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語錄讀后感(優(yōu)質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6 17:46:14
姥姥語錄讀后感(優(yōu)質18篇)
時間:2023-11-06 17:46:14     小編:QJ墨客

寫讀后感是培養(yǎng)個人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方式。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需要注意幾個關鍵點。首先,要抓住書的核心主題或思想,結合自己的理解和體驗進行闡述。其次,要注意個人情感和感受的真實性和深度,用真實的情感來打動讀者。同時,還要注重結構的完整性和邏輯性,通過合理安排段落和句子,使讀后感的內容更加有條理,易于閱讀和理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讀《紅樓夢》后,我深深被里面的人物形象和情節(jié)所吸引,尤其是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愛情故事。這本小說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入的人物心理刻畫,展現(xiàn)了封建社會的榮華富貴和人情冷暖。我在閱讀過程中不禁為賈寶玉和林黛玉的遭遇和命運感到深深的唏噓和痛惜。通過這本小說,我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一

很少讀語錄,總覺得語錄放在當時的語境里才更有勁頭,更是味兒。可是翻到這本書的時候,還是抱著很多想法,一頁頁地翻了下去。倪萍老師畫畫雖是半路出家,雖然我不懂畫,但是看到那一頁頁我覺得真美,真自然。讀著老人從小對她的教導,真實在啊,老人是一腳一腳走出來的智慧,是實踐來的,話老,理卻實在。我想到我那個活到98的老奶奶,我爸爸的奶奶,真不容易,早年守寡拉扯5個孩子長大,一輩子堅強,忍耐,勤勞,聰明,明白了一輩子,那只裹著的小腳同樣走出了真智慧。

這樣明白的老人真不少,能讓我們繼承的東西也真不少,傳下來就是財富。倪萍老師對姥姥的愛讓我汗顏,我也是在姥姥胳膊上長大的,從小學開始,一到周末就騎自行車跑十來里去找姥姥,她幫我藏了那么多好吃的,多少年了都這樣,可是慢慢我大了,上大學了,畢業(yè)了,結婚了,生子了,離姥姥越來越遠了,見面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了,講起話來也不知從哪講,親起來也不知怎么親了……是我還不夠用心吧,怎么就忘記了姥姥怎么給予我的愛呢。最悔恨不過是想孝順卻再也沒有機會,而值得慶幸是,如今還來得及,不讓自己隱藏的愛毀于遺憾和無奈,還好,姥姥還在,好好愛,還來得及。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二

第一次知道《姥姥語錄》是倪萍在朗讀者節(jié)目中,一口氣聽完了《姥姥語錄》,倪萍通過她的嘴轉述著姥姥的話。書里沒有姥姥的照片,但我隱約間看得到姥姥的模樣——一個活得明白的老太太。

倪萍的《日子》我沒看過,但我相信,就算她出書為了賺錢,只要是她親自寫的,就一定會受用。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百度倪萍,看到她近期的照片,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臃腫的面容上堆積著生活中的經過風霜雨雪吹刮后的印記。倪萍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

“日子得靠自己的雙腳往前走,你看誰能幫你搬著你的腿走路?......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彎,拐個彎也不是什么壞事,彎道走多了,再上直道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會兒,只要你知道上哪兒去,去干嘛,道兒就不白走。人活一輩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兒上,你為什么不好好走,好好過呢?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學歷卻又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透著豁達,透著大度,透著善良,透著哲理。這些再平實、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話讓我重新審視了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給了我無數(shù)的啟發(fā)。

非常感謝《姥姥語錄》這本書,讓我學會了這樣面對生活,懂得了孝心、孝道、感恩、感激的真正含義,告訴我們用乘法追憶那些美好的,用除法摸掉那些瑕疵,用加法感恩,用減法怨恨。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三

上周去書店買了一本倪萍寫的《姥姥語錄》,被姥姥樸實無華且極具哲理的語言所折服,一位衣著樸素又很講究、勤勞善良的老太太躍然紙上,我陶醉式的閱讀著,姥姥的每一句話都那么善解人意,那么抵達人的靈魂深處?!袄硐胗袝r候起步很小,很具體,但最終他有可能變得很偉大,有可能認為自己不自覺地便成為他人,為全人類?!崩牙颜f:用心看著人,用心和人說話,別覺著自己比別人高,也別怕自己比別人矮".讀到這句話時我想到自己親身經歷的兩件事,遇到的兩個人,一次我參加縣婦聯(lián)組織的活動,時任縣委副書記的領導為我們頒獎,她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女領導,頒獎時她握著我的手說:張老師,你辛苦了!你為全縣的教育事業(yè)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謝謝你呀!“我很感動,當時真有點受寵若驚,自己一名普通不能再普通的老師,人家是那么大的領導,人家居然認識我,我很感動,頒獎后我們從臺上下來時,副書記見我穿的是高跟鞋,居然雙手扶著我走下臺階,囑咐我慢點,每每想起這件事,都為那位領導的低調、善解人意折服,難怪人家能走得這么遠,主要是人家有一顆胸懷大眾的心,沒有因為誰是誰的誰就攀附,更沒有因為誰不是誰而下看,她對她的人民是公平的,所以她得到了人們的擁戴。后來又遇到一個人,大約三十來歲,年紀輕輕聽說是上了學畢業(yè)直接當了某地派出所長,和他在一起開會,聽著他說著大話,天南地北,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完全是春風得意馬蹄輕,偶爾聽身邊一個人說起他,原來他爸爸是一名公安局的領導,很明顯,就他,估計也是沾了父親的光。所以,白巖松說:有些人,有文化沒素質。

姥姥說:孩子,山上風大,爬上去不容易,你使勁了,你這輩子都不后悔。姥姥還說:日子得靠自己的雙腳往前走,你看誰能幫著你搬著你的腿走路,你爹你媽也不能,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彎,拐個彎不是啥壞事,彎道走多了,再上直道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會兒,只要你知道上哪兒走,去干嗎,道兒就不白走,人活一輩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兒上了,你干嘛不好好走,好好過呢?姥姥還說:你記住孩子,多窮的人都有臉,能豁上臉要飯,那是肚子實在沒法兒了,給人吃點東西先要給人好臉色,不信你試試,張嘴管人家要東西那嘴可沉了,抬都抬不動,張嘴給人送東西可不一樣,雙唇一碰話就出來了。慢慢品味姥姥的話,思想靈魂都得到了升華。姥姥也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如何與人為善,這本書真的給我進行了一番洗禮。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四

看見這本《姥姥語錄》,一下子想到了我的姥姥。正趕上假期,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倪萍通過文字轉述著姥姥的話,滲透著她對姥姥的愛。書里除了一句句姥姥的”至理名言“,看不到姥姥的模樣,但我隱約間感受到——一個活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老太太。

讀完這本書讀后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的倪萍,在經過了生活中的風霜雨雪吹刮后,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但我相信,她是幸福的。

倪萍帶領讀者走進她99歲姥姥的平凡生活,追憶她與姥姥一起走過的有淚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心底那一個個姥姥與外孫女之間愛的故事,令人為之動容,清澈質樸、真摯感人的文字,溫暖人心。細述這位純樸、善良的山東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樂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卻讓人終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她講她的姥姥,讓我想起我的姥姥。今年已經88歲的姥姥,耳不聾眼不花,身體硬朗得很,不管村里誰找她,她都熱情相迎,姥姥常說:”別人信任咱,咱就得實心實意對人家。做人一定得出好心眼,老天爺都看著呢“。雖然姥姥說的話沒有倪萍轉述姥姥語錄的精彩,但是理兒是一樣的,都喜歡拿老天爺說事。如今,我已經參加工作了,她還經常囑咐我們要多看書多學習,哪怕一天多認一個字,一年還能認識365個字呢。哈哈!她眼里的學習就是認字,我可愛的姥姥。

這本書,文字間褪去了華麗的修辭,卻體現(xiàn)了最簡單最質樸的人生哲理,一時間我很難想象這位不識字的老人家能將很多事情看得那么透徹,并且用非常簡單的充滿智慧的語言表達出來,字里行間讓人讀出的都是自己明白的顯而易見的道理。讀了這本書,突然覺得眼前的世界分外透亮,覺得那些一時的不順都過去了。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是??!今天我們如果我們都能以這樣的心態(tài)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就會發(fā)現(xiàn)溫暖無處不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親人還健在,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讓長輩感覺幸福、滿足。這本書及時提醒自己愛我的親人。再多一點!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五

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看董卿的節(jié)目《朗讀者》,里面本書的作者倪萍分享了書中的一篇文章,覺得話語很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全是生活中的大白話,就是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話語。所以后面在網(wǎng)上買了這本書,一直到看完,感觸特別深。因為我也是從小跟姥姥一起生活長大的,看這本書里面的字里行間,腦袋里面會不自覺的回憶自己成長的回憶。其實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姥姥的話不是什么大道理,但是它就是從小刻在我們心里,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一直影響著我們的成長和為人處世。下面把本書的一些文章和心得拿出一些來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本書的作者是倪萍,先后主持了13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主持人、演員、作家、趙本山的夢中情人這些可能是我們對作者的第一印象,而本書的主人公,姥姥原名劉鴻卿,用作者的話說沒有上過一天學,卻有一個詩意的名字,一個一輩子圍著灶臺生活的小腳女人,而也正是這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得女人影響甚至改變了倪萍的一生,現(xiàn)在也在默默影響著成千上萬個看本書的讀者。作者是這樣描述的:姥姥年輕時說的那些話,就像蘿卜、白菜一樣,不值什么錢,卻是最順口、最對胃的好東西。下到鍋里,就養(yǎng)命……。姥姥的話,滲進我的骨頭,融在我的血液中,影響著我的一生。

姥姥的冬天,這篇文章說的是姥姥老了以后身體不好,一到冬天就會咳嗽,整夜睡不好覺,咳嗽的厲害的時候,我時常都會在想姥姥會不會這個冬天就過不去了,所以每年的冬天都像姥姥的一個坎,姥姥年輕的時候沒有享受過什么福,所以到姥姥老了時候我們都拼命的孝敬姥姥,什么好吃給她買什么,什么貴給她買什么,有次我問姥姥,姥姥你這輩子最幸福的年紀是什么時候,姥姥卻告訴我是20多歲的時候,我問她,姥姥那時候你多苦啊,要吃的沒吃的,要穿的沒穿的,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有什么幸福可言,你看你現(xiàn)在什么都不差,兒女承歡膝下多好。姥姥說“孩子,管多么富裕都沒有年輕富裕啊,年輕的時候胳膊是胳膊,腿兒是腿兒,年齡到了,富裕管個啥,眼也花了,牙也酥了,渾身都窮了,要錢有什么用”,多么睿智的姥姥,她用最平淡的話告訴年輕人,你們是現(xiàn)在是你們這輩子最富裕的時候,不要在最富裕的時候敗給現(xiàn)實。

眼要是吃不飽,人就像個傻子。印象中姥姥是最愛美的'人,在鄉(xiāng)下最窮的時候,也喜歡在院子里養(yǎng)一些月季,養(yǎng)一些牽牛花,婆婆丁,冬天下雪的時候,人都穿不暖的時候,也要給用剪刀剪一些布條給話穿上衣服,還要穿的五顏六色的,就算冬天不開花,遠看著也像話點綴的家里的院子。姥姥說:“人的肚子不怕餓,沒有稠的就喝點稀的,沒有稀的,喝水也死不了。眼睛可不能餓著,眼要是見不著好東西,慢慢心就瞎了,心瞎了,人就沒有用了。眼要是吃不飽,人就像個傻子”。姥姥用最質樸的情感、最省錢的方式養(yǎng)育著眼睛,養(yǎng)育著美,養(yǎng)育著我們的心靈,姥姥告訴我們要多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的東西,多去見識一下我們的大千世界,見識多了,格局和眼界也就大了。

以上就分享了兩個書中姥姥最樸實的幾句話,希望可以讓有共鳴的同學可以去讀一下這本書。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六

在書店與《姥姥語錄》的偶遇,是十分美麗的意外。在書里,倪萍老師用16萬字寫姥姥,寫的盡是她對姥姥的愛和思念。每翻動一頁,我的內心便被深深觸動,千千萬萬遍。

白巖松先生說,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書中的姥姥,不是聞名遐邇的大學者,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不是言辭晦澀的哲學家。姥姥沒念過書,講話卻擲地有聲。她是真真切切活在身邊的普通老人,有用大白話講的道理,有溫潤如水的性子。這樣的姥姥,倪萍老師喜歡,讀者喜歡,只因她的善良、智慧和平凡。

姥姥說:“管哪兒的肉皮都好撕開,就是臉皮不好撕。撕一塊兒你試試?這一輩子臉上都有塊兒疤。”

姥姥的持家方法很簡單:管事的人要一碗水端平、一把鹽撒勻,大事小事都用心。雖不可完全運用在社會生活中,但遇事多辯證地看待,總能守住自己心靈的一方圣地。勾心斗角、潛規(guī)則、耍心機上位是這個現(xiàn)實社會的癌癥,根治的概率實是茫小,所以姥姥的持家方法在這物欲橫流的泥淖中就顯得尤其清亮。生活已不易,不要輕易地和生活撕破臉皮,試著把生活活成一種友好,你會發(fā)現(xiàn)世界其實比你想象中的要敞亮得多。這并非要求你把自己變?yōu)橐粋€八面玲瓏,曲意逢迎之人,而是要深知臉天天露著,一張遇人遇事常常顯得兇神惡煞的臉極其丑陋,所以要成為待人和氣之人。

姥姥說:“天黑了就是遇上擋不住的大難了,你就得認命。認命不是撂下(放棄),是咬著牙挺著,挺到天亮?!?/p>

走向光明的路曲折回轉,但畢竟通向光明之處。雪萊有詩“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姥姥的兒子為救戰(zhàn)友犧牲,曾外孫又患有先天性白內障,但她咬牙挺著,認為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我們的一生像一支長長的曲子,其中既有歡快壯麗,又有和緩平淡,更多的是跌宕起伏。我們穿越時光的風風雨雨,也經歷過被生活“欺騙”的日子。生活中的矛盾重重,學習上的成績下滑,身體上的傷筋動骨,這些厚重的烏云遮住陽光,唯有把意志化作一陣陣風,才能吹散烏云,陽光和煦。彩虹總在風雨之后,無論你現(xiàn)在正經歷著多么難熬的日子,正感受著多么刻骨銘心的疼痛,一切都會過去。多年之后,它們都只不過是你和著茶酒的只言片語。所以你只管用咬牙,換來堅韌的光輝。

姥姥說:“快樂你別嫌它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個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老想著一天一百個快樂,你這一輩子能碰上幾個一百的快樂?”

知足者常樂。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鄙朴谟谏钪邪l(fā)現(xiàn)歡悅,善于積累生活中的小歡喜。作家丁立梅說過,活著之所以成為一件讓人特別不舍的事情,正是因為生活中的小歡喜呀。陽臺上精心照料的植物開花了,鄰居主動向你問了聲好,今天多認識了一個字……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你人生的快樂王國,便這樣一磚一瓦地建立起來了。一夜暴富具有太濃厚的戲劇色彩,更多的人是生活在一點一滴的塵世幸福之上的。

感謝與《姥姥語錄》的相遇,讓我懂得了寬容、堅持、知足,還有更仆難數(shù)的淺顯易懂的道理。姥姥的這些道理有別于哲學著作中高端深奧的哲理。姥姥講的大白話道理如一盞明燈,著著實實地在你身旁照著遠方,讓你勇敢的去闖。畢竟夜雨茫茫,白霧森森,荊棘高山,深谷懸崖,這條路只有走到盡頭,才知道這個世界的終點是海納百川,還是星火燎原。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七

這本書最讓我感動的是倪萍的孝心。倪萍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每個月工資是21元,拿到工資的第一個月,她就給姥姥寄去了10元錢,幾乎占了工資的一半。她在電影《山菊花》中獲當年小百花獎的最佳女演員獎,獎金六百塊。她給姥姥買了一塊日本西鐵城的小手表,而她自己帶得是一塊上海牌大手表,那是她到濟南上學時媽媽送給她的。 姥姥從二十年前就跟倪萍來北京了,倪萍領著姥姥吃遍了北京最貴的飯店,給姥姥買過最貴的鐲子。她自己還沒有鉆石的時候,就給姥姥買了,坐火車買軟臥還要十三級以上干部的單位介紹信的時候,她就開始帶著姥姥坐軟臥。

多少年前,倪萍為姥姥買上出口的羽絨被;后來聽說純蠶絲的被子好,倪萍又從杭州絲綢博物館給姥姥訂了一床;再后來人們又說蓋棉花被最好,倪萍又從新疆給姥姥買了四斤最好的棉花做了棉花被。

家里最大的衛(wèi)生間是給姥姥用的,最現(xiàn)代化的衛(wèi)浴焊上兩個最土的扶手,又粗又難看,可是安全啊。

看完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是,一定不要等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時再后悔,那時候一切都晚了。哪怕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一定要抽出時間多陪陪我們的父母,說說話,拉拉家常;或是經常打個電話,哪怕是簡單的一句問候,也會讓他們的心里溫暖很久。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八

“人最值錢的就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沒個分量你往大秤上站站試試?那個秤砣動都不動?!?/p>

姥姥說:“用心看著人,用心和人說話。別覺著自己比人家高,也別怕自己比人家矮。”

姥姥說:“孩子,山上風大,爬上去不容易,你使勁了,你這輩子都不用后悔了?!保?8去的第一個城市--廣州,大城市的繁華的確不一樣,在感慨自己過去所堅持的那一點點,對于這繁華來說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還是不夠自律和努力。如果真的想要扎根大城市,英語,演講,ppt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所以,新的一年,繼續(xù)加油)。

姥姥說:“有好事想著別人,別人就老想著你。你有了好事不想著別人,只顧著自己,最后你就剩一個人了,一個人就沒有來往了。一個人一輩子的好事是有限的,使完就完了,人多好事就多?!保槿颂幨溃挥锰^勉強自己做到世俗所要求的,只要有一點點溫暖,慢慢成長‘就夠了)。

姥姥說:“孩子,管多么富裕都沒有年輕富裕啊。年輕的富裕就是胳膊是胳膊,腿兒是腿兒,年齡大了富裕管個啥?眼也花了,牙也酥了,渾身都窮了。錢有的是,可身子窮了。(所以,年輕時做的一些事情和等有了資本以后再做同樣的事,心境是不一樣的。覺得自己也是蠻折騰的,爬過岳麓山和白云山。沒什么負擔的感覺很好)。

孩子,你記著,好事來了它預先還打個招呼,不好的事咣當一下就砸你頭上了,從來不會提前通知你!能人越砸越結實,不能的人一下子就被砸倒了?!?/p>

(所以,要多積累。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就知道該怎么處理,做所有的事情都不要淺嘗輒止,要扎根往下。這樣,當風雨來臨是,你才有力量撐過那風雨?。?。

姥姥說:“日子得靠自己的雙腳往前走,你看誰能幫你搬著你的腿走路?你爹你媽也不能。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彎,拐個彎也不是什么壞事,彎道兒走多了,再上直道兒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會兒,只要你知道上哪兒去,去干嗎,道兒就不白走。人活一輩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兒上,你為么不好好走、好好過呢?”

(突然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有了這1%的幸運,我看到了一些同齡人沒看到過的,沒經歷過的,無論你現(xiàn)在是怎樣的,身處何方,都請你相信,你也擁有這1%的幸運,有和別人不一樣的經歷。因為這世上只有唯一的一個你我。)。

姥姥常說:“東西不在多少,話有時候多一句少一句可得掂量掂量。沒有人會為多點東西、少點東西記住一輩子,可有時一句話能把人一輩子撂倒,一句話也能把人一輩子抬起來?!?/p>

(所以,不論什么情況下,都不要說傷人的話,因為,傷害造成了就是造成了,況且,你能傷害的也只有那些在乎你的人,如果,你的存在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傷害,那么,你于他而言,又有什么意義呢)。

姥姥說:“房子沒有梁早晚得塌了,人要是沒人幫著,你有多大能耐也活不起呀!”(所以,盡量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習慣,攢人品)。

姥姥說:“做好事不該讓人知道,讓人知道,好事就變味了。做好事都是應該的,就像一個人不偷東西,你還表揚他?”

眼睛可不能餓著,眼要是見不著好東西,慢慢地心就瞎了,心瞎了,人就沒用了。眼要是吃不飽,人就像個傻子?!?/p>

每個人心里舒服的那根筋都不在一條線上,何必用常規(guī)去擰巴呢?

說話是不是給別人聽的?哪有自己對自己說的?給別人聽的話就得先替別人想,人家愿不愿意聽,聽了難不難受、高不高興。這一來二去,你的話就變了一半兒了。你看見人家臉上有個黑點,你不用直說。人家自己的'臉,不比你更清楚嗎?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你要真想說,你就先說自己臉上也有個黑點,人家聽了心里就好受些了?!?/p>

(情商,所有的一些得體的行為都是需要去修的。)。

姥姥說的能人是勤奮、努力、舍得自己、不怕吃苦的人,是用心做事、執(zhí)著往前走的人,是敢于超越別人、敢于打倒自己、敢于承認自己的錯、敢于面對別人的成就的人。

它往地里扎,那個力就是生命力。人也是這樣,有本事的人都不是在表面能說會道,開個花幾日就敗了,扎個根兒人才能長久?!保ㄟ€是覺得自己很幸運,這1%的幸運。想來,自己大學遇到的人和小學,初中,高中遇到的人都不同。還有大學的老師她們,還記得大學第一節(jié)專業(yè)課,經濟學。超級喜歡講課的老師,覺得氣場很對。還有會計的老師,統(tǒng)計學的老師。潛移默化對自己的影響。所以,自己要更堅定去做一個自己認可的人,這樣才會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p>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九

看了姥姥語錄確實讓我學到了很多,其中還有很多我不懂的道理,我很喜歡文章中的姥姥,她勤勞能干,一生過的十分充實,她善良好心,即使自已并不是很富裕也愿意接濟他人。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姥姥,但因為她無窮的智慧和99年的人生之路,她的形象顯得越發(fā)越光輝起來。

我也想去書中的水門口看看,看看是怎樣的環(huán)境讓姥姥擁有如此多的智慧。姥姥說,天黑了,誰能拉著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別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是啊,人世間少不了生死離別,卻是無法避免。親人走的時候,誰不會悲傷誰不會心痛。但是生活還要繼續(xù)不是嗎,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對待自己,不要讓他們走的仍有遺憾,珍惜身邊愛自己的所有人,不要等到失去了他們的愛,才會珍惜。

姥姥這一輩子都沒穿過艷色衣裳好料子衣服,可是她并不覺得委屈。作者問姥姥,身為女人,一輩子沒穿過高跟鞋,遺憾吧?姥姥卻搖搖頭,說那年頭,作者不包腳都算怪物了。作者又問,一輩子沒穿過裙子,遺憾吧?姥姥說,怎么沒穿過裙子?圍裙也是裙子。對啊,圍裙也是一種裙。姥姥一輩子都帶著圍裙,一輩子都站在灶前,一輩子都那么勤勞忙碌。

書中的姥姥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什么都不懂,大字不識一個,學都沒上過??墒撬蒙茞?,懂得是非,懂得丑美。她用99年的人生經歷總結了一條又一條智慧,叫我們嘆服。姥姥的理兒很直白,很實在,她為什么不悲觀不放棄呢?是無奈還是現(xiàn)實?她從沒想著以此來教育誰,給予誰,她就是這么想的,這么過的,她認為是個人都該明白的理。

姥姥雖然不在了,可是她的精神和智慧卻在我心中扎根。姥姥用一句句平凡的話打動我們,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真理。人這一生中,樂就是福。

看見這本《姥姥語錄》,一下子想到了我的姥姥。正趕上假期,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倪萍通過文字轉述著姥姥的話,滲透著她對姥姥的愛。書里除了一句句姥姥的”至理。

名言。

“,看不到姥姥的模樣,但我隱約間感受到——一個活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老太太。

讀完這本書讀后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的倪萍,在經過了生活中的風霜雨雪吹刮后,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但我相信,她是幸福的。

倪萍帶領讀者走進她99歲姥姥的平凡生活,追憶她與姥姥一起走過的有淚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心底那一個個姥姥與外孫女之間愛的故事,令人為之動容,清澈質樸、真摯感人的文字,溫暖人心。細述這位純樸、善良的山東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樂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卻讓人終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她講她的姥姥,讓我想起我的姥姥。今年已經88歲的姥姥,耳不聾眼不花,身體硬朗得很,不管村里誰找她,她都熱情相迎,姥姥常說:”別人信任咱,咱就得實心實意對人家。做人一定得出好心眼,老天爺都看著呢“。雖然姥姥說的話沒有倪萍轉述姥姥語錄的精彩,但是理兒是一樣的,都喜歡拿老天爺說事。如今,我已經參加工作了,她還經常囑咐我們要多看書多學習,哪怕一天多認一個字,一年還能認識365個字呢。哈哈!她眼里的學習就是認字,我可愛的姥姥。

這本書,文字間褪去了華麗的修辭,卻體現(xiàn)了最簡單最質樸的人生哲理,一時間我很難想象這位不識字的老人家能將很多事情看得那么透徹,并且用非常簡單的充滿智慧的語言表達出來,字里行間讓人讀出的都是自己明白的顯而易見的道理。讀了這本書,突然覺得眼前的世界分外透亮,覺得那些一時的不順都過去了。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是?今天我們如果我們都能以這樣的心態(tài)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就會發(fā)現(xiàn)溫暖無處不在?!皹溆o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親人還健在,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讓長輩感覺幸福、滿足。這本書及時提醒自己愛我的親人。再多一點!

久沒有看過一本書,拿在手里就想一口氣讀完。一個99歲的老人,自己就是一本厚書,吃過大苦,也享過大福。樸素無華的語言里飽含著世間最透徹的智慧。兩個晚上,看一看停一停想一想,眼眶經常是潮濕的,想到兩年前已經離開的我的外婆,那些情景那些話語曾經我是多么的熟悉。一直想要為我的外婆寫一點東西,幾度提筆,幾度垂淚,幾度止筆。外婆是個佛教徒,每天過著早晚一炷香的生活,初一十五不動葷腥,正月七月要守齋。外婆的腿動過兩次大手術,這讓她的晚年遭了很大的痛苦。她始終認為這是她前世的罪孽太重,這一生才會受苦,所以要多做善事。常常我看到她點燃一支香和一盞油燈跪在灰暗灶膛前的蒲團上前額著地,低聲細語,很少祈求佛祖保佑她減少病痛的折磨,多是求著保佑一大家四代幾十口人能夠平平安安,工作的能夠工作順利,讀書的能夠學習好考個好學校。最后扶著灶臺艱難的站起來。20xx年的國慶,我回老家看她,帶著相機專門想要給她和外公照相,對著鏡頭她雙手合十習慣性的做了一個禮佛的姿勢,神態(tài)安詳,面容和善慈悲。中秋回家,媽媽翻著以前的老照片對小侄女說:“姍姍,奶奶現(xiàn)在已經沒有媽媽了呀?!毙≈杜艅傄粴q,這話更多的是呢喃自語。聽到我覺得很心酸。在未來的某一天,或許我也會說同樣的話。而今天千里之外的我,有時想要為父母做一頓飯,洗洗碗,幫媽媽帶帶小侄女,陪他們買買菜,甚至什么多不做,就是在家呆著。卻發(fā)現(xiàn)能夠為父母做的卻是少之又少,內心的愧疚無以言說。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你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恪?/p>

心里有氣有怨,說出來就好了,不管真對真錯,別留著,留日子長了,就長在身體里了。

一碗水端不平,就只能裝半碗。

天黑了就是遇到擋不住的大難了,你就得認命,認命不是撂下,是咬著牙挺著,挺到天亮。天亮就是給你希望,你就趕緊起來去往前走,有多大勁就往前走多遠,老天會幫你。別再黑夜里耗著,把神兒都耗盡了,天亮就沒勁了。

人的手不能輕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來,救命的事。

錢要花在有用的地方上錢才值錢。

二十幾塊錢買個啥?買個吃的一會就吃完了,買本書吃一輩子,好的書下一輩兒又接著吃,上算。

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兒就看慣了。

快樂你別嫌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老想著一天有一百個快樂,一輩子能碰上幾個這樣的日子。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

讀一本好書,就如喝一杯咖啡,喝完后就會體會到其中的美好和醇香,所以讀完后就肯定會有一些感受。

《姥姥語錄》是著名主持人倪萍寫的,寫的是她與99歲姥姥共同過的日子的書。

當我讀完《姥姥語錄》這本書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看著書中的姥姥竟會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那前不久已經去世的姥姥。

書中的姥姥是一個很慈祥又很可愛的姥姥。她愛吹牛,她愛罵人,但是罵人的話只有兩個詞,加上她一把年紀了,更多人都愿意逗她,讓姥姥罵他。其實我姥姥和她很像,每次當我犯錯或調皮的時候,我姥姥總是罵我‘敗家子’,罵完以后就會問我餓不餓渴不渴,想吃什么之類的問題。倪萍的姥姥愛叫人起床。老年人睡得少,所以她一大早就起來,然后開始輪流叫人起床,她會大叫‘起床啦’如果沒有反應,她會用大冰手去凍你,如果還不齊,她就會掀開你的被子。

倪萍能在自己的姥姥生前為姥姥做這么多,對姥姥這么孝敬,讓我很羨慕,因為我已經沒有機會為姥姥做一些孝敬的事情了。以前每當過節(jié)的時候,我會和媽媽一起去老家看姥姥,那時候姥姥就會一大早搬著板凳在門口坐著等我們,看到我們時,會很開心的站起身來招呼我們,屋里飯菜都準備好了。每當這時候我都感覺很幸福,真想一直在姥姥身邊。吃過飯,我和媽媽想幫姥姥收拾,姥姥總是板著臉說:”我有那么老嗎?老到什么都需要你們幫忙的地步嗎?“這個時候我們誰也不敢再幫忙,因為姥姥已經生氣了。姥姥就是這么可愛??墒抢牙呀K究是老人,每個老人都會面臨著去世,姥姥當然也不例外,就在前不久姥姥永遠離開了我們,看著姥姥那像熟睡的臉,我想起姥姥總愛對我說的那句話‘小靜啊,什么時候你有時間多陪我?guī)滋彀?’姥姥對我那么好,她的這一個小小的愿望我都沒有幫他實現(xiàn),如果在姥姥生前我能為她做一些事該多好啊。姥姥也是這樣期望吧,但是直到她老去我都沒能為她做任何事,還真是可悲呢。雖然會很,但卻彌補不了什么。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倪萍對姥姥的一片孝心,而且也讓我及時明白了:如果你想為你的親人做一些事就要抓緊時間,不要等失去機會了才在原地獨自后悔。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一

姥姥說:“人的肚子不怕餓,沒有稠的就喝點稀的,沒有稀的喝水也死不了。眼睛可不能餓著,眼要是見不著好東西,慢慢地心就瞎了,心瞎了,人就沒用了。眼要是吃不飽,人就像個傻子?!毕襁@樣簡單樸素卻有蘊含大哲理的話,姥姥經常說,或許我們每人家里都有像這樣的一個“姥姥”。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二

逐行逐句讀完《姥姥語錄》,時而欣慰,時而溫暖,時而鼓掌叫好,時而傷心落淚……倒不是作者倪萍的文學造詣有多高,就是她這般平鋪直敘的大白話,更襯出了99歲的姥姥一輩子真實淳樸的人生哲學,發(fā)人深省。

這是來自著名主持人、演員倪萍心底的一則則姥姥與外孫女之間愛的故事,令人為之動容,清澈質樸、真摯感人的文字,溫暖人心。倪萍帶領讀者走進她99歲姥姥的平凡生活,追憶作者與姥姥一起走過的有淚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細述這位純樸、善良的山東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樂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卻讓人終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這本書讀后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是倪萍的孝心,二是姥姥的智慧。

倪萍為了讓97歲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就想了一個點子:說歐洲某國家收購瓜子仁,要求必須是手剝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須是完整的,15元一斤,問姥姥愿不愿意在家里剝瓜子,姥姥很是愿意,于是就開始剝瓜子。那時起倪萍就按瓜子重量給姥姥發(fā)工資,并動員全家偷偷吃掉這將“出口歐洲”的瓜子仁,甚至有朋友來臨走也要讓朋友帶上些。姥姥因此有了事做,自己也覺得自己還有用,還掙了錢。這件事可見倪萍是費盡心思讓老人在世的日子快快樂樂。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p>

“遺憾就是專門留下的,要不就沒這倆字了。”

“快樂比別嫌它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一天老想著一百個快樂,你這一輩子能碰上幾個一百個快樂?”

“享多大的福就得遭多大的罪,罪遭夠數(shù)了,福又回來了?!?/p>

“愛越分越多,愛是個銀行,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p>

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透著豁達,透著大度,透著善良,透著哲理,透著一個大寫的人的人格魅力!

姥姥是真正用智慧點亮人生的人!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三

毛姆在《人性的枷鎖》中說:人追求的當然不是財富,但必要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擾地工作,能夠慷慨,能夠爽朗,能夠獨立。在眾人追求成功的當下,也有不少人沒能把握好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從小是吃姥姥做的飯長大的,隔代親是一種深厚的感情。我知道老人家年紀大了,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可是她仍盡力地維持著以她的方式表達著對孫子對兒女對這個家的愛。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四

其實在張校長發(fā)這條信息之前,我們的杜老師就已經讓我們閱讀《姥姥語錄》了。

這是一本充滿愛和善的書,字里行間都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包包子,撿麥穗,聊閑話……但卻在作者的筆下生動了起來,如果沒有對姥姥那份無微不至的愛,對生活的感觸深厚,怎么會寫出那么生動,那么活躍,那么活躍;更激活了心中對愛的理解,對孝的理解,對人和生命的理解。

這本書啟發(fā)了我兩點:一是姥姥的智慧;而是作者的孝心。

姥姥那些智慧的語言和比喻令我印象極為深刻,其中,就有這么一句: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這叫別人幫你。”我一開始對后半句很奇怪,給別人盛飯,怎么能叫別人幫你呢?后來想了想,正因為是有了前一句“有一鍋米自己吃不了”,這句話才能讓人想通,姥姥的智慧真是博大啊。

作者為了能讓97歲的姥姥能有些事做,讓姥姥剝瓜子來掙錢,作者是想讓姥姥快樂地過完一輩子;為了能讓姥姥補補身體,補品從幾元一斤買到幾千一斤,為了能讓姥姥開心,作者真是費盡心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著家人還健在,只要讓長輩感到滿足,幸福,這即是孝了。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五

今天終于把看了倪萍大姐的`《姥姥語錄》,我感到很溫暖,很感動!就像奶奶,媽媽的話兒,很貼心,很實用??赐炅?。很是讓我感動。

作者以“嘮家常”的形式,講述了一個沒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裹著一雙小腳,大半輩子圍著鍋臺轉的平凡的老太太——姥姥。姥姥卻用一生的生活經驗,指導著自己的為人處事,并潛移默化地教育著自己的后輩,那些看似平常的話語卻透著豁達,透著大度,透著善良,透著哲理,透著智慧。

姥姥說:“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兒就看慣了。是呀,生活中很多事需要換個角度,換個位子思量,往往就能得到海闊天空的樂觀場面。

姥姥說:”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是呀,再大的事,再難的關,總會過去的。很簡單的話,仔細品品,很有些哲學的味道,耐人尋味。

姥姥說:”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你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恪!斑@是何等的境界,她告訴我們,表面上我們幫了人家,實際上,是人家接納了我們。

這是讓我在生活中很有用的一本書,這是教我做人的一本書??戳四咂嫉摹独牙颜Z錄》,我感到很溫暖,很感動!就像奶奶,媽媽的話兒,很貼心,很實用。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六

一口氣聽完了《姥姥語錄》,倪萍通過她的嘴轉述著姥姥的話。

書里沒有姥姥的照片,但我隱約間看得到姥姥的模樣——一個活得明白的老太太。倪萍的《日子》我沒看過,但我相信,就算她出書為了賺錢,只要是她親自寫的,就一定會受用。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百度倪萍,看到她近期的照片,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臃腫的面容上堆積著生活中的經過風霜雨雪吹刮后的印記。倪萍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她講她的姥姥,讓我想起我的奶奶。

奶奶說的話沒有倪萍轉述姥姥語錄的精彩,但是理兒是一樣的。小時候,奶奶分圓面包,用手掰肯定是掰不勻的,奶奶總是把大的一半分給姐姐,我拿著雖然嘴不說但心里不高興(不然不能現(xiàn)在還記得,這件事在當時的我看可是件大事),奶奶給我那一半的時候會說,“大半小半其實就差一口”。這句話已經烙在我心里,但凡自己吃點虧的時候,就會想起這句話。奶奶通常把人懂事、謙讓類似的態(tài)度說成“心眼兒好使”,我出來上學、工作,用奶話說“見大世面”,奶都歸功于我心眼兒好使,她說“心眼兒好使的人,將來錯不了”。

印象中的奶奶總是有還不完的人情,誰對她好一點,她會記一輩子,我現(xiàn)在回去,八十多的奶奶還會念叨著我爸小時侯誰對他好了,說人家是好人,可處的人,可要記住人家,奶奶的世界里似乎都是對她有恩的人。原來,我對生活一直心存感恩的態(tài)度源自于奶奶。奶奶沒上過一天書,但是現(xiàn)在可以讀圣經,她是個有心人,好學的人,崇尚知識。聽媽說,我一出生,奶就在我枕頭底下放本。我剛聽懂話的時候奶奶總是逗我,“明長大了要上大學,奶奶帶著暖瓶、臉盤送明到火車站,明跟奶奶說再見……”,每次說到這的時候我就哭,他們就笑。誰知奶奶逗我的一句玩笑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種子,我從小就知道自己要上大學?!棠痰墓适逻€有好多。剛給姑姑電話,讓她帶我給奶奶500塊錢,雖然知道她不缺錢,沒有花錢的地方,她的錢總是給“對她有恩的人”。

但給了她,變成她的了,她給別人更理直氣壯了,給了她,我心里能舒服一些。錢已經不是錢,是一種感情的表達,是一種情緒的宣泄?!皹溆o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親人還健在,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為自己獲得未來的一份安寧?!独牙颜Z錄》提醒我,及時愛我的親人。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七

小時候春晚趙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里提到過倪萍的《日子》,宋丹丹說她要寫本《月子》,還好不是坐月子。

讀了才知道倪萍原來是山東人,書里也有些山東的韻味,即使她刻意避著。我常覺的有些道理得是方言講出來才有感覺,普通話太普通,像在念天書。

我有個山東同學給我多次講過她母親的育兒觀:養(yǎng)娃就像種樹,即使有些枝枝岔岔,只要給它定時施肥澆水,它是能夠長大的。這說法形象。

我媽也是愛說能說的人,而且很多話一經她口就特別有水平。我學習不順,我媽說,人生的路總是彎彎曲曲,平坦的路往常都在后面,你鼓點勁,堅持一下,就能看著了。相比之,我爸不愛說,更多是身教而非言傳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小時候我一直生長在縣城,沒有機會體會隔輩親這種情感。仔細回想,只在老家待會一個暑期,和我爺我婆的記憶也很難串聯(lián)。記憶里,打我初面見到他們二老直至他們離世,他們的樣貌在我記憶里幾乎沒有發(fā)生變化。我想是我沒有仔細觀察過他們吧。說來遺憾,我甚至不知道我爺我奶的名字。我婆是基督教信徒,但她識字不多,一本圣經翻來覆去讀了無數(shù)遍,我真希望她最終在書里找到了生死的答案。我爺是大家長,很有威嚴,對我父親很嚴厲。因為家里男娃多,且我是最小的,自然待我不親。他最后生病的時間里,我去看過他,他不認識我。

日子在過,人在日子里老去,這是生活無變的真理。上周和家里打電話時,我媽給我又把舅家娃要結婚的事說了一遍,我爸和我的話也越來越多了,而這就是父母老態(tài)。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八

毫不夸張,這就是我第一次讀《姥姥語錄》的反應。發(fā)自內心的感動。無論是姥姥的只言片語,還是兩代人的對話,句句都能戳到自己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粗睦牙眩夷X海里盡是遠在山東的我的姥姥。我想,也正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親愛的姥姥,都有難忘幸福的童年,才更使得這本書能喚起作者這么多的共鳴。

時間都去哪兒了?似一塊鵝卵石,扔到水里,換來記憶的'一片漣漪。那些我們不曾想割舍的過去,也在歲月的流沙中,伴著想念,漸行漸遠了。

至于倪萍姥姥的“語錄”,也自然地流露出了歲月在一位普通農村婦女身上留下的智慧和偉大?!叭说氖植荒茌p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來,救命的事兒!”“吃一輩子小虧,站了一輩子大便宜……一輩子沒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個?!薄翱可缴降?,靠人人老??縼砜咳ツ憔桶l(fā)現(xiàn)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边@些人生哲理、生活經驗都是大白話的,但句句讓人信,讓人服,讓人不自覺地摘錄下來,作為座右銘常伴左右。

樸實的語言,真情的流露,思想的共鳴,使我越發(fā)的喜歡這本書。這個活的明白的小腳老太太,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年輕一代學習的地方。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844665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