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是對人生中種種經歷和感受的總結和反思。在寫感悟時,首先需要回顧這段時間的經歷和感受。以下是一些感悟人生的文字,或許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認識自己。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心得感悟篇一
十月一日,期待很久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xiāng)》上映了,它成功地把“家鄉(xiāng)”這種情懷,從觀眾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喚起,并賦予了一種新的含義。這部電影老少皆宜,又輕松又幽默,同時也帶來了無限的深思。簡單來說,就是不完美的小人物成就美麗家鄉(xiāng)的故事,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小角色、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展現(xiàn)了家鄉(xiāng)的變化。五個故事都圍繞民生問題,宛如一股清流,既令人愉悅又令人欣慰。在每段故事里,沒有完美的角色,卻都講述了一個完美的家鄉(xiāng)。
電影里的小人物、小故事,大時代、大主題,與其說是提升整體情節(jié)效果的需要,不如說是現(xiàn)實在電影中自然而然的投射。實際上,正是因為祖國不斷的崛起和強大,并在醫(yī)療、教育、旅游、環(huán)保、扶貧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電影人才有底氣用一種輕松、活潑的方式來表現(xiàn)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變化,來闡釋普通人心中最深摯的家國情。每個人不論身在哪里,心里最難忘懷的總是自己的故土。當我們觀看《我和我的家鄉(xiāng)》,感受著電影中的每個人物、每個情節(jié)、每個故事,自己又何嘗不是劇中人。
大家常說起:“到不了的是遠方,回不去的是家鄉(xiāng)。”家鄉(xiāng)是生身和養(yǎng)育我們的地方,鄉(xiāng)愁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回憶和想念,當我們遭遇挫折和困難時,內心最深處總是藏著“我想家了”?!耙洛\還鄉(xiāng)”、“落葉歸根”,其實就傳遞著中國人骨子里的家鄉(xiāng)情懷。作為國家的一名普通公民、企業(yè)的一名普通員工,或許我的力量很微小,但要力爭做一個有用的人,堅守心中理想信念,立足本職,在平凡的崗位上綻放出人生絢麗的火花,為家鄉(xiāng)、為祖國的美麗富強、繁榮昌盛貢獻微薄力量。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心得感悟篇二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熱映,口碑爆棚,趁著假期,我也湊了這份熱鬧?!凹亦l(xiāng)”這兩個字,一時間讓人深情起來。有人說:“這不是個喜劇嗎?為什么我哭了……”電影從東、西、南、北、中五個地方,通過五個故事,讓觀眾深深感受到農村發(fā)展和家鄉(xiāng)巨變,在體驗脫貧攻堅的成果之時,油然而生一種家國情懷,一種“此生不悔入華夏”的自豪感!
感悟《北京好人》里的病有所醫(yī),醫(yī)療有保障!一張醫(yī)??ǖ墓适?,透過爆笑的情節(jié),我們不難看到隨著醫(yī)療制度的改革、農民沒錢看病難的問題,通過農村合作醫(yī)療的普及,變得不再難。國家的惠民政策普及到了農村,普及到了我們每個人的家鄉(xiāng)。醫(yī)療保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內容,醫(yī)保制度的改革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可正是一點一點的努力,讓我們逐漸看到曙光,“健康扶貧”是攆走脫貧“攔路虎”的第一步,這一步,我們跨過去了,“病有所醫(yī)”的答卷只會越來越好。
感悟《天上掉下個ufo》里的科技扶貧,致富有出路!在鄉(xiāng)村振興的今天,各地鄉(xiāng)村都在尋求屬于自己的發(fā)展模式?!耙赂?,先修路”對于這個位于貴州黔南阿福村,距離中國天眼只有15公里的小村莊是個大難題,交通物流不便,直線一公里的距離硬是成了“異地戀”。因為一場“天降ufo”的烏龍讓整個村“一夜暴紅”,“ufo”是假,但是,依靠當?shù)靥厣糜雾椖棵撠氈赂坏墓适聦乙姴货r。難得的是,阿福村能夠找準定位,依靠地道酸菜魚和獨特風景,立足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讓科技扶貧在阿福村得到落實和發(fā)展。
感悟《最后一課》里的扶智扶志,教育是根本!一個鞠躬盡瘁的支教老師,生病后思想和行為都開始遲鈍,念念不忘的卻是支教時的最后一課——冒雨為學生送顏料。那時的教室,是土砌的,屋頂還會漏雨,也沒有彩色的顏料,上課鈴是人工的……比起那時,如今的支教條件已經好了太多,嶄新的課本、全套的水彩畫筆、被電子屏幕代替的“黑板”……可是教育的使命,從未改變。每一位支教老師多年的堅守,只因為想讓孩子們走出這一方天地,改變這一方天地。正是多年的堅守,才有了電影里范老師的那句話,“姜小峰,我看懂你的畫了……”
感悟《回鄉(xiāng)之路》里的生態(tài)治理,綠色即發(fā)展!曾經的“山高盡禿頭,灘地無樹林。黃沙滾滾流,十耕九不收”的黃土高坡變成了如今的綠洲。正是許多像喬樹林這樣心里裝著家鄉(xiāng)的人,他們走出這片沙地,卻又帶著全心治沙的勇氣和決心,回到這個沙地。為了讓家鄉(xiāng)發(fā)展得更好,用知識“退沙還林”,為沙漠種上果樹,換來了家鄉(xiāng)的一片綠洲。當家鄉(xiāng)披上綠裝時,鄉(xiāng)村也跟著致富起來,成了綠色發(fā)展的典型案例。而這背后,是無數(shù)個治沙英雄們憑著“愚公移山”的精神,用汗水和青春甚至生命演繹了一場場治沙壯舉,鋪就了一條條象征著綠色希望的回鄉(xiāng)之路。
感悟《神筆馬亮》里的對口幫扶,扶貧要精準!在進修和下鄉(xiāng)兩個選擇中,馬亮選擇了后者,他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改變年輕人越來越少的小山村,于是有了“偷梁換柱”這招?!暗谝粫洝庇谖叶裕缫巡荒吧?。可以說,每一位第一書記的身上都有著扶貧路上難忘的故事。他們來自機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他們帶著技術特長、一身本領投身到農村工作中,有的招商引資、有的銷售農產品、有的搞著環(huán)境治理……在建強基層組織、為民辦事服務、加強鄉(xiāng)村治理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他們讓幫扶更加精準,讓扶貧出實效,打通著扶貧攻堅的“最后一公里”。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心得感悟篇三
五位導演各自都發(fā)揮出了自己的風格和水平,有笑點、有淚點,而且每個故事都有打動觀眾的點,這就很厲害了,相比《我和我的祖國》,這部家鄉(xiāng)顯得更加接地氣一些,無論身處何處,家鄉(xiāng)都是每人心中的凈土和信念,影片中的主角,雖然弄出了很多搞笑的事情,但最終都回歸了家鄉(xiāng),所謂的回歸包括身體,更包括內心的回歸。個人很喜歡《神筆馬亮》這個單元,發(fā)揮出了開心麻花團隊的長處,各種喜劇包袱層出不窮,讓觀眾大笑,最后的煽情也是點到為止,喜歡?!段液臀业募亦l(xiāng)》整體真的是一部有情懷、有歡樂、看完之后十分有感觸的電影。
今天是疫情期間以來,我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看電影,感謝xxx!很高興能見到演員劉昊然、王迅、王寶強、王硯輝(主演電影故事)。放假期間不適合遠距離旅行,可以約起來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哦!電影《我和我的家鄉(xiāng)》有之前《我和我的祖國》的影子。從國到家,更拉近了觀眾和電影的距離。因為家鄉(xiāng)是每個人的根,根種在每個人的心里。人有了家鄉(xiāng)的滋養(yǎng),才能從小樹苗兒長成參天大樹!所以老人們總說不能忘本,得知道根在哪里,你從哪兒來。電影中五個故事,都讓人看著看著笑,看著看著哭。從一開始的葛大爺進入電影,直接就把我?guī)肭榫沉?。我就想到了自己,因為我的家鄉(xiāng)是北京。北京人熱情有禮,愛助人為樂,大氣樂觀!大家都知道今年是紫禁城600周年紀念。這片土地最美的是文化的厚重,最好的是北京人的熱情,最樂的是美食的誘惑,最不能離的是腳下的每寸土地!我想假若有一天,我老的記不得事兒了,我想我唯一不會忘的就是北京,是我在胡同兒里的兒時記憶。因為我愛我的北京!電影中從過去到現(xiàn)在,每個故事就像我們祖國歷史變遷的一條線。智能的時代,科技的時代,教育強大的時代,改變著每一代。不變的是人們的情懷,人們對家鄉(xiāng)的牽掛。人們不論走的多遠都想著得回家看看。在外面漂泊的人,不論在什么樣的條件下生活著,總會有一份溫暖陪著你,因為你的家鄉(xiāng)在等著你!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心得感悟篇四
去年過年我到奶奶家拜年,奶奶高興得抓住我的手,樂得嘴都合不起來了,而且還不停地說:“現(xiàn)在生活好了,每個人都奔向小康了?!蹦棠陶f:“在她們生活的那會兒,住的都是草房,一到下雨天,就到處漏雨。那時只要有自行車就算有錢人了,雖然學費便宜的只要幾元錢,但還是有人上不起學……”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心得感悟篇五
人們常說,最美不過家鄉(xiāng)的水。我的家鄉(xiāng)雖然沒有什么名勝古跡,也沒有大都市的繁華,但風景如畫,景色迷人。在離我家屋后不遠有一條清澈的小河。碧綠的河面在金色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波光粼粼。小河兩旁綠樹成蔭,樹影婆娑,那些花花草草隨風搖曳,令人賞心悅目,戀戀不舍。小河里成群的小白鵝排成一列,歡快地游來游去。岸邊三三兩兩的人們一邊洗衣服一邊聊天;夏天伙伴們在水邊嬉戲,打水仗。小河就是我們快樂的天堂。近年來,我的家鄉(xiāng)正在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前狹窄的公路變得更寬闊了。一條條寬闊的水泥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川流不息的汽車在公路上飛快地駛過。
公路兩旁人來人往,一到晚上,一盞盞路燈把公路照得如同白晝。街道兩旁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樓房,取代了以前破爛不堪的小平房。形形色色的商店,一個個大型的超市,象雨后春筍一般出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商店里的商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真是應有盡有。店里的顧客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我的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建筑就是晏家廣場。廣場有一個大花園,分為里外兩層,廣場中央有三根大理石柱,最粗的石柱上刻著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晏家廣場左邊石柱上頂著一個圓圓的太陽,右邊石柱上有三顆亮晶晶的星星和一個彎彎的月亮,他們象征著日月同輝;中間的石柱上有一匹飛奔的駿馬,高高的馬頭仰天長嘯,目不轉睛的注視著遠方,你看它渾身每個部位都搭配的那么得當,每塊肌肉都顯得那么有力量,胖墩墩、圓滾滾的屁股上,長長的鬃毛上往后飛揚,四只蹄子平穩(wěn)的停在空中,看起來那么雄壯威武。這匹駿馬象征我們晏家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繁榮蒼盛!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廣場成了人們聊天納涼的好地方。晏家廣場就像一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在晏家鎮(zhèn)的中央。晏家廣場是晏家人民的驕傲!由于長壽經濟大發(fā)展,我們這里的田地漸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鱗次接比的廠房,一座座美麗的廠房就像一座座美麗的大花園,廠房四周那一塊塊綠油油的草坪象一塊塊綠色的地毯,花壇里的花兒爭奇斗艷、吐露芬芳。晏家可謂是舊貌換新顏!晏家人民真是有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的壯志豪情呀!
聽了我的一番介紹,你大概心動了吧,心動不如行動,請你快到我的家鄉(xiāng)來吧!我的家鄉(xiāng)比我描繪得更美麗,定會讓你大飽眼福!
我的家鄉(xiāng)在南京,是一個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城市。它可是六朝古都、歷史名城。有著說也說不完的故事。
春天來了,南京城里顯現(xiàn)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小草露出了頭兒,綠油油的紫金山像披上了綠色的新裝,在春風中翩翩起舞。樹木抽出了新芽兒,長出了嫩綠的葉片兒,微風吹來,樹葉“沙----沙”直響,像是在奏一支交響樂;又像是在向人們點頭問好,美麗極了。桃花兒也開了,遠遠望去,紅霞山巒交相輝映。
夏天,樹木長得郁郁蔥蔥。那金色的陽光像一把把利劍,割開濃密的樹葉,給大地織了一件五彩斑斕的披風。知了放開嗓子盡情的歌唱,好像再為夏天的到來鼓掌。
最美麗的是南京的秋天。秋天,莊稼熟了,青草、樹葉都變黃了,片片樹葉從樹冠上悠然而下,像蝴蝶在飛舞。山路上滿是落葉,踩在上面“嚓---嚓”直響,非常有趣。紫金山上那樹葉,每一位游人走過之后,頭發(fā)上都會有一片或兩片的落葉。
南京最有名的地方便是雨花臺。雨花臺的特色也是出奇的多,有雨花石、雨花茶等等。雨花石各種各樣,有透明的,有潔白的,還有鑲嵌著一絲絲“琥珀”的。我最喜歡的是“梅花俏”,“梅花俏”通體透明,里面還鑲嵌著一個個綻放的梅花,好看極了。
雨花茶也是很有名的。它肉質肥厚,皮兒薄,泡起來香味異常,恨不得多嗅幾下。雨花茶的制作工序也是很嚴密的:從采茶到制出來的茶葉,幾乎得十道工序。采茶需要十幾個人,而制作就更嚴密了,一道工序得2到4人做,篩選,包裝等等,都是要耗費很多人力、物力的。
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愛他的山,愛他的水,愛他的歷史文化------長大以后,我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讓我的家鄉(xiāng)變得更加美麗??!
我的家鄉(xiāng)沒有北京那樣多的高樓聳立,也沒有內蒙草原的廣闊,但是,他很美麗,很溫暖。
我家鄉(xiāng)有一條小河,河水清澈見底,小河中有許多的魚兒,在河中游來游去。小河邊有許許多多的樹,春天里春暖花開,美麗極了,一陣春風吹過小草飄來飄去,好像在歡樂的跳舞。夏天許多小孩在樹邊玩耍,那里綠樹如蔭,夜晚知了在嘰嘰喳喳的叫著,好像在演奏著一首美妙的音樂。秋天樹葉從樹上飄然的落下來,金黃的樹葉在樹上像一團花火。冬天,樹上的樹葉都沒了,好像光頭老爺爺站立在那里。下雪了,雪非常厚,映入眼簾的是雪的世界,是白色的世界,有許多的人在雪地里打雪仗,推雪人。
我的家鄉(xiāng)有一個小花園,那里有各種顏色的花,紅的,黃的,橙的……花園里有一條小路,小路旁有許多樹聳立在那里,一排一排的,像警衛(wèi)在敬職敬業(yè)的守崗?;▓@里有一個小廣場,不管春夏秋冬許多人都在廣場上跳廣場舞,排著整齊的隊。
我的家鄉(xiāng)有一條小道,不管什么時候那里總是最熱鬧,早上和中午有許多賣東西的人,那些東西真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許多人來來往往的,人山人海。到了晚上,那里就更熱鬧了,晚上,有夜市,有賣小吃的,有賣頭飾的,還有套圈游戲等,那更是人山人海了,來往的人非常多。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美麗而溫暖,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心得感悟篇六
今天下午我剛起了床,媽媽就告訴我有一部名叫我和我的家鄉(xiāng)的電影評分很高,非常好看,說要帶著我去看,于是我們買了晚上的票。終于到了晚上,我們三個人一起去昌建廣場看電影。
這部電影是一個一個的小故事組成的,和我和我的祖國差不多。一共有5個小故事,分別是: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后一課,回鄉(xiāng)之路和神筆馬亮。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神筆馬亮,馬亮是沈騰扮演的。這個小故事既搞笑又讓人非常感動。講的是馬亮是一個畫畫天賦很高的藝術家,在這一年考上了列賓大學,卻因為更想為貧困人民扶貧而放棄了去俄羅斯上學。他一直瞞著他老婆,不告訴他自己是去扶貧,而不是去俄羅斯上學,所以偽造了一些俄羅斯的裝飾。可因為他把這里改造的很漂亮,最后成了一個小的景點,當他老婆去這個景點游玩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他并非常感動。并沒有。因為他沒去俄羅斯上學而生氣。
我自認為這部影片還挺好看的,有很多情節(jié)都很搞笑,還很感人,弄得我哭笑不得。有時間了還想再看一遍。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心得感悟篇七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今日發(fā)布《乘風》篇章,再現(xiàn)了歷史上驍勇善戰(zhàn)的“冀中騎兵團”團長馬仁興與兒子馬乘風的抗日故事——前面縱有日本侵略者的機槍厲炮,“父輩”軍人仍舊視死如歸,戎馬沖鋒,上陣殺敵,“冀中騎兵團”旗幟永遠鮮艷!導演吳京不僅用恢弘的戰(zhàn)場場面還原了這對騎兵父子的故事,也在英雄們投身戰(zhàn)場的血性背后,流露父子之間的鐵骨柔情。
影片是繼《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后的“國慶三部曲”第三部,“中國電影追夢人”再次集結,以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為歷史坐標,通過“家與國”的視角描寫幾代父輩的奮斗經歷,再現(xiàn)中國人努力拼搏的時代記憶。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心得感悟篇八
一大早,我來到書店,眼前的景象讓我驚呆了:自行車把書店圍了一圈又一圈。我找了個地方,好不容易把車停了下來,這停車就把我累得夠嗆。但走進書店,我才領略到真正的累。
我好不容易擠了出來,剛進去,排隊的人都快排出門口了,這一景象映入我的眼簾。可奇怪的是——人們的每一個動作都躡手躡腳的,原來是怕打擾到別人.這里的人太多,悶的我都透不過氣來,。于是,我匆匆拿了本重要的書便去付賬了,排隊的人好像一點也沒有減少,正當我準備找地方東張西望時,一個溫柔的聲音傳來:“你站我前面吧!”聽完,我感到一股暖流從心里散發(fā)到臉上“不好吧!姐姐,別人會說的?!薄皼]關系,現(xiàn)在你們正是學習的時候,付過錢,趕緊回家學習吧!”
眾里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小康”卻在書店處。
“奔小康”不僅使我們經濟飛躍發(fā)展,也使人們素質提高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才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真諦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xiāng),即使有一天遠離鄉(xiāng)土,也還是會有濃重的思鄉(xiāng)情節(jié),“月是故鄉(xiāng)明”嘛!我也覺得我自己的家鄉(xiāng)是最美的,大家隨我一起來認識一下我美麗的家鄉(xiāng)吧。
春天,我的家鄉(xiāng)是嫩綠的,小草在土里晃晃悠悠的`鉆出頭來,在地上探索著自然界的奧秘。這時柳樹也鉆出了鵝黃色的小芽兒,和小草說說笑笑。花兒被柳樹芽和小草的笑聲吵醒了,探出腦袋來和它們交談。小魚也聽見了,捅破了薄薄的冰層,吐著泡泡,逗著它們笑,它們笑得真快樂呀!
夏天,我的家鄉(xiāng)是濕潤的。天氣太熱了,莊稼渴得低著腦袋,雨水看不下去了,爭先恐后地從云層里跳下來,去幫助莊稼解渴,青蛙也看不下去了,“呱呱”地叫著呼朋喚友地去幫莊稼捉蟲子?,F(xiàn)在的莊稼可高興了,一邊舒展著腰身快速地生長著一邊笑的合不攏嘴。
秋天,我的家鄉(xiāng)是成熟的。所有的莊稼都熟了,水果也熟了:高粱羞紅了臉,低著頭;玉米生出了排列整齊的金黃的小玉米粒,它得意洋洋的呲牙笑著,炫耀著自己的本領;大豆弟弟從豆莢的裂縫里探出頭來,和它們說說笑笑;蘋果也被它們逗的笑紅了臉,和它們一起談論著豐收的年景。這時農民伯伯最開心,面對著這些豐收的果實,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
冬天,我的家鄉(xiāng)是白色的。白雪是迎接冬天到來的使者,它落在了大石頭上,落在了老松樹上,落在了大楊樹上,落在了人家的屋頂上,落在了公路上,落在了農田里……我的家鄉(xiāng)既像一副靜謐的水墨畫,又像一個在松軟的白色棉被里酣睡的嬰兒。
我愛我的家鄉(xiāng),因為它的秀麗,我愛我的家鄉(xiāng),因為它的樸實,我愛我的家鄉(xiāng),因為它的勃勃生機。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心得感悟篇九
我的家鄉(xiāng)是個美麗的海濱城市,那里風景優(yōu)美,氣侯宜人。
這幾年我的家鄉(xiāng)變化可大了,新修了許多寬闊的馬路和新建了許多高樓大廈,最有名的要數(shù)萬平口旅游區(qū)了。當你一直沿著海曲路往東走就來到了美麗的萬平口生態(tài)公園,那里有國家水上運動中心和美麗的金沙灘。當你來到海邊遠遠望去,一艘艘漁船在藍天下像海鷗一樣在天空中飛翔,藍藍的大海掀起一片片白色的浪花輕輕拍打著金色的沙灘,一陣陣海風吹來讓人們聞到了魚蝦的鮮美。每到夏天來這里旅游的游客特別多,他們都被這美麗的大海和金色的沙灘吸引住。
我的家鄉(xiāng)特產也很多,綠茶和海產品最有名了。綠茶清香可口,海產品味道鮮美。
我喜歡我的家鄉(xiāng),我更愛我的家鄉(xiāng)。我的家鄉(xiāng)真美麗。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心得感悟篇十
今年的命題作文仍然是徐崢老師交出了最高分的答卷,徐崢也是一個很有自己節(jié)奏的導演。
媽媽說它沒有預期的那么好,我自己感覺還好,可能因為本來就沒有什么預期。只是每次聽到《我的祖國》,心里都有一種愛我大好河山的壯闊。
其二是這些命題作文打動觀眾的最大部分在于共鳴,真正去過影片里當?shù)赜^眾,以及有相似經歷的觀眾也許會有更深層次的感受。
除了徐崢的《最后一課》,對我來說更親切的是陳思誠的《天上掉下個ufo》。故事背景在貴州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村,而我們在貴州時,在去苗寨、黃果樹的路上,根本就想象不到在山的那邊會有這樣美麗宏大的村落,有那么壯觀的瀑布。那里真的是一個直線距離一公里也要異地戀的地方。
彭彭太可愛了,知名青年黃渤扮演者。/沈騰也好可愛,怎么還會有人說他太胖不做好形象管理啊?人演員就不能胖點兒嗎?/章宇染了個黑色頭發(fā)我還真認不出來了。/葛大爺也很可愛。/董子健+劉昊然,我又想去刷高能少年團了。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心得感悟篇十一
故鄉(xiāng)很美,是一幅秀麗的畫,一首悠揚的詩。
清晨遠遠的就能聽到小溪清脆的“嘩嘩”的奏響,看見那幾縷爤孏的炊煙,慢慢撕裂彌漫的霧靄,山坡上隱約地顯現(xiàn)幾棟錯落有致的青磚黑瓦。兩條清澈的小溪就象兩緞白色的帶子,左右環(huán)抱著村莊,形成一條美麗的“護城河”。
我喜歡故鄉(xiāng)的三月,那溪邊兩岸盛開的桐花開得象櫻花一樣燦爛,迎著春風,飄落在溪的岸邊,飄零在“嘩嘩”的溪水間,仿佛只求追趕空中飄逸的浪漫,讓人頓生葬花的凄涼。
我喜愛故鄉(xiāng)的三月,那布谷鳥的淺嘀穿插著春燕回歸的呢喃,傳來老鄉(xiāng)梨田的吆喝;和煦的春風絮絮送來辛辛泥土的溫暖,滋潤著涌動的希冀。
我渴望故鄉(xiāng)的三月,那滿田滿片的油菜,那一瀉一瀉的淡黃的花瓣,已高過人頭,漫過小溪,薰染在村前,好一道壯麗的景觀。
我喜歡家鄉(xiāng)的五月,我喜歡聞那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隨涼爽的夏風送來陣陣撲鼻的稻花香;我喜歡看那清澈見底的小溪里有小魚排列著休閑地游樂;喜歡觀望太陽下那禿出水面的鵝卵石上趴滿懶惰的螃蟹,一份真切,一份自然,一份安祥。
我喜歡故鄉(xiāng)的八月,溪邊樹上的桂花躲藏在濃郁的樹葉里噴發(fā)出淡淡的清香,彌漫在空中,從村頭傳染到村尾;一丘丘金燦燦的稻浪洶涌著收獲的喜悅,感染在村里,涌現(xiàn)在老鄉(xiāng)的臉龐。
我喜歡故鄉(xiāng)的每個季節(jié),怎么看都是一幅畫,一首詩,一種甜美……。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心得感悟篇十二
“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痹谖业募亦l(xiāng)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橋——安平橋。它既有“臥龍”的雄姿,又有“長虹”的氣勢,令人心馳神往。
時隔四年,當我回到安海老家,爺爺約我去安平橋散步,想起記憶中的安平橋,我連連拒絕。爺爺笑著說:“安平橋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現(xiàn)在成了一個風景迷人的公園了,不信一起去走一趟?!庇谑俏冶惆胄虐胍傻馗鵂敔敵鲩T了。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一個甜甜的夢:我夢見自己化成一只美麗的白鷺,守護著祖國的綠水青山。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心得感悟篇十三
哈爾濱是我摯愛的家鄉(xiāng),小時候的我在哈爾濱生活成長,那里的每一條街、每一個景都蘊含著它的故事和文化,也布滿了我的足跡。長大后,我因為工作的緣故常年在外,但無論身處何地,心中始終惦記著那座城。
在仲夏之夜,漫步街頭看華燈初上,聆聽音樂的魅力;在冬季,去如夢如幻的冰雪大世界欣賞獨具特色的冰雕風景。每每回想起這些畫面,我腦海里關于家鄉(xiāng)哈爾濱的一切仍記憶猶新?,F(xiàn)在,我想把我的家鄉(xiāng)故事說給你聽。
說起我的家鄉(xiāng)哈爾濱,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冷!地處北緯45°,受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影響,哈爾濱的天氣雖四季分明,但冬季寒冷且漫長。因此,這里也被稱為“冰城”。
雪,是哈爾濱人的眷戀。冬天的早晨,一覺醒來拉開窗簾,窗外明晃晃的亮得刺眼,那準是又下雪了。一眼望去,屋頂、地面、樹枝、窗沿兒上都被白色的“大毛毯”覆蓋,大地一夜換新裝。倏而,一只麻雀停落在枝頭上,震顫下幾片碩大的雪花,那一刻,你才真正理解什么是“千里冰封”“銀裝素裹”。
高寒的自然環(huán)境不僅沒有讓哈爾濱人的生活變得沉寂,反而增添了這座城市的火熱氛圍。五光十色的冰雪大世界內,各式各樣的冰雕作品,是哈爾濱人對冰與雪的所有想象。
除了賞冰燈、看冰雕,越冷越愛吃冰也成了哈爾濱人冬日里的樂趣。冬天的哈爾濱像個天然的大冰箱。凍梨、凍柿子、凍黃桃、凍草莓……明明新鮮的時候就很好吃的東西,哈爾濱人通通都能給凍上。小販們賣這些吃食也很簡單粗暴,因為天氣冷,只要在地上鋪好攤位,隨便把這些凍果兒一股腦兒攤開,就可以營業(yè)了,反正化不了。要是遇上個賣冰激淋的,那五顏六色的包裝在雪地上“綻放”,還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不只有冰與雪的饋贈,九曲十折的母親河松花江穿城而過,與黑龍江、烏蘇里江等眾多河流共同滋養(yǎng)了這片肥沃的黑土地。白山黑水間是“一國兩朝”的發(fā)祥地,亦是關內人勇闖關東的歸宿之所。
自清代開始,一批又一批的關內百姓跋山涉水,在廣袤的東北平原上扎根、謀生。冬季的西伯利亞寒流長驅直入,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嚴寒是對人類意志的極大考驗。但這些扎根在哈爾濱的人們,用勤勞的雙手和敢闖敢創(chuàng)、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闖關東精神”,“硬生生”地將荒原變?yōu)榱继?。關內外百姓在這片黑土地上融合發(fā)展,共同開發(fā)著生存的家園。
多元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也體現(xiàn)在哈爾濱的城市氣質之中。
漫步在中央大街,身側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等不同風格的建筑應接不暇。若是在仲夏的夜晚親臨此地,或許你還能在步行街盡頭的防洪紀念塔廣場上,聽一場著名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那一刻,觸覺、聽覺、視覺所產生的蒙太奇效果,讓人不禁陶醉在這座浪漫的“音樂之都”中,品味著屬于哈爾濱這座“東方小巴黎”的獨有魅力。
與中央大街不同,老道外的建筑風格則另有特點。那里有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華巴洛克建筑群。這種建筑極具特色,它的立面為巴洛克風格,后院則是中式的四合院,兩種全然不同的建筑風格在“中華巴洛克”身上達到了空前的融合與共生,透露著哈爾濱人的包容與堅守。
從多民族的融合發(fā)展到中西文化的碰撞合璧,看似粗獷、豪放的哈爾濱,其實早已把多元并序、友好包容的精神氣質融進了城市的肌理中,重構著自己與這個時代的發(fā)展張力。敞亮而直爽的哈爾濱人,也用自己獨有的幽默和樂觀,昭示著這座城市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心得感悟篇十四
有這樣一幅圖片:在世界的東方,在亞洲的東部,毗鄰浩瀚的太平洋,有一片廣袤的土地:它北起黑龍江畔的大小興安嶺,南到南海碧波的曾母暗沙;西起隔壁沙漠,東至寶島臺灣;有被稱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也有被譽為“人間天堂”的江南水鄉(xiāng)……可謂地勢起伏、幅員遼闊,是的,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開發(fā)和賴以生息的國土!
就是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優(yōu)秀兒女,孕育了歷史悠久、連綿不輟、光輝而燦爛的中華文明。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沒能阻擋中華文明的延續(xù)和前行。在歷經苦難和一百多年的沉睡,東方雄獅已然蘇醒,華夏巨龍開始騰飛,中華文明正以與時俱進、與世偕行的風采磅礴于中國、影響著世界。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中華民族能夠創(chuàng)造出如此輝煌的中華文明呢?在閱讀了《中國精神讀本》后,我找到了答案。原因只有四個字,那就是中國精神!中國精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激勵中華民族團結奮斗、勇往直前的偉大力量。
翻開中華文明的發(fā)展史冊,盤古開天地,女媧補殘?zhí)?,即使是神話傳說,也滲透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愛國主義精神;從大禹治水到南水北調,從夸父追日到神州六號,從刀耕火種到高峽出平湖,靠的就是我們世代相傳的勤勞勇敢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是我們愈挫愈堅的自強不息精神;在抗擊非典、圓夢奧運中,我們同心同德、我們眾志成城,靠的是牢不可破的團結統(tǒng)一精神;“師夷長技以制夷”、“科學發(fā)展鑄和諧,以人為本維民生”這是我們與時俱進的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
總之,一部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史,就是一部中國精神的鑒證史。中國精神已經融入到中華兒女的血脈里,使得中華民族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
在我們即將迎來建黨100周年之際,院黨委倡導我們讀好書,爭做學習型黨員,建造學習型黨組織,讓我們借助創(chuàng)先爭優(yōu)這股東風,立足本職做貢獻,創(chuàng)建示范爭一流,以良好的教育品質,以百折不撓的奮發(fā)精神,以實際行動,譜寫中國精神新的篇章!讓中國精神在這片炙熱的土地上永遠傳揚!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心得感悟篇十五
在我心中,廣州是綠色的,是一座充滿生機的花城?,F(xiàn)在,我想把我們的家鄉(xiāng)故事說給你聽。
廣州之城,在水一方,居于嶺南一隅,是嶺南文化的發(fā)源地和興盛地之一。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在兩千多年的建城史中,廣州逐漸形成了嶺南城市的獨特風貌和山水交融的城市形態(tài),尤以當?shù)氐慕ㄖL格為最。西關大屋,東山洋房,麻石小巷,上下九騎樓,處處彰顯著兼容并蓄的嶺南文化。
在過去的廣州,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東山少爺,西關小姐”。說的是在當時的社會,東山的花園洋房多為世家子弟居住,西關的傳統(tǒng)大屋則為富商人家居住。如今,當你漫步在西關多寶路、恩寧路、龍津西路那些百轉柔腸的麻石小巷,用腳步丈量著每一塊水墨青磚,偶爾抬頭,看著那些雖顯破舊但仍精巧的窗欞,仿佛與舊時光打了個照面。
再往不遠處看去,街頭的大榕樹下,人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拉起二胡、彈著秦琴、吹著洞簫、打著揚琴,開起了“私伙局”。阿婆吊高嗓子唱花旦,仔細一聽,唱的就是“西關小姐”與“東山少爺”的愛情故事。
盡管傳統(tǒng)的西關大屋與中西合并的東山洋房印證著舊時廣州多元文化并存的歷史,但對于多數(shù)廣州人來說,騎樓才是廣州真正的“臉面”。這種“下鋪上居、前鋪后居”的建筑風格,與廣州的商貿文化相輔相成。沿街而建的騎樓,如同“長了腿”的房子,將房屋架在半空中。騎樓下面的空間,不僅能給過往行人提供遮陽擋雨的地方,也擴大了商鋪的面積,方便了買賣雙方直接挑貨、卸貨。有人說,騎樓代表了廣州人的生活態(tài)度——風雨無阻。
正如同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這句口頭禪:搵食。在廣東話里“搵食”的意思是謀生,但字面意思卻是找吃的,這也道出了廣州人工作和生活的態(tài)度,辛苦工作是為了自在飲食。工作時不怕辛苦,而痛痛快快地“食餐勁嘅”(吃頓好的),則是對辛苦工作的最好回報。辛苦是過程,自在是結果,由此構成了一動一靜、一張一弛的快意人生。
“你今日食左飯未?”(你今天吃飯了嗎)是廣州人二十四小時都能用到的打招呼方式。一句“食在廣州”,說的并非食肆之高檔,而是廣州人對一蔬一飯都絕不含糊對待。隨便走進廣州街頭的一家早餐“鋪頭”(小店),小小的店面里是廣州人火熱朝天的生活模樣。
坐在門口的阿婆總是笑盈盈地問候街坊,收錢、找錢,再從面前花花綠綠的塑料牌子中找出一枚遞給你,揮手示意進去找座位。素不相識的人擠坐在一起,卻不曾尷尬,一碗艇仔粥便能融化因距離近而帶來的局促感。店員用不銹鋼托盤端來了粥,粥里大有文章。里邊裝滿了各種新鮮食材:生魚片、瘦肉、油條絲、雞蛋絲、花生和魷魚,所有食材的味道都充分融進了粥里。而且米水比例恰到好處,既不會干到噎住,也不會稀到沒有嚼頭。整碗下肚,不辭長作嶺南人。
若要問廣州人最愛的食物是什么,也許就是媽媽熬的那鍋老火靚湯了。講究平衡調和之道的廣州人,以天時對人體,深知食材或藥材生克的道理。當這些心思以文火細細熬上四小時,便把媽媽的愛與牽掛也熬了進來,那鍋湯也成了每一位南粵游子的鄉(xiāng)愁。
若你在廣州街頭稍作停留,總能聽到不期而遇的人在臨別時說一句:“得閑飲茶”(有空喝茶)。一句看似客套的話,卻藏著廣州人最地道的人文特色,因為茶樓遠比任何一個地方更能看懂本地生活。熱鬧的茶樓里,有坐在桌前看報的老頭、老太太;有小聚長談的三五老友;有洽談生意的白領;也有家庭聚會的一家老小,等等。幾屜吃食,一壺熱茶,便能偷得浮生半日閑。
拿起筷子吃飯,放下筷子做事,勤勤懇懇的廣州人,在開放與堅守中,依舊保持著滄海橫流的英雄本色。當站在600米高的“小蠻腰”上向下望,珠江如同從兩千年前的遠方奔涌而來,生生不息。而開埠兩千多年塑造出的兼容并蓄、“敢為天下先”的風氣,也使得廣州及廣州人,在大江大海之間,孜孜以求地尋找新時代的定位。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3996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