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遇到挑戰(zhàn)時,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在寫總結(jié)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邏輯性,要讓大家清晰地理解我們的觀點和結(jié)論。接下來是一些總結(jié)精華,希望對您的寫作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做粽子的心得感受篇一
要過端午節(jié)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今天,我就和我媽媽學起了包粽子。
看,已經(jīng)開始了。我媽媽先倒好江米,用水泡上,又把粽葉和花生也泡上了。大約過了半小時,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
只見我媽媽先把一個粽葉卷成圓錐形,一會放江米,一會放蜜棗和花生,有的還放香腸呢,(想想都好吃*^__^*嘻嘻……)最后再把剩下的葉子翻過來,蓋在上面,然后用繩子一捆,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看得眼花繚亂了,只好憑著印象學著我媽媽的樣子做了。當我卷好粽葉放江米時,江米卻“跑”了。我一看,原來粽葉底下沒封好口,結(jié)果成了漏斗,江米就順著口漏了。請教我媽媽后,我又重新卷,這次讓粽葉重疊著,你看,江米就老老實實地待在粽子里了。
可是沒過多久,新問題就又出來了:我的粽葉怎么也蓋不住了,成不了型。這時我媽媽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你放米太多了,少一點就蓋住了。”我聽了之后,半信半疑,但還是剝走了一些米,果然一下子就蓋上了。(我高興啊~)趕緊著,用繩子系牢,一個粽子就在我的手中誕生了。
等我媽媽和我全部做好后,就放到鍋里煮,那個時間長啊,饞得我口水都流出來……。
終于出鍋了,聞著粽葉散發(fā)出的清香,品嘗著自己親手做的粽子,我的心中香甜無比!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端午節(jié)做粽子的心得感受篇二
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有熱熱鬧鬧的春節(jié),團團圓圓的元宵,有祭奠祖先的清明……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喜氣洋洋的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不僅神清氣爽的踏青,還有我最喜愛吃的食物——粽子。
這不。盼星星,盼月亮,我最喜歡的端午節(jié)終于到了。
早上,天還沒亮,我和爸爸媽媽就早早的醒了。今天我們要和哥哥去踏青,我們整理好東西就出去與哥哥會合了。我跟哥哥和大人們先去了大壩,到河邊洗洗手,洗洗臉。聽大人們說這是要洗去不好的東西,祈福美好的未來。之后我們便向西山公園進發(fā)。
端午節(jié)做粽子的心得感受篇三
今天是端午節(jié)了,媽媽要給我編五絲線,還要包粽子呢!
媽媽拿了五種顏色的絲線,分別是紅、黃、綠、藍、白。她先把這五種線捋好平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搓成小繩,還巧妙的打了一個結(jié)。四根五絲繩做好了。媽媽告訴我這叫“長命縷”,她又小心翼翼的分別給我戴在手腕和腳脖上。還特意囑咐我說:“要愛惜,等戴上后下第一場雨的時候,摘下來扔進雨水里。這樣長命縷就起到了它應(yīng)有的作用?!蓖ㄟ^端午習俗的小事,我體會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接下來要包粽子了,我見媽媽拿了竹葉,包上糯米,中間還放上兩顆大棗。然后又熟練地折疊竹葉包裹糯米。還用五絲線捆扎起來,媽媽一連包了十幾個。
媽媽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鍋里,蒸上了十五分鐘。蒸好的粽子放到盤子里,還沒等吃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圍著盤子聞了又聞,著急的等待著粽子降溫。過了一會兒,終于可以下口吃了。我剝開竹葉,白里透紅的餡兒玲瓏剔透,我咬了一口,粘甜滑爽,好吃極了!我們一家人邊吃邊笑,因為我們都看到了彼此嘴上的白胡子。
粽子吃完了,爸爸說:“端午節(jié)是有說道的,就這個名稱就五花八門,夏節(jié)、玉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蠟、詩人節(jié)等等?!?/p>
媽媽說:“除了吃粽子,戴長命縷之外,還有插艾草、撒白糖、賽龍舟……等習俗。”
我想,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有不少的學問哩!這個端午節(jié)不僅僅吃到了粽子,還增長了不少見識。
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做粽子的心得感受篇四
今天是端午節(jié),媽媽教我包粽子。
媽媽先準備好了江米、粽子葉、紅豆、蜜豆,便開始煮粽子葉,泡江米、紅豆。十分鐘后,一切ok!
媽媽拿出兩片粽子葉,鋪在案板上面,按實,把多余的水分和空氣擠出去,再拿起來卷成一個三角體的形狀,緊緊捏在手里,接著往里面填米、豆,然后把多余的葉子包上,最后拿出線,一圈圈的綁上,一個精美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開始做,發(fā)現(xiàn)很難,鋪在案板上的葉子怎么也不能乖乖的拿在手里,拿起來就亂了,更別提卷成三角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我的反復努力,終于第一個粽子要出爐了,突然“呀!”“嘩啦啦!”隨著我的一聲尖叫,豆子和米掉了出來,又散架了?!昂?!”我一生氣,把手里的的粽子都丟到了地上,媽媽幫我撿起來,微笑著對我說:“寶貝,你包小一點,米如果放得太多,就不好包?!?/p>
我又開始包,照媽媽說的包小一點。終于,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包好了一個small粽子,媽媽拿在手里,夸獎道:”寶貝,你包的真好看,簡直是藝術(shù)品!比媽媽包的都好看!”我聽了心里美美的。
我開始一點點的將粽子放大,最終,能包的和媽媽的一樣大了,在意猶未盡之時,粽子葉已經(jīng)用完了。
今天收獲好大,學會了包粽子,期待明年的端午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凝結(jié)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為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我校政教處組織開展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爭做美麗學生”活動,以端午節(jié)的文化內(nèi)涵為核心,開展了各項活動。通過各種活動的展開,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xiāng)、對人民的熱愛之情。
1、為了更好的完成活動任務(wù),收到良好的活動能夠效果,我校高度重視,精心策劃,首先進行宣傳,為活動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2、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濃厚的節(jié)日氛圍。我們通過班會的形式,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及其意義。
3、我們開展了以“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為主題的端午節(jié)手抄報創(chuàng)編活動。同學們通過閱讀書籍和上網(wǎng)查詢,了解了端午節(jié)的相關(guān)知識,并配以插圖、剪貼畫,制作了一張張美觀大方的手抄報。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加深了對端午節(jié)的認識,進一步了解了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意義,更加認同、喜愛傳統(tǒng)節(jié)日,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愛國愛鄉(xiāng)情感,提高了科學文明素養(yǎng),弘揚和培育了民族精神。
4、開展了中華經(jīng)典誦讀活動。各班利用班會課,組織了學生參與端午民俗詩歌、屈原詩詞、歷代經(jīng)典愛國主義詩篇誦讀活動,。
5、開展端午親手包粽子活動,看誰的手兒巧,包的粽子最美麗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對全體學生進行了傳統(tǒng)文化教育,樹立了民族意識,讓學生走進偉人、了解歷史、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懷,學生動手能力的增強,又增進了學生與親人之間的親情,讓學生時時刻刻心懷感恩之心,促進了社會主義和諧發(fā)展。
端午節(jié)做粽子的心得感受篇五
我國有許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可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了!
端午節(jié)是在農(nóng)歷的五月五日,到這天時,人們都會喝雄黃酒,灑雄黃水,而且還要包粽子。我想學包粽子,就跟著媽媽學包粽子。我先把碧綠的蘆葉折成三角形,再把糯米放進去,然后把鮮紅的棗子放進去,用繩子系住。再放進鍋里慢慢用火煮熟。煮熟后打開鍋蓋,頓時,一股芳香撲鼻而來。吃一口,那滋味叫一個美啊!
我一邊吃著親手包的粽子,一邊聽媽媽講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是因為秦王要來攻打楚國,屈原提出抗秦的提議遭到了貴族的反對,并且勸楚王將屈原革去職位,楚王聽了子蘭的話,就將屈原流放在楚國的各個地方。屈原在流放中寫了很多部書。最后跳河而死。楚國的百姓為了紀念屈原,紛紛打撈屈原的身體,一個漁夫把雞蛋餅拋入水中,說:“為了不讓魚兒們不吃屈原的身體,我決定把食物扔下去。”一個醫(yī)師把雄黃灑扔下去,說:“我這是讓魚兒們醉倒?!?/p>
這就是端午節(jié)的由來。
端午節(jié)做粽子的心得感受篇六
端午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之一,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都會慶祝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而在學校中,老師們往往會組織學生們自己動手包粽子,體驗包粽子的樂趣,并從中領(lǐng)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以下是我在端午節(jié)校園包粽子的活動中的心得和體會。
首先,包粽子不僅是一種手藝,更是一種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們學生深刻體會到了自己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的珍貴。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特色美食,因為它寓意豐收和辟邪,所以每年端午節(jié)人們都會包粽子來祭祀祖先。通過親身參與包粽子的活動,我們不僅僅是學會了如何制作粽子,更是對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
其次,包粽子讓我們感受到了集體合作的重要性。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合作,每個人分工合作,互相協(xié)作,才能包好一個粽子。有的同學負責剝粽葉,有的負責搓飯團,有的負責裹粽子。每個人都要做好自己的分工,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要互相配合。這鍛煉了我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讓我們明白只有團結(jié)協(xié)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再次,包粽子讓我們學會了珍惜食物。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許多原材料的辛苦和精心準備。粽葉從樹上采摘下來,經(jīng)過洗凈、晾干;粽子餡需要各種食材的配料,米、紅豆、肉、蜜棗等。所有這些辛苦付出的過程,都讓我們明白食物是來之不易的。同時,看到自己動手包好的粽子,也更懂得了食物的珍貴和它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
此外,包粽子讓我們培養(yǎng)了耐心和細心。包粽子是一個需要耐心和細心的過程,和粽子餡一樣,不能有絲毫馬虎。從剝粽葉到包起來,需要小心翼翼,不能有一絲差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保持耐心,一絲不茍地完成每一步驟。通過不斷重復這個過程,我們培養(yǎng)了自己的耐心和細心,學會了專注和認真。
最后,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們也會體會到勞動的快樂和成就感。當我們親手制作出一個個香噴噴的粽子時,心中涌動著一股成就感。那種辛勤勞作、收獲的感覺,讓我們明白勞動是幸福的源泉,只有辛勤付出,才會感受到勞動的快樂。
總之,參與端午節(jié)校園包粽子活動,不僅讓我們學到了制作粽子的技巧和方法,還學到了更多的生活道理。包粽子讓我們體會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了解了食物的珍貴,培養(yǎng)了我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耐心細心,同時也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和成就感。這是一次充實而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在學習中收獲了更多的知識和經(jīng)驗,同時也增加了對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和自豪感。
端午節(jié)做粽子的心得感受篇七
轉(zhuǎn)眼又到了端午節(jié),它除了讓人想起龍舟盛會以外,粽子的美味更令人神往,也是我夢寐以求的日子。我長這么大還沒吃過我家自己做的香噴噴的粽子,據(jù)我奶奶說味道好極了。自己做的粽子可以隨心所欲地加上自己喜歡的食物和配料。因此,今年我死纏爛打,軟磨硬泡,爸爸媽媽被我弄得沒辦法,只好同意了。
一切準備就緒后,我爸先將豬肉、香菇切成方塊,然后將豬肉放在鍋中炒制,加些事先準備好的調(diào)料炒出香味,才將豬肉撈起。接著,將香菇和事先泡制好的食物調(diào)好配料后一同炒熟,剩余湯汁炒以預先洗凈的上等糯米,至所有的汁都被上等糯米吸收進去為止,再放入剛才所炒的料一起拌勻。
接下來,該我媽媽上場了,我靜靜地站在一旁看。只見,媽媽取了兩張碧綠的箬竹葉子重疊在一塊,雙手抓住葉子兩端,輕輕向中心一卷,熟練地卷成圓錐形,放于左手掌中,右手用勺子舀了些剛才炒制好的餡料裝進圓錐形里邊,直到把圓錐形填滿了。這時,只見媽媽右手拇指和食指將葉子兩頭捏住輕輕向前一壓,再一個小的反剪,交于左手握牢不放松,空出來的右手拿一繩,一頭用牙齒咬住,一頭用右手拽緊,沿粽子腰間繞兩圈扎緊系牢。一個綠瑩瑩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得我目瞪口呆。接著,媽媽繼續(xù)不厭其煩地包著,包著這有棱有角的小東西。
等待中,我覺得粽子真是個有意思的小東西,只需用那么幾張碧綠的箬竹葉把糯米和餡料包起來,蒸煮一番,糯米和餡料就帶上了箬竹葉味兒,而且家里也彌漫著淡淡的清香。我真喜歡由粽子而帶來的這清香的味兒,也希望明年我家還能繼續(xù)飄著這清香的味兒。
這端午節(jié)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xié),主張聯(lián)齊抗秦,受到楚國權(quán)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后,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著長發(fā),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知道為什么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內(nèi)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xiàn)實調(diào)和,最后自投于汩羅江,結(jié)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shù)乩习傩远挤浅W鹁春蛺鄞髑?,生怕他的尸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棕子喂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棕子清香,于是趕緊洗涮,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為什么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奸臣為什么不會考慮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并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里,還有那個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的真開心,我真希望現(xiàn)在的每一天都是端午節(jié),讓我每一天都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座位于長江口的小島,鐘靈毓秀,風光旖旎,物阜民豐。幾年前,我背井離鄉(xiāng)只身來到上海求學,在這座鋼筋混凝土的都市中,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與日俱增,而除了難以割舍的一份親情外,令我難忘的還有那清香醉人的粽子。
在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一到,家家戶戶都忙著采蘆葉。差不多全村人都出動了,成群結(jié)隊的,不久,所有的河灘上都洋溢著此起彼伏的笑聲了。
采完蘆葉,便回家包粽子了。在我看來,包粽子簡直可以說是門藝術(shù):先把采來的蘆葉用沸水煮半個小時,取出后用涼水浸泡,再用刀把葉柄切平,便可以包了。粽子的主料是糯米,可以加入花生、赤豆、紅棗、蜜餞等,比較講究的人家還包摻入咸精肉的“肉粽”,味道自然與眾不同。母親是個精打細算的人,不舍得花錢買紅棗或是蜜餞,更別提包“肉粽”了,只是用過年時余下來的兒兩赤豆包粽子給我吃,但味道也一樣香甜。
粽子的形狀更是層出不窮。最常見的要屬“寶塔粽”,差不多就是一個立體的方錐形,是所有粽子中個頭兒的。還有一些也比較常見,像方粽、菱粽、子母粽等,個個美觀大方,清香可口。而最為匠心獨具的要算“鴛鴦粽”了——把兩個同等大小的粽子用紅線連起來,美其名曰“千里姻緣一線牽”,以示夫妻相互依靠、恩恩愛愛。
家鄉(xiāng)有送粽子的習俗。每年這時,家家戶戶都會提著自家包的粽子走親訪友,相互饋贈。開始或許只是一種禮尚往來,可不知不覺中卻成了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
包好的粽子不僅自己吃、送人吃,還要精心包兒個,用線綁在一起投到河里,以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小時候,天真的我也曾問過母親:“為什么要紀念屈原?為什么要把好吃的粽子白白投進河里?”母親笑笑:“因為他在善良人的心中永遠值得紀念?!碑敃r我對母親的話并不了解,如今想來,卻是富有哲理的。這正是勞動人民淳樸、善良的美好心靈的體現(xiàn)。因為他們的心是雪亮的,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或是嫉惡如仇,或是從善如流,且永遠是那么地無私,就如同粽子餡中的糯米那樣純正,又不乏蘆葉那般的清香。
我記得老師給我們講過端午節(jié)的由來。我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
傳說屈原是出國的一位大臣,他非常愛自己的國家,屈原眼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而國王又不聽他的建議,去抵抗秦國的侵略,他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他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媽媽說咱回家包粽子好嗎?我很爽快地說:“好,咱包八寶粽子吧”。
包粽子的過程:第一,先把、糯米、紅豆、葡萄干、花生、綠豆、豇豆、蕓豆、玉米粒泡半個小時。這是把粽葉洗洗,造好捆粽子的線。
第二步,包粽子時先把兩片粽葉疊在一起,握成錐形,然后放進泡好的粽子餡,再把粽葉對折過來把餡包嚴用線捆住,一定要捆緊了。因為煮的時候,米受熱會膨脹。
第三步,就是煮了,煮半個小時就好了。
我感覺自己包的粽子比超市賣的還好吃,因為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所以自己感覺好嗎。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tǒng)習俗,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泡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北方有北方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吃粽子的習俗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地區(qū)。
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等。端午節(jié)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以愛國詩人屈原而展開,傳播各地,屈原之民人人皆知,大家用粽子悼念烈士。
今天媽媽就要教我包粽子!
終于該我包了,我也像媽媽那樣把兩片粽葉重疊一部分,再卷成漏斗狀,我也抓了一小把糯米塞進了粽葉里,可因為我的手松了一下粽葉里的糯米全掉了出來,地上臟兮兮的,“失敗不怕重要的是堅持,再來!”媽媽鼓勵我,第二遍我終于越過了那個坎,第三步就該放東西了我挑了一大塊蜜棗放了進去,然后又放了一把糯米,可我在用白箱包的時候,包不嚴好多糯米都灑了出來,媽媽教導我說:“在粽葉里面放東西不能放得太多,要不然就會潵出來”“毆”我點了點頭,看我再三努力的面上,成功的光芒終于照到了我身上,我成功包好了一個粽子,雖然看著不怎墨陽,但很好吃。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親愛的老媽有事,所以把我“托”到了王別格家。
我剛一沖進門,就看到了王別格和岳阿姨在餐桌上忙活。王別格一見我來了,就讓我一塊兒包粽子。怎么辦?我可是個包粽子的“大菜鳥”啊!叫我吃粽子還行,叫我包粽子還不如讓我去毀粽子呢!我當時那個汗那。我直愣愣的站在那里。“快點過來!”王別格又朝我喊道。我_奈只好硬著頭皮走了上去,說:“呃,這個嘛,我不會?!蓖鮿e格不以為然的說:“我也不會嘛,我第一次包粽子的時候還把粽子包成了沙漏,一松手,米”嘩嘩“的往下流”。我只好拿起一片竹葉跟她學了起來。“首先,把竹葉對折,再折一個小角?!?,王別格向我演示完就來檢查我折的怎么樣?!鞍パ健_@是吃的,你不要把她當成卡紙折啊!”王別格對我說。我無可奈何,只好重新折了一次?!班牛@次還不錯”聽到了她說的話,我大大的松了一口氣??礃幼樱粫俳形抑匦略僬垡槐榱??!敖又阳杖~打開,握住下面”王別格一看,說:“做的還不錯,現(xiàn)在要放餡兒了。先放一勺米,再放一勺豆,然后再放一勺米,然后再放半個棗,最后放一勺米?!蓖鮿e格說的太快了,我有暈,于是對她說:“你直接告訴我要幾勺米、幾勺豆、幾勺棗就可以了,我自己搭配?!痹腊⒁陶f:“其實這個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來搭配?!蔽以唬骸澳俏揖凸饧用祝患佣?,也不加棗。”王別格說:“不行,就你喜歡那種口餡,別人都不喜歡。誰知道你你包的粽子是哪個呢?”我立刻反駁道:“做個記號不就得了?”由于往下我不能做了,所以那個半成品被送到了岳阿姨那里,叫她幫忙“整整容”,再“縫好皮膚”。
該煮粽子了。阿姨先把粽子倒進“盆地”(小鍋)里,又把一盆水倒進“盆地”里,讓水沒過粽子,使所有的粽子“溺水”,無一幸免(當然不能有幸免的了,不然,怎么吃呀)。然后,煮上兩個小時,再悶上半個小時,粽子就煮好了。
王別格一聽說粽子煮好了,便飛也似的跑向餐桌。岳阿姨剛把粽子端上來,她便迫不及待地把一個粽子撥開,把粽子用筷子一分為二,小口小口的品嘗完了,對粽子贊不絕口。我被她所逼,原本想“付出無回報”的,但被她硬塞進了大半個粽子。噎的我直翻白眼,不得不以跑步的方式來緩解我那可憐腸胃的壓力。
這可真是個有喜也有憂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做粽子的心得感受篇八
說起端午節(jié),大人們可能會說:“端午節(jié),扒龍船啰!”不過,要是問起像我和表弟的“小饞蟲”,肯定會說:“噢耶!吃粽子啰!”可不是嗎?粽子香噴噴、熱騰騰的,一口咬下去,糯米和綠豆混夾在一起的味兒真是妙不可言!對于我來說粽子除了肥豬肉外,全都是超美味的“人間極品”!
不過粽子平時吃得雖然多,但我卻不知道是怎么做的。于是,今天一早我就拉著爸爸媽媽飛一般地趕到“超級大廚”——外婆的家里“偷師”,嘿嘿,不過主要目的還是吃外婆做的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到了外婆家,一看到外婆,我就撒嬌地說:“外婆,外婆,我要吃粽子!”說著,還調(diào)皮地向外婆眨眨眼。外婆笑著說:“我的乖孫女,難道我還不知道你想干什么嗎?每逢過節(jié)你都來我這吃東西,不是嗎?我早準備好了!”“哇!”我沖上前一把抓了一只大粽子,剝開粽葉就往嘴里送,還不忘說:“還不是因為外婆您這位‘大廚’做得好吃嗎,好吃!”媽媽這時候說:“我說,你不是來學做粽子的嗎?怎么只顧著吃呢?”“哦!”說罷,我又抓起一只粽子邊吃邊學。
只見外婆戴上“大廚帽兒”,身披“大廚戰(zhàn)衣”,“好威風啊!”我叫了起來,全家人都被我逗笑了。“開始授課,安靜!首先要準備好綠豆和糯米。綠豆呢,要泡一段時間,泡軟,把皮去掉;而糯米也要泡一陣子。還有粽葉要泡一下,然后一片一片地清洗干凈。這些都要預先準備好,懂了嗎?”“是?!蔽宜贫嵌攸c點頭,外婆把兩片粽葉交叉著疊在手上,做成漏斗形,然后分別放下一層糯米、一層綠豆、一片腌制好的豬肉,再放一層綠豆、一層糯米,覆好粽葉,大概做成三角形的樣子,最后用水草扎好,粽子就大功告成了。就這樣一再重復上述的步驟,所有的粽子都被我們做好了。
經(jīng)過漫長的等待,外婆終于把粽子蒸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又拿起了一個美味的粽子……。
端午節(jié)做粽子的心得感受篇九
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之一,也是一個具有濃厚鄉(xiāng)土氣息的節(jié)日。每年的端午節(jié),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包粽子,通過親手動手制作這道美味佳肴,使學生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體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這次端午節(jié)校園包粽子的活動中,我收獲了很多,讓我深受感動和啟發(fā)。
第一段:認識端午節(jié)的淵源和意義。
在端午節(jié)校園包粽子之前,學校安排了一場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知識講解會。在這次會上,我們了解到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意義。我們了解到,端午節(jié)是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節(jié)日,也是祛病防疫的節(jié)日。通過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國民族精神的堅韌和民族傳統(tǒng)的重要性。這讓我更加期待著接下來的包粽子活動。
第二段:體驗包粽子的樂趣和技巧。
端午節(jié)當天,老師帶著我們一起去包粽子。老師先給我們講解了包粽子的步驟和要點,然后我們才動手制作。一開始,我覺得包粽子肯定很簡單,沒想到包得一團糟,形狀都是歪歪扭扭的。但是,隨著老師的指導,我才逐漸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我發(fā)現(xiàn),包粽子需要耐心和細心,每個步驟都不能馬虎。通過親身體驗,我深深體會到了包粽子的樂趣和技巧。
第三段:感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包粽子的活動需要大家合作完成,這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們互相幫助、相互配合。有的同學負責洗粽葉,有的同學負責調(diào)制糯米,有的同學負責包粽子。大家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共同完成了包粽子的任務(wù)。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團隊合作的力量和樂趣。只有大家都努力,才能把粽子包得又好看又好吃。
第四段:品嘗美味的粽子,感受中華文化。
經(jīng)過大家的努力,一批批色香味俱佳的粽子被生產(chǎn)出來了。當我們品嘗到自己親手制作的粽子,滿口的粽香和糯米的香甜讓我們無不感嘆。在品嘗粽子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了粽子的多樣化,有甜粽子、咸粽子、肉粽子等等。這些不同口味的粽子展示了我國悠久的飲食文化和地域特色。通過品嘗粽子,我更加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
第五段:收獲和啟發(fā)。
通過這次的校園包粽子活動,我收獲了很多。我不僅學到了多樣化的粽子制作技巧,還領(lǐng)略到了我國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同時,我還意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做好一件事情。這次活動讓我更加喜歡和關(guān)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也更加熱愛和珍惜自己的國家和民族。
端午節(jié)做粽子的心得感受篇十
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端五節(jié),也稱端陽,按照中華的民風民俗,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賽龍舟、掛菖艾、猜燈謎……其中,有我盼望已久的要數(shù)包粽子了,這不,今天媽媽在包粽子,我便誠懇地向她討教一番,也迫不及待地想親手來包包粽子。
我先看媽媽演示了一遍,只見媽媽拿著箬葉,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個大大的粽子。我在一旁看得眼花繚亂,看完了后仍是一頭霧水,不知道粽子怎么包出來的,沒辦法,我硬著頭皮上場了,只見媽媽端上來一大碗花生、綠豆和糯米。我開始在心中默默為自己加油鼓勁。
我雙手一拍,拿起一張箬葉,觀察了一番媽媽的動作后,就依照葫蘆畫瓢開媽做,先將箬葉卷成一個上寬下窄的圓錐小筒。誰知我是在半夜里收玉米—瞎掰呀!卷出來的圓錐小筒不是孔大,就是形狀太扁平。這時媽媽教我手要倒過來轉(zhuǎn),使箬葉呈圓錐形才可以。我依言照做,不一會兒工夫,一個圓圓的小筒便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接下來便是放糯米了。不愧是浸泡過的糯米,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它竟然變得如此黏勺。一勺舀下去,有幾十粒粘在勺上。我連忙放入箬葉“筒”中,可是放進去的糯米和綠豆像水滴一樣爭先恐后地順著箬葉的縫跑出來。我急忙放入紅彤彤的花生“鎮(zhèn)壓逃兵”又繼續(xù)深一勺淺一勺地放入糯米。
一勺又一勺,我看著粽子被一層層地填滿了,之后,我便“上蓋”,可是蓋上了之后又有白胖胖的糯米頑皮地往外鉆。我急忙拆開封上的蓋,往里一瞅,只見里面一團糟:花生像個大地主,橫七豎八地斜躺在箬葉旁;糯米則像一群小淘氣,躥上躥下,有的趴在箬葉上,有的沿邊滑了下去,有的撐破孔底鉆下去。天哪!我手忙腳亂地清理完糯米粒,封上口,將線胡亂地一團一繞一打結(jié),便滿以為大功告成。
粽子包好了,媽媽問我:“然然,餓不餓?”我大聲回答:餓!于是媽媽馬上端起粽子,三步并做兩步?jīng)_到廚房,開始煮粽子。不到一小時,粽子煮熟了,剝開箬葉,白里透黃的糯米,紅通通的花生和紅豆。隨著箬葉的清香,伴著民俗氣息彌漫在每一個角落。
端午節(jié)做粽子的心得感受篇十一
第一段:引言(150字)。
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也是一個很好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載體。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端午節(jié),學校組織了一次活動,讓孩子們在學習中感受端午節(jié)的氛圍,這次活動讓我們孩子們開心又充實。下面我將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包粽子的過程(250字)。
這次活動我們孩子們真的是玩的興高采烈,因為我們要包粽子。孩子們分成小組,每個小組有兩個家長來協(xié)助,并給我們介紹了粽子的起源和文化內(nèi)涵。以及粽子的特點和做法。隨后,我們開始動手包粽子,先是調(diào)配餡料、洗好粽葉、擺好粽葉的形狀,然后裝餡,再上縫線,最后彎成三角形。盡管包粽子需要耗費心思和體力,但孩子們卻非常興奮,因為包好的粽子都是他們自己做的,他們常常相互競賽,誰能先包好就是誰最棒。最后,孩子們的粽子成功的煮好了,在共同的歡呼聲中,品嘗起來非常的美味。
第三段:體會粽子背后的文化(250字)。
每個人的孩子包出來的粽子不同,但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個共同的理解:粽子背后的文化。除了旨在讓孩子們體驗包粽子的歡樂和感受粽子的美味以外,活動還通過一系列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了解到端午節(jié)的起源,了解粽子的文化內(nèi)涵。其中,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習俗方面的內(nèi)容,了解到中國古代人民為了紀念屈原,在端午節(jié)的時任敲擊鼓,高懸彩旗和劃龍舟等等。孩子們紛紛表示,以后要多了解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了解它們背后的故事和含義。
第四段:參與活動后的心情變化(250字)。
通過參與這次活動,孩子們的心情和性格都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包粽子班活動不僅增強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組織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同時也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孩子們紛紛表示,以后還要多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多學習祖國的歷史。參與活動的過程,是孩子們認識世界并塑造自己的過程,也使他們在自信與生長中不斷發(fā)展。
第五段:總結(jié)(300字)。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到端午節(jié)不僅僅是一個節(jié)日,也是一個歷史和文化的積淀。活動中我除了參與包粽子的過程之外,還和同班的小伙伴們一起分享粽子的文化內(nèi)涵。我們談笑風生,分享了彼此的看法和體會。通過了解端午節(jié)和包粽子的歷史文化,我感到自己更加親近了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更加重視我自己文化的根基,這次活動讓我覺得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可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總之,這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體驗到了包粽子的快樂,也領(lǐng)略到了端午節(jié)的文化,讓孩子們意識到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的豐富知識和精神,更加堅定了孩子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我相信,這種體驗和感悟,在孩子們的成長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端午節(jié)做粽子的心得感受篇十二
今天,我們有機會包粽子了。我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迫不及待的把媽媽為我準備糯米拿了出來。
我先拿了一根棕葉子,把棕葉的上角折掉,讓兩片粽葉重疊,然后按照老師的方法把葉子旋轉(zhuǎn)起來,眼下粽葉就成了一個三形角,而這時就可以把米放進去了。隨后,用多余的粽葉把米包起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合攏,當我以為我包的粽子已經(jīng)天衣無縫,嚴嚴實實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這時有些米就像一個調(diào)皮的小孩子想跑出來,我興奮勁還沒過呢,這不,它們就要跟我唱反調(diào)了。我摩拳擦掌,準備重新再來一次。我屏氣凝神,每步驟都小心翼翼,慢慢地把它包好了,再用棕葉子把它拴好。一個造型獨特的粽子就出爐了??粗郧煽蓯鄣臉幼?,我情不自禁想立馬拿回家,把它煮來吃掉。不過,還不行。后來我的動作越來越熟練了,輕而易舉地包好了一個個粽子。哈哈!我回家就可以大飽口福了。雖然,我包的粽子一點也不好看。但它在我的心目中是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的。并且,對它愛不釋手了,因為這里面注入的是我的用心。
今天,真是有意義的一天??!我不僅學會了如何包粽子,還享受到和同學們一起包粽子的快樂,回家還有口福。嗯,不錯!今天真是完美的一天。
我拿著粽子一路走一路樂,到了家后,我立馬把它下鍋。過了一會兒,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出來,我貪婪地嗅著這一絲絲,一縷縷的粽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粽子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個民族難以割舍的溫馨。
端午節(jié)做粽子的心得感受篇十三
今天上午我去看姥姥包粽子。
第一步:包粽子。拿兩張或三張煮過的'粽葉對疊在一起,再在粽業(yè)上放一把米,然后在米的上面放一些綠豆、芝麻、花生和一肥一瘦兩塊豬肉,再在它們上面又放一把米蓋住,包住在用線捆綁,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碧綠玲瓏,惹人喜歡。
第二步:煮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放水,用大火煮一個多小時,再用小火燜一個多小時,就大功告成了。
姥姥扒開一個粽子給我品嘗,哇!香噴噴的,自己家包的粽子就就是不一樣。
端午節(jié)做粽子的心得感受篇十四
今天,我來到“華語”學,老師告訴我們:“今天上活動課,主題——包粽子?!蔽覀兟犃耸旨?,期待著活動的開始。
包粽子需要的材料是什么呢?讓我來給你揭曉吧!糯米是必需品。糯米里面藏著花生、蝦米與香菇,它們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半遮著臉。仔細一看,糯米中還流著蒜頭油,這香味讓人垂涎欲滴。除糯米外還有腌肉、臘腸片、鳥蛋等輔料。青翠的粽葉,一片片綠得像要滴下來。老師拿著三捆草繩走來,終于要開始了。
全部“成員”都備齊了,我們可以動手包粽子了。我們拿著翠綠的粽葉向左卷了卷,向右折了折,不知如何是好。老師便一步一步地教著我們。我先將一片粽葉在三分之一處折下,卷成圓錐狀。放入糯米、鳥蛋等,再放一兩勺糯米,蓋住鳥蛋,用勺子壓平。然后將多余的粽葉折下,覆蓋糯米,將粽葉雙角向下折疊,把多余的部分整理好,折到一側(cè),草繩捆緊。因為我太忙亂了,于是餡料漏了出來,我只好重新調(diào)整食材的用量,最后我終于成功了!
廚房里的蒸汽突突作響,濃郁的粽香一陣又一陣地飄了出來,聞著粽子的清香,我感到心曠神怡,輕輕地嘗上一口,回味無窮!
端午節(jié)做粽子的心得感受篇十五
今天上午,我和xx一起在家里學包粽子,之前的準備是;一碗調(diào)好料的糯米,一些粽葉,蘭草和調(diào)好料的肉。
媽媽拿起兩張粽葉把葉子圈起來變成一個漏斗形,但一個小洞也不能有,接著把糯米裝進去,把肉埋進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后用蘭草把它緊緊地綁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后已經(jīng)急不可待了,立刻抽出兩片葉子要圈起來,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來,只好讓媽媽幫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進去,挑了一塊大大的瘦肉放進去,在我要封口時“沙——”“啊喲!我的粽子”我大叫一聲米全撒了,媽媽見了直搖頭,連聲說不行,媽媽把著我的手輕輕的包粽子媽媽說“好了”,現(xiàn)在我該看一看xx包的粽子了,哈!她包的可不是粽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沒有糯米(她超愛吃肉)。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高壓鍋了煮,不一會兒熟了,我們吃了好幾個,味道太好了。
我以后要多練習包粽子,你會包粽子嗎?
端午節(jié)做粽子的心得感受篇十六
端午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這天人們會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慶祝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少家庭已經(jīng)不再親手包粽子,但是這并不影響孩子們愛好這個節(jié)日的熱情。孩子們通過學校、家庭等途徑了解到端午節(jié)的由來和文化背景,并且逐漸在學習、包粽子、品嘗中體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這讓人們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段:參與活動的準備
在家庭中,孩子端午節(jié)包粽子,需要準備好原材料和相關(guān)的工具。首先是粽葉,要選擇新鮮、嫩綠、柔軟而有彈性的粽葉;其次是糯米,清洗干凈后泡水,再加入選擇好的五香料,然后掌握好糯米的火候,在蒸鍋中加水加熱,當水變成蒸汽時送入蒸鍋外,再開中火蒸大約一小時即可;最后是食材,可選擇豬肉、蛋黃、肉松、紅棗、蓮子等作為餡料。
第三段:制作粽子的過程
在制作過程中,孩子們需要精細、耐心地操作,在包粽子的時間里可以與家人相談甚歡,這也為家人提供了機會與孩子溝通、交流。包粽子時,需要將粽葉洗凈晾干、在葉子中間加適量糯米,放入餡料,再用細繩系好粽子,并將粽子放入鍋中水煮煮開,再改小火燜煮,大約一小時左右即可。
第四段:品嘗粽子的過程
等大家一起動手包完粽子后,就可以品嘗自己做的端午節(jié)粽子了。打開精致的粽子,散發(fā)出濃濃的芳香,在“吃”的時候尤其注意品嘗每一個餡料,以此領(lǐng)略它獨特的味道,也可以從食物中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帶給我們的美好和快樂。
第五段:總結(jié)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傳承價值。同時,這個過程中,也增強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聯(lián)系,加強了團結(jié)的力量,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的融合和傳承價值。通過這樣的親手制作,孩子們可以從食物中觸摸到的不僅僅是它的美味,更是它背后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傳承精髓。這種體驗能夠給孩子以長久的印象,也讓他們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夠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9165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