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小論文(優(yōu)秀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8 00:23:09
古詩小論文(優(yōu)秀18篇)
時間:2023-11-08 00:23:09     小編:筆舞

知識是我們前行的階梯,它讓我們不斷突破自我。要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首先需要明確總結的目的和范圍。在網上收集了一些優(yōu)秀的總結范文,大家一起來欣賞和學習吧。

古詩小論文篇一

第一段:引言(200詞)。

古詩是中國文化瑰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簡潔、抒情、意蘊深遠而著稱于世。通過學習古詩,我們不僅能夠拓寬視野、提高修養(yǎng),還可以深刻體會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的共鳴。在我對古詩的賞析中,我尤其被李白的詩歌所吸引,他的作品中融入了飽滿的情感和壯麗的意境,使我深深地感動和震撼。

第二段:體會李白詩意境(300詞)。

李白的詩歌中常常融入了豪邁、奔放的情感,他用獨特的藝術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比如李白的《登九天山》一詩中,他以恢弘的筆墨描繪了雄偉壯麗的山勢,給人一種如臨其境的感覺。他的《望天門山》一詩中,通過夸張的形式和奔放的意境表達了對天門山的景色的贊美之情。李白的詩歌是奔放而不失內涵的,它可以使人感受到自由熱情的力量。

第三段:感受李白的情感世界(300詞)。

李白的詩歌中常常傳遞著對人生、世界的深切思考和情緒的流露。例如《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詩人將自然景物與人的心境相結合,表達了對洛城的深情厚意。在《靜夜思》中,李白用簡潔的語言展示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引起了讀者的共鳴。李白的詩歌無論是從意境還是情感上,都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和思考。

第四段:感悟古詩對現(xiàn)代生活的啟示(200詞)。

古詩雖然產生于古代,但它們所表達的情感和思考在現(xiàn)代生活中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賞析古詩,我們能夠從中獲得一份平和與寬容。另外,古詩所形成的意境和形象也能夠激發(fā)我們對美和藝術的熱愛,并有助于我們用更加優(yōu)雅和深刻的方式去體驗和感受現(xiàn)實生活。

第五段:總結(200詞)。

通過對古詩的賞析,我領悟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之美。李白的詩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求令我備受鼓舞。古詩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賞析古詩也能夠提高我們的審美情趣和人生境界。因此,我們應該繼續(xù)學習和賞析古詩,從中汲取智慧和美的源泉,讓古詩成為我們心靈的寄托和永恒的追求。

古詩小論文篇二

在中國數(shù)千年的燦爛輝煌的古典文學長河中,詩歌無疑是最璀璨瑰麗的一顆明珠。其涉及的社會生活之廣泛、深入,對國家民族影響之深遠、巨大,恐怕是世界其他民族所無法睥睨的。它為后世的我們提供了無比豐富的可資借鑒學習的知識,其中不乏作文之道。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這是宋代陸游告誡自己兒子的肺腑之言。無論作詩、寫文章,若要筆底生花、文采斐然,沒有寬厚的知識基礎和豐富的社會閱歷,是行不通的。他還明確地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边@更是對自己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的生動總結。想寫什么事情,想抒什么情感,想議什么問題,缺乏實踐的態(tài)度,沒有設身處地的思考、研究過程,紙上談兵,常常只會打擦邊球。要“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做一個見多識廣的人!

“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彼纬惻c義的這兩句詩,形象反映了靈感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捕捉靈感?著名作家莫言說,我始終保持著一個好習慣,就是隨身總帶著一個小本和一支筆,隨時把想到的、見到的可寫的東西記下來。是呀,常常積累,時時做有準備的頭腦,何須等到“安排句法”時的苦思冥想呢?朱熹也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爆F(xiàn)實生活的積累是靈感不竭的源泉,是創(chuàng)作活動的土壤。要隨時積累,做一個勤于觀察、善于準備的人!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唐盧延讓)有了好的材料、好的題旨,還須有好的語言來表達。煉字的功夫,一向為中國文人注重,更有甚者“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唐賈島),如此煞費苦心,怎不令人感動!那么煉字的標準是什么呢?是不是生僻怪誕的才叫好?元好問說得好:“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弊钅芊从呈挛锉举|,最能表達寫作意趣的,即是最好的字眼。

但生活語言與寫作語言畢竟是兩種不同風格的語體,如實輯錄生活語言,那只是一種記錄而非藝術,對生活語言加以適當?shù)脑賱?chuàng)作才是藝術。因此寫作須講求煉字,但也須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境界。要善于煉字,做一個對語言精益求精的人!

“刪繁就簡三秋樹,標新立異二月花。”清代的龔自珍不愧是文章大家,他善于從宏觀上總結作文之道,明確要求寫文章要結構明晰,主線分明,如秋天的喬樹,枝是枝葉是葉;文章的主旨要鮮明有個性,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主張,不可穿新鞋走舊路、取新瓶裝陳酒,人云亦云。他的文章就很好地反映了他的創(chuàng)作主張,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因此,要講究謀篇布局表達個性,做一個獨立思考、有大寫人格的人!

藝術都有其相通之處,古詩中的這些道理,雖多就詩而言,但對于我們的作文同樣有啟示作用。把每一篇文章都當做詩一樣作,那么每一篇文章便都會有一顆詩的靈魂!

古詩小論文篇三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1~6年級學生背誦古今優(yōu)秀詩文160篇(段),7~9年級學生背誦80篇(段),合計240篇(段)。為了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筆者經過十余年的實踐,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學法,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古詩教學的課堂效率頗為有效。

一、課始“引趣”

古詩教學伊始,教師可采用猜謎語、講故事、提問題、設懸念等方法,精心引發(fā)學生興趣。

如教學李白的《贈汪倫》時,可先講述汪倫用計誠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倫是當時有名的歌手,隱居在安徽涇縣西南的桃花潭畔,對李白佩服得五體投地,日夜吟誦他的詩。有一回,汪倫聽說李白來了安徽,就修書一封。信中寫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崩畎自缰魝愂且环胶朗?,便欣然前訪。見面后,李白方知“受騙”:所謂桃花,只是桃花潭,并無“十里桃花”;所謂“萬家酒店”,只是店名,并無酒店萬家。但李白哈哈大笑:“臨桃花潭,飲萬家酒,會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

于是,兩人結為金蘭之好。臨別時,李白即興寫下七言絕句《贈汪倫》。———這個故事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贈汪倫》一詩的興趣。又如教學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設懸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寫了一首七絕,在詩中直接將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這位大文豪是誰呢?這首詩叫什么呢?是怎么寫的呢?再如教學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可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句千古佳唱著手,激疑設趣,從而引導學生欣然誦詩。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學生興趣倍增,情感激蕩,再引導他們學習全詩,教學效果往往會出人意料。

二、課中“持趣”

古詩距離現(xiàn)在畢竟時代久遠,兼以“文約而意豐”,課堂教學時間一長,多數(shù)初中生對學習古詩的興趣不由得會淡化,他們的大腦皮層會進入暫時抑制狀態(tài)。葉圣陶曾說過:“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象?!贝藭r,教師如果注意學生心理、態(tài)度和情感的變化,采取放錄像、賞圖片、配音樂、想畫面等手段,努力擴展學生的想象,維持學生的興趣,教學效果就會有意外的收獲。

如教學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當學生了解全詩大意后,筆者設計道:如果你是一位攝影師,根據(jù)《錢塘湖春行》的內容拍攝西湖風景你決定選擇哪些鏡頭?(如果指導細一點,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樣的人,等等。”)待學生各抒己見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樂的西湖風景錄像供學生借鑒。再如教學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當學生弄清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禪意后,他們學詩熱情有所回落,這時可設置配音樂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延續(xù)學生的興趣。

課文“持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師只要能夠合理運用,就能使學生的學詩興趣保持下去,從而以飽滿的情緒投入新的學習。

三、課末“增趣”

古詩小論文篇四

【引語】古詩詞是古詩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從走出傳統(tǒng)古詩詞教學注重對字詞句的詮釋和翻譯的誤區(qū)出發(fā),就如何在教學中既讓學生掌握古詩詞篇目,又能在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中激發(fā)聯(lián)想和想象,品味詩詞的豐富內蘊,獲得審美體驗,以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提出筆者的一些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古詩詞審美心境意境意象。

正文:

說到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學,人們往往對唐詩、宋詞、元曲倍加贊賞。的確,中華民族是一個詩的國度,幾千年積累的詩歌文化是炎黃子孫的文化瑰寶。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當然不能忽視古詩詞的教學。修訂的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共選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詞,并基本上要求背誦。但,傳統(tǒng)的古詩詞教學往往把教學重點放在字詞句的詮釋和翻譯上,致使古詩詞的審美意蘊被拆得支離破碎,失去其審美價值和感染力。因此,教師應轉變觀念,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力,體會古詩詞的內蘊美。

一、精心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詩詞的審美心境。

導入除了對詩人作必要的介紹外,要把重點放在把學生帶入對詩詞的審美心境上。心境,是一種在較長時間內影響人整個行動比較持久的情緒狀態(tài),因而能使一個人的活動和體驗染上一種情緒色彩。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心境的方法很多如:1、導語設計。精心設計好與詩詞的意境相協(xié)調的導語,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情緒,提起對詩詞賞析的興趣,對進入詩詞情境起到事半功倍是效果。2、音樂導入。音樂是生命的節(jié)奏和感情的旋律,是人類內心深處的情緒活動,是融合思想與感情的一種藝術境界。古詩詞不僅大多可以配樂吟唱,而且由于其獨特的韻味,常被改編成廣為傳唱的歌曲。在學習前,放一段與所學內容有關的音樂也能激發(fā)學生極大的興趣,并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使學生順利進入審美心境。3、畫面導入。文學藝術作品,尤其是詩詞,既有鮮明的形象性,猶如繪畫一樣,又有深刻的內蘊。讓學生在繪畫藝術中初步感知詩詞中的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詩詞的韻味。導入的方法還有許多,目的都是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入審美的心境。

二、反復誦讀,整體感知詩詞的音樂美和情境美。

欣賞詩詞,要在反復誦讀中仔細品味其中流淌的音樂美,并讓學生初步感知其創(chuàng)造的情境美。在誦讀時,應避免流于形式,為“讀”而讀,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作必要的點拔。

朗讀時要注意停頓、重讀以及語調的處理。古詩詞朗讀的節(jié)奏并不復雜,如:五言詩詞一般可分為“二/三”或“二/一/二”形式;七言詩一般可以分為“二/二/三”的形式。重讀則體現(xiàn)在詩句的關鍵詞上,尤其是那些能夠體現(xiàn)作者內心感情的詞語。在語調的處理上,要注意把握音調的高低、節(jié)奏的緩急升降等。而在情感的投入上,要注意把握是昂揚激越還是凄清悲涼,是深沉悲憤還是恬淡自然等。一般來說,平聲流連舒緩,仄聲雄健挺拔,平仄的高低錯落,自然形成主觀情緒的起落和客觀物象的張弛。

如,在朗讀韓愈的《左遷至南關示侄孫湘》時,可按照“二/二/三”的節(jié)奏,“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洲/路八千”。重讀的音主要有“九重天”、“路八千”、“家何在”、“馬不前”等。尤其在朗讀“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時,要注意“云橫”稍微平緩,“秦嶺”開始上揚,“家何在”處達到上揚的頂點,以表現(xiàn)心中的慘痛之情?!把怼碧幱质瞧狡?,稍微低沉些,在“藍關”處開始下降,至“馬不前”處降到極點,且“馬”字稍微拖長,“前”字頓收,以表現(xiàn)前途艱難的英雄末路的悲痛。另外古典詩詞都有嚴格的用韻規(guī)律,讓學生把感情和氣勢融入到韻腳中,也能突出詩詞的情境。如“相見是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的《無題》),一個“難”,一個“殘”,道出沉重的離別之情,嘆惋著人生命運的無常。

在理解了詩詞的意象,把握了詩詞的意境之后,再進行誦讀,則可以進一步體會詩詞蘊涵的深層情感,再一次獲得情感體驗,并達到在理解基礎上背誦的目的。

三、深入理解,體味詩詞的意境美。

我國古典詩詞講究“意在言外”,講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講求自我在與自然深沉契合中激蕩而生的某種“情趣”,“神韻”,這就是詩詞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觀生命情調和客觀自然景色互相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和諧統(tǒng)一的結果。要讓學生跨越時代、民俗、社會和情感的.障礙,根據(jù)詩詞的文字信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與詩人一起進入意境,品味濃郁的詩情,以獲得審美體驗,達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效果就要靠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了。以下是幾種比較有效的方法:

古詩小論文篇五

誦讀,是古詩詞教學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手段,這是教育實踐者的共識。朱熹對誦讀要求“字要讀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shù)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這對我們今天的古詩詞教學仍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筆者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積累了幾點誦讀教學的“模式”,在此提出就教于專家同仁,以期得到教正與提高。

1.“減負式”誦讀。

雖然我們一直在強調給學生“減負”,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是不可避免地感受到壓力,其中原因有許多,對所接觸的課程、知識點不了解而產生的畏難心理便是其中之一。所以,教師在給學生講授古詩韻律的相關知識時,大可不必詳盡不遺、太過嚴苛,只求淺顯易懂、點到即止即可。

比如,古詩韻律中涉及“平仄”一詞。在介紹“平仄”時,只將“平仄”的基本概念講清楚即可,若將五絕、五律、七絕、七律四種古詩類型平起或仄起首句押韻或者不押韻的情況一股腦兒地灌給學生,不僅浪費了課堂時間,也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得不償失。所以,我在古詩詞教學中對韻律知識只作一點介紹,不作任何練習測試要求,因為學生對古詩韻律的領會不是通過教師的講授得來的,而是在古詩誦讀中感悟而來的。從而把學習的重點放到大聲朗讀反復誦讀上,讓學生在“減負”的氛圍中感受古詩詞的韻律之美。

2.“入境式”誦讀。

一首古詩往往創(chuàng)設了一定的情境,為了能讓學生盡快進入到古詩的情境當中,教師在進行誦讀教學時,應注意創(chuàng)造與古詩氛圍相近的氣氛。音樂就是一個很好的營造氛圍、帶動情緒的手段。在進行誦讀教學時,筆者就常常引入音樂。在誦讀中引入音樂,主要有兩種手段,一是配樂誦讀,二是欣賞由古詩改編而成的歌曲。

配樂誦讀往往是教師先給學生做示范,這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配樂誦讀要求教師有較高的誦讀水平和詩歌鑒賞能力,要求教師能準確把握詩歌的節(jié)奏韻律、情感基調。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幫助學生進入古詩情境。如果教師本身不具備那么高的古詩詞素養(yǎng),可以讓學生通過欣賞由古詩改編而成的歌曲進入古詩情境。

比如,在講授《詩經·關雎》一篇時,筆者在講解、誦讀前先播放據(jù)此詞改編的歌曲《關雎》,讓學生對詩中營造的悠遠意境和糾結情感有個較為直觀的感受和整體的把握。這樣,學生由于受到歌曲情感的影響,在進行誦讀時就會自覺地投入感情。

3.“融情式”誦讀。

能讓古詩流芳千古的往往是詩歌中蘊含的情感,教師在教學中通常都很注重詩歌情感的發(fā)掘。在誦讀教學中,為學生進入詩歌的.情感世界搭建平臺是教師的職責。據(jù)筆者的經驗,如果能巧妙地將學生的情感和詩歌情感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以情入詩,誦讀教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他們對未來充滿憧憬。他們往往自信滿滿,認定“天生我材必有用”。筆者在進行誦讀教學中,就很注意引導學生的這種情感。

以教學杜甫《望岳》為例?!锻馈啡姽舶司洌婷鑼懱┥街咧鄣木陀形寰?,在誦讀的過程中,可以比較直觀地領會泰山磅礴的氣勢。但當讀到尾聯(lián)“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作者并不是在單純地贊美泰山,而是想征服泰山,看盡群山。作者越是渲染泰山之高雄,其登上高處的雄心壯志越是展露無遺。這時的杜甫正值青年時期,還未遇到人生的低谷,情緒積極向上,很容易和初中生熱烈地憧憬著未來的感情產生共鳴,從而達到精神的勉勵。

所以,在進入誦讀教學之前,筆者會讓學生暢想一下未來,談談人生的理想,談談實現(xiàn)人生理想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是否做好了直面困難、克服困難的心理準備。在此基礎上,筆者會告訴學生,一千多年前的杜甫也有著同樣的豪情壯志。在這種暗示下,學生在誦讀時情緒激昂,感情充沛,不知不覺中就達到了誦讀教學的要求。

4.“點睛式”誦讀。

抓重點即抓詩眼和秀句?!把勰松窆馑邸保▌⑽踺d),詩眼在詩歌中起統(tǒng)領的作用,是詩歌的精髓所在?!靶阏?,篇中之獨拔者也。”(劉勰)秀句在詩歌當中奪人眼球,畫龍點睛,抓住秀句其實也就是抓住了詩人的精神氣質。在誦讀教學中,要突出詩眼和秀句,幫助學生領會詩歌精華。

仍以《望岳》為例。詩歌的詩眼即為“望”,然而全詩四聯(lián)沒有出現(xiàn)一個“望”字,卻又無處不在寫所“望”即所望見的泰山之景之境。作者的視角由遠及近,從朝至暮,思緒從觀望泰山發(fā)展為欲登泰山。在誦讀前,教師著眼于“望”字,為學生描述泰山之巍峨雄偉,能引發(fā)學生的審美關注,幫助學生領會詩人望岳的心境。

秀句往往朗朗上口,廣為流傳。如曹操《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薄洱旊m壽》寫于曹操晚年時期,曹操一生始終懷抱壯志雄心,積極向上,“老驥伏櫪”四句正是其內心的寫照。進行誦讀教學時強調這些秀句,能引導學生咀嚼詩歌意味,幫助學生由句入篇,感受詩人樂觀奮發(fā)、積極進取的精神。

以上是我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采取的幾種“模式”。其實不管采用哪些“模式”,無非是要達到朱熹提出的“不忘”的要求,讓學生由誦讀達成“不忘”,由“不忘”達成升華。

古詩小論文篇六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快節(jié)奏發(fā)展,人們更加注重實用性和經濟效益,而對于古代文學藝術的關注度逐漸降低。然而,古詩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情感體驗,對于人們的情感溝通和審美追求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古詩賞析,不僅能夠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智慧和情感表達,更能夠拓寬個人的藝術修養(yǎng)和人文認知。因此,對古詩的賞析成為了一種重要途徑,可以幫助我們在現(xiàn)代社會中建立起一種審美的內心世界。

古詩是文學的瑰寶,它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寥寥幾句傳遞出豐富的情感和思想。古代詩人用樸素的句式,通過巧妙的形象描繪和對自然的感悟,將自己的情感與讀者產生共鳴。例如杜甫的《月夜憶舍弟》中的“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保ㄟ^簡單的詞句描繪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和對邊疆戰(zhàn)事的關切。古詩中的精彩之處在于通過抓住生活中的細節(jié),表達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現(xiàn)實的思考,讓人產生共鳴和思索。

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情感交流的機會也越來越少。而古詩賞析可以成為一個人心靈的綠洲,滋養(yǎng)個人的情感和情緒。在賞析古詩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與詩人的情感對話,將自己的情感觸動與之對比。例如,讀到李清照的《如夢令》時,就仿佛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她失去愛人的痛苦和傷感,這種情感的共鳴能夠讓人在寂寞和孤獨中找到安慰和力量。因此,古詩賞析不僅是一種精神享受,更是一種情感的凈化和滋養(yǎng)。

古詩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通過賞析古詩可以加深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和認知。例如,讀到蘇軾的《赤壁賦》時,可以了解到三國時期曹操與劉備的對戰(zhàn),深入了解當時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和歷史背景。通過賞析這樣的古文作品,不僅能夠了解歷史事件,更能夠領悟到當時人物的思想與情感,對于我們自身的心理塑造和人文價值觀的建立有著積極的影響。

第五段:結語。

古詩賞析是一種獨特的藝術體驗,通過欣賞和賞析古詩,能夠喚起人們心中的思想和情感共振。它不僅有助于個人的情感滋養(yǎng)和審美修養(yǎng),更能夠豐富人們的人文思維和傳統(tǒng)文化認知。因此,在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應該注重古詩賞析的學習和實踐,通過與古人的對話,將古代藝術的魅力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使自己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保持一顆深邃的心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古詩的賞析之美,讓它在我們的內心中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古詩小論文篇七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漁歌子》唐朝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塞下曲》唐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望洞庭》唐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浪淘沙》唐劉禹錫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憶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憫農》唐李紳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尋隱者不遇》唐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蜂》唐羅隱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江上漁者》北宋范仲淹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里。

《元日》北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書湖陰先生壁》北宋王安石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北宋蘇軾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飲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惠崇《春江曉景》北宋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題西林壁》北宋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古詩小論文篇八

年代:唐作者: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2.《滁州西澗》。

年代:唐作者: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3.《山中雜詩》。

年代:南北朝作者: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4.《送靈澈上人》。

年代:唐作者: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guī)标?,青山獨歸遠。

5.《赤壁》。

年代:唐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6.《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年代:唐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里裂。

床床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7.《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年代:唐作者: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8.《行路難·有耳莫洗潁川水》。

年代:唐作者:李白。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9.《逢入京使》。

年代:唐作者: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10.《天凈沙秋思》。

年代:元作者: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古詩小論文篇九

古詩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瑰寶,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賞析古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情感以及生活態(tài)度。近期,我讀了很多古詩,不禁對其中的美妙感慨萬分,并從中得到了一些心得和體會。

第一段:古詩的美妙之處。

古詩以其簡潔而深邃的語言,經久不衰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古人善于運用象征手法,以外物來抒發(fā)內心的感受。例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中以登高望遠之景,表達了追求進步和超越自我的意境。而李白的《靜夜思》則利用靜夜和思念的象征,喚起讀者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通過古詩的娓娓動聽,我們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第二段:古詩篇章的千姿百態(tài)。

古詩種類繁多,每一篇詩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和主題。從形式上看,古詩有五言、七言等不同的韻律。五言絕句如杜甫的《月夜憶舍弟》,以短小精煉的詞句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而七言絕句如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則以細膩的描述和雄渾的氣勢表達了離別之情。從主題上看,有悲憤世事的杜甫、辛未、有思鄉(xiāng)之情的楊萬里、賈島,還有婉約詩人李清照,他們各自以自己的風格寫下了令人陶醉的篇章。喬峰的《黃河頌》表達了對黃河壯麗景色的贊美,白居易的《琵琶行》則表達了對女子命運的深淵而復雜的展望。不同的古詩篇章揭示了作者的思想及其所處時代的背景。

第三段:古詩的哲理所在。

古詩中常常蘊含著深刻的哲理。這些哲理與人生密切相關,引發(fā)了我的深思。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寫到:“多情卻被無情惱,美人如花隔云端”,以婉約的語言表達了人生中遭遇的無奈和煩惱。白居易的《長恨歌》則展示了人生的短暫,對于生命的虛無感以及對逝去時光的愁緒。古詩往往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表達,讓人在深思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諦。

第四段:古詩對現(xiàn)代生活的影響。

古詩是文化的傳承,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古詩中表達的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由的追求、以及對人情世故的思考,都可以啟發(fā)我們對生活的思考。古詩中善于用意象的表達方式,使得現(xiàn)實的生活變得更為豐富多樣。同時,古詩以其高尚的情操和追求,成為現(xiàn)代人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來源。我們應該學習古人的情懷和表達方式,加以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

第五段:對古詩賞析的修養(yǎng)與技巧。

賞析古詩不僅需要對古代文化的了解,還需要一定的修養(yǎng)與技巧。首先,我們需要對古代文學史及其特點有所了解,這樣對于古詩的理解就更加深入。其次,了解古詩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賞析古詩。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反復閱讀古詩,多角度地解讀古詩中的意境和思想,從而提高對古詩的欣賞水平。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探索,我們可以更好地領略古詩的魅力,增加自己的古詩修養(yǎng)。

總結:通過賞析古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美妙之處,了解到了不同古詩篇章的千姿百態(tài),領悟到其中蘊含的哲理,同時也學會了對現(xiàn)代生活的思考。通過不斷學習和修養(yǎng),我們可以更好地欣賞古詩,感受到其中的美和哲理,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古詩小論文篇十

說實話,對于上古詩這類課文,確實心中沒底,畢竟他距離我們太遙遠,且理解起來難度很大。即使自己理解了,也不知該如何傳達給學生。但是沒辦法,作為教師,只有去適應教材,而不能讓教材適應我們,我也只好趕鴨子上架。

在教學這首詩之前,我先對這首詩的詩人蘇軾的生平事跡作了一番講解,從而拉近詩人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再讓他們理解這首詩的題目,沒想到他們一下就說出來了,讓我欣喜不已。對于剛進入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這首詩確實有很大的難度,特別是“擎雨蓋”、“傲霜枝”這樣的詞語。因此我讓孩子們一邊對照詞語手冊上的注解,一邊自己理解課文,讓他們對全詩有一個大概把握。接下來我重點對“擎雨蓋”、“傲霜枝”這兩個詞語進行了講解,并找來一些圖片,讓他們明白為什么要將“荷葉”叫做“擎雨蓋”,怎樣的枝條叫“傲霜枝”。通過觀察圖片,孩子們對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有了基本的認識。

雖然孩子們對局部把握了,但由于教學上的不足,致使學生對全詩的把握不夠,對于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也沒有很好的理解。古詩該如何進行教學,我想這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難題,希望通過不斷的學習,使自己在這方面有所提高!

古詩小論文篇十一

1.通過多種形式朗讀詩歌,領會朗讀詩歌的方法,提高朗讀水平。

2.通過朗讀詩歌,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詩歌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熱愛古詩的激情。

3.欣賞詩歌,體會詩歌的意境,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1.了解經典詩歌的魅力,感受它對人們精神的陶冶。

2.通過朗讀,提高學生獨立鑒賞詩歌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

由李清照的《一剪梅》歌曲導入,然后讓學生談下聽后的感受。

同學們說的這些正體現(xiàn)了詩歌的魅力。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中國的古典詩歌像一條橫亙古今的河流,激蕩著每個中華兒女的心曲。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詩的海洋,去感受詩的美、詩的情、詩的意。下面我們就進行以“古詩詞誦讀”為主題的專題讀書會。

(二)請同學們拿出我們的《誦讀古詩》,從中選出你喜歡的詩歌先在小組內進行試讀,然后再推舉出代表為大家展示一下。1、配樂,學生朗誦古詩。教師進行點評。2、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在屏幕上出示一首古詩,由師生共同完成詩歌的朗讀。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從這首詩的停頓、節(jié)奏、語調、語氣,(聲斷氣不斷),重音等方面進行朗讀指導。

師范讀演示。

學生再獨誦,齊誦。

教師:同學們的形式非常好,現(xiàn)在就讓我們去暢談一下我們讀書的收獲,有請讀書筆記小組。

(三)暢談讀書收獲(學生在古箏樂的伴奏下,暢談讀書學習的收獲,誦讀自己喜歡的古詩。)。

學生代表去暢談讀書收獲(帶著自己的學生筆記)。

(四)手抄報小組:

(師)過渡:同學們做的古詩詞小報,設計美觀,內容新穎,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豐富了知識,鍛煉了能力,也使我們受益匪淺。有的同學甚至別處心裁為古詩配了畫,有請“詩配畫”。

(五)“詩配畫”:

學生展示,著重在邊讀邊說上,是根據(jù)怎樣的意境畫出來的。

教師再出示名家――齊白石為古詩“蛙聲十里出山泉”配的畫和朱中為古詩“踏花歸去馬蹄香”配的畫,讓學生欣賞。讓學生領略名家的詩配畫為何高超,重在領會那種需要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才能了解詩句的內涵的方法,從而明白古詩能把人不自覺的帶入到它的優(yōu)美意境中,讓你陶醉其中不能自拔。

(師)過渡: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卷,再加上同學們細致的解說,把我們帶入到了古詩所營造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了你們對于古詩的獨到見解,發(fā)揮了你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上這些小組都是善于積累,而下面這個小組卻是善于創(chuàng)新,有請“古詩新譯”。

(六)“古詩新譯”:

學生展示。

學生解說自己是站在何種角度立意改寫古詩的.,是怎樣著重體現(xiàn)“新”的。

(師)過渡:我都情不自禁的為你們鼓起掌來。你們編的小詩瑯瑯上口,詮釋著你們對古詩的理解和感悟,你們已經成為小詩人了,祝賀你們!一首首優(yōu)美的詩歌代表著一首首悅耳動聽的歌曲,下面有請“唱詩小組”為我們重新演繹這動聽的旋律。(七)“唱詩小組”:

學生表演。

男生演唱《水調歌頭》。

女生演繹《虞美人》。

學生在演唱時,下面的學生可以一塊跟著唱,調動起現(xiàn)場的氣氛。

(師)過渡:歌聲真美妙,正所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我已經陶醉其中了。一首首優(yōu)美的古詩總是穿越歷史為我們上演著一段段令人難忘的故事,請欣賞“七步詩”。

(八)表演小組:。

學生表演。

二胡現(xiàn)場伴奏,一個學生解說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然后演員表演這個故事,表演結束后由兩名學生上臺接著演唱《七步詩》這首歌。在歌聲中進一步體會這首詩帶給我們的啟迪。

(師)過渡:同學們表演的真好,能夠借助古詩發(fā)生的歷史背景把它演繹的惟妙惟肖,仿佛這個故事就發(fā)生在我們眼前,讓我們不禁在贊嘆曹植才華的同時也領悟到了至親骨肉間的真情。

五、總結讀書成果,激發(fā)讀書興趣。

(學生暢所欲言自己的讀書收獲)(音樂伴奏)六、結束語。

教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對于古詩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收獲。中國的古典詩歌浩如煙海,詩海遨游只是紅杏一支,要想領略滿園春色,就應該積極積累,勤學苦練,相信同學們在古文化的熏陶下,“江山代有才人出”會是你們明天的輝煌。讓我們在趙翼的《論詩》中結束本課。請同學們一塊來讀下趙翼的《論詩》。

論詩。

趙翼(清)。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

(古箏配樂伴隨期間)。

七、作業(yè)。

1.選取本課中自己喜歡的學習古詩的方法,搜集喜愛的古詩進行朗讀,展示給同學,家長。

2.嘗試改寫一首自己喜歡的古詩。

古詩小論文篇十二

年代:魏晉作者: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泊秦淮》。

年代:唐作者: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年代:宋作者: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春望》。

年代:唐作者: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歸園田居其三》。

年代:魏晉作者: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渡荊門送別》。

年代:唐作者: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送友人》。

年代:唐作者: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年代:宋作者: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觀刈麥》。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古詩小論文篇十三

在我國文化的長河中,古詩一直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它們不僅是中國文學的瑰寶,還是學者探究古代歷史、社會、文化背景的重要依據(jù)。詩歌是語言的藝術,是靈魂的流露,閱讀古詩不僅可以帶我們感受前人的情感奇思妙想,還可以啟迪我們自己內心的體悟和認識,今天我將分享一下我對古詩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古詩語言的藝術。

古詩的語言藝術是我最受感染的,古人幾乎沒有學習巨大詞匯庫的能力,但他們豐富的感情和聰明的頭腦,讓他們創(chuàng)作出的詩歌,含義深刻,意境優(yōu)美。尤其是他們最善于借景抒情,比如杜甫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大雪滿弓刀?!眹篮奶鞖?,凄厲的聲音,猿的叫聲和弓刀的蕭聲,配合在一起,內在的含義更是深遠。對我來說,探索詩歌語言的奧秘是一件樂趣無窮的事情,因為每一首詩歌里都藏著一種特殊的韻味,不管是暗示還是隱喻,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第二段:古人的修身養(yǎng)性和社會意識。

閱讀古詩,我也發(fā)現(xiàn)了古人深厚的道德修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這種思想是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唐朝的白居易在詩中不斷反映出抑制自我欲望,利他主義的理念,比如《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边@篇詩歌描繪了雜草看似脆弱而快速生長的過程,將自然界的循環(huán)與生命的漸萎之間作了巧妙的轉換。他希望人們“虛懷若谷”,崇尚環(huán)保和自然律,這一理念對于現(xiàn)代社會有著同樣重要的借鑒意義。

第三段:古詩道出的真理。

古詩還經常通過獨特的語言和表述方式,表達出大道至簡的精神,這種真理深刻卻樸素易懂,可以使人們感性而理性的思考人生。李白的《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边@句話現(xiàn)代人也常常用到,幾乎成為洋洋灑灑的人生哲理,意思是要在人生的得意時盡情享受,珍惜當下的美好。這就是古詩最厲害的地方,它們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詮釋了最根本的道理。

第四段:古詩喚起的情感共鳴。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古詩,每隔一段時間再重讀,都會有不同的感悟。盡管古詩涉及了復雜的政治、歷史和文化因素,但最終穿透人們的心扉并打動人們的情感。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每首詩歌都蘊含著詩人深情告白的情感,這種情感通常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激起了我心中的思緒,在心靈深處卷起了一陣陣情感的波瀾。

第五段:古詩給我?guī)淼挠绊憽?/p>

在這個物質豐富、信息繁華的世界里,詩和追求精神世界的人們交融在一起,更具備了時代價值。我相信,每一個熱愛古詩的人,都會擁有一份更深刻的生命體驗和理解,以此更好地認識自己、愛別人,為自己的人生之路加油。

總之,我對古詩的感悟很深,它們是一座一座古代文化遺址,經歷歲月滄桑,歷經風雨洗禮,卻能給現(xiàn)代的我們帶來價值引領,啟示著我們對人生的思考和領悟,以及一些我們應該追尋的人生目標。希望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古詩的內涵,發(fā)揚古代文化的精華,為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古詩小論文篇十四

古詩作為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就是我們國家的文化瑰寶。它以其精湛的藝術表現(xiàn),深刻闡述了中國歷史的發(fā)展與演變,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和民族精神。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對于我來說,我不僅僅能夠掌握詩歌的本身,更能夠領悟其中的內隱之意,進而獲得生活、工作和學習上的啟示與幫助。

第二段:感悟。

通過學習古詩,我深刻體會到,古人的文化內涵是一種凝聚著中國古代人民智慧和優(yōu)秀道德觀念的瑰寶,包括了對情愛、自然、人生、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古人的思考是非常深刻的,可以帶給我們生活上的啟示與幫助。例如《登高》中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表達出人生離合無常,也暗示著我們應該看到人生的多樣性從而更好地認識和應對生活。

第三段:詩歌語言。

古詩的語言非常優(yōu)美,經過學習后,我越發(fā)欣賞古代詩詞的語言之美。例如《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詩人通過簡練氣韻的語言,形象深刻地表現(xiàn)了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通過欣賞古詩的語言之美,我也更加地重視語言藝術,注重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

第四段:文化傳承。

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一,它包涵了我們國家歷史、文化以及人民的情感。而通過學習古詩,我們能夠帶著這些文化進行傳承。例如《黃鶴樓》中:“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边@首詩隨處可見,即使是如今的人們,也依舊深受其影響,這便是傳承的力量。

第五段:結論。

古詩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學習意義不僅僅在于熟悉古代文化,在今天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我們需要更多關注精神和思想層面。古詩通過精湛的藝術表達,傳遞給我們人文關懷和情感體驗,讓我們感受到文學的力量,增強我們未來的文化自信心。因此,我們應該學習爾后傳承,讓古詩的精髓在現(xiàn)代傳承下去,照亮人類永恒的真善美之路。

古詩小論文篇十五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文化的不斷演進,古代詩歌成為了一種重要的文化遺產,其深邃的思想和文學價值得到了廣泛的傳承和發(fā)揚。在接觸和學習古代詩歌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人智慧的瑰寶和靈感的源泉,同時也啟發(fā)了我對生活和人生的理解,下面就談一下我自己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

在閱讀古詩的過程中,我常常被其中的深刻思想所震撼。有時一句簡單的詩句,卻能讓我感悟到很多。例如《登高》中的“千載誰堪伯仲間,萬里零丁誰與為?”,這是一個深情的抒發(fā)和反思,它讓我想到了人際關系,如果沒有親密的朋友,一個人在異鄉(xiāng)生活是何等孤單。同時,這首詩也反映了古人對國家建設的關切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每當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也會想起古人的智慧和鼓勵,因此,古代詩歌不僅給我們提供了美的享受,更深刻地啟迪了我們的心靈。

第二段。

在讀古詩的過程中,我也深入感受到了古人的文學造詣。古詩使用的是非常精準的語言,它能夠簡潔、準確地表達作者想要表達的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時代的文學風格都有不同的變化和發(fā)展,但詩歌作為一種文學形式,依然是敏感的心靈的選擇,能夠在不同的時期令人感動。許多古詩歌,包括《登高》、《靜夜思》等,依然流傳至今,被人們稱頌和傳唱,它們的經典性和永恒性也給我們的現(xiàn)代詩歌創(chuàng)作提供了巨大的借鑒和啟示。

第三段。

古詩歌也讓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中國的文化和藝術。古詩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在古代,詩歌是經常用來表達情感和思想的文學形式,它不僅僅用語言來描繪,更用音樂、舞蹈、書法等各種藝術手法來豐富形式,從而創(chuàng)造了具有華麗藝術效果的詩歌藝術。同時,古詩歌也反映了古代社會和生活的方式,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和體驗古代人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追求。

第四段。

古詩歌的藝術和文化價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現(xiàn)代文學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許多現(xiàn)代的文學作品,依然受到古代詩歌的啟發(fā)和影響,不僅在意境、語言、結構上有所借鑒,而且在文學價值和傳承上也繼承著古代詩歌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因此,在學習和欣賞古詩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能夠汲取古代文化的智慧與精華,還能夠為現(xiàn)代文學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提供新的參考和可能性。

第五段。

總之,從古詩歌中,我不僅僅看到了古人的文化和藝術的杰作,更從中獲得了對于生活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和領悟,并從中汲取了啟示和智慧。因此,古詩歌不僅僅是一種文化遺產,更是我們今天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們傳統(tǒng)文化最為難以割舍的重要資源之一。我們應該更加積極地去學習、去傳承、去弘揚古代詩歌,同時,也能夠在欣賞和傳承中想到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從而使自己更加具有深入并富有思想性的文化素養(yǎng)。

古詩小論文篇十六

自學校開展朗誦讀經典古詩活動以來,在同學們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同學們對中國的古典文化有了深刻的認識,并對誦讀經典古詩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從中也得到了自我教育,更是讓我受益匪淺。

每當上課鈴一響,熱鬧的課間活動頓時鴉雀無聲,緊接著就響起了整齊誦讀聲,你看,同學們個個精神飽滿,聲音洪亮,還越讀越起勁呢,他們完全融入詩的意境當中,個個搖頭晃腦的朗讀著,好像詩人在吟誦著他寫的詩。

每當我讀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幾句詩時,心中就浮現(xiàn)出農民伯伯們在烈日下辛勤勞動的情景,深深感受到了農民伯伯們的艱辛,也感受到了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同時懂得了應該好好珍惜每一粒糧食。

當我讀到:“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幾句詩時,我眼前浮現(xiàn)了一個勤奮好學的身影。讓我感受到了從小就應該勤奮學習,如果錯過了兒時的光陰就再也無法回頭了。從此我也改變了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比以前更認真了!我的成績進步特別大。

誦詩不僅培養(yǎng)了我的人文素養(yǎng)和行為習慣,讓我在日常學習中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從而懂得既要學好知識,又要學會做人的道理。讓我懂得了從小要養(yǎng)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懂得了從小應該勤奮學習,懂得了……總之,誦詩讓我受益匪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古詩小論文篇十七

教學目的:

1、會認“夾、斷、渡、撐”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看圖讀詩,感受春天的美景,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點:

1、會認“夾、斷、渡、撐”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通過看圖讀詩,感受春天的美景,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指生自由發(fā)言。

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春游湖》。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教師范讀,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興趣。

3、對照格里的生字畫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間互相讀一讀,讀準字音。

4、出示生字卡,開火車讀生字。

三、細讀課文,讀懂詩句。

1、你一定想把這首詩讀給同學們聽吧,那你可得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詩句)。

2、指名學生讀詩句。

(請讀的好的學生配上音樂再讀一讀)。

你可以看著圖也可以看著詩,你想到了什么?

(這首詩從春雨的角度寫春,有情有景,生機盎然,俏皮的問候點出了小燕子給人帶來了春天的氣息,還有桃花映水的姿態(tài)躍然紙上,湖水高漲,使岸上低垂的桃花輕輕貼著睡面開放。原來春天早已在湖邊,從柳陰里撐出一只小舟來。絕處逢生,令人歡呼雀躍,小舟撐來,全詩隨之飛動,勾畫出一個情趣盎然的春游圖。)。

3、男、女生進行比賽,看誰讀的好。

四、朗讀背誦,體會感情。

9、指導學生背誦古詩。

會背這首古詩了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10、指名學生背誦。

11、分四人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12、集體背誦古詩。

五、課外延伸,注重積累。

5、你還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關的古詩?背給同學們聽聽吧。

6、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當當小詩人或是小作家,說幾句贊美春天的詩句吧。

板書設計:春游湖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

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渡,

小舟撐出柳陰來。

古詩小論文篇十八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培養(yǎng)學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為將來的厚積薄發(fā)創(chuàng)造條件。

2.誦讀經典,積累豐富的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直面經典,汲取中華文化的精髓,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4.誦中感悟,感受經典蘊含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誦讀內容為三部分:

1、古詩十二首。

2、名人名言十句。

3、帶“龍”的成語9個;含有“想”意思的成語6個;表示杰出、不一般的成語5個;描寫態(tài)度和藹的成語5個;成語接龍一組。

三、教學時間:

1.每周的經典誦讀課及一、三、五的晨間誦讀時間進行誦讀指導。

2.每天語文課上用1-3分鐘進行復習鞏固。

3.學生課外復習背誦。

四、教學策略:

1.教師范讀為主,輔以講解部分知識點。

2.學生反復朗讀為主,要求背誦積累。

3、檢查落實。

(1)開辟“古文誦讀園地”評出每月的誦讀明星。

(2)每月統(tǒng)計學生的背誦進度。

(3)集體展示,評選班級明星。

五、三年級課外閱讀推薦書目。

一、必讀書目。

1、《語文經典讀本》。

2、《愛的教育》。

3、《稻草人》,葉圣陶,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79年版。

4、《寶葫蘆的`秘密》,張?zhí)煲恚r村讀物出版社版。

二、選讀書目。(根據(jù)各自愛好有選擇性的閱讀。)。

1、楊紅櫻系列。

2、《中華美德故事》。

3、《雷鋒的故事》。

4、《岳飛傳》。

5、《小學生十萬個問不倒》。

6、《中國節(jié)日故事》。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906328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