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為了指導教學活動而制定的一份詳細計劃。編寫教案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加強教學與實際應用的聯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生物教案,供教師備課參考。
蘇教版初一數學教案及反思篇一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觀察、實驗、操作、猜想和歸納等數學活動,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2.通過活動感受“數學地”解決問題的策略。激發(fā)“做數學”的樂趣與收獲。
教學重難點:
1.在數學活動中獲得對數學的良好的感性知識,養(yǎng)成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習慣。
2.合理地表述自己的觀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活動一:用一張長方形紙片按p8的方法折疊、裁剪、展開,你會得到什么圖形?試說明理由.
蘇教版初一數學教案及反思篇二
1.三棱錐的展開圖是由_________個_________形組成的。
2.圓椎的展開圖是由一個_________和一個_________形組成的圖形。
3.在如圖所示的圖形中,是三棱柱的側面展開圖的是_________。
蘇教版初一數學教案及反思篇三
1.理解垂線、垂線段的概念,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2.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并會度量點到直線的距離。
3.掌握垂線的性質,并會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簡單的推理。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垂線的定義及性質。
2.教學難點:垂線的畫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提問:
1、敘述鄰補角及對頂角的定義。
2、對頂角有怎樣的性質。
二.新課:
引言:
前面我們復習了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特殊角直角時,這兩條直線有怎樣特殊的位置關系呢?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這方面的實例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一)垂線的定義。
當兩條直線相交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時,就說這兩條直線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如圖,直線ab、cd互相垂直,記作,垂足為o。
請同學舉出日常生活中,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實例。
注意:
1、如遇到線段與線段、線段與射線、射線與射線、線段或射線與直線垂直,特指它們所在的直線互相垂直。
2、掌握如下的推理過程:(如上圖)。
反之,
(二)垂線的畫法。
探究: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畫已知直線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2、經過直線l上一點a畫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3、經過直線l外一點b畫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畫法:
讓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已知直線重合,沿直線左右移動三角板,使其另一條直角邊經過已知點,沿此直角邊畫直線,則這條直線就是已知直線的垂線。
注意:如過一點畫射線或線段的垂線,是指畫它們所在直線的垂線,垂足有時在延長線上。
(三)垂線的性質。
經過一點(已知直線上或直線外),能畫出已知直線的一條垂線,并且只能畫出一條垂線,即:
性質1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練習:教材第7頁。
探究:
如圖,連接直線l外一點p與直線l上各點o,
a,b,c,……,其中(我們稱po為點p到直線。
l的垂線段)。比較線段po、pa、pb、pc……的長短,這些線段中,哪一條最短?
性質2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簡單說成:垂線段最短。
(四)點到直線的距離。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如上圖,po的長度叫做點p到直線l的距離。
蘇教版初一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四
1.會進行簡單的整式加、減運算.
2.能說明整式加、減中每一步運算的算理,逐步發(fā)展有條理的思考和表述的能力.
【重、難點】。
會進行簡單的整式加、減運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
1.操作:
(1)準備三張如下圖所示的卡片。
(2)思考:
用它們拼成各種形狀不同的四邊形,并計算拼成的四邊形的周長.
二、探索活動。
活動一:。
蘇教版初一數學教案及反思篇五
教學目標:1、了解代數式的值的意義,會計算代數式的值。
2、在計算代數式的值的過程中感受數量的變化及其聯系,感悟整體代入的思想。3、在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中感悟從具體到抽象的歸納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求代數式的值。
教學難點:一般到特殊,具體到抽象的歸納思想。
教學準備:配套課件,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凝激思--------引題。
工地上有一堆圓形鋼管,第一層有2根,第二層3根,第三層4根,……。
你能說出從第一層到第八層共有多少根嗎?到第n層共有多少根呢?
蘇教版初一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六
《認識乘法》是二數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教學時間4課時。
本單元的核心內容,是引導學生認識、理解、掌握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
一、本單元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幾個幾的表達方法。
二年級學生在平時的生活經驗中,雖然經常見到幾個幾的現象,但很少用幾個幾來進行描述;而在課堂教學中,是首次認識幾個幾這種表達方式。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可以通過等多種方式。
(1)看圖。
(2)操作。
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并說一說:每幾根小棒一組,一共有幾組,也就是幾個幾根小棒?
(3)畫一畫。
每5個圓圈一組,畫3組,就是幾個幾;你能用三角形畫出2個4嗎?
(4)游戲。
根據老師拍手的次數,說說看,老師一共拍了幾個幾下?
同桌同學一起玩拍手游戲。
讓學生運用手、眼、耳、口、腦,通過觀察、操作、想象、聽、說多種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幾個幾的實際含義,在鮮活的具體情景中初步建立起幾個幾的`表象。
二、在現實問題中引入乘法。
通過教材第二個例題一共有多少臺電腦這個實際問題,自然引出乘法,讓學生了解乘法產生的背景。
有關乘法各部分名稱、讀寫方法等數學常識,通過讓學生看書自學和集體交流來教學。
本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是溝通乘法算式意義與幾個幾之間的聯系,盡管沒有明說:一個乘數是相同的加數,另一個乘數是相同加數的個數,但要引導學生思考并口述乘法算式的含義。如。
四乘二就表示4個2,為什么其中一個乘數是4呢?因為加數2有4個;為什么另一個乘數是2呢?因為相同的加數是2。
從而使學生對乘法的意義逐步由感性認識過度到理性認識。
三、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乘法計算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
通過加法和乘法算式的對比,在強烈反差中,使學生認識到求幾個幾用乘法算式表達比較簡便,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礎。
例如:請學生列式計算9個2的和,看誰寫得快。
四、加強對比,避免加法運算的負面干擾。
剛剛接觸乘法計算時,學生容易把加法和乘法混淆。
例如把2個5相加,寫成55;把5和4相加寫成45;把2乘3的積算成5。
這樣的錯誤是很正常的,在課堂上要有意識第通過一些對比練習,讓孩子盡快弄清二者之間的區(qū)別。
五、抽象過程循序漸進。
由于二年級學生是初次接觸乘法,認識幾個幾,接受新知有個過程。
蘇教版初一數學教案及反思篇七
2.會用計算器進行較繁雜的有理數混合運算.
教學重點。
也就是說,在進行含有加、減、乘、除的混合運算時,應按照運算級別從高到低進行,因為乘方是比乘除高一級的運算,所以像這樣的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有以下運算順序: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減.如果有括號,先進行括號內的運算.
你會根據有理數的運算順序計算上面的算式嗎?
蘇教版初一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八
知識目標:經歷解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把“復雜”轉化為“簡單”,把“未知”轉化為“已知”的過程,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如何去分母的解題方法。
能力目標:通過解方程的方法、步驟的靈活多樣,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
2.掌握運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
3.經歷體會解方程中的轉化思想.
蘇教版初一數學教案及反思篇九
2.會用字母表示一些簡單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
3.在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中感受從具體到抽象的歸納的思想方法。
學習重點:會用字母表示一些簡單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
學習難點:經歷探索用字母表示一些簡單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過程,感受數學學習的方法.
蘇教版初一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十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0是最小的整數b.最大的負整數是﹣1。
【分析】根據負數、正數、整數和有理數的定義選出正確答案.特別注意:沒有最大的正數,也沒有最大的負數,最大的負整數是﹣1.正確理解有理數的定義.
【解答】解:a、沒有最小的整數,錯誤;。
b、最大的負整數是﹣1,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有理數的分類和定義.有理數:有理數是整數和分數的統(tǒng)稱,一切有理數都可以化成分數的形式.整數:像﹣2,﹣1,0,1,2這樣的數稱為整數.
蘇教版初一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1、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出現于1946年,是由美國工程師研制的。
2、中國政府堅持反對生殖性克隆人的立場,并加強對治療性克隆研究的管理和控制,確保人類的尊嚴和國際公認的生命倫理原則不受損害。
3、2月14日,全世界第一個克隆動物“多利羊”死亡,活了6年半。
蘇教版初一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1.如圖,在一次數學活動課上,張明用17個邊長為1的小正方體搭成了一個幾何體,然后他請王亮用其他同樣的小正方體在旁邊再搭一個幾何體,使王亮所搭幾何體恰好可以和張明所搭幾何體拼成一個無縫隙的大長方體(不改變張明所搭幾何體的形狀),那么王亮至少還需要個小立方體,王亮所搭幾何體的表面積為.
2.某超市貨架上擺放著某品牌紅燒牛肉方便面,如圖是它們的三視圖,則貨架上的紅燒牛肉方便面至少有桶.
3.如圖所示的是某個幾何體的三視圖.
(1)說出這個立體圖形的名稱;。
(2)根據圖中的有關數據,求這個幾何體的表面積.
蘇教版初一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1、自然資源有水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等。
2、世界上最早的資源與環(huán)境保護法是我國秦朝《田律》。
3、善待資源,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改變既浪費又污染的生活方式,要用自己的愛心、智慧和雙手,珍愛地球,善待資源,造福子孫。
蘇教版初一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十四
4.通過積極參與探究性的數學活動,體驗數學來源于實踐并為實踐服務的思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運用有理數加法法則,正確進行有理數加法運算.
教學過程(教師)。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小學里,我們學過加法和減法運算,引進負數后,怎樣進行有理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呢?
1.試一試。
甲、乙兩隊進行足球比賽.如果甲隊在主場贏了3球,在客場輸了2球,那么兩場比賽后甲隊凈勝1球.
你能把上面比賽的過程及結果用有理數的算式表示出來嗎?
做一做:比賽中勝負難料,兩場比賽的結果還可能有哪些情況呢?動動手填表:
2.我們知道,求兩次輸贏的總結果,可以用加法來解答,請同學們先個人研究,后小組交流.
你還能舉出一些應用有理數加法的實際例子嗎?
二、探究歸納。
1.把筆尖放在數軸的原點,沿數軸先向左移動5個單位長度,再向右移動3個單位長度,這時筆尖停在“”的位置上.
用數軸和算式可以將以上過程及結果分別表示為: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筆尖放在數軸的原點,沿數軸先向右移動3個單位長度,再向左移動2個單位長度,這時筆尖停在“1”的位置上.
用數軸和算式可以將以上過程及結果分別表示為: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用數軸和算式分別表示以上過程及結果: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上面的做法,請在數軸上呈現下面的算式所表示的筆尖運動的過程和結果.
4.觀察、思考、討論、交流并得出有理數加法法則.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254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