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教學新編教案(熱門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4 09:06:21
五年級語文教學新編教案(熱門14篇)
時間:2023-11-14 09:06:21     小編:MJ筆神

教案是教學的藍圖,能夠幫助教師合理有序地布置和安排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果。編寫教案時,要明確教學目標,確保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以下是經過多年實踐驗證的教案精選,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五年級語文教學新編教案篇一

本班學生共42人,男生23人,女生19人。學生都是附近農村的,父母雖然都在身邊,但是農村基礎教育薄弱,幾乎沒有家庭輔導。通過與學生接觸,以及平時學生上課的表現(xiàn)與作業(yè)情況的觀察,發(fā)現(xiàn)此班學生學習習慣一般,特別優(yōu)異的學生很少,有一小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

《樓蘭之死》是北師大九冊三單元的一篇拓展閱讀課文?!稑翘m之死》是一篇飽含著強烈情感的說明文,作者通過描述樓蘭古城被沙漠吞噬,以及塔克拉瑪干由綠洲變成沙漠的觸目驚心的史實。這篇課文可與《中國一日》這則新聞進行對比教學。比如:這兩篇都是說明文,都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但在表述的過程中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將這兩篇文章進行對比閱讀,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收獲。

知識與技能:通過閱讀,使學生了解引用、舉例、詮釋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本文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生態(tài)植被被破壞的嚴重性,從而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和緊迫感。

1、通過本文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生態(tài)植被被破壞的嚴重性,從而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和緊迫感。

2、通過閱讀,使學生了解引用、舉例、詮釋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1、師朗誦《從軍行》。解釋詩意。

2、板書樓蘭,在地圖上指出它的位置。

3、引導學生想象樓蘭的樣子。

4、補充課題《樓蘭之死》。

5、質疑課題,板書有代表性的問題。

1、自由朗讀課文。自學文中字詞;思考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

2、全班交流。

預設統(tǒng)領全文的問題:樓蘭前后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樓蘭死了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關鍵的詞:碧波蕩漾廢墟。

預設師生雙邊活動:

1、讀課文,想一想:樓蘭前后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2、交流回答,讀出相關的句子。相機板書繁榮消亡。

3、默讀課文2-5自然段,思考:樓蘭為什么死了?小組交流樓蘭死了真正的原因。(樓蘭和羅布泊靠近大沙漠;地表的植被被破壞;人對植被的破壞加速了沙化的進程。)。

4、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向我們介紹的?

5、全班歸納。結合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詮釋、舉例、列數字)。

6、樓蘭死了,留給人們的是什么?我們身邊也有類似的事發(fā)生。列舉身邊見到的環(huán)境惡化的例子。

7、小結:回想著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的古城,再看看今天人們依然在肆無忌憚的破壞著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引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加強語氣:如果不讓悲劇重演的話,我們應該怎樣做?討論交流。

反復朗讀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詮釋、舉例、列數字、具體事例。)。

五、拓展練習:搜集有關自然環(huán)境的資料,準備辦一期手抄報。

回想著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的古城,再看看今天人們依然在肆無忌憚的破壞著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引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加強語氣:如果不讓悲劇重演的話,我們應該怎樣做?討論交流。

五年級語文教學新編教案篇二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的八個生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在抗日戰(zhàn)爭中游擊隊員的英勇風采,體會小兵張嘎的懂事、勇敢、機智。

3、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品質及所蘊含的感情,學習作者詳略得當的表達方法。

重點難點:

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的描寫,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品質。

教學方法:

1、自我研讀發(fā)、

2、讀議法、

3、角色表演法。

4、多媒體演示法。

教具:

1、掛圖、生字卡片。

2、搜集【小兵張嘎】的電影片段和當時的背景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自古英雄出少年”你們都知道那些戰(zhàn)斗小英雄呢?(學生自由發(fā)言)在抗日戰(zhàn)斗的血與火中,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的小英雄。如:把敵人引入包圍圈而犧牲的王二小;巧送雞毛信、勇敢機智的海娃……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小英雄,小兵張嘎。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觀看【小兵張嘎】的電影片段、了解故事的內容和背景。(多媒體播放)。

4、看了以后,張嘎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你喜歡他嗎?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全文生字、新詞:

冀淀偽垮囊腔霎啃。

3、指名讀生字,并組詞,并把生字,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

4、著重強調:如“淀”的發(fā)音,讀dian(4音)不讀ding。

“霎”的發(fā)音讀sha(4yin)不讀cha(4音)。

指導“霎”的筆畫安排。

5、通讀課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6、讀完全文,你能說說小兵張嘎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嗎?

7、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嘎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嗎?

8、出示句子:小兵張嘎是一個()的孩子。

三、課堂小結:

課文選取了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成為小偵察兵,與區(qū)隊長一起消滅日本鬼子的幾個畫面,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少年的英雄形象,使一個懂事、勇敢、機智、愛憎分明的少年英雄張嘎躍然紙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布置作業(yè)。

1、書寫生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體味人物的形象的特點,在讀課文中感悟嘎子的機智,勇敢。

3、繪聲繪色的講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小兵張嘎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二、細讀課文,感悟人物形象,體會人物品質。

1,、默讀課文,找出課文寫了小兵張嘎的哪幾件事?哪件事寫得詳細?哪件事寫的簡略?

2、哪件事寫得最詳細?

3、指名讀1——5自然段、思考1——5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4、重點讀6——11自然段,抓住關鍵詞、句,感悟人物形象,體會人物品質。

出示句子:

(2)齊讀:邊讀邊體會小兵張嘎的臨危不亂、聰明機智。

(4)自由讀句子邊讀邊體會,小兵張嘎的聰明機智勇敢以及對敵人刻骨銘心的仇恨。

(5)課文哪幾處寫到小兵張嘎對手槍的喜愛和渴望?

(7)此時的嘎子會想些什么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8)指導朗讀出示的重點句子。

(9)齊讀出示的重點句子。

(10)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和同學們演一演、比一比誰演的最逼真。

三:根據情節(jié)、復讀故事。

1、理清課文線索。

2、指導學生復述,同桌互相復述。

3、指名復述課文內容。

4、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四:總結拓展升華主題。

1、總結全文,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和收獲?

2、小兵張嘎給你留下怎么的印象,你喜歡他嗎?為什么?

3、算一算、張嘎要是活著,他現(xiàn)在多大了?你現(xiàn)在要是見到張嘎,你會問他些什么呢?

五:課堂總結:

課文為我們刻畫了一個懂事勇敢機智愛憎分明的少年英雄形象,讓我們永遠記住“小兵張嘎”這個名字,永遠記住這個少年英雄的形象,永遠記住他英勇的抗日事跡。

六:布置作業(yè):

1、將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2、收集并了解關于小兵張嘎的故事。

五年級語文教學新編教案篇三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通過理解重點字詞,讓學生體會海倫不屈服命運的精神。

3、通過學文,引導學生學習海倫不屈不撓的精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品析重點字詞,讓學生結合實際談感受,進一步體會人物性格。

一、導入:

師:哈佛大學畢業(yè)生、14部著作、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海倫,超越了常人,取得了令人欽佩的成就。她是如何改變自己命運的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走進海倫!

二、細讀體情感。

a)學習第一段(2~5自然段)。

i.自由讀3、4自然段。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的3、4自然段。

2.師問:同學們,你們都接觸過水,你見到的水是怎樣的?(指名答)接觸到水時你有特殊的感受嗎?(指名答)。

3.默讀第三自然段。

師:海倫是怎樣熟悉水的?她對水有怎樣的感受?請默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4.師問:海倫對水有怎樣的感受?文中是怎么寫的?讀一讀。(指名答)。

師相機出示:海倫猛然醒悟,原來“水”就是這種清涼而奇妙的.東西呀!她心中布滿了前所未有的喜悅,感到生命有了新的開始。

5.引導朗讀。

師:對于我們來說再普通不過的水,海倫為什么覺得它清涼而奇妙?(指名答)。

師: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生讀、評)。

ii.學習第四自然段。

1.默讀第四節(jié)。

師:在沙利文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海倫是怎樣學習的?請大家默讀第四節(jié),劃出相關句子,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

2.指名答。

相機板書:不分晝夜像干燥的海綿吮吸拼命摸讀不停地書寫如饑似渴摸出了血。

3.生讀詞說感受,引導朗讀。

師:自由讀讀這些詞,你感受到一個的海倫?(指名答)。

師:能將你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嗎?(生讀評)。

4.師問:小海倫這么刻苦地學習,只為了學會“泥土”、“種子”、“甚至自己的名字”等這些常人看起來再簡單不過的單詞,從中,你感受到什么?此刻你想對海倫說寫什么呢?(指名答)。

5.齊讀第四節(jié)。

師:帶著我們對小海倫的喜愛與敬佩,一起讀讀第四節(jié)。

iii.學習第五自然段。

1.師:海倫學會了用手指“說話”,她的生命有了新的開始。誰來為大家朗讀第五自然段(指名讀)。

2.師:同學們,看!海倫從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中走出來了,她在…(點生說)。

3.指名讀“我經常感覺到…落下來”

師:海倫在專心感受這個漂亮的世界,并用最動人的筆調為我們描述了她心中的漂亮世界,來,請你讀(指名讀),讓我們閉上眼睛一起走進海倫的內心世界!

4.小結:

師:美嗎?海倫經過艱苦的努力,終于觸摸到了漂亮的世界。對海倫來說,生活再也不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了,一個有色的世界在她面前展開了!這一切正緣于她不屈不撓的精神!

b)學習第三段(6~7自然段)。

i.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第六自然段。

師:學會了用手指“說話”的海倫并不滿足,她越來越強烈地想開口說話。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小海倫是怎樣做的?自由讀讀課文的第六自然段。

2.指名答。

相機出示:“為使我的伙伴…練習…”

3.自由讀說感受有感情朗讀。

師:自由讀讀這幾句話,你們有什么感受?同桌之間互相說說看。

4.引導有感情朗讀。

師:讀到這里,老師相信你們對海倫有了更深的熟悉,你感受到一個的海倫?你從哪里體會到的?(指名答)。

相機標出重點符號:夜以繼日反復高聲朗讀甚至讀幾個小時天天堅持練習。

師:你能讀出你的感受嗎?(生讀、評)。

5.師問:讀到這里,你有想對小海倫說些什么呢?(指名答)。

6.師生合作讀第六自然段。

師:帶著你們的感受,老師和你們合作讀,再次走進這個不向命運屈服的小海倫。

ii.學習第七自然段。

1.引導讀。

師:當夏天結束時,海倫結束了盲啞學校的課程回家了,聽,她在喊(指名讀)(師評)。

師:克服了重重困難,經歷了層層練習,小海倫終于能開口說話了,她在喊…(齊讀)。

師:同學們,看!一個健康的海倫回來了!一個和正常人一樣能說會寫的海倫回來了!一個讓爸爸媽媽驕傲的海倫回來了?。R讀)。

2.齊讀第七自然段。

師:憑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小海倫重回到一個有聲有色的世界,你們替海倫興奮嗎?你們替她的父母欣慰嗎?你們感動嗎?來!我們一起讀讀第七節(jié)!

三、精讀明主旨。

師:課文讀到這里、學到這里,對于海倫凱勒的成功,你們有什么話想對她說呢?你們自己又有什么感受呢?誰愿意說一說。(指名答)。

四、小練筆(根據課堂時間靈活把握,可變?yōu)檎n后作業(yè))。

師:剛才同學們表達了自己對小海倫的贊美與佩服,老師聽得出大家還有很多想說的,老師現(xiàn)在就請你們把自己最想說的話寫下來,好嗎?(學生寫)。

五、回歸整體。

1、生選擇最感動的地方朗讀。

師:這節(jié)課,我們走進了小海倫,她這種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一定感動了我們每個人。選擇最感動的地方自己在讀一讀吧!

2、師推薦《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五年級語文教學新編教案篇四

綜合學習六包括“我的采蜜集”、“讀讀背背”、“口語交際”、“我的小筆頭”四項學習內容。

1、通過“我的采蜜集”,了解有關《三國演義》人物、故事的歇后語,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語言和詞匯量。

2、在“讀讀背背”中“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同時讓學生了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3、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圍繞主題搜集、選擇、處理資料的能力,提高找準論據、闡明觀點的能力。

4、學生在“我的小筆頭”中學會自由表達,寫出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感。

通過看一看、寫一寫、做一做、背一背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手腦并用,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加強古詩詞的誦讀與積累,為學生積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通過交流自己的看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課堂口語交際的氛圍,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習作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課件。

教學過程。

設計說明。

我的采蜜集。

1、走進三國:作品簡介。出示相關課件。

2、話說三國:談人物故事。

3、我來讀一讀:品讀歇后語。學生熟讀這些歇后語。

4、試著寫一寫:補充歇后語。

5、學著用一用:讓學生收集歇后語,分類整理,并嘗試運用。

6、抄寫在采蜜集上。

讀讀背背。

1、出示相關課件讀一讀古詩。

2、看一看作者簡介。

3、念一念寫作背景。

4、自讀自悟,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5、背一背,熟讀成誦。

口語交際。

1、出示相關課件口語交際內容:你怎么看待過春節(jié)“放鞭炮”這一習俗?

2、搜集資料,找一找有關春節(jié)燃放鞭炮的資料,如習俗的由來、鞭炮造成的浪費、危害事例等。

3、論證觀點:燃放鞭炮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

(1)獨立思考,確定自己支持的觀點。

(2)結合具體事例論證。

4、討論辯論,完善觀點。

(1)根據所持觀點的異同自由結組。

(2)進行討論或辯論,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觀點。

5、全班交流。要求:

(1)要注意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

(2)觀點可以針鋒相對,但要注意交流中的.禮貌。

我的小筆頭。

1、出示相關課件明確習作要求: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寫成一篇習作。

2、教師引導。

(1)回憶自己經歷過的感觸最深的人或事,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2)可將文章題目變換成《我好想……》《我希望……》。

(3)要深入觀察生活,思考問題,寫出有真情實感、有深度的文章,切忌草草“描繪”,而沒感觸、沒真情。

(4)寫作時要有針對性,寫成后希望把文章拿給誰看。切忌空發(fā)感想,無病呻吟。

3、同桌交流,互相評價。

4、自己修改。

5、全班交流。

6、交流評改的心得。

五年級語文教學新編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正確、漂亮地書寫。

2、總體把握內容,并能講述故事梗概。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賀龍在艱苦歲月里的樂觀、幽默、對戰(zhàn)友的深情厚誼,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輩的熱愛之情和崇敬之情。

教學準備:老師把課文的關鍵詞句做成課件;搜集有關賀龍或其他革命前輩的故事。

一、題目導入,質疑問難。

1、出示“賀龍”的照片,交流搜集到的有關賀龍的故事。

2、讀題,說說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3、再次讀題目,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4、作為十大元帥之一,為什么不寫他馳騁沙場的英姿,卻寫釣魚這件事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賀龍的生活。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想想課文將了一件什么是,遇到生字或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學習生字詞:先小組內組員互查互幫,在集體檢查。

3、再次默讀課文,講述故事的梗概。

三、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二萬五千里長征是艱苦卓絕的,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讀后用自己的話歸納,再朗讀體會。

2、賀龍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勾畫出相關詞句并體會,寫出批注。

3、交流,點撥:

(1)分角色朗讀第3----10段,抓住賀龍的語言和神態(tài)體會他的幽默和為戰(zhàn)友著想的精神。

(2)讀第11----14段,看看你從中體會到些什么?

自讀感悟,批注。

抓關鍵詞句體會。

找出這幾段中回憶的部分,說說加入這一部分有什么作用。

老師引讀11----14段,要求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4、出示最后一段話,抓住賀龍的預言、動作,體會他的幽默與樂觀。

5、讀第一段。文章開頭為什么要描寫草地的美景?

四、情感朗誦,拓展感悟。

1、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個或幾個地方練習朗讀,要讀出感情。同學互相交流、評價。

2、讀了賀龍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寫一個片段。

五年級語文教學新編教案篇六

一、教材分析:

《新型玻璃》是五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精讀課文分別介紹了夾絲網防盜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吃音玻璃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它們在現(xiàn)代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課文一共有6個自然段。課文語言淺顯,通俗易懂,主要是想讓學生通過了解5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用途,了解迅速發(fā)展的科學技術成就及其在現(xiàn)代工業(yè)化建設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勤奮學習的自學性。

我設計了以下3大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了解課文介紹的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及作用。

能力目標:1、體會作者介紹玻璃的表達方法,進行說話訓練、創(chuàng)新設計,發(fā)展語言及創(chuàng)新思維。

2、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拓展科學知識的意識及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迅速發(fā)展的當代科技及其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了解新型玻璃的特點及作用,學習作者介紹玻璃的表達方法進行說話訓練。

教學難點:能正確區(qū)分特點和作用。

教學準備:1、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新型玻璃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二、設計教法。

真正的語文教學,應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chuàng)的人生體驗。運用電教手段,采用情境教學法。

三、有效學法。

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的學習過程,要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從過去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必須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益,把課堂這一個廣闊的舞臺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素質,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學生采用:看、聽、讀、品、演的方法學習。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它應該是一種享受。

四、教學過程設計: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所思考的新的語文教學應該是這樣的:構建新的課堂模式。讓課堂成為學生思想碰撞的場所;讓課堂成為學生激情燃燒的火場;讓課堂成為學生智慧的加工廠;讓課堂成為學生夢想開始的地方。改變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大占天下的局面,把活動引入課堂,把訓練貫徹課堂,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活化課堂教學。

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二)、確定目標,自主閱讀。

1、讀課文,掌握本文難字生詞??次恼聦懥藥字行滦筒AВ覀儗W習這篇文章應該學什么?怎樣學?我要檢查你們學的怎么樣啊!(板書:學什么怎樣學學的怎么樣)。

3、師:你們都想學習了解有關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識?(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學什么?名稱、特點、作用……)。

4、師:怎樣才能了解新型玻璃的這些知識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怎么學?分組學習讀課文、想、勾畫、圈一圈、收集資料……)。

5、、學生根據自己確定的學習內容及學習方法,采取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自主閱讀。

(三)、交流討論,互相補充。

1、同桌或四人小組或自己找小伙伴,交流自學情況,互相補充,相互釋疑。

2、全班交流:通過自學交流,還有什么問題不明白?(教師適時點撥,強調結合實際和收集到的資料談)。

線3、師:最近,老師家里要裝修房子,請你幫老師的忙,我該用那種玻璃?為什么?

4、你們推薦的玻璃除了家里可以用,還有哪兒可以用?(練習句式:可以……可以……可以……還可以……)。

5、你們推薦了這么多的玻璃,請用“可以……可以……可以……還可以……”說給老師聽。

(四)、發(fā)揮潛能,創(chuàng)造設計。

2.同學們設計新型玻璃。

(五)、抓住重點,訓練說話。

1、過渡:讓我們隨著輕快的音樂走進展銷會場,把你們設計的新型玻璃展示給客商吧!

2、學生設計展銷形式,展銷詞,要求形式多樣,語言生動,富有創(chuàng)意。

3.匯報推銷,師生點評。

(六)、總結評價,布置作業(yè)。

1、總結評價:你覺得今天的語文課你自己學得怎么樣?(學生自我評價)。

2、布置作業(yè):將自己最喜歡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設計的,也可以是課文中介紹的)的特點、作用等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出來。

我非常相信你們,你們的推銷一定會非常精彩,非常成功的。不過,要把你們公司的新型玻璃推銷出去,你得首先學好課文,熟悉新型玻璃。

五年級語文教學新編教案篇七

1、同學們,還記得上節(jié)課給我們上課的老師穿的什么衣服嗎?有的同學沒有留心觀察,所以描述的不準確??磥恚呐率俏覀儎倓偨洑v過的事情,如果不細心觀察,也會回答不上來。

2、平時在我們看來很平常的事物,為什么要觀察呢?

3、看來觀察真的很重要,那我們要怎么觀察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看”的學問》(板書課題)。

(自從生活入手,在談話中體會觀察的重要性,引出下面的學習內容)。

二、新授。

1、齊讀課題,從課題中你能知道什么?

“學問”就是知識,“看”加引號是著重強調。

到底“看”中有什么學問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自由讀課文,把文章讀通順、讀流利。遇到生字詞,用你學過的方法解決。

(1)生讀課文,師巡視,相機指導。

(2)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文章通過丁丁和老師的對話,向我們介紹了很多種觀察的方法,先自己獨自思考,再在小組中交流,小組內用你們喜歡的方法進行歸納和總結。

(1)小組活動,教師參與其中交流引導。

(2)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加以改進。

(3)班內共同交流,學生歸納總結,教師相機板書。

3、你還知道其他的觀察方法嗎?說一說。

(1)分角色朗讀,其他同學體會。

(2)全班交流,

5、哪一句是文章的總結句?用浪線畫出來。有什么作用呢?

6、“看”到底有什么學問?你在生活中要怎樣觀察事物?

(讓學生在自讀中感知介紹的觀察方法,在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以自己喜歡的不同方式對全文進行歸納總結,這樣既提高了效率,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歸納能力)。

三、課堂小結。

“看”的學問可真不少,你在這堂課有哪些收獲?

五年級語文教學新編教案篇八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自由學習,提出學習要求。

在學生有興趣的閱讀后,可鼓勵學生自主地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為進一步理解課文打基礎。對于個別學生不了解的事物,如:指紋或細菌的觀察方法,可鼓勵學生查找資料,在課上匯報。

二、分小組,歸納觀察方法。

對話的內容淺顯易懂,可先放手讓學生在自讀中感知介紹的觀察方法。再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以學生喜歡的不同方式對全文的觀察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如:表格法、列舉法、畫圖法……在學生匯報時,要從歸納的內容和歸納的形式兩方面進行肯定。這樣既提高效率,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歸納能力。

三、作者都舉了那些例子?

對話的開始即以從生活中提問的方式引出了觀察的無時不在,并用舉例的方法說明了學會觀察的重要性。在介紹觀察方法時,不僅有老師介紹的例子。如:放大樹葉的脈絡、細菌來觀察,制作地球儀來觀察;還有丁丁在聽了老師的講話后,進行的舉一反三。如:用模型來觀察樓房的設計。在不同的觀察方法中,丁丁的語言還起到了過渡作用——由放大觀察引入縮小觀察,由橫向比較引向縱向比較等。在對話的最后,又通過丁丁的總結與老師的提醒,對所介紹的觀察方法進行了總結,做到了由分述到總結。這更有利于學生把握全文的內容,也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在講話時善于總結的能力。

五年級語文教學新編教案篇九

1、感受黃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的特點,理解作者的寫作方法及目的。

2、評價科學家的假想,滲透科學的態(tài)度及思維方式。

3、歸納科學小品文的特點,拓展《我是電》和《塵埃的自述》,使學生在讀法和寫法上有所提高。

1、重點感受黃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的特點,理解作者的寫作方法及目的。

2、評價科學家的假想,滲透科學的態(tài)度及思維方式。

一、在比較中體會黃河象的“完整”

1、在比較中找到兩文結構的不同。

(1)回顧第一課時的內容,完成表格的填寫。

題目。

《黃河象》。

《奇異的琥珀》。

體裁。

科學小品。

科學小品。

提綱。

1、化石的樣子。

2、假想化石的形成。

3、化石的發(fā)掘。

1、假想琥珀的形成。

2、琥珀的發(fā)現(xiàn)。

3、琥珀的樣子。

(2)看看這兩篇文章,比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預設:《黃河象》先寫了骨骼化石的樣子,而《奇異的琥珀》在最后一段才寫了琥珀的樣子。

(3)為什么《黃河象》在第一自然段就比較具體地寫黃河象骨骼化石的樣子?

2、要想知道為什么這樣寫,我們就要先來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

(1)出示自學提示。

1、默讀第一自然段,畫出描寫黃河象骨骼化石樣子的句子。

(2)學生自學畫批。

(3)交流中,有重點地引導體會。

出示:

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長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裝起來的??矗岸耸?米多長的大象牙,接著是頭骨和下頜,甚至很難發(fā)現(xiàn)的舌骨也保存著。在100多塊腳趾骨中,連三四厘米長的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

“這句骨架高4米,長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裝起來的”運用數字說明的方法說明黃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它是我國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的的一具黃河象骨骼化石,越大越不容易保存完整,可是除了尾椎骨以外,其它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裝起來的,由此可見其完整程度。

“甚至很難發(fā)現(xiàn)的舌骨也保存著”“連三四厘米長的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運用舉例的說明方法說明,那么高大的骨架卻連這么小的舌骨、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真是完整,真是太不可思議、太罕見了。

(4)看,這具黃河象的骨骼化石(出示圖片)就實實在在的陳列在離我們不遠的,地處天橋的北京自然博物館里。

引讀——“這架黃河象骨骼化石高4米,長8米……連三四厘米長的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

3、回到剛才的問題,“作者為什么要在文章開始就寫黃河象骨骼化石的樣子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出示:

古代黃河象的骨架能夠這樣完整地保存下來,在象化石的發(fā)現(xiàn)是很少見的。

補充資料:黃河象的骨骼化石,是目前世界上所發(fā)現(xiàn)的劍齒象骨骼化石中最完整的一具。黃河象骨骼化石是人們了解古地理、古氣候的珍貴資料,是中國古生物發(fā)掘的重要成果之一。

預設:黃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太少見了,很珍貴,非常有價值,作者太想讓我們了解它了,所以課文一開始就介紹了黃河象骨骼化石的樣子。

引讀——“這架黃河象骨骼化石高4米,長8米……連三四厘米長的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

4、剛才我們對兩篇文章進行了比較,從中找到了它們的不同,也就是說,即使是同類文章,因表達的需要又會有所不同。這正是共性之中見個性。

二、讀故事,體會科學小品的合理、有趣。

1、從比較入手進行閱讀。

我們再來看這兩篇文章的提綱,有什么相同嗎?(都有一個假想的故事)。

題目。

《黃河象》。

《奇異的琥珀》。

體裁。

科學小品。

科學小品。

提綱。

1、化石的樣子。

2、假想化石的形成。

3、化石的發(fā)掘。

1、假想琥珀的形成。

2、琥珀的發(fā)現(xiàn)。

3、琥珀的樣子。

2、評價科學家的假想。

(1)讀一讀科學家假想的故事,請你用一個詞來評價一下這個假想的故事?

(2)集體交流。

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體會:天氣炎熱,疲勞饑渴,腳踩礫石……。

有依據。

科學家的假想很合理,那么科學家假想的依據是什么?

這是科學的思考問題的方法,也是科學的態(tài)度。

3、在歸納中明確科學小品的共性特點。

(1)從科學家假想的這個故事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你以前不知道的科學知識呢?

預設:

化石的形成經過很漫長的時間——化石形成的必要條件。

只有封閉起來才有形成化石的可能——這是化石形成的必要條件。

化石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知道遠古時期的地理、地貌,知道遠古時期有哪些動物、植物)。

(3)小結:通過生動形象的假想故事,我們收獲了這么多的科學知識。這就是科學小品的特點(板書:講科學知識)。

三、梳理認識,拓展科學小品的表現(xiàn)形式。

2、我們再來讀一讀《我是電》《塵埃的自述》這兩篇科學小品,邊讀邊想這兩篇科學小品是用什么形式向我們介紹科學知識的呢?(自述的形式,就是以第一人稱向大家介紹自己)。

3、科學小品的表現(xiàn)形式不僅僅有講故事和自述這兩種,還有對話、描述等其他的形式,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會陸續(xù)的接觸到。

四、作業(yè)。

五年級語文教學新編教案篇十

教材分析:

本文節(jié)選自《莊子·內篇·大宗師第六》。大意是:泉水干涸了,有兩條魚被擱淺到了陸地上,它們靠彼此呼出的濕氣存活,吐出口水來互相喂養(yǎng)。如此苦苦相守,茍延殘喘,不如在江湖中暢游,互不相識。后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會講這個寓言故事,了解“相濡以沫”的寓意,會用這個成語。

教學重點:熟讀背誦課文,理解文意。

教學準備:掛圖、有條件的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備課人:初鵬。

備課時間:上課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自己讀課文,讀正確。

2、教師范讀,注意斷句。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3、學習生字:濡沫涸。

4、練讀課文,讀熟練。

二、學習課文。

1、借助書下注釋,試著自己講講課文的意思。

2、指導理解文意。

1)泉涸:涸:干涸,泉水干枯的意思。

3)相呴以濕:(它們)互相哈氣用來濕潤(對方)。呴:張口呼氣;噓氣。以濕:使?jié)駶櫋?/p>

4)相濡以沫:互相用水沫(使對方)沾濕。

3、朗讀背誦課文。

4、總結:莊子是一個灑脫的人。莊子的意思其實是說,與其兩人身處困境,相濡以沫,相扶前行,不如大家都開開心心,沒有身入困境,也彼此從來不曾認識對方。

三、拓展閱讀。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呵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水源干枯了,魚兒一起在陸地上,用濕氣互相呼吸,用口沫互相沾濕,還不如在江湖里互相忘掉。與其稱頌堯而譴責桀,不如把兩者忘掉來歸化那道。天地賦予形體讓我承受,賦予生命讓我勞累,賦予衰老讓我安逸,賦予死亡讓我安息。所以把自己活著看作是樂事,也就是把自己死去看作是樂事了。

四、布置作業(yè):語文書后給出了四個成語“杞人憂天”“塞翁失馬”“畫蛇添足”“鐵杵磨針”,查找資料了解這幾個寓言的內容,并了解寓意。

板書設計:相濡以沫。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呵以濕,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

五年級語文教學新編教案篇十一

1、晴朗的夜晚,遠眺皎潔的月亮,張開想象的翅膀,進行美妙的遐想。想象要合理,內容要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2、文體不限,根據想象的內容確定的形式可以給習作配上圖片。

3、根據想象的內容,確定習作的題目。

想象要合理,內容要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關于月夜的插圖,布置學生觀察月夜景色。

二課時(其中一課時給學生習作)。

1.談話,創(chuàng)設情境。在晴朗的夜空你看到哪些有趣的現(xiàn)象呢?(學生交流談話)。

1.陶冶情感:配上不同風格的樂曲,讓學生看月夜星空圖,進入想象的境界。

2.放飛想象:學生在想象中思考、編撰故事。

1.把自己想到的內容說出來,好嗎?

出示要求:想象要豐富,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連貫。

2.學生小組內自由口述。

3.指名口述故事。

4.組內互相交流、評議。(想象要合理,內容要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1.學生自主構思,動筆寫作。

2.根據想象的內容,確定習作的題目,文體不限。

3.根據想象的內容確定的形式可以給習作配上圖片。

4.完成習作后自讀,發(fā)現(xiàn)問題自行修改。

5.請同學們把習作讀給自己的好朋友聽,和他們一起修改。

1.老師采用“對比評改”的方法,選擇一篇較好的,一篇較次的習作,讓學生論比較,從中獲益。

2.學生自查自改,最后謄寫。

五年級語文教學新編教案篇十二

2、在課文中劃出我們一家參觀的順序。先寫參觀前,我的心情,再寫遠看斗獸場的總體印象,接著寫近看斗獸場的樣子,又寫我在斗獸場的聯(lián)想,爸爸的講解,最后寫我們離開了斗獸場。

3、我參觀斗獸場前后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在斗獸場的。廣場前,看見幾個武士打扮的人,我高興極了,為什么參觀完后我卻對他們失去了興趣?參觀前,我心里急得要死,參觀后,卻覺得斗獸場的殘垣斷壁顯得有些猙獰可怕呢?這表達了我怎樣的思想感情呢?(對平等、自由、生命的熱愛與理解)文章的情感基調有什么變化?(輕松—沉重)。

4、讀完這篇課文后,你想說些什么?暢所欲言吧!

五年級語文教學新編教案篇十三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腭、鰭、濾、鯨、豬、哺、肚、肺、矮、判、胎等11個字。

2.朗讀課文,了解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認識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心。

1.了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學習用打比方、列數字等方法來說明事物的特點。

2.鯨的進化過程。

《鯨》ppt。

(一)、由單元序言及圖片引出題目。

1.學生自主閱讀第三組序言,了解本組學習的是什么文章?

(二)、學習生字。

1.請學生將字注音和組詞。

2.學生齊讀。

3.學生快速默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探討鯨的體型。

1.讀第一自然段,你明白鯨的體型是?(大、龐然大物)。

2.你是從哪幾個句子看出來的?這些句子運用到我們剛才說的哪些說明方法?

1、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作比較)。

2、目前已知最大的鯨有16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列數字)。

3、我國發(fā)現(xiàn)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17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列數字)。

4、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書,還顯得很寬敞。(舉例子)。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鯨的演化。

陸地——淺?!Q?。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鯨的種類。

鯨的種類:須鯨——沒有牙齒。

齒鯨——(虎鯨)有鋒利的牙齒。

(六)、學習第4-7自然段:鯨的生活習性。

1.鯨的生活習性之一。

吃食:吃食量非常大。

2.鯨的生活習性之二。

鯨跟牛羊一樣用肺呼吸,呼氣時會形成一股水柱。(說明鯨不屬于魚類)。

3.鯨的生活習性之三。

鯨每天都要睡覺(頭朝里,尾巴朝外,圍成一圈)。

鯨為什么這樣睡覺?(這是一種自我保護,一旦有危險就可以四散游開。)。

4.鯨的生活習性之三。

鯨是如何繁養(yǎng)后代的?(肺呼吸、胎生、哺乳這些特征說明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鯨的壽命有多長呢?(鯨的壽命很長,一般可以活幾十年到一百年。)。

(七)、總結。

請同學們保護動物,保護我們的鯨魚!

五年級語文教學新編教案篇十四

1.學會本課2個要求會寫的生字及3個會認生字。

2.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

3.聯(lián)系實際,體會寓意,能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1.借助書下注解和工具書讀懂、讀熟課文,注意文言文的讀法。

2.聯(lián)系實際,體會寓意,能復述故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咱們學過很多寓言了,誰還記得什么是寓言?(指答)嚴文井大師曾說過“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走過來時,卻突然變成了哲理,嚴肅認真”。在《相濡以沫》這個寓言中蘊涵了什么哲理呢,讓我們來學習這則寓言!(板書“相濡以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出聲讀課文。

要求:讀正確,做到不錯字、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

2.誰想來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同學互相評價。

3.老師來讀一遍課文,大家一定要認真聽,尤其要聽準老師讀文時的節(jié)奏。

三、默讀課文,自主解讀。

1.默讀課文,利用文下注釋及工具書,理解詞義,解讀文意??梢酝佬÷暽逃憽?/p>

2.有沒有不能解決的詞句?提出來全班交流一下。

3.你認為哪些詞句翻譯比較重要。

4.誰能用自己的話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

四、再讀課文,感悟寓意。

1.你對“相濡以沫”怎么理解?

2.你認為哪些詞能說明“相濡以沫”的意思?(同甘共苦、生死與共)。

4.從這篇寓言當中,你都受到了哪些啟示?

作業(yè):

背誦《相濡以沫》。

查找資料了解下面寓言故事的內容,并了解其寓意。

杞人憂天塞翁失馬畫蛇添足鐵杵磨針。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187450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