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課教案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3 07:03:09
古詩課教案大全(15篇)
時間:2023-12-03 07:03:09     小編:影墨

教案是教學的工具,它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重要元素。教案的編寫還需要注意教學時間的控制和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安排??纯匆韵陆贪阜侗?,或許可以給您帶來一些新的思路。

古詩課教案篇一

2.古代的人也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4.兩首古詩的題目是什么?誰能讀準?(區(qū)分“春”“村”的讀音)。

板書:春曉村居。

1.把生字卡貼在黑板上,讓學生運用“利用熟字學生字”的方法自學生字。

2.學生匯報、交流自學情況。

(1)字音:翹舌音“詩、首、處”;平舌音“村、醉、散”。

(2)字形:

組合:古(十+口)聞(門+耳)。

居(尸+古)童(立+里)。

偏旁:詩—讠醉—酉忙—忄。

(3)字義(用田字格中的字練習擴詞):

古()()()聲()()()。

多()()()處()()()。

知()()()忙()()()。

1.范讀。

2.自由讀(讀對、讀順)。

3.自愿讀。

4.比賽讀(同桌賽、小組賽)。

1.自讀《春曉》、《村居》。

2.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3.學生就不理解的問題進行討論,教師對重點問題進行簡單講解或點撥。

看課文插圖,聽配樂朗誦,感悟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有條件的班級可小組合作制作風箏,開展放風箏活動。

古詩課教案篇二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認識“忄、木、矢、攵、尸”五個新偏旁。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自主積累詞語。

3、感受春天的美麗景象和勃勃生機。

1、認識本課生字和新偏旁。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導書寫生字。

4、理解古詩的意思,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激發(fā)自己熱愛春天的情感。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古曲《春江花月夜》的磁帶、錄音機

情境法、談話法、講授法、朗讀指導法。

看圖學古詩

二 課 時

一、畫面導入,揭題簡介

1、出示圖畫:多漂亮的畫面呀!誰知道這圖上的是什么季節(jié)?從哪兒看出來的?

2、老師:春天的早晨多么美麗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唐代詩人孟浩然寫的一首描寫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詩《春曉》。(板書:春曉)

3、師解題:“曉”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曉”就是春天的早晨。

4、過渡:理解題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師:上學期我們都已經(jīng)把這首詩背下來了,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1、自讀《春曉》。

2、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3、學生就自己不理解的問題進行討論,教師對重點問題進行簡單講解或點撥。

三、感悟欣賞

(想象畫面,聽配樂朗誦,感悟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1、讀了這首古詩,你有什么感受?

2、誰能有感情地把這首詩讀給大家聽?(指名讀,讀后評議)

3、師指導朗讀。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現(xiàn)在,讓我們一邊聽著音樂,一邊想象著畫面,有感情地背誦這首古詩吧!

四、學習生字“春、知、少、處”。

1、師范寫,學生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五、擴展活動

師:課下,請大家再搜集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我們在下一節(jié)課上交流。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背誦《春曉》。

2、全班背誦。

3、教師導言:春天真是一個令人喜愛的季節(jié),不僅我們喜歡春天,古代的詩人也喜歡,他們寫下了許多關于春天的優(yōu)美古詩。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美好景象的古詩。

4、板書課題:村居(學生齊讀課題)

5、理解題意:村(農(nóng)村)居(居?。?。

二、認識生字,讀準古詩

1、學生自由讀古詩,從詩句中圈出生字。

2、學生匯報,教師檢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

(2)去掉拼音,指名認讀生字。

(3)練習讀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村居 楊柳 春煙 兒童 散學 放紙鳶

(4)引導學生結合掛圖,理解以上詞語的意思。

(5)分句指名讀詩句。

(6)全班齊讀古詩。

三、圖文結合,讀懂古詩

1、學生一邊讀古詩,一邊認真看圖想象圖中所描寫的景物。

2、說說你讀懂了哪幾行詩句?

3、學生反饋,練習朗讀相對應的詩句。

4、指名將各詩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四、總結想象,讀好古詩

1、學生再讀古詩,說說這首詩中哪幾行詩句是寫景的,哪幾行是寫人的?

2、指名學生反饋,指導朗讀。

五、識記生字,練習書寫

1、抽讀生字:放、忙、居、村

2、練習口頭組詞。

3、指導書寫。

4、學生逐字仿寫。

六、結束課堂,布置作業(yè)

把本課的兩首古詩背給家長聽。

1 古詩兩首

春曉 村居

春眠/不覺曉, 草長/鶯飛/二月天,

處處/聞啼鳥。 拂堤/楊柳/醉春煙。

夜來/風雨聲, 兒童/散學/歸來早,

花落/知多少。 忙趁/東風/放紙鳶。

古詩課教案篇三

(1)了解作者。

2、自瀆課文,要求:

(1)自學生字。

(2)讀通詩句。

3理解詩意。

(1)讀詩。

(2)讀注解2—6。

(3)指名逐條講注解。

(4)指名連起來說說第1、2句詩的意思,集體評議,補充或矯正。

(6)在理解的基礎上讀這兩句詩。

(7)指名連起來說說第3、4句的意思,評議,矯正。

(8)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點。〈這兩句詩寫的是詩人抒發(fā)的感受:在春游中那么容易的就看到了春風的面容,百花吐艷,萬紫千紅,原來就是春天美麗的化身!

(9)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全詩。

1、看注釋(1)了解作者。

2、自瀆課文,要求:(1)自學3個生字。(2)讀通詩句。

3、釋題。借助注釋(1)理解題目的意思。指名試講題目的意思。(作者去游園,而主人不在,沒有能進到園里去。)。

4、理解詩意。

(1)讀詩。

(2)讀注釋2—4。

(3)提出不懂的字詞,討論它的意思。

(4)指名連起來說說第1、2句意思。評議,矯正。

(5)教師有針對性的指點。(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大概是園主人愛惜園內(nèi)小徑上的蒼苔,怕人家進去時木鞋把它踩壞,盡管詩人輕輕地敲那柴門,敲了好久,也沒有人來開門。)。

(6)在理解的基礎上讀這兩句詩。

(7)指名連起來說說第3、4句的意思,評議、矯正。

(8)教師有針對性地指點。(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滿園的春色是關不住的,一枝粉紅的杏花正伸出墻來。這兩句從露出墻頭的一枝紅杏,聯(lián)想到滿園的美好春色,形象的反映了春天萬物勃勃的生機,并蘊涵著一個道理:一切富于生機的東西是關閉不住、禁止不了的,它能沖破束縛,茁壯成長。這一句因而成為千古名句。)。

(9)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全詩。

4、作業(yè)。

(1)熟讀古詩。

(2)做作業(yè)本上第3、4(1)題。

古詩課教案篇四

1、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能借助注釋和課外收集的資料,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

2、從詩句中想開去,通過對南宋歷史背景資料的交流,以及陸游其他詩句的映照,深入體會詩人因祖國分裂而悲傷,因人民遭受苦難而悲痛,因南宋統(tǒng)治者屈辱求和、茍且偷安而悲憤以及對收復失地、重新統(tǒng)一祖國無比渴望的思想感情。

3、在體會詩的情感的基礎上,反復呤誦詩句并能熟讀成誦。

4、通過對陸游多首詩的滲透學習,了解詩人一生的追求與夢想,感悟詩人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構建起詩人鮮明的愛國形象。

1、跨越時空,走進南宋那段歷史,并借此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過多種方式的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

一課時。

1、公元1210年元月,中國農(nóng)歷年的臘月,在浙江杭州,這個南宋王朝的都城里,到處都彌漫著喜慶的氣氛,因為一年中最濃重的節(jié)日——春節(jié)就要到了,朝中的文武百官都忙著喝酒、送禮、看歌舞,但在離杭州不遠的山陰的一所房子里,一位85歲的老人躺在床上,病得只剩最后一口氣,他看了一眼墻上掛著的寶劍,喚來兒孫,寫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詩。(出示《示兒》配圖陸游)。

2、讀題。

3、引導說說題意。

“示兒”可以說是告訴兒子,在這里指對兒孫們有所交代,相當于遺囑。

4、這位老人是誰?對陸游你知道些什么?學習書寫“宋”“翁”

【陸游資料】。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與楊萬里、范成大、尤袤并稱“南宋自大家”。他的詩抒發(fā)政治抱負,表現(xiàn)渴望國家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朱自清稱贊其為我國古代最愛國的詩人。

1、自由朗讀《示兒》。讀的時候,把字音讀準確,詩句讀通順,注意詩句內(nèi)部的停頓。(找生讀,相機評價引導)。

2、指名回答,古詩用了短短二十八個字,表達了詩人怎樣的牽掛和叮嚀?

1、請同學再讀讀這首詩,一邊讀,一邊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默讀對照注釋理解詩意。畫出有困難的地方。(交流糾正,相機進行翻譯古詩文方法的引導)。

學生說詩意,教師相機點撥。

2.出示南北宋版圖對比,幫助理解“北定”。

師作補充:公元1126年,也就是陸游出生的第二年,金國占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第三年把北宋的兩個皇帝,一個是太上皇宋徽宗、一個是當朝皇帝宋欽宗擄去,北宋亡國。欽宗的弟弟趙構逃到南方,在臨安建立南宋。但是南宋小朝廷卻偏安一隅,不思收復中原的領土。從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淪為金人的領土,中原的老百姓被金人奴役。直到陸游八十五歲逝世時,也沒有恢復中原的統(tǒng)治。詩人在臨終時提筆寫下了《示兒》這首詩。

3.師:對于這首詩你們理解了嗎?

詩陸人游在臨終之前未了的心事是——不見九州同。

他臨終前仍然在期盼的是——北定中原日。

4.師范讀。聽到老師的朗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1、從這句詩中體會到了陸游此時此刻怎樣的心情?

生自由回答。

師:用詩中的詞就是——悲。板書:悲。

詩人為什么感到悲傷?(不見九州同)。

2、出示清明上河圖。

感受九州統(tǒng)一時的北宋繁榮安定的生活。

3、出示《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范讀思考想象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感受被禁并統(tǒng)治的大宋百姓受盡屈辱的生活。體會陸游的悲痛。

再讀全詩。

4.出示《題臨安邸》,體會詩人的悲憤之情。

師:那遺民日夜盼望的王師呢,那宋朝朝廷的皇帝和大臣們呢?他們都在干什么?有一個叫林升的詩人看到了。

多媒體出示《題臨安邸》。

輕聲地讀一讀這首詩,你能看到林升所描繪的那幅景象嗎?

中原河山淪陷,遺民淚盡,可在杭州的西湖邊朝廷權貴們卻還在醉生夢死、花天酒地,早已把中原的老百姓丟到了九霄云外。那么現(xiàn)在,詩人的心情僅僅是悲痛嗎?不!是悲憤!

生命即將結束,但是還沒有盼來國家的統(tǒng)一,是悲傷,是悲痛,是悲憤!這些情感膠著在一起再讀:《示兒》。

師過渡:這樣的朝廷做不了什么,但是詩人絕望了嗎?從哪句詩可以感受到。

1、指導讀好三四句。

2.出示陸游詩句,加深對詩人愛國之情的體會。

多媒體出示,并引讀:

陸游在20歲的時候就立下了親臨戰(zhàn)場、殺敵報國的志向。(出示: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雖然他直到40多歲才有機會在軍中做了一名軍官,一生并未做過高官,而且屢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擠,但是他(出示:位卑未敢忘憂國),68歲時他退居家鄉(xiāng),在偏僻的山村,年邁的他(出示: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臺。)直到82歲,他還高唱(出示:一聞戰(zhàn)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他在世時沒有看到祖國統(tǒng)一,傷心悲憤(出示: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但他堅信著失地定能收復,祖國定能統(tǒng)一,臨終前諄諄囑咐著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此時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答: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師板書:聽不到還要聽,盼不到還要盼,這都源于他那一顆拳拳的——愛國之心。

愛國至死不渝。

3.師:詩人愛國情懷至死不渝,讓我們大家一起發(fā)出陸游心中的期盼:誦讀《示兒》。

清末梁啟超對陸游這樣寫道:

(多媒體出示)有一種厚重的催人淚下的情感,叫愛國,有一位偉大的無法不敬仰的詩人,是陸游。

此時此刻你想對陸游、對自己、對大家說些什么?

同學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應該像詩人陸游那樣胸有祖國,抱效祖國。讓我們帶著對陸游的崇敬之情再次誦讀他的壓卷之作——《示兒》吧。

在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像陸游一樣的愛國主義詩人還有許許多多,有屈原、杜甫、范成大、文天祥……讓我們從小立下愛國志,續(xù)寫新時代的愛國詩篇。

作業(yè):搜集愛國詩篇,制作愛國詩集,或者開朗誦會。

示兒。

南宋悲。

陸游愛。

放翁盼。

古詩課教案篇五

這一課共編排了兩首古詩。

《江畔獨步尋花》一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杜甫。這是詩人寫的組詩《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里的第六首,全組詩共七首,記錄了詩人在四川成都錦江邊獨自散步尋花的全過程。詩的題目是“尋花”,全詩圍繞著花景來寫。前兩句寫花,從滿蹊(分布)、干朵萬朵(數(shù)量)、壓枝低(繁茂)這不同角度寫,使人印象深刻,不覺得重復。后兩句寫花間的景象,由寫靜態(tài)轉為寫動態(tài),細致刻畫了蝴蝶和黃鶯。全詩描寫動靜相應,有聲有色,意境十分優(yōu)美,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久經(jīng)離亂后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

《菊花》一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元稹。這是一首詠菊詩?!安皇腔ㄖ衅珢劬?,此花開盡更無花。”詩人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品格發(fā)出由衷的贊美。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新詞。

2.能看注釋,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1.請學生給大家背誦學過的古詩。

2.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古詩可以說是其中的一顆明珠。好多古詩都描寫了引人人勝的景色,進而抒發(fā)詩人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在學習古詩的時候,只理解詩的字面意思還不夠,還要把詩中的語言文字變成自己頭腦中的畫面,使自己深入到詩境中去悟情。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

3.板書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二、解題,介紹作者。.

1.請學生根據(jù)注釋解題。(在江邊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2.師生交流有關詩人的資料。

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和李白并稱李杜,代表著唐代詩歌的兩座高峰。自幼好學,很有政治抱負。漫游各地,與李白相識。安史之亂前住在長安,生活貧困。

安史之亂后,棄官移家成都,在浣花溪邊筑草堂。晚年離開成都,病死在湘江途中。他的詩歌敢于大膽揭露社會矛盾,批判統(tǒng)治者的罪惡,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歷史,被稱為詩史。

三、抓字眼,明詩意。

1.自讀古詩。學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字眼)。

(“黃四娘”是誰?“自在”什么意思?“嬌鶯”什么意思等?)

2.分組互助學習,可。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來理解字詞的意思。

(“黃四娘”,杜甫的鄰居?!白栽凇笔侵缸杂勺栽凇!皨生L”是指黃鶯嬌柔的歌喉。)

3.師生共同討論,理解詩意。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p>

這兩句的意思是:黃四娘家的小路上開滿了鮮花,千朵萬朵,壓得枝條低垂下來。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p>

這兩句的意思是:戲鬧的蝴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黃鶯放開嬌柔的歌喉不斷地啼唱。

四、提問題,悟詩情。

1.“話”的意思弄明白了,那么怎么把詩中的意思變成頭腦中的畫面呢?我們不妨針對詩中詞語來提幾個“什么樣”和“怎么樣”的問題。

2.給前兩句提問題,悟詩情。

(1)鼓勵學生提問題,教師可做示范。

(“什么樣的小路上,開滿了什么樣的花?這些花壓得枝條都怎么樣了?”)

(3)出示一張場景圖畫投影片,啟發(fā)學生思維。

(黃四娘家門前有一條曲折的小路。小路旁開滿了各色各樣的鮮花,成千上萬朵花壓得枝條都低低地彎下了腰。)

3.給后兩句提問題,悟詩情。

(1)學生分組討論提問題。

(什么樣的蝴蝶怎么飛舞?黃鶯的叫聲怎么樣?它好像在說什么?)

(2)針對這些問題來想一想,你頭腦中的畫面是什么樣的?

(留連花朵的蝴蝶不停地在花叢中上下追逐著、戲鬧著。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宛轉動人,好像在說:這里多美呀!)

五;想畫面,詠詩句。

1.想象當時的畫面,詩人看到、聽到后的反應。

(感嘆春光給予視聽的無窮美感,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久經(jīng)離亂后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

2.指導朗讀。

(采取學生練讀、評讀的形式,要求讀出對生活的熱愛,作者看到景物后的喜悅心情。)

六、根據(jù)你的想象,把詩中描寫的景物畫下來。

1.學生自畫。

2.集體交流。七、作業(yè)

:背誦《江畔獨步尋花》。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介紹作者。

1.板書課題:菊花。

2.師生交流有關詩人的資料。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他是北魏鮮卑族拓跋部后裔。元和十年,與白居易等酬唱頻繁。詩與白居易齊名,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有《元氏長慶集》。

二、抓字眼,明詩意。

1.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再讀古詩,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

(“繞舍”什么意思?“似”什么意思?“更”什么意思?)

3.分組互助學習,可,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來理解字詞的意思。

(“繞舍”是指環(huán)繞著房屋?!八啤笔呛孟竦?意思?!案笔窃俚囊馑肌?

4.師生共同討論,理解詩意。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這兩句的意思是:一簇簇秋菊環(huán)繞著房屋開放,好像是到了隱士陶淵明的家,我一遍又一遍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覺得太陽已漸漸西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這兩句的意思是:在百花中我并不是對菊花情有獨鐘,而是因為菊花開過后再也沒有可觀賞的花。

同桌互相說一說詩意,指名說。

三、提問題,悟情境。

1.學生分組針對詩中詞語提幾個“什么樣”和“怎么樣”的問題。

2.師生共同歸納。

(1)秋天的菊花叢開得怎么樣?

(2)誰一遍又一遍地怎么樣觀賞菊花?

(3)菊花開過后花壇什么樣?

3.針對這些問題想一想,你頭腦中的畫面是怎么樣?

(開得正艷的菊花這一叢、那一簇,在房屋的周圍競相開放。我繞著籬笆看看這叢,又看看那簇,有時還蹲下來認真觀賞。菊花開過后,這房屋的周圍也就再沒有可觀賞的花了。)

四、想畫面,詠詩句。

1.想象當時的畫面,詩人要表達怎樣的情感?

(詩人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品格發(fā)出由衷的贊美。)

2.詠詩句、指導讀出贊美的語氣。

采取分組練讀,評讀的形式。

3.試背這首詩。。

五、選做作業(yè)

:根據(jù)你的想象,把詩中描寫的景物畫下來。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按要求填空。

1.“菊’’共——筆,第四筆是——。

2.“陶”共——筆,第九筆是——。

3.“此’’共——筆,第五筆是——。

(三)、多音字組詞。

(四)、解釋下面字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江畔獨步尋花》:

江畔:

蹊:

留連:

自在:

恰?。?/p>

獨步尋花:

《菊花》:

秋叢:

繞舍:

籬:

盡:

更:

(五)、無把詩句補充完整,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1.——自在嬌鶯恰恰啼。

2.——似陶家,遍繞籬邊。

(六)、知識積累。

1.你所知道的唐代的詩人還有

2.你還知道杜甫寫的什么詩?能寫下來嗎?

古詩課教案篇六

1.認識“首、蹤、跡”等12個生字;會寫“首、無、采”等7個生字。

2.能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圖文結合等方法了解“蹤跡、采、藏”等字詞的意思,初知古詩大意。

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圖文結合,感受詩中蘊藏的夏天的情趣。

重點:識字、寫字,背誦兩首古詩。

難點:了解古詩的大意。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板書:古詩二首。

2.教學“首”。

(1)量詞,一首歌,一首詩等。

(2)古詩二首指的是哪兩首?畫出來,讀一讀。

3.(課件出示荷塘圖片)看到那么美的荷塘,誰不想欣賞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詩人白居易來到池邊,看見發(fā)生在荷花池里的關于一個小娃的有趣的故事。于是,詩人忍不住就吟誦了一首詩。想知道在這個小娃身上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是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來學這首古詩。(揭示詩題)。

4.板書課題:池上。

二、循序漸進,掌握字詞句。

1.自讀詩句,認識生字詞。

(1)自由讀《池上》,畫出生字寶寶,要讀準字音,難讀的字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2)課件出示生字,小老師教讀生字,教師重點指導“首、蹤、萍”等字的讀法。(“首”為翹舌音,“蹤”為平舌音、后鼻音,“萍”為后鼻音)。

(3)課件出示生字詞,采用抽生個別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靈活掌握本課生字。

2.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首”“采”,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字形筆畫。學生練習描紅。

(2)教師重點指導兩個字易寫錯的部分。

首:下半部分是“自”,共九畫,第三筆是長橫,第四筆是短撇。

采:上半部分的筆順是“撇、點、點、撇”,爪字頭的撇是橫撇。

3.生字寶寶告訴老師,它們想和你們一塊玩捉迷藏的游戲。它們都躲到詩句里去了,看大家能不能準確地找到并叫出它們的名字。(齊讀古詩)。

三、誦讀古詩,了解詩意。

1.教師范讀,學生領讀,全班齊讀古詩,讀通讀順。

2.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誰在干什么?(圖上畫了一片荷塘,荷塘上開著幾朵粉紅的荷花,有一個小朋友撐著小船,到荷塘中采蓮蓬。)。

3.教師解讀古詩。

(1)課件出示詞語的意思。

撐:撐船,劃船。小艇:輕小的船。蹤跡:指被小艇劃開的浮萍。

解:知道,懂得。浮萍一道開: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2)引導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講了一件什么事。

(3)課件出示每句詩的翻譯,讓學生找出相應的詩句。

(4)指定一名學生讀詩句翻譯,另一名學生朗讀詩句。

4.集體討論:這首詩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故事中的“小娃”可愛嗎?你從哪里看出他的可愛?(“偷”,結合自己小時候“偷偷”做的一些小惡作劇和頑皮之事,和詩中的小娃產(chǎn)生共鳴,體會孩子的無邪、可愛、純真與童年的快樂、無憂。)。

5.指導朗讀、背誦古詩,讀出小娃的天真無邪、頑皮可愛。

第二課時。

一、看圖揭題,學習《小池》。

1.出示課文插圖,問:這是什么?

2.小池美嗎?美在哪里?(指導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同桌合作讀課文。檢查字音,糾正讀錯了的字音。

3.指名兩人一組朗讀并匯報。

三、學習生字,鞏固詞語。

1.出示帶音節(jié)生字認讀,去掉音節(jié)認讀。

2.認讀課后“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

3.指導書寫生字。

“樹”用“加一加”的方法:木對=樹。

“愛”為上中下結構;“角”字中兩橫不能碰兩邊。

“尖”字上方“小”變成部件后豎鉤變成豎。

四、圖文對照,理解感悟。

(一)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插圖: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都看見了什么。

2.引導學生邊看畫面邊讀,說說詩中描寫了什么景物,在詩中找出來。(泉眼、樹蔭、小荷和蜻蜓。)。

(二)理解詩意。

1.看課文插圖,說說你覺得池塘怎樣。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2.交流自學。理解“泉眼、晴柔”的意思,教師引導理解“惜”“愛”的意思。

(泉眼:涌出泉水的那個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什么?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4.學生提問自學不能解決的字詞,教師作簡要解答。

5.簡單講述詩意。(聯(lián)系生活理解)。

6.全班齊讀全詩,說說此詩描寫的是哪一個季節(jié),哪些詞可以體現(xiàn)出來?

7.各種方式誦讀古詩。(齊讀、比賽讀、合作讀)。

五、課堂小結。

1.教師請學生欣賞荷花池的美景圖片。

2.全體學生朗讀古詩。

學習古詩的時候,我先出示課文插圖,啟發(fā)學生領悟圖畫內(nèi)容,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在生字教學中,抓住字詞,扎實訓練,夯實基礎。然后讓學生自由質疑,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學習交流,促進學生知識的構建和生成。

抓住“讀”的根本,結合古詩意境美的特點,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理解感悟。然后讓學生反復吟誦,感悟詩句的意境,激發(fā)閱讀興趣。

古詩課教案篇七

目標: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認識4個生字。

能力:背誦四首古詩。

情感:體會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想象詩中描繪的優(yōu)美詩境。

重點:朗讀背誦四首古詩。

難點:想象詩中描繪的自然美景。

教法:讀中領悟。學法:自主探究。

教具:掛圖、課件、資料。

流程:

一、組織教學:

二、讀熟詩句:

1、讀準字音。

2、把詩句讀通順,讀流利。

3、讓學生體會怎樣才是讀詩,為下一步誦詩奠定基礎。

三、讀懂詩意:

1、讓學生自己對照時候的注釋,想一想每句詩的大概意思,在想想哪些詞語的意思還不理解。

2、小組學習,向同學和老師請教。

3、教師對學生的提問予以點撥后,要求學生把各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四、體會詩境:

1、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

2、在讀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并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語言描繪出來。

一、組織教學。

二、朗讀抒情:

1、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用自己的朗讀把詩人的感情表達出來。

2、配樂朗讀,在朗讀中加深體會,獲得審美感受。

3、在朗讀中自然成熟。

三、欣賞解讀:

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古詩,從詩的感情、意境、語言等方面談自己的理解。

四、拓展誦讀。

五、積累內(nèi)化:

1、認讀文中的生字詞,背誦四首古詩。

2、閱讀其他描繪自然風光的古詩。

板書:

晚日。

晚春江情寄友人遠山晚景綺麗。

春草懷戀家鄉(xiāng)。

望鄉(xiāng)。

古詩課教案篇八

一課共編排了兩首古詩。

《江畔獨步尋花》一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杜甫。這是詩人寫的組詩《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里的第六首,全組詩共七首,記錄了詩人在四川成都錦江邊獨自散步尋花的全過程。詩的題目是“尋花”,全詩圍繞著花景來寫。前兩句寫花,從滿蹊(分布)、干朵萬朵(數(shù)量)、壓枝低(繁茂)這不同角度寫,使人印象深刻,不覺得重復。后兩句寫花間的景象,由寫靜態(tài)轉為寫動態(tài),細致刻畫了蝴蝶和黃鶯。全詩描寫動靜相應,有聲有色,意境十分優(yōu)美,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久經(jīng)離亂后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

《菊花》一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元稹。這是一首詠菊詩。“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詩人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品格發(fā)出由衷的贊美。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新詞。

2.能看注釋,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1.請學生給大家背誦學過的古詩。

2.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古詩可以說是其中的一顆明珠。好多古詩都描寫了引人人勝的景色,進而抒發(fā)詩人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在學習古詩的時候,只理解詩的字面意思還不夠,還要把詩中的語言文字變成自己頭腦中的畫面,使自己深入到詩境中去悟情。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

3.板書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1.請學生根據(jù)注釋解題。(在江邊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2.師生交流有關詩人的資料。

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和李白并稱李杜,代表著唐代詩歌的兩座高峰。自幼好學,很有政治抱負。漫游各地,與李白相識。安史之亂前住在長安,生活貧困。

安史之亂后,棄官移家成都,在浣花溪邊筑草堂。晚年離開成都,病死在湘江途中。他的詩歌敢于大膽揭露社會矛盾,批判統(tǒng)治者的罪惡,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歷史,被稱為詩史。

1.自讀古詩。學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字眼)。

(“黃四娘”是誰?“自在”什么意思?“嬌鶯”什么意思等?)。

2.分組互助學習,可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來理解字詞的意思。

(“黃四娘”,杜甫的鄰居?!白栽凇笔侵缸杂勺栽??!皨生L”是指黃鶯嬌柔的歌喉。)。

3.師生共同討論,理解詩意。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p>

這兩句的意思是:黃四娘家的小路上開滿了鮮花,千朵萬朵,壓得枝條低垂下來。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p>

這兩句的意思是:戲鬧的蝴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黃鶯放開嬌柔的歌喉不斷地啼唱。

1.“話”的意思弄明白了,那么怎么把詩中的意思變成頭腦中的畫面呢?我們不妨針對詩中詞語來提幾個“什么樣”和“怎么樣”的問題。

2.給前兩句提問題,悟詩情。

(1)鼓勵學生提問題,教師可做示范。

(“什么樣的小路上,開滿了什么樣的花?這些花壓得枝條都怎么樣了?”)。

(3)出示一張場景圖畫投影片,啟發(fā)學生思維。

(黃四娘家門前有一條曲折的小路。小路旁開滿了各色各樣的鮮花,成千上萬朵花壓得枝條都低低地彎下了腰。)。

3.給后兩句提問題,悟詩情。

(1)學生分組討論提問題。

(什么樣的蝴蝶怎么飛舞?黃鶯的叫聲怎么樣?它好像在說什么?)。

(2)針對這些問題來想一想,你頭腦中的畫面是什么樣的?

(留連花朵的蝴蝶不停地在花叢中上下追逐著、戲鬧著。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宛轉動人,好像在說:這里多美呀!)。

1.想象當時的畫面,詩人看到、聽到后的反應。

(感嘆春光給予視聽的無窮美感,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久經(jīng)離亂后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

2.指導朗讀。

(采取學生練讀、評讀的形式,要求讀出對生活的熱愛,作者看到景物后的喜悅心情。)。

1.學生自畫。

2.集體交流。七、作業(yè):背誦《江畔獨步尋花》。

第二課時。

1.板書課題:菊花。

2.師生交流有關詩人的資料。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他是北魏鮮卑族拓跋部后裔。元和十年,與白居易等酬唱頻繁。詩與白居易齊名,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有《元氏長慶集》。

1.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舍斜盡。

2.再讀古詩,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

(“繞舍”什么意思?“似”什么意思?“更”什么意思?)。

3.分組互助學習,可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來理解字詞的意思。

(“繞舍”是指環(huán)繞。

教案《新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教案》,來自網(wǎng)!http://。

著房屋?!八啤笔呛孟竦囊馑??!案笔窃俚囊馑肌?。

4.師生共同討論,理解詩意。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p>

這兩句的意思是:一簇簇秋菊環(huán)繞著房屋開放,好像是到了隱士陶淵明的家,我一遍又一遍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覺得太陽已漸漸西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這兩句的意思是:在百花中我并不是對菊花情有獨鐘,而是因為菊花開過后再也沒有可觀賞的花。

同桌互相說一說詩意,指名說。

1.學生分組針對詩中詞語提幾個“什么樣”和“怎么樣”的問題。

2.師生共同歸納。

(1)秋天的菊花叢開得怎么樣?

(2)誰一遍又一遍地怎么樣觀賞菊花?

(3)菊花開過后花壇什么樣?

3.針對這些問題想一想,你頭腦中的畫面是怎么樣?

(開得正艷的菊花這一叢、那一簇,在房屋的周圍競相開放。我繞著籬笆看看這叢,又看看那簇,有時還蹲下來認真觀賞。菊花開過后,這房屋的周圍也就再沒有可觀賞的花了。)。

1.想象當時的畫面,詩人要表達怎樣的情感?

(詩人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品格發(fā)出由衷的贊美。)。

2.詠詩句、指導讀出贊美的語氣。

采取分組練讀,評讀的形式。

3.試背這首詩。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按要求填空。

1.“菊’’共——筆,第四筆是——。

2.“陶”共——筆,第九筆是——。

3.“此’’共——筆,第五筆是——。

(三)、多音字組詞。

卸別。

叫更。

(四)、解釋下面字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江畔獨步尋花》:

江畔:

蹊:

留連:

自在:

恰?。?/p>

獨步尋花:

《菊花》:

秋叢:

繞舍:

籬:

盡:

更:

(五)、無把詩句補充完整,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1.——自在嬌鶯恰恰啼。

2.——似陶家,遍繞籬邊。

(六)、知識積累。

1.你所知道的唐代的詩人還有。

2.你還知道杜甫寫的什么詩?能寫下來嗎?

古詩課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課前準備。

1.了解詩人的生平。

2.收集有關宋詞的資料。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牧童》)。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

3.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教學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人,激發(fā)興趣大家聽說過“八仙過?!钡墓适聠幔空l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巖”,是唐代人。呂巖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后來唐代暴發(fā)了黃巢領導的農(nóng)民起義,時局動蕩,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jīng)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注意強調“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并質疑。(師適時板書并回答學生的質疑)鋪,鋪開。弄,逗弄。飽飯,吃飽了飯。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臥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讀古詩,交流學習。

1.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進行“小組學習”。(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2.反饋:你讀懂了什么?3.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黃昏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象畫面,體會情。

感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反饋,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么,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5.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詩人向往寧靜淡泊,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教師適當點撥抑揚頓挫)。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第二課時(《舟過安仁》)。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象的詩沖情景。教學難點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孩子。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板書課題)。

(二)自讀感知,理解詩句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注意強調讀準字音:篙、棹)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準,最流利。3.自讀理解,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

(老師巡回指導)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棹:船槳。怪生:怪不得。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使風:借助風的力量。5.匯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一只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借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再讀感悟,以畫悟情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小組內(nèi)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3.請學生描述畫面,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4.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5.匯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并讓學生加以解說。(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贊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1.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3.誦讀古詩。

(五)拓展活動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第三課時(《清平樂?村居》)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4.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情景。重點難點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美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古詩課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

3.能解釋指定的詩句中帶點詞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4.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實驗目標:

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聯(lián)系已知,理解這兩首古詩。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能背誦。

2.掌握本詩中的生字。

3.能根據(jù)自己的已知,發(fā)揮充分的想象,理解這首詩。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兩首描繪山光水色的古詩,這兩首詩都是唐代的著名詩人寫的。

二、學習第一首詩《望廬山瀑布》。

1、板書課題,指名拼讀生字:廬、瀑。

2、介紹作者。

這首詩是我國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具有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

3、解題。

(1)“望”是什么意思?(遠看)。

(2)“廬山”四個山名。同學們有沒有親自去過廬山,或聽別人說過,或從電影、電視里看過,誰能說說廬山的風景怎樣?(老師指出:瀑布是廬山的美景之一)。

三、學生初讀詩句,所說自己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遙、尺、疑”三個生字的音。

2、通過預習,你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四、精讀詩句,想象畫面。

1、讀第一行詩,說說還有那些詞語不理解。

(討論:“煙”這里指云霧??梢杂^察插圖。山峰上經(jīng)常云霧繚繞,太陽光照射在云霧上,就呈現(xiàn)出一種美麗的紫紅色的光彩,這就是“紫煙”。由于“紫煙”輕輕飄動,所以詩人說“生紫煙”。“生”,在這里就是發(fā)生,產(chǎn)生的意思?!吧蠠煛本褪前l(fā)出一種紫色的煙霧來)。

這一行中你覺得哪個字用的特別好?說理由。

小結:這個“生”之用的特別好!他活生生地畫出了香爐峰上的煙霧慢慢向上升騰的情景。(讓學生看圖想象畫面)也許香爐峰正是由此得名。

誰用自己的話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2、讀第二行詩,理解“遙看”、“川”。(遠遠看去。水道,河流)。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大河掛在山前是一幅怎樣的景象?指導看圖幫助學生理解、想象。

(這個“掛”字形象的寫出了瀑布外形的壯觀。說明山勢陡峭,水流得又急又快)。

3、讀三、四行詩句。哪些詞語還需要提出討論?

(“飛流直下”寫水流地飛瀉?!叭С摺?,不是一個確數(shù),是一種夸張的寫法。形容瀑布極長,掛的`高,流得急。)。

瀑布的聲勢這樣大,它的聲響會怎樣?引導想象,進入意境。

教師進一步引導想象:山是綠的掛在綠色總的瀑布是白色的,山頂紫色的雨霧繚繞,顏色多么絢麗奪目;再加上靜止的山峰,飛流的瀑布,正是動靜相配,這畫面多么神奇!詩人看呀,看呀,看入了神,嫌這樣的描寫還不夠盡意,又用一個“疑”字展開想象。

理解“疑是銀河落九天”。(“疑是”是可能是的意思?!熬盘臁笔翘斓淖罡咭粚?。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銀河從高高的天上直落下來)。

你覺得這句詩中那個字用的最好?

(“落”與“掛”一樣用的精巧。好像天上突然發(fā)生了變化,天裂了,銀河從天上陡然落到了人間。這是多么大膽、新奇的想象阿!)。

4、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5、總結全文,體會感情。

這首詩通過“生”、“掛”、“飛”、“落”等詞的形象描繪,不難看出,作者運用比喻、夸張的寫法和奇特的想象,緊緊抓住山崖的陡峭,瀑布的湍急,云煙的繚繞等特點,先寫背景再寫實景,先寫靜態(tài),再寫動態(tài),最后寫聯(lián)想,寫出了廬山瀑布噴涌而初、傾瀉直下的磅礴氣勢,從而給人以祖國山河壯美的感受。

6、誦讀詩文,進一步體會感情。

(1)讓學生找出每行詩中應讀重音或輕音的字。

(2)要求讀出詩人對祖國河山的贊頌、熱愛之情。

7、練習背誦。

五、指導書寫。

“瀑”“疑”要寫的左窄右寬。

“瀑”的右下方不是“水”

練習用鋼筆描紅這首詩的生字。

六、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述的情景。

附板書。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古詩《絕句》,能有感情地背誦。

2.掌握本詩中的生字。

3.能根據(jù)自己的已知,發(fā)揮充分的想象,理解這首詩。

一、復習。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絕句》。

1、板書課題,解題:絕句,是我國古詩中的一種,他的特點之一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每句五個字叫“五絕”,每句七個字叫“七絕”。

2、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唐代又一位偉大詩人杜甫寫的。公元759年,杜甫到了四川,在朋友的資助下,他在成都城郊浣花溪邊建起了一座草堂。這個時候,他的心情特別好,面對著草堂附近生氣勃勃的景象,便情不自禁的寫下了這首小詩。

三、初讀詩句,說說理解了那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鸝”、“鷺”兩個字的讀音。

2、通過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四、精讀詩句,想象畫面。

1、學習第一、二兩行詩。

輕聲自由讀詩句,畫出還需要理解的詞,想想詩人這樣寫是為了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感情。

(詩人重點抓住“鳴”、“上”兩個動詞讓學生體會兩種鳥兒的不同特點。黃鸝的叫聲悅耳動聽,它們成雙成對地在剛抽嫩芽的柳枝上嘰嘰喳喳地叫,呈現(xiàn)出一片生機,具有喜慶的意味。白鷺從稻田里、水沼邊一個接一個的飛起來,姿態(tài)優(yōu)美,自然成行?!吧稀弊譁蚀_地描繪出一行白鷺翩然飛上天空是優(yōu)美從容的姿態(tài)。整個畫面黃、翠、白、青,色彩絢麗,鳴、上,動靜結合,表達了詩人舒暢愉悅的心情)。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

指導學生讀出舒暢愉悅的心情。

2、學習第三、四行詩句。

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思考:第三行寫詩人看到了什么?(“西嶺”,教師隨手用藍色粉筆畫出起伏的山峰?!扒镅?,教師講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實指,是極言年代之長。“千秋雪”就是終年不化的積雪,并隨手用白色粉筆在山巒上畫雪)。

詩人是透過什么看到西嶺上的積雪的?(窗戶。教師講解:窗戶好像一個畫框鑲在這幅“千秋雪”的畫的四周,使人用了個“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動,很形象。并隨手用褐色粉筆畫一個方框把雪山框起來)。

是誰透過窗框在欣賞這幅特殊的畫呢?(是詩人自己)詩人有這么一種閑情逸致去欣賞窗外的景色,說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樣?(心情舒暢愉悅)。

詩人向門外一瞥,可以看到什么?(停泊在岸邊的船只)東吳指什么地方?為什么說是“萬里船”?(“東吳”指長江下游一帶?!叭f里船”,是說成都與東吳之間路途遙遠,是虛指)。

誰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

3、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4、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1)這首詩一行寫一個景,詩人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安排的?

(2)小結:這首詩先寫近景,后寫遠景,有動有靜,色彩明麗,勾畫出草堂附近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無比舒暢歡快的心情。

5、指名朗讀,練習背誦。

讀的時候要注意停頓和重音。

反復練讀。

練習背誦。

6、指導書寫。

“鸝”左右結構,“鷺”上下結構,寫時在田字格中各占一半。

五、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臨寫。

2、背誦課文。

3、抄寫詞語。

古詩課教案篇十一

1、指導學生學習8個生字,正確書寫6個生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引導學生大致了解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和夜雪的美。

認識8個漢字,會寫6個生字。

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體會夜雪可感不可見的美。

生字卡片,課件。

第一課時。

學習《梅花》。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體會夜雪可感不可見的美。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梅花嗎?它們在什么季節(jié)開放?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梅花》。

二、自讀古詩,了解大意。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圈出不認識的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教師巡視并指導。

2、檢查自讀情況,并糾正讀音。

3、師范讀,學生跟著讀。注意停頓和重音。

4、以組為單位,學生練習朗讀。小組內(nèi)互相討論,提出疑難問題并嘗試解答。

5、師生共同交流,理解重點詞語。

6、學生互相提問,先說說詞語的意思,再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7、反復練習朗讀,想像梅花在嚴寒中傲然怒放的畫面。

8、在讀、議、背中感受梅花耐寒、清香、潔白的特點。

9、師。

小結:這首詩通過寫梅花不畏嚴寒,冒雪開放,贊揚了梅花堅強的品格。

三、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生字。

1、了解了梅花的品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識字朋友吧!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進行認讀。

2、小組合作,進行認讀、識記生字。

3、指導書寫。

(1)指導學生觀察田字格申的生字,說一說怎樣寫才能端正、美觀。

(2)學生試寫,教師重點提示:

獨、梅、暗都是左窄右寬的字,書寫時要注意避讓。

寒:要注意端正。下面兩點要寫在豎中線上,撇和捺要舒展,起出寶蓋頭,三條橫線間距要均勻。

四、作業(yè)。

古詩課教案篇十二

《游山西村》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豐收之年,農(nóng)村歡悅一片的氣象和鄉(xiāng)村的風光習俗,展現(xiàn)了一幅田園生活的美好圖畫。贊揚了農(nóng)民的淳樸、好客的品性,表現(xiàn)了詩人對農(nóng)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體會詩人的心境。

2、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jié)奏和音韻美。

3、理解關鍵詞的意思,反復誦讀。

4、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jié)奏和音韻美。

教學重難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體會詩人的心境。

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jié)奏和音韻美。

教師準備(包括媒體):準備教學掛圖,讓學生課上易于觀察,讀懂詩中蘊含的道理。

學生準備:做好預習:

預習生字、朗讀課文、回答問題、提出質疑。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采用“古詩接龍”的`方式,復習以前學過的描寫景色的詩。

二、學習《題西林壁》。

1、詩人的觀察地點和觀察角度有哪些變化?你認為詩人所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可先讓學生找出“橫”“側”“遠”“近”“高”“低”這幾個表示地點轉換的字,然后再想象景色的變化。

2、你認為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

3、結合學過的《畫楊桃》一文或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包含了什么道理?小組交流匯報。

三、變換角色、交流認識。

1、扮演蘇軾,可問其他同學“讀了這首詩有什么感受?”

2、做一次采訪者,可問蘇軾“為什么寫這首詩?”

【學法指導】引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同學和身邊的事物呢?結合生活實際回答。

四、學習《游山西村》。

1、陸游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表達了什么?

看到“山重水復,柳暗花明”,感受到農(nóng)人純樸、田家盛情,表達詩人對農(nóng)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2、你是通過那個字感受到農(nóng)人田家的盛情的?由此你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五、用優(yōu)美的語言具體描繪想象到的情景。

1、美酒加盛情讓人沉醉;山巒重重,水道彎彎,柳蔭深深,鮮花簇簇讓人迷戀;前行的路就在這美景之中。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陸游眼中的景色。

2、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會產(chǎn)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舉例子說一說。

作業(yè)布置。

必做【同步達標】:

選做【創(chuàng)造實踐】:

自己出一期手抄報。主題是:走進詩歌。

古詩課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的:

1.了解詩歌大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泊船瓜洲》,并會默寫。

教學重點:

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詩歌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描繪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教學準備:

詩人的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一提起母親,一提起家鄉(xiāng),我們倍感親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吟誦母親和家鄉(xiāng)的`詩句。

二、整體感知,重點品析。

(一)一讀,初讀全詩,了解詩意。

1.出示詩題,簡介作者。

通過預習,你知道《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誰嗎?

(1)這道詩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

(2)簡介王安石的資料。

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21歲中進士,當過十多年地方官,后來兩次擔任宰相推行變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再讀全詩,讀清字音,標畫出生字。

3.指名讀詩,糾正字音。

4.引導學生了解全詩的大意。

(1)知詩人:宋,王安石。

(2)解詩題:分析“泊”的含義。

(3)感知詩意:詩人船泊瓜洲,離鐘山近在咫尺,卻回不去,于是感嘆吟詩,寫他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懷念家鄉(xiāng)金陵。

5.小結學習方法:初讀知詩意。

(二)二讀,細讀全詩,理解詩句。

1.詩人泊船瓜洲時,看到了怎樣的景象?他是怎樣描寫的?請讀全詩,用“——”標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用“”畫出寓有深情的詞語。

2.抓住質疑處,運用多種方法解疑。

3.理解本詩的特色。

前兩行看是寫眼前景象,但在詩中卻飽含深情。所乘之船就在瓜洲??浚瑓s不能回金陵去,可見詩人懷念家鄉(xiāng)的感情是十分濃厚的。

4.小結學習方法:細讀品詩句。

(三)三讀,精讀全詩,想象意境。

2.學生扮演詩人,講述想象到的情景。

3.小結學習方法:精讀想詩境。

(四)四讀,品讀全詩,領悟詩情。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體會詩情。

3.小結學習方法:品讀悟詩情。

(五)五讀,熟讀全詩,練習背誦。

1.反復練習吟誦,注意音調、停頓,讀出節(jié)奏韻味。

2.當堂練習背誦,并練習默寫全詩。

3.小結學習方法:熟讀能背誦。

三、總結全詩,擴展訓練。

四、作業(yè)。

1.總結古詩五讀法。

2.預習《游子吟》。

古詩課教案篇十四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的意思,感受這首詩的意境。

2、能認讀古詩中得生字“朗”、“行”、“盤”、“疑”、“端”,能背誦古詩。

活動準備:1.本課生字卡片,觀月圖片。

2、幼兒已經(jīng)了解李白這個人?;顒舆^程:

一、導入。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非常神秘的客人,是我國古代非常出名的天才詩人,大家都叫他“詩仙”,誰能猜出他是誰呢?(在上節(jié)課中教師提過李白,幼兒回憶上節(jié)課學習過的《靜夜思》的作者)他的名字就叫做李白。

(設計意圖:通過讓幼兒猜詩人的名字,引導幼兒回憶上次所學的古詩的作者)。

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靜夜思》的內(nèi)容,并請幼兒完整的背誦。

師:我們這昨天也學過一首李白的詩,誰還記得那首詩的名字?

師:那你能把這首詩完整的背下來嗎?(分組再集體一起背誦)。

2、教師引導幼兒回憶更多李白寫過的詩,并請個別幼兒表演背誦。

(設計意圖:回憶復習古詩《靜夜思》,同時回憶幼兒自己知道的李白寫的古詩,引出活動主題)。

二、呈現(xiàn)活動主題。

1、教師將掛圖遮擋住,露出月亮,不提示幼兒這是月亮,讓幼兒自己發(fā)揮想象說說它像什么。

師:小朋友們仔細看一下老師的這張紙上有什么?你覺得它應該會是什么?(幼兒發(fā)揮想象,自由回答)。

2、教師揭下遮擋的紙讓幼兒觀看圖片,3、自己認出月亮。引出主題。

師:這個是李白小時候看到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到底看到了什么呢?(教師揭下遮擋紙)。

師:他看到的是什么?(月亮)李白小時候,有一天在晚上抬頭忽然看到天上有一個大大圓圓的又白白亮亮的東西,他不知道這是什么,他不認識月亮。于是,他也和你們一樣看這它覺得很像白玉做的盤子,于是就叫月亮“白玉盤”。后來他才知道這原來是月亮,于是他寫了一首詩叫“古朗月行”,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詩呢?我們一起來聽一下。(教師朗誦古詩)。

(設計意圖:以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古詩的意思,提高幼兒學古詩的興趣和動力。)。

師:李白真是有趣,他把月亮當成了白玉盤,李白又把月亮想象成什么了呢?

師:哇,李白又把月亮當成了“瑤臺鏡”。小朋友們猜猜看瑤臺鏡是什么東西?

師:這個瑤臺鏡是神話故事里的王母娘娘用的鏡子哦。(可解釋一下瑤臺鏡是什么。(添加點神話色彩))。

師:誒,老師是怎么知道李白吧月亮當成了瑤臺鏡的?(引導幼兒自己說出詩句“又疑瑤臺鏡”)。

師:那詩中說瑤臺鏡怎么了?誰知道?可再次朗誦古詩,引導幼兒自己說“出飛入青云端”

(設計意圖: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自己說出詩句,幫助幼兒回憶詩句,記憶古詩)。

三、記憶、背誦古詩。

3、教師帶領幼兒熟讀古詩并認讀生字。

師:李白小時候想象力真是豐富,他呀“小時不識月”,后來將月亮“呼作白玉盤”,但是又不確定“又疑瑤臺鏡”,卻又好奇瑤臺鏡怎么就“飛入青云端”。我們一起來把這首詩來朗誦一次吧。(幼兒跟讀古詩)。

師:小朋友們讀的真好聽!這兩首里面的字寶寶都認識了嗎?你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老師這里有幾個字不認識,誰能幫幫老師呀?(出示生字卡片,請會的幼兒讀。孩子們都不會的話可以“場外求助”游戲。)。

4、能認讀生字以后嘗試背誦詩句。

師:小朋友們都認識上面的字寶寶了,那我們一起看著自己認識的這些字寶寶吧這首詩完整的讀一次吧。

師:小朋友們讀的聲音真響亮真好聽。現(xiàn)在我想請小朋友,用李白這首詩里的話,告訴老師;李白小時候看月亮的故事??纯凑l說的最好。

師:小朋友們說都很好聽。既然小朋友們都會講故事了,那我們一起試著不看這些字寶寶把這首古詩背出來給老師聽聽看,聽聽誰的聲音最好聽。(幼兒集體背誦,在分組背誦)。

四、結束活動。

師:那請小朋友們回家以后吧古詩背給爸爸媽媽聽吧,再見!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入青云端。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yǎng)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2、引導幼兒能夠邊模仿動作邊誦讀古詩。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頭飾人手一個,塑料地毯圍成一個小“池塘”。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鵝媽媽帶著鵝寶寶去游泳的情景,激發(fā)幼兒興趣。

1、寶寶們,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聽音樂做戲水的動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劃劃水)。

3、游累了,我們來休息一下,你們看哪里也有小白鵝,哪些長的是什么樣子的呀?(模仿小鵝的手型)。

4、我們仔細看看它們在干什么呀,?

(二)結合多媒體,初步欣賞古詩《詠鵝》。

1、哦原來呀,小鵝看見這么多的客人來了,正在高興地歡迎我們呢!你們看,有這么多的小鵝?(鵝鵝鵝)。

2、小白鵝一邊在歡迎我們,一邊還在跳舞呢,我們再來看看它們是怎樣來跳舞的?

(三)再次結合多媒體,通過模仿動作,進一步感知古詩《詠鵝》。

1、它們是怎么在跳舞的呀?它們的脖子是怎樣的?(它們伸著脖子,頭還抬的高高的一邊跳舞一邊還唱著歌呢:曲項向天歌)集體模仿動作。

2、它們的羽毛是什么顏色的?(白白的羽毛)哦,你們看它們還在水里游泳呢?(白毛浮綠水)集體模仿動作。

3、它們的小腳可真漂亮,是什么顏色的呀?(紅紅的)那它們是怎么在游的呀?哦,像劃船一樣的,我們來學學看,(紅掌撥清波)集體模仿動作。

(四)和著音樂誦讀古詩,感受古詩的韻律。

1、我們現(xiàn)在聽著音樂輕輕的來學學小白鵝邊唱邊跳,好不好。(輕音樂)。

2、這次我們大聲的唱給小白鵝聽。(輕音樂)。

3、小白鵝,它送來了一盒它唱歌的磁帶呢,不過它唱歌的速度有點快,我們跟著小白鵝一起唱,好嗎?(跟念)。

4、這一次,小白鵝想請你們能找個朋友表演給它看,你們愿不愿意呀?(快)。

兩只兩只小鵝手牽手到草地上去玩?!队巫右鳌?。

1、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的主要含義,學習按照古詩的韻律、節(jié)奏朗誦。(2)讓幼兒通過朗誦,了解母親的辛勞和慈母之愛。(3)激發(fā)心中熱愛媽媽的情感。

2、活動準備:縫制的衣服,掛圖一張。

3、指導要點:

(1)復習詩歌《媽媽的心》感受媽媽的愛。

(2)引導幼兒觀察掛圖,介紹古代孩子圓形的情況以及與現(xiàn)代孩子的區(qū)別,出示縫制的衣服讓幼兒理解母親為什么要趕著縫制衣服,縫制衣服地辛苦。(3)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古詩,把握古詩的韻律、節(jié)奏,請幼兒欣賞。幫助幼兒理解“游子、寸草、心、三春暉”等詞語的含義。

活動目標:1.激發(fā)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學會整首吟誦。

3.采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顒訙蕚洌赫n件、掛圖、畫有古詩內(nèi)容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顒舆^程:

一、導入。

1.師幼自由交流認識的飛禽引入課題。

2.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簡單了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

看,經(jīng)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群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jīng)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起或請個別幼兒朗誦這首關于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開。

1.前兩句采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內(nèi)容。老師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jù)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想象畫出這兩句的意思,并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后兩句采用看大掛圖的形式,理解其詩句的內(nèi)容。

(1)“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從窗戶里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幼兒用手勢當作“小窗戶”,看一看西嶺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戶”里了。

(2)“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里有幾萬里路,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門外停著將要駛向幾萬里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的船。3.老師示范朗誦并演示操作活動教具,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4.教師采用字圖搭配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上:飛上;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泊:停泊、???。

三、結束。

幼兒自由朗誦學過的古詩。

本教案目標制定較好,能夠反應幼兒教育所提到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對教材的理解透徹,制定的目標符合幼兒認知規(guī)律,難度適合。

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幼兒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在活動中,借助圖片、身體動作等幫助幼兒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圖片的出示,形象生動的再現(xiàn)了詩歌的內(nèi)容,幫助幼兒從直觀的視覺上感知詩歌的美,還幫助幼兒進行詩歌內(nèi)容的記憶。幼兒模仿詩中所及動物叫聲,使幼兒借助直觀經(jīng)驗加深對詩歌意境理解。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會故事中所表達的思鄉(xiāng)之情。

2.學習詞語:一叢叢、一簇簇;星星點點;飛檐翹角,并能用相匹配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

3.能大膽合作,用長卷畫的形式表現(xiàn)故事中的景物,體驗創(chuàng)作的愉悅。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今天,薛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p>

師進行配樂講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你聽到了什么?”幼兒討論、講述。

“你們在什么時候也會感到孤獨呢?”

二、再次欣賞故事觀看ppt。

觀看ppt師講述故事第二遍。

1、剛才,你在畫面中看到的楓葉,是什么樣的呢?

“什么叫一叢叢、一簇簇?”

2、烏蓬船是怎樣停在江面上的呢?

“那我們也來變成一條條烏蓬船,星星點點的停在江面上。”幼兒用動作表示。

3、遠出一排排的寺廟是什么樣子的呢?

“飛檐翹角是什么樣子的???”

三、學習古詩。

“你們表演得真像故事中的景物。詩人在這樣的景色中,寫了一首古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p>

1、師朗誦古詩《楓橋夜泊》。

2、集體動作朗誦“讓我們一邊朗誦,一邊來表演吧”

3、情景表演。

四、繪畫創(chuàng)作。

“現(xiàn)在,就讓我們把這美麗的景色畫下來吧。”

幼兒進行古詩繪畫創(chuàng)作。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內(nèi)容,學習朗誦古詩。

2、尋找古詩中認識的漢字,培養(yǎng)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3、能用歌曲形式吟唱古詩?;顒訙蕚洌汗旁娨饩硤D,圖文結合的漢字山、云、車、葉。圖譜與文字相結合的古詩內(nèi)容?;顒舆^程:

一、出示古詩意境圖,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

1、這是一幅風景圖,請你猜猜這是什么季節(jié)的風景?(秋天)。

2、請小朋友看看圖上有什么?(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圖文結合的漢字山、云、車、葉)。

3、你們知道那是什么樹嗎?(楓樹)。

4、圖上的人在干什么呀?(看風景)。

5、教師小結:這幅圖其實是根據(jù)一首好聽的古詩畫出來的,圖上這個看風景的人就是寫這首詩的人叫杜牧。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好聽的古詩吧!

二、欣賞古詩《山行》,理解詩句內(nèi)容,并逐句出示詩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秋天到了,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白云深處有人家——山上白云漂浮的地方還住著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停下車來,是因為我喜愛著傍晚楓林的景色,霜葉紅于二月花——那被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里的鮮花還要紅。

三、學習朗誦古詩。

引導幼兒采用多種形式跟隨老師朗誦古詩。(集體、小組、個別進行接龍)。

四、尋找詩句中認識的字,幫助幼兒記憶古詩。

五、延伸活動:吟唱古詩。

對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積極認真的孩子給予表揚、獎勵。

活動目標:

1.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nèi)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fā)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jié)律吟誦。

活動準備:畫有古詩情節(jié)的圖片一幅,vcd教材。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1.剛才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jié)發(fā)生了什么事啊?請幼兒討論。

(二).幼兒觀看vcd教材,引起興趣。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天)對,春天到了,小鳥們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節(jié),你們說清明節(jié)人們都要干什么啊?(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3.教師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jié)。

(三)教師朗誦并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jié)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教師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nèi)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么?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可以慢慢的跟讀。

4.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給下面的幼兒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旁進行知道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一起朗誦1-2遍。

(四)結束部分。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家朗誦給爸爸媽媽聽?;蛘咴谟變褐g進行交流。

古詩課教案篇十五

1.識字寫字。

2.朗讀、背誦古詩。

兩課時。

第一課時。

1.認識本課的十三個認讀字和六個會寫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兩首古詩。

3.學習古詩《春曉》,感悟意境,練習背誦。

生字卡片,詞卡,錄音機,磁帶。

(一)激發(fā)興趣,談話引入。

1.學習了前面的幾篇課文,同學們覺得春天怎么樣?

2.古時候的人們也很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很多的詩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4.兩首古詩的題目是什么?看一看書,誰能讀準確?

板書:春曉.村居(區(qū)分“春、村”的讀音)。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借助拼音自讀古詩,畫出本課的生字。同桌之間互相認讀。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引導學生認讀。(開火車讀,指名讀)。

3.交流識字方法,記憶生字。

(1)加筆畫、加偏旁組字。

自一首十一古古一居亡一忙因一煙口一知。

(2)換筆畫,換部分組字。

讀一詩對一樹一村睡一眠閃一問一間一聞屋一居。

醒一醉親一童外一處歲一多放一散。

4.讀詞語鞏固讀音。

兩首古詩冬眠到處見聞鄉(xiāng)村居住煙花童話散步。

(三)正確流利的讀古詩。

1.自由讀。

2.同桌互讀,能背的可以背給同學聽。

3.自愿到前面讀或背,讓大家欣賞。

(四)重點理解《春曉》,感悟意境,:

1.許多同學很小的時候就會背誦《春曉》這首詩了;你們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唐代詩人:孟浩然)。

2.再談談這首詩,說說你哪兒讀懂了,還有哪兒不懂?根據(jù)學生質疑。

可適當引導:

(1)曉:是天剛亮的時候?!按簳浴本褪谴禾斓脑绯俊?/p>

(2)眠:就是睡覺的意思。

(3)聞:就是聽的意思。

(4)啼:就是叫的意思。

3.請學生們看著課文中的圖畫,聽老師范讀古詩,聽聽老師哪兒的停頓長一些或者字音拖長了。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學生自讀,體會感悟。

(2)教師描述,引領大家讀。

教師:在春天里睡覺真好,不知不覺天就亮了,為什么?

學生:春眠不覺曉。

教師:剛一醒,就聽到四處傳來鳥兒叫聲,聲音真好聽。

學生:處處聞啼鳥。

教師:昨天夜里刮風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麗的花兒又被風吹落了多少,被雨打落了多少。

學生: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3)自由練習背誦。

(4)學做小詩人,到前面朗誦,教師為學生配上音樂。

(5)集體背誦。

(四)板書設計。

春曉村居。

(五)課堂作業(yè)設計。

1.找朋友。

詩chu村san。

首sh6u醉zui。

處shi散cui。

2.讀一讀,說一說。

詩詩人。

聞見聞。

古古往今來。

1.學習古詩《村居》,練習背誦。

2.指導寫字。

3.學習積累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

實物展臺,生字卡片。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抽讀生字卡,復習生字讀音。

2.背誦《春曉》。

3.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誰已經(jīng)背下來了,可以背給大家聽。

(二)理解古詩。感恬·意境。

1.誰告訴大家這首《村居》是誰寫的?(唐代詩人:高鼎)。

2.這首詩寫的是春天里的什么景象呀?(春天里,同學們放學后,一起放風箏的景象)。

3.古人管風箏叫什么?(紙鳶)。

4.頌讀古詩,練習背誦。

(1)自己讀一讀這首詩,看看跟讀《春曉》有什么不一樣?(停頓不一樣,這首詩是在每行的第四個字后面稍作停頓)。

(2)同桌互相聽讀,鼓勵學生邊讀邊表演。

(3)上臺背誦,展示。

(三)指導寫字。

1.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要寫好哪幾個字?讀一讀。

古聲多處知忙。

2.學生描字,說一說哪個字最難寫?教師具體指導。

多—上下兩部分一樣,但寫時要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寫成一左一右。

處—強調是半包圍結構,第三筆捺要拉長包住上面的筆畫。

3.其余的字學生自己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利用實物展臺評說。

古—橫要寫長稍鼓一些。

聲:要注意上面是“士”不是“土”。

知:右邊的口要寫得稍低一些。

忙;強調“心筆順:

(四)課后延伸。

1.以小組為單位,親手做個風箏放一放。

2.也可以將現(xiàn)成的風箏拿來和大家一起放一放。

3.課外讀背幾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與大家交流。

推薦:徐俯《春游湖》朱熹《春日》。

蘇軾《春宵》韓愈《晚春》。

(五)板書設計。

春曉村居。

{六)課堂作業(yè)設計。

1.練習寫好本課生字。

2.填空,再讀一讀。

(1)()()聞啼鳥。(3)花落()()少。

(2)夜來風雨()。(4)()趁東風放紙鳶。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049775.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