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至的活動教案(熱門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5 11:55:17
2023年冬至的活動教案(熱門19篇)
時間:2023-11-25 11:55:17     小編:念青松

教案是教師教學的依據(jù),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教案編寫時應該注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閱讀這些教案范文時,你會發(fā)現(xiàn)不同學科、不同階段的教案各有特色。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一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比藗冋J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jié)氣循環(huán)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的冬至教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nèi)容請關注應屆畢業(yè)生網(wǎng)!

冬至是我國農(nóng)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同時也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的冬至家家戶戶都有吃湯圓、吃麻糍來表示全家團聚、慶豐年的習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代化的廚具卻很難做出口味地道的麻糍了,很多人對其傳統(tǒng)的制作過程也已全然不知。冬至即將來臨,利用現(xiàn)有的資源讓幼兒親身體驗制作麻糍,不僅能讓幼兒感受節(jié)日的氣息,了解麻糍的制作過程,同時也讓幼兒感受勞動的快樂,激發(fā)幼兒對傳統(tǒng)工藝的興趣。

l.初步了解冬至與麻糍的意義,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識及制作技能。

2.能獨立或與人合作制作麻糍,體會勞動的快樂,激發(fā)愛勞動的情感。

1.與客座教師聯(lián)系,把制作麻糍的工具準備好。(糯米、芝麻、黃豆、紅糖)2.聯(lián)系車輛。

2.師:外出活動應該注意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隊伍、講禮貌,等等)

教師小結(jié):外出時除了講禮貌,還要注意安全,特別是到『糍店,那兒人很多,很擠,小朋友要注意安全,還要跟好隊伍,并要在老師指定的地方參觀,不能隨便亂跑。

1章:小朋友吃過麻糍嗎?幼:吃過,很好吃。

2-章:你們還記得麻糍是什么樣的?幼:圓圓的,軟軟的;黏黏的,外面還有粉;特別軟,粘牙….

章:看來小朋友很喜歡吃麻糍,說得很棒

章:今天,我就帶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1)章:小朋友,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幼:好大的石頭,中間有個大口,是用來盛水的吧!章:這叫搗池,是用來搗米的。我們做麻糍先要將米蒸熟,再倒入搗池中反復捶搗,直到米粒全都一起為止。

(2)幼兒觀看搗米操作情況。

(3)幼兒嘗試、腦沁(4)幼兒說說淘米的感覺。幼:好重,抬不動;太累了,我們兩個人也抬不動…章:搗錘是用石頭做的,有幾十斤重!這些米就是諶著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章沸黯碰:鋤一部分米團矽人手中,捏出小塊拉斷。好嗎?

(1)讓幼兒區(qū)別滾過豆沙和沒滾過豆沙的`麻糍的呸道。章:你們來嘗嘗自己捏出來的麻團。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章:這個好吃嗎?(幼兒品嘗)幼:又香又甜。章: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滾上豆沙,這樣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滾太多,也不可太少,還要滾得均勻。

(2)觀看客座教師滾豆挲。

(3)師幼共同嘗試滾豆覬

(三)小結(jié)。師:小朋友,伯伯為我們做的麻糍好吃嗎?幼:好吃!師:但是做出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勞動,你們剛才也看了章伯伯在搗米的時候流下的汗水,可見我們的糧食來的是多么不容易!我們不僅要愛惜糧食,而且要尊重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四)延伸活動(回幼兒園嘗試做麻糍)師:小朋友,我們觀看了制作麻糍的過程,現(xiàn)在我們也來做麻糍,讓我們跟著廚房阿姨一起來做吧!1. 幼兒嘗試制作麻糍。2. 幼兒品嘗。

孩子們在了解制作麻糍的過程中感到興奮、新鮮好奇,表現(xiàn)得非常積極,每一環(huán)節(jié)都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認識傳統(tǒng)工具,在體驗到勞動快樂的同時也感受到取得成果的不易。吃著親手制作的麻糍,節(jié)日的氣氛已悄然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里,今年的冬至對孩子來說一定意義非凡。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二

1.在冬至來臨之際,讓所有在院的同學一起過節(jié),增進大家之間的親密聯(lián)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節(jié)日的問候。在集體的溫暖中度過異地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感受家的溫暖、集體的溫馨。

2.通過親自動手包湯圓、煮湯圓,讓全院同學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內(nèi)涵,了解更多具體的工藝,學習能力。

3.感受節(jié)日氣氛、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繼承傳統(tǒng)習俗。

院餐廳(教師餐廳)。

全院師生。

“湯圓和餃子”的`制作及吃湯圓、餃子共慶冬至佳節(jié)。

七、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

(一)宣傳:海報、廣播站宣傳、微信公眾平臺。

海報:1張貼在宣傳欄。

(二)參加方式:排隊領取“免費劵”(每人只限1份)數(shù)量有限,先到先得。

(三)會場所需物品:照相機1臺。攝像機1臺。一個音箱,兩個移動話筒。

1.集體照合影。

2.主辦方做總結(jié)。

xxx。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三

1.在冬至來臨之際,讓所有在院的同學一起過節(jié),增進大家之間的親密聯(lián)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節(jié)日的問候。在集體的.溫暖中度過異地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感受家的溫暖、集體的溫馨。

2.通過親自動手包湯圓、煮湯圓,讓全院同學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內(nèi)涵,了解更多具體的工藝,學習能力。

3.感受節(jié)日氣氛、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繼承傳統(tǒng)習俗。

院餐廳(教師餐廳)。

全院師生。

“湯圓和餃子”的制作及吃湯圓、餃子共慶冬至佳節(jié)。

七、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

(一)宣傳:海報、廣播站宣傳、微信公眾平臺。

海報:1張貼在宣傳欄。

(二)參加方式:排隊領取“免費劵”(每人只限1份)數(shù)量有限,先到先得。

(三)會場所需物品:照相機1臺。攝像機1臺。一個音箱,兩個移動話筒。

1.集體照合影。

2.主辦方做總結(jié)。

xxxxxx。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四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家庭生活越來越好,孩子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為了讓他們體驗媽媽及家人勞動的辛苦,培養(yǎng)孩子愛媽媽的情感,教育孩子學會感恩,特開次活動。

1、通過開展包湯圓的主題活動,讓幼兒了解認識我國傳統(tǒng)的'冬至節(jié),知道冬至的由來。

3、在活中動,體驗勞動的快樂,營造節(jié)日的熱鬧、快樂氣氛。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tǒng)的民族。

20xx.12.22。

通知信息、湯匙、盛放湯圓托盤、餡料、面粉、一次性桌布等。

各班教室。

今年的12月22日是冬至。說到冬至節(jié),不是每個中國的小孩都知道的。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太快了,一些隆重溫馨,豐富有意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正在被人們淡忘和簡化。因此通過開展此活動,進一步讓孩子了解了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各班老師將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制定適合本班幼兒的教學方案,通過講故事、放視頻、說兒歌等方式了解冬至的由來,為什么冬至要吃湯圓,湯圓怎么包等,讓孩子感受到冬至的節(jié)氣。

1、在制作的過程中要注意衛(wèi)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兒座位。

3、場地整理。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五

1、知道冬至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有品嘗元宵的習俗。

2、通過做、煮、品嘗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樂趣。

3、能用簡短的語言講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嘗元宵時的心情。

面粉、點心盤、圍裙、電飯煲、糖、小碗、小勺等。

1、激發(fā)做湯圓的興趣和愿望。

2、觀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觀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3、做湯圓、煮湯圓。

(1)提醒幼兒穿好圍裙并洗手。

(2)幼兒嘗試用搓、團圓、在盤中滾一滾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兒注意不把面粉團弄碎,不要將面粉撒在盤外。)

(3)教師煮湯圓。

4、加糖品嘗湯圓,說說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六

通過看看、講講了解過新年時的一些風俗習慣,引導幼兒嘗試自己動手做湯圓,體驗過新年的快樂氣氛。

1、《新年好》的音樂磁帶;

2、《新年好》flash;

3、橡皮泥人手一盒;

4、盤子每組一個;

5、角色游戲房的娃娃家場景。

教師播放歌曲《新年好》,告訴幼兒新年來到了。

教師提問:寶寶,你們覺得過新年最開心的是什么事呀?

幼兒交流討論。

教師小結(jié):你們過新年的時候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拿紅包……。

1.教師播放flash:我們來看看別人的新年是怎么過的?

2.幼兒欣賞、交流。

3.師小結(jié):過新年是最重要的節(jié)日,在新年里很多人都會放鞭炮,一家人還會開開心心在一起吃湯圓,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的意思。

1.教師:寶寶,那我們也來試試做好吃的湯圓吧。

2.教師示范做湯圓的步驟:先取一小塊橡皮泥放在手掌心,用另一個手掌蓋在橡皮泥上,來回團、做,一個小小的圓圓的湯圓就做好了。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配背景音樂《賣湯圓》)提醒幼兒將做好的湯圓放在桌上的'小盤子里。

帶幼兒去角色游戲房,把做好的湯圓放進娃娃家的鍋子里,模仿煮湯圓的場景,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七

通過看看、講講了解過新年時的一些風俗習慣,引導幼兒嘗試自己動手搓湯圓,體驗過新年的快樂氣氛。

1、《新年好》的音樂磁帶;

2、《新年好》;

3、橡皮泥人手一盒;

4、盤子每組一個;

5、角色游戲房的娃娃家場景。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主題。

教師播放歌曲《新年好》,告訴幼兒新年來到了。

教師提問:寶寶,你們覺得過新年最開心的是什么事呀?

幼兒交流討論。

教師小結(jié):你們過新年的時候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拿紅包……。

二、播放flash。(過新年放鞭炮、吃湯圓。)。

1、教師播放flash:我們來看看別人的新年是怎么過的?

2、幼兒欣賞、交流。

3、師小結(jié):過新年是最重要的節(jié)日,在新年里很多人都會放鞭炮,一家人還會開開心心在一起吃湯圓,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的意思。

三、操作探索。

1、教師:寶寶,那我們也來試試做好吃的湯圓吧。

2、教師示范做湯圓的步驟:先取一小塊橡皮泥放在手掌心,用另一個手掌蓋在橡皮泥上,來回團、搓,一個小小的圓圓的湯圓就做好了。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配背景音樂《賣湯圓》)提醒幼兒將搓好的湯圓放在桌上的小盤子里。

四、延伸活動。

帶幼兒去角色游戲房,把做好的湯圓放進娃娃家的鍋子里,模仿煮湯圓的場景,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八

冬至節(jié)氣到來,天氣更加寒冷,這個時候要注意做好養(yǎng)生工作,在“冬至大過年”的今天,你可不能錯過冬至養(yǎng)生食譜!冬至想要吃得美味又養(yǎng)生,不妨來看看以下6道冬至養(yǎng)生食譜,讓你健康過冬,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qū)避疫鬼,防災祛病。糯米味甘、性溫,能夠補養(yǎng)人體正氣,吃了后會周身發(fā)熱,起到御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原料:糯米300克,花生米適量,赤豆適量,蔥末適量,香芹末少許,熟芝麻少許,臘肉適量,鹽適量,雞粉少許,水適量。

做法:把糯米先用水泡發(fā)濾干水份,赤豆提前一天泡軟備用?;ㄉ兹テ?,準備姜末香芹末,熟芝麻,臘肉切片過水備用。熱鍋下油,爆香臘肉,撒姜末,倒入糯米,花生米,赤豆不斷翻炒,最后撒少許鹽和雞粉拌勻了,倒入電飯鍋,水一定不能放多了,剛好和臘肉糯米平水即可。等電飯鍋跳閘后,開蓋撒上熟芝麻和香芹末即可。

粟米人腎、脾、胃、手足太陰、少陰經(jīng)。《本草綱目》說:“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饼堁蹱I養(yǎng)豐富,是珍貴的'滋養(yǎng)強化劑。長期食用,強體魄,延年益壽,開胃健脾,補體虛??梢姡疽运诿堁壑酁槭?,有補心腎、益腰膝的作用,適用于心腎精血不足,心悸,失眠,腰膝酸軟者。

原料:粟米100克,粳米50克,龍眼肉15克。

做法:將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鋁鍋內(nèi),將粟米去殼,淘洗干凈入鍋,加入龍眼肉,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熬熟,加入白糖攪勻。

從冬至日起一定要常吃羊肉燉蘿卜,這是皇家御膳“冬至”日的首選菜肴。蘿卜與羊肉共燉,不但有去膻作用,還有助消化的功效,能補脾腎,壯筋骨,御風寒,且補而不膩,消而有度,不易上火。

原料:羊腿肉、蔥、姜、陳皮、料酒、白胡椒粉、鹽、雞精、香菜末。

做法:羊腿肉洗凈,切寸塊備用;鍋中水沸后,放入羊肉塊,大火再次煮開,撇開浮沫,撈出羊肉,沖凈羊肉上的備水備用;砂鍋水開后,放入蔥、姜、陳皮,放入羊肉、料酒、白胡椒粉,煮半個小時;蘿卜切寸塊備用;把蘿卜放入砂鍋中,煮十幾分鐘至熟,放少許鹽、雞精調(diào)味,出鍋前撒上香菜末即可。

關于過“冬節(jié)”的習俗,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那么,冬至吃餃子也與養(yǎng)生有關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冬季人們易生凍瘡,而傳說中張仲景所使用的食材如羊肉、辣椒確實有行氣血、防寒的作用。吃了餃子后,可以讓人周身血液上涌,兩耳發(fā)熱,寒氣頓消。胡蘿卜性溫,可調(diào)補中焦和腸胃等。而羊肉補氣養(yǎng)血、溫中暖腎。非常適合氣血虛、胃寒的患者。

原料:胡蘿卜一根(約150g)、羊肉餡250g、大蔥一根(約50g)、生姜一塊(約20g)、花椒20g泡開水5大匙、生抽2茶匙(10ml)、料酒1茶匙、香油1茶匙、鹽1/2茶匙、美極鮮味醬幾滴(可無)。

做法:胡蘿卜和蔥姜清洗干凈備用,花椒沖干凈后用開水泡30分鐘左右;洗好的胡蘿卜用擦絲器擦絲后剁碎,蔥和生姜剁碎備用;泡好的花椒水(用來去羊肉的膻味)逐次加入羊肉餡中,攪打至羊肉上勁;加入蔥末和姜末攪拌均勻;加入剁好的胡蘿卜碎,加入上述各種調(diào)料攪拌均勻;搟皮,包餃子。包成自己喜歡的形狀,下鍋煮熟開吃!

冬至后吃堅果最養(yǎng)生了。堅果是植物的精華部分,一般都營養(yǎng)豐富,含蛋白質(zhì)、油脂、礦物質(zhì)、維生素較高,對人體生長發(fā)育、增強體質(zhì)、預防疾病有極好的功效。

原料:整雞腿4只,洋蔥1個,紅洋蔥1個,青椒1個,1湯匙,紅蔥頭2茶匙,熟腰果15顆左右,黑欖菜2湯匙,姜片2塊,植物油適量,米酒1湯匙,老抽3茶匙,生抽1湯匙,辣椒油1-2茶匙,醬油、生粉、糖、鹽、水和油適量。

大家都知道蘑菇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研究報道表明,蘑菇維生素a含量很高,如果在冬季常吃蘑菇能有效預防感冒。蘑菇中還含有一般植物中稀有的維生素b12,具有增加紅血球、預防貧血癥的功能。炒雙菇補益腸胃,化痰散寒。這道菜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原料:水發(fā)香菇、鮮蘑菇等量,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淀粉、味精、鹽、黃酒、姜末、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香菇、鮮蘑洗凈切片,炒鍋燒熱入油,下雙菇煸炒后,放姜、醬油、糖、黃酒繼續(xù)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鮮湯燒滾后,放味精、鹽,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裝盤即可。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九

1、幼兒能運用搓、團的方法嘗試學做湯圓。

2、知道吃湯圓是親人團圓的意思,產(chǎn)生喜歡吃湯圓的情感。

紅、黃、綠橡皮泥若干、泥工板、小盆子。

一、了解湯圓。

1、你吃過湯圓嗎?湯圓是什么樣子的呢?

2、你吃過的湯圓是什么味道的?

小結(jié):湯圓是圓圓的,有的甜、有的咸。

過渡:“今天寶寶家有阿姨要來,媽媽說要燒湯圓給阿姨吃,可是家里沒有湯圓怎么辦?”

二、制作湯圓。

(一)教師示范。

1、選取面泥:

猜猜我要做一個什么口味的湯圓?

2、看看我是怎么做成湯圓的?

小結(jié):先拿一點橡皮泥,然后捏捏軟,放在手心里,手心對手心,像劃圈圈一樣,搓一搓,團一團,圓圓的湯圓就完成嘍!

(二)幼兒制作。

師:請你想一想,你要做一個什么口味的湯圓。

幼兒做湯圓,師巡回觀察指導。

三、送湯圓。

引導幼兒把湯圓送到娃娃家,并說一句囑咐的話:“祝你們團團圓圓?!?/p>

小結(jié):親人團聚在一起的時候可以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十

1、能夠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x吃”,并能進行句型仿編:我把x給x吃。

2、通過活動,讓孩子學會分享勞動成果,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人的感情。

能夠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x吃”。

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x吃”,并能進行句型仿編:我把x給x吃。

1、知識經(jīng)驗:幼兒在生活中吃過餃子,已經(jīng)了解一些相關知識

1、點名法檢查助聽器的工作狀態(tài)。

聽到名字的小朋友和老師擊掌問好。

2、活動導入:播放兒歌《包餃子》,然后做手指操,直接引出主題。

羊媽媽,(雙手比自己,一蹲一站)

包餃子,(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內(nèi)、往外來回扳)

中間突起,(雙手握拳)兩邊翹(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勢)

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寶(兩只手半舉并左右搖動)

師:兒歌里,羊媽媽包什么?

幼:羊媽媽包餃子。

3、出示實物餃子,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請幼兒觀察、講述餃子的外形特征,并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吃餃子的經(jīng)歷。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餃子長什么樣子?

幼:餃子像小船,像元寶,還像橘子瓣兒……

師:你們吃過餃子嗎?什么時候吃的?

師:冬至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吃餃子,要不然,耳朵都凍掉了。

師:餃子好吃不好吃?餃子里面有什么?

幼:餃子很好吃。餃子里面有各種各樣的餡兒。有雞蛋,有韭菜,有肉肉……

師:你們喜歡吃餃子嗎?你們會不會做餃子?

……..

4、請小動物吃餃子,練習句型:我把餃子給x吃。

(引導幼兒練習表達:我把餃子給x吃。)

5、學習仿編:“我把x給x吃”的句式。

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包餃子,體驗自己動手制作食物的快樂。

語言教學的核心在于“運用”二字。本次活動通過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景,讓幼兒在寬松的游戲中不知不覺練習句型,大膽仿編。而且兩個情景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對于他們并不陌生,更容易發(fā)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十一

冬至,是中國農(nóng)歷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大學冬至主題的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nèi)容請關注應屆畢業(yè)生網(wǎng)!

快樂為主,比賽為輔。

通過包餃子比賽活動,讓會員感覺到節(jié)日的溫暖,同時促進職工的交流,增進友誼,加強團隊的合作力和凝聚力。

借此使職工放松心情,緩解工作壓力。

1.活動時間:20xx年12月22日上午10:00。

2.活動地點:后勤集團會議室。

3.參加人員:后勤集團機關工會會員。

1.活動前準備工作。

(1)各工會小組報參加活動人員名單,確定參加人員數(shù)量。

(2)根據(jù)參加人數(shù)協(xié)調(diào)食堂準備活動食材。

(3)準備包餃子工具:案板、搟面杖、篦子、笊籬等。

2.活動規(guī)則。

(1)所有參加人員需準時到場。

(2)抓鬮分為四組,每組4人參加比賽。剩余人員通過抓鬮確定煮餃子人員、照相人員、裁判及評委。

(3)每組包夠70個餃子算完成比賽,評委從包餃子速度、餃子的外形及比賽場地的清潔等方面綜合評分后取團隊優(yōu)秀獎一個。

3.活動開始。

4.頒發(fā)團隊優(yōu)秀獎獎品。

5.吃餃子,聊心聲。

6.活動結(jié)束,收拾活動現(xiàn)場。

?

冬至,是中國農(nóng)歷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

冬至,始于殷周時期。周漢年代,冬至一來,便是正月了。所以,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冬至夜,大多有著早歸的習俗。往老人家中,舉家團聚,吃上一頓熱騰騰的團圓飯。

每個地方有著自己獨特的風土人情。大江南北的冬至味道也是各有不同?!副狈健?/p>

北方,冬至這天,不論貧富,

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

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據(jù)載,

這是紀念張仲景冬至舍藥而留下的習俗。

吃湯圓是我國南方冬至習俗,江南尤為盛行?!皽珗A”寓意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

羊肉,熱而助陽,是冬令時節(jié)的滋補食材。在冬至前后,人們都有著吃羊肉的習俗。

在北京,有著“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古今冬至日北京百姓家最愛食的就是餛飩。

舊京時,百姓家像過“除夕夜”那樣,在冬至日前夜晚全家包制多種餡的餛飩,準備節(jié)日食用的“冬至肉”、“年糕”、菜肴等,其情景很似除夕守歲,故稱為“冬至夜”。

湯圓以外,吃年糕是江南冬至另一大習俗。冬至吃年糕有著“冬至年糕年年高”的寓意。

這一習俗,在浙江地帶最為常見。一日三餐吃年糕圖個吉利。

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夜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人們在冬至夜煮吃赤豆飯,以驅(qū)避疫鬼,防災祛病。

傳統(tǒng)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一種米酒,加桂花釀造,香氣宜人。

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qū)寒。更是寄托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愿。

福建習俗冬至夜食“冬至暝”,又稱“搓丸子” 。當?shù)赜兄@樣的冬至兒歌:“冬至霜,月娘光;柏葉紅,丸子捧?!?/p>

狗肉,性熱,多為冬季滋養(yǎng)進補只用。重慶就有著在冬至時節(jié)食狗肉的習俗。

我國臺灣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tǒng)。用糯米粉捏成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用以祭祖,以示不忘祖宗。

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約定之早日,祖祠中照長幼之序,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后,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

冬至,雖有著大江南北不同的味道,但歸家團圓卻是同樣的人情習俗。

月是故鄉(xiāng)明,冬至故鄉(xiāng)暖。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十二

冬至有吃餃子的習俗。為了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增長孩子的見識,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與關愛之情,我們中班組決定舉行“包餃子”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勞動的快樂,分享勞動成果。

1、讓孩子們了解冬至節(jié)氣,還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

2、通過選購原料、拌餡、包餃子、煮餃子、品餃子、喂餃子等活動,豐富孩子體驗,提高動手實踐的能力。

xxxx年x月x日上午9:0011:00。

中班全體老師和幼兒。

1、材料準備:餃子餡、餐具、水、盤子、調(diào)味品等。

2、活動場地:各班教室。

1、事先讓孩子了解有關餃子的知識。知道餃子的歷史、餃子餡要哪些原料和調(diào)料以及是如何搭配的、餃子是如何包的,怎么樣煮餃子的。知道包餃子必須帶的物品。

2、在老師指導下,各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班主任老師作為輔導員,指導本班孩子包餃子、煮餃子,和中班小弟弟、小妹妹共同品嘗餃子。

交流體會、品嘗餃子、分享勞動成果。

1、活動時,教師做好班級安全工作和衛(wèi)生教育。

2、活動時,教師要求孩子做到不大聲喧嘩,不自由走動。

1、開展了“包餃子”的活動。

2、為弟弟妹妹喂餃子活動。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十三

20xx年12月19日(星期一)――20xx年12月22日(星期四)

一二年級開展“創(chuàng)意‘水餃’我來做”活動,小朋友們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餃子”?!揪唧w要求】:可以運用剪紙,黏土,繪畫等形式制作創(chuàng)意“水餃”。12月22日下午5點之前請各班選出至少三張優(yōu)秀作品發(fā)送至人民路小學正副班主任群,學校將擇優(yōu)在公眾號中進行展示。

三四年級開展“冬至童謠我來唱”活動?!耙痪哦挪怀鍪?,三九四九冰上走……”一首首好聽的冬至童謠,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具體要求】:

1.三四年級錄制冬至相關小視頻(如:《九九歌》等)

2.拍攝視頻要求:穿一套校服,佩戴紅領巾,白鞋著裝干凈整潔。

3.12月22日下午5點之前請各班選出至少三個優(yōu)秀作品發(fā)送至人民路小學正副班主任群,學校將擇優(yōu)在公眾號中進行展示。

【具體要求】:12月22日下午5點之前請各班選出至少三張優(yōu)秀作品發(fā)送至人民路小學正副班主任群,學校將擇優(yōu)在公眾號中進行展示。

俗話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寒冷的冬日,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從胃里暖到心里。請一至六年級孩子們和家人一起學習包水餃,同時記錄下這溫馨的時刻?!揪唧w要求】:12月22日下午5點之前請各班選出至少三張優(yōu)秀作品發(fā)送至人民路小學正副班主任群,學校將擇優(yōu)在公眾號中進行展示。

希望通過此次“情暖冬至”主題系列活動的開展,孩子們不僅可以了解冬至的來歷,知道傳統(tǒng)文化習俗,而且真切地感受到"冬至"的歡樂氛圍,體驗到了活動的快樂,讓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美德在孩子們身上不斷的傳承下去。冬至將至,愿世間美好也能如期而至。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十四

冬至,是我國重要的氣節(jié)之一,也是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為了讓幼兒園的小朋友更貼近生活,了解生活,傳承傳統(tǒng)飲食文化包湯圓。冬至臨近,許多幼兒園開始著手準備著冬至包湯圓的親子活動。

“開心包湯圓,快樂過冬至”親子活動。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家庭生活越來越好,孩子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為了讓他們體驗媽媽及家人勞動的辛苦,培養(yǎng)孩子愛媽媽的情感,教育孩子學會感恩,特開次活動。

1、通過開展包湯圓的親子活動,讓幼兒了解湯圓的文化,產(chǎn)包湯圓的興趣。體驗勞動的快樂,增進親子間的感情,營造節(jié)日的熱鬧、快樂氣氛。

2、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生活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

3、通過親子游戲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機會,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xxxx.12.22(星期五)09:0011:30。

通知單、乒乓球、吸管、肉餡、湯匙、盛放湯圓托盤、一次性桌布、籮筐。

各班教室。

1、早上8:409:00家長簽到(播放幼兒一日活動圖片)。

2、班主任講話,歡迎各位家長來參加這次的活動。

3、向幼兒介紹說明今天特色活動的內(nèi)容:包湯圓。

4、活動流程:

先欣賞包湯圓的過程,請將湯圓餡放入皮中央,如果你是第一次包的話,記住千萬別放太多餡,不然肉會撐出來的,然后先捏中央,再捏兩邊,最后由中間向兩邊將湯圓皮邊緣技一下,這樣湯圓下鍋煮的時候就不會漏了,最后將湯圓整齊的放在上面。希望小朋友和家長都能齊心協(xié)力一起做出完美的湯圓,(出示不同造型的湯圓供參考)。

1、請家長帶幼兒去洗手,在制作的過程中要注意衛(wèi)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兒家長的座位。

3、家長幼兒教師隨著音樂一起包湯圓。

4、場地整理(自由洗手)。

湯圓餡等:200元(每班50元)。

現(xiàn)場零食等:400元(每班100)。

煮湯圓時的人工費等:200元。

比賽獎品等:200元(每班50元)。

合計:xx元。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十五

冬至,既是中國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晝最短,夜最長,過了這一天,白天就會一天天邊長。自古以來,冬至便被人們視為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各地皆有慶賀冬至的習俗。為感受傳統(tǒng)節(jié)日氣氛,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繼承傳統(tǒng)習俗,我校將舉行冬至日主題活動。

情暖冬至,傳承文化

一至六年級全體學生

20xx年12月19日-20xx年12月23日

(一)低年級(一、二年級):冬至文化我傳播

1.作品內(nèi)容:有關“冬至”的童謠、歌曲、故事、古詩詞等;

2.呈現(xiàn)形式:以音頻或短視頻的形式展示,要求:視頻橫屏拍攝,4,音頻3,時長均不得超過5分鐘。

(二)中年級(三、四年級):習俗書畫我創(chuàng)作

1.作品內(nèi)容:有關冬至日中國傳統(tǒng)習俗或地方特色習俗;

2.呈現(xiàn)形式:以主題繪畫、主題手抄報、主題書法作品的形式展示,要求:主題繪畫、手抄報紙張大小為8k,書法作品不限。

(三)高年級(五、六年級):親子活動暖人心

2.呈現(xiàn)形式(二選一):

(1)圖文展示:將親子活動照片和活動感受通過電子文檔形式展示,要求:;文章標題為黑體,三號,居中,不加粗;署名位于標題下方,格式為“南京市金陵小學+班級+姓名”;正文為宋體,小四號,行距設置固定值22磅;圖片畫面清晰、美觀大氣,圖片數(shù)量4-10張。

(2)視頻展示:通過視頻形式展示“我家鄉(xiāng)的冬至日習俗”,要求:視頻橫屏拍攝,4,時長不超過8分鐘。

(四)“媽媽來了”家長課堂

1.活動時間:12月23日(周三)下午班會課;

2.活動內(nèi)容:各班邀請家長走進班級,圍繞冬至日相關主題,開展第四期“媽媽來了”家長課堂。

以上(一)(二)(三)學生活動,電子版均于12月23日(周三)20:00前發(fā)送給各班班主任。其中,活動(二)還需一并上交紙質(zhì)版作品。

根據(jù)同學們的作品表現(xiàn)評選出本次活動的一、二、三等獎及“最佳風采獎”,優(yōu)秀作品將進行微信專題推送。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十六

本班共8名學生,實際年齡在3x4歲之間,其中2名學生佩戴人工耳蝸,6名學生雙耳配戴助聽器。通過聽覺語言能力評估,本班孩子聽覺能力為一級,聽覺補償效果基本達到最適;語言年齡平均為3歲。

1、能夠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xx吃”,并能進行句型仿編:我把xx給xx吃。

2、通過活動,讓孩子學會分享勞動成果,培養(yǎng)學生兒熱愛家人的感情。

能夠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xx吃”。

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xx吃”,并能進行句型仿編:我把xx給xx吃。

1、知識經(jīng)驗:學生兒在生活中吃過餃子,已經(jīng)了解一些相關知識。

一、點名法檢查助聽器的工作狀態(tài)。

聽到名字的小朋友和老師擊掌問好。

二、活動導入:播放兒歌《包餃子》,然后做手指操,直接引出主題。

羊媽媽,(雙手比自己,一蹲一站)。

包餃子,(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內(nèi)、往外來回扳)。

中間突起,(雙手握拳)兩邊翹(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勢)。

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寶(兩只手半舉并左右搖動)。

師:兒歌里,羊媽媽包什么?

學生:羊媽媽包餃子。

三、出示實物餃子,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請學生兒觀察、講述餃子的外形特征,并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吃餃子的經(jīng)歷。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餃子長什么樣子?

學生:餃子像小船,像元寶,還像橘子瓣兒……。

師:你們吃過餃子嗎?什么時候吃的?

師:冬至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吃餃子,要不然,耳朵都凍掉了。

師:餃子好吃不好吃?餃子里面有什么?

學生:餃子很好吃。餃子里面有各種各樣的餡兒。有雞蛋,有韭菜,有肉肉……。

師:你們喜歡吃餃子嗎?你們會不會做餃子?

四、請小動物吃餃子,練習句型:我把餃子給xx吃。

(引導學生兒練習表達:我把餃子給xx吃。)。

五、學習仿編:“我把xx給xx吃”的句式。

六、老師總結(jié),活動結(jié)束。

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包餃子,體驗自己動手制作食物的快樂。

語言教學的核心在于“運用”二字。本次活動通過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景,讓學生兒在寬松的游戲中不知不覺練習句型,大膽仿編。而且兩個情景活動貼近學生兒的生活,對于他們并不陌生,更容易發(fā)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十七

為進一步弘揚民俗文化,繼承傳統(tǒng)習俗,享受健康娛樂,彰顯傳統(tǒng)文化魅力。在這充滿激情的十二月份,冬至節(jié)的步伐慢慢邁近,這正是我們舉行活動的好時期,也是我們展示自己,鍛煉自己綜合能力的大好時機。而作為新時代的代言人,高中生總是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充滿著狂熱的激情,對新奇的活動必定會踴躍參加。這也是為了展示高中生的青春風采,增進思想交流,繁榮校園飲食文化,拓寬同學們的興趣愛好。同時,借冬至佳節(jié)、圣誕氣氛、元旦喜氣以師生包餃子的方式,在動手中共創(chuàng)和諧,在和諧中品味歡樂,在歡樂中放飛夢想,為我們一起走過的風風雨雨、攜手創(chuàng)造的每一次成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1、冬至時節(jié)“吃餃子”是中國許多地方的傳統(tǒng)習俗。在今年冬至到來之際(12月22日)舉辦“第二屆餃子文化節(jié)”活動,圍繞冬至節(jié)日書畫展、包餃子比賽一系列活動,讓同學感覺到節(jié)日的溫暖,并借此活動弘揚我國的傳統(tǒng)飲食文化――包餃子。給學生講解“冬至”的含義。

2、借此機會,促進師生間的溝通交流,增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友情,增強全體師生的凝聚力,培養(yǎng)同學們的團體協(xié)作精神。

3、臨近期末,也借此機會放松心情,緩解壓力,讓大家用輕松的心態(tài),來對待即將到來的考試。

4、以“豐富同學生活,增進師生之間感情”為宗旨,使我們的精神更加飽滿,讓同學們更好體驗到從制作到品嘗“餃子”這一傳統(tǒng)美食的全過程。品嘗餃子是為了品嘗那含在餃子里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味道。

20xx年12月21日(星期三)上午9:30―11:30預計時長2小時。

餐廳(一樓:高三年級、高二年級。二樓:高一年級)

活動內(nèi)容:包餃子(提前準備好幾枚洗干凈的硬幣,需找福餃子,最后合影留念。注意別吃到肚子里?。。。⒅箫溩?、吃餃子、包餃子比賽、敬老師吃餃子(第一碗餃子獻給老師們,學生齊聲喊:老師,你們辛苦了!請您吃餃子?。?/p>

游戲環(huán)節(jié):包餃子比賽(質(zhì)量)將學生分組,用準備好的餡料和餃子皮進行包餃子比賽。

判定標準1: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看誰包的最多。餃子數(shù)量一個一分,質(zhì)量不過關的餃子不計分,記錄各組得分情況,得分最高為勝。

判定標準2:每小組選出5個餃子進行評比,看哪些餃子最好看美觀,最有創(chuàng)意,評出手最巧的小組和個人,用餃子擺造型,并合影留念(注意收集素材)。

1、班主任宣傳:關于冬至的由來(文字、視頻)

橫幅標語宣傳:今日冬至餃子明日三高驕子

溫暖冬日

百餃盛宴

冬至冬至祝我福祉

冬至吃餃學習學好

(辦公室柴彬負責,掛在餐廳,餐廳電子屏能用更好)

2、攝像、電視臺錄像制作宣傳。(張霖負責攝影、顧校長聯(lián)系電視臺)

3、各班老師做好安全講解和發(fā)動工作。

(1)以班級為單位包餃子,班主任老師把學生分成若干組進行,人員分工有班主任老師分配,根據(jù)實際情況,年級主任把老師分到班級(必須參加)。

(2)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物品有:拌好的餃子餡、和好的面團、面粉,鍋排4―6個(也叫蓋排,放餃子用的)、搟面杖(若干)、案板6個、勺子、圍裙,袖頭,口罩等(班級自備)。(注:老師把所帶物品提前分給有條件的學生,提前和家長進行溝通,周二下午5:00前送到學校)

(3)活動期間播放音樂,烘托氣氛(年級主任準備音響設備)。

4、學校提供面粉及和好的餃子面和拌好的餃子餡。(學校餐廳提供)

5、保持好班級所在區(qū)域的衛(wèi)生,注意安全(刀具)。

活動期間不能任意涂抹面粉,吃飽不亂倒,杜絕浪費。

班主任和配班教師

1、安全教育、節(jié)儉教育(工具的使用)

2、學生帶廚具要和家長溝通,征得家長同意和配合。

3、注意個人衛(wèi)生(提前香皂凈手)。

4、橫幅內(nèi)容:熱烈祝賀“冬至,我們在一起”活動圓滿成功?。ú蛷d門口懸掛)

1、能夠了解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的由來;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

3、讓學生懂得去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一)談話導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嗎?(冬至)

2、介紹“冬至”的字源

(1)會意字。甲骨文表示絲繩的終結(jié),是“終”的本字。金文將絲結(jié)簡化為點;或另加義符日,表示一年時日的終結(jié),當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義符,表示年末結(jié)冰的季節(jié),以突出冬季。

冬,四時盡也。―《說文》無冬無夏。―《詩?陳風》

(2)最后,最終。

(二)介紹冬至小知識

1、你對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師介紹冬至相關知識

(1)認識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為什么吃餃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過冬至?(祭祀活動;食的活動;禮的活動;娛的活動)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習俗。

(三)冬至注意事項:(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調(diào)節(jié)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進行適當?shù)挠憻挘?/p>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過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業(yè)

1、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冬至節(jié)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

2、講述:給弟弟妹妹講述有關冬至的傳說和習俗。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十八

情暖冬至,傳承文化。

1、認識我國傳統(tǒng)的冬至節(jié),知道冬至的由來。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3、了解中國傳統(tǒng)食品—湯圓的來歷,通過動手實踐,掌握包湯圓的程序和技巧,提高生活的能力,體驗勞動的快樂。

1、請家長準備:搟面杖、刀具、圍裙(班主任合理安排)。

2、班主任準備,宣傳冬至的板報,有關冬至的科學資料視頻,兒歌、手指游戲、諺語。

1、由湯圓謎語趣味導入,謎語:岸邊一群小白鵝,撲通撲通跳下河。春潮張落三遍后,白鵝一起上山坡、(打一食物)今天是我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冬至,讓孩子看電視了解冬至來歷及相關知識。

2、教師講解冬至的.科學知識,冬至,是中國古代24節(jié)氣之一,此時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間最長,是冬去春來轉(zhuǎn)換的標志。

3、了解24節(jié)氣歌,冬至詩歌,冬至農(nóng)諺及數(shù)九歌,學說冬至包湯圓手指游戲。冬至又是天最冷的開始,也是一九的第一天,諺語說得好: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楊落地,十九杏花開。

4、播放兒歌《包湯圓》,然后做手指操。

羊媽媽,(雙手比自己,一蹲一站)包湯圓,(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內(nèi)、往外來回扳)中間突起,(雙手握拳)兩邊翹(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勢)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寶(兩只手半舉并左右搖動)。

5、學習包湯圓方法,體驗包湯圓樂趣。

教師帶領孩子到廚房,與家長一起學習搟湯圓皮,包湯圓的方法。孩子們在勞動中體會了冬節(jié),在快樂中品嘗了文化,在合作中愉悅了身心。

6、品嘗及感恩教育,與長輩一起分享湯圓。

幼兒園順利舉辦“情暖冬至”師生教育活動。二十四節(jié)氣作為世界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不但是人類社會燦爛文明的瑰寶,更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象征。冬至節(jié)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被制定的一個,其久遠的傳承度和使用度,也代表著其較高的文化價值和實用價值。

冬至的活動教案篇十九

冬至,在xx有吃冬至團的習俗,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每年的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有做冬至團的習慣。xx人忙著磨粉做冬至團,以豆沙、雪菜冬筍豆干、蘿卜絲等為餡,供節(jié)日食用或饋贈親友,亦有慶豐收、祝團圓的意思。做為地地道道的xx人,應該將這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傳承下去。

1、觀察圖片,了解冬至團的基本做法,知道冬至家鄉(xiāng)有吃冬至團的習俗。

2、通過動手制作冬至團,體驗做冬至團的.樂趣。

3、一起品嘗冬至團,知道吃了冬至團,又大一歲了。

xxx年x12月xx日上午。

快樂冬至。

大一班全體幼兒、老師和阿姨、何萌奶奶、陸以彥奶奶、吳若妍奶奶、蔣貽婷奶奶、金詩琪奶奶。

1、和廚房溝通好,準備蒸米粉。

2、米粉12斤、豐富的餡料(豆沙餡、蘿卜絲餡、咸菜豆干冬筍餡)。

3、粽葉若干、雙喜紅印兩枚、紗布若干、缸盆一個,小托盤若干。

1.這是什么?冬至團長得什么樣子的?

2.小結(jié):冬至團長的圓圓的,扁扁的,上面有雙喜的紅印,有的冬至團上有一個小小的紅印,有的沒有紅印,那是為了區(qū)分它的味道。

3.了解冬至團的制作過程:軋稻、軋粉、揉生粉做胚子、在大xx的土灶頭上蒸米粉、起鍋做面皮、將餡放入米粉中、打印。

我們一起看看奶奶是怎么做的?(幼兒觀察)。

1.我們一起來做吧!

2.幫助有困難的孩子。

3.打印完工。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92775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