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生還讀后感800字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1-05-31 13:47:03
無人生還讀后感800字
時間:2021-05-31 13:47:03     小編:WY1

無人生還讀后感800字,很多人喜歡讀關于推理類的小說,因為這很驚險,很刺激,能帶給人新鮮的感覺,喜歡有驚喜,喜歡有期待的感覺。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無人生還》讀后感【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無人生還讀后感800字

無人生還讀后感800字一

“凡事得往好的想,我就知道有個話劇特別適合悠悠演,可以演主角?!?/p>

“什么戲?”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無人生還》?!?/p>

刷一發(fā)我對愛情公寓的執(zhí)念。

當然也是這段話讓我去查找了一下這本書,看了看故事梗概,瞬間就吊起了我的胃口。雖然推理小說一般都不會再翻第二遍了,但我還是買了下來。

故事的大概就是:八個素不相識的人受邀來到海島黑人島上。

他們抵達后,接待他們的卻只是管家特夫婦倆。用晚餐的時候,餐廳里的留聲機忽然響起,指控他們賓客以及管家夫婦這十人都曾犯有謀殺罪。每個人的房間里都貼有一首相同的兒歌,兒歌講的是十個小士兵相繼死去的故事。餐桌上還有十個小瓷像。從第一天晚上開始的幾天時間里,每天都有人按著兒歌里述說的方式死去,每死一個人,餐桌上的瓷瓶就會少掉一個。人人都想保護自己,可是海上起了大風浪,不可能尋得救援或者逃出生天。唯一的求生辦法就是找出兇手。

荒島已經被他們搜尋數遍,不可能有容身之處,所以兇手必然在他們中間。幸存著的人們彼此懷疑,彼此試探,可是一切的警戒一切的提防還是沒有能阻止那最后一刻的到來。風浪停息了,島上的明爭暗斗也停息了,只留下了十具尸體……無人生還。

這本書看的特別快。我盡量在推理,而且還是比較接近的,到了最后三個人的時候發(fā)現都不是,感到很奇怪。但是我這人就是拐不過來彎啊,只能硬讓自己繼續(xù)思考剩下的三個人,萬萬沒想到結局會來這么一出。

某些地方還是覺得很奇怪,但畢竟這是小說還是不要較真了,描寫很細膩尤其是心理和環(huán)境。我是大白天看的沒覺得什么,但豆瓣上很多人都說千萬不要在晚上或者沒人的時候看,會覺得越來越瘆得慌。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相信人性本惡的,我也是。我在看前面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自動腦補只剩下幾個人的時候,人人瘋狂,彼此不信任互相拔刀相向的樣子。但是總體來說作者的文筆比較平淡,絲毫不夸張,但是很多地方能從細節(jié)揭露出人性陰暗的一面。

小說里的天氣幾乎都是狂風暴雨,使我聯(lián)想到了高一上期語文課本里的那篇澳門從英國收回的文章。最后的獨白看完了之后有一種很安靜的震撼感,小島上的人也死了,警察也沒能把兇手找出來,這些人背后的故事也被永遠地埋葬了起來,可能連作者心中的悲哀也不會被發(fā)現。

無人生還讀后感800字二

我心目中,女王風格之代表是《尼羅河慘案》與《陽光下的罪惡》。它們是如此克里斯蒂,這般克里斯蒂,比克里斯蒂還要克里斯蒂。而同是經典名作的《長夜》、《羅杰疑案》和《東方快車謀殺案》,已屬偏鋒之作,所幸偏在合理范圍之內,反顯得比端方的正統(tǒng)更加活潑妖艷。而《無人生還》偏得太過,飛得太高,竄得太快,花俏得捅破天了,而低頭一看,卻是下盤不穩(wěn)。從性質上講,此二者同為變化,一為波動,一為畸變;從距離上講,前者尚在三等親以內,后者已經出了五服;從效果上講,前者是一念成佛,后者是一念成魔。

好吧好吧,最近穿越回古代太久了,說話有些脫離群眾,說得淺白些,是這樣的:《尼羅河慘案》是一位妝容精致的美人,是那種摸著良心誰也無法否定的美貌;《羅杰疑案》等于略作了些簡單整容,割個雙眼皮墊墊鼻梁,輪廓還是那樣兒,只是更漂亮了,于是乎顛倒眾生、傾國傾城;而《無人生還》整個兒變了性,導致結果兩極化:一些人一見之下兩眼開花,蜂擁而上,癡戀而靡他;另一些人驚得“噔噔噔”連退數步,躲得遠遠的,怯怯問一聲:“神仙?妖怪?”而除卻風格之落差,大概還有評價之落差。

通常,那些交口稱譽、無限榮光的事物,若在滿心崇敬中走近觀之,往往沒有之前想得那么好。或許,好,固然是好的,但心中到底失落。如同我中學時熱映的《泰坦尼克》,溢美盈耳,萬人空巷,我也從旁人口中聽了些梗概,驚鴻瞥見過幾個鏡頭,記住了一首主題歌,但從未看過。并非沒有機會,而是有機會卻刻意不看。當年我便說:“這樣的片子,若是初時看了,也便看了。別人說好時,我想也是要跟著說的。這好來好去,已是太好了。既然初時沒看,現在已是不能看了。因彩聲聽得多了,心中定下一個‘太好’,便是此片再怎么好,也比不上這個‘太好’。現實中事,萬沒有心中想象的至美呢?!奔仁蔷嚯x之美,索性不要走近,霧里看花,朦朧陶醉便了。以一時之缺憾,留一世之經典,在我看來,是件個性事兒,也是聰明事兒。而我究竟不愛電影,放手竟也樂得;而面對奉為畢生職志的偵探小說,到底學不來這種灑脫,或者是無法灑脫。那些經典之作,且不說“沒看過,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吧,到底是本行中人的必備常識??梢哉f,我看《無人生還》,不是隨性而為,而是為所當為。

許多東西,也許在當年成就之時,確是實至名歸;而隨著時光流駛,不斷增幅擴張,漸漸失真為天上來的乃至天外飛仙的神異神異之神神異,到得今日,自然盛名之下,其實難符。正所謂天道難違,滿眼所見皆是如日中天之后,隨即毀譽參半;到得飛龍在天,哪個能避過亢龍有悔?阿加莎·克里斯蒂尚且如此,真有誰的腕力能扳過這個魔咒?魔咒的真名若是“規(guī)律”,還須順應行之。

無人生還讀后感800字三

以前一直很喜歡讀關于推理類的小說,因為這很驚險,很刺激,能帶給人新鮮的感覺,喜歡有驚喜,喜歡有期待的感覺。隨著一層層薄紗被揭開,隨著一層層迷霧被推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結果,喜出望外的感覺總是讓人舒服,又驚奇。每次讀一本推理小說,總是會受益匪淺,越看越喜歡。荒島上僅有十個人,其中有一個是兇手。但他們接連死去,無人生還。那么誰是殺人犯?是最后一個死去的人嗎?如果不是,那么他(她)如何在死去之后,還能使自己的殺人計劃照常實行?他(她)為什么殺人,又為什么給自己也貼上死亡標簽?在《無人生還》中,阿加莎·克里斯蒂顯然把自己逼入了創(chuàng)作的險地。面臨此景,偵探小說作者有兩種選擇,一是用天才的構思自圓其說,另一就是假托“心理懸疑”“奇幻”一類低劣手段胡說八道。

“十個小兵人,外出去吃飯。一個被嗆死,還剩九個人。九個小兵人,熬夜熬得深。一個睡過頭,還剩八個人。八個小兵人,動身去德文。一個要留下,還剩七個人?!边@首英國的古老童謠成了貫穿小說的線索。十個被害者先后像歌謠中描述的那樣死去,使之帶有讖語的色彩。它使這小說的文字冷颼颼的。你的耳旁似乎總有一個囈語式的童聲,它在輕輕吟詠這歌謠,那漫不經心的聲調中帶著一絲死亡的氣息,猶如在童真的面龐上忽然出現嗜血的表情一般,讓人在極端的對比中感到無形的恐懼。

從風和日麗到慘霧彌漫,小島由度假勝地變成了人間地獄。這部英國的小說,會很容易地讓你聯(lián)想起英國的天氣:多雨、陰冷。暗夜中的大海隱去了波瀾壯闊的一面,冷峻地窺視島上的一切。當海邊也成為謀殺現場之一時,從沙灘上退去的海浪便留下一抹憂郁,讓人擔憂死亡之吻的再度來臨。尼羅河上的撲朔迷離,擾亂的是讀者的智慧,而《無人生還》中的大惑不解,擾亂的是人們的心弦。

克里斯蒂似乎是深信人性本惡的。在謀殺案中,幾乎每位出現在現場的人都有作案動機??死锼沟僭趯γ恳晃幌右扇思右耘懦龝r,都順便嘲諷著他們的陰暗一面。兇手預先在留聲機中放置了錄音,在眾人上島后逐個宣布了他們的罪狀。原來每位上島者的心頭都藏有一個秘密:軍官為了泄私憤故意將下屬派往危險之地;醫(yī)生醉酒后動手術致使病人死亡;女孩兒為了幫情人獲得遺產故意制造了一起事故??所有的人都受到了指控,小島變成了審判之所。

在絕境中,有人心頭坦然,因其多年來已無法承受罪惡感帶來的痛苦;有人不以為然,因其從不曾以自己的罪錯為忤;還有人惶然,有人凄然。但無論怎樣,從貴族到底層,島上的`所有人都揭去了身份的裝扮,在最殘酷的現實面前表露了最真實的一面??释瞧渲幸徊糠秩说南敕?,渴望解脫則是所有人的企盼——困境或道德上的解脫。如果說“波洛三部曲”里還有波洛的幽默作為調劑,那么《無人生還》則從頭至尾充滿壓抑的悲腔??死锼沟俚某芭絹碓缴伲《氖锹暽銋柕呐?。同時她也變得更無情——那首童謠無異于一份判決書,將這些待死的囚徒送至刑場,先讓他們看到黑洞洞的槍口,而后蒙上頭罩,再將槍口抵上他們的額頭。那種等待中的煎熬帶來了無法承受的沉重感。也許,當你在深夜讀這本書時,會聽見他們大口的喘息聲。

“他們究竟是誰殺的呢?”直到小說臨近終結,這謎團一直困擾眾人。最后是一份神秘的自白解開了謎。真正令人吃驚的,不是行兇者那難以為人察覺的作案手段,而是他(她)的身份和動機。人性的悲哀在最后的剖白中無法抑止,海中的荒島猶如失落的人心,在罪錯的反思中變得無所憑依。文明在小島上荒蕪,道德的流放地萬物蕭條,無人生還。這部小說在此時變得深刻起來,當后世的讀者一再感嘆克里斯蒂“目眩神迷”的寫作技巧時,似不應忽略她筆下流露的哀嘆之聲。

無人生還讀后感800字四

關于這本書,我想,多年之后,我最為深刻的記憶應該是:

那家伙掏出一本書,說:我最近在看這個——《此地無人生還》

我有點驚訝,說:不是這么巧吧。于是也把我的那本與他交換——《無人生還》。這本書,在我的生命里,帶來了一點點小巧合,小驚喜。

經過了《lost》《GSI》以及無數驚險懸疑故事的轟炸,大腦已經麻木,《無人生還》自然無法再帶給我高峰體驗。可是,阿加莎同學幾十年前就能編出這樣的故事,據說開辟了荒島殺人的經典故事模式,不得不令人脫帽致意。

阿加莎自己在序里寫道,這部作品所耗費的心里是空前的,我相當相信。如何按照一首童謠的模式逐個殺人,如何將十人的故事和心理逐個展開,如何將困境中的猜疑、絕望逐漸推向恐懼的瘋狂,這功力,還是相當厲害的。

無人生還讀后感800字五

完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無人生還》,雖然已經高三了,但我還是無法放下書,還是想看書,沒辦法,幾次提醒自己要好好學,就是改不了,言歸正傳:從一開始我就被這本書吸引了,小說一開頭竟然同時進行了八個人的心理描寫,這是我從未見到的,我對阿加莎的文字掌控能力佩服的五體投地,在整個小說中都曾經多次進行過很多人的心理描寫,這對作家的能力是一個極大地考驗,八個不同經歷的人必然是八種不同的心理,你要把每一個人的心理都捉摸透,都不盡相同,事實證明阿加莎經受住了這樣的考驗,她的文章完全折服了我。

說實話我,我完全被這個最偉大的女性偵探小說家騙了,我從一開始認為歐文先生不在島上,后來知道他在島上,后來認為他是十人中的一個,到后來只剩三個人的時候我恍然大悟他根本不是這十人中的一個,但看到結尾才明白自己錯了,法官竟然就是歐文先生,這是我完全沒有想到的。

法官一開始確實給人一種狡猾的感覺,但是他的年齡和他在整個團隊中所成為的領導者角色都讓人感覺這么一個老先生是殺人兇手是多么的不可思議。

說實話如果你要我說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我也不認同,但我認為這確實是在所有牽強的解釋中最好的解釋。

孤島殺人案這類的故事是最難以寫的,因為你可能寫著寫著就發(fā)現自己無法寫出一個完美的結局,所以也很少有作家嘗試這種寫作方法,阿加莎克里斯蒂確是開了孤島殺人案的先河。一個女人,能有如此大膽的想象,如此縝密的思維確實讓我自愧不如。

這九個人所犯下的八件案子確實都是法律懲辦不了的,但話說回來其中的有些人真的該死嗎?當然我認為不是這樣的,但他還是殺了他們,這其實還是說明他更享受殺人的過程,而這個人是不是該殺卻并沒有經過認真的思考。但他提到他對每個人的被殺順序都是經過精心的準備的,死在前頭的會受到少一點的心理上的折磨,這個說法非常有趣,而且再一次證明了人類心理暗示的強大,最后一位女家庭教師正是在強烈的心理暗示下自殺的,

其實我是蠻想學心理學了,不過聽說心理學不好就業(yè)啊。真的是這樣嗎?

無人生還讀后感800字六

即使在炎熱的一天看這本書,也感到身上涼颼颼。

看完之后我只是在想法官到底是不是對了。雖然有很多事情在不同的方向對錯也許不是那么明顯,可能有對有錯,但我還是認為法官這樣的人有些可怕了。

不論看小說還是看電影,看到殺手設計的“天衣無縫”的局或者游戲時,雖然很佩服這樣的頭腦,可終究還是害怕,只是期望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最好永遠也遇不上,永遠也不要認識。

有句話說壞人不可怕,有知識的壞人才可怕。運用高深的知識造詣去設計一些滿足自己非同于常人的刺激,或是布下完美的局去報復,這樣用別人生命填補的快樂實在是太可怕了,但盡管是你以為的天衣無縫,也會有真相大白的一天。這本書里法官布下的一切,即使他不寫下漂流瓶我想終有人會解出來,但他也總想別人去瞻仰他的“藝術”,才自信滿滿地寫下所有??晌也挥X得他對了,法律灰色地帶的案件或許還有很多,但這應該是促進它進一步完善的不是嗎?法官認為讓他們死在對所做之事的恐懼中是懲罰,可也正如將軍所說這何嘗不是等待的解脫。當每個人聽到自己日日精心掩飾的罪行曝光之后,恐懼頓時充滿了內心,他們時時刻刻的煎熬被放大,或許他們不死是一種更大程度的懲罰,我想害死別人還能心安理得的永遠開心的生活下去的人畢竟很少吧。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內心的恐懼,良心的譴責永遠比刀劍更能傷人。所以,做一個善良的人比什么都重要。記起實習的時候老師講到的四不傷害原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不讓他人被傷害,愛人比傷人更具挑戰(zhàn)也更有價值。

以上,就是學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無人生還讀后感800字全部內容,更多作文內容,請各位同學持續(xù)關注學分網。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61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