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風俗(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2-01 11:06:25
除夕的風俗(五篇)
時間:2023-02-01 11:06:25     小編:zd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除夕的風俗篇一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jù)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shè)置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除夕習俗:傳統(tǒng)座次

按照老禮,除夕夜傳統(tǒng)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年宴的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

除夕習俗:飲食特色

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為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為在漢語中“魚”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華南則多有雞、燒肉、發(fā)菜、蠔豉等,因為“發(fā)菜蠔豉”與“發(fā)財好市”諧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飯必有魚,豐盛湯鍋。

除夕習俗:貼春聯(lián)

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屬于楹聯(lián)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lián),“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jīng)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lián)人為唐人劉丘子,作于開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節(jié)貼春聯(lián)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fā)源地是南京。現(xiàn)在江南地區(qū)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lián)。

除夕習俗:祭祖

據(jù)民俗專家、南京大學民俗藝術(shù)研究室主任陳竟介紹,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lǐng)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nóng)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肴,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后,人們才開始享用。

除夕習俗:貼福字

春節(jié)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jié)貼“?!弊?,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弊志烤乖撛趺促N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除夕

習俗:守歲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說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jié)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這是現(xiàn)今看到關(guān)于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似乎還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歲成為全國的共同年俗。

除夕的風俗篇二

除夕的來歷

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斗爭了很多年,人們發(fā)現(xiàn),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于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里,"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jié)彩,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為了紀念這次勝利,以后每到冬天的這個時間,家家戶戶都貼紅紙對聯(lián)在門上,電燈籠,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煙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賀道喜。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就成了"過年"。

除夕的高潮是年飯后長輩發(fā)"壓歲錢"。接著就是張貼春聯(lián)和門神,并關(guān)上大門。到初一的早上才開門"接財神"。接下來就是全家人守歲到凌晨。

除夕的習俗

1、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jù)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shè)置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為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為在漢語中“魚”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華南則多有雞、燒肉、發(fā)菜、蠔豉等,因為“發(fā)菜蠔豉”與“發(fā)財好市”諧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飯必有魚,豐盛湯鍋。

按照老禮,除夕夜傳統(tǒng)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年宴的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

2、不汲水

過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黃昏前“封井”,給水井加上木蓋,供奉糕點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開蓋復用。

3、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lǐng)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nóng)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肴,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后,人們才開始享用。

4、壓歲錢

古人對壓歲錢非常講究。所用銅錢要大錢、新錢,再用紅繩穿成各種形狀。有的穿上百枚銅錢,取其“長命百歲”之意;有的則穿成鯉魚、如意、龍形等吉祥形狀,取“錢龍”、“錢余”之意,以期帶來吉祥如意。除了長輩送小兒“壓歲錢”之外,有的地區(qū)還有送“壓歲果”的習俗。除夕夜,長輩會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邊,取“吉利”寓意來祝孩子來年大吉大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壓歲錢”更為直接純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紅包裝上紅紅的票子,然后分給孩子,討個紅紅火火的好彩頭。

5、踩歲活動

除夕夜,我國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nèi)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卷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后,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并借用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6、守歲

除夕夜守歲也是一項流傳久遠的習俗,早在西晉《風土記》中就有明確記載:“終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歲?!眰髡f守歲是為了防止一種獨角獸的侵害,而這種獨角獸最怕火光、紅色和聲響,所以人們就在除夕夜穿紅衣、點紅燈、貼紅紙、放煙花炮竹,焚香祈禱,徹夜不眠,也就有了“守歲”習俗?!兜劬q時紀勝》記載:“高燒銀燭,暢飲松醪,坐以達旦,名曰守歲,以兆延年?!?/p>

許多地方也稱除夕夜叫“吉祥夜”。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可說晦氣話、臟話和不敬之語,否則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歡歡喜喜、和和氣氣、團團圓圓,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題。

7、開燈睡覺

除夕晚上睡覺的時候,是不能關(guān)燈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關(guān)燈。除夕整個晚上,家里一般都不關(guān)燈,特別是供養(yǎng)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關(guān)燈。

8、忌打碎器物

除夕還有忌打碎器物的習俗。民間認為如果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則意味著新一年會有“破運”。有時不小心在這天打碎杯盤,長輩會抓緊用紅紙包起來并口念“歲歲(碎碎)平安”等吉祥語來補救。民間認為,將紅紙包起來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數(shù)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災(zāi)難。所以,人們在除夕這天為了博個好彩頭,都會慎言謹行,以求得一個吉祥如意年。

9、貼春聯(lián)

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屬于楹聯(lián)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lián),“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jīng)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lián)人為唐人劉丘子,作于開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節(jié)貼春聯(lián)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fā)源地是南京?,F(xiàn)在江南地區(qū)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lián)。

10、貼年畫

年畫,和春聯(lián)一樣,起源于“門神”。隨著雕板印刷術(shù)的興起,年畫的內(nèi)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里,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chǎn)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返炔噬戤嫞詽M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

11、貼窗花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shù),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將節(jié)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12、貼福字

春節(jié)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jié)貼“?!弊?,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弊志烤乖撛趺促N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

13、零點必須回家

團圓的年夜飯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吃完,一家人就會圍坐在電視機旁收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或者到親戚家串門聊天,但必須在零點前回到家。一到零點,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歲”,當鐘表的指針走過12點后,人們就會燃放早已準備好的鞭炮,慶祝新年的到來。

14、燃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chuàng)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jié)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除夕飲食禁忌

飲食不要過急

越是在過節(jié)的時候,人們越是激動,以至于飲食變得狼吞虎咽,沒有一點節(jié)制,這樣容易導致體內(nèi)食物堆積,腸胃超負荷,腸道蠕動速度減緩。長此以往,容易因消化不良而導致各種腸道疾病的發(fā)生。而細嚼慢咽,有助于讓食物更好的被消化和吸收,不至于停留在腸道中造成堵塞。

不要暴飲暴食

一家子在一起吃飯自然離不開大魚大肉以及酒等,這就易出現(xiàn)暴飲暴食的現(xiàn)象,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吃飯方式是對身體健康有害的,更何況是過節(jié)期間的飯菜。人的消化器官的活動有一定規(guī)律,吃東西時,胃、小腸、膽囊和胰腺分泌出各種消化液,使食物中的營養(yǎng)素易被人體吸收。如果突然吃得太飽,或喝得太多,就需要更多的消化液來進行消化,可是消化液的分泌量有一定限度,加上胃脹得很大,腸胃蠕動困難,影響了正常的消化機能,情況嚴重的話,可導致急性胰腺炎、腸胃炎,或腸胃潰瘍等。

少吃油炸及燒烤食物

越是過節(jié)期間人們就越易食用油膩的食物,這類食物吃多對身體健康有不好的影響。因為大部分食物經(jīng)過高溫燒烤、油炸都會改變原有的營養(yǎng)成分,急速加熱食物會使食物中的蛋白質(zhì)變性,吃多了反而不利于營養(yǎng)的吸收。

除夕的風俗篇三

英國人期盼“新年紅火”

英國的蘇格蘭等一些地方,至今還保持這樣的習俗,新年夜,人們期盼著有敲門聲。開門時,人們可以看到一些涂著黑臉蛋的孩子們走進來,他們什么也不說,徑直走到壁爐邊,將一堆煤投進去,取意“新年紅火,生活幸福?!比缓蠛⒆觽円贿叧?,一邊用刷子將壁爐周圍打掃得干干凈凈。這時主人要拿出錢來分給勤快的孩子們,有點像中國的“壓歲錢”。

蘇格蘭的村鎮(zhèn),新年之際舉行大型而有趣的活動。在活動中,人們特別歡迎陌生人光臨,如果是位個子高,臉又黑的生人到來,他將受到熱烈歡迎,人們稱這個人為“最先來的人”,會帶來幸運。

意大利人動真格的“辭舊迎新”

新年前夕,你若走在意大利的大街上,一定要離建筑物遠一點兒。因為意大利人此時,真的要“扔掉舊歲迎新年 ”,他們從窗口和陽臺將破舊的東西扔出去。其中有舊書,舊報紙,酒瓶子,盤子,甚至舊一點兒的家具??傊?,凡是看不順眼的都可以扔到大街上去。意大利人的信念是:除夕之夜扔掉的舊東西,在未來的一年中肯定會得到同樣的新東西。因此,這時,在街上散步的人一定要小心,否則,難免被從樓上扔下的東西砸著頭!

比利時人向動物“拜年”

在比利時農(nóng)村,新年第一天人們起床后,首先走向所養(yǎng)的牛、馬、羊等動物身邊,恭恭敬敬地向他們拜年問候,還要道上一聲“新年快樂”。然后才向自己家里親人們拜年,最后才去走親訪友。

農(nóng)村習俗也影響了城里的人們,他們新年伊始,也走向養(yǎng)的狗、貓、鳥、魚拜年,說上一聲“新年愉快”。為什么要先向動物“拜年”呢?大約比利時人認為,一年來動物辛勤勞動,動物的作用,保證了他們一年的生活,人應(yīng)當表示謝意吧。

匈牙利人新年不食飛禽

匈牙利人除夕之夜不吃禽類,因為他們認為吃雞、鴨、鴿等飛禽,來年的幸運便會飛走。他們在新年送親友的禮物,大都喜歡禮物上有“打掃煙囪工人”和小肥豬的圖形,因為這些圖形在匈牙利人心目中是“除舊迎新”的象征,“打掃煙囪工人”當然是除舊的象征,胖乎乎的小肥豬,令人喜歡,含意也喜慶。人們在形象上敬重小肥豬,但實際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因為他們新年的傳統(tǒng)食品是油炸小乳豬,那是要拿小肥豬開刀的!

除夕的風俗篇四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區(qū)的風俗習慣都不同,在我的老家河南,你知道是怎么過年的嗎?跟著我一起去看看吧!

每年的除夕早晨,大人們早早起床,家家戶戶都會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紅通通的春聯(lián)、年畫、窗花等,貼在大門或窗戶上裝扮,春聯(lián)上的吉祥話兒、美麗的窗花、造型不一的年畫,讓我們瞬間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這一天還會大掃除,寓意是將一年里的晦氣全部掃出門,有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意思。

今年的這一天,奶奶和媽媽在家包餃子,準備豐盛的年夜飯。我則約幾個小伙伴一起去附近的地方放鞭炮去了。

到了晚上,大家圍著桌子坐下,桌子上擺滿了美食,有餃子、火鍋、臘肉等。爸爸看見我正在吃餃子,于是問我為什么要在春節(jié)吃餃子?我想了想回答到:“好像是為了預防耳朵被凍傷?!卑职中χf:“不錯,餃子是醫(yī)圣張仲景為了治療老百姓得的凍耳所制作的。后來不斷模仿改良才有了現(xiàn)在所吃的餃子。"大家一邊吃,一邊聊天,很快就吃完了年夜飯。我們坐在電視機前,等待著春晚開播。

除夕,就像一首輕快的樂曲環(huán)繞在我的心頭,讓我陶醉其中。

除夕的風俗篇五

1、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jù)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shè)置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2、傳統(tǒng)座次

按照老禮,除夕夜傳統(tǒng)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年宴的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

3、守歲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說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jié)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這是現(xiàn)今看到關(guān)于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似乎還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歲成為全國的共同年俗。

4、放爆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nèi)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5、隔年飯

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

6:貼春聯(lián)

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屬于楹聯(lián)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lián),“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jīng)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lián)人為唐人劉丘子,作于開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節(jié)貼春聯(lián)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fā)源地是南京?,F(xiàn)在江南地區(qū)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lián)。

7、貼福字

春節(jié)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jié)貼“?!弊?,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案!弊志烤乖撛趺促N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

8、守歲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說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jié)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這是現(xiàn)今看到關(guān)于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似乎還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歲成為全國的共同年俗。

9、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fā)給晚輩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fā)給晚輩,并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后伸手要紅包。

10、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lǐng)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nóng)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肴,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后,人們才開始享用。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2837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