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激勵方案評價(八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5 10:30:30
股權激勵方案評價(八篇)
時間:2023-03-25 10:30:30     小編:zdfb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方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案范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股權激勵方案評價篇一

對教師工作的考核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1、教學業(yè)績,考核占50%。

主要對教師所帶班級的考試成績,參照教學績效獎勵方案分為三個等次,分別為10分、7分,4分,帶多班取平均值。每一次考試算一次此項得分,最后取平均分。

2、教研成績,考核占30%。

主要考查教師撰寫教學論文及教學反思的獲獎及發(fā)表情況、參加教學比武獲獎情況、所帶學生參加各種活動的獲獎情況及參加學校集體備課情況等。

⑵鼓勵教師參與教學比武活動。獲省級一等獎加10分,省級二等獎加8分,市級一等獎加5分,市級二等獎或校級一等獎加3分,校級二等獎加1分。

⑶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各組進行集體備課,有電子教案、聽評課記載交教務處,中心發(fā)言人加1分;舉行集體備課展示,人均加1分,中心發(fā)言人加2分。

⑷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教學交流活動。在校際交流活動或教科院視導時主動講課,獲得好評,有電子教案、聽評課記載交教務處,加2分。

⑸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校校本教材開發(fā)編寫。凡獲得立項,認真編寫,按時完成任務,主持人加4分,參與編寫加2分。

股權激勵方案評價篇二

一、引言

股權激勵作為對管理層激勵的一種方式,能夠將公司經營者與所有者的利益綁定在一起,使其按照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目標進行決策,從而有效的降低了公司的成本。在國外,股權激勵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在美國約9o%以上的上市公司都實行了這一制度。而在國內,股權激勵機制尚處于起步階段。近年來不少上市公司開始推行股權激勵方案,但是對這些方案的評價則褒貶不一。筆者研究了伊利股份股權激勵方案,以此來反映國內股權激勵的發(fā)展現狀。

二、伊利股份股權激勵方案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伊利股份于2006年4月24日股改后復牌當天出臺了股權激勵草案。隨后在2006年12月28日在公司董、監(jiān)事會審議通過,正式確定將5000萬份伊利股份股票期權分別授予公司高管,占當時股票總額的9.681%。每份期權擁有在授權日起8年內的可行權日以行權價格和行權條件購買l股伊利股份股票的權利。期權授予日為2006年l2月28日。

1、關于行權價格

該方案的行權價確定為股權激勵草案摘要公告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除權后的價格為13.33元。此后由于實施利潤分配和發(fā)行認股權證,行權價調整為l2.05元。這一價格水平相當于在股權分置改革前按市場價格購買公司股票,價格的確定還是相當公平的。

2、關于行權條件

該方案明確規(guī)定,激勵對象首期行權時公司必須滿足上一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l7%,且上一年度主營業(yè)務收入增長率不低于20%。而在2007年4)130日的公司公告中,這一關鍵條款已被董事會以確定業(yè)績考核指標計算i:1徑為名進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凈利潤增長率為在當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的基礎上加上股票期權會計處理本身對凈利潤的影響數后與上一年相比的實際增長率。之所以這么修改,我認為是由于股權激勵幅度非常大,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對等待期凈利潤的負面影響將非常明顯。如果嚴格執(zhí)行原計劃,激勵對象很可能無法行權,從而失去潛在的巨額收益。伊利股份激勵對象既想獲得股權激勵,又要剔除期權費用化對凈利潤的影響,這種做法不僅在國內絕無僅有,在國外也非常罕見。

3、關于行權安排

該方案的行權安排是:激勵對象首次行權不得超過獲得的股票期權的25%,剩余獲授股票期權,激勵對象可以在首次行權一年后的有效期內選擇分次行權或一次行權。在這種規(guī)定下,必將產生后期激勵不足,使得激勵方案大打折扣。因為伊利股權激勵的行權價是12.05元,在激勵方案推出后,中國股市進入牛市,上證指數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創(chuàng)下了6124點的歷史記錄,而伊利股份的股價最高達到38元。在牛市中高位變現,高管們將獲利頗豐。如果均勻行權,牛市結束,股價可能會深幅調整,高管們的利益顯然會受到損失,因此激勵對象存在加速行權的動機,這樣必將導致后期激勵的不足。

4、股權激勵的會計處理

股權激勵計劃按照相關會計制度,需將已滿足行權條件的期權作價計入相應的費用科目。按照伊利股份的做法,股權激勵費用在初始兩年內按照25%,75%的比例全部攤銷完畢。即在06、o7年分別攤銷l餾5億元和5.54億元,這部分費用不帶來現金流的變化,對于公司整體權益無影響,但會導致公司凈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大幅下滑,2007年還首度出現虧損。根據財政部精神,激勵期權費用應該盡早攤銷。伊利股份授予的股票期權的行權期長達8年,卻要在兩個年度內攤銷所有激勵期權費用。而且明知道這種攤銷方式會造成賬面虧損,也就是說,公司2007年所賺的錢,全部分給該公司激勵對象還不夠,而留給該公司廣大投資者卻是利潤虧損。上市公司對高管實行的股權激勵計劃,結果卻是讓投資者買單。

5、股權激勵的有效性

股權激勵的目的在于對管理層實施有效激勵,提高公司的經營業(yè)績。而伊利股份的股權激勵方案能達到有效激勵的效果嗎?數據顯示,伊利殷~2001年至2005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22.7%、19.8%、40.6%、l8.6%$h21.5%,均高于股權激勵約定的15%的凈利潤增長率。也就是說,即使伊利股份的管理層無法讓公司保持過去五年來的平均增長率,仍然可以從容獲得巨額股份,由此可見該方案行權門檻定得太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為國內乳業(yè)巨頭的蒙牛2004年上市前,與大摩等風險投資簽署了一份“對賭”協議,即蒙牛幕在未來3年內年盈利復合增長率達到50%,否則蒙牛管理層就必須將所持7.8%的公司股權轉讓給大摩等外資股東。兩相對比,不免讓人覺得伊利的股權激勵有向公司管理層輸送利益之嫌。由于缺乏股東的有效監(jiān)督,目前國內上市公司高管層利用股權激勵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通過設定極低的股權激勵條件,使高管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股權激勵,股權激勵最終有可能演變?yōu)椤肮蓹喾旨t。

三、結論

由此我認為,伊利此次的股權激勵方案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該方案更多的是從公司管理層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落腳點。以總裁潘剛為例,通過這一股權激勵方案,身價增值約兩億元!在這場游戲中,以潘剛為首的管理層才是真正的贏家。

股權激勵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用得不好,就會成為向管理層輸送利益的手段,剝奪了全體股東特別是社會公眾股東的合法權益。通過伊利股份的案例可以看出,我國上市公司現今制定的股權激勵計劃,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需要監(jiān)管部門加以引導,并盡快出善相應的法規(guī)政策,為股權激勵創(chuàng)造良好的制度環(huán)境。同時,還需要上市公司完善公司內部治理機構,形成分權制衡的公司治理體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股權激勵的作用。

股權激勵方案評價篇三

1、對入股前的公司經營不享受權益,不承擔風險;入股后與公司股東的股份融合一起,共享收益,共擔風險。

2、激勵股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讓給公司股東和公司員工以外的人,員工解除勞動合同以后其所持股權可內部轉讓。

3、股權激勵員工(以下簡稱激勵對象)不參與公司股東會,不參與公司經營管理,不享有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股東權力。

4、在工商登記中,并不進行注冊資本和股東的變更登記,股權激勵不影響股東結構改變,不影響公司注冊資本改變。

1、經員工認可,公司從現有的收入和業(yè)務中調劑部分現金以及挑選部分業(yè)務,合計1000萬元。該部分業(yè)務和現金與激勵對象的出資融合一起,從20xx年1月1日起共同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

公司此前的融資款形成的業(yè)務一并劃轉過來,與激勵對象的出資融合一起共同經營。

2、前款融合一起的資金,由財務單獨建賬,單獨核算,與未劃轉過來的業(yè)務和資金不發(fā)生法律關系。未劃轉過來的業(yè)務和資金由公司原有股東承擔收益和風險。

3、公司分配給激勵對象的股權暫定為300萬股。經公司股東會

討論通過,可以根據公司發(fā)展情況增加激勵股權。

4、激勵對象在認購激勵股權的同時,應按照公司規(guī)定向公司融資。融資款原則上不低于激勵股權,融資款按照計付月利息。

首先由公司員工自行申請認購股份,經公司股東會研究后確定可以認購并明確認購數額的員工為激勵對象。股東不屬于激勵對象。

經董事會同意的員工,自行申報認購股份數額。

1、激勵對象按照一元一股,自行出資購買公司股份;

2、激勵對象認購的股權以一萬股為起點,最高認購數額不超過50萬股;

3、激勵對象與公司解除勞動關系,即喪失激勵條件,不享有股權激勵權利,不承擔激勵股權產生的風險。

1、每位員工可認購股權不超過五十萬股(50萬股),員工的認購股權數額由股東會決定;

2、經公司股東會討論通過,可以根據公司經營情況增加員工激勵股權的認購數額。

1、入股后,激勵對象的股份與公司股東的股份融合一起,共享收益,共擔風險。

2、激勵對象對入股前的公司經營、公司資產、公司負債不享受權益,不承擔風險。

公司所有出資(含股東的出資和激勵對象的出資)所產生的收益,每年度結算一次。每年的利潤在扣除公司經營管理成本、5%的法定公積金、15%的呆壞賬準備金之后按照出資比例(包含股東的出資以

及激勵對象的出資)進行分配。

1、激勵對象出現辭職、辭退或因其他原因導致勞動合同終止時,其所持激勵股權只能轉讓給公司內部員工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員工比股東享有優(yōu)先受讓權。轉讓方與受讓方自行結算股權受讓費用。員工受讓他人的股權后,其所持激勵股權總額不能超過100萬股。

2、激勵對象勞動合同終止后將其股權轉讓給公司股東,受讓激勵股權的股東的表決權仍按照公司章程辦理。

3、公司股東和員工均不愿意受讓勞動合同終止后的激勵股權,激勵對象有權請求公司按照實際經營情況進行結算,公司應在勞動合同解除后一個月內與激勵對象完成結算。結算按照本辦法確定的原則進行。結算后公司分兩次平均退還出資,第一次為結算后的第30天,第二次為結算后的第180天。期間不計息。

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公司股東會可考慮激勵股權實行股權代理或委托制,由激勵對象委托他人代為持股,進入工商登記,真實行使股東權益。具體期限和實施細則由股東會決定。

股權激勵方案評價篇四

一、總則

目的:為獎勵先進,充分調動本公司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特制定本方案。

范圍:集團公司全體員工。

職責:集團公司行政部負責監(jiān)督本方案的實施。對員工的獎勵實行以精神獎勵為主、經濟獎勵為輔的原則。

二、獎項設置及評比條件

(一)年度“優(yōu)秀員工”獎:

1、評選對象:公司全體員工,分為銷售類和非銷售類兩個板塊進行評選。

2、評選標準:

a銷售類員工(總分100分)

b非銷售類員工(總分100分)

3、評選流程:由各子公司及部門員工提交申請,將相關工作成果作附件一并提交,經部門負責人同意(推薦)、行政部審核,總經理批準;

4、獎勵標準:以一個自然年為跨度時間進行獎勵,獎金額度800元,綜合考評分需達到90分及以上,無達標者此獎項空缺。

(二)年度 “優(yōu)秀部門”獎:

1、評選對象:集團公司所有部門,分為銷售部門和非銷售類部門2個版塊進行評選。集團公司評定小組經綜合考核評選出3個優(yōu)秀部門;其中,非銷售部門1個,銷售部門2個。

2、評選標準:

a銷售類部門(總分100分)

b非銷售類部門(總分100分)

3、評選流程:年初由各部門提交評選申請,行政部每月4、獎勵標準:以一個自然年為跨度時間進行獎勵,獎金額度5人以上(含5人)的部門2000元,4人以下(含4人)的部門1200元,3人以下(含3人)的部門800元,綜合考評分需達到90分及以上。所獲獎金由部門管理層討論后對各部門員工進行分配,并將分配方案報公司行政部存檔。

(三)年度 “無私奉獻”獎:

1、評選對象:集團公司全體員工一起參與評選;

①全年應休未休天數達到20天以上;

②全年度遲到早退不超過3次(特殊情況除外),無重大工作失誤;

③熱愛本職工作,工作作風積極,吃苦耐勞,任勞任怨,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公司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

④具備全局意識和主人翁精神,能協調配合其他部門工作;

3、評選流程:由各子公司及部門員工提交申請,將相關工作成果作附件一并提交,經部門負責人同意,由行政部審核(需部門負責人配合完成),財務部校對、總經理批準;

4、獎勵標準:以一個自然年為跨度時間進行獎勵,應休未休20天以上30天以內獎金額度400元,應休未休30天以上獎金額度500元;無達標者此獎項空缺。

(四)其他獎勵

1、所在部門獲得年度“優(yōu)秀部門獎”且工齡滿2年的管理人員可享受年假5天。

2、年度獲得個人獎項的員工可享受公司組織的省外旅游活動一次;未獲得個人獎項的其他員工每年可享受公司組織的省內旅游活動一次。

3、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產生凈利潤最高的部門,獎勵省外旅游一次(員工工作年限不滿一年不享受此項獎勵)。

4、超額完成任務,超出額度最大的部門,獎勵省外旅游一次(員工工作年限不滿一年不享受此項獎勵)。

股權激勵方案評價篇五

【論文關鍵詞】:股權激勵 行權安排 激勵有效性

【論文摘要】:本文對伊利股份實施的股權激勵計劃進行了分析,認為整個方案的制定更多的是從公司管理層利益的角度出發(fā),而不是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出發(fā) 點,難以體現股權激勵 的有效性。

一、 引言

股權激勵作為對管理層激勵的一種方式,能夠將公司經營者與所有者的利益綁定在一起,使其按照股東利益最大化的 目標進行決策,從而有效的降低了公司的成本。在國外,股權激勵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在美國約9o%以上的上市公司都實行了這一制度。而在國內,股權激勵機制尚處于起步階段。近年來不少上市公司開始推行股權激勵方案,但是對這些方案的評價則褒貶不一。筆者研究了伊利股份股權激勵方案,以此來反映國內股權激勵的發(fā)展現狀。

二、伊利股份股權激勵方案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伊利股份于2006年4月24日股改后復牌當天出臺了股權激勵草案。隨后在2006年12月28日在公司董、監(jiān)事會審議通過,正式確定將5000萬份伊利股份股票期權分別授 予公司高管,占當時股票總額的9.681%。每份期權擁有在授權日起8年內的可行權日以行權價格和行權條件購買l股伊利股份股票的權利。期權授予 日為2006年l2月28日。

1、關于行權價格

該方案的行權價確定為股權激勵草案摘要公告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除權后的價格為13.33元。此后 由于實施利潤分配和發(fā)行認股權證,行權價調整為l2.05元。這一價格水平相當于在股權分置改革前按市場價格購買公司股票,價格的確定還是相當公平的。

2、關于行權條件

該方案明確規(guī)定,激勵對象首期行權時公司必須滿足上一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l7%,且上一年度主營業(yè)務收入增長率不低于20%。而在2007年4)130日的公司公告中,這一關鍵條款已被董事會以確定業(yè)績考核指標計算i:1徑為名進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凈利潤增長率為在當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的基礎上加上股票期權會計處理本身對凈利潤的影響數后與上一年相比的實際增長率。之所以這么修改,我認為是由于股權激勵幅度非常大,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對等待期凈利潤的負面影響將非常明顯。如果嚴格執(zhí)行原計劃,激勵對象很可能無法行權,從而失去潛在的巨額收益。伊利股份激勵對象既想獲得股權激勵,又要剔除期權費用化對凈利潤的影響,這種做法不僅在國內絕無僅有,在國外也非常罕見。

3、關于行權安排

該方案的行權安排是:激勵對象首次行權不得超過獲得的股票期權的25%,剩余獲授股票期權,激勵對象可以在首次行權一年后的有效期內選擇分次行權或一次行權。在這種規(guī)定下,必將產生后期激勵不足,使得激勵方案大打折扣。因為伊利股權激勵的行權價是12.05元,在激勵方案推出后,中國股市進入牛市,上證指數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創(chuàng)下了6124點的歷史記錄,而伊利股份的股價最高達到38元。在牛市中高位變現,高管們將獲利頗豐。如果均勻行權,牛市結束,股價可能會深幅調整,高管們的利益顯然會受到損失,因此激勵對象存在加速行權的動機,這樣必將導致后期激勵的不足。

4、股權激勵的會計處理

股權激勵計劃按照相關會計制度,需將已滿足行權條件的期權作價計入相應的費用科目。按照伊利股份的做法,股權激勵費用在初始兩年內按照25%,75%的比例全部攤銷完畢。即在06、o7年分別攤銷l餾5 億元和5.54億元 ,這部分費用不帶來現金流的變化,對于公司整體權益無影響,但會導致公司凈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大幅下滑,2007 年還首度出現虧損。根據財政部精神,激勵期權費用應該盡早攤銷。伊利股份授予的 股票期權的行權期長達8年 ,卻要在兩個年度內攤銷所有激勵期權費用。 而且明知道這種攤銷方式會造成賬面虧損,也就是說,公司2007年所賺的錢,全部分給該公司激勵對象還不夠,而留給該公司廣大投資者卻是利潤虧損。上市公司對高管實行的股權激勵計劃,結果卻是讓投資者買單。

5、股權激勵的有效性

股權激勵的目的在于對管理層實施有效激勵,提高公司的經營業(yè)績。而伊利股份的股權激勵方案能達到有效激勵的效果嗎?數據顯示,伊利殷~2001年至2005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22.7%、19.8%、40.6%、 l8.6%$h21.5%,均高于股權激勵約定的15%的凈利潤增長率。也就是說,即使伊利股份的管理層無法讓公司保持過去五年來的平均增長率,仍然可以從容獲得巨額股份,由此可見該方案行權門檻定得太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為國內乳業(yè)巨頭的蒙牛2004年上市前,與大摩等風險投資簽署了一份 “對賭”協議,即蒙牛幕在未來3年內年盈利復合增長率達到50%,否則蒙牛管理層就必須將所持7.8%的公司股權轉讓給大摩等外資股東。兩相對比,不免讓人覺得伊利的股權激勵有向公司管理層輸送利 益之嫌。由于缺乏股東的有效監(jiān)督,目前國內上市公司高管層利用股權激勵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通過設定極低的股權激勵條件,使高管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股權激勵,股權激勵最終有可能演變?yōu)椤肮蓹喾旨t 。

三、結論

由此我認為,伊利此次的股權激勵方案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該方案更多的是從公司管理層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落腳點。以總裁潘剛為例,通過這一股權激勵方案,身價增值約兩億元! 在這場游戲中,以潘剛為首的管理層才是真正的贏家。

股權激勵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用得不好,就會成為向管理層輸送利益的手段,剝奪了全體股東特別是社會公眾股東的合法權益。通過伊利股份的案例可以看出,我國上市公司現今制定的股權激勵計劃,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需要監(jiān)管部門加以引導,并盡快出善相應的法規(guī)政策,為股權激勵創(chuàng)造良好的制度環(huán)境。同時,還需要上市公司完善公司內部治理機構,形成分權制衡的公司治理體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股權激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丁芳艷.“中國式股權激勵”的三大難題.首席財務官,2006;(11)

[2]盧燕.新準則下伊利股權激勵會計處理的多重思考[j].華東經濟管理,2009;(3)

[3]劉行?。晾煞莨蓹嗉畲呱慌缓繹n].證券時報,2006—11—28

[4]何軍.伊利股份股權激勵再施 “手腕”[n].上海證券報 ,2007—05—08

股權激勵方案評價篇六

【問題描述】

1、某銷售驅動型企業(yè),主營乳制品及飲品代理。年營業(yè)額約3200萬,近三年業(yè)績呈負增長。

2、從營銷副總開始,均對公司發(fā)展喪失信心,銷售團隊負能量蔓延,員工流失率增高。

3、老板根據年度經營狀況計算利潤,給營銷副總及骨干發(fā)放分紅,但計算方式、財務等不公開,員工的安全度及競爭性較弱。

【系統(tǒng)解決思路】

1、設置三級目標,完成底線目標方可享受年度分紅激勵。

2、對營銷副總等骨干員工設置年度分紅,明確激勵對象。

3、根據崗位價值,設置崗位分紅系數。

4、對中高層實行月度績效考核制,且年度平均績效得分與分紅掛鉤。

【方案呈現】

一、激勵對象

營銷副總、ka總監(jiān)、零售總監(jiān)、渠道總監(jiān)、物流經理

二、業(yè)績目標

年度經營銷售額及凈利潤的底線目標100%達成后,本激勵方案方有效。

三、激勵基金

在公司完成上述銷售額目標及凈利潤目標的前提下,提取年度凈利潤的10%作為風險提留金,10%作為公益金、公積金。其余80%凈利潤中提取25%作為年度分紅激勵基金。

四、考核辦法

分紅激勵崗位根據公司績效考核辦法進行績效評估,根據20__年月度平均績效得分計算績效系數。

五、分配與發(fā)放

1、激勵對象可分配激勵基金數計算公式:

年度分紅金總額=年度凈利潤__80%__25%__分紅激勵分配系數__績效系數

2、分紅激勵金分兩次發(fā)放

(1)第一次發(fā)放50%,在次年4月30日完成發(fā)放。

(2)第二次發(fā)放50%,在次年9月30日完成發(fā)放。

股權激勵方案評價篇七

一、總則

目的:為獎勵先進,充分調動本公司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特制定本方案。

范圍:集團公司全體員工。

職責:集團公司行政部負責監(jiān)督本方案的實施。對員工的獎勵實行以精神獎勵為主、經濟獎勵為輔的原則。

二、獎項設置及評比條件

(一)年度“優(yōu)秀員工”獎:

1、評選對象:公司全體員工,分為銷售類和非銷售類兩個板塊進行評選。

2、評選標準:

a銷售類員工(總分100分)

b非銷售類員工(總分100分)

3、評選流程:由各子公司及部門員工提交申請,將相關工作成果作附件一并提交,經部門負責人同意(推薦)、行政部審核,總經理批準;

股權激勵方案評價篇八

目的:為獎勵先進,充分調動本公司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特制定本方案。

范圍:集團公司全體員工。

職責:集團公司行政部負責監(jiān)督本方案的實施。對員工的獎勵實行以精神獎勵為主、經濟獎勵為輔的原則。

(一)年度“優(yōu)秀員工”獎:

1、評選對象:公司全體員工,分為銷售類和非銷售類兩個板塊進行評選。

2、評選標準:

a銷售類員工(總分100分)

b非銷售類員工(總分100分)

3、評選流程:由各子公司及部門員工提交申請,將相關工作成果作附件一并提交,經部門負責人同意(推薦)、行政部審核,總經理批準;

4、獎勵標準:以一個自然年為跨度時間進行獎勵,獎金額度800元,綜合考評分需達到90分及以上,無達標者此獎項空缺。

(二)年度 “優(yōu)秀部門”獎:

1、評選對象:集團公司所有部門,分為銷售部門和非銷售類部門2個版塊進行評選。集團公司評定小組經綜合考核評選出3個優(yōu)秀部門;其中,非銷售部門1個,銷售部門2個。

2、評選標準:

a銷售類部門(總分100分)

b非銷售類部門(總分100分)

3、評選流程:年初由各部門提交評選申請,行政部每月4、獎勵標準:以一個自然年為跨度時間進行獎勵,獎金額度5人以上(含5人)的部門20xx元,4人以下(含4人)的部門1200元,3人以下(含3人)的部門800元,綜合考評分需達到90分及以上。所獲獎金由部門管理層討論后對各部門員工進行分配,并將分配方案報公司行政部存檔。

(三)年度 “無私奉獻”獎:

1、評選對象:集團公司全體員工一起參與評選;

①全年應休未休天數達到20天以上;

②全年度遲到早退不超過3次(特殊情況除外),無重大工作失誤;

③熱愛本職工作,工作作風積極,吃苦耐勞,任勞任怨,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公司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

④具備全局意識和主人翁精神,能協調配合其他部門工作;

3、評選流程:由各子公司及部門員工提交申請,將相關工作成果作附件一并提交,經部門負責人同意,由行政部審核(需部門負責人配合完成),財務部校對、總經理批準;

4、獎勵標準:以一個自然年為跨度時間進行獎勵,應休未休20天以上30天以內獎金額度400元,應休未休30天以上獎金額度500元;無達標者此獎項空缺。

(四)其他獎勵

1、所在部門獲得年度“優(yōu)秀部門獎”且工齡滿2年的管理人員可享受年假5天。

2、年度獲得個人獎項的員工可享受公司組織的省外旅游活動一次;未獲得個人獎項的其他員工每年可享受公司組織的省內旅游活動一次。

3、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產生凈利潤最高的部門,獎勵省外旅游一次(員工工作年限不滿一年不享受此項獎勵)。

4、超額完成任務,超出額度最大的部門,獎勵省外旅游一次(員工工作年限不滿一年不享受此項獎勵)。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81549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