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是教師備課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直接關(guān)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教案應(yīng)注意評價方式,包括課堂評價和作業(yè)評價等,以及及時給予學生反饋。以下是一些經(jīng)過實踐驗證的教案范本,為大家提供教學思路和方法。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一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每小題3分,共6分)。
1.對這首詩的內(nèi)容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
a.本詩是韓愈寫給自己的侄孫韓湘的,詩題中“左遷”一詞是“降職、貶官”之意。
b.“圣明”在這里指皇帝,與圣上、陛下、天子等詞意義相同。
c.“家何在”“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無望和前途渺茫。
d.“肯將衰朽惜殘年”,傳遞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憤之情。
2.對這首詩賞析不當?shù)囊豁検?)。
a.“朝奏”和“夕貶”兩相對照,突出時間之短,說明獲罪之速,隱含作者憂憤之情。
b.“橫”寫廣度,云橫而不見家,也不見長安;“擁”寫高度,風雪載途,英雄失路。
c.頸聯(lián)雖隱去了詩人的自我形象,但蒼涼的畫面仍具有撼動人心的力量。
d.表現(xiàn)手法上,本詩采用敘述手法入詩,體現(xiàn)了韓愈詩“以文為詩”的特點。
(三)詩歌鑒賞:(20分)。
【唐】韓愈【唐】劉禹錫。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3.(甲)詩中“左遷”的意思是;請概括(甲)詩首聯(lián)的意思:
(4分)。
(乙)詩中“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兩句詩運用了典故,涉及到的兩個人物分別是和。(4分)。
4.請你簡要分析(甲)(乙)詩在情感方面的異同。(4分)。
5.韓愈被“左遷”的緣由是(用原詩句回答)(2分)。
6.點明作者報國之志的一句是(用原詩句回答)(2分)。
7.找出兩個生動的動詞,并試作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d2、c。
3.貶官;朝奏夕貶;向秀;王質(zhì)。(4分)。
4.相同點:兩首詩都表現(xiàn)了被貶官之后凄楚難言的激憤之情。
不同點:(甲)詩語雖悲酸,卻悲中有壯,表現(xiàn)了“為除弊事”而“不惜殘年”的堅強意志;(乙)詩表現(xiàn)詩人對世事變遷和仕宦升沉的豁達樂觀的胸襟。(4分)。
5.一封朝奏九重天。
6.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7.橫,擁,以動寫靜,點出前程莫測的愁苦。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二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奏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愈一生,以辟佛為己任,晚年上《論佛骨表》,力諫憲宗“迎佛骨人大內(nèi)”,觸犯“人主之怒”,幾被定為死罪,經(jīng)裴度等人說情,才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
潮州在今廣東東部,距當時京師長安確有八千里之遙,那路途的困頓是可想而知的。當韓愈到達離京師不遠的藍田縣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同行。韓愈此時,悲歌當哭,慷慨激昂地寫下這首名篇。
首聯(lián)直寫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他很有氣概地說,這個“罪”是自己主動招來的。就因那“一封書”之罪,所得的命運是“朝奏”而“夕貶”。且一貶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著“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論佛骨表》)的精神,則雖遭獲嚴譴亦無怨悔。
三、四句直書“除弊事”,認為自己是正確的,申述了自己忠而獲罪和非罪遠謫的憤慨,真有膽氣。盡管招來一場彌天大禍,他還是“肯將衰朽惜殘年”,且老而彌堅,使人如見到他的剛直不阿之態(tài)。
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壯。韓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寫道:“以罪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其后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層峰驛旁山下?!笨芍斎諅}猝先行,告別妻兒時的心情若何。韓愈為上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淚。
此兩句一回顧,一前瞻。“秦嶺”指終南山。云橫而不見家,亦不見長安:“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詩),何況天子更在“九重”之上,豈能體恤下情?他此時不獨系念家人,更多的是傷懷國事?!榜R不前”用古樂府:“驅(qū)馬涉陰山,山高馬不前”意。他立馬藍關(guān),大雪寒天,聯(lián)想到前路的艱危?!榜R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結(jié)語沉痛而穩(wěn)重?!蹲髠鳌べ夜辍酚浝铣煎渴蹇迬煏r有:“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之語,韓愈用其意,向侄孫從容交代后事,語意緊扣第四句,進一步吐露了凄楚難言的激憤之情。
從思想上看,此詩與《論佛骨表》,一詩一文,可稱雙璧,很能表現(xiàn)韓愈思想中進步的一面。
就藝術(shù)上看,此詩是韓詩七律中佳作。其特點誠如何焯所評“沉郁頓挫”,風格近似杜甫。沉郁指其風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頓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筆勢縱橫,開合動蕩。如“朝奏”、“夕貶”、“九重天”、“路八千”等,對比鮮明,高度概括。一上來就有高屋建瓴之勢。三、四句用“流水對”,十四字形成一整體,緊緊承接上文,令人有渾成之感。五、六句宕開一筆,寫景抒情,“云橫雪擁”,境界雄闊。“橫”狀廣度,“擁”狀高度,二字皆下得極有力。故全詩大氣磅礴,卷洪波巨瀾于方寸,能產(chǎn)生撼動人心的力量。
此詩雖追步杜甫,但能變化而自成面目,表現(xiàn)出韓愈以文為詩的特點。律詩有謹嚴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詩仍能以“文章之法”行之,而且用得較好。好在雖有“文”的特點,如表現(xiàn)在直敘的方法上,虛詞的運用上(“欲為”、“肯將”之類)等;同時亦有詩歌的特點,表現(xiàn)在形象的塑造上(特別是五、六一聯(lián),于蒼涼的景色中有詩人自己的形象)和沉摯深厚的感情的抒發(fā)上。全詩敘事、寫景、抒情融合為一,詩味濃郁,詩意盎然。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三
一篇諫書早朝上奏給皇帝,晚上就被貶官到路途遙遠的廣東去。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殘余的生命。
云彩橫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立馬藍關(guān),大雪阻攔,前路艱危,心中感慨萬分。
知道你遠道而來定會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邊收殮我的尸骨。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四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1、韓愈被“左遷”的緣由是(用原詩句回答)。
2、點明作者報國之志的一句是。
3、找出兩個生動的動詞,并試作分析。
5、對此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2005年湖北省孝感市)。
a首聯(lián)直接寫出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朝奏”與“夕貶”對比,讓人感覺到詩人命運變化的急劇。
b頷聯(lián)表明詩人的心跡:不惜殘年為皇上革弊除害。
c頸聯(lián)即景抒情,表現(xiàn)了詩人憂家傷國的情懷?!榜R不前”表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與痛苦,也讓人聯(lián)想到馬致遠的“瘦馬”,都是以馬寫人。
d尾聯(lián)寫詩人向侄孫韓湘交代后事,顯得從容、寧靜,表現(xiàn)了詩人豁達、樂觀的思想境界。
6、韓愈的《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中表明韓愈效忠朝廷的態(tài)度和決心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直言詩人忠君報國的信念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景來寓前途坎坷難料的句子:,。它與李白《行路難》里的“,?!庇挟惽ぶ?。
8、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
1、一封朝奏九重天2、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3、橫,擁,以動寫靜,點出前程莫測的愁苦。4、略5、d6、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7、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8、忠而獲罪的悲憤憂傷。9、這一兩句借景抒情。云橫秦嶺、雪擁藍關(guān),語意雙關(guān),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景物描寫中顯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五
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憲宗命宦官從鳳翔府法門寺真身塔中將所謂的釋迦文佛的一節(jié)指骨迎入宮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廟,要官民敬香禮拜。時任刑部侍郎的韓愈看到這種信佛行為,便寫了一篇《諫迎佛骨表》。勸諫阻止唐()憲宗,指出信佛對國家無益,而且自東漢以來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結(jié)果觸怒了唐憲宗,韓愈幾乎被處死。經(jīng)裴度等人說情,最后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責求即日上道。韓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歲才因參與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兩年后又遭此難,情緒十分低落,滿心委屈、憤慨、悲傷。潮州州治潮陽在廣東東部,距離當時的京師長安有千里之遙。韓愈只身一人,倉促上路,走到藍田關(guān)口時,他的妻兒還沒有跟上來,只有他的侄孫子跟了上來,所以他寫下這首詩。
頷聯(lián)直書“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獲罪和非罪遠謫的憤慨,韓愈之剛直膽魄可見一斑。目的明確,動機純正,后果怎樣,終亦不顧。此聯(lián)有表白,有憤慨,而表達卻頗為含蓄。“肯將衰朽惜殘年”,大有為匡正祛邪義無反顧的勇氣。
頸聯(lián)即景抒情,既悲且壯。謫貶赴任,“其后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層峰驛旁山下”,可謂悲極。前瞻茫茫,雪擁藍關(guān),馬也踟躕起來?!榜R不前”抑或“人不前”呢?李白在天寶三年(744)因玄宗疏遠而上疏求去,曾作《行路難》述志,其中就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一聯(lián),亦寫仕途險惡,不過,韓愈比之李白,境遇更為慘烈。韓愈仿此聯(lián)所作,有異曲同工之妙。本聯(lián)借“秦嶺”、“藍關(guān)”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緒,同時也蘊含為上表付出的慘痛代價。這兩句,一顧一瞻,顧者為長安,因云橫秦嶺,長安已不可見,“龍顏”難以再睹;瞻者乃潮州,奈何為藍關(guān)大雪所阻,前程曲折坎坷,不敢多想,“馬”固不能“前”,“人”卻能“前”乎?英雄失路,于此可知矣!
尾聯(lián)很有“雖九死而不悔”的態(tài)度,也含有蹇叔哭師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全詩容敘事、寫景、抒情為一爐,詩味濃郁,感情真切,對比鮮明,是韓詩七律中的精品。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六
元和十四年(8)正月,唐憲宗命宦官從鳳翔府法門寺真身塔中將所謂的釋迦文佛的一節(jié)指骨迎入宮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廟,要官民敬香禮拜。時任刑部侍郎的韓愈看到這種信佛行為,便寫了一篇《諫迎佛骨表》。勸諫阻止唐憲宗,指出信佛對國家無益,而且自東漢以來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結(jié)果觸怒了唐憲宗,韓愈幾乎被處死。經(jīng)裴度等人說情,最后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責求即日上道。韓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歲才因參與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兩年后又遭此難,情緒十分低落,滿心委曲、憤慨、悲傷。潮州州治潮陽在廣東東部,距離當時的京師長安有千里之遙。韓愈只身一人,倉促上路,走到藍田關(guān)口時,他的妻兒還沒有跟上來,只有他的侄孫子跟了上來,所以他寫下這首詩。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七
頷聯(lián)直書“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獲罪和非罪遠謫的憤慨,韓愈之剛直膽魄可見一斑。目的明確,動機純正,后果怎樣,終亦不顧。此聯(lián)有表白,有憤慨,而表達卻頗為含蓄?!翱蠈⑺バ嘞埬辍保笥袨榭镎钚傲x無反顧的勇氣。
頸聯(lián)即景抒情,既悲且壯。謫貶赴任,“其后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層峰驛旁山下”,可謂悲極。前瞻茫茫,雪擁藍關(guān),馬也踟躕起來?!榜R不前”抑或“人不前”呢?李白在天寶三年(744)因玄宗疏遠而上疏求去,曾作《行路難》述志,其中就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一聯(lián),亦寫仕途險惡,不過,韓愈比之李白,境遇更為慘烈。韓愈仿此聯(lián)所作,有異曲同工之妙。本聯(lián)借“秦嶺”、“藍關(guān)”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緒,同時也蘊含為上表付出的慘痛代價。這兩句,一顧一瞻,顧者為長安,因云橫秦嶺,長安已不可見,“龍顏”難以再睹;瞻者乃潮州,奈何為藍關(guān)大雪所阻,前程曲折坎坷,不敢多想,“馬”固不能“前”,“人”卻能“前”乎?英雄失路,于此可知矣!
尾聯(lián)很有“雖九死而不悔”的態(tài)度,也含有蹇叔哭師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全詩容敘事、寫景、抒情為一爐,詩味濃郁,感情真切,對比鮮明,是韓詩七律中的精品。
答:“朝奏”,點明獲罪的原因是“自取”,是盡職盡責;“路八千”指出貶所的遙遠偏僻。這兩句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貶的憤怨,也含蓄地表現(xiàn)了他剛直不阿、堅持真理的倔強性格。
2.第六句“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與心中情的完美統(tǒng)一。請你對此評價加以分析。
答:“藍關(guān)”形容關(guān)山險惡,歸途渺渺,前途茫茫,“雪擁藍關(guān)”語意雙關(guān),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馬不前”其實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悲,表現(xiàn)了詩人對親人、對國都的眷顧與依戀。這句借景語言情思,詩人忠而獲罪,遠貶潮陽,拋妻別子而南行,心中是極其傷痛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表現(xiàn)韓愈被貶原因。
3.左遷含義。
答:指作者被貶到潮州。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八
早晨我把一封諫書上奏給皇帝,晚上就被貶官到路途遙遠的潮洲。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殘余的生命。
回頭望長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斷的終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馬藍關(guān),積雪擁塞,連馬也踟躕不前。
我知你遠道而來應(yīng)知道我此去兇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氣彌漫的江流邊把我的尸骨收清。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九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7~8題。(每小題3分,共6分)。
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7.對這首詩的內(nèi)容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3分)。
a.本詩是韓愈寫給自己的侄孫韓湘的,詩題中“左遷”一詞是“降職、貶官”之意。[來&源b.“圣明”在這里指皇帝,與圣上、陛下、天子等詞意義相同。
c.“家何在”“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無望和前途渺茫。
d.“肯將衰朽惜殘年”,傳遞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憤之情。
8.對這首詩賞析不當?shù)囊豁検?3分)。
a.“朝奏”和“夕貶”兩相對照,突出時間之短,說明獲罪之速,隱含作者憂憤之情。[中b.“橫”寫廣度,云橫而不見家,也不見長安;“擁”寫高度,風雪載途,英雄失路。
c.頸聯(lián)雖隱去了詩人的自我形象,但蒼涼的畫面仍具有撼動人心的力量。
d.表現(xiàn)手法上,本詩采用敘述手法入詩,體現(xiàn)了韓愈詩“以文為詩”的特點。
【答案】7.d8.c。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十
1、 品味描寫月光的語句,牢記并運用哲理名句,理解感悟詩中的文化內(nèi)涵和思想感情,背誦默寫這首詩。
2、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的生活態(tài)度。
3、自主合作探究,師生互動,講練結(jié)合。
【教學重點】
在多次誦讀中,理解詞作者表達的意思;在品讀重要詞句中,感受詞作的意境;在想象與拓展中,獲得樂觀、豁達的人生思考。
【教學難點】
結(jié)合生命細節(jié),感受作者情懷,感悟人生規(guī)律,懂得得失與取舍。
【教學安排】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配樂朗讀錄音讓學生欣賞,導入正課: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騷客以中秋月亮為題材來吟詩賦詞,蘇東坡也以中秋月亮為題材,寫下了這首千古絕調(diào)。蘇東坡的詞,境界開闊,想像奇特,在宋詞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學習的這首《水調(diào)歌頭》,更是不同尋常。請看清代評論家胡仔對它的評價:“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一切景語皆情語”,大自然的萬物在作家筆下都是一首浪漫的歌、一首美麗的詩。團圓之中秋佳節(jié)、浩瀚深藍天空中那輪明月本就牽動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情懷。賞月玩月便成了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時喜中秋。為何人們獨獨鐘情于中秋賞月呢?今天讓我們一起領(lǐng)略蘇軾的懷秋思緒吧。
二、誦讀詞作,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學生代表反復朗讀后,各組代表進行比拼,老師點評。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三、理解詞作的主要內(nèi)容
(一)課堂上,給學生時間對照課文注釋書面翻譯全文,讓他們交流,教師提供譯文參考校對:
【翻譯一】丙辰年的中秋節(jié),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
明月從何時才有?端起酒杯來詢問青天。
不知道天上宮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月宮怎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轉(zhuǎn)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指詩人自己)
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何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zhuǎn)換,
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但愿親人能平安健康,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翻譯二】
丙辰年中秋之夜,歡暢痛飲到天亮,大醉,寫了這首詞,并以之懷念弟弟蘇轍。
明月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里,現(xiàn)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所以說“歸去”)
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jīng)受不住寒冷(傳說月中宮殿叫廣寒宮)。
在浮想聯(lián)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仿佛乘云御風,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間!
月光從朱紅色樓閣的一面轉(zhuǎn)到另一面,低低的灑在窗戶上,照著不眠之人。
明月不該有什么怨恨,卻為何總在親人離別之時才圓?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zhuǎn)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但愿離人能平安健康,遠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四、理解詞作的思想感情。
(一)思考探究
1、詞前小序有什么作用?
2、 開頭兩句有何意蘊?
3、“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只是贊美月夜嗎?
4、“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寫出了詩人怎樣的矛盾心理?
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如何理解?
【老師小結(jié)】高處不勝寒內(nèi)涵非常豐富,確實表達了作者禁不住朝廷黨派之爭相互排擠的打擊,害怕回去沒有立身之地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間也不錯,做個地方官,逍遙自在。同樣可以為國家效力,為百姓造福。于是蘇軾化解了心中的苦悶,抑郁之情。翩翩起舞。
8、哪幾句由望月過渡到懷人?
9、不應(yīng)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一句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
11、結(jié)尾兩句表現(xiàn)了詞人怎樣的思想?
12、全班齊讀:歸納作者心理變化的過程。
討論明確:(苦悶——矛盾——豁達——祝愿)
(二)【賞析上闕】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把青天當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足見蘇軾對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當成自己的歸宿了。從蘇軾的思想看來,他受道家的影響較深,抱著超然物外的生活態(tài)度,又喜歡道教的養(yǎng)生之術(shù),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和飄飄欲仙的感覺。
蘇軾此詞作于丙辰年,時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自請外任密州?!案咛幉粍俸眱?nèi)涵非常豐富,確實表達了作者禁不住朝廷黨派之爭相互排擠的打擊,害怕回去沒有立身之地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間也不錯,做個地方官,逍遙自在。同樣可以為國家效力,為百姓造福。于是蘇軾化解了心中的苦悶,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既有對朝廷政局的強烈關(guān)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復雜心情,故時逢中秋,一飲而醉,意興在闌珊中饒有律動。中秋月景,人們可以體會到月亮的美好,還有月光的寒氣逼人。這一轉(zhuǎn)折,寫出詞人既留戀人間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這種矛盾能夠更深刻地說明詞人留戀人世、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顯示了詞人開闊的心胸與超遠的志向,因此為歌詞帶來一種曠達的作風。
【提示注意】我們可以抓住“不知”“歸去”,才能讀懂詞人內(nèi)心祈愿;從“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負及遭遇,從而體會“寒”字背后的愁苦與幽憤。
【板書】上闋:望月-思歸 (寫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賞析下闋】下片懷人,即兼懷子由,由中秋的圓月聯(lián)想到人間的離別,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稗D(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轉(zhuǎn)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轉(zhuǎn)過朱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照到了房中遲遲未能入睡之人。這里既指自己懷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節(jié)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至難以入眠的一切離人?!盁o眠”是泛指那些因為不能和親人團圓而感到憂傷,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么遺憾的事啊!于是詩人便無理地埋怨明月說:“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明月您總不該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離人的愁苦了。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卻又含蓄地表示了對于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
接著,詩人把筆鋒一轉(zhuǎn),說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比斯倘挥斜瘹g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云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問;從結(jié)構(gòu)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為月亮開脫,實質(zhì)上還是為了強調(diào)對人事的達觀,同時寄托對未來的希望。因為,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很有哲理意味。
詞的最后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薄皨染辍笔敲篮玫臉幼?,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么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lián)系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暗溉碎L久”,是要突破時間的局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于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jié)合在一起。
【板書】下闋:責月—懷人。(抒情)
【詞作主旨】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五、拓展探究
(1)與文本對話
例1:我能理解“我欲乘風歸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獨郁悶,酒醉后幻想超脫人世間,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
例2:我最欣賞你“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中表現(xiàn)出來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見,飽受離別之苦,但你還能想到天下更多的離別之人,并祝愿他們,你有一種曠達的胸懷。
師:你的提問很有深度。實際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進”與“退”的問題。從詞中來看,東坡對此是很矛盾的。但從他為官的事實看,他沒有學淵明的“退”,他選擇了“進”!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雖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愛民,多為百姓辦實事,做好事,深受當?shù)匕傩盏膼鄞?。百姓們尊稱他為“蘇公”。所以,東坡的可貴就在于,他孤寂過,愁苦過,矛盾過,但他最終選擇的是奮發(fā)!我們都應(yīng)該學習他樂觀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2)與作者對話
讓我們第三次來朗讀這首詞,注意領(lǐng)會詞人情感的變化過程。 (生齊讀全詞。)
問題(1)這首詞的想象與抒情都是圍繞著什么來進行的?(明月)
例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遠在天涯的親人,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師:這句和課文中哪兩句異曲同工?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p>
例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遙望一輪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寫得很平實。師:真實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飾。
例(3):“星漢燦爛,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庇每鋸埖氖址鑼憸婧5膲衙溃憩F(xiàn)了曹操收復中原的雄心壯志。寫得氣勢宏大,氣魄雄偉。
例4:“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币栽孪碌菢撬姳磉_了詞人亡國的憂愁和對故國的思念。
(3)與環(huán)境對話
讀東坡的詞,我總想到李白。李白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東坡則說“明有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酒醉以后,東坡“欲乘風歸去”,李白則“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兩位大詩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還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边@里,老師斗膽將這兩句竄改為:“人生失意仍須歡,莫使年華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師的觀點嗎?生:同意!師:讓我們集體將這首詞朗誦一遍。 (生齊背全詞。)
六、閱讀方法小結(jié)。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開展閱讀對話的途徑和方式:
1、與文本對話:感知內(nèi)容,品味語言。
2、與作者對話:展開想象,領(lǐng)會情感。
3、與環(huán)境對話:拓寬視野,加深體驗。大家對此都有一個基本的了解。讓我們共同欣賞有著首次演繹的歌曲。十年以后,你還會再讀這首詞嗎?二十年以后,若干年以后呢? 優(yōu)秀的作品值得我們用一生去解讀。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如同暢飲陳年美酒,總讓人口齒留香,久而彌篤。東坡的這首詞,從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們飄來,它的芳香,還將向遙遠的未來飄蕩,飄蕩……以后,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能再一次與它相逢,我們都會從心底迸發(fā)出一個聲音:我愛東坡!
七、布置作業(yè):背誦默寫這首詞,明天檢測。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十一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tǒng)”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十二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1.對此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湖北省孝感市)。
a.首聯(lián)直接寫出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朝奏”與“夕貶”對比,讓人感覺到詩人命運變化的急劇。
b.頷聯(lián)表明詩人的心跡:不惜殘年為皇上革弊除害。
c.頸聯(lián)即景抒情,表現(xiàn)了詩人憂家傷國的情懷?!榜R不前”表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與痛苦,也讓人聯(lián)想到馬致遠的“瘦馬”,都是以馬寫人。
d.尾聯(lián)寫詩人向侄孫韓湘交代后事,顯得從容、寧靜,表現(xiàn)了詩人豁達、樂觀的思想境界。
2.韓愈的《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中表明韓愈效忠朝廷的`態(tài)度和決心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直言詩人忠君報國的信念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景來寓前途坎坷難料的句子:,。它與李白《行路難》里的“,?!庇挟惽ぶ?。
4.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
1.d。
2.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3.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4.忠而獲罪的悲憤憂傷。
5.這一兩句借景抒情。云橫秦嶺、雪擁藍關(guān),語意雙關(guān),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景物描寫中顯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十三
早晨我把一封諫書上奏給皇帝,晚上就被貶官到路途遙遠的潮州。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殘余的生命。
回頭望長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斷的終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馬藍關(guān),積雪擁塞,連馬也踟躕不前。
我知你遠道而來應(yīng)知道我此去兇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氣彌漫的江流邊把我的尸骨收清。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十四
元和十四年正月,唐憲宗命宦官從鳳翔府法門寺塔中將所謂的釋迦文佛的一節(jié)指骨迎入宮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廟,要官民敬香禮拜。韓愈看到這種信佛行為,便寫了一篇《諫迎佛骨表》。勸諫阻止唐憲宗,指出信佛對國家無益,而且自東漢以來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結(jié)果觸怒了唐憲宗,韓愈幾乎被處死。經(jīng)裴度等人說情,最后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責求即日上道。潮州在廣東東部,距離當時的京師長安有千里之遙。韓愈只身一人,倉促上路,走到藍田關(guān)口時,他的'妻兒還沒有跟上來,只有他的侄孫子跟了上來,所以他寫下了這首詩。
聊起韓愈,一般覺得他的散文是強于他的詩,其實這是誤解。韓愈散文名氣是很大,《師說》自不必說;近代以來,國內(nèi)中學語文課本長久地將它列為范文,本身就是一個好的例證。正氣凜然的《論佛骨表》也是他散文的典范之一。當年若不是因為它觸怒唐憲宗,先是要掉腦袋,后又被貶官潮州刺史,我們今天恐怕就再難讀到像“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這樣意蘊廣闊悲愴蒼涼的千古名句了。不過雖早有“杜詩韓文”一說,但是昌黎先生被公認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以“說理詩派”獨樹一幟,詩詞造詣自然不是浪得虛名。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十五
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憲宗命宦官從鳳翔府法門寺真身塔中將所謂的釋迦文佛的一節(jié)指骨迎入宮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廟,要官民敬香禮拜。時任刑部侍郎的韓愈看到這種信佛行為,便寫了一篇《諫迎佛骨表》。勸諫阻止唐憲宗,指出信佛對國家無益,而且自東漢以來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結(jié)果觸怒了唐憲宗,韓愈幾乎被處死。經(jīng)裴度等人說情,最后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責求即日上道。韓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歲才因參與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兩年后又遭此難,情緒十分低落,滿心委屈、憤慨、悲傷。潮州州治潮陽在廣東東部,距離當時的京師長安有千里之遙。韓愈只身一人,倉促上路,走到藍田關(guān)口時,他的妻兒還沒有跟上來,只有他的侄孫子跟了上來,所以他寫下這首詩。
頷聯(lián)直書“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獲罪和非罪遠謫的憤慨,韓愈之剛直膽魄可見一斑。目的明確,動機純正,后果怎樣,終亦不顧。此聯(lián)有表白,有憤慨,而表達卻頗為含蓄?!翱蠈⑺バ嘞埬辍保笥袨榭镎钚傲x無反顧的勇氣。
頸聯(lián)即景抒情,既悲且壯。謫貶赴任,“其后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層峰驛旁山下”,可謂悲極。前瞻茫茫,雪擁藍關(guān),馬也踟躕起來?!榜R不前”抑或“人不前”呢?李白在天寶三年(744)因玄宗疏遠而上疏求去,曾作《行路難》述志,其中就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一聯(lián),亦寫仕途險惡,不過,韓愈比之李白,境遇更為慘烈。韓愈仿此聯(lián)所作,有異曲同工之妙。本聯(lián)借“秦嶺”、“藍關(guān)”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緒,同時也蘊含為上表付出的慘痛代價。這兩句,一顧一瞻,顧者為長安,因云橫秦嶺,長安已不可見,“龍顏”難以再睹;瞻者乃潮州,奈何為藍關(guān)大雪所阻,前程曲折坎坷,不敢多想,“馬”固不能“前”,“人”卻能“前”乎?英雄失路,于此可知矣!
尾聯(lián)很有“雖九死而不悔”的態(tài)度,也含有蹇叔哭師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全詩容敘事、寫景、抒情為一爐,詩味濃郁,感情真切,對比鮮明,是韓詩七律中的精品。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十六
一、指導思想:
1、以《中學語文課程標準》和《__年中考說明》為指導,緊扣初三語文學科特點和課本單元重點進行教學。
2、體現(xiàn)學校教研思想,積極改進并實施“先學后導——問題評價”的課堂教學模式。
3、立足教情學情,和其他學科通力合作,有針對性的進行語文學科培尖推中補差,全面提高教學成績。
二、學情教情:
本屆初三學生基礎(chǔ)不怎么扎實,一部分學生認識膚淺,重理輕文,學習語文的興趣不濃,學科成績差;一部分學生不注重學科知識積累,知識面窄,思維呆板,學法單一,學科成績滯步不前;一部分學生學業(yè)底子不錯,但學習習慣不好,作業(yè)不耐心,讀書缺乏思考,敷衍了事,盲目自信。從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看來,優(yōu)秀率雖有提高,但仍需要繼續(xù)奮進。及格人數(shù)下降,急需要找對癥結(jié),迎頭趕上。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就是課內(nèi)閱讀丟分嚴重,課內(nèi)知識鞏固差。這種現(xiàn)象的形成應(yīng)引起本學期的反思和重視。
三、教學內(nèi)容:
1、本學期新課有三個單元,六篇課文,兩個專題,一部名著推薦,四個綜合實踐活動和誦讀欣賞。每個單元的讀書方法指導是本單元訓練的重點。
2、本學期全面復習分三個階段:分冊復習、專題復習及套題訓練。解讀《__中考說明》是前提。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從課文的學習中,了解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了解古人的社會理想和個人抱負,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和人格魅力。
2、能力目標。
掌握閱讀題的審題答題技巧,學會準確的表達自己的閱讀理解;掌握一般記敘文和議論文、散文的寫作思路及創(chuàng)新構(gòu)思模式,學習從不同角度變換寫法;學會讀書,懂得鑒賞文學作品方法。
3、情感目標。
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的感情,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
4、中考目標。
學科平均成績名列全縣第一,優(yōu)秀率提高20%,及格率達到90%以上。尖子生的總分最次不低于100分。
五、教學設(shè)想:
1、宏觀上要活,要始終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作為宗旨,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著眼點,強調(diào)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實用性。
2、微觀上要實,就是具體到每節(jié)語文課,要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認真安心讀書,深入探討問題,進行扎實有效的基礎(chǔ)訓練。
3、重點放在閱讀能力的提高和作文水平的提高上,力圖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中考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教案篇十七
學習目標:
1.品味寫雪景語句的精妙。
2.感悟雪中賞景的深沉之情。
3.學習白描寫景的手法。
學習重點:1.品味寫雪語句的精妙。
2.學習白描寫情手法。
學習難點:感悟張岱的深沉之情。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自古風花雪月之事,必能引起文人墨客心頭的悸動,特別是遇到潔白的大雪,更是能觸動他們?nèi)菀昨}動的心。你所學過見過的詩詞中帶有雪的你記有多少呢?(學生做得,不一而足,教師要多鼓勵,多贊揚)喔!同學們掌握的還真不少,足見大家的知識的淵博。在剛才大家所展示的詩句中,柳宗元的《江雪》,我為覺得寫雪最為突出,現(xiàn)在大家一起來吟誦一下吧!
二、明確學習目標(學生讀記)。
三、作者簡介。
張岱: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為富貴公子,精于茶藝鑒賞,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戲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書以終。張岱為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著有《瑯?gòu)治募贰短这謮魬洝贰段骱魧ぁ贰度恍鄨D贊》《夜航船》等絕代文學名著。
四、踏雪賞景。
學生找出: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2.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雪景吧!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弊x了此句你想到了哪句詩?
學生答: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這句寫出了西湖的什么的雪景?
學生答:孤獨。
3.我們來看“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币痪?。
句中“沆碭”是什么意思?白氣彌漫的樣子。
句中三個“與”是不是太多了,有些啰嗦呢?我們能不能把這三個去掉。
學生答:(三個與字把天云山水連在了一起,更能顯示出天地之間的蒼茫。如果是去掉了,就顯得界線分明,沒有蒼茫之間意了。)。
你說的太好了,大家給他鼓掌!
4.我們再來看“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一句。
我們平時來說長堤應(yīng)該用一什么?亭子用一什么?船用一什么?人用兩三什么?
學生說:一條、一座、一艘、兩三個。
我們能把這些量詞換掉嗎?
學生答:不能,用痕、點、芥、粒,顯示出這種景物在天地之間的蒼茫,渺小,如果換掉了就顯不出其渺小之境了。
你說得真好!大家給他鼓掌。
五、賞雪悟情。
1.張岱能寫出這么美的雪景,如果用文中一個字來評價他的話是哪一個字?
學生答:“癡”
那我們能從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到他的“癡”呢?我們小組之間可以做適當?shù)慕涣鳌?/p>
學生答: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的情況下去看雪。
在更定之后去看雪。(更定:時間上是晚上七、八點鐘)。
張岱在這種情況下去看雪,不但可看出他的“癡”,更能看出他的孤獨與清高。
2.等張岱來到湖心亭,亭中已經(jīng)有人了,這真是:莫道君來早,更有早來人呀!
如此說來,亭中早到之人,也應(yīng)該是“癡”于雪景了。
那么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金陵人的癡?學生小組討論作答。
比張岱來的更早,準備有酒食,預(yù)計停留時間很長,在時近年關(guān),卻不回家,在此看雪。
金陵人見到張岱是怎么說的?
學生答:“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用自己的話怎么說?
學生答:在湖中怎么還能碰上這樣的人?
我們把句中的這樣空白,你能填上什么樣的詞語?
在湖中怎么還能碰上的人?
學生可自由發(fā)言,鼓勵不同的評價,教師要做適當?shù)囊龑А?/p>
學生答:張岱獨自賞雪的興致已經(jīng)沒有了,所以也就沒有繼續(xù)停留的想法,就離開了。
你說得真好。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張岱還真是一個獨立特行的人,也足見其不愿與他人為伍的孤傲。
4.張岱見到亭中之人,問其姓氏,卻答是“金陵人”,這不是所答非所問嗎?難道是他們有問題?(學生小組討論作答)學生可能很難抓住重點,教師此處經(jīng)總結(jié)一下。
這更顯出張岱對故國的思戀之情,還文章開關(guān),用崇禎的年號,張岱是清朝人,卻用明朝的年號,在簡介中還有,張岱明亡后不仕,這都說明張岱的遺世獨立,以及對故國的思戀。
六、課堂總結(jié)。
今天我們跟隨張岱,賞了雪景,也理解了張岱情感,現(xiàn)在就讓我們就一句話來概括張岱的特點吧。請用好一個的張岱來作總結(jié)。
七、布置作業(yè)。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29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