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音樂會觀后感100字篇一
不久前,遼寧交響樂團來我校演出,演出的地點在校體育館,這是我作為一名學生欣賞過的最高雅、最有意義的藝術表演。我曾嘗試用盡頭腦中所有文字來形容這場音樂會的華麗,然而一旦與其相比,這些文字就會失去所有光彩而徒留蒼白。
隨著音樂會帷幕的拉開,我真真切實的感受到了大型音樂會的氣氛,場面恢弘,充分體現(xiàn)了音樂作為高雅藝術的內(nèi)涵。音樂會一開始,我就感受到音樂的震撼。我發(fā)現(xiàn)從管弦樂器中演繹出來的版本是如此的震撼,動聽。當每一首曲子被國家一級演員深情演奏出來時,我竟覺得身體每一個細胞都在震撼。幸而音樂會的光輝早已遮蓋了我無意流露的慚愧,否則全場學生一定會來嘲笑我的膚淺與無知。那時,我感覺太不可思議了,自己能有機會來享受這次音樂會,真是太幸運了。
細細端詳臺上的每個樂手:有年老的、有年輕的,有男的、有女的,有拉琴的、有吹號的、有打鼓的、有敲三角鐵的,有站在臺上指揮的、有在臺下演奏的。他們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同協(xié)作,演奏出動人、和諧、高水平的樂章,帶給了我們帶來強大的震憾、愉悅的享受。
隨著樂聲漸漸蕩漾開來,鋼琴家的手指歡快地奔跑在黑白世界中。我開始閉上眼睛靜靜聆聽。只覺得時而舒緩,宛如山澗小溪潺潺流淌;時而急促,恍若萬馬奔騰、塵土飛揚;時而輕松,好像林中小鹿歡騰嬉鬧;時而沉重,仿佛哀鴻遍野、國破家亡。雖然不知道作者本來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但通過演奏的變化,我的眼前交替著出現(xiàn)了這一幅幅畫面。當音樂在高潮聲中強勁收尾時,我覺得血液在燃燒,心臟好像要迸出來了,思緒久久不能平靜。
此外,還有多名男女歌手演唱。當然,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到了男、女高音演唱,真的太棒了。說實話,我很羨慕每一個與音樂打交道的人,這種羨慕也會莫名的隨著歲月增加而愈加強烈。我深知這不單單是因為他們身上的氣質(zhì)強烈吸引著我,恐怕也與我兒時的愛好有關。記得小時候不懂什么叫音樂,只知道擁有自己第一臺電子琴的那一天十分激動,以至于后來一直愛不釋手。那時候我沒有指導書,只會試探性地在琴鍵上尋找僅會的幾支兒歌曲調(diào),甚至我把“1、2、3、4、5、6、7”寫在琴鍵上這件事成了玩伴們的笑話。我很喜歡那臺電子琴,盡管它的音質(zhì)一點不夠?qū)I(yè),但它伴我走過了愉快的“兒童時代”,為我?guī)碓S多快樂與回憶。如今的大學時光寶貴、大學生活豐富多彩,想想那時候的自己,總會有些心疼與同情。如果說那時的自己不夠幸運,那么現(xiàn)在的我完全可以自由地追求更充實的生活———可以繼續(xù)學習樂譜知識,可以下載任意一首喜歡的音樂,甚至可以有幸看到像今晚一樣的大型音樂會。如此想來現(xiàn)在的我真是很幸運。
我時常這樣告訴自己:音樂的妙處不在于懂的很多,留一分美好的追求在心底,就足夠了。在交響團演奏的曲子里將那種拉扯著人的靈魂游走的特質(zhì)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整顆心都好像貼在琴弦上,在人間的辛酸里一頁頁地翻過,掠了滿身的熱淚。我像是一只被拉扯著的風箏,琴弦拉一下,我的心就抖一下,跟著風飛過蒼涼的大地,看遍世間的炎涼,滿心的悲愴都一點點被激發(fā)出來,卻不讓你一瞬間傾瀉,而要慢慢地慢慢地收,將那余韻緩緩收開去。每一位演奏者都在用心演奏,他們配合的默契精致,毫無瑕疵,讓我明白了一個團隊協(xié)作意識的重要性。
這次音樂會不僅拓寬我們的見識,而且提高了我們的精神文化修養(yǎng),讓我們充滿了奮斗的動力。正所謂,行行出狀元,這話一點不假,音樂會上的歌手、指揮家、演奏家也是經(jīng)過了長期的訓練才能達到現(xiàn)在的高度。所以,我們也要好好學習,努力達到自己的目標,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能為國家奉獻,為人民服務的人。
音樂會觀后感100字篇二
二胡作品音樂會有感
段啟誠,二胡教育家。1924年出生于四川溫江。1945年入四川省立藝術??茖W校音樂系學習作曲,同時師從著名二胡演奏家、大提琴演奏家俞朋學習二胡。曾創(chuàng)作二胡獨奏曲及練習曲五十余首,代表作品有《苗嶺早春》、《大涼山狂想曲》、《黔中意向》等,并首次在二胡演奏上運用連續(xù)同向拉弓、大段快速的自然跳弓、五度雙弦連續(xù)演奏等技法,為發(fā)展二胡演奏技巧和豐富二胡藝術的表現(xiàn)力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這場音樂會是段啟誠教授從藝70周年系列活動的第二場音樂會,匯集了眾多名曲名家,在筆者看來,本場音樂會有如下特點:
一、題材廣泛、貼近生活
段教授從藝70年來創(chuàng)作和移植了大量二胡作品,這些作品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貼近生活,就這次音樂會來說,有的改遍自各地的民歌,如《康定情歌》、《瀏陽河》、《櫻花》;有的改寫自毛澤東的詞,如無詞歌《蝶戀花·游仙》;有的移植自西方古典音樂,如《降e大調(diào)夜曲》、《如歌的行板》。在內(nèi)容上,音樂會的選曲緊貼人民的生活。有表達農(nóng)村少女對愛情充滿憧憬的《高高山上一樹槐》,有描寫蒙古族少年兒童的生活片段的《敘事曲——小牧民的一天》,還有表現(xiàn)新時代彝族人民對幸福生活和對家鄉(xiāng)的雄偉景色的贊美之情的《大涼山狂想曲》。
筆者是湖南人,能在這樣一場音樂會上聽到一曲《瀏陽河》頓時
倍感親切,改編為二胡獨奏曲的《瀏陽河》保持了委婉優(yōu)美,有柔有剛的歌唱曲調(diào),又在原有旋律上發(fā)展變化,極具“湘”韻,鋼琴伴奏也進一步深化了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表現(xiàn)了湘江人民樸實的品質(zhì)和真摯的感情。
《高高山上一樹槐》改編自四川的漢族民族《槐花幾時開》,熟悉的旋律響起時,聽眾仿佛看到了那個情竇初開的姑娘在槐樹下盼望情郎的模樣,爽朗明快的音色、高亢結實的音質(zhì)、圓潤流暢而富于力度變化的滑指與適度自由的樂句間的表情處理,使演奏具有一定的詠敘格調(diào),以質(zhì)樸清新、高亢流暢而富于內(nèi)在激情的旋律,生動鮮明地表現(xiàn)出一個農(nóng)村少女對愛情充滿憧憬的急切情懷。
二、體裁多元、名家薈萃
段啟誠教授的老師俞鵬先生英年早逝,為了完成先師遺志,幾十年來,段教授一方面專注于二胡教學,傳道授業(yè),亦再二胡演奏和創(chuàng)作上雙管齊下,執(zhí)著地求新覓異,成為一位多面通才,除了改編創(chuàng)作了大量二胡獨奏曲、敘事曲,還創(chuàng)作了變奏曲、狂想曲等西方古典音樂體裁,段啟誠先生的二胡作品,顯示出他立足傳統(tǒng),又兼顧西樂的才華。經(jīng)典的曲子再配上名家的演繹,讓人如癡如醉。
《降e大調(diào)夜曲》改編自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肖邦的同名鋼琴曲,肖邦以他浪漫主義的手法,面對充滿柔情的夜色,吟唱出一段溫情又廣闊華麗的旋律,也是肖邦夜曲作品中充滿明朗、柔情、寧靜和
十一的鋼琴名作。移植后的二胡演奏,在鋼琴連綿不斷的三連音音型勻稱柔和的伴奏下,經(jīng)過展開,又以靈巧而富有裝飾性的旋律精致地變化著情緒,仿佛夏夜中吹來的習習涼風,讓人心曠神怡,而后逐漸達到高音區(qū)的華彩性的情感高潮——或是月色空濛中來自自然界的天籟,最終在一派寧靜安詳?shù)那轫嵵薪Y束全曲。
《快樂的啰嗦——變奏曲》主題以爽朗明快、穩(wěn)健堅實的慢速舞步開始,通過節(jié)奏、速度、力度、旋律線、調(diào)性的幾度發(fā)展為變奏曲式。旋律時而輕快活潑、時而熱烈歡暢,有時輕柔輕俆的樹葉吹奏,有時是踏著葫蘆絲的曼舞輕歌,隨著樂曲高唱的涌現(xiàn),以縱情的狂歌熱舞,群袖翻飛來結束全曲。
這是一臺京、川兩地二胡演藝人才薈萃的音樂會,登臺展藝的既有北京赴川的嘉賓演奏家張尊連、孫凰等,也有蜀地本土的老中青演奏家蔣才如、賀超波、周鈺等。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賀超波先生演奏的《大涼山狂想曲》和孫凰女士演奏的安可曲《野蜂飛舞》片段。
《大涼山狂想曲》采用兩首涼山彝族舞曲發(fā)展而成。鋼琴的強奏與二胡的慢板營造出悲涼的氣氛,然而,二胡在一陣華麗的炫技后逐漸歡快,與鋼琴更是配合得天衣無縫,賀超波先生激情的演奏與高超的技巧讓人酣暢淋漓,不得不讓人拍手稱快。全曲結束時掌聲和叫好聲經(jīng)久不息。
這不愧是一場高水準的音樂會,讓筆者在音樂會結束之后還沉浸在二胡那時而高亢明亮、時而低沉沙啞、時而歡快活潑的音色中久久
不能自拔。雖然在個別曲目的配器以及演奏上還稍有遺憾,但是瑕不掩瑜,這確實是一場極富藝術特色的音樂會。祝賀段啟誠教授從藝70周年,也希望以后能聽到更多更好的二胡音樂會。
音樂會觀后感100字篇三
2012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觀后感
雖然很久之前就聽說過維也納音樂會,但一直沒去真正接觸。所以對于不懂音樂的我這一直是高雅的象征。
在課上隨著視頻的開始,那富麗堂皇的金色大廳被鮮花點綴著,人們衣冠楚楚,正襟危坐,沒有人帶小孩子,沒有人來回走動,沒有人吃東西,沒有人打手機,沒有人摁閃光燈......,人們仿佛是進入教堂一般地在肅靜等待著。樂壇上,樂手們一律黑色西裝,白色襯衣。少數(shù)的幾位女樂手跟男樂手一樣的服飾。他們或各自調(diào)試著樂器,或靜坐著等待著演出開始。而我們這些不懂音樂之輩也開始沉浸在這氛圍中,雖然在電視上看到過很多遍了這大廳但她還是給人金碧輝煌的感覺。然而她卻不媚不俗,她不是皇宮,不是達官貴人尋歡作樂的地方,她是音樂的神圣殿堂。觀眾,來自各個階層,他們是為古典音樂而來。一年前,他們就訂購了新年音樂會的票。年輕的大學生,靠打工求學,買不起坐票,舉辦者會在二樓出售部分站票以滿足酷愛古典音樂的青年人。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樂手們來自世界各地,對他們的聘任有著嚴格的選拔條件,必須在著名的樂團擔任過三年以上的樂手,才有資格參加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崗位競爭。也就是說,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樂手是世界上頂級的演奏家!聽這種水平的音樂會,就是不懂音樂的人,如我之輩,也依然能從心靈上感受到音樂帶給自己的寧靜、舒緩和享受。
除了音樂外,這次的指揮馬瑞斯·楊松斯的幽默與優(yōu)雅卻是另外的亮點。時而自信時而幽默時而淡定時而謙遜。如同那醉人的音樂般給人難忘的身影。后來才了解到這次是他繼2006年的以23首打破演出曲目總數(shù)記錄后再度“發(fā)力”。讓我們深深體會到大師對音樂的激情,也讓我們享受到獨一無二的音樂盛會。
在曲目單中,最大亮點當屬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首次登陸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舞臺。給維也納音樂會帶來了新的活力。指揮和樂團也在積極拓展施特勞斯家族的生僻曲目,從節(jié)目單上看,開場的三首作品均為新年音樂會首演,令人耳目一新;加上之后漢斯·克里斯蒂安·倫拜的《哥本哈根的蒸汽機車加洛普》以及柴可夫斯基《睡美人》中的兩個選段,首演曲目共計六首。此外,繼1998年之后,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將時隔14年后再度登上新年音樂會的舞臺,演唱《閑聊波爾卡》和《打鐵法蘭西波爾卡》。
我不懂音樂,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欣賞音樂的熱情。聽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欣賞經(jīng)典古典音樂,真的能深切地感受到音樂帶給人們情感上的那種感染、慰藉和升華。
感謝音樂,感謝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劉海清1024023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7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