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音樂教案(匯總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13:19:13
托班音樂教案(匯總15篇)
時間:2023-11-26 13:19:13     小編:紫衣夢

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教學理論的運用和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jié)。那么我們該如何制定一份好的教案呢?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教學目標,確立教學重點和難點,然后選擇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并進行教學步驟和時間的安排。同時,還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設(shè)計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最后,要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進行不斷的反思和調(diào)整,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效果。[教案名字5]

托班音樂教案篇一

1.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2.喜歡音樂,樂意隨老師做一些簡單的動作。

喜歡音樂活動,樂意跟隨老師做簡單的動作。

能連續(xù)隨音樂做出簡單的動作。

1.導入:問好時間。

老師拍手說:你好小朋友。老師再邊拍手邊引導幼兒回答:你好,老師。老師還可以和個別幼兒拍手有節(jié)奏的問好。可以組織幼兒多練習幾遍,為后面的活動做準備。

2.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掌握節(jié)拍。

(1)看誰做得對: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吧,看誰做得又對又快,老師說:拍手,你們就說:拍手,而且要邊說邊拍手,然后在幼兒熟悉拍手的基礎(chǔ)上練習拍肩、拍頭、拍腿、踏腳等。

(2)請你和我這樣做:

剛才我們玩了拍手、點頭、踏腳的游戲,小朋友都玩得特別的開心,今天老師還把剛才我們玩的小游戲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謠,現(xiàn)在老師就把它邊說邊做給你們看,"請你和我拍拍手,你們和我一起說:我就和你拍拍手"。老師示范一遍,小朋友也和老師一起邊說邊做好嗎?在幼兒熟悉拍手的基礎(chǔ)上,以同樣的方法練習點頭和踏腳等動作。

(1)初步感受音樂。

(2)進一步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

老師播放音樂,和幼兒一起來表演《拍手點頭舞》(2-3遍)。

4.活動結(jié)束。

今天老師和你們玩的.很開心,你們玩的開心嗎?和老師一起說老師再見。老師邊拍手邊說:再見,小朋友。幼兒邊拍手邊說:再見,老師。

活動反思:

托班幼兒天真,活潑好動,對世界充滿好奇,好模仿,有較強的敏感性,他們正處于智力潛能開發(fā)的重要時期。從音樂起步,讓音樂走進幼兒的心靈,使幼兒的生活音樂化,給幼兒以美感,提高幼兒的情感體驗,陶冶幼兒的情操。在這次的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年齡雖小,但通過老師的適當引導,喜歡聽熟悉的音樂,能模仿一些簡單的身體動作,能和老師一起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

不足:可以在活動后面加一個創(chuàng)編活動,通過老師的提示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不同的身體部位(比如拍肩、聳肩、轉(zhuǎn)手、眨眼等),讓幼兒自己動腦。

托班音樂教案篇二

1、樂意跟唱歌曲,初步學習音樂游戲《哈巴狗》。

2、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大門口的背景圖一幅,哈巴狗形象一只;小狗頭飾;小椅子一張。

幼兒學過發(fā)聲練習和歌詞。

聽到哈巴狗“汪汪”后,反應較快的跑回自己的位置。

一、發(fā)聲練習。

35553324442255665―。

小狗叫汪汪汪小狗叫汪汪汪小狗怎么叫。

54321―。

汪汪汪汪汪。

二、歌唱活動《哈巴狗》。

1、教師和幼兒圍坐在大門口,引出課題。

師:有一只哈巴狗出來了,它蹲在大門口,真可愛,你們瞧!

2、幼兒完整欣賞歌曲一遍。

提問:哈巴狗蹲在大門口,眼睛怎么樣?它想干什么?它怎么吃的'?學學(適當獎勵)。

3、幼兒跟唱歌曲數(shù)遍。

三、音樂游戲“小狗抓肉骨頭”

1、講解游戲玩法: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門口,其余幼兒當肉骨頭,小狗蹲在小椅子上,其余幼兒邊唱歌邊向小狗靠近,當音樂唱完后,哈巴狗大聲“汪汪”,從椅子上跳下來去抓肉骨頭,“肉骨頭”趕緊跑回自己位置。被抓住的肉骨頭由小狗吃掉。

2、老師當哈巴狗,游戲一遍。

3、請一名幼兒當哈巴狗,全體幼兒游戲一遍。

四、活動結(jié)束:

請小朋友們都來當哈巴狗,我們想吃肉骨頭嗎?到外面找找去!

附歌曲:

哈巴狗。

1=d2/4。

1123332123151123332123。

有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門口呀小眼睛圓溜溜想吃肉骨。

15‖:1351513131―:‖。

頭呀。啊嗚啊嗚啊嗚啊嗚??!

托班音樂教案篇三

喜歡聽唱歌曲,愿意參與游戲,能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表演。

小鳥頭飾。

1、律動:坐好來。

2、律動:小手爬。

師:樹林里住著鳥媽媽一家,有一天,鳥媽媽對寶寶說:“寶寶們,今天我們出去練習飛,你們要認真練習,跟著媽媽,媽媽說回家了就趕快飛回來,別讓大老鷹給抓走了?!睂殞殏兌颊f好。鳥媽媽帶著鳥寶寶飛呀飛,寶寶們都很能干,跟著媽媽,捉了許多蟲子,吃得飽飽的.。媽媽說回家就跟著媽媽一起回家了。

1、教師示范游戲。

“椅子是我的家,我現(xiàn)在要出去玩了······。

2、幼兒學習唱歌。

在原地邊唱邊做動作。

3、幼兒跟著教師以椅子為家,邊唱邊玩游戲。玩游戲2—3次。

托班音樂教案篇四

1、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2、學習兩兩合作演唱歌曲,并了解每段歌曲相應的動作演繹。

3、遷移日常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編“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的動作。

1、袋鼠圖片,教師穿有口袋的圍裙。

2、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1、教師扮演“袋鼠媽媽”演唱歌曲,讓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和內(nèi)容。

(1)讓幼兒觀察老師的裝扮,猜測是什么角色。

師:看看我是誰的媽媽?為什么說我是“袋鼠媽媽”?

(2)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袋鼠跳。

師:剛剛袋鼠媽媽是怎么過來的?

(3)師幼小結(jié):雙腳并攏一下一下的跳。

2、教師用動作根據(jù)歌曲分段進行演繹,幼兒學習袋鼠跳的動作并熟悉歌詞。

(1)教師邊演唱歌曲,邊在歌曲a段處合拍地做袋鼠跳動作,在b段處站立不做動作,邊唱邊隨音樂自然擺動身體。

(2)教師放慢速度演唱歌曲a段,幼兒學習袋鼠跳的動作,并唱出a段。

重點:教師提示幼兒一下一下合拍地跳。

(3)教師扮演“袋鼠媽媽”,和幼兒一起練習完整演唱歌曲。

3、學習兩兩合作演唱歌曲。

(1)幼兒進行兩兩分組,自由探索結(jié)伴做的動作。

師:袋鼠媽媽和乖乖一起跳的時候是怎樣做動作的?

(2)請一組幼兒演示合作的動作。

(3)播放音樂,班級幼兒兩兩結(jié)伴表演歌曲。

4、討論“媽媽對自己的關(guān)愛動作”,創(chuàng)編b段中“相親相愛”的動作。

師:媽媽很喜歡自己的寶寶,會做怎樣相親相愛的動作?

你媽媽對你做過哪些相親相愛的動作呢?

請幼兒將想好的“相親相愛”的動作加入到歌曲的表演中,回家表演給家人看。

托班音樂教案篇五

能伴隨歌曲模仿小老鼠的動作。

能伴隨歌曲模仿小老鼠的動作。

小老鼠頭飾人手一個。

1、講故事《小老鼠和鐘》,幫助寶寶理解。

——講到指針走動的滴答聲和敲鐘的當當聲時,變化語調(diào)渲染老師出洞覓食的緊張氣氛。

2、播放cd《小老鼠和鐘》并示范動作,幫助寶寶了解游戲規(guī)則。

——請寶寶傾聽音樂,通過提問幫助寶寶熟悉音樂內(nèi)容。

——引導寶寶用夸張的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內(nèi)容。

——帶來寶寶躡手躡腳走出洞,東找找、西望望。

——聽到‘嘀嗒“聲快速跑回座位,音樂響起時再次悄悄的走出去。

——聽到當當聲快跑回座位。

托班音樂教案篇六

1、感知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理解歌詞的內(nèi)容和情趣,嘗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掌握游戲的規(guī)則和玩法,愿意大膽地說出“我會xx,我不是懶惰蟲”的完整句式。

3、萌發(fā)“不做懶惰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感知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理解歌詞的內(nèi)容和情趣,能較自然地唱弱起拍。

感受歌曲的幽默、詼諧與有趣,愿意大膽地說出“我會xx,我不是懶惰蟲”的完整句式。

1、經(jīng)驗準備:提前做過幼兒家庭調(diào)查問卷,預先了解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現(xiàn)狀,組織過相應的談話活動,培養(yǎng)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生活態(tài)度。

2、物質(zhì)準備:ppt教學課件;《懶惰蟲》mp3音樂。幼兒座位圍成一個大圓圈。

一、欣賞歌曲,初步感知歌詞內(nèi)容。

1、幼兒自主欣賞歌曲,初略感知歌曲旋律和歌詞內(nèi)容。

2、幼兒相互交流與分享各自欣賞到的零碎經(jīng)驗。

二、辨認圖譜,直觀理解歌詞內(nèi)容。

1、幼兒自主觀察音樂圖譜,猜測、想象圖譜符號標記的含義。

2、師幼共同閱讀音樂圖譜,交流、分享各自讀懂的符號標記。

三、隨樂跟唱,掌握歌曲重點難點。

1、教師清唱示范,幼兒嘗試跟唱,聚焦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難點。

2、摘句練習演唱,注意糾正幼兒的口齒發(fā)音,鼓勵幼兒在練唱的時候添加表情或動作,進行有表情演唱歌曲。

四、設(shè)置規(guī)則,感悟歌唱游戲情趣。

1、教師介紹“懶惰蟲”游戲規(guī)則。

2、幼兒根據(jù)游戲規(guī)則玩2—3遍歌唱游戲,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游戲情況提出針對性的糾錯建議或改善要求,鼓勵膽怯的幼兒能夠大大方方地練習說“我會xx,我不是懶惰蟲”的完整句子,逐步提升小班幼兒玩游戲的興趣和能力。

托班音樂教案篇七

隨著《秋天真美麗》的主題活動的開展,我們多次組織孩子到附近的公園散步、參觀,在這過程中孩子們看到了秋天開的菊花,海棠花,更清晰的看到了樹葉從樹上飄落的情景。孩子們對樹葉的飄落特別感興趣,他們一邊看一邊撿,有的還在那里模仿數(shù)葉飄落的動作,于是“飄舞的小樹葉”的音樂活動就這樣產(chǎn)生了。秋天最大的特征就是樹葉變黃了,都要飄落下來了。孩子們對樹葉也都非常感興趣,正如《綱要》中所說的,“即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長遠發(fā)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而且小小班孩子的學習活動的特點是只關(guān)心活動的過程,不關(guān)心活動的結(jié)果。因此本教學活動更注意了游戲化、情景化?!缎戮V要》中規(guī)定:幼兒園的教育內(nèi)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各領(lǐng)域的內(nèi)容應相互滲透。本活動就較好地融入了語言、藝術(shù)、科學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有趣形式,可以較好地完成活動的目標,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活動名稱:音樂活動:飄舞的小樹葉。

活動班級:托班。

活動目標:

1、嘗試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編出樹葉飄舞的動作并樂意跟隨老師聽音樂做動作。

2、初步感受音樂的開始和結(jié)束,體驗和大家一起活動的快樂。

重點:能在音樂的伴奏下做出樹葉飄的動作。

難點:感受音樂的開始(開始做樹葉飄舞的動作)和結(jié)束(身體停止不動)。

活動準備:

秋天樹葉飄落的錄像片段,一段2拍子的音樂,每人一片樹葉胸飾。

活動過程:

3、老師和寶寶們一起學剛才大家一起編出來的樹葉飄舞的動作。

4、游戲:小樹葉飄呀飄。

b、放音樂,教師隨音樂做樹葉飄舞的動作。

c、請大家一起戴上樹葉跟老師一起隨音樂表演,引導孩子感受音樂的開始和結(jié)束。

d、請全體孩子一起表演數(shù)遍,體驗一起活動的快。

托班音樂教案篇八

數(shù)高樓。

1.用廢舊盒子制作成一幢幢高樓。

2.歌曲錄音《數(shù)高樓》。

1、利用散步、外出活動,教師或者家長帶領(lǐng)幼兒感知馬路上的高樓,進行數(shù)高樓的游戲,知道自己家住在幾樓。

2、幼兒聽歌曲若干遍,教師幫助幼兒熟悉、理解歌曲內(nèi)容:

——“馬路邊有什么呀?讓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

3、引導邊做模仿動作邊跟唱。

4、在反復演唱過程中,幼兒說說自己家在幾層樓:

——“你家住在幾層樓?”(鼓勵幼兒用“我家住在x層樓”表示)。

歌曲中的“馬路邊”可以根據(jù)需要改為“花園里”。

在建筑區(qū),投放各種建構(gòu)材料,引導幼兒搭建高樓,唱《數(shù)高樓》的歌。

提供各種模型高樓房子、玩具小動物,讓幼兒在擺放中學說短句:xx住在x層樓。

托班音樂教案篇九

1、樂意跟唱歌曲,初步學習音樂游戲《哈巴狗》。

2、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大門口的背景圖一幅,哈巴狗形象一只;小狗頭飾;小椅子一張。

幼兒學過發(fā)聲練習和歌詞。

學習集體玩音樂游戲。

聽到哈巴狗“汪汪”后,反應較快的跑回自己的位置。

一、發(fā)聲練習。

35553324442255665―。

小狗叫汪汪汪小狗叫汪汪汪小狗怎么叫。

54321―。

汪汪汪汪汪。

二、歌唱活動《哈巴狗》。

1、教師和幼兒圍坐在大門口,引出課題。

師:有一只哈巴狗出來了,它蹲在大門口,真可愛,你們瞧!

2、幼兒完整欣賞歌曲一遍。

提問:哈巴狗蹲在大門口,眼睛怎么樣?它想干什么?它怎么吃的?學學(適當獎勵)。

3、幼兒跟唱歌曲數(shù)遍。

三、音樂游戲“小狗抓肉骨頭”

1、講解游戲玩法: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門口,其余幼兒當肉骨頭,小狗蹲在小椅子上,其余幼兒邊唱歌邊向小狗靠近,當音樂唱完后,哈巴狗大聲“汪汪”,從椅子上跳下來去抓肉骨頭,“肉骨頭”趕緊跑回自己位置。被抓住的肉骨頭由小狗吃掉。

2、老師當哈巴狗,游戲一遍。

3、請一名幼兒當哈巴狗,全體幼兒游戲一遍。

四、活動結(jié)束:

請小朋友們都來當哈巴狗,我們想吃肉骨頭嗎?到外面找找去!

附歌曲:

哈巴狗。

1=d2/4。

有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門口呀小眼睛圓溜溜想吃肉骨。

15‖:1351513131―:‖。

頭呀。啊嗚啊嗚啊嗚啊嗚啊!

托班音樂教案篇十

表現(xiàn)和感受小鈴鐺好聽的聲音。

歌曲錄音、小鈴若干。

1、教師邊敲小鈴邊用節(jié)奏語言介紹歌曲。

2、幼兒敲擊小鈴,感受小鈴發(fā)出的聲音。

3、教師用慢速清唱歌曲2—3遍:——“小鈴鐺說話的聲音是怎樣的?”(叮當叮當)。

4、幼兒學唱歌曲,重點學習歌曲5—8小節(jié),鈴鐺發(fā)出不同節(jié)奏的唱法。

5、學歌表演,幼兒在唱到第3-8小節(jié)時,邊唱邊按節(jié)奏敲擊小鈴,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

做音樂游戲時,最好能保證幼兒人手一只小鈴,如果條件有限,可采用分組教學的形式進行。

托班音樂教案篇十一

1、感受樂曲歡快的曲調(diào),在循環(huán)“猜同伴”游戲中自然學唱歌曲。

2、通過創(chuàng)設(shè)游戲氛圍,遷移生活經(jīng)驗,嘗試用有節(jié)奏的身體動作表現(xiàn)歌詞內(nèi)容。

3、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1、具有“請你猜猜我是誰”的游戲經(jīng)驗,會用“我是×××美羊羊”的旬式自我介紹。

2、小豬胸飾、蓋布、彩虹傘。

3、曲譜《小豬愛睡覺》(附)。

1、教師出示小豬胸飾,簡單創(chuàng)設(shè)小豬家開會的故事情境,提問并引導幼兒用“我是×××的'小豬”的句式在集體中介紹自己。

2、教師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教師范唱歌曲,對小豬的可愛造型和幼兒創(chuàng)編后的動作進行反饋,并引導幼兒傾聽、學唱歌曲。

3、教師一邊引導幼兒唱歌曲,一邊帶領(lǐng)幼兒游戲。唱到“閉上眼睛打呼?!睍r,引導幼兒輕輕打呼,睡覺時要像個木頭人。

4、加入“猜同伴”游戲,教師引導幼兒猜出同伴的名字。

5、師幼共同邊歌唱邊游戲2-3次,請大家反思自己歌唱的情況,如是否會唱?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唱出歌曲。

6、教師引導幼兒玩彩虹傘的游戲,加入“狗熊”角色進行游戲。全體幼兒手握彩虹傘,唱完歌詞“打呼?!焙蠖氵M彩虹傘中。

1、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參與性。

在歌唱游戲《愛睡覺的小豬》中,幼兒的情緒能非常積極地投入,這與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息息相關(guān)?;顒又兴械囊?guī)則不是源自教師的要求,而是結(jié)合游戲情境自然生發(fā)的,如請幼兒創(chuàng)編可愛的造型時,教師說:“媽媽來看看小豬的可愛樣子”,這樣小豬與媽媽是互動的關(guān)系。另外,此游戲中為了躲避大熊,教師鼓勵幼兒“不睜開眼睛”,有了這種游戲情境的支持,幼兒便能自發(fā)地投入到活動中去。

2、循序漸進的游戲形式,發(fā)展幼兒的感官能力。

活動中,我們先是固定位置進行游戲,然后加入彩虹傘游戲。游戲難度的逐步累加,能夠挑戰(zhàn)幼兒的感官能力。有了適宜的挑戰(zhàn)幼兒才會更明顯地感受到游戲的趣味性。

3、基于游戲過程的反思。

在歌唱活動過程中,師幼共同玩彩虹傘游戲時,孩子們的情緒都比較興奮。但當“狗熊”出現(xiàn)時,可是被“狗熊”問話的幼兒略顯緊張、害怕,不知道該說什么。游戲中孩子們不明確——只要大聲說“我是×××的小豬”就會“獲救”。

出現(xiàn)此情況與教師在與孩子們第一次玩“猜同伴”游戲時沒有建立好游戲規(guī)則有關(guān)。在前期教師與幼兒共同建構(gòu)游戲規(guī)則時,如果教師強調(diào),當有一只小豬藏起來以后,要大聲地介紹自己“我是×××的小豬”,別的同伴猜測他是誰,并用“×××小豬,快回來”的句式回應他,就可以成功解救小豬。這是一種涉及前期積累、遷移并運用的教學方式。由于教師忽視了前期游戲經(jīng)驗的積累和遷移,造成了在后期游戲中,這種對白性游戲語言沒有能夠有效使用。吸取這次的經(jīng)驗教訓,以后坐在椅子上玩游戲時,教師就要幫助幼兒練習并建立穩(wěn)定的游戲結(jié)構(gòu)。

托班音樂教案篇十二

1、初步學唱歌曲,熟記歌詞。

2、通過分辨顏色參加小馬出發(fā)的游戲,能有節(jié)奏的表現(xiàn)歌曲。

3、樂于參加音樂游戲,從中獲得愉悅的情緒。

游戲背景圖畫、3匹不同顏色小馬、手環(huán)、響板。

一、導入活動:音樂導入,情景設(shè)置。

小馬今天要出去玩,它會和誰一起去呢?一起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

二、感受歌曲旋律,了解歌詞內(nèi)容。

教師帶領(lǐng)幼兒重復兩次,邀請出兩匹顏色不同的小馬(能區(qū)分小馬的不同顏色,為接下來游戲的做鋪墊)。

三、完整感受歌曲旋律。

(1)小馬準備出發(fā)去玩,加入手勢動作。

教師是在唱到歌曲什么地方的時候小馬開始出發(fā)的?(歌曲的尾奏)。

(2)教師糾正孩子動作。

小結(jié):小馬出發(fā)時是有距離的,而不是呆在原地不動。

四、幼兒出示手上顏色標記,根據(jù)顏色邀請同色朋友。

教師帶領(lǐng)幼兒游戲,要求幼兒根據(jù)顏色參加出發(fā)游玩的游戲,出發(fā)時小馬的腳步要整齊有節(jié)奏。

五、出示樂器,教師和孩子合作演奏歌曲。

小馬給你們準備了一件小禮物,試試能不能發(fā)出好聽整齊的聲音?

集中所有小馬,邀請客人老師合作演奏。

六、活動結(jié)束。

托班音樂教案篇十三

初步感受一問一答的音樂游戲形式,能夠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做出積極的回應,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幼兒已學會唱《大拇指在哪里》,小動物背景掛圖,一封信,小動物圖片。

(一)復習歌曲《大拇指在哪里》。

1、“小朋友伸出你們的小手,這是什么啊(大拇指),這是什么?。ㄐ∧粗福?,我們把它藏起來,一起來找一找吧!”

2、復習歌曲《大拇指在哪里》。

(二)游戲:找小動物。

1、剛剛郵差叔叔給我送來了一封信,信里說動物媽媽不見了它們的寶貝,到底誰不見了呢?(教師打開信)哦!原來是小花貓、小白兔和小花狗不見了!把它找出來!

教師出示躲藏背景圖,預先把小花貓、小白兔、小花狗藏好。

(1)師:我們先找小花貓?一起來問問花貓在哪里?!靶』ㄘ?,小花貓,你在哪里?”

(2)教師把小花貓變出來,扮小花貓的聲音,小花貓說:“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不好?”

(3)師:我們再來問問小白兔在哪里?!靶“淄茫“淄?,你在哪里?”

教師變出小白兔,扮小白兔的聲音,小白兔說“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不好?”

(4)師:還有誰沒找到???(小花狗),我們一起來叫叫小花狗,看它在不在這里:“小花狗,小花狗,你在哪里?”

教師變出小花狗,扮小花狗的'聲音,小鴨子說“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不好?”

師:我們找到了誰啊?(小花貓、小白兔、小花狗)。

(三)游戲:找小朋友。

1、“剛剛我把小動物都找出來了,現(xiàn)在啊我要來找一找小朋友了,快快快,快躲起來。

現(xiàn)在我們要來玩捉迷藏的游戲嘍,小朋友快躲起來——藏到椅子背后”。

“藏好了嗎,現(xiàn)在我要來找一找小朋友在哪里,小耳朵聽仔細嘍,老師找的這個小朋友等下要告訴老師你在哪里哦!”

2、“xx,xx你在哪里?”幼兒起來“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不好?!?/p>

3、多找?guī)讉€幼兒。

4、“小朋友唱的真好,現(xiàn)在我們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吧,有空我們再來玩這個游戲好嗎?!?/p>

托班音樂教案篇十四

1、體驗大家一起做律動的快樂。

2、練習按音樂節(jié)奏進行動作。

3、學習隨音樂變化而變化部位擊拍。

1、教師熟悉音樂和律動,音樂cd或磁帶。

2、小朋友有按節(jié)奏擺手的經(jīng)驗。

1、教師彈奏曲子《拍拍腿,拍拍手》。

2、小朋友復習律動《拍手點頭》。

3、教師示范表演一次新的'律動《拍拍腿,招招手》,引起小朋友的學習興趣。

(1)剛剛老師做了一些什么動作?

(2)老師在什么地方拍節(jié)奏的?

(3)你覺得這個律動有趣嗎?

4、教師放cd給小朋友聽,感受律動的趣味性和節(jié)奏。

5、小朋友學習律動,老師進行講解與指導。

(1)小朋友學習律動,老師進行講解和指導。

(2)教師帶小朋友學習基本動作;拍手、拍腿、招手。

(3)不配音樂學習動作。

(4)配上音樂練習律動。

6、教師帶小朋友表演律動《拍拍手、招招手》,小結(jié)本活動情況。

鼓勵表揚積極參加活動的小朋友,提醒小朋友要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進行動作,能根據(jù)教師的提示而變化動作。

托班音樂教案篇十五

1、熟悉歌曲內(nèi)容,引導幼兒學會唱歌曲。

2、讓幼兒懂得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顒又攸c和難點:熟悉歌曲內(nèi)容,學會唱歌曲及讓幼兒懂得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

好朋友拉拉鉤的圖片,鋼琴。

:《手腕轉(zhuǎn)動》、《摘果子》、《采茶撲蝶》。

《小鳥醒來了》、《大貓小貓》。

1、引導幼兒觀看視頻好朋友《拉拉鉤》。

教師提問: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玩時表情是怎樣的?你玩過“拉拉鉤”的游戲嗎?

2、放歌曲音樂《拉拉鉤》,請幼兒自由兩人組合玩“拉拉鉤”的游戲,體驗一起玩游戲的快樂。

3、幼兒學唱新歌《拉拉鉤》。

(1)教師將歌曲內(nèi)容創(chuàng)編成故事講給幼兒聽。

(2)幼兒欣賞歌曲,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提問:小朋友生氣了會怎樣?有什么表情?小朋友在一起應怎樣相處?

(3)請幼兒完整跟念歌詞一遍。

(4)教師帶領(lǐng)幼兒完整教唱歌曲,提醒幼兒聽清間奏。

(5)幼兒獨立演唱歌曲,提醒幼兒注意間奏。

4、結(jié)束活動復習歌表演《泥娃娃》。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283175.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