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家鄉(xiāng)的年味范文(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7 16:14:11
高中家鄉(xiāng)的年味范文(14篇)
時間:2023-12-07 16:14:11     小編:翰墨

時間過得真快,總結一下這段時間的成果吧!寫總結時要注意結合實際,給出切實可行的改進和提升方案??偨Y是在一段時間內(nèi)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xiàn)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如何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得溝通更加流暢和自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高中家鄉(xiāng)的年味篇一

“啪啪啪”,一連串的爆竹聲越來越密,越來越響!漆黑的夜空上綻放出一朵朵絢麗的“花朵”。新年的鐘聲越來越近,貼對聯(lián),掛燈籠,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餐桌上擺滿了大魚大肉,屋子里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和歡樂的氣氛。

我們家也不例外。能干的爺爺奶奶還做起了我們衢州的特色小吃——蒸米糕。今天,我可是親眼看到了做米糕的整個過程哦!

奶奶先把米粉、芝麻粉、白糖放在一起攪拌均勻,然后倒在一個木制蒸籠里,再用勺子把米粉刮平整,我偷偷地用手指蘸了一點米粉嘗了嘗。哇!香甜香甜的,一下子甜到心里了。接著,奶奶蓋上蓋子,將米糕放到大鍋里蒸,沒過多久,鍋里就飄出來一股股芝麻的`清香,那香味直鉆我的鼻孔,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吮吸著。

這時奶奶把蒸籠抬出來,移開蓋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米糕倒出來。蒸好的米糕軟綿綿、香噴噴、熱乎乎的。咦?這米糕怎么變色了,剛才放進去的還是白花花的,怎么蒸出來變黑米糕了呢?奶奶說:“蒸好的米糕變了色,是因為夾在中間的黑芝麻顯出來了?!?/p>

接下來就是做米糕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有趣的一個過程——切糕。爺爺和奶奶手持菜刀,以非??斓乃俣劝衙赘馇谐梢粭l條,一片片。只看見菜刀閃過的光影,只聽見菜刀在米糕上“篤篤篤”地跳舞。我真為爺爺奶奶們擔心,生怕鋒利的菜刀不小心切到他們的手。我好奇地問奶奶:“奶奶,你為什么切得這么快,不能切慢點嗎?”“因為剛蒸出來的糕非常軟,如果切慢了,糕就變硬了,不好切。”奶奶說道。

不出幾分鐘,一鍋蒸糕就切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塊米糕放進嘴里,剛蒸出來的米糕熱乎乎的,又軟又糯又香甜,非常好吃。等米糕涼了,就是大家吃到的松、酥、香、脆美味的米糕了,這四味交雜在一起,就組成了一股獨特的味道,這味道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就是。

高中家鄉(xiāng)的年味篇二

剛出發(fā)時,大霧籠罩,隨著車子的行駛,漸漸的一絲輕紗似的陽光出來陪伴我們。一路上,我們一家人有說有笑,快樂無比。大約八個小時過去了,離老家越來越近了。這時,迎接我們的是老家獨特的被黃昏籠罩的艷陽天。

老家的'村子并不大,這兒和城里沒法比。但這兒民風淳樸,在這里過年能完全體會到真正而又妙趣橫生的年味。早晨,我們吃年糕,熱騰騰的年糕又軟又香,吃一口,回味無窮。代表著年年高升。還有就是拜年,讓你感覺陜北人特別直爽。吃完早飯,我就和哥哥、姐姐去拜年,只要與我們家有點關系的人,我們都得去拜,親戚們一上來就塞給你一個紅包,據(jù)老家的人說,紅包能帶來福氣,送得越多,帶來的福氣就越多。當然,這種送紅包的活動也是我最喜愛的年味之一了。

老家還有一樣年味兒,就是過年的時候家里的長輩不出遠門,他們要在家大擺筵席等待晚輩和親友來拜年。每當家里來了一大堆親友,他們就做飯的做飯,包餃子的包餃子,忙得不亦樂乎,然后大家圍坐在一起大吃一頓,大人們嘮家常,小孩們聊年味,快快樂樂。這就是團圓的年味兒。

高中家鄉(xiāng)的年味篇三

是最為濃厚的也是最讓人懷念的。是一種獨特的味道承載著厚重文懷底蘊的味道!

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那奶奶親手包的餃子,那紅紅火火的新衣服,那五花八門的爆竹,那讓人滿心歡喜的甜言蜜語??扇缃穸疾粡痛嬖诹?。隨著我一步步長大,如今的我不是等著新衣服給我穿,而是一本本新的作業(yè)本給我做。年味也越來越淡薄,直到那年。

我回到家鄉(xiāng)有一段時間了,但我一直埋頭在作業(yè)中。春節(jié)到了,我終于能休息一天了。當我趴在窗前,看著外面,我貌似看到了年的一角。在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子,有的是嶄新的'豪華轎車,有的是一輛破損的摩托車,后面還拖著一些不忍直視的衣服。但他并沒有感到羞愧,相反他面帶笑容,眼里充滿期待。頓時我領悟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在家中,奶奶也開始忙碌起來,剁餃餡,炒瓜子,殺公雞,掃房梁,洗衣服。爸爸媽媽沒閑著,他們買鞭炮,買糖果,買著各種各樣的年貨。

雖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墒乾F(xiàn)在國家政府到處禁止放炮竹,導致讓年味缺了一種味道。但是,小朋友們卻不甘心,拿著·自己的壓歲錢偷偷的買炮竹,又偷偷的放炮竹。這又給年味添加一種神秘的味道。

吃完年夜飯,一加坐在一起看春晚。這一天,許多人會守歲。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一聲鐘響,過年了,新年好,恭喜發(fā)財!這樣的聲音起此彼伏,即使沒有炮竹的聲響,卻也有哪班熱鬧。

如今,年味越來越淡,這個中國最具特色,最為重要的節(jié)日不應該如此淡薄,我希望那獨有的年味能夠再次散發(fā)出那味道。

高中家鄉(xiāng)的年味篇四

春節(jié)臨近,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得知了百度官方要征集有關“年味”的圖片,如果得獎便有新房新車相送。

聽到這個消息,我不禁一陣欣喜若狂,可轉念一想,這素材從哪里找,便又像被潑了一盆冷水一樣無精打采。

然而,沒過多久,早上起床,我發(fā)現(xiàn)爺爺奶奶在忙忙碌碌收拾著什么,走近一看,便看見他們發(fā)了一大堆面團,便很好奇地問:“你們這又是要干什么,不是剛蒸了饅頭嗎?”爺爺聽了便道:“那是饅頭,現(xiàn)在要蒸花饅頭,不是快過年了嗎,喜慶喜慶?!?/p>

我在一旁看著,他們把面團揉好后,爺爺在剛剛被奶奶揉成饅頭形的面團上戳了十個小洞洞,挑起來,然后再往里面塞上大紅棗。看著看著,我便哈哈一笑,覺得好簡單,就搬了把椅子坐在他們面前說:“我也來捏個花饅頭!”

還沒等爺爺奶奶下令,我就從面板上拿起一個面團,學著爺爺裝模作樣的在上面戳了十個洞,笨拙的調(diào)起來,塞上棗??墒沁@是爺爺卻哭笑不得的說:“你看我們弄得,紅棗皮都是朝外的,這樣多紅火,再看你的,哎,你說你一雙彈鋼琴的手怎么就這么笨那!”

一聽這話,我更是來了興趣,難道我就是不會弄嗎?就是弄不好嗎?于是便有發(fā)奮的捏了幾個,漸漸地,像了樣。最后奶奶說:“哎喲,你現(xiàn)在和你爺爺做的已經(jīng)不相上下了!”

本以為事情已經(jīng)結束,但沒想到爺爺有從碗里倒出了些面團,我奇怪的問:“不是已經(jīng)做夠了嗎這怎么還有?”爺爺神秘兮兮地一笑,道:“待會我們做蛇~~”

看著奶奶嫻熟的揉好面,把面攥成細條狀,然后加上幾顆紅棗,卷起來,再用筷子一夾,便成了一個不規(guī)則的立體圖形。我心想:“不是要做蛇嗎?”這時奶奶說:“用這些面,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雙眼一亮,拿起面團來,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就做出來了一只蝴蝶,呃……豬不過翅膀偏了一些。過了一會,又做出了一個不知名的面點,看著就讓人萌發(fā)出想趕緊把它吃了的念頭。

沒多久,面板上就只剩下一團面了,我剛要想去拿,奶奶就制止了我。她拿起來,先是把面揉成橢圓形,然后把葡萄干放到這個橢圓形最尖端。我看地一頭霧水,奶奶又拿起了剪刀,幾下的功夫,一直栩栩如生的小刺猬就誕生了!

高中家鄉(xiāng)的年味篇五

又是一年除夕將至,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

剛到老家,爺爺忙起來了。他帶我去商店買了"福"字。經(jīng)過爺爺一番叮囑,我們開始認真貼"福"。爺爺說"福"字是帶來吉祥幸福的,能祈禱在新一年過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貼,我們一聽,干得不亦樂乎。我拿來一張金"福"字,往上貼時,爺爺說該把"福"字倒著貼,才能"福到"。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貼"福"字也講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門上倒著貼"福"!

除夕這天,奶奶忙了起來。她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紅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爺爺早已在灶前把火燒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會功夫,熱氣騰騰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鍋了。我看得眼花,來不及歡呼,奶奶又嫻熟地撒上芝麻﹑紅棗。在一旁的我早已饞了,趕緊切下一塊嘗了嘗,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軟,好地道的家鄉(xiāng)民間口味!

中午,奶奶用紅薯粉做了紅薯餃,餡是蘿卜﹑瘦肉﹑豆腐﹑烏賊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傳統(tǒng)的調(diào)料。一段時間后,奶奶把一個個紅薯餃放入蒸籠,過了一會,蒸籠周圍散發(fā)出陣陣香氣!出籠后,只見個個晶瑩剔透的紅薯餃沖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為快,夾一個放入口中大嚼起來,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滿頭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對我笑了笑說:"孫子,多吃點,這可是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過年,我們家都會收到壽桃,這是50﹑60﹑70﹑80﹑90甚至100歲老人的子女把壽桃送遍整個村子,他們送來時臉上洋溢著笑容,能讓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壽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長壽"。今年是奶奶70大壽,爸爸和爺爺挨家挨戶地送壽桃,增進了鄰里之間的親情友情。家鄉(xiāng)過年的味兒就是也不一樣越!

初八,祠堂里又開始唱戲了。祠堂里樓上樓下是人滿為患,笑聲不斷傳來。我看了一會就不看了,因為我看不懂,也許是我沒耐心,只能看熱鬧。最后只剩下媽媽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鑼鼓聲、二胡聲還能傳出來很遠。整個祠堂則五彩繽紛,臺上的戲子演得惟妙惟肖,贏得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初九,我們?nèi)矣痔ど狭嘶爻V莸穆猛?。可家鄉(xiāng)熱鬧的情景像電影一樣浮現(xiàn)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濃!

高中家鄉(xiāng)的年味篇六

家鄉(xiāng)的新年有著一股萬象更新的氣味,承載著悠久的中國文化傳統(tǒng)。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臨近臘月,故鄉(xiāng)那股濃濃的年味已經(jīng)隨著冬天那一陣陣凜冽的寒風緩緩向我們飄來。剛進臘月,每村每家每戶都被渲染上了年味,必須在這段時間里殺豬。這殺豬啊,是把一頭已經(jīng)挑選好的豬,一個人拽著它的尾巴,兩個人拽著它的耳朵,往一個專制木板一放,一刀結束了它可憐的生命,只聽見一聲撕心裂肺的叫聲,然后再燒一大盆熱水,把這豬往熱水里一放,再經(jīng)過去毛等等,一分割也就完工了。

到了臘八那天,家家的家庭主婦天還沒亮就起來,為著早上這一碗碗美味的臘八粥做準備工作了。臘八粥就是用各種米、各種豆、各種干果熬制而成的,不過多久,一碗美味的臘八粥就出爐了。

在臘月二十三,差不多就是春節(jié)的前奏。這天一家人也要一起吃一頓飯,互相說說話,聊聊天,從這以后,全市戒備,大大家開始為辦年貨而操心了,而小孩子們也開始為壓歲錢能收多少而擔心了。在過年前家里必須要經(jīng)過一次大掃除,意味著除去這一年中不順心的事,還要把家里的各種東西給擺出來。

到了除夕夜,家家都得團聚到一起,美滋滋的吃一個團圓飯。桌子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食物,什么牛肉、土豆、青菜、蘿卜樣樣都有,平時見到土豆真是直流口水,可這過年期間它卻不怎么感冒,沒有任食欲,這可能就是大人常說的年飽吧。在團圓飯中最重要的就是魚,它預示著年年有余。這魚頭一定要對著長者,大大家喝點酒,這小孩子也可以喝喝自己心愛的飲料,大家互相說著祝福的話語,其樂融融,到處都有濃郁的香味,最重要的就是看春晚了。天剛黑,鞭炮聲便響個不停,在除夕夜的十二點左右,家家戶戶都燃放鞭炮,大家都祈禱新的一年自己能紅紅火火。那一夜整城幾乎徹夜未眠,一直響到接近凌晨。

正月初一也是十分熱鬧。一大早各家各戶都在自己門口貼上嶄新的對聯(lián)和一個又大又紅的“?!弊郑信仙僖舶迅髯赃^年的新衣服給穿了出來,臨近中午,就要開始拜年了,提上年貨便向目的地走去,這小孩想收壓歲錢必須得磕頭,大人則都笑呵呵的站在一旁看熱鬧。

這正月后面幾天也就是到處拜年、吃飯,你有可能在到處拜年的途中收獲很多見識。

正月十五,到處張燈結彩,玩花燈的隨處可見。在這一天,廣場上真叫人山人海,廣場上大家專門留出一片燃放煙花的地方,只聽一聲巨響,精彩絕倫的煙花表演也拉開帷幕,紅的、黃的、綠的什么顏色都有,它們在空中翩翩起舞,做著不同的姿勢,仿佛一顆顆璀璨的小太陽在空中熊熊燃燒,分外漂亮。過元宵必須要吃湯圓啊,那甜美的湯圓吃起來十分爽口。

一眨眼,都正月十七了,春節(jié)正式結束了。因為學生們在這一天就開學了,大大家也開始正常上班了,雖不舍,可這春節(jié)也已離我們漸漸遠去。

高中家鄉(xiāng)的年味篇七

春節(jié)即農(nóng)歷新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烈、最重要的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我的家鄉(xiāng)益陽市,傳統(tǒng)意義上的春節(jié)是指從臘月二十四的小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最為熱鬧和隆重。

記得外婆家每逢十二月初八都吃“臘八粥”。即將五谷雜糧一起煮,預示春節(jié)將近,寓意來年五谷豐收。過了臘八節(jié)年味就逐步濃起來。我還記得那蜜棗的香甜和糯米的綿軟,很是讓人回味。至臘月二十四俗稱“小年”。益陽地區(qū)這天要祭灶神,貢品以當日的晚飯為主,輔以必不可少的糖和蜜棗。聽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去監(jiān)視的,給他糖和棗吃就能夠讓他嘴巴變甜,在玉皇大帝跟前只說好話,以得來年富貴與平安。

臘月二十五至二十八進年貨的這段時間,集市非常熱鬧,各種春節(jié)所需的食品、用品應有盡有:雞鴨魚肉、蔬菜水果、小吃點心、餐盤碗筷。除辦年貨,大人們還有的做臘腸、香腸、干雞、熏魚、臘肉、干鴨、鹵香干、雞菌子,家家戶戶香飄滿院,到處布滿著濃濃的年味。臘月二十九家鄉(xiāng)人們過新年都要除塵打掃、清潔洗浴,意圖把一切窮苦、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寓意是辭舊迎新。

大年三十貼春聯(lián)、掛年畫、寫福字,華燈初上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大人小孩都換上新衣,晚輩給長輩拜年,叫“辭歲”。家鄉(xiāng)長輩會拿出預備好的紅包壓歲錢賜給晚輩。一家人歡聚在一起,通宵達旦,叫“守歲”。娛樂方式有打麻將、斗地主、紙牌、手機玩紅包游戲,一起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等。大年初一清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迎接門神。家鄉(xiāng)的男主人帶著妻子兒女往爺爺奶奶家拜年。給自家人拜年后,男主人就要給左鄰右舍拜年。初一這天不能倒垃圾,意思是不把財氣往外丟。初一家鄉(xiāng)主張“不動刀”,一天的飯食是年三十的蒸菜、臘魚、臘肉、香腸、干雞、珍珠肉丸、蛋餃、扣肉、炸藕丸,品種豐富味道鮮美,光看就忍不住口水直流。這是寓意“趕忙三十夜,清閑初一朝”。

初二開始走親戚,益陽有句俗語叫“初一崽”、“初二郎”,男主人這天帶著媳婦家人回岳父岳母家拜年。提的拜節(jié)禮品一定要是雙數(shù),圖個大吉大利。初三到姑姑家,初四到姥姥家,初五開始就往其他一些親戚家去,俗語叫“初五、初六走四方”。家鄉(xiāng)風俗“七不出八不歸”是說初七這天不宜出遠門,初八這天不宜返回遠處的方向,是為保四方平安。家鄉(xiāng)初八這天商人宜主張開門做生意,大放鞭炮慶開市。年到這天漸行漸遠了。至正月十五傳統(tǒng)元宵佳節(jié),家鄉(xiāng)人民舞龍燈、猜燈謎、吃湯圓、賞花燈,這天是農(nóng)歷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著實又熱鬧了一番。家家戶戶這天點亮所有的燈光,燒一盆爐火直圣深夜,至此年到這天真的走了。

家鄉(xiāng)的“年味”除了有豐盛的.物質,更夾雜著濃濃的文化氛圍。讓我們傳承家鄉(xiāng)的“年”習俗,將傳統(tǒng)的年味春節(jié)習俗轉化為未來傳統(tǒng)的“年文化”。它凝聚了家鄉(xiāng)人民對生活的美好祝愿,包含著民族的精神財富,包含著人們對家鄉(xiāng)的眷戀和情感。讓我們將傳統(tǒng)的春節(jié)習俗發(fā)揚光大。讓傳承一代又一代。祝愿我的家鄉(xiāng)越來越好!祝福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高中家鄉(xiāng)的年味篇八

新的一年又到了,家家戶戶備年貨、貼春聯(lián)、掛紅燈籠,到處都是年味。

我家也不例外,這些事早就做好了,就剩一個重頭戲,那就是包米“餉筒”。只見奶奶把事先準備好的米漿拿了出來,雪白的米漿是要前一天就準備的,要把白米先浸泡在水里,然后用勺子把米和水盛上一勺放進石磨的小孔里,然后順時針的推動石磨,一圈又一圈,白花花的米漿就流了出來了。每次磨米漿總是我的最愛。菜也是奶奶事先準備好的,“餉筒”的菜又粉絲、青菜、芹菜、肉、豆腐、冬筍,把這些菜攪拌在一起,看著這些菜都要直流口水啊!準備工作做好了,開始動手包了,奶奶把一勺米漿放入燒熱的鍋里,只聽見“唰”的一聲,米漿在鍋里均勻的散開,形成了一個圓圓的面皮。把成熟的面皮平放在板上,我和媽媽就動手包了,我盛了一勺菜放在了面皮上,然后就像包春卷一樣,小心翼翼地卷了起來,生怕它破了,然后兩頭一壓,“餉筒”就做好了。我得意洋洋地對著大家說:”看,我包的好嗎?“大家一看,都哈哈大笑了,都說像一只小豬。

大家一邊包,一邊聊天,聊著過去一年的生活、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歡聲笑語中,很快兩大盆菜都包好了,看著一條條白白、粗粗的”餉筒“躺在米篩上,我好有成就感啊!這時,一看,時間已經(jīng)過了12點多了,但大家一點兒也不覺得困,因為聚在一起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就是那么溫暖,那么純樸。

高中家鄉(xiāng)的年味篇九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過年啦!

新年是我們?nèi)袊嗣褡钕矐c的日子,也是我最喜歡最期盼的日子。我最喜歡聽外公跟我講年的來歷。相傳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兇猛異常。每逢除夕便出來傷人,人們只有逃到山上去。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年最怕紅色、火光和詐響。于是每逢除夕,家家戶戶貼春聯(lián),燃放爆竹,燭火通明,守更待歲,驅趕年獸。

年三十我早早的就醒來了,高興地穿好新衣服,跑下樓去。外公已早早的做好了糖年糕,正等著我呢!糖年糕就是一塊雪白的年糕外面裹著一層厚厚的白糖,我問外公為什么要吃糖年糕?因為吃了糖年糕你來年就能甜甜蜜蜜,年年高呀!外公慈愛地跟我說。原來糖年糕竟有這么美好的寓意,我咬了一口甜甜的糖年糕,心里更是美滋滋的,這不僅是甜甜的糖年糕,更是外公對我滿滿的愛!

吃年夜飯咯!長輩們給晚輩們壓歲錢,并相互祝福著。我也偷偷的準備了兩個紅包,是給外公和外婆的,外公外婆收到紅包后開心的合不攏嘴了。吃完年夜飯外公在我耳邊說:快去門背后跳三下。我跳完之后不解的問:為什么還要跳???外公說:是為了來年長的更高。

過年的事真是豐富多彩,真是說也說不完,道也道不盡??!

高中家鄉(xiāng)的年味篇十

又是一年除夕將至,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xiāng)。

剛到老家,爺爺已經(jīng)忙起來了。爺爺帶我去商店買了“?!弊仲N。爺爺說“?!弊质强梢詭砑楹托腋5?,能祈禱在新的一年過上開心、快樂、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貼,我一聽,干得不亦樂乎。我拿來一張金色的“?!弊?,往上貼的時候,爺爺說該把“?!弊值怪N,這樣才能讓福到,爺爺說完這番話,我恍然大悟,原來貼“?!弊忠灿羞@么多講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其他人家的門、窗上倒著貼“福”!

除夕這天,奶奶也很忙碌。奶奶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紅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爺爺早已在灶前把火燒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一會兒工夫,熱氣騰騰的咖啡色松糕就出鍋了,奶奶又嫻熟地撒上芝麻和紅棗。在一旁的我早已饞了,趕緊切下一塊嘗了嘗,又香又甜,又松又軟,好地道的家鄉(xiāng)民間口味!

中午,奶奶用紅薯粉做了紅薯餃子,餡是蘿卜、瘦肉、豆腐、烏賊干剁成丁然后攪拌在一起做的,再配上傳統(tǒng)的調(diào)料,奶奶把一個個紅薯餃子放入蒸籠,過了一會兒,蒸籠散發(fā)出陣陣香氣。出籠后,只見個個晶瑩剔透的紅薯餃子沖我笑。我忍不住夾了一個放入口中大嚼起來,??!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滿頭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還是開心地笑了起來。

初八的時候,祠堂里又開始唱戲了。祠堂里樓上樓下人山人海,笑聲不斷。臺上的戲子演得惟妙惟肖,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

初九,我們?nèi)矣痔ど狭嘶匦掳步穆吠?。可家鄉(xiāng)的熱鬧場景像電影畫面一樣浮現(xiàn)在我眼前——最濃!

高中家鄉(xiāng)的年味篇十一

華燈初上,燈火通明。早春的花街上,人頭涌動。叫賣聲,砍價聲,歡笑聲在明朗的夜晚交織成了一部和諧的交響曲。大街上,麥田邊,華麗絢爛的煙火帶著人們美好的祝愿飛上天空,在空中盡顯它那美麗的舞姿。今晚,人們將徹夜不眠,迎接那新年的第一聲鐘響。

永遠是最濃的;永遠是最親的;永遠是最讓人難以忘懷的。

踏上歸途。

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早晨。天還未亮,我和父母就踏上了歸家的旅程。從東莞到我的老家大概有七百多公里的距離吧,我們大概需要十幾個小時才能到達。

經(jīng)過了漫長的車程,我們終于在次日的14點到達了李家村。一回到村子,爺爺奶奶便開始忙活了起來:老家的氣溫只有幾度,而我們只穿了幾件單薄的襯衫。于是奶奶便去拿衣服和暖爐給我們。爺爺拿出了一大卷火紅的爆竹,走到了門口。在噼里啪啦的爆竹聲中,我們回到了老家。

去訪祖堂。

第二天一早,父親便早早地叫醒了我,說是家中的男性都要去祖堂給老祖宗上柱香。我還從未去過祖堂呢,于是便興致勃勃地與父親去了。

走在村中那條唯一的水泥路上,我聽見前方的鞭炮聲接連不斷。走到祖堂,便發(fā)現(xiàn)這兒煙霧繚繞,地面上鋪滿了鞭炮碎屑。祖堂內(nèi),有許多村民絡繹不絕地去祭拜祖宗。要想讓祖宗保佑你一生平安,就得先磕三個頭,上三炷香,再磕三個頭。這是我們老家的傳統(tǒng)習俗。祖堂的里墻上掛著一張捐款明細表。上面寫著全村村民捐款修祖堂的金額。我看到父親捐的款是全村最多的。父親看到我在看那張表,對我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人不能忘本?!?/p>

吃年夜飯。

每一家過年年夜飯總是一年之中最豐盛的,我的老家也不例外。但我的父親講究健康,所以今年的年夜飯不免多了幾盤綠色食品。在我的家鄉(xiāng),豬腳和豬蹄膀是絕對必不可少的東西。餐桌上,眾人舉杯共慶新年,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平常文縐縐的人到了餐桌上自然也免不了幾分豪爽之情。

終要離別。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們終于要離開家鄉(xiāng),回到東莞了。這次家鄉(xiāng)之旅雖然只有短短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但卻給了我許多深深的回憶。

我?guī)е@份回憶,開始了新一年的學習……。

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高中家鄉(xiāng)的年味篇十二

已不知我已有幾年沒回家鄉(xiāng)了,現(xiàn)在想想,還真有一種懷念的感覺。想念那喜慶的紅,喜慶的煙,喜慶的炮聲。大家臉上洋溢著幸福而又充實的笑,孩子們打打鬧鬧的歡笑,在短短的時間里,就把氣氛揚的老高老高了。

兒,是我最喜歡的。

那時的我們多有“成就感”?。?/p>

家鄉(xiāng)有許多我喜愛的特產(chǎn),每次回家,奶奶和外婆她們都會給我買上一座小山那么多,而我呢,就是負責坐在“小山”上,把它夷為平地。

回家鄉(xiāng)的日子絕大部分都是在過年,有一小部分是在放假,所以我時常是盼著快過年、快過年的。

兒是怎樣的,我是說不出來的,但唯一感覺的到的就是開心,不論發(fā)生多么不好的事,我都會在兒中忘得一干二凈。

高中家鄉(xiāng)的年味篇十三

車到家鄉(xiāng)的村口,只見村門上懸掛著一條橫幅:“熱烈歡迎外出鄉(xiāng)賢回家過年!”我雖說是個孩子,但心里卻立刻暖融融的。車子緩慢地在潔凈的鄉(xiāng)道上駛過,只見路旁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新的春聯(lián),掛上了新的紅燈籠,從每家每戶的門里傳來了陣陣爽朗的鄉(xiāng)音,天氣雖然很冷,卻擋不住人們高漲的熱情,鄉(xiāng)道上這里一拔、那里一拔人群正高聲地談笑風生。平時寂靜的小山村搖身變成熱鬧的集市啦!

是熱鬧的,是溫暖的,是幸福的,快樂的!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我喜歡!

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高中家鄉(xiāng)的年味篇十四

在我的家鄉(xiāng),過年的時候是最熱鬧非凡的時候。我們汨羅有獨特的活動,那些大部分活動,老少皆宜,所以我們家鄉(xiāng)的小朋友全都喜歡過年,當然也包括我。

在汨羅過年時,小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定然是淘餅啦,每家每戶的小孩去每個不同的人家送恭喜。送恭喜后,主人必定不會虧待你,會給一包零食作為獎勵,而我們討餅時送恭喜時會說:“恭喜發(fā)財過大年”這短短的一句話,卻包含了鄰里之間的關系的密切,也體現(xiàn)人們的團結。有些人家的小孩子,如果他們有堅持的決心和充足的力氣,也許他們會討一兩箱子的餅,更多的則是四五箱。短短一天,這就是淘餅的時間。

在過年時最聞名的肯定是守歲了。守歲那天晚上家家戶戶燈火通宵不到12點就不睡覺,就跟以前的長安一樣燈火艷麗、絢爛多彩。

晚上人們看著春晚,觀看著各種各樣的節(jié)目,慢慢的新年的鐘聲已經(jīng)敲響,突然外面?zhèn)鱽硪魂嚭榱恋谋夼诼?,人們在暗示新年已?jīng)到來,中華民族的歡呼聲傳遍整個大江南北,連海外的華人也不忘這個時刻。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93970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