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范文(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9 11:06:02
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范文(14篇)
時間:2023-11-09 11:06:02     小編:QJ墨客

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可以將經驗轉化為智慧,為自己的未來發(fā)展提供指導和借鑒。如何讓讀者對心得體會產生共鳴和共同認同?以下是一些來自不同行業(yè)或領域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可以給大家多角度的思考和啟發(fā)。

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一

1979年,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第20屆大會決定從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旨在引起全世界人民對世界糧食短缺問題的重視,敦促各國采取行動增加糧食生產,與饑餓和營養(yǎng)不良作斗爭。此后每年的世界糧食日,糧農組織等國際機構、各國政府及一些民間組織都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進行紀念。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人類文明得以發(fā)展的先決條件。然而,由于全球人口數(shù)量不斷增長、全球可耕種土地面積的減少以及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等因素,世界農業(yè)和糧食生產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的數(shù)字顯示,目前全球仍有8.52億人處于饑餓狀態(tài),每年約發(fā)展中國家的糧食短缺問題尤為嚴重,約有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人長期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1千萬人的生命,500多萬兒童因饑餓和營養(yǎng)不良而夭折。由于直接或間接的營養(yǎng)不良,全球每4秒鐘大約有1人死亡!

再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國內:看看我們國家的糧食是不是已經富裕到了可以不提節(jié)約的地步了?我國是農業(yè)大國,我國是一個:用占世界可耕地面積為6%的土地,養(yǎng)育著為世界22%的人口。近幾年糧食年產量徘徊在4.5億噸左右,人均糧食占有量長期處于不足400公斤的低水平。從目前形勢來看,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糧食的供需仍將在緊張中度過。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的糧食進口國。

古代先農們種植過多達數(shù)千種的農作物,而現(xiàn)在只有大約150種被廣泛種植,成為人們主要的食物來源。其中,玉米、小麥、水稻約占60%,而大多數(shù)的其它農作物品種已處于滅絕的邊緣。面對如此嚴峻的糧食問題,有許許多多像“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爺爺一樣的科研人員,正在利用高科技手段,開發(fā)糧食新品種,增加糧食產量,以保證正常的生活需要。

因為,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糧,至少要經過20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農民多少辛勤的勞動呀!可以說,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是的:我們沒有體會過“鋤禾日當午”的艱辛,便會覺得“粒粒皆辛苦”有些單薄;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在家中大碗大碗的剩飯倒進垃圾桶。在食堂,飯只吃幾口就倒掉,這些現(xiàn)象比比皆是。這不僅反映我們不懂得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果實,而且也直接反映出他們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嚴重缺陷。

我們要發(fā)掘節(jié)約潛力。我們雖然不種田、不產糧,但節(jié)約糧食也相當于種了糧食。讓我們把一張張餐桌相當于一方方糧田,除了吃進肚子里的糧食外,不浪費一粒糧食。

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二

突然有一天,我從電視中聽到了一句話: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能養(yǎng)活兩億人。兩億?!這個數(shù)字使我大吃一驚,我連忙上網(wǎng)查了查資料。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中國每年浪費糧食800萬噸,能夠兩億人吃一年,并且,這些糧食價值高達20__億元!!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shù)字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我們中國的某些地方,卻有四五千萬人民吃不飽??!

漸漸地,我從生活中找到了答案:一張餐桌上,就只有兩三個人,而菜卻點了十一﹑二種。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謂的“講究”嗎?講究吃穿,講究房車,講究面子。中國人的經濟條件一天一天的在進步,而我們祖先傳下來的廉潔﹑節(jié)約的美好品質正在一天天的退化,終有一天,我們會重演歷史,會像唐朝一樣,逐漸衰退;終有一天,我們會窮的一粒米飯也吃不起;終有一天,那美好的中國夢會變成一個奢侈的夢想,甚至會破滅。

“光盤行動”,這是關于餐桌上的浪費的一個熱談。身為一名小學生,你可能覺得浪費一粒米飯不算什么,可你想過沒有,一個人浪費一粒米飯,中國十多億人就浪費十多億粒飯,這,十多億粒飯可供多少人填飽肚子??!其實,節(jié)約糧食很簡單,只要你刨干凈碗中的飯,少點一些昂貴的菜,便能減少許多浪費,避免大量的經濟財產損失。

光盤行動你我他,珍惜糧食靠大家。讓我們行動起來,使每一個中國人都有飯吃,不讓中國成為之國,讓我們現(xiàn)在開始行動起來:愛惜糧食,從我做起,復興中華,從我做起!

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三

白米飯之所以飽滿有光澤,是因為有了汗水的灌溉。節(jié)約糧食是不辜負人們的辛勤勞作,是表達對勞動人民最大的敬意。

那些在炙熱的陽光下躬種的農民,是他們用從臉頰上流落下來的汗水種出了擺放在我們餐桌上的飯菜。飯菜中飄出的香,是對農民的一種頌揚,同樣是對我們的一種勸誡,節(jié)約糧食,贈與一香。

從小,老師就在學校里教導我們要懂得糧食來之不易,節(jié)約糧食,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責任不分大小,只求珍惜每一粒米飯。

隨著我長大,我很好的做到了節(jié)約糧食,但是看著家里的小弟弟,小妹妹,他們完全就沒有節(jié)約糧食的自覺。

他們吃一次飯,嘴巴上,手上,桌子上,地板上都滿是殘渣,他們不是在吃飯,而是在玩耍,拿著糧食玩耍。一看到這種情況,我就會忍不住沖上前將他們眼前的飯碗拿開,然后教訓他們,要他們懂得糧食來之不易??粗麄兊倪@種行為,我會充滿無奈,因為他們還不懂,不懂糧食的含義,不懂浪費可恥,不懂得節(jié)約糧食人人有責。

不過不懂沒關系,既然我明白了節(jié)約糧食的含義,那么就由我最先來告訴他們怎么樣去節(jié)約糧食,告訴他們浪費糧食意味著什么,意味的一種壞風氣的形成,如果將來某一天人人都這樣浪費糧食,最后的結果就只能是糧食短缺,最終受苦的也只有我們自己。

我們國家糧食充足,但是地球這么大,經常在新聞上可以看到,哪里哪里在鬧饑荒,又因為缺少糧食餓死的多少人,這些電視上的報道每每一讓我看到,都會讓我將節(jié)約糧食這四個字在心里默念一次。

我們要節(jié)約糧食。

?

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四

拒絕浪費,珍惜糧食又一次成為時下的新話題。據(jù)統(tǒng)計,中國現(xiàn)在一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三個國家一年的口糧,這個觸目驚心的數(shù)據(jù)反映出了“中國式浪費”的可怕。

有人說,中國是一個特別注重人情面子的國度,歷來講究“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當你懇求他人為自己辦事或者答謝有恩于自己的貴人時,往往在飯店請客,在這重場合,往往都要講排場,特意用經濟實力來表示所謂的真摯和誠意。不管什么意圖,總之盡情地發(fā)揮著,表演著。豪華的飯店,豐盛的餐桌,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凡所應有,無所不有。賓客之間,觥籌交錯,盡量點更多的菜,盡量遲到最后讓菜能剩下來,這樣才能顯出自己什么都吃過;當我們去飯店吃飯時,多點昂貴的菜肴,然后只吃一小部分,剩下的也不要求打包打走,似乎總要顯示出自己很有錢的樣子。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國式浪費”。

現(xiàn)在的`餐飲浪費已不再是原來的吃不了倒掉,而是演變成了故意浪費。因為這樣,可以顯示出自己是多么的有錢,多么的奢侈??墒钱斘覀冊陟鸥?、炫奢侈時,卻很少有人考慮有多少孩子還在挨餓?有多少孩子還在為自己沒有著落的下一頓飯在發(fā)愁?就拿我們學生來說,國家施行“蛋奶工程”,本意是為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可是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去珍惜,用雞蛋來“練靶子”,用牛奶“打仗”,而且玩得不亦樂乎。

據(jù)調查,全球每年有1。28億人死于貧困,更有甚者,全球每隔6秒就有一個兒童被餓死??赡芫褪俏覀內右粋€雞蛋的時間內,就有一個兒童因饑餓而死去。

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五

20__年度,某鄉(xiāng)認真對照《糧食安全責任書》和某糧安辦[20__]2號等文件精神,仔細分析本鄉(xiāng)糧食生產現(xiàn)狀和糧食安全形勢,從糧食生產生產能力、早稻訂單、糧食應急能力等四大方面查擺問題、研究對策、完善機制、強化措施,確保了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同時,在耕地保護等方面積極開展有益探索,持續(xù)開展以“無違章建筑、無計劃外生育、無矛盾上交”為主要內容的“三無村”創(chuàng)建活動,為糧食安全工作提供了措施。具體做法為:

一、完善領導機構,配強工作力量。

堅持把糧食安全工作作為事關百姓生活穩(wěn)定和社會和諧的基石予以重視,確立行政首長負責制度,建立涵蓋監(jiān)測、預警、穩(wěn)控、應急等各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機制,著重把握農田保護、市場監(jiān)控干預和產能挖潛等重要環(huán)節(jié),確保糧食安全。

二、強化工作舉措,確保責任到位。

落實耕地保護措施。通過鄉(xiāng)村兩級的聯(lián)防聯(lián)控,形成嚴防嚴控之高壓態(tài)勢;積極發(fā)揮國土規(guī)劃的關口作用,守好最后一道關卡;發(fā)揮好村級巡查員短距離信息快的優(yōu)勢,實現(xiàn)動態(tài)式全天候管理。

三、開展創(chuàng)新探索,提供創(chuàng)新保障。

在嚴格耕地保護,確保糧食安全上,我們進行了一些積極有益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其中“三無村”持續(xù)創(chuàng)建活動為杜絕違法建設、切實保護耕地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雖然,本年度我們在糧食安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十分有限”這一基本鄉(xiāng)情,我們依然任重而道遠,因此我們仍將做出更大努力。同時十分期望區(qū)貿糧局、區(qū)農業(yè)局等相關部門能繼續(xù)給與大力支持!

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六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碧拼罴澋倪@首古詩告訴我們,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節(jié)約糧食,愛惜糧食。吃飯時不能浪費糧食,因為我們吃的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用辛勤勞動的汗水換來的啊!

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好多人都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卻有許多人不在乎糧食。就如飯店里客人吃剩的飯菜,一只雞連動都沒有動。那些人為了面子,就把整只雞都扔進了垃圾桶。不難想象,那些人這么做,完全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可是,他們這么做,雖然沒有丟面子,但是卻丟棄了對農民勞動的尊重,無視了農民的汗水。

記得有一次,吃飯時,我由于飯菜不好吃,所以就沒吃多少。爸爸看見我碗里剩下的一粒粒飯,語重心長的說:“糧食來之不易,可要好好珍惜啊!農民伯伯種出這些糧食是很辛苦的?!?/p>

經??吹?,在炎熱的夏天里,田地里有很多農民在勞動,有的五六十歲的老人在除草,他輕輕的彎下腰,用那潔凈的雙手去接觸那么骯臟的雜草和污泥,大約五六分鐘站起一次,不斷地用手捶打著自己的腰,然后又彎下腰開始勞動。雖然雜草除去了,但火似的太陽照射在每個農民的后背上,汗珠濕透了他們每個人的衣服,滿頭的汗珠都來不及擦,一滴一滴地落在田地里。這時我不禁再次想起了李紳的那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記得爺爺以前跟我說過,他們小時候為了充饑經常吃一些樹皮、野菜之類的一些東西。當時爺爺?shù)脑竿褪悄軌虺燥枺軌虿筒投汲陨弦煌氚酌罪?。聽他這么說,我突然醒悟了,決定以后要好好珍惜糧食,不能浪費。我記得小時候,如果遇到不好吃的飯菜,我就會把它們挑出來,偷偷地扔進垃圾桶里。我知道,爸爸發(fā)現(xiàn)后我會很慘,但是菜真的很難吃!現(xiàn)在,我腦海經常浮現(xiàn)爸爸對我說的那句話,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呀!現(xiàn)在回想起那一碗沒動過多少的米飯,我滿腦子的愧疚!

都成為世。

珍惜糧食,說簡單,但又很難;說難,但又是簡單的。

珍惜糧食,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珍惜糧食,人人有責。愿每一天都成為世界愛糧日!

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七

今天,我們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唱著雄壯的國歌,迎接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我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自豪和驕傲,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可是,在幸福的同時,我們有沒有想到為祖國做了什么呢?我們有沒有為祖國分憂呢?我們生活在豐富的物質環(huán)境里,不愁吃不愁穿,快樂無憂的生活和學習,在這個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里,我們不能淡忘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品質。我們每天吃的一米一粟,從春種到秋收,從種子到我們的盤中餐,是多少生命和汗水成就的啊。當它還是一粒種子時,勤勞的農民們頂著烈日為它澆水施肥,用汗水把它灌溉;當它長成后的收割之日,地里又有多少無名昆蟲用生命成就了它的豐收;這時候一年的光陰也悄然而逝。當它被運到我們的學校,又經過了食堂師傅們多少的心血,精心的烹飪才變成了我們面前美味的盤中餐??墒?,在學校食堂里,有許多同學把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到了餐桌上,把只吃了幾口的飯菜倒掉……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平均每5位同學中就有1位倒掉小半碗飯菜,倒掉了3分之1飯菜的同學更多??粗袄锏氖o埵2耍瑢嵲诹钊丝上?。

當我們肆意將盤中餐變成殘渣時,有誰還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幸苦的古訓?有誰想過用米粒堆積成的山丘可以供多少人充饑?當我們將僅剩一口的食物丟棄時,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饑人啊,有誰想過戰(zhàn)爭及自然災害中難民們那渴求食物的眼神呢?當我們在寢室里將吃不下的食物當作垃圾投進垃圾桶時,有誰想到四海無閑田,農夫憂餓死的事實呢?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可又有誰曾想過這些食物來之不易呢?我們浪費的同時,世界上還有30多億人們處于極度貧困的狀態(tài),還有8億人口處于饑餓狀態(tài),尤其是南部非洲的人民,更是長期缺乏食物,許多和我們一樣的同齡人,他們根本不敢奢望學習,溫飽對于他們而言就是的渴望??!另外,從我們國家而言,目前我們中國的人口是14億,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5畝,僅是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目前畜牧業(yè)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寶貴的耕地也日漸消失,糧食產量供不應求;再加上食物在收割、加工等過程中還有一定的損耗和浪費,最后能真正成為我們盤中餐的糧食并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么充足,在我國依然還有很多和我們一樣的孩子被饑餓包圍著···目前我們國家的現(xiàn)狀,讓我們進一步明確了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的特殊意義。

所以,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要從現(xiàn)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的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珍惜每一粒糧食,杜絕每一粒浪費,從我做起,如果看到浪費現(xiàn)象,我們要勇敢地站起來制止,杜絕這種不良風氣的滋長;當然,僅在學校做到不浪費糧食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做節(jié)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帶回家。積極監(jiān)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現(xiàn)象的發(fā)生。

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八

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如何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怎么寫吧!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如何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今天,老師給了我一本《我的祖國》,這本書講述了新中國建立后,通過幾代人的努力,逐漸強大,直至實現(xiàn)東方巨人的超越——圓夢奧運的歷程。我們的祖國擁有壯麗的山河,歷史悠久的名城,發(fā)奮圖強的人民,讀完這本書,我為我是一名中國小學生而感到驕傲。書中第三課《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讓我印象最深。書上說21世紀,世界人口已經達到66億,卻依然有8億人處于饑餓狀態(tài),在糧食問題日益凸現(xiàn)的今日,世界將目光投向了中國。中國耕地面積只占世界7%,人口卻占世界22%,雖然現(xiàn)在經濟發(fā)展較快,但還有很多人吃不飽,有些貧困地區(qū)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面對我國糧食恐慌這一嚴峻現(xiàn)實,有位叫袁隆平的爺爺,通過對雜交水稻的研究,最終將水稻畝產品從300公物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廣2.3億多畝,增產200多億公斤,每年增產的糧食可以多養(yǎng)活1億多人。袁隆平爺爺滿懷信心地向世界宣稱,中國人不僅可以自己養(yǎng)活自己,更能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作出巨大貢獻。

在欣喜象袁隆平爺爺這樣的科學家為人類作出貢獻的同時,我卻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在我們身邊,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吃了一半的面包、咬過一口的饅頭、吃剩下的白米飯,這些在困難時期想吃都吃不到的食物最終都進了垃圾筒。也許有人會說,這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沒什么大不了的。這樣想就錯了,我們來算一筆帳,如果每個同學每天扔掉一塊面包,那全國將浪費多少糧食?諸葛亮曾告誡他的兒子:“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边@句話告訴我們,生活簡樸,可以培養(yǎng)一個人的美德,浪費是一種可恥行為??茖W家們一邊在努力研究如何解決糧食危機,我們卻在另一邊浪費糧食,照這樣下去,這個危機不但解決不了,而且會更嚴重。從小我們就學會了一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這句詩的含義呢?暑假時我曾在水頭田垅里看到農民伯伯、阿姨們,頭頂烈日,有的腳踩打谷機,汗流浹背,渾身濕透;有的彎腰弓背,在燙腳的水中插秧的情景,才懂得一粒糧食一滴汗的真正含義。是呀,每一顆糧食都是農民的血汗凝成的,我們一定要特別珍惜。

讀了這篇課文后,我的感受更加深刻了,愛惜糧食,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為國分憂的舉動。小朋友們,讓我們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勤儉節(jié)約,愛惜糧食,不要再浪費資源了。

白米飯之所以飽滿有光澤,是因為有了汗水的灌溉。節(jié)約糧食是不辜負人們的辛勤勞作,是表達對勞動人民最大的敬意。

那些在炙熱的陽光下躬種的農民,是他們用從臉頰上流落下來的汗水種出了擺放在我們餐桌上的飯菜。飯菜中飄出的香,是對農民的一種頌揚,同樣是對我們的一種勸誡,節(jié)約糧食,贈與一香。

從小,老師就在學校里教導我們要懂得糧食來之不易,節(jié)約糧食,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責任不分大小,只求珍惜每一粒米飯。

隨著我長大,我很好的做到了節(jié)約糧食,但是看著家里的小弟弟,小妹妹,他們完全就沒有節(jié)約糧食的自覺。

他們吃一次飯,嘴巴上,手上,桌子上,地板上都滿是殘渣,他們不是在吃飯,而是在玩耍,拿著糧食玩耍。一看到這種情況,我就會忍不住沖上前將他們眼前的飯碗拿開,然后教訓他們,要他們懂得糧食來之不易??粗麄兊倪@種行為,我會充滿無奈,因為他們還不懂,不懂糧食的含義,不懂浪費可恥,不懂得節(jié)約糧食人人有責。

不過不懂沒關系,既然我明白了節(jié)約糧食的含義,那么就由我最先來告訴他們怎么樣去節(jié)約糧食,告訴他們浪費糧食意味著什么,意味的一種壞風氣的形成,如果將來某一天人人都這樣浪費糧食,最后的結果就只能是糧食短缺,最終受苦的也只有我們自己。

我們國家糧食充足,但是地球這么大,經常在新聞上可以看到,哪里哪里在鬧饑荒,又因為缺少糧食餓死的多少人,這些電視上的報道每每一讓我看到,都會讓我將節(jié)約糧食這四個字在心里默念一次。

我們要節(jié)約糧食。

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fā)展,都離不開“勤儉節(jié)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jié)約。民以食為天,勤儉節(jié)約,我們要從節(jié)約糧食開始。

中國的糧食現(xiàn)狀是十分不樂觀的,我國雖然憑借著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糧食產量飛增,但人口的增長使糧食人均占有量大大減少,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僅占著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面積,卻要養(yǎng)活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如今,吃不飽飯的現(xiàn)象還存在,而鋪張浪費的人卻比比皆是,他們?yōu)榱怂^的面子光彩,在餐館點山珍海味,點得一大桌都放不下,吃不完的就倒入垃圾桶。他們絲毫不覺得羞愧,而認為顯擺了自己的闊氣,可是他們是否想過,在我國的西部地區(qū),有些人民吃了上頓沒下頓,整日為溫飽忙碌??!浪費糧食是最可恥的行為,我們應該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

另外,我們還應該有“一飯一粟當思來之不易”的情感。如果你曾下田勞作,從翻地到播種,從插秧到呵護禾苗茁壯成長,再收割、曬干、入倉,最后碾成白花花的大米,要流多少汗水,“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覀冇惺裁蠢碛衫速M一粒糧食呢?珍惜糧食,是對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的尊重。

珍惜糧食應從小事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第一,去餐館吃飯,要盡量少點,少了再加,吃不完打包回家。第二,不能挑食,做到不浪費任何一樣菜。第三,吃飯時不掉飯粒,每餐把鍋里的飯盛干凈。第四,妥善收藏好糧食,不使其霉變。

愛惜糧食是美德,糟蹋糧食就是作踐自己,我們應以節(jié)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

微風拂過,稻田的水波輕輕蕩漾,農民弓腰插下每一顆秧苗,祈盼在秋日能有好的收成,經過春雨的滋潤,夏日的酷曬之后,到了秋高時節(jié),稻田一片金黃,猶如黃金鋪滿大地,綿延四野,這是個豐收的時節(jié),這也是大自然給予農民勤勞的饋贈。

生活不易,當這些糧食被運送到大江南北,各家各戶之時,那些沾有汗水的谷粒早已被風干,變成顆顆飽滿,醇香濃郁的米飯呈現(xiàn)在餐桌上,人們咀嚼著來自遙遠的地方生產的谷物,享受中飽食終日的快慰,與此同時,除了留下的滿口余香之外,他們不曾想到顆顆米粒之中蘊含著農民多少辛勤的汗水。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這條古訓眾人皆知,可是又有多少人明白其中的含義呢?又有多少人可以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呢?每當你看到食堂餐桌上殘留的剩飯剩菜時,你是不是感到無動于衷?每當你看到有人在婚宴上大擺筵席,你是不是感到束手無策?這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浪費現(xiàn)象就發(fā)生在你我身邊,我們豈能熟視無睹?我們不能改變他人珍惜糧食的習慣,至少我們要盡我們所能,讓他人知道節(jié)約是美德,浪費是可恥的道理,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所以從我們自身做起,學會節(jié)約,珍惜每一粒糧食,珍惜大自然給予的饋贈,今天讓我們重新找回對糧食敬意,今天讓接力‘光盤’一族一起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

我小的時候吃飯總是不能把碗里的米粒吃干凈,每一次媽媽洗碗的時候斗魂說我的碗里剩下的米飯都可以養(yǎng)活一只雞了,那時候我還不知道米飯的來之不易。

后來我漸漸長大進入了學校上學,我的學校離家很遠于是我不能回家吃午飯,我只能在學校的食堂和我的同學們一起解決自己的午餐。記得第一次去食堂吃飯的時候我的老師坐在我們旁邊的一個桌子吃飯,他端起飯碗站起來讓我們安靜。他要在食堂里給我們上一堂課。

小小年紀的我們只知道上課是在教室里,還不知道可以在食堂里上課。于是我們都放下飯碗安靜地聽我的老師講課。老師說:“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不能像我們一樣安心坐在食堂里吃飯,他們沒有家甚至沒有衣服穿沒有白米飯吃。我們坐在這里的機會是來之不易的,我們吃的每一粒米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他們頭頂烈日用汗水澆灌著禾苗,我們才有今天吃的香噴噴的米飯。所以我們一定不能浪糧食,我們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米。因為每一粒米都是那么的來之不易?!?/p>

在聽完老師的一席話之后小小的我們都沉默了。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了糧食的可貴和來之不易。我永遠都會記得老師在飯桌上給我們講課的故事,那個故事是讓我多年來一直把節(jié)約糧食銘記在心的一個故事。我會一直以這個故事勉勵我自己厲行節(jié)約。

在除草的中午,汗水會順著土壤流下來,但很難每一粒都能吃到中國菜rdquo;這首詩我們大家都很熟悉。它讓我們了解了農民叔叔種田的艱辛,告訴我們要珍惜農民叔叔的勞動成果,珍惜每一粒糧食。

但是“珍愛食物”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我們都是小王子和家里父母的公主。他們總是擔心我們的健康,給我們買了很多美味的食物。我媽媽也是。她經常給我做很多美味的食物,但我不喜歡。她總是挑食,吃得不好。在那之后,我媽媽很生氣,讓我每天中午吃一小碗飯,否則我就不能看電視了。起初我別無選擇,只能盡力吃完飯。然后我想出了一個好主意,那就是在我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地把米扔進垃圾箱。這樣,媽媽會很高興看到空碗,我也可以看電視了。一天,當我和媽媽在看電視時,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雙因饑餓而睜大的眼睛。他們都是非洲孩子。他們沒有衣服穿,沒有食物吃,也沒有有趣的玩具。他們的身體非常瘦弱,這讓人心痛。母親說他們在那里很窮,孩子們沒有上學,他們甚至不能解決溫飽問題。看到那里,想到我每天偷偷地把無休止的飯菜倒進垃圾桶的行為,我的臉都紅了。我心里想:將來,我必須珍惜每一粒食物,永遠不要再浪費食物。

我希望每個學生都能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節(jié)儉的食物,從我做起!

糧食是補充身體健康的主要物質之一,但我們隨處可見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

目前,我們的生活很豐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費也在增加。我們吃了一半面包,吃了一口饅頭,吃了剩下的白米,喝了剩下的湯。然而,在這些困難時期我們不能吃的食物被扔進了垃圾桶。有些人可能會說浪費這么一點東西沒關系!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每個人都扔掉一點食物,世界會浪費多少食物?諸葛亮經常告誡他的兒子:“君子去了,要靜下心來修身,以節(jié)儉養(yǎng)德”這句話告訴我們,簡樸的生活可以修身養(yǎng)性,浪費是可恥的行為,只有勤儉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我們從幼兒園學到:;每一粒中國菜都很難吃因為我在農村長大,我最能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在農村,夏天到處都可以看到村民。炎炎夏日,村民們還在地里除草,這是多么偉大的精神啊。別人弓著腰站在熱水里種苗是多么辛苦的工作啊。當我親眼看到它時,我完全震驚了,明白了一滴汗和一滴血的含義。雖然我在農村長大,但我家很少讓我在地里干活,所以我不知道自己有多累。當我還是一名導演時,母親把我從市場上帶回來,這一切都被發(fā)現(xiàn)并理解了。

所以讓我們珍惜食物,節(jié)約食物!

今天,我在電腦上看到一則新聞:非洲國家尼日爾面臨糧食危機,該國半數(shù)以上鄉(xiāng)村缺乏糧食,當?shù)鼐用袷巢还埂I養(yǎng)不良,一個個骨瘦如柴。我不禁想起媽媽告訴我的一句話:我國13億人口,若每人每天節(jié)約1粒大米,則全國每年可節(jié)約1200萬公斤大米,足可養(yǎng)活3.5萬人。“3.5萬人”,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shù)字??!接著,我又想起了自己在學校里吃中飯時,總是“盛得多,吃得少”,我真是不應該??!

你知道其他的市民們節(jié)不節(jié)約糧食嗎?讓我們一起去“超王記”瞧一瞧!

來到超王記,只見這兒的服務員忙得不可開交:一會兒擦桌子,一會兒端面,一會兒又端餛飩???,還有幾個桌子沒擦呢!我走上去一瞧,哇!和我預料中的完全不一樣:一個個碗中連一根面條都不剩!大家怎么變得怎么節(jié)約了呢?我?guī)е蓡栕搅说首由稀:鋈?,我發(fā)現(xiàn)每張桌子上都有一張小紙片,我一看,上面寫著“不剩飯,不剩菜”六個字,咦?這不是今年新推出的標語嗎?還有墻壁上貼著的“光盤行動”都和節(jié)約糧食有關啊!我終于知道大家為什么這么節(jié)約了,我要向他們學習!這時,一碗面端到了我的面前,我把它吃了個精光。哈,我也成為一名“光盤小贏家”啦!

以前人們不節(jié)約糧食,現(xiàn)在我們都認識到了節(jié)約糧食的重要性。我們無錫變化了,進步了!

我相信有很多人認為珍珠項鏈非常珍貴,可我不這么認為,我認為人們不可缺少的是糧食。糧食,這不起眼的兩個字,對每個人都很重要。沒有糧食,人就不能生存。

但現(xiàn)實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歷歷在目。每當你走進學校食堂吃飯,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人在浪費食物:有的人看見飯菜很難吃,沒吃兩口倒掉了,有的人甚至連看都不看就直接倒掉了。有一次,我們在飯店吃飯,看見隔壁那桌大魚大肉,可不一會兒,人都走了,許多菜還沒吃掉,也沒有打包,看著服務員把菜統(tǒng)統(tǒng)倒掉時,我的心很酸,有種說不出的感受。哎!可曾經的我也是這樣的人??!

記得有次早上上學快要遲到了,我就把媽媽買的早飯隨便吃了兩三口,就想走了。媽媽見了,嚴厲地批評了我:“你知道嗎,這些糧食得來不易??!夏天,農民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在田里耕耘,經過辛勤的勞動,在秋天終于有了收獲,這些米飯都是這樣得來的?,F(xiàn)在城里的孩子過上了好日子,你竟然如此浪費。你要從小養(yǎng)成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的好習慣,珍惜每一粒米飯?!钡谝淮问艿竭@么大的批評,我羞愧地把剩下的早飯全吃了?,F(xiàn)在想想,感覺自己真不應該,沒有意識到糧食的重要性。

從現(xiàn)在起,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杜絕浪費,感受勞動的艱辛和糧食生產的艱難,培養(yǎng)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

記得小的時候,我非常不注意節(jié)約糧食。每天吃飯時不是把飯剩在碗里,就是將米掉在餐桌上,就是這樣將糧食一點點的浪費了。媽媽見我這樣的浪費糧食,就下了一個決定:就是等暑假的時候到鄉(xiāng)下的田地里去看一看,讓我見識見識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

轉眼,暑假就到來了,媽媽帶著我來回了老家,我雖然座的是電車,可能是夏天的緣故,一路上,強烈的太陽光照射著我,熱得我不耐煩地總問媽媽:”哎呀,什么時候才能到呀?”而媽媽卻總是說:“快了,快了,你坐車還閑熱呀!”。

不一會就來到了鄉(xiāng)下,我睜大眼睛望著,田野好好寬闊,綠綠的一片,就像是一塊塊綠色的大毛毯,看到了感覺很舒服的樣子。在這里,許多勤勞的農民伯伯都在忙碌地干著農活,有的在給莊稼除草,有的在插秧苗,有的在施肥……再仔細看去,農民伯伯們都彎下腰,用那雙勤勞的手去管理好每一棵小秧苗,火辣辣的太陽照射在每位農民伯伯的后背,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服,看到身上都是沾滿泥水的農民伯伯從田里走出來,我心里難過極了。這時,我不禁想起了李紳的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p>

回到家后,我想了又想,覺得自己以前這樣的浪費糧食真是太不應該了,農民伯伯們?yōu)榱朔N好每一棵秧苗,付出了那樣多的辛勤汗水。所以我下決心以后一定要節(jié)約來之不易的每一粒糧食,愛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九

“1314”解碼總書記心中的“永恒課題”

食為政首,糧安天下。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吉林考察,首站關注的就是糧食生產和安全??倳浽赋觯骸氨U蠂壹Z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黨員干部應當認真領會,讀懂總書記心中的“1314”密碼,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

“1”,一顆初心永遠不變,質樸心愿矢志奮斗。

曾當過七年農民的習近平對農業(yè)、農民、農村有著天然感情,對饑餓記憶尤深,從插隊時就有了讓貧困地區(qū)的鄉(xiāng)親們“一年四季能吃上玉米面”“飽餐一頓肉,并且經常吃上肉”的質樸心愿和堅定志向。從梁家河到黨中央,斗轉星移,初心不變,心愿與當年一脈相承,看似平凡的一把麥子、一顆馬鈴薯、一個玉米穗,在他心里始終有著特殊的分量。一次次國內考察,習近平總書記用堅實的腳步激勵各級黨員干部:只有筑牢糧食安全防線,不斷補足“三農”短板,耕好一方“責任田”,守好百姓“米袋子”,才能讓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3”,三大體系精準發(fā)力,鍛造農業(yè)現(xiàn)代化的“金扁擔”。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會期間講了一個“金扁擔”的故事??倳浿v到,當年,農民們談起在吃飽吃好的基礎上,境界更高的愿望就是上山干活挑著金扁擔。習近平總書記說:“這個‘金扁擔’,我就理解為農業(yè)現(xiàn)代化?!睍r間回到,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小崗村農村改革座談會上強調,要發(fā)展現(xiàn)代農業(yè),要在穩(wěn)定糧食生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基礎上,著力構建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民為國基,谷為民命。牢記總書記對三農的殷殷牽掛,不斷在農業(yè)現(xiàn)代化“三大體系”精準發(fā)力,我們就一定能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讓億萬農民人人挑起“金扁擔”,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提供有力支撐。

“14”,十四億人口拳拳在念,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穩(wěn)更牢。

“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惫磐駚恚Z食安全都是治國安邦的首要之務,總書記深諳此理。今年以來,從陜西之行為柞水木耳傾情“代言”,到山西之行點贊大同黃花,從寧夏之行提出“加快建立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到吉林之行首站考察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總書記的每次考察最關心的還是“三農”和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總書記的“自端飯碗”之深意提醒我們,一碗米連著天下蒼生,糧食安全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在有著14億人口的泱泱大國,農業(yè)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只有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穩(wěn)更牢,才能推動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wěn)致遠。

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十

守護好“大國糧倉”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__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也在10月10日啟動?!氨U霞Z食供給端牢中國飯碗”,是__年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的主題,也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永恒課題。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民為國基,谷為民命。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拔骞日撸f民之命,國之重寶?!奔Z食安全不僅是社會穩(wěn)定的“壓艙石”,是保障國家安全的“定盤星”,更是實施鄉(xiāng)村振興的“助推器。”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廣大黨員干部要在糧食安全宣傳周,扛起糧食安全責任,緊抓糧食安全這個“國之大者”,解決好“在哪種”“誰來種”“怎么種”的三大問題,切實保障好糧食安全,守護好“大國糧倉。”

解決好“在哪種”的問題,為守護好“大國糧倉”提供耕地支持?!懊穹枪炔皇?,谷非地不生?!备厥羌Z食生產的“命根子”,要堅決守住我國耕地紅線,確?;A穩(wěn)固可靠。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黨員干部要壓實“田長制”工作責任,熟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各項法律法規(guī)和管理條例,對違建大棚房、違建別墅等亂占耕地建房進行清理整治,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確?!稗r田就是農田”。農田不僅得是農田,還得是良田。只有不斷提升耕地質量,讓糧食產得出、供得上、供得優(yōu),飯碗才能越端越穩(wěn)。黨員干部做提高耕地質量的“領航人”,加強對農田改造學習,向專家學習,向書本學,向老百姓普及相關知識和政策,引導農民因地制宜地發(fā)展產業(yè),保護耕地質量,堅持生態(tài)為先、建設為重,為糧食和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牢牢地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中。

解決好“誰來種”的問題,為守護好“大國糧倉”提供人才儲備。人才是第一生產力,要保證糧食安全,就要圍繞糧食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所需,圍繞農業(yè)發(fā)展大局所需,有的放矢招引農業(yè)、水利等方面的高層次人才。黨員干部要建立健全農村人才結對幫帶機制,帶領高層級人才下沉到鄉(xiāng)村一線,開展科技下鄉(xiāng)、人才結對、開辦農技培訓、田間課堂等活動,與農民群眾面對面、心連心,了解掌握農業(yè)發(fā)展實際、精準解決農業(yè)生產短板和瓶頸問題,讓農民群眾懂政策、懂技術,切實提高農民群眾種糧積極性,幫助農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提高產能,為保障糧食安全貢獻更多人才力量。

解決好“怎么種”的問題,為守護好“大國糧倉”提供科技力量?!耙o農業(yè)插上科技的翅膀?!笨萍紕?chuàng)新是農業(yè)的根本出路,更是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的關鍵支撐。推進科技賦能,才能做到“興糧有支撐”。從袁隆平爺爺?shù)碾s交水稻,到安徽深化“科技特派員+”行動,都是盤活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源”的火熱實踐。黨員干部要把科技作為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支撐,積極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用科技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根據(jù)氣象條件、苗情長勢、基層需求等,及時組織科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科學務農,做好秋糧的肥水管理、病蟲害防范等,確保實現(xiàn)“龍口奪糧”“蟲口奪糧”,助力糧食安全的問題更好地解決,讓我們真正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十一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卑不帐√涂h的種糧大戶徐淙祥種植的小麥喜獲豐收,回信勉勵,同時對全國的種糧大戶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齊心協(xié)力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皥允?8億畝耕地紅線絕不動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保護耕地”“只有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wěn)中國飯碗”……__以來,黨中央出臺一系列支持糧食生產的政策舉措,將糧食安全提至“國家戰(zhàn)略”高度?!昂榉栋苏?,食為政首”,糧食安全一直是心之所系、情之所牽的“國之大者”,守護“大國糧倉”從來都不是小事,而是生死攸關的大事,須臾不能怠慢!

科技支撐,藏糧于“技”,在“革新”中譜寫“現(xiàn)代農業(yè)”瑰麗篇章?!白屴r民掌握先進農業(yè)技術,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徐淙祥的試驗田里種的是神舟十號飛船搭載育成的小麥新品種“阜航麥1號”,平均畝產達811.29公斤;小麥種植全程使用機械化技術,1000多畝小麥僅需3天就能收割完成,大大節(jié)約了人力成本;利用多種信息化技術考察分析小麥的質量和產量,大力進行小麥高產攻關……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農業(yè)也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新一代科技成果與種植業(yè)、畜牧業(yè)、林業(yè)等全面深度融合,“望天田”“人力田”變成了“豐收田”“科技田”。未來,我們應繼續(xù)堅持科技創(chuàng)新賦能“現(xiàn)代農業(yè)”蓬勃發(fā)展,點燃鄉(xiāng)村振興“科技引擎”,逐步形成農業(yè)生產新模式、新業(yè)態(tài),讓科技成果在田野上“大展宏圖”、為大國糧倉“保駕護航”。

“抱團”發(fā)展,節(jié)本增效,在“合作”中繪就“共同富?!苯k爛圖景。2010年,徐淙祥牽頭成立“淙祥現(xiàn)代農業(yè)種植專業(yè)合作社”,2011年,國家領導親臨徐淙祥負責的現(xiàn)代農技推廣示范基地考察,勉勵他“繼續(xù)努力,為國家糧食生產安全再作新貢獻”。十年風雨十年情,十年點滴見初心。十余年來,徐淙祥謹記囑托,扛起了糧食安全責任重擔,帶動廣大農戶共同靠種糧發(fā)家致富。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散戶種植模式,規(guī)?;N植、集約化生產模式便于管理,經濟效益更高,且有利于鞏固夯實黨在農村的執(zhí)政基礎。在紀錄片《擺脫貧困》中也指出,“發(fā)展集體經濟是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是振興貧困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應積極推進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進一步發(fā)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因村施策、因地制宜,打造出更多各具特色的“經濟強村”,推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帶領廣大農民群眾實現(xiàn)共同富裕。

承業(yè)“接棒”,后繼有人,在“傳承”中賡續(xù)“種糧能手”無上榮光。在“回信”中表示欣慰——祖孫“接力跑”、種糧“父子兵”,在父輩的影響下,徐淙祥的兒孫們“也跟著干起了農業(yè)”,種糧大戶“后繼有人”。其實不止徐家兒孫,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放棄大城市的繁華和豐厚的薪酬,毅然返鄉(xiāng),子承父業(yè),扎根農村,成為了新型職業(yè)農民。鄉(xiāng)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而本土人才更是基層人才培養(yǎng)對象中的重中之重,應成為未來各地鄉(xiāng)村振興的“主力軍”。各地應變人才“輸血”為“造血”,一方面要鼓勵在外游子返鄉(xiāng),打出“感情牌”,用“鄉(xiāng)愁”留住這些愿意花心血建設家鄉(xiāng)的人;另一方面,要盤活本地人才資源,深挖細選,精心培養(yǎng)本鄉(xiāng)的“田秀才”“土專家”“致富能手”,促進本地人才“家門口就業(yè)”,服務于當?shù)剜l(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施,助力鄉(xiāng)村發(fā)展。

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十二

第一段:引言(200字)。

中國人常說“飯碗是幸福的源泉”,這句話表達了飯碗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性。一頓穩(wěn)定的飯飯碗意味著物質生活的保障,同時也代表著工作的穩(wěn)定、尊嚴和社會地位的認可。因此,中國人對于飯碗有著特殊的情感和認知。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我對飯碗有了深刻的體會和感悟。

第二段:飯碗的艱苦與付出(250字)。

在中國,飯碗并不是輕松獲得的。許多人為了飯碗付出了辛勤努力和犧牲。他們可能從早到晚辛勤工作,面對各種困難和壓力,但他們依然堅持,因為他們知道飯碗背后代表著他們的財富和生活。我曾經在一家外企工作,每天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但逐漸我明白,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夠保住飯碗。

第三段:飯碗的責任和尊嚴(250字)。

除了付出和努力,飯碗背后還有著巨大的責任和尊嚴。作為一名員工,我們需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履行職責和承擔責任。不論是哪個行業(yè),飯碗的責任都不僅僅是對雇主和公司的責任,更是對自己和社會的責任。無論在任何崗位,我們都要以真誠和認真去對待自己的工作,同時還要秉持著對他人負責、誠實守信的態(tài)度。

第四段:飯碗的機遇和成長(250字)。

飯碗并不只是工作的來源,它還代表著機遇和成長的可能。在工作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飯碗不僅是維持日常生活的基礎,也是我成長和實現(xiàn)夢想的平臺。每一個新的工作都給我?guī)砹诵碌奶魬?zhàn)和機會,我通過不斷學習和努力,逐漸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從而擁有了更好的機遇和前景。在職場中,我認識到只有持續(xù)不斷地投入和努力工作,才能夠保持穩(wěn)定的飯碗,并且獲得更多的機遇和發(fā)展空間。

第五段:飯碗背后的生活目標和幸福(250字)。

細細品味飯碗背后的含義,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不僅僅是一個生活來源,更是我們對于生活目標和幸福的追求。通過工作換取經濟收入,實現(xiàn)物資生活的保障,這是人們一直追求的目標之一。然而,飯碗的幸福背后還有著更多的含義。我們希望通過工作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和價值,希望能夠在不懈的努力中成長和進步,同時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他人。只有在這樣的努力和奮斗中,我們才能夠真正體會到飯碗帶來的幸福和滿足感。

總結:結合個人經歷和社會價值,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飯碗是每個人生活的起點和保障,同時也是每個人實現(xiàn)夢想和幸福的重要渠道。我們需要對待飯碗抱有尊重和敬畏的態(tài)度,認識到飯碗背后所代表的權益和責任,通過努力工作去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和追求,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幫助他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地體會到飯碗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和滿足感。

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十三

“中國飯碗”是中國人民生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它直接關系著千家萬戶的溫飽問題,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而這本名為《中國飯碗》的書,就是在探討如何守護好這個最基礎的底線。在讀完這本書后,我深深地感覺到,我們每個人都有著為中國飯碗貢獻力量的義務和責任。

隨著全球化的快速發(fā)展,生產和加工形式越來越復雜多樣化,中國的飯碗問題也面臨著更復雜的形式。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我們需要的是不斷創(chuàng)新,加強技術創(chuàng)新和科技支撐,推動中國制造的升級換代,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此外,我們還需要重新認識中國的優(yōu)勢與劣勢,調整產業(yè)結構,保障農產品和勞動力的穩(wěn)定就業(yè)和收入,以及穩(wěn)步提升小農戶的生產力。

第三段:消費者的選擇權。

作為一名消費者,我們有權利選擇自己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還應該做到消費的合理,不浪費食物,保護環(huán)境,減少資源浪費,進行綠色消費。而在實踐中,我們也能夠更多地了解到產品的品質和生產力量,選擇有保障的高品質產品,以此來推進生產和消費的升級。

第四段:政府的政策保障。

政府在保障國家的食品安全和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在這方面,有很多的問題和不足,比如食品安全監(jiān)管、扶持政策的實施等等。政府應該重視人民的呼聲,切實加強制度安排和政策落實,激發(fā)生產的活力和消費的活力,加強產品的質量保證,促進整個產業(yè)的發(fā)展。

第五段:總結。

“中國飯碗”是中國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是中國發(fā)展的重要支柱。只有我們每個人都秉持著誠信、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原則,才能夠推進中國飯碗的強壯前進。我們需要從社會、政府、消費者、企業(yè)等多個方面做到全面保護和改善中國飯碗,為我們的國家光榮發(fā)展貢獻力量。

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十四

拒絕浪費,珍惜糧食又一次成為時下的新話題。據(jù)統(tǒng)計,中國現(xiàn)在一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三個國家一年的口糧,這個觸目驚心的數(shù)據(jù)反映出了“中國式浪費”的可怕。

有人說,中國是一個特別注重人情面子的國度,歷來講究“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當你懇求他人為自己辦事或者答謝有恩于自己的貴人時,往往在飯店請客,在這重場合,往往都要講排場,特意用經濟實力來表示所謂的真摯和誠意。不管什么意圖,總之盡情地發(fā)揮著,表演著。豪華的飯店,豐盛的餐桌,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凡所應有,無所不有。賓客之間,觥籌交錯,盡量點更多的菜,盡量遲到最后讓菜能剩下來,這樣才能顯出自己什么都吃過;當我們去飯店吃飯時,多點昂貴的菜肴,然后只吃一小部分,剩下的也不要求打包打走,似乎總要顯示出自己很有錢的樣子。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國式浪費”。

現(xiàn)在的餐飲浪費已不再是原來的吃不了倒掉,而是演變成了故意浪費。因為這樣,可以顯示出自己是多么的有錢,多么的奢侈??墒钱斘覀冊陟鸥弧㈧派莩迺r,卻很少有人考慮有多少孩子還在挨餓?有多少孩子還在為自己沒有著落的.下一頓飯在發(fā)愁?就拿我們學生來說,國家施行“蛋奶工程”,本意是為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可是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去珍惜,用雞蛋來“練靶子”,用牛奶“打仗”,而且玩得不亦樂乎。

據(jù)調查,全球每年有1.28億人死于貧困,更有甚者,全球每隔6秒就有一個兒童被餓死??赡芫褪俏覀內右粋€雞蛋的時間內,就有一個兒童因饑餓而死去。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泵恳涣<Z食都是來之不易的,我們都應當從身做起——不做“必??汀保瑺幃敗肮獗P族”。如果吃不了,那我們就“兜著走”

我曾經看過一則公益廣告中的警示語:一年中全國人民浪費的食物可供全球兩億人吃一年!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可耕地面積不到世界耕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十,更有13億人口,偏遠地區(qū)不知有多少饑腸轆轆的人。日常生活中最浪費的就餐方式要數(shù)吃自助餐了!大家為了把本錢給吃回來,不顧個人的飲食量,就餐時大多人會大吃特吃:有的肚子脹得像個皮球,可仍硬撐著把食物塞進到嘴里,有的看到好吃的吃不下了還繼續(xù)不停往桌上拿,一副不吃回本誓不罷休的架勢,有的實在吃不下,丟下一堆食物走了。其實,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都是間接的浪費。有一次,我和媽媽請一位阿姨出去吃飯,媽媽為了表示對阿姨的歡迎點了許多菜。就餐完畢,我示意媽媽:“媽媽,剩下的菜我們打包帶走吧!”一向節(jié)儉的媽媽看了看阿姨說“這點菜我們就不要了!”。桌上五花八門的剩菜,深深刺著著我的眼!

首先,我們要知道,中國的糧食現(xiàn)況是不容樂觀的。我國谷物,棉花的總產量約占世界第一位??墒前慈丝谄骄司屑Z食僅僅幾百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于一些發(fā)展中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補給古代王朝的糧食,可是由于人口猛烈增加,人均占有糧食竟然比古代少了不知道多少斤!根絕20的人口普查統(tǒng)計,我的人口已經到到十三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呢?現(xiàn)在都已經了,不止有人口增加,糧食減少的吧!

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是我國的第一大問題。如今,浪費糧食應該是最可恥的行為之一,因為糧食就相當于慢性自殺!大家看到,現(xiàn)在鋪張浪費的越來越多的,浪費的現(xiàn)象也越來越嚴重,雖然說我們中國人是餓不死的,但中國人應該珍惜糧食的,如果繼續(xù)浪費糧食,以后只有沒有糧食的情況會發(fā)生!

另外,我們應該有“一飯一票當思親”的樸素情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選種,播種,施肥,收割,加工等,每一粒糧食飽含了農民伯伯和其他人的多少汗水和辛勞!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拒絕浪費糧食,也是對他們的一種尊重。正是由他們的勞動,我們才能吃上美味的大米飯。也許平時我們不放在心上,但到最后最普通的食物也是為美味的食物!

記得上餐館吃飯時,不要為了面子就去浪費糧食,浪費糧食是可恥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拒絕浪費糧食,然現(xiàn)實過得更加美好!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也許你并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然而事實是:我國人口己超過12.5億,每年的凈增長是1200萬人;人均耕地面積1.2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積正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遞;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從1981_1995年間,全國共減少了耕地8100萬畝,因此而減少糧食生產500億斤。而且現(xiàn)在這個減少速度仍然在不斷加快。亂占耕地、挖沙、土地質量下降、荒漠化等種.種現(xiàn)象在蠶食著耕地?,F(xiàn)實絕對不容樂觀!!節(jié)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jié)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記?。汗?jié)約糧食從我做起。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糧食調查的結果是:112個發(fā)展中國家(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億人口處于營養(yǎng)不良狀態(tài)。聯(lián)合國人口活動基金組織80年代初宣稱,當時世界谷物產量可以養(yǎng)活60億人口。但就在同一時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億左右,可是卻有4.5億人挨餓。1995年,世界人口增長到57億,挨餓人口數(shù)字增加到10億。1972年,由于連續(xù)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前蘇聯(lián)大量搶購谷物,出現(xiàn)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于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yè)生產問題。但是,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反而更趨嚴重。據(jù)當時預測,在80年代世界糧食仍將趨向短缺。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大會關于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世界糧食供求矛盾日趨尖銳的背景下作出的'。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970725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