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對于教學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想要寫一份較為完美的教案,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希望這些教案范文能對廣大教師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發(fā)和促進。
假如教案反思篇一
課文的教學重難點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說明事物的表達方法。
有些問題提出了卻沒能做答,全班交流時,學生讀的還不夠,說的還不透。究其原因,我想我忽略了這幾點:
1、學生讀的不夠:
語文教學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去讀,創(chuàng)設出一種想讀就讀、會讀就讀的場面。正因為我沒讓學生讀透,因此后邊的交流就不可能透徹。
3、學生說得太少:
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強調(diào)個體的自主感悟,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略讀課文的教學學生主動表達自己認識、感想的交流更為重要,教師應更多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
假如教案反思篇二
《綱要》中指出“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使幼兒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p>
活動目標。
1、學習圍繞“假如我是……”主題,引導幼兒想像講述,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
2、通過活動,讓幼兒對社會各種職業(yè)有一定的了解,萌發(fā)熱愛勞動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進一步提高幼兒大膽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
活動準備。
1、預先讓幼兒在家里與家長討論有關“假如自己是誰’’的話題。
2、人手一張紙,一支筆。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談話主題。
教師:現(xiàn)在,我們都是小朋友,以后,大家會慢慢地長大,長大了你想做什么呢?假如你是……,你想做什么呢?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喜歡的職業(yè),以及想做的事情,讓小朋友與同伴交流,教師在幼兒講述過程中,注意傾聽幼兒講述的情況,引導幼兒圍繞話題交談。
2、教師以示范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
教師:大家想一想,自己長大了,要做什么人?假如你是……,你想做什么事呢?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在集體面前自由講述。
3、通過提問,幼兒嘗試比較連貫地想象并講述。
教師:假如你是誰,你想做什么事?實現(xiàn)了你心中的愿望后,你心里感覺怎樣?鼓勵幼兒根據(jù)教師講述的線索,想象自己想成為一定的角色,做出自己想做的各種各樣的事情、感受和體驗成功后喜悅的心情。
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講給大家聽聽。
4、豐富幼兒的詞匯和經(jīng)驗。
教師:當你完成了你想做的事情后,你的'心情會怎樣呢?除了“開心”你還有哪些感受呢?(引導幼兒想出:興奮、神氣、自豪、快樂……)。
5、啟發(fā)幼兒嘗試把自己想象的內(nèi)容記錄下來再進行講述。
教師:小朋友,你們都有許多非常好的想法,你們可以先用筆畫下來,畫好后,再講給同伴聽。(幼兒嘗試繪畫并講述)。
教學反思。
1、這節(jié)課達到了我預期的目標,孩子們創(chuàng)編了很多優(yōu)美的句子如“假如我是一名超人,我要飛到外星球,和外星人一起玩游戲”、“假如我是醫(yī)生,我要醫(yī)治好多好多的病人,讓他們健康地生活”“假如我是老師,我要和我的學生一起唱歌跳舞,一起游戲”等等。大部分孩子的想象力很豐富,興趣很濃厚,整個活動中的氣氛很活躍,只有極少部分的幼兒有些害羞,不善言談。
2、在整個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同時可以讓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在活動中,通過不同職業(yè)的鮮明對比,激發(fā)幼兒的思維以及想象能力,培養(yǎng)幼兒說的技能,同時,讓幼兒對社會各種職業(yè)有一定的了解,萌發(fā)熱愛勞動者的情感。
3、如果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更加注重拓展想象空間,舉一反三,啟發(fā)幼兒將自己想象成各種動物、植物、交通工具等,并嘗試進行講述。
假如教案反思篇三
《假如沒有灰塵》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思路清晰,說明有序,淺顯易懂。它也是一篇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shù)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而又生動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密不可分的關系。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在教學時以學生自學為主,重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適時點撥引導。導入課題時,先讓學生說說灰塵有哪些危害,然后再大膽設想一下,假如沒有灰塵,人類和自然界將會怎樣?接著讓學生默讀課文,將自己的想法與課文的內(nèi)容相印證,看看有哪些異同,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震撼。再引導學生歸納、總結(jié)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并請學生用一段話回答課文第2自然段的設問:“假如自然界真的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最后,還引導學生想:從灰塵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使學生懂得:灰塵太多確實會污染環(huán)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
領悟說明文的表達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學生理清線索、理解內(nèi)容之后,我引導學生運用精讀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梢宰寣W生圍繞“作者是怎樣說明灰塵的特點和作用的”這一問題熟讀精思、討論交流。還啟發(fā)學生注意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并認真體會這些說明方法的作用。
在班里組織了一場辯論賽。正方是認為灰塵對人類有害的,反方是認為灰塵對人類有益的。這場辯論賽開展得很激烈,正方說得頭頭是道,資料主要從課外書中搜集來的。反方也說得有理有據(jù),他們主要運用課文中的語言來說明灰塵的特點和作用。雙方在辯論中從正反兩個方面認識灰塵的優(yōu)缺點。
學了這篇課文,課后練筆也很有必要。我讓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及相關的資料進行練筆,并以第一人稱寫灰塵。這樣有助于使學生獨特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均得到提高。
假如教案反思篇四
1、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能表述自已看到的畫面。
2、培養(yǎng)幼兒在班級同學面前大膽表達的能力,并能用語言準確描述自己的想法。
3、培養(yǎng)幼兒傾聽其他幼兒的表達,并做出自已的評價。
4、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他們的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熱愛之情。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6、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評價能力。
活動準備。
1、準備一段自然界鳥兒飛翔的視頻和一段人類利用各種工具在天空中飛翔的視頻。
2、每個孩子準備一張圖畫紙。
3、準備一些小紅花。
活動過程。
一、開始。
1、導入:孩子們你們喜歡小鳥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許多小鳥朋友,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吧!
2、教師播放一段各種鳥飛行的視頻,
3、讓孩子們說一說都看到了什么,并說一說自已的感受。在每個孩子表達時,教師及時鼓勵其他孩子及時進行了評價,勇敢的表達自已的想法和觀點。(激發(fā)幼兒們對小鳥飛翔的羨慕。)。
二、小朋友們你們羨慕小鳥在天上自由飛翔嗎?
1、教師引出討論話題:小朋友嗎,假如給你一對能使你飛翔的翅膀你想做什么?
(1)孩子們先自由說,可以前后桌說,同桌說,和自已的小伙伴說。
(2)想說的小朋友站起來把自已的想法說給大家聽。
(3)請大家評一評他說的好嗎,好在哪里呀。
(此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重要部分,重點是訓練小朋友的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通過評一評,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傾聽能力,又培養(yǎng)了幼兒的評價能力和自我意識。在孩子們表達的過程中教師及時進行點評表揚,給每個孩子表達的信心,并采用發(fā)小紅花的方式,進行鼓勵。)。
1、指導幼兒根據(jù)自已的想象畫一幅畫。
2、展示繪畫作品,并請小朋友描述自已作品所表達的故事。
3、其他小朋友進行評價。
四、大家都羨慕小鳥有一雙飛翔的翅膀,我相信我們每個孩子也都喜歡小鳥,小鳥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我們都要愛護小鳥,誰能說說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鳥呀?(此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延伸部分,意在加強幼兒愛護大自然的環(huán)保意識。)。
五、我們?nèi)祟愲m然沒有和小鳥一樣的翅膀,但我們也借助于人類的聰明才智飛上了天空。播放人類利用飛機,宇宙飛船等工具在天空和太空飛翔的視頻。
活動反思。
1、本節(jié)課我遵循幼兒以形象思維為主的認知規(guī)律,新課導入播放視頻,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感性認識得到培養(yǎng)的前提下進一步建立幼兒的理性思考,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在幼兒的教學過程中,所要提問的問題必須準確,不能使孩子產(chǎn)生不知所云的感覺,否則課堂教學效果就會受到影響。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1)對幼兒發(fā)展的反思:本節(jié)課我做到了以幼兒為主題,充分給孩子自由表達的空間,并能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前提下給予指導。既有效的引導了幼兒的成長,同時也保護了孩子求知的自信心。本節(jié)課能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中互動效果較好。
(2)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教學過程中做為教師我發(fā)揮好我的主導作用,及時設置有效的討論問題,并引導幼兒進行表達和交流,例如,有的孩子在教學過程中忽然問人類為什么不能飛時,我簡明易懂的為他們講解了鳥類能飛的原理。依據(jù)幼兒的需要調(diào)整了教學。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本節(jié)課基本上達到預期效果,有效的培養(yǎng)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激發(fā)了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興趣。
假如教案反思篇五
《假如]有灰塵》一文,理清課文思路,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是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這篇課文思路清晰,說明有序,淺顯易懂,加上學生已經(jīng)有了前面課文的學習基礎,因而,教學時,我從課文的特點出發(fā),以學生自學為主,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讀書、自學、討論、交流,把課文讀順、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激發(fā)學生探究灰塵的興趣。
領悟說明文的表達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重在引導學生運用精讀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啟發(fā)學生注意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并認真體會這些說明方法的作用。
語文教學“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引導學生鉆研文本,讓他們緊扣課文內(nèi)容思考,從重點詞句質(zhì)疑,向表達方式發(fā)難,抄自己喜歡的句子,實現(xiàn)與文本的對話,是開發(fā)學生潛能的重要途徑,也是積累語言的最佳方式。
假如教案反思篇六
在教學《假如沒有灰塵》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從學生們對灰塵的認識展開,學生們大都都很討厭灰塵,認為灰塵是危害環(huán)境、純?nèi)徊【牡準?,可是生活中,人類的生活也是離不開灰塵的。引起學生們的興趣。讓學生們通過閱讀,從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來。生活中缺少了灰塵會怎樣。
本文共5個自然段,層次分明,條理清晰。首段先從人們對灰塵通常的認識寫起,指出灰塵的危害,接著筆鋒一轉(zhuǎn),以問句設疑,發(fā)人深思,自然導入下文。第2自然段簡要介紹了灰塵的大小和主要來源。第3至5自然段從不同的角度詳細說明了灰塵的特點和作用,解答了第一自然段所提出的'問題。第5自然段是重點段,由“灰塵大多具有吸濕功能”這一特性入手,層層推進,說明了灰塵的重要作用。結(jié)尾都運用“假如沒有灰塵”這樣的句式,對其重要作用加以強調(diào)和總結(jié)。這篇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shù)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重要關系。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難點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說明事物的表達方法。
假如教案反思篇七
小朋友們聽過《神筆馬良》的故事嗎?誰能給大家講講呢?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想擁有一枝馬良這樣的神筆嗎?有個小朋友也想擁有一枝這樣的神筆,她還把自己的愿望寫成了一首小詩,愿意欣賞一下嗎?詩歌的名字叫《假如》,就藏在108頁,快去讀讀吧!
(故事導入,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為下面的教學給予鋪墊。)。
(二)自學探究,識記生字。
1、初讀課文,正音輸入。
(1)讀詩,讀到你滿意為止。
(2)誰能大方的讀給大家聽?看看誰是神耳朵,聽的最專心。
(3)生互評、正音。
2、自學生字,交流方法。
(1)用你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識字方法好極了,就把你的方法介紹給你們組的小朋友吧!
(2)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3)多種方式認讀生字。(多媒體課件輔助識字)。
(學生已有一年的識字基礎,因此,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能力。于是,我鼓勵學生自學生字,共同交流識字方法,并變換不同的方式認讀生字,使學生對生字的接觸處于一種常識嘗新的狀態(tài)。)。
(三)合作學習,理解感悟。
1、范讀課文,初步感知。
(1)現(xiàn)在我想讀一遍課文,可以嗎?看看誰最先聽出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2)生匯報,初步理解課文大意。(教師的范讀不僅正字正音,還讓學生體會出課文的感情基調(diào)。)。
3、合作交流,理解感悟。
(2)生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相機指導朗讀,多媒體課件輔助理解。
4、配樂品讀欣賞。
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文意,你覺得小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你想做個有愛心,關愛他人的人嗎?(滲透關愛他人,關愛殘疾人,關愛弱勢群體,關愛大自然的教育)就讓我們帶著我們的愛心,我們的真情,齊讀一遍課文吧!(配樂)。
(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朗讀、理解、感悟課文大意。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探究。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感悟課文,以情定讀,讀出憐憫之心,讀出關愛之情,讀出一曲美德的贊歌!配樂品讀欣賞是對課文的理解內(nèi)化,是課文感情基調(diào)的升華。)。
5、放飛想象。
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會怎么做呢?
(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敞開自己善良、博大、純真的心扉,關愛萬事萬物的種子悄然種植在孩子們純凈的心靈中!使課文得以內(nèi)化,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的確,有那么多的弱勢群體需要我們的關愛,由此我想到了1998年的大洪水、2003年的非典時期,有那么多素不相識的人彼此關心,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又想起了我們?nèi)熒鸀樨毨W生捐資助學,正如歌中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課件演示此情此景)。
(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全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愛,使學生懂得用真情獲得真情,用關愛贏得關愛。)。
2、小練筆。
(這首詩重在朗讀感悟,除了感受語言的美,更重要的是體會詩中的情感美,學完這首詩后的學生產(chǎn)生了許多共鳴,這時,進行小練筆,他們也產(chǎn)生了許多新的假如: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盲人畫一雙明亮的眼睛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所有的人畫一張充滿微笑的臉,讓每一個人都能快樂地生活這時的孩子,已經(jīng)受到了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huán)境的啟發(fā),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也體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了。)。
總之,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中,我能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注重學生的理解和感悟,注重學法指導,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學、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注重人文關懷,試圖熏陶學生向德才兼?zhèn)涞娜税l(fā)展,并且使孩子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愛學、樂學。
假如教案反思篇八
教學流程如下:
1.說說你對灰塵的認識。(小、討厭、無處不在、會讓人生病)。
2.自讀課文,說說課寫了有關灰塵的那幾方面的知識?(危害、來源、作用)。
3.默讀課文,用“假如沒有灰塵,()”圍繞課文內(nèi)容說話。
4.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和作用的?(作比較——假設與現(xiàn)實的對比)。
5.說說你的收獲。
第1、3兩個問題最簡單。學生有這樣的生活經(jīng)驗,或者通過讀課文就能比較輕松地完成。第2個問題,屬于概括性的練習,學生完成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小組合作。
最后一個問題,許多同學都只談到:沒有想到灰塵也有好處?;覊m有好處也有壞處。有一個同學說,任何事物有好處,也有壞處。
我說,你們之了解到這一點,說明還沒有從書本里走出來,你讀的書是死書。能讀出事物具有兩面性,說明你沒有白學這篇課文。讀書應該像他學習,既能讀進去,又能讀出來。
假如教案反思篇九
本課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鼠、小鳥、殘疾人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純真無暇的心。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chǎn)生許多共鳴,也可能會產(chǎn)生許多新的“假如”,還可能產(chǎn)生寫詩的沖動。這都是要建立在對關愛之情的培植基礎上的,所以我在本節(jié)課預設了以下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三個小節(jié)感情的變化:第一小節(jié),興奮;第二小節(jié),喜悅;第三小節(jié),沉重。
2、背誦課文。
3、有關愛弱小群體,關愛環(huán)境的愿望,能展開想象說或仿寫句子。(完成課后練習“讀讀說說” )。
并把重點定位在:在品讀中激發(fā)學生的同情心、愛心,啟發(fā)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huán)境。
總體上來說,本節(jié)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流暢,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強,能比較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導課時,我設計了幫闖關游戲:第一關幫助小熊闖迷宮(復習生字詞及短語);第二關聽寫詞語(本課重點指導書寫的三個詞語)。運用了生動活潑、互動性強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小節(jié),再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意識,自由選擇喜歡的小節(jié)進行感情朗讀。感情朗讀不是一句口號,必須讓學生真正感悟了內(nèi)容才能達成教學目標,因此,我在學生朗讀前,花了一定的時間進行語言熏陶,并讓學生說出自己的體會,說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再采取學生領讀——學生評價——教師點撥——全班齊讀——教師小節(jié)的方法進行朗讀訓練。在本節(jié)課朗讀教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生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教學資源:學生的朗讀示范往往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示范者自信心和自豪感,但關鍵要選好示范對象。
生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非常自然地接受聽、說、讀、寫的訓練。
另外,在這節(jié)課上我也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如:學習第二小節(jié)的時候,我拋出的問題是:你有沒有苦苦等待的時候,那時你會想些什么?結(jié)果孩子們的回答幾乎上全是希望媽媽早點回來給自己做些好吃的等等。原因就在于我給的問題目的性不強,學生毫不猶豫作出了回答。假如把問題換一種說法:當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沒有吃的沒有喝的,餓的發(fā)慌,這時候,你的心情怎么樣?這樣學生就會很自然的說出很孤單、很無助的感覺。然后老師接著引導而此時的小鳥也是這樣在家里(苦苦等待 餓的哭泣)。在這個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學生的體會應該是比較到位的。
在朗讀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不能很好的引導全體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和發(fā)言,也許有些問題太羅嗦,使學生失去了興趣,因此,有個別學生開小差的現(xiàn)象。
因此,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大框架確定后,還要在細節(jié)上多下功夫,只有考慮的周全,才能應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并能作出較恰當?shù)幕卮?。有時侯,一節(jié)課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不起眼的小問題而顯得精彩,使整節(jié)課顯得有生機。
3
在教學本課時我力圖體現(xiàn)“重在自主學習、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我認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注重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豐富的學習情感。
法國思想家狹鎮(zhèn)羅普說過:想象,就是一種特質(zhì),沒有了它,一個人既不能成為詩人,也不能成為哲學家,也就不能成其為人。想象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活動,想象力作為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認識能力,是一種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量。有了豐富的想象力。對課文的情景就能深入理解,浮想聯(lián)翩,并思維活躍,創(chuàng)造力強,學習生動活潑。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把新舊信息結(jié)合起來,充分發(fā)揮想象力,使學生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展。在教材中,有些課文刻意留下 “空白“,讓讀者去揣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用這些“空白”,巧妙地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用自己的才智來填補這些“空白”,以增強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
積極的情感能夠使語文課堂充滿人文魅力。本節(jié)課通過多媒體課件,充滿感染力的語言,拉進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喚起學生學習的情感,讓小學生自主的識字,自主的交流合作。
2、為學生提供寬裕的探究空間,尋求知識
質(zhì)疑問難,是學生自主探究的中國和中心點。圍繞這個中心點,教師必須提供寬裕的空間,進一步引導他們深入探究。根據(jù)“合作互動”的原則,教學中要改變單純的師生交往形式,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為此,教師可在教學的關鍵之處,重點之處設計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的環(huán)節(jié)。這樣,可以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啟發(fā),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使學生全面深入地探究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又可以給學生提供展示個性的機會和場所,培養(yǎng)他們團結(jié)合作、互相競爭的精神。
在積極地排演,密切的合作。通過交流反饋,同學的評價,他們發(fā)現(xiàn)本組的缺點,也學習了別組的優(yōu)點,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他們自主探究的能力,為創(chuàng)新奠定堅實的基礎。 本設計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安排了拓展延伸活動,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在學習中增強關愛他人的意識。
3、突出自讀自悟。
“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活動,在設計中,“讀”貫穿始終。首先是“讀”的層次性。有整體感知的初讀,有探究課文的內(nèi)容的細讀,還有體會情感的品讀。在各個層次上目標明確,并且層層遞進,讓學生在自讀中自悟,在自讀中思考。其次是讀的方法很多??梢猿醪骄氉x,可以有感情朗讀,可以邊劃邊讀,還可以抓住重點朗讀。 在教學《假如》時,課文中四次出現(xiàn)了“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一句,應重點指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但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的內(nèi)容,啟發(fā)學生想象小樹和小鳥以及西西會想些什么?會說些什么?從而使學生感受神筆的重要,這樣,學生在朗讀時,語速時而舒緩,時而急促,聲音時高時低,時重時輕,讀出了不同的效果,每個學生根據(jù)不同的理解,也讀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
4、注重學法指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和發(fā)展的主體。
本節(jié)課教師始終保持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學生不但學會了知識,還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完本課,我認為對我個從而言還有值得探討改進的地方:
1、教師的教態(tài)不夠自然、親切,表情很僵硬。
2、教師的教學準備還不夠充分,各個環(huán)節(jié)不夠靈活機動;同時教師的心理素質(zhì)需要加強,以免影響教學臨場發(fā)揮。
3、評價手段單一,不夠靈活,影響教學效果。
4、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馬蛟龍
篇一: 《假如》教學反思
《假如》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詩歌,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 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顯示了兒童博大而純真的心!全詩用并列結(jié)構(gòu)的形式,引導學生學會關愛環(huán)境,關愛動物,關愛他人。最后一小節(jié)以 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結(jié)尾,耐人尋味,給學生留下了一個很大的思考空間與說話、寫話練習的平臺,加上全詩語言簡煉,大量運用短語的形式,處處都是充滿美好幻想的語言,為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
孩子們的腦子里充滿了無窮的想象力,孩子們的心靈里有著熾熱的真情,孩子們的心里裝著無數(shù)美好的愿望,孩子們的心最純最美!
美好的種子已在學生心中播下,我想不久一定有收獲的。
兒童充滿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他們希望認識社會、改造自然。在兒童的心靈里,有著赤子般的真情,有著火山噴發(fā)般的力量。雖然他們往往只能假如,但是這些假如都是他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認識,是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在開課之前,我們一起聽了神筆馬良的故事,我就問:你如果有這樣一支神奇的神筆你會做什么?他們都說了一些自己的需求。在上完課后,我提了同一個問題,并大膽的鼓勵學生,結(jié)合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感受寫出自己的想法、看法,讓學生仿照課文的結(jié)構(gòu),發(fā)揮想象,編寫一段詩歌,當了一回小詩人。這時孩子們的答案就不一樣了,說明他們有了感觸,都想給別人帶去幫助。 長期這樣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就能充分的發(fā)揮出來,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只要老師在教學中,巧用課文的內(nèi)容,把握好的時機,提供好的方法,學生的寫話水平,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篇二:《假如》教學反思
《假如》是新教材二年級語文課文中的一首兒童詩,主要內(nèi)容是借馬良這枝神筆,表達少年兒童的美好心愿。
一葉一知秋,一花一世界,小小的課堂,表達的是一份小小的心愿。文本是靜止的,但因為師生之間的互動,所以文本有了鮮活的生命。課堂的魅力也許正在此。
音樂與文本的結(jié)合,特別是朗讀的時候,利用的好,它會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氣氛,進而觸動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從培養(yǎng)學生認真的聽他人讀課文的習慣上來說,音樂的出現(xiàn),所起的作用反而是畫蛇添足了。再則,當學生讀課文并不熟悉的情況下,音樂所起的作用究竟能產(chǎn)生多少作用?我覺得問題的關鍵是落實好對文本的教學。
課堂的教學要善于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引導。課堂是充滿變數(shù)的,教師無論設計出怎樣的教學思路,在教學的經(jīng)過中都是要產(chǎn)生許多變化,而面對這些無法預料的變化,對我們教師提出了很高的應變要求。
反思一:課的最后設計的練習:假如我有馬良的神筆,我會( )。老師在讓學生說自己的美好愿望時。一個學生說:老師,我沒有愿望呀!針對這,老師可以借題發(fā)揮。因為這些孩子畢竟還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表白更多的是有口無心的想法。這需要我們老師的引導、教育,才能將文章所表達的意思真正讓學生明白。
反思二:低年級的學生,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堂上給予適當?shù)谋頁P,激勵。不斷地激起他們學生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調(diào)控課堂,從而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而這節(jié)課老師在這一方面做得似乎還很不夠。
反思三:師問:小鳥在思念它的媽媽。因為媽媽離它很遙遠,怎樣理解遙遠一詞?其實學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是很富有想象力的,但老師的點撥還不夠到位。所以,失去了對學生想象力進行訓練的機會。
教學是一個不斷總結(jié)自己,反思自己,進而提高自己的過程。從這點上說,屬于呂老師的教學之路還很長很長,希望她走的更好。
篇三:《假如》教學反思
另外,在這節(jié)課上我也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如:前面時間用的較多,使得后面說一說,實現(xiàn)本課的情感目標。最后擴展延伸,說說假如你有一枝神筆,你會干些什么?假如你有一只馬良的神筆,你要畫什么呢?畫出你的愿望,再把想法寫在旁邊的時間被占用,學生運用的時間沒有落實到位,與美術(shù)課的整合沒有完成,留下了教學遺憾!
篇四:《假如》教學反思
這首兒童詩歌,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 ,殘疾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除了能從中積累語言外,還能純潔孩子們的心靈.面對這樣一首文字平凡而情感充沛的詩歌,我探索著采取簡潔的線條,走出教師煩瑣分析,學生被動接受的說教式教學的途徑.
1,創(chuàng)設情境,入情入境.
葉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以親.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的,情境因素對人的情感能起感染作用.小學生因生活經(jīng)驗缺乏,知識水平有限,教學中如果僅靠文字的敘述,很難向?qū)W生呈現(xiàn)直觀形象.因此,要善于創(chuàng)設各種直觀情境.這節(jié)課我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如在教學第一,二小節(jié)時,通過創(chuàng)設小樹在寒風和大雪中受凍,小鳥在鳥窩里孤零零地大哭兩個情境,讓學生仔細看,仔細聽,通過多種感官的感受,引發(fā)學生內(nèi)心體驗,感受到小樹的寒冷,小鳥的孤單,西西的痛苦.這樣,讓學生達到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深刻體驗文中蘊含的情感.
2,揣摩文字,誘發(fā)情感.
《假如》是一篇文字優(yōu)美、情感豐富的兒童詩,主要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兒童西西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顯示了兒童博大而純真的愛心。
在課堂上,我先采取齊讀、指名讀等形式反復帶孩子誦讀課文。這首詩從語言特點上看,每段的句式相對一致,尤其是“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這句話在詩中反復出現(xiàn),讀起來瑯瑯上口。
在熟讀的基礎上,孩子們更容易理解詩中所蘊含的各種愛心。孩子們紛紛舉手發(fā)言,敘述了“給小樹溫暖”,“給小鳥食物”,“給西西健康的身體”這些文中提到的愛的行為。借助最后一個標點符號:省略號,來進行拓展說話訓練,對學生進行仿寫的練習。我給學生以適當?shù)囊龑?,學生發(fā)言相當積極。
學了這首詩,學生產(chǎn)生了許多共鳴,產(chǎn)生了許多新的“假如”,萌發(fā)了寫詩的沖動。我抓住時機,通過對省略號含義的挖掘,讓學生認識到身邊需要關注的事物還有很多。讓學生把自己的愿望說出來。有許多生動的句子給我留下深刻的記憶: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會給每個中國人畫些武器,把侵略我們的敵人都打敗,保護釣-魚-島;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會給病床上的張新宇同學畫一個好醫(yī)生,醫(yī)治好他的病;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會畫一個沒有污染的世界,讓我們生活得更美好;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會給地球畫上更多的森林,讓空氣更加清新孩子們天真的話語里也蘊含著深深的教育意義,我看到了他們心靈里美好的愿望和對周圍事物甚至是政治問題的關心,這一切都是難能可貴的。
孩子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也見證了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我在課后布置了一項仿寫詩句的作業(yè),讓他們也當小詩人,仿寫文章,積極的寫作,使他們的思考形成文字,語文內(nèi)涵更深。
假如教案反思篇十
作為一節(jié)作文指導課,本節(jié)課我力求實現(xiàn)自己的教學設想,以學生的說為主,以發(fā)展學生的想象為目標,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特征,以學生的想象為指導線索,努力使學生運用“變”來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夢想。
本節(jié)課教學有以下幾點反思之處:
反思一:讓學生說并不等同于讓學生隨意說。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作為藝術(shù),學生的主動性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但絕不能離開教師的指導與約束。如果一味地讓學生進行活動,而不加以引導和制約,那么課堂則將變得散漫、無序。本節(jié)課,我這一點做得較好,對于學生的發(fā)言、討論都能夠給予較為及時的評價與引導,使學生說得有層次,有順序,有條理。
反思二:引導學生的作文寫作,要首先引導學生理清思路。頭腦中是怎樣想的,筆下則就是怎樣寫的。因此,在教學本節(jié)作文時,我盡力引導學生按照“想怎么變”、“想變什么”“變化后干什么”、“故事怎樣開展”的順序進行語言交流,從而使學生把握住了寫作順序,為創(chuàng)作奠定了寫作思路。
反思三:本節(jié)課最大的不足,就在于學生知道自己想變什么,也知道為什么而變,但在寫作過程中,可以看出學生并不能很好地將自己的變化與故事結(jié)合起來,在描寫過程中只是簡單地進行描述,缺少了故事的要素,使得故事并不生動具體,缺乏可讀性。這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指導不到位有關,主要是課堂教學時間的不合理安排,使得這部分教學內(nèi)容指導沒有及時跟上。這也為今后自己的作文教學積累了一個寶貴的經(jīng)驗。
總之,這節(jié)課的教學取得了很多的經(jīng)驗,也看到了自己作文教學的不足。在今后的研究過程中,我將著重在作文教學指導上下功夫,力求讓作文教學上得更加有特點,更有生命力。
假如教案反思篇十一
《假如》這首詩的資料比較簡單,與孩子們的生活實際很近,它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
教學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下兩方面:
一、故事引入,朗讀感悟。
我在教學伊始給他們繪聲繪色地講《神筆馬良》的故事,孩子們聽得入神了。之后我趁熱打鐵誘導孩子們進入詩歌的學習:馬良的神筆是多么神奇啊,假如我有一枝,該多么好啊。同學們你們想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想。此刻我們來看看書中小朋友想要一枝神筆干什么?孩子們的學習勁頭可高了!我想為了讓孩子們真正進入文本,那必須要指導孩子們好好朗讀,感悟語言。
首先我讓孩子們自我讀詩歌,自我琢磨詩歌的每一小節(jié)應當用什么語氣來讀?再指名讀一讀,再評議、琢磨琢磨每一小節(jié)應當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一步我充分讓孩子們自我去琢磨、體會。當孩子們體會有困難時我才加以指導。如第一節(jié):“畫一個紅紅的太陽。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長”孩子們都明白應當用愉快的語氣來讀。后面兩句“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則要讀出溫柔的,憐愛的語氣,可是孩子們體會不到。我此時用無限溫柔、憐愛的語氣朗讀。我一邊朗讀一邊用手撫摩孩子們的頭。孩子們聽后能悟出其中的情感。這時我就讓孩子們多讀,讓孩子們悟其它幾節(jié)詩歌的情感。對于第三小節(jié),孩子們都能體會應當讀出對殘疾朋友西西的同情、憂傷。為了讓孩子們充分理解作者的完美愿望。我讓孩子們同桌互讀,小組賽讀。對于讀的好的孩子我讓他們上臺朗讀。孩子們的小手一雙雙高高舉起。上臺朗讀舉行了一輪又一輪,每個孩子都上臺了。他們讀得聲情并茂。
二、展開想象,大膽仿寫。
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孩子!記得一個外國作家說過,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詩人。是的,兒童充滿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在兒童的心靈里,有著赤子般的真情,有著火山噴發(fā)般的力量。今日的教學我真正感受到孩子們那純真的心靈!那豐富的想象力!
假如教案反思篇十二
《假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第23課,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小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全詩用并列結(jié)構(gòu)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可能會產(chǎn)生許多新的“假如”。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苯Y(jié)束,給學生想象的空間,滿足學生情感的需要。我們要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啟發(fā)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huán)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上課前已經(jīng)讓學生觀看了《神筆馬良》這部動畫片,讓學生也想擁有夢寐以求的馬良的神筆,“有一位小作者也想有一枝神筆,她要用神筆畫什么呢?”孩子們已經(jīng)迫不及待想要去文中看看。
在生字教學時,結(jié)合語境學字,遵循字從文出,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教學理念,鼓勵學生采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給生字找朋友進行說話訓練,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說話的能力。用識、寫結(jié)合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書寫“良、食”二字。
課標強調(diào),語文學科應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重點。所以我選取第一小節(jié)做重點講解,先讓學生讀,接著我有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在寒風里的小樹,并說說假如你就是這顆孤零零的小樹,你在嘆息些什么呢?通過老師的范讀和點撥,讓學生更能入情入境地讀出小作者對小樹的關愛。在本節(jié)課朗讀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學生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教學資源。學生的朗讀示范往往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示范者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語文的習得,最終是表達。在教學第三小節(jié)時,讓學生發(fā)揮想象,“當西西擁有了健康的身體可以干什么?”在學習這篇詩歌最后一小節(jié),我抓住課后那個帶給人無限遐想空間的省略號,在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先出示一些圖片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要給誰畫什么呢?”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就充分發(fā)揮出來了,也激發(fā)了學生關愛他人,奉獻愛心的情感。
本節(jié)課的亮點是:教學第一小節(jié)時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師配樂范讀、指名朗讀等方式,引導學生能讀出詩歌的韻律和節(jié)奏。在熟讀的基礎上采取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學習方式使學生熟記第二小節(jié)。在教學時抓住詩歌末尾的省略號仿照詩歌中的句式,結(jié)合圖片及生活,激發(fā)學生說話、寫話的欲望。
另外,本節(jié)課的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在識字教學時沒有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也欠缺激勵性的語言評價。在朗讀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不能引導全體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和發(fā)言,有些問題目的性不強,使學生失去了興趣。在本課中,“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這句話出現(xiàn)了四次,在讀的時候應該讀出四種不同的語氣,讀第一次是,起音應舒緩一些,停頓長一點,造成一定的懸念;讀第二次時,語速應加快,形成一種關注下面事物的急切心情;讀第三次時,應重讀“馬良的神筆”,強調(diào)“馬良的神筆”,意思是下面講的故事更重要;讀第四次時,聲音應該由重到輕,語速由快到慢。在教學時,我沒有做重點指導。
對于剛上崗一年的我來說,上好一節(jié)公開課很難,要有充分的時間準備,上課成功與否,選課是關鍵。在我們教研組長鄭老師的幫助下,我選了《假如》這一課。選定課題后,接下來的工作是解讀《課標》、研讀教材,在研讀教材的基礎上制定課堂教學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結(jié)構(gòu)設計。從最初的備課到現(xiàn)在的上課,已經(jīng)試了幾次課,第一次試講后,學校的領導和老師針對本課各抒己見,談論著自己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立足點,不同的教學點,面對著老師們的眾說紛紜,我真的無所適從。后來,在學校領導和各位老師的幫助下,重新設計了教學程序,他們從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到教學的每一個步驟,再到每一節(jié)詩歌的過渡等都給我作了認真地構(gòu)思和設計。接下來的試講越來越順利,最終取得在這里做觀摩課的機會。在此,我非常感謝學校的領導以及參與評課的各位老師,更感動于伏牛有這么一個團結(jié)合作的團隊!
假如教案反思篇十三
《假如》這首詩歌一共是4個小節(jié),主要是講詩中的小朋友有一顆愛心,要給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給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給不幸的西西畫一雙好腿……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我采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形式組織學生學習詩歌的內(nèi)容,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并讓學生大膽地展開想象,學著寫詩歌。
場景一。
老師是孩子們心中的偶像,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他的良好素質(zhì)會贏得孩子們諸多的贊許和敬佩。上課伊始,當我飽含激情地配樂朗讀《假如》這首詩后,教室里頓時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看著孩子那一張張興奮的小臉,我笑著說:“小朋友,謝謝你們給我這么多的掌聲,你們能否告訴老師,我讀得好在哪兒?”話音剛剛落,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爭先恐后地談他們的想法。我知道我發(fā)揮自己誦讀的特長,創(chuàng)設出了良好的課堂情境,扣住了孩子的心,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評價他人的能力。
場景二。
在引導學生感悟詩文的時候,我一邊理說詩歌內(nèi)容,一邊畫圖。孩子們看著精美的圖案(綠草、小樹的笑臉、鳥巢、太陽、谷粒、殘疾的西西、健康的西西),發(fā)出聲聲贊嘆。接著,我就詩中的一些重點句子,成功地引導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場景三。
課標強調(diào),語文學科應以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力為重點,在本堂課中的教學,我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火花。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文后,我提出了一個具有啟發(fā)性、開放性的問題:“假如,現(xiàn)在老師送你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最想用它來畫什么?”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說:“我要給窮苦的人畫許多許多的錢?!庇械恼f:“我要給孤兒院的小朋友畫許多許多的爸爸媽媽。”有的說:“我要給莊稼畫一只吃害蟲的神鳥?!庇械恼f:“我要給人類畫一個凈化器,讓它吃掉地球上所有的垃圾?!薄⒆觽儎?chuàng)新思維迸發(fā)出了火花!我趁熱打鐵,展示課前準備好的2張學生的詩、畫作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的欲望。接下來,我設計了“我們會寫詩”,“我們會畫畫”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小組合作,嘗試寫詩歌,畫詩歌。學生一邊展開想象,一邊將想到的內(nèi)容以兒歌、圖畫的形式來表達出來。這一設計在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
另外,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我不斷地對孩子的點滴成功給予充分的鼓勵。我用“你真是個有愛心的孩子”、“老師替孤兒院的小朋友感謝你”等贊美的語言,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快樂,激起參與的信心,讓課堂涌動著生命的活力。
假如教案反思篇十四
這個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讓學生知道“文章是題目的眼睛”。通過讀同學們擬的題目,學生懂得了給習作起一個新穎的題目可以激發(fā)讀者閱讀的欲望,為文章增色。同時,此環(huán)節(jié)還讓學生將好文題及其作者讀一讀,增強了學生的習作成功感,提升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
我先選擇兩篇有代表性的習作在全班講評,這兩篇習作值得學習的地方是對文中主人公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描寫較好,文章的開頭及好詞佳句的運用也值得借鑒。接著我推薦一些精彩片段給學生欣賞,在賞析佳作、片段中,學生的欣賞、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很多孩子看到別人的習作得到全班同學的認可,十分羨慕,于是我抓住這個契機,讓孩子們在小組內(nèi)讀出自己習作中精彩的句子或段落,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學生在循序漸進的賞析中學會了怎樣評價習作,懂得了如何進一步將故事寫得完整生動。
學生在前面的賞評習作環(huán)節(jié)中,已懂得了要將故事寫具體生動,必須抓住主人公的動作、語言、心理等進行描寫。此時我引導學生集體修改一篇例文,讓他們對照前面所學的評議方法,找準例文的癥結(jié)所在,開出“良方”。然后讓他們自改及互改習作。在修改的過程中學會取長補短,提高寫作水平。
本節(jié)課環(huán)節(jié)比較清晰,是一堂實用的習作講評課,但是在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
優(yōu)秀的句段起到示范和引路的作用,所以應該讓學生多讀。我在教學中過多地引領孩子學習寫作的方法,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讀、去感受、去內(nèi)化優(yōu)美句段。
因為是三年級學生,習作處在起步階段,所以在學生賞、評習作的過程中,我擔心學生不會評議,未能把更多的自主權(quán)下放給學生。在賞評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創(chuàng)設一個同學與小作者直接對話的情境,如采訪一下同學“為什么這樣寫”等,讓學生在與同學對話中習得方法,我想,這樣的課堂氣氛會顯得更加民主。
在作文教學中,如何利用作文講評為學生開創(chuàng)一個正常的自由表達空間,是語文教師面臨的難題,在今后的作文教學中,我將繼續(xù)鉆研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作文講評中逐步掌握寫作技巧,體會到寫作之樂,從而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
假如教案反思篇十五
《假如》一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二十三課。本文是一篇文字優(yōu)美、情感豐富的兒童詩,主要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弱勢群體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顯示了兒童博大而純真的心!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的,情境因素對人的情感能起感染作用。小學生因生活經(jīng)驗缺乏,知識水平有限,教學中如果僅以文字的敘述,很難向?qū)W生呈現(xiàn)直觀形象。因此,要善于創(chuàng)設各種直觀情境。
這節(jié)課我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如在教學中,學生對失去雙腿的西西沒有非常直觀的感受,很難理解和體會失去健康的痛苦,因而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把可憐、痛苦的西西和快樂跳繩、踢毽子的孩子們置于同一畫面中,造成強烈的情感沖突。讓學生在比較中體會西西的痛苦,感受到西西生活的不方便。又如通過創(chuàng)設“小樹在寒風和大雪中受凍”、“小鳥在鳥窩里孤零零地大哭”兩個情境,讓學生仔細看,仔細聽,通過多種感官的感受,引發(fā)學生內(nèi)心體驗,感受到小樹的寒冷,小鳥的孤單,西西的痛苦。這樣,讓學生達到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深刻體驗文中蘊含的情感。
課文的情感總是從字里行間顯露出來,特定的語言總是表達特定情感,特定的表達方式和文章的情感傾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教學中,應在感知課文語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品味揣摩語言文字,強化語感訓練,使學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如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對“縮著身子,輕輕嘆息”的理解,讓學生看圖后邊做邊說說小樹在嘆息什么,讓學生邊模仿小樹冷的動作邊學著小樹說說話,讓學生感受到小樹的可憐,通過反復誦讀,體驗文章的思想情感。
想象是思維的特殊形式,是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力,陶冶高尚情操的重要智力因素。有些課文的情感可以向文外延伸,抓住伸展點發(fā)揮想象,可以使學生的情感進一步升華。讓學生進行想象“沒有一雙好腿的西西在生活中會碰到什么困難?”學生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有的說:“西西上下樓梯比較不方便。”有的說:“西西想出去玩也不行的?!钡鹊?,讓學生在想象中體會到失去雙腿的西西生活的真的很痛苦,想玩不能玩,想跑沒得跑。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西西的痛苦,感受到西西需要一雙好腿的迫切。
教學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培養(yǎng)聯(lián)想的習慣,讓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文中的文字意境,并深入意境深層,更深刻地體驗文章所蘊涵的意義和感受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從語言特點上看,每段的句式相對一致,尤其是“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這句話在詩中反復出現(xiàn)。適合對學生進行仿寫的練習。而且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也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此學了這首詩,學生產(chǎn)生了許多共鳴,產(chǎn)生了許多新的“假如”,萌發(fā)了寫詩的沖動。我抓住時機,通過對省略號含義的挖掘,讓學生認識到身邊需要關注的事物還有很多。讓學生把自己的愿望說出來,寫下來。讀寫結(jié)合,讓學生把自己獨特的體驗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讓體驗在學生寫話中升華。兒童充滿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雖然他們往往只能“假如”,但是這些“假如”都是他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認識,是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假如教案反思篇十六
《假如》這首詩的內(nèi)容比較簡單,與孩子們的生活實際很近,它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
教學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下兩方面:
一、故事引入,朗讀感悟。
我在教學伊始給他們繪聲繪色地講《神筆馬良》的故事,孩子們聽得入神了。接著我趁熱打鐵誘導孩子們進入詩歌的學習:馬良的神筆是多么神奇啊,假如我有一枝,該多么好啊。同學們你們想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想?,F(xiàn)在我們來看看書中小朋友想要一枝神筆干什么?孩子們的學習勁頭可高了!我想為了讓孩子們真正進入文本,那一定要指導孩子們好好朗讀,感悟語言。
首先我讓孩子們自己讀詩歌,自己琢磨詩歌的每一小節(jié)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再指名讀一讀,再評議、琢磨琢磨每一小節(jié)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一步我充分讓孩子們自己去琢磨、體會。當孩子們體會有困難時我才加以指導。如第一節(jié):“畫一個紅紅的太陽。/讓小樹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長”孩子們都知道應該用愉快的語氣來讀。后面兩句“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 /縮著身子,/ 輕輕嘆息。”則要讀出溫柔的,憐愛的語氣,可是孩子們體會不到。我此時用無限溫柔、憐愛的語氣朗讀。我一邊朗讀一邊用手撫摩孩子們的頭。孩子們聽后能悟出其中的情感。這時我就讓孩子們多讀,讓孩子們悟其它幾節(jié)詩歌的情感。對于第三小節(jié),孩子們都能體會應該讀出對殘疾朋友西西的同情、憂傷。為了讓孩子們充分理解作者的美好愿望。我讓孩子們同桌互讀,小組賽讀。對于讀的好的孩子我讓他們上臺朗讀。孩子們的小手一雙雙高高舉起。上臺朗讀舉行了一輪又一輪,每個孩子都上臺了。他們讀得聲情并茂。
二、展開想象,大膽仿寫
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孩子!記得一個外國作家說過,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詩人。是的,兒童充滿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在兒童的心靈里,有著赤子般的真情,有著火山噴發(fā)般的力量。今天的教學我真正感受到孩子們那純真的心靈!那豐富的想象力!
假如教案反思篇十七
《假如》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的詩歌,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純真無暇的心!捧起這篇課文,濃郁的人文氣息撲面而來,這是一首詩,更是一首愛的贊歌。在兒童的心靈里,有著赤子般的真情,雖然他們往往只能“假如”,但是這些“假如”都是他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認識,是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本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興趣。
2、聯(lián)系生活,引發(fā)情感共鳴。
作為教師,如何調(diào)動孩子內(nèi)在的情感,達到和作者心靈的相通,激發(fā)孩子那顆純真、善良的心呢?在教學第一小節(jié)時,為了讓同學們對小鳥的情況有深刻的體驗,聯(lián)系生活“當你餓了的時候,在家等媽媽,你當時的心情怎么樣?小鳥的心情和你一樣,它只能呆在家里,干什么?(引讀”苦苦等待,餓得哭泣“,讀出感情。)”小作者想到了小鳥的可憐,就給樹上的小鳥畫了許多好吃的谷粒。鳥媽媽再也不用到遙遠地地方去覓食。通過學生自己的親身體驗,激發(fā)出學生對小鳥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
3、引導想象,升華情感。
想象是思維的特殊形式,是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力,陶冶高尚情操的重要智力因素。于是教學中我注意抓住伸展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的情感進一步升華。在教學第三小節(jié)時,讓學生發(fā)揮想象,當我們早操場上奔跑、游戲、盡情玩耍時,沒有好腿的西西只能干什么呢?這時的西西最想要什么?讓學生想象仿佛自己就是殘疾的西西,內(nèi)心最渴望什么?進而體會當有了一雙好腿之后他又可以奔跑嬉戲的快樂心情。這樣的想象讓學生更能融入情感,更好地激發(fā)對殘疾的西西的同情和想要幫助的他的愿望,讓關愛他人的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
4、讀寫結(jié)合,深化體驗。
“每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睂@句話我深有同感。這首詩從語言特點上看,每段的句式相對一致,尤其是“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這句話在詩中反復出現(xiàn)。適合對學生進行仿寫的練習。而且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也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此學了這首詩,學生產(chǎn)生了許多共鳴,產(chǎn)生了許多新的“假如”,萌發(fā)了寫詩的沖動。我抓住時機加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小作者極其渴望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他沒有給自己畫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幫助了小樹,小鳥,還有不幸的朋友西西,幫助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多么善良,多么有愛心的人??!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會怎么做?”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將孩子真善美一面展現(xiàn)出來,課上孩子的“假如”,讓我感受到一顆無私而又純真的愛心。雖然他們往往只能“假如”,但是這些“假如”都是他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認識,是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讓學生把自己的愿望說出來并寫下來。讀寫結(jié)合,讓學生把自己獨特的體驗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讓體驗在學生寫話中升華。
假如教案反思篇十八
《假如》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童詩,語言文字優(yōu)美、情感豐富,富有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它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弱勢群體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
一、借“馬良之筆”打開興趣之門。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學習動機的激發(fā)與維持,很大程序上不是由于內(nèi)在的學習需求,而是更多地借助他人的肯定、課堂氣氛、情境創(chuàng)設等外在因素,因此,其學習過程往往伴隨著濃厚的個人情緒,他們覺得有趣,就學得積極、主動;反之,就學得消極,被動。在本節(jié)課中,我能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首先我出示課件:一只雞、一頭牛、一扇門。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下答出:馬良用神筆畫了一只公雞,公雞馬上“喔喔喔”地叫起來,馬良用神筆畫了一頭牛,牛就下地耕田了,馬良在墻上畫了一扇門,門就開了。接著我趁熱打鐵誘導孩子們進入詩歌的學習:這樣的一枝神筆,你想要嗎?你真的想要嗎?帶著這種感情,自己去讀讀這句話。出示最后一節(jié):“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并通過換詞,理解課題,接著出現(xiàn)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用不同感受朗讀課題并讀文章,此時我的孩子們讀的可投入了,我想為了讓孩子們真正進入文本,那一定要指導好孩子們精讀課文,感悟語言。通過這樣新穎的教學方法,使整堂課對學生有吸引力,讓學生有滋有味地學,興趣盎然地學。
二、借“馬良的神筆”識記生字,交流個性化識字方法。
教學中,我努力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性學習轉(zhuǎn)變?yōu)橹鲃拥奶骄啃詫W習。學生對《神筆馬良》這個故事很感興趣,我就出示這樣一個課件:在每枝神筆(毛筆)下寫了一個生字,讓學生自己讀,能讀準字音的就把神筆送給小朋友。先四人小組自學生字,相互提醒易錯的生字,再向小組成員講一講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比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哪個生字寶寶最容易寫錯?哪些生字寶寶樣子很相似,怎樣區(qū)別?老師指導書寫后展示學生作品,評析。
三、聽寫生字及時反饋學習效果。
《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發(fā)展的主體?!苯虒W中要引進各種新的課堂教學機制,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自主進取精神,實現(xiàn)“要我學”為“我要學”的轉(zhuǎn)變。聽寫這個環(huán)節(jié)一般是放在第二課時的,但為了更好讓學生記熟生字,于是我大膽采取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不但在聽寫培養(yǎng)傾聽的習慣,還可以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識字的自主權(quán),自己認為難寫易錯的字從同學的聽寫中或自己的聽寫中能更快地掌握。
當然在教學中做得還不夠的地方,主要在指導學生寫字這個環(huán)節(jié),因為經(jīng)驗不足,對課堂的把握還不是太好,在教學生字的環(huán)節(jié)上還不夠緊湊,寫字部分沒有落到實處,學生的作品展示時間太少,并沒有及時指導評價。其次,聽寫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得好,但時間也不夠,特別聽寫后學生訂正出現(xiàn)很多意見:字體不端正,拼音寫得不規(guī)范,有同學改錯,有的告狀說生詞聽得太多,所以還沒有幫同位聽寫等現(xiàn)象,這是我沒有預料的,也就是我在設計聽寫環(huán)節(jié)時,沒有明確要求聽寫多少個,寫字的規(guī)范性等,導致課堂教學時間分配前松后緊。因此,要想上好一堂課,不僅要掌握好大方向,還要考慮好小細節(jié)。包括你的語言,學生的反饋,你課堂上表現(xiàn)出的一切有可能出現(xiàn)的結(jié)果等,只有考慮周全了,才能上好這堂課。
假如教案反思篇十九
本次習作是一次想象作文,這次教學的班級是自己的二(3)班,對于二年級的學生,習作只是剛剛起步階段.在學生習作實踐的這個過程中,我遵循著以“從說到寫”的學習規(guī)律,根據(jù)學生知識、能力的實際,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說明白、說具體、說生動。在課堂導入時,我從同學們知道什么人需要我們的幫助問題入手,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喚醒孩子們的認知,激活學生的表達欲望,當每個學生都想站起來一吐為快時,我進而引導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幫助學生提取記憶的線索.為本次習作拓寬題材、范圍.
當學生明確了本次習作的要求后,我注重引導學生明確本次習作要按一定的順序來寫,并提供適當?shù)陌鍟?,“說清楚”為“寫明白”奠定了基礎.逐步鍛煉了學生寫話的基礎能力.
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們的興趣很濃厚,能積極大膽的發(fā)言,課堂氛圍很活躍.但是,在課堂上出現(xiàn)了不小的疏忽,總結(jié)出來有以下兩點:
1.課堂較多環(huán)節(jié)還處于一問一答式,孩子們的回答很簡潔,我沒有及時引導學生把句子說完整。
2.孩子們的思維活躍,但在班中的匯報過程中,我的評價制約了一些學生的思維廣度。
課后看到有一些學生寫的寫話題材還是比較廣泛的,內(nèi)容也很豐富.同時也有部分學生的作文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內(nèi)容比較空洞,貧乏,因此,平時還要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多學多用。
假如教案反思篇二十
這首兒童詩歌,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除了能從中積累語言外,還能純潔孩子們的心靈.面對這樣一首文字平凡而情感充沛的詩歌,我探索著采取簡潔的線條,走出教師煩瑣分析,學生被動接受的說教式教學的途徑.
1,創(chuàng)設情境,入情入境.
葉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以親".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的,情境因素對人的情感能起感染作用.小學生因生活經(jīng)驗缺乏,知識水平有限,教學中如果僅靠文字的敘述,很難向?qū)W生呈現(xiàn)直觀形象.因此,要善于創(chuàng)設各種直觀情境.這節(jié)課我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如在教學第一,二小節(jié)時,通過創(chuàng)設"小樹在寒風和大雪中受凍","小鳥在鳥窩里孤零零地大哭"兩個情境,讓學生仔細看,仔細聽,通過多種感官的感受,引發(fā)學生內(nèi)心體驗,感受到小樹的寒冷,小鳥的孤單,西西的痛苦.這樣,讓學生達到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深刻體驗文中蘊含的情感.
2,揣摩文字,誘發(fā)情感.
課文的情感總是從字里行間顯露出來,特定的語言總是表達特定情感,特定的表達方式和文章的情感傾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教學中,應在感知課文語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品味揣摩語言文字,強化語感訓練,使學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如在教學第一小節(jié)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對"縮著身子,輕輕嘆息"的理解,讓學生看圖后邊做邊說說小樹在嘆息什么,讓學生邊模仿小樹冷的動作邊學著小樹說說話,讓學生感受到小樹的可憐,通過反復誦讀,體驗文章的思想情感.
3,引導想象,升華情感.
想象是思維的特殊形式,是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力,陶冶高尚情操的重要智力因素.有些課文的情感可以向文外延伸,抓住伸展點發(fā)揮想象,可以使學生的情感進一步升華.在教學第一小節(jié)時,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在紅紅的太陽下小樹有什么感覺會說些什么呢讓學生仿佛自己就是那太陽下的小樹,學生展開了自己的想象,體會小樹有了太陽以后再也不覺得冷,而是感覺非常的暖活,這樣的想象讓學生更能溶入情感,更好地體會小樹在陽光下享受的溫暖,感受小樹內(nèi)心的開心.
4,讀寫結(jié)合,深化體驗.
這首詩從語言特點上看,每段的句式相對一致,尤其是"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這句話在詩中反復出現(xiàn).適合對學生進行仿寫的練習.而且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也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此學了這首詩,學生產(chǎn)生了許多共鳴,產(chǎn)生了許多新的"假如",萌發(fā)了寫詩的沖動.我抓住時機,通過對省略號含義的挖掘,讓學生認識到身邊需要關注的事物還有很多.讓學生把自己的愿望說出來,寫下來.讀寫結(jié)合,讓學生把自己獨特的體驗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讓體驗在學生寫話中升華.兒童充滿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雖然他們往往只能"假如",但是這些"假如"都是他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認識,是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總之,整個設計我注意把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的保持,做到樂學,主動地學,學有所得,在輕松愉悅中掌握知識,發(fā)展語言.
《假如》是新教材二年級語文課文中的一首兒童詩,主要內(nèi)容是借馬良這枝神筆,表達少年兒童的美好心愿。
一葉一知秋,一花一世界,小小的課堂,表達的是一份小小的心愿。文本是靜止的,但因為師生之間的互動,所以文本有了鮮活的生命。課堂的魅力也許正在此。
音樂與文本的結(jié)合,特別是朗讀的時候,利用的好,它會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氣氛,進而觸動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從培養(yǎng)學生認真的聽他人讀課文的習慣上來說,音樂的出現(xiàn),所起的作用反而是畫蛇添足了。再則,當學生讀課文并不熟悉的情況下,音樂所起的作用究竟能產(chǎn)生多少作用?我覺得問題的關鍵是落實好對文本的教學。
課堂的教學要善于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引導。課堂是充滿變數(shù)的,教師無論設計出怎樣的教學思路,在教學的經(jīng)過中都是要產(chǎn)生許多變化,而面對這些無法預料的變化,對我們教師提出了很高的應變要求。
反思一:課的最后設計的練習:假如我有馬良的神筆,我會(???)。老師在讓學生說自己的美好愿望時。一個學生說:“老師,我沒有愿望呀!”針對這,老師可以借題發(fā)揮。因為這些孩子畢竟還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表白更多的是有口無心的想法。這需要我們老師的引導、教育,才能將文章所表達的意思真正讓學生明白。
反思二:低年級的學生,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堂上給予適當?shù)谋頁P,激勵。不斷地激起他們學生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調(diào)控課堂,從而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而這節(jié)課老師在這一方面做得似乎還很不夠。
反思三:師問:“小鳥在思念它的媽媽。因為媽媽離它很遙遠,怎樣理解遙遠一詞?”其實學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是很富有想象力的,但老師的點撥還不夠到位。所以,失去了對學生想象力進行訓練的機會。
教學是一個不斷總結(jié)自己,反思自己,進而提高自己的過程。從這點上說,屬于呂老師的教學之路還很長很長,希望她走的更好。
另外,在這節(jié)課上我也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如:前面時間用的較多,使得后面說一說,實現(xiàn)本課的情感目標。最后擴展延伸,說說假如你有一枝神筆,你會干些什么?假如你有一只馬良的神筆,你要畫什么呢?畫出你的愿望,再把想法寫在旁邊的時間被占用,學生運用的時間沒有落實到位,與美術(shù)課的整合沒有完成,留下了教學遺憾!
《假如》這一課的內(nèi)容實際上比較簡單,與孩子們的生活實際很近,所以最容易引起同學們的共識,特別是課后的省略號更給大家提供了無限遐想的空間,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假如我也有這樣的一枝神筆,我會……當然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一處亮點。同學們說的還是挺不錯的,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女生說要給我班的一個同學畫一雙好眼睛,讓她也能趕快到學校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玩耍。這時我不得告訴大家那位學生的眼睛做手術(shù),如今還在北京的醫(yī)院里接受治療呢。多么現(xiàn)實的一個問題呀!同學們說的比較精彩,美中不足的就是給大家展示的時間有點短了。
另外,在這節(jié)課上我也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如:學習第二小節(jié)的時候,我拋出的問題是:你有沒有苦苦等待的時候,那時你會想些什么?結(jié)果孩子們的回答幾乎上全是希望媽媽早點回來給自己做些好吃的等等。原因就在于我給的問題目的性不強,學生會毫不憂郁的作出了回答。假如把問題換一種說法:當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沒有吃的沒有喝的,餓的發(fā)慌,這時候,你的心情怎么樣?這樣學生就會很自然的說出很孤單、很無助的感覺。然后老師接著引導而此時的小鳥也是這樣在家里(苦苦等待?餓的哭泣)。在這個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學生的體會應該是比較到位的。
因此,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大框架確定后,還要在細節(jié)上多下功夫,只有考慮的周全,才能應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并能作出較恰當?shù)幕卮稹S袝r侯,一節(jié)課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不起眼的小問題而顯得精彩,使整節(jié)課顯得有生機。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384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