我們?yōu)槊褡遄院?,為祖國歌唱。讓我們以黃河為榜樣,團結奮斗,為我們的民族擠身于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

華清老師黃河頌教案篇十

①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diào),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②過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時安排:一課時

播放音樂《黃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學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

①教師范讀。

②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③學生齊讀。

①解題。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抓住“頌”字。)

②這首歌詞的一、三兩節(jié)很顯然是首尾呼應,但這兩段文字著眼點完全相同嗎?(第一節(jié)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jié)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

③第二節(jié)是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并不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tǒng)領,應該是哪個字?(即“望”字。)

④“頌黃河”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有明顯的外部標志,這就是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nèi)容劃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⑤小結課文。

用如下板書總結課文。

序曲主體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望黃河頌黃河學習黃河精神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jù)《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教師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安排學生齊讀、領讀或個別誦讀。

①閱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

②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并進行表演唱

教后記:隨著詩人行進在黃河岸邊,感受黃河的氣魄,回想著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的戰(zhàn)士抗擊敵人的氣概,使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饵S河頌》給了學生一個了解先烈精神的機會。

光未然,原名張光年,1913年出生,1927年在中學時代即參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輟學。1936年抵達上海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并從事進步文藝活動。1935年8月創(chuàng)作《五月的鮮花》歌詞,以其深懷憂患與憤恨體現(xiàn)濃郁深沉的抒情氣息,廣為傳唱。1939年到延安創(chuàng)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jīng)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劇本》《文藝報》《人民文學》主編。

《黃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樂作品,作品由八個樂章組成,它以豐富的藝術形象、壯闊的歷史場景和磅礴的氣勢,表現(xiàn)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本文選自組詩《黃河大合唱》第二部《黃河頌》。

學習本文首先要通讀全詩,掃清文字的障礙,了解詩的內(nèi)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給下列加字注音。

巔( ) 澎( ) 湃( ) 瀾( ) 宛( )

2、理解下列詞語在文章中的意思。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擊。

狂瀾:巨大的波浪。

宛轉:彎彎曲曲地流過。

屏障:象屏風那樣遮擋著的東西。

1、詩人從哪些方面贊美了黃河的氣魄?他借歌頌黃河表達了什么感情?

詩人從黃河的自然特點、黃河的地理特征、黃河在歷史上對中華民族的貢獻等方面贊美了黃河的氣魄。

詩人借歌頌黃河歌頌我們的民族,激發(fā)廣大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中國。

2、歌詞中反復出現(xiàn)的'啊!黃河!'起什么樣的作用?

'啊!黃河!'反復出現(xiàn),把歌詞主體部分從'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fā)揚滋長'分為三個層次,依次是:'黃河養(yǎng)育中華民族,黃河保衛(wèi)了中華民族,黃河還將激勵中華民族。'由實到虛,環(huán)環(huán)相加,逐步深入。

3、如何理解黃河是'搖籃',是'屏障'?

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較容易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chǎn)生、發(fā)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yǎng)了世代炎黃子孫。把黃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側重從黃河對中華民族的保衛(wèi)作用而言。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作為軍事屏障,黃河偉大的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制勝的法寶。

4、如何理解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對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一句,首先應該明確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從全句看,這是一個比喻句,把黃河比喻為一個巨人,黃河主流是巨人的軀干,黃河流域中的無數(shù)條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萬條'鐵的臂膀'。其次,應該和上文結合起來理解,如此巨人'一瀉萬丈,浩浩蕩蕩'體現(xiàn)了氣勢磅礴、勇不可擋的氣度和力量,正足以激發(fā)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5、如何把握《黃河頌》語言上的特點?

這首歌詞寫得明快雄健,節(jié)奏鮮明,音節(jié)洪亮。以短句為主,兼以長句。長短結合,自由奔放并且錯落整齊。在韻腳上,隔二三句押韻,形成了自然和諧的韻律。同時,十分注意刻畫黃河形象,注意營造歌詞的畫面之美:'黃河滾滾'、'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huán)'等句,在讀者面前展開一幅宏大的波瀾壯闊的雄偉圖畫!

以歌頌自然山川為題材的詩歌,有很多,請同學們自己搜尋一些,并試著模仿,也寫一首小詩。

中考解析

1、(北京市西城區(qū))文言語句加紅字讀音有錯誤的是

a.其夫囈語(yì) 湯熨之所及也(tāng)

b.以嚙人,無御之者(niè)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kuì)

c.人則無法家拂士(bì) 默而識之(zhì)

d.神情與蘇、黃不屬(zhǔ)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gēng)

【考點】:文言詞語的讀音

【分析】:答案為a項。'湯熨之所及也'中的'湯'是通假字,同'燙',應該讀四聲,用熱水焐。

2、解釋加紅的詞都正確的是

a.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食:同'飼' 見:同'現(xiàn)'

b.屠不窘,恐前后受其敵 窘:困窘急迫 敵:脅迫,攻擊

c.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 書:書信 罾:用網(wǎng)捕

d.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植:種 褻:親近而不莊重

【考點】:詞語的含義

【分析】:答案為b項。a項中的'食'應該讀shí,'吃'的意思。c項中的'書'是動詞,'寫'的意思。d項中的'植'解釋有誤,'植'在句中是'樹立'的含義。只有b項中的解釋都是正確的。

3、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理解不正確的是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能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a.本段開頭以'古仁人之心'與'二者之為'相比較,引出了下文的議論。

b.'退亦憂'與'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相呼應。

c.'微斯人,吾誰與歸?'這句話的意思是: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d.這段文字,抒發(fā)了作者的曠達胸懷和政治抱負。

【考點】: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

【分析】:答案為b項。選文中的'退亦憂'與'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相呼應。與'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相呼應的是'進亦憂'。'進'即指'居廟堂之高',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退'即指'處江湖之遠',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課外拓展

《黃河大合唱》的誕生(光未然)

一位朋友自美來電話約稿,以《黃河大合唱》的誕生為題,要我為《華語快報》撰文以配合中國偉大作曲家冼星海的這部藝術作品在香港'黃河音樂節(jié)'隆重上演。圍繞這個題目,我早寫過回憶錄,要說的都說過了。而盛意難卻,雖是限題限時作文,也該再試試看。我要借此機會,熱烈祝賀'黃河音樂節(jié)'取得豐碩成果。香港文化界盛情邀請我,而我因事未能前往,也借此表示謝意和歉意。

早在1937年春天我和冼星海在上海結識的時候,他已經(jīng)大發(fā)宏愿,要通過自己創(chuàng)造的音樂形象,表現(xiàn)我們中華民族的苦難、掙扎、奮斗,對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勝利的確信。他把這一宏愿灌注到他正在寫作的《民族交響樂》中。抗戰(zhàn)爆發(fā)了,這是全中國人民熱情奔放的時代,作家藝術家更處于熱情奔放的潮頭。他寫了很多具有長久生命力的愛國歌曲,更希望通過音樂藝術的長篇巨著以再現(xiàn)自己的宏愿。這說明《黃河大河唱》的誕生,符合時代的要求,符合作曲家蘊蓄已久的內(nèi)在要求。

回想起來,作曲家反映時代要求的宏愿,也正是中國作家藝術家共同的心愿,我也并不例外。1938年秋冬,我和抗敵演劇第三隊的同志們一起,經(jīng)常在大西北的黃河兩岸行軍。在敵后游擊根據(jù)地活動。中國雄奇的山川,游擊健兒們英勇的身姿,時刻強烈地感動著我,我在心頭醞釀著一個篇幅較大的朗誦詩《黃河吟》。稍后在延安治病寫詩時,接受星海和演劇三隊同志們的建議,改寫為《黃河大合唱》的歌詞。

還記得某一次校內(nèi)教研活動時,我對我的初中語文老師成老師說:“成老師,我好想重溫初中的感覺,你給我們上節(jié)課聽聽吧?!背衫蠋熀浪嘏闹馗舐曊f:“行,你們想聽什么課?”我們組內(nèi)一致大叫――《黃河頌》。笑言已過。十多年來,校內(nèi)公開課聽過無數(shù),只是《黃河頌》始終無人問津。我想,這就是有一類課文,語文老師始終歡喜不得,永遠不會選擇來上公開課的。

今天,我上了《黃河頌》,此刻自信如黃河之水一瀉千里,思緒卻掀起萬丈狂瀾。

我認真?zhèn)湔n了。教學視頻看了兩個,教學實錄打印若干。充分取長補短后,又實際研究了第二單元教學目標,可以概括為三:1.反復朗讀,感知思想內(nèi)容2.學習語言運用技巧3.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操。我知道這樣的一篇詩歌,可以簡單上。朗讀作為一條主線,貫穿課堂??墒牵挥欣首x,怕語言品析落空,缺少語文課堂最實效的內(nèi)容;怕缺少愛國情感的渲染,又失去課堂的深度。我糾結了很久,決定一個不放手。

三大板塊,遂在我腦海中成形。

先朗讀(蓄勢)――品語言(實質(zhì))――扣現(xiàn)實(升華)

但,這樣割裂的板塊,卻讓我忽視了語文中最重要的“品讀”實為一家。在進行朗讀指導時,學生知道要抓關鍵詞,學生說“奔向東南”的“奔”和“劈成南北兩面”的“劈”要重讀,可以表現(xiàn)黃河水的氣勢,“望黃河滾滾”的“望”要讀得拖長一些……我頻頻點頭,我想順勢深入,“奔”寫出水流的速度,展現(xiàn)黃河一瀉千里的氣勢;再啟發(fā)“望”換成“看”在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可是,忽然腦海中又清晰出現(xiàn)我早已設計好的課堂思路,現(xiàn)在品析了語言,下個環(huán)節(jié)怎么辦?我還設計了名師洪鎮(zhèn)濤上詩歌課的形式呢,學著他先從語言的角度提出示范問題,讓學生用換詞、比較的角度再自己提出問題,整個課堂既形式活潑,學生主體又有效體現(xiàn),教學效果也特別好。如果我現(xiàn)在自然而然解決語言賞析,那下一步我上什么呢?

剎那的猶豫矛盾之后,還是決定按預設的走,至少在我的掌控范圍內(nèi)??稍酵拢接X得兇險茫然。這個詞語賞析已經(jīng)在朗讀指導時淺嘗輒止了,關鍵是學生再怎么找詞語替換其實質(zhì)都差不多?!氨肌?、“掀”、“劈”、“滾滾”、“狂瀾”等等都展現(xiàn)黃河的氣勢力量之美。這一賞析環(huán)節(jié)實質(zhì)上進入了無聊重復階段。馬老師的點評一針見血,我方才悟得缺乏實質(zhì)品析的朗讀指導如空中樓閣,“品”與“讀”本就是可以自然融合的。因為我的人為割裂,浪費很多課堂時間,而這些本可以用來聯(lián)系現(xiàn)實,拓展深度。我已經(jīng)設計了在結尾階段引入正在網(wǎng)絡上掀起軒然大波的“名古屋市長關于否定南京大屠殺”事件,我想學生的愛國熱情一定會在詩人的點燃下,在現(xiàn)實的沖突中熊熊燃燒,那么這節(jié)課的思想魅力也不言而喻了。只是,還是我這個教者缺乏應變的智慧,文本解讀的深度吧。

一節(jié)遺憾的課!但,誰又能說教學不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呢?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在這一節(jié)課中,更清醒地反思教學,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華清老師黃河頌教案篇十一

1、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把握詩歌的思想內(nèi)涵。

自主、合作、探究法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邊傾聽《保衛(wèi)黃河》的歌曲邊欣賞有關黃河圖片導入課文《黃河頌》。

1、作者簡介及時代背景

作者簡介

光未然,原名張光年,現(xiàn)代詩人,文學評論家。1936年到延安,創(chuàng)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jīng)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

時代背景

當時,日寇的鐵蹄肆意踐踏著中華大地,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詩人隨八路軍行進在黃河邊,雄奇壯麗的山河,面對偉大而堅強的抗日軍民,唱出了豪邁的頌歌。

2、字詞積累

字音字形

澎湃( ) 哺育( )屏障( ) ( )氣魄( )巔( )狂瀾( )

詞語解釋

氣魄、狂瀾、哺育

課文有幾部分內(nèi)容組成,歌頌了黃河的什么精神?

1、題目《黃河頌》中,哪個是關鍵詞?第一節(jié)朗誦詞中,直接點明的主題是什么?

2、描寫黃河形象部分,哪個詞起統(tǒng)領作用?又是從哪些不同角度寫黃河形象的?

3、根據(jù)關鍵詞,找出《黃河頌》究竟歌頌了黃河的哪些方面?

4、結合時代背景看,詩人借歌頌黃河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

這首詩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以激發(fā)中華兒女的愛國豪情,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中國!

1、熟讀并試背這首歌詞。

2、積累有關黃河的詩句并能熟練背誦默寫三四句。

板書設計

課后反饋

華清老師黃河頌教案篇十二

作為組歌中的一個樂章,《黃河頌》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黃河的形象,情緒慷慨激昂,充滿了強烈的沖擊力和震撼力,是七年級學生學習直抒胸臆、強化愛國熱情的良好載體。

七年級學生的生活距離本文創(chuàng)作年代較遠,他們對詩歌中強烈情感的理解,以及詩人為何要借黃河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理解可能浮于表面。對此,可以借助時代背景和視頻資料推進問題的理解,突破難點。

1、品味語言,聯(lián)系背景,概括出詩中黃河的形象和凝聚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2、為課文的精彩段落和關鍵語句做批注,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自己的理解。

品味語言,聯(lián)系背景,概括出詩中黃河的形象和凝聚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為課文的精彩段落和關鍵語句做批注,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自己的理解。

(以奔騰咆哮、勇往直前的黃河視頻導入。)

黃河,孕育了五千年華夏文明,是我們祖國偉大的母親河! 炎黃子孫在黃河流域繁衍生息, 黃河以其堅強的風骨、博大的胸懷、奮進的精神造就了中華民族的性格。今天我們要體會吟誦的就是一篇贊頌黃河英雄氣概的詩歌――《黃河頌》。

1、欣賞中國中央樂團《黃河大合唱》第二部分《黃河頌》的聲樂視頻。

⑴用一個詞語分享觀看視頻的感受,并簡述理由。

⑵說出視頻《黃河頌》的表現(xiàn)形式,并概括內(nèi)容:

朗誦+演唱

找出課文對應部分內(nèi)容:朗誦詞+歌詞

朗誦詞: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稱讀者為“朋友”,開宗明義地說出了要“歌頌黃河”的主題。

歌詞:首先引出對黃河形象的描寫,接著直抒胸臆,歌頌黃河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保衛(wèi)著中華民族,流域寬廣,澤被眾生,并且代表中華兒女發(fā)出要向它學習的誓言。

2、自由朗讀課文,用學習過的符號法進行標注,力圖將對聽讀后的感受用朗誦的形式表達出來,并進行小組交流。

1、找出統(tǒng)領全詩思想感情的文眼――題目中的“頌”字,朗誦詞中的“贊歌”,即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為“贊頌”。

⑴圈點批注:全詩贊頌了黃河哪些方面?如何贊頌?

方法學習:以課本旁的批注作為范例,學習批注的角度和方法。

明確:批注的對象可以是詞、句,也可以是段、篇,可以從語言特點及表達效果、思想內(nèi)容、層次結構、藝術手法等多個角度進行理解感受、鑒賞評價或質(zhì)疑問難。語言盡量精簡。

預設:①直接抒情――三次“啊!黃河!”的呼喊;

②詩作首尾處的呼應對主題的表達作用;

③“望”“頌”字的統(tǒng)領作用。

⑵作者為何要歌頌黃河?

補充背景資料,結合閱讀體驗,小結:通過自己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象反映顯示斗爭,激發(fā)全國人民的抗日激情,是抗戰(zhàn)時期許多進步作家、藝術家的心愿。作者光未然刻畫出氣勢宏大的黃河形象,反映了中華民族英雄兒女團結抗戰(zhàn)的真實場面,歌頌了黃河代表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并號召祖國兒女學習這種精神。

2、根據(jù)批注,調(diào)整對詩作朗誦的處理方式,鼓勵學生選擇他們認為最恰當?shù)姆绞降姆绞剑M行合作朗讀交流。

小組的搭配形式―― ― 鄰座同學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生混合組等;

歌詞篇幅的選擇―― ― 全文、一小節(jié)、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 ― 可以生生合作分角色朗讀,也可以插入藝術家方明的朗誦,與名家進行虛擬合作朗誦。

3、小結,升華感受:

用“黃河母親,我想對您說……”的句式作為領起,以第一人稱說出自己讀完詩歌后的感受。

1、課堂作業(yè)

調(diào)動學生積累,分享古今中華兒女對黃河的描述: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幾簸自天涯”……

根據(jù)詩詞、文學作品中對黃河的描述和自己對黃河形象的理解,展開想象, 學寫頌詩抒發(fā)情感,描繪自己心中的黃河。

我的頌詩: 啊! 黃河!

你是

2、家庭作業(yè)

閱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揣摩關鍵語句和精彩內(nèi)容,做出批注。

黃河頌

光未然

序曲 ― ― ― ― ―主體 ― ― ― ― ―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 望黃河 頌黃河 學習黃河精神

民族精神

華清老師黃河頌教案篇十三

(一)、知識與技能:

了解本首歌詞的創(chuàng)作歷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讀歌詞中的語言;提高詩歌的朗讀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朗讀課文,深入理解蘊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通過合作交流,理解詩歌用平實的語言表達深厚濃郁的思想感情。

(三)、感受詩中所表現(xiàn)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強烈的愛國情感,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操。

引導學生理解詩歌贊頌黃河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內(nèi)涵。

引導學生體會黃河的文化內(nèi)涵。

《黃河頌》是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同時也可當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xiàn)代詩來讀。這首詩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黃河的形象,語言和抒情方面淺顯易懂,情緒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級學生接受詩歌教育、領略新詩藝術的好材料,更是他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強化愛國熱情的好題材。

調(diào)動學生情感是上好本課的首要條件,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是深入理解課文的關鍵。學生對本詩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著樸素的愛國感情。教師應設法激發(fā)并強化這種感情。我設計在課堂上借助音樂的力量,通過直接訴諸聽覺的音樂打動學生的心靈,并且在適當?shù)囊魳繁尘跋?,通過配樂朗讀反復體味歌詞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對第二節(jié)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偟膩碚f,我設計本課的思路是以誦讀為主,不過多講解,只略加點撥,相信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與學的過程:

播放《黃河大合唱》的音樂,大屏幕上打出黃河的圖片,老師一邊播放音樂,一邊作出如下的解說: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fā)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哺育了流域兩岸的人民。黃河驚濤澎湃,具有恢弘的氣勢,而且它源遠流長、九曲連環(huán),仿佛象征了我們中華民族曾經(jīng)有過的榮辱興衰。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都會為之而感動。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我國詩人光未然跟隨抗日戰(zhàn)士行軍來到了黃河岸邊,看到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寫下了歌頌黃河母親的豪邁頌歌《黃河頌》,今天,我們將一起學習這首詩歌,不但要領會它的內(nèi)涵,還要學會朗誦,像詩人一樣熱情地歌頌我們偉大的母親――黃河!歌頌黃河母親的大型組詩《黃河大合唱》,共由八個樂章組成,經(jīng)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wèi)黃河》、《怒吼吧,黃河》(播放音頻:《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保衛(wèi)黃河》。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

1、教師范讀。強調(diào)朗讀時,要注意熱血沸騰、壯懷激越的情感同時要融合國難當頭的悲壯情懷;

2、學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讀。指導朗讀:

(1)詩歌分為朗讀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以示區(qū)別。

(2)“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币痪淇傤I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后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掀”“奔”“劈”的重讀,且四句應該越讀越激昂,表現(xiàn)黃河的氣勢。

(3)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4)最后的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zhàn)斗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3、四人小組中的成員進行朗讀交流,相互做出評價。

4、請兩到三名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部分在課堂上朗讀,并請全體學生討論如何讀得更好,更能讀出感情。發(fā)言者也可通過自己朗讀來表達意見。

5、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shù)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一小節(jié)、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生對所選的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chuàng)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6,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組合,予以鼓勵。

注: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意在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一)、解題。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抓住“頌”字。)

(二)、全詩分成朗誦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誦詞可以看作是一個序曲,它的主要內(nèi)容和作用是什么?

了解黃河精神:偉大堅強,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頌歌。

(三)、歌詞部分在“頌黃河”之前,對黃河進行了怎樣的描寫,哪一個詞總領,表現(xiàn)了黃河怎樣的特點?

對黃河進行了近鏡頭特寫、俯瞰全景式總寫、縱向描寫、橫向展開,由“望”字總領,表現(xiàn)了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

(四)、品嘗“頌黃河”部分。

1、歌頌黃河的部分能分為幾個層次?分別是從那些方面進行贊頌的?

以“啊!黃河!”為標志分為三層,分別從黃河的歷史貢獻,地理特征,自然特點這三方面歌頌了黃河。

2、歌詞中反復出現(xiàn)的“啊!黃河!”起了什么樣的作用?

“啊!黃河!”反復出現(xiàn),把歌詞主體部分從“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fā)揚滋長”分為三個層次,依次是:黃河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黃河保衛(wèi)了中華民族,黃河還將激勵著中華民族。由實到虛,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步深入。

3、如何理解黃河是“搖籃”,是“屏障”?

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較易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chǎn)生、發(fā)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yǎng)了世代炎黃子孫。把黃河比喻為“民族的屏障”,側重從黃河對中華民族的保衛(wèi)作用而言。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制勝法寶。

(五)、“頌黃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個尾聲,想想看,這一尾聲起什么作用?詩歌最后兩句采用什么修辭方法,起什么作用,表達了什么感情?

作者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以激發(fā)中華兒女的愛國豪情,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中國。

是用反復的修辭手法,充滿了戰(zhàn)斗的決心,反復起強調(diào)作用,表達了對民族精神的贊頌,也表達了必勝的信心。

(六)、

1、品賞詩歌的語言特點和風格。

學生談一談:你認為這首詩的風格屬于哪一種?為什么?你還能從學過的詩歌中再舉出一兩例嗎?

明確:本詩屬于直白抒情、風格豪邁類,因為詩歌以明朗的語言塑造了黃河奔騰不息、氣勢宏偉的形象,并且多處以“啊,黃河……”這樣的句式直接抒發(fā)了熱愛黃河的感情,充滿雄渾豪邁之美。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2、、小結。(大屏幕顯示下列板書)

序曲:描繪雄姿和氣勢

主體:歌頌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英雄的業(yè)績、偉大堅強團結一致的精神。

尾聲:表達強烈的愿望和堅定的信念。

黃河――(象征)――中華民族

課文中值得學習借鑒的表現(xiàn)技法主要有:(1)呼告(2)反復(3)比喻擬人

三、學生自由暢談,說一說在讀詩時,你從詩句中想到了什么?可結合一句詩來想像,也可結合幾句詩來談,還可結合全文來說。

1、同學相互交流學習的心得,談談我們應為振興中華作出怎樣的貢獻,我們現(xiàn)在應該怎么做?

2、課后向老人詢問抗日救亡時的小故事。

關于要不要在公開課的時候講《黃河頌》我糾結了很久,因為這節(jié)課沒有太多的情節(jié),主要的就是朗讀,后來問過x老師之后,x老師說這節(jié)課可以講成一節(jié)朗讀為主的公開課。

在備課的過程中,觀摩幾節(jié)公開課之后,心里有了講課的一個大概思路:以“讀”來貫穿整節(jié)課,聽朗誦,自己讀,展示讀,分析讀,齊讀……這篇課文中的這種氣勢磅礴和英勇豪邁也要通過讀的過程展現(xiàn)出來;一想到要讀,要講課的班也就定了下來,一班有幾位同學聲音很洪亮,比較適合朗讀,他們可以帶動起班級氣氛,所以定下來要在一班講這一節(jié)課。在具體的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會有很多問題:首先,課前的時候是不是要放一放歌曲《黃河頌》?或者是放《保衛(wèi)黃河》更合適一些?其次,“讀”的順序如何確定下來,是先齊讀還是先范讀?學生展示的時候應該讓他們小組合作著展示還是個人展示?然后還有應該在哪個過程中融入對與文章的分析等問題都撲面而來……實在想不通這些問題的時候,又請教了x老師,x老師給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把我不確定的地方一點一點的幫我落實下來,在講課之前我的心里也有了底氣。

開始講課,學生們也很配合,他們也知道有老師聽課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課前播放的《保衛(wèi)黃河》把學生們也帶進了激情澎湃的氛圍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都很緊密,學生在課上也很配合,能夠看出后面聽課的老師臉上不時地浮現(xiàn)出來的笑意。真的是經(jīng)過了一個多月的鍛煉了,在講臺上的那種緊張的感覺已經(jīng)沒有了,更多的是自信與從容。在展示的環(huán)節(jié),我沒有規(guī)定個人或者小組起來展示,而是讓他們自己選擇,有些小組真的很積極,讀完朗誦詞之后意猶未盡,次次我找人讀的時候他們都舉手,還特別的積極,真的很高興。在前幾個部分都是小組展示之后,我本以為最后部分也會是小組來讀,沒想到一個男生站起來說,老師這段我自己讀吧,我知道他是真正的在這節(jié)課上放開了自己,平時是個很靦腆的小男生,這次卻主動表現(xiàn)自己了,我感到很欣慰。在這節(jié)課結束之后,聽課的老師陸續(xù)的走出教室,而學生們卻還沉浸在《黃河頌》的激情之中,自發(fā)的吟誦起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要知道這首《將進酒》他們還沒有學過,他們卻已經(jīng)可以自發(fā)的背誦了,我被我的學生們的表現(xiàn)感動了。

在評課的時候,還是張老師對我們進行的點評:我與上次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抓住了詩歌教學的重點就是要讀,在不斷的讀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體會到本文應有的情感,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非常緊密,學生在課上也受到了觸動。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對于學生不太清楚的地方?jīng)]有及時的給予解答,“對不對”口頭語太多等等。

通過這次的聽課,我的成長和收獲很大,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會繼續(xù)努力,爭取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優(yōu)秀。

華清老師黃河頌教案篇十四

《黃河頌》,旋律激昂,氣勢磅礴,充滿了強烈的沖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教學時可充分利用cai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通過直接訴諸視覺、聽覺的畫面和音樂來激發(fā)學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動學生的心靈。教學語言詩意化,環(huán)節(jié)緊湊,學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暢通無阻,以讀啟悟,品讀詩歌。

1、知識和能力目標:

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

2、過程和方法目標:

⑴ 用cai輔助教學,了解時代背景,激發(fā)愛國熱情,打動學生心靈。

⑵ 抓住詩歌的節(jié)奏與感情反復朗讀,并背誦詩歌;以詩歌第二節(jié)的關鍵詞分析來深入理解詩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詩歌蘊含的濃烈的愛國熱情,培養(yǎng)愛國情懷。

調(diào)動學生情感,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cai輔助教學。

第一板塊:朗讀、感知

1、激情導入,營造氛圍:

⑴ 師: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啊!長城是靜脈,黃河是動脈。黃河,偉大的母親河!

⑵ 學生欣賞:cai出示:黃河奔騰不息的動畫。

師(配畫音):這就是的黃河!這就是勇往直前的黃河!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華夏文明的黃河!

⑶ 師:1938年,日本的鐵蹄肆意踐踏我國領土,黃河危在旦夕,中華民族危在旦夕。當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國大地時,華夏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啊!帶著黃河的英雄氣魄,投入了抗日戰(zhàn)爭的滾滾洪流之中。

板書:黃河頌。

2、欣賞《黃河頌》,感受激情:

⑴ 師:黃河頌,是黃河的頌歌,是時代的頌歌,是中華民族的頌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堅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頌歌。讓我們來欣賞一曲黃河的深情頌歌。

cai出示《黃河頌》樂章。

⑵ 師:同學們,欣賞了《黃河頌》,老師的胸中也激越澎湃呀!我也要高歌一曲,你們覺得老師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朗讀呢?

抽生后明確:激昂、雄健、悲壯!

⑶ cai出示,教師配樂詩朗誦。

3、生齊讀,吟詠成誦:

師:同學們,面對母親河,叫我怎能不歌唱?放聲高歌吧!

學生齊讀課文。

第二板塊:朗讀、品味

1、品味語言,感悟詩情:

師:我們已被黃河所感染、所鼓舞,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詩篇,去聆聽黃河的聲音,去感悟中華民族的靈魂吧!

⑴ 《黃河頌》由序曲、主體、尾聲三部分組成,序曲展示了黃河的偉大堅強,主體歌頌了黃河的偉大精神,尾聲號召我們學習黃河的精神。

板書:序曲、主體、尾聲

⑵ 讓我們聚焦于黃河的主體部分吧!主體部分是由繪黃河、頌黃河兩部分組成,繪黃河,繪出了黃河的磅礴氣勢,繪出了黃河的英雄氣魄。

師:男同學來讀繪黃河部分,我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出氣勢。

⑶ 那同學們,頌黃河部分又在頌揚黃河的什么精神呢?我們看,有一個句子反復出現(xiàn)了三次,那就是──啊!黃河!,是從哪三個方面來贊頌了黃河的英雄氣魄呢?

板書:搖籃、屏障、臂膀。

⑷ 詩人反復吟唱:啊!黃河!,我們應該怎樣來讀出這三個小節(jié)的情感與氣魄呢?

分小組討論,試讀。

抽讀后明確:第一節(jié),舒緩深沉;第二節(jié),堅強有力;第三節(jié),高亢激昂。

⑸ 分成三個小組來讀這三個小節(jié)。

師:黃河是搖籃,養(yǎng)育了炎黃子孫;黃河是屏障,護衛(wèi)了神圣國土;黃河是臂膀,激勵著中華民族!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象征著我們中華的民族魂!

板書:民族魂

2、角色朗讀、體味詩情:

⑴ 教師小結:《黃河頌》,以它充滿斗爭性的激昂旋律與黃河般桀驁不馴的血性激勵中華兒女與日寇英勇搏擊,今天它仍然以其氣勢磅礴的史詩般的英雄氣概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人。

⑵ 師朗讀朗誦詞,女生、男生分讀繪黃河、頌黃河部分,全班齊讀尾聲。

第三板塊:拓展延申

師:可在我們今天呢?近世以來,黃河屢次泛濫,造成了若干破壞。這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惡果,是不肖的炎黃子孫的杰作。植被的破壞,水土的流失,愈而愈形嚴重,黃河怎能不頻繁泛濫?請同學們下課后搜集有關黃河的資料,來保護我們的黃河,我們的母親河!

詩歌貴形象思維,且講究含蓄。當詩人描繪事物時,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說這事物怎樣,而在于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寫景則是借景抒情,詠物則是借物言志。而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無不依賴于詩歌語言的表述。因此,在進行詩歌教學時切不可從抽象再次走向抽象。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表情與動作的感染;教師板畫的直觀;錄音配樂、 cai課件的使用化抽象為形象。詩歌教學中的一切審美活動都是以學生對審美對象的直接感知開始的,并在這過程中不斷地豐富和深化。

一、借助美讀

所謂美讀就是指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葉圣陶語)。詩歌,主要通過有節(jié)奏、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語言的美和意境的美。

美讀現(xiàn)代詩,首先必須把握其思想內(nèi)容,根據(jù)思想內(nèi)容,確定情感基調(diào)。根據(jù)情感的需要,確立語速。《黃河頌》唱出黃河的雷霆萬鈞之勢,奔騰咆哮之聲,更寫出中華民族不懼艱險,勇于開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聯(lián)系時代特征,讀出激昂、雄健、悲壯!再根據(jù)詩歌意境,確定輕讀重讀及音長音短,讀出詩歌的韻味。形式靈活多樣,教師范讀,學生個別讀、分組讀、齊讀,

二、借助音樂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們對于音樂的體驗,是一種心靈的感受,而對于一般的文學作品,卻未必能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黃河頌》音樂壯闊、熱情、深切,表現(xiàn)了險峽急流、怒濤旋渦、礁石瀑布,歌頌了黃河氣勢宏偉,歷史源遠流長。學生聽后,激情澎湃,情不可遏,在其中激越飛騰,在其中濡染陶冶。

總之,我們不僅要探尋提供有豐富審美價值的審美對象,更要運用一切可行手段,如借助物像、借助畫面、借助音樂、借助美讀、借助移情等,從而豐富學生的審美感知,使學生對詩歌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有深刻的領悟和啟迪,情感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染上作者的情緒色調(diào)。所以我們進行詩歌教學時,要充分挖掘詩歌本身的美感,讓學生感到,即使是枯燥的哲理,也是美的,美就能夠接受。方能使整個詩歌教學過程籠罩在師生所創(chuàng)造的特定的氣氛和情調(diào)中,使學生在和諧、熱情、活潑、充滿美感的課堂氛圍中感知美、欣賞美。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45640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