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熱門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04:49:05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熱門18篇)
時間:2023-11-11 04:49:05     小編:ZS文王

教案的編寫需要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教案的編寫還需要注重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氛圍的營造,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以下是一份教學案例,通過這個例子來展示如何編寫有效的教案。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一

2.會聯(lián)系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有圖有文字的一步計算應用題.

3.培養(yǎng)初步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有圖有文字應用題的解答.

解答有圖有文字的減法應用題.

教師準備教科書第88頁例5的兩幅圖的圖畫,獨立作業(yè)的投影片.

學生準備教科書第88頁數(shù)學游戲的口算卡片和得數(shù)卡片.

6+2= 9+4= 9+9=

9+3= 3+5= 4+6=

9+7= 9+6= 9+5=

2+7= 9+2= 9+8=

統(tǒng)計2分鐘以內(nèi)做完的人數(shù)及正確率.指名說一說計算9+3和9+7應該怎樣想.

1.導入.

師:圖中先告訴我們什么?又告訴我們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圖中先告訴我們樹上有3只鳥,又告訴我們又飛來6只.

師:求一共是多少只該怎樣算呢?

(2)揭示課題.

2.教學例5左邊的加法應用題.

(1)學生討論:題里告訴了什么?還告訴了什么?讓我們求什么?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樣計算呢?

(3)讓學生把教科書第88頁例5左題的算式補充完整.

(4)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左邊的加法題(小兔圖).

先讓學生說一說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怎樣計算,然后讓學生填書上的空.

3.教學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

讓學生自由讀一讀題,找出題中的兩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

師:求還剩幾個應該怎樣想,怎樣列式呢?

(3)讓學生把教科書第88頁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的算式補充完整.

(4)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右邊的題(汽車圖).

引導學生匯報:

5.看書,質(zhì)疑.

1.練習十九第1題(圖片:練習3).

2.比比看哪組先奪得紅旗(圖片:練習4).

3.游戲你爭我搶【詳見探究活動】.

布置作業(yè)

(投影片出示)

讓學生寫到作業(yè)本上,獨立完成作業(yè)后,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做思考題.

教學開始抓住圖畫應用題與表格應用題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利用學生已有經(jīng)驗,引導學生學習,激發(fā)學生興趣,有利于新知的學習。

整個教學過程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通過師生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習,通過體驗形成能力,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二

課時數(shù)

第15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教材72頁

1、使學生初步理解連加的含義。

2、正確地掌握10以內(nèi)連加的計算。

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

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

課型

運用圖理解連加含義

教具

小棒等

板書設計

5+2+1=84+3+1=8

復習時反復鞏固兩個數(shù)相加表示把兩個數(shù)和起來的意思,由此自然將知識遷移到三個數(shù)相加,也表示把三個數(shù)和起來,從算式意義的理解上就容易多了,再將計算弄懂深化,效果較好。

環(huán)節(jié)設計說明或修改

1、口算。

8+2=10-3=8-7=6+4=0+9=

5+5=10-8=2+5=3+7=10-2=

4+3=7+1=

2、看圖寫算式。

(手繪圖)

提問:為什么這兩道題都用加法計算?

1、教材72頁小雞圖(1)

電腦顯示:先出現(xiàn)地上有5只覓食的小雞,然后,從竹林后面跑來2只小雞,然后再出現(xiàn)1只小雞,觀察完動態(tài)畫面后,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提問:地上的小雞由哪幾個部分組成?(3個部分)

? ? ? 再把7只小雞和最后跑來的1只小雞加起來,(把7和1用線連起來,成5+2+1,就是8只小雞,在算式后面寫“=8”)

讓學生說一說連加應該怎樣計算?

小結(jié):三個數(shù)連加,要先加前面兩個數(shù),再把得數(shù)和第三個數(shù)相加。

2、教材72頁做一做左邊第一道題。

擺小棒。在自己的課桌上先擺4根小棒,再白3根小棒,(與前面4根要分開距離)最后再擺1根小棒。

根據(jù)自己擺的圖,想一想該怎樣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根據(jù)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上板演。4+3+1=8

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計算連加的時候要怎樣計算呢?這些問題先讓學生自由說然后老師總結(jié):今天我們學的是3個數(shù)連加,計算連加的時候,要先把前面兩個數(shù)加起來,再把得數(shù)加第3個數(shù)。

1、教材73頁練習十一的第一題。

2、教材73頁練習十一的第二題。

引導看燕子圖,先把題意理解清楚。

問:電線上停著幾只小燕子?又飛來幾只?后面又再來幾只?讓學生填寫算式。

問:3+4表示什么?再加2又表示什么?

3、教材73頁的練習十一的第三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評講,對個別題進行提問:你是怎樣算的?

4、教材73頁的練習十一的第四題。

要求:每個數(shù)字和每個符號都要占一小格兩個算式之間要空兩個小格。然后讓學生獨立練習。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三

1、教師都能按照要求提前備一周的課,課時量充足。能在資源共享的情況下進行有效的二次備課,逐步完善預設的過程。如王校長《識字6》教學過程中設計了“請你向外國友人介紹一處景點”的活動,讓學生將詞串表現(xiàn)的情境用語言描述出來,激發(fā)了學生說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夏金俠老師《識字8》教學預設時: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設計了“我做你猜”的游戲和“看圖說句話轉(zhuǎn)轉(zhuǎn)盤”的預設來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把學生的情緒調(diào)動起來,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生字的讀音、字形和字義;陸璐老師設計《朱德的扁擔》一課時通過具體語境和插圖理解“山高路陡”,顯得扎實有效。

2、多數(shù)教師教學目標明確,能運用新理念設計教學過程,重難點突出。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中,能注重關(guān)注學生個體,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和興趣培養(yǎng),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知識的積累與內(nèi)化,注重實踐性與拓展性。如:丁禮秀、石德芬老師在備課中進行了很好的體現(xiàn)。

3、教師們能重視作業(yè)設計和板書設計,使板書真正達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如張靈寧老師讓學生畫一畫秋姑娘寫的信的樣子,符合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王越越老師設計“秋姑娘的信還會寫給誰?”鼓勵孩子想象寫話,捕捉了文本中生成點;畢言琳老師設計讓學生編課本劇演一演,注重了語文的實踐性。陳曉飛老師的《梅蘭芳學藝》板書設計抓住“勤學苦練”突出從“沒有神兒”到“有神兒”的變化,理清了文脈。

4、教師們對教學的反思態(tài)度,比以前更認真了。很多教師能結(jié)合課堂教學實際總結(jié)得失,撰寫課后反思,寫得實在,具體,體現(xiàn)出教師對教材的深入研究以及對教學中出現(xiàn)問題的進一步改進。如楊霞蘭老師能從指導朗讀方面反思了《我叫神舟號》的成功做法;劉暄老師在《江南》一課反思時不僅反思了自己的教法還反思學生的學法;周寰寅老師反思《識字7》時圍繞“圖文結(jié)合識字”深入展開,針對性強;潘成越、朱小力老師的課后反思詳實、豐富,有一定的價值,值得一讀。

5、手寫備課的教師態(tài)度認真,頁面整潔、清楚、美觀。老師們備課態(tài)度認真,工作扎實。母案中圈圈點點,并且對現(xiàn)成的內(nèi)容進行了針對性地增、刪、改、批,留下了老師辛勤耕耘的串串足跡。如王越越老師、陸璐老師的備課筆記看著真是一種享受。

6、方余順、周寰寅和滿斌三位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更是值得學習,他們不僅要備好自己主學科的課程內(nèi)容,在兼職學科的備課上也毫不馬虎,教案備得非常認真。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四

課型:新授課

試講人:張玲娟

學時:1學時

備課時間:20xx-6-11

授課時間:20xx-6-14

1、知識目標:知道圓形的特征,能從不同的物品中找出共同的地方(圖案為圓形)。

2、能力目標:幼兒樂意參加操作活動,能遵守操作規(guī)則,并能獨立畫出圓形。

3、德育目標:利用觀察法、操作法等來引導幼兒學習。教學重點:

1、指導幼兒了解圓形的特征,并讓幼兒能在圖案中找出圓形。教學難點:

1、幼兒需要發(fā)揮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學會畫出圓形。教學方法:

1、觀察法2、示范法3、提問法4、操作法等。

1、若干個圓形實物圖(硬幣、眼鏡、手表等)

2、鉛筆、白紙(學生自備)

3、幾張缺少輪子的圖片

1、引題

教師:“小朋友們,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恍┯腥さ臇|西,大家想不想來看一看,都是些什么東西呀?”(老師拿出準備好的材料)教師:“小朋友們,有誰告訴我這些是什么呀?”(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教師:“小朋友都很聰明,認識這些東西,那大家看一看這些東西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呢?都是什么形狀的呀?嗯,對了,大家真聰明,這個就是圓形。”

教師:“小朋友們認識了圓形,那大家要不要和老師學習畫圓???拿出大家?guī)淼墓P和紙,跟著老師一起來,好不好呀?小朋友們,注意哦,畫的時候不要弄傷自己的.小手哦!”(教師提醒小朋友安全問題)

2、找圓形

教師(出示放大的缺少輪子的圖片):“小朋友看看圖上有什么呀?這些車子能開嗎?為什么能開或者不能開呢?”(師生互動)呀?教師:“小朋友眼睛真靈,原來呀,這些車子的輪子都不見了,那怎么辦呢?我們小朋友來幫幫忙好嗎?找找看,應該畫在哪里?”(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指導)

3、找找生活中的圓形

教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幫車子找到了它們的圓圓的輪子。大

家都學到了什么是圓形,那小朋友們,今天回家之后,在家里找一找圓形,然后指給爸爸媽媽看,好嘛?那今天的課就結(jié)束了,小朋友們,再見!”

教學反饋:

1、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采用圖片展示、現(xiàn)場教學等方式來指導幼兒進行學習,這樣更容易讓幼兒接受所學知識。

2、本次教學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也會很好地鍛煉幼兒的觀察力,能在生活中得到運用。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五

1.鞏固7的加減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養(yǎng)成認真傾聽、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正確識圖,知道括號和問號所表示的意義.

結(jié)合圖意正確地選擇算法.

1.口算:7以內(nèi)的加減法

老師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學生開火車口算.

2.看圖列式計算

分別出示:教材36頁的兔子圖和青蛙圖(不加括號和?只).

學生看圖列式,老師板書:4+3=7 7-2=5

3+4=7

第2題為什么用減法?(因為荷葉上有7只青蛙,跳到水里2只就是去掉了2只,所以用減法.)

師:同學們對圖的意思理解得非常好!你們都是根據(jù)小動物做動作的方向,確定是需要合并還是需要去掉來列算式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題目意思更明確了,圖中清楚地告訴我們要求什么問題,這就是圖畫應用題.(板書課題:圖畫應用題)

1.教學例1

老師在兔子圖的下面畫括號,在括號的下面加寫?只.

邊畫邊說明:括號表示把兩邊的兔子合并起來,下面加一個?只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問:括號表示什么意思??只表示什么意思?

老師引導學生敘述圖意.

邊指圖邊問:圖中告訴了我們什么?又告訴了我們什么?讓我們求什么?

在分步回答的基礎上,讓學生試著用三句話完整地敘述圖意.

(有4只兔子采蘑菇,又來了3只,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

問:要求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怎樣列式?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板書:4+3=7(要求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就要把4只和3只這兩部分合并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

問:4+3=7表示什么意思?

2.教學例2

老師在青蛙圖上畫括號,在括號下面寫7只,在左邊的青蛙圖上面寫?只.

問:現(xiàn)在這幅青蛙圖和剛才有什么不同?(多了括號、7只和?只)

這幅圖表示什么意思呢?

問:題中告訴我們原來荷葉上有幾只青蛙?(出現(xiàn)括號、7只)

(手指跳到水里的青蛙)跳到水里幾只?(手指?只)求什么?

你能完整地敘述一下圖意嗎?

找兩名同學完整地敘述圖意.(原來荷葉上有7只青蛙,跳到水里2只,還剩幾只?)

問:要求還剩幾只,怎樣列式?為什么用減法?

板書:7-2=5(要求還剩幾只,就要從原來的'7只里面去掉跳到水里的2只,所以用減法計算.)

問:7-2=5表示什么意思?

3.比較

(第1題是知道了兩個部分求整體用加法計算;第2題是知道了整體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

師:問號所在的位置不同,所求的問題就不同,因此,同學們在看圖的時候一定要認真.

4.做一做

(1)投影出示教材36頁做一做的金魚圖

問:圖中告訴了我們什么和什么,讓我們求什么?

找兩個人敘述圖意后,學生獨立列式.

訂正時說一說: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2)投影出示

問:樹上原來有幾只小鳥?(7只)飛走了幾只?(3只)求什么?

指名學生完整地敘述一下圖意.

學生列式解答.

訂正時說一說: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5.質(zhì)疑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知道了什么?誰還有什么問題嗎?

1.出示教材39頁第5題的蘋果圖和兔子圖

同桌互相說圖意,然后自己列式解答,最后集體訂正: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2.看圖列式(學生獨立完成)

3.教材39頁的思考題:

有7只小兔,每只小兔要喂1個蘿卜,還缺2個蘿卜.現(xiàn)在有幾個蘿卜?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六

p56、p57頁8和9的加減法。

1、會熟練口算10以內(nèi)加減法,能正確解答。

2、能用10以內(nèi)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初步感知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3、在計數(shù)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感。

初步建立數(shù)感,培養(yǎng)學生心算計數(shù)。

課件。

出示花果山和孫悟空,小朋友,今天我?guī)銈兊交ü饺ビ^光好嗎?

1、8的加減法。

a、獨立思考。

你們看,咱們的山上景色不錯吧,看小猴子們都下山來歡迎呢,出示課件圖。

出示課件。

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嗎?

說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計算?

寫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學生說出加法的意思,樹上有6只猴,樹下有2只,一共有幾只?

b、評價,你認為誰寫的好?理由呢?

c、小結(jié):同樣一幅圖,我們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減法,只要能正確地說清圖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減法。

小朋友們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樹,結(jié)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課件出示:兩棵桃樹,一棵樹上有7個桃子,一棵樹上有2個桃子。

請你們用學具代替桃子來擺一擺,然后獨立寫出算式。

誰愿意向大家說出你的算式,評價:你認為哪個組寫的好?

2、學生分組拿出數(shù)字卡片,同組兩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兩個數(shù)。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蘋果的游戲來完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什么?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七

正確識圖,理解題意.

正確選擇算法.

1.口算:9以內(nèi)的加減法.

(1)老師出示口算卡片,請一組同學來算,其他同學當裁判.

(2)學生搶答.

2.看圖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出示教材50頁的荷花圖(不注明條件和問題)

師:你能結(jié)合這幅圖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嗎?

指名回答,老師板書:6+3=9 9-3=6

3+6=9 9-6=3

問:這兩道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把左邊的6朵荷花和右邊的3朵荷花合并起來,一共是9朵荷花.)

這兩道減法算式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9-3=6表示從9朵荷花里面去掉右邊的'3朵,就是左邊的6朵.)

(9-6=3表示從9朵荷花里面去掉左邊的6朵,就是右邊的3朵.)

師:如果題中標明了條件和問題(板書:6朵、大括號和?朵),這幅圖該怎樣理解呢?

1.看荷花圖自己說一說圖意,然后指名說.(左邊有6朵荷花,右邊有3朵荷花,一共有多少朵荷花?)

學生獨立列算式,然后集體訂正.板書:6+3=9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多少朵荷花,就要把6朵和3朵這兩部分合并起來,所以用加法.)

2.出示小鹿圖.

學生互相說圖意,然后指名說.(草地上一共有9只小鹿,跑了3只,還剩幾只?)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集體訂正.板書:9-3=6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減法?(要求還剩幾只,就要從原來的9只里面去掉跑了的3只,所以用減法計算.)

3.做一做

投影出示50頁的葡萄圖和魚圖.

師:你能自己看懂圖意嗎?請你獨立完成這兩道題.

學生在書上完成后集體訂正.板書:5+4=9

問:第一題你是怎么想的?還有不同想法嗎?(如果列成4+5=9也是正確的.)

板書:9-1=8

問:誰說說這道題,你是怎么想的?

問: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1.學生獨立解答教材53頁的第15題.

出示53頁的兩組企鵝圖,集體訂正.

比較:這兩道題有什么不同?

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然后指名回答.

問:為什么第1題用減法,第二題用加法?

如果把第1題的?只移到右邊來,怎么列式?

2.投影出示58頁的蘿卜冬瓜圖(圖中一部分被蓋住,不能數(shù)出來的).

學生獨立解答,然后集體訂正.

3.聽題列式解答

老師口述題目,學生舉手回答.

(1)街道兩邊各種了3棵樹,一共種了幾棵樹?

(2)小明疊飛機,先用了3張紙,又用了6張紙,小明一共用了幾張紙?

(3)小紅要寫9行字,已經(jīng)寫了5行,還要寫幾行?

(4)媽媽買來4個蘋果,買來的梨和蘋果同樣多,媽媽一共買來多少個水果?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八

1、通過數(shù)數(shù)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shù)數(shù)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shù)數(shù)的方法。

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重點:通過數(shù)數(shù)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數(shù)數(shù)的方法。

難點:學會觀察圖片的方法;用語言表達觀察的結(jié)果。

第2~3頁彩圖(或相應多媒體課件),第4~5頁彩圖,10以內(nèi)的數(shù)字卡片。

一、談話引入課題:

我們平時很多時候要用到數(shù)數(shù),大家會從1數(shù)到10嗎?誰來數(shù)一數(shù)?(伸出兩只小手,互相數(shù)一數(shù)同桌小朋友有幾根手指。與老師一起一邊伸手指一邊數(shù)數(shù)。)

二、看圖數(shù)數(shù):

1、激發(fā)觀察興趣。

(1)師出示教科書第2~3頁彩圖。

(2)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所美麗的小學校。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上學來了。大家看看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同桌的小朋友。

(3)問:誰來說一說這幅圖上都有些什么?還有什么?

2、數(shù)圖中的數(shù)量。

(1)小朋友們認真地數(shù)一數(shù),這里有幾面國旗?(配合學生回答,貼一面國旗圖。

(2)師:一面國旗,就可以用數(shù)字“1”表示。(同時在圖右邊對應貼出數(shù)字卡片“1”。)

(3)教師領讀,學生自己小聲讀。

(4)小朋友們再找一找,圖中還有哪些也可以用數(shù)字“1”來表示?

(5)小朋友們再數(shù)數(shù)看,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多少?

三、認讀1~10各數(shù):

1、10個數(shù)都數(shù)完后,教師先領讀各數(shù),然后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shù)讓學生讀。

四、數(shù)身邊的事物:

你有幾個鉛筆盒?幾枝鉛筆?

第一行有幾位同學?幾位男同學?幾位女同學?

我們教室有幾扇窗戶?幾枝日光燈?

你的右邊有幾位同學?左邊有幾位同學?

黑板的上邊貼了幾個字?

五、小結(jié):

今天,我們一起數(shù)了美麗的小學校里面的紅旗、花、樹木和鴿子等許多東西,還數(shù)了我們身邊的門、窗、鉛筆等事物。下課后,小朋友們還可以數(shù)一數(shù)我們校園里的事物。放學后,再數(shù)數(shù)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你的家人,好不好。

“數(shù)一數(shù)”這節(jié)課,是小學階段的第一節(jié)課,也是入學教育課。作為一年級數(shù)學的第一單元,數(shù)一數(shù)之中所用到的數(shù)字相對較小,很多小朋友在幼兒園時就學會數(shù)這幾個數(shù)字了??磮D數(shù)物體時,只要他們觀察的夠仔細,相信他們都能數(shù)出自己所選物體的個數(shù),所以我感覺著一單元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還有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興趣的目的,在在課堂中盡量給學生發(fā)言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興趣。所以在上課時,可以盡可能的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數(shù)物體,比如數(shù)人時可以先數(shù)女同學有幾個,再數(shù)背書包的女同學有幾個,再數(shù)扎辮子的女同學有幾個等等,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比較簡單,但是作為學生進入小學的第一節(jié)數(shù)學課,要培養(yǎng)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順利的適應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是這節(jié)課的關(guān)鍵。

“數(shù)一數(shù)”一課是一年級學生入學學習數(shù)學的第一課。為了使學生了解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性,一上課就運用了輕松的談話方式喚起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在教學時,先對學生的數(shù)數(shù)情況進行初步的了解:接著為學生出示鮮艷的圖(課件出示),吸引其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學活動按照先引導學生數(shù)圖中事物的數(shù)量,在抽象出數(shù),然后在回到數(shù)數(shù)活動中進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10以內(nèi)各數(shù)的認讀,采用了多種方法,分步驟的練習與反饋,便于全面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最后引導學生數(shù)一數(shù)身邊事物的數(shù)量,將數(shù)與學生身邊的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體現(xiàn)數(shù)學的廣泛性。最后的小結(jié),既對本節(jié)課學習活動進行了總結(jié),又進一步將活動擴展到課外,使數(shù)學學習走出課堂。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九

1、在觀察人民幣以及換幣、取幣等活動中認識1元以內(nèi)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2、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學會簡單的購物,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勤儉節(jié)約的教育。

教學重點: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各種面值人民幣之間的簡單換算。

一、情境激趣

1、出示例題第一幅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主探究

1、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你們認識人民幣嗎?請你從盒子里找出認識的人民幣,介紹給本組的小朋友聽。分組活動。

組匯報:讓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逐一介紹面值不同的人民幣,教師隨機補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分別展示出來。

認識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讓學生辨認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jié)約用錢的思想教育。

提問:小朋友,你們能把這些人民幣分分類嗎?請學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幣,小組合作分類。

學生匯報分類情況,并說說分類的依據(jù)??偨Y(jié)學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幣的種類有:硬幣、紙幣;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2、例題第二幅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

提問:圖中的小朋友想買什么?(手表)

買手表該付多少錢?(1元)

請學生從盒子里拿出1元錢,比一比誰的拿法多。

提問:我們已經(jīng)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幾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角

1角=()分

3、試一試:一張1元的人民幣可以換幾張5角的?幾張2角的可以換1張1元的?同桌互換。

請學生說說互換的結(jié)果,以及為什么要這樣換。

三、應用拓展

請學生把要買的物品和對應的人民幣連起來。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說說每個題目的意思,再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題。

(2)“想想做做”第4題

思考:用一種人民幣怎么拿?兩種呢?三種呢?

游戲:購物。(“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貨架:橡皮(每塊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鉛筆(每枝4角),自動鉛筆(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請小朋友用1元錢購物,想一想,說一說,可以買哪幾樣東西?應找回多少錢?

四、總結(jié)延伸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認識元角分)知道了什么?(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1元=10角、1角=10分)關(guān)于人民幣,小朋友們還知道什么呢?這些面值更大的人民幣,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十

1、在觀察農(nóng)家小院圖提取信息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初步感知1~5各數(shù)的基數(shù)含義,知道1~5的數(shù)序,并會認、會讀、會寫這5個數(shù)。

2、在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1~5的基數(shù)含義和寫法。

1~5的寫法,初步建立數(shù)感。

一、給出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師:同學們知道,一年四季是那幾個季節(jié)嗎?

學生:知道。春夏秋冬。

教師:那現(xiàn)在是哪一個季節(jié)啊?

學生:秋天。

學生:是。

教師:同學們瞧瞧,這幅圖里面都有什么東西呀?

學生:南瓜/花朵/老奶奶。

二、進入新課。

教師:有多少個南瓜呀?

學生:5個。

教師:有多少朵花?

學生:3朵/4朵。

學生:1。

教師:圖中有什么數(shù)量是1的呢?

學生:一個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

學生:2。

教師:那就請同學們數(shù)出圖中可以用數(shù)2表示的東西。

學生:2只鴨子/2個筐/2個盤子。

教師:很對。它們的數(shù)量都是2,可以用數(shù)2表示。2數(shù)完了應該數(shù)幾呢?

學生:3。

教師:那就請同學們數(shù)出圖里面可以用數(shù)3表示的東西。

學生:3只小鳥/3盆花/3只蝴蝶。

教師:很棒,它們都是數(shù)量為3的東西,可以用數(shù)3表示,3數(shù)好了接下來應該怎么數(shù)?

學生:數(shù)4。

教師:請同學們數(shù)數(shù),圖中有什么可以用數(shù)4表示的呢?

學生:4只小雞/4朵向日葵。

教師:很對,小雞和向日葵的數(shù)量都是4,可以用數(shù)4表示。接下來我們應該數(shù)?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十一

1.認識星空中由7顆星組成的星座。

2.知道“7”的正確書寫方法。

【能力目標】。

1.按給出的數(shù)在方格紙上畫星圖。

2.能正確書寫“7”。

【情感目標】。

1.激發(fā)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心情。

2.在畫星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及發(fā)散性思維。

根據(jù)星座正確數(shù)星星。

按給出的數(shù)在方格紙上畫星圖。

教師:光盤、實物投影儀、數(shù)字書寫卡片。

學生:方格紙、小圓片。

1.課前準備交流。

請你說說自己生日所在的`星座。

2.光盤演示。

(1)出示書本上的4個星座。

(2)介紹這些星座的名稱:天鵝座、獅子座、大熊星座、射手座。

3.出示課題:美麗的星座。

1.觀察這些星座是由多少顆星星組成的?

請大家一起數(shù)數(shù):1、2、3、4、5、6、7師:全是7。

2.小組活動。

(1)用小圓片拼出數(shù)為7的星座圖案。

(2)為圖案取個星座名稱。

(3)匯報交流,說說你為什么取這個名稱?

3.出示題2:按給出的數(shù)畫星圖。

(1)學生嘗試自己畫。

(2)小組交流展示自己的星圖。

1.書寫7。

(1)學生嘗試自己寫。

(2)交流寫法及注意點。

(3)師指導寫法。

2.拓展。

選擇1到10個數(shù)。

3.在方格紙上設計一個圖案。

4.說說你的圖案像什么?

請學生說說今天你學習的愉快嗎?你又學會了什么?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十二

4.媽媽買了8瓶酸奶,小巧喝掉了6瓶,還剩幾瓶?

5.小巧養(yǎng)了6只兔子,其中2只是灰色的,其余為白色的,白色的有幾只?

6.小胖家買了5只茄子,吃掉了5個,現(xiàn)在還剩下幾個?

7.樹上有9只鳥,飛走了8只,還剩幾只?

8.小紅做了3朵紅花、6朵黃花,她一共做了幾朵花?

9.幼兒園里停有10輛校車,開走了5輛,還剩幾輛?

10.教室里原來有2個女同學,又來了5個男生和3個女生,現(xiàn)在教師里有幾個同學?

12.車上有10個人,到站后下去了6人,又上來了5人,現(xiàn)在車上有幾個人?

13.小紅有8個氣球,小軍有10個氣球,他們兩人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14.魚缸里有6條紅金魚,5條黑金魚,一共有多少條金魚?

15.李大爺養(yǎng)了13只鴿子,飛走了一些后,現(xiàn)在還有7只,飛走了幾只鴿子?

16.小明要做11朵小紅花,已經(jīng)做了7朵,還要做幾朵?

17.車上有8個老人,又上來一些,現(xiàn)在有14個老人,又上來幾個老人?

18.寵物店里有12只小狗,賣掉3只,寵物店里還剩幾只小狗?

19.寵物店里有8只小貓,又買來6只,寵物店里一共有幾只小貓?

21.飛走了3只鴿子,還剩17只鴿子,原來有多少只鴿子?

22.李平送給妹妹11本書,送給弟弟9本書,李平一共送出多少本書?

23.小紅原來有6本書,又買來5本,現(xiàn)在有多少本書?

24.小明已經(jīng)做了2道,一共要做13道題,還要做多少道題?

25.現(xiàn)在有17個同學做游戲,其中有5個剛來的,原來有多少個同學?

26.小胖養(yǎng)了16條魚,送給方方一些后,還剩下7條,送給方方多少條魚?

27.原來有7只猴子,又跑來了6只,現(xiàn)在有多少只?

28.小軍吃了5個蘋果,還剩下3個,小軍原來有多少個蘋果?

29.同學們要種14棵樹,已經(jīng)種了10顆,還要種多少棵?

30.樹上有4只鳥,又飛來了一些,現(xiàn)在有11只,飛來了幾只?

31.原來有19只羊,賣掉了9只,還剩下多少只?

32.水族館里有9只小海豚,又買來了3只,現(xiàn)在有幾只?

33.廠房里有20箱皮鞋,運走看一些后,還剩下10箱,運走了多少箱皮鞋?

34.一盒巧克力有8塊,兩盒一共有多少塊?

35.池塘里有7只水牛,又來了8只水牛,現(xiàn)在有幾只水牛?

37.11路車到站后,上來了8個人,現(xiàn)在車上有12個人,原來車上有幾個人?

38.一支鋼筆8元錢,買兩支鋼筆一共要付多少錢?

39.小胖有8本課外書,小丁丁有11本課外書,小丁丁比小胖多幾本書?

40.一籃橘子8元錢,一籃蘋果10元錢,買這兩籃水果共花多少錢?

41.校園里有5棵松樹,柳樹比它多7棵,柳樹有多少棵?

42.小亞做了18朵紅花,小巧做了10朵紅花,小亞比小巧多做了幾朵紅花?

43.小胖有20只皮球,其中白皮球有8只,剩下的全是花皮球,花皮球有多少只?

45.小巧有11支鉛筆,送給小丁丁7支,還剩幾支?

46.媽媽買了一些蘋果,第一天吃了5個,第二天吃了8個,兩天一共吃了多少個?

47.小亞有8本故事書,6本童話書,科技書和童話書同樣多,她三種書一共有多少本?

49.媽媽先買了5個氣球,后來又買了7個,一共買了多少個?

50.公園里有15只鴿子,飛走了8只,還剩幾只?

51.紅花和黃花一共20朵,其中黃花7朵,紅花有多少朵?

52.樹上原來有8只小鳥,飛來了7只,又飛走了9只,現(xiàn)在有幾只小鳥在樹上?

53.魚缸里原來有5條金魚,又放進去一些,現(xiàn)在有11條,放進去幾條?

54.小丁丁釣了5條魚,小亞釣了6條魚,兩人一共釣了多少條魚?

55.媽媽買了12個面包,吃了一些后,還剩下4個,吃了幾個面包?

56.白色的帽子有5頂,黑色的帽子有2頂,一共有多少頂帽子?

57.有7個小朋友在跳繩,女生有3人,男生有幾人?

58.車上原來有16個小朋友,又上來4個,現(xiàn)在車上有多少個小朋友?

59.草地上原來有12只小兔在玩耍,現(xiàn)在有4只回家了,草地上還有多少只小兔?

60.樹上有一些鳥,飛走了14只后,還剩下5只,樹上原來有多少只鳥?

63.樹上有9只小鳥,飛走了5只,又飛走了2只,現(xiàn)在樹上還有幾只小鳥?

65.原來有6只蜜蜂,飛來了4只,現(xiàn)在有幾只蜜蜂?

66.飛機場上有7架飛機,飛走了3架,又飛來了4架飛機,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架飛機?

67.河里有10條魚,游走一些后,還剩下8條魚,游走了幾條?

68.桌上有6只蘋果,小朋友吃了3只,又給爸爸2只,現(xiàn)在桌上有多少只?

69.6只小雞在草地上做游戲,后又跑來了7只小雞,現(xiàn)在草地上共有幾只小雞?

70.小胖的鉛筆盒里有6支鉛筆,鋼筆的支數(shù)和鉛筆一樣多,鉛筆盒里共有幾支筆?

71.爸爸買了一些梨,小亞吃了3只,現(xiàn)在還剩下9只,爸爸買了幾只梨?

72.圖書館第一次借走7本書,第二次借走9本書,一共借走了幾本書?

73.小丁丁要做12面彩旗,已經(jīng)做好了8面,還要做幾面?

74.停車場有15輛車,開走了一些后,還有7輛,開走了幾輛車?

75.語文書有11本,數(shù)學書有9本,數(shù)學書和語文書相差幾本?

76.15個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戲,已經(jīng)捉住了6人,還剩下幾人沒捉住?

78.樹上原來有9只小鳥,又飛來了3只,現(xiàn)在有幾只?

79.媽媽買了12個蘋果,吃了5個,還剩幾個?

80.小明家養(yǎng)了公雞7只,母雞8只,公雞和母雞共有幾只?

81.校車上有9個學生,又上來了一些,現(xiàn)在有17個,上來了幾個?

82.車上原來有12個人,先下去了4個人,又上來了5個人,現(xiàn)在有幾個人?

83.小丁丁有8本故事書,5本科技書,一共有多少本書?

84.一(1)有14個學生獲獎,其中男同學有9個,女同學有幾個?

85.河邊有7只鴨,又游來一些后,現(xiàn)在有12只鴨,游來幾只鴨?

86.停車場開走了8輛車,還有12輛車,停車場原來有幾輛車?

87.樹上原來有15只鳥,飛走了9只,又飛來了10只,現(xiàn)在樹上有幾只鳥?

88.媽媽買來了9個蘋果,還買來了5個柿子,媽媽一共買來幾個水果?

89.有16個小朋友在劃船,走了8個小朋友后,還有幾個小朋友在劃船?

90.樹上飛走了9只小鳥,還剩6只,樹上原來有多少只小鳥?

91.停車場上有18輛車,開走了10輛,又開來了4輛,現(xiàn)在停車場上有幾輛?

93.媽媽買來12個蘋果,吃掉了8個蘋果,還剩多少個?

94.停車場有一些汽車,開走了7輛,又開走了3輛,兩次一共開走幾輛?

95.玩具店有玩具汽車6元、地球儀9元、鉛筆盒5元、毛絨玩偶8元。

(1)買地球儀和鉛筆盒一共需要多少元?

(3)花最少的錢買三樣不通的玩具,一共花去多少元?

96.商店里有15臺冰箱,上午又運來了4臺,現(xiàn)在商店里有幾臺冰箱?

97.小巧有11本故事書,小亞比小巧多6本,小亞有幾本?

98.小丁丁買了17個蘋果送給奶奶9個,現(xiàn)在小丁丁有幾個蘋果?

99.汽車上原來有12名兒童,到站后下去了6名,現(xiàn)在車上有幾名?

100.填上有6只紅風箏,又來了8只花風箏,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風箏?

101.小巧有6塊糖,小胖又給了她一些,她就有13塊了,小胖給了她幾塊?

102.樹上有15只小鳥,飛走了一些后還剩下5只,飛走了幾只?

103.小丁丁有4支筆,再買8支就和小胖的筆同樣多,小胖有多少只筆?

104.學校里有18個籃球,借給二年級10個,還剩幾個?

105.一根繩子減去7米,還剩8米,這個繩子原來長幾米?

106.冰箱里有14聽可樂,小胖喝了幾聽后還剩9聽?

107.小丁丁剪了5朵紙花,他還要剪7朵,他一共要剪幾朵紙花?

108.學校里有足球和籃球一共12個,其中足球有5個,籃球有幾個?

109.小紅有5支鉛筆,媽媽又買來9支給小紅,現(xiàn)在小紅一共有幾支鉛筆?

110.鳥籠里飛走了4只鳥,還剩下9只鳥,鳥籠里原來有幾只鳥?

111.體育室里有7個足球,又買來同樣多的籃球,現(xiàn)在共有幾個球?

113.花園里有一些盆景,小紅搬走一半后還剩6盆,花園里原來有多少盆盆景?

114.小胖有4枚郵票,小胖的郵票數(shù)量是小丁丁的一半,小丁丁有幾枚郵票?

115.小亞折了5只紙鶴,小巧折的紙鶴數(shù)量是小亞的加倍,小巧折了幾只紙鶴?

117.小丁丁有12塊糖,吃了一半,還剩幾塊?

118.小貓釣了8條大魚和6條小魚,小貓一共釣了幾條魚?

119.紅、藍氣球各有9個,一共有多少氣球?

120.商店里有15箱可樂,又運來5箱后,現(xiàn)在有幾箱?

121.小明吃掉了7塊蛋糕,盤子里還剩下5塊,原來盤子里一共有幾塊蛋糕?

122.草原上原來有6只羊,又跑來7只,現(xiàn)在有幾只羊?

123.停車場有16輛卡車,開走9輛,現(xiàn)在有多少輛?

124.商店里有12臺冰箱,賣掉一些后,現(xiàn)在有7臺,賣掉了幾臺?

125.花園里有14只蝴蝶,飛走7只,現(xiàn)在有幾只?

126.盒子里和盒子外一共有13支鉛筆,盒子里有9支鉛筆,盒子外有幾支?

127.小紅有5支鉛筆,媽媽又買來9支給小紅,現(xiàn)在小紅一共幾支鉛筆?

128.鳥籠里飛走了4只鳥,還剩下9只鳥,鳥籠里原來有幾只鳥?

129.體育室里有7個足球,又買來同樣多的籃球,共有幾個球?

131.小胖買了12個氣球,飛走了5個,還剩下多少個?

132.汽車上原來有8個小朋友,又上來4個小朋友,現(xiàn)在車上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133.同學們要種18棵樹,已經(jīng)種了10棵,還要種幾棵?

134.公雞和母雞一共有15只,其中公雞有6只,母雞有幾只?

136.小明有14本故事書,借給小紅后,自己還有5本,小明借給小紅幾本?

137.公共汽車到站后又6人下車了,車上還有12人,車上原來有多少人?

139.小巧有11粒糖,又買了8粒,現(xiàn)在有幾粒?

140.小明買了16支鉛筆,送給小胖7支,還剩下幾支?

141.小丁丁有12粒糖,送給小胖一些后,還剩下7粒,送給小胖幾粒?

142.汽車上有8個兒童,又上來一些,現(xiàn)在有15個兒童,上來了幾個兒童?

143.商店里上午賣掉6臺電視機,下午賣掉7臺,這一天共賣掉幾臺?

144.小巧買了5個氣球,又買了7個,一共買了幾個?

145.公園里有15只鴿子,又飛走了8只,還剩幾只?

146.紅花和黃花共有20朵,其中黃花有7朵,紅花有幾朵?

148.爸爸給小胖買了10支鉛筆,小胖用掉了4支,還剩幾支?

149.二(1)班共有15人參加了數(shù)學思維班,其中8人是男生,女生有幾人?

150.小巧和小組里的8名男生,5名女生一起去公園游玩。一共去了幾個人?

151.飛機場上原來停了17架飛機,飛走了6架,又飛來了2架,現(xiàn)在有幾架?

152.草叢里飛走了4只蝴蝶,還有9只,原來有幾只蝴蝶?

153.小胖養(yǎng)了8條金魚,死4條,媽媽又買來了10條,現(xiàn)在有幾條金魚?

154.院子里有13只母雞,6只公雞,母雞比公雞多幾只?一共有幾只雞?

156.小貓釣了16條魚,吃了一些后還有9條,小貓吃了幾條魚?

157.紅、黃、藍氣球各有6個,小巧放掉了14個氣球,現(xiàn)在還有多少個氣球?

158.商店里有15箱可樂,賣出12箱后,又運來了15箱,現(xiàn)在有幾箱?

159.盤子里原有20塊蛋糕,吃了7塊,送給別人8塊,還剩下幾塊?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十三

1、在具體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科書第5~9頁。

教具、學具準備。

各種水果圖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樓梯圖,交通情景圖。

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位置。

師:現(xiàn)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機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規(guī)則,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請看畫面。(1、汽車通過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車停止前進,行人通過斑馬線。)。

仔細觀察,理解位置。

1、上、下。

師: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揮嗎?(紅綠燈。)。

師:對,是紅綠燈,它的作用可真大。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紅、黃、綠燈是怎么擺的呢?(與同桌小朋友輕聲說一說。)。

學生交流。(紅燈在黃、綠燈上面,綠燈在紅黃等下面,黃燈上面是紅燈,黃燈下面是綠燈,紅燈下面是黃燈,綠燈的上面是黃燈。)。

2、前、后。

學生交流。(摩托車的前面是小轎車,小轎車的后面是摩托車;摩托車后面是公交車,公交車前面摩托車。)學生交流中出示板書:“前”“后”。

3、左、右。

師:剛才小朋友介紹得很完整,老師很滿意,建議小朋友鼓鼓掌為自己鼓勵鼓勵。

師:回想一下,剛才我們是用什么鼓掌的?(手。)。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師:請舉起你的右手。

師:左手、右手是對好朋友,團結(jié)起來力量特別大。其實在我們身上也有這樣的好朋友,同桌同學互相看看,還有這樣的好朋友嗎?找找看。

要求學生摸著說,其他小朋友也跟著摸一摸。

師:認識這些好朋友,現(xiàn)在我們就用左、右手來活動活動,好嗎?

先請同學看屏幕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再讓學生學著做。

師:除了身體有左、右之分,你們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你的左、右都有哪些同學呢?

4、相向左、右。

學生交流,感受左、右的相對性。

師:請同學看屏幕(樓梯圖),這是什么?學校要求同學上、下樓梯要靠哪一邊?(右邊)。這里有兩個小朋友,一個要上樓梯,一個要下樓梯,上樓梯要靠右行,應是靠哪邊?你能幫他找找嗎?(出示箭頭)這個小朋友要下樓梯,他靠右行了嗎?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靠右行呢?又應靠哪邊呢?兩個同學要同時上、下樓梯,你們看他們都靠右行了嗎?這樣做有什么好處?(避免相撞。)平時,上、下樓梯要靠右行,做個講文明的好孩子。

運用知識,鞏固練習。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出示課題)。

師:老師帶來一些水果,想利用今天所學知識來擺一擺(蘋果、梨、香蕉、草莓、葡萄)。

按要求擺在桌上。先放蘋果,在蘋果右邊擺上葡萄,在蘋果左邊擺上香蕉,在香蕉左邊擺上梨子,在葡萄右邊擺上草莓。

師:一共擺上幾種水果?從左往右數(shù),香蕉排在第幾個?從右往左呢?

師小結(jié):同一種水果,從不同方向去數(shù),順序也就不同。要說清楚是從左數(shù),還是從右數(shù)。

師:葡萄擺在蘋果的上面,香蕉擺在蘋果的下面,草莓擺在梨子的右邊。

師:小朋友看看桌面上有哪些學具?(讓1名學生說)。你能利用今天所學上、下、前、后、左、右來整理嗎?怎么擺就怎么說。

展示擺的結(jié)果。(請3位同學介紹。)。

師:文具擺放有一定位置,有助于學習,平時,小朋友整理過房間嗎?你能幫助圖上這位小朋友整理嗎?整理之前我們來認識這些生活用具,它是……請你運用今天所學的上、下、前、后、左、右把它擺在合適的位置,同桌商量,看哪一小組擺放最妙。(交流。)。

老師認為各個小組都有特色,你們回家后能不能也把自己的小房間整理整理呢?

小結(jié):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師指著板書)上、下、前、后、左、右在生活中經(jīng)常碰到,例如,坐在汽車上,汽車是向左拐,還是向右拐呢,你要懂得判斷,你能向老師這樣舉個例子說說嗎?學會了上、下、前、后、左、右我們就要懂得在生活中進行應用。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十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個)

2、三(1)班第一小隊做了9朵小紅花,送給幼兒園7朵,還剩下多少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朵)

3、原來有10個小朋友在做游戲,有5個小朋友回家了,現(xiàn)在有幾個小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個)

4、原來有7只猴子,又跑來了6只,現(xiàn)在有幾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

5、同學們在馬路兩邊各插了8面小旗,一共插了多少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

6、同學們要種14棵樹,已經(jīng)種了10棵,還要種多少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棵)

7、粉筆盒里有彩色粉筆9支,白色粉筆7支,粉筆盒里一共有粉筆多少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

8、我前天看書看了7頁,昨天看了5頁,今天看了8頁,一共看了多少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個)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十五

課型:新授課。

試講人:張玲娟。

學時:1學時。

備課時間:20xx-6-11。

授課時間:20xx-6-1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圓形的特征,能從不同的物品中找出共同的地方(圖案為圓形)。

2、能力目標:幼兒樂意參加操作活動,能遵守操作規(guī)則,并能獨立畫出圓形。

3、德育目標:利用觀察法、操作法等來引導幼兒學習。教學重點:

1、指導幼兒了解圓形的特征,并讓幼兒能在圖案中找出圓形。教學難點:

1、幼兒需要發(fā)揮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學會畫出圓形。教學方法:

1、觀察法2、示范法3、提問法4、操作法等。

教學準備:

1、若干個圓形實物圖(硬幣、眼鏡、手表等)。

2、鉛筆、白紙(學生自備)。

3、幾張缺少輪子的圖片。

教學過程:

1、引題。

教師:“小朋友們,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恍┯腥さ臇|西,大家想不想來看一看,都是些什么東西呀?”(老師拿出準備好的材料)教師:“小朋友們,有誰告訴我這些是什么呀?”(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教師:“小朋友都很聰明,認識這些東西,那大家看一看這些東西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呢?都是什么形狀的呀?嗯,對了,大家真聰明,這個就是圓形?!?/p>

教師:“小朋友們認識了圓形,那大家要不要和老師學習畫圓???拿出大家?guī)淼墓P和紙,跟著老師一起來,好不好呀?小朋友們,注意哦,畫的時候不要弄傷自己的小手哦!”(教師提醒小朋友安全問題)。

2、找圓形。

教師(出示放大的缺少輪子的圖片):“小朋友看看圖上有什么呀?這些車子能開嗎?為什么能開或者不能開呢?”(師生互動)呀?教師:“小朋友眼睛真靈,原來呀,這些車子的輪子都不見了,那怎么辦呢?我們小朋友來幫幫忙好嗎?找找看,應該畫在哪里?”(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指導)。

3、找找生活中的圓形。

教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幫車子找到了它們的圓圓的輪子。大。

家都學到了什么是圓形,那小朋友們,今天回家之后,在家里找一找圓形,然后指給爸爸媽媽看,好嘛?那今天的課就結(jié)束了,小朋友們,再見!”

教學反饋:

1、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采用圖片展示、現(xiàn)場教學等方式來指導幼兒進行學習,這樣更容易讓幼兒接受所學知識。

2、本次教學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也會很好地鍛煉幼兒的觀察力,能在生活中得到運用。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十六

4、學校送給一(1)班48只氣球,還剩52只,原來學校有幾只氣球?

5、蘋果26個,梨18個,桔子50個,蘋果、梨和桔子一共有幾個?

6、小亞要做60道口算題,還剩18題沒有完成,小亞已經(jīng)做完幾題?

8、圖書室有漫畫60本,借出25本,還剩多少本?

9、小巧做了27道口算,還剩18道沒有做。小巧一共要做多少道口算?

10、停車場上有35輛車,開走8輛,又開走7輛,一共開走幾輛?

12、書店有100本書,上午賣出45本書,下午賣出27本,一天共賣出多少本?

13、車上有乘客56人,到站后有18人上車?,F(xiàn)在有乘客多少人?

14、車上原有64人,有25人下車。車上還有乘客多少人?

16、紅鉛筆有50支,藍鉛筆比紅鉛筆少8支,藍鉛筆有多少支?

17、轎車有23輛,卡車有37輛,大客車有18輛,一共有多少輛車?

18、水果店上午賣出75箱蘋果,下午賣出57箱,一天一共賣出多少箱蘋果?

19、樹上原來有39只鳥,又飛來8只,現(xiàn)在有幾只?

20、停車場開走58輛汽車,還剩16輛,原來有多少輛?

21、一共有100只氣球,其中紅氣球有15只,藍氣球有51只,黃氣球有多少只?

22、停車場上有35輛車,開走8輛,又開走7輛,一共開走幾輛?

23、紅黃白100只氣球,其中紅氣球20只,黃氣球50只,白氣球有幾只?

25、河里有8只鴨子,游來了14只,河里現(xiàn)在有多少只鴨子?

26、商店里有65臺電視機,賣掉一些后,還剩35臺電視機。賣掉多少臺?

27、小朋友跳繩,小亞與小巧各跳了20個,小丁丁跳了25個,他們?nèi)斯蔡嗌賯€?

28、一本書18元,一支筆3元,一個書包68元,小胖買一本書和兩支筆用去多少元?

32、汽車上原有35人,到站后先下車12人,又上車8人,現(xiàn)在車上有幾人?

33、學校交書報費,《少年時報》22元,《卡通王》38元,小丁丁帶50元夠嗎?

35、語文書12本,借走3本就與數(shù)學書一樣多,數(shù)學書幾本?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十七

廣西龍州縣小學數(shù)學二班)評論數(shù)/瀏覽數(shù):11/2371發(fā)表日期: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簡單的加、減法應用題也成了他們學習的一塊硬骨頭,一是他們識字不多,二是他們理解能力有限,三是他們易“知其然”難“知其所以然”。面臨這一難關(guān),我在應用題教學中不斷思考和大膽嘗試,其成效多得益于“七多”。

一、多看。

多看即多觀察?!敖獯饝妙}有助于學生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應用”,“還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钡滩脑诰幣艖妙}時不急于求成,而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最開始出現(xiàn)的是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這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應用題(圖畫),運用數(shù)數(shù)等已有知識直接獲取一些表層信息。如教學時,可向?qū)W生提問:圖上畫了什么?蘋果分為幾堆?左邊和右邊各有幾個?此外圖上還畫了什么?數(shù)錯,不看問題是一年級學生解應用題中常犯的毛病。如果重視學生的觀察訓練,效果會好得多。這樣可讓學生初步感知應用題由三個部分組成,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伏筆。

二、多讀多讀即反復讀題,審題前必先通讀題中文字,理解在圖畫應用題中主要是通過觀察獲得表層信息,而對于圖文表格應用題及文字應用題則看不出所以然,特別是一年級學生識字不多,即使都認識,一年級孩子自制能力較差,注意力極容易無意識地分散,讓學生看獲取信息效果遠不如讀(文字)。對于理解這兩類應用題,多讀既可集中學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學生對結(jié)構(gòu)的印象和題意的理解。

三、多說。

為讓學生弄懂題意,教師應將說的機會和時間讓給學生,當老師在“灌輸”知識時,學生的思維多處于消極狀態(tài),因此教師應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并且要鼓勵學生多說,即使錯了也不要批評學生。其實,數(shù)學就是找規(guī)律、找關(guān)系、形成表達式,這整個過程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我們應讓學生大膽地去說,去猜測,去嘗試。猜測從心理學角度看是直覺思維的一個部分,它具有快速、直接跳躍的特點,是學生有方向的猜想和判斷,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形式與表現(xiàn)。我們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語言去表達、理解同一道題的意思,不要擔心什么無意識的思維浪費時間,往往這種思維能產(chǎn)生“全新”的思想,因為“這種思維活動不受任何有意識思維所必然具有的條條框框所束縛,從而就可能最為自由地去做出各種可能的組合?!痹俳虒W應用題時,主要是讓學生多說條件和問題,多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重復”某一題意,如僅“去掉”的意思,學生可以有“送去”、“拿掉”、“獎給”、“吃掉”、“藏起來”、“遮住”、“壞了”、“削好”等二十余個表達詞語。此時,你一定會感覺到你的思維太呆板,太受拘束,太不具創(chuàng)造性?!叭齻€臭皮匠”能“抵”幾個“諸葛亮”呀!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東西是印象最深刻的,用學生自己的思維去理解題意定會事半功倍。

四、多想。

其實在說的過程中學生就已經(jīng)打開自己的腦門,思維處于積極狀態(tài),學生通過自己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明白題意,已“知其然”,但學習數(shù)學并非僅此而已,而是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一年級應用題分為“求合起是多少”的加法應用題和“去掉一部分求還剩多少”的減法應用題,讓學生較透徹地理解并不難,只要教師細心引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語理解為是“合并”還是“去掉”,為什么用加或減法計算便順理成章地解決了。此外,在解答第二冊提問題、填條件、自編或改編應用題這些開放性題目時,應盡力激活學生的無意識思維,先理解給出的條件或問題的意思(熟悉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背景),并在理解的基礎上去進行開放性的探索,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思考。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思維的靈活性和求異性。

五、多動。

這里所提到的多動是指學生的動手操作,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孩子們對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好奇心,他們總想看一看、摸一摸。教師應借助孩子們的這種天性,讓他們?nèi)タ匆豢?、摸一摸,并在看一看、摸一摸的基礎上引導他們?nèi)ハ胍幌?、議一議,把看到的、想到的說出來,讓每一位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學習數(shù)學、應用數(shù)學。第一冊教材的編寫特點“增加學生操作活動的內(nèi)容,加強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中寫道:“數(shù)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同時也還保留著直觀動作思維的形式。因此,教一年級學生學習數(shù)學,必須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出發(fā),加強直觀教學,增加學生的活動和動手操作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學習,實際觀察、操作,用多種感觀進行學習。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又可以使學生較容易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彪m然它后面所提及的內(nèi)容字面上與應用題關(guān)系不大,但我在教學求兩種事物的總數(shù)和求其中一種事物的數(shù)量的應用題(特別是文字應用題)時,讓學生邊聽題邊操作邊理解,或以游戲的形式出現(xiàn),效果很好。這樣就將具體的實物與抽象的文字聯(lián)系起來,將學生的外在行為和內(nèi)在思維聯(lián)系起來了,豈能無效?實際上這是學生從解圖畫應用題向不借助任何實物獨立完成文字應用題的一種很好的過渡方式,大大降低了今后教學應用題和學習應用題的難度。

六、多練。

多練即對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解應用題的訓練?!皩W以致用”一來可以加強對已學知識的鞏固,二來可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shù)學的實用性和學數(shù)學的重要性,以激發(fā)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練習中,教師要注意照顧全體,輔差培優(yōu),這樣既可穩(wěn)定尖子生,又可提高中差等生。練習可分為課堂練習和課外練習。要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籍,多做智力題等。讓他們在點點滴滴的進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悅,產(chǎn)生學習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輕松與快樂。

七、多聯(lián)系生活實際。

讓學生感覺到數(shù)學的實用性,最重要的還是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數(shù)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又服務于生活,如何把枯燥的數(shù)學變得生動有趣,易于理解呢?我們應從課堂教學入手,聯(lián)系生活實際講數(shù)學,把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數(shù)學化,把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如教學圖畫應用題時,可以編一道這樣的文字應用題:過春節(jié)了,爸爸買了一籃子又紅又大的蘋果共10個,給姥姥送去4個,還剩幾個?這樣似乎累贅,但很明顯學生感覺到四個蘋果是從籃子里拿出來的,拿出來即“去掉”,“去掉”就用減法,從10個里去掉4個,則用10減去4得6個。這比讓學生說籃子外面和里面共有10個蘋果,籃子外有4個,求籃子里有幾個蘋果,讓學生列式計算效果要好得多。又如教學“小明要寫9個字,已經(jīng)寫了6個,還要寫幾個?”這一道應用題時,教師就畫9個田字格,在6個格子中寫6個字,指著剩下的空田字格問學生“還要寫幾個”。寫一個字就相當于去掉了(手勢)一個格(因為這個格子寫過了就不能再寫了),寫6個字去掉了幾個格?去掉用什么方法?這樣學生就很快地理解了,還要寫幾個用減法,用總數(shù)減去已經(jīng)寫的個數(shù)。這樣的例子還很多,至于怎樣表述更有利于不同的學生理解,就在于教師對學生的了解程度及引導方式了。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案篇十八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88頁例5及相關(guān)練習。

1、通過觀察,實驗,使學生鞏固已學過的各種規(guī)律及找規(guī)律的方法,能靈活運用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與所學的知識進行推理,確定后續(xù)或缺失的圖形。

2、熟練掌握并運用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

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解決問題。

從不同的起點,方向觀察,找到規(guī)律。

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復習舊知:哪位同學來說一說,前面我們學習了找規(guī)律的哪些知識?(讓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加以引導與整理。)。

2、情境創(chuàng)設:看來大家對我們學習的.找規(guī)律的知識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那么,你能不能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幫助小紅解決她遇到的難題呢?(課件呈現(xiàn)例5的手鏈圖。)。

(二)引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規(guī)律——穿珠子。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56222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