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過程需要考慮教學的連續(xù)性和邏輯性,確保教學步驟的合理性和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在教案的設計中,教師應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個別化地安排教學內容。教案是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編寫的一種教學計劃,它可以幫助教師準確掌握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步驟,讓我們能夠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教學。編寫完美的教案需要教師全面了解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要合理安排教學步驟。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份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一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西湖“綠”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4.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語文教案-西湖的“綠”。
一、導入。
俗語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焙贾菥吧揽胺Q國內之最。(出示課文插圖)這就是美麗的杭州西湖。今天我們就來一起領略西湖的美。
二、教師范讀課文。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畫出自己不會讀、不理解的字詞。
三、自學課文。
1.認真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畫面。
2.想一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點,寫出了自己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四、小組交流。
(重點討論第2題。作者抓住了西湖“綠”的特點,作了具體的描繪:一是雨中去訪靈隱,看到的西湖的“綠”;二是漫步蘇堤,看到的西湖的“綠”;三是在花港觀魚,看到的西湖的“綠”。每一次看到“綠”,給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樣。雨中去訪靈隱,作者抓住了層層疊疊的樹木:“有的綠得發(fā)黑,深極了,濃極了;有的綠得發(fā)藍,淺極了,亮極了。”峰下蜿蜒的小徑:“布滿青苔,直綠到了石頭縫里?!贝送膺€有溪水:“在這一片綠色的影中顯得分外好看?!甭教K堤,作者抓住了樹木身上綠茸茸的青苔:“那樣鮮嫩,那樣可愛,使得綠陰陰的蘇堤,更加綠了幾分。”這種苔綠,給“我”的印象是堅忍不拔。在花港觀魚,作者抓住了滿池的新荷。與初春的楊柳嫩枝的新綠相比,“荷葉,則要持重一些,初夏,則更成熟一些,但那透過活潑的.綠色表現(xiàn)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是一樣的?!保?。
五、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1.指名讀;
2.自由朗讀課文,感受西湖“綠”的美。
六、聽課文朗讀錄音。
1.把自己喜歡的詞句摘抄下來。
2.找一找其他描寫西湖的文章或詩詞讀一讀,體會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語文教案-西湖的“綠”》。
七、板書設計: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生字、新詞,理解個別詞語。(重點)。
2、熟練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難點)。
3、設計有關基礎知識的練習題。
4、初步了解伽利略是個怎樣的人。(嘗試)。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2、簡單介紹你對伽利略的了解。我所知道的他的情況有限,哪位同學向我詳細介紹一下他的成就。
二、小老師檢查預習情況:小黑板出示預習目標逐項進行。
1、對基礎知識的檢查。
(1)小老師用自己的方式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是否正確、流利)。
(2)小老師用卡片出示詞語指名讀、解釋詞語。(針對學困生)。
(3)小老師聽寫典型的詞語。
2、對課文內容的檢查。
(1)課文主要內容寫了什么?
(2)伽利略是個怎樣的人?
(教師邊聽課邊做記錄,檢查工作完后作補充、指導、評價)。
三、課堂反饋練習。
1、分組交流設計的題目。(教師巡視指導。)。
2、評選設計題目優(yōu)秀的學生并給予鼓勵。(特別是學困生)。
3、教師用小黑板出示練習題。(重點是學困生)。
4、反饋課文主要內容。(小黑板出示課文主要內容的練習題。)。
四、學生提出預習中的疑難困惑。
教師做好記錄,以待下節(jié)課解決。
五、針對課文內容及疑難布置第二課時的預習內容。
板書設計:
25、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伽利略)。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三
1、快速閱讀課文識記本課生字、新詞,并利用快速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晌午”、“怠慢”、“半歇”等詞的意思。
2、培養(yǎng)學生把長文讀短,把繁文讀簡的閱讀能力,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語言魅力,體會武松豪放倔強、勇敢機智的英雄性格,激發(fā)學生對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4、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通過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了解武松沉著、機智、勇敢的性格,能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里描寫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誦讀教學法、提問法、情境教學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影視作品《武松打虎》片斷。
2.多媒體課件。
一、走近武松
1、(點擊鼠標播放《好漢歌》)問:這首歌同學們熟悉嗎?是哪一部電視劇的主題歌?關于《水滸傳》你知道些什么?(學生結合自己的了解自由回答)
2、聽了同學們的交流,水泊梁山好漢們一個個熟悉的身影好像又出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在一百零八將中武松是赫赫有名的一個,而奠定他一生英名的離不開他在景陽岡的經歷,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的一個精彩片斷——《武松打虎》,去認識武松,了解武松。(板:武松打虎)
3、《武松打虎》這篇課文很長,看起來也比較費力,請孩子們沉下心來默讀課文,讀完課文后,你想想武松給你留下怎樣的影象,你覺得用哪個詞最能反映武松這位英雄好漢的獨特形象,開始吧!
二、走進武松
1、出示武松打虎的畫面,說:孩子們,讀完了課文的請舉手,這就是武松打虎的畫面,你覺得用哪一個詞最能反映武松這位好漢的獨特形象。(板:機智勇敢)
2、孩子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詞,(生讀),怎樣才能讀好這個詞,重些,再讀重些。
3、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一想,劃一劃,你是從哪些地方讀懂“機智勇敢”這個詞的。
4、剛才我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在書上畫了一個地方,有些畫了兩個地方,看來我們可以從不同地方來讀懂機智勇敢,下面咱們來交流交流。預設:(第五段)
5、為什么從這里讀懂了武松的機智勇敢?說說自己的理解。
(引導:這一段主要描寫的是什么?你是從老虎的表現(xiàn)讀懂機智勇敢的,那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老虎?)
6、出示文中描寫老虎兇猛的句子:
a、那個大蟲又饑又渴,把兩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里攛將下來。
b、那大蟲背后看人最難,偏把前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掀,掀將起來。
c、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卻似半天里起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剪。
(1)、你能把這三句話讀成三個詞嗎?(板:撲、掀、剪)
(2)、這些句子中,從哪些詞最能讓我們感受到老虎的兇猛?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引導學生理解以下句子:
b、“腰胯一掀”又是怎樣的動作?指名學生表演。
(3)、孩子們,讀了這幾句話,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幾個句子都寫出了老虎的兇猛的氣勢,朗讀的時候,你覺得強調哪些詞,才能讓大家更清楚、更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
(4)、指名學生讀,你喜歡讀哪句就讀哪句,隨機指導。
過渡:面對老虎的進攻,武松的表現(xiàn)呢?(板:閃、閃、閃)
7、從一個“閃”字,你體會到什么?(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感悟武松的機智勇敢,一般人遇到這只猛虎,不被虎吃,也會被老虎嚇死,此為勇敢,一而二,二而三地閃,是為了消耗老虎的體力,此為機智)
8、指名學生分角色讀描寫老虎和武松的句子。(同桌分角色讀——男、女生讀)
小結:孩子們,這一段,我們是從老虎的表現(xiàn)讀懂“機智勇敢”的,寫老虎也是為了寫人,老虎都有如此氣勢,如此兇猛,那打虎的武松那就更了不得,這種寫法叫側面烘托。你們還從哪里讀懂“機智勇敢”這個詞的?(預設:第六段)
9、點撥:這一段重點寫的是武松打虎的動作,是從武松的表現(xiàn)讀懂:機智勇敢的。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出來的。
(1)、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武松將半截梢棒丟在一邊,兩只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胳瘩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理解就勢。
(3)、指名學生任選幾個動詞說一段話。
10、過渡:武松打死了老虎,讀過水滸的人都知道,武松下岡后成了陽谷縣的英雄,受到了知縣大人的接見,一時間,街頭巷尾,無人不稱頌武松本事了得,智勇雙全。那么受過虎害的鄉(xiāng)親們,受命打虎的獵戶,先前小瞧武松的店家,知縣大人,還有武松的哥哥賣燒餅的武大郎,他們見了武松,會怎樣評價武松呢?請任選一人,模仿他的口氣,評價一下武松。
三、走進水滸
1、水滸傳中還有一位值得稱頌的打虎英雄,知道是誰嗎?想聽聽李逵殺虎的故事嗎?
(出示李逵打虎片段:四十三回黑旋風沂嶺殺四虎)
2、引導學生默讀,說說從中感受到什么?武松和李逵打虎有什么不同嗎?武松、李逵都是梁山好漢,機智、勇敢、豪放是他們的人物個性,《水滸傳》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好漢值得我們去認識,那些有趣的故事值得我們去品讀,課后,請同學們去讀讀《水滸傳》,找出《水滸傳》中塑造武松形象的章節(jié),去感受名著的無窮魅力!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2、引導學生通過自學,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會認會認“炫垢”等7個生字及其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讀到寫,學會描寫一種景物。
通過有感情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體會詩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課時。
1、師:雨過天晴??諝馇逍?,正是我們出去走走的好時候,你有這樣的經歷嗎?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2、中國現(xiàn)代詩人戴望舒的詩歌——《在天晴了的時候》。(讀課題)。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詞和不理解的詞、句。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朗讀,識記。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
潤過涼爽溫柔炫耀塵垢膽怯綻透飾彩曝著陽光涉過赤腳涉過圓暈。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詞,作上記號。
(3)指名朗讀,糾正。
3、指名讀,想一想,詩歌寫了什么內容呢?(雨過天晴的時候,風景很美,告訴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1、輕輕讀一讀全詩,想想詩中描寫了哪些雨過天晴的景物?把這些景物圈起來。(教師板書)。
預設: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
2、雨過天晴,一切都是新的,小路、小草、小白菊,還有鳳蝶兒,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請默讀詩歌,想一想:你最喜歡哪一樣景物?為什么?可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1)默讀,寫感受。
(2)同桌交流。
(3)大堂交流。
小路:涼爽又溫柔。
師:走在這樣涼爽而又溫柔的小路上,呼吸著野外的新鮮空氣,孩子們,你想說些什么呢?
小草:新綠。
小白菊:不再膽怯,試試寒,試試暖,一瓣瓣地綻透。
理解“綻透”(看圖片)。
鳳蝶兒:自在閑游(看圖片)指導朗讀。
小練筆:
抖去水珠的鳳蝶兒,
在木葉間自在閑游。
瞧,
有的落在嬌艷的花朵上,。
在和花兒說著悄悄話呢;。
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讀詩歌的第一自然段。
4、雨過天晴,一切都是新的,除了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這些景物,你覺得還會有什么呢?(小螞蚱、小螞蟻、小花、小鳥、蝴蝶……)。
你會學著詩歌的樣子,也來當一回小詩人吧。
師:勤勞可愛的小螞蟻,
在泥路上來回穿梭,
親昵地擁抱著,
快樂地問候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孩子們,你們的想象豐富極了,你們用最純真的心靈寫著屬于自己的詩歌,在天晴了的時候,讓我們一起到小徑中去走走吧。讓我們一起讀一讀第二自然段。(齊讀)。
這節(jié)課,我們隨著詩人戴望舒去欣賞了大自然,我們也用自己的想象讓大自然更豐富起來,這個周末,孩子,你想去哪里呢?我們也來寫一首《在天晴了時候》,然后在周末懷著快樂心情出發(fā)吧!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五
1、認讀;嫌、弋、柬、倩、粼;五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想想作者從哪幾方面描寫了小塘春色。
3、畫出能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內容的句子,體會它們的意思,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1、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難點:知道課文從哪幾方面描寫了小塘春色。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描寫《小塘春色》的美文。作者筆下的春天的小塘,美在哪些地方呢?讀讀課文后你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理解詞語。
2、出示閱讀要求自學,思考:
(1)小塘的景色怎樣,你能快速瀏覽課文,在文中找到一個最合適的詞語概括出來嗎?(板書旖旎明媚)。
(2)課文圍繞;旖旎明媚;,從哪幾方面描寫了小塘的景色呢?
(3)你最喜歡哪種美呢?為什么?先自己讀再交流。
3、重點品味句子。
這個比喻生動地描寫了小塘的靜謐。
這個人句子連用了兩個比喻句,借聲音,寫出了小塘岸上的樹林的動態(tài)之美。
三、小結寫法。
1、畫出能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內容的句子,體會它們的意思。
2、小結寫法。
第一自然段先總寫小塘的春色,第2—4自然段再分三個方面來描寫:每段的第一句話是該段的中心句,也就是主要內容的概括。
四、感情朗讀《小塘春色》。
早水草鴨紅蜻蜓春燕人。
靜;綠茵;倒影……。
旖旎明媚。
動波光樹林……。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六
通過朗讀課文理解教師職業(yè)平凡中的偉大,了解教師無私奉獻的美好品質。
學會本課生字、詞,認識4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理解難懂句子的含義。
有感情地朗讀、欣賞、學唱這首歌。
理解文中句子的深層含義。
懂得理解尊重教師的無私奉獻。
錄音機、磁帶。
自主設計。
一、激情導入。
播放“長在后我就成了你”歌曲。同學們喜歡聽這首歌嗎?知道這首歌是誰寫的嗎?(宋青林)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范讀課文,請同學們認真傾聽,《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中的你指的是誰?
2、再讀課文,圈出要學習的.生字、新詞。
三、學習生字。
1、匯報自學生字情況。
2、解決不理解的詞。
四、指導書寫生字。
一、品讀課文,感受理解。
1、請兩位同學分小節(jié)讀課文。
2、按時間劃分出小時候和長大后我眼中的老師是什么樣的?
3、自己默讀“小時候我眼中的老師是什么樣的”這一部分內容。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總喜歡把我高高舉起。)。
4、小時候在我眼里老師是一位什么樣的老師?請學生跟據(jù)這幾句話談一談。(美麗的、神氣的、神秘的、有力的。)。
5、再讀這一小節(jié),感受小時候在孩子們眼中老師的形象。
長大后,在我的眼中老師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讀第二小節(jié)。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
6、請學生讀第二小節(jié)。
7、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二、長大后我就成了老師,現(xiàn)在的我眼里的老師又是什么樣的呢?
(無私的、偉大的、不計報酬的、令人感動的……)。
1、讓我們再來聽一聽這首歌,再一次感受老師的偉大。
2、把你的感動通過朗讀表達了出來,好嗎?
三、作業(yè)。
送給老師一句話。
四、板書設計。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小時候長大后。
美麗神氣守巢擦去功利。
神秘有力灑下汗水、奉獻自己。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七
1.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偉人因偶爾的愚鈍而帶來的這份幽默,體會女兒的天真、聰明、頑皮。
2.會寫5個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等。
(二)教學過程
1.識字與寫字
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共5個,可針對字的特點分類記憶。如“坦”“鏡”“掉”“訴”都是左右結構的形聲字;“遞”可聯(lián)系以前學過的“弟”字進行記憶;“訴”字是平舌音。要引導學生讀準確,寫時不要把最后一筆“點”丟掉。
2.朗讀指導
朗讀的基礎是很好地感悟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這樣才能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情感。課文中有兩處人物的語言,讀好要以揣摩好人物的心理為前提。讀愛因斯坦的話,要抓住“謝謝”這個詞,加以引導,同時要讀出十分感激的語氣;讀女兒的話,要活潑、輕松,以表現(xiàn)出女兒的調皮。
3.閱讀教學
本文篇幅短小,淺顯易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進豐富的課程資源,使教學更加開放。同時,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補充文中空白點,把短文讀長,使故事更加具體生動。這一過程,易于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學生會同文本進行更加深入的對話,故事所蘊含的幽默效果也會淋漓盡致地得以彰顯。
4.活動提示
(1)“讀一讀,寫一寫”。這是對本課生字的復習、鞏固。教師可引導學生將這
些詞語讀熟,然后再練習書寫,還可加強合作學習,同桌互考,以加深印象。
(2)“試著搜集小幽默或畫幅幽默畫”。這個練習旨在拓寬學生的閱讀渠道,培
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幽默感??煞秩竭M行:第一步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搜集、整理,教師可為其提供各種方法,并積極搭建平臺。第二步交流展示,并進行評議。
第三步鼓勵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幽默故事或幽默畫。
5.課時安排:建議1課時。
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這篇課文篇幅不長,內容似乎不夠充實,學生也會覺得沒有什么可學。如何把短文講長便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反復讀文的基礎上,大膽想象,體會文字背后的潛臺詞,填充文字中的空白。例如,愛因斯坦的眼鏡弄掉了,他會想些什么?當向小姑娘致謝時,他又會怎么想?聽了爸爸的話,女兒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車上的其他乘客會說些什么?等等。這樣,學生就會入情入境地想象當時的情形,也易于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由此,教學難點也迎刃而解。
相關資料
愛因斯坦,現(xiàn)代物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國的烏爾姆,1955年4月18日卒于美國的普林斯頓。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yè)于瑞士蘇黎世聯(lián)邦工業(yè)大學,畢業(yè)后即失業(yè)。在朋友的幫助下,才在瑞士聯(lián)邦專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博士學位。1909年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學教授,兩年后任德國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柏林大學教授,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離開德國,1933年10月定居美國。愛因斯坦在物理學的許多領域都有貢獻,比如研究毛細現(xiàn)象、闡明布朗運動、建立狹義相對論并推廣為廣義相對論、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以量子理論完滿地解釋光電效應、輻射過程、固體比熱,發(fā)展了量子統(tǒng)計。并于192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八
教學要求:
1、認讀一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摯情感,能夠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初步了解我國西部貧困山區(qū)人民生活的窮困和教育的落后,產生關注我國西部發(fā)展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并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理解:
“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著白色的眼淚”這句話的意思,體會文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摯情感。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西部貧困地區(qū)教育狀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資料、事例等。
教學過程:
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吃什么口味的冰激凌?冰激凌也有眼淚嗎?它為什么落淚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要求:
1、認讀生字。
2、查詞典理解詞語意思。
3、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小組合作學習。
要求:
(1)默讀課文。
(2)為什么說“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著白色的淚水”?
3、全班交流。
(1)可結合收集的資料談感受,教師引導。
(2)引導揣摩青年教師的心理。
a、面對生活的艱苦,工作的勞累,朋友產生了什么想法?
b、當他了解到學生連冰激凌都沒有見過時,他的心情怎樣?(用筆畫下來)(讀讀孩子們說的話)會想些什么呢?說一說。
c、當這位教師買來冰激凌,看到孩子們歡呼雀躍的時候,他的心情怎樣?會想些什么呢?
4、瀏覽全文,再次體會“冰激凌也很感動,也留著白色的淚水”。
5、小結:在我們看來極其普通的冰激凌就讓孩子們那么激動,難怪老師的心情如此復雜,也讓我們的心難以平靜。
師:讓我們再來看一看老師收集到的有關西部貧困地區(qū)的情況吧。(課件出示圖片)。
問:看了這些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板書設計:
冰激凌的眼淚。
知難而退無法平靜稍稍安慰……。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九
學生暢所欲言,談談自己喜歡的球星。
問:這么多小球迷,那么你們知道球王貝利嗎?
請班上的小球迷介紹球王貝利。
貝利,身高1.74米,貝利是他的雅號。他1940年1o月12曰出生在巴西的特雷斯科拉索內斯鎮(zhèn)的一個貧寒家庭,小時只能赤腳踢球。13歲時,開始代表當?shù)氐陌斁銟凡可倌觋犔咔?,使該隊連續(xù)三年獲包魯市冠軍。這位天才少年引起人們注目,1956年,著名的桑托斯隊邀其入隊,頭一年,即攻入32個球,成為該隊最年輕的射手。
1957年,未滿17歲的貝利首次入選國家隊,并首次參加世界杯賽,他以驚人的技巧馳騁賽場,使足壇驚呼:巴西出現(xiàn)了一位神童!在這位神童的激勵下,巴西隊愈戰(zhàn)愈勇,一一擊潰強勁對手,第一次為祖國棒回了世界杯。此后,在貝利統(tǒng)領下,巴西隊又奪得1962軍第7屆和197o年第9屆世界杯賽冠軍,貝利本人也成為至今世界上唯一一位奪得過三屆世界杯冠軍的球員。貝利被稱為“本世紀最偉大球星”,是世界上第一個3次被評為世界最佳足球運動員的超級球星。多次榮獲“世紀十大球員”、“世紀運動員”、“20世紀世界最佳運動員”等稱號。曾入大學深造5年,獲心理學、運動醫(yī)學等學科的學士學位。
20xx年12月,貝利榮獲國際足聯(lián)評出的“本世紀最佳足球運動員”稱號。
貝利在1978年掛靴后曾在1995年至1998年任巴西體育部長。1994年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友好大使。貝利愛好廣泛,1981年開始進入影壇,出演過十幾部影片,并導演過一部影片。
師:這么傳奇的人物,你們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球王成功的經歷。
1.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師:讀了課文你了解到了貝利的哪些情況?請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一下。
生:文章介紹了貝利小時候的故事,并對他的成就做了簡要的介紹。
2.出示課件認識生字,記住本課要求會認的字。
踢盒箱揀殼誕鏟訓率。
思考:課文寫了貝利的什么事?
學生默讀,讀后用簡單的話概括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事。
四、自由朗讀課文,合作探究:
1.結合問題默讀課文,思考后和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讀后體會,小組同學之間互相補充,充實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語句在班內談談談自己的體會。
如:從貝利利用一切機會想方設法練習踢球,可以看出他對足球的熱愛和執(zhí)著;從貝利從買不起球到踢教練送的球再到參加球隊踢球,可以看出貝利的勤奮和進步等。
學生每交流一處,教師引導學生充分進行閱讀,再讀中再次豐富自己的感受,同時進行閱讀指導,通過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三)了解更多關于貝利故事。聽下面的小故事,體會其中的包含的哲理。
《下一個球最好》。
球王貝利不知道踢進過多少好球,他那超凡的球技不僅令千千萬萬的球迷心醉,而且常常使場上的對手拍手叫絕。有人問貝利:“你哪個球踢得最好?”貝利回答:“下一個!”
當球王貝利創(chuàng)造進球一千的記錄后,有人問他:“你對這些球中的哪一個球最滿意?”
貝利意味深長地回答:“第一千零一個!”
師:聽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進行小結。
人生真悟:
永遠不滿足,永遠不停止前進的步伐。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要放松自己,因為我們應該明白,我們永遠是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去迎接你更大地輝煌吧。
四:了解更多體壇精英,感受人格魅力。
師:你喜歡哪位體育明星?為什么?
把你搜集到的有關他的感人的事和同學們分享,也可以說說你自己的感受。
學生可以介紹他們輝煌的成就,也可以介紹他們成功經歷中的感人故事。并和同學們談談在這些人物身上值得贊揚和學習的地方。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十
1、能結合想象及生活實際理解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重點:感受句子,從中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難點:能結合想象及生活實際理解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結合圖片讓學生理解句子,以讀為主、在讀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指導。
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閱讀對課文有了初步了解,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然后談一談你自己的感受?
2、那你們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讓我們隨著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發(fā),去欣賞海上日出的奇觀!
(三)講讀課文
1、誰愿意讀一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你從這段中都讀懂了什么?(引導:你是從那里看出來的?請你讀一讀)
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嗎,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話,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說明作者經??慈粘?
講讀第二、三自然段
1、讓我們來欣賞幾張圖片,說說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變化?(出示圖片)
2、圖上畫的是晴朗的天氣里紅日從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實際上,日出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海上日出的過程的?我請兩個同學讀一讀第二、三自然段。(誰來說一說?)
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變化?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出示圖片配合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讀中感受)
4、看到這樣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為什么?(因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為什么作者要目不轉睛的看呢?因為怕錯過,反襯日出的美)
5、太陽還沒有露面,就已經很美了,那海上日出會是怎樣的壯觀哪?想不想去看看?請同學們自己小聲的讀一讀課文,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然后談談你自己的感受。(重點讀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這句話與太陽向上升比較哪句好?為什么?好在哪里?)
6、太陽上升的同時,也在發(fā)生著變化,誰發(fā)現(xiàn)了太陽是怎么變化的?
7、這真是美的感受,讓我們欣賞動畫,請同學們跟著朗讀。
8、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太陽升起的全過程。
自學第四、五自然段
1、晴朗的天氣里紅日東升景象如此壯觀,那有云的情況下,太陽出來后又是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寫的?(出示課件)
2、看了動畫之后,你是怎樣的感受?
(你想把這種感受讀給大家聽嗎?誰來試試?)
(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后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xiàn)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鑲透染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感悟第六自然段
1、所以作者最后感嘆道: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換成這是偉大的奇觀。好不好?為什么?
2、這偉大的奇觀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邊講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壯麗的景象。)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贊美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xx年10月17日),原名李堯棠,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現(xiàn)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杰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
代表作品:《家》《春》《秋》《霧》《雨》《電》《憩園》《第四病室》《隨想錄》等。
榮譽獎項
1982年意大利“但丁國際獎”
1983年法國“榮譽軍團勛章”
1984年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1984年5月,作為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應邀參加了在日本東京召開的第四屆國際筆會大會。
1985年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外國名譽院士稱號
1990年前蘇聯(lián)“人民友誼勛章”、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特別獎”
1993年亞洲華文作家文藝基金會“資深作家敬慰獎”
1998年上海文學藝術獎杰出貢獻獎
20xx年11月,國務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稱號。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十一
3、有感情朗讀、背誦這首詩
4、培養(yǎng)學生運用方法理解詩句的能力
體會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體會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講授發(fā)、小組合作學習。
多媒體課件
一、揭題、釋題、了解作者:
1、以前我們學過哪些描寫春景的古詩?《詠柳》、《絕句》、《春曉》,這些古詩都從不同側面、角度向我們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有關描寫春景的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2、介紹詩人: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寫的。他一生為官清廉,為奸相所害,被罷官閑居十五年。他的詩大量吸收民間語言,描述細膩,形象鮮明,平易自然。因為他長期居住農村,,對農村的田園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寫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別有風趣。
5、下面光看題目意思:
宿:過夜。新市:地名
二、小組自學,初讀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詞劃出討論,初步理解每句詩意。
2、詩中抓住哪些景物寫出了暮春時節(jié)的美麗。
三、指導讀古詩,感受詩意。
1、指名讀,檢查讀的情況。
2、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詞提出來,一起討論、交流。
3、齊讀一、二句:
a、寫了哪幾種景物?有什么特點?
籬落:籬笆。疏疏:稀疏。徑:小路。深:深遠
理解時;調;一下:稀疏的籬笆旁邊,有一條小路深向遠方。
板書:籬笆一徑
b、齊讀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書:樹頭
理解:樹頭:樹枝頭。未:沒有。陰:樹蔭
為什么沒形成樹蔭?(因為葉子未長大)。理解時應;補;枝頭上的花已經落了,但葉子還未長大,還沒有形成樹蔭。這一點,可見這一天天氣怎樣?(麗日當空,地面上有斑駁的樹影,星星點點的光斑。)
c、同桌對說這兩句詩意——指句說——齊讀這兩句(多媒體出示畫面)
d、這稀疏的籬笆,長長的小路,葉兒不濃密的樹,構成了一幅清新、質樸的農村景色圖,你們看畫面,這叫靜態(tài)描寫(板書)。在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為活潑生動的圖畫,那就是后兩句所表達的。
多媒體出示后兩句畫面(齊讀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書:兒童黃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詩意:兒童奔跑著追逐黃色的蝴蝶,追到沒有?
b、女生讀第4句:
處:地方。尋:尋找。為什么無處尋?
詩意:黃色的蝴蝶飛入金黃色的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c、兩句詩意連起來,指名說詩意
d、再看圖(后兩句動畫圖)這兩句寫兒童捕蝶的情景。;跑、尋;這叫動態(tài)描寫(板書),兒童奔跑、撲蝶……讀來使我們倍感親切、耳目一新。
e、自由讀全詩,體會詩人心情?
f、檢查:指名讀全詩,齊讀
板書:喜愛
【板書設計】
詩宿新市徐公店
情喜愛
畫:籬落、一徑、枝頭(靜)
畫追入
兒童黃蝶菜花(動)
意色:黃(綠)(黃)
1、教學本課,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2、借助圖片理解文字,借助文字想象畫面。
3、為充分感受這首詩的情趣,編寫小故事。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十二
知識與技能:理解本課“維持生計”、“滄?!?、“彌留之際”等詞語。
方法與過程: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抓住重點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想象說話;從礦工們長期幫助受難工友的家屬又嚴守秘密的感人故事中,感受人間的真情和溫暖。
一、 揭示課題,初讀課文,了解共同的秘密是什么。
1. 引入,配樂講述課文故事。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教師梳理:
這個秘密是什么?(為什么有秘密?) 什么?
為什么要保密? 秘密?
這個秘密是哪些人的秘密? 誰?
為什么是共同的秘密? 共同?
(1) 交流 —— (誰?怎么幫?為什么這樣做?)
(2) [出示引讀]:原來,這個共同的秘密就是12個礦工約定——每天到去世礦工妻子支起的餛飩攤上吃一碗餛飩,幫助她和孩子維持生計。
就這樣,12個礦工做了一個約定,一個承諾,并共同遵守著。
板書:12位礦工 約定
(一) 快速默讀全文,找出他們遵守約定的句子,用曲線劃出來。
1.交流:
(你找到的是——?理由是?從哪里感到他們遵守著約定——?)
2.一起看看這幾句話,和老師配合讀讀吧!
引讀12個礦工遵守約定的句子。
3.十幾個春秋,幾千個日日夜夜,這12個礦工就這樣遵守著當初的約定,其中包含的該是一份多么誠摯的情誼呀!
(二)學習第五小節(jié)
1.1人說理解。你說的是這一節(jié),一起來看看。
[出示] 第5節(jié),指名讀——
2誰你為大家讀一下?
看,隊長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些話的?
你怎么知道?
這可是他最后的囑托,想想他會用怎樣的語氣來說,再請一位同學讀讀——
你聽到了嗎,生命垂危的礦工隊長此時心中想的是什么呀? ——
3交流并指導朗讀隊長的話:
你深情的朗讀把老師也感動了。齊讀——
4所以,前來吃餛飩的人,年輕的——,女人——。
現(xiàn)在你一定能選擇一段說完整、說清楚:
因為 ,所以女人代替了男人前來光臨餛飩攤。(彌留之際、接替)
有一天,老礦工 ,他囑咐自己的孩子:“ ?!?這樣,餛飩攤前又多了一個 。
交流:意外、老死、生重病……
5、是啊!無法阻擋的“生、老、病、死”,無法預料的“天災人禍”……在這十幾年中,礦工們經歷著生活的變化,也經歷著世事的滄桑。
引讀:所以,盡管前來光臨餛飩攤的人,年輕的——,女人——,但卻從未少過————而且風霜雨雪,從不————。
十幾年來,這不再是當初12個人的秘密,而是12個家庭共同的秘密。
引讀: 穿透十幾年歲月滄桑,依然閃亮的是——12顆金燦燦的愛心。
指導朗讀:這份沉甸甸的約定,更是一份承諾!你能讀好這一句嗎?
指名讀。(你讀出了這份愛的感人至深!——
你讀出了礦工們的這一腔真情!——
你讀出了這份愛更是種責任!——)
齊讀。
交流:怕去世礦工妻子不好意思,所以保密。
怕去世礦工妻子會認為這是一種施舍,所以保密。
怕去世礦工妻子會內疚,所以保密?!?/p>
小結:是呀,這些善良的礦工們在獻出他們那一份份可貴的愛心的同時,更小心地呵護著這對母子的尊嚴和內心的感受。
生:得到了礦工們的愛/12顆金燦燦的愛心。
板書:愛
(五) 瞧,時光飛逝,當年礦工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他那飽經苦難的兩鬢花白的母親卻依然————用真誠的微笑面對著每一個前來吃餛飩的人。
現(xiàn)在,你有什么疑問?
交流:兒子已經成人,可以贍養(yǎng)她,為什么還開著餛飩攤?臉帶微笑?
小結:受到他人關愛和尊重的礦工妻子也用自己的方式回報他們的愛!
她依然————那是——(發(fā)自內心的真誠與善良。)
1.一起來讀讀這一句——
出示:有一種承諾可以抵達永遠,而用愛心塑造的承諾,可穿越塵世間最昂貴的時光。愛可以永恒。
2.說得多好呀,愛可以永恒!板書:愛能永恒!因此, 當初12個礦工的秘密,如今成了大家——共同的秘密。!
3.故事學完了,你能簡單說一說嗎?
4.布置作業(yè)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主要內容。
3.學習生字詞,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聯(lián)系課文內容,體會爭吵后“我”和克萊蒂的感情變化及最后一段中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2.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二)為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主要內容。
(三)學習課文生字新詞。正確朗讀課文。
歸納段落大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一)按“預習”要求初讀課文,了解“爭吵”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畫出描寫“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詞語。
(“爭吵”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只求了解,暫不做檢查。)
(二)再讀課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讀成“j@”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別人比自己強。)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個“偷,在這里應帶兒化韻,讀“火兒”,“偷偷兒”。
“衣肩上的線縫都開了”的“都”,應讀“d#u”,不要讀成“d&”的音。
“終于挨到了放學”的“挨”應讀“2i”的音,表示困難地度過時間的意思,不要讀成“你挨(1i)著我”、“挨(1i)家挨(1i)戶”的“挨”字的音?!拔野堰@件事告訴了父親”的“訴(s))”應讀輕聲。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寫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間是“”不是“缶”;“畢竟”的“竟”不要少寫一橫,注意與“競”區(qū)別。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對話形式的適當歸并),按意思相關或相近的歸并方法,劃分段落(或按帶有階段性的內容),為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做好準備。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十四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尊嚴、逃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嚴。
體會什么是尊嚴,學習通過描寫人物外貌、動作的語言,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
:收集有關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2課時。
同學們,古人有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的名言,講做人要有尊嚴。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的是一位外國的年輕人,從他的行為和做法中,會給我們許多新的啟示。
1、自學生字新詞。
2、質疑問難。
3、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和理解。
2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3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
4指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短文主要寫了一個逃難的年輕人,在饑腸轆轆的情況下,沒有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執(zhí)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了食物,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1抄寫生字新詞。
2概括地寫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1要求學生邊讀書,邊畫出:
描寫小伙子神態(tài)的句子: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
描寫小伙子動作的句子: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描寫小伙子語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2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這些句子,從內容上體會思想。
3從描述中看,這個年輕人是怎樣的人?他是怎樣想的?
1討論:年輕人的表現(xiàn)令人欽佩,更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2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提問:這個年輕人是誰?是什么使他從一無所有,到擁有一筆使所有美國人羨慕的財富呢?
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誠實的勞動和做人的品質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鼓勵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什么時候都要靠自己的誠實勞動來獲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1自由讀。
2指名讀。
3分角色讀。
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可以出示有關“尊嚴”和做人方面的格言??商崾緦W生從“什么是尊嚴”和“尊嚴的意義”以及如何做人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十五
本文是一篇極具生活情趣的記敘文,共有四段。
第一段總的說在美國西雅圖有一個特殊的魚市場,在那里買魚是一種享受。第二段主要寫作者在魚市場的所聽、所看、所感,展現(xiàn)了一幅魚販們充滿樂趣和歡笑的和諧生活圖。第三段主要寫作者了解到魚販們這樣快樂生活的原因。第四段主要寫魚販們把自己的快樂傳遞給附近的人們。全文雖然篇幅較長,但語言淺顯,讀來倍感親切、自然,讀者容易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借助旁批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地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在生活中傳遞快樂的意識。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語言。
3、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經驗,借助旁批領會課文內容,感受魚販們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面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
引導學生借助旁批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地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在生活中傳遞快樂的意識。
三疑三探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注意課前觀察附近的魚市場,說說自己在魚市場的感受。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設疑自探談話導入,審題質疑。
1、今天,老師帶同學們漂洋過海,去西雅圖一個特殊的魚市場走走。
2、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兩遍。
3、看到這個課題,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預設: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魚市場的快樂表現(xiàn)在哪兒?
魚市場里怎么會有快樂?
這節(jié)課我們就帶著這三個主要問題走進課文,探究魚市場的快樂,來感受魚市場的快樂。
二、提示引路,自讀探究。
1、出示自學提示。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遇到難讀難記的生字新詞畫出來。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借助批注理解問題,畫出有關語句,用心讀一讀,并仿照文中的批注寫下自己的體會。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輔導。注意留足時間,要特別關注學困生。
三、合探解疑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在初讀課文的過程中,你遇到哪些自己覺得難讀難記的生字新詞?學生自主交流,自主識字。
2、那么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說評結合,以評促說。
體會魚販的快樂
1、同學們,在這個異國他鄉(xiāng)的西雅圖魚市場的快樂表現(xiàn)在哪兒?(魚販)你從課文哪些句子體會到魚販的快樂?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他們面帶笑容,讓冰凍的魚像棒球一樣在空中飛來飛去。大家互相唱和:“啊,5條鱈魚飛到明尼蘇達去了?!薄?只螃蟹飛到堪薩斯?!边@是多么和諧的生活,充滿樂趣和歡笑。”
2、指名朗讀,評價,讀出快樂了嗎?
3、情景模擬魚販們的唱和,感受魚販充滿樂趣和歡笑的生活,體會魚販的快樂心情。
4、讓我們都快樂起來,快樂地讀讀魚販們們的快樂。
6、魚販們?yōu)槭裁催@樣快樂?先然學生自己說說,然后填空。填一填。(可以用課文中的話,頁可以用自己的話)從快樂的生活中,魚販們發(fā)現(xiàn)了xxxxxxxxxxxxxxxx,感悟到xxxxxxxxxxxxx。從快樂的生活中,魚販們發(fā)現(xiàn)了并不是生活虧待了自己,而是自己的期望太高,以至忽略了生活本身。感悟到與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愉快地對待工作,把苦日子過甜。采用不同形式的讀,讀出自己的理解。
7、小結:魚販們懂得了:生活的本身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我們不能改變生活的本身,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自己對生活的態(tài)度??鞓肥且惶?,不快樂也是一天,為什么不快快樂樂地過好每一天呢?于是,他們不再抱怨,而是把賣魚變成一種有趣的游戲,愉快地對待,把苦日子過得甜蜜、輕松。于是,一個創(chuàng)意接著一個創(chuàng)意。
8、啟發(fā)想象:魚販們還會想出哪些創(chuàng)意?
體會顧客的快樂
1、魚市場的快樂僅僅體現(xiàn)魚販身上嗎?還體現(xiàn)在哪些人身上?
2、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顧客是快樂的?(抓住重點詞語理解)
3、角色體驗。
(1)如果你是一個參加接魚游戲的顧客,你來快樂地讀讀。指導學生理解“意猶未盡”、讀出“意猶未盡”的感覺。
(2)你是讓魚販排憂解難的顧客,讀出你此時的感覺。
4、感悟顧客快樂原因。
出示:在魚市場里,顧客能夠xxxxxxxx,能夠xxxxxxxxxxx,能夠xxxxxxxx還能夠————。
師:顧客能夠參觀市場,享受快樂;參加游戲,體驗快樂;交流談話,獲得快樂,在買魚的同時將快樂打包帶回家去,在這里買魚怎能不是一種享受呢?齊讀“與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愉快地對待工作,把苦日子過甜。”
四、質疑再探
1、這節(jié)課,我們讀懂了在魚市場魚販們創(chuàng)造快樂,快樂賣魚,顧客們體驗快樂,快樂買魚。因為他們都感悟到出示:與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愉快地對待工作,把苦日子過甜。
齊讀這句話。
2、再看看課文,你還有什么問題?引導學生解疑。
五、運用拓展
1、回顧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一定兼顧寫作方法)
2、請你根據(jù)課后生字、課文中的四字詞語、重點語句、課文內容,給自己設計一份作業(yè)來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
3、教師補充題:同學們,回想我們的學習生活,要聽講、要寫字、要背書、要算題、要摘抄、要記單詞,常聽同學們抱怨,看了魚販們的快樂,你們打算怎樣對待自己的學習、生活呢?可以以名言的形式寫在課題的旁邊。
學生寫名言并交流。
教師:同學們,只要我們樂觀地對待學習、生活,積極地享受學習、生活,那咱們處處都會擁有快樂。
板書設計:
魚市場的快樂
魚販顧客我們
愉快地面對生活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十六
知識與技能:
1、在預習時,通過自主努力,學習本課13個生字的讀音,會寫9個生字。
2、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段落結構。能將課文分為三部分,抓住重點理解課文最后兩段的意思,并體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3、體會課文所描述的孩子上學、回家情景,讀出自己的理解、情感。
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的朗讀為基礎,以讀為主線,以讀代講,以讀促講,通過朗讀,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參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山溝里的孩子起早貪黑去上學的情景,感受他們學習的困難,感悟山溝里的孩子熱愛學習的可貴品質,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教學過程:
出示河南山區(qū)一所小學的一位同學所穿的破舊鞋子
播放輕音樂伴奏帶《高山流水》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給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
1、播放自制動態(tài)圖片:課文插圖“上學路上”的電閃雷鳴,在課文中畫出描寫山溝孩子每天上學情景的句子。
2、播放音頻文件《狼嚎》,想象孩子們在上學路上遇到的困難,體會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孩子們的上學心情。
3、播放視頻文件《安康小學生大火把上學》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的內容
第二部分
1、播放視頻《山溝里的孩子》紀實片,想象山溝孩子學習時的情景,并用文字表達出來
第三部分
組織小組編組,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學習情境
1、理解“黑夜”“……”的深意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對比自己現(xiàn)在的學習情景,體會山溝孩子不怕困難,感悟刻苦學習的精神。
布置作業(yè):想象山溝孩子學習時的情景,再寫一兩段話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十七
1、談話:同學們,作家王宜振把我們們帶進了一個美妙的詩歌世界,使我們喜歡上了這首文字,韻律都很優(yōu)美的詩歌《小草之歌》,讓我們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2、板題
3、齊讀課題
4、結合上節(jié)課學習和自己的生活經驗,請你談談小草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答)小結:看來大家都很喜歡小草。
5、師:老師很想傾聽你們美妙的讀書聲,愿意展示一下嗎?(老師走到誰面前,誰就讀一小節(jié))(伴樂)。
小結:字字入眼,句句入心,聲音真好聽。
6、上節(jié)課,同學們提出并解決了兩道自探題,我們來復習一下(出示)。
1)小草之歌中的“之”相當于什么?(生答)師:那小草之歌,也就是——小草的歌。讓我們再一次飽含深情地讀課題。
2)看第二題:按結構、內容,詩歌可以分幾個部分?每部分寫了什么內容?(生回答)。
師小結:上節(jié)課同學們收獲不小,老師真高興。
(一)學習1~3小結
1、設疑自探
1)請同學們朗讀1~3小結,并根據(jù)內容提出你的問題。
2)生提問。
3)師:老師歸納了幾道自探題,找同學談一談。(出示)(自探題下寫有自探方法),學生在下面邊讀邊自探。
2、解疑合探
1)這一部分寫了小草什么特點?回答、板書:索取很少。
2)修辭方法:擬人。
小結:把小草比作人進行自述,顯得生動、親切、易懂。在寫作時,用擬人的修辭方法,使文章具體、生動、形象。
3)“我向大自然索取很少。”什么意思?(生答)師:抓住重點詞,理解句子含義,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小草不渴求什么,只有陽光、雨露就能茁壯成長,為人們帶來綠意。
3、找2組女生讀1~3小節(jié)(一組三人)(要讀出對小草的喜愛)。
師小結:小草是渺小的,他卻那樣樂觀、自信;小草是弱小的,他卻那樣勇敢堅強。讓我將小草的喜愛融入到課題朗讀之中,齊讀課題。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十八
1、學會6個字,會認1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準確流暢地背誦課文。
3、讓學生了解革命戰(zhàn)爭年代英烈們英勇的戰(zhàn)斗精神和熱愛和平的感情。
1、理解重點詩句的意思,了解詩歌的內容。
2、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1、收集紅軍長征的有關資料。
2、組織學生收看電影《飛奪盧定橋》。
2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如。
1、出示圖片或cai課件,從不同角度展示鐵索橋的風貌。
2、請學生談一談對鐵索橋的了解。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詞。
1、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
2、檢查生字讀音。
重點指導:樓梨。
3、齊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讀課文,思考:本詩有幾小節(jié)?每節(jié)寫什么?
2、學生回答。
四、學習第一節(jié)。
1、指名讀。
2、思考:人在鐵索橋上看到什么?說明什么?(高又險)。
3、指導感情朗讀。
五、學寫生字。
重點指導:滾。
六、作業(yè)。
1、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復習,導入新課。
1、認讀生字。
2、詩人站在橋上看到什么?說明什么?
二、品讀詩歌,體會情感。
1、瀏覽課文,快速找出反映作者此時心情的詞語。(心潮洶涌激蕩)。
2、作者站在鐵橋上,心潮洶涌激蕩,思接古今,找出有關的詩句,同桌互相讀一讀。對自己喜歡的詩句,可以多讀幾遍,有疑問的地方可作記號。
3、學生匯報。
(1)重點學習第二節(jié)。
a圈出最能體現(xiàn)紅軍戰(zhàn)士英勇的詞語。
b補充《飛奪盧定橋》中有關資料,豐富學生認識。
(2)指導朗讀第二節(jié)。
4、采用多種方式朗讀。
三、作業(yè)。
1、讀下面的句子,說說你從帶點的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勇士們哪,攀著一根根鐵索,冒著密密的彈雨,沖破了敵人的火網!”
我體會到:
2、“在這英雄的土地上,我要高聲歌唱!”
假如你就是詩人,站在鐵索橋上,看到壯觀的景象,想到英勇的紅軍,你會高聲歌唱:
我站在鐵索橋上。
紅旗火光。
鐵索彈雨英勇無畏。
火網。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十九
1、學會生字,理解詩句。
2、通過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喜悅的心情。
3、有感情朗讀、背誦這首詩。
4、培養(yǎng)學生運用方法理解詩句的能力。
體會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體會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講授發(fā)、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一)揭題、釋題、了解作者:
1、以前我們學過哪些描寫春景的古詩?《詠柳》、《絕句》、《春曉》,這些古詩都從不同側面、角度向我們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有關描寫春景的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2、介紹詩人: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寫的。他一生為官清廉,為奸相所害,被罷官閑居十五年。他的詩大量吸收民間語言,描述細膩,形象鮮明,平易自然。因為他長期居住農村,,對農村的田園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寫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別有風趣。
5、下面光看題目意思:
宿:過夜。新市:地名。
(二)小組自學,初讀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詞劃出討論,初步理解每句詩意。
2、詩中抓住哪些景物寫出了暮春時節(jié)的美麗。
(三)指導讀古詩,感受詩意。
1、指名讀,檢查讀的情況。
2、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詞提出來,一起討論、交流。
3、齊讀一、二句:
a、寫了哪幾種景物?有什么特點?
籬落:籬笆。疏疏:稀疏。徑:小路。深:深遠。
理解時“調”一下:稀疏的籬笆旁邊,有一條小路深向遠方。
板書:籬笆一徑。
b、齊讀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書:樹頭。
理解:樹頭:樹枝頭。未:沒有。陰:樹蔭。
為什么沒形成樹蔭?(因為葉子未長大)。理解時應“補”枝頭上的花已經落了,但葉子還未長大,還沒有形成樹蔭。這一點,可見這一天天氣怎樣?(麗日當空,地面上有斑駁的樹影,星星點點的光斑。)。
c、同桌對說這兩句詩意——指句說——齊讀這兩句(多媒體出示畫面)。
d、這稀疏的籬笆,長長的小路,葉兒不濃密的樹,構成了一幅清新、質樸的農村景色圖,你們看畫面,這叫靜態(tài)描寫(板書)。在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為活潑生動的圖畫,那就是后兩句所表達的。
多媒體出示后兩句畫面(齊讀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書:兒童黃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詩意:兒童奔跑著追逐黃色的蝴蝶,追到沒有?
b、女生讀第4句:
處:地方。尋:尋找。為什么無處尋?
詩意:黃色的蝴蝶飛入金黃色的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c、兩句詩意連起來,指名說詩意。
d、再看圖(后兩句動畫圖)這兩句寫兒童捕蝶的情景?!芭堋ぁ边@叫動態(tài)描寫(板書),兒童奔跑、撲蝶……讀來使我們倍感親切、耳目一新。
e、自由讀全詩,體會詩人心情?
f、檢查:指名讀全詩,齊讀。
板書:喜愛。
板書設計。
詩宿新市徐公店。
情喜愛。
畫:籬落、一徑、枝頭(靜)。
畫追入。
兒童黃蝶菜花(動)。
意色:黃(綠)(黃)。
1、教學本課,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2、借助圖片理解文字,借助文字想象畫面。
3、為充分感受這首詩的情趣,編寫小故事。
小學四年級語文語文教案篇二十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2.引導學生讀文章,想畫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3.領略西湖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出示課文插圖)導入新課。
(二)范讀課文。
學生初步感受課文。
(三)自學課文(出示閱讀提示)。
1.認真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畫面。
2.想一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點,寫出了自己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四)小組交流。
重點討論第2題。作者抓住了西湖“綠”的特點,作了具體的描繪:一是雨中去訪靈隱,看到的西湖的.“綠”;二是漫步蘇堤,看到的西湖的“綠”;三是在花港觀魚,看到的西湖的“綠”。每一次看到“綠”,給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樣。雨中去訪靈隱,作者抓住了層層疊疊的樹木:“有的綠得發(fā)黑,深極了,濃極了;有的綠得發(fā)藍,淺極了,亮極了。”峰下蜿蜒的小徑:“布滿青苔,直綠到了石頭縫里?!贝送膺€有溪水:“在這一片綠色的影中顯得分外好看?!甭教K堤,作者抓住了樹木身上綠茸茸的青苔:“那樣鮮嫩,那樣可愛,使得本就很綠的蘇堤,更加綠了幾分?!边@種苔綠,給“我”的印象是堅忍不拔。在花港觀魚,作者抓住了滿池的新荷。與初春的楊柳嫩枝的新綠相比,“荷葉,則要持重一些,初夏,則更成熟一些,但那透過活潑的綠色表現(xiàn)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是一樣的。”
(五)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1.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目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畫面。
2.自由感情朗讀課文,感受西湖“綠”的美。
(六)感受語言文字美。
1.本文優(yōu)美的詞匯十分豐富,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
2.指名讀自己喜歡的詞句。
(七)聽課文朗讀錄音。
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八)布置作業(yè)。
1.把自己喜歡的詞句摘抄下來。
2.找一找其他描寫西湖的文章或詩詞讀一讀,體會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九)板書設計。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該教學設計很注重放手讓學生自己理解課文,教師只是在其中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這對學生提高自學能力很有幫助。
探究活動。
“北京的綠”
探究目的:
學習《西湖的“綠”》你來想一想、說一說地處北方的北京,怎樣在春夏秋冬四季都能讓人看到滿眼的綠。
探究方法:
1.學生設計方案。小組討論,互相補充。
2.以小組為單位,寫出設計方案及理由。
語文教案-西湖的“綠”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637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