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教案習作(優(yōu)質(zhì)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7 21:47:02
四年級教案習作(優(yōu)質(zhì)17篇)
時間:2023-11-27 21:47:02     小編:薇兒

教案的編寫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學理論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同時還需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進行靈活調(diào)整。在編寫教案時,應根據(jù)課堂時間的安排,適當控制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和深度。下面是一些關于教案編寫的范例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p>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一

伍宇――我的好朋友。他,誠實可愛;他,活潑機靈;他,樂于助人。他有許多優(yōu)點。

去年冬季的一天,我得了重感冒,渾身無力,胃也很難受,惡心想吐。終于,我實在忍不住了,“哇:”地吐了出來。我吐了一桌子,我前桌的伍宇也未能幸免,書包上、后背上都是,我心里很不安,他一定要向我發(fā)火。說不定還會讓我賠衣服呢。出乎意料,他不但沒說我,還主動幫我收拾贓物。放學時還幫我拿書包,讓我很受感動。

從此,我們學在一起,玩在一起,成了好朋友。思路表白:從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可以看出伍宇同學助人為樂的好品質(zhì)。這是平時注意積累素材的結(jié)果,同學們你注意這一招了嗎?本文語言精練,詳略得當。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二

重點:根據(jù)提供的開頭,展開合理的想象。

難點:想象要合乎情理。

故事一則。

一課時。

自我加減。

1、激發(fā)興趣:

一群孩子正在一塊空地上踢足球,突然,球“砰”的一聲飛到人家窗玻璃上,玻璃碎了。

2、啟發(fā)想象,練習說話。

師:剛才故事只是說了個開頭,接下來還會放生些什么呢?你們能不能繼續(xù)編下去?

(提示:窗玻璃打碎了,孩子們會怎么做?那戶人家又會怎么做?)。

3、順勢誘導,簡介續(xù)寫。

同學們根據(jù)故事的開頭想象出了好多生動的情節(jié),使得整個故事顯得前后連貫、內(nèi)容完整。如果把剛才說的內(nèi)容寫成一篇。

作文。

這種類型的作文就是續(xù)寫。

1、揭示開頭,想象說話。

2、閱讀例文續(xù)寫部分,思考:

3、討論、小結(jié):

這篇例文根據(jù)開頭“我”的“鼻血就流了出來”展開想象,續(xù)寫了這些內(nèi)容:一位叔叔掏紙巾給“我”,老奶奶、阿姨給我讓座,大姐姐用包著冰棍的手帕按在我的腦門上,后來“雪慢慢地止住了”。整篇文章首尾呼應、前后連貫,人物的行為表現(xiàn)真實可信。小作者的想象有根有據(jù)、合情合理。

4、再讀例文,體會寫法。

1、自學“習作要點提示”,思考:續(xù)寫有哪些要求?

2、討論交流。

3、引導歸納:續(xù)寫作文,一是要根據(jù)提供的開頭展開想象,二是要注意想象的內(nèi)容要合情合理。

1、思考:

這一段主要寫發(fā)生了什么突如其來的事情?

3、同座之間相互交流。

4、指名口述,集體評議。

(教師在評點的時候,既要注意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又要注意引導學生想象要合理)。

展開想象。

合情合理。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三

習作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根據(jù)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寫一篇習作。

過程與方法:在語言表達的基礎上書面表達。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寫應用文的能力。

習作重點:

按要求寫一篇習作。

習作難點:

掌握書信的要求和寫法。

教學方法:

實踐操作相結(jié)合。

教學準備:

書信的例文一份。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一、情境創(chuàng)設。

1.這次寫作是給遠方參加“手拉手”活動的小學生寫一封信,你們想好寫什么內(nèi)容了嗎?

2.給一個完全陌生的朋友寫信,該怎么寫呢?

3.同學們,在這之前我們曾經(jīng)寫過書信,大家還記得書信的一般格式嗎?

強調(diào):開頭頂格寫稱呼,打上冒號;換行空兩格寫問候語;接下來換行空兩格寫正文部分;正文結(jié)束后,換行寫祝頌語;最后在右下方寫上寄信人姓名和寫信日期。

二、技法指導。

1.寫信之前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2.小結(jié):1)要認真回憶在口語交際時所講的內(nèi)容,特別是大家商量的意見;

2)寫信時要充分考慮如何給一個完全陌生的同學寫信,即寫什么,怎樣寫;

3)在信中先介紹自己的情況,要想好介紹什么內(nèi)容對方很感興趣,很想知道,不要寫對方不感興趣的內(nèi)容。寫打算開展“手拉手”活動想法,要寫出活動的意義,同時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據(jù),讓對方樂于、愿意參加到活動中去,所寫的建議還要切實可行,既考慮到自己,又要考慮到對方能否開展起來。

三、總結(jié)。

只有經(jīng)常寫信,才能既增進和親人的感情、朋友的友誼,又能提高咱們的寫作水平,好處很多。

說說自己的想法。

交流。

指名說——書信的基本格式:順口溜。

稱呼頂格打冒號,先向親友問個好;

正文每段空兩格,一件一件不亂套;

事情談完寫祝福,健康快樂常祈禱;

署名日期別漏掉,工整寫在右下角。

回憶“手拉手”活動。

交流可寫的內(nèi)容。

討論、交流:介紹自己的學校生活、自己的家庭情況、自己的個性愛好、自己的學習情況。

寫作、修改。

作業(yè)設計。

寫一封書信。

板書設計。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四

學會通過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把一成語的意思表現(xiàn)出來;初步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傾聽別人的語言等習慣。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都學過成語吧!那么你們的成語學習得如何呢?

學生1:還可以吧!一般我們學過的成語,我?guī)缀醵寄苷莆铡?/p>

學生2:我每次來上作文課的時候,老師都會教我們幾個陌生的成語,加深了我對成語的理解和積累。

師:成語的學習是要靠積累的,平時我們看書的時候,也會有很多的成語,同學們有沒有把這些成語及時地記錄下來呢?我看這位同學表現(xiàn)就很好,她準備了一個專門的小筆記本,每次老師上課講過的詞語或是成語,她都會記在本上,這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同學們都應該好好向她學習。

師:下面老師想檢驗一下同學們對成語學習的成績,我們先來個小小的測試吧!我們分成兩組,老師準備了一些成語,分別帶動物名稱的成語、描寫表情的成語、天氣情況的、描寫動作的等等,一會兒老師會做出一些相應的動作,看看哪組猜對的多,哪組就獲勝。

(進入游戲,并板書課題)。

師:現(xiàn)在啊,請同學們注意看老師的動作和表情,認真聽,根據(jù)老師的提示說出相應的成語,好不好?。。ɡ蠋煴葎潓W生猜:一箭雙雕雞飛蛋打……以小組比賽的形式進行)。

二、啟思引路。

師:游戲結(jié)束了,恭喜獲勝的小組,看來你們對成語的學習還是比較扎實的。

(指名說:說意思、打手勢、做表情、動作、描述……)。

教師創(chuàng)設采訪情境,激勵學生。

(師扮記者,分別采訪獲勝和失利組,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感受等。)。

指導學生表達:

a)說片斷。

師:在剛才的比賽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其中讓你覺得最有趣的又是哪個環(huán)節(jié)?(適當?shù)奶崾?,力求讓學生將印象最深的那個情節(jié)說得清楚、明白、完整。)。

b)寫一寫。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可以討論,也可以獨立完成,把印象最深的那個片斷寫出來吧。(生自由寫,師巡回指導)。

c)交流。

指名說話、點撥(師適時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的變化來把片斷寫具體)。

三、交流廣場。

1.我有好題目。

師:同學們想給自己的文章起個什么樣的名字?

參考題目:精彩的考試另類的測試激動人心的。比賽猜成語。

2.我有好詞語。

師:看了剛才的比賽后,你能用一兩個詞來概括自己的感受?

參考詞語:獨特手舞足蹈緊張激動人心刺激團結(jié)一心。

四、構(gòu)思寫作。

師:只要我們在剛才的片斷前寫上在游戲之前的準備,在片斷后補上游戲結(jié)束后的感想或啟發(fā),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了。(指導學生如何把作文寫完整)。

五、批閱作文。

六、教師講評。

1.要有具體而細致的描述。

具體而細致的描述,是作文形象生動的必要條件。抽象籠統(tǒng),沒有具體事例,就不可能吸引讀者。每段三五句,一共寫了十來段,都是干巴巴的條條,內(nèi)容不實在,缺少形象性。

2.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

作文有著極為廣泛的選材天地,但這并不是說它可以想到什么寫什么,它和其他類型的作文一樣,也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所選的材料必須圍繞這個主題。

3.入題要快。

寫這類作文,最好直接從場面和情節(jié)入手,摒棄一切套話。但有些同學的作文開場白太多,慢吞吞地說了一大堆多余的話,先繞了幾個圈子,然后再入題,羅里羅嗦,很不簡潔。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五

說起動物園,大家一定不陌生!動物園是我小時候旅游最佳地方。在動物園,我可以看到威武的老虎,可愛的浣熊,機靈的小猴子......不過比起我家的“動物園”,他們就太過遜啦!我們家可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類“動物園”。

我的爸爸就是一只狡猾的狐貍。有一次,在臨近考試前,爸爸來到我身邊,手里拿著卷子:“來!你把這張卷子做了吧!”“這個卷子難嗎?”我問?!安浑y不難,十分簡單”爸爸回答??墒俏铱匆姲职值难劬镩W著狡黠的眼光,我也沒想這么多,于是我就寫了。但是我剛寫就發(fā)現(xiàn)題目就能難到爆炸,我心想:這肯定是爸爸在騙我。我連忙拿著卷子去質(zhì)問爸爸:“這卷子怎么這么難,不是十分簡單嗎?”可爸爸卻說:“對呀!10分簡單,90分難呀?!薄笆裁?”我對爸爸感到佩服。這就是我的爸爸,一只狡猾的狐貍。

而我的媽媽就是只兇猛的“母老虎”。記得有一次,我寫完作業(yè)去看電視,這是“母老虎”回來了,見我沒在學習,她生氣的把包扔在沙發(fā)上,可把我嚇了一跳,還沒有等我解釋,她就大吼:“你作業(yè)寫完了沒有?古詩背完了嗎?課外題做了沒有?”“母老虎”瞬間情緒高漲,從她的眼睛里仿佛看見了一場大火在燃燒。我一看形勢不妙,溜之大吉,我靈機一動就對她說:“我去看書了?!边@才逃過一劫。這就是我家一家之主——“母老虎”。

我,就是一只小老鼠,每天都偷偷地啃零食,把家里弄的亂哄哄的,就像老鼠窩。媽媽一來,我就睡把零食趕忙藏起來,躲得遠遠的。但有時我也很勤快,每周都幫媽媽洗衣服,拖地,疊被子,要不然就成了“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了”。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我天天被快樂包圍著。我感到我的人生充滿積極向上的光彩,這樣的生活道路充滿陽光。一片光明!

教師評語:小作者結(jié)合了人物和動物的特點,把家人比作各種動物,母老虎——媽媽,狐貍爸爸,小老鼠——我,語言生動形象,并且通過一件件小事體現(xiàn)了人物的特點,最后還總結(jié)了自己生活在這個家庭里的的感受,是一篇佳作!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六

從前,有三只小豬它們很怕狼。老大想起了一個好辦法,用木頭來造一個房子,老二說如果狼用力一吹,可能房子就要倒了;老三想了一個好辦法,用結(jié)實的木樁來造一個房子,老大說這個辦法真好!因為老狼有再大的'力氣,也不會把這么結(jié)實地房子吹倒。那天晚上老狼用力地吹那結(jié)實地房子,可就是吹不倒,老狼想了想,就是從煙筒里鉆進去,三只小豬點起了火灶,狼正好從煙筒里鉆進去,就被火燒死了,這樣,三只小豬就在森林里快樂的生活!

了最后一名。小蝸牛傷心地看著小動物們興高采烈的樣子,不禁后悔地說“咳!都是太驕傲了,釀成苦果。今年得了個倒數(shù)第一,真是后悔呀!”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七

一天,紅太狼發(fā)現(xiàn)灰太狼又在偷懶就用平底鍋砸灰太狼,說到:“該死的灰太狼,還不快去抓羊!灰太狼就去外面研究終于他想到了一個辦法—水下大戰(zhàn),他回到狼堡找到太爺爺留下的制水機,把整個青青草原都灌滿了水,他自己和紅太狼帶上氧氣瓶??蓱z的羊羊們只好在地洞里面待著,可是灰太狼總攻打地洞羊村,沒辦法,慢羊羊村長發(fā)明了可以在水里自由呼吸的東西,羊村就和灰太狼夫婦打起來了,很是壯觀!可是這樣打也不是辦法?。∠惭蜓蚩吹接幸欢聣?,只有美羊羊的`小腦袋可以伸進去,就讓美羊羊引灰太狼,當灰太狼追美羊羊時就會卡住,趁機將他的氧氣瓶弄掉,最后灰太狼這個苯家伙因嚴重缺氧,使用了太爺爺?shù)奶夹g(shù)(雖然只能跳一米)跳出了水面可是卻進了墓地里,說我一定會回來的!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八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小羊亨利遇到了大灰狼比特。小羊一驚,想到:這不就是去年吃了自己哥哥的大灰狼嗎,我要用智慧把他殺死,替哥哥報仇。大灰狼心想:真是好運氣。狼說:“我的肚子餓了,你就給我當點心吃吧?!毙⊙蚶潇o得說:“狼先生,我已經(jīng)成另一只狼的`晚餐了,你要想吃我就要和那一只狼決斗?!崩锹犃诵⊙虻脑?,氣憤不已,心想自己的晚餐被別的狼搶了,就讓小羊帶路。小羊把他帶到一口水井旁。小羊說:“他的樣子太可怕了,我不敢去見他,你自己去見他吧”。狼來到水井旁,惡狠狠的盯著水面,他看見一只狼也惡狠狠的盯著自己,他氣得張牙舞爪,水里的了也向他張牙舞爪,最后他氣瘋了,跳入水中和他搏斗,結(jié)果大灰狼比特被淹死了。小羊看見自己已經(jīng)報了仇,便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九

教學要求:

1、懂得象聲詞的意義和用法。

2、學會把生活中聽到的聲音用象聲詞寫下來。

3、能通過一件事的敘述或一個場景的描寫,用上幾個象聲詞。

教學重點:

學會在習作時使用象聲詞,使習作更為通俗易懂,形象生動。

教學難點:

如何恰當,準確使用象聲詞。

教學準備:

1、提前布置學生留心生活中的各種聲音,鼓勵模仿發(fā)音或記錄下來。

2、各種配音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初識象聲詞。

1、猜謎激趣:

弟兄兩個,隔山而坐,

任何聲音,休想逃過?。ù蛞蝗梭w器官)。

謎底:耳朵。

2、每個人都有耳朵,可是誰的耳朵最靈敏呢?請同學們仔細聽,這些都是什么聲音?(放錄音)。

流水——嘩啦啦北風——呼呼呼。

青蛙——呱呱呱汽車喇叭——滴滴吧吧。

3、誰還會模仿別的聲音,讓我們大家來聽一聽,猜一猜?

4、板書:象聲詞揭示學習內(nèi)容。

師述:象聲詞就是表示聲音的詞,寫的時候一般都加上引號。

二、聯(lián)系生活,積累體驗,學用象聲詞。

大千世界,聲音無處不在,我們說話和寫作時,如果用上了象聲詞,就會使人如聞其聲,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一)出示課件,邊看邊聽:

1、勤快的爸爸一下班就鉆進廚房干什么?

2、爸爸炒菜的過程是怎樣的?都發(fā)出了些什么聲音?你能模仿嗎?

3、爸爸干活時心情怎樣?你能給這個場景起個合適的名字嗎?

4、指名完整地說一說,試著用象聲詞。

(二)出示課件。

走出家門,來到大自然中,你聽,你看:

(秋風呼呼地吹著,金黃的樹葉嘩嘩地向我們招手,象是在和我們告別。。。。。。)。

1、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你又想到了些什么呢?

3、小組討論,互相補充。

4、指名說說,師生評議。

(三)放錄音。

閉上眼睛聽聽,你聽到了什么聲音?想象它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況下發(fā)出的?

1、小組交流討論。

2、指名發(fā)言,其他同學補充。

(賽場上,前鋒隊員抬腳一記勁射,只聽“砰”的一聲,足球越過守門員的'頭頂,射入球門。守門員奮力撲救,可惜球沒碰著,卻“撲通”一聲摔到地上?!斑诉绥I。。。。?!崩怖碴爢T們高興得敲起了鑼鼓助威。)。

3、師生互評互議,象聲詞的使用是否準確恰當。

三、明確要求,選擇素材,運用象聲詞。

1、出示習作要求:

(1)通過敘述一件事或描寫一個場景,用上幾個象聲詞;

(2)根據(jù)聽到的聲音,進行合理想象,寫兩三段內(nèi)容不相同的話,每段話用上幾個象聲詞。

2、小組討論,從生活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場景或事情,說一說。

3、指名說說,你打算寫什么?怎么寫?

4、寫作練習,要求字跡工整,卷面整潔。

設計理念:

本次習作的教學設計是從兒童心理出發(fā),用密切聯(lián)系實際生活的內(nèi)容,新穎有趣的活動形式,引導學生動眼看場景,動耳辨聲音,動腦想情節(jié),動口說故事,動手寫習作。在習作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學習寫作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聽說,主動評議,主動實踐,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十

教學目標:

學習能和時地用文字或照片,把生活中捕獲到的能打動心靈的真實情景和當時的想法記錄下來。

教學重難點:

充沛挖掘生活中的作文資源,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以和我們的身邊處處有作文素材。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那么,在你印象中,有沒有這樣的情景出現(xiàn)過呢?

二、說一說。

1、創(chuàng)設情景(按順序出示林雨涵同學拍的照片)你們看,這是一組抓拍的鏡頭。

(1)看第一張照片,你看到了什么?

假如你是那只倒地的燕子,你可能會想些什么?

(2)看第二張照片,你又看到了什么?

誰能把畫面描述得再詳細些?

假如你是那只燕子,又會想些什么?

(3)再看照片,看著那回頭的燕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誰能用自身的話說說當時真實的情景?

2、小組同學選一張照片,互相練說當時的情景,看誰說得最動人、最仔細。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將學生推向前臺,引導學生談話,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進入無拘無束的習作狀態(tài),使學生感受到習作之樂。

3、教師小結(jié):假如我們能把這些真實的情景和當時的想法用照片或文字記錄下來,打動的就不只僅是自身了。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寫生活筆記的好習慣。

三、議一議。

1、再出示一組圖片,引導學生回憶:哪些人、事、景、物給你留下了最深的感受呢?(學生自由回答)。

2、小組交流。

把你回憶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真實、具體地講給小組同學聽,要做到說真話,吐真情。(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參與交流。)。

3、教師小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能夠運用正確的方法觀察多幅圖片,準確地掌握圖意,通過合理、豐富而獨特的想象,連貫、具體、生動地寫一篇短文,再現(xiàn)當時的情景。

教學重難點:

重點做到說寫結(jié)合,圖文結(jié)合,把事情的過程寫具體,切實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教學過程:

一、談話。

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能把你回憶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真實、具體地講給小組同學聽,要做到說真話,吐真情。

二、寫一寫。

1、把你感受最深的事、景寫下來。

指導學生有序地、主次分明地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

2、學生進行片段寫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評一評。

1、小組研討。重點指出病句,可引導學生抓住習作要求,看看同學寫得怎樣。

2、集體評議,投影儀出示圖片。

四、學生修改作文。

謄寫作文。

課前考慮:

本次習作,前面由前景學校的教師上過,那位老師的思路比較清楚,學生能夠?qū)⒄掌兂梢粋€完整的場景,用具體的語言描述出來。只是,我感到學生的思路可以再開闊些,并不一定要寫書上的照片,我們也可以寫一些學生親眼看到的、親身經(jīng)歷的,我想這樣會更真實、更感人吧!還有,在習作過程中,老師要不時地巡視,捕獲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

小學習作教學中的'人文關懷,指的是習作教學注重人的個性的發(fā)展、情感的和諧、內(nèi)心的體驗,在整個習作教學過程中關注著人的生長,人格的健全與發(fā)展。教師要關注學生真實的生活,要引導學生體會情感、發(fā)展思維,在“求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真”,用“心”行文,寫出情真意切、打動人心的習作來。

生活是作文之本。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薄墩Z文課程規(guī)范》也明確指出:“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身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素材?!睂τ谡幱诹曌髌鸩诫A段的學生來說,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興趣是首要的,讓他們在心里真正地認為:習作就是把自身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筆記錄下來。本次習作就應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描述能力。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十一

1交流自己寫了什么內(nèi)容。

2小組之內(nèi)交流讀習作,選出大家認為比較優(yōu)秀的文章,并說說好在哪。

在讀習作前,小組成員要把文章的特點講一講,以激發(fā)聽者的興趣。

3同學讀自己的習作。根據(jù)實際情況,可體現(xiàn)以下特點:內(nèi)容各異,體裁各異,語言流暢,內(nèi)容具體。

4教師推薦一篇有明顯優(yōu)點也存在問題的文章,引導大家讀、修改。修改后在讀一讀。

四、拓展閱讀風格各異的小文。

1導讀:寫作文最好是有感而發(fā),寫自己真實的想法,真正要說的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寫,這樣的作文才會感染人。我們來欣賞一下風格各異的幾篇文章,有的是專家寫的,有的是小學生寫的,相信一定會給你很大啟發(fā)。

2自己讀文章。

第四課時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

一、復習導入。

1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聽寫詞語。

3互相糾錯。

二、讀對話,了解內(nèi)容。

1自讀我的發(fā)現(xiàn),想想從小林和小東的談話中,你知道小東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同桌分角色讀,進一步讀好對話。

三、談一談,小東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談一談小東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誰還有相同的發(fā)現(xiàn)?

3抓主要內(nèi)容,你還發(fā)現(xiàn)有什么好方法?

學生自由談,肯定學生學習中注意發(fā)現(xiàn)總結(jié)方法。

四、讀課本中的歇后語。

1讀六個歇后語,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熟讀歇后語。

3講解三個典故關羽失荊州王羲之寫字周瑜打黃蓋。如果學生知道,可請學生講一講。

1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沒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張小亞是不會取得這么好的成績的。

2他對人了解得很深刻,講起某人的特點來,那真是王羲之寫字入木三分。

3你才有了一次好成績,看,一大意又落后了。這真是應了那句話: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

六、趣味語文。

1自讀二個小故事,讀熟練。

2你覺得趣在哪?說一說。

3讀對子,反復吟誦,感悟趣。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4拓展作業(yè):

把書中的故事講給家人聽。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搜集趣聯(lián)妙對故事,在語文活動課上講給老師和同學聽。

七、閱讀延伸。

課外作業(yè):讀選讀課文。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十二

本節(jié)內(nèi)容是在三年級觀察由3個、4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成的物體,分別從正面、上面、側(cè)面三個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的基礎上,添加一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所擺成的物體,從正面、上面、側(cè)面所看到的形狀不變。

在學習新知識的開始,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所擺物體的正面的形狀,拋出這樣一個問題:“添加一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從正面看形狀不變,想一想,該怎樣擺?這當中強調(diào)要有各自獨立思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在小組里討論,待有結(jié)果以后,再嘗試拼擺,通過自己親身實踐,驗證自己的設想,這樣設計一是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大膽猜想,富于實踐。二是親身經(jīng)歷數(shù)學學習歷程,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由猜想、假設到操作驗證,既掌握了知識,又形成了能力。

得出各種不同擺法以后,再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擺在原物體某一個正方體的前面或后面,對齊著擺就行了。擺在后面,如果允許不對齊,就會出現(xiàn)更多不同的擺法。

此刻,我又作了拓展;可以再添加相同的小正方體了嗎?學生回答:可以??梢蕴砑佣嗌賯€?1個、2個、3個……一直到無數(shù)個。學生的思維很發(fā)散,很有創(chuàng)意,真了不起,他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拼擺中的規(guī)律:只要在原某一個小正方體的前面或后面即可。

從上面、側(cè)面看形狀不變,改變了教學的策略,先研究側(cè)面,后研究上面。因為側(cè)面的擺法和正面擺法有相似之處,仍然有無數(shù)種不同的擺法,在教學中直接讓學生拼擺,再借助多媒體演示多種不同的擺法。當研究從上面看時,要求學生直接通過展開豐富想象無需拼擺,直接借助電腦上拖動小正方體展示不同的擺法,同時還提問:有不同的擺法嗎?學生舉出了多種不同的擺法。

整個探究過程,大膽放手、扎實有效,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十三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

2.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fā)、間隔”等詞語。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體會平凡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的美

運用想象的方法,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體會感情。

兩課時

:同學們,你們平時都見過哪些橋?你知道它們的作用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課文,不是雄偉壯麗的大橋,也不是古老神秘的橋梁,而是作者家鄉(xiāng)小河里的不起眼的石頭。這些石頭有什么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呢?我們一起一下。

質(zhì)疑定標:你看到這個課題,有沒有什么疑問?

(教師適時引導,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邊畫邊讀兩遍,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自學生字詞,同桌互相檢查。

3、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其他同學幫助解疑。

4、默讀課文,畫己喜歡的詞、句、段,并在旁邊寫出喜歡的理由。

5、進行匯報。

1、四人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交流自己的感受。

(1)、什么是搭石?

(2)、誰搭石?怎么搭?

(3)、如何走搭石?

2、開火車輪讀課文,一人一句。思考:

作者圍繞著搭石描寫了哪幾個生活場景?他為什么要寫家鄉(xiāng)的搭石?

2、匯報交流。

21、搭石

什么是搭石?

誰搭?如何搭?

人們怎樣過搭石?

1、出示生字詞,學生開火車認讀。

2、聽寫部分詞語

我們一起走進課文,隨著作者去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

把課文中你認為美的句段找出來。

組織學生交流感受到的美,重點體會下面幾處:

第一自然段————鄉(xiāng)村秋景。

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看著插圖說一說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一幅鄉(xiāng)村秋景圖。

第二自然段————擺搭石的老人。

請你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

第三自然段————行人走搭石。

想象村里的行人走搭石的情景,除了可以看見的畫面的美,你還能感受到怎樣的美?

第四自然段————理所當然的事。(溪邊讓路,背老人過溪)

村里人把什么看做是理所當然的事?你從中有什么感受?

1、回歸整體。

師:通過同學們的交流討論,我們不但看到了家鄉(xiāng)的搭石構(gòu)成的一道道風景,也感受到了村里人善良、美好的心靈,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些美麗的畫面:

家鄉(xiāng)有一條無名的小溪,每到秋天,天氣變涼,人們便,這就是搭石。

搭石,構(gòu)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瞧,一位上了年紀的人,發(fā)現(xiàn)搭石不穩(wěn),。

一行人走在搭石上,動作是多么協(xié)調(diào)有序!。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

2、理解尾段。

出示最后一段,全班齊讀,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段話的意思的。

這文章的作者劉章是個有名的“草根詩人”,他的作品來自生活,處處洋溢著生活的氣息,他善于從平凡的、不起眼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美,表現(xiàn)美,感受美,這是我們要向他學習的。

課后請同學們留心觀察自己的生活及周圍的人、事、物,寫一段主題為“尋找生活中的美”的小練筆。

21、搭石

鄉(xiāng)村美景

擺搭石擺搭石的老人美的畫面

美的心靈

一道風景

一行人走搭石

走搭石溪邊讓路,背老人過溪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十四

將圖形按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

正確判斷平移的距離。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沿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

2、讓學生進一步積累平移的學習經(jīng)驗,更充分地感受觀察、操作、實驗、探索等活動本身的獨特價值,增強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

3、讓學生在認識平移的過程中,產(chǎn)生對圖形與變換的興趣。

掛圖,尺等

一、教學例題

1、復習有關平移的知識。

學生思考

同桌交流

交流:“小船向右平移9格”你在操作時是怎么想的?(注意對應點之間的數(shù)格子。)

小結(jié):我們?nèi)昙墪r學習過平移,知道了可以把一個圖形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平移。具體平移的格數(shù)要通過數(shù)對應點或線之間的格子數(shù)。

再說一說金魚圖向右移動了幾格?

同桌互相說一說,數(shù)一數(shù)

小結(jié):判斷一個圖移動幾格,我們要首先確定一個點為0點,然后向相對應的點去數(shù)。

二、完成試一試

畫出平行四邊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圖形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強調(diào)注意點:把一個圖形平移,有的同學可能出現(xiàn)平移后,圖形變形的現(xiàn)象,為防止這外現(xiàn)象,我們在平移時,要盡可能多確定幾個點,用字母做上標識。

三、完成練一練:

1、看圖數(shù)一數(shù),哪個三角形向右平移10格得到紅色三角形?。

在書上畫一畫,再說一說。

2、看圖填空

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樣數(shù)的?

四、完成部分練習p7練習一1-2。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十五

1、認識容量單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個比較小的容量單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知道1升=1000毫升

學生預習、準備量杯、滴管、量桶、水等。

一、了解預習情況:

通過預習,你知道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什么?你知道了相關的哪些知識?

隨學生回答板書:毫升

學生可能會知道: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1升=1000毫升;……

二、認識1毫升

2、用滴管向量筒里滴水,大家數(shù)一數(shù),幾滴大約是1毫升。

3、通過這個實驗,你對毫升有了什么認識?

取生活中最常見的勺子,舀滿1勺水,倒入量筒,測得大約是10毫升

指出:這勺子是我們每天都要用的東西,現(xiàn)在你會利用它找適量的藥水了么?

三、完成想想做做1、2: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藥水?

四、升和毫升的進率

1.出示500毫升的量杯,請同學們觀察量杯上的刻度,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把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幾杯。(兩杯)

3.問: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學生回答,板書(1升=1000毫升)說明升與毫升的進率是1000。

5.練習:20xx毫升=( )升4000毫升=( )升

9升=()毫升10升=()毫升

五、完成想想做做3、4、5:

1、說說下面每種飲料分別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

請學生完整的列出解答算式。在交流第一個的時候指名說說列式理由。

先交流:做這個實驗應該怎么喝?然后多請幾個學生自然地喝這100ml水。算一算。

3.完成想想做做4

(1)學生獨立完成

(2)交流

六.你知道嗎?

學生自由閱讀后交流感想。

課后小記:“1毫升概念的確立”,讓學生觀察1毫升在量器、瓶蓋中的情況、用滴管裝,使每個學生都清楚地看到了1毫升的多少,學生感興趣。認識一把普通勺子容量約10毫升,可以幫助學生更容易地在生活中尋找、認識毫升,是一個非常好的學具。

授后小記:

前兩課時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教學容量單位應該以動手操作及實物演示為主要的教學及學習方式,因此,在課前我利用學生群體收集了大量練習中出現(xiàn)的容器實物,在課上展示給所有學生看,學生通過觀察,切實地感受到了“1毫升”是一個很小的容量單位及各種小容量容器的實際大小。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十六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三單元11課《觀潮》,這是一篇繪景文,作者以事物原本的發(fā)展變化作為觀察順序,用人潮相對,動靜對比的方法,寫出了錢塘江大潮這一壯麗的“天下奇觀”,從而激發(fā)同學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本課要兩課時完成,依照大綱要求,第一課時,在指導同學朗讀課文,了解大意的基礎上,引導同學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新詞,同時依據(jù)小標題給課文分段。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用“逐漸”、“恢復”造句,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2.技能目標: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引導同學從中學習怎樣積累資料;通過語感訓練,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讓同學通過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因為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是“怎樣注意積累資料”,所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注意積累資料”,即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過程中,學習作者是怎樣留心周圍事物和積累資料的?!俺眮碇畷r”是文章的重點局部,所以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本課是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講讀課文,而講讀課文在語文基本功訓練和重點讀寫項目的訓練方面負擔著最主要的訓練任務,因此,編者將這課布置在這里,是在前兩篇文章的基礎上進一步以它為例,讓同學學習作者是怎樣留心周圍事物的,在知識體系上,它與上單元的訓練重點項目“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街接緊湊。同時也為下單元“內(nèi)容中體會思想”奠定了基礎。

在教學方法上,因為本課是篇文質(zhì)兼美的寫景記敘文,篇幅不長,但“天下奇觀”的景象極為少見,因此,我將借助電教手段(錄相、錄像等)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即讓同學入境界,進角色,動真心,吐真情來體會潮來時宏偉的氣勢,從而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力量。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同學的認知規(guī)律,這節(jié)課我將引導同學“邊聽邊看,邊讀邊思”的方法來學習,即引導同學在觀看錄像時要用心看,仔細聽,在閱讀文章時要一邊讀、一邊想,并能做到聯(lián)系上下文,讀后想前,邊讀邊想。葉圣陶老先生曾經(jīng)說:“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仆”,只有學會怎樣讀書,才干將一本死的教材讀活,“自能讀書”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因此,對同學進行學法指導尤為重要。

(一)這節(jié)課我的教學思路是:“會文——入境——動心——吐情”即通過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再通過電教手段的輔助作用和對課文言語的細讀入境界,進角色,通過邊看邊想,動之以情,最后又能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對“天下奇觀”的贊嘆和對祖國山河的熱愛。通過以上四步的教學,要讓同學逐漸達到培養(yǎng)閱讀方法、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目的。我的教學思路的依據(jù)是:1.符合兒童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事物規(guī)律;2.符合本課的教材特點;3.符合作者的思路。葉老常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

(二)課前準備:投影儀、膠片、放相機、電視機、錄音機。目的是要用電化教學手段,協(xié)助同學入情入境,理解課文內(nèi)容,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縮短教學時間。

(三)教學過程

1.導課

首先用解題切入的方法導入新課。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第11課,課題是什么?板題(11、觀潮)“觀”是什么意思?“觀潮”是干什么?回憶2節(jié)學習內(nèi)容,本課是寫作者在哪兒觀什么潮?錢塘江大潮在世人眼中是怎樣的一種景觀?(依據(jù)同學的回答板書:天下奇觀)“天下奇觀”四個字說明了什么?這個稱號何時有的?從哪里知道?(理解“自古以來”一詞)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向我們介紹這天下奇觀的?(結(jié)合同學的回答板書,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過之后)

我這樣導課的依據(jù)是大綱對四年級閱讀能力要求的第一條、即培養(yǎng)同學理解題目的能力,懂得題和文的關系,養(yǎng)成讀文先讀題的習慣,學會以題目為線索去閱讀文章,并能找出表達中心的詞語和句子。同時遵循整體——局部——整體的教學原則,讓同學閱讀課文,回顧寫作順序,完成教學思路中的“會文”。接下來由整體插入局部逐段分析。

2.逐段分析課文

(1)過渡學習第二段

過渡語: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天下奇觀”,那一定壯麗、雄奇、令人神往,遺憾的是這么壯觀的景象,老師卻沒有見過,你們見過嗎?想不想去看看?好,那我們就做好準備?(帶什么去?)老師建議大家?guī)Ш脙蓸訓|西:“眼睛”和“耳朵”。誰知道老師為什么這樣說?(引導同學明白,要用心聽、仔細看),現(xiàn)在做好準備了嗎?好,我們現(xiàn)在馬上動身,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

設計這樣的過渡語是為了下一步能帶同學入境界奠定基礎,其次以幽默的語言,告訴大家要用心聽、仔細看,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引導學習第二段,自由朗讀第2小節(jié),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江面平靜,人山人海、古塔、中山亭、觀潮臺、……)依照同學的回答教師板書,江面很平靜。

這一局部是文章的非重點地方,且語言通俗易懂,教師略講主要是讓同學通過讀之后,談談“潮來之前”的景觀特點,使同學理解這些特點反襯了“潮來時”天下奇觀的“奇”,接著引入下段的學習。

(2)過渡學習第三段

教師過渡: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期待著那激動人心的一幕,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放江潮來時的錄音)請大家發(fā)揮耳朵的作用,用心聽,一會兒告訴老師你聽到了什么?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在文章哪兒詳細告訴了我們?引導學習第三段(3、4小節(jié)),完成教學思路中的“入境”。

a.抽 2名同學來朗讀3、4自然段,其它同學邊聽邊思,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點描寫的?(板書、聲音、形狀)潮來時是先聽到的?還是先看到的?為什么?聲音是怎樣變化的?自由朗讀,用“____”劃出有關詞句。

檢查學習情況,相機板書,“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理解“悶雷滾動、山崩地裂”。投影句子:“哪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抖起來”,齊讀“哪聲音”指什么?“山崩地裂”還可以用什么詞來代替(震耳欲聾、地動山搖、山呼海嘯……)?相比之下哪個詞更能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感覺?“顫抖”可否換成“抖動”、“震動”?(不行,顫抖是指短促而頻繁的振動,幅度最小,用于此處較恰當),引導讀這句,要讀出排山倒海之勢。請同學們依照由遠到近的順序把描寫江潮聲音的句子朗讀一下(自由讀、分組讀)。

b.江潮由遠和近滾滾而來,它的形狀又是怎樣變化的?大家想不想親眼看看?好,不過老師呢要提兩點要求,第一要用心聽,仔細看;第二把你看后的體會告訴大家(師放錄象)。

聽錄音、看錄像、說感受,可以讓同學對“潮來時”先有感性認識,隨后再學習文章,易使同學真正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這種驚心動魄的局面,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觀察的?是怎樣描寫的?輕聲朗讀文,用“……”劃出有關詞句。

檢查學習情況,相機板書:一條白線——白色城墻———白色戰(zhàn)馬,作者的觀察順序是什么?從遠處看怎樣?抽讀相關的這句話:“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理解“這條白線”是什么。為什么是“一條白線”呢?“逐漸”是什么意思?能否用它練習說句話?再近些呢?抽讀“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這句聯(lián)系實際(如教室的高度等)理解“兩丈多高”有多高,它怎么會是“白色城墻”?這與“線狀”相比方何?再近些呢?抽讀“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四年級教案習作篇十七

2、結(jié)合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shù)與整數(shù)相乘的得數(shù)。

3、通過探究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一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遷移、轉(zhuǎn)化方法的數(shù)學思維。

課件

格子圖、色彩筆

一、激活舊知,引入新課。

(一)復習小數(shù)的意義

同學們,前些日子,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小數(shù)的有關知識。你們還記得嗎?(記得)。好,老師就考考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嗎?(有)

0、3它表示什么?

生:0、3表示十分之三,即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十份,其中的3份就是0、3。

那0、25它表示什么呢?你會用你手中的百格圖表示出來嗎?請同學們動手試一試。

生: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25份,就是0、25。

(二)復習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引出小數(shù)乘法的問題。

(課件出示情境:文具店,單價是整元的文具)。

板書:文具店

結(jié)合文具店柜臺上各種文具的單價,提出數(shù)學問題。

1、提問題與列式。

師:熊媽媽是個熱心助學人士,她說你們是第一次到她的文具店,決定給你們的優(yōu)惠,你們發(fā)現(xiàn)文具的單價有了什么變化?(生:以前的價錢都是整數(shù),現(xiàn)在的價錢都是小數(shù)。)

師:現(xiàn)在買3塊橡皮又需要多少錢呢?怎么列式解答呀?

二、探究算法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與前面的乘法算式對比,它們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是整數(shù)乘整數(shù),現(xiàn)在是小數(shù)乘整數(shù)。

師:對,現(xiàn)在是小數(shù)乘整數(shù)。那么,怎樣求出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結(jié)果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小數(shù)乘整數(shù),也就是小數(shù)乘法(一)。(板書課題)

(一)意義

下面提出以0、3×3這個算式為例來進行研究。

0、3×3它表示的什么意義?

(二)交流算法。

1、引導探究

學生用自己的辦法算出0、3×3是多少元?要求每個同學先獨立思考,自己算,然后進行小組討論,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

如:

(1)連加。你是怎么加的?為什么可以這樣算?

(2)轉(zhuǎn)化。0、3元看做3角,然后3角×3等于9角,9角等于0、9元。

(3)畫格子圖。學生先畫,然后投影學生作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畫。

用一個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3份就是0、3元,也就是一塊橡皮的價錢,買3個就是3個0、3元,從圖中可知,合起來就是0、9元。

(三)小結(jié)。

師:剛才通過學習交流,同學們找到了連加的、換算單位轉(zhuǎn)化成整數(shù)來計算的、借助方格圖來進行計算的等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都算出結(jié)果是:買3塊橡皮需要0、9元,也就是3個0、3等于0、9。(師板書完整,補“0、9元”并寫答語)

師:下面我們來對上面各種方法作一個分析和比較,它們各有什么特點?(生說想法)

1、利用整數(shù)乘法意義(連加)

2、化為整數(shù)乘法(轉(zhuǎn)化)

3、畫圖(數(shù)形結(jié)合)

三、解決實際問題。

(一)做一做。課本p42“試一試”1、2題。

師:用你喜歡的方法來完成課本p42“試一試”1、2題。獨立完成匯報結(jié)果,交流算法)

(二)計算4×0、3。小組活動,交流算法。

(三)補充練習。

1、尋找小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一棵竹子一時約生長0、03米,三時約長了多少米?

師:你能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來嗎?(生動手涂色)投影學生作品并點評。

(四)深化性練習(每個學生獨立完成)

2、(課本42頁的涂一涂、填一填)

3、“知識拓展”(機動性練習)

小新爸爸去菜市場買菜,他買了三條魚,每條魚是3、5元,那么他花了多少錢?

四、總結(jié)反思,暢談全課收獲。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交流,你有什么收獲?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796200.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