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優(yōu)質(zhì)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7 16:26:18
2023年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優(yōu)質(zhì)19篇)
時間:2023-11-27 16:26:18     小編:BW筆俠

知識是人類進步的基石,我們應該不斷地學習和充實自己。完美的總結(jié)需要關(guān)注細節(jié),確保每個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考慮。以下是一些精選的總結(jié)范文,希望可以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一

1.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見解,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要培養(yǎng)有個性、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才,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敢于發(fā)表見解、敢于提出不同觀點的勇氣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不怕挫折的精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勉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且不要輕意對學生的見解下結(jié)論;讓有不同見解的學生在情緒不沖突的情況下進行相互辯論,直至學生自己能分辨是非,統(tǒng)一認識。

在理解“份數(shù)”含義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雖然分的方式不同,但都是平均分成2份。這時一學生說:“我還有一種方法?!边呎f邊走上講臺,用手比畫了一下。原來,他是把6個桃從中間分開(),這是學生生活經(jīng)驗中最直接、最普遍的一種理解。這時又一學生說:“我還能把桃平均分成3份”。學生敢于不唯上、不唯書,敢于向教師挑戰(zhàn).正是學生自主精神的體現(xiàn)。

2.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多樣性交流。

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僅體現(xiàn)在他們各自的個體上,而且也體現(xiàn)在他們?nèi)后w上。鼓勵學生間合作互助,集思廣益,依靠集體力量來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情商高的學生,總是有比較好的人際關(guān)系,并能較好地協(xié)調(diào)自己與他人的關(guān)系。當遇到問題或困難(有畏難情緒)時,總能及時找到指導、得到幫助和得到合作。因此,在教學中采用各種方式讓學生參與交流,例如,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各自的分配方法和分配結(jié)果,讓學生進行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流;對于把一筐橘子平均分給5個人的問題,讓小組之間互相辯論,從而進行群體與群體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到講臺上闡述自己分配的方法,臺下同學可向他提出問題或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從而進行學生個體與全班同學之間的交流。

啟發(fā)學生在課堂上踴躍地進行知識、情感的交流,思維的碰撞,幫助學生在交流中充分展現(xiàn)思維過程,將教師教學的過程演變?yōu)閷W生積極參與、不斷表現(xiàn)自我的、充滿生機、富有靈氣的學習過程,這樣才能體現(xiàn)自主合作和探究,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

3.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本節(jié)課從引入體會平均分到練習應用,我都設(shè)計了有趣的生活情境,從中提出有關(guān)的數(shù)學問題,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如在解決實際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對于把一筐橘子平均分給5個人的問題,在小組內(nèi)、小組間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又離不開數(shù)學,從而體會數(shù)學的內(nèi)在價值。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二

教學過程:

一.感知四邊形的特征。

1.找四邊形。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光明小學,高興嗎?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圖形?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

師:噢,這么多我們熟悉的圖形,有些同學還認出了平行四邊形和菱形,真厲害!

2.揭示課題。

師:在我們發(fā)現(xiàn)的圖形中,哪些是四邊形呢?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四邊形。板書(四邊形的認識)。

3.給四邊形涂色。

師:同學們,這里有許多的圖形,把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圖形,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師:我們來看下,出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答案,那冬冬你說說看,為什么長方體也是四邊形呢?

生:因為長方體的每個面都是長方形,所以我覺得它也是四邊形。

師:對啊,很有道理,誰來反駁他呢?小明你說。

生:每個面都是長方形,整個圖形就不是四邊形了。

師:恩,很好,四邊形他是個平面圖形,而長方體是立體圖形。所以冬冬你現(xiàn)在認為呢?

4.討論四邊形的特征。

師:好,請同學們觀察這些四邊形,他們有什么特點呢?請你先獨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與小組同學說一說。

師:哦,有四個角,有四條邊。

師:有四條直的邊。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圖形,是不是四邊形呢?為什么?

生:不是,他有一條彎曲的邊。

師:你的意思是說,你來。

生:要有四條直的邊。

師:現(xiàn)在,誰再來說說四邊形有什么特征呢?

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板書(四邊形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

生:他們都有四條直的邊,四個角。另外幾個沒有四邊形的特征。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也就是說要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四邊形,就要看他有沒有具備四邊形的特征板書(四邊形的特征)。

師:下面同桌之間說一說四邊形的特征,再分別指一指這些四邊形的邊和角。

4.尋找生活中的四邊形。

生:黑版的表面,電視機的表面,課本的表面,,,

生:黑板的表面。

師:是嗎?誰來說說為什么這個面是四邊形呢?小紅,你來。

生:因為他有四條直的邊,四個角,所以我認為他是四邊形。

師:你說,課本的表面對嗎。

師:你來,國旗的表面她說得怎樣呢。

二.分類,加深對四邊形的理解。

師:看來生活中的四邊形我們說也說不完,雖然都是四邊形,可他們還是有些不同的,你能給他們分一分嗎?好,開始吧!分好的同學可以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你的想法。

師:你來說,君君。

生:我是把長方形和正方形分為一類,其他的分為一類。

師:你能說說理由嗎?

師:同學們,你們聽明白了嗎?君君是按照什么來分的呀。

師:哦,也就是按照是否有四個直角把長方形正方形分為一類,其他的分為為另一類。

師:長方形正方形真這么特殊,你能上臺來驗證一下嗎?其他同學也動手試試。

師:恩,剛才君君按角的不同,把四邊形分成了兩類,分法很不錯!

師:好,下面老師要加大難度,回答的同學不僅要說出分類結(jié)果,還要說清楚你的分類標準,會不會!

生:我是按四邊形的對邊是否相等,把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分為一類,其他的分為一類。

師:說的真完整!來,掌聲表揚一下。

師:那么分類結(jié)果是否正確呢?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四邊形各邊,只有他們的對邊相等,所以剛才的分類結(jié)果是對的。

生:老師,我還發(fā)現(xiàn)正方形和菱形四條邊都相等。

師:這特征真不一般,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師:很好,剛才從邊的角度進行分類,恩,真會思考!同學們,你還有其他分法嗎。

師:你說,恩,也可以!

師:同學們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但不管怎么分,他們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三.圍一圍,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師:下面我們來輕松一下,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心目中的四邊形,好,請大家拿出釘子板,在上面圍出你心中的四邊形。然后給你的同桌欣賞下你圍的四邊形。

師:接下來,老師要求同學們圍一個長方形,然后說一說長方形有什么特點?

生: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生:正方形。

師:那正方形有什么特點?

生: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師:好,誰能說說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呢?

師:哦,都有四個直角,非常好。

師: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而長方形呢。

師:來,小組同學再來說說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四.總結(jié)。

師:這節(jié)課,同學們都收獲了什么呢?

生:認識了四邊形有四條直的邊,四個角。能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師:你們想不想知道更多有關(guān)四邊形的知識呢?

師:好!那我們下節(jié)課再一起來學習。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三

教學重點。

掌握估算的方法,會進行兩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估算,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1.口算下面各題,說說你是怎樣進行口算的?

240÷403500÷700720÷905600÷80。

(把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分別劃去末尾的(一)兩個0,用0前面的數(shù)相除.)。

2、出示:241÷38719÷92。

與上面的口算相比,這兩道題目有什么不同?

(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都不是整十整百的數(shù),但是都很接近整十整百的數(shù).)。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樣的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板書課題)。

嘗試討論。

1.根據(jù)原有的知識基礎(chǔ)和學習經(jīng)驗,能試著說一說你打算怎樣解答這兩道題目嗎?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進行板書:241≈240,38≈40,240÷40=6。

719≈720,92≈90,720÷90=8。

2.出示例題:

3.小組合作學習,解決以上三道題目.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歸納。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并說出你們是怎樣想的?

2048≈,98≈100,2000÷100=20(時)。

1985≈2000,21≈20,2000÷20=100。

2.觀察這幾道題目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除數(shù)都是兩位數(shù))。

3.這幾道題目在解答的過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點:都是先取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的近似數(shù),再用除法口算;或者用乘法口算.。

4.為什么被除數(shù)取近似數(shù)會出現(xiàn)不同的情況?

(考慮運算的簡便,可以歸結(jié)為表內(nèi)除法)。

5.試著總結(jié)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怎樣進行估算?

(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chǔ)上,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歸納:分別取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的近似數(shù),用除法口算;分別取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的近似數(shù),用乘法口算.)。

鞏固練習。

2.人造地球衛(wèi)星每小時大約行28440千米。一架飛機每小時飛行940千米。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速度大約是飛機的多少倍?(根據(jù)學過的兩位數(shù)除法估算類推)。

3.用估算的方法,檢驗下面各題算得對嗎?你有幾種不同的檢驗方法?

4522÷51=887812÷88=92。

4.估算:

(2)一個大院一個月大約用水48噸,這個大院去年節(jié)水152噸,夠用幾個月?

(3)張大爺要給食堂買39袋大米,每袋48元,他帶了2000元夠不夠?(你有幾種不同的估算方法?)。

五、質(zhì)疑提高。

1.這節(jié)課學習的是什么內(nèi)容?

2.怎樣進行兩位數(shù)除法的估算?請你舉例說明.。

3.還有什么問題?學生質(zhì)疑并解疑.。

六、板書設(shè)計: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四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guān)蜜蜂的資料,實地觀察蜜蜂。教學中,以提問法來引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自主學習,并用填表格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

2、掌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弄清試驗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3、學習作者觀察、思考和試驗的方法,感受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2、學生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辨別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己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花了一輩子的時間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我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么?

三、理解課文。

1、小組內(nèi)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nèi)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jié)果。

2、學生匯報,師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寫內(nèi)容。

3、質(zhì)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呢?(要求學生讀出有關(guān)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jié)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體會到的感情和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適當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fā)?

(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jié)。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認真研究蜜蜂辨認方向的本能,給我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yǎng)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yè)貢獻力量。

五、作業(yè)。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六、板書設(shè)計。

蜜蜂。

驗證內(nèi)容: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

驗證過程:

(1)選40只蜜蜂,做上白色記號。其中20只受傷了。

(2)把蜜蜂帶到兩里外放飛。

驗證結(jié)果:20只沒受傷的蜜蜂中有17只飛回來。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五

一、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第一課時: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即教材68頁至69頁內(nèi)容)。

二、設(shè)計思路:

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學資源,學生根據(jù)畫的內(nèi)容提出教學問題,讓學生親自參與,主動探索,以合作的方式總結(jié)出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法的方法,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主生和形成的過程。

(一)指導思想:

口算乘法是“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這一單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礎(chǔ)、最關(guān)鍵的部分。教材從兒童游樂園的情境圖入手,引出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目的是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理解乘法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shù)感。

(二)設(shè)計理念:

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需要掌握的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稑藴省诽岢惴ǘ鄻踊膭顚W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培養(yǎng)學生多樣、靈活的解決問題能力。

(三)教材分析:

口算乘法分為兩塊內(nèi)容:教材第68頁的兒童游樂園的情境圖,從實際生活情境引出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使學生體會到他們要學習的內(nèi)容來自現(xiàn)實生活。第69頁例1分為兩個小題,第一小題是從表內(nèi)乘法的計算2×9擴展到計算2×10,第二小題是任意的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nèi)乘法和萬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為以后學習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課程標準”對這部分內(nèi)容提出的要求是: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計算,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探究的樂趣;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

(四)學情分析:

計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機械地教學更使學生厭煩,這是學生對數(shù)學失去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教師要注重適當?shù)膭?chuàng)設(shè)一些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使他們感到學習數(shù)學是有趣的。本課學習是在學生熟練掌握表內(nèi)乘法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教師除了要幫助學生鞏固表內(nèi)乘法的知識,還要注意溝通本課新知與表內(nèi)乘法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把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轉(zhuǎn)化成表內(nèi)乘法來計算。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正確口算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過程與方法方面: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和學習經(jīng)驗主動有效的探索新的口算。在具體情境中應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對計算以及相關(guān)實際問題是否感興趣,是否樂于與同學相互合作并積極進行交流。

四、教學重點:

掌握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算理。

五、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和學習經(jīng)驗主動有效的探索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具體情境中熟練解決問題。

六、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蘋果卡片。

七、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

(1)談話激趣: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有部動畫片里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我一定會回來的!”這是哪部動畫片里誰的臺詞?(生答)。

師:正是因為喜羊羊機智勇敢,才讓灰太狼吃盡了苦頭,今天,熱情好客的喜羊羊來邀請我們?nèi)パ虼遄隹停銈兏吲d嗎?不過,去羊村要經(jīng)過一座趣味橋,它是由許多算式搭成的,只有聰明的孩子才能過橋,我們一起來算算吧!

(2)學生口算,復習表內(nèi)乘法。

出示:5×39×48×53×2。

4×76×58×79×8。

師:看來大家個個都是計算高手,走吧,我們?nèi)パ虼鍑D!

(二)引導探索,交流新知。

1、觀察情境圖,收集信息。

師:看到這么多好玩的,大家一定都迫不及待想玩了吧?別急,我們先看看價目表吧。

學生敘說各種游樂項目的價格。

2、交流口算方法,優(yōu)化算法,明確算理。

師:在玩之前,羊村的村長慢羊羊有問題要考考我們,大家一起來接受挑戰(zhàn)吧!

(1)旋轉(zhuǎn)木馬準乘9人,坐旋轉(zhuǎn)木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錢?(生口答)10人呢?板書:2×10=20(元)。

師:你是怎么想的?小組合作交流,再指名匯報。

生:9個2的和是18,再加上一個2是20;10個2相加是20;也可以把2×10看成2個10,就是20.

師:你們算的方法可真多,哪種方法好呢?請你選擇合適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問題。

(2)坐碰碰車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錢?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板書:3×20=60(元)。

(3)假如我們班70個同學都想到游樂場來玩激流勇進,一共需要多少錢?生回答,師板書:6×70=420(元)。

(4)假如三年級300名同學都想來玩過山車,需要多少錢呢?生回答,師板書:9×300=2700(元)。

師: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他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是整十,整百數(shù)。

揭示課題并板書: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

3、小結(jié)。

師:在計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時,要想算得快,哪種方法最好呢?先想一想,再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

師引導學生說出: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先拿整十,整百數(shù)的最高位與一位數(shù)相乘,再看整十、整百數(shù)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有了這個竅門,我們算起來一定會更快,我們試試看。(出示69頁的做一做,生口算,并說說是怎樣算的。)。

(三)鞏固深化,嘗試應用。

同學們真勇敢,不僅接受了慢羊羊的挑戰(zhàn),還掌握了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方法,現(xiàn)在讓我們盡情地去玩吧!

瞧,這幾個同學再玩什么?

出示練習題一:兒童三輪車每輛90元,4輛一共多少錢呢?(小組合作交流,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羊村的伙伴們考慮的可真周到呀,知道你們玩累了???,在給你們準備美味的水果呢?想吃嗎?可是想吃水果,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行,算對了,才能摘下來。

出示練習題二:

20×6300×46×503×700。

20xx×42×50060×83×3000。

(生答題,師發(fā)蘋果卡片)。

出示練習題三:

吃了美味的水果,我們?nèi)ズ脱虼宓幕锇閭兺嬉粫喊?!先看看美羊羊在干什么?美羊羊正在?shù)她節(jié)約的零花錢呢!美羊羊每個月節(jié)省20元零花錢,她半年節(jié)省了多少錢呢?我們幫她算算吧:(出示)。

節(jié)省錢數(shù)。

小結(jié):同學們,我們也要學美羊羊,節(jié)約零花錢。

出示練習題三:

再去看懶羊羊在干什么?懶羊羊特地為我們準備了一個游戲,比比誰的'小手最伶俐,我們一起試試吧!

30×340×3500×33×500。

200×3200×2600×460×4。

(四)拓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思維。

費羊羊在干什么呢?原來他在玩接龍游戲。

240=×()=()×()=()×()=()×()=()×()……比一比看誰將這條龍接得最長。

(五)歸納總結(jié),體驗成功。

八、教學反思:

“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是我縣開展的“教師基本功大賽”上我執(zhí)教的一節(jié)課,在教學中我注重體現(xiàn)新課標“以學為本”的教學理念,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1.能把握新課程中計算教學的特點。從生活情境出發(fā)引出計算題,讓學生體會計算的作用及其合理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尊重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

2.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鼓勵學生計算方法多樣化的同時,又注重計算策略的優(yōu)化選擇,總結(jié)歸納得出結(jié)論。在解決共性問題時教師給予適當?shù)狞c撥,作到引而不牽,放而不縱。

3.在練習設(shè)計中力求講究層次化、趣味化、彈性化。為了使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生成一定的計算能力,我設(shè)計了基本達標練習,推進練習,鞏固應用以及拓展思維等層次性的變化,同時溶入趣味性,如摘蘋果,打手勢等形式,使學生做得愉快,練得開心!

當然,教學中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在評價方面評價語言單調(diào),缺乏數(shù)學思想、方法等實質(zhì)性評價,沒有抓住滲透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的機會;小組合作時,在集體匯報之前給學生留的自主交流時間過少,個別學生參與了匯報,忽視了其他成員的參與,勢必使小組活動演變成為個人展示,這些都值得我去反思、努力。

總之,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它使我更深刻的認識到:課堂上,老師應該創(chuàng)設(shè)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快樂的課堂氛圍中,不斷地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真正感受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悅!

板書設(shè)計:

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

2×10=20(元)3×20=60(元)。

6×70=420(元)9×300=2700(元)。

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先拿整十,整百數(shù)的最高位與一位數(shù)相乘,再看整十、整百數(shù)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六

結(jié)合具體情境,利用舊知遷移,理解“倍”的意義,建立“倍”的概念;。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比較、變化、抽象中,讓學生經(jīng)歷建構(gòu)倍的直觀模型學習過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質(zhì)。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操作、推理、遷移及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基本數(shù)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幾倍的含義,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義。

三、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舊知回顧。

師: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瓜果飄香,蔬菜滿倉。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先后出示)。

1.先觀察再說一說。

(1)先出示第1幅圖(2個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圖。

問題:先擺了幾個2?又擺幾個2?現(xiàn)在有幾個2?

(2)出示玉米圖(3個一組)。

問題:幾根玉米為一組?有幾組?可以說是幾個幾?

(3)出示紫薯圖(5個一組)。

2.讓學生看圖表述(用“幾個幾”)說出圖中的物品:4個2、5個3、3個5。

3.思考:

(1)5個3,從哪里體現(xiàn)出“5”,又從哪里體現(xiàn)出“3”呢?

(2)3個5,從哪里體現(xiàn)出“3”,又從哪里體現(xiàn)出“5”呢?

(3)3個5與5個3有什么不同?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概、減、阻”等9個生字。會寫“辨、試、檢”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紙袋、大概、減少、阻力、包括、檢查、準確無誤、沿途”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的脈絡層次,初步了解發(fā)布而實驗的內(nèi)容。

教學重點:

學習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教學難點:

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2。板書課題。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眼中蜜蜂的外形是怎樣的?

3。把自己從書上或網(wǎng)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4。師生交流法布爾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圈畫生字??梢哉埥掏瑢W。同時標出課文自然段序號。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4)出示文中詞語,采取多種形式檢查。

3、檢查句子:課件出示:“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薄氨M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p>

三、書寫漢字相機指導。

1。形近字辨析。

2。師范寫“辯”“跨”“查”,抽生板演。

3。小組合作,口頭給字組詞。

4。練習書寫,師相機指導。

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6、再讀課文,看看課文主要寫了法布爾什么事情?

7、理清課文脈絡:

實驗過程(2—7自然段)。

實驗目的(第1自然段)。

實驗結(jié)論(第8自然段)。

三、了解目的,初識人物。

1、自主朗讀第一自然段,看看自己從這段話中都了解到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2、學生交流。抓住“聽說,想”體會法布爾的探究精神。

3、重點聚焦“無論....總是....”,說說這組關(guān)聯(lián)詞語說明的問題。引導句式練習。

4、指導感情朗讀句子,重點強調(diào)關(guān)聯(lián)詞語的朗讀重音。

四、課堂小結(jié):

事實果真如人所說的那樣嗎?法布爾的實驗又是如何進行的呢?同學們,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相信大家一定會如愿解開謎底的。

板書設(shè)計。

14、蜜蜂。

辯跨查。

實驗過程(第2—7自然段)。

實驗目的(第1自然段)。

實驗結(jié)論(第8自然段)。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八

“生活即教育?!边@句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的。也說明了學習應該是學生自己的實踐活動。以往教科書上枯燥的'例題讓學生失去了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而我們現(xiàn)在應該更加關(guān)注學生會關(guān)心什么、經(jīng)歷了什么、對什么感興趣、在生活中想要發(fā)現(xiàn)些什么。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shù)學課堂,將學習和學生們的生活充分融合起來,讓他們在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中去尋找、發(fā)現(xiàn)、探究、認識和掌握數(shù)學。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學得積極主動,才會學得興趣盎然。

2、估算與生活。

估算的內(nèi)容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對量的描述,很多時候只要算出一個與精確數(shù)比較接近的近似數(shù)就可以了。這堂課的教學,讓學生把自己的經(jīng)歷和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結(jié)合起來,因此培養(yǎng)了學生的素質(zhì)和能力。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九

除法估算是教學中的難點,雖然學生早已接觸過估算,但是“除法估算”難度較大,因為除法本身就是逆向運算,在這個基礎(chǔ)上又算,對于小學生來說算是有難度的。估算不像四則運算那樣有“法”可依,這樣上至少不會偏離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在學計算的過程中結(jié)果也是“硬碰硬”。而估算就不同了,比如71÷8≈大部分學生把71看成70,但估算不出來。只有不少部分學生把71看成72了。還有一部分學生把71看成80來估算。這樣一來答案又是多樣的。這里教師應該怎么樣去引導學生呢?一些接受能力差一些的學生學到這里,已經(jīng)有些搞不清了。

這時候,我讓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交流怎么估算,小組交流匯報后,通過我的點撥得出:除法估算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把被除數(shù)看成接近它的幾百幾十的數(shù)。

2、便于口算。

這樣的總結(jié)對于學生的估算有一定的幫助。然后出示113÷4≈時,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估算方法,學生依照以往的經(jīng)驗首先想到的是把113看成110,讓學生實際口算110÷4學生口算起來也不簡單,有的學生進一步想到了用120÷4進行估算,我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到這種好方法的,進而又練習了幾個這樣的題目,每個題目都讓學生說出是怎樣想的。和學生練習幾道題目后,學生總結(jié)出了這樣的方法:431÷7≈,可以先想420接近431,還便于口算,所以把431看作420,最終約等于60。這個辦法學生接受的比較快,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

因為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本節(jié)課的設(shè)計和教學注重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讓學生能動手參與、直觀體驗,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相關(guān)知識。為此,我做到了如下幾點:

1、游戲?qū)?,連接新舊知識。

在本節(jié)課的開始,通過拍手接力,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也將新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幾個幾和倍),從而直觀的讓學生初步認識“倍”,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為新知的轉(zhuǎn)化做好鋪墊。且拍手接力容易操作,費時少,為后續(xù)的新知學習和練習留出更多時間。

2、情景教學,提高參與興趣。

結(jié)合教材中小兔子吃胡蘿卜的情境,借助直觀操作——胡蘿卜貼片和擺小棒,加深對新識的理解。擺小棒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與同桌討論交流的過程既加強了合作交流的能力,又加深了對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最后讓學生上臺演示,學生學習熱情更高了。

3、鞏固練習,多種方式結(jié)合。

與平時只為了答出問題不同,本次的練習先讓學生繼續(xù)用擺小棒的方式回答,動手的同時也鞏固了剛學的知識。然后再讓學生安靜的完成后續(xù)兩題,留出思考的時間。像這樣動靜結(jié)合,做到寓教于樂。

4、拓展延伸,留出思考余地。

實際教學和設(shè)計畢竟不同,教學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課堂上因為學生熱情很高,指名了多位學生上臺擺胡蘿卜,所以課堂一度稍顯混亂。所以以后設(shè)計課堂時不僅要注重引發(fā)學生興趣,還要多注重教學常規(guī)與管理。實施數(shù)學新課程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一

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就是讓孩子們“認識四邊形及其特征,能辨別四邊形?!痹谏钊敕治鼋滩姆喗虆r,我對“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就有了很多的困惑,這一知識點到底該在課里占有多少比例?是否利用分類來達到這一目標?權(quán)衡一番后我便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在此——“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它們的4個角都是直角?!笨赡苁怯写饲耙?qū)е挛疑险n時有些顧慮,難點本就在心中有疑慮,固課堂上對于這一問題的處理尚有欠缺。反思過后,有以下不足之處:

1、整堂課節(jié)奏過緊,可能與事先沒有試講有關(guān),原本我擔心的是時間不夠用,這么多的活動,能完成嗎?于是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課堂的步伐,導致時間過松。造成時間多下來的原因還在于自己事先設(shè)計的一些環(huán)節(jié)無法展示,被自己一帶而過,不能省給省了下來。

2、列舉四邊形時應多給孩子一些空間,這里我好像有點喧賓奪主,過后我覺得還可以讓孩子們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培養(yǎng)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同時也給了他們足夠的空間,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數(shù)學的美!而我列出的圖片也太過倉促,沒有給予合理的加工,應把圖片里的四邊形給描出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觸。

4、最大的爭議:關(guān)于分類。教材上列舉了兩種分法,但是學生們到底會怎么分?會不會分?這也是我課前最擔心的問題。有些同事認為我不該給學生“邊/角”的標準提示,而另有同事則認為我應該進一步引導學生,將分類的標準細化,給他們明確的指引。我想我是介于他們兩種不同見解的中間,原因就在于“教無定法”,學生們的思維到底會有多寬或是有多窄?只有經(jīng)歷過后才知道。我又想起了我們新教育中經(jīng)常提到的“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這一說法并不是貶低了孩子們的能力,他們是很棒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孩子們的聰明而忽視了自己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預設(shè),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恰好是缺少了充足的預設(shè),我曾想過孩子們可能會有很多種的分法,但在課堂上,六個小組卻千篇一律地按“有沒有直角”來分,個別小組為了跳出這一常規(guī),尋找新法,卻因理解不到位表達不清晰而未能成功。這一環(huán)節(jié)成了課堂中最大的敗筆。至于怎么分?怎么正確地引導,孩子們通過進一步學習和認知能力的增加一定會更加清晰明了,而我們還可以再找時間進一步分一分,研一研這個有趣的話題。

5、制作四邊形: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想了很久,在第一次同事們收集資料時我便心動了,各種方法都很好,都很有趣,我想讓孩子們盡可能地體驗多種活動方法,我找遍了可以嘗試的方法,有畫、剪、折、圍(釘子板)、拼(七巧板)、搭(小棒),但是孩子們不可能每人樣樣試到,于是我又利用小組的功能,給每個小組發(fā)派一種材料,并給組長下發(fā)了制作要求:“作一個任意四邊形、有直角的四邊形、對邊相等的四邊形等”,孩子們樂意動手,在學中玩的感覺是最奇妙的,這能讓他們愛上數(shù)學課堂,輕松地學習。當初我的設(shè)計是一定要展示的,為了能展示,我還給小棒組買了磁性小棒,但貨到了我卻失望了,小棒僅有24根,一組六人,人人參與,這些小棒也不夠呀;七巧板組呢?七巧板一拿起來就會散掉,也無法展示呀,而且人人都有參與,都有制作成果,他們會對別人的制作感興趣嗎?最終在課堂上我放棄了這一想法,沒有給學生們作品展示的機會,臨時改成讓他們課后與同學分享展示。這一點又埋下了遺憾。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二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比較、變化、抽象中,讓學生經(jīng)歷建構(gòu)倍的直觀模型學習過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質(zhì)。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操作、推理、遷移及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基本數(shù)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幾倍的含義,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義。

三、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舊知回顧。

師: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瓜果飄香,蔬菜滿倉。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先后出示)。

1.先觀察再說一說。

(1)先出示第1幅圖(2個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圖。

問題:先擺了幾個2?又擺幾個2?現(xiàn)在有幾個2?

(2)出示玉米圖(3個一組)。

問題:幾根玉米為一組?有幾組?可以說是幾個幾?

(3)出示紫薯圖(5個一組)。

2.讓學生看圖表述(用“幾個幾”)說出圖中的物品:4個2、5個3、3個5。

3.思考:

(1)5個3,從哪里體現(xiàn)出“5”,又從哪里體現(xiàn)出“3”呢?

(2)3個5,從哪里體現(xiàn)出“3”,又從哪里體現(xiàn)出“5”呢?

(3)3個5與5個3有什么不同?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三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fā)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xiàn)。

1、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能力。

2、理解課文,學習小男孩誠實的美德。

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列寧也沒再問那個男孩,因為他已經(jīng)知道男孩是誠實的?!边@是難點。因為課文并沒有明確寫出小男孩告訴了列寧灰雀哪兒去了,他怎么知道“一定會飛回來,它還活著”,必須在學習全文后聯(lián)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確答案,因此有一定難度。

1、生字卡片。

2、多媒體課件。

3、收集關(guān)于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2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圖片。同學們,認識圖片上的鳥兒嗎?對,它叫灰雀。板書(灰雀)請靜靜地聽,邊聽邊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播放課件)。

2、誰來說說你剛才聽到了什么,好象又看到了什么?

3、多么惹人喜愛的灰雀??!自己去讀讀這段話吧。(自由讀——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二、整體感知課文。

1、這幾只活潑的灰雀不僅惹我們喜愛,連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也非常喜歡它呢!今天我們就學習課文——《灰雀》。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標好小節(jié)序號,難讀的或者喜歡的部分可以多讀幾次,注意課文里的泡泡。

2、檢查詞語。

還見過什么渣狀的東西?(餅干渣、煤渣、蘋果渣、豆腐渣、甘蔗渣)。

3、出示三個難讀的句子。

昨天老師讀課文,發(fā)現(xiàn)課文中有3句話很相似,而且特別難讀,你們敢挑戰(zhàn)嗎?自己先練練吧?。ㄗ杂勺x)指名讀,發(fā)現(xiàn)什么?(標點不同,語氣也不同。)你讀出了三種不同的語氣,真棒。齊讀。

4、開火車讀課文,誰來當火車頭?他要是讀對了,就讓他一直讀下去,要是讀錯就另請一位同學接著讀,比一比,看誰的火車開得穩(wěn)、開得久。

5、小結(jié):讀書也像開車,練得多,練得熟,就開得穩(wěn),開得好。

三、感知列寧對灰雀的喜愛。

2、交流讀。(師評價:哦,他每次都要停下來仰望,看來真的很喜歡;他還經(jīng)常帶東西給它們吃,就像喂養(yǎng)自己的寶寶一樣!多么真摯的愛?。。R讀。

四、探究灰雀的下落,體會列寧對男孩的教育無痕。

1、引讀:可是,一天,列寧又來到公園,走到白樺樹下,發(fā)現(xiàn)——(那只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灰雀到底哪兒去了?聰明的小朋友,你能找出灰雀的下落嗎?請大家讀讀3-10小節(jié),然后和你的同桌討論討論,秘密就藏在其中。

出示句子1:列寧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p>

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1)從列寧的話里里你讀出了什么?(列寧對鳥兒的關(guān)心、擔憂、喜愛)看來,列寧是希望用自己對鳥兒的愛來打動小男孩呀!

(2)我聽出了你的可惜,你在為什么而可惜?(為再也看不到可愛的灰雀,為灰雀的伙伴失去了好朋友,為那只被抓的灰雀永遠失去了自由,為小男孩不敢承認錯誤……允許多元解讀。)把你的可惜讀出來吧!指導朗讀。

4、引讀:

聽到這里,男孩再也忍不住了,他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保┝袑巻枺骸皶w回來?”——(“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同學們,這時的男孩心里在想些什么?(決定放鳥歸林,他想:……)盡管男孩沒有公開承認自己抓走了灰雀,但我們從他的話語中知道,他已經(jīng)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決心改正過來。

5、同桌分角色讀:

列寧真不愧是個偉人,沒有一句批評的話,卻讓小男孩知錯想改。這段對話寫得真精彩,里面藏著秘密,也含著真情。讓我們好好地去讀讀吧!同桌兩人分角色讀讀對話,看誰讀得像,讀得好。

6、指名分角色讀。

7、存疑:列寧對小男孩的教育成功了嗎?小男孩到底有沒有知錯就改,真的把灰雀放回來?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現(xiàn)在讓我們走進今天的寫字園,看看這節(jié)課我們要寫哪些生字。出示第一行生字。指導寫“胸脯”,(因為表示身體的一部分,所以都是“月字旁”,在古代,月字旁表示肉的意思。其他自學。

一、復習聽寫。

二、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有沒有把灰雀放回樹林?(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么要問鳥?鳥怎么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guān)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5、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美美地讀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6、想象說話:如果你就是那只灰雀,你能給大家講講你這兩天來奇特的經(jīng)歷嗎?(提示學生當時怎么被抓走,后來小男孩準備放你走的時候會怎么說怎么做?)。

三、小結(jié)板書,總結(jié)課文。

這一老一小多有意思啊,你想對列寧和小男孩說幾句什么話?把它寫下來吧!

四、寫字。

五、作業(yè)。

日記《灰雀歷險記》。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四

放手讓學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學習經(jīng)驗,動手把梯形轉(zhuǎn)化成已經(jīng)學過的圖形,并讓學生通過找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自主從不同的途徑探索出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十分注意突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讓學生主動操作、討論,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礎(chǔ)上總結(jié)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達成了教學目的。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出現(xiàn)了多種操作方法,如:一部分學生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通過旋轉(zhuǎn)、平移轉(zhuǎn)化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一部分學生用一個梯形沿中位線剪開,翻轉(zhuǎn)180度,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推導出公式;還有一部分學生用一個梯形沿梯形的右上角到對腰的中點剪下,翻轉(zhuǎn)180度,拼成一個三角形,推導出面積公式。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實實在在地給了學生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時間和空間!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還蘊含了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讓學生把陌生的知識自主地轉(zhuǎn)化為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體現(xiàn)了遷移、轉(zhuǎn)化思想。經(jīng)過課堂小結(jié)的點撥,使得這一教學效果尤其明顯。

反思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還是存在著問題:

這可以從課堂教學中的兩個地方看出來:一是在學生進行獨立探究時,學生基本上已經(jīng)有了將梯形轉(zhuǎn)化為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這兩種轉(zhuǎn)化方法,但是小組代表上來向全班交流時卻只說了一種轉(zhuǎn)化方法(另一種是另外的同學補充的)。難道他們組就這一種?還是他只說了自己的方法,而沒有交流到本組其他同學的方法?第二點是在小組操作交流時,總有個別學生,自己玩自己的,不愿與人合作交流,可能是小組的分工不夠明確,學生合作的欲望未被調(diào)動起來。這么看來,顯然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的小組合作交流的成效性是相當不理想的!那么如何進行改進呢?我想主要在課堂上教師還是應該進行更多地巡視,更多地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在學生思維停滯住時適時的加以點撥,鼓勵所有學生參與討論、參與探究。充分體現(xiàn)課堂上教師的主導作用。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五

從前,有個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他很多地方都沒找到,心里很著急。這時候,他看見一位老人在前邊走,就趕上去問:“老人家,您看見沒看見一只駱駝?”

老人說:“你問的那只駱駝是不是左腳有點跛?”

“是的?!?/p>

“是不是左邊馱著蜜,右邊馱著米?”

“不錯?!?/p>

“是不是缺了一顆牙齒?”

“對極了!您看到它往哪兒去了?”

老人說:“那我可不知道。”

商人忿忿地說:“別騙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駱駝藏起來了。要不,你怎么知道得這么詳細?”

老人不緊不慢地說:“趕嘛生氣呢,聽我說嘛。剛才我看見路上有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就知道駱駝的腳有點跛。我又看見路的左邊有一些蜜,右邊有一些米。我想駱駝馱的一定是這兩樣東西。我還看見駱駝啃過的樹葉,上面留下了牙齒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顆牙齒。至于駱駝往哪兒去了,你應該順著駱駝的腳印去找。”

商人聽了,照著老人的指點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駱駝。

(二)課型:新授課。

課時:1課時。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會,并能夠正確讀寫“駱駝、跛、馱、憤、啃、究竟”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正確的,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只有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道理。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反復讀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對話,從后面的對話證實結(jié)論的正確是觀察與推斷的結(jié)果。

難點:理解老人為什么沒看到駱駝卻把駱駝的特點了解得那么清楚。

(五)教具:ppt。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新課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兩個謎語,大家一起來猜猜看?請同學們看電腦課件。第一個,“沙漠一只船,船上載大山。遠看像筆架,近看一身氈?!钡诙€,“四腿長長脖子彎,背上馱著兩座山,一次吃飽水和草,幾天不餓口不干,馱著重擔走沙漠,不怕烈日和風寒。”大家想想謎底是什么呢?給個小提示,猜一種動物。(生:羊、馬、?!┎粚Σ粚?,再猜猜,同學們也可以從課本上找找答案。好,你的小手舉得又直又高,請你來告訴大家你猜的是什么動物?(生:駱駝)對啦,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第十六課《找駱駝》(板書),請同學們翻開書本第62頁,全班和老師一起大聲的讀出課題,找駱駝。

2、朗讀課文,品味感悟:

(1)好,通過剛才的猜謎語,大家發(fā)現(xiàn)駱駝有哪些特點呢?這位男生你來,嗯,駱駝有兩座駝峰對不對,駝峰里面藏著水。還有嗎?這位女生你來,很好,駱駝耐旱,在沙漠里,可以幾天不喝水。還有沒有?你來,對的,還可以馱重物。那《找駱駝》這篇課文中商人丟失的駱駝又有哪些特點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朗讀文章,將描寫駱駝特點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2)好,大家都讀好了,有哪位同學愿意第一個來說說商人丟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呢?

好,這位女生,請你來回答,“左腳有點跛”(板書)對不對?你能將文中的句子準確的完整的讀出來嗎?(生:老人說:……跛)哪還有其他的特點嗎?(生沉默)那請你先坐下回憶一下,我們請另一個同學來回答,好就請你,是的“左邊馱著蜜,右邊馱著米”(板書)、“缺了一顆牙”(板書),好的請坐,現(xiàn)在還請這位女生來回答,是的“左腳有點跛”、“左邊馱著蜜,右邊馱著米”、“缺了一顆牙”,你回答的真好,請坐,同學們看,剛才她只是太緊張,一時間忘記了。

當商人問老人,“您看見它往哪兒去了?”老人回答了什么?大家一起來回答老師(生齊答:那我可不知道)。

老人把駱駝的樣子說得這樣具體,又說不知道駱駝在哪,如果你是這位商人,你會怎樣想?(生:這可惡的老人把我的駱駝偷走了/一定是這黑心老人把我的駱駝藏起來了……)是啊,老人會不會把商人的駱駝藏起來了呢?商人這時的很生氣了,于是商人憤憤地說了什么?請一位同學用生氣質(zhì)問的語氣來給同學們讀一下商人的話,你愿意來給大家讀一下是嗎?好的,就請你。你讀的真好,把商人那種生氣質(zhì)問的口吻都讀出來了,請坐!

請全班同學一起用生氣質(zhì)問的語氣來讀商人的話,感受商人以為是老人把他丟失的駱駝藏起來的那種生氣的心情。商人憤憤地說,起。

(3)好的,同學們讀得太棒了,老師都感覺到商人那種生氣的心情了呢。如果老人說的是真的。那么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丟失的駱駝有這些特點的呢?現(xiàn)在請男生扮作老人,女生扮作商人,老師作為旁白,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注意思考,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丟失的駱駝有這些特點的。

師:從前有個商人……趕上去問:(女)“……”

師:老人說:(男)“……”

……。

老師看到了你渴望的目光,就請你來,生:……嗯,第十段寫到,老人看到了路上有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就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還有嗎?是的,老人又看見路的左邊有一些蜜,右邊有一些米,就想駱駝馱的一定是這兩樣東西;那還有嗎?對啦。老人還看見駱駝啃過的樹葉,上面留下了牙齒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顆牙齒。你回答的十分準確,聲音洪亮,真是太棒了,請坐。所以,老人的觀察能力是不是很強?是的。

那么老人有告訴商人去哪里找駱駝嗎?這位男生,請你來回答,嗯嗯,老人告訴商人要順著駱駝的腳印去找,請坐,那同學們告訴老師最后商人找到駱駝了嗎?是的,找到了。

(4)同學們通過學習《找駱駝》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是的,大家要留心觀察生活中的小事情,它們往往會告訴人們答案。

同學們來說說,你曾經(jīng)在生活中觀察到什么呢?這位同學你來,哦,你吃蘋果的時候觀察到蘋果上面有蟲眼,你下了一跳。好,請坐。你觀察的真仔細,那老師覺得那顆蘋果一定很甜,因為小蟲子都愛吃,對嗎?還有其他同學呢?你們觀察到了什么?你來,你觀察到你養(yǎng)的小金魚是睜著眼睛睡覺的,你觀察的真是細致入微啊,沒錯的,小金魚睡覺時眼睛也是睜著的,因為它沒有眼皮。

好,那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

(七)作業(yè)設(shè)計。

接下來,我們布置一下課后作業(yè)。

1、請同學們課后觀察一種小動物或者小植物,然后寫一篇小短文,說說你觀察到什么。

2、請同學們課后將“駱駝、跛、馱、憤、啃、究竟”這幾個詞語抄寫三遍,家長簽字。

(八)板書設(shè)計。

找駱駝。

左腳跛路上的駱駝腳印右深左淺。

左馱蜜、右馱米路的左邊有蜜、右邊有米觀察所得果然找到。

缺顆牙啃過的樹葉上留有牙印。

(九)課后反思。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切”。能正確讀寫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培養(yǎng)語感。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

課前準備:

1、生字、生字卡片。

2、有條件,可準備與課文相協(xié)調(diào)的音樂及反映課文內(nèi)容情景的課件,以幫助學生有感。

情地朗讀課文和感悟童話主題。

教學方法:

朗讀指導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板書:“樹”,提問:你知道的樹是什么樣的?

再板書“去年的樹”,提問:看到課題有什么疑問嗎?

2、一只美麗的鳥兒和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他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段美麗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認讀生字詞。

3、指名分段讀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4、再讀課文,讀后談談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確立本文的閱讀方法。

1、這篇課文對話較多,讓我們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來閱讀本文。

2、畫出寫對話的句子。

四、指導朗讀第1組對話。

1、過渡談話:冬天到了,小鳥要到南方去過冬了,臨走之前,一對好朋友依依惜別。

他們說了些什么呢?讀一讀。

2、生活中,你也許經(jīng)歷過離別,想一想那是怎樣的情景?想后再讀一讀。

3、組內(nèi)練習朗讀,注意讀出感情來。

4、指名朗讀。注意讀出自己的個性。

第二課時。

一、讀第2~4組對話。

1、學生分組練習。

他們就這樣依依惜別,并做了約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鳥滿懷深情地跑回來找它的好朋友大樹。然而,往日朝夕相處的伙伴卻不見了。她著急地找了又找,問了又問……下面的三組對話,請同學們自己選定一個角色在四人小組里面合作練讀。

2、指名朗讀,讀后評價那一聲聲急切地詢問,流露出小鳥對大樹的無限深情。讀著讀著,誰不被小鳥的這一份真情感動呢?我們一起來朗讀,互相說說究竟怎樣讀更能反映小鳥的這份真情。

3、扮演角色,體驗感知。

誰來做一回小鳥。你們可以像寸鳥一樣在教室里,就這樣飛呀,飛呀,尋找著她的好朋友,你在誰的身邊停下來,那個同學就做你的配角讀。(兩組同學分角色一起朗讀)。

二、朗讀、想象,體悟主題。

1、同學們,小鳥對大樹的這種焦急、牽掛、擔心就是奉獻給大樹的最最珍貴的友情。讓。

我們再一次深入地和課文傾心地交流對話,來體會這種感情。村子里,煤油燈旁,一對好朋友又見面了。大家把書拿起來,讓我們一起讀最后三段。

大樹留下了歌聲,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們世間最最寶貴的誠信。

三、拓展升華。

編寫“友情卡”

四、學生自由寫,教師指導。

1、讀了這篇課文,對鳥兒,對樹,你一定有許多話要說,讓我們再來讀讀全文,讀后說一說。

2、總結(jié)我們通過老師和同學,同學和同學,我們一起和課文進行多次的交流對話,讓我們真正地走進課文、真正體會了“信守諾言,珍愛友情”的可貴。但愿這個世界“誠信與友情同在?!?/p>

板書設(shè)計:

8去年的樹。

去年——小鳥樹——今年。

信守諾言。

珍愛友情【2】8去年的樹。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切”。能正確讀寫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培養(yǎng)語感。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體會小鳥與大樹之間的真摯情誼,感悟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chǔ)上的。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朗讀、領(lǐng)悟課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話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課題質(zhì)疑。

1、齊讀課題——《去年的樹》。

2、課題質(zhì)疑:

去年的樹和今年的樹有什么不一樣呢?文章為什么會以“去年的樹”作為題目?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到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課文講述的是一只鳥兒和一棵樹是一對好朋友,它們約定好第二年再相見,可是第二年春天,鳥兒回來之后,大樹已經(jīng)被人類加工成火柴燃燒了。)。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指導生字的書寫。

(1)指導觀察字形,說說寫時要注意什么?

(2)學生自由書寫。

(3)小結(jié)書寫情況。

3、默讀課文,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同桌之間進行交流。

三、研讀課文,訓練朗讀。

1、自由讀1—4自然段,去年的樹和鳥兒在一起是怎樣的情形?你的感受是什么?

重點體會:天天唱、天天聽;分手時的約定。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2、鳥兒是怎樣尋找大樹的?你的體會是什么?

默讀7—14自然段,概括鳥的尋找過程,反復朗讀鳥兒詢問的話,體會鳥兒的心情。

3、教師范讀最后三個自然段,生說感受或疑問。

(1)鳥兒為什么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學生帶著各自的體會朗讀。

(2)鳥兒唱完了歌,又對著燈火看,它在想什么?

四、總結(jié)升華,布置作業(yè)。

1、結(jié)合學生發(fā)言,師進行小結(jié)。

2、根據(jù)學情,設(shè)計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談話激趣,復習鞏固。

1、談話激趣。

2、小結(jié)上節(jié)課情況。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一組自由分角色讀。

2、指定一小組上臺表演。

3、全班進行評價:你認為誰讀得好,好在哪兒?你認為誰讀得還不夠,你能讀讀嗎?

大樹留下了歌聲,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們世間最最寶貴的誠信。

四、學生自由寫,教師指導。

1、學了這篇課文,對鳥兒,對樹,你一定有許多話要說,讓我們再來讀讀全文,讀后說一說。

2、總結(jié)我們通過老師和同學,同學和同學,我們一起和課文進行多次的交流對話,讓我們真正地走進課文、真正體會了“信守諾言,珍愛友情”的可貴。但愿這個世界“誠信與友情同在?!?/p>

板書設(shè)計:

8去年的樹。

大樹(圖)小鳥(圖)。

珍惜友情。

信守諾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七

1.認識“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后”等6個字。

2.在讀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環(huán)保行為,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復述童話。

3.愿意參加植樹活動或樹木認養(yǎng)活動。

讀文理解小松鼠的“聰明活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故事。

2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猜謎語。猜猜這是什么動物?(出示謎語:形狀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樹枝上,忙著摘果子)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與小松鼠有關(guān)的童話故事。

對話平臺

自學(尊重學生個性需要,激發(fā)主動識字的愿望)

1.學生自由讀文,思考: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自己想辦法解決。

2.指名讀文,重點評價字音;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讀準字音。

出示生字詞:說說你在哪見過他們?你是怎樣記住的?

結(jié)合文中句子認讀詞語,教師相機引導。

(1)聰、活潑:讀文中的句子。我們同學中誰是這樣的孩子?

(2)如果、總:讀文中的句子。你還能用如果說句話嗎?

朗讀

1.重點指導2――4自然段:從哪里看出小松鼠聰明活潑?學生思考讀文。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練習讀文。教師范讀,師生、生生分讀陳述句和小松鼠心里想的話。

3.采取多種方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討論

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寫字

1.認讀“以、后、更”三個字。

2.征求學生意見找出最難寫的字,教師范寫指導,學生練寫。

評價

1.評教師。老師范寫的字請同學評價。

2.生互評。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復述

1.反復讀文,練習說說課文的內(nèi)容。

2.指名復述:引導學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樹-――種松果――長松樹”的順序進行復述。

1.想象思考:以后這里會是什么樣呢?小組討論互相議一議,說一說。

2.以“畫未來”為題,學生自由的畫一畫,可以畫想象中未來的松林,也可以畫想象中自己居住地方的未來。

實踐

1.有條件的同學和爸爸媽媽一起種一棵小樹。

2.除了松鼠外,你還了解哪些小動物?請上網(wǎng)或到課外書中查一查。

寫字

1.觀察。學生自己觀察“主、意、總”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書寫。教師重點指導“心”的寫法,學生練寫。

3.展示:小組內(nèi)互相展示自己的字。

評價

1.自評。說出自己寫的字中最滿意和最不滿意的地方。

2.互評。要提出中肯的希望。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八

1、設(shè)疑導入。商人丟失了一只駱駝,一位老人從沒見過駱駝,卻幫助商人找回了駱駝,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我們讀了《找駱駝》這篇課文后,同學們就明白了。(板書課題)。

2、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根據(jù)課前提示來自學,通過自讀課文解決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通順,不認識的字、詞借助工書查閱。

2、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默讀課文,嘗試解決“課前提示”中的問題,邊讀邊圈畫,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合作探究,解決疑難。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老人詳細地說了駱駝的哪些情況?

(3)這些詳細的情況老人是怎樣知道的?

2、小組合作探究。

3、各小組匯報學習收獲,歸納整理。

4、交流全文。

(課文講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老人在沒有見過駱駝的情況下,憑自己觀察到的現(xiàn)象準確分析和判斷,使商人終于找到了駱駝。)。

5、師問:老人是根據(jù)什么知道駱駝有關(guān)情況的?

6、填一填,議一議。(盡量用文中的語言)。

因為老人看見----------------------------------,所以知道----------------------------------。

因為老人又看見--------------------------------,所以知道----------------------------------。

因為老人還看見---------------------------------,所以知道----------------------------------。

7、讀一讀,想一想:為什么老人能指點商人找到駱駝?

(老人憑借自己生活實際,分析駱駝留下的種種跡象,幫助商人找回駱駝。)。

8、讀全文后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從中體會到老人對生活處處留心,善于觀察,善于思考。)。

(從中體會到老人對人熱情,樂于助人。)。

9、小結(jié):老人沒有見過那只駱駝,卻憑著自己敏銳的觀察里和準確無誤的判斷,憑著駱駝留下的幾處痕跡,就弄清了駱駝的具體情況,達到了“窺一般而只全豹”的境界,真可謂觀察和思考的典范。

四、細讀課文,創(chuàng)新表演。

1、細讀課文,仔細想想商人和老人對話的情形:動作、神態(tài)、心情、語氣等,給文中人物語言補充恰當?shù)奶崾菊Z。

2、小組合作探究提示語,并練習分角色朗讀。

3、小組分角色表演。

4、推選優(yōu)秀小組表演。(生甲:扮商人的服裝道具生乙:扮老人的服裝道具)。

5、師生點評:指出優(yōu)點及不足。

五、結(jié)合內(nèi)容,拓展訓練。

1、商人找到駱駝,心情怎樣,心里會怎么想,對老人會說些什么?

2、在學習、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現(xiàn)象沒有,有沒有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的事物?請寫進自己的日記里。

新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九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掌握尋找簡單事物的組合數(shù)并用符號的表示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和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3、感受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滲透符號化在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與結(jié)果。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難點:

能有序地找出簡單事件的組合數(shù)。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學具衣服,作業(yè)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展開教學。

師:同學們,你們都看過《機器貓》嗎?喜歡嗎?

師:今天是大雄的生日,他邀請靜香帶著我們?nèi)⒓铀纳站蹠銈冊敢馊幔?/p>

師:去參加生日會,得穿得漂漂亮亮的,靜香從衣櫥里選出自己最喜愛的一些衣服。她犯愁了,該穿什么衣服好呢?(出示課件)。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出示衣服和褲子圖。

1)師:你覺得靜香可能穿什么衣服去?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展示各種搭配的效果圖。(實物投影)。

2)師:幫靜香設(shè)計出這么多套衣服。那么兩件上裝和三件下裝到底會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搭配問題”。(板書課題:搭配問題)。

3)師:下面請同學們拿出信封里的衣服圖片,擺一擺,到底能擺出多少種搭配?

預設(shè)以下情況:

a、2種----衣1和褲1、衣2和褲2。

b、8種----學生操作重復、手忙腳亂。

c、6種。

問:他們擺的,你們感覺怎么樣?(亂,引導說出“有順序”)。

追問:那么,怎么樣擺才有順序呢?保證不遺漏,不重復。

先選衣服,再選褲子或先選褲子,再選衣服。(生說,師連線)。

a:

3+3=6(種)2×3=6(種)。

b:

2+2+2=6(種)3×2=6(種)。

4)實物連線抽象化。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連線記錄在作業(yè)紙上。

5)出示學生的圖式。

引導學生講評出它們的優(yōu)缺點。

6)再次展示動態(tài)的a。b兩種搭配的方式,小結(jié)要用有序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7)如果老師再加上一件上衣會多出幾種搭配方法?(多出3種)。

如果只加上一件褲子呢?(多出2種)。

師:為什么老師加上同樣的件數(shù)?會出現(xiàn)不同的數(shù)量搭配方法呢?

小結(jié)再次強調(diào)有序、全面的思考問題。

三、出示點心圖。

師:看來同學們個個都是搭配衣服的高手,你們解決了靜香的搭配問題,接下來你們能為大雄解決一下食品的搭配問題嗎?在生日會上大雄為我們準備了6種食品。

1、出示飲料和點心。

師: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么好吃的呀?

(有優(yōu)酸乳,可樂,雪碧,餃子,蛋糕,漢堡堡)。

師:你們想吃嗎?

2、要求學生獨立在作業(yè)紙上完成。(實物符號化)。

3、展示講評。

四、鞏固知識。

生日會后大家要準備各自回家了,這時靜香回家的路線圖(出示課件)。

師:同學們!你們誰能用最快的速度告訴大家靜香可以有幾種選擇回家?跟同桌交流一下。大雄家————公園————靜香家。

師:強夫碰到問題了,他只記得自己有10種方法回家。但是他忘了路線是怎么樣的?同學們你們猜猜看這10種方法回家的路線圖會是怎么樣的?把路線圖畫到作業(yè)紙上。

展示講評。

五、全課小結(jié),深化新知。

師: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嗎?

我們在搭配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不重復,不遺漏,有序,全面的思考問題。)。

師:對,同學們說的很好。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讓我們學好數(shù)學知識,讓它能真正地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70839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