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護國政體

2016/09/13 02:06:56文/網編3

學分網給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護國政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xù)關注學分網。(http://mlvmservice.com/)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護國政體的背景

1653年克倫威爾強制解散了國會。1653年12月16日,在獨立派軍官和大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上層的支持下,克倫威爾被擁戴為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的終身護國主,開始了英國近代史上的護國政治時期。

1649年英吉利共和國成立后,主要面臨著三種勢力的反抗:王黨勢力、王黨分子復辟活動猖獗,隨時準備卷土重來;下層人民的反抗風起云涌,1649年5月,克倫威爾派兵鎮(zhèn)壓了平等派士兵的起義;1649年8月,克倫威爾遠征愛爾蘭并將愛爾蘭的大部分土地分給自己軍隊的軍官、士兵和資產階級及新貴族,愛爾蘭人不堪忍受揭竿而起,反抗殖民統(tǒng)治。

克倫威爾嚴厲鎮(zhèn)壓王黨分子的反叛,加緊爭奪海外商業(yè)霸權,受到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歡迎。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fā)動資產階級革命的基本訴求就是反對王權專制統(tǒng)治,穩(wěn)定秩序、保護自己的財產和既得利益。因此,迫切要求出現一個強大有力的軍事獨裁政權。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護國政體措施

①護國政府統(tǒng)治時期,克倫威爾把全國分為十多個軍區(qū),實行軍事管制。

②他還窮兵默武,不斷對外征服,造成財政緊張,債臺高筑,引起政局混亂,民怨沸騰。

③言論自由遭到禁止,民主思想受到禁錮,社會生活中禁區(qū)重重。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護國政體的實質

軍事獨裁。1653年解散議會;終身任職,有權指定繼承人,并將立法、行政、軍事、外交等大權集于一身;實行軍事管制;對外征服;禁止言論自由等。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護國政體的評價

①積極性:有效維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益,促進資本主義發(fā)展。

②消極性:

A限制人民的民主權利,對外擴張造成政局混亂

B脆弱性:建立在克倫威爾的軍功與個人威望上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護國政體

克倫威爾的歷史功過:

其主要功績有:

①革命前就開始致力于反對王權的活動,參與了《大抗議書》的起草工作,鮮明地把斗爭的矛頭指向了封建制度。

②內戰(zhàn)期間,組織騎兵并指揮進行了馬斯頓荒原戰(zhàn)役和納西比戰(zhàn)役,這些重大的軍事勝利極大地推動了英國革命的進程。

③1649年在人民的支持下處死國王查理一世,并成立英吉利共和國,從而把英國革命推向了最高潮。

④共和國成立后,他遠征愛爾蘭、鎮(zhèn)壓王黨的復辟活動,從主導方面看,是維護和鞏固革命成果的措施。

其階級局限性有:

①遠征愛爾蘭,進行瘋狂的屠殺和掠奪,滿足了英國的殖民需要,但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②削弱軍隊中的民主力量,將其變成他建立軍事獨裁的工具。

③廢除共和國、建立護國政體,實行軍事獨裁,并多次解散議會,企圖稱王,不利于民主制度的健全。

推薦閱讀:

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英國內戰(zhàn)
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大抗議書》
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盧梭的“主權在民”
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洛克的“權力分立”思想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

高考歷史開放性試題類型 高考歷史開放性試題答題步驟
重大歷史事件時間表 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高中歷史開放性試題類型 高中歷史開放性試題解題方法
高中歷史材料題答題技巧及方法 高中歷史材料分析題怎么做
清朝滅亡的具體原因 清朝覆滅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