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事關人民幸福和社會穩(wěn)定,我們需要加強安全管理。正確的總結方法是將問題和解決方案進行對比和分析。作為學習的參考,下面是一些經典的名言警句。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一
這學期我擔任初二級數學教學。由于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
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聽,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采用普通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四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差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如理想。從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我在講授《平行四邊形》的時候,由于這課的內容比較多,不同圖形間的一些性質,特征有比較相似。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為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tài)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乜醋约旱氖谡n,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并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沖擊,發(fā)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后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數學是一門工具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huán)境之下,要教好數學,就要讓學生喜愛數學,讓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愿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盡量多講一些數學典故,讓他們更了解數學,更喜歡學習數學。因為只有數學水平提高,他們才能提高同學們的解題能力,對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很有好處。
因為數學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采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fā)揮應有水平;第二組是肯學,但由于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搞提高;第三組是紀律松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余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huán)境,才會立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后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數學是語言。困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想,多練。為此,在自修時,我堅持下班了解自修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后發(fā)現學生作業(yè)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采取扎實基礎的方式,先打實他們的基礎,然后想辦法提高他們的能力。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xù)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于經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領導老師,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二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痹诋斍稗Z轟烈烈的課改中,加強教學反思,將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
一、在學生易錯處反思。
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情感體驗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達方式可能又不準確,這就難免有“錯”。例題教學若能從此切入,進行解后反思,則往往能找到“病根”,進而對癥下藥,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七年級的老師在講完負負得正的規(guī)則后,出了這樣一道題:-3×(-4)=______。a學生的答案是“9”,老師一看:錯了!于是馬上請b同學回答,這位同學的答案是“12”,老師便請他講一講算法……下課后聽課的老師對給出錯誤答案的學生進行訪談,那位學生說:站在-3這個點上,因為乘以-4,所以要沿著數軸向相反方向移動四次,每次移三格,故答案為9。他的答案的確錯了,怎么錯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又怎樣糾正呢?如果我們的例題教學能抓住這一契機,并就此展開討論、反思,無疑比講十道、百道乃至更多的例題來鞏固法則要好得多,而這一點恰恰容易被我們所忽視。
二、立足課堂教學行為反思。
新的教學理念認為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因而要求課堂教學應該是和諧、民主、平等的過程,學生不再是孤立的學習者,教師也不再是課堂的表演者。實踐證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平等交流是目前數學課堂上較受歡迎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教師教學中新的教學理念應用的體現,就是是否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的形成。
具體來說,教師的教學行為應有以下的轉變:(1)由過去重“教”轉變?yōu)楝F在重“學”;(2)由過去重“結果”轉變?yōu)楝F在重“過程”;(3)由過去重“問答”轉變?yōu)楝F在重“對話”;(4)由過去重“講解”轉變?yōu)楝F在重“引導”;(5)由過去重“程式化”轉變?yōu)楝F在重“個性化”;(6)由過去重“強記”轉變?yōu)楝F在技能的拓展。
總而言之,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是否改變,不僅要看教師講課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仔細考察學生學會和會學的程度以及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
三、著眼教學效果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初中生已具有相當多的生活經驗,對生活中的許多數學現象或問題懷有濃厚的興趣,教師要巧妙地運用學生在生活中的感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三
本節(jié)課內容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此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在情境中通過嘗試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計算。
教學時我充分利用課本的“摘蘋果”的情境(多媒體展示)引入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體會計算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加法算式的過程。首先,放手讓學生提出有關問題,接著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其次在探討算法時,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計算方法,并給學生交流、展示的機會。但從學生的發(fā)言中反映出學生的思維還不夠發(fā)散,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要注重算法多樣化這方面的引導。
在教學中我還存在以下不足:
1、注重算法的多樣化。在教學活動中,對于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要讓學生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組織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進行自主的探索性學習,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動腦、自己發(fā)現、自己描述,并通過小組討論、匯報等形式相互補充,體現算法多樣化。
2、關注中下生,比如在學生做第二個問題串的豎式時,可以請幾名中下生到黑板上板演,暴露學生容易犯錯的地方,然后引導學生發(fā)現錯誤,有助于學生加深印象。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四
一方面加強集體備課,一方面開拓校外交流。
抓好集體備課,實現學科備課組腦力資源的共享,既是提高備課。
水平、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又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在組內,我們一是做到課前討論交流,二是做到課后反思小結。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p>
好方法大家資源共享,難題困難大家一起解決。每個人上完課后都會找機會談談自己這節(jié)課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學生們有沒有什么特別好或不好的反應;出現了哪些新問題,是怎么解決的,大家再商量著還有沒有更好的講解方式,以便讓還沒上這課的其他老師能吸取經驗,更好地把握教材,這是我們的核心工作,每天必做。碰到特別難以把握的問題,我們會向其他有經驗的老師們請教。
有時設想的教學方法和現實的教學效果會有很大差異,這時我們會做一下教學實驗,就是大家討論一種認為比較可行的教學方式在某個班試講一次,上學期“變速自行車的學問”這一節(jié)課,大家在課前討論時都覺得這課很難上,什么飛輪、鏈輪啊一些專有名詞我們先推了一輛自行車研究了一下,還是覺得怕學生不好理解,這時我們就集體備課由我先在四班試講,其他成員在后面聽,然后綜合學生們的反應、授課老師的自我評課、聽課老師們的意見再加以完善,其他老師再上時,爭取達到最理想的效果。這樣的教學實驗我們做的很多,效果還不錯,大家都覺得收益非淺。
在校外我們也不放過任何一次教研活動的機會,特別是聽、評公開課這樣的機會。我們還與其他學校保持著教研交流。我們和武珞路中學、東亭學校、二十五中的數學備課組長建立了聯系,方便大家有問題一起研究。特別是在期終復習時,我們交流得更加頻繁。
課外還利用同學、朋友的關系經常與潭秋中學、糧道街中學、四十五中、白沙洲中學、張家灣中學的同頭數學老師進行討論交流,交換備課資料。經過交流很容易發(fā)現我們的差距,從而盡快地彌補我們疏忽的東西;經過交流也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學到了很多新的東西。
二、團結互助、高效合作。
我們備課組的幾名成員雖然性格相投,但也各有特點。針對各人強項、辦事風格,合理地分配工作方可產生最大的合力。比如每次出測試卷時都會經過這樣一個程序:先討論測試目的、出題范圍、測試時間,再分工負責:編題的、上網查詢資料的、畫圖的、謄寫的、打印的各司其責,很快一份凝聚集體智慧的試卷便出爐了。像這次出期中考試試卷就是我們先集體討論,再由韓慧、楊蘭和我各自獨立出一套試題,由諶非從中挑選、整理出最后的定稿。這樣我們四個人一些好的想法都在這份試卷中體現了。
新教材中有很多需要借助教具的地方,大家也是共同精心準備,然后再資源共享。說到這里想起一件讓我很感動的小事。前段時間我們要學習討論截一個圓柱體會得到哪些平面圖形。準備了一些圓柱體形狀的喝水杯子,里面裝著部分水,水面就可以看作截面,來幫助學生理解。那天我臨時改講家庭作業(yè)。
我們也有為了一個知識點的理解分歧而爭論不讓的時候,但每當意見統(tǒng)一時大家一定都會會心一笑,拍拍肩說“好,就這么統(tǒng)一啦?!蔽覀冞€打破班級界限,面向全年級學生,不分彼此。比如,有時侯諶非要留人補差,我們會讓其他幾個班上也需要補差的學生到二班教室去跟著聽。我還記得為了給一個學習嚴重困難的女生補差,我們是輪番上陣講解。我們四位成員就像分子一樣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群策群力,奮發(fā)進取。
在教學中也有很棘手的地方。盡管我們在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喜歡數學、主動學習數學,但時下的學生厭學情緒很濃,而且由于他們在小學沒有接觸過新課標的教材,現在風格大變的教學內容讓他們有些無所適從,理解不了,甚至有的學生連求利息稅、收入所得稅或比較幾種不同上網費用等這類計算題的題目都讀不懂。而且學生間的層次拉得很大,一群后進生的教學成為一個難點。
怎樣縮小差距,讓每個學生都學到有價值的數學,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些都成為我們工作的瓶頸。不過我們相信事在人為,沒有跨不過的坎,只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反思,在領導和老師們的幫助下,一定可以攜手走過數學的沼澤,到達了一片數學的綠洲。
現代教師所面臨的挑戰(zhàn),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預測性與復雜性,而且越來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應變辦法。因此,教師只有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及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進行評估,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把學校視為自己學習的場所,學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師即研究者。
充分利用本校資源,發(fā)揮學校教師集體的智慧,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才能不斷適應新的變革。加強教師與教師、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并形成長期有效的機制。這是身為教師者工作、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學校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使學校具備研究的職能和能力,形成自我發(fā)展、自我提升、自我創(chuàng)新的內在機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化組織。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五
本節(jié)課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貼近生活。
數學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初中數學,雖然知識越來越抽象,但是只要我們用心發(fā)現,還是可以找到現實生活中的素材。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讓學生體會他們學習的是有意義的數學,這些知識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本節(jié)課的開頭,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生活中的圓形,學生在享受數學美的同時也深切地感受到生活離不開圓,體會到學習圓的重要性。雖然小學階段學生已經對圓的有關知識有所了解,但只是一種感性認識,知道一個圖形是圓,還沒有抽象出“平面上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所有點組成的圓形叫做圓”的概念。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把圓與車輪作類比,結合圓規(guī)畫圓,得出圓的本質特點“圓周上的點到圓心的距離處處相等”后,就容易歸納出圓的定義。點和圓的位置關系也可以從生活中找到原型。已投射的飛鏢和靶的位置關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是學生既熟悉又比較感興趣的事物。例1的應用更讓學生體會生活中有數學,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
總而言之,本節(jié)課確實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也就是關注生活,只不過給生活中的這些現象以新的說法。所以抽象的數學也就顯得簡單了,學生也就更加喜歡學數學了。
2、改變了學習方式。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睘榇?,我在課堂中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讓每位學生用圓規(guī)在本子上畫圓,同時要求他們動腦,動口,通過畫圓過程體會圓的特點,以便于歸納圓的概念。讓四位學生分兩組合作在黑板上畫圓,還讓他們談談合作成功的經驗(一位一定要固定好圓心,另一位一定要拉緊繩子的另一端粉筆頭在黑板上繞一周)。所以得出確定圓需要兩個要素即圓心和半徑。在必要時,教師也讓學生小組合作互相討論,充分利用集體的智慧,使之能夠解決較難的問題。
3、問題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從情境動畫片中的車輪到為什么車輪要做成圓形,圓形車輪有什么特點把圓與車輪作類比有什么相似之處……,這些問題的設計非常連貫,學生也很主動地圍繞“問題串”思考,自然地得出了圓的概念,解決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再是例1的具體應用,再次讓學生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整堂課的設計從簡單到復雜,從易到難,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六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一門科學。它不僅僅是一系列的概念、原理和運行方式,也不僅僅是一種能力,而是“科學推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處理過程或是一種思考方法”。由于數學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即使是在幼兒的生活中,也經常遇到有關數與形的問題。而新綱要也指出,幼兒要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一些簡單的問題。當然,隨著新綱要的頒布與實施,使得我們廣大的幼兒園教師在自己的實踐中不停的思索,逐漸改進著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教育教學方法、教育教學策略。
本次幼兒園的課堂教學評比,我抽到的課題是大班數學“他們一樣長嗎”。在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結束以后,我對本次課題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反思如下:
(一)《綱要》在科學領域中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又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大班的科學領域的教育目標和內容中指出,認識量,包括:區(qū)別和比較物體各種量的差異,感受量的守恒,在比較物體量的差異時,初步理解量的相對性。根據這一指導,我將本次的目標設定為:
1、喜歡進行數學活動,樂意動手操作。
2、能夠自己找到方法測量、比較物體的長度。
3、通過探索發(fā)現長度守恒規(guī)律。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大致環(huán)節(jié)設計如下:
1、幼兒動手操作,尋找測量、比較的方法。
2、引導幼兒探索,發(fā)現長度守恒規(guī)律。
3、幼兒操作練習。
設計初衷是怕幼兒在比較物體長短的時候,找不到正確的方法,所以想在第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操作,看看有多少種方法,最后,我們一起討論總結出最為正確、有效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第二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比較的過程中感知長度守恒。但是第二條目標的制定并不是非常的嚴謹,如果修改為: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找到正確的比較方法。更能更為貼切一些。
而且,在第二環(huán)節(jié)的探索,發(fā)現長度守恒的過程中,卻設計成了比較,了解長度的相對性這一內容,致使活動過程與目標不相符,沒有真正的為目標而服務。
因為大班的幼兒已經學習過自然測量,所以,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將問題“他們是不是一樣長?你是怎么知道的?提出以后,幼兒就開始比較了。幼兒比較的方法非常多,有的是用一端對齊的方法比較的,有的是用自己的手指進行測量的,還有的.小朋友是借助工具進行測量的。孩子們說的非常好,但是,教師在總結的時候,只是將孩子們用的方法進行了總結,并沒有進行提煉,提煉出一種最為準確的方法,這樣在之后的環(huán)節(jié)中,就不用總是反復提醒。
在探索長度守恒的過程中,我們進行了兩種操作:一種是進行比較,了解長度的相對性。再就是將同樣長度的物體,改變他們的擺放位置、改變形狀,進行比較,最后得出結論,相同長度的兩根繩子,不管他們的位置和形狀如何改變,他們的長度始終是一樣的,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想給予幼兒的太多,但是,卻適得其反,讓幼兒對兩個概念“相對性、守恒”認識的都不夠深入,其實,在這里,教師可以完全捉住一點,進行的再深入一點,可能會更好。
在最后幼兒的操作練習中,教師為幼兒設計了操作材料,教師給幼兒的是標記圖,讓幼兒根據標記找到實物進行比較,但是,因為標記圖設計的可能不是非常合理,給幼兒造成了混淆,讓幼兒以為就是直接比較標記圖,這也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在整個活動設計與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自己對守恒的概念沒有完全的理解,并且在一次活動中,想給予幼兒的東西太多,其實,教師可以完全抓住守恒這一點,設計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就完全可以了,本次活動其實重點是認識量的守恒,但在真正的教學中,比較的成分卻占了大半。有點本末倒置。
教師的成長是在不停的實踐與反思中實現的,相信通過本次活動,我對大班量的守恒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在以后的再次實踐中,發(fā)揚憂點,改進本次活動中的不足。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七
在____三中觀摩了兩位老師數學優(yōu)質課,半天的聽課學習我收獲很大,下面就這半天的聽課情況談點自己的感受。
一、教師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覺數學是有趣的。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zhàn),渴望挑戰(zhàn)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挑戰(zhàn)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為他們走向成功。
二、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教學課件制作精良,充分發(fā)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課題材料的搜集上和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chuàng)意,如花似錦,引人入勝,而且都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做到學數學用數學。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運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直觀,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三、教師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是至關重要的,不但要有準確的數學專業(yè)用語,讓學生聽懂理解知識,而且教師要有及時的課堂評價,隨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多表揚來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引人入勝,氛圍融洽。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fā)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聽課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些數學教師教學方法的與眾不同,我感受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個老師都精心的設計每一堂課,從板書、圖片、內容,那種工作態(tài)度與熱情都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他們的課堂上很少有見到不學習的孩子,因為他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著。
五、教學中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要注重加強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協調配合,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guī)律,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體現了探索性的教學過程。以上是我聽數學課的幾點心得體會,因為各科的教學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后要把通過聽課學習到的優(yōu)秀經驗,用到自己的信息技術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讓自己的課堂也更加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數學課的教學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了數學課的魅力!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八
我有幸參加了高港區(qū)教研室組織的數學教研活動,學習了高港中學兩位老師的課,真是受益匪淺。最值得我學習的是他們站在講臺上展示自己的那份勇氣,這是我最弱的方面。他們,給了我也想講課的欲望,有了想跟他們比一比,看看自己差在哪的想法。
兩節(jié)課的共同點是充分發(fā)揮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注重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打破了以往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的教學方式,兩位教師都具備扎實的基本功,有非常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借助講學稿和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使課上得有聲有色,這些太值得我學習了。
這兩節(jié)公開課為我以后的教學提供了很大幫助,在此我想談談我的感受:
一、講學稿的使用。
講學稿是我們高港區(qū)正在大力推行的“教學助手”,我校初一數學組正在使用講學稿,這個“新型的助手”帶給我們很多的幫助,讓我們覺得課上45分鐘更有緊迫感,更有效率。例如課前的預習。課前預習是學新課的前提。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基礎教育不只重視學生學到什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良好的預習是獲取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為了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課前預習尤為重要。使用講學稿后,讓學生更有針對性的預習,完成好講學稿上的預習題,使預習效果更佳。高港中學的兩位老師都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二、知識點的延伸與拓展。
兩位老師上的都是初三的復習課,都注意到了知識點之間的連貫性。第一位老師由一個拋物線引出一系列的問題,將問題一拓展開,提出關于該拋物線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知識點的連貫性;第二位老師在講“求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的梯形的面積”時,問學生有哪些方法,還有哪些四邊形的面積可用這些方法。初三復習課更是要注意知識點的相通,讓學生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個知識網,將相關知識用聯系的觀點來看待。
三、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葉圣陶說:“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習慣?!迸喔f:“習慣是人生的主宰?!笨梢娕囵B(yǎng)學生愛動腦動口、勤思考的學習習慣是促進他們思維發(fā)展,協調個性差異整體發(fā)展的手段之一。從這兩節(jié)課來看,高港中學的學生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不斷引導學生如何探究,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教育是不斷發(fā)展、改革著的。我需要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學習時間,每天都要思索,怎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生動活潑的發(fā)展,怎樣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怎樣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能促進學習;怎樣適應教學改革和社會發(fā)展的新趨勢,達到共同提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九
天在我們學校參加了中心校舉行的初中數學優(yōu)質課的聽課學習活動。我們學校的王英老師和北張中學的王改萍老師對分式一節(jié)進行了新課程改革示范課,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課堂授課水平之高,對教材內容挖掘之深,課堂教學過程設計之精彩,及對課外知識拓展之廣,讓我對自己所教學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下面就這方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長期以來,數學幾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詞,重知識的傳授,輕能力的培養(yǎng);重學習的結果,輕探究的過程;重反復的練習,輕情感的滿足……這一切,使我們學生對數學很難激起興趣。他們感到數學是枯燥的、煩瑣的,數學幾乎等同于做題,而且沒完沒了。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zhàn),渴望挑戰(zhàn)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挑戰(zhàn)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為他們走向成功搭橋鋪路,使他們感到數學是有趣的。
一個巧妙的問題引入,把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激起,你還用擔心本節(jié)課學生學習的熱情嗎?這就是老師的智慧,做為一名數學老師,我們就應該在我們的課堂上多提供一些既能學習到數學知識,又讓學生感覺有趣的問題,我們的數學教學才會充滿活力與魅力。在王英老師這堂課中就在導入時結合133班的人數問題使學生以下就有了興趣。
領略到了這兩位老師的教學藝術,我們看到了平時寡言的學生也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聽到了富有思想的回答,讓人忍不住為他們鼓掌,同時也忍不住為老師的教學喝彩,因為她們用最簡單的話語來解釋數學,讓學生們觸及到了數學的本質,從而在內心發(fā)出強烈的震撼。讓孩子們覺得數學的簡單,不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智慧,是還原數學最樸素的狀態(tài)。
只有這樣,才能極大地釋放孩子的潛能。而為了做到這一點,老師在課堂上精彩的設計才是最關鍵的。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明顯的得到了提高,課堂氣氛比活動前活躍了很多。游戲中也可以學習數學,數學知識可以通過玩游戲來解決,我想這種方法非常適用初中的同學,我相信參加同學永遠都不會忘記在數學課上的一次次爭論和老師精心設計的游戲。
現代數學觀認為:教材處理的核心總是是從學科世界走向學生的生活世界。當數學和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數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鮮明的現實背景,更有助于學生發(fā)現和理解數學概念,形成數學思想和方法,積累數學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經驗。
我們應不斷攫取生活中的新鮮素材來充實我們的課堂,使我們的數學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活潑。這些鮮明的生活素材,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中提出的數學來自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這一理念。王英老師在這節(jié)課中就把植樹造林引入課堂呼吁學生保護壞境。
這次聽課活動雖然是短暫的,但是我們的課堂改革以及課程改革是長久,我會將這次學習活動積累的經驗,應用于以后自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去,努力去做一位優(yōu)秀的數學教師。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十
向量的概念是平面向量的第一課時,平面向量既是聯系幾何與代數的橋梁,也是數學的工具性知識,學生對其基礎概念的正確理解和掌握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平面向量的后續(xù)學習,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至關重要。這是一節(jié)概念課,概念課通常很枯燥,但聽了這節(jié)課,讓我感受到概念課原來也可以上的這么生動有趣。
教師以導彈發(fā)射視頻導入方向與距離,非常熱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再提出物理中早就接觸過的位移、速度等矢量,從而引出數學中向量的概念。強調大小和方向兩個重要的元素。緊接著拋出幾個需要仔細辨別的例子讓學生討論分析,例如:溫度,坐標軸等,進一步深刻體會向量的概念。在提出向量的表示方法時,銜接自然,引出有向線段表示向量,字母表示,以及在書寫過程中如何書寫。知識點串聯緊密自然,教師通過長度的變化引導學生總結出零向量、單位向量等概念,這種概念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動手動腦,深刻理解各種特殊向量概念,通過提問,讓學生參與其中,并對學生的解答做進一步引導,循循善誘,具有親和力。問題選材很典型,設置針針見血,把學生易錯的地方一一揭開。以學生體育課列隊的真實生活,體會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兩個向量的關系,再給出一個幾何圖形,讓學生自主得出相等向量的概念。重點突出,難點得到有效化解。
整堂課涉及到向量、有向線段、長度(模)、零向量、單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等不同的概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由情入境,始終以學生為中心,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維最近發(fā)展區(qū)。以問題串為主線,啟發(fā)學生通過自主觀察,主動思考,相互討論,逐步抽象完善每一個概念,所有概念基本上是由學生定義的,實屬不易!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反復利用聯系的觀點、類比的思想引導學生結合已有數學知識和數學經驗,隨著課堂師生互動的逐步推進,明顯感受到學生已經能主動思考探索向量的有關基本概念。整個過程,教師只是適時點撥,可以說引導的恰到好處、別具匠心,充分體現了授課教師的機智和智慧。
本節(jié)課的一些細節(jié)的處理上還可以有所改進。看完我學習到很多。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十一
11月18日,我參加了鎮(zhèn)教研室舉辦的教師教學觀摩聽課活動,讓我有幸聽了趙錦林老師的數學課和管海霞老師的英語課,這堂課對我們數學教師有很大的啟發(fā)。這次活動我受益匪淺,針對這次活動我談談自己的感受。
這兩節(jié)課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無窮的藝術魅力。兩位老師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向我們展示了課堂教學的崇高境界。
其中趙錦林老師的數學課《淘氣的猴子》,它的精彩之處在于課堂上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在已有的一位數除法知識的基礎上主動應用已有知識從所熟悉的現實生活情景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了解并掌握除法豎式的運算規(guī)律,并能應用此規(guī)律來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整個課堂以研究性的學習方式貫穿始終,孩子們民主的討論和嚴謹的態(tài)度,輕松的氛圍構成了一個“玩”的數學課堂,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和全新意識。趙老師的這堂課很好地為學生能進行實踐性的、探索性的和研究性的學習提供了途徑和渠道,也為今后的課堂教學的進一步深入指明了方向。
1、那么,對我們年輕教師而言,從這些優(yōu)秀教師身上,我們能學到什么呢?我認為,向別人學習,僅僅學其一招一式是沒有用的,我們應學其形,更要得其神。作為一堂好課,其內在的神在于教師本身精湛的學科涵養(yǎng),以及將其自然轉化為教學影響力的智慧。課堂不應該只是數學知識的授受之所,也不僅僅是數學方法與經驗的交流之地。好的課堂應該是一扇窗戶,打開這扇窗,孩子們可以洞察“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崩蠋熖岢鲆蓡?,設置懸念,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tài)轉入積極狀態(tài),由自發(fā)的好奇心變?yōu)閺娏业那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fā)展。設疑導思,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得出認知的理念。
2、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僅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每節(jié)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zhí)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3、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使數學更貼近生活,才能使學生學得主動,因為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為生活服務。老師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我們的數學教學要盡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型,讓學生體驗到“學數學”不是在“記數學,背數學,練數學,考數學”而是在“做數學”。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在“導”中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地獲得知識,將感性的實際活動與學生的內心感受體驗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4、就是老師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說教師的語言。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在上課時,教師語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課堂教學評價的語言,對學生回答問題或對其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時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評價是否科學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的信心。作為一名老教師,我一直苦于課堂語言,尤其是對學生的評價。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的多維評價:“雖然你說得不完全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你說的觀點很有創(chuàng)見,非??少F,老師想請你再響亮地說一遍”,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和發(fā)現”——以上這些評價,我認為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tài)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贊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只要用心去做我們是能辦到的。
總之,本次聽課學習,讓我對自己平時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數學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采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fā)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痹谝院蟮慕虒W中,我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多對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并真正地達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樂”。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十二
1、解決重難點。
2、創(chuàng)設情境。
3、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作為一種輔助工具,信息技術手段最根本的原則是要為課堂教學服務,要本著能優(yōu)化我們的課堂教學這一原則?!睹娣e》一課的教學中教材在情境引入時呈現給學生的是一個教室的場景,并讓學生看看哪些物體表面的形狀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這個情境是學生熟悉的,這樣一個生活場景的出現及問題的提出,馬上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上,讓學生可以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再看焦老師《面積》一課的教學,教師先問學生:“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然后給學生呈現了幾個動畫人物(海綿寶寶、小鯉魚、孫悟空、哪吒)。學生的積極性馬上被調動了起來。接下來教師又問:這些人物的圖片是什么形狀的(三個圖片的形狀是長方形的,一個是正方形的)?你周圍哪還有長方形?教師的意圖是想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但是我們再來考慮它的效果:首先媒體的素材太單一,僅局限于幾張圖片。另外,學生對照片的人物的興趣度要遠遠大于對照片形狀的興趣。(我們從教學效果也可以看到這點,學生竟然根本沒有發(fā)現有一張照片是正方形的。)多媒體的使用一個最重要的效果就是“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設情境”一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就是激起學生認知上的矛盾沖突。那么這節(jié)課,教師用這樣的媒體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標沒有得到很好的實現。
三角形內角和一課的教學,兩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都是非常成功的。情景一:森林中三個小動物手中拿著三個三角形爭論哪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和大(?。?。
面積一課教材呈現了兩個圖形: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讓學生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然后提示學生用透明紙把兩個圖形描下來把圖剪下來再比一比。還不能比較出誰大誰小,然后再考慮還有沒有其他方法比較大小,再提示學生,可以把兩個圖形劃分成許多同樣大小的方格,也就是用同樣的面積單位衡量,為下節(jié)課學習面積單位做準備。設計意圖很好但是在兩個圖形的大小上卻有失考慮:長方形是2×4(厘米),正方形是3×3(厘米)。學生把兩個圖形兩條邊所在的直線重合,把兩個圖形沒有重合的部分剪下來比較長方形剪下的是一個1×2的長方形,正方形剪下的是一個1×3的長方形。不用再畫方格學生便能比較出正方形比長方形面積大。授課教師設計了讓學生多種方法驗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1、剪拼比較。
2、用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分別擺一擺。
3、畫小方格的方法。教師詳細講解畫小方格的方法。最后教師還讓學生比較哪種方法最簡便,最科學。如果就教材上的兩個圖形來說,直接剪下來比較或者剪拼的方法是最簡單的。但是教師卻在畫方格上大做文章,這樣的教學沒有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其實只要在兩個圖形的大小上稍稍做寫文章(比如:把長方形改為2.5×4)讓剪拼的方法無法直接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學生產生認知上的需要,從而引出畫小方格的方法,一切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一些大賽課老師們不愿完全遵循教材的設計,可能多出于想要出新的考慮,但是形式上的“新”是次要的。從學生的角度,從教學目標的角度,從教學內容的角度,考慮怎樣使用手中的課本才是最根本的。
數學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抽象、概括,嚴密而簡潔,數學之美也源于此。兩節(jié)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教師都和學生歸納方法,最后歸納出“撕拼法、折拼法、畫拼法”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在幾何教學中經常用到的“剪拼”的方法,也是數學轉化思想的滲透。數學語言簡潔、凝練,把這種高度凝練的語言“通俗”成諸如“撕拼、畫拼”之類的生活語言我想是不恰當的。數學源于生活,但是我們不能弱化數學學科本身的特征?!度切蝺冉呛汀吩诮滩牡摹巴貌┦烤W站”中給了“黃金三角形”的知識鏈接。黃金三角形是頂角(或底角)為36°等腰三角形?!包S金三角形”是給人視覺上最美的三角形,因為它的腰與底長度比符合黃金分割的比。我們國旗之美也源于此。數學不僅是抽象的、簡練的,數學也是美的,美麗的“黃金三角形”,美麗的“畢達哥拉斯樹”。
本次活動,是學校領導精心組織安排的?;顒忧跋?,青年教師都積極準備,認真鉆研教材,廣泛搜集素材,虛心向老教師請教,進行了精心的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清晰,層次分明,體現了知識的建構過程。在課堂教學展示中,全體青年教師展現了各自的風采,對教育教學過程進行了創(chuàng)新,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多方面的資源。正是由于參賽的每位教師。對教材如此吃透,才能預設好環(huán)節(jié)、巧妙細致的教學;也正是由于對教材的如此吃透,才能巧妙地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以及教學中的生成資源,靈活地調整自己的教學。在課后,青年教師又積極主動地聽評委們的反饋,結合自己講課的實際情況認真地反思。促進了個人教學研究水平??傊?,本次優(yōu)質課大賽促進了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提升了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教研能力,打造了和諧高效課堂。
大多數課堂的情境創(chuàng)設不僅體現了數學從生活中來的理念,也充分考慮了計算教學的實際內容。如徐翠娜老師由獎勵進步快的同學作為導入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悄無聲息地介紹了生活中如何把單位“1”平均分,很自然地引入新知,營造了真實的學習情境。還有張學齡老師讓低年級學生在說說笑笑、不知不覺中導入了新課。還有幾位老師均創(chuàng)設了不同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從身邊的數學問題入手,把數學問題從生活中提煉出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誘發(fā)了學生為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萌發(fā)了解決問題的欲望……作為聽課教師,我看到現場的同時,更多的是對他們教學技巧的敬佩。
參賽的每位教師都能熟練的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ppt課件的應用、精彩的視頻以及flash制作成的故事都向我們展示了數學老師緊跟時代的節(jié)奏,用現代化工具幫助我們解決了一些本來枯燥本來抽象的數學問題,將這些問題趣味化,形象化。在應用現代化教學工具的同時,并能很好的與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手段相結合,做到嚴謹和生動相結合,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實現了解決數學問題的效果。
參賽教師有著扎實的教學基本功。他們的教學觀念新,突出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即把握住了一條線:以學生為本。如:陳杰、杜國靜、劉艷等多位參賽教師通過讓學生觀察、發(fā)現、整理信息,使學生能合理利用已有知識經驗來探究新知,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營造了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如:李俊嶺、李宏偉等低年級參賽教師多次提問“你有什么辦法”“你是怎樣想的”,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的發(fā)展和能力的培養(yǎng)。此外,參賽教師還注意了學法的引導,始終注意引導學生自己思考、想一想、畫一畫、說一說,并注意發(fā)揮小組互動的作用,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充分的展示自我,為學生構建合作學習的平臺。參賽教師更注意了知識生成的方法的探究及能力形成的培養(yǎng),給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和經歷數學;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
總之,這次優(yōu)質課評比活動,給我?guī)砹撕芏嗟乃伎迹屛覐闹锌吹搅宋业牟蛔阋约敖窈笈Φ姆较?。如:根據學生發(fā)言靈活調控課堂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的能力等等,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進一步的加強。這次優(yōu)質課評比活動,讓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中年的數學教師,要想在課堂中做到游刃有余,讓授課進入更高境界,我還必須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要勤于學習研究;二要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三要勤于思考推敲;四要學會動手制作動態(tài)課件。使自己的教學經驗不斷豐富,教學技能不斷提高,從而讓自己今后的數學課堂更加吸引我的學生們。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十三
1、在復習舊知時,本節(jié)課采取的方式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營造了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體會到“快樂數學”。
2、利用實際問題情境有效地切入學生的數學思維,沖淡了數學的抽象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3、在新課程教學中我嘗試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再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在課堂上從“學會”到“會學”,最終升華為“樂學”。
1、七年級學生的數學思維較弱,在學生自主探索時,離不開教師適時的點撥和引導。比如,在畫圖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步步示范,反復操練,及時指正,才可以讓學生輕松而牢固地掌握畫圖技能。
2、由于七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易分神,在給學生提供思維時空時,教師要扮演好課堂組織者的角色。否則,易出現課堂混亂的現象,把握不好課堂節(jié)奏,達不到預期目標。
3、對于學生思維上出現的障礙,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給予疏導和鼓勵。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十四
一、引言(200字)。
數學是一門智力的盛宴,也是人類文明的紐帶。作為一名數學愛好者,我從小就對數學充滿了好奇和激情。每當課堂上老師講解完畢,我總會迫不及待地拿起書本,對著題目思考。通過課后的思考與總結,我逐漸領悟到了數學的奧秘,并且對生活中的問題有了新的認識。
二、數學的實用性(200字)。
數學作為一門學科,不僅僅是為了應付功課作業(yè),它的實用性也是不可忽視的。在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我們每天使用的手機、電腦,運用的都是數學的原理。尤其是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是數學訓練給予我最大的收獲。
通過數學的學習,我不僅掌握了四則運算,還學到了方程式的解法、圖形的分析和統(tǒng)計學的基本知識等等。這些實用的數學技巧,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給予了我巨大的幫助。無論是購物時計算打折的價格,還是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數學的實用性都讓我受益匪淺。
三、數學的思維訓練(200字)。
數學的學習不僅在于知識的積累,更在于思維的訓練。數學需要我們靈活運用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面對一道復雜的數學題,我們需要先梳理問題,分析問題的本質,找出問題的規(guī)律,然后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因此,數學的學習過程是一種思維的鍛煉過程。通過解決一道又一道的數學題目,我逐漸培養(yǎng)了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這些能力在生活中也得到了體現,我能夠更快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甚至在與人交流時展示出更清晰的邏輯。
四、數學的美感(200字)。
數學不僅僅是枯燥的計算,它還有著獨特的美。數學中的一些定理和公式,無論是從形式上還是從推導過程上,都顯示出深奧的美感。比如黃金分割比例,逼近法則等等。
這些美感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抽象,更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具體的例子。比如,黃金分割比例在藝術、建筑和設計上有著廣泛的應用,帶來了視覺上的和諧和美感。通過數學的學習,我發(fā)現了這種美感,也更加理解了為什么許多人把數學看作是一門藝術。
五、結語(200字)。
數學作為一門學科,不僅僅只是為了解題,更在于培養(yǎng)我們的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數學的美感和實用性,讓我對它產生了深厚的興趣和熱愛。課后的思考和總結,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數學的奧秘。
通過數學的學習,我還認識到,數學培養(yǎng)了我堅持不懈和解決問題的毅力,這是我在其他科目中所未曾獲得的。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我相信這些數學的心得體會將始終陪伴著我,幫助我取得更好的成績。數學,是一種智力的魅力,更是一門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識。讓我們一起努力,探索數學的奧秘,享受數學帶來的樂趣。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十五
小學三年級,正是過渡時節(jié)。必須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yōu)良的學習氛圍??墒?,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0分鐘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教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教師身上。
對于優(yōu)生有的聰明好動,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并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要讓他處在勝利之中。我班的盧昭,她就是十分聰明。我經常在中午出題留給他們做。由于她的不細心,很少全做對。所以我就用這點來教育她不要總認為自我聰明就能夠不虛心學習。如果打擊她一次上課就能好幾天。所以對于優(yōu)生上課也應當多關注一些。
對于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他根本不明白你講哪啦。對他們來說心不在焉。要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
除了這些我覺得有一種方法對任何學生都實用那就是————競賽。競賽能夠使參賽者加足馬力,鏢著勁兒去爭、去奪,能夠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爭強好勝本來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就廣泛開展多種多樣的競賽活動,經過這些競賽活動讓差生有展示自我才能的機會,在多種嘗試中尋求到自我的“對應點”,一旦發(fā)現自我在某些方面表現突出,所以而被別人尊重,便產生了上進心,以這種上進心為契機,從而到達提高的目的。但將競賽法運用于差生的轉化必須要巧妙靈活一些。爭強好勝本來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于差生也“好臉兒”、“愛面子”,如果覺得自我沒有取勝的機會,便自動退出了競賽,這就達不到激勵其志的目的了。但要對癥下藥,針對他們的優(yōu)點展開各式各樣的活動。
在教學中,我長期細心觀察了學習吃力、成績始終不能有較大提高的學生,我發(fā)現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是一個努力、嘗試、多次失敗的過程。此刻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獨生子女優(yōu)勢”、義務教育的普及,他們一帆風順進入初中。優(yōu)越感使他們養(yǎng)成怕麻煩——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敗,不敢應對失敗的心理。但學習處處有困難,在多次應對失敗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學習的熱情、學習的進取性降低,在學心上就不見提高。基于此,在教學中我試著運用了失敗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這一問題。學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__培養(yǎng)、提高。只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心理訓練,養(yǎng)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煩、不怕失敗、敢于挑戰(zhàn),定能使學生學有所成??墒?,教學中,我明顯存在許多不足。比如,課堂開放過度,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學中,我必須要真正讓學生在主體進取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fā)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十六
《垂直與平行》本節(jié)課是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與角的知識的基礎上教學的,也是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基礎。由于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特殊的位置關系,而且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無論是走在寬廣的大街上,還是坐在明亮寬敞的教室里,環(huán)顧左右應該都不缺少垂直與平行的現象。對于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哪些線是交__的,哪些線是不交__的。因此我們在課中要做的就是讓學生體驗在同一平面內,不交__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交__里有一種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讓學生的認識上升到思維的層面來。鑒于此,針對本課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精心設計教案,把學生的自主探索與教師的適時引導有機結合,把知識點清晰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得教學過程零而不散,教學活動絮而不亂,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高了學習能力,增強了學習信心。針對本節(jié)課,我主要把握以下幾點:
1、準確把握教學起點,努力還學生一個“真實”的數學課堂。
2、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教學手段樸實無華。
3、新知的訓練點和拓展點扎實有效。除了從主題圖中找垂直與平行現象,從生活中找,從身邊找,還讓學生動手擺一擺、拼一拼、畫一畫……通過這些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進一步拓展知識面,使學生克服學習數學的枯燥感。讓學生真正參與學習過程中來,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也有不少不足之處,如1、重難點處理速度較快,后進生沒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學中應因材施教,照顧后進生。2、有一名學生的發(fā)言不夠準確,我沒有及時指正出來。3、時間把握不夠好,后面還有一個小環(huán)節(jié)沒有完成,學生們也失去了一個自我小結、交流的機會,這也算是一個遺憾吧。
總之,面對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我將真實地對待,坦然地看待,將在不斷地自我反思中加強“新理念”的再學習、再實踐,相信自己能在不斷的自我反思中成長,在不斷的自我實踐中發(fā)展,在不斷的自我成長中創(chuàng)新。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十七
新的課程標準對“用數學”內容的呈現,注重用學生熟悉和喜愛的事物和事例設計情境,為學生發(fā)現數學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生動有趣的資源。讓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是《標準》(第一學段具體目標)要求。
那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發(fā)現數學問題的情境,組織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活動。讓學生參與收集數學信息根據數學信息提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引導學生有條理的觀察,初步提出問題。還要注意緊密聯系學生身邊的事例,讓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一.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播放《大象運木頭》的童話故事,讓學生從畫面中收集數學信息,然后讓學生提出問題并匯報解決的方法,學生自由提問。在此環(huán)節(jié)中,重點強調乘法的含義。讓學生在思考中,在師生交流中,明白題中的數量關系,明白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二.新課。
課件出示動物聚會的圖畫,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先讓學生自己收集數學信息,然后讓學生提出用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并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解決。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經歷觀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實踐練習。
設計了兩個情境:1、小兔子采蘑菇學生根據圖上的信息自己提問題并獨立列式計算。使學生逐漸清楚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同時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2、肯德基的圖片。
學生很喜歡吃肯德基,所以對這個情境比較感興趣,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擴大了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提出和解決與自己直接相關的實際問題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拓展練習。
學生聯系身邊的事,自己編一道用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
再次回到完整的用數學形式,真正提高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中也出現了很多值得探討和改進的地方,比如學生看圖時,應注意指導學生看圖的方法。教師的語言有時不夠簡潔,有些地方處理的過于草率等。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十八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小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在教學3和4的組成時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松學習。例如:教3和4的組成時,在講完后,我請4個同學上臺,每人發(fā)一個數字,教師說組成4的兩人是好朋友,學生就兩人手牽手的成為了好朋友,也可以組成4的兩人是好朋友,這樣不僅讓學生很快掌握3、4的組成,還可以進行思想教育,同學之間互相團結、友愛。
二、以猜為動力,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秘。
眾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么,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學時,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顆珠子,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復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為今后學習用數學做好了鋪墊。
三、自學互學,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樂。
“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如今,“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課堂上學生唱“主角”,教師只是一個“配角”,把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學生進行思考、探究、交流,關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思維等方面。我多次采用"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
學生的思維是靈活的,關鍵是老師怎么調動。本課教學我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練習,讓學生“活”起來,師生一起進行闖關,感覺數學的樂趣和無窮魅力。
四、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yǎng)競爭意識。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如在教學中我以小組為單位,學生紀律好、回答問題好等都可以為小組"得紅旗",小組的紅旗最多的每人一朵小紅花,在個人中可以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十九
前不久,我在602班上了一節(jié)解決問題的糾錯課。這節(jié)課不同于一般的習題講評課,它要求老師要很好地利用學生作業(yè)中的錯誤資源,通過學生的自查、互查,以及師生的齊查,來達到糾錯的目的,從而讓學生養(yǎng)成自我反思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這節(jié)課由一個蘊含道理的故事導入,讓學生從老漁民的故事中悟出一個道理:犯錯并不一定是件壞事!由此,讓學生正確對待自己作業(yè)中的錯誤,并好好地利用錯誤進行自我反思。
其實,學生出現錯誤是成長過程中必然的經歷,我們應該以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同時,教師的責任并不僅僅在于避免錯誤的發(fā)生,還在于當錯誤發(fā)生時能夠挖掘錯誤的價值,使錯誤成為學生成長的契機,成為教學資源。通過這樣的一節(jié)糾錯課,讓我對學生作業(yè)中出現的錯誤有了全新的認識: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教室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學生出錯是正常的,關鍵是我們怎樣對待錯誤,如何將錯誤轉化為教學資源。當我們面對學生的錯誤時,是立即否定、責難?還是對學生的錯誤表示理解,并真誠地幫助學生吃一塹,長一智,讓錯誤成為學生成長的契機?面對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寶貴的教學資源,若我們能夠善于捕捉,靈活處理,以新的觀念、新的眼光,對其進行新的探索與實踐,那么學生就會在知錯、糾錯中感悟道理,領悟方法,發(fā)展思維,實現創(chuàng)新。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能夠有助于學業(yè)的成功。
只有真正了解了錯誤的價值,我們才能從根本意義上去正視學生的錯誤。對于學生,錯誤是走向完善的路標;而對于教師,學生的錯誤是反饋教學的鏡子。學生作業(yè)中出現的錯誤主要由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解題能力及學習習慣等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就拿解分數應用題來說吧!很多學生都能夠脫口而出解分數應用題的一般方法:找想列,但是在解答時往往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究其原因就是學生不能正確分析出題中的數量關系,因而無法列出正確的等量關系式。本節(jié)課,通過梳理學生作業(yè)中的錯誤,促成學生養(yǎng)成自我反思的習慣。當面對自己的錯誤時,要先查找錯在哪,再分析錯誤的原因,后改正錯誤。
我認為,采用變式訓練,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還能有效地解決學生作業(yè)的錯誤問題。例如:本節(jié)課的例1:柳樹有60棵,柳樹比楊樹少1/5,楊樹有多少棵?一些學生選擇了這種算式:60﹙1-1/5﹚=48(棵)。經過糾錯,讓出錯的學生明白,自己錯誤的根源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數量關系。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追問;如果要使這個算式正確,題目中的條件該怎么改?學生經過分析,將柳樹比楊樹少1/5改成楊樹比柳樹少1/5。這種化錯為正的方法,就可以讓學生很好地避免此類錯誤的發(fā)生。
在多次回顧自己作業(yè)錯誤的過程中學生會明白自己的錯誤。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并指導學生反思,即指導學生分析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這是學生參照正確方法重新審視自己思維,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的過程。長此以往,學生的反思習慣就會自然而然地養(yǎng)成了。在不斷反思的同時,學生還能夠養(yǎng)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如:獨立思考的習慣、校對的習慣、審題的習慣、養(yǎng)成仔細計算、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以及養(yǎng)成檢驗的習慣等等。
總之,學生的.作業(yè)中出現了錯誤并不要緊,只有系統(tǒng)地、科學地引導,最終還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生受益!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二十
《列代數式》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的一部分,教材沒有單獨編排,只是在習題中滲透。這是一個課時,主要讓學生通過探索發(fā)現最簡單圖形的變化規(guī)律、及某些數變化規(guī)律。
這部分內容活動性和探究性比較強,注重過程體驗,同時在過程體驗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能力?!稊祵W新課程標解讀》中關于“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有這樣一段闡述:“能力的形成并不是學生‘懂’了,也不是學生‘會’了,而是學生自己‘悟’出道理、規(guī)律和思考方法??”所以我想有必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問題?;卮饡r暴露其思維過程。
我是這樣導入的:
片段1:
1、嘗試當一回詞作家;下面是一首歌詞,你能把這首歌詞補充完整嗎?
1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腿,1聲撲通跳下水;
2只青蛙2張嘴,4只眼睛8條腿,2聲撲通跳下水;
3只青蛙3張嘴,6只眼睛12條腿,3聲撲通跳下水;
設計意圖:這首兒歌反映了青蛙的只數和青蛙的嘴數、腿數之間的關系,用字母表示后它們之間的關系更簡明了,通過兒歌,促進了這次探究活動,加深了規(guī)律性的認識,既復習了上節(jié)用字母表示數的內容,又有利于引起這節(jié)課的引入。
師順勢利導: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數量關系,都可以用數學式子來表示,下面請大家來做一做。
2、填空:
(1)某種瓜子的單價為16元/千克,則n千克需要_____元;
(2)小剛上學步行速度為5千米/小時,若小剛到學校的路程為s千米,則他上學需____小時。
(3)鋼筆每枝a元,鉛筆每枝b元,買2支鋼筆和3支鉛筆共需_______元。答案:16n、、(2a+3b)。
設計意圖:借助于一些學生熟悉的用字母表示數的實例,讓學生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同時為引入代數式的概念作準備。
數學教學應不斷提供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這樣才能有利于理解和讓學生感興趣,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規(guī)律的事物總能給人一種簡潔美的享受,如座位安排中有一定的規(guī)律,用火柴棒搭正方形中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這些都為從數學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規(guī)律提供了素材。
這一節(jié)課當中,學生始終處在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中:看得專心、聽得仔細、想得認真、做得投入、說得流暢、合作得愉快。真正體現了以積極的情感投入,極大的調動思維活動,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體。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都沉浸在數學的簡潔美當中,感悟著各種有規(guī)律的數學簡潔美。
無論是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還是課外作業(yè)的安排上,我都重視知識的產生過程,關注人的發(fā)展,意到個體間的差異,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感悟,都有著各自的數學體驗。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二十一
正文: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學好數學需要良好的邏輯思維和扎實的基礎知識。而課后,我們可以通過整理知識、深入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等方式拓展數學思維,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
第一段:整理知識
課后,我們應該將課堂上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整理。我們可以通過復習上課的內容,寫總結和歸納,將知識點、公式、定理等進行分類,便于自己記憶和復習。此外,通過整理知識,我們可以發(fā)現一些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段:思考問題
在課后,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與課堂相關或者拓展性的問題進行思考。這些問題可以通過課本、習題冊甚至網絡上搜索得到。我們將問題進行歸類整理,逐一思考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運用自己所學的數學方法和知識,進行推理和演算。通過解決問題,我們能夠鞏固和應用所學的知識,同時培養(yǎng)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
第三段: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我們可以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解決一些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關的難題。例如,在購物時計算價格折扣、制作統(tǒng)計圖表進行數據分析等。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我們可以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意義,同時培養(yǎng)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
第四段:尋找拓展學習資料
課后,我們可以自主尋找拓展學習資料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數學水平。除了課本和習題冊外,我們可以閱讀與數學相關的著作,參加數學競賽和講座等。這些豐富的學習資源可以擴大我們的數學視野,培養(yǎng)我們對數學的深入理解和探索精神。
第五段:結合實踐,鞏固知識
最后,我們可以將所學的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鞏固知識。通過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我們不僅可以檢驗自己所學的知識掌握情況,還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樣的實踐學習方式能夠使我們在數學學習中得到更深入的體會,提高自己的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論:
課后心得體會數學旨在通過整理知識、深入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等方式拓展數學思維,提高數學能力。這種學習方式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勤加練習,相信通過這樣的努力,我們一定可以在數學學習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培養(yǎng)出更好的數學素養(yǎng)。數學思維不僅僅適用于數學領域,在其他學科和日常生活中都能發(fā)揮作用。因此,在課后我們應該養(yǎng)成對數學學科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的習慣,不斷精進自己的數學知識,以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二十二
盡力給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此多加強調,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有困難的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教學反思:學生把思考的過程,結果有條理的說出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
在此要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能夠通過整理,使之條理化,系統(tǒng)化,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概括能力。
教學反思:通過了解我國的.國土面積,使學生了解我國的自然情況,從而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兩種形式的結果完全相同,表達的意思也相同,只不過簡寫后的形式,讀寫更方便,從中體會到數學中的奧妙。
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的能力,并從中獲取重要信息。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二十三
作為一名新教師,又面對的是新教材,對于自己的教學工作,我認為主要要從以下及點進行反思。
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如今的教材更注重的是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味的老師為主體,專門講解的那種模式,新課程要求老師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教學工作,我一個最大的認識就是給學生自主交流的時間多了,學生漸漸成了教室、課堂的主體,老師只是引導學生、輔助學生的一個個體。如初一數學第一章《數學與我們同行》里,老師講授的內容可謂微乎其微,基本都是學生自主發(fā)揮,這就是新課程的特點,讓學生討論、動腦、學會總結。老師只是引導學生思考,最后判斷、匯總學生結論正確與否的人。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在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方面還需改進。
二、對學生的反思。
從學生到老師的轉變,看到那些學生仿佛就看到自己過去的影子,所以通過這些日子與學生的交流,發(fā)現自己并不能很快適應老師這個角色,自己仿佛是個大孩子,對同學板不下臉,威性不夠,現在的孩子本生就是從父母的溺愛中成長起來的,所以越是脾氣好的老師就越是不象話,這就是我這么些月來的最大感受。年輕就得付出代價,所以對學生得反思對于年輕教師來說就更關鍵了,掌握好學生得心理,對學生管理得尺度掌握的好壞就影響著學生的成績。而且,現在的學生對于感興趣的事物才會花更多心思,數學課本就乏味,所以如何讓學生提起興趣,這對于教學質量的好壞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意義。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取代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灌輸,其基礎是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典的論述"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納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就此進行教學。這段話道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掌握了這個標準以后,我在教學中始終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fā),了解他們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的、教學方法。
四、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科學的評價每一個學生。
新課程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適合時代發(fā)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1.評價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發(fā)展。淡化考試的功能,淡化分數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話成為歷史。
2.評價學生應該多幾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評價的標準,評價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來量,肯定會把一部分有個性發(fā)展的學生評下去。
3.評價中應遵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生在這種只有更好的評價激勵下,會不斷的追求,不斷的探索和攀登。這才是評價的真正目的。
以上幾點是我在新教材的教學實踐和學習時的心得。新課程改革已全面展開,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應該盡快成長起來,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難,要不斷學習、反思,不斷充實自己,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去感悟新課程理念,讓實踐之樹常青。
數學聽課觀課后議篇二十四
學校實行昌樂課堂改革模式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現在針對我自己上課以及課程改革中的一些問題做如下反思:
一、進行課堂改革是必須的。
無論從國家方針政策來講,還是從學生學習實際出發(fā),課程改革都是勢在必行的,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證明對大多數學生來講存在弊端。從培養(yǎng)人的角度以及培養(yǎng)人的能力的角度來看,新課程改革都是先進的,適合學生發(fā)展的。對于我校學生學習現狀來講,中下等的學苗已經經歷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近十年的灌輸,證明是失敗的教育,我們再抱著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只能讓他們更加反感,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反而會適得其反。只有我們充分了解學生的狀況,針對學生學習情況作出正確的做法以及交給學生學法,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興趣,充分挖掘出他們的內在潛力,讓他們無論從學習上,還是能力上,都有跨越性的進步,這樣我們才能從學苗質量上提高成績,樹立我們學校的特色,才能更好的讓學生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以及管理。所以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必須堅定不移的進行下去,因為:不改革我們就是走老路子,時間長了,惡性循環(huán),學校質量嚴重下降,教師也受到影響,學校發(fā)展更成問題。改革中,我們可以摸索,研究,共同創(chuàng)立適合我們學校的模式,我們才有可能取得階段性進步,為學校發(fā)展做好奠基,為學生和教師的將來著想。
二、本階段課程改革的優(yōu)點。
自學校提出學習昌樂模式以來,我們認真制定導學案,分配學習小組,做好課改鋪墊,這么長時間來我們欣喜的看到很多好處。學生們學習的增加了,問題的增加了,上課睡覺的少了,影響紀律少了,學生們每天針對導學案進行預習,使得上課效率提高了,討論研究過程中,使得合作學習成了趨勢,大部分學生可以去問老師或者問學生來解決自己不會的問題,從而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成績,改變了以往很多學生上課睡覺溜號,作業(yè)不認真完成,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習沒有積極主動性,聽課不集中,回去不預習不復習,學習興趣低下,不愛學習,不學習的狀況。小組學習模式,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競爭,提高了學生的上進心,自信心。學生在預習導學案過程中無形的學會了很多學習方法,多做了大量習題。同時在上課展示,講題,點評過程中,又提升了能力,鞏固了知識。從教學角度來講,這些都是好的地方,學生只有想學習了,有學習興趣了,才會更加的用功,用心的去學,才能彌補不足,提高成績。當然還有很多方面的優(yōu)點。
三、本階段課程改革中的問題。
雖然課程改革是好事情,但是也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慢慢來解決。通過我的觀察與分析,問題有一些。首先是學生時間長了,興趣下降,恒心不夠,后來不像開始階段那樣認真堅持了,懶惰現象嚴重,導學案完成的也有互相抄襲的,學生小組模式也有一些弊端,個別學生說話的也多了,隨意了,討論問題的時候說沒用的也有,個別也有睡覺的。學生講題不規(guī)范,不到位,使得很多問題講不出來,課堂時間有限,使得教學任務達不到要求,使用導學案以來,明顯課堂進度緩慢了,有時候顯得效率不高,個別好學生吃不飽,并且總給別人講題也不情愿。討論問題的時候不積極,不知道思考。個別教師課堂駕馭能力不強,使得課堂沒有很好的調控,雖然一片熱鬧,但是學習效果根本沒有。教師導學案做的不精練,沒有指導性,時間性,錯誤出現,讓學生沒法好好去完成以及對學習有指導作用,并且導學案學生完成后沒有認真總結以及保存,使得學習表面繁榮,過后不管了。學生每天完成大量導學案,使得時間很緊,但是沒有了復習時間,一些教師還留大量作業(yè)以及利用自習時間講課占用自習時間,使得導學案完成不好,學習效率低下。教師之間協調不夠,各科任之間不溝通,不交流,都在爭學生時間,松一點的學科完成的肯定不好,老師再不認真督促,就形式化了。有時候從一定程度上還不如以前能記點,學點。
四、針對問題提出一些意見和措施。
1、專任領導掛帥,設立一個課改小組,全面監(jiān)控課改。
課改是一件大事,全校上下不僅應該達成一致,還要有相關領導和管理措施。不僅要監(jiān)督教師完成課改情況,還要隨時督促課改進行,對出現問題及時提出,及時總結。不能讓課改變成教師自己的事情,教師畢竟不是領導,覺悟不一定都那么高。同時也需要有一些課改理論和實際強的人給與指導。洋思和昌樂這些方面做的都很好,這也是他們取得成功的基礎。我對洋思,安丘,昌樂的了解,他們成功的一方面原因就是制定詳細的制度,以及合理的獎懲措施,同時有相關領導,堅定不移的監(jiān)督,實施,督促。說好了就是逼著去做,去改,去完成,去實現,當一切都成習慣的時候,也就是出成績的時候了。
2、對教師,對學生都要進行培訓。
課改是有法可依的,不是雜亂無章的自己去探索,我們的課改要針對我們的情況作出正確判斷,然后對于教師以及學生都要進行培訓,當教師還不知道導學案的時候,他能制定好導學案嗎?當教師不知道怎么控制課堂的時候,他們能上好一堂課改課嗎?當學生不知道老師要改什么做什么的時候,他們能配合好老師上好課嗎?所以學生老師都要培訓,出去學習室一個好方法,但是也要及時做好相關培訓工作,每科之間都要制定本學科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及針對本學科的導學案模式,不準備好就唐突的進行是沒有好的效果的,否則只能是一片表面繁榮。定期進行階段性的培訓與總結,是課改必備的。對學生要進行展示,點評,討論等方面的培訓,建立一批可以帶動學生學習進步的拔尖人才。
3、積極聽取教師和學生的意見。
課改是一種探索,尤其是針對本學校的情況作的教學以及管理轉變,要及時了解教師對課程改革的看法和意見,以及針對本學科,本校學生情況作出的判斷和意見,眾人拾柴火焰高,完全靠一兩個人去做好的不是課堂改革,是個人進步。學生也會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見,尤其意見,對老師來說很多都是有用的,我們教師有時候沒有做到學生期待的,當然我們期待的他們也沒有做到,但是做教師就要對得起良心,對得起學生,因為這是我們的工作,我們要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當我們都做好的時候,學生再做不好是他們的事情了,也許有可能做好呢。我們即使覺得希望是1%,也應該做99%的努力。
4、課改重點在成績,獎勵優(yōu)秀。
說一千到一萬,我們課程改革,為了學生將來也好,為了學生掌握方法也好,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提高學生成績。所以課改的標準不是誰課上的好,誰能駕馭課堂,這些都是一方面,更多的還是看成績,對于成績好的當然得獎勵,對于平行班,成績好,進步快當然要獎勵,這本身也是一種鼓勵,尤其對于年輕人來說,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是很重要的。對于學生也要進行獎勵,而且要擴大獎學金標準,讓學生以學習為榮,以不學習為恥。學習標兵,優(yōu)秀小組,點評之星,展示之星等那些昌樂的都可以讓其上升到學校范圍上來,讓更多的學生受到表揚獎勵,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賞識教育還是可行的。學習有的時候也是一種氛圍,教學更是一種氛圍。學校如果能營造出這種良好的學習教學氛圍,對于我們的發(fā)展進步是很有作用的,當然,也不單單是只獎勵能做到的。
5、用管理促進教學,教學和管理相輔相成。
管理是學校以及教學補課分割的一部分,只教學沒有管理師不行的,我們學校常常各攤顧各攤,協調配合的少,什么事情有時候總是不能統(tǒng)一,使得很多事情不能達到最優(yōu)效果,往往事倍功半。一直以來,我們的管理制度很多,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往往虎頭蛇尾,而且不能堅持。其實制度本身需要健全,但是維護制度更加重要,就像,國家制定法律,是為了有法可依,但是如果執(zhí)法不嚴,就讓法律失去了它的存在意義。管理人員的精心盡力更重要,從現實狀況上看,我們似乎管理人員缺少匱乏,其實一點也不是。而是我們沒有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徇私舞弊”“松懈管理”等現象依然存在,班級管理存在問題,學校管理也存在問題。大家有時候都心照不宣,就那么回事吧。另外我們學校根本沒有形成一個嚴格的管理風氣,班主任管的事情,科任不管,科任管的事情,班主任不好管,上級管的事情,下級不好說,有意見別提,提了誰都不愿意。其實我想,一個學校的管理是全方面的,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每個人都應該是管理者,而現在不是,管理者有時候不負責任,教師也不多管事情,比如上廁所抽煙的事情,學生甚至當著老師面大搖大擺,因為你不是我的老師,也不是領導。比如手機的事情。有時候老師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為領導們有時候做的都不好,那么我們何苦呢?所以如何讓全校教師形成管理集體,才會對學校的管理有個臺階上,那時候學生就會很多事情都遵守紀律的,因為他們看不到我們管理上的縫隙。管理對于教學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如果學生沒有了“三閑”“縫隙”,那么想待在這里的就只能學習了,老師再認真教,成績沒有出不來的吧!
由于時間關系,以上是自己暫時想到的一些方面,以后若有其他再想到的及時補充反饋吧!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954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