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兒園中班衛(wèi)生健康教育計劃(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4 06:11:03
2023年幼兒園中班衛(wèi)生健康教育計劃(三篇)
時間:2023-04-04 06:11:03     小編:zdfb

做任何工作都應改有個計劃,以明確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漸進,有條不紊。那關于計劃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計劃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計劃書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幼兒園中班衛(wèi)生健康教育計劃篇一

(一)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在學校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全面開展健康教育各項工作,各項資料及時積累、收集、裝冊,經常進行多渠道、多形式的師生健康知識教育,讓師生懂得“健康第一”是基礎,培養(yǎng)師生良好衛(wèi)生習慣,增強學生健康、防病意識,提高健康水平。預計:

1.本學期健康教育專欄刊出3期。

2.紅領巾廣播室播出健教稿21篇。

3.班級衛(wèi)生角內容更新4次。

4.通過學校網站播出健教視頻資料4次以上,內容涵蓋“六病”、傳染病防治知識;食品安全知識等。

(二)做好常見病防控工作

1.加強呼吸道、消化道傳染病防控工作:開展以個人衛(wèi)生、飲食衛(wèi)生為重點的健康教育宣傳。

2.近視眼防控工作:加強預防視力不良的知識教育,加強眼保健操正確操練的檢查、督促、指導。

3.齲齒防控工作:重視口腔衛(wèi)生宣傳教育,讓學生懂得保護好牙齒的重要性,使學生養(yǎng)成一日“三漱二刷”的良好口腔衛(wèi)生習慣。

4.沙眼防控工作①大力宣傳用眼衛(wèi)生;②培養(yǎng)學生個人衛(wèi)生習慣,防止“病從手入”。

5.肥胖、營養(yǎng)不良防控工作:加強宣傳教育,讓學生及家長了解營養(yǎng)要全面均衡,教育學生改正偏食、挑食壞習慣,了解合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6.做好其他常見病如:外傷、鼻出血、暈厥等的處置,必要的及時轉診。

(三)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

①強化傳染病防控工作各項制度的落實,對傳染病和疑似傳染病早發(fā)現、早隔離、早消毒、早治療、早上報,嚴格執(zhí)行患傳染病學生的返校標準。

②做好每天的晨檢工作。

③加強教室、專用教室開窗通風的檢查督促。

(四)做好飲食飲水衛(wèi)生工作

積極開展食品、飲用水安全知識宣傳教育,配合衛(wèi)生監(jiān)督所、工商、城管等做好學校周邊飲食店、小賣部、流動攤點的監(jiān)測、管理,提倡、鼓勵師生在家吃好一日三餐。

(五)抓好因病缺課監(jiān)測工作

掌握學生健康動態(tài)。填報各類衛(wèi)生、健康報表,嚴格檔案管理。

(六)加強學校衛(wèi)生管理

促進學生衛(wèi)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協同學校少先隊對各班級教室衛(wèi)生、衛(wèi)生區(qū)衛(wèi)生、學生個人衛(wèi)生和學生文明良好行為習慣進行檢查、督促、指導。

幼兒園中班衛(wèi)生健康教育計劃篇二

幼兒健康教育是幼兒教育整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健康教育的基礎。強健的體魄是全面發(fā)展的基礎,而科學的體育鍛煉則是促進身體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手段,我們應該充分根據幼兒發(fā)展的身心特點和體育鍛煉的衛(wèi)生原理組織適宜的體育活動。本學期,結合本園實際及針對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們將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及體格鍛煉活動,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生活、衛(wèi)生習慣,形成健康的初步意識。

一、發(fā)展目標:

1.喜愛各類食品,養(yǎng)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飲食習慣。

2.養(yǎng)成正確的洗習慣,逐步學會自理大便,愿意保持個人衛(wèi)生。

3.能獨立有序的穿脫衣服并整理好,午睡時不影響他人,能安靜入睡。

4.進一步知道五官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初步掌握保護他們的方法。

5.學習在運動中的自我保護方法,了解如何簡單的處理外傷。

6.開展多種形式的身體鍛煉活動,并能與同伴擺放和整理體育活動材料。

7.能按節(jié)奏上下肢協調地走或跑;能聽信號變速走或跑;能走跑交替,有不甘落后的爭先意識。

8.會立定跳遠,能雙腳在直線兩側行進跳,原地蹬地起跳觸物;能從30-35厘米處向下跳,落地輕。

9.能較熟練地聽多種口令和信號作出相應的動作,能聽信號進行隊列練習,能隨音樂節(jié)奏做徒手操和輕器械操,動作基本到位。

10.能遵守體育活動的規(guī)則與要求,會與同伴合作游戲。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有一定的保健意識及能力。

二、具體措施:

1.組織參觀、討論各種食物,了解身邊食物的種類,了解一些食物的烹飪方法,嘗試自己動手制作水果拼盤、蔬菜色拉等。

2.幫助幼兒學習自理大便,學習如何使用手紙,家園一致,要求幼兒注意保持個人衛(wèi)生,愿意勤洗澡、洗頭、理發(fā)、剪指甲,保持衣褲的整齊干凈。

3.繼續(xù)結合生活活動學習有序的穿、整理衣服,并擺放在固定位置;取得家長配合,不要包辦代替,給幼兒鍛煉的機會。

4.將生活中對五官有利的行為(如擦鼻涕、刷牙的正確方法,正確的讀書姿勢)用照片或錄像的形式記錄下來,給幼兒看,強化正確行為;提醒幼兒在家中少看電視,每天不超過半小時,及早發(fā)現有近視傾向和有遺傳造成眼疾的幼兒,并盡快與家長聯系到醫(yī)院治療矯正。

5.結合戶外活動,體育鍛煉,幫助幼兒了解鍛煉中自我保護的方法,應遵守規(guī)則,不做危險動作;抓住幼兒生活中出現的偶發(fā)外傷時事件,如擦破皮、鼻子流血、骨折、蚊蟲叮咬等,通過討論了解一些常見外傷的處理和自我保護方法。

6.引導幼兒嘗試探索運用一種器械(球、圈、棒、小車、報紙或其他舊材料)進行幾種不同功能的活動;在教師指導下,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器械用完放回原處。

7.利用報紙、皺紙、掛歷紙等練習快跑;開展一些競賽性的走跑練習。

8.講解清楚簡明,可用順口溜或兒歌進行概括;可利用紙板、泡沫墊等輔助物練習立定跳遠。

9.選編徒手操、輕器械操各一套,注意選用優(yōu)美的、充滿童趣的律動音樂,還可用兒歌配上節(jié)奏,增添活動情趣,愉悅孩子身心;能較熟練地立正、稍息、看齊、立定、原地踏步、齊步走、跑步走等口令作出相應動作。

10.教師可提供需幾人合作游戲的器械,培養(yǎng)幼兒合作能力,增強集體意識。

幼兒園中班衛(wèi)生健康教育計劃篇三

幼兒健康教育是以健康為目標,以衛(wèi)生科學、體育科學為內容的教育,也是向幼兒進行保護自己身體和促進心理健康的教育。

中班幼兒身體各個器官的生理機能尚未發(fā)育成熟,各個組織都柔嫩,其身體素質還相當薄弱;同時,他們又處于生長發(fā)育十分迅速的時期,這有利于幼兒培養(yǎng)發(fā)展良好的身體素質。教師為他們提供良好的保育和教育則有利于幼兒形成有益終身的健康行為方式。

首先:在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豐富幼兒的健康知識,教給幼兒促進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為,從而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和體育鍛煉習慣??梢杂秘S富的知識、動作和行為練習、講解示范、體育游戲,訓練行為,培養(yǎng)習慣等方式進行。

其次: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關的,要高度重視良好人際環(huán)境對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第三:尊重幼兒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在保育幼兒的同時,幫助他們學習生活自理技能,鍛煉自我保護能力。

第四:結合日常生活進行。日常生活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可以用來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例如:怎樣上廁所,就可以隨機進行;又例如:自我保護意識和方法可通過戶外游戲時進行滲透。體格鍛煉通過早操、體游、運動器材等進行……

第五:與其他學科結合進行,使其變得生動活潑,符合幼兒心理特點。例如:將健康知識用兒歌形式傳授等。

最后:在培養(yǎng)幼兒健康行為過程中,要集體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先針對群體進行教育,改變整個群體的行為衛(wèi)生習慣,來影響個體行為的形成,“大家都這樣,我也要這樣”。再針對個別特殊幼兒多提醒、多關心、多指導,使整體幼兒獲得全面的健康教育。

在制定本計劃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幼兒健康教育必須得到家庭的積極配合,才能使幼兒健康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附具體的健康教育內容如下:

一、體能

1、能運用各項基本動作做游戲

在走、跑、跳、鉆、爬、攀等各種體育活動中,發(fā)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2、基本體操

會聽音樂做模仿操;會一個跟一個走圈;會和同伴合作完成簡單的集體舞。

3、體育器械的運用及操作

會玩滑梯、蕩椅、攀登架等大型體育體育器材;會拍球、接拍球。會一物多玩。

4、愿意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及游戲

二、良好生活、衛(wèi)生習慣

1、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會愉快進餐,不挑食,初步培養(yǎng)良好進餐習慣;會主動喝水,初步懂得不吃零食的道理;能按時睡覺、起床、進餐等;不害怕健康檢查和預防接種,生病時愿意接受治療。

2、生活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

會保持身體各部位的清潔衛(wèi)生、學會盥洗方法;會使用自己的毛巾、杯子;能保持周圍環(huán)境清潔、初步知道環(huán)保的意義;認識身體器官的名稱及作用,初步了解保護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時間。

三、自我保護

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了解過馬路、坐車、玩戶外活動器材時要注意安全;幫助幼兒了解生活起居方面的安全知識;知道不把異物放入耳、鼻、口內;知道不輕信陌生人的道理。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22317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