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裝配鉗工高級技師論文寫作 裝配鉗工高級技師論文(裝配箱體篇一
培養(yǎng)具備以下條件的人員:具有很高的裝配鉗工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掌握高難度、高精度弓箭的前加工特點及解決方法,能勝任設備液壓系統(tǒng)安裝、調試和故障排除,掌握數控機床原理及編程知識,會分析各種機床加工誤差來源,并了解cad、pc等先進的新技術及其應用。
一、培訓目標
1、理論知識培訓目標
依據《裝配鉗工國家職業(yè)標準》中對裝配鉗工高級技師的理論知識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具有很高的讀圖能力和拆畫零件圖的能力;掌握較復雜機床夾具的設計、精密、大型、稀有設備裝配工藝的編寫,掌握機床液壓系統(tǒng)安裝、調試及故障排除方法;了解數控機床原理及編程知識;蜀繡表面加工質量分析、噪聲檢驗等;了解cad、pc等先進的新技術及其應用,并具備專業(yè)英語基礎。
2、操作技能培訓目標
依據《裝配鉗工國家職業(yè)標準》中對裝配鉗工高級技師的操作技能要求,通過培訓,是培訓對象熟悉掌握較復雜機床夾具的設計與制造、精密、大型、稀有設備裝配工藝的編寫,掌握機床液壓系統(tǒng)安裝、調試及故障排除技能,能夠承擔數控機床編程和操作工作。
二、培訓對象
根據國家職業(yè)標準的規(guī)定,參加培訓職業(yè)資格高級技師的人員,必須是從事本專業(yè)或準備從事本專業(yè)的人員,且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才能參加相應職業(yè)等級的培訓與職業(yè)資格鑒定考試。
①、取得本職業(yè)技師職業(yè)資格證書后,連續(xù)從事本職業(yè)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yè)技師正果培訓達到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結業(yè)證書的在崗職工。
②、取得相關專業(yè)助理級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后,連續(xù)從事本職業(yè)工作三年以上的在崗職工。
三、教學要求
1、裝配鉗工理論知識教學要求
1)基礎知識
2)工藝準備
3)機床液壓系統(tǒng)的安裝、調試及故障排除。
4)數控機床的安裝、調試及故障排除
5)裝配質量檢驗
6)新技術應用
7)專業(yè)英語基礎
2、操作技能要求
1)機床液壓系統(tǒng)的安裝、調試及故障排除,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
2)裝配質量檢驗
四、教學計劃安排
總課時數:150 理論知識授課:100 操作技能練習:50
裝配鉗工高級技師論文寫作 裝配鉗工高級技師論文(裝配箱體篇二
裝配鉗工高級技師論文
一、裝配前的準備
1、借閱裝配用圖紙、裝配工藝,弄清各零件間的裝配關系。
2、清理裝配場地 17000×10000 和確定零件擺放處。
3、準備 2800×640×770 二件等高鐵墩。
4、準備 43kg 軌道 4 件,每件長度要求大于 2000(在材料庫中借,準備調整軌道的墊板、壓板、螺栓(利用原已有的工具)出)如不夠提出增補計劃,準備裝配用相應的輔助工具。
5、根據裝配圖及技術文件清單清點、標準件、外購件及裝配所需的零件,以確定是否具備裝配條件。
6、檢查零件、部件 1)檢查外購、外協、標準件、供件,其中各種型號的軸承、液壓元件等是否有符合質量要求的質量證明書,對其質量有懷疑者應進行復查。
2)裝配前檢查確認所有零部件具有檢驗部門的合格標識,對沒有狀態(tài)標識的零部件禁止裝配。
3)檢查零件是否有碰、劃傷,如有輕微劃傷,在不影響使用的前提下,要經技術質量部的技術人員進行認可。
4)裝配前應將零件上的鐵屑、旱渣、毛刺、銳邊清除干凈。
5)裝配前檢查鑄件、焊接件,非加工面是否清砂干凈,打磨平滑,否則應及時處理打磨,重新涂底漆。
6)裝配前應對所有的零件進行清洗(主要指有公差配合,并對所需裝配的關主尺寸進行復檢。
件)7)對有輸送介質的孔要檢查是否通暢清潔。
8)經鉗工修整的配合尺寸,必須由檢驗人員復檢。
合格后方可進行裝配。
9)裝配應嚴格按工藝要求執(zhí)行,有問題及時于技術員聯系。
二、技術要求
1、總裝車間按圖紙及工藝技術要求進行裝配和試車。
2、中間罐車組及行走機構組裝完后按總圖中的技術要求對以下部分進行檢測。
1)、車架中間罐承載平面的平面度<2mm; 2)、輪距誤差±2mm; 3)、前后兩輪軸心線之間相互不平行度<0.5mm/m; 4)、同一鋼軌上前后兩車輪立面沿軌道方向的誤差<2mm。
5、裝配后車輪及輥輪應全部與軌道相接觸。
3、按圖紙的技術要求檢查升降行程、橫移行程看是否移動中有干涉。
由于目前我公司的液壓站不具備試車的條件,橫移行程采用推動的辦法進行試車。
提升機構由于電機、減速機、,絲桿等傳動部分暫時不能到貨,采用行車拉動試車。
4、在整體裝配結束后,驅動輪要求懸空,由于無軌道梁,要求單獨對電機、減速機、車輪組件接電源點動檢測,檢測要求轉動靈活無卡死現象;
5、活動部位采用 4 號二硫化鉬鋰基脂潤滑。
6、所有聯接面用螺栓牢固連接后,用 0.3mm 的塞尺檢查裝配面的間隙,塞尺插入的深度不超過 15mm。
三、主動車輪組裝配
1、熟悉主動車輪組裝配圖和工藝,了解裝配關系以確定零件裝配順序。
2、裝配前應對軸與孔之間的相互有配合公差要求的零部件進行復檢并進行適當的選配。
3、裝配時應將零件上的鐵屑、旱渣、毛刺、銳邊清除干凈。
4、車輪裝配時平鍵與軸上鍵槽兩側面應均勻接觸,其配合面不得有間隙。
5、對軸承進行熱裝或熱卸時,最高允許加熱的溫度應不高于 120。
6、裝配時禁止用紫銅棒敲擊以及用錘子直接敲擊軸承。
7、軸承內圈端面應緊靠軸向定位面。
其允許最大間隙:圓錐輥子軸承和角接觸球軸承為 0.05 ㎜;其他軸承為 0.1 ㎜。
8、軸承外圈裝配后與定位端軸承蓋端面應接觸均勻。
9、采用潤滑脂的軸承,裝配后應注入相當軸承空腔容積約 50清潔的 4 號二硫化鉬鋰基脂潤滑。
10、車輪組裝配好后要求車輪轉動靈活、平穩(wěn),不能有卡死的現象。
11、車輪組裝配中的減速機暫不裝配,(圖 1)待整機裝配完后在進行減速機的裝配。
(見圖 1)
四、反向輥輪裝配裝配方法及裝配時的技術要求同主動車輪組裝配。
按圖 2 裝配成型。
五、導向輥輪裝配(圖 2)裝配方法及裝配時的技術要求同主動車輪組裝配。
按圖 3 所示裝配成型。
(圖 3)、六、固定車架
(一)(二)裝配
1、熟悉車架裝配圖和工藝,了解裝配關系。
2、裝配前應嚴格按圖紙中的各零部件的要求進行復檢,并將鐵屑、毛剌清理干凈。
3、根據根據高低腿、(一)
(二)的圖紙尺寸配作滑板螺孔,并將滑板在高低腿上固定牢,要求兩滑板之間的平行度小于 0.10mm。
(見圖 4)
4、考慮到裝配中便于操作,驅動(圖 4)車輪組及反向輥輪與高低腿
(一)(二)上按圖 4 所示可以先、裝配為一體,要求裝配后轉動靈活。
5、將高低腿
一、(二)的底面置于二鐵墩上面,注意保護滑
(二)以確保裝配時的板面不受損傷,并相對固定牢高低腿
一、安全,具體擺放位置見圖 5 所示。
6、將高低腿
一、(二)的上滑板面調平要求標高差<0.2mm,只允許靠反向輥輪側高。
7、按圖紙要求連接橫梁
(一)(二)以及縱梁
(一)(二)、、,聯接面用螺栓牢固連接后,用 0.3mm 的塞尺檢查裝配面的間隙,塞尺插入的深度不超過 5mm,同時檢測 10400 尺寸誤差不得超過±2mm,有現場焊接符號處不焊接。
報檢驗收合格后進行一步裝配。
(圖 5)
8、將 1、2中間罐車組同時按上述要求拼裝完成如圖 5 所示。
六、提升車架裝配
1、熟悉提升車架裝配圖和工藝,了解裝配關系。
2、按圖紙中的各零部件的要求進行復檢相關的配合尺寸,并將鐵屑、毛剌清理干凈。
3、采用潤滑脂的軸承,裝配后應注入相當軸承空腔容積約 50 清潔的 4 號二硫化鉬鋰基脂潤滑。
4、由于稱重傳感器件 43 發(fā)貨到現場,因此在此處裝配位置配有傳感器墊板 8 塊用于調整裝配尺寸。
請注意裝配時領取裝入。
(圖 6)
5、將底部的導向輥輪按圖 6 所示裝入,頂部導向輥輪待整體裝配時再調整裝入。
6、提升車架裝配結束后要求對關主尺寸進行報檢。
合格后轉入下到工序。
7、將 1、2中間罐車組提升車架同時裝配完成。
七、拼裝固定架
一、(二)
1、由于該中間罐車組為懸臂式,單臺車架了解裝配關系。
裝配時嚴格按照裝配關系進行。
2、在裝配地平臺中央見圖 7 及圖 5 的部位安放 43kg 軌道,并用墊板、壓板壓緊調平,要求四根軌道的標高誤差<1mm。
軌道的跨距±1mm。
報驗合格后方可轉入下道工序。
(圖 7)
3、將鐵架子按圖 7 所示的位置放在橫梁的中間部位,在鐵架子上端放鐵敦墊在橫梁下面,總高度約 3900mm。
4、分別將 1、2中間罐車組固定架按圖 7 所示的部位放置,并將連接板裝上,m24 螺栓連上暫時不擰緊。
5、調整固定架
(一)(二)標高尺寸,見圖 8、(圖 8)
6、調整后檢測分別按圖
5、圖 8 中所示中對關主尺寸進行檢測并要求滿足上述(技術要求 2),合格后緊固連接板,同時將連接板與固定架分段進行點牢。
7、按圖紙要求拼裝所有固定架上的零部件。
8、報檢,并做好相應的檢驗記錄。
八、整體裝配
1、全面對圖紙要求進行了解,對所有的關主尺寸進行全面復檢。
2、按圖 9 所示將提升機構裝配在固定架上,用準直儀檢測中間罐承載平面要求平面度<2mm。
由于提升機構目前供貨時間不能滿足裝配的時間要求,因此調整時在圖 10 所示的部位加墊板進行調整,此時鐵敦要求不能與提升機構接觸。
升降行程采用行車拉動方式進行試車,橫移行程采用推動的辦法進行試車,試車要求在最大的行程范圍內進行,次數不得少于 3 次,運行過程無干涉及卡死現象。
報檢,合格后轉下道工序。
3、裝入固定擋渣板見圖 10。
4、裝入活動擋渣板見圖 9 所示部位,要求裝配后兩齒條同步,先手動盤車轉動靈活無卡死現象,通電點試車。
報檢。
5、裝入驅動機構中的電機、減速機見圖 9 所示。
并用千斤頂將一組車輪頂起,離開軌道 5mm 左右即可,通電點動檢測試車要求轉動靈活無卡死現象。
報檢。
(圖 9)(圖 10)
九、配管裝配(由于目前為止所有閥件是否來公司還未定,因此配管裝配待定)
1、裝配前必須將油孔內污物清理干凈。
2、各種管子排列應橫平豎直、整齊美觀,在無干涉的情況下管路長度應盡量短。
任意每米內直線度公差和相互平行度公差不大于 2mm,全長不大于 5mm。
3、油路使用的配管不允許用火焰進行處理,切割后的管口應倒毛刺,用壓縮空氣或其它方法清除管子內壁附著的雜物。
4、并排布置的油管應有不小于 1mm 的間距。
不允許并排布置的油管相互接觸。
5、裝配完成后通油試驗,檢查管路是否有泄漏和是否暢通。
6、不銹鋼配管焊接必須采用氬弧焊進行焊接。
焊接應嚴格冶金設備配管通用技術條件執(zhí)行。
7、各管道附件在安裝前必須清洗干凈。
8、各配管安裝后要進行系統(tǒng)試壓,其試驗工作壓力為,保壓 15 分鐘各接頭處不得有滲漏現象,報檢。
十、合件檢查
1、用中間罐吊具吊中間罐檢查是否有干涉的現象見圖 11 所示,報檢。
2、用中間罐吊具吊中間罐并放入中間罐車組查是否有干涉的現象見圖 11 所示,報檢。
3、按圖 11 所示將所有的零部件進行拼裝,檢查是否存在干涉現象,有現場焊要求的除外,報檢。
(圖 11)
十一、解體、涂裝
1、解體按照發(fā)貨包裝的要求進行解體。
(注:發(fā)貨包裝要求另行發(fā)通知)
2、解體后在包裝發(fā)貨前進行涂裝面漆,涂裝油漆牌號、色卡號按照合同要求進行。
具體規(guī)定詳見:土耳其icdas項目連鑄機設備涂裝要求
3、報檢并做好詳細的記錄,合格后包裝發(fā)貨。
土耳其icdas項目連鑄機設備涂裝要求1.基本要求執(zhí)行“技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企業(yè)標準(cs003-05)-加工規(guī),第八部分涂裝的規(guī)定。
范”2.顏色依據合同技術附件,作如下規(guī)定:連鑄機總體……亮藍色(bright blue)――pb11 走道………灰色(grey)――b04 保護和防護裝置……橙色(orange)――yr04 可移動部件……黃色(yellow)――y07 潤滑和液壓部件……褐色(brown)――yr02 液壓配管和油缸……褐色(brown)――yr02 水配管……綠色(green)――g03 蒸汽管道……紅色(red)――r03 壓縮空氣配管和氣缸……藍色(blue)――pb06 氧氣管道……白色(white)――白氬氣管道……黃-黑(yellow)――y07-黑氮氣配管……綠-黑(green)――gy07-黑電氣設備……黃色(yellow)――y093.涂裝類別3.1 b 類:結晶器存放架(r231c4004)結晶器維修、對中臺(r231c4008)結晶器試壓臺(r231c4009)漆膜總厚度 150~220μm3.2 d 類:除上述 b 類涂裝設備外的所有設備,漆膜總厚度 50~85μm。
耐高溫要求 300~400。
4.涂料品種采用目前設備涂裝漆種。
5.其它未盡事宜,以國家標準為依據執(zhí)行。
不詳之處,雙方協商解決。
裝配鉗工高級技師論文寫作 裝配鉗工高級技師論文(裝配箱體篇三
一、單項選擇(第1題~第70題。選擇一個正確的答案,將相應的字母填入題內的括號中。每題1分,滿分70分。)
1.職業(yè)道德不鼓勵從業(yè)者(d)。
a、通過誠實的勞動改善個人生活b、通過誠實的勞動增加社會的財富
c、通過誠實的勞動促進國家建設d、通過誠實的勞動為個人服務
2.保持工作環(huán)境清潔有序不正確的是(b)。
a、隨時清除油污和積水b、通道上少放物品
c、整潔的工作環(huán)境可以振奮職工精神d、毛坯、半成品按規(guī)定堆放整齊
3.高速鋼的工作溫度可達(d)℃。
a、300b、400c、500d、600
4.按螺旋副的摩擦性質分螺旋傳動可分為滑動螺旋和(b)兩種類型。
a、移動螺旋b、滾動螺旋c、摩擦螺旋d、傳動螺旋
5.切削時切削刃會受到很大的壓力和沖擊力,因此刀具必須具備足夠的(b)。
a、硬度b、強度和韌性c、工藝性d、耐磨性
6.(b)是在鋼中加入較多的鎢、鉬、鉻、釩等合金元素,用于制造形狀復雜的切削刀具。
a、硬質合金b、高速鋼c、合金工具鋼d、碳素工具鋼
7.(a)是用來測量工件內外角度的量具。
a、萬能角度尺b、內徑千分尺c、游標卡尺d、量塊
8.起鋸時,起鋸角應在(c)左右。
a、5°b、10°c、15°d、20°
9.在螺紋底孔的孔口倒角,絲錐開始切削時(a)。
a、容易切入b、不易切入c、容易折斷d、不易折斷
10.對閘刀開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
a、用于大容量電動機控制線路中b、不宜分斷負載電流
c、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價格便宜d、是一種簡單的手動控制電器
11.環(huán)境保護法的基本任務不包括(a)。
a、促進農業(yè)開發(fā)b、保障人民健康
c、維護生態(tài)平衡d、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12.讀傳動系統(tǒng)圖時首先找出動力的(b)。
a、輸出端b、輸入端
c、輔助電機d、輸出端和輔助電機
13.軸ⅰ上裝有一個(b),用以控制主軸的正、反轉或停止。
a、聯軸器b、雙向多片式摩擦離合器
c、牙嵌式離合器d、圓錐摩擦離合器
6140車床刀架機動縱向和橫向快速移動,由裝在溜板箱內的快速電動機傳動。其電動機功率為(a)kw。
a、0.25b、0.3c、0.35d、0.4
15.已知直齒圓柱齒輪m=5, 該齒輪的齒高為(c)mm。
a、6.25b、5c、11.25d、5.75
16.工藝卡是以工序位詳細說明整個工藝過程的(c)。
a、工序文件b、工步文件c、工藝文件d、方法
17.裝配工序內容包括(b)。
a、加工方法b、工序名稱c、制造過程d、操作過程
18.保證裝配精度的工藝之一有(d)。
a、過盈裝配法b、間隙裝配法c、過渡裝配法d、互換裝配法
19.互換裝配法對裝配工藝技術水平要求(d)。
a、很高b、高c、一般d、不高
20.t68平旋盤軸及帶錐度的主軸它由主軸、(d)和平旋盤軸等組成。
a、實心主軸b、軸套c、軸瓦d、空心主軸
21.可以獨立進行裝配的(c)稱裝配單元。
a、零件b、基準件c、部件d、標準件
22.直接進入組件裝配的部件稱一級(d)。
a、部件b、分部件c、組件d、分組件
23.直接進入組件(b)的部件稱一級分組件。
a、調整b、裝配c、機器d、組合件
24.最先進入裝配的零件稱裝配(c)。
a、標準件b、主要件c、基準件d、重要件
25.工藝規(guī)程是企業(yè)保證產品(d),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的依據。
a、重量b、精度c、壽命d、質量
26.工藝規(guī)程的質量要求必須滿足產品(d),高產,低消耗三個要求。
a、精度b、壽命c、成本d、優(yōu)質
27.異形工件劃線前安置方法有(c)夾持工件。
a、螺栓b、楔塊c、彎板d、定位銷
28.采用量塊移動坐標鉆孔的方法加工孔距精度要求較高的孔時,應具有(b)互相垂直的加工面作為基準。
a、一個b、兩個c、三個d、四個
29.刮削一個400mm方箱,v形槽在垂直度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平行度為(c)mm。
a、0.03b、0.005c、0.001d、0.02
30.研磨圓柱孔時研磨棒頂在(a)頂尖上旋轉。工件套在研磨棒上進行。
a、車床b、磨床c、銑床d、鏜床
31.澆鑄巴氏合金軸瓦用的胎具預熱溫度為(c)。
a、200℃~240℃b、210℃~245℃c、250℃~350℃d、300℃~350℃
32.液壓傳動裝置的控制、調節(jié)比較簡單,操縱方便,便于實現(a)。
a、自動化b、系列化c、標準化d、通用化
33.不屬于控制閥的是(d)。
a、方向控制閥b、壓力控制閥c、流量控制閥d、泄油控制閥
34.蓄能器是一種能把壓力油的液壓能儲存在(c)容器里,待需要時將其釋放出來的一種儲能裝置。
a、大體積b、方形c、耐壓d、高位置
35.同步回路是使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液壓缸在運動中保持位移或(b)相等。
a、型號b、速度c、流量d、壓力
36.液壓系統(tǒng)壓力不足的原因是電機轉向不對,轉速不對,溢流閥動作失靈經常開路,系統(tǒng)漏油和(c)等。
a、機械振動b、導軌潤滑油過少
c、液壓泵故障d、油箱散熱不良
37.規(guī)定作用于剛體上的兩個力使剛體處于平穩(wěn)狀態(tài)充分必要條件的是(a)。
a、二力平衡公理b、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c、三力平衡匯交原理d、合力原理
38.研究物體的平衡或運動問題時,首先分析(a)并確定每個力的作用位置和力的作用方向。
a、物體受到哪些力的作用b、力的性質
c、力的形式d、力的大小
39.平面連桿機構中最常見的是(a)。
a、四桿機構b、兩桿機構c、三桿機構d、對稱機構
40.(b)用來支承轉動零件,即只受彎曲作用而不傳遞動力。
a、轉軸b、心軸c、傳動軸d、曲軸
41.聯軸器性能要求保護機器在(c)不致損壞。
a、運轉時b、啟動瞬間c、過載時d、斷電時
42.離合器主要用于軸與軸之間在機器運轉過程中的(c)與接合。
a、限制速度b、使兩軸轉向相同
c、分離d、使一軸停止
43.滑動軸承主要由軸承座、軸瓦、緊定螺釘和(c)等組成。
a、支承b、軸承套c、潤滑裝置d、軸
44.影響測量數據準確性的主要因素有(b)誤差。
a、定位b、人為c、基準d、裝配
45.計量器具誤差是指計量器具本身(a)誤差。
a、所有的b、部分的c、部件的d、組件的46.測量工件時因振動所引起的誤差稱(c)誤差。
a、振動b、外因c、環(huán)境d、振源
47.常用的消除(a)誤差的方法是基準變換消除法。
a、系統(tǒng)b、計量c、人為d、器具
48.(b)誤差是有許多不能控制的因素所造成的。
a、無規(guī)律b、隨機c、可變d、偶然
49.在測量結果中若存在(a)誤差,應予剔除。
a、系統(tǒng)b、隨機c、粗大d、計量
50.用等高塊、平尺、量塊和(d)配合使用檢驗銑床工作臺面平面度。
a、水平儀b、塞尺c、百分表d、卡尺
51.機床工作時的變形,會破壞機床原有的(a)。
a、裝配精度b、性能c、結構d、床體
52.機床在安裝時必須找正(b),以免由于重力分布不均而引起變形。
a、平行b、水平c、平衡d、平穩(wěn)
53.車床刀架溜板的楔形鑲條,配合面刮的不平直,(c)就容易產生變形。
a、用力大時b、不用時c、受力后d、使用時
54.機床外部熱源主要是熱(a)。
a、輻射b、傳遞c、傳導d、平衡
55.旋轉機械振動標準有(c)管理標準。
a、運動b、運行c、運營d、運用
56.產生(a)的原因有機械振動。
a、噪聲b、振聲c、響聲d、雜聲
57.由于采用近似的加工方法而產生的誤差稱(a)誤差。
a、理論b、原始c、方法d、系統(tǒng)
58.工件在裝夾過程中產生的誤差稱(d)誤差。
a、定位b、安裝c、測量d、裝夾
59.工件用外圓在u形塊上定位加工圓柱面上鍵槽時,工件以下母線為工序基準其定位誤差(c)基準位移誤差減去基準不重合誤差。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等于
60.刀具誤差對加工精度的影響隨刀具的(a)而異。
a、種類不同b、大小c、用途d、性能
61.工藝系統(tǒng)受到的力有(a)。
a、切削力b、作用力c、傳遞力d、制作力
62.剛度是指抵抗(c)的能力。
a、變化b、位移c、變形d、移動
63.不影響工藝系統(tǒng)剛度的因素是(d)。
a、工件剛度b、機床各部的剛度
c、刀具的剛度d、床體的剛度
64.工藝系統(tǒng)(b)引起的加工誤差有機床的熱變形。
a、受力變形b、受熱變形c、自然d、突然
65.減小熱變形(d)可以從結構設計和加工工藝兩方面采取措施。
a、上差b、下差c、公差d、誤差
66.工件殘余應力是指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存在于工件內部的應(d)。
a、引力b、重力c、慣性力d、力
67.液壓牛頭刨床減壓閥(c)過高會引起油溫過高的故障。
a、內力b、應力c、壓力d、拉力
68.普通銑床進給箱ⅵ軸上的滾針磨損,會造成進給箱傳動系統(tǒng)噪聲(a)的故障。
a、大b、不大c、小d、較小
69.銑床工作臺進給機構絲杠螺母同軸度超差會造成下滑板移動手感(c)故障。
a、較松b、過松c、過重d、較重
70.萬能外圓磨床加工工件表面有魚鱗形粗糙面缺陷主要原因之一是在磨削時發(fā)生(c)現象造成的。
a、卡死b、啃死c、啃住d、卡住
二、判斷題(第71題~第100題。將判斷結果填入括號中。正確的填“√”,錯誤的填“×”。每題1分,滿分30分。)
71.(+)愛崗敬業(yè)就是對從業(yè)人員工作態(tài)度的首要要求。
72.(+)從業(yè)者必須具備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的道德品質。
73.(+)愛崗敬業(yè)就要工作勤奮努力,精益求精,盡職盡責。
74.(+)求作截交線就是求截平面與立體表面的共有點。
75.(-)將機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影所得的視圖稱為斜視圖。
76.(+)當回轉體零件上的平面在圖形中不能充分表達平面時,可用平面符號(相交的兩細實線)表示。
77.(+)碳素鋼的淬火加熱溫度可根據fe—fe3c相圖來選擇。
78.(-)游標卡尺不能用來測量孔距。
79.(-)減速器箱體加工過程第一階段完成軸承孔、連接孔、定位孔的加工。
80.(+)切削液分為水溶液切削液、油溶液切削液兩大類。
81.(+)調整鋸條松緊時,松緊程度以手搬動鋸條感覺硬實即可。
82.(+)螺紋的種類較多,主要有普通螺紋、梯形螺紋、矩形螺紋、鋸齒形螺紋及管螺紋等。
83.(+)組合開關用動觸頭的左右旋轉代替閘刀的推合和拉開。
84.(+)工具、夾具、器具應放在專門地點。
85.(-)車床的進給運動即小拖板的直線運動。
86.(+)ca6140車床主電路有3臺電動機,采用三相380v的交流電源。
87.(+)繪制直齒圓柱齒輪零件圖時,必須先數清齒輪的齒數并且要測量齒頂圓直徑。
88.(-)用機械加工方法直接改變生產對象的溫度、顏色和亮度,使之成為成品或半成品的過程,稱為機械加工工藝過程。
89.(+)裝配工藝規(guī)程內容之一對所有裝配單元和零件規(guī)定出即能保證裝配精度又能保證生
產率最高最經濟的裝配方法。
90.(-)裝配工藝規(guī)程通常是按工作集中或工序分散的原則編制的。
91.(-)選配裝配法可分為:間隙選配法、過盈選配法、過渡選配法。
92.(-)修配裝配法裝配質量依賴于零件的加工精度。
93.(-)表示裝配單元的加工先后順序的圖稱裝配單元系統(tǒng)圖。
94.(-)裝配工藝規(guī)程文件包括生產過程和裝配過程所需的一些文件。
95.(-)旋轉體由于偏重產生離心力因此只有靜不平衡。
96.(+)根據輪系運轉時各齒輪的固定軸線在空間的相對位置是否固定,輪系可分定軸輪系和周轉輪系兩類。
97.(-)螺旋傳動的工作不連續(xù),所以會產生振動和噪音。
98.(+)減少工件受力變形的措施是減小產生變形的切削力。
99.(+)自然時效是將工件在露天放置3—6個月,讓其殘余應力自然消減。
100.(-)液壓系統(tǒng)中所使用的控制閥,按其用途與工作特點,一般可以分為壓力控制閥和方向控制閥二大類。
裝配鉗工高級理論知識理論知識練習卷答案
(二)一、單項選擇(第1題~第70題。選擇一個正確的答案,將相應的字母填入題內的括號中。每題1分,滿分70分。)
1.d2.b3.d4.b5.b6.b7.a8.c
9.a10.a11.a12.b13.b14.a15.c16.c
17.b18.d19.d20.d21.c22.d23.b24.c
25.d26.d27.c28.b29.c30.a31.c32.a
33.d34.c35.b36.c37.a38.a39.a40.b
41.c42.c43.c44.b45.a46.c47.a48.b
49.c50.b51.a52.b53.c54.a55.c56.a
57.a58.d59.c60.a61.a62.c63.d64.b
65.d66.d67.c68.a69.c70.c
二、判斷題(第71題~第100題。將判斷結果填入括號中。正確的填“√”,錯誤的填“×”。每題1分,滿分30分。)
71.√72.√73.√74.√75.×76.√77.√78.×
79.×80.√81.√82.√83.√84.√85.×86.√
87.√88.×
95.×96.√89.√90.×97.×98.√91.×92.×99.√100.× 93.×94.×
裝配鉗工高級技師論文寫作 裝配鉗工高級技師論文(裝配箱體篇四
高級技師專業(yè)論文
題目:一種溜井井深的測試裝置
姓 名:
一種溜井井深的測試裝置
【摘要】:通過利用卷揚機、重錘及定位導向結合的方式,研究出一套適用于金屬礦山井下惡劣環(huán)境測量溜井深度的裝置,以解決金屬礦山井下溜井深度測量難、人工耗費高、易產生安全隱患的問題。
關鍵詞:溜井 重錘 定位導向 測量
一、前言與背景
機械自動化的發(fā)展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其高速發(fā)展,已經在工業(yè)、農業(yè)、軍事、科學研究等眾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其高效,方便等眾多優(yōu)點,已經深入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由于社會需求的不斷提高,各種新型領域的出現,自動化發(fā)展也隨之不斷完善及細化。而自動送料裝置正是其最基礎的部分,其結構也因工作環(huán)境類型的不同,也表現出不同的多樣性。在龐大的工業(yè)環(huán)境推動下,各種符合實際生產的自動化機械也隨之被設計推廣。
國內金屬礦山溜井為分為三類,360米溜井,180米溜井及60米溜井,其中數量最多的是180米溜井,溜井口直徑約為2-3米,頂板可以懸掛,溫度18度左右,粉塵相對煤礦要小,現場濕度較高,在相對惡劣工況環(huán)境下測試溜井深度的方法并不多,只有采用人工投放繩子后再計量繩子的方式來進行大致測量,不僅精度得不到保障,而且容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又因金屬礦上溜井分布較散,人工測量的方式會導致測量過程浪費太多人力,不利于工業(yè)自動化的發(fā)展需求。
本次機構設計主要用于測量金屬礦山溜井井深的裝置,實現金屬礦山溜井自動測量,消除積累誤差,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部分腦力勞動以及惡劣、危險的工作環(huán)境中解放出來,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而傳統(tǒng)式手動測量,不但效率低,同時又浪費勞動力。為降低生產成本,本次設計的是以電動絞車方式傳動重錘。
此次設計意義不僅是對金屬礦山實際生產提供快捷方便,更實際的意義是對自己來說也是一次很好的鍛煉,鞏固了很多舊知識,也了解學習更多的新知識,能把平時學到的知識有效的結合,我想通過這次設計,對以后的學習工作會有很多的幫助。
二、國內溜井測試的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測量溜井井深的方式主要是采用長鋼絲一次投點、幾何定向或陀螺經緯儀定向、鋼尺法或鋼絲法。由于井深小,采取一定措施后一般均能滿足采礦工程當井筒深度很大時,定向投點鋼絲的擺動不再符合簡諧振動規(guī)律,特別是在井下濕度和灰塵較大時,投點誤差很大,難以達到精度要求。采用激光投點儀投點取代鋼絲投點,可克服上述缺點,但傳統(tǒng)的激光穿透能力有限,無法測量井深,并且激光或雷達光波容易受到井下潮濕環(huán)境水分子的反射而失真,導致測量不準確。且我國的長鋼尺類型有限,特別1 000 m 以上的長鋼尺造價太高,多把短鋼尺相接難度較大,鋼尺法測量方式不現實。因此,井下溜井測量的研究很具有必要性。
三、研究裝置的功能需求
1、通過溜井井口物位計進行距離采樣,測量出目前溜井的深度;
2、溜井礦石高度測量:±1米之內;
4、選擇合適的電動絞車,定滑輪,重錘完成各個配合;
5、設計連接件和固定裝置把各部合理鏈接
6、完成裝配圖設計,繪制部分零件圖;
7、建立送料機的三維模型并進行仿真分析。
四、裝置設計方案
1、工作原理
重錘(見附圖1)由鋼絲牽引下降,重錘重量恒定,鋼繩重量隨長度的增加而增加。當重錘接觸到礦料面并完全落在礦料面后,重錘的自重消失,只剩余鋼繩自重。按照該變化,設計在導向定滑輪上端安裝一拉力稱重傳感器(見附圖1),傳感器一端與滑輪(見附圖1)連接,一端與支架連接,實時檢測滑輪下掛的鋼絲繩以及重錘重量變化,檢測到的重量數值隨重錘的下降和鋼絲的加長而加大,直至重錘完全落在礦料面上后,此時的重量會出現一個減小的變化,利用該變化作為實際深度信號測量的截止點,并要該信號作為電動絞車(見附圖1)停止和抱閘的信號。在絞車出線處安裝旋轉量檢測機構(見附圖1),使用接近開關檢測方式檢測旋轉量(1脈沖/轉)。按照2πr×脈沖數=重錘下放距離,進行重錘位置檢測,從而計算溜井深度;在20秒后,系統(tǒng)已經把計算好的數據傳輸入終端控制器,電動絞車又自動啟動,收回鋼繩,回到初始位置。
2、設計思路
(1)、探測重錘使用雙圓錐型結構,防止上升、下降時在豎井內被通道中突出的結構阻礙,導致重錘在豎井內卡死。
(2)、使用三角支架固定導向滑輪,保證鋼絲傳動以及重錘上升、下降過程的穩(wěn)固性;
(3)、在絞車出線處安裝旋轉量檢測機構,使用接近開關檢測方式檢測旋轉量(1脈沖/轉)。按照2πr×脈沖數=重錘移動距離,進行重錘位置檢測。
(4)、礦料位置的檢測方法
重錘由鋼絲牽引下降,重錘重量恒定,鋼絲重量隨長度的增加而增加。當重錘接觸到礦料面并完全落在礦料面后,重錘的自重消失,只剩余鋼絲自重。
按照該變化,設計在導向定滑輪上端安裝一拉力傳感器,傳感器一端與滑輪連接,一端與支架連接,實時檢測滑輪下掛的鋼絲繩以及重錘重量變化,檢測到的重量數值隨重錘的下降和鋼絲的加長而加大,直至重錘完全落在礦料面上后,此時的重量會出現一個減小的變化,利用該變化作為實際深度信號測量的截止點,并要該信號作為絞車停止和抱閘的信號。
(5)、定位導向機構
該機構主要作用有二,一是對下垂的鋼纜進行整理導向,防止重錘在上升、下降時與豎井壁刮碰,使鋼絲繩產生較大擺動,影響重量傳感器的檢測;二是作為重錘上升到原點位置時的停止信號,停止絞車運轉和抱閘啟動。(6)、控制系統(tǒng)框圖
3、功能設計
1)、現場通過變頻器控制絞車收放電纜速度; 2)、實時測量反饋上升、下降距離;
3)、重錘接觸到豎井底部礦料,絞車停止,自動抱閘; 4)、重錘上升到準備位置,絞車停止,自動抱閘。
5)、觸摸屏畫面具備現場操作所需各操作功能和數據顯示、調整功能;
6)、可掛入光纖環(huán)網,進行遠程監(jiān)控。
7)、可拓展,可在錐形體重錘上家裝接近感應轉置,使重錘下放時自動感應溜井壁情況,并將數據傳輸入電腦,利用電腦軟件繪制實時的溜井壁情況。
4、配件選型
4.1 電動絞車(卷揚機)選型
卷揚機是指用卷筒纏繞鋼絲繩或鏈條提升或牽引重物的輕小型起重設備,又稱絞車。卷揚機可以垂直提升、水平或傾斜拽引重物。卷揚機分為手動卷揚機、電動卷揚機及液壓卷揚機三種?,F在以電動卷揚機為主??蓡为毷褂?,也可作起重、筑路和礦井提升等機械中的組成部件,因操作簡單、繞繩量大、移置方便而廣泛應用。主要運用于建筑、水利工程、林業(yè)、礦山、碼頭等的物料升降或平拖。由于本次設計使用的卷揚機只為提拉重錘使用,且重錘重量在100kg以內,故選用卷揚機的額定提高重量在200kg左右,考慮到提升時受到的慣性重力影響,卷揚機電機選型應在1.2kw左右。
4.2 鋼繩選型
考慮到金屬礦山井下潮濕環(huán)境及鋼繩自重與重錘配比,本次設計鋼繩應選用不銹鋼4厘鋼繩。
4.3 重錘選型
重錘選用碳鋼菱形重錘,在菱形上沿焊接提拉換方便鋼繩固定,重錘重量為50kg。
五、裝置實際的運用
1、溜井系統(tǒng)雖然能通過井下工業(yè)以太網實現數據穩(wěn)定高速上傳,并在調度中心及時顯示出測量數據。
2、該裝置設計使用的關鍵點是必須找到溜井井口的中心點(井口至井腳的直線點),從中心點下放重錘并測量下放鋼繩的長度,得出溜井井深的結果。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溜井井壁不平整,中心點必須經多次定位后確定。
如圖:確定溜井頂上的中心點
如圖:重錘裝置安裝于中心點后側方作業(yè)平臺下部
3、由于礦山溜井都是多中段作業(yè),為了保證溜井裝置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項目實施前最終選取的直通溜井作為實驗溜井,而試驗地點的井口安裝環(huán)境、空氣濕度等因素并不理想,裝置設計時所確定的相關設備、材料容易受現場客觀因素的影響。在設備安裝調試過程中,需根據現場使用需求對溜井測量裝置進行了防塵、防潮處理,如:加裝卷揚機防塵罩、配電柜密封、鋼繩及滑輪潤滑等措施。
如圖:鋼繩理線器加裝防潮罩
理線器是機械原理,靠螺桿傳動控制理線器來回行走。
如圖 紅色部分為定滑輪
4、整個測量裝置傳動部分零件相對較多,包括定滑輪、卷揚機、卷揚機抱閘、理線器、套管、接近傳感器、限位器等零件組成。
六、結論
裝置經設計及金屬礦山現場使用,本裝置具有以下功能
1、經濟適用的精確測量功能:利用卷揚機配合傳感技術測試溜井深度解決由于無法掌握溜井倉儲量卸放礦難的問題。
2、可靠的信號及提放控制:融合plc技術、定滑輪定位,對礦山原有的人工測量方式進行升級完善,達到能夠在整體上對溜井的測量時間、測量頻次做靈活調整,提高測量效率。
3、穩(wěn)定的安全預警:機械式的操作方式能夠實現測量過程中的急停、剎車等安全預警功能,有效避免人工測量導致的安全隱患。
裝配鉗工高級技師論文寫作 裝配鉗工高級技師論文(裝配箱體篇五
題目: 淺談裝配鉗工技術
摘要: 鉗工是一門歷史悠久的技術,其歷史可追溯到二千年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很多鉗加工工作已被機械加工所代
替,但裝配鉗加工工作作為機械制造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仍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如機械產品的裝配、維修、檢驗都需要裝配鉗工工人的工作去完成,裝配鉗工也是所有機械設備最終制造完成的必須工種,可見裝配鉗工在機械制造中的地位,所以掌握裝配鉗工的技術要點對機械制造來說非常的重要。
關鍵詞:裝配 銼削 鉆削 鋸削 裝配圖
*************************************************************************************************************
引言:鉗工是以手工操作為住,事業(yè)各種工具來完成零件的加工。與機械加工相比,鉗工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制造精度不高,但也是機械加工中不便和難以完成的工種,特別是裝配鉗工,它關系著產品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形位公差,也就是說裝配鉗工關系著產品的質量問題,合格與不合格。然而我們只有懂得裝配工藝規(guī)程,才能提高勞動生產力,保證產品質量,只有嚴格按照工藝規(guī)程生產,才能保證裝配工作的順利進行,降低成本,增加工廠收益,所以只要我們懂得了裝配的注意要點,才能在生產中更大的發(fā)揮我們自己的力量,這也是本文的目的所在。一.裝配鉗工的基本技能 裝配鉗工的基本技能主要有劃線,鉆削,銼削,鋸削,鉸孔,功螺紋,套螺紋以及對部件機械零件進行裝配,調試,檢驗,試車等。要做好一名合格的裝配鉗工,不僅要加工出合格的產品,更要有熟悉安全文明生產的相關知識,這樣才能適應“安全第一,生產第二”的生產口號。下面就是裝配鉗工的基本技能及其注意要點。
(一)劃線 劃線是根據圖樣和技術要求在毛坯或半成品上用劃線工具劃出加工界限或劃出作為基準的點、線、面的操作過程。劃線要求線條清晰均勻。定形、定位尺寸準確,劃線精度一般要求在025mm~05mm。劃線可以確定工件的加工余量;使加工有明顯的尺寸界限;也可以發(fā)現和處理不合格的毛坯。劃線工具有劃針、劃規(guī)、劃線盤、鋼直尺、樣沖等。劃線工具應與毛坯分開,以免毛坯毛刺劃傷劃懸工具,影響工具的精度,同時也應及時保養(yǎng),以免工具生銹。劃線前首先要看懂圖樣和工藝要求明確劃線任務;檢驗毛坯和工件是否合格;然后對劃線部位進行清理,涂色;確定劃線基準;選擇劃線工具進行劃線。
劃線的步驟一般為: 1 看清看懂圖樣,詳細了解工件上需要劃線的部位,明確工件及劃線有關部分的作用和要求,了解有關的加工工藝 2 選定劃線基準 3 初步檢查毛坯的誤差情況,給毛坯涂色 正確安裝工件和選用劃線工具 5 劃線 6 詳細對照洋圖檢查劃線的準確性,看是否有遺漏的地方 7 在線條上沖眼
(二)銼削
銼削應用十分廣泛,可以銼削平面,曲面,內外表面,溝槽等各種形狀復雜的表面。精度可以達到0,01mm表面精度可以達到r0,8um。銼刀的正確握法與否,對銼削質量,銼削力量的發(fā)揮和人體疲勞程度都有一定影響。正確的握法是用右手握緊手柄,柄端頂住掌心,大拇指放在柄的上步,其余四指滿握手柄左手中指,無名指捏住銼刀的前端,大拇指根部壓在銼刀頭上,食指,小指 自然收攏。銼削是的站立位置與鏨削相似,站立要自然,便于用力,以便適應不同的銼削要求,身體重心要落在左腳上,右膝伸直,左膝隨著銼削的往復運動而屈伸。銼平面時,必須使銼刀保持水平直線的銼削運動,銼削前時,左手所加的壓力由大減小,而右手壓力由小增大,銼削一般一分鐘40次左右
(三)銼削的注意要點: 1 銼刀柄要牢靠,不要使用銼刀柄有裂紋的銼刀 不準用嘴吹鐵削,也不準用手清理鐵削 銼刀放置不得露出鉗臺 夾持以加工面時應使用保護片,較大工件要加木墊
(四)鋸削
鋸削是用鋸對材料或工件進行切斷或鋸削的加工方法。其使用技能方法右手滿握鋸弓手柄,大拇指壓在食指上,左手控制鋸弓方向,大拇指在弓背上,食指中指,無名指扶在鋸弓前端,姿勢與銼削基本一致。鋸削方法即推進時左手上翹,右手下壓,回程時右手上抬,左手自然跟回,一分鐘40次左右。
鋸削時注意事項: 1 工件將要鋸斷時應減小壓力,防止工件斷裂時傷腳。鋸削時要控制好用力,防止鋸條突然折斷失控,失人受傷 鋸削過程中眼睛與鋸條豎直線重合,一面鋸歪 4 鋸跳安裝過緊或運動過快,壓力太大,易使鋸條折斷
(五)鉆孔
鉆床上進行鉆孔時, 鉆頭的旋轉是主運動, 鉆頭沿軸向移動是進給運動.鉆孔時先在鉆的位置劃出孔位的十字中心線,并打上中心樣沖眼,要求沖眼要小,樣沖眼中心與十字交差點重合.起鉆時先在沖眼沖一小坑,觀察孔位置是否正確,并不斷借正,使淺坑與劃線圓同軸.鉆小直徑孔或深孔時,進給量要小,并經常退鉆排削,一面削阻塞而扭斷鉆頭.鉆孔將穿透時,進給用力必須減小,以防止進給量突然過大,增大切削抗力,造成鉆頭折斷.或使工件隨著鉆頭一起轉動造成事故.為了使鉆頭散熱冷卻,減少鉆頭與孔之間的的摩擦和提高小鉆頭的壽命和改善空的表面質量, 鉆孔時要加住足夠的切削液.注意事項: 嚴格遵守鉆床的操作規(guī)程,嚴禁戴手套 鉆孔過程中需要檢測時,必須先停車,然后才檢測 鉆孔時平口鉗的手柄端應放位置在鉆床工作臺的左向,以防轉距過大造成平口鉗落地傷人 4 鉆大孔時,先用小鉆頭鉆孔,再用大鉆擴孔
(五)功螺紋
功螺紋的注意要點: 功螺紋前要對底孔孔口倒角 工件的裝夾位置應放平,使螺孔中心線置于垂直或水平位置 當絲錐切入1~2圈后及時檢查并矯正絲錐的垂直位置 功不通孔時,需經常退出絲錐,排出孔內的鐵削,否則會因鐵削阻塞使絲錐折斷或達不到螺紋深度要求
二 裝配常用量具及其裝配圖(一)量具:常用量具主要有游標量具和百分表.而游標量具主要有游標卡尺.裝配中沒有游標卡尺是不行的,它在產品尺寸和公差上十分重要.游標卡尺可以測量長度,厚度,外徑內徑,孔深,中心距等.游標卡尺分為0`05 mm和0`02mm游標卡尺,其刻線原理基本一樣,如0。02mm游標卡尺的刻線原理為例:尺身每格長度為1mm總長度49mm,等分50格,側游標每格長度為49/50=0。98mm,尺身1格和游標1格長度差為1—0。98=0。02mm,側它的精度為0。02mm。游標卡尺讀數方法:首先讀出游標尺零課線鄒邊身上的整數,再看看游標尺從零刻線開始第幾條課線與尺身某一刻線對齊,其游標刻線數與精度的乘機就是1mm的小數部分,最后將整毫米數與小數相加就是測得的實際尺寸。游標卡尺是生產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須注意其精度,測量時候要去掉工件的毛刺以免劃傷卡尺,用完要放在指定的位置,輕拿輕放,不可與工件一起擺放,長時間不用時還需擦油,以免用時候不光滑。
(二)裝配圖 裝配圖是機械設計中設計者意圖的反映,是機械設計,制造的重要的技術依據。裝配圖是表達機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間的裝配關系和零件的主要結構形狀,以及裝配,檢驗和安裝時所需的尺寸和技術要求。所以我們在裝配時,必須看懂圖樣中的性能尺寸,裝配尺寸。安裝尺寸,外形尺寸。
(三)但裝配圖的方法步驟: 先看標題欄,初略了解零件看標題欄,了解零件的名稱,材料,數量比例等,從而大體了解零件的功能。對不熟悉的比較復雜的裝配圖,通常要參考有關的技術質料。如該零件所在部件的裝配圖,相關的其他零件圖及其技術說明書等,以便從中了解該零件在機器或部件中的功能,結構特點,設計要求和鬼要求。為看圖創(chuàng)造條件。分析研究視圖,明確表達目的??粗饕晥D,俯視圖,左視圖,局部視圖,剖視圖等,從而弄清個視圖的關系及其表達目的。深入分析視圖,想象結構形狀.分析所有尺寸,弄清尺寸要求根據零件的結構特點,設計和制造工藝要求,找出尺寸基準,分析設計基準和工藝基準,明確尺寸種類標主形式。分析影響性能的功能尺寸標住是否合理,標住結構要求的尺寸標住是否符合要求,其余尺寸是否滿足工藝要求。分析技術要求,綜合看懂全圖。主要分析零件的表面粗槽度,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要先弄清配合面或主要加工面的加工精度要求,了解其代號含義,再分析其余加工面和非加工面的相應要求,了解零件加工工藝特點和功能要求,然后了解分析零件的材料熱處理,表面處理或修飾,檢驗等其他技術要求。綜上所述,裝配鉗工不僅要注意加工中的劃線,銼削。鉆孔,鋸削等,還要看懂裝配圖,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和注意安全生產,掌握上面所有的理論知識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在實際的實踐和生產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精練,不斷的自我提高,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工出有利于工廠的效益的機械產品,才能不會被社會所淘汰掉。
參考文獻:
《機械設計手冊》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裝配鉗工》
中國社會勞動保障部出版社
《鉗工的工藝與技能訓練》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機械加工通用基礎知識》
科技技術出版社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85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