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將進酒教學設計(熱門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5 04:01:13
李白將進酒教學設計(熱門14篇)
時間:2023-12-05 04:01:13     小編:碧墨

社會責任感是一個人的品質(zhì),我們應該積極投身公益事業(yè)。另外,寫總結(jié)時我們也要注重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精練性??偨Y(jié)是一個學習和提升的過程,不斷閱讀他人的總結(jié)作品,可以拓寬自己的思維和視野。

李白將進酒教學設計篇一

一、誦讀提示——(先范讀;再指導;再范讀;再生讀)。

這首詩的旨趣跟《蜀道難》不同,它著力刻畫的是詩人的自我形象,其實是借勸酒為名吐胸中塊壘。全詩的基調(diào)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卻十分復雜。誦讀時應當伴隨著詩人感情的發(fā)展變化,適當?shù)刈儞Q聲調(diào)和節(jié)奏,力求再現(xiàn)詩人的形象。指導誦讀的要點如下:

1.開頭兩聯(lián)均用“君不見”領(lǐng)出,“君”,揭岑夫子、丹丘生。要讀得從容、親切。“黃河”一聯(lián)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興手法,即用眼前景物起興而又具有比喻的作用,誦讀時頭腦中須有黃河奔流的視象?!疤焐蟻怼睒O言黃河源頭之高,“不復回”隱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須重讀?!案咛谩币宦?lián)系承“不復回”而來,說及人生?!氨装l(fā)”,猶言人生易老,嘆意極濃,“悲”字當重讀,再用“朝如”句補足其意。這兩聯(lián)把天地人生都說到了,境界極其闊大,應當讀得很有聲勢,有慷慨生悲的韻味。

2.以下節(jié)奏逐漸加快?!叭松币宦?lián)為人題語,重音當落在“盡歡”和“空對月”上。“天生”一聯(lián)說明“須盡歡”的理由,顯示了詩人對未來的信心,應當讀得擲地有聲;讀后宜作一頓(這里的潛臺詞是“既如此,那就……”),為詩中策一個高潮蓄勢。第一個高潮在“會當一飲三百杯”這句上,應當讀得豪氣十足,要用升調(diào)讀,“三百杯”一語尤當著力加以渲染;為突出這一句,上句“烹羊宰牛且為樂”宜輕讀。

以上是詩的鋪墊部分,讀后可作稍長停頓。

3.“岑夫子”以下六句為詩意轉(zhuǎn)換處,亦可視為下面勸酒歌的引語,應當讀得親切,節(jié)奏逐漸加快,重者依次落在“將”“莫?!薄案琛薄皟A耳聽”請字上,突出拆請之意。讀完,稍作停頓。

4“鐘鼓”一句至結(jié)尾為詩的主體部分,詩人借此盡吐胸中塊壘,必須讀得酣暢淋漓,再現(xiàn)詩人狂放不羈的個性。

“鐘鼓”二句是這支勸酒歌的主題,也是全詩主旨所在。詩人說這話時,其憤激之情必當見于辭色,應當讀得從容?!安蛔阗F”“不復醒”二語當用極強音讀,以見其憎惡、鄙棄之深。其下“古來”二句是以抒情方式說明“不復醒”的理由,亦可見詩人蓋世之氣和狂放之態(tài)。兩句之中,上句為賓,宜輕讀,略示“風歌笑孔丘”(《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之意;下句為主,宜重讀,要表現(xiàn)出十足的自信。

“陳王”二句援引古人飲酒情形為例,可用敘述調(diào)讀而略帶感情色彩。重音當落在“恣歡謔”三字上,但歡中有悲,因為詩人說陳王,其實又是說自己,不過是懷才不遇借酒消愁而已。其下兩句也是有主有賓:“主人”句為賓,宜輕讀;“徑須”句為主,詩人反客為主,直命沽酒,豪放之態(tài)如見,直重讀。讀后應稍作停頓,為結(jié)尾的抒情高潮蓄勢。

結(jié)尾前三句當快讀,至“與爾同銷”可兩字一頓并放慢速度,再用夸張語調(diào)讀最后三字,“古”“愁”之后皆當有延長音——這是全詩的高潮,須有強大的聲勢,才能顯示詩人的飄逸的風格,不是一般的兒女愁情。

二整體感知。

《將進酒》是漢樂府曲名,古代的歌辭,有以飲酒放歌為言的,有以濡首荒志為戒的。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卻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創(chuàng)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xiàn)實的批判結(jié)合起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賦予這個歷來被許多詩人歌唱過的詩題以積極的內(nèi)容,這是值得重視的。要點有兩個:

首先要看到“鐘鼓”兩句是一種特殊的藝術(shù)概括方式,是當時社會上形形色色的黑暗現(xiàn)象在詩人心靈中的折光反映。這首詩大約作于安史之亂前四五年光景,當時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將政事交給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官場一片黑暗,豪門貴族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社會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詩人對此極為不滿,所以才說“鐘鼓饌玉不足貴”,實際上是對當權(quán)者和豪門貴族的否定;但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狀況,只能用消極的辦法進行反抗,因而又寫道:“但愿長醉不復醒?!边@種概括方式,跟《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借尋他表現(xiàn)不事權(quán)貴的意志的寫法頗為相似。

其次,“古來”二句從某種意義上看,也是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埋沒人才的揭露。“古來圣賢”,至高至大莫若孔子、孟子,他們?yōu)樾麄髯约旱恼沃鲝埗甲哂诟髦T侯國之間,辛苦備至,可有誰聽他們呢?真是“寂寞”得很!詩人著穿了這一點,對統(tǒng)治者不再抱有幻想,決心逃于酒鄉(xiāng),所以接著就說:“唯有飲者留其名?!?/p>

這首詩也流露出詩人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他有用世的想法,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另一方面,他又想用飲酒的辦法使自己從懷才不遇的苦悶中解脫出來。他崇拜曹植,贊揚他“斗酒十千恣歡謔”的做法,也證明了他這個思想矛盾的存在。

李白的狂歌痛飲畢竟是一種消極行為,但這是他的傲世態(tài)度和豪放不羈的個性所使然,是無法改變的。杜甫在結(jié)識他之初就看出了這一點,曾試圖說服他,寫道:“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贈李白》)杜甫這個批評是正確的,但我們也不可忽視李白的飲酒詩中仍包含著積極的內(nèi)容。

三鑒賞要點。

1.感情上大起大落。

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fā)展變化極快,可分四個層次:

開頭四句寫悲。

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這是非同尋常的。詩人寫黃河,頗能顯示它的宏偉氣魄和浩大聲勢,如“黃河如絲天際來”“洪波奔流射東?!?《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等,其基調(diào)是壯;這次則不同—一詩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巔,頃刻間就著遍了它的萬里流程,因有“不復回”之嘆,盡管也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其基調(diào)卻是悲。由此聯(lián)想人生,詩人頭腦中便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圖景:高堂之上,人們對鏡自視,“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間一樣短促啊!至此,詩人的悲意更濃了。

“人生”以下六句寫歡。

但詩人深知“白發(fā)如絲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轉(zhuǎn)悲為歡。盡管詩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來,朋友間的聚會也同樣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興興地痛飲一場呢!想到這,他頓生豪情,相信自己將來必能作出一番事業(yè),對區(qū)區(qū)金錢也毫不在意。于是連呼“烹羊宰?!?,準備像東漢大學者鄭玄那樣“一飲三百杯”。詩人這種歡樂感情是真實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圖一醉方休,因為他說出了“盡歡”的正當理由。

“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

待到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他的感情突然由歡樂轉(zhuǎn)為憤激,這是因為他要借此把長期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一齊渲泄出來。他鄙棄那結(jié)黨營私、排斥賢能的豪門貴族集團,因而說“鐘鼓饌玉不足貴”;他憎恨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徑,因而說“但愿長醉不復醒”—一這兩句詩可以說集中地表現(xiàn)了他自離開長安至今的憤激之情。但這又不僅是為了一己遭遇,他還想到了“古來圣賢”(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類人,也有屈原、賈生一類人),他們有經(jīng)天緯地的才能而不為統(tǒng)治者所用。詩人說他們“寂寞”,不是否定他們,而是為他們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贊揚曹植的豪華酒宴,其實是為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兼以自況。這就加深了詩人的憤激之情,為結(jié)尾說的“萬古愁”埋下了伏筆。

“主人”句至結(jié)尾寫狂放之情。

這一層寫詩人要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極點。這是可信的,因為上文說過“千金散盡還復來”。這種狂放,從實質(zhì)上看,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xiàn)。至此,再用“同銷萬古愁”來結(jié)束全詩,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2.夸張的寫法。

詩中的有些夸張寫法是憑借數(shù)字來表現(xiàn)的,例如用“一飲三百杯”表現(xiàn)豪飲,用“斗酒十千”表現(xiàn)酒價的昂貴,用“萬古愁”表現(xiàn)愁的深廣;有些則屬于感覺的夸大,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朝如青絲葛成雪”極言人生短促。諸如此類的夸張句都有力地說明詩人橫放杰出,用辭大膽,他人莫及,也表現(xiàn)了他那豪放飄逸的詩風。

李白將進酒教學設計篇二

一、師生問好。同學們,我們今天來上一堂課,大家以前學過李白的詩歌,請大家隨便說說,都讀過哪些詩歌,包括說題目,說內(nèi)容。

李白的詩歌有什么特點,大家感覺怎么樣,豪放,浪漫,痛快淋漓。

二、大家先把《將進酒》這首詩歌看一遍,特別要注意注釋內(nèi)容,把你認為重要的地方它勾畫出來:圈點勾畫。

看完的舉手,以前有看過的沒有,

朗讀一下,可以推薦誰來讀。

特點節(jié)奏,聲音洪亮。

三、“將”的讀音,讀得很準確。以前學習過沒有。“將子無怒,秋以為期”,出自《詩經(jīng)氓》。

“將”的其他讀音:將來,將領(lǐng)。

四、齊讀。

1.正聲。

呼兒將美酒(將,取)。

千金散盡還復來(還,古字典只有一個聲音,huan,古字讀此音。今人習慣兩讀,你可根據(jù)習慣選讀即可)。

五、讀時的問題,比如停頓,有問題可以交換意見。收集問題。

學生交換;。

教師收集問題。

六、本詩是抒情還是敘事。有什么特點。李白的抒情詩歌有什么特點:豪放飄逸。所以大家在朗讀時要把這個感覺讀出來。大家再來讀,不是朗讀,是呤誦。

請同學1讀。師:特點吐字清晰。

請同學2讀。師:特點。

七、探究問題。

1.李白在什么樣的情境(大背景、大鏡頭)下寫這首詩歌的.??蓞⒖冀滩淖⑨屢?,和優(yōu)化設計上的內(nèi)容。

2.縮小鏡頭,看看,李白和他的幾個朋友在做什么,從本詩歌看出講了什么情境。

生1:官場失意,活出自己。

3.有醉意沒有。誰打醉術(shù)最好。武松,找將門神。

4.帶著醉意讀本詩歌。

5.讀李白的詩歌,感覺很淋漓盡致的,激動人心的,尤其是抒情詩歌,在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技術(shù)上的處理,比如哪一字要重讀;還有節(jié)奏,排的密一點,像是機關(guān)炮一樣打出去,有的時候要讀得慢一點,要舒緩一點。有的時候要高亢有時候要低沉。使整個吟誦富于感情的起浮變化。

請同學再試一下。表揚,請坐,用心在讀。

點名讀。

黃河之水天上來(不能把天讀成了地)。

可聽聽朗讀。央視主持任宏宇朗讀。

上句(黃河句)是重點嗎,下面的句子(君不見高堂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血)才是。

什么意思:人生苦短,人生易老朝如青絲暮成雪。中國的文人在面對永恒的大自然的時候,發(fā)出了感慨。

尤其是那些懷有壯志的人,特別是偉大理想不能夠?qū)崿F(xiàn)的時候,報國無門,更容易產(chǎn)生這樣的感慨。從詩經(jīng),楚辭,古詩十九首,到李白,以及后來的文人作品。悲人生苦短。大家來舉例說明一下。腹中有詩歌書自華。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金縷衣》作者: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勸學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对鰪V賢文》。

《雜詩》晉陶淵明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今日歌》文嘉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顏真卿)。

勸君須惜少年時。勸君莫惜金縷衣,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金縷衣》唐杜秋娘)。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雜詩》陶潛)。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冬夜讀書示子聿》陸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漢樂府民歌)。

光景不待人,須叟發(fā)成絲。(李白)。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明日歌》清錢鶴灘)。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長歌行》漢樂府民歌)。

6.在這樣的背景下李白發(fā)出了感慨。

人生得意須盡歡。及時行樂。

感情由悲轉(zhuǎn)入了歡(板書悲歡)。

這種悲特別是歡快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嗎?

生1:人生無奈。

李白將進酒教學設計篇三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不足貴一作:何足貴;不復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古來一作:自古;惟通:唯)。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將進酒教學設計篇四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你難道沒有看見,洶涌奔騰的黃河之水,有如從天上傾瀉而來?它滾滾東去,奔向東海,永遠不會回還。)。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在高堂的`明鏡里看見自己的頭發(fā)由黑變白,不覺悲從中來。早晨還是滿頭青絲,傍晚卻變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時,理應盡情歡樂,切莫讓金杯空對皎潔的明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既然老天造就了我這棟梁之材,就一定會有用武之地,即使散盡了千兩黃金,也會重新得到。)。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烹羊宰牛姑且盡情享樂,今日相逢,我們真要干上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岑夫子、丹丘生,請快喝不要停,我為你唱一首歌,請你們側(cè)耳為我細細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那些豪門貴族的富貴生活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愿永遠沉醉不愿清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自古以來那些圣賢無不感到孤獨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陳王曹植過去曾在平樂觀大擺酒宴,即使一斗酒價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暢飲。)。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主人啊,你為什么說錢已經(jīng)不多,快快去買酒來讓我們一起喝個夠。)。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牽來名貴的五花馬,取出價錢昂貴的千金裘,統(tǒng)統(tǒng)用來換美酒,讓我們共同來消融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李白將進酒教學設計篇五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創(chuàng)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由道士吳人筠推薦,由唐玄宗招進京,命李白為供奉翰林。不久,因權(quán)貴的讒悔,于天寶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

關(guān)于這首詩的寫作時間,說法不一。黃錫珪《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系于天寶十一載(752)。一般認為這是李白天寶年間離京后,漫游梁、宋,與友人岑勛、元丹丘相會時所作。

此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8年之久。這一時期,李白多次與友人岑勛(岑夫子)應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詩人在政治上被排擠,受打擊,理想不能實現(xiàn),常常借飲酒來發(fā)泄胸中的郁積。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際,于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以抒發(fā)滿腔不平之氣。

譯文:

你難道看不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

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再也沒有回來。

你沒見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感嘆自己的白發(fā)。

年輕時的滿頭青絲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

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每個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黃金千兩(就算)一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

(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酒吧!不要停下來。

讓我來為你們高歌一曲,

請你們?yōu)槲覂A耳細聽: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

只希望醉生夢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來圣賢無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宴設平樂觀的`事跡你可知道,

斗酒萬千也豪飲,讓賓主盡情歡樂。

主人呀,你為何說我的錢不多?

只管買酒來讓我們一起痛飲。

那些什么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狐裘,

把你的小兒喊出來,都讓他拿去換美酒來吧。

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李白將進酒教學設計篇六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

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賞析:

今朝有酒今朝醉固不可取,樂觀自信卻自古皆然。

然而在那瀟灑豪逸痛快淋漓之中,也掩不住對現(xiàn)實。

的哀愁:流水不復,青絲難再,建功無望,抱負難酬。雖。

則天生我才必有,但我的才用難道僅僅是賦詩飲酒?豪放。

的語言,奔涌的氣勢,不同凡響。

李白將進酒教學設計篇七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翻譯如下:

你難道看不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

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再也沒有回來。

你沒見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感嘆自己的白發(fā)。

年輕時的滿頭青絲如今已是雪白一片。(喻意青春短暫)。

(所以)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

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每個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黃金千兩(就算)一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

(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酒吧!不要停下來。

讓我來為你們高歌一曲,

請你們?yōu)槲覂A耳細聽: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

只希望醉生夢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來圣賢無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宴設平樂觀的事跡你可知道,

斗酒萬千也豪飲,讓賓主盡情歡樂。

主人呀,你為何說我的錢不多?

只管買酒來讓我們一起痛飲。

那些什么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狐裘,

把你的小兒喊出來,都讓他拿去換美酒來吧。

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創(chuàng)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由道士吳人筠推薦,由唐玄宗招進京,命李白為供奉翰林。不久,因權(quán)貴的讒悔,于天寶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據(jù)《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記載,此詩作于天寶十一載(752)。一般認為這是李白天寶年間離京后,漫游梁、宋,與友人岑勛、元丹丘相會時所作。此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6年之久。

中心思想:

這首詩非常形象的表現(xiàn)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xiàn)波折后,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在這首詩里,他演繹莊子的樂生哲學,表示對富貴、圣賢的藐視。而在豪飲行樂中,實則深含懷才不遇之情。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李白“借題發(fā)揮”借酒澆愁,抒發(fā)自己的憤激情緒。

李白將進酒教學設計篇八

站在滔滔而去的時光河畔,那牧童的手指矢志不渝地指向一個地方,那是花團錦簇的盛唐。

唐朝的路難行。

這一條路是通向皇宮深處的玉石之路。路的盡頭是富麗堂皇的宮殿,是天子不著喜怒的臉。縱然有權(quán)傾天下的地位,萬人仰慕的才學,也終究是牢籠。囚住了太白的灑脫,困住了青蓮的豪情。哪怕力士脫靴、御手調(diào)羹也抵不過“呼童烹雞酌白酒”的質(zhì)樸心愿。從此放歌山水間,逐鹿草原上,鮮卑走馬,一世風流。于是自此世間有了詩仙,有了《將進酒》辭,而你也終于抵達了夢想中的烏托邦。

奈何白發(fā)三千丈,三年高堂不尋常。

這一條路是江南煙雨深處的小徑。六朝古都疊映著歷史的興衰,一棟棟吊腳樓沐浴著初升太陽的光輝。銅鏡中映出多少女子嬌羞的面龐,素手翻飛間繡成多少對鴛鴦,暗暗傳遞著比翼雙飛的念想。遠處青山碧水間駛來一片孤舟,上面孑然立著一襲白衣的情郎。那不是歸人卻也不是過客。畢竟蓬蒿之人如何能這般清靈杰毓?仰天大笑后直掛云帆,千金散盡為銷萬古之愁。這世間如此多情浪漫、溫情繾綣盡凝于你眸中,銷魂于你的'肌骨之中。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直到金陵的猿聲屬引凄異,催發(fā)了白帝城的彩云盡散、萬舟同發(fā)??嗫鄬ひ捲俨灰娗涞陌咨碛?,只能嘆一聲情深緣淺。直到世間的居士真正成為天上的仙子時,才知道這世間最錐心的憾痛不是生離而是死別。這一刻,長相思替去長相守,伴白頭換成水自流。

金星再入輪回,投射出一生如月的旅跡。從此盛唐錦世的羽衣霓裳褪盡顏色,絲竹管弦嘔啞嘲哳,馬嵬坡下的紅顏泣盡血淚,長生殿內(nèi)蛛網(wǎng)暗結(jié)。只有那月,那月光,還等待著與你三人共舞,相思云漢。

月光是最寂寞的蠱毒,看一眼連心口都涼透,何況其中有你輕揮廣袖?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謫仙存世毋念侯,人間不許見白頭。

初二:劉京娟。

李白將進酒教學設計篇九

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fā)展變化極快,可分四個層次:

第一層:開頭四句寫悲。

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這是非同尋常的。詩人寫黃河,頗能顯示它的宏偉氣魄和浩大聲勢。詩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巔,頃刻間就著遍了它的萬里流程,因有“不復回”之嘆,盡管也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其基調(diào)卻是悲。

第二層:“人生”以下六句寫歡。

盡管詩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來,朋友間的聚會也同樣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興興地痛飲一場呢!詩人這種歡樂感情是真實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圖一醉方休,因為他說出了“盡歡”的正當理由。

第三層:“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

待到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他的感情突然由歡樂轉(zhuǎn)為憤激,這是因為他要借此把長期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一齊渲泄出來。他鄙棄那結(jié)黨營私、排斥賢能的豪門貴族集團,因而說“鐘鼓饌玉不足貴”;他憎恨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徑,因而說“但愿長醉不復醒”—一這兩句詩可以說集中地表現(xiàn)了他自離開長安至今的憤激之情。

第四層:“主人”句至結(jié)尾寫狂放之情。

這一層寫詩人要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極點。這是可信的,因為上文說過“千金散盡還復來”。這種狂放,從實質(zhì)上看,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xiàn)。

李白將進酒教學設計篇十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diào),題目意繹即“勸酒歌”,故古詞有“將進酒,乘大白”云。作者這首“填之以申己意”(蕭士《分類補注李太白詩》)的名篇,約作于天寶十一載(752),他當時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不以千里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宵。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之際,于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發(fā)抒。詩篇發(fā)端就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熬灰婞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潁陽去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故借以起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如此壯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窮極,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語帶夸張。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形成舒卷往復的詠嘆味,是短促的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所沒有的。

緊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說前二句為空間范疇的夸張,這二句則是時間范疇的夸張。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fā)”,一種搔首顧影、徒呼奈何的情態(tài)宛如畫出。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間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反向”的夸張。于是,開篇的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的偉大永恒襯生命的渺小脆弱。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卻不墮纖弱,可說是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shù)力量,同時也是由長句排比開篇的氣勢感造成的。這種開篇的手法作者常用,如“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沈德潛說:“此種格調(diào),太白從心化出”,可見其頗具創(chuàng)造性。此詩兩作“君不見”的呼告(一般樂府詩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詩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強。詩有所謂大開大闔者,此可謂大開?!胺蛱斓卣?,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悲感雖然不免,但悲觀卻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來,只要“人生得意”便無所遺憾,當縱情歡樂。五六兩句便是一個逆轉(zhuǎn),由“悲”而翻作“歡”“樂”。從此直到“杯莫?!?,詩情漸趨狂放。

“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行樂不可無酒,這就入題。但句中未直寫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對月”的形象語言出之,不特生動,更將飲酒詩意化了;未直寫應該痛飲狂歡,而以“莫使”“空”的雙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調(diào)?!叭松靡忭毐M歡”,這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xiàn)象而已。詩人“得意”過沒有?“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影,“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又似乎并沒有得意,有的是失望與憤慨。但就此消沉嗎?否。詩人于是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擊節(jié)贊嘆的句子?!坝杏谩倍氨亍?,一何自信!簡直像是人的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須大寫的。于此,從貌似消極的現(xiàn)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nèi)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的本質(zhì)內(nèi)容來。

正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為什么不為這樣的未來痛飲高歌呢?破費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qū)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咋舌。詩如其人,想詩人“曩者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萬”(《上安州裴長史書》),是何等豪舉。故此句深蘊在骨子里的豪情,絕非裝腔作勢者可得其萬一。與此氣派相當,作者描繪了一場盛筵,那決不是“菜要一碟乎,兩碟乎?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而是整頭整頭地“烹羊宰?!?,不喝上“三百杯”決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壯的詩句!至此,狂放之情趨于高潮,詩的旋律加快。詩人那眼花耳熱的醉態(tài)躍然紙上,恍惚使人如聞其高聲勸酒:“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幾個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詩歌節(jié)奏富于變化,而且寫來逼肖席上聲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對手,不但“忘形到爾汝”,詩人甚而忘卻是在寫詩,筆下之詩似乎還原為生活,他還要“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以下八句就是詩中之歌了。這著想奇之又奇,純系神來之筆?!扮姽酿傆瘛币饧锤毁F生活(富貴人家吃飯時鳴鐘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詩人以為“不足貴”,并放言“但愿長醉不復醒”。

詩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轉(zhuǎn)而為憤激。這里不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當位至卿相,飛黃騰達,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說富貴“不足貴”,乃出于憤慨。以下“古來圣賢皆寂寞”二句亦屬憤語。詩人曾喟嘆“自言管葛竟誰許”,所以說古人“寂寞”,也表現(xiàn)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長醉不醒了。這里,詩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了。說到“唯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之句。古來酒徒歷歷,何以偏舉“陳王”?這與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開,他心目中樹為榜樣的`是謝安之類高級人物,而這類人物中,“陳王”與酒聯(lián)系較多。這樣寫便有氣派,與前文極度自信的口吻一貫。再者,“陳王”曹植于丕、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亦激起詩人的同情。一提“古來圣賢”,二提“陳王”曹植,滿紙不平之氣。此詩開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實全篇飽含一種深廣的憂憤和對自我的信念。詩情所以悲而不傷,悲而能壯,即根源于此。剛露一點深衷,又回到說酒了,而且看起來酒興更高。以下詩情再入狂放,而且愈來愈狂。“主人何為言少錢”,既照應“千金散盡”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壯語:即便千金散盡,也當不惜將出名貴寶物——“五花馬”(毛色作五花紋的良馬)“千金裘”來換取美酒,圖個一醉方休。這結(jié)尾之妙,不僅在于“呼兒”“與爾”,口氣甚大;而且具有一種作者一時可能覺察不到的將賓作主的任誕情態(tài)。須知詩人不過是被友招飲的客人,此刻他卻高踞一席,氣使頤指,提議典裘當馬,幾令人不知誰是“主人”。

浪漫色彩極濃??烊丝煺Z,非不拘形跡的豪邁知交斷不能出此。詩情至此狂放至極,令人嗟嘆詠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猶未已,詩已告終,突然又迸出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與開篇之“悲”關(guān)合,而“萬古愁”的含義更其深沉。這“白云從空,隨風變滅”的結(jié)尾,顯見詩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觀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筆不辦。《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夸張手法不無關(guān)系,比如詩中屢用巨額數(shù)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xiàn)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實深厚的內(nèi)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涌的郁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zhuǎn)樂、轉(zhuǎn)狂放、轉(zhuǎn)憤激、再轉(zhuǎn)狂放、最后結(jié)穴于“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既非刻能學,又非率爾可到。

通篇以七言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極參差錯綜之致;詩句以散行為主,又以短小的對仗語點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馬,千金裘”),節(jié)奏疾徐盡變,奔放而不流易?!短圃妱e裁》謂“讀李詩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此篇足以當之。

李白將進酒教學設計篇十一

君不見,碧落殘陽盡西山,謝橋有淚人未還。

君不見,破堤秋潮濕輕衣,不忍歸去倚闌干。

昨日曲樂透窗格,別詞離韻舊時調(diào)。

去年折枝殘柳處,絳絲新綠燕雙飛。

恰逢十五中秋夜,月華如酒風清揚。

月如酒,風送香,聚無期,相思釀。

更深寒影窗,擁被方覺半枕涼。

東墻紫薇凄凄露,南窗爐酒淺淺嘗。

秋楓似解酒中意,醉落青花入寒窗。

提筆情思書殘葉,字字隨風為君唱。

愿君不負當年意,佳期莫如夢一場。

天心月,萬里長,

千山無阻兩相望,舉杯對月共一觴。

李白將進酒教學設計篇十二

這首詩非常形象的表現(xiàn)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xiàn)波折后,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在這首詩里,他演繹莊子的樂生哲學,表示對富貴、圣賢的藐視。而在豪飲行樂中,實則深含懷才不遇之情。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李白“借題發(fā)揮”借酒澆愁,抒發(fā)自己的憤激情緒。

時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無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間青絲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個無法挽救的悲劇,能夠解憂的惟有金樽美酒。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壯,哀而不傷,極憤慨而又極豪放。表是在感嘆人生易老,里則在感嘆懷才不遇。詩篇開頭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氣勢豪邁?!熬灰婞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此時在潁陽山,距離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所以借黃河來起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景象之壯闊,并不是肉眼可見,所以此情此景是李白幻想的,“自道所得”,言語中帶有夸張。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形成舒卷往復的詠嘆味,是短促的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所沒有的。

緊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二句為空間范疇的夸張,這二句則是時間范疇的夸張。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接說出自己感傷生命短暫而人一下就會變老,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fā)”,顯現(xiàn)出一種對鏡自照手撫兩鬢、卻無可奈何的情態(tài)。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之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反向”的夸張。于是,開篇的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的偉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卻不墮纖弱,可說是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shù)力量,同時也是由長句排比開篇的氣勢感造成的。這種開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沈德潛說:“此種格調(diào),太白從心化出”,可見其頗具創(chuàng)造性。此詩兩作“君不見”的呼告(一般樂府詩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詩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強。詩有所謂大開大闔者,此可謂大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悲感雖然不免,但悲觀卻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來,只要“人生得意”便無所遺憾,當縱情歡樂。

五六兩句便是一個逆轉(zhuǎn),由“悲”而翻作“歡“”樂”。從此直到“杯莫停”,詩情漸趨狂放。“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行樂不可無酒,這就入題。但句中沒有直寫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對月”的形象語言來突出隱喻,更將飲酒詩意化了;未直寫應該痛飲狂歡,而以“莫使”、“空”的雙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調(diào)?!叭松靡忭毐M歡”,這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xiàn)象而已。詩人此時郁郁不得志?!傍P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奉詔進京、皇帝賜宴的時候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影。再到“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行路難·其二》),古時馮諼在孟嘗君門下作客,覺得孟嘗君對自己不夠禮遇,開始時經(jīng)常彈劍而歌,表示要回去。李白希望“平交王侯”的,而在長安,權(quán)貴們并不把他當一回事,李白借馮諼的典故比喻自己的處境。這時又似乎并沒有得意,有的是失望與憤慨。

更多。

李白將進酒教學設計篇十三

教學目的:背誦全篇,了解文意。

教學手段:介紹背景及相關(guān)知識,學生自己理解掌握。

一、解析文題。

二、文化背景。

大詩人李白(701---762)出生于四川,自稱漢將李廣之后(一說與大唐皇族同宗),繼承了先祖的豪邁狂放,加上先天的聰慧(文才),以及后天的勤奮(閱歷)——“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他成了“詩圣”。725年辭親遠游,乘船經(jīng)三峽出蜀,經(jīng)歷了結(jié)婚生子等人生大事。742天寶元年赴長安求官,賀之章見《蜀道難》等詩,驚呼太白為“謫仙人”,并說“此詩可以泣鬼神矣!”后受詔入朝,供奉翰林。醉酒使高力士脫靴,楊貴妃捧硯,再加遭奸佞讒毀,被“賜金放還”。

太白逝世。

書上交代,到寫這首詩為止,李白已經(jīng)被“賜金放還”八年,仕途是沒指望了,所以他索性隱居或修煉??勺钜氖撬€嗜酒,常常酩酊大醉,這說明他“有情”,他是一個性情中人。那么他的情是什么情呢?學習這首詩我們或許可以略知一二。

三、解讀全詩。

(一)朗讀課文(正音)(結(jié)合課后練習一)。

這兩聯(lián)把天地人生都說到了,境界極其闊大,應當讀得很有聲勢。

2.以下節(jié)奏逐漸加快。“人生”一聯(lián)重音當落在“盡歡”和“空對月”上。正因為韶光易逝、人生苦短,所以要及時行樂。

詩人深知“白發(fā)如絲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轉(zhuǎn)悲為歡。盡管詩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此時興致高漲,在他看來,朋友間的聚會也同樣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興興地痛飲一場呢!想到這,他頓生豪情,把希望寄托在未來,“天生”一聯(lián)更追加了“須盡歡”的理由,顯示了詩人對未來的信心,應當讀得擲地有聲;讀后宜作一頓(這里的潛臺詞是“既如此,那就……”),為詩中策一個高潮蓄勢。于是連呼“烹羊宰牛”,第一個高潮在“會當一飲三百杯”這句上,應當讀得豪氣十足,要用升調(diào)讀,“三百杯”一語尤當著力加以渲染。

以上是詩的鋪墊部分,讀后可作稍長停頓。

3.酒到酣處,意興遄飛,李白禁不住呼朋引伴?!搬蜃印币韵铝錇樵娨廪D(zhuǎn)換處,亦可視為下面勸酒歌的引語,應當讀得親切,節(jié)奏逐漸加快,重音依次落在“將”“莫?!薄案琛薄皟A耳聽”等字上,突出敬請之意。讀完,稍作停頓。俗話說酒多話多,歌的內(nèi)容其實就是詩人借題發(fā)揮的牢騷話,也就是酒后吐真言。

4.“鐘鼓”一句至結(jié)尾為詩的主體部分,詩人借此盡吐胸中塊壘,必須讀得酣暢淋漓,再現(xiàn)詩人狂放不羈的個性。

“鐘鼓”二句是這支勸酒歌的主題,也是全詩主旨所在。

這兩句有著明顯的取舍,他鄙棄“鐘鼓饌玉”的官宦仕途,當然也有部分自嘲;他選擇逃避,不滿,反抗。

鮮明的愛憎道出了詩人長期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感情突然由歡樂轉(zhuǎn)為憤激。

為了讓自己“長醉不醒”的愿望名正言順,他還援引“古來圣賢”來證明,比如孔子、孟子,屈原、賈生一類人,他們有經(jīng)天緯地的才能而不為統(tǒng)治者所用。詩人說他們“寂寞”,實際是說他們被世人冷落,是為他們惋惜乃至抱不平。這是從反面來論證,“皆”體現(xiàn)了憤激。

更有曹植——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贊揚曹植的豪華酒宴,其實是為曹植的生不逢時懷才不遇而嘆惋,而不平,同時兼以自況。這就加深了詩人的憤激之情。

5既然明鑒歷史,選擇了長醉不醒,于是就痛飲狂歡了。

“主人”兩句詩人反客為主,直命沽酒,把值錢的家當全拿出去買酒,豪放之態(tài)如見。這種狂放,從實質(zhì)上看,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xiàn)。讀后應稍作停頓,至“與爾同銷”可兩字一頓并放慢速度,再用夸張語調(diào)讀最后三字,“古”“愁”之后皆當有延長音——這是全詩的高潮。用全部家當買酒,不是消一般的兒女情愁,而是積淀了很多年很多世代的懷才不遇的郁悶。所以須有強大的聲勢,才能顯示詩人的飄逸的風格。

(二)內(nèi)容感知。

《將進酒》是漢樂府曲名,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卻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創(chuàng)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xiàn)實的批判結(jié)合起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賦予這個歷來被許多詩人歌唱過的詩題以積極的內(nèi)容,這是值得重視的。

臺灣學者散文家顏昆陽《想醉》中有一句話:“非醉不可的理由盡管很多,但眼淚與笑聲便可以說明一切,因此人們非醉不可的理由其實只有一個:有情?!?/p>

那么請問這首詩中詩人的情到底包含那些呢?

首先對國家有情:忠君報國之情,不滿失望之情,

其次對自己有情:自我肯定之情,快意身心之情,也有志不得伸的苦痛。

四、藝術(shù)手法。

1.夸張的寫法。

詩中的有些夸張寫法是憑借數(shù)字來表現(xiàn)的,例如用“一飲三百杯”表現(xiàn)豪飲,用“斗酒十千”表現(xiàn)酒價的昂貴,用“萬古愁”表現(xiàn)愁的深廣;有些則屬于感覺的夸大,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朝如青絲葛成雪”極言人生短促。諸如此類的夸張句都有力地說明詩人橫放杰出,用辭大膽,他人莫及,也表現(xiàn)了他那豪放飄逸的詩風。

2.起興(略)。

五、板書。

及時行樂。

銷萬古愁。

韶光易逝。

長醉不醒。

人生苦短。

斗酒十千。

悲憤。

六、作業(yè)(背誦全詩)。

更多。

李白將進酒教學設計篇十四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cè)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注解】:

1、將:請。

2、會須:正應當。

潁陽別元丹丘之淮陽》)及“故交深情,出處無間”(《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之語,可見李白和他的友好。

4、鐘鼓饌玉:泛指豪門貴族的奢華生活。鐘鼓:富貴人家宴會時用的樂器。饌玉:

梁戴嵩《煌煌京洛行》:“揮金留客坐,饌玉待鐘鳴?!别偅撼院?。

5、陳王:三國魏曹植,曾被封為陳王。

6、平樂:平樂觀。

【韻譯】:

你沒看見嗎?

黃河之水是由天上而來。

波濤滾滾奔向東海,永不回頭。

你沒看見嗎?

可悲的是高堂明鏡照見了白發(fā),早晨如青絲般烏黑,傍晚白得如雪。

人生得意時,要盡情地尋歡作樂,別讓金杯玉露,空對天上明月。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處,即使千金耗盡,還會重新再來。

烹羊宰牛,且圖眼前歡樂,應該痛痛快快一口氣喝它三百杯。

岑勛先生呵,丹邱先生呵,快快進酒吧,杯兒不要停!

讓我為你們唱一曲,請你們側(cè)耳仔細聽:

鐘鳴鼓響飲食如玉,何足珍貴?

我只愿長醉享樂,不愿醒來受罪!

古來圣賢,生活恐怕都寂寞,世上唯有酒徒,他們卻芳名永駐。

古時陳王曹植曾在平樂觀宴飲尋歡,斗酒十千不嫌貴,任性地享樂一番。

主人呵,為何說我少銀錢?

直接沽取醇酒,咱對飲個醉意綿綿,這一匹名貴的五花馬,這一件價值千金的皮裘,叫孩兒們拿去換美酒吧,我與你喝個大醉,同消萬古長愁。

【賞析】:

這首詩非常形象的表現(xiàn)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xiàn)波折后,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在這首詩里,他演繹莊子的樂生哲學,表示對富貴、圣賢的藐視。而在豪飲行樂中,實則深含懷才不遇之情。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李白“借題發(fā)揮”借酒澆愁,抒發(fā)自己的憤激情緒。

時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無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間青絲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個無法挽救的悲劇,能夠解憂的惟有金樽美酒。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壯,哀而不傷,極憤慨而又極豪放。表是在感嘆人生易老,里則在感嘆懷才不遇。詩篇開頭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氣勢豪邁?!熬灰婞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此時在潁陽山,距離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所以借黃河來起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景象之壯闊,并不是肉眼可見,所以此情此景是李白幻想的,“自道所得”,言語中帶有夸張。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形成舒卷往復的詠嘆味,是短促的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保┧鶝]有的。

緊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二句為空間范疇的夸張,這二句則是時間范疇的夸張。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接說出自己感傷生命短暫而人一下就會變老,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fā)”,顯現(xiàn)出一種對鏡自照手撫兩鬢、卻無可奈何的情態(tài)。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之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反向”的夸張。于是,開篇的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的偉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卻不墮纖弱,可說是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shù)力量,同時也是由長句排比開篇的氣勢感造成的。這種開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沈德潛說:“此種格調(diào),太白從心化出”,可見其頗具創(chuàng)造性。此詩兩作“君不見”的呼告(一般樂府詩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詩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強。詩有所謂大開大闔者,此可謂大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悲感雖然不免,但悲觀卻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來,只要“人生得意”便無所遺憾,當縱情歡樂。

五六兩句便是一個逆轉(zhuǎn),由“悲”而翻作“歡“”樂”。從此直到“杯莫停”,詩情漸趨狂放?!叭松_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行樂不可無酒,這就入題。但句中沒有直寫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對月”的形象語言來突出隱喻,更將飲酒詩意化了;未直寫應該痛飲狂歡,而以“莫使”、“空”的雙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調(diào)。“人生得意須盡歡”,這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xiàn)象而已。詩人此時郁郁不得志?!傍P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奉詔進京、皇帝賜宴的時候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影。再到“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行路難·其二》),古時馮諼在孟嘗君門下作客,覺得孟嘗君對自己不夠禮遇,開始時經(jīng)常彈劍而歌,表示要回去。李白希望“平交王侯”的,而在長安,權(quán)貴們并不把他當一回事,李白借馮諼的典故比喻自己的處境。這時又似乎并沒有得意,有的是失望與憤慨。

但并不就此消沉。詩人于是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擊節(jié)贊嘆的句子?!坝杏谩倍氨亍?,非常自信,簡直像是人的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須大寫的。于此,從貌似消極的現(xiàn)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nèi)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積極的本質(zhì)內(nèi)容來。正是“長風破浪會有時”,實現(xiàn)自我理想的這一天總會來到的,應為這樣的未來痛飲高歌,破費又算得了什么?!扒Ы鹕⒈M還復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qū)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咋舌。詩如其人,想詩人“曩者(過去)游維揚,不逾一年(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余萬”(《上安州裴長史書》),是何等豪舉。故此句深蘊在骨子里的豪情,絕非裝腔作勢者可得其萬一。

與此氣派相當,作者描繪了一場盛筵,那決不是“菜要一碟乎,兩碟乎?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而是整頭整頭地“烹羊宰?!?,不喝上“三百杯”決不甘休。筵宴中展示的痛快氣氛,詩句豪壯。

至此,狂放之情趨于高潮,詩的旋律加快。詩人那眼花耳熱的醉態(tài)躍然紙上,恍然使人如聞其高聲勸酒:“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幾個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詩歌節(jié)奏富于變化,而且寫來逼肖席上聲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對手,不但“忘形到爾汝”,詩人甚而忘卻是在寫詩,筆下之詩似乎還原為生活,他還要“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以下八句就是詩中之歌了。這著想奇之又奇,純系神來之筆。

“鐘鼓饌玉”意即富貴生活(富貴人家吃飯時鳴鐘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詩人以為“不足貴”,并放言“但愿長醉不復醒”。詩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轉(zhuǎn)而為憤激。這里不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當位至卿相,飛黃騰達,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說富貴“不足貴”,乃出于憤慨。以下“古來圣賢皆寂寞”二句亦屬憤語。李白曾喟嘆“自言管葛竟誰許”,稱自己有管仲之才,諸葛亮之智卻沒人相信,所以說古人“寂寞”,同時表現(xiàn)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情愿醉生夢死長醉不醒了。這里,詩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了。

說到“唯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之句。古來酒徒歷歷,而偏舉“陳王”,這與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開,他心目中樹為榜樣的是謝安之類高級人物,而這類人物中,“陳王”與酒聯(lián)系較多。這樣寫便有氣派,與前文極度自信的口吻一貫。三國詩人曹植在《名都篇》中描寫洛陽飲宴時說:“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辈苤脖环Q為才高八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保?,盡管身懷利器,抱負不凡,卻在政治上受到來自親哥哥魏文帝曹丕的打擊,郁郁不得志?!瓣愅酢辈苤灿谪?、睿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亦激起詩人的同情。一提“古來圣賢”,二提“陳王”曹植,滿紙不平之氣。此詩開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實全篇飽含一種深廣的憂憤和對自我的信念。詩情所以悲而不傷,悲而能壯,即根源于此。

剛露一點深衷,又回到說酒了,酒興更高。以下詩情再入狂放,而且愈來愈狂。“主人何為言少錢”,既照應“千金散盡”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壯語:即便千金散盡,也當不惜將出名貴寶物——“五花馬”(毛色作五花紋的良馬)、“千金裘”來換取美酒,圖個一醉方休。這結(jié)尾之妙,不僅在于“呼兒”、“與爾”,口氣甚大;而且具有一種作者一時可能覺察不到的將賓作主的任誕情態(tài)。須知詩人不過是被友招飲的客人,此刻他卻高踞一席,氣使頤指,提議典裘當馬,幾令人不知誰是“主人”。浪漫色彩極濃??烊丝煺Z,非不拘形跡的豪邁知交斷不能出此。詩情至此狂放至極,令人嗟嘆詠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猶未已,詩已告終,突然又迸出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與開篇之“悲”關(guān)合,而“萬古愁”的含義更其深沉。這“白云從空,隨風變滅”的結(jié)尾,顯見詩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觀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筆不辦。

《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夸張手法不無關(guān)系,比如詩中屢用巨額數(shù)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xiàn)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實深厚的內(nèi)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涌的郁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zhuǎn)樂、轉(zhuǎn)狂放、轉(zhuǎn)憤激、再轉(zhuǎn)狂放、最后結(jié)穴于“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既不是刻意刻畫和雕鑿能學到的,也不是草率就可達到的境界。通篇以七言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極參差錯綜之致;詩句以散行為主,又以短小的對仗語點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馬,千金裘”),節(jié)奏疾徐盡變,奔放而不流易。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30607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