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和任務而編寫的一種工具,它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案的編寫要結合教學目標,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教學活動和任務。教案的質量不僅體現在設計和編寫上,更要通過實踐檢驗和不斷優(yōu)化改進。
物種起源教案篇一
1、能夠理解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
2、把握文中關鍵句,進而整體把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提高辨別和篩選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1、學習本文時要注意抓住關鍵句來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全文的結構。
2、可以從本文語言的推敲品位中感受達爾文的科學態(tài)度和治學精神。
了解達爾文及其進化論,感悟并學習科學家嚴謹而審慎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刻苦鉆研的治學精神。
1、能夠理解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
2、把握文中關鍵句,進而整體把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提高辨別和篩選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物種起源教案篇二
2.欣賞品味難點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教學內容與方法。
2.具體研習,突出重難點。
(1)請一位學生說出其所畫的關鍵句,而后集體加以確認。
明確:什么是關鍵句?有哪些類型?
關鍵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語句,它突出地體現了文章的旨趣,標示文章的思路,顯示文章結構的特點。其類型為:
a、從內容來看,中心句是關鍵句。它是集中揭示說明對象的特征或點示主要事理的語句。
如:第1段“……我之所以說明這些,是為了要表明我并沒有輕率地下結論?!?/p>
第2段“……這也是使我早日發(fā)表這個摘要的一個原因?!?/p>
第4段“……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p>
b、從結構看,總結句、總提句及重要的過渡句是關鍵句??偨Y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內容,總提句、過渡句顯示出文章的說明內容的推進。
如:第4段“關于物種起源的……問題而不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個總提句清晰地把文章分為兩個部分。
第5段“因此,我們對于生物變異及相互適應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個明確的了解。”這個過渡句提示了下文的主要內容。
第7段“我深信生物的種不是不變的;……我又確信自然選擇作用,它雖然不是物種變異的唯一條件,也該是最重要的條件。”簡明扼要地總結了進化學說的基本觀點。
c、從出現的頻率來看,反復出現的文句是關鍵句。一方面是作者著力要表達的觀點需要強調,另一方面也用于顯示層次。
如:第4段、第6段、第7段都反復說“生物的各,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大量的、遺傳的變異是可能的”“生物的種不是不變的?!?/p>
(2)如何篩選關鍵句?
明確:從內容入手,找出中心句;從思路、結構入手,確認總提句、過渡句和總結句。
3.欣賞品味。
思考:這篇“導言”主要說明了《物種起源》的寫作經過和作者對物種起源問題的一些基本看法。透過說明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到達爾文怎樣的一種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夠體現這種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文字。
學生討論,圈點。
明確:
第1段,從“遠航”(1831年)到“現在”,其間“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專心思考”、“又把這些札記加以充實”等等,一個正確的結論,從考察到研究,從感性到理性,從綱要到全書,歷經二十幾年,可以看出達爾文對待科學工作的嚴謹審慎的態(tài)度和長期刻苦鉆研的精神。
學生法動。
請一位學生說出其所畫的關鍵句,而后集體加以確認。
學生思考。
1.什么是關鍵句?
2.有哪些類型?
3.如何篩選關鍵句?
4.學生討論,圈點。
展
示新。
目課。
標引。
與入。
導與。
學導。
達學標第2段,“華萊斯先生……一般結論,幾乎和我完全相同,……”并結合注釋4,可以看出達爾文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第3段,指出本書的缺陷,“還是摘要的性質”;說明今后的打算,“詳盡地刊出”避免使別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結論”,反映出達爾文對理論著作嚴肅、審慎的態(tài)度及謙虛的精神。
第4段,“仍然難以令人滿意”表明作者決不輕率地作出結論的科學態(tài)度。
第5段,“這類的研究,雖然常為一般博物學家所忽略,但是我卻相信它的價值的重大?!闭f明作者注重親身實踐的科學態(tài)度。
第6段,“很不幸”“不得不簡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與不足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課
堂
練
習印發(fā)以下材料(或投影),課堂討論完成。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1982年,英國伊麗莎白皇家學院的科學家加德納提出了一種新的學說,這一學說認為(a),鳥類和哺乳動物并不像傳統觀點所認為(b)的分別起源于兩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動物,而是起源于共的祖先—“哺乳鳥”。這一鳥類和哺乳動物的共同祖先是2.25億年前從古代爬行動物中分出來的,因而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親緣關系比爬行動物更接近。與眾不同的是,加德納提出這一學說時,并不像以往的動物進化研究者那樣主要依據古代動物的化石資料,而是依據對不同動物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特征的比較。
畫橫線的句子中,兩個“認為”所認定的內容各是什么?
1.認為(a)。
2.認為(b)。
提示:本題考查對關鍵句的理解。回答兩個“認為”所認定的內容,從本質上說,就是理解關鍵句的含義,把握兩種不同學術見解。要正確回答兩個“認為”所認定的內容,可以借助句子結構分析。畫線句子是復雜單句,作為謂語“認為”所認定的內容是“鳥類和哺乳動物并不像伎觀點所認為的分別起源于兩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動物,而是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哺乳鳥’?!薄罢J為(a)”所認定的內容包括“不像”、“而是”兩個側面,也就是從否定和肯定這兩個角度說的。“認為(b)”所認定的內容正好是“認為(a)”所否定的內容??梢姟罢J為(b)”所認定的是“分別起源于兩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動物。”
整理成書的過程(1)長期考察。
寫作經過提前發(fā)表的原因(2)實事求是。
(1—3)內容過簡的說明(3)謙遜審慎。
物種由演變而來(4)決不輕率。
基本觀點介紹研究的方法(5)親身實踐。
(4—7)家養(yǎng)變異的作用(6)不避缺陷。
強調觀點的正確(7)毫不動搖。
物種起源教案篇三
1、能夠辨別和篩選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夠把握文中的關鍵句,進而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2、了解達爾文及其進化論,學習達爾文尊重客觀事實、深人細致、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篩選信息、整體把握的方法。
2、難點:如何提高學生對說明性文字的閱讀興趣。
教學方法。
1、點撥引導。通過對疑難點的點撥,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講練結合。通過練習提高文本閱讀的可操作性。
教學思路。
一、導語設計。
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中,把達爾文發(fā)現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馬克思發(fā)現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相提并論。一百多年前,達爾文的思想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來,這種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為跨世紀的新一代,你了解達爾爾文嗎?你知道進化論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打開達爾文的進化論之門。
(說明:導入的藝術在于誘發(fā)興趣。產生動力。本課采用質疑導入法,力求達到舊中有新,新舊聯系。)。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篩選出作者闡明的關于物種起源問題的兩個主要觀點。
(2)學生相互交流各自對文章結構和段意的理解,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意。
(說明:通過速讀。整體感知文章并初步篩選出文章的關鍵句及主要觀點;通過討論交流,理清文章結構,整體把握全文;通過簡潔的段意概括,旨在培養(yǎng)學生提煉觀點、準確表達的語用能力。)。
2、局部解讀,把握文中關鍵句。
學生自主圈點勾畫文中的關鍵句,然后分組討論,再集體交流。
(說明:篩選關鍵句,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也許并不難。但如何篩選得正確、準確,就需要教師作一定的方法指導。)。
3、理解并解釋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
組織學生從文中找出難以理解的長句,并從信息篩選、挖掘的角度進行討論分析。
4、分析評價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tài)度。
思考:這篇“導言”主要說明了《物種起源》的寫作經過和作者對物種起源問題的一些基本看法。透過說明文字,我們可以看到達爾文怎樣的一種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夠體現這種精神的文字。
(解說:從對文字的表層意義的闡明深入到對文字的深層含義的探究,從了解偉大的科學家的基本觀點、理論深入到追求他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這不僅在于完成情意目標的內容,也是在提升解讀文章的一種能力。)。
三、布置作業(yè)(略)。
科學客觀地進行教學設計。
閱讀了三位老師對達爾文《物種起源導言》所作的教學設計(我覺得這樣定位比較恰當,說成案例,沒有經過課堂教學實踐;倘若說成教案,又失之于過于傳統),有一種明顯的感覺,實在、有序、切合實際。達爾文是世界著名科學家,他的文章和他的研究態(tài)度是一致的,嚴謹而踏實,科學而深刻。用他的文章進行篩選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自然適宜采用以上的教學設計方案。
具體說,三例設計的共同特點有:
第一,在進行單元重點學習的同時,能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獻。
身科學事業(yè),尊重客觀事實,嚴肅認真地進行科學研究的態(tài)度。把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與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第二,注重引導點撥,使學生能夠以文本為依托,運用比較的方法、探究的方法,由淺入深地進行篩選信息和品味語言能力的練習和培養(yǎng)。
第三,能合理地選用多種媒體,在提高課堂教學直觀性的同時,擴大教學容量,恰當地為教學服務。
另外,“方案一”注重從學生的知識和認知實際出發(fā),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活動,如在導入課文學習時,以問題的形式,引起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為加強學生有目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先進行無目的閱讀活動,使學生明白要準確地進行信息篩選,必須養(yǎng)成有目的閱讀的習慣;結合課文學習,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將閱讀與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
“方案二”重在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以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課外作業(yè)的設計極具匠心,富有創(chuàng)意,既有拓展性閱讀的要求,也有結合現實對達爾文“進化論”思想進行探究性、開放性思考的要求,突出了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
“方案三”強調新舊知識的聯系,導語設計富有啟發(fā)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學生對語言平實的說明文的學習興趣,并通過課外閱讀材料進行了篩選信息能力的遷移訓練。
當然,三篇“方案”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雖然教學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附有簡短的說明,補充交代了設計的目的,但是無論格式還是內容都顯得有些陳舊,不像已經開展新課程實驗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設計那樣,充滿了教師的智慧和創(chuàng)意,凸現出新課程給課堂教學帶來的活力和變化。盡管我們寫出的只是一篇課文的簡單的教學設計,或叫備課時的教學設想,教師對課文教學目標的確定,對重點難點的處理,對教學程序的安排不能缺少,但是還要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突出學生這一學習主體,比如學生的認識、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在接觸問題時可能會有的想法和疑難,我們應該采用怎樣的方法,幫助和引導學生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等等。對一切如果沒有充分的估計,很可能會在教學活動中出現問題。
物種起源教案篇四
大家一定還記得恩格斯在《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中,把達爾文發(fā)現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馬克思發(fā)現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相提并論。一百多年前,達爾文的思想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來,這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為跨世紀的新一代,你了解達爾文嗎?你知道進化論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打開達爾文的進化論之門——《物種起源》導言。
二、介紹作者:
查理—羅伯特—達爾文(1809—1882)是生物進化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他出生在英國一個世代醫(yī)生家里。祖父、父親不僅都是當地的名醫(yī),而且都是生物學的愛好者。祖父是一個早期生物進化論者,發(fā)表過《動物心理學》的著作,提倡生物進化觀念。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生物進化思想,對幼小的達爾文的心靈,有著深刻的影響。達爾文16歲進大學學醫(yī),但他并不想做一個醫(yī)生,而是熱心研究自然科學,特別是生物學。后來他又去大學神學系學習,但他依然用大量的時間閱讀各種自然科學著作,同不少地質學家、動物學家、植物學家交往。22歲從劍橋大學畢業(yè)后,以博物學家的身份乘海軍勘探船“貝格爾號”作歷時五年的環(huán)球旅行,觀察并搜集了動植物和地質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經歸納整理與綜合分析,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動當時學術界的《物種起源》一書,成為生物學史上的一個轉折點。隨后又寫成《動物和植物在家養(yǎng)下的變異》、《人類起源及性的選擇》等書,進一步充實了進化學說的內容。
三、解題:
進化論亦稱“演化論”(嚴復譯為天演論)。通常指生物的進化理論。它是研究生物進化、生物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如何運用這些規(guī)律的科學,是生物學的一個重要部門。該詞最初是拉馬克提出。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奠定了進化論的科學基礎。而現代生物學的發(fā)展,促進了生命起源、物種分化和形成等進化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認為生物最初從非生物而來,現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種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們在進化過程中,通過變異、遺傳和自然選擇,由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種類由少到多。恩格斯認為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是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fā)現(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說和進化論)之一。
文體:導言也稱引言、緒論,是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開頭的話,主要用于學術著作和教科書,對論著的基本內容和要點以及有關問題(如寫作背景、過程、緣由等)作出介紹、說明。
導言與序言的區(qū)別:序言的內容寬泛,對原作內容是否具體說明,對內容介紹的多少都沒有明確要求。而導言的主要篇幅必須介紹原作的內容及主旨。序言寫作無定體,或敘事,或抒情,或議論,或說明,或兼而有之,都是可以的。而導言則側重議論、說明。文學作品一般有序言而無導言,學術著作有導言,還可有序言。學術著作再版幾次可以有幾篇序言,但導言只有一篇。
四、學習課文。
1、通讀全文,根據導言的特點,說說全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明確:兩個部分。
1—3段:成書出版。
4—7段:基本觀點。
2、閱讀1—3段,回答問題。
(1)第一段文中的“那時候”指_____年,“現在”指_____年,“這個問題”指_______。
明確:1831年;1859年;物種起源問題。
(2)從第一段文字看,達爾文的科學研究經過了___個階段,它們是__________。
明確:出洋考察階段、撰寫札記階段、充實札記階段、繼續(xù)探討階段。
(3)作者介紹研究“物種起源”問題及寫作《物種起源》一書的經過,目的何在?分析最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_。
a、說明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始終沒有間斷。
b、告訴讀者出洋考察給自己很深的印象,才引發(fā)對問題的研究。
c、讓讀者了解“導言”的寫作要求,必須介紹寫作經過。
d、使讀者知道書中的緒論不是自己“輕率”得出的,而是經過嚴肅認真的研究。
明確:d。
作者從“遠航”到“現在”,從“考察”到“研究”,從感性到理性,從綱要到全書,歷經20多年,可以看出達爾文的嚴謹、審慎態(tài)度,刻苦鉆研—對趔的追求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4、篩選出能概括第1段主旨的中心句。
明確:“我之所以說明這些,是為了要表明我并沒有輕率地下結論。”
總結:第一段的`主要內容是“整理成書的經過”,表現達爾文刻苦鉆研的科學精神。
5、第二段有哪兩個方面的原因說明《物種起源》要早日發(fā)表?
總結:第二段的主要內容是:“提前發(fā)表的原因”。表現了達爾文實事求是的精神。
6、第三段的主旨句是什么?
明確:本書還是摘要的性質,未必完備。(內容過簡的原因)。
作者還提到,“錯誤的竄入,還是不可避免的”,“本書所述及的,僅僅是我得到的一般結論”可以從這些語句中看到作者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
第二課時。
一、閱讀4—7節(jié),找出各段的關鍵句。
如何認識文章的關鍵句。
1、突出地體現文章的旨趣,標示文章的思路,顯示文章的結構特點的句子是關鍵句。
2、從內容看,中心句是關鍵句,它是集中揭示說明對象特征或點明主要事理的語句。
3、從結構看,總提句、總結句和重要的過渡句是關鍵句。總提句、過渡句能顯示文章內容的推進,總結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內容。
4、從出現頻率看,反復出現的句子是關鍵句,它能表示需要強調的內容,同時也顯示脈絡層次。。
1、第四段的關鍵句是?
明確: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
2、作者是由什么推斷出這個結論的?
生物相互間的親緣關系:生物可分成門、綱、目、科、屬、種六個層次,同一層次、上一層與下一層之間,具有很多的相似點。如:桃花與梅花同屬薔薇科,家貓與東北虎同屬貓科,人與金絲猴同屬靈長目。
生物胚胎間的關系:人、雞、豬、蛙、龜、魚等的早期胚胎很相似,這表明它們有共同的祖先。
地理的分布:在大體相似的氣候,如南美洲、非洲、澳洲都位于南半球,具有熱帶和溫帶的氣候,可是生物類型彼此送別很大,或者是說在有些地區(qū),如非洲(或南美洲)內部各地氣候條件很大,但那里的生物類型卻彼此相似。
現存生物與古生物在地質上的關系:古生物學的地質學按地層形成的先后順序,把地球的歷史分成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在越早形成的地層里,生物越簡單、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層里,生物越復雜、越高等。這就證明了地球上現存的生物不是神創(chuàng)的,而是從最簡單的生物一步一步進化而來的。
3、他和其他博物學家的觀點不同在哪里?
明確:一般博物學家常以外部環(huán)境如氣候、食物等等作為惟一可能引起變異的原因。
4、作者對于自己的結論持什么態(tài)度?
明確:“仍然難以令人滿意?!?/p>
5、這說明作者具有什么樣的精神?
明確:在科學研究上決不輕率、精益求精的精神。
6、本段的最后兩句話有什么任用?
明確:這兩句話舉了兩個事例,來否定一般博物學家的觀點。
二、學習第五段。
1、第五段和第四段在內容上是什么關系?
明確:因果關系(關聯詞:因此)。
2、第五段的關鍵句是哪一句?
明確:第二句:要解決這個問題,應當從研究家養(yǎng)動物和栽培植物著手。
所以這一段的主要內容是:介紹研究的方法。說明作者具有親身實踐的精神。
3、作者研究家養(yǎng)動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我們對于生物變異及相互適應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個明確的了解。
4、作者研究家養(yǎng)動物和栽培植物的意義是什么?
明確:我經常獲得因由家養(yǎng)而變異的知識,雖然還不夠完備,但總可以為處理這個問題和其他一切復雜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線索。
三、學習六七兩段。
1、作者從研究家養(yǎng)動物和栽培植物獲得的兩點認識是什么?
明確:大量的、遺傳的變異是可能的;人類選種力量的偉大,能使微小的變異逐漸累積起來。
2、關于物種起源,作者的兩大基本觀點是什么?
明確:a、生物的種不是不變的。
b、自然選擇作用,它雖然不是物種變異的惟一條件,也該是最重要的條件。
3、對這兩個觀點,作者的態(tài)度是什么?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明確:作者說“我深信”、“我又確信”,說明對自己的觀點毫不懷疑,堅持真理。
四、總結:
偉大的科學家達爾文。
人格魅力。
1、整理成書的過程——刻苦鉆研的精神。
2、提前發(fā)表的原因——實事求是的精神。
3、內容過簡的說明——謙遜審慎的態(tài)度。
4、物種由演變而來——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
5、介紹研究的方法——親身實踐的精神。
6、家禽變異的作用——尊重事實的態(tài)度。
7、強調觀點的正確——毫不動搖的決心。
物種起源教案篇五
閱讀目標:。
能夠辨別和篩選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夠把握文中關鍵語句,進而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了解序言的寫作體例。
情意目標:
了解達爾文及其進化論,學習達爾文尊重客觀事實、深入細致、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重點:掌握篩選信息、整體把握的方法。
難點:如何提高學生對說明性文字的閱讀興趣。
點撥引導,通過對疑難點的點撥,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講練結合,通過練習提高文本閱讀的可操作性。
1、擬采用圖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擴大課堂的容量。
2、盡量爭取播放有關介紹達爾文的影視錄像。
1課時。
1、導語設計。
大家一定還記得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把達爾文發(fā)現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馬克思發(fā)現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相提并論。一百多年前,達爾文的思想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來,這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為跨世紀的新一代,你了解達爾文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打開達爾文的進化論之門。
2、解題。
板書課題。
關于“導言”
導言,又叫緒論。學術論著的開頭部分,一般說明全書主旨和內容等。
介紹達爾文及其進化論。
達爾文(1809—1882)是進化論的創(chuàng)始人。出身于英國一位名醫(yī)家庭,1825年進愛丁堡大學學醫(yī),1828年進劍橋大學學神學,但他從小就熱心研究自然科學,特別是生物學。1831年至1836年,由于漢斯羅教授的推薦,以自然科學家身份,隨英國皇家軍艦見格爾號環(huán)球航行。五年間,他考察了許多地方,對各種生物進行了搜集研究,從此確定了他一生的事業(yè)。1859年達爾文發(fā)表了《物種起源》,從根本上否定了當時甚囂塵上的“神創(chuàng)論”“物種不變論”的傳統觀念,成為劃時代的巨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進化論引導人們深入地研究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及其規(guī)律,為分子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開拓了道路。近百年來,分生物學修正、豐富、完善了它。但是,達爾文奠定的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的基本原理,仍然是人類認識生物進化的基石。進化論“物競天擇”“生存競爭”的觀點激勵人們奮發(fā)圖強,反對封建迷信,為爭取生存而斗爭,為更好發(fā)展而努力。
3、研習課文。
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
2)畫出文中結論性語句;理出文章結構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意。
(3)學生相互交流對文章結構和段意的理解,
(4)請一兩位同。
(5)學回答。
(6)教師明確并板書。
(7)請一學生說出其所畫的關鍵句,而具體研習,突出重難點。
(8)后集體加以確認。
明確:關鍵句是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語句,它突出地體現了文章地旨趣,標示文章地思路,顯示文章結構地特點。其類型有:
a從內容看,中心句是關鍵語句。它是集中揭示說明對象地特征或揭示主要事理的語句如第一段末句第二段末句第四段首句。
b從結構看,總結句、總提句及重要的過渡句是關鍵句??偨Y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內容;總提句、過渡句顯示出文章的說明內容的推進。如第四段“關于物種起源的問題而不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边@個總提句清晰的把文章分成兩個部分。第五段首句提示了下文的主要內容。第七段末句簡明扼要地總結了進化學說地基本觀點。
c從出現頻率看,反復出現的文句是關鍵句。一方面是作者著力要表達的觀點需要強調,另一方面也用于顯示脈絡層次如:4段、6段、7段都反復說“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大量的、遺傳的變異是可能的”“生物的種不是不變的”。
(9)如何篩選關鍵句?
明確:從內容入手,找出中心句;從思路、結構入手,確認總提句、過渡句和總結句。3、欣賞品味思考:
這篇導言主要說明了《物種起源》的寫作經過和作者對物種起源問題的一些基本看法。透過說明性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到達爾文怎樣的一種精神和人格魅力?找出能體現這種精神和魅力的文字。
明確:第一段,從“返航“(1831年)到(1859年),其間“深刻的印象”、“耐心的搜集”、“整理研究”“專心思考”、“對這些札記加以充實”等等,一個正確的結論,從考察到研究,從感性到理性,從綱要到全書,歷經20多年,可以看出達爾文對待科學工作的嚴謹審慎的態(tài)度和長期刻苦鉆研的精神。
第2段“華萊斯先生一般結論,幾乎和我完全相同”結合注釋4,可以看出達爾文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第3段,指出本書的缺陷,“還是摘要的性質”,說明今后的打算,“詳盡的刊出”避免使別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結論”,反映出達爾文對理論者作嚴肅、審慎的態(tài)度及謙遜的精神。
第4段“仍然難以令人滿意”表現作者決不輕率的作出結論的科學態(tài)度。
第5段“這類研究雖然常為一般博物學家所忽略,但是我卻相信它的價值的重大?!闭f明作者注重親身實踐的科學態(tài)度。
第6段“很不幸”“不得不簡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與不足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第7段“毫不懷疑地斷言創(chuàng)造論地錯誤”,“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確信”,這些突出地說明了達爾文在科學研究工作中毫不動搖地信念和勇于堅持真理地精神。教師引導學生對上述精神用簡潔地語言概括并板書。
(1)長期考察。
(2)實事求是。
(3)謙遜審慎。
(4)決不(5)輕率。
(6)親身實踐。
(7)不(8)避缺陷。
(9)毫不(10)動搖。
課堂小結:今天我們這堂課,不僅了解了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而且通過作者說明性導言地閱讀,學會了如何發(fā)現關鍵語句,懂得了正確理解關鍵語句對理解文章地作用,并以此來指導我們今后地閱讀實踐。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
2、〈瑣憶〉中魯迅曾說“進化論牽制過我,但也有過幫助?!痹鯓永斫膺@句話?請加以思考。3、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達爾文《物種起源》的片段。
整理成書過程(1)長期考察。
寫作經過提前發(fā)表的原因(2)實事求是。
(1—3)內容過簡說明(3)謙遜審慎。
物種由演變而來(4)決不輕率。
介紹研究的方法(5)親身實踐。
基本觀點家養(yǎng)變異的作用(6)不避缺陷。
(4—7)強調觀點的正確(7)毫不動搖。
物種起源教案篇六
教學目的:閱讀目標:能夠辨別和篩選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夠把握文中關鍵語句,進而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了解序言的寫作體例。
情意目標。
了解達爾文及其進化論,學習達爾文尊重客觀事實、深入細致、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篩選信息、整體把握的方法。
難點:如何提高學生對說明性文字的閱讀興趣。
教學設想、教學方法。
點撥引導,通過對疑難點的點撥,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講練結合,通過練習提高文本閱讀的可操作性。
多媒體設計:
1、擬采用圖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擴大課堂的容量。
盡量爭取播放有關介紹達爾文的影視錄像。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步驟?:
1、導語?設計。
大家一定還記得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把達爾文發(fā)現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馬克思發(fā)現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相提并論。一百多年前,達爾文的思想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來,這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為跨世紀的新一代,你了解達爾文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打開達爾文的進化論之門。
2、解題。
板書課題。
關于“導言”
導言,又叫緒論。學術論著的開頭部分,一般說明全書主旨和內容等。
介紹達爾文及其進化論。
達爾文(1809—1882)是進化論的創(chuàng)始人。出身于英國一位名醫(yī)家庭,1825年進愛丁堡大學學醫(yī),1828年進劍橋大學學神學,但他從小就熱心研究自然科學,特別是生物學。1831年至1836年,由于漢斯羅教授的推薦,以自然科學家身份,隨英國皇家軍艦見格爾號環(huán)球航行。五年間,他考察了許多地方,對各種生物進行了搜集研究,從此確定了他一生的事業(yè)。1859年達爾文發(fā)表了《物種起源》,從根本上否定了當時甚囂塵上的“神創(chuàng)論”“物種不變論”的傳統觀念,成為劃時代的巨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進化論引導人們深入地研究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及其規(guī)律,為分子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開拓了道路。近百年來,分生物學修正、豐富、完善了它。但是,達爾文奠定的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的基本原理,仍然是人類認識生物進化的基石。進化論“物競天擇”“生存競爭”的觀點激勵人們奮發(fā)圖強,反對封建迷信,為爭取生存而斗爭,為更好發(fā)展而努力。
3、研習課文。
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2)畫出文中結論性語句;理出文章結構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意。
(3)學生相互交流對文章結構和段意的理解,(4)請一兩位同(5)學回答。
(6)教師明確并板書。
具體研習,突出重難點。
(7)請一學生說出其所畫的關鍵句,而(8)后集體加以確認。
明確:關鍵句是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語句,它突出地體現了文章地旨趣,標示文章地思路,顯示文章結構地特點。其類型有:
a從內容看,中心句是關鍵語句。它是集中揭示說明對象地特征或揭示主要事理的語句如第一段末句第二段末句第四段首句。
b從結構看,總結句、總提句及重要的過渡句是關鍵句??偨Y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內容;總提句、過渡句顯示出文章的說明內容的推進。如第四段“關于物種起源的問題而不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边@個總提句清晰的把文章分成兩個部分。第五段首句提示了下文的主要內容。第七段末句簡明扼要地總結了進化學說地基本觀點。
c從出現頻率看,反復出現的文句是關鍵句。一方面是作者著力要表達的觀點需要強調,另一方面也用于顯示脈絡層次如:4段、6段、7段都反復說“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大量的、遺傳的變異是可能的”“生物的種不是不變的”。
(9)如何篩選關鍵句?
明確:從內容入手,找出中心句;從思路、結構入手,確認總提句、過渡句和總結句。3、欣賞品味思考:
這篇導言主要說明了《物種起源》的寫作經過和作者對物種起源問題的一些基本看法。透過說明性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到達爾文怎樣的一種精神和人格魅力?找出能體現這種精神和魅力的文字。
明確:第一段,從“返航“(1831年)到(1859年),其間“深刻的印象”、“耐心的搜集”、“整理研究”“專心思考”、“對這些札記加以充實”等等,一個正確的結論,從考察到研究,從感性到理性,從綱要到全書,歷經20多年,可以看出達爾文對待科學工作的嚴謹審慎的態(tài)度和長期刻苦鉆研的精神。
第2段“華萊斯先生一般結論,幾乎和我完全相同”結合注釋4,可以看出達爾文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第3段,指出本書的缺陷,“還是摘要的性質”,說明今后的打算,“詳盡的刊出”避免使別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結論”,反映出達爾文對理論者作嚴肅、審慎的態(tài)度及謙遜的精神。
第4段“仍然難以令人滿意”表現作者決不輕率的作出結論的科學態(tài)度。
第5段“這類研究雖然常為一般博物學家所忽略,但是我卻相信它的價值的重大?!闭f明作者注重親身實踐的科學態(tài)度。
第6段“很不幸”“不得不簡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與不足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第7段“毫不懷疑地斷言創(chuàng)造論地錯誤”,“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確信”,這些突出地說明了達爾文在科學研究工作中毫不動搖地信念和勇于堅持真理地精神。教師引導學生對上述精神用簡潔地語言概括并板書。
(1)長期考察。
(2)實事求是。
(3)謙遜審慎。
(4)決不(5)輕率。
(6)親身實踐。
(7)不(8)避缺陷。
(9)毫不(10)動搖。
課堂小結:今天我們這堂課,不僅了解了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而且通過作者說明性導言地閱讀,學會了如何發(fā)現關鍵語句,懂得了正確理解關鍵語句對理解文章地作用,并以此來指導我們今后地閱讀實踐。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
2、〈瑣憶〉中魯迅曾說“進化論牽制過我,但也有過幫助。”怎樣理解這句話?請加以思考。3、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達爾文《物種起源》的片段。
課堂板書設計?:
整理成書過程(1)長期考察。
寫作經過??提前發(fā)表的原因(2)實事求是。
(1—3)內容過簡說明(3)謙遜審慎。
物種由演變而來(4)決不輕率。
介紹研究的方法(5)親身實踐。
基本觀點??家養(yǎng)變異的作用(6)不避缺陷。
(4—7)??強調觀點的正確(7)毫不動搖。
物種起源教案篇七
1.分析說明、記敘和議論相結合的方法。
2.篩選課文信息,提取課文關于《物種起源》出版的內容要點。
3.體會達爾文對科學的態(tài)度以及對物種起源的看法和觀點。
一.教學導入:
同學們,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大家知道,人類科學史上有幾次重大的發(fā)現,你能說說都有哪幾次嗎?對了,在自然科學上有達爾文的進化論,在社會科學上,有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發(fā)現。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達爾文對自然界的進化歷程持怎樣的觀點,《物種起源》一書又是怎樣寫成的。
二.作者與作品介紹
達爾文出生于英國魯茲巴利鎮(zhèn)一世代名醫(yī)家庭,祖父、父親都是生物學愛好者,祖父提倡生物進化論觀點,生物進化思想深刻影響了達爾文。達爾文在愛倫堡大學學醫(yī)和劍橋大學學神學時,卻特別熱心研究自然科學,尤其是生物學。 達爾文年輕時證實生物許領域處于“神創(chuàng)論”、“物種不變論”與“進化論”的激烈斗爭時期,他大學畢業(yè)后,由于漢斯羅教授的推薦,1831年他以自然學家的身份參加一艘軍艦為期五年的環(huán)球旅行,他在這次旅行中,考察了沿途大陸沿岸動植物、地質地貌,收集到不少資料。他驚人地發(fā)現“物種是逐漸變化的”,物種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自然選擇”的過程,而不是“神創(chuàng)”的“不變的”。 1836年達爾文回國后,以進化論觀點整理、研究科學考察中獲得的資料,又花了14年進行科學實驗,收集研究資料,撰寫自己得出的結論,他為了弄清物種變化的原因和規(guī)律,選擇了家養(yǎng)動物和栽培植物的科學實驗方法;他細心總結育種專家、園藝家和他自己飼養(yǎng)動物栽培植物獲得的實驗經驗,逐漸形成了人工選擇的新理論,用“生存斗爭”的觀點來解釋生物進化。 達爾文在寫《物種起源》時,由于英國生物學家華萊斯年輕時也做過環(huán)球科學考察,他也得出了與達爾文相同的結論,寫出了一篇論文寄給達爾文,達爾文感到震驚,他于是決定把華萊斯的論文同自己的原稿提綱 《物種起源》同時發(fā)表。本文即為當時發(fā)表 《物種起源》時的導言。 《物種起源》發(fā)表后震動世界。達爾文還有《動物和植物在馴養(yǎng)下的變異》《人類起源》等名著。 本文語言準確、嚴密,作者講究選詞,講究用結構復雜的句式表達周密謹嚴的內容。本文采用以說明為主,結合敘述和議論的表達方式。
三.預習診斷練習
(1)a 精細的研究 b 冷靜的判斷 答:“精細”表明研究得細心,一絲不茍?!袄潇o”則表明這個判斷是經過冷靜思考而不是憑一時沖動作出的。如果互換則造成定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
(2)a 如果 耐心搜集與這問題有關的各種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許可以得到一些結果。 b 這樣,在五年的時間內,我專心思考這個問題…… 答:材料往往繁多復雜,而且每一種材料的搜集要付出辛勤勞動,所以應用“耐心”作“搜集”的狀語,至于思考問題當然應該“專心”即專注思考,如果互換就不大準確。
(3)a 本書還是摘要的性質,未必完備。 b 我經常獲得動物因由家養(yǎng)而變異的知識,雖然還不夠完備。 c 我們處理一個問題,必須把兩方面的事實和證據,加以詳細敘述和比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結果。 d 這個結論,即使很有根據,但是如果不能說明地球上的無數生物,怎樣經歷變異而達到它們的極其完善的構造和相互適應,仍然是難以令人滿意。 答:“完備”有完善齊備之意,“完善”則是完美無缺的意思。兩者語意范圍不同。
四.整體閱讀,概括內容
1.本文是關于《物種起源》一書的序言,從內容看,它包含了幾個方面? 答:兩個方面,即關于《物種起源》出版的說明和《物種起源》一書的主要內容及觀點。
2.作者對《物種起源》一書的出版作了哪些方面的說明? 答:主要作了三個方面的具體說明。一是成書過程;一是付梓原因;一是存在問題及今后打算。
3.關于出版的說明,作者采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試具體說明這樣說明的優(yōu)點? 答:作者按照層進的順序進行了說明,成書是“過去”之事,付梓是“現在”正在做的事,存在的問題算是對出版本書的一個客觀評價,而未來的打算還是一種想法,這樣的說明可以讓讀者清晰地看到自己研究的整個歷程,有助于表明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嚴謹的工作作風。
4.從作者的說明來看,《物種起源》一書在理論上有哪些突出之處? 答:一是取得了研究物種的起源的初步結論;二是讓人們看到了研究生物變異及相互適應的方法和意義。
5.作者在研究物種起源中得出的基本觀點有哪些? 答:首先發(fā)現了生物的種不是不變的,進而發(fā)現自然選擇是物種變異的最重要的條件,但非唯一條件,在研究的基礎上,徹底否定了創(chuàng)造論的錯誤觀點。
6.本文有許多語句實際上起了過渡或總結提示作用,請在書上畫出這些語句。
7.根據前面的分析,試給課文劃分段落層次,并寫出各個段落層次的大意。
五.鞏固性練習
剖析下列長句,了解其中所提供的信息,按提示填空。
(1)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與這問題有關的各種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許可以得出一些結果。 a.這句話表達了寫作前( )的過程。 b。強調了( )。 c。說明了( ),用“ ”和“ ”等詞語也體現了這種心理過程。
(2)我們處理一個問題,必須把兩個方面的事實和證據,加以詳細敘述和比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結果。 a 既說( ), 又說( ),足見周密。 b 既說( ), 又說( ),足見嚴謹。
(3)我經常獲得因由家養(yǎng)而變異的知識,雖然還不夠完備,但總可以為處理這個問題和其他一切復雜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線索。 a 說“還不夠完備”但可以( ),充分說明( ),足見嚴謹。 b 因為“還不夠完備”,所以只說( ),而不說( ),足見周密。 五.作業(yè):繼續(xù)預習課文,仔細弄清各段中的語言信息。
物種起源教案篇八
1、學會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準確把握文本的主要信息。
2、通過文本閱讀引導學生感悟達爾文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3、理解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
1、掌握篩選信息,整體把握的方法。
2、引導學生感悟達爾文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一)導入。
(二)作者介紹。
可由學生完成,老師適當補充。
達爾文(1809——1882),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22歲從劍橋大學畢業(yè)后,觀察并搜集了動植物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經歸納整理與綜合分析,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動當時的學術界的《物種起源》一書,成為生物學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段锓N起源》從根本上否定了當時甚囂塵上的“神創(chuàng)論”“物種不變論”的傳統觀念,成為劃時代的巨著。
(三)解題。
緒論,亦稱導言,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用于說明自己撰寫著作的目的、過程、資料來源,并扼要地說明書中的觀點和結論,使讀者先得到一個總概念,幫助讀者理解整部著作。
與序言的區(qū)別:(1)序言可以是原作者自己寫,也可以請別人寫,但緒論一定是著作者本人來寫;(2)序言可以用于文學作品,也可以用于其他類型的著作,而緒論只用于學術類著作;(3)序言與原作者關系可緊可松,內容寬泛,表達自由,而緒論則是著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原作的內容進行介紹,在表達上一說明、議論為主,較為謹嚴。
(四)文本研習。
可應到學生找出每一節(jié)的關鍵句進行歸納。
小結:怎樣找關鍵句(可根據時間選著講解與否)。
從內容看,中心句是關鍵句。
從結構看,總結句、總提句及重要的過渡句。
從出現的頻率看,反復出現的文句。
物種不是被獨立創(chuàng)造出來的,而是像其他變種一樣,是從其他物種傳下來的。(第五節(jié))。
物種不是不變的。那些屬于所謂同屬的生物都是另一個并且一般是已經滅絕的物種的直系后代,這與任何一個物種的公認的變種是該物種的后代,是同樣的情形。
主觀原因:研究工作結束,又體弱多病。
客觀原因:華萊斯研究結論相同。
教師可適當引導。
尊重科學、實事求是、不必缺陷、毫不動搖的科學信念與勇于堅持真理的精神。
作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在達爾文的身上遠不止這些精神,你還能從文中找出嗎?
(五)小結。
這篇課文是科學論著的導言,它先介紹研究和寫作經歷,說明發(fā)表原因,以表明自己的著作言必有據,沒有輕率下結論,然后說明自己研究的思路,闡述立論的根據,這樣水到渠成,道出主要觀點。
1、感興趣或有條件的同學課后可查找資料完成達爾文大事年表,或者人們對達爾文及其進化論的不同評價。
2、完成學案。
物種起源教案篇九
1。能夠辨別和篩選重要信息和材料。
2。能夠把握文中關鍵句,進而整體把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了解達爾文及其進化論,學習達爾文尊重客觀事實、深入細致、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1.重點:掌握篩選信息、整體把握的方法。
1、問題討論法,篩選出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2、分析文章中的一些長句,挖掘一些詞語的深層含義。
一、預習提示。
1、字音。
搜集札記瑣屑狹隘。
2、釋義。
瑣屑:
審慎:
札記:
變異:
遺傳:
不足為奇:
二、初讀課文,知識點積累。
1.關于“導言”。
導言即緒論。書的前面有一篇導言,目的是讓讀者了解全書的要旨,引導讀者更好地理解全書的內容。
2.初步了解達爾文及其進化論。
a查理·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robertdarmin,1809—1882)。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
b進化論亦稱“演化論”,舊譯“天演論”。通常指生物的進化理論。生物進化論是研究生物進化、生物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如何運用這些規(guī)律的科學,是生物學的一個重要部門。進化論一詞最初是拉馬克提出。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奠定了進化論的科學基礎。而現代生物學的發(fā)展,促進了生命起源、物種分化和形成等進化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
3.自學課文。
了解本文寫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并討論以下問題:
c《物種起源》為什么還比較簡短,完成kkl第10小題。
d達爾文研究物種用了主要方法是什么?
e關于物種起源問題,作者有哪兩個主要觀點,完成kkl16—20小題。
4、本節(jié)課內容小結。
5、完成課后作業(yè)。
a課后練習四。
b用圈點法劃出文章中你所認為的關鍵語句,并說明原因。
c讀本第八課《奇妙的克隆》。
1、精讀課文,篩選關鍵句。
a首先明確什么是關鍵句?有哪些類型?
關鍵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語句,它突出地體現了文章的旨趣,標示文章的思路,顯示文章結構的特點。其類型為:
a、從內容來看,中心句是關鍵句。它是集中揭示說明對象的特征或點示主要事理的語句。
(學生找出幾個這樣的例句)。
b、從結構看,重要的過渡句、總提句及總結句是關鍵句??偨Y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內容,總提句、過渡句顯示出文章的說明內容的推進。(在文中各找出一個過渡句、總提句和總結句)。
c、從出現的頻率來看,反復出現的文句是關鍵句。一方面是作者著力要表達的觀點需要強調,另一方面也用于顯示層次。(文中那些句子反復出現)。
b如何篩選關鍵句?
明確:從內容入手,找出中心句;從思路、結構入手,確認總提句、過渡句和總結句。
2、研讀課文,欣賞品味。
a思考:這篇“導言”主要說明了《物種起源》的寫作經過和作者對物種起源問題的一些基本看法。透過說明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到達爾文怎樣的一種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夠體現這種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文字(自行圈點)。
b以其中的一種精神為話題,談一些自己的想法。
完成作業(yè):
1.完成kkl4、8及閱讀遷移。
2.預習《神奇的極光》。
鞏固練習。
閱讀下面一個長句,選擇對本句理解正確的一項()。
又如槲寄生,它生長在某幾種樹木上以吸取養(yǎng)料,需要鳥類傳播它的種子,更因為它是雌雄異化,必須依賴昆蟲才能完成傳粉作用;如果我們僅僅以外部環(huán)境,或植物習性的影響,或植物本身的傾向,來解釋這種寄生植物的構造以及它與其他幾種生物的關系,必然也同樣是不合理的。
a以槲為例,說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構造和相互之間的關系都是十分復雜而又難以解釋的。
b我們想正確解釋生物的構造、生物之間的關系,就不能歸因于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一個例證。
c若只以外部環(huán)境,植物習性的影響以及它本身的傾向來解釋植物的槲寄生的構造和相互關系,必然是不合理的。
d在研究槲寄生時,往往同研究其他生物一樣,對它的結構以及它和其他生物的關系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釋。
物種起源教案篇十
讓我們從2012年算起。倒退203年,上帝讓這個動搖自己權威的孩子誕生了,不僅是如此,上帝同時還贈予了他一個富裕的家境和可以游手好閑的機會,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勤奮努力的富二代。達爾文能夠轟轟轟轟烈烈的去遠洋考察,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他沒有物質上的擔憂。當然,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被上帝如此眷顧。也正因為如此,有科學家一生清貧;也有人為了真理而死去;可達爾文卻是幸運的。退153年,這么在當時還被認為是謬論的著作誕生了。盡管書中的結論在如今,已經是無人不知的常識了??稍谀菚r,就像是往混沌的湖水上投了一塊大石頭,導致驚起了無數的波瀾。
當上帝與達爾文只有一個是正確答案,固然人們覺得達爾文的文章也有道理,人們還是傾向了那個千百年來給予安穩(wěn)依靠的人然而科學探索就如同開荒擴路一樣,如果我們渴望那遠方土地的富饒,那就必須舍棄現有的安樂家園。探索意味著不可知的風險,意味著別人的質疑,也就需要承擔更多不必要的責任——因為你選擇了科學這條道路。本能的反應使人們滿足于現狀,安于現有的精神依靠。這也許就是科學的理論只有在時間的打磨下才能成為科學,真理的原因。對于不可知的事物,成大事者往往有一種不拘與隨性,永恒不變的熱愛是支持他們的唯一動力。至少我認為這些可貴的品質在達爾文的身上展露無疑。
倒退115年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甲午海戰(zhàn)戰(zhàn)敗,嚴復將此著作連同戰(zhàn)敗的羞恥與彷徨走進了中國,也就是在我們以后將要學習的歷史中的《天演論》。達爾文之所以在中國能有這樣的名氣,很大程度上在于嚴復對那名著的翻譯作的推動。而嚴復翻譯這一著作并非是完全沒有目的的。還針對中國的現狀來評論,表達他的想法。科學著作就這樣在有目的的安排下成為了政治力氣,思想里奇。這一舉動有利也有弊,一旦它的翻譯者刻意的扮演成一位再創(chuàng)造者,偏離或片面的放大則不可避免;但另一方面,這又確確實實是近代的中國所發(fā)出的一聲震耳發(fā)聵的驚雷———相比人類的誕生到底是出自于上帝之手還是由單細胞生物演化而成的,但是的中國人可能更在意,重視自身的存亡與國家的興衰。時代性是《物種起源》的又一烙印。是它所要承擔的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歷史使命,是我們對于它產生特殊感情的原因。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物種起源教案篇十一
讓我們從2012年算起。倒退203年,上帝讓這個動搖自己權威的孩子誕生了,不僅是如此,上帝同時還贈予了他一個富裕的家境和可以游手好閑的機會,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勤奮努力的富二代。達爾文能夠轟轟轟轟烈烈的去遠洋考察,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他沒有物質上的擔憂。當然,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被上帝如此眷顧。也正因為如此,有科學家一生清貧;也有人為了真理而死去;可達爾文卻是幸運的。退153年,這么在當時還被認為是謬論的著作誕生了。盡管書中的結論在如今,已經是無人不知的常識了??稍谀菚r,就像是往混沌的湖水上投了一塊大石頭,導致驚起了無數的波瀾。
當上帝與達爾文只有一個是正確答案,固然人們覺得達爾文的文章也有道理,人們還是傾向了那個千百年來給予安穩(wěn)依靠的人然而科學探索就如同開荒擴路一樣,如果我們渴望那遠方土地的富饒,那就必須舍棄現有的安樂家園。探索意味著不可知的風險,意味著別人的質疑,也就需要承擔更多不必要的責任——因為你選擇了科學這條道路。本能的反應使人們滿足于現狀,安于現有的精神依靠。這也許就是科學的理論只有在時間的打磨下才能成為科學,真理的原因。對于不可知的事物,成大事者往往有一種不拘與隨性,永恒不變的熱愛是支持他們的唯一動力。至少我認為這些可貴的品質在達爾文的身上展露無疑。
倒退115年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甲午海戰(zhàn)戰(zhàn)敗,嚴復將此著作連同戰(zhàn)敗的羞恥與彷徨走進了中國,也就是在我們以后將要學習的歷史中的《天演論》。達爾文之所以在中國能有這樣的名氣,很大程度上在于嚴復對那名著的翻譯作的推動。而嚴復翻譯這一著作并非是完全沒有目的的。還針對中國的現狀來評論,表達他的想法??茖W著作就這樣在有目的的安排下成為了政治力氣,思想里奇。這一舉動有利也有弊,一旦它的翻譯者刻意的扮演成一位再創(chuàng)造者,偏離或片面的放大則不可避免;但另一方面,這又確確實實是近代的中國所發(fā)出的一聲震耳發(fā)聵的驚雷———相比人類的誕生到底是出自于上帝之手還是由單細胞生物演化而成的,但是的中國人可能更在意,重視自身的存亡與國家的興衰。時代性是《物種起源》的又一烙印。是它所要承擔的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歷史使命,是我們對于它產生特殊感情的原因。
物種起源教案篇十二
(1)初步了解達爾文及其進化論學說的內容,《物種起源》導言教案。
(2)了解序言的寫作體例。
(3)通過篩選重要信息和關健詞句,理解文章的結構和思路。
2、能力目標
(1)辨別和篩選文章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2)篩選文章的關鍵語句,進而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3、情感目標
學習達爾文尊重客觀事實、深入細致、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重點:篩選主要觀點;篩選關鍵語句。
難點:如何提高學生對說明性文字的閱讀興趣。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在以前的語文教材里,我們曾學過《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在這篇講話中,恩格斯運用類比的表述,肯定了馬克思的一個偉大發(fā)現,同學們還記得那個表述嗎7(通過舊知引發(fā)思考)它就是:"正如達爾文發(fā)現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樣,馬克思發(fā)現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恩格斯通過這樣的類比,充分肯定了這兩個發(fā)現的劃時代意義。其中達爾文所發(fā)現的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指的就是他的進化論學說,也就是《物種起源》一書的思想精髓。今天我們共同學習這篇《物種起源導言》,去大致了解一下生物進化論的幾個主要觀點。
1、作者簡介
達爾文(1809一1882)是"進化論"的創(chuàng)始人。出生于英國一位名醫(yī)之家,1825年進愛丁堡大學學醫(yī),1828年進劍橋大學學神學,但他從小就熱心研究自然科學,特別是生物學。1831年至1836年,由于漢斯羅教授的惟薦,以自然科學家身份,隨英國皇家軍艦貝格爾號環(huán)球航行。五年間,他考察了許多地方,對各種生物進行了搜集研究,從此確定了他一生的事業(yè)。1859年達爾文發(fā)表了《物種起源》從根本上否定了當時甚囂塵上的"神創(chuàng)論""物種不變論"的傳統觀念,成為劃時代的巨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關于"導言"
導言,亦稱緒論,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用于說明自已撰寫著作的目的、過程、資料來源,并扼要地說明書中闡述的觀點和結論,使讀者先得到一個總概念,幫助理解整部著作,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物種起源》導言教案》。
(二)整體感知
一、[思考]課文哪些段落中概括表述了作者關于物種起源問題的一些基本觀點?
[明確]文章的第四、五、六、七小節(jié)。
據此,文章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1-3節(jié))說明《物種起源》一書的寫作經過和摘要發(fā)表的有關情況。
第二部分(4-7節(jié))扼要介紹《物種起源》一書的內容體系。
二、積累詞語。
博物:動物、植物、礦物、生理等學科的總稱。
札記:讀書時摘記的要點和心得。
瑣屑:瑣碎,細小而繁多?,?,細碎。屑,碎末。
遺傳:生物體的構造和生理機能等由上代傳給下代。
趨向:朝著某個方向發(fā)展。
信奉:文中指相信并奉行。
歸因于:歸結原因到(某方面)。
漸感不支:漸漸感到(體力或精力)支持不住。
不足為奇:不值得奇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多指事物或現象很平常。
(三)知識要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一、默讀全文,畫出本文每一自然段中能概括本段主旨的核心句。
[提示]第1段:"我并沒有輕率地下結論"。
第2段:"我早日發(fā)表這個摘要的原因"。
第3段:"本書還是摘要的性質,未必完備"。
第4段:"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
第5段:"要解決這個困難問題,應當從研究家養(yǎng)動物和栽培植物著手。
第6段:"我把家養(yǎng)變異的問題,放在本書的第一章"。
第7段:"我深信生物的種不是不變的;所謂同屬的種,都是其他大概已經滅亡的種所傳下來的直系后代,而現在認為同種的各項變種,都是這同種的后代。我又確信自然選擇作用,它雖然不是物種變異的唯一條件,也該是最重要的條件"。
二、[思考]根據上述文章的核心句,本文作者行文的思路是怎樣的?
[點撥]全文7段的行文思路是這樣的:先陳述自己研究的歷程,表明沒有輕率地下結論,接著用華萊斯先生的研究印證了自己結論的可靠性。
物種起源教案篇十三
學會篩選主要觀點,學會篩選關鍵語句。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解題。
〈〈物種起源〉〉是達爾文生物進化理論的一部重要著作?!拔锓N”即生物的種,指具有一定形態(tài)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區(qū)的生物類群?!捌鹪础奔瓷锸窃鯓赢a生的。
達爾文,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22歲從劍橋大學畢業(yè)后,以博物學家的身份乘海軍勘探船“貝格爾號”作歷時五年的環(huán)球旅行,觀察并搜集了動植物和地質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經歸納整理與綜合分析,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動當時學術界的《物種起源》一書,成為生物學史上的一個轉折點。隨后又寫成《動物和植物在家養(yǎng)下的變異》、《人類起源及性的選擇》等書,進一步充實了進化學說的內容。
進化論亦稱“演化論”(天演論)。通常指生物的進化理論。它是研究生物最初是拉馬克提出。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奠定了進化論的科學基礎。
……現(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說和進化論。
8.速讀課文。
a.畫出文中關鍵性的語句;。
b.理出文章結構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意。
五如何認識文章的關鍵句。
1從內容看,中心句是關鍵句,它是集中揭示說明對象特征或點明主要事理的語句。
2從結構看,總提句、總結句和重要的過渡句是關鍵句??偺峋?、過渡句能顯示文章內容的推進,總結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內容。
3從出現頻率看,反復出現的句子是關鍵句,它能表示需要強調的內容。
七文章賞析。
第四段的5句話之間關系如何?全段說明了什么觀點?
第一句為假設復句,是全段中心句。它的后半句用“是……而不是”并列,強調自己的'觀點。第二句是雙重假設復句,補充第一句。第三句是單句,提出一般博物學家的觀點。第四句是轉折復句,通過事例否定一般博物學家的觀點。第五句再舉一例,與上句并列,作用也與上句相同。
全段可以分為兩層,說明生物的種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的。
 2第五段三句話各有什么作用?說明了什么問題?
第一句為過渡句,表明第五段與上文構成因果關系,并提示了問段的主要內容.
第2句是本段關鍵句,說明作者是怎樣研究物種變異原因的.
第3句是對全段內容的小節(jié),強調這一類研究的重要.
 3第六段的關鍵句在何處?它闡明了什么觀點?
第2句為關鍵句.它闡述了由家禽變異研究得到的兩個列論:一為大量的遺傳的變異是可能的,二為人類選種的力量是偉大的。
這一研究為作者研究物種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變異提供了最良好最可靠的線索。
 4第七段可以分為幾層?各自說明了什么問題?
這一段共有九句,分為三層。
第1句至第5句為第一層,間接說明研究物種起源和變異有重大意義。
第6句和第7句為第二層,說明創(chuàng)造論是錯誤的。
第8句和第9句為第三層,說明物種起源的基本觀點:生物的種不是不變的。
 5本文語言的準確、嚴密性表現在何處?
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關聯詞語的恰當運用,使復句內部的各種層次表現得既準確又嚴密,體現了很強的邏輯性。(可以第7段為例)。
其次,修飾、限制性詞語用得恰倒好處,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可以第4段第4句、第7段第6句為例)。
再次,動詞、形容詞使用準確,有利于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可以第1段、第3段、第7段為例)。
 6文章怎樣體現了達爾文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第一段:“深刻的印象”“整理研究”“專心思考”“加以充實”“沒有輕率地下結論”
可以看出達爾文對待科學工作嚴謹審慎的態(tài)度和長期刻苦鉆研的精神。
第二段:“華萊斯先生的一般結論,幾乎和我完全相同”
可以看出達爾文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第三段:“還是摘要的性質”
“詳盡地刊出”避免別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結論”
可以看出達爾文嚴肅、審慎的態(tài)度和謙虛的精神。
第四段:“仍然是難以令人滿意”
&nbs。
物種起源教案篇十四
1、掌握“瑣屑、審慎、變異、遺傳、趨向、札記、付印、斷言”等詞語。
2、了解達爾文及其進化論。
能力目標
1、篩選文章主要觀點、概括要點,整體把握文意,感受科技說明文嚴密的邏輯性。
2、揣摩語言,體會科技說明文語言的簡明性。
德育目標
學習達爾文堅持真理、尊重客觀事實、謙虛審慎、嚴肅認真、深入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和鍥而不舍、刻苦鉆研的奮斗精神。
準確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正確認識文章的科技內容。
激發(fā)學生對說明性文字閱讀的興趣。
1、討論點撥法。課堂教學以討論為主,但因本文專業(yè)性強,學習不太容易,教師酌情給予點撥引導。
2、情景教學法。通過多媒體設計,利用電視畫面、圖片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課堂氛圍。
3、換位閱讀法。教師虛擬情境,為紀念達爾文誕生190周年,出版社決定出版《物種起源》中文譯本,要求學生根據本文提供的材料為本書寫一篇序言。
多媒體、教學圖片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閱讀課文,逐段概括大意,篩選關鍵信息,理清行文脈絡,整體把握文意;仔細品讀課文,學習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學過程]
大家一定記得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中,把達爾文發(fā)現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馬克思發(fā)現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相提并論。一百多年前,達爾文的思想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來,這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為跨世紀的新一代,你了解達爾文嗎?你知道進化論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打開達爾文的進化論之門——《物種起源》導言。
1、提問:請同學們談談什么是導言?
明確:“導言”即“緒論”也稱“引言”,是學術論著或一篇文章開頭的話。一般說明全書的主旨和內容及有關問題等,作出介紹、說明。這篇課文是科學論著的導言,以介紹研究和寫作經歷,說明發(fā)表原因,以表明自己的著作言必有據,沒有妄下結論;然后說明自己研究的思路,闡述立論的根據,點出主要觀點。并扼要介紹了《物種起源》一書的內容和聯系。
2、介紹達爾文及其進化論。
多媒體出示圖片和文字投影(情境創(chuàng)設),文字書寫“紀念達爾文誕生190周年大會”,作為會場背景;投示出達爾文的畫像,激發(fā)學生進入角色。
投影文字書寫:“190年前,上帝按照特定的目的創(chuàng)造萬物”的物種不變論像個幽靈盤旋在歐洲大陸的上空,愚弄著蕓蕓眾生。就在這時候——18xx年,英國一個醫(yī)生的家庭里誕生了一個當時誰也沒過分注意的小生命——達爾文。但正是他,在1859年發(fā)表了舉世震驚的《物種起源》,敲響了“物種不變”的喪鐘,確立了被馬克思稱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fā)明”之一的生物進化論。今天,我們隆重集會,紀念他的190周年誕辰,紀念這位生物進化論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
我們該向他學習什么呢?相信同學們讀了他的《物種起源》導言后會明白的。現在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畫出文中結論性的語句,理出文章結構,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意。
閱讀全文后討論、互相交流各自對文章結構和段意的理解,請一兩位同學回答,其他同學補充、更正。
解說:通過閱讀,整體感知文章,并初步篩選出文章的關鍵句;通過討論交流,整體把握全文;通過簡潔的段意概括,篩選關鍵語句準確表達。
1、出示投影,閱讀1~3段,回答問題。
(1)第1段文中的“那時候”指_____________年,“現在”指_____________年,“這個問題”指____________。
明確:1831 1859 物種起源問題
(2)從第一段文字看,達爾文的科學研究經過了_____________個階段,它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確:四 出洋考察階段、撰寫札記階段、充實札記階段、繼續(xù)探討階段
a、說明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始終沒有間斷。
b、告訴讀者出洋考察給自己很深的印象,才引發(fā)對問題的研究。
c、讓讀者了解“導言”的寫作要求,必須介紹寫作經過。
d、使讀者知道書中的結論不是自己“輕率”得出的,而是經過嚴肅認真的研究。
明確:d;作者從“遠航”到“現在”,從“考察”到“研究”,從感性到理性,從綱要到全書,歷經20多年,可以看出達爾文的嚴謹、審慎態(tài)度,長期刻苦鉆研——對真理的追求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4)篩選出能概括第1段主旨的中心句。
明確:“我之所以說明這些,是為了要表明我并沒有輕率地下結論?!?/p>
(5)提問:第二段有哪兩個方面說明《物種起源》要早日發(fā)表?
明確:一從主觀方面說:《物種起源》作為進化論的緒論部分的研究工作“將近結束”;進化論的全部研究計劃的完成需要更多歲月,由于體弱多病,要早日出版。二是從客觀方面說:華萊斯寫了關于生物進化的論文,迫使達爾文早日發(fā)表自己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
(6)第2段的主旨句是什么?
明確:本書還是摘要的性質,未必完備。
2、請同學們速讀4~7段,畫出關鍵句。
提示:突出地體現文章的旨趣,標示文章的思路,顯示文章的結構特點的句子是關鍵句。
從內容上看,中心句是關鍵句,集中揭示說明對象的特征或點示主要事理的語句。
從結構上看,總結句、總提句及重要的過渡句是關鍵句??偨Y句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內容,總提句、過渡句顯示出文章的說明內容的推進。
反復出現的文句是關鍵句。這是作者著力表達的觀點,需要強調,同時也顯示脈絡層次。
根據提示明確:
第4段的關鍵句:“……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
“關于物種起源的問題……而不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p>
第5段:“因此,我們對于生物變異及相互適應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個明確的了解?!?/p>
第4、6、7段都反復說:“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大量的遺傳的變異是可能的”“生物的種不是不變的”。
第7段:“我深信生物的種不是不變的;……我又確信自然選擇作用,它雖然不是物種變異的唯一條件,也該是最重要的條件。”(這是總結進化論學說的基本觀點)
提問:這篇文章1~7段主要說明了《物種起源》的寫作經過和作者對物種起源問題的一些基本看法。透過說明的文字,即關鍵語句,我們可以看到達爾文怎樣的一種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夠體現這種精神的文字。
學生思考,并自由發(fā)言,集體交流。
學生甲:第1段的關鍵語句,從“遠航”(1831)到“現在”(1859年),其間“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專心思考”“又把這些札記加以充實”等等,一個正確的結論,從考察到研究,從感性到理性,從綱要到全書,歷經二十多年,可以看出達爾文對待科學工作的嚴謹審慎的態(tài)度和長期刻苦鉆研及對真理的追求,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第2段的關鍵句有“華萊斯先生,他對于物種起源問題所得到的”“一般結論,幾乎和我們完全相同”(這是指英國的自然科學家,1858年他寫了一篇關于生物進化的自然選擇的科學論文寄給達爾文。達爾文于當年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華萊斯的論文同時在林奈學會的雜志上發(fā)表)可以看出達爾文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學生乙:第3段的關鍵句有指出書本的`缺陷,“還是摘要的性質”;說明今后的打算,“詳盡地刊出”,避免使別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結論”,反映出達爾文對理論著作嚴肅、審慎的態(tài)度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謙遜的精神。
第4段關鍵句有:“仍然難以令人滿意”,表明作者決不輕率地做出結論的科學態(tài)度。
學生丙:第5段關鍵句有:“這類的研究,雖然常為一般博物學家所忽略,但是我卻相信它的價值的重大?!闭f明作者注重親身實踐的科學態(tài)度。
第6段關鍵句有“很不幸”“不得不簡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與不足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學生丁:第7段,關鍵句有“毫不懷疑地斷言創(chuàng)造論的錯誤”“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確信”這些突出地說明了達爾文在科學研究工作中毫不動搖的信念和勇于堅持真理的精神。
教師根據學生發(fā)言板書:
長期考察 實事求是 謙遜審慎 決不輕率 親自實踐 不避缺陷 毫不動搖
教師總結:
從文字的表層意義的闡明深入到文字的深層含義的探究,從了解偉大的科學家的基本觀點、理論深入到追求他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可以看到達爾文尊重客觀事實,深入細致,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這是值得我們青少年借鑒、學習的地方。
了解、明確:關于生物界歷史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學說,由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所著《物種起源》一書,奠定了科學基礎,對以后生物學上的成就和發(fā)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達爾文通過環(huán)球考察,搜集了大量有關動植物演變和發(fā)展的科學資料,指出生物進化的主導力量是自然選擇,也就是遺傳、變異和選擇三種因素綜合作用的過程。認為生物經常發(fā)生的細微的不定變異,通過累代的選擇作用,適者生存,并逐漸累積有利的變異發(fā)展成新種。不適于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就被淘汰。他總結了用人工選擇方法獲得家畜和農作物新品種的實驗成果,進一步論證了自然選擇學說。進化論是人類對生物界認識的偉大成就,給形而上學、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以沉重的打擊,在推動現代生物學的進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對達爾文學說給予很高的評價,說《物種起源》是劃時代的著作。
課文1~3段介紹《物種起源》的寫作經過“耐心搜集”“整理研究”“專心思考”“并且作了一些札記”,為寫成此書作好了準備,再經過兩年的研究、充實,才于1844年“寫成了當時我認為是正確的結論的綱要”。從這里可以看出達爾文對待科學工作嚴謹審慎的態(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同時說明促成本書出版的原因及本書的性質、存在的缺陷以及今后的打算。從而可以看出達爾文對待科學研究和理論著作的實事求是和嚴肅審慎的態(tài)度。
找出本文的主要內容集中在哪幾段。篩選作者闡明的關于物種起源問題的兩個主要觀點,及研究家養(yǎng)動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意義及獲得的認識的關鍵語句。
物種起源教案篇十五
“姐姐,你們家的幸福樹長得怎樣樣了?”“好著呢!還育出了‘小寶寶’呢!”“天哪!”我發(fā)出了一連串的怪叫。
其實,之前我和姐姐買了兩盆“幸福樹”是送給媽媽的節(jié)日禮物!可惜我不是一個好的“花匠”,幸福樹枯萎了!我請教了姐姐這位大世界的“花匠”一些小訣竅。房間里傳來了我們的對話:
“姐,你就說說唄!你怎樣把幸福樹培育得這么好?有啥訣竅就傳授給我點吧!”
“嗯,好吧!”說完便丟給我一本書《物種起源》。
咦?這是什么意思??!不教我就不教唄!打什么啞謎呀!
姐姐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笑著說:“你看看就明白了!”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可是我看了幾行就迷上了這本書。這本《物種起源》是著名的博物學家、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寫的。他在這本書中提出了兩個理論:首先,他認為所有的動植物都是由較早期、較原始的形式演變而來;其次,他認為生物演變是經過自然選擇而來。
突然,我看到上頭有一行字:把取出蛋清和蛋黃后的碎蛋殼放置在花木植穴的四周,能供給花木根部很多養(yǎng)分,對花木生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咦?我家的“幸福樹”不是正缺少營養(yǎng)嗎?于是,我照做了!
第二天早上,我頂著兩個熊貓眼看了看枯萎的幸福樹。突然,我的雙眼射出了一道光芒,我驚奇地發(fā)現“幸福樹”的“腰板兒”十分挺拔!可葉子還是那焉焉的樣兒,但這可不是一口吃個大胖子的事情,得慢慢來。突然,我發(fā)現旁邊的蛋殼沒有了光澤,僅僅殘留的一滴蛋清也被吸收完了!怪不得那桿兒挺得不得了,還散發(fā)著一股股靈氣,有一種大自然的味道。
也許那辦法真的有效!我連續(xù)放了幾天的蛋殼兒,幸福樹滿滿的“活”了過來,我幸福地觸摸著它的枝葉,呼吸著它剛剛制造好的氧氣,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呢!
之后,我們家還養(yǎng)了“爬蔓”“金心吊蘭”等植物,都用了這種“蛋殼療法”來為他們“治病”!
對于世間一切生物來說,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怎樣樣?“科學藏在花草中”,名副其實吧!
物種起源教案篇十六
以前,我站在海邊的沙灘上,陷入了這樣的深思:潮起潮落,無法計數的分子,各自孤獨地運行著,相距遙遠卻又息息相關;驕陽彌散著能量,射向無垠的宇宙。
《物種起源》,是進化論奠基人達爾文的第一部巨著,更是一部科學的偉大篇章。它講述了生物進化的過程與法則。全書能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的資料是全書的主體及核心,標志著自然選取學說的建立。第二部分中作者設想站在反對者的立場上給進化學說提出了一系列質疑,再逐一解釋,使之化解。這正表現出科學的學說本身不可戰(zhàn)勝的生命力。在第三個大部分,達爾文用它的以自然選取為核心的進化論對生物界在地史演變,地理變遷,形態(tài)分異,胚胎發(fā)育中的各種現象進行了令人信服的解釋,從而,使這一理論獲得了進一步支撐。試問,有此發(fā)現與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毫無疑問,是科學的力量!
還有,巨大的潛在能量和無盡的寶藏是不會帶著它的使用說明書的,因而人們需要靠自己的力量,步步摸索,投入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技術,才能真正翻開她的“使用說明”,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激動、驚嘆和神秘,在我們研究問題時一次又一次地出現。知識的進步總是帶來。
更深、更美妙的神秘,吸引著我們去更深一層地探索。有時探索的結果令人失望,可這又有什么關聯呢?我們總是興致勃勃而自信地深鉆下去,發(fā)現無法想象的奇妙和隨之而來的更深、更美妙的神秘。這難道不是最激動人心的探索么!打個比方,先賢們締造了民主的制度,正因我想沒有一個人絕對懂得如何管理zf,我們只有用這樣一個制度來保證,新的想法能夠產生、發(fā)展、被嘗試運用,并在必要的時候被拋棄;更新的想法又能夠如此地輪回運行。這是一種嘗試――糾偏的系統方法。這種系統方法的建立,正是正因在18世紀末,科學已經成功地證明了它的可行性。質疑和討論是探索未知科學的關鍵。如果我們想解決以前未能解決的問題,那我們就務必這樣地運用科學,才能把通向未知的門開啟。
當然,人類還處在初始階段,在人類魯莽沖動的青年時期,常常會制造出巨大的錯誤而導致長久的停滯。但我們知道偉大的進展都源于承認先前的無知,都源于思想的自由。因此,我們遇上各種問題是毫不個性的。好在未來還有千千萬萬年,我們的職責是學所能學、為所可為,探索出更好的辦法。我們就應放開被束縛的雙手,宣揚一種科學的精神,一種自由的思想,告訴更多的人們,不好怕被質疑而扼殺自己最初的想法,而是就應毫不氣餒地、毫不妥協地堅持自己思想的自由。這一切,都源于同一個信念:我們摯愛科學!
物種起源教案篇十七
是誰擊破神創(chuàng)論的天空,將世界從上帝的手中掙開;是誰以銳利的雙眼,看穿時空的陰霾,尋找物種間的聯系與存在;是誰以一句“物競天擇”的吶喊,喚起整個大崛起的時代。也許》隨著時代日顯其不足,但傳承給后人的,并讓后人撫卷感嘆的始終是那彌漫在字里行間的對科學的嚴謹與熱愛。
少年頑劣,浪子回頭。達爾文年輕時用他父親的話說“除打獵、養(yǎng)狗、抓老鼠以外,無所事事”相對他的兄弟姐妹來講或者用中國父母常講“別人家的孩子”來說達爾文可算是一事無成的敗家子??墒蔷褪沁@個常人眼中的敗家子卻成為英國偉大的科學家、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參加“貝格爾號”艦的全球遠航,成為流傳后世的的偉大人物,我不禁感嘆人的命運是由自我決定的。
大巧若拙,埋頭著書。在達爾文那個時代,人們普遍都理解創(chuàng)造論,相信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并一次就創(chuàng)造出所有的生物,同時上帝也賦予每種生物各自的主角,而每個物種的設計都十分完美,所以物種是永恒固定不變的。這種錯誤的觀點在宗教的神環(huán)下成為人們精神的枷鎖,于是》在這種情景下誕生了。
本書中討論過的生存斗爭,對于變異究竟怎樣發(fā)生作用呢在人類手里發(fā)生巨大作用的選擇原理,能夠應用于自然界嗎我想我們將會看到,它是能夠極其有效地發(fā)生作用的。讓我們記住,家養(yǎng)生物有無數輕微變異和個體差異,自然狀況下的生物也有程度較差的無數輕微變異和個體差異;同時也要記住遺傳傾向的力量。在家養(yǎng)狀況下,能夠確切他說,生物的整個體制在某種程度上變?yōu)榭伤苄缘牧?。正如》所講人類用有計劃的和無意識的選擇方法,能夠產生出并且的確已經產生了偉大的結果。
改變世界,真理永恒。科學永遠是真理與實踐的孩子,而非強權與臆測的玩物,“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希臘先哲早在千百年前就有這振聾發(fā)聵的話了。當達爾文應對教會的刁難,應對無知者的嘲笑,面強權的脅迫。他沒有低頭,也不會低頭,他以一種“真的勇士”的姿態(tài),艱難的前行,昂揚的前行。他用自我并不堅實肩膀扛了這個世界的明天,孤身一人站到了諸神的對立面。這才是真正科學,真正讓人類社會提高的科學。
反觀當下中國,應試教育大行其道,論文互抄,研究成果互竊,科學研究充滿了權錢交易與利益制衡,大學不再是象牙塔,科研院成了官場,沒有學會做人便作學問的人比比皆是,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沒有一種敢向與不合理存在挑戰(zhàn)的精神,都沒有靜下心來,埋頭作學問的毅力,那么何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何談雄踞世界民族之林。
真的科學是容不是一點雜質的,而真正愛科學的人也不會讓它有一點雜質的,所以各位年輕的朋友行動起來吧!用信念與毅力去譜寫一首壯麗的科學之歌,為我們祖國正在發(fā)展科研事業(yè)貢獻屬于自我的一份力量。
物種起源教案篇十八
該篇文章是蘇教版必修五的科學之光的第一課。如何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的嚴謹和魅力是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在之前的教學中,達爾文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達爾文的研究經歷是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如何讓學生能夠有效掌握,經過學習,我了解到,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不會的,會的部分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完成。所以關于達爾文的簡介我準備刪去,只從其研究經歷入手切入。
1、依據一些關鍵語段概況文章的能力(研究經歷的概況)
2、從全文入手篩選、判斷信息的能力(對待科研態(tài)度的學習)
3、學會讀懂緒論、序
教學過程以四個“一”展開。主要包括了解一個人(達爾文大家都聽過,但他的研究經歷并不熟悉,通過研究經歷的概況進一步了解他)、了解一種觀點(生物進化的觀點學生也都知道,但到底是什么并不熟悉)、明白一種人生態(tài)度(通過全文大家梳理對達爾文的科研的態(tài)度)、會讀一種文體(這里的文體指“序”,可聯系學生之前學過的《指南錄》后序、《滕王閣序》)
學生基本能知道概況內容時要注意寫作順序,包括時間、空間、時空順序,同時知道時間的展示不一定要出現數字,可以使xxx的時候,xxx以后。了解生物進化的觀點也很容易解決。接下來是達爾文對待科研的態(tài)度。這里可聯系課后聯系,采用詞語刪掉和補充上讓學生對比兩句之間的關系。學生也基本能理解。最后是關于“序”的介紹。課后聯系通過找一篇“序”理清“序”的內容來對文章進行強化。綜上能基本完成教學任務。
物種起源教案篇十九
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讀.講.練
教學內容與方法
(1)請一位學生說出其所畫的關鍵句,而后集體加以確認。
明確:什么是關鍵句?有哪些類型?
關鍵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語句,它突出地體現了文章的旨趣,標示文章的思路,顯示文章結構的特點。
其類型為: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99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