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舌尖上的溫情舌尖上的溫情散文(實用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4 13:34:11
最新舌尖上的溫情舌尖上的溫情散文(實用12篇)
時間:2023-11-24 13:34:11     小編:書香墨

總結(jié)是我們成長路上的里程碑,是值得回憶的重要片段。在總結(jié)過程中,應(yīng)該重點突出自己的亮點和成就。這些總結(jié)范文來源于不同領(lǐng)域的經(jīng)驗總結(jié),每一篇都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舌尖上的溫情舌尖上的溫情散文篇一

你猜猜現(xiàn)在我在哪兒?我呀,正在去面積77·536平方米的味全品牌體驗館的路上。體驗館坐落于美麗的杭州市下沙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我們小記者坐著大巴,一路上歡聲笑語地來到了味全品牌體驗館。

那里的老師告訴我們,味全品牌體驗館在臺灣已經(jīng)成立60多年了,而且,全國各地的味全體驗館都有20條生產(chǎn)線。好厲害呀!接下來,我們又知道,原來牛奶中的三大明星是:酸奶,活性乳酸菌,無調(diào)整鮮奶。

終于,我們要乘“熱氣球”電梯去“天空”參觀啦!太高興嘍!

到達“天空”,我好奇地望來望去,突然,一行字映入了我的眼簾:將奶液加熱,殺死細菌。原來,牛奶擠出來是不能直接飲用的呀!我一下子羞紅了臉。

活動結(jié)束了,我不可思議地想到:時間過得真快啊!以后好想當一個品嘗師。誰讓味全牛奶這么好喝呢!

舌尖上的溫情舌尖上的溫情散文篇二

說起

情,也許有人去詩詞里翻閱,書上說有情人終成眷屬,書上還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說起來很美,讀起來更是美的透徹。也許翻遍書冊,很難找出愛情與吃有太多關(guān)聯(lián)的詩句吧,而我的愛情卻在舌尖兒上。

想那些花兒也曾為我開得艷,那是玫瑰花兒呀,哪有女孩兒不喜歡,我渴望已久,連夢里也希望愛我的人兒舉著那嬌艷的玫瑰來我面前:嫁給我吧,紫煙,獻上最美的玫瑰花兒。

多么浪漫多么讓人心動呀,我希望著??墒钱斘业膼矍閬砼R時,卻沒有那夢樣的浪漫哦,是那么那么的平常,甚至有點土。

記得那天,他姨又登門了,問幾天前提的事想好沒有。我就又被老媽數(shù)落了無數(shù)次的那不堪回首的一次。

老媽看著正在用功讀書的我已氣從心頭起:我說咱們老王家哪輩子沒讀過書呀,書就那么好看嗎?我的紫煙,我的小祖宗,你就收起你的書來吧,也學(xué)學(xué)針線,也學(xué)學(xué)家務(wù)活,學(xué)學(xué)做飯洗洗衣。

我用力的將兩手捂起耳朵:“聽——到——了,我親愛的`媽媽,我不用您再為我 操 心了,而且您老就放心吧,我剛請書上的仙人算過的,我王紫煙還是能嫁出去的?!?/p>

“算過的?還書上的仙人呢,紫煙,你每天捧著那書這書的誰能受得了你,就是嫁得出去,你老媽我還不天天跟著你挨罵呀,女不教母之過,

什么

家務(wù)也不會做,人家娶你家里后,不天天罵你才怪?!?/p>

“從現(xiàn)在開始學(xué)做家務(wù),再不許寫什么詩呀什么詞呀的,那些是咱們平常百姓家女孩做的嗎?今天你就聽媽的去他家走走,已經(jīng)很久了,人家求這人提親那人說媒的。別提著架子,改改那臭毛病?!?/p>

“嗯,知道了,老媽別生氣了,我聽你的。”

唉,一點點辦法也沒有,我不是向命運低頭,而是向老媽舉手投降了。把我剛剛有的靈感全澆滅了。

算了,不寫了也不讀了,收起書,我就要往外走,老媽又把我叫回:“梳理一下,這樣子就去?真是的?!?/p>

跟在他姨的身后,我一點也沒有精神,想見了他就回絕了他,當面對他表明心跡,再也別求這人提求那人說,有意思嗎?懂不懂愛情呀?咋這么老土呀。

坐上公交,又打上出租,轉(zhuǎn)彎抹角的總算來到了他家門前。一推門進去,一眼看見一位身系圍裙的男孩,正在忙里忙外的,高高的個頭,白凈的臉兒,滿臉燦爛的微笑。屋子里有很多人,都在看電視的看電視,聊天的聊天。才忽然想起今天是周末,一家人在閑聊,只有這個身系圍裙的人里里外外的忙著做飯呢。

我的到來,他姨忙拉系圍裙的人說:"鳴兒,人我可給你領(lǐng)來了,這就是紫煙,你說你見過的,你們自己談吧."屋子里人的人兒聽了,都明白了什么似的,一個個從頭到腳的細細看著我。

這忙里忙外做飯的人就是我的鳴,我一見到他就把我曾對他一肚子的氣給消了,競情不自禁的問著他:“一家人都在玩,怎么就你一個人在做飯呀?”

“呵呵,我最喜歡做飯,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給你做一輩子飯的?!?/p>

鳴閃著一口潔白如玉的牙,笑的很自然很甜,突然就回了我這么一句,我也不知怎么就說了句:“我當然愿意,因為我就怕做飯,我一點也不會?!?/p>

“哈哈,我會,我學(xué)過廚藝,什么樣的菜都會炒,什么樣的面食也都會做?!?/p>

第一次見到他的面,就在他家吃了他親自做的飯,那飯菜好香好吃極了。偷偷擔心他會不會不喜歡我呀,我那么笨又很懶,好似除了讀書也不會做什么呀。

可沒想到,第二天鳴就當著我的同事的面,站在我面前舉著飯菜說:“紫煙,我來給你送飯來了,快嫁給我吧,我愿意為你做一輩子飯!”

唉,真沒辦法,還真有不嫌棄我笨嫌我懶的人兒呢,也不知是他的飯已把胃收買,還是一顆心兒被他打動,就嫁給了他。

一直一直就過下來,他總是最關(guān)心我的就是吃飯穿衣,每天他換著樣給我做各種各樣的飯菜,每天他為我洗每一件衣服,幫我搭配穿戴,今天這飯明天那衣。

哈哈,媽媽看到我與鳴

生活

的這樣

幸福

,也樂得合不攏嘴:“唉,鳴呀,我們紫煙在家時可是什么也會做的,現(xiàn)在嫁了你什么家務(wù)也不做,這可是被你寵壞了?!?/p>

“哈哈,媽媽,紫煙很勤的,也很會做家務(wù)的,可我不用她,我業(yè)余愛好就是喜歡做飯做家務(wù)的。我不吸煙不飲酒不搓麻……就剩做家務(wù)這點愛好了?!?/p>

自從嫁給老公我一下就胖了好多,從前吃飯我自己就愁,這也不想吃那也吃不下,也沒有人管我,愛吃不吃隨我的便,幾乎我就不怎么吃飯,瘦的一風就吹跑了,誰見了我誰都擔心我有什么重病呢。

可是自從嫁給鳴,他可不由著我想吃不想吃,而是用他最佳的廚藝來挑戰(zhàn)我的胃口,每天一聞到老公炒的菜香我就很有胃口了,要是偶然一頓不想吃,他會再去做,翻著花樣給我去做各種飯菜,一回包出水餃來了,一回蒸出米飯來了,一會清蒸魚,一會清炒蝦仁,直到我吃了為止,鳴是決不允許我一頓不吃飯的。

我總開玩笑說:為我做一頓飯不難,難得是為我一輩子飯,而無絲毫怨言。

鳴,他做到了,我真沒有想到,我會遇上這樣的老公,我已被他慣壞了寵壞了,我的胃也早早被他的飯菜管住了,那顆心兒呢,不用再說了,就唯他所屬了。

愛情,舌尖上的愛情,最樸實最恩愛,最后要告訴鳴最喜歡給我做的幾道菜,也是我最喜歡吃的:糖醋鯉魚,外醮里嫩,香甜可口,紅燒豬蹄和紅燒雞腳,不僅好吃還都有養(yǎng)顏美容之功效,清汆丸子,山藥排骨,燜藕,麻汁黃瓜……嘻嘻,一時還真說不完,不如來家里,請你吃一吃吧。

還有甜甜蜜蜜的抜絲地瓜拔絲山藥,水煮魚,最是那碗過橋米線,一碗熱氣騰騰的擺在面前,肉和米線均勻的同在碗里,就似那愛情,傾心的去為自己心上人兒著想,你心里有我,我心里有你,相濡以沫疼愛無比,這就是我舌尖上的愛情,平淡無奇,卻恩愛甜蜜,來得那般真實,那般美麗。

舌尖上的溫情舌尖上的溫情散文篇三

優(yōu)秀作文推薦:看到這個題目,你一定會想是什么美食讓我寫出這個題目呢?那當然是我愛吃的可樂雞翅了!

可樂雞翅是一些大餐廳的“??汀薄.斎?,可樂雞翅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我家的餐桌上。

媽媽中午說:“等一會兒,我做可樂雞翅給你吃?!蔽腋吲d極了。媽媽告訴我,做可樂雞翅要先把雞翅用鹽腌好。媽媽怕我不懂,叫我跟她進廚房。于是,我就跟著媽媽進廚房了。媽媽邊做邊說:“我們再下一些醬油在雞翅上,用手把配料與雞翅攪勻,放入鍋內(nèi)。用鏟子翻炒幾分鐘后,放入一杯可樂,再用鏟子把雞翅和可樂不停翻炒。過了大約10分鐘,等雞翅變成橙黃色后,便可以上桌了?!?/p>

可樂雞翅終于做好了??蓩寢屨f要等爸爸回來才能吃。于是,我就用我的鼻子聞了聞可樂雞翅的香味。那時我的樣子,真像一只在幫助警長找犯人的警犬。媽媽看到我這樣子,無奈地說:“你這只饞貓,想吃你就吃一個吧!”我趕緊吃起來。哇!真好吃??!一入口,可樂的味道已經(jīng)布滿了整個空腔;再咬一咬,雞肉的鮮味噴薄而出,雞肉白白嫩嫩,可樂酸酸甜甜,簡直就是完美。

可樂雞翅在我的舌尖上舞蹈,我也不介意。因為它太好吃了!

舌尖上的溫情舌尖上的溫情散文篇四

大西南綏江人的春天,不是眼睛先看到,而是舌尖先感受到。

立春過去半月,綏江大小山巒環(huán)抱的山坡溝洼,依舊靜穆沉寂。遠山墨?灰黑的背陰,殘留幾掛正在消融的冰凌,田野里空曠寂寥,沒有一絲春暖跡痕,冬的嚴寒依然執(zhí)拗。

春風一天天拂過,正月一完,連著十余天的朗照漸漸有了倦容,早春的薄陰悄悄然化了凍,若有若無灑落下牛毛細雨,向陽的山洼河灘熱鬧起來。三五成群的娃娃女人們,提著竹籃背著竹簍彎腰俯身,專心致志探首尋覓,歡聲笑語余音回蕩,那是采撿粑粑草的人們。孩子們一邊采撿一邊唱著兒歌:“粑粑草,做粑粑,粑粑做好哄娃娃......”粑粑草多生長在向陽坡洼,生長時間短又挑剔水分溫度,因而每年采撿時間稍瞬即過。立春過后第二個月,剛脫去臃腫冬裝的人們無不抓緊閑暇時刻,邀朋喚友帶上工具干糧,齊齊奔向春意漸醇的河灘山坡。

經(jīng)過一冬蓄養(yǎng),早先干燥蜷曲、枯敗萎靡的粑粑草,在春雨滋潤下,似乎一夜間變的水靈嫩俏。鵝黃葉片隨著氣候逐日漸暖繼而青翠,披著一身粉絨絨的紗縷,春風里搖擺。于暖洋洋的七色春光中,析出喜人光彩……不知什么時候“噠”的一聲,蹦出一簇簇金色小花。這時候,是采撿的最好時機。女人們小心翼翼撿起一株放在手心,看著那顫巍巍的嬌弱模樣,不由心生憐愛。這略帶泥土味的清香,讓所嗅之人清幽繞鼻、心腦俱爽,尚未食用已然滿心歡喜。

淘洗凈的粑粑草,擠去汁水,置金沙石所制石舀里,搗成糊狀加入糯米粉、米粉及糖,反復(fù)揉捏,成拳頭大小球狀,上籠蒸熟。食用時拍成圓餅入油鍋,煎得兩面焦脆,隨風四溢的香味立時讓人饞涎欲滴!而等候在旁、忍耐已久的娃娃們早已是,擠著吵著擁在油鍋邊,想要第一個得食。油亮焦脆的草粑粑,忍著燙輕輕咬開一口,一縷淡淡的清香隨即在唇齒間彌散,甜脆中夾帶糯軟的口感不由人食欲大開,欲罷不能。每一次吃這草粑粑,哪一個不是吃得飽嗝連聲,可眼睛的余光還停留在油鍋里,在給其他人留著的那份上,上下溜梭。

除粑粑草外,春天的味道還蘊含在鮮嫩的土洋參里。

西南綏江的早春,舉目眺望了無生機,尚殘余鐵一般的冷硬,但性急的娃娃和女人們,硬是從陽坡洼新綠萌動的斜坡上、樹林中,未耕種的田地里,把春天搜尋了出來。一株株呈環(huán)狀生長的土洋參,長圓形翠葉簇擁著纖細身子、頂端亮著四五星鮮紅小果的主莖,在午時肆意鋪灑的萬道金線里,用它妖媚的艷麗,蠱惑采挖人的眼和心。于是,她們的臉因喜悅而顯得紅潤,心情進而歡快。采挖的雙手須臾,變蹁躚蝴蝶,于草叢中左右翻飛。

采回的土洋參,在開水里略焯三五秒,控干,擱菜油熗辣椒姜末,入蘑菇精和鹽,即成一盤佳肴,鮮嫩辣爽?;蜃鲆诲伒断髅?,把洗凈的土洋參下到鍋里,成就一鍋主食,色味俱佳。端一碗漂著土洋參的面片,不忙進口,任清香撩動誘惑、滿腔生津之際,輕嚼面片再就湯……頓時,這純粹干凈的鮮味,讓每一位食客迷醉,在大自然的無私饋贈里。

西南綏江的春天,每年此刻,跳躍在人們的舌尖!

舌尖上的溫情舌尖上的溫情散文篇五

“《一顆幽默的跳跳糖》到了,到了......姑姑你真好!”我迫不及待的捧著書翻看著,多么期待這本書的精彩故事啊。

拿著這本心愛的書,我每天中午、晚上都抱著她,愛不釋手,“姑姑太好看了”,“怎么好看???”姑姑面帶笑容地問我?!拔?.....嘻嘻,就是好看,晚上我說給你聽哈”我調(diào)皮的做了個鬼臉,撒腿就跑了......

舌尖上的溫情舌尖上的溫情散文篇六

有一天我在家里呆著無聊,于是便叫上一個同學(xué)一起去逛街。那個同學(xué)說西施故里的臭豆腐不錯,我們便相約去西施故里,品嘗臭豆腐。

我們來到西施故里的油炸臭豆腐攤前。哇!這里的人頭攢動擠得水泄不通。他們做的臭豆腐技術(shù)真嫻熟!攤主把沒炸過的臭豆腐穿成一串。把它放到沸騰的油鍋中冒出陣陣香氣,香氣入鼻勾起一種想吃欲罷不能的感覺,真是口水快溜出來了。攤主把臭豆腐撈起來,瀝干了上面的油,這時臭豆腐更誘人了被炸得金黃金黃的,上面還滴著油,在一股臭氣底下你可以嗅到一股香氣。攤主將臭豆腐涂上特質(zhì)調(diào)料醬,甜中帶咸,脆中帶軟,入口很有嚼勁,我喜歡這種重口味。

咸、辣、臭,這就是我對臭豆腐的評價。

舌尖上的溫情舌尖上的溫情散文篇七

一月蔥,二月韭。昨夜一場春雨,菜園里那塊韭菜像涂了一層明油,綠瑩瑩,水嫩嫩的招人喜愛。“夜雨剪春韭”,此情正應(yīng)了杜甫的詩句。

我喜歡吃韭菜,對“春菜第一美食”的春韭更是情有獨鐘。早春的韭菜,經(jīng)過了霜雪的洗禮,葉不寬,身不肥,根部紫紅,凝重碧綠,醇香馥郁。無論是焯水涼拌,還是炒雞蛋、包餃子、烙盒子、做春卷,都香味怡人,可口爽心!

小時候,家里雖然清貧,但母親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雖說“養(yǎng)豬為過年,養(yǎng)雞為的零花錢”,但整個春天,壇子里還封著過年時母親腌制的臘肉,籃子里有母親攢下的雞蛋。這些平日里舍不得吃的東西,外婆和舅舅來時就會動用。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提醒母親“外婆好久沒來了”。母親總笑著摸摸我的頭,讓我去把外婆接來。

外婆來了,母親讓我到園子里割些韭菜擇好。母親從壇子里取一塊臘肉,切丁剁碎,在油鍋里一熗,和韭菜一起拌餡。母親搟好餃子皮,我和外婆一起包餃子。外婆老掉牙的故事并不吸引人,倒是臘肉和韭菜散發(fā)的濃香,刺激著我的味蕾,攪動了我肚子里的饞蟲。

外婆往灶膛里添柴,母親在灶臺上忙活,我眼巴巴地盯著鍋里。餃子從鍋底浮起,在開水里翻騰,我的心也跟著跳躍。

一碗熱氣騰騰的水餃,饞得人口水直流。一口咬下半個餃子,滿嘴流油,清香四溢,真爽!外婆憐惜地看著我,從她碗里夾幾個餃子給我。外婆說她吃不完,讓我?guī)椭?。我吃得頭上冒汗,小肚子脹鼓鼓的,打著飽嗝玩去了。

妻也愛吃韭菜。母親過世后,我和妻在學(xué)校的空地上翻了一塊菜地,也種上了韭菜。課余時間,在菜地里活動活動筋骨。菜地綠意盈盈,心中便有些小小的滿足。

“一畦春雨足,翠發(fā)剪還生?!贝号ㄩ_的時候,韭菜剪了又長。這時韭菜成了我們餐桌上的一道常菜。

妻最拿手的是韭菜炒雞蛋。初春的早韭,農(nóng)家的土雞蛋,炒出的雞蛋黃亮亮的,韭菜綠生生的,看著都嘴饞。入口鮮美,蛋香韭香,濃郁綿長。

韭菜雞蛋粑,也是妻常做的一道菜。將洗凈的韭菜切成寸長,撒點鹽,調(diào)好雞蛋,就可以下鍋了。韭菜雞蛋在油鍋里滋滋作響,不多時,一盤黃中泛綠的雞蛋粑,香氣撲鼻,讓人胃口大開。

妻做得最精致的.要數(shù)韭菜春卷。新鮮的韭菜和粉條剁碎做餡,調(diào)上五香粉、鹽、香油。搟一整塊薄面皮,將韭菜粉條餡均勻攤上,由里向外,卷成蛇狀。入鍋一蒸,整個廚房溢滿韭菜的清香。出鍋的春卷切成段,整齊地碼在潔凈的盤中,澆上蒜泥醬醋,色鮮味美,回味無窮!

韭菜多時,妻找?guī)讉€瓶子腌制起來。喝粥的時候,一碟咸韭菜,也別有一番風味。

踩著晨露,沐著春風。鐮刀貼著泥土,輕輕一割,手中一把沾著水珠的春韭,散發(fā)出陣陣清香。“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贝┰綍r空,與詩人“一舉累十觴”,醉在韭香中,該是何等的美事??!

(二)三月三,地菜煮雞蛋。

“老公,今天回家,帶一把地菜回來,明天是三月三,我要地菜煮雞蛋!”習慣記陽歷的我,若不是老婆的電話,根本不知道今天是陰歷幾月初幾,更不會想起地菜煮雞蛋的事。

提起地菜,對于農(nóng)村長大的我來說格外親切。小時候,生活條件艱苦,除了過年過節(jié),很難吃到肉。平常的日子,能吃上雞蛋,就算“開葷”了。

那時,我總盼著家里來客。因為客人來了,母親就會想法子弄幾碗好菜,我也可以跟著沾光。

春暖花開的時候,外婆常來走動。老遠看見外婆小腳蓮步移來,我便飛快地跑過去迎著。外婆的手帕里,總能變戲法似的翻出幾顆糖果或者小點心。

若是外婆來得突然,家里沒準備什么好菜,母親就讓我去挑地菜。那時候房前屋后、田間地頭長滿野菜,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就能挑到一小簍地菜。母親把地菜擇好洗凈,就到灶膛上忙去了。我依著外婆,聽那些老掉牙的故事。

不一會功夫,母親從廚房端出幾碗菜。炒地菜、地菜蛋餃、地菜春卷、地菜雞蛋湯——簡直是一桌地菜宴!

當然,我也很盼“三月三”。因為這天母親就會用地菜煮雞蛋我們吃。按母親的說法,三月三,吃了地菜煮雞蛋,頭不痛,腿不酸。

三月三這天,母親早早地從地里挑回一大把帶花的地菜,洗干凈后煮上十幾個雞蛋,待我們吃早飯時端上桌子。我不喜歡吃雞蛋白,專挑蛋黃吃。母親說她愛吃蛋白,我不喜歡的雞蛋白都“孝敬”母親了,而母親不愛吃的蛋黃,自然由我代勞。

父親過世后,我們家的生活一下子艱難起來。為了供我讀書,母親把雞蛋都攢下來賣錢,湊我的學(xué)費,就連三月三都舍不得煮雞蛋,我也漸漸忘記了“三月三地菜煮雞蛋”的習俗了。

女兒三歲那年春天,我們一家三口到學(xué)校后面的山丘上放風箏,妻看見幾個婦女滿地里尋地菜。聽說三月三吃了地菜煮的雞蛋一年就不會犯頭痛病。妻一下子來精神了,拉著我四處找地菜?;丶液螅抻仲I了紅棗、雞蛋,和洗干凈的地菜一起加鹽、姜煮好。揭開鍋蓋,一股清香溢出,饞得人口水直流!

妻將一碗雞蛋端到桌上。望著清湯綠水里的雞蛋,女兒好奇地瞪大眼睛。妻高興地剝開一枚雞蛋給女兒吃,女兒剛吃了一口,就趕緊吐了出來。原來,女兒討厭生姜的味道。我試著剝掉蛋白,讓女兒嘗嘗蛋黃。女兒小心翼翼地嘗了一口,滿意地吃了起來。我讓她把蛋白給我吃,她嘟著小嘴問:“爸爸喜歡吃蛋白?”

我說:“對呀,女兒喜歡吃蛋黃,爸爸喜歡吃蛋白,我們是黃金搭檔!”

女兒咯咯的笑聲,甜到了我的心底。

從此以后,每年三月初三,妻總會做一碗地菜煮雞蛋。

去年三月三,妻還不適應(yīng)女兒離開我們?nèi)プx大學(xué)的日子,心像被掏空了似的,一下子沒有著落,整天提不起精神,自然也忘了三月三地菜煮雞蛋的事情。

見妻這樣,我想法哄她出門。周末放假的時候,我拉她去學(xué)跳舞。幾周下來妻學(xué)會了幾個廣場舞,漸漸喜歡上這種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與人交流的健身方式。

原以為孩子不在家,妻肯定不會再在三月三煮雞蛋了,沒想到她又記這事了。

按照妻的要求,我扯了一把地菜回家。煮雞蛋的時候,我悄悄問妻:“孩子不在家,還煮雞蛋做什么?”

“我們健康了,女兒在外讀書才能安心啊!”妻回過頭來對我說。提起女兒,妻一臉牽掛,“你給女兒打個電話,讓她到街上買幾個地菜煮的雞蛋吃吧!”

按照妻的吩咐,我撥通了女兒的手機。我想,作為愛的傳承,三月三,地菜煮雞蛋的習俗,不能讓孩子忘了!

舌尖上的溫情舌尖上的溫情散文篇八

如果說云南不品一品過橋米線是一種遺憾,那么到無錫不嘗一嘗豆腐花也是一種遺憾。

在無錫的惠山古鎮(zhèn)溜達一圈,來一碗美味又便宜的豆腐花,實在愜意。我走進一家店,要了一碗豆腐花,靜靜地等待著。

過了一會兒,我點的豆腐花便來了。頓時,一股香氣撲鼻而來,直鉆入我的鼻子,引得我胃里的饞蟲蠢蠢欲動,讓我垂涎三尺。我細細瞧了瞧,白色的豆腐染上了醬油的棕紅色,配著黃褐色的榨菜,伴著黑色的紫菜,點綴著幾顆綠油油的香菜和幾個米黃色的蝦米,真是五顏六色,讓人食欲大增。

我迫不及待地抓起勺子,挖了一大口,塞進嘴里,猛地吞了下去,立即滿嘴生香。我不禁不邊吃邊贊,毫無淑女形象可言。滑順爽口的豆腐和著榨菜、紫菜、蝦米的鮮香,還帶了些香菜的香味,令人回味無窮。我又嘗了一口,豆腐滑而嫩,入口即化,充滿了醬油的咸香可口,鮮美無比,咸中微微帶甜,還摻雜著些許辣味,咸甜搭配,是正宗的無錫人口味。我胃口大開,不一會兒便“消滅”了這碗豆腐花。我滿意地咂咂嘴,那鮮香無比的味道還在我嘴中久久不消散。

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吧?那就來無錫品嘗這美味的豆腐花吧!

舌尖上的溫情舌尖上的溫情散文篇九

從山野地粗咧咧的風中,我一路走來。城市到鄉(xiāng)村,鄉(xiāng)村到城市。我像一只風箏,那一根線牢牢地攥在娘的手中,無論我走的多遠,飛的多高,都難以脫離那份飄著臘八粥香的民間。

也許,在地圖上你只是偌大國土上的一個句點,遼南,我卻要耗盡一生去愛你。

多少年前夢想成為一個城里人,張家祖祖輩輩皆是農(nóng)民,到了我們這一代就發(fā)生了變化。弟弟大學(xué)畢業(yè)后首先把戶口變成了某城某街道幾號樓的居民。前不久,我也搬進了新樓??旃?jié)奏的城市生活,沒了村莊里趕著老牛慢悠悠放牧耕田的閑適。日子和工作成了一碗素食面,簡潔方便。總是腳不沾地的以奔跑的姿勢活著,故鄉(xiāng)的青山秀水還有美味佳肴只能壓縮在母親一次次送來的大包小裹中。

于是,在很多個周末,打點行裝坐車返回老家,一頭扎進母親煎煎炒炒的氛圍里不肯歸去。

我們北部山區(qū)群嵐疊疊,莊子里有人家養(yǎng)著絨山羊。多者幾百頭,少的也有幾十頭。這種羊體型不大,有爬山攀巖的本領(lǐng),肉質(zhì)細膩,因為食草又有攀山躍嶺的本事,所以它的肉感極佳。絨山羊湯是遼南一帶乃至東北三省極負盛名的特色小吃。

每一個來遼南觀光旅游或者經(jīng)商的外地客兒不喝上一大海碗羊湯,不大塊大塊地吃羊肉等于虛度此行。

就是遼南鄉(xiāng)土人物逢年過節(jié)婚喪嫁娶時絨山羊湯都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風景。

羊要選一頭一歲大的,牙口不老也不嫩的殺了。在一鐵鍋沸騰的熱水中烀熟了,但不能太爛,太爛了沒嚼頭。最好是不爛也不硬,這火候一定得掌握好,不是每個人能調(diào)理到位。偏在我家鄉(xiāng)老街上,有一個叫“春暖”的羊湯館,那里的廚師做的拿手,大凡在老街歇腳的外地人均會慕名而來,穩(wěn)穩(wěn)當當坐下,喝上一碗絨山羊湯。那湯是要放上香菜姜末味素還有醋。如果是冬天的節(jié)氣,這里的生意格外火爆。農(nóng)事暫時擱淺的父老鄉(xiāng)親一個個隨著集口的當兒,笑吟吟地前來。

人未到,“春暖”羊湯館的老板娘“一枝花”,就一臉陽光地迎了出來,大哥大姐叔伯姨姨,響當當?shù)亟兄菧嘏迫壭★L刮來,你不喝都不行。心情舒暢了,喝一碗還想喝第二碗。不僅僅是羊湯的味道,更是當?shù)氐囊环萑宋年P(guān)懷。

這些年,城市逼進鄉(xiāng)村,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土地在減少,封山育林的措施一出臺,大部分絨山羊項目被砍掉了,沒處放牧。原先老街有好幾家羊湯館,如今只剩下“春暖”一家,生意還算可以。

不過,到城里安家落戶的年輕后生大喜那日必回老家大操大辦,絨山羊是主打菜肴。就有東家將整頭羊放在院子里支起的大鐵鍋里烀熟,喝湯。大冷的天,村里人最得意這一口。七老八少的圍著大鐵鍋你舀一碗我舀一碗,哧流哧流喝,喝得渾身是汗,嘴角流油。那大塊的骨頭連帶著肉你一塊我一塊啃著,沒有了斯文。別說這下里巴人,就是城里那些穿著體面開著私家車來旅游的人碰到這場面也是撒了膀子地吃。

我回老家總要給父親帶些羊肉雜水羊血囑咐母親熬湯喝,我之前也喝羊湯,放點辣子,后來就有一回去姨夫家遇到他揮刀宰羊時那羊痛苦的哀鳴和求生的淚水,當姨夫不忍心殺它時,這只羊居然前腿跪地叩謝姨夫,那一瞬我發(fā)誓今生不再吃羊肉。不是我善良就能延續(xù)它的生命,而是起碼我維護了良知的天秤不再傾斜。從那以后我拒絕吃羊肉,不管它有多么美味。

事實上母親即是我的故鄉(xiāng),無論是精神還是肉體,不必用眼睛觸摸,只要一踏進村莊的土地我就能在一朵花身上聞到母親的乳香。

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母親將歲月捻進饅頭里,盛入菜肴中一一讓我們品嘗。

端午的粽子臘八的粥這些都是全國性的吃日,只是我故鄉(xiāng)的殺年豬這一樣就歡實了整個冬天。

男人打工的腳步一踏進回老家的門檻,家里的向陽花便張羅著將圈里的豬喂肥了。豆餅苞米什么的管夠它吃,如伺候娃子一樣精心。一天四遍喂著,夜里起來再支著手電筒給一瓢泡好的黃豆吃。這么著豬就肥壯起來,可這樣逼近死亡的日子,豬也是有預(yù)感:不愿意吃食,眼睛呆呆地望著主人。女人呢?心情是微妙而又復(fù)雜的。千瓢水萬瓢糠養(yǎng)大了豬,舍不得它挨那一刀,又巴巴著老親舊鄰遠方的兒女飛回老巢吃上一頓豬肉。

有關(guān)殺豬的題材泛濫于網(wǎng)絡(luò)的各大網(wǎng)站,我自己也寫過兩篇,一篇是小說,一篇是散文。而不同的地域有著不一樣的吃法。有的地方將豬血扔掉了,殺豬那天不大塊吃肉,只炒幾樣小菜喝喝酒。我們故鄉(xiāng)灌血腸是殺豬那天的壓軸菜。

這血腸的做法也是一個師傅一個鈴。我在家做姑娘時,家里殺豬邀請的屠夫是我本家的侄子,他灌血腸先打十幾個笨雞蛋,調(diào)料和別的師傅差不多,不過這雞蛋增加了血腸的亮度。熟了,從鍋里撈出來放在案板上切,一片一片的'陽光下那血腸還閃著光澤,著實的惹你流口水。剛出鍋呢,我本家的大侄子管我叫大姑姑的切一片就放嘴里吃,吧唧吧唧還有響,他這么一帶動,吃客們都將筷子伸向了那盤血腸。一家一頭三百到五百斤的豬的血腸一頓吃完,加上給親戚們稍帶點也就所剩無幾。

苦了女人等七大姑八大姨都吃得飽嗝連天提溜著打包好的往屋外走,桌子上的飯菜涼了不說,杯盤狼藉。女人吃到嘴里的也就幾塊肉,到了我這一輩兒的女人,就沒有步母親的后塵,最后才上桌。吃飯時把肉啊菜的端到桌子上,幾個幫襯的女人還有孩子坐在另一張桌子上,就開始吃吃喝喝。只是心疼著母親,今年殺豬那晌母親也是最后吃的飯,那肉血腸都沒了熱乎氣。即使是吃,老還是安看那假牙怎么也不得勁兒。心就酸了,淚就不爭氣的流了。為母親那代女人,更為自己平時沒有好好地陪陪母親。

來到城市,參加過幾次文學(xué)方面的頒獎大會,宴席自然豐富,卻怎么吃也吃不出家鄉(xiāng)菜的味道。就愈發(fā)地眷戀母親做的菜,哪怕是一盤涼拌白菜,蘿卜絲兒也能吃出暖暖的親情和鄉(xiāng)情。

不管你多富有,也無論你身處多繁華,任何鬧市以及燈紅酒綠的地方都無法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只有故鄉(xiāng),故鄉(xiāng)連那一縷炊煙都是美麗的,我們更迷戀的是這里的民風民情以及地地道道的特色菜,故鄉(xiāng)一直駐扎在我們的舌尖上。

舌尖上的溫情舌尖上的溫情散文篇十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食品。春節(jié)吃餃子也是中國人特有的民間傳統(tǒng)。這是一個每年春節(jié)期間必須吃的節(jié)日...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食品。春節(jié)吃餃子也是中國人特有的民間傳統(tǒng)。這是每年春節(jié)期間必須吃的節(jié)日食物。來自遙遠地方的人們會一路旅行回到他們的家鄉(xiāng),在冬季節(jié)日吃餃子,以表明他們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目的地。

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人可能會在春節(jié)期間回家與親戚團聚。然而,很少有人因為工作原因不能離開工作。所以沒有辦法和他的家人團聚。在新年回外婆家的路上,我遇到了這樣一個家庭。

一位老太太的女兒是一列火車的售票員,她因為工作不能和家人一起慶祝新年。因此,每年元旦,這位老太太都會去火車站的站臺,等著她的女兒給她帶來一盒自己做的餃子。碰巧這位老婦人的女兒是我們公共汽車的售票員。

我在睡夢中迷迷糊糊,突然聽到一系列急促的腳步聲從我耳邊傳來。我被吵醒了?;疖囃O潞?,售票員迫不及待地打開車門。我靜靜地看著,沒有打擾任何人??吹绞燮眴T和一位老太太被抱在一起,售票員抽泣著,老太太急忙去看她的紅眼睛女兒。站臺的光線照射在他們擁抱在一起的身影上,反射出地面上的一個長長的影子。老婦人一邊安慰女兒,一邊拿出餃子,告訴她趁熱吃,但是餃子很快就變冷了。然而,售票員一邊看著她狼吞虎咽地吃著食物,一邊哭著吃著。當他說它很好吃時,我不禁感到有點痛。

為了服務(wù)我們,售票員不能回家過年和吃餃子。他們是多么偉大??!有時候要花好幾年才能見到你的家人。這時,收音機響了,售票員不情愿地向老太太揮手,汽車漸漸遠去......

舌尖上的溫情舌尖上的溫情散文篇十一

清晨醒來,習慣性的拿著手機翻閱,忽然看到榆林一個朋友在朋友圈分享著一碗冒著熱氣的羊雜碎,我瞬間垂涎欲滴,肚子也饑腸轆轆。看來這視頻里的這碗羊雜碎不僅使我覺得是嘴巴的寂寞,更是肚子的需求??上疫h在千里之外,是吃不上這正宗羊雜碎的。

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生活方式。一日之計在于晨,清晨的傳統(tǒng)早餐就成為重中之重。都說廣東人的一天是從一碗早茶開始,天津人的一天是從狗不理包子開始·······那么榆林人的一天就是從一碗熱氣騰騰的羊雜碎開始。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榆林羊雜碎的氣質(zhì)和韻味已然深深植根于每個榆林人的血脈之中。我離開故鄉(xiāng)榆林已經(jīng)十多年了,但對故鄉(xiāng)童年時的一切卻記憶猶新。對于童年的記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每個人心中總有種難以忘懷的深刻,在我最初的記憶中,那一碗熱氣騰騰的羊雜碎就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跟著大人去集市上趕集,不為別的,只為喝一碗一塊錢的羊雜碎。每當走進羊雜碎店鋪,看著老板將粉條、羊雜等原料按照工序放在鍋里,一股特有的羊雜香味就從鍋里飄出來。羊雜碎不僅味兒香,而且看相也好,晶瑩的洋芋粉條浸在淡紅的湯里,一條條褐色的羊血伴著金黃色的油炸土豆條,毛茸茸的毛肚攪和著棕褐色的羊肝,芫荽和蔥花的嫩綠配著辣椒油的鮮紅,真是讓人看了就垂涎三尺。一會功夫老板就端過來,我來不及細細品嘗,狼吞虎咽的幾分鐘功夫就吃完了。童年的時光總是太快,后來我離開了家鄉(xiāng),也就很難吃到正宗的榆林羊雜碎了。

現(xiàn)在我只要回到榆林,下車第一件事就是找一家雜碎店去喝一碗正宗的榆林羊雜碎。到了榆林最好找的店就是羊雜碎店,比在回民街找泡饃店都容易。相傳,在元朝年間,成吉思汗徒征西夏,在榆林附近,糧草已經(jīng),無奈下,后勤人員把原來屠宰的羊的頭、肝、肺等利用起來,用清水洗干凈后,然后用刀剁成碎塊,燴在一個大鍋里放上鹽。煮熟以后,因沒有蔥和調(diào)味品,有一個伙頭軍無意將野地里采來的野香菜洗凈切碎放到鍋里。這鍋湯燴好,經(jīng)軍隊里眾將官、士卒品嘗后,都稱贊此湯味道堪稱一絕,羊雜碎自此就誕生了。羊雜碎,其實貴在雜和碎,不雜不碎喝起來沒滋沒味。羊的頭、蹄、血、肺、肝、心、肚、腸統(tǒng)統(tǒng)都要,少一樣做出來都少味。然后用刀切成式樣不同的片、塊、絲、條,肚要切的`極細,心肝血肺要搭配勻稱。雜碎入鍋,文火熬燴,再加粉條、土豆條香菜等佐料,才可以做出正宗的榆林羊雜碎。

每當看見羊雜碎,我嘴巴就格外的寂寞,肚子就極其的需要。對于大多數(shù)榆林人來說,羊雜碎是一種情懷,是一種靈魂的燃料、更是生活的延續(xù)。在天寒地凍的時節(jié),睡在窯洞里榆林人,心中早已埋下一顆念想的種子,第二天一早來上一碗滾滾的羊雜碎,會覺得整個世界都在變得更美好。一碗熱氣騰騰的羊雜碎,我舌尖上的味蕾,包含著榆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市井氣息和數(shù)年的傳承延續(xù)。

舌尖上的溫情舌尖上的溫情散文篇十二

出門三五里,一處一鄉(xiāng)風。意思是說,各地的風氣民俗差異很大,可能隔幾里路,民風民俗就有不同。

你就拿長陽、五峰、宜都來說,三地相鄰,但鄉(xiāng)風習俗就有很大的差異,僅肉糕而言,長陽、五峰是少數(shù)民族土家族聚集地,土家人喜好豬肉糕,而宜都偏好魚肉糕。

是的,肉糕,是我們土家人最喜愛的美食,就像怕辣的人難以稱為四川人一樣,不吃肉糕的人,恐怕也很難被看成土家人了。

肉糕,常見于酒席上,那會兒生活條件不好,要辦酒桌的話肉量要的大,而肥肉吃的人又少,所以就有人發(fā)明了肉糕,將肥肉打成泥,再加上淀粉和各種調(diào)味品打成糕狀,放入蒸籠里,表層涮上蛋液,蒸熟后切成片,再做成扣碗,像極了肉片,而且吃起來又不膩,還挺體面,所以是酒席上常見的菜。

土家所用的調(diào)味料較為齊全,特別是辣味調(diào)料,可與川菜媲美。土家人口味上嗜酸喜辣,一般農(nóng)戶家都有泡、腌菜壇子十多個,常年裝有稀廣椒、榨廣椒、泡菜等多種酸辣味小菜。

肉糕是用豬肉末加面粉調(diào)和大火蒸出來的塊狀物(三角形,片狀居多),然后在肉糕快好的時候在表面加上一層攪拌好的蛋黃,蒸上一會即可出鍋。

十碗八扣的第一份頭子碗以肉糕為主,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照顧到所有人,輔料沒有像以前那樣固定為粉條黃花,而是有所變化,有肉絲青椒的,有粉條黃花的,也有其他的各種各樣的,總之靈活多變,同時也給這份頭子碗增加了許多魅力和文化。

肉糕,我們土家山寨最負盛名的美食。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楚王嗜魚成性,但又時常因魚刺卡喉嚨而惱火,許多廚師因此而成了刀下鬼。后來,有一麻城廚師在剖魚時意外發(fā)現(xiàn)魚刺很容易和魚肉分離開來,于是把分離出來的魚肉和豬肉混合,配上佐料剁成泥,蒸成塊型。楚王食之,驚喜不已。肉糕從此問世,而且名聲大震。從那時起,廚師告老還鄉(xiāng)把技藝傳流到民間后,人們把肉糕捧為“天子宴席”的佼佼者,在土家,肉糕是最重要的待客佳肴。人們是把大宴賓客稱作“吃肉糕”的,就可以想象到肉糕對于我們的重要性。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那時窮,平常如果不是有紅白喜事,需要大宴賓客,是吃不上肉糕的。只有過年的時候,再窮的家庭,也要做上一些肉糕。肉糕對于過去的土家人來說,是衡量家庭底子好薄,是衡量你為人是否厚道的重要標準。前者很好理解,家里富,肉糕當然做得多些。對于后者,是因為肉糕是我們土家人待客必備佳肴,質(zhì)量是否好,煮得是否可口,都能夠折射出一個家庭是否熱情待客的態(tài)度和境界。

那時候大集體,所有農(nóng)村家里都很窮,到年關(guān)節(jié)期間家里總要準備好肉糕,但是,媽媽只允許我們小孩子們每人吃一小塊,說是要留著過年或招待客人。盡管現(xiàn)在早已年過花甲,但兒時過年的情景已和肉糕一起,深深地刻在了腦海中。

曾記得,在我們老家那里有個習俗,正月里拜年,初一是拜同村或者一般朋友的,可以不煮肉糕吃??墒堑搅顺醵跞恢钡皆?jié),來家里拜年的都是家里客人中的貴客,開年一上門,第一件事就是為客人煮上一碗肉糕。

那個拜年第一碗肉糕的煮法,用料是極考究的。首先是肉糕要切得薄薄的,如果家境不好,肉糕做的質(zhì)量不高,就切不到那種薄薄的水平。然后是煮肉糕的湯料,那可是上好的雞湯,燉的厚厚一層黃油的樣子。還有就是,肉糕煮熟出鍋的時候,還必須在上面搭上梢子。就是選擇上好的瘦肉配上黃花、小蔥之類做成梢子,蓋在肉糕上。待客的主婦用圓盆,掇上桌子,請客人品嘗。肉糕香、雞湯鮮、小蔥綠,嘗著肉糕,就是和主人一起分享上一年的豐收的快樂,憧憬著來年好收成的希望。

人老了,陳芝麻爛谷子的往事,總是在我腦海倒騰著,肉糕的香味也時常撞擊著我的鼻孔,那種誘人的滋味勾引起我對母親的回憶,回憶之中我又身不由己地回到了那個年月,母親打肉糕的情景涌上了我的心頭:

每到臘月二十三,全村幾乎家家都會傳出“咚咚”剁案聲。聽到這聲音,就會興奮不已,早早地守候在灶臺前,等著肉糕出鍋。

只見母親準備好豆腐、雞蛋清、苕粉、瘦肉和肥肉、佐料等,將剁好的豬肉沫與豆腐、苕粉參合在一起,揉碎,成沫;再加佐料,再揉,直至成糊,倒進蒸籠,在蒸之前,再用雞蛋黃撒灑,這可是個技術(shù)活兒哦!雞蛋黃撒滿整個蒸格表面。再在表面隨意撒灑一些紅色的汁液,原來是用紅紙撕碎后浸泡后的水。

等到肉糕即將蒸熟,揭開蒸籠,將攪拌好的蛋黃均勻涂在肉糕上。10分鐘后,一籠黃松松的肉糕熱氣騰騰出鍋了。迫不及待的幾個小饞鬼忍不住端起碗筷,爭先品嘗,我捻起一塊放入口中,只覺鮮美滑軟。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637353.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