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霧凇科普 霧凇__12篇(優(yōu)秀)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3 21:53:44
最新霧凇科普 霧凇__12篇(優(yōu)秀)
時間:2023-04-03 21:53:44     小編:zdfb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霧凇科普 霧凇__篇一

籠罩(lóng lǒng) 淹沒(méi mò)???

冰封(fēng fēn)(凝 疑)結(jié)

模糊(mó? mú )??? 繚繞(rǎo rào )

長堤(dī tī)? 攝(氏 氐)度

二、選詞填空。

漸漸地?? 輕輕地?? 慢慢地

1、爸爸正在午睡,我(? 輕輕地 )給他關(guān)上房門。

2、雨(漸漸地 )停了,太陽出來了。

3、天上的白云(慢慢地)飄移著,變幻著,令人產(chǎn)生無窮的遐想。

三、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1、松花江畔的(????????? ),(?????????? )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 )下,(????? ),美麗動人。

2、霧凇,俗稱(????????? ),是在(????? )季節(jié)里,空氣中(??????? )飽和的(????? )遇冷(???? )而成。

3、這(????? )的霧氣,慢慢地,(??????? ),(????????? )給(?????? )、(?????? )鍍上了白銀。(????? )像銀線,(????? )變成銀條,(???????? )十里長堤上(??????? )是(??????????? )了。

(1)、這句中的“鍍”可以換成(?? 披、染? ),我認為(??? )更好,因為(霧凇是樹掛,是較堅硬的東西附在別的物體上。)

(2)、文中“白銀”指(鍍在松針、柳枝上的冰晶 ),“銀線”、“銀條”是指( 鍍上了白銀的松針、柳枝? )。這是一種(? 打比方? )的方法。

4、清早,寒風(??? ),霧氣(????? )。人們(??? )在松花江邊,(???????? )著這千姿百態(tài)的(?????????????? ),便會情不自禁地贊嘆:“這真是‘(?????????????????????? ),(??????????????????? )?!?!”文中的詩是(???? )詩人(?????? )說的,詩的前兩句是(????????????????????? ),(??????????????? )。引用這兩句詩是因為(吉林霧凇在一夜之間形成,而且特別壯美。)

四、拓展練習。

1、按要求寫詞語描寫下大雪的:

漫天雪花? 大雪紛飛? 雪飄如絮?? 鵝毛大雪描寫雪后美景的:銀裝素裹? 粉妝玉砌 潔白無瑕 玉樹瓊枝

2、吉林霧凇與( 桂林山水)、(云南石林 )、(長江三峽 )并稱我國四大自然奇觀。

霧凇科普 霧凇__篇二

作者:wy????轉(zhuǎn)貼自:轉(zhuǎn)載????點擊數(shù):220

《霧凇》課堂教學實錄評析

課文《霧凇》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千姿百態(tài),奇特壯美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河山的歌頌之情。全文層次清晰,景物特點鮮明,給人們以身臨其境之感。語言清新優(yōu)美,情景交融,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淀與情感體驗提供了很好的憑借。

由于霧凇離我們南方的學生生活較遠,教師在教學中設(shè)計了六個環(huán)節(jié):一、欣賞霧凇景觀美;二、感知課文整體美;三、感悟景觀譴詞美;四、了解霧凇形成美;五、總觀霧凇姿態(tài)美;六、個性實踐留住美。

片段一:(欣賞霧凇景觀美)

師:孩子們你們都去過什么地方玩過?

生:……

師:這些地方都或多或少給你留下了較深的印象,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到吉林的松花江畔去看一道奇異的風景線——霧?。ò鍟F凇)。

師:(播放視頻) 三九嚴寒,北國大地萬木蕭條,當走進東北的吉林市你卻會看到一道神奇而美麗的風景,這就是著名的吉林霧凇奇觀。

生:哇,真美呀!

生:真壯觀呀!

師:大家看到霧凇了嗎?此時如果讓你跟霧凇說一句話,你會說什么?

生1:你真美呀,像披著潔白的紗衣。

生2:霧凇形態(tài)各異,真神氣呀!

生3:我真想親眼看看你呀,美麗的霧凇。

生:……

片段二:(了解霧凇形成美)

師:霧凇這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的衣服是怎樣穿上去的呢?(指名朗讀內(nèi)容)

師:與你們平時穿衣服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不一樣在哪?

生:比較慢、比較輕。

師:你是從哪感受到的?

生:“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

師:誰能通過朗讀,讀出霧凇穿衣服的樣子?(指名讀)

師:要慢到多長時間才能穿上這一件衣服?。?/p>

生:一夜。

師:為了讓人們欣賞到這么美麗的衣服,她艱難地穿了一夜,穿得這么慢。下面我們來一起來欣賞一下,她是怎樣穿上這件衣服的。

播放動畫課件:(課件內(nèi)容:霧凇形成的過程:“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最初像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后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了。)

師:看清楚了嗎?現(xiàn)在你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她穿衣服的樣子給讀出來嗎?(“每當夜幕降臨,……都是銀松雪柳了?!保┲该首x,重點指導讀好“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

師:哎呀,我仿佛看到了霧凇像美麗的花仙子一樣慢慢地、輕輕地穿上了飄逸的長裙,天多冷呀,誰能讀得讓她再多穿點嗎?(指名讀)

師:還能再多穿點嗎?(指名讀)

師:這下皮衣都穿上了,真暖和。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細細品味一番。

片段三:(個性實踐留住美)

師:在我們祖國的遼闊國土上,還有許許多多的自然奇觀,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號稱祖國的四大奇觀吧?。▓D片欣賞:吉林霧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三峽,師作適當講解。)

師:希望你能去探索這些自然奇觀的形成原因,也寫出像《霧凇》這么美的文章來。

[點評]

1、源于生活,用舊知導入新知。新教材內(nèi)容的切入要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經(jīng)歷和體驗,很好地體現(xiàn)課標理念。在具體教學與導語內(nèi)容的設(shè)計中,也應引導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的經(jīng)歷和體驗出發(fā),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這易使學生產(chǎn)生共鳴,激發(fā)學習和探究新知的積極性。上課伊始,教師問學生“你們都去過什么地方玩過?”這個問題激起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接著播放霧凇的實物錄象,真實的畫面和優(yōu)美的音樂使學生情不自禁地呼出:“真美啊!”“真壯觀啊!”的贊嘆聲。接著,教師又讓學生對霧凇說一句話。此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一方面豐富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喚醒學生喜愛霧凇的情感。

2、課件適時再現(xiàn)美。吉林霧凇的壯美景觀,學生大多是比較陌生的,教師一開始就出示霧凇的實景圖片,把學生代入這個神奇而美麗的風景之中,讓學生初步了解什么是霧凇,產(chǎn)生一種想去學習的沖動。松花江畔十里長堤上黑森森的樹木一夜之間變成一片銀白,教師就先讓學生想象都會是什么樣的,然后帶著想象觀察近景圖片,形象真切地再現(xiàn),學生就有話可說,有話想說,贊美、向往之情油然而生。霧凇的形成是本課的難點,適時播放形成過程的一系列畫面,并且加上優(yōu)美的解說詞,這對學生來說可謂是雪中送炭,解決了閱讀中的一個攔路虎。這樣的使用課件,就是找準最佳作用點和最佳時機,讓多媒體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

3、讓學生觸摸語言的魂?!墩Z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要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寬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zhì)量?!膘F凇形成的過程是本課的重點,文中主要是圍繞這個問題,讓學生體悟文本是怎樣具體描繪“水汽”到“霧凇”的變化過程。不僅需要課件引導,更需要有一個反復閱讀、思考、體會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在一定的思維空間里,學生揣摩語言自我建構(gòu)、自我生成、自我發(fā)展的過程。學生與文本溝通交流,展示自我建構(gòu)、自我生成過程中點點滴滴,都是揣摩語言、體悟語言內(nèi)涵的活動。課文“每當夜幕降臨……最后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了?!币饩硟?yōu)美,如仙境一般。學生品讀涵詠,從“漸漸地”、“慢慢地”咀嚼到霧凇是逐步形成的;從“輕輕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靈性和優(yōu)雅;通過對“最初……逐漸……最后……”和“一層又一層”的反復朗讀和體悟,留下了從“銀線”到“銀條”再到“銀松雪柳”的感性認識,并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幅幅畫面。

4、從小語文走向大語文?!墩Z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xiàn)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lǐng)域。”課文中描繪的景色是美的,大自然呈現(xiàn)的景色更美,在課文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去探索大自然的更多美景,鼓勵學習大膽向作者挑戰(zhàn),寫出更好的文章,從課堂走向課外,從小語文走向大語文。

霧凇科普 霧凇__篇三

師:霧凇這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的衣服是怎樣穿上去的呢?

師:與你們平時穿衣服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不一樣在哪?

生:比較慢、比較輕。

師:你是從哪感受到的?

生:“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

師:誰能通過朗讀,讀出霧凇穿衣服的過程?

師:要慢到多長時間才能穿上這一件衣服啊?

生:一個晚上。

師:為了讓人們欣賞到這么美麗的衣服,她艱難地穿了一夜,穿得這么慢。下面我們來一起來讀一讀,她是怎樣穿上這件衣服的。

(引讀霧凇形成的過程。“每當夜幕降臨,……都是銀松雪柳了。”重點指導讀好“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

師:誰能說說“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這幾個疊詞在句中的作用?

生:“漸漸地”是寫霧氣越來越大。

生:“慢慢地”是寫霧氣凝結(jié)的速度慢,告訴我們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生:“輕輕地”這個詞告訴我們,霧氣凝結(jié)的時候人一種很慢、很輕柔的感覺。

師:“一層又一層地”這個詞又是寫什么呢?

生:這是寫霧氣不斷凝結(jié),霧凇不斷加厚的過程。

師:“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這幾個詞能否去掉或者互換呢?

生:不能去掉也不能互換。因為這幾個詞寫出了霧凇形成的過程是緩慢的、持續(xù)不斷的。

師:誰能用上“首先……接著……然后……最后……”這些關(guān)聯(lián)詞,說一說霧凇形成的過程?

生:用“首先……接著……然后……最后……”這些關(guān)聯(lián)詞,說霧凇形成的過程。

反思:

霧凇形成的過程是本課的重點,文中主要是圍繞這個問題,讓學生體悟文本是怎樣具體描繪“水汽”到“霧凇”的變化過程。教師通過引讀,引導學生與文本溝通交流,揣摩語言、體悟語言內(nèi)涵。學生從“漸漸地”、“慢慢地”咀嚼到霧凇是逐步形成的;從“輕輕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靈性和優(yōu)雅;通過引導學生用上“首先……接著……然后……最后……”這些關(guān)聯(lián)詞,說一說霧凇形成的過程。用換詞法理解詞語的意思,“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這幾個詞能否去掉或者互換呢?著重引導學生品讀、比較文本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霧凇奇景之神妙,領(lǐng)略作者遣詞造句、謀篇布局之精當。在品詞析句中學習作者仔細、有序、有重點的觀察方法。

霧凇科普 霧凇__篇四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讀通課文,掌握文中的生字,理解 “霧凇、淹沒、瓊樹玉枝”等詞語的意思。

2、能根據(jù)課題提問,并根據(jù)這些問題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初步了解霧凇的形成過程。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霧凇

2、學習生字:凇 (讀音sōng? 意思:猜——①和冰冷有關(guān),想出一些字“冰、涼、凍”  ②查字典:霧凇——寒冷天,霧凝聚在樹木的枝葉或電線上而形成的白色松散的冰晶,通稱樹掛。? 凇——白色松散的冰晶)

3、讓我們來看看霧凇——出示圖片。

4、齊讀課題。質(zhì)疑——你想知道什么?

(①課文講什么地方的霧???②霧凇是什么樣子的?③霧凇是怎樣形成的?) 板書:地方? 樣子? 形成

二、 自讀課文:

按要求自讀課文:1、想想三個問題文中有答案嗎?在哪一小節(jié)?

2、讀通課文,讀準字音,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三、 檢查自學效果:

(一)解答第一、二個問題:課文講什么地方的霧???霧凇是什么樣子的?

1、學生回答。你是從哪里找到的? 指名回答。

①檢查生字:出示:長堤? 綴滿 (可以相機理解)

②指名讀第一節(jié)?!鍪镜?小節(jié)(檢查讀書,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③齊讀。

2、課文介紹了哪里的霧???那里的霧凇怎樣?

①學生回答。(吉林? 、具體的是——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 )注意讀音。板書:吉林 松花江畔 出示圖片

②學生回答。 板書: 潔白晶瑩?? 銀光閃閃

3、是啊,三九嚴寒,大地冰封,我國的吉林更是冷到了零下30攝氏度左右,但那兒的霧凇卻以“冬天里的春天”般詩情畫意的美而聞名全國。它和長江三峽、云南石林、桂林山水是中國四大自然奇觀。

再次齊讀第1節(jié)。

(二)解答第三個問題:霧凇是怎樣形成的?

1、學生回答。你是從哪里找到的?——出示第2小節(jié)

①出示詞語:俗稱? 凝結(jié)? 夜幕? 攝氏? 模糊? 鍍 (可相機理解詞語)

②指名讀第二節(jié)。(檢查讀書,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③齊讀。

2、回答:怎樣形成的?教師出示:(第2節(jié)第一句話)

①齊讀句子。(用組詞的方法理解“俗”)

②用自己的話說說霧凇形成的條件有哪些?(嚴寒、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jié))

4、那吉林霧凇又是怎樣形成的?自己再把第2節(jié)讀讀,對照三個條件找出相應的句子。

5、學生回答。(嚴寒——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

飽和的水汽——江面上總是彌漫著陣陣霧氣

遇冷凝結(jié)——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

6、說說吉林霧凇的形成過程,可以把這些語句串聯(lián)起來。(自己練說,全班交流。)?? 板書:霧氣 遇冷? 凝結(jié) 霧凇

7、 齊讀第2節(jié)。

(三)讀第4節(jié)。

1、過渡:清晨,寒風吹拂,霧氣繚繞,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齊讀第3節(jié)。

2、出示詞語:吹拂? 繚繞? 瓊枝玉樹

質(zhì)疑詞語,理解:瓊枝玉樹? 瓊:美玉,精美的東西看圖理解。

3、齊讀第3節(jié)。

四、鞏固反饋:

1、齊讀課文1遍。(自己默讀全文,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出示詞語:? 霧凇? 長堤?? 綴滿?? 俗稱?? 攝氏?? 夜幕零下

淹沒模糊吹拂? 繚繞?? 瓊樹玉枝?? 凝結(jié) 鍍

①抽讀詞語。

②理解不懂的詞語。

③齊讀。

④教學寫字:幕?? 零凝

3、出示填空:

在? ,彌漫著,到了晚上?? 。

板書:?

地方? 樣子?? 吉林? 松花江畔?? 潔白晶瑩?

霧 凇

形成霧氣 遇冷? 凝結(jié) 霧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到吉林霧凇的景觀的奇異景象,學習用課文中的一些詞語來描述雪景或霧景。

2、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來理解句子:“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背誦課文。

5、能基本閱讀寫景文章的一些方法:先抓住景物的特點(文章的中心句),然后知道文章從幾方面來寫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通過初讀,我們知道,吉林霧凇同長江三峽、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稱為我國四大自然景觀。課文中有這么一句話:

2、(映示)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

①齊讀句子。

②理解“奇觀”。

3、霧凇很多地方有,為什么吉林的霧凇稱為“奇觀”呢?板書:奇觀

自由讀讀課文,找出寫霧凇是奇異的景象的語句?(學生自由讀文,并畫出相應的語句。)

4、出示句子:讀這些句子,看看哪里寫出了霧凇的奇異,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二、理解霧凇的樣子的奇異:(第1、3節(jié))

1、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第1、3節(jié)。出示第1、3節(jié)

2、討論交流:這段話,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霧凇景象之奇特的?

①板書: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看圖。

②(十里)寫出了吉林霧凇的壯觀。? 看圖。

③感情朗讀第1節(jié)第2句。

3、除了從色彩、光澤這兩方面寫出了霧凇的美麗動人之外,最后一段還用一個詞寫了它的姿態(tài)呢??焖僮x一讀,找出是哪個詞?

①板書:千姿百態(tài)

②讓我們一起看看這眾多的姿態(tài),邊看邊想像:你看到了哪些姿態(tài)?它們像什么???赐旰笳f一說。

(顯示幾組霧凇的畫面)

說話訓練:三九嚴寒,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它們有的像( ),有的像( ),……吉林霧凇真是千姿百態(tài)!

4、小結(jié):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都是這樣的潔白晶瑩的霧凇,真可謂是自然奇觀?。∽髡咦プ×诵?、色寫出霧凇的特點。

5、齊讀1、3節(jié)。

三、理解霧凇的形成的奇異:(第2節(jié))

1、根據(jù)學生的回答 出示:“這蒸騰的霧氣……

①仔細讀讀這幾句話,從哪里可以看出霧凇形成的奇特?

②交流:

ⅰ“慢慢地? 輕輕地 ”——說明形成的時間很長,要一夜。

ⅱ “一層又一層” ——說明時間的長,還說明要有霧氣的不斷補充

?!板儭薄? 可以換“結(jié)”嗎?霧氣的均勻、有光澤

感情朗讀這一句? 板書:? 輕輕地? 鍍

ⅳ “最初”“逐漸”“最后”——看圖

感情朗讀這一句

2、這么美的霧凇的形成都離不開“蒸騰的霧氣”。

教師板書:? 蒸騰

你知道為什么嗎?

3、這蒸騰的霧氣是怎么來的?讀第2節(jié),回答。(豐滿水庫)看圖

4、因此這吉林的霧凇的形成是自然的天氣、人為的水庫,人天合一的結(jié)果,真是人間少有??!可謂“奇觀”。

5、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精讀最后一段,理解作者的感情。

1、 顯示畫面:霧凇的全景——特寫。

2、 同學們,此時此刻,假如你也站在松花江畔,觀賞著這美麗的霧凇奇觀,你會如何贊嘆?(學生談感想)

3、那么,松花江畔的人們是怎樣贊嘆的呢?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映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①理解句子意思??磮D

②此時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樹在一夜之間,披上了潔白晶瑩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麗。人們看到這美麗奇特的景觀,怎能不由衷地發(fā)出贊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p>

板書: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4、讓我們飽含贊美之情,齊讀最后一段。

四、總結(jié)延伸:

1、再感情朗讀讀句子: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

你能說說為什么稱霧凇是聞名全國的自然奇觀嗎?

(②2、總結(jié):這篇課文從霧凇的樣子、形成的過程這兩方面寫出了吉林霧凇的奇特,可以稱為“奇觀”。? 板書: 樣子? 形成

3、學習方法:聯(lián)系這學期學習的寫景的文章:《九寨溝》,你學習了這一課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它們都是寫出了景觀的奇特。都是圍繞了課文的中心句,從幾個方面寫出了景觀的奇特。)

4、課外讀物:了解這景物圍繞哪句話寫的?作者圍繞這句話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出示短文:? 香山紅葉? 討論:

作業(yè):小練筆:選用詞語說一段話,描繪一處霧景或雪景。(練習3)注意寫出景物的特點,先寫出景物的總的特點,然后從幾方面開表現(xiàn)。

板書:

霧凇

樣子 :潔白晶瑩銀光閃爍? 千姿百態(tài)?? 人 天

奇? 觀

形成 :?? 蒸騰?? 輕輕地鍍?????????? 合 一

霧凇科普 霧凇__篇五

研討主題之三:

科學小品文如何上出“語文味”?

這個“語文味”指什么?

我個人認為,在教材中,說明性的文章不多,因此,在教學這里一類的文章的時候,我們除了關(guān)注文字之外,更應該注重這一類文章對于學生的習作的引領(lǐng)。

說上出“語文味”,是說語文課要上出語文課的特點,不要把本文教成“科學課”“知識課”。至于“語文味”到底有哪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小學語文教師08第一期上好像做過一個“語文味”的??烧襾碜x讀。

在我心目中,為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有意識地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不管這訓練是“有痕”的還是“無痕”的,都是有“語文味”的課。

上出科學小品文的“語文味”

科學小品文也叫文藝性說明文,以介紹科學知識為主,是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融科學性、藝術(shù)性和思想性于一體,在介紹科學知識的同時,又能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情感和興趣,了解說明的方法,啟迪讀者的思想。但由于此類文章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常常會被教師肢解得只剩下知識的條條杠杠;由于敘述簡潔,沒有多少有感染力的語言,常常被教師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寫得生動而準確”;稍不留心,還很容易上成科學課或常識課?!翱茖W味”濃重,而“語文味”被淡出。然而不管是對何種體材文章的學習,惟有把語言學習作為本質(zhì)的學習,上出“語文味”,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語文學習。

所謂“語文味”,就是讓學生品味語言,運用語言,感悟形象,曉悟情趣。對于科學小品文的學習,同樣也要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摸索語言規(guī)律,獲得語言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yǎng),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

科學小品文到底教什么,該怎么教,才能使它的課堂教學更具“語文味”?

先來談談科學小品文教什么的問題??茖W小品文的確是以介紹科學知識和說明方法為主的,老師引導通過閱讀,把握文本所承載的科學知識,是其教學的一大任務,但絕不是唯一的任務?!吨行W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教學目標中明文指出: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因此,抓住知識要點,只是科普說明文學習其中一小部分的內(nèi)容。教師要引導學生關(guān)注知識背后的語言文字、表達方式、作者思考問題、關(guān)注問題、細心觀察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知識所折射出來的人文情懷與科學的光輝。這些都應成為科學小品文的學習內(nèi)容。

那么,在科學小品文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如何體現(xiàn)“語文味”呢?

一、析關(guān)鍵詞句,品個中精妙

準確、簡明、平實、生動、科學、嚴密是科學小品文的語言特點。教學時我們應當引導學生品味其豐富的、具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即揣摩其語言是怎么個準確,怎么個簡明,怎么個科學,怎么個嚴密……比如《只有一個地球》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本渥又械摹氨緛怼笔恰霸取⑾惹啊钡囊馑?,它準確地點明了可再生資源已遭受破壞,強調(diào)了“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現(xiàn)在的不可再生性,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性、嚴謹性。在教學這句話時,采用了“比較”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來品讀。(試著把“本來”一詞去掉后讀讀句子,想想句子的意思前后有什么不同。)學生在對語言的比較和揣摩中,感知到語言的精妙,領(lǐng)悟到文本中的用語用詞不能隨意取舍。長此以往,將會增強學生語言的敏感性,培養(yǎng)學生準確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讀行文章句,悟個中情理

劉勰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批文以入情,”文是有情之物,人亦有情之人。雖然科學小品文簡潔通俗,文字嚴謹科學,敘述客觀平實,但作為一篇文章,也不可能不包含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們當力求挖掘課文的情感因素,引領(lǐng)學生與文本對話,去經(jīng)歷情感與智慧的旅行。請看一個案例(《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教學中感悟自然資源的有限的教學片段):

師:請大家讀讀第三、四自然段,說說這部分讓你看到了怎樣的地球?

生:我看到的地球到處都是被人類殘害的傷痕。

生:我看到的地球因為濫用化學品,空氣、河水被污染了,花草樹木也不再生長。

生:我看到地球美麗的藍衣服、綠衣服不見了,卻穿上了一件枯黃的舊衣裳。

師:哦,那是大片大片的沙漠呀!

師:是誰造成了地球的這些變化?請用文中的話告訴我們!

聲:讀“地球是無私的……枯竭”,是人類自己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資源造成的。

師:這里你特別注意的是哪個詞語?

生:“不加節(jié)制”!這些資源要經(jīng)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zhì)變化才形成的。地球那樣慷慨無私地奉獻給我們,我們卻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從這個詞可以看出人類是多么地自私呀!

生:我覺得還可以看出人類是多么無知,因為這樣做是自己害了自己!

師:是的,一個“不加節(jié)制”,把地球的無私與人類的自私明顯地對比起來了,你能讀好這一句嗎?(知道讀出氣憤、可惜等語氣)

師:還有嗎?

生:讀“人類生活所需要的……威脅”,這一段也在告訴我們傷害地球的是人類。

……

師:知道什么是“生態(tài)災害”嗎?舉例子說說吧!

生:比如,因為亂砍亂伐引起的洪災。記得三年級學過的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那就是最好的例子。

生:我還知道大氣被污染后形成的酸雨現(xiàn)象。

生:還有土地的沙漠化現(xiàn)象。

師:不光是這些,請大家看看這份資料。(見相關(guān)鏈接“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的幾個數(shù)字”“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的幾個數(shù)字”)

生:(快速瀏覽。)

師:看!所有一切的生態(tài)災害都對人類的生存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也給人類的行為發(fā)出了嚴重的警告。誰能帶著自己的理解讀好這一段?

在這個案例中,教師讓學生在充分的讀中,體會文本中蘊涵的思想情感,升華感悟;在充分的讀中,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韻味,提高語文素養(yǎng)。審視目前的科學小品文教學課堂,很多是對說明方法的理性講解和科學知識的大量滲透,缺乏的恰恰就是讀中感悟,讀出情趣。

三、借品讀感悟,釋個中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痹诮虒W科學小品文時,說明方法的滲透是必不可少的,但教師對此不必進行理性的講解,而可以通過引領(lǐng)學生在與文本的反復對話,品讀感悟中巧釋巧解。如教學《太陽》一文的教學片段:

師:請小朋友們自由朗讀1-3節(jié),找出描寫太陽到底有多大、多遠、多熱的句子。

學生交流反饋。教師隨機出示句子:

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師:讀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感受到太陽離我們很遠很遠。這里有個數(shù)字,它說日夜不停地走,要走3500年。(學生把重音落在了“3500”年上)

師:對呀,課文以走路為例,走路需要3500年呢!這樣一個數(shù)據(jù),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太陽離我們是多么遙遠。

生2:課文還舉了個坐飛機的例子:“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睆倪@兒我也感受到了太陽離我們很遠很遠。(學生把重音落在了“做飛機”、“二十幾年”上)

師:是啊,飛機那么快的速度,還要飛二十幾年呢,那距離能不遠嗎?

師:你們說得真好!這里的列數(shù)據(jù)和舉例子,都是說明文常用的說明方法。用上它們可以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太陽離地球是那么遙遠。(板書:舉例子? 列數(shù)據(jù))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更多關(guān)注的是學生對文本語言的感悟,淡化了說明方法的講解,但學生在與文本一次又一次對話后,自然而然地體會到了舉例子、列數(shù)據(jù)等方法。

四、抓積累運用,練語言表達

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本,學習文本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積累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王崧舟老師也曾說:語文的本體“不是語言文字所承載的內(nèi)容,即‘寫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樣的語言形式來承載這些內(nèi)容,即‘怎么寫的’。語文要學的就是這個?!睂W習科學小品文也要學習其準確、簡潔的語言特點,嚴謹?shù)谋磉_方式,以及嚴密的邏輯推理。比如在教完了《新型玻璃》一課后,可以讓學生模仿文本語言介紹一種新型玻璃,或讓學生扮演某一種新型玻璃來做個自述。這樣“在言語的訓練中讓學生掌握運用語言的規(guī)律,從而發(fā)展學生言語能力”,既適度拓展了課文內(nèi)容,又以語言訓練為落腳點,做到知識性、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完美結(jié)合。

總而言之,科學小品文的語言魅力是獨特的,而這種獨特的味道也只有在教學實踐中才能顯現(xiàn)出來。因此,只要我們以“語文”的方式挖掘說明文中的語文因素,即使是科學小品文也能上出濃濃的“語文味”來!

6.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以上是《語文課程標準》第三學段閱讀教學的一條要求。我想,這條要求雖然不是直接針對中年級的,但對《霧凇》這一課的教學仍然具有極強的導向作用。

梳理一下大家的意見,科學小品文要上出其特有的語文味,必須做的事情有:

1、掌握知識要點。(讀懂——文章寫了什么?)

具體策略包括:梳理文本的內(nèi)在邏輯順序、補充“前知識”、教給新的閱讀策略等等。

2、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感知——文章是怎樣寫的?)

具體策略包括:抓住關(guān)鍵詞句品讀感悟、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嘗試遷移運用等等。

可以做的事情有:

1、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品悟蘊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2、品讀詞句,感知科學小品文的語言特色。

3、…………

不可以做的事情是:

1、使用大量精美的圖片,剝奪學生閱讀感悟思考的時間。

2、只看到科學小品文生動有趣的一面,卻忽視其科學嚴密的一面;錯誤地把科學小品文作為一篇美文來教學,卻忽視其作為說明文的特性。

由此看來,《霧凇》一課要上出得“出彩”,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

一是把“必須教的教好”,在教學策略上著眼,教扎實,教有效。

二是從“可以教的”這一方面著眼,在教學內(nèi)容上創(chuàng)新,教出風格和個性。

在此基礎(chǔ)上,我們可以關(guān)注以下幾個問題:

1、《霧凇》一文,如何引導學生掌握本課的知識要點——霧凇形成的原因和過程?

2、《霧凇》一文的說明方法有哪些?如何引導學生感知?

3、如何引導學生感知本課生動優(yōu)美與科學準確相結(jié)合的語言特色?

4、本文的寫作意圖是什么?三個小節(jié)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是什么?如何從三個小節(jié)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上整體把握本課的教學?

5、課后練習與我們的課堂教學如何有機結(jié)合?

6、本課還有哪些內(nèi)容具有教學價值,可以教?

第二屆課堂教學大賽《霧凇》研討專帖研討主題三(第一范文網(wǎng)整理版) 來自第一范文網(wǎng)。

霧凇科普 霧凇__篇六

研討專題二:

科學小品文中的“科學知識”在閱讀教學中占有什么樣的地位?

轉(zhuǎn)張祖慶老師的宏文:

科普說明文教學的語感訓練要義

來源:??

在說明文家族中,有一類以介紹科學知識為主文章,我們可以稱為科普說明文。這類說明文,形式簡短,知識性、科學性、邏輯性、普及性強;通常以讀者的認識、思維邏輯順序來安排層次;運用平實的表現(xiàn)手法,語言準確、周密、生動。此類文章承載著普及科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了解說明的方法,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

科普說明文教學最難處理的是科學知識、說明方法與語言形式之間的關(guān)系。在教學中,老師們很容易將課上成科學課或說明方法講座課。很多老師在實踐中,往往“買櫝還珠”——誤以為說明文的目的是給人以知識,在教學中就應當以此為主要學習目標。因此,他們處理科普說明文,在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時,會千方百計地大量拓展關(guān)于該領(lǐng)域的知識:講《冬眠》,教師搜集大量動物冬眠的知識給學生閱讀;講《太陽》,從黑子講到日食,從夸父逐日講到后羿射日;講《臺灣蝴蝶》,教室成了蝴蝶標本展覽室……這樣大雨傾盆式的課外的知識轟炸,勢必將語文課異化為常識課。在這樣的課上,知識,似乎成了教學最核心的東西,而承載知識的語言與表達方式,則似乎成了附庸之物。這恰恰是買櫝還珠,舍本逐末做法。

科普說明文,一旦入選語文教材,它就成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的有效載體。因此說明文教學理應具有語文課共有的特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提高。而語文素養(yǎng)的核心是語文能力,語文能力的核心則是語感。因此,科普說明文教學中……,這當是說明文教學的語感教學要義。下面試結(jié)合《月球的自述》一課的教學簡述如下。

首先,致力于說明結(jié)構(gòu)的邏輯梳理。

科普說明文具有條理清楚、結(jié)構(gòu)嚴謹?shù)奶攸c,對科學知識的說明,是按序列層層展開的。因此,科普說明文的語感教學,要致力于從整體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說明文的內(nèi)在邏輯結(jié)構(gòu)。這對學生今后說話寫文章有條有理是大有裨益。那么如何致力于說明邏輯結(jié)構(gòu)的把握呢?在本課教學中,我著重抓兩點:第一: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說明思路。從整篇課文來說,《月球的自述》這篇說明文,其邏輯結(jié)構(gòu)是按“月球概況”——“月球表面”——“中國人和月球的情感”這三個層次安排結(jié)構(gòu)的。第一課時,我安排學生初讀,讀后讓他們談談獲得了哪些關(guān)于月球的知識,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清文章的邏輯結(jié)構(gòu)。第二層次是細讀探究,感受表達清晰有序。整體感知課文后,第一課時教學課文1、2、3自然段。第二課時一開始讓學生默讀四、五自然段,這段內(nèi)容的教學,我沒有在知識上花過多的時間,只用了大約4、5分鐘的時間幫學生梳理了課文第4、5自然段講到的有關(guān)月球的知識,這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的簡潔明快,目的在于省下更多教學時間,將著力點放在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的表達順序上。比如,當學生把關(guān)于月球的科學知識概括出來之后,我說,如果老師原封不動地把這些知識復印給你們,你讀了之后有什么感覺呢?這一問引導學生注意文章敘述的條理性;再比如用多次引讀的方式來感受知識介紹的因果關(guān)系。此外,我不僅引導學生關(guān)注句與句之間的條理和順序,還引導學生從段與段之間來把握文章敘述的條理和順序。比如,在學生歸納出了月球的知識后,我啟發(fā)孩子思考:這些知識都是科學家考察月球后所發(fā)現(xiàn)的,但作者沒有把它們寫成一段,而是分兩段來寫,這是為什么呢?后來孩子就發(fā)現(xiàn),有些內(nèi)容是講氣候的,有些內(nèi)容是講地形和礦藏的,分成兩段敘述更加條理。一經(jīng)這樣梳理,引導學生從文章的結(jié)構(gòu)出發(fā)理解文章的敘述方法。

第二,在知識要點的掌握過程中體會說明方式的豐富多樣。

科普文總是承載著對科學知識普及的使命,但是這種普及只有通過生動有效的說明方式才能實現(xiàn)。因此,說明文的語感教學,在引領(lǐng)學生掌握文本所承載的科學知識的同時,更應點撥學生體會其說明方式的豐富多樣。

當前,科普說明文教學中,教師也普遍重視了說明方法的介紹。但是從總體上來說,理性分析多,讀書領(lǐng)悟少;單獨講解多,整合感悟少。老師們總習慣地在梳理知識之后安排單獨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說這這是什么方法,那是什么方法。說明文教學,似乎形成了這樣一種模式:學習知識——研究寫法——聯(lián)系生活。本來并沒有情節(jié)的說明文,被老師肢解得只剩下知識的條條杠杠;本來敘述簡潔理性的語言,被老師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寫得生動而準確”。這樣一來,課堂缺乏了生趣,科學沒有了生命,文字缺失了魅力,情感游離了文本,學生失去了興趣……這樣的教學,知識是落實了,方法是滲透了。但是,一旦學生失去了興趣,老師講再多的說明方法,又有何用呢?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在知識要點的掌握過程中體會說明方法的多樣豐富。教學中,我或讓孩子用具體的符號來標出某方面的知識——如月球表面日夜的溫差,讓他們體會舉數(shù)字說明的準確性;或讓孩子們關(guān)注月球地形與地球的比較,——如月球上高山與珠峰的對比,讓他們感受比較說明的形象性。而這些具體的說明方法,老師并沒有很刻意地指出來,而是在知識梳理的過程中很自然地滲透,使知識獲得與方法滲透合二為一。

三、通過比較鑒別和遷移運用,感悟說明語言的準確周密和生動。

人教社專家孟苓荃老師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理解了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只是完成了閱讀教學的一半,還要繼續(xù)下個一半的理解過程,即對文章的形式和語言形式的理解過程??梢赃@樣講,閱讀教學,如果只局限在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上,是不完整的閱讀教學,充其量也只是一般意義上的閱讀或其它課程中的閱讀,只有把理解課文和語言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與理解課文和語言的形式有機結(jié)合起來,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教學中的閱讀。因為閱讀教學承擔的是學習語言的任務,學習語言,如果只知其所表達的意義,不知其表達的形式;則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樣的閱讀教學就基本上失去了本學科的特點;這樣的閱讀,和其他學科中的閱讀并無兩樣。無怪乎有人曾批評過去的語文教學是費力不小,收效甚微。因為這樣的閱讀教學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上面,也可以說力量主要沒用在正業(yè)上,而在該用力之處,即在需要下大力氣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和語言的形式上面,卻不聞不問,或輕描淡寫,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學習始終徘徊、游離在語言訓練之外,說這樣的語文教學誤人子弟應該是不過分的。”

孟老的這番話對我們的閱讀教學來說不啻為當頭棒喝。在說明文教學中,也存在著重內(nèi)容理解輕語言形式的現(xiàn)象。拿《月球的自述》來說,這是科學小品文,講的的確是月球的知識。學習這篇文章,掌握月球的知識不是唯一的目標,更不是最終的目標。因為這畢竟是語文課,而不是科學課,也不是常識課。科普說明文,或者說科學小品文,在語文教學中,除了要體會文章的整體邏輯結(jié)構(gòu)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習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密和生動。在這節(jié)課上,對于說明語言的關(guān)注,我重點做了兩件事。第一,注重語言準確周密的品味。讓學生在比較品味中領(lǐng)悟語言的準確與周密。比如,我引導孩子辨別“月球與地球平均距離約為384000千米”與“月球與地球平均距離為384000千米”的細微差別,推敲“礦產(chǎn)近50種”與“礦產(chǎn)約50種”哪個表達更加具體精確。第二,創(chuàng)設(shè)情景,進行表達方式的遷移運用。這篇科普說明文,在表達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第一人稱的寫作手法。因此,在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讓孩子們用第一人稱來介紹關(guān)于月球的課外知識,這一環(huán)節(jié)將課程資源拓展和表達方式的遷移比較巧妙地整合起來,既拓寬了學生視野,又遷移了說明方法,可謂一石雙鳥。

科學小品文中的“知識”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地位(原創(chuàng))

科學小品文是說明文的一種,以普及某一科學知識為寫作目的。

掌握科學小品文中的知識,“不是唯一的目標,更不是最終的目標”。張祖慶老師此語,我深深地贊同。但是,“不是唯一的目標,更不是最終的目標”,卻畢竟是學習的目標之一。如果學完了一篇科學小品文,對其中的科學知識還不甚了了,這顯然也是說不過去的。

那么,我們到底應該把這些科學知識擺在什么樣的位置比較合適呢?

下面我以《霧凇》為例,談談自己的看法。

《霧凇》一文共三小節(jié)。

第一小節(jié)概括描寫霧凇奇景,其中一二兩句分別介紹了霧凇形成的時間和地點。

第二小節(jié)主要介紹了霧凇形成的原因和過程。

第三小節(jié)則寫人們對霧凇美景的欣賞和贊美。

其中,第二小節(jié)是全文的重點,也就是說,本文向讀者普及的科學知識主要就是“霧凇形成的原因和過程”。

一、吃透學情,適度補充“前知識”

科學小品文的科學性很強,要懂得文中所介紹的科學知識,往往需要一些“前知識”。“前知識”是我造出來的一個詞,在此處指的是閱讀文本以前已經(jīng)在讀者腦中存在的、能夠幫助理解文本的一些基礎(chǔ)性知識。如《霧凇》一文中,“飽和”“凝結(jié)”“零下30攝氏度”“豐滿水庫”這一些詞語所代表的知識,對于理解“霧凇形成的原因”就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不理解這些詞,就無法把“霧凇形成的原因”這一科學知識內(nèi)化,也就不能真正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因此,在教學科學知識小品文的過程中,適度補充“前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布置學生在課前預習時解決這一問題,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相機指導,甚至由教師用講解的方式直接告訴學生。

二、適度拓展,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科學小品文篇幅短小,介紹事物往往只涉及其中一點。為了激發(fā)學生對科學事物的探究興趣,教師可以適度拓展相關(guān)知識。

《讀者》近期有一篇關(guān)于“冷知識”的文章中這樣寫道:有些人認為瑣碎的知識在教室里沒有任何位置,必須向孩子們傳授“基礎(chǔ)知識”,在此基礎(chǔ)上才允許一些“樂趣”的存在。然而,這種說法并非完全正確?;A(chǔ)知識當然重要,但最好的教學方法是用這些所謂的瑣碎知識將孩子們的情緒調(diào)動起來,引起他們的興趣。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在本課中適度拓展一些相關(guān)的知識,如“霧凇現(xiàn)象是吉林特有的嗎?我們這兒會有霧凇形成嗎?”等等,其目的同樣是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

三、適度梳理,幫助學生把知識清晰化

有一些老師認為,科學小品文中的“科學知識”無關(guān)緊要,重要的是文本中隱含的語文知識,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只著眼于語文知識的訓練,往往只抓住了幾個“語文知識訓練點”而忽視了文本內(nèi)在的邏輯順序,這顯然不利于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我認為,在教學科學小品文時,有必要從文本的內(nèi)在邏輯順序出發(fā),梳理一下課文的條理,幫助學生更清晰地理解文本所傳遞的“科學知識”。

總之,既不能把科學小品文的閱讀教學上成“知識課”“科普課”,也不能把“科學知識”一腳踢開,全然不顧。對“知識”適度的關(guān)照,是理解文本的前提;而理解文本,顯然是閱讀教學最基本的任務。

第二屆課堂教學大賽《霧凇》研討專帖研討主題二(第一范文網(wǎng)整理版) 來自第一范文網(wǎng)。

霧凇科普 霧凇__篇七

之三

作者:沈芳

教學目標?:帶領(lǐng)學生一起領(lǐng)悟課文的語言文字,通過網(wǎng)絡一起去領(lǐng)略霧凇的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吉林霧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詩情畫意的美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三峽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跟著作者來到吉林欣賞這美麗的霧凇。

讀課題(霧?。?/p>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 隆冬時節(jié),當北國大地萬木蕭條的時候,走進東北的吉林市,你卻會看到一道神氣而美麗的風景。沿著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掛雪,戴玉披銀,如朵朵白銀,排排雪浪,十分壯觀。

2 看霧凇錄象,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3 如此美麗的霧凇,你想讀好它嗎?出示第二句話(自讀、指名讀)

4 過渡:霧凇那如雪般潔白,似銀樣閃爍的容顏,晶瑩的霜花“綴滿”枝頭,奇妙的美景綿延千里,難怪作者要說它是……

師板書:奇觀

5 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讀出霧凇的美麗,奇特,讀出我們的自豪心情。(配樂)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

讀到這里,老師想起了上節(jié)課同學們提的問題,這么美麗、奇特的霧凇為什么會形成?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其他地方出現(xiàn)得很少呢?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仔細地讀讀第二自然段,拿出筆劃劃你找到的詞語和句子,

自學、同桌交流、指名說

1、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jié)里,空氣中過于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jié)而成的。(霧凇形成的兩個前提條件)

師相機板書:水汽——遇冷——凝結(jié)

2、出示“從當年12月至……陣陣霧氣?!保ㄟ@符合一個條件“過于飽和的水汽”)

3、出示“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符合條件“遇冷”)

4、那你認為是怎么形成的?你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來呢?(根據(jù)回答,在“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下加著重號。)

5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這些詞和句告訴我們霧凇是無聲無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結(jié)而成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課文中的哪句話更進一步地說明了這一點?(引讀:最初_____,逐漸______,最后_______。)

◆作者觀察多細致、多耐心??!正是由于作者經(jīng)過了長時間耐心細致的觀察,才發(fā)現(xiàn)了這個奧秘,當他發(fā)現(xiàn)松花江畔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時,他會怎樣呢?那么,你能把這段話讀好嗎?(指名讀、齊讀)

◆指導朗讀。(邊讀邊想,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銀線--銀條--銀松雪柳的一幅幅畫面來)有感情的朗讀。

◆每當夜幕降臨,氣溫,這霧氣便,(

),籠罩著。樹木。,燈光,樹影。這蒸騰的霧氣,,,(

)、。最初像,逐漸變成,最后。

◆自由背,指名背,齊背。

6、學了課文,我們知道了霧凇形成的原因及過程,你還想了解更多的知識嗎?點擊“形成原因”及“形成過程”,看看網(wǎng)站上是怎樣介紹的。

四、講讀第三自然段

1 過渡:美麗的霧凇掛在道路的兩旁,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自由瀏覽點擊,欣賞霧凇圖片

2 多美的霧凇呀!同學們,你想象一下,霧凇還有哪些姿態(tài)呢?

3 說得真不錯,那你能用書上一個詞來概括嗎?(板書:千姿百態(tài))你還能用哪些詞概括?

4 同學們,再次欣賞了美麗的霧凇,你現(xiàn)在最想說什么呢?松花江畔的人們會說些什么呢?

過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樹木,一夜之間變成一片晶瑩潔白,江岸霧氣繚繞,人在其中,猶入仙境,讓我們一起來贊美一下吧!生:“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指導朗讀)

五、指導賞背

課文雖然很短,但卻把霧凇的美麗寫得如此淋漓盡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腦子里?(那就請大家自練,然后選你最喜歡的一句或一段,背給大家聽。

1、自由準備

2、自我推薦

六、評“最佳小導游”

同學們,吉林霧凇的奇特景觀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中外游客。誰愿意當個小導游,帶著游客們邊游覽,邊介紹呢?(評一個“最佳導游”,獎勵)

七、總結(jié)全文,布置作業(yè)?

霧凇的美,美在壯觀,美在奇絕。觀賞霧凇,講究的是"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機會,可以去親身體會一下。

我們祖國風景優(yōu)美,資源豐富,名山勝水數(shù)不勝數(shù),像我們學過的《九寨溝》,老師剛講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三峽等,老師布置大家回去閱讀一些介紹祖國名勝的文章,下周班隊課我們舉行"游大山名川,頌美麗祖國"朗誦會。

板書設(shè)計?:

29、霧凇

奇觀水汽——遇冷——凝結(jié)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課后小計:

在教學第二部分,沒有孤立地講解霧凇形成地原因,要與語言文字訓練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抓住關(guān)鍵的詞語“淹沒、模糊、漸漸地、慢慢地、一層又一層地、最初、逐漸、最后”引導學生感悟、朗讀、體會,在感悟、朗讀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知霧凇的形成過程。同時播放霧凇的錄象,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切感覺。

霧凇科普 霧凇__篇八

設(shè)計說明:

這篇課文重點介紹了霧凇形成的原因和霧凇的形成過程,突出了霧凇的千姿百態(tài),潔白晶瑩的奇特瑰麗,給人一種強烈的美感。所以,確定本文教學目標,教學步驟時考慮到了這一點,引導學生欣賞霧凇靜態(tài)之美與動態(tài)之美。

本文教學應該強調(diào)“讀”,再讀中感悟霧凇景觀之美,感知霧凇形成過程。

一、讀中感悟霧凇景觀之美。

我先讓學生觀賞霧凇,談感受,再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描寫霧凇之美的詞句,最后讓學生理解詞意再讀,邊讀邊評,感受語言之美,感悟霧凇景觀之美。

二、讀中感知霧凇形成過程

文章第二部分是教學的重點、難點。作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間段描寫里霧凇形成的過程,所以知識點多而碎,針對這種情況,我設(shè)計了兩個能囊括整段內(nèi)容的問題:1、飽和的水汽哪里來?2、遇冷后怎樣凝結(jié)成霧凇的?讓學生合作學習,要求他們合作時先讀,再自己找出答案,最后組內(nèi)交流。這樣每個孩子都能自主學習,也激發(fā)他們探究,感悟的興趣和欲望。孩子都讀了,想了,說了,所以每個知識都了解到了,并且把中文的語言無形中轉(zhuǎn)化成自己的話,內(nèi)化了語言,加深了理解。

重點抓住了“樹木被霧氣淹沒了,漸漸......最后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了.”這一段話,引導學生朗讀,感知。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jié)合具體語境理解詞語。

3、感悟吉林霧凇的奇特美景,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是目標中的第三點。

第? 二? 課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蘇老師想考考大家,這幾個難度意錯的字,你還記得嗎?

1、“堤”讓學生組詞,造句。

2、“凝”讓學生讀,組詞,造句,并區(qū)分“疑”與“凝”。

過度:那就讓我們走進吉林,漫步松花江畔,去真切的感受一下美麗,神奇的霧凇吧!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課件“霧凇”flash,邊看邊想:這美麗的景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指導從不同角度說:1、顏色? 2、姿態(tài)

3、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寫霧凇的相關(guān)句子。

4、從句子中找出描寫霧凇的詞語,相機理解,并朗讀課文中這句話。

5、齊讀第一自然段,整體感知霧凇美麗的樣子,

過度:吉林霧凇獨具魅力的風姿,在神州大地上可是景色一絕呀!但令人們感到驚訝,奇怪的是這美麗,神奇的霧凇是怎么形成的呢?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

2、指名回答,并相機追問:從這句話中能看出霧凇形成需要哪些條件嗎?

3、合作學習:1、飽和的水汽哪里來?

2、遇冷后怎樣凝結(jié)成霧?????? 4、匯報學習情況:

1、找出答案,內(nèi)化語言,加深理解。

2、朗讀(自由)。

5、重點理解,指導霧凇形成的過程。

1、出示課件;欣賞霧凇形成的過程。

2、從文中的那些詞句感受到它的形成緩慢。??

3、理解“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最初”,“逐漸”,“最后”疊詞和表示不同時間段的詞語。

4、選三個疊詞中的一個造句。

5、指導朗讀。

6、拓展延伸:

清早,寒風吹拂,霧氣繚繞,假如此時此刻的你,正站在松花江畔,將怎樣來贊嘆這美麗,奇特的霧凇呢?

過度:生活在松花江畔的人們又是怎樣贊美的呢?齊讀最后一段。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齊讀

2、指名匯報,并朗讀。

五、指導背誦:

潔白晶瑩的霧凇多美麗,遇冷凝結(jié)的過程多神奇呀!想把它留在腦海里嗎?選你喜歡的部分有感情的讀一讀,背一背。

六、總結(jié):

我國優(yōu)美的風景數(shù)不勝數(shù),例如前面學過的《九寨溝》還有和霧凇并稱中國四大自然奇觀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三峽等。蘇老師希望課后同學也來讀一讀,看一看其它的自然奇觀,我們來交流,討論。

七、布置作業(yè):

今天放學回家后,給爸爸、媽媽介紹霧凇的形成。

霧凇科普 霧凇__篇九

看到一個案例:《霧凇》的第三個教學目標設(shè)定為“體會本文區(qū)別于一般寫景文章的特色——結(jié)合科學性說明的方法介紹霧凇觀的形成?!?/p>

教學過程:

師:齊讀4—8句,整體感受霧凇一步步凝結(jié)的過程,想象畫面,給這幅畫取名——鍍銀。4-8句給了我們美麗的畫面,1-3句怎么就讀不出畫面。范讀1-3句。

師:我的語氣怎樣?

生:嚴肅

師:你們剛才讀4-8句怎樣?

生:讀得美

師:像陸老師一樣讀讀1-3句

生:齊讀1-3句

師:(指著板書)這些詞語是我們哪一門課的老師經(jīng)常講的?

生:科學老師

師:這一句話就是對霧凇的形成作了科學的解釋,科學的說明。

師:再讀讀第2句話,讀了這句話,你對霧凇的了解怎樣了?

生:更加深刻了

生:知道得非常清楚

師:這就是這些句子的特長

我們說,教學目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生,教學目標的行為動作是可以檢測的。教學目標中行為動作是“體會”。我個人認為, “體會”這個詞是比較抽象的,如果對學生的要求低一點,我想通過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是能夠體會到的。但是再看看這個教學目標:“體會本文區(qū)別于一般寫景文章的特色”。那么,其他寫景文章怎樣?我們都知道一般都是很優(yōu)美的。老師在教學時是讓學生比較1-3句和4-8句的不同。所以,能不能把教學目標改成:“體會第二自然段中1-3句區(qū)別于4-8句的寫景特色,知道科學性說明方法的妙處?!闭n文的原生價值是用科學說明的方式寫景,這是本文的特色,教者找到了其中的原生價值,但是沒有很好地進行實施。就小學生而言,他們一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借助教材練習怎樣才能正確、快速地獲得教材的原生價值,培養(yǎng)和提高作為一般社會閱讀個體的閱讀能力,促進精神成長;另一方面要學習作者“如何傳播信息的信息”,即豐富語文知識,規(guī)范語言,獲得言語智慧等。這兩方面構(gòu)成了語文教材的教學價值。教師需要發(fā)掘教材的教學價值,將教材轉(zhuǎn)化為有用的教學內(nèi)容,實現(xiàn)教材教學化的轉(zhuǎn)換。

我們平時所設(shè)計的教學目標,一般都是盲目照搬教參,教參有哪些教學目標,我們就實施哪些。但是,教參上的教學目標還是比較籠統(tǒng)的,對于教學后達成教學目標的程度往往不可測的。因此,教學目標嚴重脫離學生實際,成了一個裝點教案的擺設(shè)??梢詽B透的是,我們在平時寫文章時也可以采用這樣的寫法。從這點出發(fā),學生是有所得的。關(guān)注文本內(nèi)容以外的東西,比如句間的銜接,構(gòu)段的方式,段間的銜接與關(guān)系,篇章的總體結(jié)構(gòu),文字的表達效果等,是要把文本當作一個作品,而不是一個故事,一個內(nèi)容去解讀,才能發(fā)現(xiàn)其中蘊涵的知識的魅力。教師自己找到了文本中知識的魅力,在課堂上才有可能幫助學生再現(xiàn)知識的魅力。這些知識就是所謂的本體性知識!

所以,我們的教學目標的設(shè)計,要更多地研讀文本,找出文本獨特的,又有價值的地方,成為我們的教學價值。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在語文課堂上收獲知識,啟迪他們的智慧。即學生能在課上學到什么?這是教學目標設(shè)計的基點。我們圍繞這點來設(shè)計教學目標,并在課堂上扎實地訓練,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漸漸形成。

霧凇科普 霧凇__篇十

之一

佚名

一、導入??揭題

同學們都知道冬天最冷是在什么時候呢?(三九時節(jié)),是啊,三九嚴寒,大地冰封,我國的吉林呀更是冷到了零下30攝氏度左右,但那兒的霧凇卻以“冬天里的春天”般詩情畫意的美而聞名全國。今天就讓我們與導游一起走進吉林去欣賞霧凇。

二、課件出示霧凇圖,欣賞美景,說說你的感受。

三、研讀第一段:

1、課文中又是怎樣說的?自由讀,抓住文中的詞說說自己的感悟。

2、全班交流

(板書:潔白晶瑩,綴滿,銀光閃爍)

3、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讀、評讀、齊讀)

四、學習第二段:

1、導入??:多么美麗的、奇特的景象,可是你知道為什么會有霧凇呢?

2、單擊:出示思考題:

1)、同學們,你知道為什么會有霧凇嗎?

2)、你明白霧凇是怎樣形成的嗎?

3、單擊1:先聽導游如何介紹的。然后讀讀課文,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為什么會有霧?。?/p>

4、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5、討論思考2:先讀讀課文,用“先……再……然后……”的句式說說霧凇的形成過程。

6、有感情地練讀、指名讀、評讀這一段。

五、導讀第三段:

1、(單擊: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板書:千姿百態(tài),瓊枝玉樹)

2、你們還想贊嘆它嗎?

六、實踐活動

1、“千崖冰玉里,萬峰水晶中”,吉林霧凇以其儀態(tài)萬千、獨具風韻的美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中外游客,現(xiàn)在誰愿意做個小導游,介紹一下吉林的奇觀。

2、小組內(nèi)先準備,然后選派代表來講,我們還要評出最佳期導游呢!(學生作小導游)

二、總結(jié)

三、作業(yè)?

霧凇科普 霧凇__篇十一

之二

韓冰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7個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選擇“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中的一個造句。

3、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九九歌》揭示課題。

1、復習《九九歌》

⑴同學們,以前學過的《九九歌》還記得嗎?誰來為大家背一背?

⑵指名背誦。

⑶你知道最冷的時候嗎?

2、揭示課題。

⑴在這三九嚴寒,大地冰封之際,吉林的霧凇可是聞名全國的呀!它與長江三峽、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稱為中國四大奇觀。

⑵出示掛圖,板書課題。

①指導“凇”字字形,左邊是“冫”,不能寫成“氵”。

②指導學生觀看掛圖,初步感知霧凇景觀。

霧凇是水汽遇冷在樹枝上結(jié)成的冰花,俗稱樹掛。這么奇特、美麗的霧凇景觀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范讀討論。

⑴范讀全文,體會霧凇的美麗、奇特,學生邊聽邊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⑵讀后指名回答。

2、自讀課文。

⑴出示自讀要求:

①輕讀課文,邊讀劃出生詞,對照生字表讀準字音。

②讀順句子,長句間注意停頓。

③讀通全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⑵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⑶檢查自讀情況。

①抽讀詞語卡片,注意糾正下列字的讀音:封、凝、零、凇、瓊等。

②指讀長句如:“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钡?/p>

③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第1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2、交流。

3、提問:為什么吉林霧凇會成為聞名全國的奇觀呢?你從哪些詞句看出來?

4、自讀,分小組討論。

5、小組匯報,看圖理解“潔白晶瑩”、“綴滿”、“銀光閃爍”。

6、指導朗讀。(讀出霧凇的美麗、奇特,讀出自豪的語氣。)

7、練習背誦。

①自由練背。

②看掛圖,板書試背。

③指名背誦,評議

④愿背的齊背。

第二課時

一、看圖,背誦第一節(jié)。

師述:(指圖)同學們,看!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作者用極為生動的語言對它進行了描繪。誰能看圖背誦第1自然段?

學生背誦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節(jié)。

師述:潔白晶瑩、銀光閃爍,多美的霧凇景象??!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請大家自由讀讀第2節(jié),邊讀邊思考,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1、自由讀課文。

2、交流。

a、古人云:學貴自得。通過讀、想必同學們一定有不少收獲,說說你讀出了什么?(個別交流)

b、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集疑、解疑)

3、指導朗讀:

①選擇讀。

師述:讀第2節(jié),你喜歡讀哪幾句就讀哪幾句,但要盡量把它讀好。

自由練讀。

②指名讀。

③突出重點讀。

(出示重點)

a、你說說你們?yōu)槭裁聪矚g這些句子嗎?

b、指名讀,評價。

c、練習背誦,看看誰記得快?記得牢?

d、指名背。

三、學習第三節(jié)。

師述:在這寒冷的夜里,霧凇悄悄地形成了。當?shù)诙烨逶?,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看到這突如其來的美景,會怎么贊嘆呢?

①指名讀第3節(jié)。

②板書:

千姿百態(tài)寫出了什么?

瓊枝玉樹又寫出了什么?“瓊”是什么意思?

③看到這千姿百態(tài)的瓊枝玉樹,人們會怎么贊嘆呢?

指名后出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你懂這句話的意思嗎?

四、導游:

師述:吉林霧凇美不勝收,聞名全國,一定吸引了不少游人。我們很多人都沒去過吉林,都想一睹吉林霧凇的風景,如果你是吉林當?shù)匾粋€小朋友,大伙想請你做個導游,你想怎么介紹呢?下面分小組討論,過一會兒,我們比一比,看誰當?shù)孟瘢慨數(shù)煤茫?/p>

a、小組討論。

b、指名當,評價。

五、游客:

如果我們換個角色,你此時是一個正漫步在松花江邊的一個游客,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這美麗的霧凇,你會怎么說?怎么想呢?

霧凇科普 霧凇__篇十二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jié)合具體語境理解詞語,感悟吉林霧凇的奇特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引入

1、同學們,你們瞧老師畫什么?和你們生活中看到的柳樹、松樹有什么不一樣?

板書課題:霧凇。

這就是在我國北方松花江畔的吉林市,在零下30攝氏度的冰天雪地里出現(xiàn)的一道奇特的自然景觀,它與長江三峽、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稱為我國四大自然奇觀。很多游人都在嚴寒的冬季趕到吉林,專程去欣賞,甚至還有不少外國朋友也不辭辛勞遠道而來呢!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去看看那聞名全國的吉林霧?。亢孟旅嫖覀兙桶橹魳芬黄鹱哌M那銀花朵朵的世界。

課件:欣賞

解說詞:三九嚴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了。

看到這樣銀花朵朵的景色,你有什么感想?那么,你又產(chǎn)生哪些疑問?

“為什么叫霧???”時,引導學生想兩點水與什么有關(guān)?查字典理解。

根據(jù)學生回答,總結(jié)板書:具備的條件

形成的過程

二、讀文理解課文。

1、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22課霧凇,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不會,看看課文為我們解決了哪些問題?

2、課文字音都讀準了嗎?齊讀生字。

3、課文為我們解決了黑板上的問題了嗎?主要是哪一段告訴我們的。

4、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默讀2-3遍第二自然段。

①想一想文中哪一句話概括的介紹了霧凇形成的條件。指導朗讀像那靈牙利齒的解說員一樣流利的給大伙介紹霧凇的形成的條件。

板書:飽和的水汽 遇冷凝結(jié)

②那么,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飽和的水汽從哪兒來?②個別讀,齊讀。

③在什么時候才會遇冷凝結(jié)成霧?。竣芘x,男生讀。你感覺這霧氣怎樣?用實心點點出霧氣多的詞語。引讀:“這樣,……模糊了?!?/p>

課件欣賞

④兩個條件松花江畔都具備了,那么它是不是一轉(zhuǎn)眼的工夫就形成的呢?課文哪一句告訴你的,個別讀。

動作理解“慢慢、輕輕、”

用“輕輕”說話

教師畫一層又一層理解形成的過程。

⑤是的,霧凇的形成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最初像……,逐漸……,最后……

課件展示,引導朗讀讀出由少到多的過程。分組朗讀,個別讀,齊讀。

小結(jié):霧凇真是太美了,晶瑩剔透,千姿百態(tài),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甚至它的形成都是非常奇特的。

通過學習能不能根據(jù)板書、或抓重點詞句的方法談談霧凇形成的過程。

下面,請同學們在美美地把第二自然段讀一讀。

5、同學們,假若此時此刻,你正站在松花江畔上,觀賞到這美景,你會如何贊嘆?

6、松花江畔的人們又是怎樣贊嘆的?

課件:這真是“呼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

讀書就應該這樣讀出自己的感悟,理解。

讓我們懷著贊美之情,齊讀最后一段。

三、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不僅欣賞了霧凇奇特的自然景象,還了解了霧凇形成的過程。吉林霧凇

真不愧是聞名全國的“冬天里的春天”呀!

1、最后,我們帶著美好的心情再美美地品味這神奇而又美麗的風景。

課件。

2、綜合實踐。

假如你是畫畫、導游、外國游人。

3、齊讀課文。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21965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