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復雜問題進行簡化和概括的一種思維方式。在總結中可以適當引用相關的數據和事實。以下是一些工作總結的原則和方法,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一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認真地閱讀了朱永新寫的《新教育》這本書。暢游在書中,我感受到了新教育帶給老師們激情和工作熱情,因為新教育是行的教育。新教育不但是夢想,更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即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yǎng)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qū)……新教育不但有十大行動,更有以十大行動為基本方法的系列課程。其中以“晨誦——午讀——暮醒”為核心的兒童課程,力求恢復兒童生活的幸福完整,以“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為核心的教師課程,則力求恢復職業(yè)尊嚴和自信,以有效教學為基礎,以發(fā)掘知識魅力為核心,以追求知識、生活、生命共鳴為最高境界的理想課堂,力求讓師生在課堂上感受到求知的愉悅和幸福。
新教育注重老師的專業(yè)閱讀和成長,引導老師在讀好書之后,要寫出每節(jié)課的教學反思,案例分析,學生之間的教育故事等等。然后朱老師開通了教育在線網站,依托網絡平臺,讓很多老師找到了自我,找到了成長的精神家園,這里大家可以進行交流,可以進行探索,老師共同進步。從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的教師。
在新教育實驗中成長了一批名師,也幸福了一批孩子們,讓孩子們和老師一起感受到了教育帶給他們的幸福生活。
很多老師都認為寫作好像都是語文老師的事情,其實不然,在新教育實驗中,有很多數學老師也成長為了名師。因為優(yōu)秀的數學老師,他們所使用的,所教學的,是曾經被人類視為上帝語言的奇妙的數,是被伽利略稱為書寫“宇宙之書”的三角形、圓形等幾何圖形。無論是中國人對圓形的迷戀,還是魔比斯環(huán)的神奇,以及日常生活背后隱秘地運營著、支配著這個世界的數字,都讓人不得不對數學學科懷著敬畏。同時,數學的思維方式,也是一切思維中最為嚴謹可靠的??梢哉f,我們稱之為科學的事物。在一定意義上指的就是符合數學的以及接近數學的理論及事物。也因此,明代徐光啟在翻譯古希臘數學名著《幾何原本》時說:“能精此書者,無一事不可精,好學此書者,無一事不可學。數學家哈代則說,發(fā)現數學真理是人類最奇妙的經驗。是的,數學并不是冷冰冰的圖形和數據,而是自然、社會、歷史背后的神秘,是人類探索世界過程中發(fā)現的最可靠的武器、工具。優(yōu)秀的數學老師,同樣能夠在課堂上發(fā)掘出數學的獨特魅力,并讓學生重視這個發(fā)現數學之神奇的過程。而且,在所有學科教學中,數學是目標最為清新,最能全面訓練、準確反饋,以及提供智力挑戰(zhàn)的學科,數學的課堂上,應該完美地實現這一切?!?/p>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二
近段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之夢》,細細地讀著、品著、感受著、也思索著。說起朱老師,感覺特別親切,緣自于《新教育之夢》那獨特的親和力。簡單而尊重地道一聲“朱老師”,仿佛一下子距離近了許多。
我所從教的小學,很多方面已經是循著朱老師的教育之夢在走了。但可能限于探索和嘗試的階段,我們還無法很深地體味著新教育的甜蜜,而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又時時地不斷的沖擊,外加現行教育評價系統(tǒng)的不配套,要實現新教育的夢想自然是有著諸多困難,于是咀嚼著朱老師的文字,回憶和想象著我們的教育現實,不禁有了許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時候讀類似理想化的作品,我總有潛在的一種定性思維,我覺得理想就是所謂紙上談兵,夸夸其談。洋洋灑灑說了許多美妙的東西,而真正能夠在現實中存活或者構成藍圖的卻零零星星。如今讀《新教育之夢》卻不盡然,朱老師平靜而又睿智的語言,堆積的已不僅僅是一個夢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熱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經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于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以《理想的智育》為例,作者從八個方面談了他對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舉四個方面。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是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fā)創(chuàng)造、健全人格,為學生將來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礎。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充滿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體現于教學的全過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面對個性、沒有失敗、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享受學習的快樂。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注重協(xié)調和諧,融德智體美勞諸育于一體,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著力于“合格加特長”的個性養(yǎng)成。
無論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還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師都把它放進了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中進行闡述,其綜合性和融合性可見一斑。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課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著痕跡,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勞動教育和理想的體育。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門學科就是這朵花上的一個花瓣。我們應綜合地來看待這些學科,而非從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當然理想的學科應該客觀看待和謹慎進行學科滲透和學科整合。這樣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師的教育理想之夢,帶給我的靈感和激動將隨著我的文字流暢成我的所得,感謝朱老師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糧,感謝朱老師愿意把這些可貴的文字和我們分享,感謝朱老師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誘的引導和教誨。
《新教育之夢》——將時刻警醒我們去做一個新時代的“理想教師”,培育一群新時代的“理想學生”。教育的未來充滿陽光。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三
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習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活水源頭。我上學時就喜歡讀書,可惜那時候手邊能夠閱讀的書很少。我參加工作后,三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著自己的夢想和希望,播撒著自己的愛心和汗水,收獲著成長的幸福和快樂。擔任校長以后,我依然時常給自己充電,每天堅持閱讀《人民教育》《中小學管理》《教書育人?校長參考》《中國教育報》《教師報》《致教師》等各類教育報刊雜志和教育專著,積極撰寫讀書筆記和理論文章。
近幾年來,**區(qū)教體局先后多次組織校長、教師們去江蘇海門學習新教育。我有幸成為第一批學習者去海門進行了參觀考察。在學習之余,我閱讀了朱永新教授、吳勇主任、陳鐵梅等老師的新教育專著。一段段文字,讓我心潮起伏;一本本書籍,讓我愛不釋手。
去年秋季開學后,聽說海門市教育局許新海局長又出新書了,書名是《守望新教育》,我便立刻給學校每位教師購買了一本。與此同時,還給教師們購買了《致教師》《教育就是喚醒》等系列新教育專著。書發(fā)放后,我一拿到《守望新教育》就迫不及待地閱讀。完全是出于對新教育的感情,被許新海博士執(zhí)著于教育的情懷所感動。連續(xù)幾天抽空讀完此書,一如我的想象,這是一本非常有份量的書。
翻開這本書,首先讓我驚訝的是作為一個區(qū)域教育行政部門的一把手,身兼多種角色,還能取得那么多成就:曾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等多項課題,出版《教育生活的救贖》《澳洲課程故事》《做教育的行者》等專著7部,在《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等報刊發(fā)表教育科研論文200余篇,榮獲全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第三屆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等。
有一種叫做情懷的東西總是能夠撥動你心靈深處的那根弦,讓你踏著前人的足跡,奮力前行,抵達理想的彼岸。而這就是《守望新教育》。
本書共分四個部分。從《信仰擔當: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到《區(qū)域推進:只要上路就會遇到慶典》,從《行走感悟: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到《每日一思:只有堅持才有奇跡》。一篇篇樸實的文字中,我清晰地看到了一個執(zhí)著于理想的教育人在推進新教育實驗中的行與思。閱讀著許博士的體會與思考,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矢志不渝的情結,什么是有價值的人生。
許博士和他的團隊,懷抱著一種合作的精神,用行動堅守著夢想。
書中介紹了海門營造書香校園的一些做法:營造讓人渴望讀書的氛圍;整合讓人驚奇的閱讀資源;推薦富有層次的閱讀書目;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學生閱讀中可以分享感人片段、寫給主人公某某的一封信、展演書中某個片段等,這都為我校開展讀書活動給予了很大的啟發(fā)。
閱讀的過程,就是深入一個生命世界的過程。許博士對教育的摯愛和深情,更促使我追夢的腳步愈發(fā)堅定。一個學校,一間教室,一個學生,促使了我們的堅守,促使了我們的夢想之花永遠不會凋零。
我校的新教育實驗工作已經正式起步,已經順利上路。今后,我將繼續(xù)站在教育這一塊精神高地上,守望自己的理想,追尋教育的夢想,用全身心的投入與堅持不懈的努力,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帶領全校師生走在快樂閱讀、開心工作、幸福生活的新教育之路上。
相信不遠的將來,我校教師的行走方式、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學校的發(fā)展模式、教育的科研范式一定會走的更穩(wěn),做的更美,改變的更好。我也一定會帶領教師們繼續(xù)譜寫出一曲曲人生平凡而動人的樂章。
12月3日,在**區(qū)新教育研究中心的組織下,我終于懷著激動與欣喜之情踏上了盼望已久的學習之旅——海門一個溫馨而又充滿詩意的教育圣地。中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海門。的確,短暫的兩天學習,感受到了海門獨特的異地風情與育人氛圍;體驗到了新教育實驗散發(fā)的無窮魅力與核心價值。書香校園、每月一事、精品課堂、社團活動、生命敘事不僅是詩與思的交響,更是意與境的融合。
賞異地之景悟民俗風情。
海門,教育的一方沃土。不管是從金碧輝煌的(電視文化塔)標志建筑還是從當地的民俗風情(熱情、恬靜)來看,都能深深的感受到江海風情與古樸民居規(guī)劃的前瞻性和濃厚的待人文化氛圍。咨詢解惑,海門人總是熱情微笑地為客人指點迷津;穿越馬路,忠實厚道的海門司機以車讓人的禮貌之舉,讓人倍感溫馨……興許這就是海門“家校共育”、“每月一事”成功教育的舉措基石。
觀教育圣地享育人氛圍。
本次學習共參觀了海門實驗中學、東洲國際學校,正余初中三所學校,不管從學校的建筑布局、辦學設施還是校園文化建設都彰顯了濃厚的育人氛圍。海門實驗中學既有建筑物的對稱美又有蘇州古典園林的鑲嵌秀;“崇德進學,懷遠敏行”的學校精神標識,展現了海門實驗人懷揣“讓每個孩子得到更多的關愛,讓所有學生獲得最大的發(fā)展”的辦學理念,以高起點追求高目標,以高目標追求高質量,孜孜以求,跨越發(fā)展,力爭建成“現代化、特色化、國際化”的一流名校的宏偉藍圖。東洲國際中學北望黃海,南倚長江,在青樹綠草的環(huán)抱下彰顯了現代先進的辦學條件和新穎的辦學理念——做最好的自己;書香長廊又顯示了該校文化育人的濃厚氛圍。正余初中一所標準的農村中學,在申冬暖陽的照耀下處處飄灑著墨香紙潤的校園書香氣息,在外顯文化,與人文環(huán)境交相輝映下,充滿了詩情畫意,為學校增添無限生機與活力。
觀魅力課堂悟課改理念。
課改,當代教育發(fā)展的使命。在東洲國際學校和正余初中參觀精品課堂學習中,兩所學校在不同的課堂都給求經者帶來了不一樣的精彩、不一樣的思維、不一樣的感觸。導學案的設計既有大問題教學廣度延伸,又不乏細節(jié)學習習慣培養(yǎng);既有現代先進教學的新穎理念,又不缺傳統(tǒng)教學的文化底蘊;既有課堂教學評價梯度標準,又不乏因“材”施教,個性發(fā)展的營養(yǎng)“美餐”。課堂上,學習任務分配、小組探究交流、匯報學習結果展示、小組自主評價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無不展示學生以“學”為中心,以“知識建構”、“問題解決”兩大途徑為教學策略。整個課堂教學汲取了“金字塔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諸多教育教學理論的精髓而逐步形成自己獨有的課堂模式。看出了海門新教育人在教育理念的支撐下,課改路上敢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的探索精神,追求的不僅僅是課堂的理想化更是理想化的課堂。
聽核心素養(yǎng)研行為習慣。
每月一事是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大舉措亦是新教育實驗十大行動之一。核心素養(yǎng)是我國教育發(fā)展改革的趨勢,亦是我國提升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國家督學成尚榮老師在做《習慣養(yǎng)成與核心素養(yǎng)》報告中提到行為習慣的背后是一種思維的存在,行為習慣是核心素養(yǎng)的起點。朱永新教授提到:從個體成長看,良好習慣是創(chuàng)造幸福完整生活的必備保障;從教育歷史看,注重習慣養(yǎng)成是中外教育的共同優(yōu)良傳統(tǒng);從教育改革看,注重習慣養(yǎng)成是夯實核心素養(yǎng)的必然方式;從世界趨勢看,注重習慣養(yǎng)成是全球教育改革的主要朝向。由此可知,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路徑之一。每月一事是以習慣為路徑,明確目的,在文化與理論的支撐下進行系統(tǒng)的、科學的、規(guī)范的操作與實踐,培養(yǎng)學生完全的人格。這恰恰與核心素養(yǎng)價值力、思維力、學習力和生命力相呼應。同時,在海門兩天學習中參觀社團活動的展示,正是行為習慣的價值與核心素養(yǎng)因素的體現。
聽生命敘事悟真愛育人。
《教育就是喚醒》一書提到:“一名好教師的重要條件的前提是愛教”。知之深,才能愛之初;愛之切,才能行之堅。每月一事具有獨特的價值取向,在聽到張小敏老師“自律”行動敘事《允許孩子犯錯誤》中讓我看到了老師豁然與大愛;在聽到陳雪峰老師“閱讀”行動敘事《做一個精神充實的人》讓我感受到了老師的細心與無私;在聽到張燕老師“好學習慣”行動敘事《你若盛開,青春自來》,讓我感受到了老師真誠與關懷……每位教師的闡述無不讓人感動,無不讓每一位熱愛教育的工作同仁產生心靈共鳴——用愛教育,書寫生命傳奇。
再讀朱永新教授的《寫在新教育邊上》一書,再一次感受到他在新教育實驗中的激情、癡情。作為一名身居高處的政府官員,他仍輕盈衍生出“新教育”的魅力,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對教育有一種特別的情懷,對教育注入了深深的愛,真是不同凡響!
全書從歲月滴石、偶有所悟、杏壇小語、名家影響、亦師亦友、相伴飛翔六章展開描寫。從他的小學生活片段至今當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的經歷,每一個階段就是生活中一個閃亮的浪花,讀書、生活、工作中的故事用心書寫,構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他在文章中多采用了一些記敘的手法,抓住生活的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用心在理解生活、擁有自己全新的生活。他用一種獨特的視覺理解教育,創(chuàng)造新的教育生活,編織著新的教育之夢。他的眼中充滿五顏六色的色彩,所以就會有一個繽紛的世界,他的心中盛滿了陽光,所以就會在教育中不斷創(chuàng)造奇跡。我相信,他每一天都面帶微笑擁抱著一輪新的太陽,用心釀造著美好的未來。
從書中的字里行間的描寫,我發(fā)現他覺得自己在享受教育的幸福。他相信:如果你多了一雙會發(fā)現的眼睛,就會發(fā)現每一個孩子的潛能機會激情迸射,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就會輕舞飛揚,而自己,也就插上了一個會飛翔的翅膀,時時刻刻都會聽見花開的聲音,把校園當成追求卓越的教育夢工廠。
讀完了他的書,我認識到一個與眾不同的朱永新先生。他是一個對教育懷有無限虔誠的教授,是一位擁有大愛和悲憫情懷的人物。不難看出,他一定博覽群書,深入教育第一線如行者一般探尋中國教育方向,他的種種舉動,都匯成了教育言論、觀點、以及作品。他櫛風沐雨,背負著教育的行囊,行板如歌。
我發(fā)現,他一直在追尋教育的一種新實驗,于是就以全部的熱情致力達到超乎常人的行動境界,取得了學術上輝煌的成就。
從他的語言中,我感到他激情如詩人、深邃如哲人、純凈如嬰孩、憨拙如老農、淘氣如嬰孩。他將成功的教育實驗作為己任,心系西部,想通過實驗,改變教育現狀。時時轉換思維的角度和方法,宏觀和微觀的自然結合,造就了他獨特的研究方法和風格。他說“教育是一首詩?!彼3S檬且粯拥恼Z言來謳歌教育,表達自己的教育思想,他提倡教師要讀書,要寫讀書筆記,他希望教師參加他的教育實驗,要每天讀書、要寫作,要讀、要寫,必有心得,有領悟。他開通了網上博客,教育在線,與教師對話,啟發(fā)教師的體悟。
讀他的文章,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理論聯系實際,語言如同他的人一樣平易近人,整個讀書的過程就像是與他進行面對面的對話。他站在廣大一線教師的角度上說出自己的教育理論,案例中有蘊含著深刻的教育哲學,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深奧的語言,唯有句句真真切切的字句,讓人看到了一個勤奮、熱情、堅毅的智者形象。正如他的一首詩之中所說,“我是一粒種子,一粒教育的種子,來自理想與激情催開的花兒,我無法選擇我落到怎樣的土壤——富饒還是貧瘠,北國還是南方,無論把我埋得多深,我終將穿越泥土,向著明亮的方向……”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為能遇見這樣的教育實驗而幸運,更為這種實驗讓更多教師參與其中而欣慰。不知什么時候,我發(fā)現,我已經不知不覺地踏上新教育的征程,我發(fā)現我的教育生活開始發(fā)生了變化。新教育是一個心靈長跑的過程,就像一個推進器,讓人在長跑中不離不棄。而在新教育實驗中帶給我的知識、智慧,讓我感到這個教育的世界是多么廣博壯麗;新教育實驗帶給我的勇氣、力量,讓我感到美麗的培新小學竟然是我心馳神往的地方;新教育實驗帶給我的理念、意念,讓我感到語文課堂已成為我興致勃勃經營的地方。
在新教育的實驗中,我們發(fā)現新教育中獨有的精神領域,改變了我的生存狀態(tài),改變了我的行走方式,使我變得堅強、樂觀、自信、勇敢。今天,我已離不開我的課堂,來到孩子們的世界,我們之間思維碰撞的火光,向我打開了一個天窗:讓我看到一片蔚藍的天空,一朵潔白的云朵,吸到一絲新鮮的空氣,一滴清甜的甘露。新教育,讓我的生命漸漸地寬敞起來,新教育,讓我們從這里出發(fā),去穿越那些偉大的靈魂,去擁抱生命中每一次精彩的綻放。
穿行在文字的叢林中,我醉心于新教育的實驗,按照朱永新教授指引的方向奮勇向前,締造完美教室,走進教育的夢工廠,我看見青春是道明媚的霞光。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四
作為一名教師,我一直在為做一個稱職的、優(yōu)秀的教師而不懈地努力著,自認為只要成績提高上去了,班級管理好了就是稱職的教師、優(yōu)秀的教師。而拜讀了《教學勇氣》一書后,我的心震撼了,好象黑暗中摸索的行人看到了指路的明燈;我的心豁然開朗,一些沉睡的教育瑣事突然之間蘇醒,以前和現在的一些困惑也能在這里找到共鳴,因為《教學勇氣》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審視到了最最真實的“教師心靈”。
“那堂課有30名學生,可能有29位是想學的吧,但我無從得知。在最后一排的遠遠的角落里,有一位‘來自地獄的學生’沒精打采地坐著,像個幽靈?!丝?,我已經有25年的教齡了,然而面對‘來自地獄的學生’,我犯了一個沒有經驗的新手才會犯的最基本的錯誤:我完全被他困住了,這個教室中的其他人在我的視線中都不存在了。在漫長又痛苦的一個小時里,我把我所有的注意都投向了這個年輕人,竭盡全力想把他從僵化的麻木狀態(tài)中喚醒。但是我越努力,他好像越向后退。在我被‘來自地獄的學生’困住的同時,我忽視了其他學生的需要,使得其他的學生都成了可有可無的人?!?/p>
隨著自己在工作之余一點一點地看完這本書,自己的心也變得越來越明朗。多么美妙的一本書,這是教師能收到的最好禮物之一!帕爾默深入淺出的表達,指引著我重新認識自己,認識孩子們,認識教師這份職業(yè)。她說了很多,而我心中也裝著不少的想法。
讓孩子們做真正的天使!---這,是我現在最想說的一句話。
《教學勇氣》讓我靜下心來,重新開始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五
新教育書籍,是我們學習新的教育觀念和學習觀念的一種重要途徑,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新教育書籍閱讀。
范文,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新教育是一種理想。教育事業(yè)本來就是一項具有理想性的事業(yè),沒有理想的教育是不存在的。第一,新教育涵蓋了教育的所有方面。實施新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tǒng)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第二,新教育的發(fā)展推進過程是整個社會文明水平的提高過程。新教育倡導在教育中每個人都得到發(fā)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數人的發(fā)展。第三,新教育倡導的是在教育中使每個人都得到比較充分的全面的發(fā)展。第四,新教育倡導的是每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新教育是一種價值。它的價值觀影響著教育的全過程和教育活動的各個方面,影響著教育目標的制定、課程的設置、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擇,影響著管理的風格、師生關系的類型,影響著學校與整個社會的關系。首先,新教育是強調以人為對象,以人自身的發(fā)展為目的的教育。其次,新教育強調學生有個性的發(fā)展。但新教育不滿足于每個人的一般的、共同的發(fā)展,而是根據人的千差萬別自然本性,鼓勵并極力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個性的發(fā)展。第三,新教育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發(fā)展性。新教育重視書本知識的積累,更重視現實和活動能力的發(fā)展;重視接受性的學習,更重視獨立的、創(chuàng)造性性格的養(yǎng)成。最后,新教育是指向大眾主義的教育。以學生為本位、以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本位、以學生的可發(fā)展為本位和以大眾教育為本位的素質教育,是一種價值觀的轉變,也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是從單一價值觀向多元價值觀的轉變。
一要樹立學生創(chuàng)造信心和勇氣。要使工作、學習獲得成功,首先的是樹立信心和勇氣,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也如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帶有激勵性、期望性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進取精神。充滿激情的語言,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除此以外,還要注意愛護和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對一些學生提出的怪想法,不要訓斥,輕易否定。那些看起來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師意料之外的想法或問題,正是學生一瞬間產生的實現創(chuàng)造思維的火花。
二要營造創(chuàng)新氣氛和環(huán)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地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活躍的氣氛,才能為學生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fā)營造寬松的環(huán)境。寬松、和諧、自由、平等、競爭的環(huán)境,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靈感,易于知識的創(chuàng)新。具體方面又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應極力避免給學生造成害怕因素的心理壓力,營造和諧寬松的氣氛及自由的環(huán)境。其次,教學中要創(chuàng)造一種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教學相長,促進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若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淡薄,制造出不平等、不民主的師生關系,則無益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第三,跨世紀的學生,應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知困難然后能自強,如果學生從小就不具有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則很難適應形勢的發(fā)展。
三要開展多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創(chuàng)設動手的機會和空間。楊振寧博士曾作過這樣的對比,中。
國學。
生的學習成績比一起學習的美國學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卻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國的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強。因此,我們的教育應向美國汲取一些好的方法,多給學生一些自由時間,讓學生多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任務。教師要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開動腦筋,擴展思維,并讓學生發(fā)現自己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時的不足之處。
通過讀書和學習,使我深刻體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fā)展各個階段的持續(xù)不斷的過程。歷史是發(fā)展的,教育是變化的,墨守成規(guī)、守株待兔、一成不變的教育和不思變革的教育是缺乏生命力的。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tài)站在教育改革的潮頭,根據時代的特點和社會的發(fā)展調整我們的教育思想、教育行為,以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來迎接教育的變革,主動地去適應、參與教育實踐,用我們的熱情挖掘我們的智慧,去追逐前沿的教學理念、教育技能和技巧。
新教育提出的五大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這個有用的東西自然包括知識、技能等,但落實在學生的一生中,我認為首要有用的對人的一生影響最為深遠的應該是學生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縱觀新教育的十大行動,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出:營造書香校園是為了養(yǎng)成學生讀書的習慣,師生共寫隨筆是為了養(yǎng)成學生思考總結的習慣,聆聽窗外的聲音是為了養(yǎng)成學生學習交流的習慣,培養(yǎng)卓越口才為了養(yǎng)成學生正確表達溝通的習慣,締造完美教室是為了養(yǎng)成學生愛美創(chuàng)造美的習慣……也只有這些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我們的卓越課程才能高效地開展,我們的家校合作共建才能落在實處!
我們的學生大多數沒有讀書的習慣、缺乏獨立思考總結的習慣、不會溝通交流。因為閱讀量少從而缺乏審美向善的素養(yǎng),他們就不會懂得在樓道追逐打鬧大聲喧嘩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因為沒有獨立思考總結的習慣,他們才會在學習中過多的依賴老師、家長,不能做到在沒有老師家長的監(jiān)督下去主動積極地學習。因為沒有學會溝通交流,所以在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時不能學會換位思考、不能站在一個公正的立場,導致好多極小的矛盾不能及時化解,最終釀成更大的危害,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影響。
所以新教育的十大行動最核心的一點實際上就是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就是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什么叫習慣?習慣就是一個人在后天影響下,逐漸形成的一種自動化、下意識的思維方式。它具有可塑性、穩(wěn)定性、自動性的特點。正因為習慣是后天影響的,且具有可塑性、穩(wěn)定性、自動性的特點,我們老師對學生的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才有可能,從而也體現了我們老師在學生一生的成長中對他們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是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的。
我們聽很多名校老師的公開課中,總是被課堂上學生敏捷的反應、流暢的語言所折服,內心中不自覺的在埋怨自己學生的愚鈍;我們也親身感受過一些幾千人的大校在學生的組織下有秩序的在舉行升旗儀式,那種肅靜井然讓我們不禁羨慕這些學生的日常行為的文明,但靜下心來想一想:這些優(yōu)秀的學生背后無不浸潤著老師和家長對他們一點一滴的良好行為教育的培養(yǎng)。
“我們不能光在秋天的時候羨慕別人果實的豐碩,而不去體會別人在春天播種時的辛勞”,“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我想:我們若能在學生的春天注重他們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那么,一兩年后我們也定會享受到收獲萬顆籽的歡悅。
我們要做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導師,而不是只做學生人生道路上的老師;我們教學生知識,這只是做了他們的老師,我們培養(yǎng)了他們的好習慣,這才是做了他們的導師。若干年后,只做學生老師的人會被無數個老師所替代,因為你說做的是無數的老師都能做到的;而做了學生導師的人,你的教誨永遠指引著他前進,你的名字也將永遠被學生銘記!
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在物質的擁有上被世人輕視,但我們一定要在精神的擁有上讓世人尊重!“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想:教師的幸福感也應該就在這里吧!
要想讓學生養(yǎng)成終身受益的好習慣,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避免思想上的短視行為。我們不能只是流于行政執(zhí)行,只是為了完成學?;蛘吣骋徊块T下發(fā)的任務,而在思想上對于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根本的認識。
就一節(jié)課而言,我們大多數老師在開學初沒有詳細的給學生講清自己課堂上的要求,或者沒能在以后的課堂上去具體落實這些要求的執(zhí)行情況,而是進了課堂就開始急急忙忙講課,永遠只是在做一個忙忙碌碌毫無頭緒的老師,忽視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重要,殊不知我們只有勤“磨刀”才能快“砍柴”;這種“磨刀”看似繁瑣,但對你的教學生活是必要的甚至是缺一不可的;要不然,作為老師的你將會永遠生活在學生的壞習慣帶給你的陰影中!
有這樣一個哲理故事,有一天,一位哲學家?guī)е牡茏觽儊淼綍缫吧献詈笠徽n。哲學家說:“你們已經不用再學什么了,這里有很多雜草,而我想要知道除掉這些雜草的方法,這就是我的最后一道試題?!?/p>
弟子們面面相覷,他們知道老師一直在研究深奧的真理,因此乍一聽到如此簡單的問題,反而不知道該怎么辦。片刻后,其中一個弟子率先答道:“用手拔掉就可以了?!绷硪粋€弟子說道:“利用鋤頭的話會更輕松一些?!弊詈笠粋€弟子的答案更加簡單:“燒掉就可以了?!?/p>
哲學家靜靜地聽完他們的答案,站起來說:“課上到這里,你們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雜草,一年后再來這里相聚?!?/p>
一年中弟子們用各種方法除去了地里的雜草,可過不了幾天草又長了出來,反復幾次草都不能徹底除干凈。一年后,弟子們帶著疑惑再次相聚,發(fā)現原來的地方不再是雜草叢生,而是變成了一片長滿谷子的莊稼地。弟子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老師只想告訴他們“如果想除掉雜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種上莊稼?!?/p>
同樣我想說的是:我們要想改掉學生的壞毛病,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培養(yǎng)他們的好習慣!
校推廣新教育已經很多年了,從我20xx年來到這所學校開始,就在聽“新教育”的各種活動、理念。大致瀏覽了這本書才知道學校進行的各種活動源于新教育,比如晨誦、卓越課程的研發(fā)和實施、每月一個活動主題、營造書香校園等。新教育實驗源于朱永新教授1999年讀到一則故事萌發(fā)出對教育的理想,按我的理解,新教育實驗就是有共同教育夢的一群人在探尋,在行動,這群人有教育管理者、老師、家長。我心中也有這樣的夢想,讀了這本書后我知道了新教育這樣的目標:
(1)是學生享受成長的樂園;(2)是老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平臺;(3)成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4)走出一條我國基礎教育發(fā)展的路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是我們的教育理想。
我們平凡的工作如何能撐起這樣大而空的理想,我們的肩膀如何能擔起這份重擔。在一陣熱血后我們剩下些什么?值得我思考。新教育的哲學基礎就是: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這句話適合我,適合學生,也適合家長。而我作為老師應該堅持什么?具體行動是什么?對于新教育我應該改變些什么?這本書給了我答案:教師行為的改變,新教育主要是通過倡導教師撰寫教育。
日記。
教育敘事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實現的。我要牢記這句話,平時教學的感觸很多,大多都在辦公室的閑談中消耗了,說過算一遍,寫下來才是專業(yè)發(fā)展,是教育的智慧,是教育的幸福。只有在多種形式的教育寫作中反思總結自己的教育行為,教育才會有收獲,才會有奇跡。
追尋理想超越自我才不是一句空話。重視精神狀態(tài),倡導成功體驗是新教育實驗的心理基礎。我也常常在想:對于小學生,他的學習生涯才剛剛開始,如果不幸被列為差生的行列,孩子接下來幾年的生活該有多灰暗,多沒希望啊,他的精神狀態(tài)會是怎樣的?我的眼前立馬出現了一棵即將曬干的小草,可嘆、可悲啊!新教育強調的是師生潛能的開發(fā),我們不當蠟燭,我們自信能幫助這樣的孩子,獲得師生的共同進步。
新教育的四大改變,也是四個追求:一是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即教師臉上有笑容,追求教師充滿激情的追求總結的發(fā)展;二是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即教師的成長帶動學生的改變;三是改變學校的發(fā)展模式,都和書香校園關系密切。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四是改變教研的科研范式,我們的科研上不能影響決策,下不能解決學校的教育問題,離現實教育問題越來越遠,要這樣的科研只是裝門面。新教育理想下的科研關注鮮活的教育生命,怎么關注?(1)關注教室里發(fā)生的事情;(2)關注教師和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我讀到這里,對新教育不在有霧里看花的朦朧感,感覺新教育不是嘩眾取寵的空理論,他從改變教師精神生活,改變學生生存狀態(tài)出發(fā),是校本科研的新范式,是屬于走自己教育生活的新路子。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六
10月31日下午,在全體教師會上,我校李良校長給在會的每一位教師發(fā)了建民辦中心校給本辦全體教師買的朱永新的《致教師》一書,我欣喜萬分地拿在手里,撫摸著嶄新、光滑的書皮,嗅著透著墨香的文字,心里甭提有多高興。
教學之余,我捧著書靜靜地看著,書中很多一線教師給朱老師提的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教學中的困惑、如何快速成為一名新教育的實踐者以及其它方面的問題,朱老師都一一詳細地進行了答復。書中的每一個問題都問得特別好,甚至有些問題有些困惑也是我在教學中經常遇到的。我越看越覺得有益,越看越覺得對我很有幫助,一些教學中的困惑也在朱老師精彩的答復中找到了答案,快速拜讀完后有一種茅塞頓開、受益匪淺、躍躍欲試的感覺。
諸如,有一個老師給朱老師寫信的內容是這樣的:“朱老師:人們常常說老師要做紅燭、要做春蠶。可我覺得,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標準。我給自己樹立的標準是做一個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在我的周圍,有一些老師,連學生都瞧不起他。我覺得,這些人其實根本沒有資格做老師。做一個教書匠,做一個混日子的老師很容易,但要做一個真正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敝炖蠋煂υ摾蠋煹南敕ū硎菊J同。朱老師認為,教師職業(yè)大致有四種境界:第一,是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第二,是讓自己心安的老師;第三,是讓學校驕傲的老師;第四,是讓歷史銘記的老師。其中最基礎的境界,就是做一個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
的確,做為老師,能做一個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就已經很不錯了。假如一個不修邊幅、常爆粗話的老師,學生會瞧不起的;一個吐字不清、發(fā)音不準、時常講錯知識或知識儲備不足的老師,學生會瞧不起的;一個不關愛學生、歧視學困生偏愛優(yōu)等生、老是體罰學生的老師,學生會瞧不起的;一個言而無信、表里不一、時常在校園丟棄煙頭紙屑的老師,學生會瞧不起的……要做一個真正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惟有淵博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具備各方面的素養(yǎng),培養(yǎng)各方面的興趣愛好,時時事事想著學生。當學生生病時你第一時間來到學生床前(或打電話詢問學生生病情況),當學生輟學在家你主動到學生家里了解情況并盡量勸其返校,當留守兒童缺吃少穿你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當學生出現叛逆心理你如益友般地耐心開導,當學困生學習困難你主動義務補課……相信這樣的老師學生不但瞧得起你,而且會非常尊重你,非常信任你,甚至一輩子會記住你。
作為大多數一線教育工作者,要達到教師職業(yè)的最高境界——讓歷史銘記的老師,是比較難的,而我們要成為一個讓學生從內心瞧得起的老師還是不難做到的。只要我們從小事開始,從小事做起,一件一件堅持不懈地做著,當我們用心書寫著自己每一天的歷史,從教學中得到了成長,收獲著幸福,雖然我們短時間內不能企及教師的最高境界,起碼我們能做到讓我們的學生瞧得起,只要達到了教師職業(yè)的第一境界,在此基礎上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再做一個讓自己心安的人,接著你要求自己成為讓學校感到榮耀的人,那么你就很有可能成為一個讓歷史銘記的人。
近期我們在讀朱永新《致教師》這本書,該書圍繞一線教師普遍關心的重要問題和成長的關鍵問題,通過朱老師的深入全面地思考,給詢問者,也是給所有走進這本書的同事自然、和藹、坦誠的娓娓道來。讀來有時心胸豁然開朗,有時茅塞頓開,有時不自覺的笑了笑,終覺受益匪淺。
書中解惑的內容非常的多,但我很喜歡書中的這一句話:“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與學生,相信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書寫自己的精彩;就是要發(fā)現孩子與學生,發(fā)現他們的潛能與個性,讓他們真正的成為自己?!辈恢獜暮螘r起,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存在不信任,上級不信任下級,教師不信任學生,每一個人都在監(jiān)督和不信任中生存和成長,作為教師無法理解。讀來心中不免又有了陽光。
作為老師我們遇見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有聰明漂亮,有乖巧懂事的,有成績不好或紀律不好,我們很容易在心里產生喜歡和不喜歡兩種態(tài)度。其實,這些孩子的背后有著無數的潛能和優(yōu)點,如果我們整天看到的全是他們的缺點,永遠是無休止的批評,只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糟糕;如果換個角度,細細觀察,卻能發(fā)現再后進的學生也有他自身的優(yōu)點,假如能夠把優(yōu)點加以放大,給予他們自信,給予他們希望,定能讓他們收獲一個更美麗的童年。這正如朱老師所說:“人活著的意義,或許就在于活出獨特的自己。作為教師,讓每個生命在教室里綻放各自獨一無二的美麗?!卑嗬锏拿總€學生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你給他一個舞臺,他就能還你一個精彩;你給他一點空間,他就能為你創(chuàng)造無數輝煌。作為教師,就是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特別之處,一旦孩子發(fā)現了自己,找到了自我,他就會爆發(fā)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半m不能至,心向往之?!边@些新教育的理念,值得我們一路學習下去。
朱老師通過《致教師》告訴我們:相信自己,自己的胸懷、眼界、努力、思考、學習決定未來,說大一點就是決定未來的教育,決定未來的孩子。如果我們對學生不信任,始終用一個眼光去看待,那教育是什么?讀完這本書是不是值得去深思。
有人說教師不幸福,那是你用了另類眼光去看待教師這個職業(yè)。朱老師說,幸福是一種奇異的事物,幸福需要分享。如英國哲學家邊泌說:“我們在分給他人幸福的同時,也能正比例地增加自己的幸福?!彼晕覀円迷诮虒W中去發(fā)現,去選擇,有了不同的發(fā)現和選擇,同樣是教學活動但就有不同的收獲。
讓我們?yōu)檫@個美好的收獲走進我們花季般的學生,走進我們看似單一的教學。篇六。
最近我細細閱讀了《致教師》這本書,讓我看到的是一頁一頁的生命發(fā)現——在事實中發(fā)現價值,在日常里發(fā)現永恒,在現象中發(fā)現本質,在局部里看見整體。見真實,見真誠,見理性,見理想;見證深度,也見證溫度。書中每一個問題像是一個火種,照亮我們這些教師生命里的昏暗與現實。讀到第二輯借我一雙好教師的慧眼,倍感興奮。因為,在內心深處,我也想當一名好老師。在完善自己與學生的同時,享受作為教師的尊嚴與成長.體驗教育的快樂和幸福??吹轿淖?,我似乎找到了心靈的導師,一起讓心靈去旅行。因此,我記錄了書中的點滴文字及一些淺顯的思考。
書中還說做一個智慧型的老師應該是一個理解學生可能性的老師。作為教師,每天生活在兒童之中,注意觀察他們,研究他們,是非常重要的。每個兒童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必須認真的對待每一個不同的生命體,分析每個人成長的不同環(huán)境與生存條件,研究每個孩子不同的個性特點與生命潛質。讀到這里,我想起一個故事。這則故事講的是,在英國一所小學里,校長很喜歡小動物,在他飼養(yǎng)的小動物中,他最喜歡一只叫“拉愛科”的小狗。他經常在課余時間帶著“拉愛科”跟學生們一起玩耍。有一天,校長突然發(fā)現“拉愛科”不見了——最終,他在花園邊找到了心愛的小狗,卻發(fā)現小狗被剖開了肚子,內臟幾乎全被掏了出來?!皟词帧焙芸炀驼业搅耍切W生麥克勞德。校長通過了解得知,這個孩子有一顆極強的好奇心,總是想看看狗的內臟是怎樣的。愛狗但更愛學生的校長最終決定給麥克勞德以懲罰,罰他畫兩幅畫——一副是人體骨骼圖,一副是人體血液循環(huán)圖……長大以后的麥克勞德成為一位有名的解剖學家,那兩幅畫至今還收藏在英國皮亞丹博物館里。
我驚嘆于這位校長高明的懲罰手段。麥克勞德后來的成功,得益于他小時候校長對其好奇心教育,但怎么教育卻大有學問。我們有時認為教育有錯誤的學生就是把他們制服,讓他們不敢再犯。于是,學生一旦有點錯誤,就不分青紅皂白大聲呵斥、侮辱、貶低。這樣孩子們稚嫩的心靈會遭受到難以承受的刺激。而麥克勞德的校長呢,心愛的小狗被害,最初的他卻容忍了,而且給了一種善意的“懲罰”。這,不正像一枚蚌面對突然吸入的沙子嗎?——一種無條件接納與包容!真是師者如蚌!孩子們的過失與錯誤仿佛一粒粒沙子,從某種角度來說,對蚌是一種侵害。然而,“偉大”的蚌卻不僅僅默默的接納了沙礫,而且用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愛去浸潤它,用自己的生命和精神去感化它,直至把那沙礫變?yōu)榫Я灵W光的珍珠。這種欣賞花兒自心靈開放的美景是多么幸福啊!
最后我用朱永新老師《致教師》這本書前言中最受感觸的兩句話和大家共勉:教師,不是園丁,教師本身應該是一朵花兒,教育是師生互相作用的過程。教師,不是春蠶,教師的固步自封才會作繭自縛,心靈的成長來自每個季節(jié)。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神圣與平凡中穿行。愿我們在這場穿行中感受生命的律動和活力。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時至今日,新教育已在我**落地開花,各個學校新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深入學習新教育勢在必行。近日,我拜讀了朱永新的著作《新教育》,收獲頗豐。
這實在是一本可讀性強,實用性高的好書。文中全新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吸引著我。嗅著淡淡書香,讀著精美文字,一個個教育故事在我眼前跳動,仿佛自己走進了新教育實驗基地……從中我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新教育密切關注教師和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熱切追求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成長,真正讓教師和學生享受教育的幸福。我覺得,新教育切實為我們教育指出了一條光明坦途。掩卷沉思,心潮澎湃。
首先是感動。在新教育實驗區(qū),一批批教師靠著自己的執(zhí)著與堅守,在新教育中不斷成長,羽翼漸豐。記憶猶新的是“紅袖”老師,在他當高三班主任期間,他專門在網上開了一個主題帖——守望高三的日子,并每天堅持在網上寫自己的故事,記錄高三學生的成長歷程,經過一年的辛苦耕耘,這個班級很出色,孩子們表現得很優(yōu)秀,并得到了校長的嘉獎。
另外是慚愧。同是教師,同是教育者,為什么自己就不能做到呢?多少次,在感動感嘆優(yōu)秀教師的卓越故事后,也心動過,也行動過。然而,總是曇花一現,最終中道偃旗息鼓。與他們相比,真是自愧不如,不知不覺一寸一寸光陰已從眼皮底下溜走,實在惋惜!
為了讓以后的教育生活幸福完整,我又一次出發(fā),這一次我信心百倍,我的耳畔又一次奏響了新教育的樂章:行動就有收獲,堅持創(chuàng)造奇跡。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七
朱永新說:“教育是一種感動?!睈蹖W生,其次,要相信每一個學生。為人師表還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也就是《新教育之夢》上所說的換位思考。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一件事情,從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卻未必沒有可諒之處。作為教師,應設身處地的思考,才能解決問題。學生遇到問題時,如果是家庭因素的,就應聯合班主任找來家長尋求解決的辦法;如果是自身因素學習有困難,學習習慣還沒養(yǎng)成的,則可以通過懇談,鼓勵的方法解決。
朱永新說:“特色就是卓越,體罰近乎無能。享受教育:教并快樂著,學并成長著!”愛學生,還要表現在教育的民主性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命令學生服從,師生之間平等對話太少。我們經常抱怨社會缺少一些民主,但是孰不知社會民主的基礎是學校的民主。沒有學校的民主,何談社會的民主。所以我們教師應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可以通過談話,適當的引導,適當的鼓勵,這樣才能更多的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不但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也更有利于教師在穩(wěn)固的基礎上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朱永新說:“教師傳授知識,是給學生進行智力體操的訓練,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得以發(fā)展。通過智育,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并具備持久的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習情感、堅韌的學習態(tài)度,為他們今后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智力基礎。”
悟:我認為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任何一個優(yōu)秀教師都離不開前代人的教育財富。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我們是在用我們時代語言,用我們的生活閱歷,同過去的大師們進行心靈溝通,闡釋我們對教育的理解。我認為作為一個教師和其他工作者不一樣,教師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給學生人格上的感召力。學生對我們教師的期望很高,他們把我們教師當作百科全書。在他們眼里,教師是無所不知的,如果教師是一問三不知,那么他們就會很失望。所以教師對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非常重要。要善于和他們溝通,要和他們成為生活中的好朋友。教師還應該要有豐富的學歷,經歷和閱歷,所以教師要善于學習,不斷更新和積累知識,才能教育好學生。
做到:朱永新說的那樣——年輕不是壞事,只要你每一天不要去重復,每一天都是在擁抱新的太陽。偉大并不遙遠,只要做個有心人,要進行細致的積累,多花點精力在教學上,花在對自己事業(yè)的追求上。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八
《新教育》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改進,對教育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閱讀《新教育》。
心得體會。
范文,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拜讀朱永新的《新教育》,對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注入了新的感悟。新教育是“新”教育,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舊教育而言的“新教育”;新教育也是“心”教育,是相對于以分數為主導的應試教育而言的“心靈的教育”;新教育是“行”教育,是相對于坐而論道的“學院派”,主張建設與行動的“行動教育”;新教育史“幸”教育,是相對于當下的教育缺乏幸福、快樂而提出的“幸福的教育”;新教育是“興”教育,是給中國教育帶來“興旺”發(fā)展的教育;新教育是“信”教育,其本質就是“無限相信教師和學生的潛能”。
新教育實驗有四個追求,或者說四大改變:一是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二是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三是改變學校的發(fā)展模式,四是改變教育的科研范式。這四個改變的目標就是讓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最重要的邏輯起點就是教師的發(fā)展,或者說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充滿激情地去擁抱自己的教育生活,用心去發(fā)展自己的教育世界。因此,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應該是新教育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結合市教育局“治轉提”活動,轉變觀念,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使新教育實驗在自己的教學中有所顯現。
我認真研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著作,感想頗深。新教育強調“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既是對教育終極意義的思考與追求,也是對當下畸形教育提出療治的愿望與計劃。本該充滿夢想,充滿活力,充滿激情,充滿渴望的大好年華卻消失在無情的應試教育的無奈中,本該天真爛漫的童年,快樂卻已消失殆盡。怎樣才能擺脫如今教育的尷尬境地,讓學生走出倦怠,青春的臉龐露出幸福的笑容,聽到天真可愛的兒童發(fā)自內心的朗朗笑聲,找到教育所原本該有的真諦,這是我們新時代教育所要探討追尋的始終不變的課題。書中特別提出教育的幸福完整,這個觀點也是我極為贊同認可的教育思想,它是指教育既要滿足學生相對低級的內在需要,如安全的需要與被愛的需要;更要促進學生萌發(fā)高級的需要,如愛他人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社會認可的需要。在我看來教育本身首先是愛的教育,它是教育力量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反省我自己在教育一線執(zhí)教二十余載,對教育事業(yè)的愛,愛學生的心是始終不變的,但是卻不曾認真的去思考怎樣在教育過程中付諸我的愛,怎樣讓學生感受到我的愛,總是執(zhí)拗的認為:“給好心不能給好臉”,聲言俱厲,以命令、獨斷的言辭威武學生,用嚴厲懾服學生。而實際上這種震懾只會筑起愈來愈深的鴻溝,無法走進學生的心里,也無法讓他們感受到我的愛,學生也不會發(fā)自內心的愛我,他們也不會有感恩之心。我認為愛的缺憾才是教育最大的失敗,不管是在家里還是教育事業(yè)中。正如書中所說的,“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的教師,深得學生喜愛的教師,能放下‘架子’,走進學生心里的教師?!苯逃x不開愛。教師愛學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學生。自尊心是人的心靈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輕者就此一撅不振,重者進而憤世嫉俗?,F在的學生普遍在家里被父母長輩溺愛慣了,經不起教師的批評和責罵。所以只有尊重我們的學生,尤其是學生的人格,才能擁有一群燦爛的健康向上的學生,也才能為學生所尊重。
教師愛學生,其次,是要相信學生。作為教師,應設身處地為學生考慮,才能解決好問題,贏得尊重,贏得信任。
教師的職業(yè)本就普通平凡,我們不可能體驗轟轟烈烈的成功,如雷般的掌聲,但也能在平凡中成就不一樣的有色彩,充滿內心喜悅的滿足與幸福。在細讀中我佩服于朱教授作為一名合格人民教師,一名卓越的教育學家的淵博知識,更欽佩他對教育的至深領悟和摯愛,我深感讀一本好書勝過與優(yōu)秀的人交談,使我受益匪淺,今后還要不懈地學習教育良著,提升自己的思想,開闊心胸,不失遺力的做學生喜愛的教師,這就是我一生的職業(yè)追求與夢想。正如同書中說“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庇眯木褪菒圻@一職業(yè),愛自己的學生。多點時間和學生交流,一定能讓學生真正認識我,了解我,喜歡我。
我相信并借鑒書中所提倡的完整的教育,即:身、心、靈統(tǒng)一的的教育,追求的是回歸教育的本真,注重心的教育,注重對每一顆生命的呵護關愛,注重對每一份生命尊嚴和質量的扶植,對每一顆純真心靈的理解和尊重。新教育希望通過塑造美好的人性,進而建設美好的社會。新教育深刻理論的背后,期待的是心靈世界的美好,而不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純粹、博愛、人文的教育本真才是新教育所追求的。
最近拜讀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書,內心有很大觸動,收獲頗多,他從教育的基礎、中國文化、行動和改變、兒童課程、教師成長、理想課堂、完美教室、卓越課程、每月前一事、九大定律、家教主張和管理等多方面進行了闡述,針對當前中國教育存在的弊端進行提出了新問題,把搭建一個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和開闊無埂的教育空間作為新教育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深深體會到這份情有獨鐘其實就是因為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的事業(yè)發(fā)展為起點,以六大行動為途徑,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基本思想是:一、新教育的核心理念: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二、新教育的價值取向:“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三、四種精神:1、追求理想的執(zhí)著精神。2、深入現場的田野精神。3、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4、悲天憫人的公益精神。四、五大理念:1、無限相信學生與教師的潛力。2、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3、重視精神狀態(tài),倡導成功體驗。4、強調個性發(fā)展,注重特色教育。5、讓師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五、四大改變:1、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2、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3、改變學校的發(fā)展模式。4、改變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六大行動:1、營造書香校園。2、師生共寫隨筆。3、聆聽窗外聲音。4、培養(yǎng)卓越口才。5、構筑理想課堂。6、建設數碼社區(qū)。
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史實質上就是他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在學校就要讀書,讀書就意味著教育,學校就是一個師生共同讀書的樂園。而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水平又直接受教師的讀書興趣與水平的影響。教師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事業(yè)。人是物質與精神的統(tǒng)一體,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為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成為教師實現專業(yè)發(fā)展的舞臺,成為學校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平臺,成為學生、教師、學校共同反戰(zhàn)的理想空間。人的理想層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我認為,我們每位老師都應該為自己設置一個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才能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和使命感,才能不斷進行自我挑戰(zhàn),與理想堅守,以智慧的行動、堅韌的行動,追求教育理想。就像新教育說的那樣,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從心靈的建設開始,教師要重新認識教育的過程,理解新教育的本質,如何真正挖掘教師和學生的潛力,培養(yǎng)吸收的個性,倡導成功的體驗過程,關于理想教育這些年在學生當中顯得蒼白無力,拜金主義的思想在整個社會場勝利很多的負面影響,學生當中想當科學家的人數沒有向當明星的多,這是非??膳碌?,功利性很輕強,把理想變成空想,有相當多的學生不切實際的認知偏離的正常的軌道。因此把培養(yǎng)卓越作為起點,教師的高度決定了學生起步的高度,卓越的教師能使學生更卓越,事情不論大小,要看做事的態(tài)度是不是端正,態(tài)度的持久性是成功的保證,教師要通過知識、態(tài)度、能力進行有機的整合,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長處,用愛感動學生,激發(fā)他們的熱情,讓他們有正確的方向,變的自信、堅強而執(zhí)著。家庭教育不容忽視,實際上家長已經參與到教育教學之中,更多的家長重視學業(yè)成績和名次,凡事大包大攬,忽視了對還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德行的培養(yǎng),孩子們在學校沒有包容之心,凡事從自我出發(fā),尤其是勞動能力更為缺乏,學校因為安全和責任學校把勞動安排給力物業(yè),學生也沒有勞動機會,這也是現實存在問題。教育永遠沒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無止境的探索中建構自我,在永不停步的發(fā)展中壯大自我,教育永遠是一個美麗的夢,是我們每個教育人擁有的夢,與新教育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尋教育之夢,讓自己與學生真正能夠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新教育生活。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九
《新教育之夢》一書,給了我深刻的感觸,也激發(fā)了我內心深處蘊藏的那份渴望?!叭艘獣鰤簟?yōu)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著自己的夢想。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就沒有了意義”。盡管說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有些遙遠,但我們生活著就要懷有夢想,工作著還要編織理想,并努力去實現理想。
一、努力做“理想德育”的追求者。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德育,都把德育置于一個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全面發(fā)展的內容里也是以“德”為先。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當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從中可以看出,德育的確應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困惑不解的問題。比如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南轅北轍;有些家長對子女的缺點或錯誤熟視無睹,甚至寵愛有加,那教師的教育還能起作用嗎?又如朱永新教授所說:“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fā)現文化和道德相脫節(jié)的現象”??磥?,德育要深入人心,深入到每個家庭,只有建立起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合力網絡,才能在全社會形成“做人為本”的共識,建筑起堅不可摧的“人格長城”。那如何使學生自覺地創(chuàng)造“真善美的人格”呢?作為教師,理所當然地要肩負起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任,努力做“理想德育”的追求者。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條件和環(huán)境,開展各種自然的德育活動,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行。例如在我校,每年開展的“學雷鋒獻愛心”活動,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紀念活動和“書香校園”讀書節(jié)等,的確使學生的心靈在環(huán)境中得到凈化,人格得到熏陶,從而逐步克服自身的缺點,逐漸完善自己。
在德育過程中,教師還必須和學生有一種平等的溝通,一種平等的探討,一起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德性。德育需要一種寬松、寬容和溫馨的環(huán)境。例如我班上的小豪同學,生性懶散,做事總是丟三落四,學習上更是“得過且過”。我也曾經為他的不努力而大動肝火,傷透腦筋。升入四年級時,他的成績是班上最后第三名。不管是語文還是英語,只要是背和記的內容,他就學得很吃力。但是我發(fā)現,他對數學卻很感興趣,每次數學測試都能得到很好的分數。于是,在一次學校組織的奧數競賽中,我鼓勵他參加比賽。后來居然得了獎,從他興奮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難以抑制的喜悅心情和漸漸樹立起來的學習自信心。隨后,我耐心地引導他明白“人一己百,奮起直追”的道理,并且不時地在班級里表揚他在學習上的每一點進步。同學們都十分羨慕他,而小豪同學也更是干勁十足。最后期末考試,他的各門成績都及格了。他高興,老師高興,同學們也高興。從這一事例上,我更能真切地體會到“平等”在師生之間所處的重要性,失去了“平等、溝通”,失去了“鼓勵、表揚”,特別對于一些常常犯錯的學生,往往會只看到自己的缺點,并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努力。
二、積極做“理想智育”的探索者。
在傳統(tǒng)的智育中,教師是真理和知識的化身,是無所不能的圣人;教師的使命就是給學生空蕩蕩的大腦中裝知識。于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顯得順理成章;于是,“填鴨式”“滿堂灌”也變得自然而然……其實,這樣的智育是有害的,對于孩子的發(fā)展來說也是非常不利的。在書中朱永新教授明確指出:“知識不過是智育的載體,學生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所得到的獲取知識的能力。教師傳授知識,是給學生進行智力體操的訓練,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得以發(fā)展。作為教學在第一線的教師,更應該積極去嘗試,去摸索,去總結,去反思,因此,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用精彩與快樂去吸引學生,讓課堂充滿生氣與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去實現我們的“理想智育”。
這成功的背后靠的不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十
閱讀是門檻最低的獲取知識的途徑,也是最實用的求學問方式,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閱讀新教育書籍。
范文,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習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活水源頭。我上學時就喜歡讀書,可惜那時候手邊能夠閱讀的書很少。我參加工作后,三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著自己的夢想和希望,播撒著自己的愛心和汗水,收獲著成長的幸福和快樂。擔任校長以后,我依然時常給自己充電,每天堅持閱讀《人民教育》《中小學管理》《教書育人?校長參考》《中國教育報》《教師報》《致教師》等各類教育報刊雜志和教育專著,積極撰寫。
讀書筆記。
和理論文章。
近幾年來,**區(qū)教體局先后多次組織校長、教師們去江蘇海門學習新教育。我有幸成為第一批學習者去海門進行了參觀考察。在學習之余,我閱讀了朱永新教授、吳勇主任、陳鐵梅等老師的新教育專著。一段段文字,讓我心潮起伏;一本本書籍,讓我愛不釋手。
去年秋季開學后,聽說海門市教育局許新海局長又出新書了,書名是《守望新教育》,我便立刻給學校每位教師購買了一本。與此同時,還給教師們購買了《致教師》《教育就是喚醒》等系列新教育專著。書發(fā)放后,我一拿到《守望新教育》就迫不及待地閱讀。完全是出于對新教育的感情,被許新海博士執(zhí)著于教育的情懷所感動。連續(xù)幾天抽空讀完此書,一如我的想象,這是一本非常有份量的書。
翻開這本書,首先讓我驚訝的是作為一個區(qū)域教育行政部門的一把手,身兼多種角色,還能取得那么多成就:曾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等多項課題,出版《教育生活的救贖》《澳洲課程故事》《做教育的行者》等專著7部,在《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等報刊發(fā)表教育科研論文200余篇,榮獲20xx年度全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第三屆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等。
有一種叫做情懷的東西總是能夠撥動你心靈深處的那根弦,讓你踏著前人的足跡,奮力前行,抵達理想的彼岸。而這就是《守望新教育》。
本書共分四個部分。從《信仰擔當: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到《區(qū)域推進:只要上路就會遇到慶典》,從《行走感悟: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到《每日一思:只有堅持才有奇跡》。一篇篇樸實的文字中,我清晰地看到了一個執(zhí)著于理想的教育人在推進新教育實驗中的行與思。閱讀著許博士的體會與思考,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矢志不渝的情結,什么是有價值的人生。
許博士和他的團隊,懷抱著一種合作的精神,用行動堅守著夢想。
書中介紹了海門營造書香校園的一些做法:營造讓人渴望讀書的氛圍;整合讓人驚奇的閱讀資源;推薦富有層次的閱讀書目;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學生閱讀中可以分享感人片段、寫給主人公某某的一封信、展演書中某個片段等,這都為我校開展讀書活動給予了很大的啟發(fā)。
閱讀的過程,就是深入一個生命世界的過程。許博士對教育的摯愛和深情,更促使我追夢的腳步愈發(fā)堅定。一個學校,一間教室,一個學生,促使了我們的堅守,促使了我們的夢想之花永遠不會凋零。
我校的新教育實驗工作已經正式起步,已經順利上路。今后,我將繼續(xù)站在教育這一塊精神高地上,守望自己的理想,追尋教育的夢想,用全身心的投入與堅持不懈的努力,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帶領全校師生走在快樂閱讀、開心工作、幸福生活的新教育之路上。
相信不遠的將來,我校教師的行走方式、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學校的發(fā)展模式、教育的科研范式一定會走的更穩(wěn),做的更美,改變的更好。我也一定會帶領教師們繼續(xù)譜寫出一曲曲人生平凡而動人的樂章。
20xx年12月3日,在**區(qū)新教育研究中心的組織下,我終于懷著激動與欣喜之情踏上了盼望已久的學習之旅——海門一個溫馨而又充滿詩意的教育圣地。中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海門。的確,短暫的兩天學習,感受到了海門獨特的異地風情與育人氛圍;體驗到了新教育實驗散發(fā)的無窮魅力與核心價值。書香校園、每月一事、精品課堂、社團活動、生命敘事不僅是詩與思的交響,更是意與境的融合。
賞異地之景悟民俗風情。
海門,教育的一方沃土。不管是從金碧輝煌的(電視文化塔)標志建筑還是從當地的民俗風情(熱情、恬靜)來看,都能深深的感受到江海風情與古樸民居規(guī)劃的前瞻性和濃厚的待人文化氛圍。咨詢解惑,海門人總是熱情微笑地為客人指點迷津;穿越馬路,忠實厚道的海門司機以車讓人的禮貌之舉,讓人倍感溫馨……興許這就是海門“家校共育”、“每月一事”成功教育的舉措基石。
觀教育圣地享育人氛圍。
本次學習共參觀了海門實驗中學、東洲國際學校,正余初中三所學校,不管從學校的建筑布局、辦學設施還是校園文化建設都彰顯了濃厚的育人氛圍。海門實驗中學既有建筑物的對稱美又有蘇州古典園林的鑲嵌秀;“崇德進學,懷遠敏行”的學校精神標識,展現了海門實驗人懷揣“讓每個孩子得到更多的關愛,讓所有學生獲得最大的發(fā)展”的辦學理念,以高起點追求高目標,以高目標追求高質量,孜孜以求,跨越發(fā)展,力爭建成“現代化、特色化、國際化”的一流名校的宏偉藍圖。東洲國際中學北望黃海,南倚長江,在青樹綠草的環(huán)抱下彰顯了現代先進的辦學條件和新穎的辦學理念——做最好的自己;書香長廊又顯示了該校文化育人的濃厚氛圍。正余初中一所標準的農村中學,在申冬暖陽的照耀下處處飄灑著墨香紙潤的校園書香氣息,在外顯文化,與人文環(huán)境交相輝映下,充滿了詩情畫意,為學校增添無限生機與活力。
觀魅力課堂悟課改理念。
課改,當代教育發(fā)展的使命。在東洲國際學校和正余初中參觀精品課堂學習中,兩所學校在不同的課堂都給求經者帶來了不一樣的精彩、不一樣的思維、不一樣的感觸。導學案的設計既有大問題教學廣度延伸,又不乏細節(jié)學習習慣培養(yǎng);既有現代先進教學的新穎理念,又不缺傳統(tǒng)教學的文化底蘊;既有課堂教學評價梯度標準,又不乏因“材”施教,個性發(fā)展的營養(yǎng)“美餐”。課堂上,學習任務分配、小組探究交流、匯報學習結果展示、小組自主評價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無不展示學生以“學”為中心,以“知識建構”、“問題解決”兩大途徑為教學策略。整個課堂教學汲取了“金字塔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諸多教育教學理論的精髓而逐步形成自己獨有的課堂模式。看出了海門新教育人在教育理念的支撐下,課改路上敢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的探索精神,追求的不僅僅是課堂的理想化更是理想化的課堂。
聽核心素養(yǎng)研行為習慣。
每月一事是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大舉措亦是新教育實驗十大行動之一。核心素養(yǎng)是我國教育發(fā)展改革的趨勢,亦是我國提升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國家督學成尚榮老師在做《習慣養(yǎng)成與核心素養(yǎng)》報告中提到行為習慣的背后是一種思維的存在,行為習慣是核心素養(yǎng)的起點。朱永新教授提到:從個體成長看,良好習慣是創(chuàng)造幸福完整生活的必備保障;從教育歷史看,注重習慣養(yǎng)成是中外教育的共同優(yōu)良傳統(tǒng);從教育改革看,注重習慣養(yǎng)成是夯實核心素養(yǎng)的必然方式;從世界趨勢看,注重習慣養(yǎng)成是全球教育改革的主要朝向。由此可知,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路徑之一。每月一事是以習慣為路徑,明確目的,在文化與理論的支撐下進行系統(tǒng)的、科學的、規(guī)范的操作與實踐,培養(yǎng)學生完全的人格。這恰恰與核心素養(yǎng)價值力、思維力、學習力和生命力相呼應。同時,在海門兩天學習中參觀社團活動的展示,正是行為習慣的價值與核心素養(yǎng)因素的體現。
聽生命敘事悟真愛育人。
《教育就是喚醒》一書提到:“一名好教師的重要條件的前提是愛教”。知之深,才能愛之初;愛之切,才能行之堅。每月一事具有獨特的價值取向,在聽到張小敏老師“自律”行動敘事《允許孩子犯錯誤》中讓我看到了老師豁然與大愛;在聽到陳雪峰老師“閱讀”行動敘事《做一個精神充實的人》讓我感受到了老師的細心與無私;在聽到張燕老師“好學習慣”行動敘事《你若盛開,青春自來》,讓我感受到了老師真誠與關懷……每位教師的闡述無不讓人感動,無不讓每一位熱愛教育的工作同仁產生心靈共鳴——用愛教育,書寫生命傳奇。
再讀朱永新教授的《寫在新教育邊上》一書,再一次感受到他在新教育實驗中的激情、癡情。作為一名身居高處的政府官員,他仍輕盈衍生出“新教育”的魅力,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對教育有一種特別的情懷,對教育注入了深深的愛,真是不同凡響!
全書從歲月滴石、偶有所悟、杏壇小語、名家影響、亦師亦友、相伴飛翔六章展開描寫。從他的小學生活片段至今當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的經歷,每一個階段就是生活中一個閃亮的浪花,讀書、生活、工作中的故事用心書寫,構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他在文章中多采用了一些記敘的手法,抓住生活的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用心在理解生活、擁有自己全新的生活。他用一種獨特的視覺理解教育,創(chuàng)造新的教育生活,編織著新的教育之夢。他的眼中充滿五顏六色的色彩,所以就會有一個繽紛的世界,他的心中盛滿了陽光,所以就會在教育中不斷創(chuàng)造奇跡。我相信,他每一天都面帶微笑擁抱著一輪新的太陽,用心釀造著美好的未來。
從書中的字里行間的描寫,我發(fā)現他覺得自己在享受教育的幸福。他相信:如果你多了一雙會發(fā)現的眼睛,就會發(fā)現每一個孩子的潛能機會激情迸射,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就會輕舞飛揚,而自己,也就插上了一個會飛翔的翅膀,時時刻刻都會聽見花開的聲音,把校園當成追求卓越的教育夢工廠。
讀完了他的書,我認識到一個與眾不同的朱永新先生。他是一個對教育懷有無限虔誠的教授,是一位擁有大愛和悲憫情懷的人物。不難看出,他一定博覽群書,深入教育第一線如行者一般探尋中國教育方向,他的種種舉動,都匯成了教育言論、觀點、以及作品。他櫛風沐雨,背負著教育的行囊,行板如歌。
我發(fā)現,他一直在追尋教育的一種新實驗,于是就以全部的熱情致力達到超乎常人的行動境界,取得了學術上輝煌的成就。
從他的語言中,我感到他激情如詩人、深邃如哲人、純凈如嬰孩、憨拙如老農、淘氣如嬰孩。他將成功的教育實驗作為己任,心系西部,想通過實驗,改變教育現狀。時時轉換思維的角度和方法,宏觀和微觀的自然結合,造就了他獨特的研究方法和風格。他說“教育是一首詩?!彼3S檬且粯拥恼Z言來謳歌教育,表達自己的教育思想,他提倡教師要讀書,要寫讀書筆記,他希望教師參加他的教育實驗,要每天讀書、要寫作,要讀、要寫,必有心得,有領悟。他開通了網上博客,教育在線,與教師對話,啟發(fā)教師的體悟。
讀他的文章,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理論聯系實際,語言如同他的人一樣平易近人,整個讀書的過程就像是與他進行面對面的對話。他站在廣大一線教師的角度上說出自己的教育理論,案例中有蘊含著深刻的教育哲學,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深奧的語言,唯有句句真真切切的字句,讓人看到了一個勤奮、熱情、堅毅的智者形象。正如他的一首詩之中所說,“我是一粒種子,一粒教育的種子,來自理想與激情催開的花兒,我無法選擇我落到怎樣的土壤——富饒還是貧瘠,北國還是南方,無論把我埋得多深,我終將穿越泥土,向著明亮的方向……”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為能遇見這樣的教育實驗而幸運,更為這種實驗讓更多教師參與其中而欣慰。不知什么時候,我發(fā)現,我已經不知不覺地踏上新教育的征程,我發(fā)現我的教育生活開始發(fā)生了變化。新教育是一個心靈長跑的過程,就像一個推進器,讓人在長跑中不離不棄。而在新教育實驗中帶給我的知識、智慧,讓我感到這個教育的世界是多么廣博壯麗;新教育實驗帶給我的勇氣、力量,讓我感到美麗的培新小學竟然是我心馳神往的地方;新教育實驗帶給我的理念、意念,讓我感到語文課堂已成為我興致勃勃經營的地方。
在新教育的實驗中,我們發(fā)現新教育中獨有的精神領域,改變了我的生存狀態(tài),改變了我的行走方式,使我變得堅強、樂觀、自信、勇敢。今天,我已離不開我的課堂,來到孩子們的世界,我們之間思維碰撞的火光,向我打開了一個天窗:讓我看到一片蔚藍的天空,一朵潔白的云朵,吸到一絲新鮮的空氣,一滴清甜的甘露。新教育,讓我的生命漸漸地寬敞起來,新教育,讓我們從這里出發(fā),去穿越那些偉大的靈魂,去擁抱生命中每一次精彩的綻放。
穿行在文字的叢林中,我醉心于新教育的實驗,按照朱永新教授指引的方向奮勇向前,締造完美教室,走進教育的夢工廠,我看見青春是道明媚的霞光。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十一
前一段時間有幸讀了《新教育》這本書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激發(fā)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憧憬。古語云:“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身為教師給學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讀一遍題目,又怎么能期待我們的學生認真審題呢?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在備課時候充分把握了教材。熟悉了教學內容,就認為學生也熟悉了。學生從課堂學習中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應是學習的方法。如果教師在每次讀題時能做到讀兩遍、三遍,指導學生如何來讀題。
讀完此書后讓我不禁感覺到擁有一名好教師的思想,能指導我們不斷地開拓自己的事業(yè),努力地尋求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使自己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完善。但思想、主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拿來”之后也要善于與時俱進,并且在長期實踐基礎上進行艱苦卓絕的思考。你想關于教學研究,怎么去選擇一個課題?怎么去定位,我覺得對我的幫助還是很大的,我打算利用寒假的時間再去讀幾本關于類似的書來提升一下自己。
書中講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對照這里提到的要求,我身為一名教師,覺得離理想的教師的距離很大。其中有很多要學習。這也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完善自己。遇到挫折不氣餒,要總結失敗的原因。要完全做到書中所講的八點,當然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難的。但是只要有這方面的意識,通過自身的努力,會慢慢向理想的教師靠攏,縮小其間的差距。
不過在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極有愛心的教師。因為愛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教師愛學生,一個佷重要的表現就是相信每個學生。每個孩子都有巨大的潛能,而且每個孩子的潛能是不一樣的。有人可能認為潛能是要靠練習來挖掘,而我認為孩子的潛能要靠愛來挖掘。我愛我的學生,常會有這樣的一個念頭:某一天一個學生割破了手,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兒子,要是自己的兒子割破了手,我會怎么樣?接下來的一切事情都很自然,學生也覺得你真的是很關心他。以后不管他在學習還是生活上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他都會找你訴說。師生關系的融洽,正是你首先付出了愛。所以說只要肯愛學生,就會換來更多的愛。
教育離不開愛。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說的那樣:“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弊鳛橐幻處?,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我們的工作和任務是要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師應學會如何去愛自己的學生。
教師愛學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學生。自尊心是人的心靈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輕者就此一撅不振,重者進而憤世嫉俗?,F在的學生普遍在家里被父母長輩溺愛慣了,接受信息的途徑非常多而新潮,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處于青春期發(fā)育的第一階段的逆反心理很強,經不起教師的批評和責罵。所以只有尊重我們的學生,尤其是學生的人格,才能擁有一群燦爛的健康向上的學生,也才能為學生所尊重。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十二
1你不在了,但生活還在.
——《天藍色的彼岸》。
感悟:生命逝去的“我”開到天藍色的彼岸,看到了許多,也思考了許多,就比如這句“你不存在了,但生活還在”.很短小的一句話,卻讓我覺得四肢發(fā)涼,莫名地有了些無奈和疼痛.小男孩該是后悔了吧,遺憾生命那么短,還沒來得及好好珍惜.人的生命是脆弱的.我們要好好珍惜生命,把握好每一個今天,使生活更有意義,更加充實;我們要學會去珍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學會諒解、寬恕別人,要勇于承認錯誤,不要怕說對不起.
2摘自培根隨筆之《論死亡》。
死與生同其自然;也許在一個嬰兒方面生與死是一般痛苦的.在某種熱烈的行為中死了的人有如在血液正熱的時候受傷的人一樣,當時是不覺得痛楚的;所以一個堅定的,一心向善的心智是能免死底痛苦的.
感悟:
看完這段文字后心靈都不由清明了些,仿若醍醐灌頂.自從懂事后知曉死亡,就一直懷著畏懼的心理,有的時候甚至埋怨科技的發(fā)達,因為明白世界本沒有天堂,也沒有地獄,總覺得死后的虛無是最深刻的恐懼.但是培根早在幾百年前就說到“生與死同期自然”,都是自然的恩惠,所以要平淡待之,要珍惜生命,死而無憾.
3于是鳳凰花激起的不僅僅是童年成蝶化蝶的記憶,而是少年夢鳳化凰的一段惜情.如火的花的印象配上輕唱的驪聲,敲響了少年的夢境,驚覺到自己既不是鳳凰神鳥,也非朝陽梧桐.終于在碎夢中瞧見自己的面容,原來只是一個少年,原來只是一段驚夢.
——林清玄《斷鴻聲里》。
感悟:我總以為林清玄的文字都是禪宗或是寓言,沒想到還有這樣抒情優(yōu)美的文字.作者寫鳳凰花的同時,也寫了高潔的梧桐,涅槃的鳳凰和年少的驪歌.光陰逝去,離別卻總是讓我們傷感而無奈,但是鳳凰花還是這樣熱烈地開著,映襯著離別的哀傷.
其他見我給你的文件啊。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十三
我的學校坐落在美麗的駱馬湖畔,那里風景優(yōu)美,空氣甜潤。同樣在我們的學校里,每個教室都有一個漂亮的“圖書角”。那里收納了世界上美好的一切,整個世界都被包容在那片小小的天地里。
我們班的圖書角里面的圖書分為好多類,有“寫作天地”、“名著精選”、“科學探究”、“童話世界”還有我們自己的“作品展示”。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書來充實自己。
我印象最深的是《夏洛的網》,說的是蛛蛛‘夏洛’和小豬‘威爾伯’之間的故事。有趣而又感人。讓我從中體會到了他們之間純潔的不計報酬的友誼,我喜歡那個純純的世界。最先接觸到這本書是許老師講這個故事給我們聽的,我們都很感動。所以就養(yǎng)成了愛看書的習慣,因為許老師會經常向我們推薦適合的圖書,所以我們班的書香氣味是最濃的。我們班的圖書角里面滿滿的書也都是我們自己捐的。
希望你們也能愛上讀書,因為在那個世界里你將得到很多!收獲很多!
閱讀的作文加評語怎么寫。
寫家長意見怎么寫。
怎么寫訃告。
悼詞怎么寫。
怎么寫聘書。
賀信怎么寫。
訃告怎么寫。
證明怎么寫。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十四
自從黨帶領著人民打敗了外國侵略者之后,我們的祖國正在飛速發(fā)展之中,然而有些外國人還是瞧不起我們,于是,許多愛國志士便都投入了祖國的建設事業(yè)中.
鄧稼先這個名字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它就是原子彈和氫彈的研究者.1958年8月,在外國留學的鄧稼先謝絕了導師的挽留,懷著一顆滾燙的赤子之心踏上了歸途,回到了新中國.但是,外國已研究出了非常先進的核武器,而在這方面,中國仍舊就是一個空白.1958年黨中央決定研制中國自己的核武器——原子彈.這時,鄧稼先站了出來,他毅然接受了研究原子彈的任務,當時,研究核彈的工作是非常危險的,但鄧稼先決定要為國捐軀.1964年10月16日,隨著一聲巨大的轟鳴,一朵無比壯美的蘑菇云升上了天空,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的山空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在羅布泊的上空,中國的第一顆氫彈又成功地爆炸了.全世界震驚了!喜訊迅速傳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這不朽的功績使中國人揚眉吐氣.
看著冉冉上升的國旗,你是否感到從未有過的激動呢?這是我們國家的象征,有多少人為這國旗做出了貢獻,在觀看升旗儀式的同時,你是否尊重那些在國旗里活著的烈士?那些為國旗做出貢獻的人呢?我敢說有些人不是的.當我們對國旗行注目禮時,有的人在做小動作;當莊嚴的國歌奏響時,我們嘴里發(fā)出的聲音卻像蚊子似的無病呻吟.這一切難道是愛國的表現嗎?別忘了,親愛的同學們,那紅旗里的眼睛在看著你呢!誰在做小動作?誰在低著頭?高高飄揚的紅旗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別人為升旗儀式是一件小事,它的意義大于一切!
感受:
中華民族這些耀眼的成就,也讓我們的祖國重新煥發(fā)出光彩;從大興安嶺到西沙群島,從世界屋脊到東海之波;從故宮到頤和園,從長城到天壇.這些都是我們祖國大好河山悠久歷史的見證,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驕傲.
但是我們不能停止不前,永遠停留在驕傲之中,我們是發(fā)展中國家,祖國要我們去建設.我們現在好好學習,不都是為了將來去報效祖國嗎?我們都愛我們的祖國,祖國一定在我們的心中.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十五
經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類文明的積淀,誦讀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可以說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利用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們在讀經誦典中養(yǎng)德行,學會了做人,它不僅豐富了我們知識,提高了我們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怎樣做人,它像絲雨一樣潤物細無聲地泫潤的我們的心靈,使我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yōu)秀的道德育品質也自然形成,同時了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因此,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直面經典,誦讀經典,感受經典,仔細回味,接觸經典的每一個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們驚喜的感受到開展經典誦讀后帶給我們的喜悅。
一.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了。
開展“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后,我欣喜地發(fā)現孩子的語言表達比以前更流暢、更風趣了。學生對經典一遍遍地誦讀,每一遍都是一個感知過程。在反復誦讀中,誦讀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學生的理解、體會也層層加深?!皶x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孩子在朗讀水平大面積提高的同時,形成了良好的語感,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識面的擴大。俗語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厚積薄發(fā)”。只有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才能“厚積薄發(fā)”,“下筆如有神”。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天天在進步。
二、道德修養(yǎng)得到完善。
經典誦讀是進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途徑?!兜茏右?guī)》經典故事講述了許多社會倫理、道德規(guī)范、人生哲理等,在誦讀期間,孩子逐漸改變著自己的生活、學習習慣。兒童最善于模仿學習,久讀經典,最易受到熏陶,他們會以古人為榜樣,學習古代圣賢的品質,更加自覺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隨著誦讀活動的開展,逐漸培養(yǎng)了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兒童心地善良,性格溫和,舉止文雅,樂意與他人交流、合作。在家里,她們總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大聲說話,和外人接觸,卻像只小綿羊,人家問什么,就答什么,甚至不答。自從讀了經典以后,孩子知道了以前那樣做,真是太沒有禮貌了。《弟子規(guī)》中的“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笨梢?,經典能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十六
1.很多人都說,你們好辛苦呀,必須要有耐心才可以,否則孩子們整天吵死了。其實做為一名幼兒教師光有耐心是不夠的,我們還有細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愛心,這顆愛心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這顆愛心撒向每一個角落的都是一樣的愛,只有這樣你不但能贏得孩子們的心,還可以贏得家長朋友的心。
愛孩子不是說在嘴上,要掛在心里,愛孩子要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家庭狀況。于是我和家長成了朋友,利用早上接待了下午離園的時間和家長交談,了解孩子們在家的表現,身體狀況和當時的情緒,以便我更好的在一日生活中觀察孩子的`,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個別教育。
愛孩子就是關懷孩子,幼兒園因為特殊的原因,孩子們尿褲子是經常發(fā)生的事情,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時,我總是不吭聲為孩子換下尿濕的褲子,因為這是孩子的小秘密。
愛孩子就是尊重孩子,我們有個孩子鼻子上總是帶著鼻涕,我并沒有嫌棄他臟而不理他,相反當我看見他的鼻涕流出來是給他送上紙,或親自為他察干凈。
愛孩子就是責任,因為有了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才會做的更好。孩子們由于年齡小,自立生活能力差,自我保護能力也不強,所以我會教給孩子們如何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保護自己。
2.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肩負著培育“祖國花朵”的重任,我們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與時俱進。在幼兒教育中,自認為我是一直尊重幼兒的潛能,尊重幼兒的個性,能運用“尊重”這把鑰匙來打開孩子心靈的金鎖。
今天發(fā)生的一件事情,讓我有了深刻的反思。下午,我班一個孩子在外面走廊里發(fā)現了半個饅頭,看樣子是中午的,于是我在班級詢問,沒有人承認。此事讓人頭疼呀,然后讓孩子們圍圈站,我說:“如果你現在承認說明你是誠實的孩子,老師不會責怪你?!钡菦]有任何反應,于是我便一個一個詢問,讓孩子們看著我的眼睛回答,最后還是沒有查到。我怎么也想不通,猜不到,覺得自己對他們已經很了解,看眼神可以分辨出來的,但是...于是我相信不是他們而是隔壁班,我拿著那個證據去了隔壁班,也沒有。很失落地回教室,這時在教室門口傅英豪靠在桌子旁擺弄衣物,我又隨口問道:“這是你丟的嗎?”他看著我小聲說:“不是?!蔽矣謫柕溃骸罢娴模俊比缓笪铱吹剿粝铝搜蹨I,承認了。我問他為什么剛才不說,為什么不主動承認錯誤,他哭著說:“我怕別人笑話我...”
瞬間我感覺自己錯了,不該去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他們已經長大了,更在乎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于是我承諾不再提這件事,不會讓他成為大家的笑話。今天也給我上了一課,但愿以后不會再出現了。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十七
《家》以嫻熟的藝術手法,塑造了眾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個形象都寫得血肉豐滿、個性鮮明、栩栩如生。
小說中的人物有七十來個,其中既有專橫,衰老的高老太爺,荒淫殘忍的假道學馮樂山,腐化墮落的五老爺克定,又有敢于向死向封建專制抗議的剛烈丫頭鳴鳳,溫順馴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長孫媳瑞鈺等;以及受新潮思想、向往自由平等的覺慧、覺民、琴等青年覺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其實,《家》一書是寫在中國社會劇烈大變革時期一代青年走過的歷程。覺新、覺民、覺慧三弟兄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性格,他們出身在四世同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館中。因為性格的不同所走的人生道路也就完全不同。
覺慧應該是巴金老先生筆下具有一個代表性的新青年的一個典型人物。巴金曾在他的這個第十版序中這樣寫到:“一個舊禮教的叛徒,一個幼稚然而大膽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給我們帶進來一點新鮮空氣,在那個舊家庭里面我們是悶得透不過氣來了。”覺慧正是這樣一個人物,他有著新思想,看到了社會的弊端,他反對舊禮教。同時,他也很幼稚。但是,他敢于反抗,并且最終沖出了那個封建禮教的大家庭的束縛,乘著不停東流的綠水走入了他向往的新生活。
書中還有一個特別顯著的氣息:到處閃耀著青春的色彩。這種單純而自然的環(huán)境就是作者本人所寫的那樣:“永生在青春的原野”,“我始終記?。呵啻菏敲利惖臇|西。而且它一直是我的鼓舞源泉?!?/p>
巴金老先生筆下的《家》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而《家》的那些子弟們正代表了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高家中專橫、衰老、腐朽的最高統(tǒng)治者高老太爺。他代表的正是政府機構中腐敗、貪婪的官員。那些官員仗著自己的官職,隨意支配人,在無形中,人們對他產生了怨恨,對他也產生了無形的威脅。還有像狡猾貪婪的四老爺克安的貪官,他們運用自己的小聰明,毫無顧忌地從公家手中“榨錢”,行賄受賄是樣樣不缺。社會中也有像腐化墮落的敗家子五老爺克定的青少年,他們整日沉迷于網絡的虛擬世界,他們由于承受不了社會各方面的壓力自甘墮落。盡管有如此之多的“烏云”,但它永遠遮擋不住“太陽”的光輝。
總之,《家》這部作品從思想內容上,對摧殘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禮教和封建專制制度進行了憤怒的控訴,對那些在封建禮教的重壓下受苦、掙扎最后作了犧牲品的人們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對那些為爭取自由的生活而奮斗的人們進行了大力的歌頌。
這個社會永遠都是在進步的,并不會因為有什么不進步的羈絆而停止,而且它也不能夠停止;沒有什么可以阻擋得了時代的潮流。在走過的途中,它會噴發(fā)出應由的水花,這就會形成一股股奔騰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勢,向著唯一的海流去。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十八
近段時間,我學習了《新教育》這本著作的第二章——新教育的學理基礎,懂得了與本體論、價值論和方法論相對應,新教育實驗具有自己的哲學、倫理學和心理學基礎。
在中國的許多學校中,都有這樣的標語:“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一切為了學生。”新教育實驗為什么講“為了一切的人”,而不是“為了每位學生”?因為,我們覺得教育實際上是一個大的概念,是包含了人類生存、生活、發(fā)展的全部過程的這樣一個概念。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而且要關注教師,關注校長,關注父母,關注一切和教育相關的人。
“新教育實驗”強調行動,而且把“行動”作為實驗的價值取向,明確提出新教育實驗的價值取向是“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我們很多美好的教育理論,常常是理論與實踐兩張皮,而新教育實驗的行動,其主旨不是創(chuàng)造多少深刻的教育理論,而是改變我們的教育行為,是一種追求教育行為改變的行動。新教育實驗的行動,是群眾性的、可操作的,是人人可以樂而為之的。
新教育實驗的心理學基礎是潛力論和個性論。喚醒潛能、激發(fā)力量、促進教師和學生走向成功,這是新教育實驗的一個重要觀點。我們相信,孩子和老師身上的潛力你怎么去評估都不會過分?,F代醫(yī)學心理學認為,由于各種復雜的內部和外部原因,人的大腦機能存在一種抑制現象,使得人們長期難以覺察自己的能力,但是,在恰當刺激的條件下則可以解除這種抑制,從而使蘊藏于人體內的潛能充分地釋放出來,產生一種神奇的力量。
建立在潛力論的基礎之上,我們就必須無限地相信教師和學生的潛力,必須為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搭建舞臺、創(chuàng)造空間。新教育實驗相信,我們給教師和學生多大的舞臺,他們就可以演繹多大的精彩;我們給教師和學生多大的空間,他們就可以創(chuàng)造多大的輝煌。
新教育實驗崇尚的是個性,崇尚的是品牌,每個學校都要辦成特色,每一位教師都擁有自己的個性,都擁有自己的特長,讓每一個人成為他自己。新教育實驗一直認為,特色就是卓越。什么是最好的?最好的就是最有特色的。特色是一種自然的形成與積淀,特色也是一種預設與養(yǎng)成。自然形成需要我們珍惜與發(fā)展,特別是對一個學校而言,有了一定的特色后,要善于及時總結、提升、創(chuàng)新,使萌芽的生長更快,使朦朧的越發(fā)清楚,使暫時的變得久遠。
新教育實驗認為,教育是一個培養(yǎng)人的事業(yè),是一項通過培養(yǎng)人,讓人類不斷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業(yè)。教育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讓教師和學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就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養(yǎng)美好的人格,使學生擁有美好的人生。
新教育閱讀心得篇十九
加西亞·馬爾克斯是世界文壇公認的“魔幻現實主義大師”。當我第一次閱讀《百年孤獨》時,就被敘述開始時那一行迷人的句子吸引住了:“許多年之后,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睆哪莻€遙遠的下午到許多年之后的今天,這是一個充滿了巨大誘惑的時間與空間。從將來的角度回憶過去的倒敘手法,一下子造成了藝術上的懸念,令人無法釋卷。以這樣的開始進行敘述,成為世界小說史上的經典之作。相比之下,馬爾克斯的另一部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的開始就顯得平淡了,沒有巨大的吸引力。
《百年孤獨》讓我一直保持著閱讀的興奮。在整部小說中,馬爾克斯的敘述出神入化,使我深深著迷。如小說的第七章,在寫到霍塞·阿卡迪奧自殺后,他對那股鮮血的流向作了全過程的擬人化追蹤敘述,寫了近兩百字。讀來真是獨具趣味、令人耳目一新。而在小說中出現的俏姑娘雷梅苔絲白日升天、阿瑪蘭塔與死神交談等等情節(jié),光怪陸離的傳說成為一種現實的映照。
來。”第一次讀《伊豆的舞女》時,我就感到了川端康成文字的力量,他幾乎不由分說地帶著我穿過山道和雨水,來到了那個舞女的面前?!澳俏枧瓷先ゴ蠹s十七歲。她頭上盤著大得出奇的舊式發(fā)髻??,這使她嚴肅的鵝蛋臉顯得非常小,可是又美又調和”。這是一個美麗的舞女,令川端康成眷戀不已。在追隨著舞女旅行于伊豆山水間的日子里,我像川端康成一樣變得憂傷而又多情。然而,相聚是緣,離別總是難免的?!拔业念^腦變成一弘清水,嘀嘀嗒嗒的流出來,以后什么也沒留下,只感覺甜蜜的愉快?!迸c舞女分別后、躺在船上的川端康成的淚水讓我同樣無以自制,那一瞬間,如煙往事中飄逝而去的友情或者愛情紛至沓來?!兑炼沟奈枧吩诖ǘ丝党傻男≌f中,不是最著名的。他是以《雪國》、《古都》、《千只鶴》三部小說代表作獲了196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但是,這篇我最早讀到的川端康成的小說,給了我深刻的影像,不能忘懷。由此我感到,閱讀的第一感覺總是猶如初戀一般固執(zhí)而難忘的。而事實上,從《伊豆的舞女》開始,川端康成形成了他的寫作風格。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114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