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教案小班(優(yōu)秀2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06:43:18
爬山虎教案小班(優(yōu)秀22篇)
時間:2023-11-11 06:43:18     小編:HT書生

教案是教學的基礎工作,它可以提供教師授課的藍圖。編寫教案時要注重語言的準確性和簡明易懂性,便于學生理解和運用。這里有一些優(yōu)秀的教案實例,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一

活動目標:

1.用線條表現(xiàn)小猴的形體變化,感受形體變化的趣味性。

2.探究畫面造型變化與折紙的關系,在自由的氛圍中產(chǎn)生對繪畫的濃厚興趣。

活動準備:

前期經(jīng)驗:對小猴的外形特征有一定了解。

勾線筆、粉色紙(未折14張)、黃色紙(已折14張)、小猴簡筆畫范例等。

過程:

一、觀察理解——表現(xiàn)“頂天立地的小猴”造型。

1.幼兒理解并繪畫“頂天立地的小猴”。

(1)教師:今天,我們來畫一個“頂天立地的小猴”。什么叫頂天立地?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猴”的造型。

2.幼兒在畫紙上表現(xiàn)“頂天立地的小猴”。

教師請幼兒找出小筐內(nèi)的粉色紙(沒有折過的),把觀察到的“小猴”畫在這張紙上。

3.教師邊交代邊取走圖片,觀察幼兒繪畫的過程和結(jié)果。

4.幼兒再次修改小猴,教師巡回指導。

小結(jié):頂天立地的小猴一定要畫得高、畫得大。

二、觀察討論——發(fā)現(xiàn)“小猴”造型的變化與折紙的關系。

1、幼兒第二次在折紙上表現(xiàn)“頂天立地的小猴”。

(1)教師:請你取出另一種顏色的紙(折好的紙),再次把觀察到的“小猴”畫在這張紙上,而且要增加一個要求:不準打開這張紙。

(2)幼兒在折過的紙上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2.幼兒觀察打開折紙后“小猴”的變化。

(1)你畫的“小猴”怎么了?

(2)他畫的“小猴”為何沒有斷開,你畫的“小猴”為何斷開了?

(3)想一想,斷開的地方為何不一樣?他們斷開的地方都是畫在哪里的?

小結(jié):畫畫的大小和位置都是有關系的。

小結(jié):原來什么東西畫在折線上,什么東西就斷開了。

3.幼兒思考并嘗試連接斷開處的方法。

(1)有沒有辦法把斷開的地方連起來?

(2)請你用連線的方式把斷開的地方連起來。

4.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同伴的作品,說說他們分別把“小猴”的哪個部位變長了?

小結(jié):有的是腿分開了,有的是嘴分開了,原來什么東西畫在折線上,什么東西就會斷開了。

5.幼兒第三次在折紙上繪畫。

(2)鼓勵幼兒再畫一次,比一比這次誰畫得與眾不同,變化最有創(chuàng)意。

三、欣賞作品——激發(fā)進一步探究的愿望。

(1)再次欣賞同伴的作品。

(2)教師提示:如果把紙換個方向會怎么樣?再折一下會有什么變化?如果嘗試畫別的東西,又會有什么好玩的發(fā)現(xiàn)?小筐里最后一張紙是送給你們的,帶著這張紙回去試試吧。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二

1、培養(yǎng)幼兒對國畫的興趣。

2、能用宣紙大膽作畫,掌握畫水墨畫小猴的基本方法。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1、猜謎語,導入活動。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桿上樹是能手,擅長模仿人動作,家中沒有山中有。

(打一動物)。

2、觀看課件,激發(fā)幼兒繪畫的興趣。

(1)、小猴在干什么?請個別幼兒模仿。

(2)、小猴還會干什么?爬樹、撓癢、吃東西等。

(3)、小朋友想一想小猴拿桃會是什么樣的動作?幼兒分組自由討論,并選出代表模仿。

3、畫小猴吃桃。

(1)、出示步驟示范圖,引導幼兒觀察。

(2)、學說兒歌。

畫這幅畫還有小兒歌呢。大家認真聽:濕墨半圓畫猴頭,中鋒弧線畫猴臉,濃墨一點耳半圓,一點一橫猴頭成,側(cè)鋒橢圓猴身體,順峰畫出猴四肢,再畫細長猴尾巴,最后桃子手中拿。

(3)、幼兒繪畫。

引導幼兒邊說兒歌邊繪畫,提醒幼兒握筆姿勢,糾正錯誤。注意畫面的布局,以及繪畫衛(wèi)生。

4、作品展示,相互欣賞評價。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繪畫區(qū)繼續(xù)練習猴子的不同形態(tài)。

附:《握筆兒歌》。

小小毛筆手中拿,

拇指、食指捏的緊,

中指輕輕靠上來,

無名指、小指別掉隊,

手中好像握雞蛋,

記住筆桿要垂直。

通過對水墨畫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膽創(chuàng)造的信心,讓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把自己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充分表現(xiàn)出來。這種創(chuàng)造的過程將會使幼兒體會成功。每個幼兒的點滴創(chuàng)造不單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時也學會了尊重別人,喚起幼兒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三

目標:

1、對紅、黃、藍、綠4種顏色的認識。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和參與活動的興趣。

準備:

房子、膠水、紅、黃、藍、綠4種不同顏色的門和窗若干。

過程:

1、帶幼兒到顏色王國去玩玩。

(1)講故事,讓幼兒初步感知4種不同顏色。

(2)進一步認識4種不同的顏色。

2、游戲:找朋友。

(1)介紹游戲規(guī)則。

(2)讓幼兒為顏色寶寶找朋友。

3、幼兒操作活動:顏色匹配。

(1)為房子裝上相同的顏色的門和窗。

(2)幼兒活動講評。

4、為教室外面的顏色寶寶找家,結(jié)束活動。

反思:

以幼兒身邊喜愛的各種顏色為主要內(nèi)容,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幼兒通過看、聽、說、做等方式,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充滿著美,從而陶冶了幼兒美的情操,發(fā)展了幼兒的社會性情感?;顒又薪處熎鸬絾l(fā)、引領的作用,把幼兒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四

1、通過紗巾香蕉游戲感知數(shù)量的變化。

2、在感應大小調(diào)中創(chuàng)編猴子的不同造型。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掛圖、紗巾、打棒。

一、故事引導師:寶寶找到了好朋友是誰啊?小猴子說‘大家都玩累了吧!今天我們一起來吃香蕉······這時候小豬也想爬到樹上吃香蕉,可以不小心就跌了下來,壓倒了其他的小動物,害得大家哇哇直叫!

二、紗巾香蕉。

1、探索紗巾質(zhì)地,做紗巾香蕉,并練習剝香蕉。

師:你們想和小猴子一起來吃香蕉嗎?可是今天的香蕉不夠,小猴想請大家一起來幫他做紗巾香蕉。

教師示范做紗巾香蕉,幼兒嘗試做紗巾香蕉,練習一瓣一瓣剝開。

2、吃香蕉游戲師:小朋友,你們都摘到香蕉了嗎?讓我們聽著音樂剝香蕉皮吧!數(shù)字寶寶出來的時候我們就一起吃香蕉。數(shù)一下,就吃一口哦!

播放音樂,歌唱部分幼兒依拍子剝紗巾香蕉皮,數(shù)數(shù)部分幼兒依數(shù)字“假裝”吃香蕉。

3、香蕉麥克風師:香蕉真是太好吃了!小猴子們還喜歡用麥克風唱歌呢!老師來問問小朋友,看看你們會不會用麥克風數(shù)數(shù)哦!

教師用香蕉麥克風唱歌詞部分,幼兒用香蕉麥克風數(shù)出數(shù)字。

男孩問(歌詞部分)女孩答(數(shù)字部分),再相互交換問答。

三、猴子舞蹈師:小猴子會唱歌,還會跳舞呢!我們一起來跳舞吧!

教師引導幼兒大調(diào)時拍手,小調(diào)時擦汗,數(shù)字部分讓幼兒創(chuàng)編各種造型,依數(shù)字變化。

設計意圖:

《猴子爬樹》是一首節(jié)奏鮮明、旋律簡單、篇幅短小的樂曲。小班幼兒已經(jīng)能夠初步感知、理解簡短樂曲,但是受其生理和心理發(fā)展水平的影響,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還不夠完善,記憶也很不精確。所以,一般不能用語言較好地表達對作品的感受,他們常用的創(chuàng)造性手段往往是自身的動作。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小班音樂游戲《猴子爬樹》。

本次活動中我主要鼓勵幼兒用創(chuàng)編、模仿動作來表達他們對作品的理解。我注重活動的游戲化、情景化,讓幼兒在上樹、摘果子、下樹等情境中反復感受音樂旋律,學習分辨音樂上、下行,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從而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旋律,感受音樂的變化,并能做出相應的動作。

2.嘗試創(chuàng)編猴子上下樹的動作,表現(xiàn)猴子的頑皮、靈巧。

3.遵守活動規(guī)則,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知識經(jīng)驗準備:已有聽辨音樂上、下行的經(jīng)驗。

物質(zhì)材料準備:《猴子爬樹》分段、完整音樂;一只猴子;圖片若干;音樂《給寶寶的禮物》。

活動過程:

一、快慢游戲,感受樂曲旋律。

1.進行"快慢游戲"。

"當你聽到的音樂是很慢的,請你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拍拍小手。當你聽到的音樂是很快的時候請你雙手握拳在胸前旋轉(zhuǎn)。"。

2.引出主題。

"我們的聲音把小猴子也吸引來了。我們一起和小猴打個招呼吧。

二、感知音樂,創(chuàng)編相應動作。

1.感受、表現(xiàn)a段音樂。

(1)感受a段音樂。

"聽,這段音樂是小猴在干嗎?"。

(2)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

"那小猴是怎么爬樹的呢?誰來試一試?"。

"除了這樣爬樹還可以怎么爬樹呢?我們一起來爬一爬吧!"。

小結(jié):原來,小猴是一步一步、慢慢地、有節(jié)奏地從樹根往樹上爬的!

2.感受、表現(xiàn)b段音樂。

"我們聽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摘一摘果子吧。"。

3.感受、表現(xiàn)c段音樂。

(1)感受c段音樂。

"聽,小猴又在干嘛了呢?"。

(2)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

"除了這樣下樹,還能怎樣下樹呢?"。

(3)再次練習動作。

"讓我們趕緊下樹,把果子分給好朋友吃吧。"。

4.感受、表現(xiàn)整個音樂。

過渡:剛剛,我們和小猴一起聽著音樂玩了猴子爬樹的游戲?,F(xiàn)在,我們把猴子爬上樹、摘果子、下樹的游戲連起來,聽著音樂玩一玩吧。

三、合作游戲,體驗游戲快樂。

1.隨音樂合作游戲。

"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更好玩的游戲:請小朋友兩兩合作,一位當小猴,一位當大樹,一起聽著音樂來玩一玩。"。

2.手指游戲"給寶寶的禮物",體驗快樂。

"今天你們的表現(xiàn)真棒!猴子媽媽還送禮物給我們了呢!你們想要嗎?讓我們一起聽聽有哪些禮物!"。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動物總懷有極大的熱情,每次教學活動中有小動物,孩子們就會特別感興趣?;顒雍笏麄兊脑掝}也會圍繞著活動中出現(xiàn)的小動物展開。

今天韻律活動“猴子爬樹”,猴子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小動物,因為猴子的活潑、可愛;也因為《西游記》這部電視劇中“孫悟空”,孩子們總覺得猴子是非常厲害的,也就對猴子有一種特別的喜愛。我們在認識了解小猴子的生活習性的基礎上,以韻律活動的形式展開的,小朋友們一起聽聽音樂,在游戲的情景中嘗試聽辯音樂的一些簡單變化,并跟著音樂學學小猴子的動作。從而喜歡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中,我以觀看幼兒用書中的《猴子爬樹》圖片開始。孩子們認真的創(chuàng)編猴子的各種動作、造型,感覺孩子們對這個活動還是很感興趣的。他們愉快的和老師一起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有趣;他們積極地參與動作表演和創(chuàng)編活動,體驗表現(xiàn)的樂趣?;顒又泻⒆觽兎e極開動腦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音樂的理解。他們會使用一些好聽的詞句,如:可愛、好玩等來形容小猴子,而老師也積極回應,用“小猴子聽到他們的話愉快地跳起舞來”的話語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意愿。老師用集體練習與個別演示的方法,讓幼兒理解聽音樂做動作。孩子們基本上都能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表演。班級里的幼兒每一個都參與到活動中,學地很開心。

在最后的樂句中老師利用猴子從樹上滑下來,來引導幼兒聽音階。可是幼兒爬下樹后,就趴在了地上。孩子們說因為小猴子玩的太累了,所以一下樹就在趴在地上休息了。老師也就不強求幼兒,滿足了孩子的愿望。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五

活動目標:

1、知道寶巖楊梅是我們虞山的一大特產(chǎn),了解楊梅的形態(tài)。

2、掌握用牙刷敲打作畫的方法,并盡量敲在圓圈里。

3、體驗用牙刷作畫的樂趣。

活動重點:

掌握用牙刷敲打作畫的方法。

活動難點:

將牙刷敲打在圓內(nèi),盡量不敲到外面。

活動準備:

牙刷人手一把,紅色水粉顏料若干,毛巾若干,楊梅圖片,畫好楊梅枝的畫紙人手一份,范畫一張,展板,舒緩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出示楊梅圖片,激發(fā)幼兒興趣。

t: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呀?你們吃過嗎?誰來說說??礂蠲肥鞘裁礃拥模吭谖覀兂J?,寶巖的楊梅是最出名的,老師啊畫了一張寶巖楊梅的圖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范畫)。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猜測牙刷的畫法。

t:漂亮嗎?請你們猜猜看這幅畫上的楊梅是用什么畫出來的?(蠟筆、水粉顏料)(出示牙刷)看,是我們的好朋友牙刷,以前我們學過,牙刷是怎么畫畫的呢?(敲)。

2、教師示范。

t:先來看看老師是怎么畫的。先輕輕地蘸一蘸再刮一刮然后敲一敲,哇,真漂亮。(強調(diào)要敲在虛線的圓圈里面,不能敲到其他地方,并引導幼兒跟著空手操作)。

3、幼兒示范。

t:你們會不會拉?那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試試看,我們一起看她會不會。

(請一位幼兒進行示范,其他小朋友一起檢查她畫的對不對)。

4、幼兒操作(播放舒緩的背景音樂)。

t:你們想不想也用牙刷來畫畫漂亮的楊梅呀?那請你們輕輕地走到桌子邊上開始畫畫吧!

(教師巡回指導,并強調(diào)不要敲到圓圈外面)。

三、結(jié)束(展示點評)將幼兒的作品貼到展板上,共同欣賞。

t:誰來說說你最喜歡哪副畫?為什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六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快慢,嘗試用踮腳尖及弓箭步表現(xiàn)小羊、老羊走路。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教學準備:

音樂磁帶、大灰狼頭飾。

教學過程:

一、感受樂曲,用身體動作、語音表現(xiàn)節(jié)奏。

1、t:山腳下住著兩只羊,一只老羊,一只小羊(圖片),我們和它們打個招呼吧。老羊和小羊要和我們玩?zhèn)€游戲“聽音樂爬山”(聽音樂,手指腿上爬行)。

提問:

1)、剛才爬山的兩段音樂一樣嗎?什么地方不同?

2)、你覺得快的音樂像誰在走路,慢的呢?

2、t:原來老羊、小羊爬山的速度不一樣,我們再來爬一次(手指爬行,加語音:(小羊)的篤、(大羊)踢托。)。

二、嘗試用踮腳尖走,弓箭步表現(xiàn)小羊、老羊走路。

1、t:山坡上長滿了綠綠的、嫩嫩的青草,我們和老羊小羊一起去玩吧。(師帶幼兒聽音樂踮腳尖走、弓箭步走)。

2、t:剛才我看到有只小羊走得可神氣了,我們請他表演一下。

點評:看!這只小羊走路時身體直直的,踮起腳尖輕輕、快快地走的,真棒!你會嗎?我們一起來學學。

3、t:誰來學學老羊走,請兩名幼兒示范,你喜歡哪只羊走路的樣子?

師示范:老羊走路可有力了,跨一步,再跨一步,前面的腿彎彎的.,后面的腿直直的。我們也來學學老羊走吧。

4、t:現(xiàn)在老羊小羊要來找好朋友,誰會聽音樂走,走得對,老羊和小羊就和他做好朋友。

三、游戲,進一步鞏固步伐。

t:兩只羊每天都上山下山去吃草,非??鞓贰?墒怯幸惶靵砹艘恢淮蠡依?,老羊小羊會怎樣保護自己呢?如果你們聽到大灰狼的聲音,可要逃回家,千萬別讓大灰狼抓到哦。老羊小羊上山吃草吧!

提示語:小羊上山啦,山上那么多草,吃個飽吧!

老羊上山啦,快來一起吃草,真呀真高興!

(提醒幼兒找一個空地方玩游戲。)。

四、結(jié)束:時間不早了,老羊小羊快下山吧!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符合小班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通過幼兒自身的探索,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充分突出以幼兒為主體,努力把握“玩中學”的度,注重多觀察、少干預,讓他們在游戲、體驗、操作中獲取新知,充分表現(xiàn)自己。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七

1、感受故事中小兔的心理,自己嘗試獨立地做事。

2、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體會小兔子和大兔子不同的感受。

3、認讀字詞:刮風、樹葉、窗戶。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1、幼兒準備。

小字卡(3-8)。

2、教師準備。

大圖書、大字卡(3-8)、大頭飾(3-8)。

一、導入。

2、幼兒展開想象大膽表述。

二、大圖書閱讀。

2、教師帶領幼兒集體閱讀大圖書,學習理解故事內(nèi)容。

3、教師提問。

(1)、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小兔子和大兔子在干什么?

(2)、小兔子又聽到了什么聲音?教師再次給幼兒聽錄音,教師出示大字卡“樹枝”“窗戶”幼兒認讀。

(3)、小兔子睡著了嗎?為什么?大兔子用了什么辦法讓小兔子睡覺?

(4)、最后小兔子睡著了嗎?你覺得小兔子是為什么睡不著?

4、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再次完整欣賞故事。

5、教師讓幼兒試著講一講這個故事。

三、游戲活動。

游戲:說一說。

1、教師發(fā)給幼兒人手一份字卡。

2、幼兒拿出小字卡跟老師一起認讀字卡。(教師從中任意抽出字卡,讓幼兒認讀,并從小字卡中找出一樣的字卡)。

3、游戲變化延伸:(看誰最快)。教師喊口令123快速抽出字卡,幼兒看后快速找出一樣的字卡待幼兒都找對后全體幼兒一起認讀。

四、活動結(jié)束。

幼兒有序?qū)⒆挚ㄕR的放入袋子。

分級閱讀的故事各具特色,小朋友們都很喜愛。在本次活動中小朋友們也是興趣高昂能積極配合教師。能學會傾聽故事發(fā)現(xiàn)故事。并能大膽有感情的復述故事。為了能讓幼兒更容易的記住字詞,我以游戲的方式進行認字活動,小孩學起來開心也很容易記住。并且效果相當不錯。不足的是,有個別幼兒由于性格原因不能大膽表述導致于在語言表達方面不能很好的發(fā)展。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八

1、用重疊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找出一組物體多出的部分。

3、從左至右擺放物體。

4、鍛煉幼兒快速跑的能力。

1、每位幼兒大圓片4個,小圓片3個。

2、貼絨卡片:小猴4個,桃子3個,老鼠、貓頭飾若干。地上圓圈4個,每個圓圈能容納幼兒7人。

一、出示貼絨圖片小猴和桃子。

說:我們給小猴分桃子吃,1只小猴只能分1個桃子,小朋友看看,是小猴多,還是桃子多?待幼兒回答后,問幼兒:“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師在貼絨板上示范:將猴子卡片逐個放在貼絨板上,讓幼兒注意老師是怎樣擺放猴子卡片的,(手的動作從左至右)然后將桃子逐個放在兔子上面,每放―個,說一聲:“給你一個桃子。”并讓幼兒注意教師手動作的方向,問幼兒,猴子和桃子哪個多,哪個少?請把多余的拿出來。

二、幼兒操作。

讓幼兒兩手各拿大小圓片,看一看,大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然后逐―將大圓片擺在桌子上,將小圓片逐一放在大圓片上,(注意手的擺放方向)說出大圓片和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將多的拿出來給大家看。

三、玩游戲:貓抓老鼠。

給幼兒戴上頭飾,音樂響,每4只貓、3只老鼠圍著圓圈跳舞。音樂一停,每只貓迅速抓住一只老鼠,然后說出貓與老鼠,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讓多的站出來。

注意:貓和老鼠只能在各自的圈內(nèi)活動;重新玩游戲時老鼠比貓多一只。

通過游戲活動,幼兒掌握了比較兩組物體多少的方法,并且鍛煉了快速跑的能力。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九

晨間活動時,孩子們老愛跳,跳過一個格子,跳過一個障礙物,都顯得十分的高興,每次玩完平衡木時也總有一些孩子在跳,而有一部分孩子呢,則在旁邊觀看,讓他們也去跳,他們說什么也不高興,怕摔著,怕拌著,而且我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在做別的事情的時候也總是很膽小,遇到困難總是哭,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1、引導幼兒初步練習單腳跨跳高15——20厘米的障礙物。

2、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以及不怕困難、敢于嘗試的品質(zhì)。

1、小椅子8張,牛皮筋4根(系彩色小花)。

2、錄音帶《小猴子》。

3、場地布置。

一、開始部分。

1.幼兒一個一個跟著走,聽音樂走成圓圈做操。

2.引導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動作。

(1)“伸伸臂”除了向前伸,還可以朝哪個方向伸?(側(cè)平舉、上舉、一前一后舉)。

(2)“彎彎腰”的動作呢?(向兩側(cè)彎腰、向后彎腰)。

(3)還可以怎樣“踢踢腿”呢?(前踢、后踢、側(cè)踢)。

(4)“蹦蹦跳”可以怎樣做的和別人不一樣?(單腳、雙腳跳)。

3.邊聽音樂邊把創(chuàng)編的動作加進去,鼓勵幼兒與別人做的不一樣。

二、基本部分。

1.幼兒站成一列橫隊學習“單腳跨跳”的動作。

(1)師:今天,老師來當猴媽媽,你們來做小猴子,我們一起學習輕輕跳過小花叢的本領,好嗎?你們先仔細看媽媽是怎么跳的:一只腳先輕輕跨過小花,另一只腳再輕輕的跨過去,注意千萬別踩到小花身上。

(2)師:下面媽媽請幾只勇敢的小猴子來嘗試練習這個本領。

(3)幼兒集體練習,教師指導。

鼓勵幼兒不怕困難、勇敢嘗試。

(4)播音樂,幼兒有節(jié)奏的跨跳,增強聯(lián)系的趣味性。

2.游戲:小猴摘桃。

(1)剛才你們跟媽媽學習了輕輕跳過小花叢的本領,現(xiàn)在媽媽就要帶你們?nèi)ス麍@摘桃子了,果園里有四排小花一排比一排高,其中靠近桃樹的那排長的最高。你們只有輕輕跨過這四排小花,才能吃到甜甜的桃子。

(2)請1——2名幼兒示范摘桃子的動作。

(3)全體幼兒練習、游戲。

三、結(jié)束部分。

師:今天,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吃到了甜甜的大桃子,高興嗎?和媽媽一起來跳個歡樂舞吧。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十

1.初步理解畫面內(nèi)容,嘗試猜測故事中的有趣情節(jié)。

2.樂意和同伴一起傾聽故事。

幼兒人手一本繪本,兔子手偶。

一、出示手偶,引起幼兒興趣。

t:看,誰來了?我們跟小兔子來打打招呼吧。

今天,小兔子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名字叫《兔子兔子爬山嘍》,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集體閱讀。

1、出示ppt2。

我們一起看看兔子在干什么?爬的是什么樣的山?(逐頁閱讀)。

引導幼兒觀察封面中出現(xiàn)的綠色部分,讓幼兒大膽猜測:小兔子是在小朋友的身上爬山呢!

我們也和小兔子一起來爬山吧。(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xiàn))。

2、出示ppt4。

兔子大口大口吃草嘍!咦,草為什么是黑色的呀?

引導幼兒觀察寶寶頭發(fā)的顏色,讓幼兒大膽猜測說出:小兔子吃的不是草,是小朋友的頭發(fā)。(同樣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xiàn))。

3、出示ppt6—7。

兔子兔子下山嘍,跳跳跳,真軟!小兔子為什么覺得這座山很軟呀?(幼兒摸摸自己的肚皮,體驗軟軟的感覺。)。

4、出示ppt8—9。

兔子兔子回家嘍,怎么有塊大石頭?大石頭會是什么呢?(哈哈,原來是寶寶的小腳丫呀!鼓勵幼兒互動)。

5、出示ppt10。

三、完整欣賞。

小朋友,看!來了許多小兔子(出示指環(huán)兔),讓我們帶著指環(huán)兔,一邊玩玩,一邊完整講述故事。

四、游戲活動。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十一

左手伸出食指扮演“小猴子”,右手張開虎口扮演“鱷魚”

[1—2]小節(jié):歌詞:一只猴子在蕩秋千。

動作建議:左手食指做搖晃動作,右手張開虎口不動。

[3-4]小節(jié):歌詞:嘲笑鱷魚被水淹。

動作建議:跟著節(jié)奏朝著“鱷魚”彎曲左手食指。

[5-6]小節(jié):歌詞:鱷魚聽了很生氣。

動作建議:右手虎口做大力晃動作,左手食指做抖動動作。

[7-8]小節(jié):歌詞:“啊嗚”一聲抓住你。

動作建議:右手虎口包住左手食指。

教師扮演“鱷魚”,幼兒與家長扮演“猴子”,邊唱歌邊游戲。

[1-2]小節(jié):小猴子與猴媽媽隨樂自由律動,鱷魚在鱷魚島里走動。

[3-4]小節(jié):猴子朝著鱷魚自由做造型。

[5-6]小節(jié):鱷魚張開大嘴巴快步追趕猴子。

[7-8]小節(jié):猴子要在唱到“啊嗚”時跳進“安全島”躲避鱷魚,一大一小躲進一個呼啦圖。

1.感受歌曲旋律,能跟隨音樂邊唱邊做簡單的手指律動。

2.在游戲中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七小節(jié))的第一拍重音,并能在此重音處做出“抓和閃躲”的動作。

3.樂意參與游戲,在親子游戲中享受親子互動的愉悅。遵守游戲規(guī)則,聽到歌曲第四句(第七小節(jié))的第一拍重音時馬上跳進呼啦圈。

物質(zhì)準備。

1地墊21張(分兩種顏色間隔擺放)幼兒10名與家長10名國坐半圓,幼兒坐在家長的右手邊。

2.鋼琴、音頻播放器、音頻《三只猴子》。

3.小猴子和大鱷魚手偶各1、大樹造型1個、大呼啦圈10個。

經(jīng)驗準備:熟悉《鱷魚與猴子)的歌詞內(nèi)容,理解什么叫做“嘲笑”。

一、進場。

猴子媽媽拉著小猴子一個跟一個走進活動室,圍成半圓而坐。

二、感受歌曲旋律,隨樂演唱。

1.教師出示鱷魚和小猴子手偶,邊演示手偶邊隨樂講故事。

2.教師在鋼琴伴奏下邊演示手偶邊有節(jié)奏地進行歌詞讀白,幼兒和家長跟隨教師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

3.教師邊演示手偶邊范唱歌曲,幼兒與家長傾聽。

4.教師邊做手指律動邊唱歌,幼兒與家長跟唱。

三、教師與幼兒、家長分角色玩手指游戲“鱷魚與猴子”,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一拍重音。

1.全體幼兒和家長扮演猴子,教師扮演鱷魚,在聽到教師唱“啊嗚”時,幼兒和家長要把手指藏到背后。

2.數(shù)師與幼兒、家長交換角色再次游戲,在聽到教師唱“啊嗚”時,幼兒與家長做“咬”的動作。

四、親子分角色玩手指游戲“鱷魚與猴子”,進一步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一拍重音。

1.幼兒和家長商量分配鱷魚和猴子的角色,進行親子手指游戲。

2.交換角色再次進行親子手指游戲。

五、親子游戲“鱷魚島”

1.出示道具(10個呼啦圈散點擺放),邀請配班老師示范游戲玩法。

2.全體幼兒和家長扮演猴子,配班老師扮演鱷魚,跟隨音樂游戲,猴子要在唱到“啊嗚”時跳進“安全島”(呼啦圈)躲避鱷魚。

3.增加游戲難度,減少兩個“安全島”(呼啦圈)再次進行游戲。

4.家長3或4人為一組拉手圍圈蹲下,搭成“安全島”,幼兒跟隨教師扮演小猴子進行游戲在“啊嗚”時進家長們搭好的“安全島”躲避鱷魚。

六、教師引導“嘲笑別人是不對的行為”,“猴子”與“鱷魚”成為好朋友,一起唱著歌離開活動室。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十二

1、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學習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具體地描寫事物。

2、學習作者巧妙地利用動靜結(jié)合的寫作方法,來具體描寫周圍的事物。

3、讓學生們在體會作者認真觀察的基礎上,感受發(fā)現(xiàn)的樂趣,激發(fā)他們細心觀察的興趣,進而提高寫作水平。

多媒體課件

一課時

一、回顧舊知,進入課文

上節(jié)課我們《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誰能說說課文介紹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葉子,腳的樣子,怎么爬的和腳的變化)

二、自主研讀,交流收獲

1、你對爬山虎哪一個方面最感興趣,就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自然段仔細讀一讀,畫一畫,議一議,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獲?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學習。

(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2、匯報交流

在讀爬山虎的葉子的這一段時你有什么收獲?

喜歡寫爬山虎葉子的同學請舉手。(多媒體展示原文)

原文: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那此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樣描寫爬山虎的葉子的?畫出相關的語句,把自己的理解寫在書中的空白處。

(1)在第二自然段,你覺得葉子美在什么地方?

(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不留一點空隙?!保?/p>

(3) 為什么覺得這樣的葉子給人以美的享受?(綠得新鮮,鋪得均勻,排列整齊不重疊。)

(4)那誰能讀出葉子這種綠的美,密又勻稱的美來呢?觀察葉子中,葉圣陶爺爺還觀察到了葉子顏色的變化,葉子的顏色是怎么變化的?(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沒過幾天是嫩綠的,長大的葉子綠得很新鮮。)

(5)葉子的顏色變化也很美啊,誰能讀出這種美來?老師為你們配上音樂和爬山虎的各種圖片,能讀得更美嗎?(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學生獲得了美的體驗,激發(fā)起對美、對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美。)

學生匯報時,教師隨機板書:

剛長出的葉子——嫩紅

長大的葉子——嫩綠

綠得新鮮——看著舒服

葉尖朝下——鋪的均勻——沒有重疊——不留空隙(靜態(tài))

一陣風拂過——漾起波紋(動態(tài))

三、學習寫法,練習仿寫

引導學生分析寫法——動靜結(jié)合。然后就趁熱打鐵,讓學生仿照本段的寫法選擇一種自己熟悉的植物進行仿寫。那如果讓你來觀察“牽牛花”,你是不是也可以做到這樣呢?(課件出示一些牽?;ǖ膱D片,讓他們嘗試著再次將自己看到和想到的內(nèi)容融合到一起)

四、作品展示,給予表揚

1、指名讀一讀自己所仿寫的關于植物的片段

牽?;ㄓ兄桓嗑G色的莖,猶如一條條穿著綠裝的手臂,綠得像碧玉、像翡翠。那莖伸展到旁邊的樹上,把樹纏了一圈又一圈,好看極了。莖上又伸展出一片片葉子,葉子綠極了,讓人看著舒服,綠葉如春,一副生機盎然的樣子;葉子的柄和樹干都是紅色,這給牽?;ǖ木G點綴得更加耀眼奪目……一陣風吹過來,牽牛花隨風搖擺,像風鈴在丁當作響。蝴蝶舞過來,告訴我昨夜的好夢;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的故事。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牽?;?,我是在欣賞著牽牛花呢! (周暢)

每天清晨,當悠揚的歌聲把我們從睡夢中喚醒,姥姥家的小院里那千朵萬朵喇叭花也競相開放了,你看,紅的、紫的、粉色的……真是五顏六色,非常好看啊,一陣風拂過,一個個小喇叭就吹響了,隨著“滴滴滴噠……滴滴滴噠”的聲,它們昂著頭,張著嘴,象在為我們加油呢,又象是鼓舞我們在新的學期大步向前。(趙家)

2、指名談談自己的收獲

五、老師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十三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圣陶先生給他修改作文,并請他到家里做客,使他受益匪淺的生長經(jīng)歷,表示了葉圣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引導同學通過閱讀作家肖復興的生長故事,體會學作文應先學做人的道理,學習通過描寫景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同時感悟如何修改作文。講葉老給他修改作文是本文的重點,寫自身到葉老家里做客時,幾次寫到爬山虎,這是本文的難點。教學這課時,我采取這樣的步驟:整體掌握文章的內(nèi)容和脈絡----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再回歸整體、升華認識。

初讀時,引導同學了解課文寫了哪兩件事,知道這兩件事雖然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但也存在著獨立性,然后引導同學一局部一局部地學習。

第一件事講葉老給“我”批改作文,是本文的重點局部。可以讓同學先自讀這局部內(nèi)容,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重點引導同學就“葉老師怎樣修改我的作文的”和“我有什么感受”這兩個問題進行交流,以協(xié)助同學解決課文內(nèi)容,了解修改作文的方法。

課文第二件事中幾次寫到爬山虎,這些語句含義深刻,是教學的難點。通過反復朗讀,引導同學抓關鍵詞揣測其含義。

在理解了文中這兩局部內(nèi)容后,回歸整體,討論課文為什么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使同學了解到,因為我的作文寫得“親切自然”,葉老批改了我的作文,因而對我有所了解,才情我到他家里做客。我見到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葉老的教導使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怎樣作文。時間已經(jīng)過去將近三十年了,但當時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葉圣陶先生,就仿佛又看到了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所以以此為題。另外,教師還引導同學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自身的`學習收獲,特別是在寫作文和改作文方面的收獲。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十四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爬山虎、空隙、拂過、漾起、葉柄、彎曲、逐漸、瞧不起”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要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能力。

2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激趣導入:爬山虎,是一種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蘆等植物那樣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學習25課《爬山虎的腳》,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課題)。

2.檢查預習情況。

二、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剛長出來”和“長大了的”葉子各有什么特點。

2.填空:

剛長出來的葉子的特點、。

長大了的葉子的特點、、、。

3.看插圖,理解課文怎樣寫長大了的葉子。(抓住“新鮮”“一順兒”“均勻”)。

4.朗讀指導:讀出美感來。

三、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引言: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會這樣生機勃勃的鋪滿墻,跟它的腳關系密切,它的腳到底究竟是怎樣的呢?請自學第三自然段,一邊默讀一邊畫出寫爬山虎腳的有關句子。

1.屏幕顯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句子,學生說說每句話講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顏色。

2.讓全班學生選擇適當?shù)牟使P,邊默讀描寫爬山虎腳的句子,邊畫爬山虎的腳。

3.對照課文有關內(nèi)容,小組評議畫的情況。

4.觀察實物,再一次默讀課文有關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樣子、顏色。

5.結(jié)合板書小結(jié):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對爬山虎腳長的位置、樣子、顏色才了解這么仔細,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請自學課文第四自然段。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1.老師范讀,學生一邊聽,一邊圈出寫爬山虎怎么爬的動詞。

2.學生匯報,老師板書:觸巴拉貼。

3.學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變”“彎”與“貼””的因果關系的理解。

4.小結(jié):作者正是準確地運用這些動詞,把爬山虎的腳怎么爬的過程寫很具體。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長的順序來觀察的,所以寫才這么有序。

5.觀察電腦演示的爬山虎的腳爬墻的過程,用課文語句來解說這一過程。

6.重點理解什么叫“一腳一腳”往上爬。

(1)假設黑板就是一堵墻,這是爬山虎的一根莖(老師用彩色粉筆畫),這是嫩葉(畫葉)。讓學生上臺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腳,用動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評議學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對不對。

(3)再讓學生上臺演示爬山虎往高處爬的情景。

(4)教師小結(jié):原來爬山虎可不像動物那樣只有幾只腳交替著爬,而是長一只腳巴住墻,再爬必須再長出一只,再巴住墻,一直往上長,必須不斷長出新腳。所以,葉圣陶爺爺說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5)電腦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還往左邊、右邊爬,莖緊貼在墻上,爬滿整個墻。所以課文第二自然段才寫“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很”。

7.小結(jié):剛才我們學習了爬山虎觸著墻的腳是怎么爬的,那么沒觸著墻的腳會怎么樣呢?請同學們默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學習第5自然段。

1.對比學習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不同情況。

沒觸著墻:(板書)萎了。

觸著墻:(板書)牢固。

2.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怎樣?

3.課文哪個自然段也告訴我們這個意思?

三、總結(jié)。

1.學生歸納2、3、4、5自然段各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

2.復習3、4、5這幾段,講講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觀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我們學習。

4.總結(jié):這篇課文重點圍繞“爬山虎的腳”來寫,為了說清楚這個意思,作者進行細心而有序地觀察,并且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使爬山虎的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腳枝狀。

嫩紅。

觸著墻——觸巴拉貼(牢固)。

沒觸著墻——(萎了)。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十五

課文分析葉圣陶是如何修改作文稿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正是很好教導學生對學業(yè)要認真對待,不可馬虎。

2課時

1、初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這是一件什么時候的事。

2、讓學生知道葉圣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者的作文的.,從中體會葉老修改《一張畫像》對作者的影響。

3、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朗讀課文。

讓學生知道葉圣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者的作文的,從中體會葉老修改《一張畫像》對作者的影響。

一、激情導入

1、 出示課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2、 這篇文章是1992年為 紀念葉圣陶先生誕辰100周年而寫的,而那時葉圣陶先生已去世20多年了。讓我們帶著那份懷念一起讀讀課題,讓我們再次深情地讀一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2、 反饋:同學們你們讀得真投入呀,把你最受感動的和大家分享

3、 概括地說到底是哪兩件事讓作者念念不忘?(修改作文,邀請做客)

4、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學習“修改作文”這件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這件事?(1-5)

三、研讀“忘不了”

提問:默讀1-5自然段,找一找,是什么讓作者忘不了??

(一)抓“密密麻麻”的修改符號,體會“忘不了”的情意

1、出示句子: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2、細細地讀,你感受到什么?(密密麻麻,到處:細致、認真、一絲不茍)把你的感受帶入文字(當讀——指名——齊)

3、讓我們身臨其境地看看這篇葉圣陶爺爺修改的作文稿(出示)哪一處,哪一個細節(jié)給你的印象最深刻?(標點、錯字、句子的順序、不通順、長句改短句)

引讀:怪不得作者看到自己的作文被如此認真修改,愣住了——

怪不得至今還清楚的記得:葉老把原來的作文題“一張畫像”改成了“一幅畫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準確性;在我的句子中刪掉了“包”這個動詞,使句子更——(干凈了也規(guī)范了);而且“書皮”改成“包書紙”——(更確切了)

4、可是葉老只是一篇這么改嗎?只是二十篇嗎?(引入葉圣陶的介紹:葉圣陶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顧問、中央文史館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看了介紹你想說什么?)

引讀:他是一位大作家,大編輯,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作品等著他修改,等著出版。如此忙碌的葉老卻為我這么認真細致地修改作文,我怎能不一下子——愣住了!

(二)抓“春風拂面”的作文評語,體會“忘不了”的情意

1、出示句子:我雖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2、如果你就是作者,從沒見過面的大作家?guī)湍愀淖魑?,你有什么感覺?(溫暖,激動,高興,興奮)帶著這種感覺讀。

葉老先生給我的感覺正如作者寫的“如春風拂面”(板書:忘不了)

3、不僅對文章做了修改,讓我們吃驚的是還有這樣一則鼓舞人的短評,肖復興最后也成為了一名大作家,老師在備課時候無意中找到了作者當時寫下的一段感受。

(出示:那時,我才十五歲,一個毛頭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大文學家的指點和鼓勵,內(nèi)心的激動可想而知,漲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飛出的一只只鳥兒紛紛抖著翅膀。)(與短評一起出現(xiàn))

看似簡單的幾個字,看似簡短的一則評語,作家葉圣陶給肖復興留下了什么?

4、他回想起20年前的事,由衷的感嘆說——(引讀)

小結(jié):作者的自信、勇氣、希望來源于葉老先生認真、平和和溫暖(課件出示)

四、真情寫話

1、此時此刻,我們一定被一份感動所包圍,把我們的感動化作文字。用“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句式寫出作者的記憶。

2、交流

忘不了的還有很多,下節(jié)課學習。

五.課外拓展:

要求大家對自己的一篇作文也做細致的修改,下次帶回交流。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十六

《爬山虎的腳》3、4、5自然段。

1、理解重點詞語,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

3、激發(fā)學生觀察的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通過對詞語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

圖片、彩色筆、畫紙

1 游戲激趣

2 、導入課題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下面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

(版書:爬山虎)(來用紅粉筆板書:"的腳")

(2)齊讀課題。(生讀課題)

3、展示目標。(隨機)

探究一:爬山虎的腳長在哪?

1、學生快速朗讀課文3、4、5自然段。-----劃出寫爬山虎腳的位置句子或詞語。

2、抽生交流。

3、直觀理解:葉、葉柄、反面。

探究二: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兒的?

1、結(jié)合燈片自由朗讀課文3、4、5自然段。在書上畫出有關詞語,句子。(讀、劃、填、畫)

2、小組合作完成學習提示。

3、學生匯報,師生評價。(注意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是從哪些自然段找到的,同時引導學生產(chǎn)出有沒有不 同的意見。)

4、隨機理解“蝸牛的觸角?”老師特意給你們帶來一只小蝸牛,你們想不想看?(出示圖)(指名看圖說出蝸牛的觸角什么樣)

5、請你選擇恰當?shù)念伾P,將圖“爬山虎”的腳畫出來。

引導學生一邊畫一邊說出原因,相機引導學生評議。

6、小結(jié):注意從作者不同的方面觀察引導學生學習觀察方法---細心觀察,從文句中“不幾天”體會作者連續(xù)觀察。

探究三:爬山虎是怎樣爬的?

1、自由讀課文相關的語句,-----劃出爬山虎怎么爬的動詞。

2、抽生交流。(觸、巴、彎、拉、貼)

3、小組演一演。(假設你就是一株爬山虎,你能不能結(jié)合著幾個動詞把爬山虎爬墻的一系列動作表演出來?給學生說清楚要求,用手臂表示一根細絲,握住拳頭表示細絲的頂端,張開手表示小圓片。)

4、抽生黑板上表演。

5、再次結(jié)合圖,理解“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边@句話??刹豢梢該Q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探究四:爬山虎的腳力氣有多大?

1、朗讀課文最后一句話,說說自己體會?

2、拓展閱讀,談收獲。

爬山虎為什么能牢固地吸附在墻上的呢?

我便帶著問題去觀察了爬山虎。我細細觀察,發(fā)現(xiàn)爬山虎莖上有很多細絲,每根細絲都像蝸牛那細細的觸角。當這些觸角附在墻面上的時候,每根細絲的頂端都變成了一個個小圓片,正是這吸盤一樣的小圓片,牢牢地吸在墻上,使 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小段爬山虎拉了下來,那么一株爬山虎有多少個觸角呢?于是,我就在爬山虎莖上四個不同的位置,各量出了一米長的莖干,開始仔細測算了觸角的數(shù)量,四次測算的結(jié)果,一米長的莖干上有近25個觸角!正是這么多的觸角把枝葉牢牢地攀附在高墻上的。

那么,爬山虎的觸角究竟能承受多大的接力呢?于是我又開始啊忙碌的測量,并做了一張自制的拉力表:

從測定表中,可知每個觸角平承受約0。125的千克,由此,我們又可以推算出每米爬山虎莖干能承受的拉力是3千克左右。沒有想到不起眼的爬山虎竟然有這么大 方魔力。

3、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句話。(驚奇,贊美)

1、談談自己有什么收獲。(重視觀察)

2、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配樂。

觀察身邊的一株植物,以《我發(fā)現(xiàn) 的秘密》寫片段。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十七

繪本《兔子兔子爬山嘍》,看這本書的封面,我們大家都以為故事講的應該是描述兔子去爬山過程中發(fā)生的一些有趣的事,但是大家往后看,才發(fā)現(xiàn)他是一本描述媽媽和寶寶之間的溫馨的情感的書?;顒拥拈_展希望孩子們能夠領悟到與媽媽共同游戲帶來的快樂和溫馨。在活動中孩子們都很大膽的猜測:故事里的山是高高聳立的,看書后才知道原來是寶寶的后背;草是綠綠的,看后才知道原來是寶寶的頭發(fā)等等。一張一張形象逼真的圖像引起孩子們的興趣,開拓了幼兒的思路,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引發(fā)了幼兒語言表達的動機,提高孩子們的看圖講述畫面的能力,培養(yǎng)具有大膽表述與創(chuàng)意想象能力。最后游戲部分邀請媽媽跟孩子們互動,讓孩子知道故事中的游戲的具體玩法,媽媽們的參與這種感情就很間接,孩子們也不僅在意識上理解媽媽和寶寶的感情,更豐富了肢體的具體感覺。

1.初步理解畫面內(nèi)容,大膽猜測故事情節(jié)。

2.體驗繪本故事帶來的樂趣,愿意共同講述畫面內(nèi)容。

3.感受和媽媽一起游戲帶來的快樂。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nèi)容。

5.運用已有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1.幼兒人手一本繪本

2.兔子手偶每人一個

3.《兔子兔子爬上嘍》

4.邀請媽媽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播放歡快的音樂)

1.教師和幼兒一起戴上手偶兔子,跟隨音樂跳舞,感受快樂。

師:今天天氣可真好,戴上你的兔寶寶一起出去做游戲吧!

(指導策略:音樂是最能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的,手偶教具的出現(xiàn)不僅更孩子一個更直觀形象的刺激,更活躍了氣氛,為下面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跟著音樂跳舞,使孩子很快就融入了這愉快的氣氛中。)

二、集體閱讀:

今天小兔子和我們跳舞感到非常開心,他要給小朋友分享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出示繪本書,采用提問的形式,引起幼兒觀看興趣。

三、播放ppt,理解繪本內(nèi)容。

(指導策略:動靜結(jié)合,模仿兔子爬山的動作,讓幼兒自己感受一下“嘿喲嘿喲“的感覺,充分滿足幼兒的表演欲望。)

(3)出示ppt4,兔子大口大口吃草嘍,,咦,草為什么是黑色的呀?

(指導策略:引導幼兒觀察寶寶頭發(fā)的顏色,讓幼兒大膽說出:兔子吃的不是草,是寶寶的頭發(fā)。引導幼兒模仿兔子吃草的動作和聲音,很有趣,讓孩子在角色表演中感受繪本故事帶來的快樂。)

(4)出示ppt5,師:小草吃起來是什么味道的?為什么?幼兒:好香呀,一定是寶寶很講衛(wèi)生,經(jīng)常洗頭。(指導策略:這是寶寶的答案,好香呀,順其自然地過渡到衛(wèi)生教育,教育寶寶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5)出示ppt6,兔子兔子下山嘍,他是怎樣下山的?

幼兒:像滑滑梯一樣,(指導策略:引導幼兒用小手在肚子上感受一下“哧溜哧溜”的感覺鼓勵幼兒學會關心別人“下山要小心哦,慢點?!保?/p>

(6)出示ppt7,跳跳跳,真軟,小兔子為什么覺得這座山很軟呀?(指導策略:引導幼兒摸摸自己的肚皮或同伴之間相互摸摸,感受軟軟的感覺,體驗和同伴共同游戲帶來的快樂。)

(7)出示ppt8,兔子兔子回家嘍,怎么有塊大石頭,大石頭會是什么呢?

(8)出示ppt9,哈哈,原來是寶寶的小腳丫啊,(鼓勵幼兒互動)

(10)出示ppt11,畫面中出現(xiàn)了誰?寶寶在哪里?小兔子呢?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小兔子是套在媽媽手山的玩偶,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寶寶、媽媽、兔子的表情,感受他們之間的相親相愛,溫馨和快樂。

(指導策略:第二環(huán)節(jié)通過多媒體教學,把繪本里的內(nèi)容一張張的展現(xiàn)在多媒體的大屏幕上,使圖象更加清晰、清楚,內(nèi)容顯示形象逼真,引起了孩子們猜測的欲望,開拓了幼兒的思路,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引發(fā)了幼兒語言表達的動機。)三、完整欣賞1.引導幼兒自主閱讀。(每人一本繪本)(指導策略:引導幼兒一頁一頁翻閱,手指著畫面邊看邊講,愛護圖書。)2。邀請媽媽上臺和寶寶一起表演請媽媽戴上手偶小兔子,寶寶坐在媽媽身上一起邊表演邊講述故事。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十八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爬山虎、空隙、拂過、漾起、葉柄、彎曲逐漸、瞧不起”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4、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能力。

2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激趣導入:爬山虎,是一種攀援植物,它不用像是葡萄或葫蘆等植物那樣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什么原因的呢?今天,我們學習25課《爬山虎的腳》,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課題)

2、檢查預習的情況

二、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剛長出來”和“長大了的”葉子各有什么特點。

2、填空:

剛長出來的葉子的特點 、 。

長大了的葉子的特點 、 、 、 。

3、看插圖,理解課文怎樣寫長大了的葉子。(抓住“新鮮”“一順兒”“均勻”)

4、朗讀指導:讀出美感來。

三、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引言: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會這樣生機勃勃鋪滿墻,跟它的腳關系密切,它的腳到底是怎樣的呢?請自學第三自然段,邊默讀邊畫出寫爬山虎腳的有關句子。

1、屏幕顯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句子,學生說說每句話講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顏色。

2、讓全班學生選擇適當?shù)牟使P,邊默讀描寫爬山虎腳的句子,邊畫爬山虎的腳。

3、對照課文有關內(nèi)容,小組評議畫的情況。

4、觀察實物,再一次默讀課文有關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樣子、顏色。

5、結(jié)合板書小結(jié):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對爬山虎腳長的位置、樣子、顏色才了解得這么仔細,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請自學課文第四自然段。

一、了解爬山虎是如何往上爬的

1、老師范讀,學生一邊聽,一邊圈出寫爬山虎如何爬的動詞。

2、學生匯報,老師板書:觸巴拉貼

3、學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如何爬的,注意“變”“彎”與“貼””的因果關系的理解。

4、小結(jié):作者正是準確地運用這些動詞,把爬山虎的腳如何爬的過程寫得很具體。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長的順序來觀察的,所以寫得才這么有序。

5、觀察電腦演示的爬山虎的腳爬墻的過程,用課文語句來解說這一過程。

6、重點理解什么叫“一腳一腳”往上爬。

(1)假設黑板就是一堵墻,這是爬山虎的一根莖(老師用彩色粉筆畫),這是嫩葉(畫葉)。讓學生上臺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腳,用動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評議學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對不對。

(3)再讓學生上臺演示爬山虎往高處爬的情景。

(4)教師小結(jié):原來爬山虎可不像動物那樣只有幾只腳交替著爬,而是長一只腳巴住墻,再爬必須再長出一只,再巴住墻,一直往上長,必須不斷長出新腳。所以,葉圣陶爺爺說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5)電腦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還往左邊、右邊爬,莖緊貼在墻上,爬滿整個墻。所以課文第二自然段才寫“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7、小結(jié):剛才我們學習了爬山虎觸著墻的腳是如何爬的,那么沒觸著墻的腳會怎么樣呢?請同學們默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學習第5自然段

1、對比學習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不同情況。

沒觸著墻:(板書)萎了

觸著墻:(板書)牢固

2、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怎樣?

3、課文哪個自然段也告訴我們這個意思?

三、總結(jié)

1、學生歸納2、3、4、5自然段各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

2、復習3、4、5這幾段,講講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觀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4、總結(jié):這篇課文重點圍繞“爬山虎的腳”來寫,為了說清楚這個意思,作者進行細心而有序地觀察,并且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使爬山虎的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十九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3、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準備教學掛圖,將讀文與看圖結(jié)合起來。

做好預習:

預習生字 朗讀課文 回答問題 提出質(zhì)疑。

1、出示掛圖:爬山虎

3、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爬山虎

1、讀課文,學生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爬山虎的?

2、學生交流,教師歸納出本篇課文的兩個探究點(多媒體顯示):

a、爬山虎的葉子是怎樣的?

b.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又是怎樣爬的?

小結(jié)過渡: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提問: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哪些地方寫得美?你喜歡哪些句子?

4、老師指導讀出美感來。可以采取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補充后半句。

5、拓展

6、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爬滿墻,這跟它的什么有關系呢?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激發(fā)學生興趣。

1、讀生字詞

2、注意易錯的字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二十

1、 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增加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2、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3、 學習折紙:猴子爬山。

1、 猴子爬山的折紙范例一份。

2、 手工材料人手一份,剪刀一把。

1、 教師邊念兒歌,邊操作折紙范例,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小猴子,真可愛,花果山下來爬山,爬爬爬,爬上山后笑哈哈。

2、引導幼兒分析制作方法。

3、教師講解示范折紙步驟:

(1) 正方形紙,對邊折。

(2) 一角向下折,一角向面折。

(3) 將手插進中間層撐開成錐形,兩腰向內(nèi)壓,成正方形。

(4) 剪下上面一角,畫上猴頭。兩面下角沿虛線折,露出中間層。

(5) 將畫有猴頭的小三角形夾在中層上。

(6) 用雙手各拉住中層下角,上下兩角貼緊輕輕拉動,猴子即可爬山了

4、發(fā)下材料,讓幼兒自由動手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5、作業(yè)完后,互相欣賞作業(yè)。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二十一

3、激發(fā)學生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堅持不懈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1、學習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2、說說我跟父親爬山時學到了什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朗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正確、流利,不讀破詞破句。

2、師生共同評價朗讀情況。

3、出示本課生字。

1)指名認讀生字,并口頭組詞。

2)出示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指定小組進行開火車讀生字、新詞比賽。

4)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并在句字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以小組為單位,小組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

2、個小組內(nèi)先互相討論交流,進行改進。并推薦出代表發(fā)言。

3、個小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小組內(nèi)互相朗讀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喜歡的語句。

5、劃分結(jié)構(gòu)段。

第一自然段(1):父親在一個夏日的清晨帶我去爬山。

第二段(2-7):在上山途中父親告訴我其實能不能爬上山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盡了力。

第三段(8-9):在下山去中,父親告訴我大自然的沒不只是用眼睛去看,還要用耳朵去聽,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體會,左后用腦子去思考。

第四段(10)我從青山那里學到沉靜,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從父親身上學到了智慧。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第一段。

2、你讀懂了什么?(主要介紹了時間、人物。)

3.你從課文的第一句體會到了什么?

(體會到了父親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也是一個十分疼愛我的好父親。)

4、你知道父親為什么要帶我去爬山呢?

五、小結(jié)

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第一課時,我們知道了作者的父親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也是一個疼愛我的好父親。

六、作業(yè)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課文2-10自然段;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背誦最后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二段。

2、學生評價朗讀情況。

3、學生自主學習本段。

4、反饋學習情況:你讀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質(zhì)疑?

5、在爬山過程中,父親對我說了什么?找出父親的話。

6、聽懂父親的話嗎?找出說明的詞語來。(似懂非懂)

7、一起朗讀父親說的話后思考: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8、當?shù)巧仙巾敃r,父親又對我說了什么?我理解父親說的話了嗎?從哪句可以看出?

9、為什么我的臉就像煮熟的鴨子一樣紅?(因為在這次數(shù)學考試中我沒有盡力,只考了61分,可我卻說已經(jīng)盡力了,被爸爸識破了。)

10、全班一起朗讀我和父親的對話。

三、學習第三段(8、9)

2、反饋思考情況。

3、父親告訴我應該怎樣欣賞大自然的美麗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4、讀了父親說的這句話,你知道他的意思嗎?

四、學習課文第四段

1、齊讀本段內(nèi)容,自主學習本段。

2、學生質(zhì)疑。

(1)你認為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話要說?

3、反饋學習情況。

4、父親是怎樣帶著我走那個黑暗而又寧靜的山林的?

5、你是怎樣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

五、總結(jié)全文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體會?

2、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不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盡力去做,并且告訴我們大自然的美不只是用眼睛去看,還要用耳朵去聽,更要用心靈去體驗,用腦去思考。)

六、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板書設計:

21、爬山

上山-----盡力

爬山

下山-----留心

自然----用眼、用心、用腦

22、語言的魅力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語言運用得恰當會產(chǎn)生非凡的感染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會認魅、紳、辰等3個生字,會寫魅、丐、牌、紳、衷、辰等6個字。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紳士、無動于衷、良辰美景等詞語。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語言運用得恰當會產(chǎn)生非凡的感染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檢查預習情況,學習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2課《語言的魅力》。

二、檢查預習情況:

1、音、形、義

(音)魅、漆、紳

(形)魅、牌、衷、添、陶、醉、漆、辰、丐、紳

(義)繁華形容興旺熱鬧的城鎮(zhèn)或街市。

襤褸形容衣服破破爛爛。

陶醉著了迷,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

良辰美景天氣好風景美。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的力量。

無動于衷不理睬,毫不關心,不動一點感情。

2、自讀課文,做到正確。

三、讀熟課文。

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

2、再讀課文,爭取正確流利。

3、同桌互讀互查。

4、指名讀。

5、自讀自查。

四、默讀課文,質(zhì)疑。

五、小組討論,歸納疑問。

六、全班討論,歸納疑問。

(為什么添上幾個字會產(chǎn)生這么大的作用?)

七、作業(yè):

抄寫生字詞,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板書課題

2、讀課題,說說你對魅力的理解。

3、說說生活中你覺得有什么很有魅力?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感受語言的魅力。以課題為突破口,理解體會魅力的意思,激發(fā)學習課文興趣。為什么詩人讓彼浩勒添上的那幾個字會產(chǎn)生這么大的作用?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弄清這個問題。

二、新課:

1、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邊聽邊回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說說具體在這篇課文中有魅力的語言指的是什么?

(教師板書)

2、再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想一想:詩人讓彼潔勒加上那幾個字前后,情況有什么不同?

(2)結(jié)合重點詞句全班討論交流。

(引導學生抓住木牌內(nèi)容變化前后行人的態(tài)度、失明老人的感受所發(fā)生的變化,來體會加上這幾個字的巨大作用。體會有魅力的語言所產(chǎn)生的巨大作用,激發(fā)探求魅力所在之處的好奇心。)

3、細讀課文,重點研究第六自然段:

(1)自學思考:詩人讓彼潔勒加上的那幾個字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么大的作用?

組成學習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自學、小組學習的能力

(2)全班交流。

(3)有感情地朗讀第6自然段。讓學生在讀中進一步體會語言的魅力。

三、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3、寓言兩則

教學目的:

1、讀懂課文,理解寓意,懂得沒有真才實學,靠欺騙假冒過日子,是長不了的。的道理。

2、能讀、寫、默本則寓言中的生字。理解濫竽充數(shù)、邯鄲學步等詞語意思。

3、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加上適當?shù)南胂髲褪鲈⒀?,培養(yǎng)學生想象,復述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讀懂課文,理解寓意。

2、想象、復述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濫竽充數(shù)》

教學過程:

、引入課文,出示課題:

1、(出示竽)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樂器嗎?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1課《寓言三則》中的第一則寓言《濫竽充數(shù)》。

板書課題:《濫竽充數(shù)》讀課題

3、快速閱讀,在文中劃出一句解釋濫竽充數(shù)這個詞的句子。

4、交流。

5、全班齊讀這句話。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

要求:

(1)讀準生字的音,理解詞義。

(2)思考:《濫竽充數(shù)》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檢查預習情況:

(1)請4個同學分別讀四小節(jié)。

(2)交流故事。

三、學習課文,提出問題:

1、讀了課文以后,你還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2、學生質(zhì)疑。

3、師歸納出示:

(1)南郭先生不會吹竽,為什么要參加吹竽隊充數(shù)?

(2)南郭先生怎樣在吹竽隊里充數(shù)的?

(3)南郭先生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了?

4、小組討論問題。

四、交流思考題:

問題1:

1、指名用書上的句子回答:

板書:300人一齊吹

2、指導朗讀。問題2:

1、指名交流:

2、出示:

比較:

(1)每逢吹竽,他也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伍里充數(shù)。

(2)每逢吹竽,他也裝腔作勢,混在隊伍里充數(shù)。

a:讀這兩句話,這兩句話區(qū)別在哪里?

b:那么,哪一個詞概括了南郭先生是怎樣混在隊伍里充數(shù)的?

c:他這樣裝的目的是什么呢?

e)指導朗讀:個別讀、全班讀。

3、過渡:南郭先生混過了一次又一次,沒有出過毛病,后來為什么要逃走呢?

問題3:

1、指名回答。

2、看圖:你們看,他逃走時是偷偷地

3、仔細觀察一下圖,看看南郭先生逃走時的樣子,揣摩一下他當時的心情,用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為開頭,說一段話。

4、交流。

5、師歸納。

五、寓意:

1、學了寓言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學生交流。

3、出示寓意:沒有真才實學,靠蒙混、欺騙過日子,是長不了的。

六、復述課文:

誰能看著板書,加上剛才我們的想象說話,把課文復述一下。

七、總結(jié)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邯鄲學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昨天,我們學習了寓言《濫竽充數(shù)》,誰來說說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2、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寓言《邯鄲學步》

3、板書課題,齊讀。

二、讀課文,初步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課文讀一讀,想想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互講故事。

三、深入領會課文內(nèi)容。

1、讀了這則寓言,你有什么疑問?

(1)這人為什么要學走路?

(2)這樣學走路有必要嗎?

2、解釋詞語:優(yōu)雅、一扭一擺。

3、對這一扭一擺的走路動作,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4、你說他做得對嗎?

5、他學了幾天后,有什么結(jié)果?他又做了哪些決定?

7、現(xiàn)在,你認為他對嗎?為什么?

8、從這個故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9、同桌交流。

四、總結(jié)。

1、同學們,你們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什么樣的啟示呢?

五、作業(yè)。

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有機可乘:齊宣王300個一起吹

濫竽充數(shù)裝腔作勢:沒出什么事

真相暴露:齊泯王喜歡聽獨奏

嫌姿勢不好看

學邯鄲人走路

邯鄲學步忘原來的走機械(要不得)

仿抬胯擺扭

爬走法全忘掉

24

米芾學書

教學目的:

1.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弄清米芾是怎樣學好書法的。學習米芾勤奮好學的精神。

2.讓學生了解學好書法的竅門。

3.會認琢、枉等2個生字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米芾是怎樣學好書法的。學習米芾勤奮好學的精神。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二、引導學生從題目質(zhì)疑激發(fā)閱讀興趣

看到題目后,你都想了解哪些內(nèi)容呀?(米芾是怎樣學書法的;他有什么好的方法;他是怎樣練習書法的)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初讀課文。

自學提示:

(1)把課文讀通、讀順,讀完后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把不懂的問題做上記號。一會在小組中解決。

2指名讀課文。目的:檢查自學情況,糾正生字讀音。

3指名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那你們覺得米芾小的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呀?(刻苦、認真)

四、默讀課文,深入理解

從哪些地方能看出米芾是個刻苦練字的孩子?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描寫米芾刻苦練字的語句,并讀一讀??梢栽谂赃厡懞喴ⅰ?/p>

1學生自己按要求默讀思考。

2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

3大聲朗讀畫出的語句。

五、談收獲,總結(jié)全文。

2指名再讀秀才說的練字的竅門的一段話。

3談談對秀才說的話的看法和理解。

六、拓展延伸

作業(yè):

1聯(lián)系實際談談自己學完課問候的體會,可以寫一寫讀后感。

2運用秀才說的竅門練習寫一寫今天學的這兩個生字。

板書:

米芾學書

刻苦

不只動筆,還要動心;

不但觀形,而且悟神。

語文百花園六

教學目的:

1、通過形近字的學習和積累,熟練掌握漢字知識。

2、通過讀讀背背,養(yǎng)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3、讓學生了解說話、語言的的藝術(shù)。

4、培養(yǎng)學生口頭語言能力和想象、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難點:

能說會道應該怎么辦。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語海暢游和讀讀背背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語海暢游.

1、出示文字。

2、認真讀生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4、學生反饋學習情況。

5、出示板有多義字的句子。

6、學生完成教材中的練習。

(1)相互校對,反饋學習情況。

(2)出示課外聯(lián)系題目。

這次的旅游,我們家花了很多錢。

奶奶的頭發(fā)花白了。

這朵花真好看。

(3)學習做練習,教師檢查反饋。

二、積少成多讀讀背背友誼格言。

1、出示句子。

2、全班齊讀,同桌相互抽查,熟讀成誦。

3、展示我的采集本中自己收集的有關友誼的格言。

4、全班評價,看誰收集的資料最好。

三、總結(jié)

1、這節(jié)課,你學了什么?

2、讀讀你喜歡的關于友誼的格言。

四、布置作業(yè)。

背誦格言。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閱讀平臺和能說會道。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背誦并默寫友誼格言。

二、閱讀平臺《我向奶奶學語言》

1、指名分段朗讀短文。

2、你讀懂了什么?

3、作者在這篇文章里告訴我們什么?

4、自讀短文,每個自然段都在講些什么?

第一段:寫我學了不少樸實而又生動的語言。

第二段:介紹了我自認為文化水平比奶奶高,語言一定比奶奶好。

第三段:寫奶奶說的楊柳爆青讓我覺得奶奶的詞用得準,用得好。

第四段:寫了奶奶說的句子,讓我覺得奶奶的語言用得生動。

第五段:我有新發(fā)現(xiàn)。

5、你喜歡奶奶的語言嗎?

6、說說你喜歡的原因是什么?

7、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么話對大家說的嗎?

三、能說會道應該怎么辦。

1、教師讀題目要求。

2、本次練習對我們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學生收集到的資料,在小組內(nèi)進行歸類,分組,推選出發(fā)言代表。

4、各個小組派出代表進行發(fā)言,各個小組進行評比是否講清晰了,是否語句通順,是否達到本次練習的要求。

具體要求:

(1)說說你使別人受到委屈的一件事,請同學幫你想想辦法。

(2)大家交流一下,當自己受到委屈或者別人受到委屈時,應該怎么辦?

(3)大家評一評,那些同學的想法有趣又講得好。

爬山虎教案小班篇二十二

上節(jié)課老師要求大家觀察爬山虎并作記錄,下面就請幾位同學讀一讀自己的觀察記錄。

1.讀記錄并說一說和作者的觀察有何相同和不同。

2.對比作者的描寫,集體評議大家的描寫。

體會詞語、品讀句子、演說特點

那些葉子綠的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的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空隙。

1.反復朗讀,找出能展現(xiàn)爬山虎葉子特點的詞語。

2.講一講自己有什么感受,并說一說這些詞為什么用得恰當。

3.帶著理解和感悟仔細品讀。

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的方,反面伸出六七根枝狀的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

1.討論回答:這三句介紹了爬山虎的腳哪幾方面的特點。

2.從葉柄、六七根等詞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觀察仔細認真,描寫準確生動。)

3.以我是爬山虎的腳為題,向大家演示自己的特征。

畫一畫、演一演爬山虎爬墻的過程。

1.邊讀邊畫出描寫爬山虎動作的詞語,并試著換一換這些詞語,然后集體評議、對比優(yōu)劣。

2.指名在班上說一說,可以邊說邊在黑板上圖示。

3.同位之間把爬山虎爬墻的過程按順序說一說,感悟作者是怎樣把意思寫清楚的。

1.聽老師范讀最后兩個自然段,思考后回答。

爬山虎的腳在觸墻前后有什么變化?爬山虎的生長與墻有什么關系?

2.小組交流探討。

讀一讀閱讀鏈接,說說自己的體會。

1.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一說從這一課中受到的啟發(fā)。

(可提示學生從作者的觀察順序、作者的觀察方法、文章圍繞一方法和時時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這些方面去談。)

1.觀察一種植物,按一定的順序?qū)懴聛怼?/p>

深入領悟觀察和寫作的方法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60105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