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我們每個人的日常,通過總結工作表現,我們可以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和方向。寫總結時要注意遵循客觀事實和真實情況,不夸大不縮小。沒有人能夠百分之百地做到完美,我們只需盡力而為就可以了。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一
小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白楊》這篇課文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注重心理描寫,沒有過多的直接的敘述,這就要靠我們用心去體會,里面有很多神態(tài)描寫,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神態(tài)的變化來體會其中蘊涵的感情。教師可以抓住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讓學生反復朗讀并談談自己的理解。教師還可借助多媒體播放大戈壁上的楊樹的圖片,讓學生談感受。結合課文描寫來談白楊樹具有什么樣的品質。感悟白楊樹身上的某些品質和人的品質的相似之處,通過感悟體會到自己的父親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情懷就和白楊樹扎根在戈壁灘上是一樣的。父親的所作所為和白楊樹一樣感動了我們,也激勵了我們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也能培養(yǎng)學生高貴的品質。
二、對每篇課文都要設置一個合適的教學情境,便于學生理解。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學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鐘里要學會很多東西。為了讓學生學習起來更方便、更容易,教師在做不斷的努力。現在的語文教學,要想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非常重要。創(chuàng)設一個和課文相關的教學情境,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能體會到作者想表達的感情,能更容易地讓學生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和課文里面所蘊涵的道理。在教學中,我們多采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有豐富的畫面,悅耳的聲音。它的特點是形象、直觀,能夠吸引學生。
通過看多媒體畫面,很多復雜的感情在畫面里都能直接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不用教師很費力地去解釋。教師當好學生的傾聽者就好了,傾聽每個學生內心的感情,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和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對學生有什么影響。例如,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觸摸春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帶進大自然,讓學生猶如課文描寫的一樣去觸摸春天。學生走進大自然,看見了春天的模樣,把自己所看到的春天的模樣記了下來。走進教室,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春天不同的模樣,讓學生談感受。
帶著這些感受再去看課文,看課文里描寫的是否和自己看到的一樣?讀后是否和筆下的作者有同樣的感受?課文里的主人公是個盲童女孩,她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感受到了春天。她是多么熱愛生活??!小女孩看不見,但依然熱愛生活,樂觀地生活。而完好無損的我們有什么資格不去熱愛生活呢?我們沒有理由不熱愛生活,因為我們生活在如此美麗的世界里。這種情景教學法很容易感染學生,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作者揭示的深刻的道理。也會美化每個學生的心靈,給學生的內心裝滿很多美好的情感。
三、走進學生的內心,傾聽學生心里的聲音。
作為教師的我們都知道,要想教好學生,就必須先了解學生。只有了解學生的教師,才懂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課。上學生喜歡的課,我相信每個學生都會喜歡這位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更應該注重培養(yǎng)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語文教材里就有很多關于人際關系的課文,教會學生如何與他人相處。朋友遇到困難我們應該怎么做?還有和朋友有約我們要遵守約定等等之類的文章都是教學生如何搞好人際關系。僅僅課文里的教材很難讓學生真正去理解現實中的人際關系。所以教師要在生活中和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讓學生真正地親身體會,慢慢感悟。教師可以利用課下時間和家訪時間多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對經濟不太富裕、父母不在身邊的學生多加關照,讓他們感受到溫暖。(本文來自于《學周刊》雜志?!秾W周刊》雜志簡介詳見。)。
在學習上盡可能主動地去幫助學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尤其是脫離群體的學生,沒有玩伴的學生我們要給予更多的關心讓他融入群體,讓他們變得自信一些。樹立自信會給他們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幫助。多和學生說說心里話,讓學生敞開心扉接納你,這會對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這樣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內心,有助于我們幫助內心有困擾的學生擺脫困擾,還可以和學生建立很好的朋友關系,大大地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也從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以及如何搞好人際關系。這樣的班集體是一個團結的班集體,是一個和諧的班集體。這個班集體的成員猶如家人一樣,彼此相親相愛,沒有爭吵,只有微笑。教師是最幸福的教師,學生是最愛學習的學生。師生成為一個整體,形成這樣的班集體以后,對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四、
總結。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是貫穿整個語文教學的紐帶,是培養(yǎng)學生豐富情感、陶冶學生情操的主要教學方式。沒有情感的教學,是空洞的教學,是沒有意義的教學。學生也不會從中學會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剖析課文內容,著重點化學生的情感,運用作者筆下優(yōu)美的詞句打動學生的內心,使學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使情感教學達到培養(yǎng)人、教育人的目的,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品質,達到全面教育的目的。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二
在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時,需要教師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小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給小學生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避免過分應用多媒體,對小學生造成困擾。
多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技術,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重視。小學語文教學應用多媒體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不僅可以豐富小學生的文學視野,強化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可以開闊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但是,一堂高效的多媒體語文課,必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要有清晰的教學流程,還要有多種啟發(fā)策略,推動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全面發(fā)展。
一、利用多媒體引入新課,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充滿童趣和吸引力的新課引入方式,對于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講小學語文《觀潮》,我先與小學生進行互動:同學們,你們都誰去過海邊?都誰看到過海水漲潮?請看過海水漲潮的同學說說那么一種什么樣的景象?在聽取了部分小學生的回答以后,我繼續(xù)說:沒去過海邊,沒看過海水漲潮的小學生也沒有關系,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共同欣賞錢塘江大潮波瀾壯闊的氣勢,此時利用多媒體播放錢塘江漲潮的視頻。
小學生在觀看視頻時,不時發(fā)生驚嘆聲,由此可見錢塘江大潮不愧為“天下奇觀”。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告訴小學生剛才多媒體視頻中的潮水景象,在課文中也有介紹,請小學生找出來。在小學生朗讀了課文以后,我讓小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并于大家分享。這時有的小學生說“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還有的小學生說“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二、構建多媒體教學情境,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習慣。
不同的教學情境具有不同的作用,我在實際教學中經常應用多媒體技術構建教學情境,一方面,讓小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陶冶情操,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另一方面,也拓寬小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小學生愛學習的好習慣。比如,講小學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課文形象生動地向學生展示了一處人間仙境,便于小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悠久燦爛。我出示課件,展示小興安嶺的`四季美景,創(chuàng)設一種讓小學生對美的追求和知識的渴望的情境,展開對課文的學習,增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接下來,我?guī)ьI小學生逐段的學習課文,并引導小學生交流學習感受,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了鍛煉小學生的口語能力,我還要求小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贊美一下身邊的公園或者學校。通過學習課文,要讓小學生知道學習知道學習的重要性,要肩負起祖國建設的重任。
三、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突出語文知識的重難點。
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秉承“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應用多媒體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內容,有效突出語文教學重難點,使小學生在練習時也可以興趣盎然。比如,講小學語文《憶江南》,我在講解完課文以后,設計了多種課堂練習題型,以鞏固小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我首先在多媒體課件中進行填空訓練,如《憶江南》是唐代大詩人()所寫的詞;“風景舊曾諳”一句中,“舊”指(),因為詩人年輕時游過杭州;“曾”的意思是();“諳”的意思是();“能不憶江南?”是()問句。
然后,利用多媒體進行選擇訓練,如請選出哪首詩是白居易的?
a、《賦得古原草離別》。
b、《登鸛雀樓》。
c、《靜夜思》;
從哪一句能看出詩人來過江南?
a、日出江花紅勝火。
b、風景舊曾諳。
c、江南好。
這樣的練習方式使小學生感到輕松,改變了傳統(tǒng)文字練習題的枯燥乏味。
四、借助多媒體向課外延伸,使語文課真正活起來。
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善于借助多媒體向課外延伸,為小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語文學習體驗,使語文課堂真正“活”起來,增加課堂信息量,實現課內外教學資源的溝通,全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課件以其巨大的容量,更豐富的表現形式,更直觀的感受得到小學生的青睞。比如,講小學語文《北京的春節(jié)》,小學生知道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習俗比較豐富,北京人在臘八這一天要熬臘八粥,還要泡臘八蒜。過年時,家家吃餃子。孩子們要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特別是男孩子們。除夕都要守歲,沒有什么人睡覺。
男人們還要到親戚家拜年,女人們在家待客,等等。我利用多媒體給小學生播放了老北京人過春節(jié)的視頻,從視覺和聽覺上促進小學生的理解和掌握。然后在教學完成后,我讓小學生積極思考:我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與北京的春節(jié)有什么不同?我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有哪些習俗?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發(fā)散了小學生的思維,使小學生學會了對比分析,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三
1.在本次學習中,專家教師主要從閱讀教學、口語交際及評學環(huán)節(jié)等方面給予建議,剛開始我對教材的認識沒有那么的精深,不過學了專家教師的詳細分析,從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編排特點。并且要注意把握本組教材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這一點,讓我在潛意識中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拉近課本與學生的關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教學內容提示及一些教學中所要注意的問題。如:識字課。我們要了解它的編寫形式、特點。1)、內容與專題緊密聯(lián)系。2)形式多樣,體現出要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與弘揚。3)采取韻文的形式編寫,易于朗讀。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我們要充分地發(fā)揮課文中的插圖作用,借助圖畫猜識生字,讀通句子。必要時,我們可以采取合作的學習方式,把課文讀通順。老師絕對不能包辦代替學生,而是加強引導學生注意發(fā)現的層次性,將發(fā)現的識字方法遷移到學習中,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和鼓勵他們獨立完成。加強評學環(huán)節(jié),細化評學環(huán)節(jié),要時時對生字進行復習和鞏固。
2.結合拼音認識漢字、學習詞語和兒歌,提倡學以致用,強調拼音的實用價值。教材倡導學用結合,在運用中學習。教材中安排了詞語和兒歌,并且結合詞語和兒歌的學習認識幾個漢字。這些詞語,都是由學生學過的音節(jié)組成的常用詞語,每課的幾個詞語之間存在著內在的邏輯關系,可以使學生初步感知語言特點。所選的兒歌也都包含本課新學的音節(jié)。這些詞語和兒歌,為學生鞏固拼音、復習本課和前面學過的字母和音節(jié)提供了語境,體現了拼音學習的工具價值,同時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形成初步的`語感。
3.牢固樹立生活語文的理念,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yè)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余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yè)。如果我們用大量的作業(yè)把學生課余的時間塞得滿滿的,學生便喪失了自我發(fā)展的空間,窒息了學生的靈性,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生活即課堂。培養(yǎng)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復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才會形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4.重視交際習慣和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教材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習慣和交際意識,考慮學生起點,著力改進學生日常交際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如缺少交際意識、不考慮對象場合等不良交際習慣。教材中的幾次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在不同的交際情境中實踐最基本的人際交往原則:相互尊重。這是開展口語交際活動的基點,是需要從一開始就著力培養(yǎng)的交際習慣。
總之,這次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的“教學建議”讓我受益匪淺,我一定會認真閱讀筆記,結合實際,把本學期教學開展得更好。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四
我國的歷史文化淵源流長,在祖先留下的歷史文化中充分的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及藝術造詣,語文知識的學習,除了要對作者的藝術手法進行學習,更重要的是能夠體會與學習古人的先進的情感認知能力,這也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目標,尤其是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學生各方面的認知能力還很欠缺,學生的性格特點還沒有完全的定型,這時候加強學生的情感認知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采用的情感認知培養(yǎng)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總體來說,可以根據課本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有效的情感擴展,下面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予以說明。小學課本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反應愛國精神的課文,在此類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對課本內容予以適當的擴展、引導,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深切愛國情懷,從而引導學生樹立起強烈的民族意識及愛國精神,這對于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yǎng)是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的。雖然小學階段是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的打基礎階段,但是在這個階段的學習中,對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進行適當的培養(yǎng)也是非常必要的,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相關語言知識的學習中,積極創(chuàng)造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加強學習過程中字、詞、句的延伸意義的理解與掌握,為后續(xù)的復雜的語言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包含著多方面的內容,教學內容的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培養(yǎng)目標的改革創(chuàng)新等,社會在不斷的進步與發(fā)展,任何存在于社會大環(huán)境的事物,要想跟上社會的前進步伐,就需要不斷的革新與進步,小學語文教學也一樣。正因為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中存在種種的弊端,加強小學語文教學體系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從教學內容上說,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進步,很多事物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就需要在語文教材中的實例的選擇時,應該選用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接近的事例,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其次是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知識,對于基礎的字、詞、義、音的掌握,很多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反復抄寫,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增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而且具有很低的教學效率,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加強小學語文教學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變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對學生的學習予以正確的引導,采用各種高效的基礎知識的教學、學習方法,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基礎知識的識、記,不僅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還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最后,小學語文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應該進行適當的改革,除了要讓學生牢固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情感認知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3.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培養(yǎng)能容,這對學生后續(xù)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尤其要注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相關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所學內容,積極組織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教學,讓學生在實際的環(huán)境中,自主的學習、探索所學知識,最終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其它學科的學習當中,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真正得到鍛煉。另外,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也應該積極的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對于所學的新知識,在課堂上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與領悟,這對于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牢固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二、結語。
小學階段是各方面基礎知識掌握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各方面認知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本文就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現狀進行了簡單分析,并針對其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教學模式的模式的改革、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情感認知能力的正確引導,對于小學教育的教學效果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五
(1)有利于實現教學理念上的創(chuàng)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小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合乎素質教育的目標。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利于擊破原有的陳舊教學模式,消除“灌輸式”教學的弊端,從而通過嶄新的教學方式方法,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去除乏味感,實現學生主體的積極參與,使學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斷成長,敢于提出問題,學會嘗試解讀文章作品,培養(yǎng)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2)有利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促進語文寫作水平的大幅提升。培養(yǎng)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能夠使他們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使寫作效果顯著提高,從而告別原有的面對作文題目無話可說、無話可寫的局面,使他們在體會文章語言的同時,積累一定的詞匯量,并懂得熟練運用;使他們銘記一些名句,在寫作中靈活引用,增強作文效果。
(3)有利于健全學生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小學生的文學素質,不僅僅體現在他們對文章作品的鑒賞能力上,還體現在通過文學素養(yǎng)能夠健全學生的思想,美化學生的心靈,使他們懂得美丑善惡,從而使小學生從心里遠離那些不合時宜的腐朽思想和社會風氣,督促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自己長遠的未來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礎。
二、培養(yǎng)小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策略。
(1)合理運用教材資源,努力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教材有很多優(yōu)美的詩文,這些優(yōu)美的詩文在培養(yǎng)小學生文學素養(yǎng)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學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抓住良好的契機,利用這些詩文對學生進行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比如《憫農》,老師可以將這首詩進行詳細的解釋,然后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懂得這首詩歌是描寫農民的,從而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讓他們深知農民的不易,要熱愛勞動,厲行節(jié)約,從而為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尋找到活生生的資料。
(2)開拓小學生的學習視野,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教學。語文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因此,教師不應拘泥于教學方式方法的單一化。語文教師可以在春天時組織學生去春游,讓學生去發(fā)現春天,努力尋找春天的特征。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要求學生背誦描寫春天的文章或詩歌,并對文章或詩歌進行解說。比如很多學生可能會背誦出高鼎的古詩《村居》,并對詩歌中的小草、鶯、風箏、楊柳等警務進行說明,在說明的過程當中,他們自然對春天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思考。
(3)鼓勵學生閱讀課外名著,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語文老師應當鼓勵學生接觸文學名著,閱讀文學名著。這樣做,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熱愛閱讀。這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是非常有幫助的。比如在講解巴金《鳥的天堂》一文時,語文老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去閱讀巴金先生的其他作品,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使學生對巴金的作品有一個整體上的把握,使自己的語文綜合素質有所突破。
(4)強化作文訓練,讓文學素養(yǎng)化為有形。培養(yǎng)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固然重要,但是,光有文學素養(yǎng)卻無法表現出來,也沒有達到培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的終極目標。因此,語文老師要強化小學生的作文訓練,并鼓勵他們合理運用所積累的經典句子,提倡用詞的準確性、貼切性,讓學生習慣并喜歡寫作訓練,從而將文學素養(yǎng)通過作文來展現給自己、同學及老師。當然,對于作文寫得比較好的學生,老師要加以鼓勵表揚,并可以將其作文作為范文在班級中傳閱,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其他同學要積極引導,讓他們明白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性,使全班擁有一個培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的良好氛圍。
三、小結。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并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這是符合教育目標和社會發(fā)展形勢的內在要求的。老師應當針對目前的現狀,積極采取得當的策略,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參與意識,為培養(yǎng)并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做出應有的努力。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六
《恐龍》是一篇知識性短文,課文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tài)及生活習性,全文共有6個自然段,用總分結構,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有關恐龍的很多知識。文中的生字需要在新課學習時加以重點關注;課文的自然段在表達方式上各有特點,可以用來訓練學生概括段意的能力;對于恐龍形態(tài)和種類的介紹,反復運用了列數據、作比較和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文中還有不少用詞非常準確,“望而生畏”等幾處關鍵詞也是訓練學生聯(lián)系語境理解詞語意思的很好憑借;而對于“恐龍”這種遠古時代的動物,學生大多充滿好奇,非常感興趣,因此,可以在教學中安排訓練查找資料,引導交流。這些語文因素的開發(fā)利用,應該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可以使這一篇說明文的教學效果更加豐厚扎實。鑒于第一課時的要求特點,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10個生字,理解文中的詞語。
重點辨析“畏”和“型”的字形字義,滲透解詞方法。
3、初讀課文,理清層次,了解文中介紹了哪幾種恐龍。
初步激發(fā)閱讀興趣。
4、學習概括自然段內容和課文大意,滲透概括方法。
梳理文脈,認識本課總分總的結構。
對于上文中所述的其他一些教學內容,酌情在第二課時落實。
二、立足課時目標,扎實推進語文訓練。
1、以難字為抓手,授以新法。
學生進入三年級,已經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對于比較容易辨識和記憶的生字,是能夠通過自學初步掌握的。但是,僅停留于此,學生的識字能力是得不到發(fā)展的。進入三年級以后,教師依然要重視生字詞的教學,只是“教”要針對疑難點、未知點、關鍵點,結合漢字的構字特點教一些規(guī)律性的識記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識寫興趣和識寫能力。
2、扣住段落差異,引導概括。
《恐龍》第一節(jié),用凝練的語言介紹了恐龍生活的時代、自然環(huán)境和活動范圍,課文不長,但卻是概括的難點。在教學時,筆者提示學生這樣的段落,可以用“提煉關鍵詞”這個方法來概括大意。學生對于“提煉關鍵詞”還是不甚理解,因此,我在“大約兩億年前”這個短語下畫線,并提醒學生這個短語介紹“時間”,準確講是“恐龍生活的時代”,然后請學生照這樣的方式分別從下面的文句中提煉出“自然環(huán)境”和“生活范圍”,然后進一步提示學生抓住這些提煉出來的關鍵詞用一句話說說。這樣,根據課文段落特點,不斷鞏固學生已有的能力,同時傳授給他們新的方法并加以不斷練習,使之每堂課都有些微的吸取和鞏固,從而逐漸培養(yǎng)起概括自然段意的能力。
3、從段落到篇章,不斷遞進。
“概括”,是把課文讀“薄”。這個把課文讀“薄”的功夫是需要層層遞進地訓練的。從自然段大意的概括到邏輯段大意的梳理,再到全文主要內容的概述,教師充分利用第一課時,引導學生循序漸進。
《恐龍》第一課時教學中,在全文六個自然段逐一梳理后,教師點撥學生關注“哪些段落寫了恐龍某一方面的特點”,以此為指引,帶領學生明白課文首尾是總的概括性的介紹,中間幾段是從不同方面對恐龍進行具體的介紹。這個環(huán)節(jié)旨在滲透分段和引領認識文章的布局。
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板書中各自然段的關鍵詞用簡潔的語言串聯(lián)起來,來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在課堂上反復練習之后,學生對于“提煉關鍵詞”,然后“抓住關鍵詞”概括這個方法不僅印象深刻,而且有了鞏固。此時,用同樣的方法概括全文的大意就水到渠成,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三、拓展激趣適度,以學定教。
鑒于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課標指出的年段目標,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時候,把握好“度”是很重要的。俗話說“過猶不及”,適度才合理科學和有效。
如“導入新課”這個環(huán)節(jié),筆者在引出課題后,先是引導學生說說對恐龍的認識,然后請學生提出還想知道的有關恐龍知識的問題。這樣做的結果是“導入”環(huán)節(jié)就花了較長時間,影響到后面的教學節(jié)奏。而所補充的內容———“恐龍名字的由來”的確是學生所不知道的,學生了解過后有恍然大悟之感。這樣的補充介紹簡潔易懂,立足學情和發(fā)展,是比較合理的。
總之,無論是哪一類課文,第一課時的教學具有一些前文所述的共性,但是,也一定有所不同。這個“不同”就取決于文本的差異、學情的差異和教學目標的差異。教師關注以上幾點,用好教材,準確定位,扎實訓練,對于培養(yǎng)學生形成語文能力是極為重要的。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七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是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首先就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就需要教師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改變嚴肅枯燥的教學方式,緩解學生的課堂緊張心理,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并采取積極性評價的方法,對正確的、有發(fā)展空間的見解,及時給予肯定和稱贊,對可行性低、邏輯性低的見解,指導學生改進,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從一個新穎的角度導入課堂,在課堂講解中恰當地插入一些創(chuàng)新型見解,通過了這種方式,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興趣。
興趣是學生創(chuàng)新的原動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采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興趣。首先,教師應該做好課堂導入。例如,教師在教授課文“哪座房子最漂亮”時,可以先讓學生畫出自己覺得最漂亮的房子,豐富學生的想象,鼓勵學生畫出不一樣的房子,使學生在動手作畫的過程中,體會到創(chuàng)新的樂趣,成功導入課題,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興趣。其次,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開展創(chuàng)新活動。例如,教師在教授課文“雪孩子”時,可以讓學生準備各種顏色的橡皮泥,發(fā)揮想象,自己動手做出一個“雪孩子”,使學生在興致盎然的動手活動中體會到創(chuàng)新的樂趣。
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就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思考和交流,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更為重要的是,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學習和探索,例如,教師在教授課文“春雨的色彩”時,可以先問學生:“春雨是什么色彩?”引發(fā)學生思考,再將學生分為數個小組,進行小組間交流討論,再由小組代表回答問題,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和評價。這種方法不但使學生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充分參與課堂學習,還使學生通過他人的交流和互動,拓寬視野,開拓思維,學習他人良好的思考方式。
四、有效進行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應該靈活運用課堂提問的藝術,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強烈的年齡特征,合理把握提問時機,提出符合學生好奇心、貼合學生日常生活的問題。例如,教師在教授課文“四個太陽”時,可以提問:“為什么會有四個太陽?我們平時能看到幾個太陽?”再問學生:“四個太陽分別是什么樣的?”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另外,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動腦、勇于質疑,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點撥,促進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五、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教師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僅僅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不夠的,還必須指導學生將創(chuàng)新理論合理應用于實踐中,通過實踐檢驗理論、改進理論,實現理論的二次升華,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綜合能力。因此,教師應當開展實踐活動課,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通過實踐活動,指導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促使學生將創(chuàng)新思維轉化為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當學生的創(chuàng)新想法實施失敗時,教師應當及時給予鼓勵,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指導學生解決問題,促使學生繼續(xù)努力??傊?,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采用創(chuàng)新教學法,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給每一位學生都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充分開發(fā)學生潛力。同時,教師應當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挖掘教材中的創(chuàng)新因素,優(yōu)化課堂教學,激勵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肯定并鼓勵學生的獨特見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另外,教師應當改革傳統(tǒng)教學方法,采用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不斷學習并吸收新的教學知識,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運用新的教學手段,提升自身教學水平,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及全面素質的發(fā)展。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八
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應加強學生的寫字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提高小學語文低年級寫字教學的實效性。
1.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師應當嚴格要求學生的握筆方式等寫字姿勢以及寫字習慣。同時,教師應當對自己嚴格要求,給學生做好榜樣。對握筆方式等有問題的學生,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以及糾正。
2.指導訓練學生的寫字技能。
教師應當重視書寫過程中書寫筆畫的教學,并嚴格要求學生進行筆畫訓練。在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時,要先對撇、捺、點、橫等基本筆畫進行演示,重視對學生的文字結構的教育。
3.提高學生寫字興趣。
興趣是小學生在學習時的最佳動力。教師應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注意力。同時,可以采用作業(yè)評選、最佳坐姿等方式獎勵學生,促進學生的練字熱情。另外,教師應當對學生寫字時的進步進行及時表揚,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4.保證充足寫字時間。
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下,都必須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練字。課堂上,對時間進行合理分配;課后,教師布置寫字練習,并對學生交上來的寫字作業(yè)要及時進行檢查,當發(fā)現學生出現錯誤時,應當對其給予針對性地指導并采用適當鼓勵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二、結語。
小學語文低年級寫字教學對學生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做到以身作則,重視寫字教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寫字興趣,保證學生寫字水平能夠提高,以達到寫字教學的教學成果。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九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語文新課程在閱讀教學上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一味地把自己對閱讀材料的感悟理解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越來越強調和倡導個性化閱讀。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個性化閱讀;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
正如法國著名心理學家盧梭所說:“兒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那是最愚蠢的”。然而,大多數教師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較深,仍拘泥于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導致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無法實現,基于此,本文將結合小學四年級學生的教材特點及閱讀狀況,探索適合四年級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教學并提出若干建議,從而實現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閱讀的主人”。
一、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所謂“個性化閱讀教學”,就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化特點,讓每個學生的特點、個性展現出來,這就必須要強調和確立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閱讀的主人。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表現在兩個方面: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愛,有自己獨特的欣賞、鑒賞能力和水平。
首先,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如《北大荒的秋天》,在這一篇文章中寫了金秋時節(jié)北大荒的原野、小河和天空三個部分,不同的學生喜歡的部分也不一樣,有的覺得原野部分寫的好,有的覺得小河部分寫的好,當然也有的學生會覺得天空部分寫的好,對于自己覺得寫的好的部分,學生當然更樂意閱讀,也更愿意傾注感情的去朗讀,因此,在新課程改革后,我們經常能在語文課堂上聽到這樣一句課堂語:“選擇你喜歡的自然段來讀一讀”。這就體現了語文老師對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的尊重,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和學習基礎,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閱讀材料。這樣以來,不僅增加了學生對閱讀本身的興趣,而且也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課文的內容,從而達到“在個性化閱讀中講求興趣,在興趣中增進課文的理解”的雙重效果。
其次,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的方式。閱讀的方式有朗讀、辯論、表演、討論等等多種形式,每個學生個性的不同,選擇閱讀的方式也不一樣,有的喜歡自己在室外大聲朗讀、有的喜歡在室內安靜的閱讀,有的喜歡將閱讀材料當作劇本通過表演的形式呈現出來,還有的喜歡和小伙伴們一起討論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俗話說:“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最正確的”,在課外閱讀時間,老師就應該鼓勵讓學生嘗試不同的閱讀方式,讓其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二、確立教師的主導性。
四年級語文教材特點的分析《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框”,因此,強調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并不意味著教師在閱讀活動中主導作用的喪失,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學生的啟蒙者,教師需要時刻注意保持自身的主導作用。另外,因為四年級的學生年齡畢竟還小,理解能力還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不免在閱讀中會產生不正確甚至荒謬的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的引導和交流,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梢哉驹趯W生的角度,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質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但對學生荒誕的想法要及時加以引導。例如,在《臥薪嘗膽》一課中,有的學生就體會不到越王勾踐堅強不屈的品質,甚至覺得越王勾踐過于愚蠢,對于有這樣想法的學生,教師首先要做的不是斥責學生的這種想法,而是要從“勾踐不忘報仇,不忘兵敗的恥辱”方面來引導學生體會勾踐的堅強不屈。
三、
營造個性化閱讀的氛圍。
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十分重要,個性化閱讀的開展同樣需要一個有利于閱讀主體情緒化的氛圍。詩人舒婷曾說過:“詩歌是一粒種子,花朵是你自己培育出來的”。在閱讀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盡力營造出一個有利于學生敞開心扉的閱讀氛圍,讓學生能夠興致勃勃的閱讀、專心致志的學習,鼓勵學生主動去閱讀,增強學生的閱讀自信,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自己選擇的閱讀方式將自己選擇的閱讀材料閱讀出來,可以不限次數的反復閱讀,從而使學生能夠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受。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借住現代多媒體設備,播放與文本內容相關的動畫片課件,生動形象的將文本內容演繹出來,讓學生通過“看”的過程初步了解文本的主要內容,在閱讀之后,可以再讓學生通過組隊的方式將文本內容“表演”出來,這些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加強學生對文本內容的記憶和理解,更能調動學生想要繼續(xù)閱讀的積極性,從而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激活學生各具色彩的智慧、陶冶學生的情操。
綜上所述,個性化閱讀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鼓勵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的參與,賦予其主體地位,但同時也要繼續(xù)保持教師的主導性和引導性作用。只要教師在教學中執(zhí)行《課程標準》中關于個性化閱讀的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把閱讀活動變成學生的自我探究、自我體驗的活動,學生就會在富于個性的閱讀中發(fā)展閱讀能力,強化閱讀體驗,從而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
第二篇:淺論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第三篇:個性化閱讀教學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第六篇: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路徑探討。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十
摘要:近幾年,隨著我國對中華文化的推廣和課程改革的推進,人們已經開始越來越注重經典文學作品的誦讀,而小學階段是學生誦讀經典的黃金時期,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也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文化積累,擴展學生的視野,因此各個學校應積極將經典誦讀這件事納入到語文教學體系之中,已實現輔助教學的作用。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誦讀存在的問題及意義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
中華傳統(tǒng)經典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一篇流傳下來的詩作和文章都積淀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閃耀著先賢的理性光輝,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和崇高的道德精神。所以說,從小學階段開始就鼓勵學生誦讀經典,有助于熏陶學生的性情、提升審美品位、增強人文素養(yǎng)和價值觀念,并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可以說誦讀經典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讀經熱”的出現還比較短暫,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致使實施效果不理想,接下來,筆者將對這些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相關的策略。
1.1在小學階段實施經典誦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
識字教學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并且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推進,識字教學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深入的體現。但是在常規(guī)的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受教學時間和教材內容的限制,小學生識字的數量是有限的,每年新學的生字也不過兩三百而已,但是這與小學生的記憶能力和識字能力是不太匹配的。因為小學階段是學生記憶的黃金時期,也是記東西最扎實的階段,若是在這一時期讓他們多多朗誦諸如:《三字經》《弟子規(guī)》《唐詩》《宋詞》《論語》等經典,能夠在誦讀的時候無形中擴充他們的識字量,鍛煉學生的識字能力,這樣一段時間后,學生的識字水平必然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1.2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小學時期是學生成長發(fā)育的關鍵階段,在這一時期若是能夠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yǎng)和訓練,那么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將得到飛速的提升和發(fā)展。就像人們常說的:“英語學習要在12歲以前,這樣才能打好基礎”,語文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要在學生小學階段借助其優(yōu)秀的記憶力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在小學開展經典誦讀是十分有必要的。
1.3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
俗話說:“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教育的目的從來不是教師向學生傳授了多少知識,而是注重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是否讓學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是否為學生樹立起了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和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同時,在“以人為本”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人們更多的是提倡人文素養(yǎng)和人文情懷。而中華傳統(tǒng)經典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瑰寶,每一篇佳作都思想深邃、語言精辟,通過誦讀可以使學生得到一種精神上的享受,讓學生在經典的熏陶下逐步凈化心靈、感受生活。
2.1教師對經典誦讀不夠重視或存在一些認識誤區(qū)。
雖然現階段絕大多數的學校都開始逐漸安排學生每天進行一些經典誦讀的時間,但由于學校的重點還是在教學上,所以很多時候教師都不太重視經典誦讀的時間,只是讓學生草草了事的讀一讀,然后就把這些有限的時間拿來進行語文教學了,再加上小學生自制力較差,很少有人會回家后還主動去讀,這就使得經典誦讀在小學生身上根本沒有有效地開展起來。
另一面,與不夠重視相反,有些教師對經典誦讀過于在意,以至于在認識上造成了偏差,所以就把每一次的誦讀都當成了古詩文閱讀教學,對每一篇文章都過分的剖詞析意,而忽略了對文章整體的理解。因而,語文教師在指導小學生進行經典誦讀的時候,要讓誦讀與教學有機的結合,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步滲透誦讀,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2經典誦讀方式過于單一且沒有相應的評價。
目前,絕大多數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經典誦讀的時候,都還是采取朗讀加簡單講解的傳統(tǒng)方式,這樣的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單調,很難激發(fā)他們誦讀的興趣和積極性,一段時間之后還會產生誦讀的惰性,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生誦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盡量讓形式多樣化。同時,由于經典誦讀還未正式納入語文教學之中,所以至今還缺乏合理有效的評價方式,對于學生經典誦讀的評價和檢驗幾乎還是空白,這就容易使學生不重視經典誦讀,使誦讀效果大打折扣。
3.1為學生營造出書香校園的氛圍。
校園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地方,也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優(yōu)美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不但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也有利于經典誦讀的開展,因此,學校應該努力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讓校園氛圍彌漫在濃郁的經典文化氣息之中,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去感悟和品讀經典佳作。
例如:校方可以將學生課本中學過的《游園不值》《題西林壁》《望洞庭》等詩歌或《勸學》《龜雖壽》《論語四則》等文學佳作中的經典名言名句圖文并茂的方式張貼在學校走廊、教室、宣傳欄、學校墻壁上,讓學生在課間活動時都能看到這些經典佳作中的精華,以便進行潛移默化的經典文化的熏陶,逐步激發(fā)他們對誦讀的熱愛。
3.2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分層誦讀。
雖然誦讀應該貫穿在學生的整個小學生涯之中,但由于學生年齡水平各不相同,相應的理解能力和領悟能力也各有不同,因此,教師在進行經典誦讀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結合其具體的情況和水平,根據學生的年級進行分層教學,對各個階段的學生安排不同要求和內容的經典誦讀,這樣才會更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讓學生在誦讀中有所收獲。
例如:對于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會說話和識字,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經典誦讀的時候應選取內容簡單、節(jié)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名篇佳作,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都是可以的,讓學生在讀這些經典的過程中去認字、識字,去學會語言表達;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則更應注重經典對學生習作水平、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情感的熏陶,所以在長春版小學六年級學完《列子》《論語》以后,教師可以適當地為學生進行補充,讓學生誦讀《莊子》《大學》《中庸》等符合其水平的經典佳作,并背誦其中的經典句子,為后續(xù)的寫作和閱讀打下基礎。
3.3通過多樣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誦讀的興趣。
小學生因為身心發(fā)育還未成熟,所以比較活潑好動,充滿童趣和好奇心,也有著旺盛的精力和求知欲,所以教師要想充分發(fā)揮經典誦讀的作用,就需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活動來激發(fā)學生誦讀經典的興趣,從而使其自覺地進行誦讀,也可以使誦讀教學更有活力。如:開設“經典誦讀課堂”,每天30min進行經典晨讀和講解;開展師生共讀、共寫經典活動,讓學生在練字的時候品悟經典;定期開辦“校園讀書節(jié)”活動等,以便通過這些種類繁多、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誦讀的樂趣,進而加深對經典誦讀的熱愛,使其一直堅持下去。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經典誦讀教學對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和熏陶學生的情操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教師需認識到經典誦讀的意義,并采取豐富的形式和手段,這樣才能保障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能夠更好地進行。
參考文獻。
[1]郎曉露.關于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實施對策的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20xx(1):31.[2]路陽.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及其研究[j].中華少年,20xx(23):54.[3]王恒云.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誦讀的有效實施[j].新校園,20xx(12):163.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十一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變革和發(fā)展,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注重課堂上的有效教學,同樣應該注重家庭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語文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發(fā)揮家庭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進而促進學生更加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學生家長給學生提供的教育。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不但需要教師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同時需要家長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探究家庭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就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特別強的學科,同時它對學生文學品位和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升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學語文教材中也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知識,并且這些知識大多都是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然而學生的實踐經驗還比較匱乏,因此學生對這些文化精髓的獲取和吸收都需要語文教師的傳教和指導,但是小學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比較有限,學習空間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在教學課堂上的教學活動也就無法很好地滿足學生對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的學習和需求了。
同時,小學生的思維還沒有完成形成,而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中有很多內容都比較抽象,再加上課堂教學的制約性,就使得小學生很難通過課堂上的教學活動有效獲取并吸收這些人文知識。然而這些人文知識通常都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這時家庭教育的積極作用就突顯出來了。家庭的環(huán)境、家長的生活習慣以及行為規(guī)范等都會對小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家庭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延伸。
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然而教學課堂上的時間比較有限,學生投入到閱讀活動中的時間也很少,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的家長跟學生一起閱讀,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閱讀作業(yè),讓家長跟學生一起閱讀,這樣家長在輔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也能得到很好的提升,也能更好地輔導學生的學習,從而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學習習慣。同時家長的社會經驗也比較豐富,他們可以利用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將一些抽象的知識生動形象化,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
二、家庭教育是小學語文課程內容的拓展。
語文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并且它的綜合性很強,涉及到很多其他學科領域的知識,所以小學語文目標的實現,僅僅依靠教學課堂上的學習是很難完成的。小學生的思維和行為規(guī)范還沒有完全形成,如果只是依靠學生的自制力是很難補充教學課堂上內容的缺失的。
而小學生除了白天在學校學習之外,其余時間都是在家庭中,因此家庭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周末,以及寒假暑假,小學生在家里的時間就更多,所以,家長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來有效培養(yǎng)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或是學生在其他一些領域的興趣,同時引導學生進行更好地發(fā)現、探究、學習,從而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而促使學生更加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如家長周末可以帶孩子去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等去參觀、展覽,積極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還可以在這些活動之后,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感悟寫下來,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記筆記習慣,這樣也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暑假、寒假的時間很長,家長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孩子去旅游、參加一些拓展活動,從而更好地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通過這些具體的實踐活動,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也促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語文知識。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而家庭是小學生展開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因此家長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并根據小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有效補充語文實踐教學活動中的不足,從而對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課外輔導。課外輔導不僅包括教師布置的課外作業(yè)的輔導,還包括小學語文實踐教學的有效實施。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很少,并且學校所提供的實踐教學設備也比較有限,這樣都會制約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
但是在家庭中,小學語文的實踐機會很多,并且家長也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到實踐活動中的機會,這樣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也能有效理解并掌握一些語文知識。家長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積極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這些實踐活動中,進而促使他們更加全面的發(fā)展。如在吃飯的時候,家長可以告訴學生要養(yǎng)成飯前洗手的好習慣,并給學生做好榜樣,這樣就會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周末去公園玩耍的時候,家長可以告訴學生不能亂扔垃圾,要隨手將垃圾扔進垃圾桶,并身體力行的去執(zhí)行這些,還應該積極監(jiān)督學生的一些行為,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坐公交的時候,可以告訴學生要積極給老人讓座等。
家長只有積極為學生做好榜樣,才能有效規(guī)范學生的個人行為,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傊?,家庭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家庭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也是非常顯著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發(fā)揮家庭教育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進而推動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十二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現代人開始認識到了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為此,在中小學教育環(huán)節(jié)當中開始結合實際情況,將口語交際教學內容納入到正常教學任務當中。通過對小學階段學生進行口語訓練,以此實現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升。小學階段屬于幼年孩子的思想啟蒙時期,也是學生的黃金時期,通過提升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可以讓學生形成更加敏銳的思維,確保學生能夠在健康的環(huán)境當中獲得發(fā)展。本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實際情況,并詳細闡述了有關口語交際教學方面的具體對策。
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加入口語交際十分必要,是現代社會當中人才綜合素質的重要表現。為此,本文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角度出發(fā),一方面分析教學原則以及具體目標,另一方面則需要從問題角度出發(fā),重點探究教學中的主要策略內容。希望能夠對未來教育發(fā)展提供幫助。
1.1生活化原則。
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尊重生活化的原則,學生需要通過日常生活進行語言交際鍛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夠更好的提升口語能力。實際上這就是生活化原則的一種表現形式。學生可以使用口語交流方式傳遞思想,并可以在現實生活當中尋找到興趣愛好與他人之間進行分享。在生活當中,學生以及家長之間的交流也是口語練習中的一部分。
1.2尊重原則。
在小學階段進行口語交際教學需要堅持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尊重原則,口語交流本身屬于一種交流與交換的過程,交流需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又需要彼此之間相互尊重。教學中,教師以及家庭都應當充分尊重孩子,并相信科學的教學方式。
1.3個性化原則。
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需要充分認知到個性化原則的重要性。教師以及家庭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將落腳點放在孩子的身上。因為孩子的實際成長環(huán)境、成長經歷彼此存在差異性,教學策略與方式也應當充分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設計。教師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實現教學效率提升。
2.1學習環(huán)境方面。
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實際學習環(huán)境存在問題,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學生缺少具有統(tǒng)一性標準的學習環(huán)境。小學生主要將自己的時間用在學習當中,但是因為試壓力相對較大,教學中學習內容比較繁重,學生無法抽出時間進行訓練。學生缺少了實際鍛煉的機會則口語交流教學就喪失了其意義。此外,網絡以及新媒體環(huán)境下,學生的興趣發(fā)生了轉移,造成了學生不愿參與到口語交際教學當中來。家長對口語交際練習的重要性認知不足,造成了家庭環(huán)境以及學校環(huán)境都不利于開展這項工作。
2.2訓練與生活脫節(jié)。
日常學習過程中,因為學習壓力大,時間緊張,造成了課堂當中對詞組造句等形式的教學重視度不夠,語言表達以及訓練的時間一再受到壓縮,這就讓學生不能夠更好的開展語言交際練習。然而,口語交際教學中的重要前提就是想與說,需要學生進行快速思維反映,一旦失去了這種環(huán)境,讓語言環(huán)境變得更加孔洞則學生就不能夠更好的揣摩自己的真實情感。
2.3弱化了思維訓練。
語文教學過程中,隨意性以及盲目性水平較高,針對學生思維方面的訓練也更少??谡Z交際當中離不開教師的正確指引,否則學生就只能夠進行低級水平的聊天。這樣也就無法達到口語交際訓練的'目的。學生在這個學習階段,語言能力較差,這就會讓學生說話隨便,不能夠遵循語法表達小學階段的口語交際教師進行思維指引,加強訓練必不可少。
3.1創(chuàng)設具體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
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要不斷創(chuàng)設具體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要適應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以及認知水平的特點,應當注重知識能力與情感態(tài)度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有助于小學生健康審美的養(yǎng)成以及積極的人生價值觀。首先,創(chuàng)設的情景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通過角色表演或者是游戲等等讓學生產生口語交際的欲望。其次,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真實、有意義,而且要符合特定的歷史文化需要。讓學生領悟在不同的交際場合,圍繞著不同的談話目的以及不同的交際對象,應當采取不同的表達方式和交際態(tài)度。最后,在創(chuàng)設情景時,還應當具有一定的人文內涵,要使得學生在這種情景中領悟到一定的人生價值,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以及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
3.2建立有效、科學的評價機制。
對于學生口語交際的評價應當在具體的交際環(huán)境中進行,從而反映學生真實的口語交際水平,同時要注意其評價的目的是在于注重學生多方發(fā)展的潛力,關注學生個體發(fā)展的不同需求以及差異性,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因此,在評價時,不應當只是用一種評價機制來進行,在新課標中有過程方法、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對于學生的種種想法不應該輕易否定,評價中應當出現描述性以及表現性的語言,要善于用欣賞的眼光去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以及長處,去鼓勵學生大膽地練習口語交際。
3.3訓練學生的說話“語法”
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要將學生的“語法”教學放在重要位置。語法即學生的說話方法,比如,教師可以設置意思相同但是語氣不同的一組句子,讓學生進行模仿,或者想象。在訓練中,要學習將一句話說好,要讓學生知道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樣以及為什么,帶著這幾個問題進行語言的組織才能將話說得有條理,才能說一句完整的話,打好語言基礎,提升自身的語言說服力。
綜上所述,現實生活當中人們的一切活動都需要通過語言進行交流,語言的使用有時能夠讓一個人心情愉悅,心悅誠服。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并結合口語交際聯(lián)系情況,重點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并更近一步為學生提供良好環(huán)境。
[1]劉隴麗.蘭州市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xx.
[2]石芳媛.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調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xx.
[3]郭東霞.烏海市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調查及教學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xx.
[4]欽林紅.技工院校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評價體系探究[a]..中國職協(xié)20xx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上冊)[c].20xx:6.
[5]高毛毛.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調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xx.
作者:王連平單位:長春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北海小學。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十三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語文新課程在閱讀教學上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一味地把自己對閱讀材料的感悟理解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越來越強調和倡導個性化閱讀。
正如法國著名心理學家盧梭所說:“兒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那是最愚蠢的”。然而,大多數教師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較深,仍拘泥于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導致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無法實現,基于此,本文將結合小學四年級學生的教材特點及閱讀狀況,探索適合四年級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教學并提出若干建議,從而實現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閱讀的主人”。
所謂“個性化閱讀教學”,就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化特點,讓每個學生的特點、個性展現出來,這就必須要強調和確立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閱讀的主人。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表現在兩個方面: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愛,有自己獨特的欣賞、鑒賞能力和水平。
首先,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如《北大荒的秋天》,在這一篇文章中寫了金秋時節(jié)北大荒的原野、小河和天空三個部分,不同的學生喜歡的部分也不一樣,有的覺得原野部分寫的好,有的覺得小河部分寫的好,當然也有的學生會覺得天空部分寫的好,對于自己覺得寫的好的部分,學生當然更樂意閱讀,也更愿意傾注感情的去朗讀,因此,在新課程改革后,我們經常能在語文課堂上聽到這樣一句課堂語:“選擇你喜歡的自然段來讀一讀”。這就體現了語文老師對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的尊重,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和學習基礎,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閱讀材料。這樣以來,不僅增加了學生對閱讀本身的興趣,而且也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課文的內容,從而達到“在個性化閱讀中講求興趣,在興趣中增進課文的理解”的雙重效果。
其次,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的方式。閱讀的方式有朗讀、辯論、表演、討論等等多種形式,每個學生個性的不同,選擇閱讀的方式也不一樣,有的喜歡自己在室外大聲朗讀、有的喜歡在室內安靜的閱讀,有的喜歡將閱讀材料當作劇本通過表演的形式呈現出來,還有的喜歡和小伙伴們一起討論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俗話說:“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最正確的”,在課外閱讀時間,老師就應該鼓勵讓學生嘗試不同的閱讀方式,讓其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四年級語文教材特點的分析《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框”,因此,強調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并不意味著教師在閱讀活動中主導作用的喪失,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學生的啟蒙者,教師需要時刻注意保持自身的主導作用。另外,因為四年級的學生年齡畢竟還小,理解能力還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不免在閱讀中會產生不正確甚至荒謬的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的引導和交流,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梢哉驹趯W生的角度,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質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但對學生荒誕的想法要及時加以引導。例如,在《臥薪嘗膽》一課中,有的學生就體會不到越王勾踐堅強不屈的品質,甚至覺得越王勾踐過于愚蠢,對于有這樣想法的學生,教師首先要做的不是斥責學生的這種想法,而是要從“勾踐不忘報仇,不忘兵敗的恥辱”方面來引導學生體會勾踐的堅強不屈。
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十分重要,個性化閱讀的開展同樣需要一個有利于閱讀主體情緒化的氛圍。詩人舒婷曾說過:“詩歌是一粒種子,花朵是你自己培育出來的”。在閱讀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盡力營造出一個有利于學生敞開心扉的閱讀氛圍,讓學生能夠興致勃勃的閱讀、專心致志的學習,鼓勵學生主動去閱讀,增強學生的閱讀自信,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自己選擇的閱讀方式將自己選擇的閱讀材料閱讀出來,可以不限次數的反復閱讀,從而使學生能夠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受。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借住現代多媒體設備,播放與文本內容相關的動畫片課件,生動形象的將文本內容演繹出來,讓學生通過“看”的過程初步了解文本的主要內容,在閱讀之后,可以再讓學生通過組隊的方式將文本內容“表演”出來,這些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加強學生對文本內容的記憶和理解,更能調動學生想要繼續(xù)閱讀的積極性,從而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激活學生各具色彩的智慧、陶冶學生的情操。
綜上所述,個性化閱讀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鼓勵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的參與,賦予其主體地位,但同時也要繼續(xù)保持教師的主導性和引導性作用。只要教師在教學中執(zhí)行《課程標準》中關于個性化閱讀的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把閱讀活動變成學生的自我探究、自我體驗的活動,學生就會在富于個性的閱讀中發(fā)展閱讀能力,強化閱讀體驗,從而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
第二篇:淺論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第三篇:個性化閱讀教學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第六篇: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路徑探討。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十四
小學語文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可以給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教師應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引下,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出色地完成小學語文教學任務。
教學活動的開展是師生之間互動的過程,而個性化教學指的是教師在充分了解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的基礎上,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采用多元的教學模式,安排多樣的教學活動,使教學內容具有最大范圍的針對性,同時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特質的學生的需求,使學生的個性和才華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fā),最終師生的教學水平共同提高。個性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對于小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個性化教學模式,無論是對學生知識的掌握還是對其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是課堂的參與者和實踐者,教師在組織課堂活動時,要充分考慮教材的特點,創(chuàng)造輕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事物的認知能力較差,如果沒有一個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很難積極主動地發(fā)揮自身的個性,就更談不上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9課《壁虎借尾巴》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講一個自己小時候與小動物相處的故事,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小學生在聽完故事后,感覺老師也是可以親近的人,也有一個金色的童年,學生們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中思維會分外活躍,會積極主動地發(fā)言,分享自己的經歷,教師進而引出課題。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更要對不同學生給予不同程度的關注,一些平時成績較差的孩子有可能具有很強的觀察能力,教師就要充分挖掘這些孩子的潛力,使其對語文課堂充滿興趣,進而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
小學階段的學生,無論是性格還是愛好,抑或是特長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就要針對不同性格和愛好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激發(fā)其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其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增強其學習和生活的信心。例如,二年級語文上冊第10課《落葉》這篇課文,在講解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聲色、圖畫、視頻的統(tǒng)一融合,把一幅深秋落葉的美景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對于一些具有閱讀天賦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其在課堂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朗讀帶領大家去領略秋天的生機。此外,教師也可以把學生們帶到深秋的郊外,讓學生們置身于秋色中,用心體會秋的風韻。學生們在發(fā)揮自身特長的同時,也受到其他同伴的感染,無形中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提高。
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離不開“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培養(yǎng),這四種能力的提高是相輔相成的,而閱讀能力是小學階段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它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也可以浸潤學生的性格,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對學生之后的學習和人生都將帶來很多的益處。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能單單地把自己對課本的理解和教學參考的觀點強加給學生,而是要積極采納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時,教師要針對學生不同的特質進行區(qū)別評價,對其能力進行縱向的考核。例如,在講解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8課《春雨的色彩》這一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發(fā)表見解,首先了解一下在學生眼中的春雨的顏色,學生的答案肯定不是一樣的。但是,只要是經春雨浸潤的景色所具備的色彩,都算是春雨的色彩。所以,教師在評價學生的見解時就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的成果,學生才會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來解讀教材。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不斷學習和摸索中,使個性化教學成為一種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模式。教師針對不同性格、不同愛好、不同水平的學生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尊重和發(fā)揮,有利于其今后的成長。
[1]程翔.作文個性化與作文教學個性化[j].湖北教育(政務宣傳),20xx,(5).
[2]葉培祥.個性化作文教學初探[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xx,19(1):92—99.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十五
【】實際上,語文是一門系統(tǒng)性很強的基礎學科知識,其中的習作教學無疑是重點、難點,所以縱觀當前的習作教學情況并不容樂觀,且存在: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缺乏等系列的問題,如果不及時提出相應的對策,不但不利于我國教學改革進程的推進,而且也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事業(yè)的有效發(fā)展。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淺析。
對于小學生而言,如果自身的習作水平能夠得到提高,不但能夠提升自己的整體語文成績,而且也將提高自身的語言基礎,以及文學素養(yǎng)。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加強習作教學也更顯得必要和迫切。雖然目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確存在諸多問題,但是只要師生共同努力,習作教學必定能夠獲得良好的成效。
(一)習作教學的方式過于形式化。
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都認為,想要寫好作文其實很簡單,只需要簡單的基礎即可。從而也導致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模式都是以“填鴨式”為主。主要體現為給學生講一些常用且適用的好句子,并嚴格要求他們背誦下來,以至于多數學生都誤認為習作就是抄書,背書。長此以往,學生的習作積極性也將逐漸磨滅??偠灾?,在習作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過于重視習作的形式,最終也將違背習作課開展的初衷。
(二)忽視了對小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
雖然語文是門語言學科,習作也是以文字為主,但是它和數學一樣,在教學中也要格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才能獲得較為良好的習作教學效果。但研究調查發(fā)現,65%的語文教師在習作教學中都忽略了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比如:在教學生“寫景”技巧的時候,在教師的指導下,類似“小鳥在鳴叫,蜜蜂在飛舞”的句子處處可見,雖然語句邏輯,結構上并不存在任何問題,但是卻缺乏一定的想象力。長此以往,學生寫作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將會有所下降。
(一)豐富習作教學模式。
由于教師習作教學模式比較形式化,且單一,因此小學語文課堂習作教學成效也難以獲得。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今后習作教學中,一定促使習作模式變得更加的多元化。主要可以借鑒以下幾個方法:一是引導學生進行仿寫。以《翠鳥》這篇課文為例,教師可以事先帶領學生分析文章中對翠鳥的句子描述:“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桿。它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像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然后再鼓勵學生根據類似的描述手法,去描寫生活中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偠灾?,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不但能夠深入學習課文知識,自身的習作能力也將得到較為有效的提高。二是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進行教學。以《頤和園》這篇課文為例,首先就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展示頤和園的景致,然后在電腦界面顯示相關的問題,比如:“頤和園長廊的特點是什么?”;“長廊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說明了什么?”……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其實是鍛煉自身思維意識的一個過程,而以后再進行相關內容寫作的時候,他們也將更清晰地知道應該從哪些角度入手闡述。與此同時,多媒體技術手段更利于營造出良好的習作教學氛圍。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除了教學學生基本的寫作技巧以外,還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為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首先是題目的設定要具有想象空間。以“未來的科學家是怎樣的”這一寫作主題進行教學,就可以趁機給學生播放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進而鼓勵學生試想“我是未來的科學家……”,“我將來要發(fā)明一種超能書包……”。其次是題材的選擇空間要具有開放性??紤]到有的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不是很強,為此,教師在題材的選定上應該盡可能給學生一個范圍,然后再讓他們自己選擇。比如:2008奧運會在北京舉行,教師以“奧運會”為選題,再讓學生課后自己去收集素材寫文章,可以是講述體壇明星故事;也可以是自己的心得感悟;或者是體育賽場上一些有意思的事情等等??偠灾瑢W生的想象力變得更加的開闊,他們動筆寫作的欲望也會變得強烈,與此同時,由于他們頭腦中已經儲存在大量的素材,所以即便是在最短的習作時間內,也能夠寫出十分優(yōu)秀的作文。
長期以來,習作教學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和閱讀教學有著同樣的地位和作用。隨著近幾年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開始得到了學科教師的高度重視,雖然其中也依舊存在諸多問題,但是只要師生共同努力,并互相配合,就一定能夠找到有效的解決對策??傮w而言,在習作教學的深入影響下,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不僅得到了較為快速的提升,而且也促使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事業(yè)改革目標得以有效實現。
[6]王麗,張俊豪.新課改下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5.03.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十六
: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已經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尤其展現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不僅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利工具,更是深化教學思想、改革教學方法的有效手段。本文從信息技術視角出發(fā),具體探討信息技術影響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法信息技術為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有目共睹,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深入,這種信息技術引發(fā)的巨大變革以更加多角度、多層面的姿態(tài)呈現出來。信息技術對于課堂教學而言,在近年來更是產生了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卓越作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信息技術扮演了一名“教學助手”的職能:不僅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也幫助教師開拓思路與教學視野,通過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將信息技術、多媒體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以起到既改革了教學方法,同時也積極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就像是無縫不入的空氣一般存在于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當中,不僅改變著學習方式、工作方式與生活方式,同樣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信息化思維成為當代最為具有普適性的概念。信息技術對于課堂教學而言,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推動改革的作用,尤其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信息技術更加呈現出其創(chuàng)新性、靈活性的積極屬性,讓小學語文教師們越發(fā)地感受到信息技術之于小學語文課堂的重大作用和重要意義。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一本教材完成所謂的“填鴨式”教育,課堂上的教學氛圍與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的調動,完全依賴于教師的個人魅力———肢體動作和幽默語言等,為了能夠上好一堂課,優(yōu)秀的教師在課前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備課,才能夠實現自己理想中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而信息技術、多媒體的出現,打破了課堂教學的僵局,重新開啟了教師的教學視野。利用多媒體工具,教師不僅可以將課堂準備板書的內容事先寫入ppt課件之中,更加可以靈活動腦,將這些教學內容以一種更加生動有趣的靈活方式展現出來。這種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結合的方式,不僅節(jié)省了大量的板書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極大的以多重感官刺激的方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他們的探索欲。因此,信息技術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產生了既深刻又廣泛的積極效果。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尚未完全成熟、完善的理解能力是他們學習語文這門學科的巨大門檻,對于很多課文、段落、詞句,小學生往往只能依靠教師的積極的語言點撥,而教師的這種點撥正是基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的年齡段的理解共性上,這種點撥并不能夠以點概面地改善所有學生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學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信息技術尤其對小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等相關知識內容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例如,在講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節(jié)選自鄭振鐸《海燕》的課文《燕子》時,由于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見過燕子,對于課文中描寫的春天里的燕子靈活、可愛的姿態(tài),并不能夠在腦海中建立一個具體的影像,因此也就對于課文中的'內容談不上任何理解了。這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課前準備的燕子相關視頻,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燕子的具體形象和飛行姿態(tài),利用具體、形象的動態(tài)圖像在小學生的腦海中建立起一個完整意義的燕子形象,從而結合課文的語句內容,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和意境。類似這種憑借學生的已有經驗無法完成形象建構的內容,信息技術與多媒體顯示出無可比擬的教學優(yōu)勢,在動態(tài)的圖像和聲音的展示下,學生由抽象的想象到具體的觀察,加快了學生思維方式的成熟。同時,利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時候,為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與主動思考的能力,教師更多的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營造一定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與課文內容相符合、相一致的氛圍當中,感受作者描寫的詞句,以及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通過多媒體設備,一段旋律,一段視頻,一組圖像,一首歌曲,等等,都能夠幫助教師完成教學氛圍的建構,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因此,信息技術和多媒體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更多的教學輔助功能是對于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以此為教學核心目標,經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等教學目標才能夠順利實現。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相結合已經成為當今的主流教學形式,在多媒體的輔助之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得到了更好的改革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已經能夠憑借已有經驗生成相關的教學框架。但是,在今后的多媒體應用過程中,仍然無法忽視這種工具的兩面性,有效規(guī)避其負面影響,才能夠讓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十七
近幾年,隨著我國對中華文化的推廣和課程改革的推進,人們已經開始越來越注重經典文學作品的誦讀,而小學階段是學生誦讀經典的黃金時期,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也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文化積累,擴展學生的視野,因此各個學校應積極將經典誦讀這件事納入到語文教學體系之中,已實現輔助教學的作用。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誦讀存在的問題及意義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
中華傳統(tǒng)經典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一篇流傳下來的詩作和文章都積淀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閃耀著先賢的理性光輝,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和崇高的道德精神。所以說,從小學階段開始就鼓勵學生誦讀經典,有助于熏陶學生的性情、提升審美品位、增強人文素養(yǎng)和價值觀念,并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可以說誦讀經典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讀經熱”的出現還比較短暫,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致使實施效果不理想,接下來,筆者將對這些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相關的策略。
識字教學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并且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推進,識字教學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深入的體現。但是在常規(guī)的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受教學時間和教材內容的限制,小學生識字的數量是有限的,每年新學的生字也不過兩三百而已,但是這與小學生的記憶能力和識字能力是不太匹配的。因為小學階段是學生記憶的黃金時期,也是記東西最扎實的階段,若是在這一時期讓他們多多朗誦諸如:《三字經》《弟子規(guī)》《唐詩》《宋詞》《論語》等經典,能夠在誦讀的時候無形中擴充他們的識字量,鍛煉學生的識字能力,這樣一段時間后,學生的識字水平必然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小學時期是學生成長發(fā)育的關鍵階段,在這一時期若是能夠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yǎng)和訓練,那么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將得到飛速的提升和發(fā)展。就像人們常說的:“英語學習要在12歲以前,這樣才能打好基礎”,語文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要在學生小學階段借助其優(yōu)秀的記憶力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在小學開展經典誦讀是十分有必要的。
俗話說:“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教育的目的從來不是教師向學生傳授了多少知識,而是注重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是否讓學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是否為學生樹立起了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和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同時,在“以人為本”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人們更多的是提倡人文素養(yǎng)和人文情懷。而中華傳統(tǒng)經典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瑰寶,每一篇佳作都思想深邃、語言精辟,通過誦讀可以使學生得到一種精神上的享受,讓學生在經典的熏陶下逐步凈化心靈、感受生活。
雖然現階段絕大多數的學校都開始逐漸安排學生每天進行一些經典誦讀的時間,但由于學校的重點還是在教學上,所以很多時候教師都不太重視經典誦讀的時間,只是讓學生草草了事的讀一讀,然后就把這些有限的時間拿來進行語文教學了,再加上小學生自制力較差,很少有人會回家后還主動去讀,這就使得經典誦讀在小學生身上根本沒有有效地開展起來。
另一面,與不夠重視相反,有些教師對經典誦讀過于在意,以至于在認識上造成了偏差,所以就把每一次的誦讀都當成了古詩文閱讀教學,對每一篇文章都過分的剖詞析意,而忽略了對文章整體的理解。因而,語文教師在指導小學生進行經典誦讀的時候,要讓誦讀與教學有機的結合,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步滲透誦讀,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目前,絕大多數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經典誦讀的時候,都還是采取朗讀加簡單講解的傳統(tǒng)方式,這樣的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單調,很難激發(fā)他們誦讀的興趣和積極性,一段時間之后還會產生誦讀的惰性,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生誦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盡量讓形式多樣化。同時,由于經典誦讀還未正式納入語文教學之中,所以至今還缺乏合理有效的評價方式,對于學生經典誦讀的評價和檢驗幾乎還是空白,這就容易使學生不重視經典誦讀,使誦讀效果大打折扣。
校園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地方,也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優(yōu)美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不但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也有利于經典誦讀的開展,因此,學校應該努力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讓校園氛圍彌漫在濃郁的經典文化氣息之中,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去感悟和品讀經典佳作。
例如:校方可以將學生課本中學過的《游園不值》《題西林壁》《望洞庭》等詩歌或《勸學》《龜雖壽》《論語四則》等文學佳作中的經典名言名句圖文并茂的方式張貼在學校走廊、教室、宣傳欄、學校墻壁上,讓學生在課間活動時都能看到這些經典佳作中的精華,以便進行潛移默化的經典文化的熏陶,逐步激發(fā)他們對誦讀的熱愛。
雖然誦讀應該貫穿在學生的整個小學生涯之中,但由于學生年齡水平各不相同,相應的理解能力和領悟能力也各有不同,因此,教師在進行經典誦讀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結合其具體的情況和水平,根據學生的年級進行分層教學,對各個階段的學生安排不同要求和內容的經典誦讀,這樣才會更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讓學生在誦讀中有所收獲。
例如:對于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會說話和識字,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經典誦讀的時候應選取內容簡單、節(jié)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名篇佳作,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都是可以的,讓學生在讀這些經典的過程中去認字、識字,去學會語言表達;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則更應注重經典對學生習作水平、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情感的熏陶,所以在長春版小學六年級學完《列子》《論語》以后,教師可以適當地為學生進行補充,讓學生誦讀《莊子》《大學》《中庸》等符合其水平的經典佳作,并背誦其中的經典句子,為后續(xù)的寫作和閱讀打下基礎。
小學生因為身心發(fā)育還未成熟,所以比較活潑好動,充滿童趣和好奇心,也有著旺盛的精力和求知欲,所以教師要想充分發(fā)揮經典誦讀的作用,就需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活動來激發(fā)學生誦讀經典的興趣,從而使其自覺地進行誦讀,也可以使誦讀教學更有活力。如:開設“經典誦讀課堂”,每天30min進行經典晨讀和講解;開展師生共讀、共寫經典活動,讓學生在練字的時候品悟經典;定期開辦“校園讀書節(jié)”活動等,以便通過這些種類繁多、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誦讀的樂趣,進而加深對經典誦讀的熱愛,使其一直堅持下去。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經典誦讀教學對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和熏陶學生的情操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教師需認識到經典誦讀的意義,并采取豐富的形式和手段,這樣才能保障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能夠更好地進行。
參考文獻。
[1]郎曉露.關于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實施對策的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20xx(1):31.
[2]路陽.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及其研究[j].中華少年,20xx(23):54.
[3]王恒云.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誦讀的有效實施[j].新校園,20xx(12):163.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十八
今天上午,我和豐潤區(qū)的許多小語老師一起來到教師進修學校,參加由教研室組織的20xx年暑期小學語文學科培訓,感覺受益匪淺。
本次語文培訓,首先是由教研室的蘇立軍老師從宏觀的角度談“如何構建小語課堂,提升教學質量”,然后是由豐潤區(qū)的五位名師王立娟、韓希彤、王新穎、曹寶華、朱秀云老師分別就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及外出培訓心得體會進行的教學交流論壇活動。
蘇立軍老師的報告從教育局整體發(fā)展思路和價值追求、審視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從反思中促提升、從統(tǒng)編教材看語文教學的發(fā)展趨勢、具體的幾項建議四個大的方面給我們進行了具體的闡述,使我對今后的語文教學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育最終是為人生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做到目中有人,必須認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要主動的讓出舞臺,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發(fā)現;我們要教給學生的是學習的方法,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不是只教教材,而是憑借教材去教;在上每一節(jié)課之前,我們心中必須明確目標,在課后,要有對目標達成的審視和反思,要看達成的策略和方法,強調健康課堂,強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等等。當然蘇老師還強調了在我們的教學中應該有底線意識,我們應該面對全體,關注學困生。
接下來的教學論壇活動,王立娟、韓希彤、王新穎、曹寶華、朱秀云五位名師,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及培訓心得與大家分享,也令我收獲很多。尤其是王新穎老師最后談到的幾點感悟,我們要給予學生鼓勵和信心,給予學生練習的機會,不厭其煩的指導,給予學生一份信任,給予學生點撥和引領,給予學生機會和自由。我想,如果我們每位教師在教學中真的能夠做到這樣,那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有更大的發(fā)展,一定會有質的飛躍。
學習,而后就是實踐,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將今天的所學應用到我的教學實踐中,認真研讀課標和教材,做到心中有目標;把每一位學生都當成課堂的主人,引領他們掌握方法,去學習、去發(fā)現;帶著他們去讀書,由課內到課外,真正的去做一名教語文的語文老師。
最后借用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可能走得快,但一群人會走得更遠。相信我們在教研室高主任、蘇老師的引領下,在各位名師的指導中,在小語團隊這個大家庭里,一定能演繹出自己的精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十九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其也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標準,要求小學生必須掌握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而在小學語文教育工作當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是其中的核心重點部分,但是其中上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如何有效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也成了當前困擾小學語文教師的一個難題。有鑒于此,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措施進行研究分析,期望能夠借此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口語是民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經常會使用到的一種表達自身意愿以及與他人交流溝通的有效方法。口語同時也是書面表達的重要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工作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充分認識口語的重要作用,為學生建立一個有效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的平臺,借此有效鍛煉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小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進行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著重注意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首先小學語文教師要轉變自身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比如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當中都是有老師作為教學主體,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教育,回事了學生的感受。比如在進行小學課文神筆馬良的過程中,由于該課文屬于故事課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讓小學生參與到教學之中感受語文的樂趣。但是采用填鴨式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就會導致課程教學內容過于枯燥無味,學生非常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有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將小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自身在一旁進行輔助,讓小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當中,有效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提升了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1]。
要想有效培養(yǎng)出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首先需要激發(fā)出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而要想達成這一目的'就必須要在小學語文課堂當中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口語訓練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結合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教學方式進行相應的創(chuàng)新,比如說可以通過開展游戲以及課堂討論等方法來有效加強口語訓練的效率和質量[2]。比如說在進行我不能失信這一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出一個情境,讓小學生扮演文章中的人物然后進行互動式交流,將自身的想法以及問題表達出來。借此不僅能夠有效拉近小學生與語文教師之間的距離,提高教學效率,同時還能夠有效鍛煉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借此鼓勵小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在此過程當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小學生的個體差異,切忌采用批評性語言對待小學生,應當讓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之中感受到交流的樂趣,激發(fā)出他們對于口語訓練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提高口語訓練的效率和質量。
由于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小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通過結合每一位小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教育。比如說對于一些知識點掌握不牢固以及語音基礎比較差的小學生,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針對小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訓練;對于性格比較內向的小學生,語文教師應當多鼓勵他們與他人記性交流,樹立起小學生的自信息。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采用分類施教的方法如對于語音能力比較差的小學生就鼓勵他們上臺回答問題,之后讓其他人對其記性評價,借此不僅能夠有效鍛煉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還能夠有效鼓勵其他小學生,起到榜樣的作用;對于自卑的小學生,要讓其大膽舉手回答問題,同時教師還要給予表揚和正面的評價,借此有效樹立小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口語訓練的效率和質量[3]。
要想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需要進行實踐鍛煉,對此教師應當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如到養(yǎng)老院和福利院之中參加志愿者活動,除了風險愛心之外還能夠有效鍛煉其口語交流能力。
在進行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工作的過程當中,小學語文教師不僅需要培養(yǎng)出小學生積極主動與他人溝通的習慣,同時還要求小學生學會斟酌自身的說話方式是否符合情境以及溝通對象,對于他人傳遞的想法也需要掌握中心思想。由于小學生尚處于打基礎的階段,因此總體文學基礎偏弱,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傾聽能力,從而使小學生能夠清晰完整地將自身的想法表達出來,同時有助于其正確理解他人的想法,提高其口語交際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安排小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和詩詞進行朗誦,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鍛煉了其口語交際能力。
教科書的編寫是具備一定的科學依據的,在教科書之中任何一部分的安排和編寫都能夠給小學生的成長帶來有利的影響。很多教師依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孩子的字詞默寫、考試分數十分重視,卻不在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在教科書之中的每一個單元之中都至少有一個口語交際能力的不同角度引導活動,但是絕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都將之忽視了,認為這部分屬于課外活動,對于考試毫無幫助,這就導致許多小學生無法有效鍛煉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對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充分重視起來,嚴格按照教科書之中的大綱要求,對每一部分的內容進行有序指導,借此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總而言之,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當前社會發(fā)展對于高素質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融入其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同時還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口語交流中,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1]王曉峰.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xx(36):66.
[2]梁娜.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12):122.
[3]嚴詩秀.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研究[j].教育科學(引文版):473.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論文篇二十
針對新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1996年提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并認為這是未來教育的四大支柱。這四個“學會”的基礎是“學會學習”,它是上述四個“學會”的前提條件。
綜合國際、國內的一些研究成果,要做到“學會學習”,應當具有以下學習能力。
1.掌握認識世界的工具,學會學習的方法;
2.有效地溝通與表達;
3.泛讀和理解的技能;
4.探究推理、解決疑難的能力;
5.獲得、處理與應用信息的能力;
6.創(chuàng)新的意念;
7.開展研究的能力;
8.終身學習。
上述學習能力的核心是自主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這也是今后的基礎教育應著力培養(yǎng)的學生的基本素質。
近現代西方課程理論的不同學派對課程設計有不同主張,主要有學科或知識中心論、兒童中心論和社會中心論。美國現代課程論專家泰勒認為,任何課程都要受到有組織的學科內容、學生和社會需求這三個方面因素的制約??梢?,上述不同學派的主張,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有不科學的一面:只強調制約課程的某一方面因素,而忽視其他因素。理想的課程設計,應當是既有利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又順應社會的需要,特別是能夠促進兒童生動、活潑、主動的發(fā)展,實現三者的有機結合。
在國內外研究的基礎上,對小學語文課程和教材改革,作如下思考。
(一)關于改革的指導思想。
以現代課程理論、教學理論為指導,瞄準21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把學生的發(fā)展置于課程、教材改革的中心地位,逐步建立校內外結合、有計劃的教育教學活動與學生自主學習實踐相結合的小學語文課程體系,使課程、教材真正成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素質提高和個性發(fā)展的憑借。
總之,在課程方面要打破語文只注重課堂教學的一統(tǒng)天下,優(yōu)化教學結構,加強課外活動,開發(fā)環(huán)境課程,做到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并舉,課內外、校內外結合,使學生在開放、多元化的語文課程中,自主學習,主動發(fā)展。
在品種上,適應課程的多元化,實現教材的系列化。今后語文教材不僅要有供課堂教學使用的教科書,還要有提供給教師的活動課教材以及關于開展大語文教育的有切實指導作用的意見、建議。
在內容上,一方面要增加文學作品。因為文學作品有強大的感染力。一部文學作品甚至可以決定或改變人的一生。在人們開始意識到“情商”之重要的今天,多閱讀文學作品無疑是提高兒童少年“情商”的一個良方。還因為通過文學作品不僅可以學做人,學語言,而且可以發(fā)展形象思維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科技說明文。21世紀是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時代,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能閱讀科技說明文,應當是下個世紀的公民必須具備的閱讀能力。
在體系上,構建以培養(yǎng)能力為核心,以語文訓練為主線,由目標系統(tǒng)、訓練系統(tǒng)、檢測系統(tǒng)組成的語文教材的訓練體系。
支撐這個體系的靈魂是教學思想的轉變。舊的教學觀念是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目的,忽視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把課本看作知識的發(fā)源體,把教師看作是知識的傳導體,把學生看作是知識的接受體。現代教學觀念強調確立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學生不只是知識的消費者,而且是知識的發(fā)現者。教師由只注重學習的結果轉向更重視學習的過程,并在指導學生經歷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這一教材體系的三大支柱是目標系統(tǒng)、訓練系統(tǒng)和檢測系統(tǒng)。
目標系統(tǒng)包括全套教材、每冊教材、每單元教材乃至每篇教材的教學目標。目標明確、適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把教學目標標準化、系統(tǒng)化、網絡化,是教材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每單元的教學目標,可以“導讀”的形式出現。每課的教學目標,可以體現在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思考練習”之中。
訓練系統(tǒng)是教材的主干。為了適應信息化時代的需要,語文教學要特別重視從小培養(yǎng)能夠出口成章的說話能力,能夠一目十行的快速閱讀能力,能夠寫記敘文和常用應用文的作文能力以及能夠主動獲取、處理、加工、應用信息的能力。還應把識字寫字、聽說讀寫、觀察思維以及學習態(tài)度、方法、習慣等要求分別列出,各自形成訓練序列,再根據低、中、高年級教學的階段性,把上述訓練重點分層有序地編排在各冊教材中,形成縱橫交錯的訓練網絡。為了體現對學生學習的指導,還可以通過對重點詞、句、段等的畫、批、注,起到輔導、示范作用。教材還應采取措施,如編成開放的、可增刪調整的,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鼓勵教師根據教學需要改編重組,以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此外,教材要在落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彈性,比如,識字分“四會”“兩個會議”,課文分必讀、選讀,練習有必做、選做,做到因材施教,下要保底,上不封頂。
檢測系統(tǒng)可以對教學做到及時反饋、調控,以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各項訓練的落實。每課、每組可設計自我檢測的內容,每冊可設計重在測試聽說讀寫能力的樣題,引導老師對一學期的語文教學進行全面的檢測并作出實事求是的質量評估。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65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