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可以深入挖掘作品的主題和內涵,進一步理解作者的用意。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有趣響亮的讀后感呢?首先,要注意切入點,可以從自己的感受、情感或思考角度入手,突出個人觀點。其次,要注重文章的邏輯結構,分清題目、導語、主體和結尾等部分,使文章條理清晰。最后,要豐富表達方式,避免使用平淡的敘述,可以借用比喻、感慨、引用等手法,使讀者讀后感受到你的觸動。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寫讀后感時要有主題句和段落結構的規(guī)劃,以保證文章的邏輯性和連貫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一
《回到教育的原點》是竇桂梅老師10多本著作中的一本。在這本書里她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用大量活生生的例子,從回到素養(yǎng)。好教師從哪里來、回到課堂。好教師到哪里去、回到制度。教學管理者該怎么做、回到教育。我們能做什么、玫瑰小語。致你我他五個部分分析了當前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應對的辦法。讀完這本書,對我最有啟發(fā)和教育意義的是第二部分中的一堂好課好在哪。竇老師以三年級上冊的科學課《水生植物》為例,從經(jīng)意與不經(jīng)意之間、輕松與不輕松之間、圓滿與不圓滿之間、分析了這堂課。最后她還強調了一堂好課,一定是體現(xiàn)上述‘教學藝術’的課。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情感投入;師生、生生的互動過程;思維的碰撞,心靈的溝通,智慧的啟迪于是,就在相互碰撞、相互沖突、相互砥礪的過程中,產(chǎn)生了新的教學資源,充滿著新的教學生機,洋溢著新的教學活力。我想這段話就是竇桂梅老師給我們提出的一堂好課的標準吧!
自己走上工作崗位已十三年,經(jīng)過不計其數(shù)的課堂。課堂效果和學生學習情況可以說都太不盡人意。課到底該如何上?什么樣的課才稱得好課?從竇老師的這個課例中我終于明白了。一堂好課需要貫通教材,充分理解教材,需要課前認真周密的備課、揣摩學生和學科的特點,需要掌握豐富淵博的專業(yè)知識,需要關心周圍的生活等等。我也深深地懂得一節(jié)課可以是一種藝術品的展示,可以帶給學生美妙的享受。
在《回到教育的原點》一書里,竇老師很多次提到關于閱讀。她說有閱讀,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才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才能把無數(shù)的智慧和美好對比著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現(xiàn)給你。她還說沒有真正閱讀過那一本本經(jīng)得起推敲的經(jīng)典大書的時候,心靈就是粗糙的;沒有真正被經(jīng)典感動過的情懷,內心就會是枯澀的有被厚重的經(jīng)典著作洗禮過,就無法擁有細膩的心靈。曾經(jīng)我也是個愛看書的人,自從踏上教育工作崗位開始,閱讀卻越來越遠離我,究竟是為什么?沒看這本書以前我堂而皇之地用沒有時間安慰自己。可在《回到教育的原點》這本書里,我卻看到了無論工作多忙,都要披衣裹被,捧書卷、聞墨香的竇桂梅老師的樣子。我想自己必須做個深深的檢討。因為我的讀書意識還很淡薄,讀書還沒有成為我的生命需求。要想體會到教育的幸福,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生活質量,必須多讀書,擠出時間來讀書。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個好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愛讀書的教師;一所好學校應該是書香滿園的地方。我告訴自己從今天開始不要再給自己拒絕閱讀找任何理由和借口,拯救教師的閱讀從自己做起,從今天做起!
竇桂梅老師從吉林省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里走出來,靠著自己的堅韌不拔韌勁和勇往直前的闖勁,幾十年如一日,刻苦攻讀,潛心鉆研,從一個音樂教師、語文教師、優(yōu)質課教師,逐步成長為省特級教師、全國知名的教育專家,走出了一條艱辛曲折而又幸福通衢的教育之路。竇老師的起點并不高,基礎也不厚實,如同我們大多數(shù)的語文教師。她的快速成長,源于她的自立,自覺和自醒。竇桂梅的成長告訴我們,正確的信念就是穩(wěn)定的動力,教師的自我專業(yè)追求如果內化為信念,就不會被消除,從而形成堅毅持恒的信念。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擁有它,生命的種子就會迸發(fā)無限潛能,生根、發(fā)芽、開發(fā)、結果,從而結出豐碩的果實。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二
今天有幸聆聽了竇桂梅老師的講座《回到教育的原點》,讓我的心感受到從沒有過的痛快淋漓,感受到上課原來可以有如此美妙的享受。一個教師原來可以如此傳神的傳道,同時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淺薄。
在報告中,竇老師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分析了當前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應對的辦法。竇老師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善于發(fā)現(xiàn)和利用平平常常的小事作為教育的契機,并且尋找和回歸教育的真諦。在語文教學中,竇老師堅持的理念是:我是教母語的,我是教人學母語的.,我是用母語教人的。在課程設置中,竇老師注重兒童習慣的養(yǎng)成,提出了“三個一”的質量目標,即:一手好漢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竇校長現(xiàn)場朗讀詩時,輕柔的聲音深深吸引了全場老師,富有磁力的聲音讓我置身其中,其中的一首經(jīng)她一朗誦,我眼睛濕潤了。大家都凝神靜聽,聽著如此美妙的朗誦真是享受!為我們有如此優(yōu)秀的母語教師鼓掌。她的創(chuàng)新精神也讓我佩服不已,三個超越讓我記憶猶新,“學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教師,超越教師”。真是希望母語教師及家長都能現(xiàn)場感受感受竇老師的風采,并從這樣一位敬業(yè)且時刻為學生終生著想的教育者身上悟出一些東西來。
讓孩子從小愛上書籍,我一直也是這樣的觀點,但通過竇校長的這堂講座后,使我對讓孩子讀精典的范圍擴展了,精典并不局限于名著,也要讓孩子讀一些同時代的精典,真是受益非淺。
反思自己不禁讓我覺得很慚愧。雖然平時的工作態(tài)度非常端正,但是自己的業(yè)務能力還要不斷地提高。因為我們自己本身的閱讀量不多,有時總感覺有點力不從心了。要想讓學生增加課外閱讀的積累,我們做教師的必須身體力行,做好表率,才能和學生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三
讀著抒情的散文,能讓我的心情放飛;讀著精彩的小說,能讓我的幻想放逐;當讀完《回到原點》一書后,則令我百感交集,在吸收書中精髓的同時,也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進行反思。
書里除了講述了教育的靈魂、如何保衛(wèi)孩子的童年等一些我們容易忽視的問題外,還分析當前教育所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來警醒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確實值得一讀。其中有幾點是我體會最深的。
首先,是林少敏與張文質在談論到保衛(wèi)童年這一話題時,認為當前學校已經(jīng)是脫離了教育的本質,有功利化的行為。我覺得教育的評價是比較復雜的,所以用評比、競賽、考試等形式去評定學校,是在所難免的;而且現(xiàn)在社會競爭激烈,要想學校有生存以及發(fā)展的空間,去迎合社會的要求,也是迫不得已的。但問題是我們當教育工作者的要帶著良心去工作,本著教書育人的思想,不但要傳道、授業(yè)、解惑,更要注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不能把學生當作是制造好成績的機器,不要把學生當作拿獎金的“搖錢樹”的話,我相信我們的教育就沒有了功利關系了。
當今社會里,雖然物質生活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現(xiàn)在的小孩衣食無憂,又由于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的原因,在家里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不僅生活習性比較懶惰,思想上其實也比過去的孩子缺失了許多東西。其實,這就是為功利所困的“失真”教育?,F(xiàn)在大家都不難發(fā)現(xiàn),新聞里常報道:一些青年因為口角而殺人;富二代醉酒駕駛撞人后揚長而去;一些有錢人說用錢就能解決問題等。因此我們慨嘆:現(xiàn)在的人怎么越來越粗暴的呢?這就反思我們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方面還是否做到最好了。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實在教育上不僅僅是要對學生進行刻板的學科教育,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的靈魂洗滌和精神的再塑造。
其次,在還學生自由這一問題上,也是要下工夫的。書中毫不客氣地指出:人身自由是中國教育中嚴重受到忽視的教育自由。不能以任何遙遠的目的犧牲兒童的身體利益,不能犧牲兒童的歡樂、游戲和交往的需要而把兒童放置在勞累之中。但有時反思我們自己呢,會有意無意地范下這個錯誤。有時是因為抓緊評講練習的進度而拖延了下課的時間,有時是怕出危險而減少活動的時間,有時是火在當前把學生大罵一頓,有時甚至是為了掌握知識而反復地練習。所有的這些,都是在剝削著學生的自由,摧殘著這幼小的生命。作為教育工作者只有認識到這些是錯誤的行為的話,才會懂得關愛我們的學生,才能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
第三,根據(jù)孩子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北京電視臺記者馬薇所舉的一個國外學生莎拉的學習例子,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事例。我們現(xiàn)在布置作業(yè),沒有考慮孩子的能力特點,只是考慮到自己批改時的方便,就“一刀切”,統(tǒng)一作業(yè)。其實細想一下,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來說,是一種折磨,因為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還要再做。所以,有時在作業(yè)布置方面要學會靈活,適當?shù)馗鶕?jù)學生實際來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yè),以達到激勵效果。
但話分兩頭,我對書中所說的因為要培養(yǎng)學生性格而允許孩子動著學習的觀點持保守的態(tài)度。雖然我們的課堂要求學生端端正正地坐著聽課,不許亂動是有點壓抑了學生的自由,但對于學生人數(shù)比較多的教學班來說,起碼它能保證學生的聽課率,也保證教學能按計劃進行,同時,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懂得規(guī)范的一種途徑,如果允許個別好動的學生邊玩邊學習,由于他們的自制力不強,所以不但不能培養(yǎng)性格,還連基本的知識都學不進去。所以,我還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紀律,坐立的姿勢,這是學習的基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書中所選取的文章也好,所引用的名言也好,甚至是舉的例子也好,作為教學工作者,都要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對象是天真爛漫的孩子,教育的任務不僅是知識的傳授,人格的培養(yǎng),還有的是人文的關懷。只有把別人的孩子當成是自己的孩子來教,才會切身地為孩子著想。
我不太懂用華麗的詞語來修飾,也沒有用形象的修辭來表達,只是用平淡的片言只語,來表達我讀完這本書后最深的體會。作為教師,我希望帶著學生,能彼此回到教育的原點——既教書,又育人;既學知識,又學做人。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四
季節(jié)總是有規(guī)律地四季輪回。秋去冬來,是終點,亦是起點。就如時鐘的滴答,一圈下來總是要回到原點,繼續(xù)前行。這也是時針的獨特魅力。生活何嘗不是如此。
生命總是要在不斷經(jīng)受磨難和挫折后變得堅毅成熟。“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從古至今,已然成為不變的真理。
齊白石的畫曾于1922年在日本一舉成名,但他也是經(jīng)歷了“生涯落寞,畫事艱難”的磨礪后才漸漸成熟起來的。他在藝術畫壇上的功名真的不是一二天時刻就能夠成就的。往往是從起點出發(fā),經(jīng)歷一段時刻又回到原點,繼續(xù)踐行。
人是有著七情六欲的怪物。這之間情處處在起著微妙的作用。遭遇一段感情,初衷總是完美單純的,可事態(tài)總會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以致于到頭來自己都摸不著方向。其實有些事情是被自己迷惑了。就像紀伯倫說的“我們走得太遠了,已經(jīng)忘記我們?yōu)楹纬霭l(fā)”的哲理。知道了這個弱點,理智的人就開始沉思,放下還是延續(xù)?矛盾也相繼產(chǎn)生。
“正因愛你,因此放下你?!边@句矛盾的話曾騙了多少善良的人們!其實放下,也算是回到原點,只是它帶來的后果是殘忍的。不單單是放下一個人、一件事,還還放下了在這段情中全部的經(jīng)歷過程。過程總是完美的,完美的東西為何不好好珍惜呢!于是聰明的人有了自己的答案。
“回到原點,重新啟航!”聽起來是一句很平常的話,可當你真正悟透了這句話的意境,會發(fā)現(xiàn)話中所蘊含的禪意。能說出“回到原點”并踐行的人,是快樂的智者。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五
初入江湖。他只是一個菜鳥,無任何裝備,行走在大街小巷,一個個匆匆忙忙的過客在眼前閃過,四處暗藏危機,不予理會,走走停停,漫無目的,熟悉線路,建立人脈關系,為的是計劃未來。
牛刀小試。熟悉了套路,增長了閱歷,開始在江湖上闖蕩――與人挑戰(zhàn),收集裝備,潛心修煉,提升武功。能力如園中春草,不見其長,日有所長,他也在一次次磨練中成長。
嶄露頭角。一次次的失敗過后,又有了一次次的成功,九九八十一天后,他在江湖中已小有名氣,終于站穩(wěn)了腳跟。
名聲大振。一切來得太突然,一切來得并不突然,多少次的拼殺,多少次的付出,成就了一代武王――無人能敵,蓋世無雙。勝利時時充盈了腦袋。
n年以后……。
誤入歧途。功成名就之后,他成天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江湖中的地位已然搖搖欲墜,他慢慢老了,墮落了,力不從心了。
回到原點?!俺林蹅扰锨Х^,病樹前頭萬木春”。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六
一直信奉“一個熱愛閱讀的孩子,他的成績不一定是最優(yōu)秀的,但他必定是最有發(fā)展前途的?!币矌е⒆釉陂喿x的路上不斷前行,但在今日再讀竇桂梅的《回到教育的原點》時,忽然發(fā)現(xiàn)我的閱讀是如此的淺薄,我所帶給孩子們的閱讀啟蒙,行走在師生共讀路上的舉足是多么膚淺。
了解竇桂梅,你會發(fā)現(xiàn)她的成長史,奮斗史,就是一部閱讀史。
讀她寫所的書《梳理課堂——竇桂梅課堂捉蟲手記》……還到她的博客去尋找智慧的源泉。無論是對教師的婉言勸說,還是對學生的諄諄教導,無論是對現(xiàn)狀的把脈診斷,還是對未來的展望憧憬,竇老師一直在重復著一個共同的聲音,那就是——閱讀與反思?!昂媒處煆哪睦飦怼?、“好教師到哪里去”、“教學管理者該怎么做”、“我們能做什么”……聚焦在同一個膠片上,合著光暈而來的是閃亮的“閱讀、反思”兩詞的大寫、定格。
閱讀,走向教師的智慧——。
對于常常被冠以幼稚膚淺的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我們該以怎樣的自信面對眾人,該以怎樣的素養(yǎng)立足講臺?竇老師的回答是“閱讀”.讀書,是每一個語文教師專業(yè)成長必需的生命方式,從這樣的意義和高度上講,教師就必須讀書。讀書就是最長遠的備課、最好的教學準備。千萬不要誤認為教師只需讀教學參考書夠了,“沒有真正閱讀過那一本本經(jīng)得起推敲的經(jīng)典大書的時候,心靈就是粗糙的;沒有真正被經(jīng)典感動過的情懷,內心就會是枯澀的;沒有被厚重的經(jīng)典著作洗禮過,就無法擁有細膩的心靈?!弊鳛橛绊懼⒆?,需帶著孩子回歸母語、回到童真的語文教師來說,有了文化積淀才有教學的高度、廣度和溫度。因為閱讀,對《師恩難忘》的“感念”才有一種“一觸肌膚就能摸到體溫的感覺”;因為閱讀,才能以“聊”的輕松方式揭示《三打白骨精》的“向善”主題,通過環(huán)境、情節(jié)、人物三大板塊的課文與原著的比較閱讀,實現(xiàn)名著導讀的課堂基本模式;因為閱讀,《丑小鴨》“苦難中追尋夢想,幸福中懷存謙卑”的形象才如此深刻而又鮮明地留在孩子們的記憶里,繼而影響著他們未來發(fā)展之路;因為閱讀,識字課充滿自信,作文課彰顯大氣;因為閱讀,才能以一個語文教師獨特的視角欣賞到數(shù)學、科學等學科的“眉清目秀”,咀嚼“經(jīng)意與不經(jīng)意之間、輕松與不輕松之間、圓滿與不圓滿之間”的抽離。
讀書能讓人靜心,大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當我們潛心閱讀,并感受著閱讀所帶給我們的豐盈的滋潤時,我們不就有了高尚的情操和寬闊的胸襟嗎?對于教材的處理不就有了一份睿智的思考和深入的建構嗎?我們的課堂不就有了呼吸的流暢和生命的靈動嗎?我們的學生不就有了美的熏陶與善的引領嗎?而這不就是學校的靈魂所在嗎?我們常常指責學生靜不下心來,看書讀書顯得浮躁。探其原因是整個時代、整個社會的浮躁投射。我們指責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和家長素養(yǎng),可當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的老師,又有多少人能獨守孤燈,潛心閱讀呢?很多人認為竇老師只是一個特例,一個無法超越的偶像,我也有同感,又有多少人成得了特級教師呢?但既然選擇了教師職業(yè),我們唯有做一個有專業(yè)的教師,做一個有專業(yè)尊嚴的語文教師,才能自信于這三尺講臺,就讓我們從閱讀開始吧。
反思,走向智慧的老師——。
如果說閱讀讓我們站在了更多人的肩上,遠眺了無限更深處的美景,擁有了一顆寧靜、寬容、淡泊、細膩的心,那么反思,則讓我們一次次地回到原點,深刻剖析,在“自我與他我”的對話中不斷審視我們的課堂、我們的專業(yè),清理淤塞——那些遺憾的、痛苦的、失敗的、沮喪的,繼而再次自信地出發(fā)?!敖塘耸陼慕處煟灰欢ǔ蔀橐粋€成功的教師,寫了一年反思的教師,必定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教師”,可見,在教師生涯中,動筆顯得多么重要。竇老師用灌注了“細心、恒心、耐心”之墨的筆改變了自己的課堂,也成就了一位教師的智慧。
反思,是咀嚼課堂壓力和困厄的坦然,是肯定之余的發(fā)現(xiàn)、否定之余的思索。正因為寫,你的筆就要和你的課堂通過心靈的橋梁發(fā)生聯(lián)系,你會忠于你的課堂,兼納別人的“聲音”,也許始終不會迷失自己。日常的只言片語、點滴滴滴,最終匯成的是涓涓細流也或成海,而你也在流動的聲浪里聽到屬于自己心靈花開的聲音。從《珍珠鳥》的教學軌跡,從伴隨著備課、上課所記錄下的《深入決定深度》、《將“信賴”進行到底》、《當我們罵人“禽獸不如”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竇老師對于課堂的反復追問,對文本的深刻解讀。因為一次次的反思,讓她跳出課堂本身,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審慎看待自己的課堂。
反思,是面對課堂憂患與艱辛的澄明,是攜手互助的通途、助人成長的載體。竇老師“優(yōu)點說透、缺點不漏,方法給夠”的聽課評課要旨得到了更多老師的喜愛、信服。而她深入課堂所記錄下的“捉蟲”、“揀金”也編成了《梳理課堂》,成為教育類暢銷書。《三打白骨精》一課,引發(fā)的是她長達幾萬字的反思,有對教材的解讀,主題的確定,備課的思考,還有對教師其人的評價,她把此作為送給老師的特別禮物。這禮物怎能不令老師欣喜,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想發(fā)展,是因為我們缺少了一個強有力的前行者給我們重錘敲擊,給我們棒頭一喝,更給我們躍而上臺階的跨步。
這是我第一次讀《回到教育的原點》,幾天來我沉迷其間。在一個個教學案例中,我不斷建立與自己課堂對照的參物,在記憶里去搜尋我膚淺的課堂足跡,繼而生騰起的是對竇老師,對她引領下的團隊的仰慕和崇敬。因為我“窄”而“淺”的閱讀,以致無法用更為深刻而哲理的語言來表述我的感受,只覺得“熱情如火,激情似焰”的竇老師帶給我的是她對教育的無限熱愛、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博覽群書、躬行課堂、在寫作中沉淀生命——這便是我眼中的竇桂梅,心中的智者,永遠的偶像。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七
一日,無意中打開,一看便不能放下,不為別的,只為她寫的字字句句真正切中了我的內心。面對知識的更新,信息的爆炸,我有著她所說的迷茫與無助!她所說的每一個關鍵詞,正是我所想了解的,比如:閱讀、上網(wǎng)、基礎、態(tài)度、共同體等等。雖然,竇桂梅所說的側重點相對于語文學科多一些,但是,我覺得對于我來說,還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關于閱讀。當互聯(lián)網(wǎng)還沒有像今天這么鋪天蓋地的時候,我總是習慣于閱讀,經(jīng)常利用閑暇的時間,看看教育雜志,不獨是美術,語文的、音樂的都看看。我覺得可以看看其他學科的研究方向、教育動態(tài),也會對我在美術上有所啟示的。不僅用眼睛,有時還進行摘抄好詞好句,甚至是好的標題。而后在寫論文的時候,這些就有了用武之地。然而,現(xiàn)在,當網(wǎng)上的信息快捷、大量地向我們撲面而來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只用眼睛去一目十行地看了,可是還是看不夠啊,太多了。然而,這樣的結果卻是能記得的很少。所以,我更推崇看文本的東西,這樣可以不拘時間,不拘地點的隨時來看,可以反復讀,來回品。需要時,再來查閱相關的段落、內容,很便捷。我想,我們所缺少的就是這樣的閱讀,這樣的積累。
關于上網(wǎng)。面對網(wǎng)上各種新鮮的事物,我們漸漸地迷失在里面,我也經(jīng)過一個:玩游戲、偷菜、聊天、淘寶的過程,然后,一樣一樣的戒。我對自己說:要能控制自我?,F(xiàn)在,我已經(jīng)能控制上網(wǎng)了,上網(wǎng)看看作品,了解教育信息,和熟人聯(lián)絡事情,做到只做有用的事,堅決不浪費時間。然而,看到許多朋友還迷戀在網(wǎng)購,迷戀在看韓劇,迷戀在炒股中。心里覺得不是滋味。教育者要能自我控制。特別是上網(wǎng)這樣的事,最能檢驗你的意志力。讓網(wǎng)絡成為教師成長的推動力,而不是助力。關鍵就在你的控制能力如何。
關于共同體。共同體也就是集體、團隊。時下,個人意識遠遠超越了團隊意識。正是這樣,很多事,很多活動出來,大家第一時間想的不是怎樣把它做好,而是,這件事中,我有什么好處。然后,推脫、拖拉,工作不僅不出效果,能不能完成,還是個問題。而那個組織開展的就不要提有多難了。有些事真的深有體會。團隊意識的缺失在我們的工作中很常見。結果,常常是做事的被議論得到了某種好處,獲得了什么利益。而這種不公平的議論會導致惡性循環(huán),做事的怕做事,誰也不做事。所以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大家如果不能心望一處想,勁望一處使。那么,教育只是一種職業(yè),而不是我們終身在做的事業(yè)。正如竇桂梅所說的“教師們會各干自己的事,或把工作當作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這樣,教師的幸福感自然無法找到,更談不上彼此分享。找不到職業(yè)的成就感,也就談不上事業(yè)的幸福感。這樣,我們將在”自以為是、各自為政“或”得過且過“中,喪失自己的”命業(yè)“。”
關于態(tài)度。時下,教師隊伍中年輕人很多,這很好,教育就是需要不斷有人來充實我們的隊伍,為我們補充新鮮血液。熱而,教育需要我們經(jīng)常學習,需要不斷實踐。雖然你是本科畢業(yè),或者研究生畢業(yè),但是,這些絕不是你驕傲的資本,作為教育者,要常懷謙虛學習之心。我們要對教育常懷敬畏之心,對生活常懷感恩之心。
只字片言,難以描述我的感想。教育需要的是時時的反省,需要的是不斷的改變自己的行為。我們需要多看看竇桂梅這樣的好文章,她給我們很多的啟示與思考。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八
拜讀著竇老師的《回到教育的原點》,越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她的人格魅力,教學造詣……越加的佩服之至。
竇桂梅是我們當今語文界的一個標桿,一位并不是??瞥錾淼睦蠋?,走到今天的這一步,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只是她的光環(huán),她的榮耀,她的成功,其實,在竇老師這么多成績的背后,我們又能知道多少呢?她付出了多少呢?她的課堂是靈動的,充實的,樸實的,扎實的,充滿激—情的,讓人回味的,讓人向往的,我不知道該用什么詞語來贊美竇老師的課堂,真的,她的激情,她的深度,她的厚積,都深深打動了我。
印象最深的就是竇桂梅老師讀書一生的閱讀態(tài)度。她認為:好老師的知識結構應該由三塊組成,即精深的專業(yè)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在她看來,要以學生生命奠基為追求,必須靠讀書學習進行自身的彌補和進修,要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地吸收和納齲竇老師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啟蒙時的小人書叩開了她閱讀之窗,讀書看報的習慣培養(yǎng)了她的心性,只要遇到好書總會情不自禁的翻閱,有的甚至讀上好幾遍。她博覽群書,兒童經(jīng)典令她和學生建立起了共同的話語體系,也幫助孩子學習到了童話人物的人格特質和道德勇氣,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文學社科經(jīng)典令她無形中擁有價值判斷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對生命的質感和情調擁有觸摸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經(jīng)典教育理論書籍用理論去指導,并用想象去填補,用實踐去充實。這樣的閱讀是真實的,也是實用的,更是快樂的。
備課,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俗話說:教要成功,備要當先??戳吮緯螅疑羁痰母惺艿?,竇老師課堂上輕松自然,信手拈來的教學技能,不是她與生俱來的,是她一次又一次深度備課的成果。
1、初讀教材和參考說明。
2、通讀原著和作者生平。
3、選讀原著和相關評論。
4、再讀教材并確定主題。
5、確定教學基調和策略。
竇老師的深度備課法給了我很多觸動。就這樣一讀再讀,靜下心來努力深入到文本的字、詞、句,甚至到標點中去理解,去發(fā)現(xiàn)。以讀者身份挖掘課文的原生價值后,還要以教者的身份思考怎樣體現(xiàn)文本的教學價值。就是本著這樣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行走在教學的道路上。因為竇老師認為:做為一名語文教師,應當有一種專業(yè)自覺,對每一節(jié)課抱有敬畏之心。因為每一節(jié)課我們教師付出的是職業(yè)時間,而我們的孩子付出的卻是寶貴的生命時間。
對此,我感到無比汗顏。隨著信息獲取的便利,我們現(xiàn)在的備課方便多了,網(wǎng)上很多現(xiàn)成的教案,都為我所用,拿來主義成了理所應當。似乎一旦離開了網(wǎng)絡,大腦就不會思考。
備課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從一無所知,到知之甚少,到恍然大悟,到銘記在心,再到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和思考,我們的生命就多了一份重量。我們的視線就會由線到面,由窄變寬,從而被牽引到更深更廣的空間,這就是破繭成蝶的幸福!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九
2010年12月8日至31日,參見湖北省卓越工程小學校長培訓。學習的情況有一個視頻,首先播放10分鐘的研修集錦,讓大家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畢竟這樣的培訓我們很少有機會經(jīng)歷的。學習的形式很多,首先是破冰活動、團隊建設,然后上課、小組討論、體驗式學習、案例剖析、班級交流、參觀、考察、其它活動。78名校長,25天。專家主要有李明新、毛振明、陸士楨、楚江亭、錢志亮、卓立、周蔭昌等24名專家、校長,每個人都有書面的講稿或ppt(有興趣的可以在課后拷貝)。學習安排很緊,上課之外,每天要寫心得,中間要寫教育敘事,結業(yè)要寫論文。本人有篇博文《從校長做回學生》,簡要記敘了那個時候的感受??傊簩W習緊張、生活艱苦、收獲巨大。
二、主要收獲。
開闊了視野首都人文北師大觸碰教育科學最前沿感受大家國際視野。
拓展了空間校際交流。
增強了自信專業(yè)性問題,課堂模式問題,師生減負問題,理論與實踐――專家局限性。
堅定了方向課堂改革(實、活)。
課程改革(選擇性)。
管理改革(減負、激勵、評價)。
文化建構―基于教育原點的學校文化(走了很遠,卻不知道為什么出發(fā))。
錢志亮教授簡介。
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yǎng)人,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但現(xiàn)實中我們并不真正了解人!錢教授從人類種群的原點、家族的原點、精卵子結合的原點、脫離母體的原點和教育的原點,透過多學科視角,剖析先天因素對人的影響,旨在呼吁教育工作者要了解生命、敬畏生命、承認差異、恪守良知、不辱使命。
回到人類種群的原點人與禽獸的不同。
1、生物屬性:人先天遺傳的。動物性、自私性和三個自然屬性即貪性、惰性和任性。
3、精神屬性:人的主觀能動性。分科學、藝術、人文三個領域,科學追求真(理性),藝術追求美(感性),人文追求善(信仰與悟性)。
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縮小人的生物屬性,擴大人的社會屬性,無限彰顯人的精神屬性。
回到家族的原點揮之不去的家族烙印。
人從處來?
娘:影響智力,決定習慣。
爹:影響智慧,決定人格。
孩子:50%爹娘的條件,50%自己的努力。
染色體攜帶先輩的種系特征,導致質的差異。
生理遺傳決定長相、身高、膚色等。
心理遺傳決定智力、行為、性格等。
懷孕年齡;懷孕季節(jié);孕期營養(yǎng);病毒;藥物;
內分泌;孕期機械損傷、擠壓、振蕩;
高熱、粉塵;輻射;其他因素。
最佳優(yōu)化組合年齡生育年齡。
女在21~28歲,男在28~35歲。
回到脫離母體的原點迫不得已的無可奈何。
人的出生方式:
自然分娩:急產(chǎn)、正常、難產(chǎn)。
助產(chǎn):產(chǎn)鉗、吸盤。
剖腹產(chǎn)。
教育不但要關注群體的人,更要關注個體獨立有尊嚴的人。
教育不但關注外在的人,更關注內在的人。
不但要從外在方面“訓練”人、“塑造”人、“培養(yǎng)”人,還要關注人作為人的生存及其意義,努力從內在方面“喚醒”人、“生成”人、“提升”人,使得人的生活“有尊嚴”
教育是通過知識使人獲得解放。
教育給人知識。
知識就是力量。
教育使人獲得解放。
獲得解放的意識、能力、手段,自我關照、自我呵護、自我救治、自我籌劃。
教育改變命運。
教育不是通過知識使人遭受“奴役”、“異化”、“被培養(yǎng)”為……的人。
教育工作者理解差異的意義。
承認差異的客觀存在性。
尊重孩子的學習差異。
接納孩子的學習差異。
善于發(fā)現(xiàn)并了解孩子的學習差異。
根據(jù)孩子的特點采取對應的措施,設法超越差異、縮小差異――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處方教學、個別化教學等)。
從教師角度講,是愛和責任。
從兒童角度講,也是愛和責任。要培養(yǎng)具備愛心、勇于負責的合格公民。
從學校角度講,就是要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從兒童的視角來做教育。
教育是什么?教書育人,繼往開來。
學校是什么?師生共同發(fā)展的地方。
教師是什么?兒童人生之路的點燈人。
學生是什么?今天的兒童,未來的公民。
家長是什么?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最重要的人。
校長是什么?――學校的領導者?觀念引領者?政策執(zhí)行者?教育家?老師的老師?
教學的主體是誰?學生。
我的方法論――問題是原點。
一切教育策略都從解決問題出發(fā):預見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小孩子有問題,根源在大人;老師有問題,根源在校長;下屬有問題,根源在領導;學校有問題,根源在社會;教育有問題,根源在政府。
不能解決問題的策略就是作秀,寧缺毋濫,不折騰。
幾個案例:路隊旗、校門口提示語、書香校園、紅領巾電視臺、少年軍校等。
實小教師為人師表六個細節(jié)。
怎樣改變:改變自己?改變教師?改變規(guī)則?
校長要有辦學的勇氣和學術的尊嚴,管理民主與政治民主。
從哪里開始――行動是原點。
建立一個信奉“做”的學校文化――思想力與行動力。
師生關系――緣份是原點。
教師生涯離不了學生。
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如此地不同,我們的生命才會生機盎然。
生命如此短暫,每一次經(jīng)驗都不可重復。
這就是緣分。
緣份就是自然,像流水一樣。
珍惜緣份,就是珍惜生命。
做教育要回歸自然,遵循規(guī)律,摒除功利性。
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就是等待花開的過程(4和幾可以組成7?),做教育要有耐心和恒心。
兒童是有差異的,教師要學做農(nóng)夫,把一顆顆種子播撒在大地上,給他們適合的陽光、雨露和養(yǎng)料,讓每一顆種子都成為獨特而健康的自己,讓土豆長成健康的土豆,讓蘋果結出健康的蘋果。
讓校園充滿生機,讓教育充滿童趣。要讓學校像田野一樣,充滿了自然的氣息,成為孩子們向往和追隨的地方。
校園要有故事,校園要有角落!
老師和學生應當是可以交心的朋友,平等、尊重的師生關系是讓學生親近知識的最佳途徑。(兒童視角,兒童感覺,問卷)。
教育不僅僅只要有期待的目光,更要有等待的耐心和智慧。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兒童感覺不到在被教育。
課程――學校產(chǎn)品的原點。
課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是實現(xiàn)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最主要的依據(jù),是集中體現(xiàn)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
學校的產(chǎn)品不是學生,是課程。
正如企業(yè)的產(chǎn)品一樣,課程越豐富、越適用,學校越受兒童歡迎。
學校課程應當優(yōu)先滿足大多數(shù)學生的普遍需要,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特色。書法、攝影、科技、環(huán)保、讀書、社會實踐、播音主持等(寵物肥)。
國家課程校本化(適用),地方課程融合化(滲透),校本課程地方(特色)化。
選擇性是校本課程的生命力。
有效性――課堂的原點。
課堂是課程的主要形式。
金字塔學習理論:(兩周后)講授(5%)、閱讀、視聽結合、示范、討論、實踐練習、教授他人(90%)。
北京小學學科目標。
語文:喜歡讀書,能說會寫,一手好字;(30分鐘制,優(yōu)化課堂模式)。
數(shù)學:概念清楚,善于思考,解題靈活;
英語:詞匯豐富,口語熟練,勤于應用;
體育:不怕吃苦,健康第一,動有所長。
習慣養(yǎng)成――小學德育的原點。
一周一個好習慣。
習慣養(yǎng)成的三個階段:強制、自覺、習慣。
考試――教學檢測的原點。
定期測驗。
質量分析。
改進策略。
沒有成績過不了今天,只要成績過不了明天。
減負――效率是原點。
集體備課,電子教案,教案檢查。
學生作業(yè),作業(yè)數(shù)量,作業(yè)質量(面批、大班額)。
教師專業(yè)成長――學校發(fā)展的原點。
對待工作的四重境界:職業(yè),敬業(yè),專業(yè),事業(yè)。
10000小時;45年;75歲;十年;五年。
教務處管理,專家引領,教研組互助。
校本教研。
網(wǎng)絡聯(lián)校。
校際交流,跟崗培訓。
自我反思是關鍵。
家校聯(lián)系――了解學生、教育學生的原點。
家長手冊的使用與改進。
家長學校。
家長委員會。
家長開放日。
家訪。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十
辦公室的邢老師一次對我說,看看竇桂梅的那篇《回到教育的原點》吧,又不勝唏噓地說:“值得一看?!蔽倚南聟s不以為然,等哪天有空吧。
一置數(shù)日。一日,無意中打開,一看便不能放下,連讀幾遍。不為別的,只為她寫的字字句句真正切中了我的內心。面對知識的更新,信息的爆炸,我有著她所說的迷茫與無助!她所說的每一個關鍵詞,正是我所想了解的,比如:閱讀、上網(wǎng)、基礎、態(tài)度、共同體等等。雖然,竇桂梅所說的側重點相對于語文學科多一些,但是,我覺得對于我來說,還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關于閱讀。當互聯(lián)網(wǎng)還沒有像今天這么鋪天蓋地的時候,我總是習慣于閱讀,經(jīng)常利用閑暇的時間,看看教育雜志,不獨是美術,語文的、音樂的都看看。我覺得可以看看其他學科的研究方向、教育動態(tài),也會對我在美術上有所啟示的。不僅用眼睛,有時還進行摘抄好詞好句,甚至是好的標題。而后在寫論文的時候,這些就有了用武之地。然而,現(xiàn)在,當網(wǎng)上的信息快捷、大量地向我們撲面而來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只用眼睛去一目十行地看了,可是還是看不夠啊,太多了。然而,這樣的結果卻是能記得的很少。所以,我更推崇看文本的東西,這樣可以不拘時間,不拘地點的隨時來看,可以反復讀,來回品。需要時,再來查閱相關的段落、內容,很便捷。我想,我們所缺少的就是這樣的閱讀,這樣的積累。
關于上網(wǎng)。面對網(wǎng)上各種新鮮的事物,我們漸漸地迷失在里面,我也經(jīng)過一個:玩游戲、偷菜、聊天、淘寶的過程,然后,一樣一樣的戒。我對自己說:要能控制自我?,F(xiàn)在,我已經(jīng)能控制上網(wǎng)了,上網(wǎng)看看作品,了解教育信息,和熟人聯(lián)絡事情,做到只做有用的事,堅決不浪費時間。然而,看到許多朋友還迷戀在網(wǎng)購,迷戀在看韓劇,迷戀在炒股中。心里覺得不是滋味。教育者要能自我控制。特別是上網(wǎng)這樣的事,最能檢驗你的意志力。讓網(wǎng)絡成為教師成長的推動力,而不是助力。關鍵就在你的控制能力如何。
關于共同體。共同體也就是集體、團隊。時下,個人意識遠遠超越了團隊意識。正是這樣,很多事,很多活動出來,大家第一時間想的不是怎樣把它做好,而是,這件事中,我有什么好處。然后,推脫、拖拉,工作不僅不出效果,能不能完成,還是個問題。而那個組織開展的就不要提有多難了。有些事真的深有體會。團隊意識的缺失在我們的工作中很常見。結果,常常是做事的被議論得到了某種好處,獲得了什么利益。而這種不公平的議論會導致惡性循環(huán),做事的怕做事,誰也不做事。所以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大家如果不能心望一處想,勁望一處使。那么,教育只是一種職業(yè),而不是我們終身在做的事業(yè)。正如竇桂梅所說的“教師們會各干自己的事,或把工作當作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這樣,教師的幸福感自然無法找到,更談不上彼此分享。找不到職業(yè)的成就感,也就談不上事業(yè)的幸福感。這樣,我們將在“自以為是、各自為政”或“得過且過”中,喪失自己的“命業(yè)”?!?/p>
關于態(tài)度。時下,教師隊伍中年輕人很多,這很好,教育就是需要不斷有人來充實我們的隊伍,為我們補充新鮮血液。熱而,教育需要我們經(jīng)常學習,需要不斷實踐。雖然你是本科畢業(yè),或者研究生畢業(yè),但是,這些絕不是你驕傲的資本,作為教育者,要常懷謙虛學習之心。我們要對教育常懷敬畏之心,對生活常懷感恩之心。
只字片言,難以描述我的感想。教育需要的是時時的反省,需要的是不斷的改變自己的行為。我們需要多看看竇桂梅這樣的好文章,她給我們很多的啟示與思考。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十一
《回到教育的原點:朱永新最新教育隨筆選》為朱永新的最新教育隨筆選,收錄了“誰偷走了教師的幸?!?、“為什么閱讀很重要”和“如果不燃燒,請悄悄離開”三部分內容。下面是關于《回到教育的原點》的。
讀后感。
歡迎閱讀。
讀了竇桂梅老師的《回到教育的原點》一書,感觸頗深,無論是對竇桂梅老師個人的教師素養(yǎng)還是書的內容。
這本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管怎樣,總要讀書;不管怎樣,總要善良;不管怎樣,總要心向光明”這句話。這句話在本書中出現(xiàn)了多次,這是一次又一次的告訴我們要時刻與書為伴,要充滿善良,要向著光明不斷努力。其中,讀書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豐富的文化知識是必不可少的。這些知識是從哪里來?這些知識很大程度來自書籍。我們要閱讀各方面知識的書籍來填補我們空缺的知識儲備。如今是個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時代,孩子們通過手機、電腦獲得了很多新的知識,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停留在原來的地方,而是通過更廣泛的渠道去充實我們自己?,F(xiàn)在孩子們需要一滴水,我們要擁有一條流動的小溪,因為我們不知道孩子們需要的那滴水到底是什么,所以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解決學生突如其來的問題。
說到讀書,我不得不說竇老師,在我心中,竇老師已成為了一個小小的書庫。竇老師讀了那么多書:名著、教育書籍、歷史哲學書籍等等??吹侥敲炊鄾]有聽到過的書名,我深感慚愧。為什么我的大腦如此枯竭,那是因為我讀的書不夠多,那時因為我讀的書不夠細,缺乏一定的思考。竇老師激起了我讀書的熱情,我也要遨游在圖書的海洋,而且讀的書也要涉獵多方面,從各個方面來充實自己。
我們不但要讀書,還要反思,更要去寫,用自己的筆書寫出屬于自己的那篇天地,書寫自己的疑惑,更書寫自己的收獲。
竇老師讀書之豐富讓我敬佩,竇老師扎實的基本功更是讓我拍手叫絕?;竟σ恢倍际俏业娜蹴?,看到竇老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我的慚愧有一次展現(xiàn)在了我的臉上。竇老師的基本功如此扎實,離不開她的勤學苦練,而我正是缺乏了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僅僅把基本功當成了作業(yè)來完成,檢查時就突擊,一點也沒有起到練習的作用。所以,要想練好基本功,不能光說不練,要付諸實際行動,期待自己的基本功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竇老師的課堂充滿激情,充滿活力,這除了她扎實的基本功和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外,還有她課前的精心備課。竇老師告訴我們一堂課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能在課堂上臨危不懼。她講到備課《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是《西游記》中的節(jié)選,要想講好、講透這篇課文,在備課的時候要通讀《西游記》原著,還要讀關于《西游記》的各種評論。這項工作實屬不易。竇老師也說,如果每篇課文都做如此準備,我們的時間從哪里來?這就要求我們平時的積累。即使我們不能完全租到,雅瑤盡力抓好某一個主題展現(xiàn)這個過程。
回到教育的原點,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我們的教學是否真的以學生為中心?我們的語文教學時簡單的講課文還是講語文?思考之后,我們應該找準方向,盡一切地努力讓我們的語文課充滿語文味。
再次借用竇老師的那句話:不管怎樣,總要讀書;不管怎樣,總要善良;不管怎樣,總要心向光明。
知道竇老師的名字,大約七、八年前。一次學校例會,校長提到向竇老師學習,我記住了她的名字——竇桂梅。
再之后,縣教育現(xiàn)代化創(chuàng)建,我所在的教學點有了網(wǎng)絡,在無緣親歷竇老師的講座和課堂魅力時,我從網(wǎng)上搜尋了不少關于竇老師的資料,比如《葡萄溝》的教學視頻,比如她博客中的“玫瑰。
寄語。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她的《葡萄溝》教學,信手而來的“一架葡萄”——出眾的簡筆畫,畫葡萄的顏色、嘗葡萄干的味道,雖然愚鈍看不出其中門道,但就是覺得新穎、生動。
區(qū)振興閱讀評選活動,激發(fā)了我再次讀書的熱情。本校圖書室的“小”而“閉”,使我想出到中心校圖書館借書來讀,反正教研活動總要去的。開學初,在書架中尋找,“竇桂梅”三字映入眼簾,《回到教育的原點》就此擺放案前。斷斷續(xù)續(xù)的讀,做摘抄筆記,計劃六月前讀完,5月22日晚,與燈下寫此讀后感。
一、讀書——“不管怎樣,總要讀書”
“工資再低也要買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屋子再小也要藏書,工作再忙也要讀書”,想必竇老師的這句話大家都熟記于心?!白x書,是每個語文教師專業(yè)成長必需的生活方式”,我也越來越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我們語文老師教給孩子的是母語,內涵著的是母語文化、民族文化,我們肩上擔負著是民族文化的傳承!現(xiàn)實課堂中我們有沒有對母語教學的簡單甚至粗暴?答案是肯定的。如何改變?惟有讀書!知識成倍的更新,我們當初的哪一點老底早已落伍。讀書中,我們將從經(jīng)典那里汲取根部的營養(yǎng),讀書中,我們將更加堅定自己的教育信念,并在理想之路上漸行漸遠。
我慶幸,我還是一個愛讀書的老師,我還是一個努力指導孩子讀書的老師。讀書,讓我對工作還抱有一份熱情,讓我對生活也體會更多。無論如何,我還會讀書。
二、閱讀——主題教學的精華。
竇老師在“三個超越”的概念之上進一步提出“主題教學”的概念。
“立足于語文教材,并從文本的言語內容和言語形式中,獲取具有促進兒童生命成長價值的核心詞語即‘主題’,其體驗、發(fā)現(xiàn)的詞語稱之為‘主題教學’”。圍繞主題教學,竇老師在她的清華附小開展了“共讀、共教、共寫,共同成長”的系列活動,詮釋了主題教學的內涵。根據(jù)現(xiàn)在我對蘇教版教材的簡單理解,我們現(xiàn)在的單元教材就有一個主題的因素。然而我們整合時并沒有像竇老師他們那樣解讀的透,拓展的深。如何做到深入主題備課,關鍵還是我們老師的內涵要豐富,這就需要多讀書,增加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
三、職業(yè)良心——專業(yè)教師的煉就。
竇老師在書中不止一次說過,教師是個良心活,必須有一種宗教的情懷去面對,我想,那就是信仰、執(zhí)著。
要讓老師對自己的職業(yè)產(chǎn)生信仰,首先民生問題要解決好,要讓人們覺得所從事的職業(yè)確實是崇高的,是值得去獻身的。需要行業(yè)的公平、社會的公平。在良好的社會氛圍中,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不讓社會的壞風氣侵蝕到我們行業(yè)的內部。試想,每位老師都能安貧樂道、淡泊名利,整個教師群體必然有一股正氣。
教師需要多讀書,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崇高。當我們的周圍多的是濃濃書卷氣的老師,我們的周圍就會多一些對職業(yè)的信仰,就會有更多的人去感受大國工匠精神,就會把教師職業(yè)真正當做良心活。
本著一顆對孩子、對教育的良心,我愿讀更多的書,潛心學問,潛心育人,力求修煉成一位專業(yè)的教師。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十二
阿拉伯人品茶有三道:一道苦若生命,二道甜若愛情,三道淡似微風。
——題記。
陶淵明自山林出,寒窗苦讀十余載,常夜以繼日,韋編三絕,終入仕。
致陶淵明:
面對偌大的朝堂,你滿心歡喜,以為走出了庶子的原點,正向著兼濟天下的終點邁進。但是當你僅僅跨出那幾步,你才意識到,你所處的不是實現(xiàn)夢想的天堂,而是吞噬抱負的地獄。于是你回到原點,從苦到甜,你在思考。
終于,你眉間的烏云散去,一種豁達油然而生,一條清晰的道路浮上心間;從原點出發(fā),一直在朝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攀登,你奮斗過、成功過,也迷惘過、失敗過,但這是真正的人生。
你經(jīng)歷了人間世事,一直在做別人眼中的“你”,而現(xiàn)在,經(jīng)歷了一切的你最終還是回歸到了原點。因為你知道,自己是陶潛,你是云中的潛龍。無需理會那混亂的朝堂,你不屬于那里你出自山林,自當回歸其中。你再一次回到原點,從甘甜中體味平淡。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你何必為五斗米折腰?去便去,留也無意,官場只不過是小人的聚集之地,而云中之龍卻是林間隱士、月下詩人?;氐皆c,終南山下五畝田,這才是你的桃花源。劉禹錫自以為陋室之中“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但他又怎能從這空虛之中體會出你“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無盡樂趣?王勃贊滕王閣宴“氣凌彭澤之樽”,但年少輕狂的他又怎能體會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深遠?你歷盡滄桑,回到原點,這心境又豈是只會談笑鴻儒的劉禹錫可比?你幾經(jīng)沉浮,看透世事,又怎會只有王勃乏力的一句“舍簪笏于百齡”?回到原點的你釋然了,你從平淡中悟出了生命的本源。
屈原放逐,他縱身一躍便走向了終點;四面楚歌,霸王的長劍一揮也走向了終點。而唯有你,在同樣黑暗的官場,聽著同樣危險的四面敵聲,用一個華麗的轉身,回到原點,走出一片新的天地。世間才少了一個碌碌無為的政客,多了一個名在千秋的逸士!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十三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欲望讓人們迷失自我,有人貪戀權勢,有人愛慕虛榮,有人追求名利。但溝壑難平,得到越多,欲望也就越大,最終把自己也吞噬。所以我們要學會讓欲望回到原點,回歸人性的本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重新找回自我。
李白早年貪戀權勢,數(shù)次入京為官,卻數(shù)次被貶,不容于黑暗的官場,由此回歸原點,寄情于山水之間,創(chuàng)作了無數(shù)不朽的詩篇,終成一代“詩仙”之名。陶淵明也數(shù)次流連于官場,最終認清自己的本性,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毅然歸隱田園,成為了田園詩的開山鼻祖。蒲松林多次考取科舉,卻屢次名落孫山,由此認清名利的本質,回歸自我,寫出了諷刺官場黑暗,直指人性本質的《聊齋志異》。
還有范蠡、張良、湯和等人都是在獲得巨大的權勢后,激流勇退,回歸原點,終得善終,為后世所稱贊。所以在欲望面前,我們要懂得回歸原點,回歸自我的本質。倘若我們迷失在欲望的誘惑下,不懂得回歸原點,將會被欲望所支配,失去自我,在欲望的池沼中越陷越深,最終被欲望吞噬。
陳勝早年胸懷大志,不因出生農(nóng)民而自卑,在面對秦王朝的暴政時,提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毅然發(fā)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nóng)民起義,名震天下,但就是這樣一位英雄,在獲得權勢后,迷失了自我,在欲望的沼澤里愈陷越深。他妄自尊大,自封為王。同鄉(xiāng)來投靠他時,他竟將其拒之門外,終眾叛親離,被部下所殺。
又如陳世美,十年寒窗苦讀,妻子苦苦支撐家業(yè),供他讀書。然而金榜題名之后,為了當上駙馬,依然拋棄了對他恩重如山的糟糠之妻。他沒能擋住權勢的誘惑,迷失了自我,最終背上千古罵名。
還有勾踐、劉邦、朱元璋都是坐上皇位后,迷失在無上的皇權欲望之中,為了鞏固權力,將輔佐他登上皇位的功臣都一一迫害,最終眾叛親離。
所以在各種名利面前,我們要抵抗住誘惑,堅守本心,回歸原點,堅持自我,尤其是在物欲橫流、紙醉金迷的現(xiàn)代社會中,懂得在越來越多的欲望中,不迷失自我,回到原點,回歸生活的本質,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聽說繁華市區(qū)開了一家新素食餐廳,于是好奇的我和朋友一起去一探究竟,結果卻大失所望。
餐廳坐落在市區(qū)的繁華地段,裝潢陳設都十分精致,進門后一位穿著講究的中年人帶我們入座,他手持一串瑪瑙念珠,金項鏈、金手表在聚光燈下山上發(fā)光,上桌的每一道菜,都有十分典雅的名字,更是色、香、味俱全。
曾有一次,在一間古樸的山寺中,吃過一頓齋飯。雖只有幾碗清粥、一碟青菜,但我卻在那嘹遠的鐘聲中,靜靜享受著。告別繁華的都市,忘卻了內心的煩惱,回到了精神棲息之所,靈魂棲止之鄉(xiāng)。回歸原點,重在心靈,拋卻欲望,忘掉煩惱,才能重新找回最純凈的自我。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十四
我坐在監(jiān)獄的鐵窗前,看著外頭被鐵桿分割的天空,想起了很久前父親的一句話:“這人,他就像原點一樣,只有立得正了,這幾何坐標才能發(fā)展得好?!?/p>
父親原來是一所大學的數(shù)學系主任,在直角坐標系方面非常有造詣。我當時一點也不理解,這一橫一豎有啥好研究的,就問父親,父親大笑著說:“你知道這一橫一豎的交點在哪嗎?”“不知道?!备赣H拍了拍我的胸膛,說:“就在這里??!”我拉開衣服,往里頭使勁看:“爸,里頭黑黑的,啥也沒有??!”父親哈哈大笑。
后來鬧文革了,父親被當作反動學術權威打倒而后被流放到了農(nóng)村。同在數(shù)學系的母親瘋了,到處亂跑,亂喊:“偏了……哈哈……偏了……”
在農(nóng)村,父親學起做秤,那曾經(jīng)握筆的手被迫拿起千斤重的鐵錘,曾經(jīng)只面對數(shù)字的身板被迫面對熾熱的火焰,看著父親那遭罪的樣,我勸父親學點容易點的,但父親什么也沒說,只是再次拍了拍我的胸膛,那個稱為原點存在的地方。
在咱們村,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我爸的秤是最準的。”確實,父親為了能讓鋼更純,秤砣更精細,他會將鋼多打幾次去掉雜質,別人的刻度都是精確到1毫米,父親精確到0.1毫米甚至0.01毫米,但價格仍和別人差不多,所以買的人特別多。父親笑著說:“我累點算什么,大伙都來買我的‘原點秤’才好呢!”那時我非常努力,也想做個像父親一樣的人,于是我當了一名律師。
在法庭上,我實事求是,不說一句假話,就像父親一樣,我成了一名優(yōu)秀的律師。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父親的秤不好賣了,而找我辯護的人也少了。有人對父親說:“老楊啊,你這樣不行,現(xiàn)在誰的秤不多上幾兩啊,你的‘原點’不能再守著不放了?!庇腥藢ξ艺f:“小楊啊,你這樣不行,現(xiàn)在誰打官司不多給幾萬塊啊,你的‘原點’不能再守著了?!备赣H聽了:“哼!”我聽了:“嘿!”之后我拉開衣服,里頭黑黑的,啥也沒有。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十五
他回望那個血火彌漫的城池,心中一陣悲痛,但他毅然轉身頭也不回地離開。
我會回來的,等著我,我的國家!
臉上傳來火辣般的痛,周圍人的嘲笑,諷刺,難堪的話語紛紛傳入耳中,但他沒有表情,拿著木桶,低著頭。
“真是抱歉啊,陛下。我的愛馬居然敢踢越王的臉,還真大膽,哈哈……”馬上的男子得意洋洋地加重陛下兩音,周圍的人也起哄般笑起來。
這算什么呢,讓那些恥辱來得更猛烈些吧,那樣就能激怒他心中的一把火,那樣他就能有力量站起來,那樣他就能為了心中的志向奮不顧身。恥辱算什么呢,那只會令他化成支撐的力量,仇恨的力量是強大的,等我復國之日,便是你們忌日之時!
勾踐抬起頭微微一笑,道:“大人,真不好意思,驚動您的愛馬,它踢得好,替您責罰了我?!瘪R上男子一愣,冷笑道;"你倒是識時務。"揚鞭拍馬,便絕塵而去。
勾踐拿起蛇膽,嘗了一口,苦從口中蔓延,他咬牙忍著,多少恥辱他都能忍受。再嘗一口,多少故人在復國中亡去。再嘗一口,但當復國決心永熄不滅,他茍且地活著,不就都是為了那一天嗎。
“沖”勾踐劍指蒼天,滿面殺戮,終于,終于快到終點了,他的心愿終于快要完了。
勾踐浴血沐身,帶著軍隊勇往直前,風在耳邊凌厲拂過,仿佛是祖國的召喚……。
滿地尸體,血流成河,剛結束戰(zhàn)爭的戰(zhàn)士疲倦地歡呼著,回來了,我們終于回來了。
勾踐跪倒在城門下,但他滿含熱淚親吻染血的土地時,無論這個國家還是他自己,都已經(jīng)是劫后重生,一切。
是啊,他忍辱受命,臥薪嘗膽。心中不滅的火催使他。如今,一切風云起落,滄桑過盡,未來將是山河永寂。
他將重建國家,讓他徐徐生輝,日月可耀,如開始般,。
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十六
每天忙碌于世間俗事,我們是否煩了累了?處在這競爭萬千的社會中,我們遍體鱗傷,血流不止,漸漸遺忘了人生的原點。
個人認為人生的原點應該是自然與文明,源于自然,又因文明而異于生靈。所以,在充滿挑戰(zhàn)和誘惑的人生面前,在充滿坎坷的歲月征程中,如果你迷失了前進的方向,那么請記得回來,。
當你工作累了時,記得要出去走走——可以去爬山,在山頂上等待著太陽沖破云層的阻礙,露出光輝的那一瞬間,感受心的律動和大自然的靈氣,讓你的心,《岳陽樓記》中的“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寫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在這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我們的身心難免不會沉醉于燈紅酒綠之中,回來吧,回到文明的原點,擁抱書籍,浸潤其里,讓書的清泉洗滌我們那蒙上陰影的心,在彌漫著油墨香的文字中,品味人生的細致與美麗?;氐轿拿鞯脑c,讓我們感受悠悠的心境,理性的智慧,以及博大的心胸。
讓我們沐浴書海,于塵土埋沒的歲月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讓書里的思想像天上落下的甘霖,洗滌我們那顆污濁、顏色黯淡的心。讓我們重獲生機,小草開于心田,鮮花盛于心間,讓我們回到文明的原點,重新感悟生活,感悟生命。
在面對無休止的競爭時,你的心是否也會浮躁不安呢?那么讓我們收拾收拾這顆浮躁不安的心,回到自然的原點吧。從碌碌風塵中退出,把自我交給大自然,領略那“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淡定,領略那“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的雄偉,領略那“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的趣味。讓我們把身心交給自然,去感受那人性最初的真善美。來吧,回到自然的起點,蕩滌心靈的塵埃,為心靈尋找一片棲息的凈土。
原點是人類生命的源頭,是人類精神的起點。讓我們,接受自然和文明的洗禮吧!
上一頁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回到原點讀后感篇十七
我從回憶中回過神來,大家都散了,只剩下我還盯著螢火蟲。然而它們的情況都不甚樂觀:一只臥在盒子底紋絲不動,濺出的螢火已經(jīng)很暗了;另一只雖說拼命地想逃出這個囚籠,但始終是有心無力。我的心一陣抽搐:怎么辦?難道它們會死嗎?我真不希望予我以美好回憶的流螢化作塵埃。我鼓起勇氣對抓螢火蟲的同學說:“你能把這兩只螢火蟲送給我嗎?”“怎么?你喜歡?你這種埋頭用功的人也喜歡玩蟲子?隨便你拿去,又不是什么貴重東西?!?/p>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642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