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shù)學平行和相交的教案(專業(yè)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3 04:30:48
四年級數(shù)學平行和相交的教案(專業(yè)14篇)
時間:2023-12-03 04:30:48     小編:碧墨

教案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以便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案的不斷修訂和更新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教案的優(yōu)秀范文積累對于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師的職業(yè)成長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年級數(shù)學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一

1.如果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那么同位角的平分線()。

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c.交角是銳角d.交角是鈍角。

2.如果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那么內錯角的平分線()。

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

3.體育課上,老師測量跳遠成績的依據(jù)是().

a、平行線間的距離相等b、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c、垂線段最短d、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四年級數(shù)學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二

平行與相交是蘇教版數(shù)學教材第四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直線、線段和射線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一課的知識點是:讓學生知道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相交和平行),掌握平行的概念,認識生活中的平行現(xiàn)象,會借助用三角板和直尺及其它工具畫平行線。平面內兩直線的平行與相交的位置關系在數(shù)學學科中具有重要意義,在教材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是進一步學習圖形位置關系的重要基礎,比如平行四邊形、梯形等知識。很少看到如這類知識點,大量的感性素材總結出的理性概念,而在實際運用概念時又要充分的利用直接的感受,小學數(shù)學知識系統(tǒng)中,數(shù)感的充分利用在這節(jié)課顯示的淋漓盡致,因此在教材教學目標的設定中,增加了感知關系這一目標,為的就是強調數(shù)學直觀感受。

1、知識與能力目標: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認識平行,增強平行這一概念的數(shù)學直接感知。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用合適的方法作出一組平行線,能借助直尺和三角尺畫出已經直線的平行線。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形成平行線的表象,發(fā)展空間觀念;初步了解生活里的平行現(xiàn)象,產生學習圖形位置關系的興趣。

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實例感知兩直線的位置關系,認識平行,會畫平行線。

學會畫平行線的方法。

說教法和學法:新課標要求我們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應“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本節(jié)課借助多媒體,讓學生結合具體生活情境充分感知直線的位置關系,形成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平行與相交的概念。通過讓學生在折一折,,量一量,畫一畫的操作活動加深學生對平行線的認識。在操作活動中,不僅培養(yǎng)學生學會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還調動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參與程度。

圍繞三張生活圖片(路燈、跑道、電線桿)。

問1:圖片中的直線或線段帶給你最直觀的感受是什么?:

問2:用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你的直觀感受(可以讓學生在提供的幾幅直線關系中一一選擇對應,也可以讓孩子自己畫出這種直線關系)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第一種難度較小,第二種需要現(xiàn)場生成,有一定難度。

根據(jù)生成出的三種位置關系,引導出相交、不相交、平行的不完全概念,回到課本,深刻認識以上三個概念,看看有哪些我們的總結是正確的,哪些有偏頗。

這個時候開始強調“同一個平面”這個概念,先看看我們剛才三組位置關系是不是在同一平面內呢(畫在同一個黑板、畫在同一張紙同一個平面的實際解釋),同一個幾個正例的強調,再結合一些否例(不同面上不相交的非平行關系)課件的演示可以加深孩子對同一個平面內這個限制條件的必要性認識。

大家說說,在生活中你還發(fā)現(xiàn)哪里有平行的例子呢?

概念回歸的過程必然是升華的過程,結合學生的舉例和解釋,老師要引導孩子注意不相交的數(shù)感解釋,還要引導孩子注意解釋是否在同一個平面,還要注意語句的精煉和嚴謹性(互相平行,誰是誰的平行線等)。

學習數(shù)學平行線的畫法,就是本課突破難點之處,如果可以老師要借助課件,結合示范,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效率優(yōu)勢。

(1)借助實物邊沿畫平行線(直尺的上下、左右邊等)。

(2)在方格紙上畫平行線(實際教學中可能產生思維火花的一種畫法,因為可以畫出非水平或非豎直的平行線。)。

(3)標準的三角尺和直尺的推軌式畫法。

(4)利用折紙產生的折痕也可以輕松得到平行線。

書上想想做做的1到4題都可以讓學生完成,第5題(在方格紙上的金魚圖案),里面有好幾組平行關系是非水平、非豎直關系的情況,而且因為多條線段的原因,孩子對平行線的尋找無形中就增加了難度,所以此題也是充分考察學生對平行線的感知是否準確,敏銳。

2篇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數(shù)學......

四年級數(shù)學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三

由于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特殊的位置關系,而且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無論是走在寬廣的大街上,還是坐在明亮寬敞的教室里,環(huán)顧左右應該都不缺少垂直與平行的現(xiàn)象。針對本課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精心設計教案,把學生的自主探索與教師的適時引導有機結合,把知識點清晰地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使得教學過程零而不散,教學活動絮而不亂,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高了學習能力,增強了學習信心。針對本節(jié)課,我主要把握以下兩點:

1、開課首先解決本課的難點之一:“平面和在同一平面內”的感知與理解。

平面和在同一平面內的理解一直是這節(jié)教材的一個難點,本節(jié)課首先以生活中的實例——兩種十字路口直觀地感知平面和在同一平面內,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從而引入新課教學。

2、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完成自主探究意識與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從學生進行分類到平行概念的的基本建立過程中,教師把探究的任務拋給學生,讓學生在分類時產生思想的碰撞而投入辯論,在辯論中進入想象與證實,使“兩條直線看似不相交而實際上是相交的”這一現(xiàn)象變的清晰明了。

整節(jié)課的時間分配不是很合理,這樣的一節(jié)概念性比較強的課,我在教學時,新課只用了15分鐘差不多,這明顯對學生的接受能力有一定的挑戰(zhàn),對于好生來說,影響可能不大,但對于班級里的比較落后的學生肯定有一定的難度。通過對《垂直與平行》的教學實踐的反思,使我更加明確了教師精心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他們自主探索、操作實踐的問題情境,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對于促進學生主動探索是何等重要。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給學生獨立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引得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將機會留給學生,讓他們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年級數(shù)學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情景,體驗直線的相交與不相交關系,認識兩條直線互相平行,能判斷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形成平行線的表象,發(fā)展空間觀念;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平行現(xiàn)象。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學會用合適的方法做出一組平行線,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畫平行線,能正確地畫出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3、情感與態(tài)度。

滲透分類思想、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觀點;提高學生欣賞平行美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交流的習慣和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

教學重點:

結合日常生活情境,使學生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認識平行線。

教學難點:

1、理解和掌握平行線的特征。

2、能借助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畫平行線。

教具準備:

直尺、三角板、鉛筆、方格紙、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一、活動激趣、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小游戲。

1、學生同桌之間,玩玩小棒,觀察每兩根小棒落地后形成的圖形。

2、讓學生記錄下活動中形成的圖形,然后投影展示。

3、有選擇的選取其中的幾種預先設計在電腦里,讓學生把下面的幾種情況分分類,讓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為什么這樣分類,(每一組的直線是什么關系?)第一次初步感覺相交和不相交。

4、這些圖形都是由兩條直線組成的,它們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呢?先在腦子里面想象一下然后再說一說。(教師引導學生想直線的特點,直線可以無限延長。)。

5、電腦演示延長的過程,問: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發(fā)現(xiàn)其中有的原先不相交的直線經過延長也相交了,也有的經過延長仍然不相交。)(如果開始的分類不正確,可要求學生重新分類。)。

6、學生的回答中提煉相交與不相交的概念。

師我們發(fā)現(xiàn),兩條直線的關系有哪幾種?(指答:相交和不相交)那么不相交的兩條直線,我們給它取個什么名稱呢?我們叫她“平行”。

7、揭示課題: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一下平行。(板書課題)。

二、結合生活、展開教學。

1、出示情景圖。

師:你認識它們嗎?(出示圖片)其實如果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這些物體,它們都是由直線組成的,讓學生觀察后思考:你能用直線表示這些物體嗎?用直線表示出來,并找一找相交的直線和不相交的直線。

觀察每幅圖中有幾條直線?(板書:兩條直線)它們每組直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板書:同一平面內)。

2、觀察比較,理解同一平面。教師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讓學生找出在同一平面內的兩條直線和不在同一平面內的兩條直線。通過觀察,學生明白這兩種情況下的兩條直線是不是在同一個平面。今天我們研究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3、理解互相平行。

師:這里是一組在同一平面內的兩條直線,我們將它們延長。(演示將兩條直線延長,發(fā)現(xiàn)不會相交。)。

師:像這樣的兩條直線,我們可以叫它們互相平行。

師:所以我們可以說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完成板書)。

4、理解平行線。

師:假如我們把一條直線叫做直線a,另一條直線叫做直線b。

我們可以說“直線a是直線b的平行線”。也就是說其中的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教師板書)。

5、多媒體顯示概念,學生齊讀概念。

6、進行闖關練習。

三、操作實踐、創(chuàng)新應用。

師:現(xiàn)在知道什么是平行線了嗎?想不想自己來創(chuàng)造平行線呢?

1、讓學生想辦法創(chuàng)造出一組平行線。

2、學生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作過程(注意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3、學生介紹方法。

4、結合學生介紹的方法,老師有意識的提出問題:如果要畫一組間隔是10厘米的平行線,方格紙也沒有正好是間隔10厘米,該怎么辦?設置問題,學生利用已有經驗難以解決問題時,這時讓學生打開書自學40頁上的法。

5、自學后說說用直尺和三角板怎樣來畫出任意的一組平行線。

6、教師演示。

7、提煉方法:一、畫(線),二、靠(直尺),

8、完成試一試。

三、欣賞平行事物,感受平行美。

師:平行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平行線呢?(指答)老師這里也有一些圖片,欣賞一下這些事物中的平行美。

多媒體顯示,學生欣賞。

四、全課總結,課堂延伸。

其實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問題,它們等待著我們去發(fā)現(xiàn),希望同學們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老師也希望大家在課后能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創(chuàng)造一幅具有平行美的圖畫,我們在美術課上交流。

板書:

四年級數(shù)學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五

學習目標:

知識:對頂角鄰補角概念,對頂角的性質。

方法:圖形結合、類比。

情感:合作交流,主動參與的意識。

學習重點:對頂角的概念、性質。

學習難點及突破策略:“對頂角相等”的探究;小組討論。

教學流程:

【導課】。

同學們,你們看我左手拿著一塊布,右手拿著一把剪刀,現(xiàn)在我用剪刀把布片剪開,同學們仔細觀察,隨著兩把手之間的角逐漸變小,剪刀刃之間的角怎樣變化?(學生答:也相應變小)如果把剪刀的構造看作兩條相交的直線,這就關系到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的問題(板書課題)。

【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請大家閱讀課本p,回答以下問題(自探提綱):

2、什么樣的兩個角互為鄰補角?什么樣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

3、對頂角有什么性質?你是怎樣得到的?

【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同學們閱讀教材后,對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分小組討論,然后老師針對自探提綱的問題讓學生回答。先讓學困生、中等生回答,優(yōu)等生做補充、歸納,特別是問題3的第2問,最后老師強調:

1、注意“互為”的含義。鄰補角和對頂角都是要兩個角互為鄰補角或對頂角。

2、“鄰補角”這個名稱,即包含了這兩個角的位置關系,還包含了數(shù)量關系,對頂角一定是兩條相交直線所構成的,這是一個前提條件。

3、“對頂角相等”的推導過程。

四年級數(shù)學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六

的理解,促進相關技能的形成,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和實踐能力,激發(fā)進一步學習分數(shù),應用分數(shù)的興趣。

2、通過評價與反思,使學生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運用知識理解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出客觀的評價。

【教學重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分數(shù)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對所學知識進行實事求是的自我評價。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探索與實踐。

1、引入談話。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應用分數(shù)的混合運算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板書課題:整理與練習(2)。

2、完成“探索與實踐”第5題。

(1)理解第(1)小題題意。

師追問: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先畫線段圖)。

(2)學生演示畫法。

指名在實物投影上畫出線段圖。

(3)集體評價,列式計算。

(4)學生根據(jù)計算結果,畫出長方形。

師追問:你準備怎樣畫?

(5)理解第(2)小題題意。

(6)怎樣求現(xiàn)在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獨立計算,并求出現(xiàn)在長方形面積是原來的幾分之幾。

3、完成“探索與實踐”第6題。

(1)理解題意。

師追問:你準備畫長寬是多少的長方形,小組討論確定長方形。

(2)嘗試練習畫出現(xiàn)在長方形的長和寬及面積。

(3)算出現(xiàn)在長方形的面積是原來的幾分之幾?

(4)小組匯報交流。

比較上面兩題的計算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互相說,集體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探索與實踐中加深對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解。]。

二、評價與反思。

1、理解每一條評價指標的意思。

2、學生逐條自我評價。

3、交流匯報。

讓學生說說自己在這方面做得怎么樣?有哪些成功的經驗,還有哪些不足?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評價與反思中能自我檢討,逐步提高能力。]。

三、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有什么感想?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總結中收獲知識,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四、板書設計。

整理與練習(2)。

(1)探索與實踐。

(2)評價與反思。

四年級數(shù)學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七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上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相交線》: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內容: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第一節(jié)的第一課時。

3、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鄰補角、對頂角的概念,對頂角的性質和應用。

難點:理解對頂角性質的探索。

(確定重難點的依據(jù):本節(jié)的學習目的是研究兩條相交直線產生的四個角的關系,因此將鄰補角、對頂角的概念、性質以及應用作為本節(jié)的重點。同學們剛剛開始接觸幾何,對推理說理不習慣也不熟悉,所以將理解對頂角相等的性質作為難點。)。

4、教學目標:

a: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對頂角和鄰補角的概念,能在圖形中辨認.。

(2).掌握對頂角相等的性質和它的推證過程。

(3).會用對頂角的性質進行有關的簡單推理和計算.。

b: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探究、猜想、思考、交流、歸納、推理等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培養(yǎng)操作能力、動手能力。

(2).體會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的思想方法.。

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目標。

(1).感受圖形中和諧美、對稱美.。

(2).感受合作交流帶來的成功感,樹立自信心.。

(3).感受數(shù)學應用的廣泛性,使學生更加熱愛數(shù)學。

二、學情分析:

三、教法和學法:

教法:

學法:以學生分組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學習方法.。

四、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課件,剪刀,紙片,相交線模型。

2教學過程:設置以下六個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情景屋(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動機)。

環(huán)節(jié)二:問題苑(合作交流,解釋發(fā)現(xiàn))。

通過一些問題的設置,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具體操作:

(1):動手嘗試:剪紙片,感知剪刀所形成的角在剪紙過程中的變化。

(2):給出問題,由剪刀這個實物抽象出幾何模型——兩條直線相交。

(讓學生充分的感知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符合初中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興趣愛好)。

(3):分析研究此模型:

設置以下一系列問題:a、兩直線相交構成的4個角兩兩相配共能組成幾對?(6對)。

b、對各對角進行分析,首先從位置上去分析————結論:可把這六對角分成兩大類,一類為哪些角?——特點?——它們有一條公共邊,它們的另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引出概念——鄰補角。

另一類是哪些角?———特點?——它們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引出概念——對頂角。

c、再從大小上進行分析——量一量——結論:鄰補角互補、對頂角相等。

d、你能闡述它們互補和相等的理由嗎?

(一堂好課,是由一系列的真問題組成的,本環(huán)節(jié)在老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由的發(fā)揮,通過觀察分析,交流討論一步一步的解決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學生通過自己探索獲得的知識才是自己的知識,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學會學習,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環(huán)節(jié)三:快樂房(大膽創(chuàng)設,感悟變換)。

(設置見投影,讓學生判斷形成的兩個角是否為鄰補角,這一變換讓學生充滿興趣,此時一定讓學生用鄰補角的特點去檢驗,達到知識的正向遷移,并理解鄰補角和補角的關系)。

環(huán)節(jié)四:實例庫(拓展應用,升華提高)。

例子2:例子2是用對頂角和鄰補補角的性質進行簡單的計算,在這里設置了一組變式題,而且變式題目不是教師直接給出,而是啟發(fā)學生自己編,讓學生過了一把編導的癮,學生一定非常的開心,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方面鞏固了對頂角的性質;另一方面說明幾何里的計算題,需要用到圖形的幾何性質,因此,要有根有據(jù)地計算.例題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比教師單純地講解效果會更好.盡管學生書寫格式不如課本上的規(guī)范,但通過集體)。

四年級數(shù)學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八

一、說教材:

《平行和相交》是蘇教版國標本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前面學過直線、射線、線段的基礎上學習的。這一單元主要是要學生掌握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互相關系,學習習近平行線與垂線的有關概念。本節(jié)課是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在教學內容上啟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要掌握平行線的概念,認識生活中存在的平行線,能判斷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并學會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我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構建知識結構。

二、說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將該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情景,體驗直線的相交與不相交關系,認識兩條直線互相平行,能判斷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形成平行線的表象,發(fā)展空間觀念;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平行現(xiàn)象。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學會用合適的方法做出一組平行線,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畫平行線,能正確地畫出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3、情感與態(tài)度。

滲透分類思想、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觀點;提高學生欣賞平行美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交流的習慣和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

教學重點:結合日常生活情境,使學生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認識平行線。

教學難點:1、理解和掌握平行線的特征。2、能借助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畫平行線。

三、說學法:

根據(jù)教學內容及學校、學生的特點,學生自愿結合成學習小組,3--4人或5--6人一組,主要采用自主探索、動手操作的學習策略。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研究、小組討論等方法去獲取知識。從運動會上常見的場地或器材入手學習本節(jié)課的新知識,利用多媒體學習并掌握平行線的特征,了解生活中的平行現(xiàn)象。在折一折、擺一擺、畫一畫中進一步理解平行線。通過學生的探索與教師的指導掌握用直尺、三角板畫平行線的方法。接著,教師設計一個“闖關”游戲,最后在學生欣賞平行的事物中,結束全課。

四、說教法:

教師的“教”必須立足于學生的“學”。其教學方案也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基礎之上。新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币虼耍虒W中我采取“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觀察操作,認識平行——鞏固深化,構建知識——欣賞、感受平行美”的教學結構,讓學生多動手操作、多觀察實驗、多合作、多交流,主動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者,而是成為學習的參與者、合作者、幫助者、引導者、監(jiān)控者。

五、說教學過程:

下面主要說說我的教學過程,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小學數(shù)學課件大全。

上課伊始,結合生活中經常出現(xiàn)的生活場景,用多媒體展示四幅運動場館拍攝的照片,讓學生猜猜這些器材或場地都是進行什么比賽的。學生在猜測中接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開始本節(jié)課的學習。這樣導入的目的是為了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情景,又可以緊密聯(lián)系學生身邊發(fā)生的大事,同時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存在數(shù)學問題,學習知識后,可以在生活工作中得到應用。從而為順利完成探究做了思想上的準備。

2、觀察操作,認識平行。

這一階段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

教師告訴學生如果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看這些物體,是由一些直線組成的。于是我就讓學生用兩條直線表示圖中的物體,小組討論交流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為了讓學生理解“同一平面”,教師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讓學生找出在同一平面內的兩條直線和不在同一平面內的兩條直線。通過觀察,學生明白這兩種情況下的兩條直線是不是在同一個平面。這樣的直觀教學,學生都能很快明白什么是“同一平面”。

然后根據(jù)學生畫的幾組直線,讓學生按照直線的位置關系進行分類,引導學生感悟出兩條直線相交與不相交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礎上概括出“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睘榱嘶顚W活用,接著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存在的平行線現(xiàn)象。再出示四個判斷題,通過學生的辨析,真正掌握和理解互相平行的概念。

學就是為了用。掌握了互相(數(shù)學網)平行的概念后,就讓學生利用身邊的材料動手做一組平行線。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交流、討論,更進一步理解掌握了互相平行的概念,并且能夠應用新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全體學生用長方形紙折出一些互相平行的線段,從中發(fā)現(xiàn)這些折痕不僅平行,而且相等。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在生活中存在著許多平行現(xiàn)象,為什么許多事物要做成平行的。

接下來教學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為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學課本,按照書上的步驟自己試著畫一畫,小組內的同學可以互相幫忙、互相交流畫法。然后讓會畫的同學上黑板演示。通過疑問,讓學生試著用三角板的斜邊或其它工具畫平行線。

“學生想牢固地掌握數(shù)學、就必須用心創(chuàng)造與體驗的方式來學數(shù)學。”因此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我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歸納概括平行線的概念,然后把概念應用到實踐生活中。

3、鞏固深化,構建知識。

葉圣陶說:“學習一定要跟實踐結合起來,實踐越多就知道得越真?!痹谡莆绽斫庵R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個“闖關”游戲。五關由易到難,由觀察到動手,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處處用數(shù)學。

4、欣賞平行事物,感受平行美。

最后通過欣賞平行的事物,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平行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年級數(shù)學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九

教科書第59頁的例1和第59、60頁的乘法交換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十三的第1—5題。

使學生加深對乘法的意義和乘法各部分名稱的認識,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能夠用乘法交換律驗算乘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用乘法交換律驗算乘法。

把下面復習中的題目寫在小黑板上,把例1的插圖放大成掛圖。

一、復習。

教師:我們在前面復習總結了加法和減法,今天要復習總結乘法。

教師出示復習題。

1.同學們乘8輛汽車去參觀,平均每輛汽車坐45人。去參觀的一共有多人?

3.小榮家養(yǎng)鴨45只,養(yǎng)的雞是鴨的3倍,小榮家養(yǎng)雞多少只?

4.小榮家養(yǎng)鴨45只,養(yǎng)的雞比鴨多90只。小榮家養(yǎng)雞多少只?

先讓學生默讀題目,然后教師提問:

“上面這些題目哪些題可以用乘法計算?為什么?”請三、四個學生逐題回答能不能用乘法計算。

教師:第1題和第3題可以用乘法計算,因為這兩道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

二、新課。

1.教學例1。

出示例1的插圖,再提問:

“要求盤里的一共有多少個雞蛋可以怎樣求?”

“還可以怎樣求?”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用加法計算:5+5+5+5+5+5=30(個)。

用乘法計算:5×6=30(個)。

“乘法算式5乘以6表示什么?”(6個5相加)。

“乘法算式中的被乘數(shù)5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數(shù)?”(相同的加數(shù)。)。

“乘法算式中的乘數(shù)6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數(shù)?”(相同的加數(shù)的個數(shù))。

“解答這道題用加法計算簡便,還是用乘法計算簡便?”

“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用哪些方法比較簡便?”

“你能說出乘法是什么樣的運算嗎?”

教題肯定學生的回答,再強調說明并板書: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接著讓學生看教科書第61頁,齊讀兩遍書上的結語。

“乘法算式中乘號前面的數(shù)叫什么數(shù)?表示什么?”

“乘法算式中乘號后面的數(shù)叫什么數(shù)?表示什么?”

“被乘數(shù)和乘數(shù)又叫什么數(shù)?”

教師:學過因數(shù)以后,在一個算式中被乘數(shù)和乘數(shù)就可以不必嚴格區(qū)分了。

2.教學乘數(shù)是1和0的乘法。

(1)教學一個數(shù)和1相乘。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三個算式:1×3、3×1、1×1。

“1乘以3等于什么?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3=3,表示3個1相加的和是3。

“3乘以1等于什么?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可以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最后教師說明:1個3不能相加,3乘以1就表示1個3還是3,再板書3×1=3。

“1乘以1等于什么?能不能說這個算式表示1個1相加?”先讓學生說一說,然后教師再說明:1個1不能相加,1乘以1就表示1個1還是1,算式是1×1=1。

“這三個乘法算式都和哪個數(shù)有關系?”(都和1有關系)。

下面我們一齊看一看一個數(shù)和1相乘它們的乘積怎樣,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下面一些算式:

6×1=1×8=1×10=123×1=。

“誰能說一說一個數(shù)和1相乘的積有什么特點?”可以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

教師邊說邊板書:一個數(shù)和1相乘,仍得原數(shù)。

(2)教學一個數(shù)和0相乘。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三個算式0×3=3×0=0×0=。

“0乘以3等于什么?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0×3=0表示3個0相加的和是0。

“0乘以0呢?”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0個0不能相加,0乘以0就表示0個0還是0,算式是:0×0=0。

“這三個算式都和哪個數(shù)有關系?”(都和0有關系)。

“一個數(shù)和0相乘它們的積有什么特點?”

教師邊說邊板書,一個數(shù)和0相乘,仍得0。

3.教學乘法交換律。

讓學生再看例2的插圖,然后教師提問:

“要求一共有多少雞蛋,用乘法計算還可以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6×5=30(個)。

“比較一下這兩個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多讓幾個學生發(fā)言,互相補充。

教師:這兩個算式都是兩個數(shù)相乘,只是兩個因數(shù)交換了位置,算出的結果相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個結論是不是有普遍性。

“12乘以5等于多少?5乘以12呢?”學生口算,教師板書算式。

“400乘以20等于多少?20乘以400呢?”學生口算,教師板書算式。

“100乘以1000等于多少?1000乘以100呢?”學生口算,教師板書算式。

“通過上面這些乘法計算,可以看出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計算結果怎樣?”

學生發(fā)言后,教師邊說邊板書:兩個數(shù)相乘,并換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誰能夠用字母把乘法交換律表示出來?”教師板書:a×b=b×a。

“大家回憶一下,我們過去學習哪些知識時用了乘法交換律?”學生發(fā)言后,教師肯定學生回答,并明確指出:我們曾經用交換乘數(shù)和被乘數(shù)位置的方法進行乘法驗算,這實際上就是用了乘法交換律。

三、鞏固練習。

1.做第60頁“做一做”中題目。先讓學生獨立做,然后再集體核對。

2.做練習十三的第3、4題。學生獨立做完以后,再集體核對。核對第4題的第4小題時,可以引導學生計算一下等號左面等于什么,等號右面等于什么。教師再說明:三個數(shù)連乘,相乘的因數(shù)交換了位置,乘積也不變,所以乘法交換律也適合三個數(shù)連乘的計算。

四、作業(yè)。

練習十三的第1、2、5題。

四年級數(shù)學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十

4:00離校??谒愠鑫覀兠刻斓脑谛r間。

2.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會計算同一日內經過時間的問題,今天我們要繼

續(xù)學習有關經過時間問題的計算。(板書課題)

1.出示例3,學生讀題。

提問:求經過時間的問題的計算,我們可以借助于什么方法?

指名學生口答,老師在黑板上畫直線圖。

提問:題里用的是什么計時法?

一艘輪船從南京開往南通,什么時候開出的?是什么時候到達的?

指名學生口答,老師在直線圖上標出。

提問:這艘輪船一共行駛了多少時間?你是怎樣想的?

指出:這艘輪船從第一天出發(fā)到第二天到達目的地,經過的時間是由兩部分合起來的:從第一天22時到24時經過了2小時,又從第一天24時(也就是第二天0時)到8時經過了8小時,所以一共經過了10小時。

追問:一共行駛了多少小時?是由哪兩部分時間合起來的.?

2.做練一練。

提問:從第一天18時到第二天10時,經過的時間是由幾部分合起來的?是哪幾部分了

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說說每一步是怎樣想的。

1.練習十第7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每一步是怎樣想的。

指出:求兩天間經過的時間,要先算出第一天用了多少小時,再加上第二天用了多少小時。

2.判斷下面的每一種說法對不對。

(1)20時就是晚上10時。()

(2)0時就是晚上12時。()

(3)一、三、五、七、月是大月。()

(4凡是單月都是大月。()

(5)凡是雙月都是小月。()

(6)8月30日的后一天是9月1日。()

3.練習十第8題。

怎樣算出一共放假多少天?

請大家算一算,一共放假多少天,告訴老師。

4.練習十第9題。

向學生說明在生活里經常出現(xiàn)時間問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寫出來,然后口答每次時刻。(老師板書)

讓學生說一說,第二、三次取信時間各是下午的幾時。

5.練習十第10題。

讓學生填在課本上,然后口答。要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6.練習十第11題。

讓學生填表中的數(shù),然后口答。

提問:這兩列火車到達的時間有什么不同?在計算運行時間時,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始的時刻到24時經過的時間,再加上第二天所用的時間。

1.練習十第6題,直接填在書上。

2.練習十第12、13題。

課后感受

經過時間=結束時間-開始時間,學生在練習中經常會在減不夠的時候倒過來計算的,尤其是在跨2天的經過時間計算上,還是有點問題。也許是我講的并不是很清楚吧。

四年級數(shù)學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十一

《平行和相交》是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的教學內容。平行和相交是在學生認識了線段、直線、射線和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平行和相交在我們聲說中運用廣泛,因此讓學生把對平行和相交的認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顯得十分重要。因此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學生能正確判斷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相交和平行關系;能利用不同工具畫出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過程性目標:學生能在親身經歷畫平行線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出平行線的畫法,從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學生能感受到平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本課的重點是學生能正確判斷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相交和平行的位置關系,并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平行現(xiàn)象。

本課的難點是學生能經過一點畫出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二、說教法、學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充分感知和動手實踐,讓學生在感知中體會平行的特征,在實踐中加深對互相平行的理解,聯(lián)系設計有層次,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情境圖,教師說出導入語:在我們的生活中沒,到處都有數(shù)學現(xiàn)象,在這些現(xiàn)象中隱藏著豐富的數(shù)學知識。從圖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學生根據(jù)經驗會說出有線段和角,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回憶出直線、線段、射線的相關知識,為后面的學習作鋪墊。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認識相交、平行。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圖意畫出三組直線,引導學生觀察,三組直線哪些是相交的,哪些是平行的。學生能夠很順利的判斷出藍色的兩條直線是相交的,紅色的.直線不相交,而在綠色直線上產生沖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學生根據(jù)舊知,知道直線是可以無限延長的,從而得出綠色直線也是相交的結論。教師適時總結出: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然后教師讓學會僧用自己的方式說說對兩條直線相交和平行的理解。生活中有很多互相平行的離子,你知道哪些呢?學生根據(jù)生活經驗會說出黑板的上下兩條邊是互相平行的,秋千架的兩根吊繩也是互相平行的,跑道直道上的線也是互相平行的,五線譜的橫線也是互相平行的,門的對邊互相平行,數(shù)學作業(yè)本上的線也是互相平行的……學生的思維在這里碰撞,教師隨即提問:如果他們中的線沒有平行關系,將會有什么后果呢?學生會說出,黑板就是不規(guī)則的,不美觀;音樂家也無法譜曲;運動員跑步的時候將亂作一團等等。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平行現(xiàn)象,而且我們生活中也離不開平行。

2.畫平行線。

師:既然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平行線,你能用自己的方法創(chuàng)造出一組平行線嗎?學生小組合作用各自的方法創(chuàng)造出平行線,有的說可以在方格紙上畫,有的說可以利用直尺的兩條對邊來畫,有的說可以借助數(shù)學書的對邊來畫,學生利用不同的工具創(chuàng)造出一組組平行線,而這些方法都是借助某些物體中的平行現(xiàn)象來畫的,有的時候借助這些工具來畫會有一定的誤差,不夠規(guī)范,由此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利用三角板和直尺來畫平行線的方法。先讓學生模仿畫,在模仿的過程中完成“試一試”,在不斷的模仿中體會畫的方法,然后學生自己總結方法。如果直接讓教師教給學生怎么畫,學生對于畫的方法理解不深,是外加的,而不是自己的方法,因此我采用由學生模仿到練習的方法,由練習然后總結出方法,這樣學生掌握的更牢固。

(三)練習鞏固。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這一題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形象直觀,難度不大,學生很容易判斷。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在學國的圖形中找出互相平行的線段,學會是呢感能更深地理解對邊平行的涵義,隨即教師可以出示一張長方形紙讓學生指一指圖中有哪幾組線段互相平行,學生會找出有兩組,“你能在這張紙上再創(chuàng)造出一組平行線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發(fā)現(xiàn)能用折的方法創(chuàng)造出平行線段。

3.想想做做第4題。

這一題是讓學生根據(jù)要求畫平行線,對于學生的要求又有所提高,先讓學生自己嘗試畫,然后交流畫法。

4.根據(jù)要求畫圖。

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把小房圖向左平移3格,然后指一指平移前后的兩個圖形中的平行線。這一題是開放的,有的學生會用到平移的知識來畫,從中復習近平移的相關知識,還有的學生會利用今天所學的平行知識來畫,不僅鞏固了新知識,也給了學生更大的思考空間。

四年級數(shù)學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十二

1、通過社會調查。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2、通過數(shù)學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經濟意識,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

3、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從而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逐步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通過數(shù)學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經濟意識,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

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從而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逐步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設計方案卡、課件

1、 課前播放歌曲《郊游》,會唱的同學一起唱。

2、 同學們,現(xiàn)在已經是秋天了,在這么好的天氣里,你最想干些什么呢?(學生回答)

3、 那我們一起去秋游好嗎?

1、 在秋游前我們都要了解哪些相關的信息呢?學生自由談談。(板書:人數(shù)、包車、門票、游玩項目及價格)

2、 向陽小學四年級的同學馬上要到水上樂園去秋游了,他們在秋游前收集了一些相關的信息,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信息。(電腦出示,打字聲引入,加深學生頭腦中的信息)

3、 我們看到了這些信息,從剛才我們討論出的四個方面來分析。

4、 首先我們來看人數(shù),哪句話告訴了我們有關人數(shù)的信息。多少人?(板書:150人)

5、 接下來看包車,哪句話有關包車信息?一共要包幾輛車呢?(3輛)你怎么看出的?(15052 大約3輛)一共需要多少錢?哪句話告訴我們的?你怎么算出來的呢?(3300=900(元))每人要花費多少錢呢?(900150=6(元))900是什么?(共花費多少錢?)150是什么呢?(實際去的人數(shù))用共花費的錢去除以實際去的人數(shù)得出每人需要花費多少錢。

6、 門票呢?哪幾句相關信息?你們選哪種?(團體)為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滿足30人以上,便宜等)每人多少錢?(2元)

8、 看完這些相關的信息,我們來替向陽小學的同學來算一算。每人乘車和買門票一共要交多少元錢?(2+6=8(元))

9、 用20元最多可以玩幾個項目,是哪幾個?同桌討論,回答問題。最多可以玩6個項目,正好20元。最少可以玩幾個項目,是哪幾個?同桌討論,自由討論。

10、 如果你是向陽小學的同學,你準備向家長要多少錢?這些錢可以怎樣安排?(小組討論,學生自由發(fā)言)

11、 剛才我們替陽小學的同學做了秋游前的計劃,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看他們都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了解相關的信息的?(電腦閃爍:人數(shù)、包車、門票、游玩項目及價格)

1、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出去秋游要做一系列的準備工作。我們學校四年級的同學馬上也要去蘇州樂園去秋游了。我們也要在秋游前了解相關的信息。

2、 我們在課前分小組了解了些信息,現(xiàn)在我們來匯總一下。

3、 首先人數(shù),多少人?(學生匯報,學生邊說,邊輸入到電腦中,約350人)四年級師生共350人。

4、 包車呢?學生了解,有大客車和中巴車兩種。大客車最多可乘坐52人,每輛每天500元左右;中巴車最多可乘坐25人,每輛每天300元左右。你們選哪種?為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那么我們選擇大客車。一共要包幾輛車呢?(7輛)你怎么看出的?(35052 大約7輛)一共需要多少錢?你怎么算出來的呢?(7500=3500(元))每人要花費多少錢呢?(3500350=10(元))

5、 門票呢?(兒童(1.2米以上):30元 成人:60元 團體(20人以上):35元)哪組去了解的?有三種,你們選哪一種?為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

6、 游玩項目呢?學生說一說都去了解了哪些游玩項目及價格。選擇一些同學們喜歡玩的并適合同學們玩的,打在電腦上。

7、 同學們真有辦法,收集了這么多的資料,一切準備就緒了,下面就是你們制作設計方案表的時候了,這要小組合作完成,看看哪一組的設計方案最好。好,小組合作開始。

8、 下面就該是欣賞你們精彩方案的時候了,哪一組想先上來。請2到3組上來自己分析小組制作的方案表。有值得表揚的就發(fā)蘇州樂園的免費游玩項目的門票。

9、 還有哪一組想上來的,我們下課之后再來研討。

通過今天的活動,你有什么感受和體會呢?

開展秋游活動必須定好地點、人數(shù)、核算好費用,在這次秋游之前制定的計劃,我們可以看到在生活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數(shù)學問題,只要你認真仔細觀察,你就能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在這里,老師就祝同學們秋游愉快。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

四年級數(shù)學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十三

我講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54頁的內容《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2、引導學生運用路程、速度、時間三者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獲得解決問題的策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理解速度的含義。

速度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因此我采用直觀描述的方式教學“速度概念,從學生生活實際中引入,比較兩名同學誰走的快,學生能夠根據(jù)所給條件,做出答案,真正比的是速度,但是學生不知道,于是我以此為契機,告訴學生每分鐘走多少米就是速度。在講解速度單位寫法時,引導學生說出速度與路程和時間有關,學生通過讀收集速度的資料,從而發(fā)現(xiàn)速度中的時間單位可以是每小時、每分、每秒等等,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對本小節(jié)內容的學習興趣,還擴大了學生的認知視野,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人類創(chuàng)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之后我又詳細的講解了劉翔的跨欄速度、獵豹的奔跑速度、蝸牛的爬行速度,在豐富學生知識積累的同時,加深了學生對速度的感性認識,然后承接蝸牛的'爬行速度,出示了兩道有關蝸牛的小題,一個是求路程的,一個是求時間的,通過學生討論,讓學生自己總結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有種成就感,激發(fā)其濃厚的學習欲望。

在拓展練習環(huán)節(jié),練習題設計的不多,只有一道題,是與生活緊密接觸的,雖然只有一道,但是既滲透了速度的概念,又涵概了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三個關系,三個關系三種方法,三條途徑,每種都是正確的。這樣不僅復習鞏固了新知,還使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策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懂得一題多解的道理,活躍了學生的思維,為以后學習數(shù)學也打下基礎。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jié)教學設計的簡要說明,如果在哪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的不周全,還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四年級數(shù)學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十四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教科書70-71頁例1,練習十二相關練習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發(fā)展空間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在小組合作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互助精神,在拼圖的過程中感受圖形的美。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四邊形關系圖,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模具各一個。

學具:三角尺,直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師:我們以前已學過很多圖形了,請認真觀察下面圖形它們是由幾條邊圍成的?(課件出示)。

生:四條。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由四條邊圍成的這些圖形叫四邊形。

師:在這些四邊形中,你最熟悉的是什么圖形?

生:長方形,正方形。

師:長方形、正方形的邊和角各有什么特點?

生: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對邊平行,四個角都是直角。(板書)。

生: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對邊平行,四個角都是直角。(板書)。

師:看來同學們對以前的知識掌握得真牢固!正方形是長方形嗎?

生:是。

師: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我們也可以說長方形包含正方形。

師:你們認識得真多,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有關知識。(板書課題)。

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又有什么特點呢?現(xiàn)在我們用學具分別量一量它們的邊、角各有什么特點,把你的發(fā)現(xiàn)像這樣寫下來。并相互說說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四人小組活動開始。

生: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1、匯報發(fā)現(xiàn)。

師:誰來大膽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你是怎樣知道的?

(指名說說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師:誰還有其它的發(fā)現(xiàn)嗎?

2、驗證結論。

師:剛才有的同學找到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是互想平行的,我們一起來驗證吧,請看大屏幕?。ù笃聊徽故痉椒ǎ河弥背摺⑷浅咂揭乞炞C)。

3、總結概念。

師:(邊操作邊說)這組對邊平行,這組對邊也平行,兩組對邊都平行。

師:你們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怎樣的四邊形叫平行四邊形嗎?(指名回答)。

師:請打開課本71頁,找找課本是怎么說的,畫起來齊讀一遍。

揭示概念:[課件展示]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并板書)。

4、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詞。

師:在這定義中,你認為哪些詞語比較重點?

生:兩組,平行,四邊形。

師:你真會找。我們把重點詞讀重音,齊讀一遍。

生:學生讀。

師:下面我們男女同學比賽,看誰讀得好。(男女分別讀)。

師反問:要想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5、穿插練習。

(三)認識梯形。

1、匯報發(fā)現(xiàn)。

師:梯形的邊又有哪些特點呢?

生: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師:你們都有同樣的發(fā)現(xiàn)嗎?(板書)。

生:有。

2、驗證結論。

師: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

師:(邊操作邊說)這組對邊不平行,這組對邊平行,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3、總結概念。

師:你們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怎樣的四邊形叫梯形嗎?

師:請打開課本71頁,找找課本是怎么說的,畫起來齊讀一遍。

揭示概念:[課件展示]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并板書)。

4、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詞。

師:在這定義中,你又認為哪些詞語比較重點?

師:你找得真準確,我們把重點詞讀重音,再讀一遍。

師:下面我們來小組比賽,看哪個小組讀得好。

師反問:要想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梯形,必須要符合什么條件?

5、穿插練習。

請判斷下面圖形是梯形的打,不是打。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么多的圖形了,這些圖形都是四邊形。(課件出示四邊形的集合圖)。

師:我們先看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生:兩組對邊都平行。

師:那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嗎?(四人小組討論)。

師:指名匯報。

師總結: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它們特殊在哪里?

生:四個角都是直角。

師:梯形有沒有兩組對邊平行?

生:沒有。

師:所以梯形自己為一類。

教師總結:所以在四邊形這個大家族中[展示:四邊形集合圈],有平行四邊形、梯形、一般四邊形這幾個家庭組成[展示:平行四邊形、梯形集合圈],在平行四邊形這個家庭中,包含有長方形這個特殊的小家庭[展示:長方形集合圈],長方形這個小家庭中又包含正方形這個特殊的成員[展示:正方形集合圈]。

師:現(xiàn)在我們對照課本71頁的這個集合圖,同桌互相說說這些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生:學生活動。

師:誰來說說它們的關系。(指名說)。

師:請打開課本70--71頁,看書有沒有要問老師的呢?

1、判斷:

(1)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3)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并且相等。()。

(4)長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師:你們判斷得真準確。其實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就在我們的身邊,你們在哪里看到過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呢?(指名說說)。

師:好,老師現(xiàn)在帶你們去校園找找,看這美麗的校園哪里有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呢?(主題圖)。

師:誰愿意上來找找?

師:同學們真會找,我們在生活中也要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老師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和梯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課件欣賞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生:想。

3、拼圖。

師:拼圖要求:用學過的圖形,拼出你們喜歡的圖畫。

(1)找圖形(2)小組拼圖畫。(3)展示作品。

生:學生動手拼。

師:同學們,你覺得這節(jié)課里你表現(xiàn)怎樣?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01283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